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行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30 09:3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毅行协会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毅行协会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 监督 领导 工作报告

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①)。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监督、领导和报告三方面的关系。同时,在维护两者之间工作良好运行时,也需要信息沟通的作用和各自所遵守的独立性原则。

一、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关系

审计委员会是企业的内部监督机构,其的监督作用更有效于外部监督机构。其主要包括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管三个过程,而外部监督机构以注册会计师为例其主要起到一种事后的监督,但是仅仅以事后监督是无法有效的防范舞弊事件的发生,所以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就凸现出来。具体监督的内容包括:一是复核并核准内部审计的章程,确定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及管理当局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关系;二是复核审计计划及嗣后计划活动的变动,了解计划范围和公司内部风险程度;三是复核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形式,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四是复核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及训练情况,开展后续教育;五是同意内部审计主管的任命及撤换,保护内部审计功能的独立性;六是复核审计成果,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汇总结果等(②)。

二、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关系

1.从行政上的领导关系

从公司的行政结构上看,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而从级别层次上划分监事会高于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委员会在业务上给与指导形成一种直接关系。审计委员会又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直接指导,形成一种上级与下级的指导关系。但是从公司的组织结构上看,内部审计并不隶属于审计委员会之下,其隶属于公司行政系统的一部分,向公司管理当局负责,在日常的活动中要服从公司管理当局的指挥,并通过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接受其领导,并由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管理层与内部审计之间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2.从业务上的领导关系

从业务上讲,内部审计的业务工作要经过审计委员会复核和批准其组织章程、预算和人事、工作计划、审核结果等,受其领导,被其监督,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其工作范围不受管理当局的限制,从而向审计委员会提供真实的无保留的信息,使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挥。

伴随着审计委员会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受其影响,如其职能上的定位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为内部管理服务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两者在监督领导时沟通互动,互相利用,一方面审计委员会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资源优势,更好的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认真的执行业务,提高自身的效率,确保审计结果的正确性。

三、内部审计向审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关系

通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要与审计委员会保持直接联系,出席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和交换审计意见,如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③)中指出的:报告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协调情况及对其监督的情况;报告与本机构和下属机构活动的重大事项及处理情况;报告年度审计计划情况和结果等。这样的审计委员会作为中间方的机制对保证审计结论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工作报告关系,使审计委员会成员发现公司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下属的身份向董事会直接联系和报告,这既增加了董事会和内部审计之间的良好沟通,又协助了两者工作的顺利的进行,提供真实有效的审计数据,同时也维护公司的最大利益,解决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司的结构,促进多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都要遵守的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审计工作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在审计过程中,只有具有了独立性,审计工作才能合法顺利的开展,然而对于缺乏独立性而产生的审计结论则是不可靠的。所以,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都应严格的遵守独立性原则。

从具体方面讲,独立性包括审计人员之间的独立性;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工作之间的独立性;审计过程及结果的独立性等等。就审计委员会而言,其成员的复杂多元化,就要求其在挑选成员时严格执行独立性原则,避开各种血缘亲属等关系。而作为审计委员会下属的内部审计应以其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立性。

然而在某种程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与独立性的关系又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内部审计职能的扩展导致了其审查范围的扩大,这必然影响到个体之间独立性的完全性,间接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同时,被弱化的独立性又要求更强的内部审计来强化它,以保障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样又反过来限制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阻碍其发展。但是,伴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它兼顾了内部审计职能扩展的要求和独立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部审计的这个矛盾。

所以,处理好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建立相互评价,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合作的审计机制对我国审计界完善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公司组织结构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也起到了很好的纠正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春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发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03,第02期.

[2]张志毅.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03.

篇2

关键词:浅谈;学校德育;途径

Abstract: the school is the cradle of talent train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largely determines their future life orient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teach by precept and exam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to enhance class construction, educational function; better each class meeting; good grasp of the legal education,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law and not to blindly crim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pay attention to school for parents and society together, forming the moral force.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unremittingly, new era, new problems, need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work, strengthen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talent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 talk shallowl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生的思想品德很大程度决定着他们今后的人生导向。学校教育不仅要赋予学生学识,而是必须铸就他们的品格。结合我校实际,在此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一、提高教师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特殊身份,特殊的工作对象就要求教师德高、身正,这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为提高教师素养,我校每学期都进行师德教育讲座,校长和分管德育副校长亲自授课,并组织教师学习与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资料,做笔记,写心得。要求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同事团结协作。学校的重视,教师的努力,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出现可喜的现象,涌现出一大批“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先进事迹,形成“团结、和谐、务实、奋进”的校风和“文明、勤奋、踏实、争优”的学风。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学会使用规范文明的礼貌用语,校园充满和谐氛围,师生关系不仅是单纯的授课者和学习者的关系,而是在学习生活中互补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互助关系。

二、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受教育。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一种教育,我校通过开展多次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如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拉练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可爱以及环保的重要性,而且还磨砺了他们的毅志,感受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

清明祭扫烈士墓,让学生体验到烈士的伟大及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

美食节活动,享受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

我校就是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在体验中受教育。文艺汇演,让学生从多个感官中去享受文化大餐,陶冶情操,野外生存野营拉练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英语角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演讲社团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还有足球协会、柳江画室、田径社团、舞蹈协会、南瑾文学社等,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发展,是课堂教育的延伸。

三、抓好班级建设,提升育人的功能。

班级是学校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好与坏。这就要求每个班级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与纪律,活泼又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优良的班风。

首先注重加强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大对班主任自我提高的支持力度,鼓励班主任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提高自身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科研教育能力,要建立激励班主任不断进取的机制,包括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要把德育工作研讨会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培训规划中,每次都要真正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使德育研讨会成为班主任老师个人管理艺术的平台,进行思想工作和班级管理交流与学习的讲台。

其二,注重班级文化的打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现在62个班集体,每班都有各具特色的班训,都有班级班规,寝室、教室都张贴有名人名言,张贴有学生自己的成长愿望、富有个性特色座右铭,读名著、练书法、一分钟演讲也成了学校教学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教室每月出一次新刊,楼道、电源开关等处都有温馨话语,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积极推动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源于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为创建知名的品牌学校提供契机。要有大艺术教育观,我校的每一位科任教师,每一位班主任都应是一位艺术大师,我们的每一块黑板,每一个教室,每一门学科课,每一个学生活动场所,都是一块艺术园地,我们都在营造着一个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以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

另外,我校还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组织,特别是学生会组织。要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并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良好的学生日常规范来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树立学校的整体形象。

四、上好每一节班会课

要想管理好班级,就应该上好每一节班会课,因为班会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经,班级中的问题或学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班会课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些问题的严重后果,以此教育有问题的学生,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

还可以通过班会课让学生说话,了解学生所想,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五、抓好法制教育,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既是实现法制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我校开展了方法多样性法制教育活动。如与司法部门联系,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等审判活动,邀请法制校长到校讲座。

举办法制手抄报比赛,法制知识竞赛,禁毒法律知识竞赛等,以此让学生学法、懂法而守法,从而促进了校园的和谐,推动我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六、建立健全家校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学校的各项工作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生在校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商讨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双边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定期召开家长会 ,在家长会中,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师和家长互相交流和沟通,鼓励家长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鼓励学生敢于直面不足,克服困难,发扬优点。学校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家长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

篇3

[关键词]普通高校 课余体育 模式与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加上“双休工时制”的实行,大学生们相对可以腾出较多的课余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课余体育就是他们首选的活动内容之一。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成为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们共同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均已认识到单靠1周2节体育课,是无法实现增强体质任务的。课余体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为运动队伍输送后备人才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必须重视学校课余体育工作,并把它列入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的日程上来。本文就高校课余体育概念、课余体育应采用的模式及其作用进行相关探讨。

一、高校课余体育概念分析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之外的时间里采用身体练习的方式,从事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课外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我国体育教育中,课外体育同样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体育课一起,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

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相比,它具有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课余训练的精英性;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等特点。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素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课余体育在为学生打好体质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培养学生的个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由于课余体育既是课余的又是体育的,所以无论从环境因素、教育因素,还是从个性形成的阶段性因素来说,它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在课余体育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经验。第一种做法是开展两类体育课程,即在上好每周两课时正规体育课的同时,再安排一课时体育活动课程,并把活动课程列入学生的课程表中,使活动课程在时间上,辅导力量上,运动设施和器材上得到确实的保障。两类课程的互相补充,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提高。第二种做法是在上好正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开展大课间锻炼的活动,这就是延长课间操的时间,把课间锻炼延长20~30分钟,改变只做广播操的单一内容,增加跑步、武术、跳绳、游戏、健美操素质练习等多种内容,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到增加。无论是活动课程还是大课间锻炼,在其组织形式上已出现小组锻炼的组织形式和学生自选活动内容,这是逐步推进我国课余体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但是课余体育训练这一过程毕竟属于“课余”的性质,因此,它不同于职业型的优秀运动员训练。由于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运动训练在许多方面均有自己的独特的运行模式。

二、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模式

(一)以依靠大学生自觉性为中心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在17~22岁左右,独立性、自制力及自主意识较强。高校校园的运动氛围较浓厚,运动场地、器材相对较齐全,而且高校学生的课程安排灵活性大,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随意性大。那么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管理就应根据上述的特点,以依靠大学生的自觉性为中心,体育教师不宜过多直接参与管理,可以通过协助制定适当的目标,建议采取科学有效的锻炼方式方法,提高必要的技术辅导,提供应有的场地、器材以及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等途径间接地管理。

具体做法有很多类型,比如我们可以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巩固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鼓励学生组建和参加各单项体育协会或俱乐部,如“篮协”“排协”“网协”“乒协”“足协”“羽协”等。校内进行的所有体育活动都可以成立协会和俱乐部,学校应在理论、技术、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加强管理,组织各协会开展形式多样和经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另外,学校体育运动会的设项,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分竞技化。要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推动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体育理论教育

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但对人体科学知识和体育理论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体育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育认识和体育意识,了解体育活动中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体育煅练与健身的科学方法,教你如何欣赏体育,如何去组织安排体育活动竞赛等。因此,体育理论的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着体育理论教学的目标,任务去组织选择教学内容。依据体育理论的教学任务、目的,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运动力学的最基本知识,体育保健,体育卫生,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方法,体育欣赏等。因此,在课余时间可采用讲座、讨论、沙龙等形式向学生系统传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保健学、体育医疗康复、自我保护等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引导他们从理论上去了解体育对人们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引进与提高相结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高待遇与高奉献,是三位一体的。所以我们要继续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继续解决好教师住房和工资待遇问题,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吸收优秀教师进入人大、政协等各级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还要讲奉献,只讲待遇不讲奉献也是不行的。教师这个词的本质含义,我认为就是“奉献”两个字。为什么大家用很多优美的词汇来赞美教师?人梯、蜡烛、绿叶、老黄牛,都是一个意思,说明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质含义就是“奉献”,如果丢掉了奉献,那就不能称其为教师。所以,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面,素质要高,待遇要相应提高,还要强调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学校要大力引用高学历体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尽快改变数量不足,学历不高的状况。还要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支持教师考研究生。每年从事业经费中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组织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修学习,积极进行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各高校体育训练教师应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加强与校医院和各生化实验室密切联系,对一些影响和评定运动成绩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以便更好地指导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引起领导重视,加大对科学体育训练的投入,创造出有利的训练环境。

三、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作用

(一)弥补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保证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学校体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增进健康目标、教养目标、教育目标、竞技目标、娱乐目标,但课堂教学因为时间短(一星期只有两节课),教学内容杂,针对性差等多方面的不足,往往不能很好的实现这些目标,课外体育训练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二)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课余体育活动不单纯只是对学生体能的提高有好处,通过课余体育活动,学生的身心健康会获得全面的发展。目前对健康的两种权威解释,不管是健康的三维观,还是健康的五要素学说,概括地说,健康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身心之间的关系。生理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样影响着生理健康。课余体育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嬉戏玩耍,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交友漫谈,不仅获得身体的,同时获得心理的需要和满足。所以,课余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体育活动在育人过程中具有“身心双育”特点,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独到之功。课余体育活动的群体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提高校园文化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投身于多姿多彩的校园体育生活,浸染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氛围时,会形成积极进取、发奋向上的情感。同时,课余体育将体育精神与校风、学风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体育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有机成分,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青少年学生最富于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他们不但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需要娱乐,需要友谊,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要情感和精力的宣泄,而课余体育活动正是满足青少年学生这些精神与心理需要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课余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交往性、娱乐性、互、竞争性的功能,发挥课余体育的内在与外化效应,丰富校园文化,体现多样性,创造出紧张严肃与生动活泼相统一的文化氛围,从而满足学生生理、心理多方面的精神情感需要。通过课余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校园文化产生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将他们剩余的精力得到有效的、正常的释放,达到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毅.现行高校课余体育的形式与特点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吴长青.课余体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优势研究[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6).

[3]冯喜军.浅析我国课余体育的发展趋向[J].辽宁师专学报,2005.

[4] 张帆.关于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及相应管理的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5]杜东照.浅析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6]王发昌.论河南省高校在课余体育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