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4:5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

篇1

一、全局意识

班主任应在新学期到来之前做好打算:本学期应使本班在各个方面达到怎样的目标,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辅助实践,班集体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与教育的终极目标相一致,与学校的总体要求相一致。单个班级组织活动,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要求和影响。怎样与全体教师形成合力,保持教学目的一致性等等。只有具有全局思想,才能创造宽广的教育空间。

二、平等意识

平等意识表现在班主任应该让学生有尽情而舒畅地表现自我、创造自我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应该是班级中的一员,应该是参与者、指导者、评价者、引领者,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要坚决抛弃“司令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有平等、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团结、向上、愉快的空间里充分发展个性,挖掘潜能。

三、整合意识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思想教育、劳动、文体主要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必须掌握有效的管理理论,不断去整合课任教师的资源,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用。首先,要建立定期的会晤机制,及时与课任教师交流班务中的建议和意见,尊重课任老师的不同建议或意见,并择优采纳,这样能激发课任老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消除顾虑,从而达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济。其次,要主动协助任课老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课任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再次,帮助课任老师建立威信,正确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老师,积极主动宣传课任老师的长处和劳动成果,使学生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总之,班主任不能简单地把其看做是一个人的事,与所有课任老师处理好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民主意识

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进步的表现,班内的重大事情,需要通过民主解决,班干部的选拔、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班费开支等都由老师提出来,同学们投票通过,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就班内学习生活情况问卷调查一次,老师根据反馈上来的情报,针对出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加以解决。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民主也使班主任远离许多是非旋涡,不再成为同学们矛盾的一个方面。许多时候可以把自己要干的事情,变成学生想干的事情,变“要”为“我要干”。

五、赏识意识

威廉·汤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赏识是一束温情的阳光,可以照亮任何一个人心灵,其实班级中并不缺少赏识的资源,缺少的是老师睿智的发现。赏识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如果对学生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他就会时时体验到被赏识的感觉,并从这种快乐的感觉中获得不竭的学习动力。

六、互动意识

影响班级管理的诸因素包括学生状况、家庭教育、制度管理、情感诱导、榜样示范、知识传授等。作为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共生共长,使之有机搭配形成合力。具体做好以下几个互动,即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互访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互动、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互动、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互动。做到以上几点互动,就会保持班级管理模式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突出班级管理模式的针对性,避免管理模式的机械性,彰显管理模式的情感性,讲究管理模式的效用性,真正使班级管理中诸因素良性互动,收到最佳管理效果。

七、文化意识

学生整天埋头苦读,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为改变这一现实,班主任应给学生构建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积极向上的家园,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创设班级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来熏陶和培育学生的文化人格,努力营造一汪沐浴心灵的文化深潭。让学生沉醉其中,舒展心灵,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善和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提供自主创新人格发展的氛围。

八、楷模意识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作为班主任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而又艰巨的使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更是人格的影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作风,都会因为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给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感方面产生相当的影响,甚至效仿、信仰。班主任应该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注意与学生沟通,主动接近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用自己的品行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九、责任意识

作为班主任,无论何时,你都必须关注着你的学生,对你的学生充满期待!只有当你对学生充满了希望的时候,学生才会充满希望地成长;只有当你在集体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的时候,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才会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动力。要将爱的甘露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不偏爱优秀生,不忽视中等生,不歧视后进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细心去了解学生,用耐心去等待学生。明确了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就会积极地深入学生,做到脑勤、眼勤、手勤、口勤,从而使学生在和谐、健康的班级育人氛围中快速成长。

十、反省意识

篇2

部分专业教师深知教书育人同样重要,可是客观上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来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学无方无术,德育渗透能力缺乏,育人工作不是在教学中自然渗透,显得十分生硬,结果虽然尽力边教书边育人,可是课堂上学生却睡倒一大片。二来专业教师周课时一般都达到12节课以上,备课压力很大,业余时间有点时间还要搞科研和教改,课堂育人工作挖掘的深度不够。三来许多高校都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大学城,教师为避免一周跑多次的情况,纷纷采取“少去几次,一次多‘塞’几节课”的措施,许多老师在学校就是在课堂,而一下课就得急着赶班车回市区,因此“一下课学生就见不到老师”的情况的确存在,更谈不上深度交流。

在一些高校还存在部分专业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个性偏激,怀才不遇,在课堂上当众演讲一些另类言论甚至错误观点,对社会的不满一吐为快。表面上看针对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了“疏导”,但却是误导。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听在耳里,存入脑海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每天仿佛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视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么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像教师这样对年轻人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育人不如不要。

专业教师忽视育人工作的原因透视

1育人工作效果的滞后性俗话说“一年数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性劳动,因此,要让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付出长期而大量的劳动,其价值却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是隐形和滞后的。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教师也跟着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于是乎对于无明显成就感的育人工作显得有些职业倦怠。

2育人工作尚未完全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机制是对教师内在素质以及实际成绩的客观描述和评价。目前各高校主要通过核算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论文课题数量及等级来了解教师劳动价值大小,并以此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至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要求,充其量只是职称晋升中班主任工作的年限规定。这种政策导向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了“十年供销路路通,十年政工一场空”的思想,专业教师既无育人工作的动力也无育人工作的压力。

育人工作尚未真正摆到高校发展应有的地位。问及每所高校的育人工作,他们肯定会表态都是围绕学生的“3个为了”,可是实践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和示范院校建设中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和学校的硬件建设上,忽视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现象客观存在。即使是师德创先争优专项活动,许多高校也是走过场,一些专业教师甚至把花时间研究学生问题、找学生谈心等当作副业、窗外事,他们只顾上课,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由于从上到下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因此专业教师逃避育人工作当然也没有舆论的谴责。

推进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几点建议

1育人先育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周三学习时间,一方面加大国家法律法规、时事政治、高等教育规律、师德师风等学习,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服务于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自觉成为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另一方面加大教师业务学习,切实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围绕教材、教法等经常集体备课,充分挖掘蕴含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素材,做到课堂育人水到渠成。比如医学系教师不仅传授临床技术知识,也应该经常教导学生具有救死扶伤医德的重要性;会计系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做账,还要进行诚信教育,廉政教育。只有广大专业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治学形象,学生才会如专家般敬重、崇拜、接受你,才能形成师生共频共振。当然,广大专业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外育人讲座或学术讲座,指导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计划,担任分党校教师或党建联系人工作,在实践上切实融入学校育人工作。

篇3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关怀;必要性;途径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润。”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医乃仁术”,医学是人学,其基本行为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医学彰显着人性的光辉。21世纪的医务人员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对病人的尊重、关怀,与病人进行情感的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作为培养未来医务人员基地的医学院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

一、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责,其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应接受系统的人文关怀教育。通过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其伟大的博爱精神,使其敬畏生命、善待生命,乐于为病人作奉献,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竭诚为他们服务。对医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顺应时展的要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医学人才。

2.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医学教育目标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仅仅治疗某些疾病。”现代高等教育是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三位一体”的教育,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必须考虑医学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追求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除了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美国霍普斯金大学乔治亚医学教授休斯敦认为,是否尊重患者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的最直接目标是培养、塑造和弘扬医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3.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发展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患者除了对医生的医术、技能抱有很高的期望外,还希望得到同情、关心、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治愈疾病,还应使患者在身体、心理等方面达到平衡和协调。因此,医学生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人文关怀素养;将来不仅能医治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而且还能诊治患者心理上的疾病;能通过心理疏导来稳定情绪,通过讲授医学知识、介绍病情、准确的医治等措施来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

4.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和患者的身心得以康复基础上的一种神圣的职业道德关系。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带来了医患关系的变化,医患两者转变为相对平等的主客体,病人不但是“求医者”,还是医疗活动的“参与者”,享有知情同意权、自等。据有关调查,医患关系紧张以至引发医疗纠纷,40%以上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不强有关。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能否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真正关爱生命,是否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桥梁。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素养,怀有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5.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医学的本质要求。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教授认为:“医学是造福人类的学问,医学绝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把人文关怀放在首位的学科。”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其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医乃仁术”,医学是人学,医生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它虽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医学领域,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探源、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服务,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6.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当代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要求的。美国著名医学家霍尔・雷在其《病人》一文中言:“从现代医学舞台不幸消失的旧式医生尚能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家庭、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今天,我们却发现正在接受医学教育和已经成为医生的人,反而缺乏对病人心理方面的关怀。”现在很多医学生人文关怀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为患者服务的观念淡薄;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乏同情心。临床实习时,见病不见人、认机不认人,把患者视为“有病的机器”,忽视了人的社会学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漠视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治病不治心;甚至自视高人一等,把自己看作是患者的救世主,在医患关系上颠倒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主要途径

1.文医融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医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人文关怀品质的高低与其知识的储备、素质的全面性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文医渗透、文医融合,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才能真正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养,关注健康与生命的价值,真正理解医学的从善性。培养医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医疗实践中能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医疗的要求,也是人文关怀的要求。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从知、情、意、信、行上提升他们的人文关怀境界。

2.在医学人文课程中贯穿医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观念的养成,要求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要始终贯穿医德教育。“无恒德者,不可作医”,传统的医德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强调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重视医德医术的结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矜名,不计利”,不以医谋私;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男女美丑均应平等对待;尊重患者人格,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的隐私与秘密;稳重端庄、宽和温雅,以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才能更好地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

3.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良善品性去感染学生。“正人先正己”,教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必先修养和锤炼自己的品格。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树精行范,以自己的高尚医德和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思想上积极进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慕名利;业务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优雅风范、仪表端庄;对患者亲切和蔼,热情周到;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人文关怀素质的养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良好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会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塑造、鼓舞着医学生,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这种人文影响会逐渐根植于医学生心中,内化为他们的价值、理想和信念,会在医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医生时仍旧彰显其精神动力。

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意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国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却遭遇了“瓶颈”,学生普遍认为英语课堂枯燥乏味。我认为打破这个“瓶颈”状态的关键便是赋予大学英语课堂以人文意识。

一、大学的精神决定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一路走来,虽然教学的中心、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对“人”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怀,对思辨能力的培养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在中国,高等教育虽没有正式提出过“人文”这样的名词,但也一直把人文教育放在一个关键的地位。著名教育家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之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1]

然而现实情况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多,文教事业和个人修养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在“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中,高校、教师和知识失去了应有的独立和自由。大学生们考虑的不再是增加学识、提高修养,而是为出国、就业等最现实的问题做最实际的打算。缺失了人文关怀的大学成为了没有精神的空壳,而这样的高等教育是绝无生命力的。

二、语言的本质决定英语课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大学课程中,英语课在人文教育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语,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只有从语言本身出发去学习它,才能对它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社会文化因素是语言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人类的语言行为中蕴藏着人类自身最重大的奥秘,一个民族的语言特征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2]因此,英语也自然体现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

其次,通过语言学习以英语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并不是为了“趋同”,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文化的思辨中求得本族文化的更大发展。

虽然如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对合作的强调大过竞争,但是保存和传播本族文化的重要性却丝毫不能被忽视。具有人文意识的英语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本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人文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能够感知那些全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和人生启示,又能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开愈加广阔的空间。

最后,在对不同文化、不同风情和不同人生等的体悟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必不可缺的方面。

朱棣文先生曾说:“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4]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不能是一个个行为和思想相似的复制品,而应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个体,只有这样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也才能为民族和社会作出最大限度的贡献。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是加强大学人文教育所必须的。赋予大学英语课堂以人文意识不但可以扭转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暮气沉沉的局面,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能够维护和发扬自己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人。

三、《一个正派女人受到的诱惑》的人文教学构想

理想的人文英语教学应该是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体裁或者内容等,在保证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或者启发他们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体现的深层含义,以最终养成思考的习惯并形成独特且和谐的人格。

以《一个正派女人受到的诱惑》一文为例。从表层上我们必须把握小说的三要素。但是鉴于所有的文学实质上都是“人学”,因此层层剖析这个女人的真实内心世界也成了一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为此,我设计了5个问题。

1.为什么在故事一开始,得知丈夫请了他的朋友古韦内尔来种植园小住一两周时,巴罗达太太有点不快呢?

2.为什么巴罗达太太执意要陪古韦内尔散步到磨坊去,为什么一定要试图打破他这种并非有意的沉默?

3.为什么巴罗达太太在去姑妈家的前一晚,她的思绪会出现从未有过的混乱?

4.那一晚,巴罗达太太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对古韦内尔的爱慕,但在诱惑面前,她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正派的女人。那么,作为一个“正派”的女人,她怎么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喜欢上一个自己并不了解且始终对自己保持着距离的男人呢?巴罗达太太真的是在那一晚突然喜欢古韦内尔的么?如果不是,她又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他的呢?

(在同学们对以上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之后,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5.巴罗达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她说:“我已经克服了一切。”那么她到底克服了什么呢?

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同学们最后形成的观点可能大相径庭。他们有可能认为巴罗达太太是一个“自恋”的女人,最后战胜了自己的孤芳自赏;他们也可能认为巴罗达太太是一个“保守、传统”的女人,最后战胜了古韦内尔的魅力给她带来的诱惑;在介绍了小说的背景是19世纪“夫权至上”的美国后,他们还可能认为巴罗达太太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女人,战胜了传统道德规范对她的束缚……

事实上,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对教师设置问题的回答很多时候都是不可预见的,或者他们的讨论可能引发一系列更多的问题和讨论,他们形成的结论也是千差万别、各有说辞。这非但没有关系,反倒正是人文英语课堂的价值所在。

四、结语

总之,将人文意识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的热情,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情怀,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构建人文英语课堂也对教师的人文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人文英语教学的思想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承运.谈大学特色的养成[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20.

篇5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育;人文;统一

数学是一门承载人文教育功能的基础性学科。数学教育不仅是科学教育、能力教育,也是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因此,我们在中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努力使中学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一、数学教师需有人文意识

教师是数学课程的实施者,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人文意识,就很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数学教师本身需要有人文意识。

1.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传授知识加技能训练的陈旧教育模式,需要有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和精彩纷呈的文化内涵。因此,适时、适度的课堂评价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运用客观、准确的蕴含着真情实感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评价),会使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和谐、主动、自觉地发展。

2.要加强数学史等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不断地用新的数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用数学文化来滋养自己。数学教师既要了解数学的发展史,还要了解数学教育的最新成就,更要了解其他学科的前沿成果,以指导我们的数学教育。

二、数学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人文氛围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课堂倾注人文关怀能够给沉闷的课堂带来鲜活的生命力,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使学生主动学习。这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中学数学学科特点,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发扬人的个性,促进人的进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学会做人,全面发展。

例如,学生日常接触的现代社会的股市、产出成本、利润等信息,虽然这些信息比比皆是,而现代数学思想,如,函数思想、统计思想、优化思想、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也无处不存在于这些信息中,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应该反映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尽量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使中学生体会数学的全貌。但也不能单纯地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而应从数学的角度以渗透的方式来体现,要在“在意但不刻意”间,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做到时常性渗透。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学生以后的人生中,这种思想方法更有用、更有生命价值。

三、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课堂外,数学教师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仅光体现在课堂45分钟里,更重要注意的是课外时间。

1.联合开发“班级隐性课程”

中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有多种,既要靠课堂上的文化知识和学生的体悟,还要靠高雅文化氛围的熏染和陶冶。以往我们人文教育的重要缺陷之一,就是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却不够重视。实践证明,开展适合中学生人文意识发展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是达到人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例如,开设文化经典导读、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2.开拓心灵沟通途径

课余时间进行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是另一个中学生人文意识养成的有效补充途径。课下多与学生接触,能有效促使小学生人文意识的养成。

篇6

    论文摘要:闻一多兼具诗人和学者的双重人格,闻一多的诗人气质带来了其文学史研究中浓于情绪,富于幻想。敢于创新的特点,同时也蕴涵着主观性和随意性。并最终导致了闻一多学术的未完成性。

     正如他的朋友们所说,闻一多“是善变的,变的快,也变的猛”①。从早年放弃美术从事诗歌,到中年放下诗笔沉入古籍,再到晚年步出书斋走向广场,闻一多一生凡三变矣!然而万变不离其宗,闻一多始终葆有一颗诗性的灵魂。与闻一多相交多年的朱自清敏锐地指出了闻一多多重人格中的诗人底色,闻一多逝世后,朱自清以“斗士”、“诗人”、“学者”这三重人格的集合来概括闻一多。他写道:“学者的时期最长。斗士的时期最短,然而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的确,闻一多首先是个诗人。从1920年走上诗坛到1929年辞去《新月杂志》编辑,他一直是引领

闻一多文学研究中诗意想象的运用,直接把读者带人到研究对象所处的生活情境中去,“尚友古人”,获得“身在其中”的体贴感;在语言表达上,诗意想象所带来的“情境化”效果,本身构成独立的审美空问,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闻一多的学术文章也因此总是显得丰盈优美,与坊问流行的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学术 论文 迥然不同。

篇7

论文摘要:在台湾文坛,黄春明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姿态,以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为本,对乡间老人问题的凸显进行审视与思索,表现一个具有浓郁乡恋情结的人文知识分子对乡村老人处境的忧思与观照。本文以忧患意识与关怀视角为支点,对黄春明小说中凸显出的老人与土地、老人与社会、老人与亲情的硫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爱之深,源于对认识对象的深切关注之情。人生的这种情感,在许多方面都是以一种优患的情思表现出来的。文学世界的人生优患意识生成,主要源于作家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有赖于对人生苦难现象的一种优患艺术审美的深刻体验。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困境、命运前途以及人生期盼始终是作家关注的焦点,但是不同的作家对人的研究并不相同。在人类生存的过程中,生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种关系的困扰。

一个作家面对这三种关系,在其内心剧烈的困扰和冲突中,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处理方式:“有的直面这三种关系矛盾冲突的残酷,用写实的笔触冷静地展现出人类生存的图景;有的在这残酷的冲突中,用荒诞悲凉的笔法构建起荒原意象;有的则用浪漫的心绪寻求着三种关系的和谐,在富有诗意的境界里把爱意洒遍人间,为自然、生命、社会献上自己的一腔真情以及发自内心的深沉优患。”黄春明的小说基本上属于后一类,他的小说多是把对于在困境中挣扎的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美好人性、道德和顽强生命力的温情书写与在现实、社会、历史中的冲突,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姿态,形成一种无形的张力,形成一种对现实、人生、命运和社会的强烈观照与深沉思索。

从早期的农业社会,经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起飞到八九十年代的工商业发达的一系列变化,虽然给台湾社会带来了富裕与繁荣,但是各种矛盾和危机也相伴而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台湾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一般社会学家较多地看到城市老人的孤独寂寞,其实,由于缺乏退休工资、医疗保障之类的福利条件,农村老人的生活处境成为更具人文矛盾的社会问题。在黄春明笔下经常可以看到:在快速变迁的台湾后工业时代,青壮年为了实现自己各种各样的梦想,纷纷离开乡土到城市讨生活,只有老人被留在“农渔村落的乡间”。乡村社会呈现的是一个在偏远地区,任由老人自生自灭的人群高龄化社会生态。

对于老人与自然、老人与社会、老人与亲情的关注,在黄春明早期创作中已经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呈现出一种更为自觉的创作精神和探索力度。可以说,对于老人题材的书写,贯穿黄春明创作的始终。如果说,六、七十年代的黄春明是从宜兰出发,以他和乡土、乡情、民间文化传统的天然联系和眷恋情结为支点,审视、观照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冲突、碰撞背景下的老人处境,塑造了乡土文化的守望者、捍卫者和末代见证者,唱出世代与土地相依的乡土人生恋歌。那么,八九十年代的黄春明则是在社区建设、乡野调查、文化重建等一系列社会参与中,重返精神故土,以他对故土社会现实和历史的重新审视与观照,透视了台湾城镇化进程中凸显的“老龄化问题”的症结,表现了一个具有浓郁乡恋情结的人文知识分子对被迫与土地、与社会、与亲情疏离的乡村老人处境的优思。

中国人的恋土意识是强烈、深沉的,它在潜移默化中渗人华夏子孙的深层意识与心理结构之中,化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强大驱动力。作家黄春明以一个乡土之子的情怀,写出乡间老人与土地、与自然的疏离。在他早期小说中,老人形象是乡土风情的美好化身,扮演着乡土文化在现代文明侵蚀下日趋没落、消隐的历史见证者角色。他们身上更多承载着作者对即将逝去的农业社会的故土世界的追怀和感伤,最有代表性的是青番公和阿盛伯。

《青番公的故事》中的吴青番这位七十多岁还在田里劳动的老人,“本身就是土地和历史的象征”。他二十一岁那年,洪水毁了他的家,淹死了他的祖父。五十年过去了,青番公征服了自然,重建了家园,他的家族也繁盛起来。然而,他却在新的现实面前感到深深的悲哀。因为生活转人新的轨道,新的生活方式对他的威胁是他无力抗拒的,他以血汗和生命确立起来的传统信条和田园,面临着继承的危机。对世代农村因袭相承的生活信念进行挑战的,不再是自然的灾害,而是另一种把他的儿女全部吸进去的物质文明。如果说青番公身上体现的是人生经验无人继承的伤逝情结,那么在阿盛伯身上,则正面展开了老一辈对传统乡土的守望和捍卫。小说以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叙事策略,生动叙述了他们面对现代工业文明侵蚀田园诗意般的农业文明时所遭遇的彻底惨败。透过阿盛伯的命运遭遇,作品描述了资本主义经济侵人农村后引起的悲剧性冲突。从动员村民反对到聚众持械阻碍施工,再到向县长陈情、据理力争,阿盛伯始终扮演着乡村护卫者的角色,但时代的车轮是滚滚前进的,他最终以自溺于游泳池的失败者悲剧成为时代变迁中的最后一曲悲剧性命运挽歌。 在多变而又多面的社会现实面前,老年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抉择,成为考察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黄春明笔下的老人境遇并非一种孤立、静止的生命状态,它始终与社会因素、时代变化联系在一起,构成老人与社会的对应视角。如果说黄春明早期小说中的老人形象更多是以“乡村守望者”的形象出现,捍卫着与土地世代相依的乡村历史。那么,他后期小说中的老人形象则象征着乡村老人的集体失落。因为随着资本主义工商经济取代农业经济,乡村老人由动辄“子曰”跨进“报纸说”的社会。他们虽身处大众传媒的时代,却被迫与现代社会疏离。如《现此时先生》中,那些老人每天除了“反当昔日的辛酸,慢慢细嚼熬过来的骄傲和叹息”,他们与现实世界的唯一联系便是听一个有着“现此时”口头禅的“现此时先生”读旧报纸。而旧报纸的来源,“不是从山下杂货铺子包东西回来的,就是上城的人,顺便到车站捡回来的”。在现代文明的快速前进中,老人们已经和破旧的三山国王庙一样,被社会遗忘在封闭的蚊仔坑。小说最后写到,这群笃信“报纸说”权威性的老人,为了证实蚊仔坑母牛生了小象的报纸消息,奔波劳顿于上山途中,以至于现此时先生气喘病发作而死在半道。“现此时先生”的死,其实也反映被社会遗忘的乡村老人对社会的一种无声抗议,他的悲剧承载的是与他一样渴望自我身份指证的“小人物”的共同性命运悲剧。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文明和进步,但在文明的必然性中也隐藏着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薄、亲情关系的疏离。随着台湾社会结构的改变,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已经不复存在,传统的伦理亲情、价值观念在势利、虚伪的现代文明的强势攻击下变得支离破碎,乡村“孝梯”等美好的传统伦理道德在年轻人心中已被扭曲、异化而日渐消解。老人的精神孤独、精神赡养问题极为突出,台湾的社会转型、现代工业的畸形发展是以牺牲老年人的幸福为代价的。关于老人安养的现实境遇,是黄春明一直焦虑的问题。他写于八九十年代的一些小说,敏锐地捕捉住这一社会现实,以哀婉的情触、理性的质疑、严厉的批判,写到现代工业带来的新变化,对传统伦理亲情的泯灭,对老人与亲情的疏离表现出最深刻的反思与焦虑。

篇8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13―04

一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产生的背景

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它关注的不是某一具体研究方法,而是对指导现有研究方法运用的理论体系的反思。[1]教学设计方法论就是指导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思想体系,其演变深受同时期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思潮的影响。科学主义影响下的教学设计更多看到教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面,肯定了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理性以及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因而主张用理性的手段对教学加以控制和干预,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它忽略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忽视了人类世界的复杂性。毋庸质疑,人有其理性的一面,这使得教学设计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可能和必要;但同时,人又有其非理性的一面,有自己的意识、意志、本能、冲动、情感、直觉等,决定了教学设计与其它设计过程不同,不能简单的运用一个方案设计出预期的结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教学设计产生质疑,认为这种设计的实施实际上是把动物的简单反应强加于人,将育人的事业与工业生产相提并论,试图寻求具有教学“投入―产出”高效率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特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可操作性;教学内容的生硬灌输与线形设计;教学过程按部就班;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定量化和形式化等,对这种过分强调“物的客观”而非“人的主观”的方法论取向,应该深刻反思其合理性。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潮迅速渗透和移植到教学设计的研究之中,各种旨在提升人的主观意识、崇尚理解、混沌、模糊、多元化及非线性的相关理论给教学设计研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如建构主义、解释学、混沌理论、后现代主义、活动理论、模糊逻辑等学习理论研究的思维直接动摇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然而,在对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进行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过分强调人的随意与自由、模糊的、混沌的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很难把握,这里的“人”陷入了“自我意识”的泥潭。它过于关注问题复杂与无序的形式,而忽略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使教学设计的操作性变为形式,进而滑向虚无主义。

二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尝试

1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乔纳森(Jonassen,D.)等人引入到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最初尝试便开始了。尽管许多学者对“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存在分歧(何克抗),但我们从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中还是可以找到其人文主义的踪影。

建构主义在教学设计中逐渐走向成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乔纳森(Jonassen,D.1992)用“建构主义的发展”和“建构主义的特点”两个模型来表示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2]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不是接受权威的观点和理论体系的过程,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诠释、批判、行动、共同构建、实践、欣赏和进行艺术化的工作。它不强调序列化、体系化的教学设计程式,容忍模糊、个性、矛盾、随意,关注现实教学情境的丰富性。

在建构主义眼中,教学设计不应是预设好的教学方案,学生不是简单的设计对象,他们应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而且在参与中获得的体验是因人而异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先验意识”不同。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注重高层次的学习结果的培养。认为以往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比较低级的、答案唯一、内容系统完整的学习,忽视高级学习。事实上,“我们所学的许多东西都涉及到非良构领域的高层次知识”[3]。还要强调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关注“学习伙伴”的重要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如前所述,人的共同生存发展能力在未来社会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不仅如此,从建构主义对学习本质的理解来看,学习伙伴或合作学习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建构主义就主要强调了人类认知与知识形成的社会性基础。这种建构主义理论是美国学者伯格和拉克曼于196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集体的产物。研究学习不能以个体的人为基础,更不能脱离社会情境和文化,应该研究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互动性。因此,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合作学习模式。

这样,建构主义就确立了不同于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新的方法论特点,即学习者在复杂的情境中基于自己的经验解决结构复杂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能力。

2 解释学与教学设计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为阐释学、释义学、诠释学,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几个人文主义哲学流派之一。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研究把解释学推向更深更高的方法论层次。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具有历史性的,理解的结果是解释者的“现代”(也将成为历史)与解释对象的历史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统一物,我们称之为“视域融合”。[4]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它们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因而,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5]因此,理解是循环往复的,我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只能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永无终止之日。

显然,解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Jonassen等人曾从解释学的角度指出教学设计应“追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关注学习者对问题的诠释”,并提出了教学设计的解释学原则:理解沟/空白原则、偏见和自身利益原则、文本转换和差异原则以及和历史时期之间的协调原则。[6]

解释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学习结果的预设对教学意义不大。首先,不存在对某一事物认识的唯一理解。施莱尔马赫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之前由于“先验意识”的不同,不可能对事物取得同一性的理解。并且“先验意识”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受很多心理因素的支配,不可能分析清楚。第二,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在解释者与解释对象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这一过程必然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因此,不可能存在单一的、静态的学习结果与复杂的、动态的学习过程(理解过程)相对应。(2)科学主义教学设计所强调的线性的行为评价方式在解释学这里受到了挑战。因为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一种社会协定,理解不可能与其所处的文化或社会情境相分离。对同一文本的解释,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差异,它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因此,文本的理解不可能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那种一元化的、非此即彼的结论不能充当评价的标准,只能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不可能设计出一种最优的、普遍适用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解释学强调,在运用文本互动和解释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个人要进行或分析交流的时候,都是在运用一种新的阐释策略。每个对话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任何想自动地或系统地进行对话的企图,都是一种徒劳。[7]

至此,我们看到,与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观”不同,一种新的颇具“人情味儿”的“解释研究”方法论,以相对立的姿态出现在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里。

3 混沌学与教学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混沌理论诞生以来,各门科学研究开始关注客观存在的“无序性”,把“过程”而不是“存在”看成科学的主题。在这种科学革命的浪潮中,混沌理论也逐渐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Jonassen、Dowding及You等学者对线性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封闭系统以及负反馈圈为显性特征的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提出了质疑,并试图将混沌学的非线性、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开放系统和正反馈圈等基本概念引入教学设计,以超越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的机械性。[8]

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分形认识观点、以及奇异吸引子都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蝴蝶效应描述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即系统内部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9]这说明了系统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即系统的非线性,教学系统也是如此。教学过程充满了未知因素,是不可预测的。那种科学主义教学设计中所强调的线性教学程序的操作性在混沌理论中失去了意义。对教学系统的认识由线性发展到非线性,是教学设计方法论上新的突破。分形是混沌理论中又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通过认识部分来映像整体,在系统科学上沿着微观认识再反映到宏观认识,形成了分形认识论[10]。它是关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思维方法。[11]在教学设计中,由于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应注意开发元认知能力,促进蝴蝶效应的产生。具体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安排,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奇异吸引子在混沌理论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12]这一研究进一步确证了教学系统设计的非线性形态。

应该说,人文主义教学设计颠覆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线性的、精确的、可预测、可操作等理性思维的方法论特点。提出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带给教学设计研究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三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

纵观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关心学生的存在与价值,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设计教学;在研究方法上提倡用理解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客观精神”。这些正是科学主义教学设计所忽视的问题。对于研究“如何产生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而言,或许,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更为合理。然而,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由于作为其哲学基础的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它的研究也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

1 如何完整的看待人

伽达默尔认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理解,理解的过程贯穿于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它是人类和世界万物一切意义的来源。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世界最基本的关系,它本身就是人生在世的经验。毫无疑问,人文主义者对人的阐释达到了至高点,但却把世界置于人的主观意识中。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虽然强调了人的意识、人的情感、人的内心活动对学习发生的重要作用,但他却从人的主观存在中理解和寻求教学设计的思路,由此而得到的结论是“教学设计已经死亡”(拉菲,1990年)[13]。极端激进的建构主义者古德曼(Goodman)等人全盘否定真实世界和客观实在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之外,所谓真实世界都是个体心理活动所建构的产物,“实在”完全是个性化的,人类获得的知识完全是自己建构的结果。按照这种逻辑推导下去,就会得出只有我是存在的,其它的一切都是我的感觉和意识的产物。[14]也就是说,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观世界里,人的所知所想,都存在于自己的意识。教学设计在这种思维观念中显得毫无意义。

因此,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虽然看到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片面性,反对将人看作“产品”进行设计、加工,却陷入了“人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意识中”的泥潭。这里的“人”仍然是“单面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 混沌无序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特性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对以线性、可预测性、可控制为显性特征的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教学过程由于人的存在充满了复杂性,是未知的、不可预测的。学习发生的过程是神秘而复杂的,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学习风格、个性意识倾向性、努力度、初始能力以及大量的才能倾向形式等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影响着每一个学习事件,因而在教学中无法把握与控制。另外,在教与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良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多种途径,有不同的答案,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多种知识、多种能力。而且直觉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学过程也就没有目标和控制可言。

可以肯定,看到教学过程的混沌与复杂对于客观认识教学设计的本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过度强调问题复杂无序的外在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在规律性又使教学设计走向了相对主义的道路。众所周知,教育、教学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一般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可以影响和激发的;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皮亚杰对此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更多地关注问题的复杂性,认为目标的制定在教学设计中毫无意义。教学过程也由于其复杂性、不确定性而无法控制。这种只看到事物的“动”而否认其“静”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它仅仅关注问题复杂与无序的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在规律性的本质,使教学设计的操作性变为形式,进而滑向虚无主义。[15]

3 知识并非完全由人的主观意识所创造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站在主观主义知识论的立场上,认为人的观念、思想和意识等构成终极“实在”(Reality),观念或心灵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实体(Entity)。狄尔泰也认为,这个世界本是“生命的客观化”的产物,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创造的。[16]因而,要理解与认识这个世界必须通过人的精神才能实现。这样一来,学习者无法将来自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迁移到记忆中。相反,他们只能基于个人的经验和互动来构建自身的解释。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解释是不同的,所以不存在学习者必须去掌握的客观现实。根据这一思路推导得出,不存在客观实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存在于每个学生的意识之中。这个结论显然违背了教学设计研究的初衷。

笔者认为,知识是由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组合而成,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为我们的生存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则帮助人们寻找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但又高于物质追求。人文主义把知识笼而统之纳入人的主观意识之中,否定基础知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将使教学设计从精确化的程序操作走向虚无主义。

4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和把握

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由于其实证主义倾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很容易控制和实施,而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方案则难以操作和把握,这与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

生命哲学家狄尔泰彻底划清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界限。他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意识、意志、理性和激情的自然界,是在意识之外的物质。他们都是机械的,并受因果关系所支配。而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由人的生命和精神所创造的社会历史,正是这个由社会历史构成的人文世界或“客观精神”的世界才真正体现了人的生命的本质。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创造,因此要通过人的精神才能加以理解。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是以揭示自然界的因果联系为目的,而人文科学的解释方法是以人的精神理解作为目的。这样以来,在狄尔泰的理论中,解释学就被定位为人文科学所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普遍的方法论。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主张采用理解和体验的研究方法。认为知识的习得与人的发展都是在与复杂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强调“人的先验意识”。主张在复杂真实的情境和社会背景中,依据个人经验建构知识意义。指出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确证,而是“揭示人的精神理解”(狄尔泰)和复杂的教育情境。然而,这种体验和理解的研究方法严重的依赖于个人的主观经验和个人的文化历史背景,因而,它经常被看成是“主观的、神秘的”,无法找到一个普遍的模式。

显然,理解的研究方法,拓宽了教学设计的研究思路,把握了人的意识、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使得教学设计的研究充满人情味儿,但这种研究方法下的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和把握。瑞格鲁斯曾于1991年指出,建构主义最多只是一种学习理论,在课程的水平上比较有意义,而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则无意义。托巴斯(Tobias,S.)甚至认为建构主义只是一个花哨的术语而已。

四 结束语

教学设计在经历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取向后,暴露出各自的方法论局限。无论是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还是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他们眼中的“人”都是单面的,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学设计将寻找一种多重的、动态的、复杂的思维方式作为存在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事实上,一些教学设计研究者已经开始摆脱极端的理性观与混沌观,在反思教学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注意将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起来,形成反映设计本质特点的、更加科学的、更具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参考文献

[1] 李文光,杨开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2-15.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3155.

[3] [美]Peggy A. Ertmer, Timothy J.Newby著,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4][16] 尹星凡等编著.现代西方人文哲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258261,260.

[5] 杨学功.论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及其在哲学文献研究中的运用[DB/OL].

[6][7][9][12] 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2):914.

[8] 高文,王海澜编译.混沌学与教学系统设计[DB/OL].

[10] 吴祥兴,等.混沌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8.

[11] 朱云东,钟玉琢.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1999,(5):1318.

篇9

关键词:人文主义 工具性 人文性

人文主义的盛行使得人们对语文的学科性质产生质疑和争论,以往人们过度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新课改后提出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至此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的争论告一段落。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泛人文教育”现象使得语文的工具性难以发挥,语文课沦为空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人文主义对语文课程的影响

人文主义最为明确提出的时间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反对宗教和神学,把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从关注神到关注人。文艺复兴经历了近三百年,当时的人文主义的内涵在我们今天看来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从“人本”向“物本”的转化使人们进入了对物质的依赖为基础的时代,无论是生活还是教育都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功利性。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人文主义的研究,但研究仍处在“非官方”的阶段,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的人文性,从“非官方”到“官方”,从理论成熟到实践层面,我们走了20年的时间。20年的时间里,我们探讨着语文学科的性质,从最初的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到人文性的复归,再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经历了太多的争论和质疑,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理论指导实践,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上怎样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不久又陷入了讨论。

2012年,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就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存在于理论之中,也不是几场顶级教育家的争论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必须立足于实践,着眼于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教材怎么编?语文课怎么上?评价怎么评?才能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语文知识是不是应该系统的呈现?重构语文知识的标准是怎样的?实际教学中的“泛人文教育”怎样克服?才能使新课改更有利于语文学科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二、过度强调人文性导致语文教学陷入尴尬窘境

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大讨论最终使得人文主义复归,但长期受工具性的制约的语文教育开始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从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到关注语文的人文性,促进学生语文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人文功能的追求过于疯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贯穿于整个课堂,空洞的“泛人文教育”致使最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日渐边缘化,常常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

语文学科中人文性的复归不仅体现在语文学科的进步,教育改革的进步,更体现了人的进步。从单一重视工具,到重视工具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悟,就是最大的进步。过去的题海战术固然不好,不科学,不仅学生的负担过重,而且综合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可现在语文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抛弃技能训练,走向空泛热闹的“伪讨论”后的思想感悟。似乎有的人忘了,人文教育需要政治,历史,语文,哲学等众多的学科来共同承担,语文课过度重视人文教育显然是“做多了”分外的事的同时忘了“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前提是“在其位,谋其政”。现在语文教学的尴尬窘境就是不仅将自己本身的工具性职能丧失了,而且抢了其他学科的工作,关键是还没做好,只是注重表面功夫。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偏人文,轻工具的现象很是普遍。首先,在教科书的编写上,多侧重玄妙得让人很难言清,言明的“人文主题”,缺少扎实有效的技能训练和条理清晰的知识梳理。“现在不少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普遍存在去技能化的倾向,缺少有效的能力训练,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语文教学的泛人文化倾向……有的拓展练习,结合实践活动等,无论是设计动机还是活动目的都不是为了语文,而是指向语文之外的什么地方。”[1]语文知识不能系统呈现,导致了目前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欠缺,基本技能的下滑。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的伪讨论,学生分组聚集而坐,很多时候不是在研究文章中的字,词,句,段。课堂异常的活跃和开放,好似“生本”的理念得到实践,但是学什么的讨论多偏离老师或学生们的疑问,更多讨论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是衣食住行。讨论完全流于形式,一节课下来思维没得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没得到提升,唯一的收获就是师生都很开心。这难道就是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体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三、长远之计:立足实践,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上,发挥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性质,哪一方都不可能在教学中偏离。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体现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是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主要体现于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但两者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是“统一”的,可以说语文是一种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工具。但并不是说在每一堂语文课都要将这两个性质体现出来。如果讲生字就侧重于工具,如果讲诗文,自然就注重人文性的作用了。

要真正把握好语文的学科性质,我的想法如下。首先,教材的编写上既要系统的,渐进的呈现语文知识,也要注重人文主题的探讨。其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老师的引导,但是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各种教学手段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的为语文教学服务。再次,完善评价体系,克服以知识为本的量性的,单一的评价方式,提倡以学生为本的质性评价方式。既要看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看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感悟能力的提升。

语文在达到自由的审美境界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繁细琐碎的“技能”训练。[2]所以语文教学的长久之计就是要立足于实践,在重视语文工具性,注意锻炼语文技能的基础上,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会充满生机,不会畸形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相比以前变得更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稳定团结,所以人文素质教育有其必要性。由于高职高专英语属于必修课程,英语教学中有着大量的人文教学资源,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的普及性和重要性,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起到陶冶学生情操,传播中外优秀文化的作用。

教育部明确提出应将人文素质渗透到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人文知识,语言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反映,因而英语教学是人文素质教学的最佳途径,所以人文素质教学应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具有必要性。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要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质量,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才能彻底改变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会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所以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改变传统为过级、考试或证书而教学的心理,将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学校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

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优化教师队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都是比较高大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学态度等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外,教师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还应多学习西方社会的文化、风俗、历史、宗教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自身英语文化修养的提升,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做好榜样,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学应注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

3.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主要关注于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找到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技能教育的平衡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能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对于文中文笔比较优美或人文思想比较深刻的部分,教师应适当惊进行引导和启发。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适当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丰富学生的各方面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理智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取长补短,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幻灯片和多媒体等进行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展示西方优秀文化,使学生能够学习地道的英语,鉴赏原汁原味的英语著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为英语语言知识,很少有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高专教师应丰富教学资源,将英语文学作品、英语诗歌、英语电影、英语音乐以及英语录像等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歌曲比赛或英语讲座等,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鼓励学生在校报等平台发表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名言警句和文学典故等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所以教师在英文教学时,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每天能够学习常用惯用语和名言警句,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