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范文

时间:2023-03-27 08:2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民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民阅读

篇1

其中40个是我直接推广的,22个是间接推广的。

不过,我的40个直接关注者中,只有8个是深度关注,但真正再去推行的只有3个人。

而坚持的较明显的,也只一个人而已。

原以为自己是属于没有耐心的人,可是看到线下的那40个人,再到8个,再到3,到1。

我才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属于一时兴起的,乍看一下觉得有趣,让他们坚持的话,则会淘汰掉一波又一波的人。

朋友圈的人不多,我只是尽可能地推广了几次,之前还有点小奏效,后来就渐渐地归于平淡。

至少推广阅读这一点,比那些商品来说,还是不一样的。

精神食粮,即可以自己看看书,推广也有小收益,也算是不错的一个方式。

篇2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全民阅读;电子阅读;纸质阅读;个性化阅读;泛在阅读;协作阅读;社会化阅读;知识重组

2016年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10周年。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发〔2016〕1号),要求广泛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出版推荐更多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1]在当代,要推进全民阅读,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电子媒介的碎片化阅读。

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将人类带进了微电子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近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人在乘车、排队、小憩、等人的情况下,会利用一段段碎片时间,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各种出版物,人们把这种有别于传统阅读的阅读形式称为“碎片化阅读”。其实,人们在餐前饭后、休闲娱乐或等候的时候阅读随身携带的纸本,也是碎片化阅读,只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使碎片化阅读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日常构成。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一个网络资源共享的时代,以手机、电脑或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打破了人们原有的阅读习惯、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这些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快速扩张,深深地嵌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不仅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消解着传统的阅读习惯,也深刻影响着书刊的创作、出版等文化生产环节。

现有的关于数字化浪潮对书刊出版的影响研究,多着力于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而探讨其对全民阅读的影响者不多。本文拟基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对比分析,从书刊出版传播的角度给出促进全民阅读、繁荣社会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

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具有碎片时间利用的即时性特征,人们可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查阅相关资讯,电子阅读以其特有的吸引力(见图1)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一种新习惯。

(1)电子读物携带便捷,内容来源极其丰富,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等边界消失。在移动阅读和数字出版领域,掌阅iReader、QQ阅读、塔读文学、咪咕阅读、微信读书、亚马逊Kindle,以及各类主题网站和APP应用林林总总。电子读物内容来源极其丰富、更为多元,拓展了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海量阅读,正式阅读与非正式阅读的边界消失,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的边界消失。电子读物有影、声、字、图等多媒体优点,其负载信息的形象性、综合性和无限扩散性远超纸媒。电子书刊便于字号调节,借助软硬件可转为音频,收听时还可做其他事情,也扫除了残障人士的阅读障碍,因而有声读物备受欢迎[2];电子读物因具有多媒体特征,对受众的识字程度要求相对较低;电子读物可超链接,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进行电子查询,基于关键词的搜索,更易于获得即时的和历史的多元关联信息,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把所有的碎片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框架与知识结构。这样的阅读方式更利于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创新。[3]电子阅读也因此在知识普及方面更为快捷,覆盖面更广,从而有助于推动兴趣导向的全民阅读。

(2)电子书刊渗透率高,其最新出版与读者见面快,内容获取、存储、摘录与整合方便,有利于知识的流动、重组、融合与创新。过去,偏远地区或海外的读者常常因信息不畅和交通不便而为看什么书刊、怎么得到书刊发愁。有了电子书刊,这些问题得以缓解:通过网络搜索寻求兴趣读物,点击链接即可在线阅读。电子阅读的县城用户数增长最快[4]。从出版传播方面看,电子书刊的出现使得最新出版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大大缩短,许多书刊一经定稿即有电子文本供读者预览。此外,中国知网有优先出版,可抢先一步书刊内容,大大提高了出版与传播的时效性。

从内容获取的便捷性来讲,好多电子读物可以免费、低费获取。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收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论文,并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官方网站有5 000多种图书可免费在线阅读和下载;书问等网站有免费的全文搜索和短阅读;咪咕阅读用户只需发一条短信、支付几元钱,就可下载一部电子书;网易云阅读的用户可以以其每日登陆、阅读时长、发表评论等参与性兑换积分和红包,用于购买阅读产品[5]……

电子阅读的要点笔记可线上摘录,借助专门的知识管理工具,可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整合。比如,借助“印象笔记”等专业软件,可以将包括微信、博客、网页、APP等电子阅读所得碎片化信息复制,分门别类纳入电子笔记,条理化成个性化的知识树,消除学科边界,以多元的视角构建动态的知识网络与生态;借助“百度脑图”APP还可描绘创新思维导图,为知识的流动、重组、融合与创新奠定基础。如今,科学研究更加注重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清洗与分析,通过碎片化重组,或可揭示难以处理或无法预知的科学问题。碎片化重组研究思维已成为一种趋势。[6]

(3)电子阅读分享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可使阅读模式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电子读物可以随时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个人社交平台分享,并辅以阅读散记。这些散记不必像正式出版物发表的那样系统完整,未必是定稿,可随时修改补充。这些碎片化积累,是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进而形成知识创新的前奏。此外,这些阅读散记还可以借助图像、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延展蕴含,所谓“言未到而意已远”,弥补“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缺憾。

阅读分享产生圈层互动,有助于激发思考,产生创新灵感,也促进阅读的深入与拓展。可以通过作者、出版者构建的平台与其即时互动交流,还可在社交平台组建阅读圈,与不同的人共读、交流,进行专题研讨,持续激发相关阅读,阅读的主动性、参与性、协作性、互动性、去中心与迭代性等成为阅读活动新常态。基于大数据的实时反馈,自适应阅读成为可能,阅读模式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于社交平台组建阅读圈,在知识共享、扩大阅读群的同时,还可有多元信息交互,不同观点碰撞整合,双向超链接可使得“思想寻找思想”,甚至可通过“众筹”的方式完成相关研究,在甲那里克服不了的难关,说不定在乙那里可以顺利地接棒完成呢。如今科学研究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很多研究项目是一个课题组所不能完成的,因而科学界特别注重合作。国外以在线实验室、项目网站、开放数据集、项目论坛、项目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立体开放研究思维普遍确立。[6]Wiki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一些在线开放期刊开始提供一种多方合作的平台,有的专门发表具有衍生研究价值的思路与假说,以方便有条件或有能力的人去证明这些假设和观点。比如开放获取期刊Research Ideas & Outcomes 2015年9月1日宣布,将接受和发表研究过程中所有类型的学术资料,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研究数据、软件、项目报告、政策简报、项目管理计划等。[7]再如在线开放杂志Matters,考虑到科学研究过程中零碎的发现不断涌现,于2015年11月5日开始接收一些零碎的小研究、小发现,给那些简单的发现和确定的或有争议的数据创造一个自由的展示平台。在Matters上发表小发现时,还可以把科研背后的故事写上去,或追加其他发现。作者可以在Matters社区重现个人实验,读者也可以对这些小发现进行补充完善。所有这些对每个浏览者都是免费的,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科研工作者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8]

以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电子书刊碎片化阅读为人们在短暂的碎片时间,尤其是在那些不期而遇的漫长等待时段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打发寂寞无聊时光的消遣方式,使得心灵有所安顿,既有助于时间的充分利用,又有助于心理调适。尤其当下,智能手机把计算机小型化到可以随身携带,可与移动互联网、GPS、照相机及多种传感器结合,成为智能化的阅读终端。当亿万人都在使用时,这些智能手机便成为人与社会、自然和世界的接口,这将对全民阅读的推进产生深远影响。[3]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电子阅读发展势头强劲,是借助碎片化阅读热潮促进全民化阅读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它要依靠电子设备作支撑,且多数人的电子阅读尚停留在以短阅读和图片浏览等为主的快餐式浅阅读层面,社交和娱乐元素充斥其中,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有限。由电子阅读引发的碎片化阅读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思考,主要源于对电子阅读的浅表性蔓延造成社会思考力下降的担忧。韩国学者李正春在《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一文中指出,媒体环境和阅读能力的退化、过多使用网络而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和思考中断、网络带来的新的伦理认知、沟通能力的弱化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来看,这些对人类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面对阅读人口正在减少的现实文化危机,政府应在文化政策层面对提高公民阅读能力的各种项目给予大力扶持。未来竞争力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只能期待通过阅读而产生的人文学反省来实现。[9]正因如此,Light & Cassidy 指出,“断线”(disconnective)――从社会网络站点完全断开一段时间,以避开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某个特定的功能的侵扰――将成为社交网站用户在社交中必备的技能[10]。更有一些人士强烈呼吁:放下手机和电子浏览器,回归传统书本阅读。

二、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依然明显

篇3

【关键词】全民阅读;图书馆;青少年

未来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每一时期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他们的素质决定了未来的国民素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育人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既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普及科学、传播信息、传承文明的社会教育机构之一的图书馆,对青少年开展阅读推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青少年的阅读现状

2016年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从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来看,2015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1.1%,较2014年的76.6%增加了4.5个百分点。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15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19本,比2014年的8.45本减少了1.26。影响青少年阅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我国现行的试教育、热衷于网络游戏、家庭环境等。有人说,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开展全民阅读对青少年的重要意义

阅读对于一个独立的、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非常自由的行为,但对于需要精心呵护的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则是一件需要鼓励的、需要引导的事。自觉地推动青少年阅读,是国家责任的标志,是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人类理性的标志。

在国际社会中,越是发达的国家,越重视青少年的阅读推广,越是重视国家行为的阅读推广。如美国,以国家教育部的名义颁布了美国中学生必读的21种图书;美国的历任总统都是国家全民阅读的义不容辞的第一推广人,都要到学校参加图书阅读活动,现任总统奥巴马还亲自给儿童写书。英国政府每年给孩子发放价值60英镑的免费读书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80华诞,还专门邀请儿童到白金汉宫一起阅读图书。德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等国在青少年阅读推广中,也都有许多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行为。

我国历来是个重视“耕读”的国度,重视“诗书传家”的国度。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不失时机地推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十多年如一日,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赞誉。政府推动、国家推动,无疑是最强有力的第一推动,青少年阅读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民间的广泛积极响应。作者,出版社、书评人、推广人,书店、营销商,学校、学生、家长,整个“阅读链”都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百种优秀图书推荐活动。一年一度的百种优秀图书推荐已经成了中国的国家级文化品牌,成了中国青少年新的“阅读盛宴”,成了推动我国全民阅读国家行为的新标志。

一本好书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一本坏书可以毁坏一个人的一生。少年儿童像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引导青少年选什么书、读什么书,是天大的事。但给青少年开书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是天大的难事。

三、基层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具体措施

基层图书馆是城市文献资料的主要存储地,在图书馆馆中,珍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资料,其对信息交流有着重要帮助。书籍记录着我国的文化历史,在地方基层图书馆中,记录着城市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阅读书籍,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也可以传承我国的文化以及信仰。在基层图书馆中,学科覆盖面比较广,而且很多文献资料都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可以为人们提供专业的资料。基层图书馆载体有着多样性,其丰富的文献资料满足了广大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对全民阅读的推广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基层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基层图书馆管理者需要学习发达国家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经验,还要结合图书馆自身情况,改进阅读活动的具体规则、制度,并增加图书资料的丰富性,这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出,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帮助图书馆购买更多的资料,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质量。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很多城市的基层图书馆都承办了全民阅读活动,而且还以不同的主题,吸引了全民参与,这项活动号召市民多读书、读好书,可以培养全民阅读的好习惯。

(2)完善网络资源导读服务功能,引导和推动网络阅读。随着互联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与普及,网络阅读迅速兴起,它已成为大众的第二大阅读方式。本人所在的烟台图书馆,读者只需输入网址,即可登录我馆网站,轻松享受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在线阅读、目录查询、办理图书期刊网上续借和查询。通过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连接,可以足不出户,了解检索烟台文化信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举措拓宽了读者服务范围,提高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3)打造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给读者提供自由、轻松、快捷的服务。自助图书馆的诞生满足了读者公开、方便、免费阅读的需要。它将图书馆延伸服务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突破了图书馆馆舍建筑的功能局限,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对构建开明、有益、愉快的阅读社会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集合来自政府机构、协会、民间组织、传媒机构及图书馆等大众媒介。

四、硬件建设保障青少年阅读推广服务

(1)购置纸质、数字资源,开展多形式阅读。图书馆是以文献服务为中心,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为青少年打开广博的知识世界。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基本的阶梯”。好的书籍总是以其先进的科学性、思想性与完善的艺术性对读者进行感染教育,使读者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正确的导向。东营市图书馆注重纸质馆藏资源建设,采购更多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教育辅导类、百科知识类、名人传记类、中外名著类等书籍,同时为顺应新媒体的时展,满足广大青少年热衷于网络阅读的需求,采购考试学习资源库、读览天下、贝贝国学、万方、维普等多种数字资源,向读者提供电子图书、期刊、视频等多种资源,广大青少年通过安卓、IPHONE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登录,足不出户就可方便使用。

(2)推行“公共图书馆+书店”模式。打破公共图书馆传统的采、编、藏、借运转模式,东营市图书馆让读者成了图书采购员、书店成了图书馆的分馆,解决了公共图书馆供需不对称、图书更新慢等许多问题,真正实现了公共图书馆从被动“送菜”到读者主动“点菜”的转变。目前,全市6家店实现图书免费借阅。广大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适当范围内选择书店的书籍,借回家阅读,不受图书馆馆藏不足和更新不及时的限制,非常便捷实用,深受青少年喜爱。

五、多载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1)定期进行图书交流活动。图书馆每季度举办一次“让好书苏醒、让知识对流”图书交换活动,换书现场既有朝气蓬勃的小朋友,也有求知若渴的成年人,主要参与者以中小学生为主。活动所有交换图书均为七成新以上的正版图书,主要涉及社科、文学艺术、少儿、生活类图书,给广大爱书人提供一个“以书换书、以书会友”的平台,不仅提高了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促进资源的再次利用,而且为他们营造了“全民读书,人人爱书”的良好的文化氛围。

(2)开展“悦读宝贝”阅读推广计划。为鼓励更多的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培养儿童早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该计划专为0-3岁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通过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以分享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对阅读的终身爱好,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早期阅读中受益,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达到提高儿童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向0-3岁婴幼儿免费赠送“阅读大礼包”,包括婴幼儿读物、阅读测量尺、活动手册等,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或书店吧,参加“快乐印章游戏”,图书馆为孩子们推荐50本绘本设计了50枚可爱的卡通印章,集满一定数量的印章就能获得奖励,鼓励家长和孩子走进图书馆,走进书的海洋。

(3)开展针对性的阅读辅导。青少年读者不同于成人读者,没有较强的是非观念和辨别能力,对书籍的选择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图书馆要为青少年推荐积极健康、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并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有效地方式进行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和水平。图书馆利用专家阅读讲座、读书座谈会、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阅读辅导,让青少年学会写读书笔记、名言警句卡片摘录、谈读书心得及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及技巧,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书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在城市中,多开展阅读文化,可以培养人们阅读的习惯,可以提高全民的知识以及素质,这也是促进国家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进入21世纪后,社会中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人们必须通过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基层图书馆应该增加图书种类的丰富性,还要定期购买图书,这样才能提高基层图书馆资源的优势,才能在全民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履行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的主要文化服务中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以其公益性、社会性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玉溪市图书馆从2004年开始,按照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通知要求,已持续开展了多年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成效显著,于2010和2011年获得了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称号。2014年被命名为“全民阅读示范基地”。主要工作亮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广泛宣传全民阅读

每年利用“全民读书月”、“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开展大型活动,取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如2009年“全民读书月”活动,由玉溪市委宣传部等九个部门主办,玉溪市图书馆承办,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启动,得到了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大力支技,围绕“全民读书,共创和谐”这个活动主题,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发放宣传材料,推荐新书和地方作者,优秀影片展播,组织系列讲座等。如12月7日下午在云南省第三劳教所,吕玉荣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九溪所区的全体学员作了一堂题为“远离,树立信心”的讲座,为广大学员加油打气,鼓励他们不要自暴自弃,更不要丧失信念,要正确看待自己,积极面对生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塑美好人生。

另外,还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全民阅读。2010年5月31日晚,在聂耳文化广场举行了“聂耳图书馆全民阅读联欢晚会”。聂耳图书馆艺术团、图书流通服务点的相关单位参加了演出,节目紧扣读书学习,特别是《我这一辈子》相声作品,作者用亲身的经历表达了爱书读书的好处,非常感人,取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举办公益讲座

邀请省、市不同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专家学者,在图书馆或基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现已形成规模,办出了特色,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2012至2013年共办了70场讲座,如“正心读书”系列讲座,从2012年1月起,邀请玉溪师院吴正荣教授举办“正心读书”讲座,以推荐优秀图书为主,在选题上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幸福,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读者从中受益。2013年,又开设了“云岭大讲堂玉溪讲坛”,以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普及、传播人文社会科学,培育文明风尚为目的的公益性科普讲堂,2014年举办了12次,共吸引1860人次到场聆听,受到了好评。

三、培养少年儿童阅读兴趣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推荐优秀读物,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从2009年开始,玉溪市图书馆在幼儿中开展了“书香阅读,第二课堂”幼儿演讲比赛,智力游戏,讲故事、绘本演绎等活动。采取声像结合的方式,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阅读,帮助孩子积累基本的阅读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走进聂耳图书馆”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天的阅读培训,内容涉及网络阅读,学生心理成长教育、新闻写作等;从2012年开始承办全市每年一次的青少年征文竞赛活动,第一届青少年“聂耳与国歌”征文竞赛,有1所大学、40所中学、110所小学6.8万余名学生参加;每年到特殊学校、边远贫困山区学校开展赠书、举办阅读活动,阅读推广面更加广泛。

四、举办公益展览

利用本地资源或引进省内外的展览,在本馆或深入到农村、学校,常年举办公益展览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彰显地方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展览主题涉及书画艺术、科普知识、社会教育、文化交流、图书馆服务等各方面内容。2011至2013年共举办40次,有6.42万人参观,丰富了城乡文化,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如举办了“中国古代书籍史”、“玉溪农民书画展”、“山色有无中―水墨大师尤无曲及弟子海上眉公书画交流展”等。

五、举办各类培训

为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体现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聘请专家或组织本馆技术骨干,在馆内或到基层,对广大市民进行各种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近几年举办了“企业管理”、“少儿电脑知识”、“校园心理热线志愿者”、“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工人计算机技能”、“彝族古籍传承人”“蓝莓栽培”等培训。2011至2013年共举办各类培训131次,有1.67万人次参加。

六、举办读者沙龙互动交流活动

为了把图书馆办成是老百姓自己的图书馆,为读者搭建一个交流互动平台,玉溪市图书馆通过调查读者的兴趣爱好,建立读者档案,根据不同爱好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读者进行沙龙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相互交流学习,此活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举办了“正心读书沙龙”、“沙龙诗会”、“书法欣赏交流”、“古琴欣赏交流”等活动。

七、基层图书流通服务

为了帮助基层单位、农村群众和部队官兵解决看书难的问题,至2013年底,已建立了汽车流通点26个和2个分馆,覆盖玉溪市五县一区和市直部队、监狱等相关单位,每年向各流通点及分馆配送图书4次。2011至2013年来,阅览22.25万人次,为构建学习型的社会,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创新阅读服务

篇5

关键词:数字化阅读 全民阅读 移动终端 移动互联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25-02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又把“开展全民阅读”第一次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新闻出版总署也从国家层面重点采取了七方面措施来推动全民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为我们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变革。作为一种新兴、便捷、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来有效地促进全民阅读的开展。

技术的高度发展,数字化内容的日益繁多,社会化媒体的越来越成熟,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技术和内容资源的支撑,我们由此走进了数字阅读时代。那么,数字化阅读有哪些优势?数字化阅读能为全面阅读做些什么?相比传统的纸质阅读,我们认为数字化阅读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1 随时随地

推广全民阅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内容,要有丰富的内容,要让人们更快、更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内容。随着这些年来文化的大繁荣、出版业的大发展,丰富的内容将迎刃而解。如何让人们更快、更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内容呢?新闻出版总署从国家层面重点采取以下7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推动设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二是推动设立国家阅读节或全民阅读日;三是推动建立国家阅读基金,将全民阅读提升为国家重要文化工程;四是研究制订国家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五是巩固提高农家书屋工程,构建农家书屋综合服务平台;六是健全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满足特殊人群的阅读需求;七是下发2013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指导意见,继续开展“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将书香之家、书香之县、书香之市等活动引向深入,营造“书香中国”浓厚氛围。

数字化阅读的推行要更多考虑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也是数字化阅读的最大优势,也是把内容、知识数字化后,传送给读者的最有效的方式。

随着3G网络的逐渐完善和4G的行将推出,在国内,带宽和传输速率不再成为瓶颈。人们利用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进行内容的获取时间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视来获得互联网上的内容,其中当然包括电子书。

有人预计,不久的将来,包括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移动终端将很快超过普通PC的出货量,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1]。而且,这还不包括手机这种几乎人人都配备的工具。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手机的配置将与平板电脑的差距越来越小。

同样,基于物联网的发展,车载电脑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多,那么车载屏幕也是数字化阅读可以利用的显示终端[2]。

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获取信息手段的不断丰富。无论你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路上,还是在家中,基于固定网络、无线网络和广电线缆,你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自己想阅读的内容、想学习的知识。在办公室,你可以通过固定网络,利用点电脑屏幕获取阅读的内容;在路上,不管你是乘坐公交车还是乘坐地铁,甚至在有人驾驶的私家车中,只要你不是驾驶员,就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在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载屏幕上阅读图书和其他内容;在家中,电视不仅仅是可以看电视节目,还可以成为读书的工具(随着电视屏幕的不断改进,电视屏幕的分辨率也将不断提升,作为电子书的显示终端,也许更适合老年人、儿童和视力有障碍的人士,同样可以满足更喜欢电视遥控器这种比较简单操作的人士来阅读)。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未来,数字化阅读即将占领桌上屏幕、移动屏幕、车载屏幕和客厅屏幕,真正做到多屏融合。如果这样情形现实,阅读就可以真正实现“随时随地”了。

2 多媒体展示和多手段交互

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数字化阅读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多媒体展示和多手段交互,这也是数字化阅读独特的优势。

数字化阅读,是通过数字终端阅读数字化的内容,因此数字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方式,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和仿真等手段,让读者对于内容的理解更加生动、深刻;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和即时反馈,让作者与读者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因此,数字化阅读可以带给读者更加真实的、有效的、综合的感官享受,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和各种培训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数字化阅读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长久以来最大的尴尬:阅读只是单向的交流,读者很多时候需要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3。这涉及很多问题,比如:读者对于书中或者文章中的某个内容难以理解,他很难找到作者去寻求解答,或者说,他难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找到作者,更不要说尽快得到解答了;传统媒体的内容是固定的,只能通过文字、图表来反映内容,读者对于内容的理解不够生动;学校学生在做完教材中的作业后,无法即时获得评判,在复习知识时,遇到疑难,也无法即时获得讲解和帮助。而通过数字化阅读,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以上诸多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多种手段的交互也将推动读者的阅读热情。比如在传统课堂教育中,学生只是单调地被动地接受枯燥的课本知识;但在交互式教学模块中,他们可以根据兴趣和自己的理解,随时可以改变输入参数,从而直观地看到变化,更直接地接受知识。再比如很多人希望阅读某本书时,他会先到豆瓣网站上面去浏览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读了这本书之后,他同样可以在豆瓣网站上面获得别人对这本书中某段内容的解读,或者他可以撰写自己的疑惑,网友则会给出自己的见解。当然,如果这本书的作者也关注豆瓣网站的评价和网友留言,他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

书评、读书笔记等交互方式,都是数字化阅读大展手脚的舞台;在线课堂、在线答疑、在线考试、交互式教学等,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

3 购买便捷、携带方便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支付的完善,相对于传统媒体,人们可以非常快捷地获取数字化的内容,并可永久保存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中,可以实现即时购买、即时阅读[4]。只要你想阅读某本书、某篇文章,只要通过方便地在线购买,利用网络、电视线缆等传输方式,购买的内容就可以即时传输到你的终端,然后显示在屏幕上。但对于纸质图书和期刊杂志来说,无论物流系统多么迅捷,也无法做到即时到货。

而且,数字化内容只要下载到自己的终端中,就可以即时打开,或者在需要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阅读。而纸质图书和期刊杂志因为是一种有形的读物,在阅读的时候必须随身携带,否则就无法进行阅读。

因为数字存储介质的大容量,移动终端中可以保存成千上万本图书、期刊、杂志以及视频等内容,你可以随时阅读自己想读的,查找也非常方便。同时,你可以把相近内容的图书、文章等进行关联、对比和分析,迅速寻找所需材料,这些都可以通过终端系统的功能很方便地完成。

4 结语

近年来,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率缓慢爬升,而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呈现波动性整体下滑态势。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比2010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但报纸和期刊阅读率分别下降了3.7和5.6个百分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使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阅读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势强劲,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5]。统计显示,这些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发展,也成为国民综合阅读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数字化阅读的三大优势是技术发展带给我们的礼物,可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三大优势,使之成为数字化阅读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全民阅读的开展是文化产业和出版行业发展一大利好,数字化阅读可以为全民阅读提供有力的技术和内容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方式将会以更加快速的发展势头融入人们生活,所以,我们作为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更加重视数字化阅读,为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丛挺.电子阅读器市场步履维艰.http:///article/46998/,2012-09-24.

[2] 姜竹胜,汤新宁,陈军.基于车联网的智能车载终端研制[J].汽车电器,2012(10).

[3] 程晓龙,陈丹.数字先锋[M].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

一、全民阅读的由来与意义

(一)全民阅读的由来

由“世界读书日”演变而来的全民阅读活动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各级各界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全面实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重要部署,是、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十余年来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

这种全新的阅读理念旨在引导全社会借助阅读平台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氛围[1]。党的十报告又对建设文化强国、推进全民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共享中心,是公民共享阅读资源、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对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全民阅读的意义

一是提高全民知识储备,提升文化建设水平。人们通过阅读可获取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2],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是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升“文化自信”与个人自信的重要手段,是人人学文化、用文化、弘扬文化的重要抓手。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各种领域、各个行业的了解,让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思考角度更加全面,通过个人知识涵养的提高推动全民族文化水平和知识含量的提升。

二是推动书香中国建设,促进和谐文化发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是书香中国建设的重要实现手段,有助于壮大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科技和创新水平。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大环境下,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式”,将“单调学理论”转变为“生动学文化”,提升广大群众的精神境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感染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融洽的交流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威海市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概况

威海市图书馆不断更新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读者服务,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优势,将流动图书车驶进居民区,让居民读书需求在生活区、居住区就可以得到解决。开展图书捐赠暨送书下基层活动,充实农家书屋藏书,将图书借阅机送到联系村、单位,让居民每时每刻都能享受到文化福利。积极承办全民阅读活动,每年自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面启动至10月底基本结束,与《威海晚报》联合开展“我阅读 我幸福”征文大赛”、举办百姓课堂“国学经典”专题讲座、开展阅宝起航活动、举行儿童故事大王比赛等各类特色活动,每年举办活动60-100项不等,深受市民喜爱。

近年来,威海持续加大阅读投入力度,仅今年就计划在城区按照统一审核、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监管建设威海城市书房11处,至2019年达到25处,其中包括北竹岛城市书房在内的3处城市书房已面向民众免费开放,拟建设阅读推广角示范点100个,培养阅读推广人200名,举办阅读推广示范课400场,多措并举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点燃市民阅读热情。

三、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优势

一是为全民阅读的推广提供坚实的资源保证。各地市图书馆功能不断完善,设备日渐齐全,馆藏图书资源逐年增加,可以为读者提供海量的读物,具备优良的阅读场地和阅读氛围,为全民阅读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资源保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等的推广为居民实时阅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推动下,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呈现多元化,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活动阵地。

二是为全民阅读的推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图书馆拥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对于文献的加工与整理,图书的编目与登记、资料的分类与归档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为读者查找、获取、选择阅读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能够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服务并为其在文献检索方面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阅读体验。

三是为全民阅读的推广提供庞大的服务群体和活动场所。图书馆拥有最宝贵的读者资源,为推广社会阅读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差异化的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指导细分人群进行阅读,有效提升全民阅读水平[4]。作为公共服务场馆,图书馆拥有不断健全的服务设施、日渐完善的服务功能和优雅安静的服务环境,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的理想场所,搭建了传播公共文化、享受文化资源的平台。

四、全民阅读推广创新措施

篇7

“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及新闻出版等机构开展学习型社会的举措。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是一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活动。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图书馆阅读活动进展效率较低下,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一、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已经迅速开展,而且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1.政府不能发挥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第一,缺少法律与政策引导。目前我国制定的阅读活动不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特征,经常以文件方式发放,不能认真组织推广行为,导致阅读推广工作开始进入停滞状态,难以达到预期结果。此外,国家相关政府不能结合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状况制定“图书馆法”,导致全民阅读活动进展缓慢,无法可依。

第二,政府投资力度不足。政府对图书馆的投资受地区经济与文化不均衡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地方图书馆还未能开展全民阅读,尤其是较偏远的乡镇地区。此种问题的出现对当地藏书阅读机构造成了较大影响,阻碍了全面?读活动的推广。

第三,全民统一协调的机制问题还未解决。从教育体制角度分析,受当前教育体制影响,导致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机制较匮乏,对青少年与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了巨大影响,所以必须及时建立相关机制。此外,各级政府与组织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也处于各自为政状态,出现了较多的资源利用问题。

2.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全民阅读资金较紧缺。经费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图书馆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了图书馆活动的开展。目前很多图书馆主要以财政拨款获得资金,受各级政府影响,导致拨款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此外,由于图书馆与民间组织联合力度不足,主要依靠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产生了较多的资金浪费问题。随着图书、期刊等价格的不断上升,导致图书馆经费较紧张,图书量直线下降,进而降低了读者阅读率。

第二,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强,效果不理想。现阶段,图书馆主要采用信息与宣传窗口两种方式进行宣传。读者如果未进入到图书馆网站阅览,根本不能了解图书馆所要举办的活动,对图书馆阅读效率造成了巨大影响,降低了群众参与图书馆的积极性。

第三,新型数字化阅读方式研究力度不足。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国网名数量直线增加,已经有图书馆开始利用手机开展推广阅读。但是由于现代化技术发展迅速,而且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导致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方式难以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降低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效率。

二、提升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效率的措施

1.提高全民阅读推广扶持力度

第一,制定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强制性措施,也是改善当前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现状的主要方式。因此各地图书馆必须结合自己的现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保证全民阅读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我国相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进展,维持图书馆阅读秩序。同时还要制定监督体系,保证全民阅读的顺利进展。

第二,制定协调机制。为了提高全民阅读效率,必须将全民阅读列入到文化建设中,利用国家政策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进展。同时各个图书馆还要加强引导,积极开放与当地图书馆相适应的传统文化活动,并邀请当地图书馆共同参与到图书交流和探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第三,提高财政扶持力度。财政扶持已经成为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推广的基础,而且对图书馆各项活动均具有很大意义。因此,国家必须鼓励当地政府与部门,加强图书馆投资力度,保证每位公民都有获得图书的机会,调节文化与经济的运作,改善图书阅读环境。除此之外,我国还要创设阅读扶持基金,专门开展全民推广。同时,我国还要开展救助金模式,设立专项基金,并交给中介部门管理,接受国家监督。运用图书阅读时,可向全国征集,并在长期资助中总结资助方法,掌握资金运行状况,加强各项资金监督,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2.图书馆进行全民阅读推广的措施

第一,进行社会集资。目前社会公益建设资金较精确,所以为了促进阅读推广活动的进展,必须先解决资金问题。一般可利用新书出版展、书画作品展览等方式开展,满足不同人群对图书阅读的需求,创建良好的阅读风气,并积极向社会各方提出申请,获得社会支持,创设良好的阅读风气,并获得专项拨款,得到企业、团体与社会的致辞。例如招募志愿者,给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人力支持。

第二,提高全民阅读宣传力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进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所以必须加强宣传,与当地媒体结合,扩大全民阅读影响力。

第三,推广新型的阅读模式。目前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纸质的阅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所以必须要求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源数字化发展,不断引入新型电子产品,整合网络信息资源,给人们创建新型的阅读方式。

篇8

10年来,书香馥郁,硕果累累。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发浓厚,文化生态得到充分涵养。

古色古香的空间布置,原汁原味的诗词歌赋,从古至今的湖湘文化演变传承……全国首家“地铁书院”4月23日亮相长沙煌逭虻靥站。市民踏入地铁站,便能感到迎面而来的书卷气息。

把书香带进地铁,是“书香湖南・湘江阅读季”活动的一大亮点。不仅仅是湖南,以“书香中国”为统领,“北京阅读季”“书香江苏”“书香荆楚・文化湖北”“书香岭南・最美悦读”“书香赣鄱・阅读的力量”“书香三秦”“书香辽宁・悦读人生”等一大批品牌活动,已成为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

“全民阅读状况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一个国家的文化强不强,最重要的标志是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而国民素质整体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的阅读状况。”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说。

据统计,全民阅读活动开展10年间,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每年吸引8亿多读者参与。

着力保障困难群体阅读需求让基层群众共沐书香 随着“巡讲百乡千村,惠及百万农民”活动走进吉林农村,农家书屋读书辅导专家们将农业科技、法律顾问、阅读欣赏等知识带入基层,帮助广大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内蒙古一些偏远地区,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落地,广大读者可通过电视、投影、电脑等终端设备阅读观看高品质的音像制品、图书、报刊等数字出版物。

“4・23”期间,“数字阅读角”正悄然出现在广东省各个留守儿童基地。定制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内容包;定期邀请少儿作家、科普图书作者等到基地为留守儿童开展巡回专题讲座、阅读活动;为志愿者和支教老师免费提供数字化的儿童分级阅读辅导教材,帮助留守儿童提高数字化阅读能力。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坚实基础。各地开展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的“七进”工作,让特殊群体、困难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得到了关注与满足。

据统计,中央和地方已投入150多亿元,在全国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推动10亿册图书进农村,实现“村村有书屋”;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设城乡阅报栏(屏)7.2万余个。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

数字阅读形式不断创新让阅读跃上指尖 据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7年上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数据说明,阅读率在稳步上升,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载体和形式、丰富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是全民阅读“十大重点”之一。自2011年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都组织开展各类数字阅读专题活动,为读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数字化阅读体验。

4月20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官方网站”上线,标志着“全民阅读”倡导开展十年以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首次有了面向公众的官方网络推广平台。

篇9

【关键词】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路径;启示

2013年10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引发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众多中央媒体相继报道和介绍了深圳在开展全民阅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新浪、搜狐、网易等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了这一消息。深圳荣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路径与启示值得关注与探讨。

一、全民阅读走的是尊重市民意愿的“群众路线”

推动全民阅读的深圳读书月活动的意义在于提高广大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提升深圳的软实力,壮大深圳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过程起源于市民的自发需求和主动参与,创始于政府对群众意愿的尊重,以及积极倡导和推动。从2000年11月开始,深圳十几年如一日地践行着这种可贵的坚持,才使活动规模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参与者越来越多。读书月不仅成为深圳彰显文化魅力的独特品牌,更见证了深圳人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到目前,深圳借力13届的读书月,已建有200个自助图书馆,628家基层图书馆,构筑了遍布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阅读硬件。另一方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成为引领各种知识讲座的“超级航空母舰”,在它的引领和护卫下,深圳民间读书组织也越来越多,这些由读者自发形成的民间读书团体,已经成长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公益文化组织,每周在深圳中心书城及各区图书馆举办不少于三场读书文化活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生代的阅读人口。

二、全民阅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幸福人生的有效路径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在2012年的深圳读书月中,深圳市首批30家全民阅读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受到表彰。这是深圳读书月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表彰,此项评选在全国尚属首次。这项评选推动了全民阅读向常态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一座年轻的城市,为何能够不懈地推动全民阅读?实际上这不仅因为有政府倡导和推动,更因为有众多市民热情参与。让人生因阅读而丰富,让城市因读书而受人尊重,这已是深圳人共同的观念。

“我阅读,我快乐”。在深圳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读书已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常态。在2013年的深圳读书月中,就有从200多户深圳市民家庭中评选出的30户“书香人家”受到表彰,这批“书香人家”不少都是平凡的工薪家庭,但在购书时他们却毫不吝啬,出手阔绰。据有关统计,深圳人均购书量自1989年至2013年,已连续23年蝉联全国大中城市之首。深圳购书中心、八卦岭图书批发市场也常常吸引着众多书迷。而一些特色书店、书吧则以其文化的独特取胜,成了深圳全民阅读现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全民阅读是激发全民创新潜能的有效方法

深圳全民阅读的重点在倡导全社会重视阅读,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创新能量,使每届读书月都创意不断。如首届读书月提出了“营造书香社会”;第三届读书月提出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理念;第四、五、六届读书月,则逐步开始关注阅读对城市的作用,先后提出“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让城市因阅读而受人尊重”等观念;到11届读书月时已发展成五大板块403项创新主题活动,举办读书主题活动累计达2000余项,直接参与者超过1000万人次。读书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读书月的活动形式不断翻新,读书月深深扎根于社区和基层,深入市民群众日常生活;到第13届读书月时,又按照“提升品牌、深入基层、创新形式、扩大影响”的原则,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以培养市民的阅读能力为着眼点,每一个主题都旗帜鲜明,扎实推进。“让阅读成为习惯”是深圳读书月追求的目标.

深圳读书月活动坚持以创新为灵魂,把读书月的策划组织当成一个大的创意过程。如第五届推出深圳童话节;第六届推出“历史的天空下”名家主题对话论坛;第七届推出“全国报刊读书版总编圆桌会议”和“图书漂流”;第八届推出“海洋文化论坛”、“诗歌人间”;第九届推出“30年30本书文史类优秀读物评选”及“校园网络文学大赛”等活动。以内容创新和运作模式创新为动力,并建立有深圳阅读网,成立了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实施了市民阅读能力提高工程“阳光阅读计划”,出版了《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等书籍,以引导和推动读书月的品牌提升和转型发展。

四、全民阅读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经之路

针对深圳特殊的移民人口结构,读书月活动对于人数众多的外来劳务工、少年儿童等社会群体尤为关注。为数百万读书需求强烈、需要社会帮助的外来劳务工量身定做了“青工读书成才”大型报告会、青工大课堂、打工格言竞赛等一系列项目;为青少年群体策划出“阅读•成长”板块,组织举办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图书漂流、书香校园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今后在推进青工阅读中,将继续举办书香企业及读书成才职工评选、青工大课堂、关注留守儿童阅读等主题。重点策划“阳光阅读计划”,开展送书进工厂、举办青工读书沙龙和“读书改变命运”报告会,新设“青工数字阅读室”、青工朗诵会等活动,扩大外来青工的参与。出版“特区农民工”口述历史系列图书,让农民工主动地、创造性地加入到深圳读书月活动中来。

通过13年的运作和探索,深圳读书月实行“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的措施,党委和政府在深圳读书月活动中不但体现了一种文化责任的担当,更重要的是在读书月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把握着读书活动的整体定位、目的与方向。每届读书月的筹备期间,都会根据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成立和调整深圳读书月组委会,由市领导亲自挂帅,有关部门领导为组委会成员,形成“领导亲自督阵、部门协同作战”的格局,有效地调动起深圳各级文化单位的精干力量,被媒体誉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圳现象”。

中国有一句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想,全民阅读应该是一个文明社会长期传承的自觉行为,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京生著,《文化立市论》,海天出版社,2005年8月;

篇10

摘 要:文章立足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对于全民阅读推广的优势,充分挖掘其潜能,融合多方能量,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05-03

全民阅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促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大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提升文化、经济竞争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对于全民阅读的推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 高校图书馆参与全民阅读推广的优势

1.1 有一支专业多元化的馆员服务团队和优秀精专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专业的、有知识的、懂管理的、热心文化事业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1]身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要力量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水平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绝大多数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硕士与博士馆员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图书馆不仅有业务过硬的专业技术馆员,一般馆员也都接受过正式培训,有着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不同的学科背景,完全有能力进行信息咨询、信息推介、信息技能培训以及多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此外,高校拥有大批专业资深的优秀教师,他们很乐意投身于公共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开设各类知识培训与公益文化讲座。

1.2 设施完备,资源丰富

高校图书馆学术及文化氛围浓郁,文献资源购置费稳定有保障,设备设施先进齐全,馆舍宽敞实用,文献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电子阅览室更加先进,纸质与电子资源与日俱增。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馆藏成百倍增长,文献资源连贯、系统,学科分类完善。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读者需求的前提下,有责任也有义务开展社会化服务,扩大社会阅读范围,以弥补、缓解、改善基层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状况。

1.3 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大学生读者群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积极向上、爱憎分明、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既易接受新鲜事物,追逐时尚,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在图书馆这个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树立理想信念、增长才干的大熔炉里,大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知识与信息的融合,可以丰富精神家园,合理规划人生道路。高校图书馆利用馆内的设备与资源、馆员与馆舍,打造阅读品牌,充分发挥大学生阅读读者群的榜样示范作用,适时对社会读者进行阅读服务,使其享受阅读。

1.4 益于全民阅读志愿者的甄选

阅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已毋庸置疑。但当前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国民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如:在许多偏远山区及部分贫困农村,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很多贫困孩子还没有书看;社区大多设有书屋,但使用效果不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阅读引领未来,需要更多的阅读志愿者投身到阅读推广的事业中来。阅读志愿者不仅要有一颗热爱公益事业、热情奉献、有责任的赤诚之心,其自身还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一定的文字书写能力、导读能力及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保持参与活动的连续性。另外,阅读志愿者最好还有诸如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文学等的学科背景。高校图书馆优秀的馆员队伍、高素养的广大师生读者恰恰具备了全民阅读志愿者的条件,完全有能力走进偏远贫困地区,通过农村讲习所教授农民文化知识、学习技能;通过图书捐赠、讲故事、伴读关心呵护留守儿童;通过读书征文、阅读调研等阅读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发展。

2 高校图书馆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举措

2.1 举办公益文化讲座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领域的拓展和服务功能的延伸,公益文化讲座也应运而生。它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的新兴平台,以普及文化知识、搭建专家学者与读者交流平台为主旨。讲座在表达形式上更注重通俗、实用、互动;内容上更为宽泛,包括生活、职业、文学艺术等方面;主讲人也不再只是图书馆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都可以应邀作为主讲嘉宾;听课读者既有在校师生,也有社会各界人士。“公益讲座是综合性文化知识交流的平台,是读者获取课外知识、接收前沿理念、交流思想、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新渠道,在图书馆中迅速发展,有些公益讲座还成为区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名片。”[2]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大学讲坛”、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与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敬文讲坛”、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三春湖讲坛”等。这些由高校图书馆主办的公益讲座,吸引了众多的校内外读者,在满足读者多元文化需求、活跃校园文化、传播交流文化知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有效利用文献资源

各大高校图书馆为了让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基本上都开设了新生入馆培训、读者培训课与信息检索课,利用图书馆网站、橱窗宣传栏、数字宣传周等方式为读者推荐并提供信息资源,邀请数字资源营销商为读者进行数据库使用讲座,借助新浪微博、BBS、RSS、维基等新媒介进行文献信息业务宣传与咨询,教会读者使用实体资源,引导读者充分利用电子数字资源。

2.3 创设阅读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

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开展近十年以来,各个文化机构纷纷举办各类阅读活动,高校图书馆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数字资源宣传周”“读者服务月”“世界读书日”“书评阅读征文”“图书漂流”“寻书大赛”“书目推荐”“读者之星”等,并结合阅读内容,组织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们参观高校图书馆;与出版商联办书展,组织阅读课题申报,创办阅读刊物,进行阅读调研和学术指导等。通过高校图书馆的志愿实践活动,使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4 开放高校图书馆,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目前,已有很多省市的高校图书馆的部分馆舍及资源面向公众开放,提供文化展示、文化交流、文化教育、文化休闲等多功能服务。校园周边居民可以不受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的限制入馆阅览,部分高校图书馆还为社区居民办理图书借阅证,为中小学生提供假期阅览室,开放期刊阅览室,开设特色资源,提供信息查询、定题追踪、科技查新等服务,缓解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 夯实创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成果的途径

3.1 加大阅读推广志愿者的选拔力度与培训

阅读推广任重而道远,图书馆要不断完善阅读推广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机制,真正选拔一批思想道德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且有一定专业知识、阅读背景和服务技能的阅读志愿者加入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网络、微博、人人网、手机报、手机短信等新媒介技术,构建集宣传、咨询、报名、培训、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阅读志愿者服务网络平台,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引导每个读者自觉参与阅读推广志愿服务,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阅读志愿服务氛围。图书馆要制订阅读推广志愿者培训计划,对志愿者进行分批培训,推行阅读志愿服务培训上岗制,实现培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培训档案,做好培训情况、个人总结体会记录,以此打造素质良好的志愿队伍,为社区、基层、农村输送优秀的图书馆员,更好地为全民阅读服务。

3.2 构建地方跨系统图书馆联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高校图书馆1,700多所,藏书6亿多册。无论是出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服务师生员工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都需要建设区域图书资源共享机制[3]。但提升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全民阅读浪潮,仅仅构建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是不够的,与公共图书馆、其他图书馆构建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势在必行。打破地域、时空等的限制及行业壁垒,利用各类现代电子媒介宣传、打造及优化阅读平台,加大文献信息资源融合力度,提高联盟电子图书、纸质图书、期刊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自身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整个区域公共文化建设的水平,更好地助推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

3.3 建立特色数据库,设立经典阅览室

高校图书馆在满足广大师生读者需求的前提下依据自己的实力,有的放矢做好社会化服务拓展工作。建立地方特色数据库,设立经典阅览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做好社会化服务的规划及地方文化调研,适时调整文献资源,开启手机阅读平台、数字在线阅读等,更好地服务地方读者。

如: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馆藏冶金资料丰富,为方便马鞍山市钢铁公司职工利用钢铁冶金信息资源,设立了钢铁冶金中外文期刊论文库、钢铁冶金视频资源库。此外,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还设立了以中国传统文化藏书、廉政建设专题图书为主的经典阅览室。

3.4 地方政府扶持,企事业单位参与资源服务购买

地方政府应本着发展、公平、超前、可持续性原则,积极支持、鼓励高校图书馆,在资源投入、政策导向、财政扶持、税收等方面加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力量,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购买,使高校图书馆既能为企事业单位服务,又能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力。地方政府应制定细致、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引导各级各类图书馆相互补充、相互竞争,从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及校校联合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推动力,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图书馆也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密切协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互补,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

3.5 创建统一的网络阅读平台

创建网络阅读平台,各成员馆要坚持公益服务为主、平等互利双赢的原则,创建地方阅读网,共同举办阅读活动,扩大阅读平台,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深化网络服务内容,加大阅读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进行分众阅读。推广阅读活动、图书导读、推荐书目、介绍更新数字阅读等活动内容要新颖活泼,既要打造阅读的普及性、易读性,也要追求阅读的知识性、大信息量,力求以地方阅读网为平台,携手广大读者共同追随阅读时代,分享阅读生活,享受美好阅读!

参考文献:

[1] 良雪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2-144.

[2] 刘玉玲.高校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的探索与发展:以北华大学图书馆“书苑讲坛”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