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6 00:3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太极拳协会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8年,在文旅局的坚强领导下,少体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成都市重大部署,积极融入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深入实施XXX发展战略和《XXX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奋力推进美丽XX建设。持续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打造体育精品赛事,促进体育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按照要求,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扎实推进,2018年各项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完成
(一)亮点工作
1.成功举办XXX,来自XX个国家和地区的XX多名选手参加了总共两天赛程的三项比赛。
2.成功举办XXX公开赛,XXXX余名运动员参赛,受到国家体育总局XXX表彰,荣获“最佳赛区”称号。
3.创新推出了 绿道健身联赛,成功举办了四站比赛,参赛人数共达7000余人,社会反响强烈,绿道健身已成为XX市民的时尚生活。
4.成功申报XXX训练基地。
5.荣获成都市体育局表彰的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成都市代表团(成都市人民政府)“突出贡献奖”。
6.成功举办彭州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办赛工作受到成都市体育局表彰,荣获“最佳赛区”称号。
(二)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体彩公益金作用,投入XXX万余元,为XX个镇的XX个点位安装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就近健身,全市村(社区)健身设施达到全覆盖。
2.完成了《XXX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及印发工作,指导全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
3.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创建全国全民健身工作模范市要求,成立了XXX领导小组。
4.完成市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五次主任会议对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及群众体育工作调研承办工作,承办工作受到市人大常委会肯定。
5.以举办XXX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契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6名,超额完成全年培训95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任务。
6.按照市体育局对体质监测工作的要求,免费对各类人群进行体质监测,全年测试人数达XXXX人,圆满完成成都市体育局下达的3000人目标任务,并录入数据,建立个人档案资料,科学指导群众健身,为我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提供了理论数据。
(三)社会体育工作
1.成功举办XXX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掀起了全民健身。运动会历经8个月(2018年4—11月),设有竞技项目组、大众组、老年项目组、定制项目组、青少年组共5个组别,包括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拔河、跳绳、平板支撑、体质达人赛、健身球操、体育舞蹈、广场健身操(舞)门球、太极拳等14个项目的比赛,参赛人员涉及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各镇(街道)群众爱好者、学校学生,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
2.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数达20万余人:与体育协会共同组织开展全市篮球、足球、排球联赛,健身球操、太极拳教习、门球、网球比赛等活动,全年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92次。做好“送体育下乡”活动,指导各镇开展春节期间趣味体育活动、镇运动会,全年各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90次。
3.加强各体育协会管理工作,指导新成立了XXX协会;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作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组队参加全国、省、成都市的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2018全国冬泳日系列活动(成都站)暨成都市第34届冬泳比赛获得了金牌2枚、铜牌3枚;参加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项目柔力球比赛,获得集体项目银牌1枚、铜牌1枚;参加成都市第七届太极拳冠军赛,荣获二等奖;参加成都市“七进”太极拳展示活动,荣获一等奖;参加成都市太极辅导站总决赛,获得集体项目一等奖;参加2018年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暨成都市健身气功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自行车车迷健身节比赛(4站),获得3站第一名、1站第二名。市老体协荣获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表彰,被评为“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4.对全市体育设施进行了统计摸底工作,进行了部分检查、指导体育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
5.与市规建局对接,结合实际,对我市绿道建设项目的配套体育设施提出指导性建设意见。
(四)学校体育工作
按工作要求,年初会同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传达了成都市开展学校“十大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要求,安排校园足球工作、体育传统校工作、青俱部各项工作,并联合教育局下发了全年的学校竞赛计划。认真做好中小学校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指导工作,并同教育局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组织学校开展成都市学校体育组织的“十大活动”,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参加“乒乓球活动月”活动、“百日游泳”等活动,组织传统项目学校参加成都市各类调赛,联合教育局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排球、足球联赛及全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组队参加成都市青俱部国防射击比赛,获得“一等奖”;组队参加成都市青俱部室内划船器比赛,获得“一等奖”;组队参加成都市青俱部定向越野比赛,获得二等奖;组队参加成都市青俱部30人31足跑比赛,获得“二等奖”;组队参加成都市乡村少年宫50米迎面接力比赛,获得“二等奖”。
(五)竞技体育工作
1.加强对各体育项目训练点的管理工作,按照成都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的竞赛要求,同教育局会商增设训练点。
篇2
——原广西浦北中学党支部书记、现县老年体育协会主席吴锦纲同志素描
广西浦北县文联韦志远
年轻有为副书记
青春的岁月是人的一生中黄金季节。而吴锦纲同志的青春是闪光的青春,是快乐的青春,是自豪的青春,是放飞理想金翅膀的青春。在张黄镇,他曾经当过团委书记,是青年中的佼佼者。1965年至1969年,他在张黄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在任职期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党而工作,他分管教育工作,他爱护人才,教导有方,方法科学,因此工作成绩显著,曾经多次被县、地区评为先进个人,成为当时全县最年轻而有办法和有魄力的副书记和大红人。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和工作的需要,他于1969年调到浦北中学任党支部书记。正如诗云:
张黄江畔创辉煌,理想青春修竹篁。
直上青云飞彩凤,党心永向凤朝阳。
首次相逢在浦中
光阴荏苒,岁月流云,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中时间老人在给以每一个人既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的前提下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过了三十个春秋。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转眼一瞬间如白驹过隙。想当年,那是1980年秋季学期,我在乐民中学高中毕业,因为当时能够考上大学、中专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所以,当时我也没有考上。这一年秋天,我到浦北中学文科补习班补习,于是,我和吴锦纲在浦北中学第一次相逢和认识的了,而且他还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他当时在浦北中学任党支部书记。他给以我的印象是身体非常的健康,中等身材,口里的门牙中镶着一颗金牙,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前额较上而且宽阔,脸上时常保持着微笑,他谈笑风生,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善于健谈,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特别强,同时,他生活朴素,真正能够和师生门打成一片。正如诗云:
首次相逢在浦中,机缘巧遇笑春风。
党心得韵鲲鹏奋,浦北高歌兴晓黉。
桃李满天四海洋
1969~1985年,吴锦纲同志在浦北中学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大胆开拓,积极团结带领学校班子和全学校师生狠抓校风、学风、教风,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使学校的党、政、群、人、财、物、勤工俭学的产供销、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从而使该校的教学质量和知名度、威信等不断的提高,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七十年代,他还带队到自治区参加篮球比赛获第一名,并且代表广西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分区赛而获得好成绩。同时,他呵护人才,关心爱护老师和学生,视人才为学校的宝贵财富,他和学校领导一起团结带领班子奋力拼搏,因此,浦北中学考上大学、中专的学生不断增加,该校的容伟雄还考上清华大学,从而成为浦北县第一个状元,现在已经在加拿大深造。南宁、北海、钦州等中学和教育局的的领导都到浦北中学取经,成为自治区重点中学的示范点和当时全区最有名的县级重点中学,自治区教育局副局长也曾经在浦北中学蹲点三个月,并且给予浦北中学的教学质量、教风、学风、德育等以较高的评价。正如诗云:
浦中党凤撰华章,桃李满天四海洋。
六万南流书锦绣,英才迭出袖抒长。
蕉乡水产得天时
1985年~1998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从浦北中学调到县畜牧水产局任副局长兼党支部书记并且曾经主持全面工作。在工作期间,他虚心学习科学技术,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而取得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于是,他成功地创出了南流江网箱养鱼和官垌小窝养大鱼的科学养殖方法,并且在全区、全国宣传推广而成为浦北畜牧水产的先进典型。同时,他还曾经在小江镇挂职任副书记。正如诗云:
蕉乡畜牧沐春风,科学兴鱼硕果丰。
六万南流鱼米盛,山村锦绣画诗工。
夕阳犹比旭朝晖
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998年,他从县畜牧水产局退休。他退休之后,夕阳如同朝阳灿,仍然如年轻人一样为浦北县城的老年人的公园益事业奔波忙碌,勤勤恳恳如老黄牛似地发挥余热,继续为老年人的健康快乐和体育事业而辛勤忘我工作,积极组织参加老年人开展的各项活动。同时,他还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和年龄的特点而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特点和以健康快乐、强身壮体为个别目的的体育项目,如功夫扇、健身操、咏春拳、太极拳、老年人舞蹈、门球等,从而使该县城的老年人十分的爱好与喜欢。
2009年7月1日,浦北县成立老年体育协会,他当选为该协会的会长。他走马上任之后,凭着他的一股韧劲和顽强的毅力与非凡的组织能力与号召力,于是他走马上任后便使县老年体育协会马到功成和生机勃勃和希望无限。他还到各镇和学校成立老年体育协会分会,成立18个健身队、文艺队、门球队等,成员达到1500多人,因此,现在的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的组织机构已经十分的健全和活跃。同时,他还争取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解决了办公的地点和办公室的硬件设施,还出版了《浦北县老年体育协会简报》,制订工作计划,做到有领导、有机构、有办公室、有经费、有场地、有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宣传阵地、有影响等十有老年体育协会,因此,该协会得到市业余体育学校校长王柏兴和市委宣传部部长徐贵等领导的表扬。正如诗云:
老年体育沐金辉,猛虎下山震虎威。
篇3
关键词:社区体育;晨晚练活动点;组织;管理
社区体育的兴起和发展弥补并完善了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结构体系,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社区建设。而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指导站)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最主要的组成形式。有效地组织建设好社区体育晨晚练活动点,有利于满足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居民文化素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孝感市一宫社区、文昌社区、东苑社区、三里棚社区等社区体育晨晚练活动点的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孝感市各社区的体育晨晚练活动点居民随机发放问卷136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回收率达100%。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采取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方法。最后对获得的问卷答案根据数理统计法进行统计。
(2)访谈法。走访了街心公园、后湖公园、兵工花园、人民广场、乾坤购物、火车站广场等活动点。了解居民对自身所处的活动点的看法,对晨晚练活动点的组织管理、体育资源、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对孝感市体委群体科社区体育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掌握了孝感市区晨晚练活动点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1.孝感市民晨晚练体育活动点组织管理的现状
(1)形式和管理的多样化。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有七种形成方式和管理方式,即锻炼者自发管理、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街道居委会管理、各级工会管理、各类体协管理、企事业单位管理和其他部门管理。孝感市区的体育晨晚练活动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居民自发形成,大多数活动点也由居民中的体育爱好者、特长者进行自主管理,有些大型的活动点由体育群体科配备相应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与管理。
(2)规模大小不等。由于晨晚练活动点基本上由居民自发形成,在规模上没有人员的限制。据统计,目前孝感市人数在30人以上的体育活动点只有244个左右,在市区的有50个左右。
(3)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孝感市区体育活动点的参与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其中中年女性居多。老年人的活动内容以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太极拳、太极剑、象棋为主;中年人则以健身操、交谊舞为主。近年来,活动点增加了不少中年男性,一些活动点还新增了传统体育项目——空竹。多数活动点的活动项目常年不变,这样便于根据共同的体育兴趣稳定队伍,也便于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从居民选择的情况来看,非竞技化、韵律性、传统性特点十分明显。
(4)活动场所非正规化。晨晚练活动点的活动场所一般在居民住所就近的公园、广场、附近学校或单位等地方。当前孝感市社区体育晨晚练活动点场地很匮乏,难以满足居民的需要,实地访谈了解到很多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的活动点场地小、体育设施少,希望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
2.孝感市民晨晚练活动点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场地设施匮乏。场地设施的不足是目前晨晚练活动点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据调查,很多居民选择在河畔、街头、学校等地点进行身体锻炼,这说明孝感市区供居民体育活动的场所太少。另外,众多居民反映,活动点的环境卫生差,一些健身设施遭人破坏,却无人管理维修。
(2)严重缺乏社区体育指导员。据调查(见表1),在孝感市区所有的晨晚练活动点中,只有极少数的活动点有市体育群体科配备的指导员,绝大多数活动点的负责人兼指导员是该活动点中的体育爱好者或者特长者。他们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但是与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相比,他们做的工作甚少,在思想道德、科学知识、工作能力等素质上尚有欠缺。
(3)经费来源渠道不畅通。据调查(见表2),孝感市政府每年下拨给社区体育的资金寥寥无几,这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造成此现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
(4)政府组织管理欠缺。孝感市区晨晚练活动点的绝大多数组织管理在于居民自身,活动点的自发性和松散性使得它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政府应该参与其中,协调管理发展。街道社区体协是现阶段社区体育主要的组织管理机构,但是它对晨晚练活动点的组织管理参与得太少,是活动点的活动内容单一、社区体育辅导员不呈规模、环境卫生无人打扫、健身设施无人看管维修等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
(5)居民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认识太少。在调查了136位居民后发现,36.8%的居民认为有必要把体育活动点组成协会,选取干部管理。理由是在进行活动是有纪律、有组织,减少他人闹事;使体育活动发展完善,在技术上能集体指导,增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活动点持久的进行下去等。而63.2%的居民对活动点组成协会,选取干部管理的方式认为没必要或者无所谓,原因是每个人的活动项目是不相同的;希望给予自己更多的活动空间等;这是活动点的自主性决定的,还有一点就是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过于模糊,导致很多组织管理办法很难实行。
三、提高孝感市民晨晚练活动点组织管理水平的对策
1.培养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加大体育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动、组织居民积极参与晨晚练活动点,如在社区组织体育知识讲座,使居民了解到参与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改善;或在每个活动点比较显眼的地方张贴宣传海报,告诉居民每项体育活动对人体各部位的锻炼是不一样的,让居民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锻炼等。
2.政府行政部门要加强建设晨晚练活动点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制定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帮助社区开展“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协会有计划地开展社区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各单位的人才、资源、和体育场地等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还应该在社区内合理布局,建设简易的体育场地实施,使居民能就近就便参加体育活动,并鼓励居民义务维修和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还应培养优秀的体育指导员和负责人,把一些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体育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具有更多的指导员素质等。
3.多方筹资,增加投入
社区体育的建设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投入。由于体育晨晚练活动点大多由居民自发形成,居民可自发捐款,建设自己所在的活动点;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可对一些优秀的活动点负责人或指导员颁发证书,鼓励居民志愿服务,这样也可减少开支;另外,社区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还可以以拉赞助的形式筹集资金等。
4.加强晨晚练点管理制度的建设
随着晨晚练活动点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规范活动点管理对于保证活动点健康顺利发展十分必要。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应明确职责,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活动点的活动内容、活动安全、活动点的卫生、活动点指导者的责任等提出要求或作出规定,尽量减少居民在活动点的不文明行为,营造居民良好的体育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樊炳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
[J].体育与科学,2001,22(6):27-29
[3] 吴耘,邹华刚.安徽省马芜铜城市社区体育晨晚练点的现
状分析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5):
15-17.
[4] 黄宝军,杨春卉.辽阳市城区晨晚练点锻炼者基本特征的
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1):17-18.
篇4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地处苏中平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的盛誉。走出了“清代棋圣”黄龙士、京剧大师梅兰芳、“泰州学派”创始人王栋、“当代草圣”高二适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溱湖湿地、溱潼古镇、北大街文化街区等风景秀丽,文脉绵长,令人流连忘返。
教育更是姜堰的“金字招牌”,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泰州领先、全省一流的位置。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不断加快教育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初步形成了“设施完善、质量一流、高位均衡、面向全体”的教育体系,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考核先进单位、省中小学挂牌督导创新区以及省教育工作先进和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等。
“为姜堰教育加油!期待第一个区域新教育实验样本绽放新的精彩。”2016年8月23日,在得知姜堰区召开了新教育实验工作推进会的消息后,全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可以说,作为“教育高地”的姜堰,其有关教育的一举一动总是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然而,为何一次区域的推进会能够得到朱永新先生的关注呢?这背后其实是姜堰教育人在新教育实验道路上十多年如一
日的坚守与耕耘,他们用行动在
苏中水乡不断播撒着幸福教育的
种子。
早在2003年9月,姜堰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整体加入新教育的实验区,并开始以行政推动的方式推进区域实验。2005年,姜堰承办了新教育实验系列行动之一的“建设数码社区”全国现场会。朱永新先生走进位于姜堰西北角的农村学校――里华中心小学,指导新教育实验工作,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6年10月21日,时隔11年,朱永新先生再次走进姜堰实验区,在通过专题片《向着明亮那方:新教育姜堰实验区的行走足迹》了解姜堰多年来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的情况并参观了几所学校之后,他对姜堰实验区带有区域特色的新教育工作表示了由衷的赞叹。在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朱永新先生还欣然为学校题写了“童心最美”四个字作为激励。
行动引领,让幸福教育的“一池水”活起来
如今,新教育实验在姜堰不单单是落地生根,已然呈现出恣意生长的样态。这不仅因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已成为加盟校,所有学校均在醒目位置张贴了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文化标识,更在于,现在的姜堰新教育实验,早已经从原先的行动自觉上升到了文化自觉的程度。从行动到文化,带来的是整个区域教育精气神的提振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作为新教育姜堰实验区具体负责人,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部主任杨爱军这样评价姜堰的新教育工作:“对姜堰而言,与新教育‘相遇’是机遇,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从新教育汲取发展所需要的养分。但是,我们也知道,再好的理论指引不可能完全和区域实际相契合,为此,我们一直在践行新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创新,走出了一条带有明显姜堰印记的新教育之路。”对照新教育实验提倡的十大行动,姜堰结合区域实际,提炼出了本土化的目标追求――“十个一”,即一书一世界、一人一博客、一周一行走、一生一舞台、一课一风格、一人一平板、一月一主题、一班一风景、一人一课表、一校一时空。在“十个一”的指引下,学校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幸福教育的这“一池春水”也更加顺畅地流淌了起来。
一书一世界,对应的就是十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行动。关于阅读,朱永新先生有一个经典的论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姜堰自上而下重视阅读,读书风气浓郁,全民阅读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大阅读,并且已经成为姜堰教育的文化符号。姜堰一直倡导师生过一种“晨诵、午读、暮省”“每天集中读书一小时”的“书”式生活,校园内的“星级图书馆”“漂流书屋”也是各具特色。不仅如此,该区实施教师“读写体艺221”行动,为青年教师开列书单,助推教师广泛阅读;每月开设“三水讲堂”,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定期开讲,引领广大教师专业阅读;定期开展 “书香校园”“阅读导师”“阅读明星”、优秀文学社团、优秀校刊社报评选,培植阅读典型。区级中小学双语美文诵读、读书征文演讲、汉听成语大赛、英语课本剧等赛事展示阅读成果,也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舞台。东桥小学教育集团凤凰园校区的“阅读争章”、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的“悦读币”、马庄中心小学“读书卡升级制”已然成为学校的阅读品牌。在常规阅读的基础上,自2016年4月起,“凤凰读书吧”电视栏目应运而生,通过“书吧”式自由开放的交流互动形式,每期解读和推荐一本好书,促进师生共读、家庭阅读,创下了较高的收视率。此外,两年一届的“五有书香家庭”风采展示活动,大大推动了书香家庭建设。区内各个学校结合校情在“大阅读”上不断创新,如省姜堰中学的梯度阅读课程、励才实验学校的读写共生阅读欣赏课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手指上的阅读”课程、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板桥校区的儿童诗诵读与创作课程、蒋垛中心小学的读写编演课本剧课程、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英语戏剧阅读课程和童谣读写课程、白米小学的童画阅读课程、王石小学的古诗文诵读课程,区实验幼儿园、东桥小学幼儿园的绘本阅读课程研究等,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校本阅读特色,校园内书香四溢。
一人一博客,它对应的是十大行动中的“师生共写随笔”这一行动。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写作的平台,姜堰建立了教育博客,全区5000多名教师开通博客并积极撰写。诞生了一大批教育写好者以及第二实验幼儿园、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写作团”这样的写博群体。区还定期组织博客博文大赛,评选先进,以激发教师写作的热情。叶甸中心小学的马军老师,是第三届博客大赛的“十佳”获得者,他通过写博客,发现了更好的自己,如今不仅在博客平台上收获了大批粉丝,身为农村教师的他,还成为了区作协的会员,更是省首届散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值得一提的是,省首届散文大赛十个一等奖中,姜堰占了三个,而且都是教育博客的博主。可以说,写博客,已经成为姜堰教师的一种文化追求。为了给学生能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姜堰定期出版《教育周刊》,其中“小荷”就是登载学生习作的主要版块。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报纸上的铅字,更多的孩子坚定了走进文学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该区还成立了区级“小作家协会”,让作家的梦想不再遥远。在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名师点拨杯”等层级较高的作文比赛上,姜堰四中的章璐、省姜堰中学的吴秋宇等同学,捧回了一个又一个特等奖。
在新教育的教室里,往往通过具象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数字符号,转化为一种精神意向,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新教育人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温度的词语――“完美教室”。走进地处农村的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经过师生共同投票确定的“蜜蜂班”“向日葵班”等一个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班名取代了原先冰冷的数字牌号。这是该校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一班一风景”的外在体现,也是姜堰区“完美文化”创建的一个缩影。自2012年起,姜堰在全区各学校开展了“缔造完美教室”活动,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以“完美教室”为发轫,姜堰还浓墨重彩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完美教育系列文化,先后制定了完美教室、完美办公室、完美教师基本标准和“幸福课堂”评价细则,出台了“小学教育重点聚焦的20个细节”“小学生应养成的100个好习惯”,并通过向学生推荐100幅名画、100首名曲、100个体育游戏等活动,引导各学校将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将文化触角延伸到学校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今,包括完美教室、完美办公室、完美课堂、完美课程、完美教师团队等在内的“完美教育”系列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姜堰全区所有学校的精神追求。该区师生以优雅行走的姿态朝向完美,在行走中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
在新教育人看来,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承载教育梦想的飞行器。关于课程,姜堰教育人与新教育人不谋而合。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蓝图,这是姜堰教育人的共识。为此,该区在教育的改革上,始终聚焦课程,研发卓越课程,逐步形成“一课一风格”的特点。为了让教师大胆地投入到课程整合的行动中去,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下发了《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申报的通知》,并于2016年3月启动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申报工作,确立了“全国新教育实验工作先进个人”郭建珍老师的“诗经文学审美创新班”等首批70个区级“创新班”。同年10月份,第二批74个创新班诞生。自此,覆盖全区31个学校(校区)的144个创新班正在实验中。在此基础上,围绕新的评价理念,根据学段特点、学科实际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该区推出了“快乐游考”“试水免考”等全新评价方式。为了保证“创新班”的课程实施不受干扰,为其在试验周期内开设了免试“绿色通道”,打消老师的顾虑。可以说,“课程意识”已经深深地在全区教师心中扎根生长,而且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赛课中,姜堰的教师频频站上最高领奖台;在备受各界关注的中考、高考中,该区也是一路领跑,2015和2016年,省高考状元连续花落姜堰。
在研发卓越课程的同时,姜堰还将学习的场域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全区小学启动了“灵动周三”“多彩周五”行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一周一行走”,有更多的机会聆听窗外的声音。所谓“灵动周三”,该区要求所有的小学在周三下午取消文化课,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和以往依托教材的综合实践不同,现有的综合实践是各个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实际制定的具体的行动计划,除了手工、厨艺这类常规的项目外,“重^戏”同时也最受师生欢迎的当属校外实践。该区现有博物馆、湿地公园等校外实践基地二十多所,各个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分批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不少农村学校还在农忙时节带学生走进田野,感受劳动的场景。在看与走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教育,实现“行走中的德育”。“多彩周五”则是将目光聚集在了学生社团的建设上。每到周五下午,全区小学生走进学期初根据自己的兴趣所选择的社团,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即便在农村学校,也有至少二十个社团可供学生选择。该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康华校区拥有近八十个学生社团,为校园文化的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个社团指导老师多为本校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老师,剪纸、绘画、合唱、舞蹈、书法等社团打开了学生艺术的视野。不少学校还邀请校外人士参与学校社团建设,正是有了社会力量的支持,跆拳道、武术、太极拳、滚莲湘等社团也在姜堰的学校生根发芽,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文化引领,优化幸福教育的“生态圈”
“当下,怎样避免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底、有智力没情怀的‘机器’的这一情况?就要是真正地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文化的价值。”从这一点来看,新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方向的指引。”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坚定追随者和积极行动者,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林忠玲对于新教育有着别样的情感。在他的推动下,新教育实验已经从行动引领上升到了文化熏陶的层次,并且成为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和区域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在多个颇具影响的“大动作”上,姜堰都带着明显的“新教育”痕迹。
2016年9月29日的全区“推进每月一事”现场会上,该区南苑学校、娄庄中心小学给与会者带来了学校推进每月一事的丰硕成果。地处姜堰东北角的农村小学娄庄中心小学,坚持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聚焦学生习惯养成,他们的“孝老敬老”文化节,在全区产生了很好的品牌影响力。如今,“一月一主题”不仅成为学校工作计划的“标配”,也已经深深走进了师生的心中,成为学校发展的文化基因。
2016年,该区率先在全省启动中小学“云桌面”建设,新建近千台学生用“云桌面”终端和二百多台教师办公用“云桌面”终端,多所中小学使用上了全新的“云桌面”机房。在课堂文化的建构上,姜堰也始终把握时代动态,“智慧课堂”“梦想教室”应运而生,这些改变其实就是对新教育实验“建设数码社区”这一行动拓展和延伸,是立足于区域实际的有益实践,也是该区“一生一平板”的重要体现。2016年3月29日,地处姜堰西北角的里华小学承办了姜堰区三月份的小学校长月度例会,尹金梅老师向全区校长展示了在“智慧课堂”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优学派互动课堂”。这节课让所有听课者直观地感受到“智慧课堂”的巨大魅力: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贯穿始终,强大的互动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引进“智慧课堂”模式,虽然地处偏远农村,里华小学却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拓展了无限的空间。
从2014年起,姜堰就启动了智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先行试点的里华小学、实验小学城南校区、实验初中、张甸初中已经享受到了智慧课堂带来的巨大“红利”。特别是通过对“电子书包”的运用,实时进行教学评价、学习数据统计,在网络终端中形成针对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数据库,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在家校沟通方面,姜堰充分利用互动平台“手心网”,使教室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狭窄空间,而是向家庭、社区打开,家长在手机上就能实时了解孩子在校、在课堂的表现。不仅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也极大地创新了家校共建合作的措施。得益于“手心网”的启发,该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等推出了“师生家长共晒成长档案”等活动,将教师、学生、家庭放在了成长的同一平台,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效应,也构建了“一校一时空”的和谐局面。
为了放大“数码社区”的辐射影响范围,在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的帮助下,2016年该区在10所小学建成集电脑、图书、多媒体设备为一体,且便于互动式课程开展的“梦想中心”,2017年,区内所有的小学建成一间“梦想教室”,让更多的孩子在“互联网+”的时代里舞动梦想。此外,依托“江苏省泰微课”平台,姜堰组织教师制作上传优秀微视频一万多个,带领家长学生登录“泰微课”,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让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拓宽,课堂的反转成为新的常态,成为文化追求。思维上的转变,引领课程、课堂、学习方式等的转变,使得全区教育的“生态圈”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真做新教育、不做表面文章,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创造显著业绩。”在参加完姜堰区2016年新教育实验学校工作汇报会之后,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宜华结合55所学校的实验情况,对姜堰的新教育实验工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现在的姜堰新教育实验工作,实验团队坚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彰显自身优势,做到了“一校一品牌”。在此基础上,整个实验区的大阅读活动、完美教育系列活动,以及“每月一事・习惯养成”等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新教育实验人才的培养上,更是注重有序和实效,学校骨干老师自觉修炼、不断提升,在携手学生幸福成长、享受快乐方面做出了示范、形成了样板;从区级层面到学校更是现全员发动,吸引教师队伍整体参与和实在行动,从而享受成功的快乐。除此以外,姜堰的新教育实验还注意实绩创造与总结宣传相结合,普遍创造了令人信服的业绩,并以各种形式展示可复制可操作的精彩。新教育近几年的年会也成为了姜堰的“秀场”――张甸初级中学徐秀忠老师的班级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佳完美教室,区第四中学石建华老师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年度榜样教师,白米中心小学潘兆良老师领衔的“童画课程”入选2016年全国十佳完美课程,更有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区实验初中、行知实验小学以及朱海燕、丁娟等多所学校、多人被评为“先进学校”“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