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2:0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科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目标的要求达成的层次上有差异。在促使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小学科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初中生物课程侧重于对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倡导探究性学习方面,小学科学课程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生物课程则力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见这两门课程的关系,既是一种传承,又包含了发展,体现了相互相承、螺旋上升的特点。那么如何把握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策略上合理的衔接呢?
二、初中生物和小学科学在衔接方面的一些尝试
1.设计梯度合理的内容设计根据一些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比起小学生思维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思维由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抽象的思维虽已有很大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直接作支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学生思维仍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根据初中生心理发育的特点,遵循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逐步到抽象,从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的递度合理的设计。例如,“尿的形成”这个知识点,我是这么设计的:我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组织学生由表及里的观察真实的猪肾脏,形成对肾脏真实完整的宏观认识,再由颜色启发学生猜测肾脏内部形态结构,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展示肾脏中肾单位显微结构,再将肾单位显微结构转换为模式图进入肾单位结构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微观认识。最后利用一个组装游戏强化肾单位结构。完成肾单位结构教学,实现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然后指导学生观察肾单位中两处毛细血管,根据学过的知识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那么血液在流经这两处毛细血管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分析表格资料,通过指导学生横向比较不同结构中液体成分,依次得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及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的结论。在分析数据的同时,利用自制演示实验(带网眼的小盆过滤大小不同的豆子)帮助学生理解过滤的含义,再通过过滤动画明确血液过滤的成分,用数据原尿180尿液1.5的巨大差异凸显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突破肾单位功能这一重难点,实现从结构到功能的认识过程。通过这样有梯度的内容设计,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把课本当作传授生物学知识的载体,更通过对初中生物课本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方式,获得启迪和教益,提升学生的生物素质。
2.开展多种多样教学形式,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生物兴趣如上文所说,因小学科学因其内容和目标等原因,故其教学活动多采用形式多样的各类游戏及趣味探究,而初中生物因为其知识的深度、广度、难度,知识的密度有很大增加;所以,课堂信息内容大,教学节奏快,同时比较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也在有意渗透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何延续学生小学科学课中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能力,也是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衔接的一个问题。为了激发、保持、巩固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应当开展多样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类型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选用不一样的方法,即使同一节课,也不能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开展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各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就这样,在各种教法和学法的相互配合中,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获得各种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自然参与到生物学习探索之中。
篇2
1.1列举生活实例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具体、形象、感性的成分居多,他们在学习之前已经接触了许多生物学现象,对生物学知识已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需做好学情分析,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作为素材,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将其与教学内容建立联系,以此展开教学。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并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原有的生活经验,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学习中。如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为例,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图片,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例子,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某一天三餐食用的食物,再引导他们思考:“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物都十分丰富,那么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呢?”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立刻激发起来,迅速地进入新课学习中。
1.2提出生活问题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导入课堂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起来,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生物学问题,把生物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境和矛盾冲突中,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在感知生活实例的基础上,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对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自主质疑思考,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猜想。例如,在学习“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活情境,设置疑问:“你知道我们常吃的食物中有哪些食物分别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没吃早餐的同学,为什么上第四节课时常表现出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等症状呢?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为什么?小刚得了重感冒,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就会明显消瘦,原因是什么?有人说减肥的秘诀是少吃多运动,你认为呢?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呢?”这些贴近生活的普遍现象,让学生备感亲切、自然和有趣。创设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思维,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解决生活疑惑的积极性。
1.3进行探究活动
师生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能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活动中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讨、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谈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激励性评价,并适时进行点拨、释惑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能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与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提出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相关的生活问题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其中,对资料信息进行阅读、分析和处理,认识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代表发言解释生活现象。活动中对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及时进行点拨释惑,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教材中安排“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制订实验方案,对食物(花生仁、核桃仁、黄豆、大米等)所含能量进行测定,直观地感受到食物中能量的存在。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
1.4构建知识体系
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对教材的重难点或一些关键性内容精讲深化,注重探究活动的理论总结升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关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将知识点弄清弄透,自主内化建构新知,扎实掌握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开展探究活动后,指导学生回归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知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各自的食物来源以及主要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
1.5知识学以致用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需紧密联系实际加以拓展,善于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回归生活实践,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能促进学生“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能体会到生物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此外,学生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也在学以致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迁移。例如,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膳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并给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在小组内交流;进行修改和完善后,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亲自在家中烹调,请家长品尝,给家长讲明所设计的食谱中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在学以致用中更好地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体会到营养物质对人们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增进了健康意识和关心长辈的情感。
2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新课程背景下,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根据上述生活化教学的操作程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构建了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尝试对该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细化,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具体可行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3结语
篇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的新课引入方式,是学生打开兴趣之门的钥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导航。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知识、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学生接受能力,合理选取新课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生物课程学习中来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只有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才能相应地激发其内在的求知欲望,进而有效地集中学注意力,带动自身学习积极性,投身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知识的存在与形成,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非常想学、乐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明显地提高。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一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早餐进行回忆,回忆自己早餐当中的食物有哪些,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牛奶、面包、鸡蛋……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此时的积极性,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行解读,并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让学生观察。就这样,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景中,学生产生学习食物消化与吸收知识的兴趣,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人体消化系统世界的奥秘。
三、传授知识,贴近生活
21世纪是个多变的时代,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及走向都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倡导课堂教学活动与生活的整合,强调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生物与我们的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衣食住行、旅游观光、建设家园、还是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基础。中学生处在求知欲强烈的年龄阶段,如果让他们长时间呆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枯燥、抽象的生物知识,是没有教学成效的,即使让他们完成练习任务,他们也是为任务而练习,并没有深入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实际的应用。带领学生走出生物课堂,走进生活,能帮助学生解放自己,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内容外,还要强化生活化探究教学,让生物“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首先,以生活化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与生活相融合的活动中去理解,去体验,在理解与体验的过程中,开拓生活视野,领略生活内涵,从而增加生物知识的积累,学会生物知识的运用。同时,在理解生物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生物知识的运用,认识生物与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懂得用生物知识解答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把生物知识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明白生物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直观教学,增强体验
生物属于文理综合的课程,如果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粉笔+黑板”教学方式,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粉笔走,长期下去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超限抑制,引发学生排斥心理,降低生物教学成效。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生物与生活、自然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多种现代教学设备,开展直观教学活动,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增强学生体验,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有一个更加具体的感受,以便相应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篇4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仍处在落后的水平。中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而湖南师范大学黄宏新教授曾经参照国际上通用的科学素养标准对中学生做的调查问卷显示,中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偏差;科学态度、责任心不强;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不甚了解;应用科学知识于生活中的能力不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担忧。而回首中学生活的起始阶段——初中,学生进入初中最早接触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正是生物学,这个头起的好不好,对学生来说可以是终身受益。即使初中生物学只剩一条“夹缝”,但是为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在这条夹缝里,若能播种科学素养的种子,那么很有可能,这条夹缝中会长出参天大树、会开满鲜花。
二、初中生物教师不容错过的“播种”契机
1.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每所学校都要定期举行外出秋游、春游、社会体验等实践活动。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压力已经较大,渴望多走出校门,多走入大自然,他们除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心情外,更多的是要了解这美丽的世界,若能在农家乐游玩前,生物老师告诉孩子们如何区分韭菜和小麦、若能在采摘果实前,生物老师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采摘才能不破坏植物生长、若能在参观动物园之前,生物老师告知孩子们关于进化和分类的基本理论等等,那么孩子们在走入大千世界之前,将会多一份善良的目的、多一份对自然的关爱、多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2.运动会。每所学校都会召开运动会。在运动会前,班主任老师们都会告知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和运动准备要求等等,而班主任们,往往并不都是专业的体育或生物老师。生物老师们,大可利用运动会召开的契机,将生物课程标准中有关动物的运动、常见的救护方式等内容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又能将一些实用的安全救护技能教授给学生,学生因为可能要用到,而更专注的学,这比常规课堂的教学更有时效性,孩子也将会终身受益。因此,根据大环境下孩子的需求,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能更好的体现生物学的重要作用。
3.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是教育主管部门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生物老师们,若能主动关心这些主题教育活动,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物学有关,也非常需要我们学科的参与。
4.学业考试。脑,是初中生在校使用频率最高的器官,学习活动,主要就是依托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因此,如何健康合理用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问题的解决,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接受这些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知识时,特别用心,生物学的地位,也将在孩子的心目中得到提升。生物学的科学素养,也潜移默化深入孩子的心中。
三、生命的力量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思维
一、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给出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用问题、字母或图表等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代替直接展示结论,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 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概括 、类比和猜想等方法探究问题. 使学生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理性认识.
1. 提出问题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最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提出具有引导性或趣味性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时,都要紧贴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一位教师在讲授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中的比例问题时,发现一名学生不认真听讲,教师问这名学生:“你看,窗外面的红旗杆有多高?”学生一愣,老师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说:“你要是学会了今天讲的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你就知道怎么样轻松地计算旗杆的高度了.”学生们一听,对这个问题既感觉新鲜又充满好奇,不仅仅在课堂上认真专心听讲,还会带着“怎么轻松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个问题去听课.
2. 分析问题
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高度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指导. 对于学困生,情境问题可以分阶段,逐步解决.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谈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例如,以上教师已经提出了“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先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要通过测量,计算晴天同一时刻(上午9:00)一名学生的身高与影子长度的比例关系,并做好记录. 教师自己的测量结果为:(单位:m)
其次,分析数据. 通过多组测量数据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尽管学生的身高不同,但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学生的身高与影长之比相等.
最后,学生计算结果. 让学生根据各组的测量数据求出旗杆的高度,学生计算后得出结果,结果基本上分布于10 m左右,如:9.99 m,9.98 m,10.01 m,10.02 m等.
3. 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与基础实施、基本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
例如:针对“测量旗杆高度”,我们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应用求旗杆的高度. 同一时刻,旗杆及影长、旗杆的顶端和影子的端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所以学生的身高比学生影长等于旗杆高度比旗杆影长. 把学生身高以及影长的数值带入即可求出旗杆高度.
学生身高/学生影长=旗杆高度/旗杆影长
4. 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要结合问题解答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思、论证,进而上升为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对测量出旗杆的高度以后,教师要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问:所测量结果与学生位置是否有关?
回答:没有关系,因为DEF的位置可以随意移动,如图所示.
5. 推广结论
在“推广结论”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查看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结论是否可以进行推广.
例如:在对旗杆高度的结果进行讨论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在阴天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然后各组进行汇报,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意识.
三、总 结
培养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初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时我们要以新课标的教学理论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积极地探索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位了语文课程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力求探索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语文知识,发展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对于自主学习的内涵,教育学界众说纷纭。大多数学习教育专家、学者比较赞同这一观点:自主学习模式是相对于“他主学习”,提出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解决问题,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自主学习有三个典型的特征:一、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活动。二、自我监督,能够有效监察、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三、自我定向,能够科学安排以及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就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学生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从而促成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态度。其次,加强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只有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此外,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主学习,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教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诱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发展特点,同时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应在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学习地位,平等交流、对话、合作,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注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应该积极地给予学生指导语与点拨。如在学习《桃花源》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第一、作者虚构“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桃花源”吸引作者的地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深入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学生若想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点。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教师可给予引导,使得学生不偏离方向。如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作者自身的不幸遭遇以及现实生活中礼崩乐坏与道德沦丧。然而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从环境、生活以及人性的魅力去归纳。在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该篇文章的主旨与启发进行探讨,进而升华文章的主旨:当人生活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内心宁静,坚守人生理想。
(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初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即使更新转变教育观念,但是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沿用之前的旧的模式。这是因为教师并不是完全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觉得学生有一些知识不懂,放手的话,学生就更不懂了。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学生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正是要通过品读语言与体会情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只能由学生亲自来体会,教师无法替代。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品读与感受。在习作教学中,也必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写作训练。
(四)传授学生方法,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社会淘汰的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知识的人。因此。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启示学生要有放矢地拓展知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并且让学生更多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此外,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越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把课本与生活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应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片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上到何其芳的《秋天》这首诗时,如果学生在农村土生土长,那么不难理解诗歌内容。但是对于纯城市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难度了。因此,要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朗读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带学生走进自然,领略自然的真实的秋天,从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初中语文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国宏.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自主学习整合的探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3]张晓英.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12)
篇7
关键词:小学蒙语文;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蒙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蒙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增强小学蒙语文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蒙语文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成败,而且大大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近些年来,不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同时教学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有些老师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要科学适度,恰到好处。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
在小学蒙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蒙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蒙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刚提出问题就马上叫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就马上启发诱导,要求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提问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蒙语文教育更是我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的职责。为了增强蒙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尽管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并积极实践,就一定能够增强小学蒙语文教学效果。
2 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蒙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悟性和智慧。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蒙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3 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蒙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蒙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蒙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蒙语文的兴趣。
4 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蒙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
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5 利用情景教学,开发学生想象力
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80-01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青少年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尚待提高,在这些群体中出现了很多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导致的众多学生出现肥胖、近视、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忽略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而引致的。因此,本文就现阶段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现状
1.青少年肥胖率上升。据居多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年龄处在7~22岁之间的汉族学生中肥胖率持续不断增加,相比于2005年,其中城市男生肥胖率增加1.94%,城市女生增加0.63%,乡村男生肥胖率增加2.76%,而乡村女生增加1.15%。
2.近视率居高不下。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中国学生近视率已跃居世界第二,其视力下降状况极其令人担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率更进一步上升。其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率分别为28%、68%以及85%。
3.肺活量水平继续下滑。根据中国学生体质监测的相关报告,可知青少年儿童肺活量与耐久力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仅仅以河北为例,在7~12岁的青少年中,平均每五年,男生肺活量指标下降133.1毫升;女生则下降112.1毫升。而在13~18岁的青少年中,平均每五年,男生肺活量指标下降117.4毫升;女生则下降143.6毫升。在7~12岁青少年中,平均每五年,耐久力指标均值(50m×8往返跑)男生下降1.86秒;女生下降1.70秒。
4.心理问题增多。据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青少年中有心理问题学生人数持续上升。并且,青春期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来自学习、家庭、社会、学习的压力,渴望自我认可等导致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
由上可知,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岌岌可危,我们必须普及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影响的正确意识,才能帮助这些学生尽快加入体育锻炼,从根源上杜绝这些问题。
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对骨骼的影响。运动能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强血液循环,并且,骨骼区域得到运动的次数越多,骨骼在生长上的速度就越快,尺寸规格上的变化就越明显。随着骨骼的增长,骨骼会变得更加健壮,在抗压、抗扭、抗骨折等方面的功能会得到提高,从而促进骨骼健康发展。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处在运动状态的人体,由于代谢的加强,对氧气的需求量会得到增加,因而,随着体育运动强度的增加,循环系统的功能也会逐步得到增强。长此以往,循环系统能得到更加健康的良性优化,从而促进人体的内部健康。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对于氧气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致呼吸量的迅速上升,与此同时,在呼吸过程中,动脉血液会呈现周期性的较大幅度波动。这就要求呼吸系统能随机调节,对体育锻炼的过程作出适应性的反应。长期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呼吸系统的优化发展。
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对情感和情绪的影响。通过体育锻炼,处在敏感的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能在简单的运动中释放年龄阶段中承受的巨大压力,平稳较不稳定的情感和情绪,改善和调整心理、生理状态,将精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
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青少年可以在简单的娱乐休闲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从而积极培育自己的团结精神、协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等。从而为自己积极与人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际关系的拓展做好铺垫。
3.对心理障碍的影响。体育锻炼通过增强身体的体态美观树立青少年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从自身开始乐观,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在青少年进行锻炼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加强意志锻炼的培养过程,通过克服锻炼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消除心理障碍。
体育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多个方面的健康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体育训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上的关注,作为体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工作者,在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人才上责任重大。我们应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理清体育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做新时期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汉超,高雪峰,等.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2-176.
[2]唐炎,虞重干.结构与生成机制:一种关于体育教学社会功能的探究[J].体育科学,2009,2(6):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