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范文

时间:2023-03-30 18:0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德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德育

篇1

    (一)理论假设

    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超越,其标志是制造并使用工具。伴随着这种创造,“人的意识”不断增强,选择和 改进是“意识”烙在工具制作上的人的痕迹。从第一把石斧开始,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制和使用试验后,人必定 能选择最适合的动作方向和动作力度,能选择最坚硬的石头作为打制的材料和工具,并不断改进打制的程序, 这是最原始状态的“工艺”。而脑神经元已经相当发达的猩猩,即使它也可能偶而拣起地上的石头来敲坚硬的 干果,但它的动作完全没有“工艺”意义。如果说动物的这种生存本能也可以称为“生产”,那么,“动物的 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 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 律来建造。”“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1]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也包括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工艺”,工艺凝结着预前、优化、能动等“人的意识 ”。人类进行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选择(即使是最早的石斧),使“人的本质”一方面对象化为人工自然,一方 面积淀为工艺文化。后者给社会的多层面、多领域以深刻的影响。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精神生产部门,工艺的 推动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工艺的进步带来产品的优化甚至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科技界、企业界的共识 。这一认识很快也移植到教育界,本世纪60年代末,教学技术依托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而呈现出前 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教育工艺学诞生了。

    中小学德育工艺属于广义的教育工艺学范畴,和后者有着共同的理论依托:工艺进步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 的提高。因此,“在德育的工具、手段方面借助于现代科技,改进施教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中小学德育效度, 是有正向作用的”这一表述应该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说是“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乃是因为以上分析的仅是“德育工具系统”,仅是“技术性考察” 。由于德育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德育工艺要研究人的“产出”(表现为人的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物 的产出;不是完成一个工件的制作,而是完善一代灵魂的塑造,因此,如果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只作工 具性、技术性思考,不仅是不够的,而且是有偏颇的。

    任何凝结了先进科技的教学工具(媒介)都代替不了教师的讲授地位。整个德育以至某一德育教程的实施 和完成,都离不开施教者教学语言传递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即便是教学技术媒介的设计与运用,也反映了施教 者的匠心和情意倾向。施教者的素质(尤其是道德、审美、心理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德育的效度。

    无论是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还是德育实际工作的经验,都表明一个规律:要打通受教者接受德育信息的 心理通道,往往需要情意手段。工具意义上的技术手段(不是心理技术)无论其科学性如何严密,在情意领域 却常常会一筹莫展。何况,德育对象在自我教育层面同时是德育主体,其主体选择、适应和享用功能往往受主 体情意的强烈支配。因此,德育工艺不能简单称作德育技术,它是在现代科技介入德育领域的同时仍然不失去 教育机智、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感应的德育方法系统。工业技术领域的工艺学理论,一旦给予德育工艺假说以 技术论、工具论的影响,就必须同时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改造,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上、从工程与心 理的结合上、从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上规定德育工艺的理论构架和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我们这样来表述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在中小学德育目标被正确设定的前提下,如果运 用先进的德育工具和技术辅助德育施教,并运用情意手段打通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通道,努力提高德育施教 技艺水平,设计完善的德育工艺,改善传统的德育方法,以形成最优化的德育操作系统,就能大大提高中小学 德育工作的效度。

    (二)操作定义

    中小学德育工艺,可以概括为“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 施教过程中,就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德育手段的现代化乃是现代社会德育的必然要求,它既包括工具的 现代化,也包括用现代思维及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论来指导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现代中小学德育 问题。

    作为操作应用研究,中小学德育工艺关注德育过程中所有影响德育效度的参与要素。教育工艺学把其研究 对象划定为“教材与教具的构成与功能”、“教授者的构成与功能”、“学习者的构成与功能”三项[2]。其操 作模型大致如下图:

    (附图 {图})

    这一模型图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学(教育)流程的大致面貌,揭示了教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它已把中小 学德育工艺研究操作定义中最重要的变量都描述了出来,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解析得非常正确。但是,它还没有 能涵容教学(教育)操作流程中参与作用的所有要素。我们的研究认为,德育施教过程中发生着重要作用的变 量,除了施教者、德育媒体、受教者以外,还有德育情境和德育程序。

    德育情境是德育实践赖以发生、运作的物质基础(时空)和德育施、受双方在德育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情感 与意志乃至人格互相感应的结合。无论何种德育活动,特定的时空因素、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情绪,都会影响德 育效度,或使其得到强化,或使其受到削弱。特定的德育情境会使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受到影响。研究情境 对德育的影响,既可从硬环境的作用,亦须从软环境的作用来考察,考察人际的相互作用,施受双方的情意互 动。总之,在德育施教过程中,德育情境这一操作要素从开始到终结,即作为背景,又作为工艺环节,发挥着 “场”和“力”的双重作用。

    德育程序是施教者为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德育对象、内容、要求,整合参与施教的所有要素 ,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设计并实施的德育活动的方式与步骤。德育程序的设计与实施,能对德育过程进行 有力的制导和有效的调控。它的运行在施教者德育机智的辅助与补充下,使德育活动既“顺其轨”又“畅其流 ”。因此,德育程序必然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视野里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把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操作定义概括为:中小学德育工艺,就是在德育目标确定以后,从追 求德育效益出发,研究施教者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德育媒体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受教者的构成与功能,创设使 德育信息达到最大可纳量的德育情境,设计并实践能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德育程序,通过整体的、全程的优化 设计和优化操作,形成能达到最大德育效度的方法、工具系统和教育技艺流程。

    二、研究过程及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课题在进行了调查研究、培训教师、组织研究队伍、设定子课题项目等一系列准 备以后,于1991年底正式开题。我们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将课题建设向前推进。

    (一)理论研究

    1.广泛借鉴,完善理论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虽然可以从教育工艺学中汲取理论营养,但由于教育工艺学本身十分年轻,其理论建 设尚需不断补充、丰富,因此,我们从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家的实践和论述中挖掘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德育方 法,从国外道德教育家的实验和研究中考察操作模型,梳理若干德育施教中的工艺范例,加以分析、提炼,结 合中国特点,形成我们自己的工艺理论素材。另外,我们尤其重视当今我国中小学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改革 探索,分析他们的成功做法,归纳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而探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建构我们自己的中小学 德育工艺理论框架。

    在借鉴考察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和西方哲学一样,西方道德教育崇尚理性,注重分析,强调科学精神,其德育操作研究的实证色彩浓烈 ;现在,国外德育工具、设施、教学手段的科技化水平较高。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效率原则 、最优化原则和预前性原则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崇尚感性,注重整体,强调人文意趣,其德育操作的审美色彩、情感色 彩浓烈,在创设德育情境方面有独到、深刻之处。国外德育工艺中的情境,往往是“问题情境”,即向儿童提 供道德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借此训练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中国传统的德育情境,则是浸染着施、受双方情 意,负载着德育信息的“德育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施教主体的资质、修养,强调“身教”。中国传统 道德还极其重视情感与人性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它既体现为一种道德教育思路,道德教育理念,又 表现出道德教育的一种操作样式。”[3]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整体性原则及用人文精神改造工 艺,避免单纯技术化倾向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应该汲取中西方德育技艺中的各自长处,其德育工艺研究既注 重科学实证意义,又注重人文精神取向,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这一理论认识,对于形成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 假设与操作定义(如前所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2.确立工艺原则,规范控制实验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多数属于行动研究。由于这项研究的特殊性质,其变量控制不可 能在严格的“实验室”状态下进行,基于此,总课题组对子课题组采取“准则控制”方式,研究设定中小学德 育工艺原则。

    (1)可操作原则

    德育工艺研究特别关注操作性、应用性,更多地在德育具体、微观的方面进行研究,在行动上、做法上进 行设计、选择与实施研究,而不作经院式思辩。中小学德育工艺遵循可操作原则,一方面规范课题研究始终在 操作层面展开,避免研究范围的宽泛;另一方面,要求在工艺设计中,决不能脱离实际,而要从中小学现有的 德育工作基础出发,在开发德育的硬、软件,完善一系列德育基础设施、工具等建设时,做到因地、因校制宜 ,土洋结合,追求操作效果,既不能等条件尽善尽美才有所作为,也不能不顾条件限制好高鹜远。

    (2)整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忽略德育的任何一个要素和任何一个环 节。系统论的“木桶原理”在中小学德育工艺中同样适用:德育工作的效度,往往受那些“短板”——相对消 极的、有缺陷的甚至产生负效应的因素影响。只有所有参与德育过程的各工作要素整体优化,方能取得理想的 德育成效。整体性原则体现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全员育人机制、全课程领域,还体现于中小学德育的施教区域范 围的广泛性和整合性,即在经常、普遍的联系中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

    (3)预前性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着中小学德育工艺的能动性。讲求“工艺”的德育,必定十分讲究设计,尤其是可以有所准 备的、较为规范的德育施教过程更是如此。即便是随机出现立即需要进行德育施教的问题,预前性原则也要求 施教者运用教育机智,调动平时积累的德育施教经验,立即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处理意向和调适机制来解决 突发、偶发事件或问题。是不是有预前意识,也就表现了是不是真正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是体现了人 的自主自觉的意识活动。

    (4)最优化原则

    追求最优化是工艺最基本的精神。换一种表述,德育工艺完全可以称作“德育最优化操作”。最优化原则 ,首先体现在对德育工作的操作设计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设计会有所“损耗”,最优化设计与操作损 耗成反比,即设计的优化程度越高,则损耗率越低。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德育工作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德育施 教过程不仅是技术性的规则复现过程,更是艺术性的创造工作过程。最优化原则要求整个操作是一个精心实施 的过程,是一个相机调控的过程,要求特别重视反馈、即时评价和适时矫正。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对德育工作 的自觉总结上,按照工艺精神组织的德育活动,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逐步从中发现规律性 的东西,不断筛选,不断积累,再在新的实践中不断验证,形成较为稳定的工艺模式。

    以上所列四条主要的中小学德育工艺原则和其他教育原则,如序列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反 馈—矫正原则等一起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各子课题实证研究以指导与规范。理论研究在这一方面也不 断发展、完善。

    (二)实证研究

    1.中小学德育工艺是实际操作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实证。在实证研究方面,5年多来,我们10余个子课题 研究项目承担学校(或单位),在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同时推开,坚持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创造、积累了大量 德育实际操作经验,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范式,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这一应用研究以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下面是子课题研究项目一览表:

    (附图 {图})

    2.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与德育整体改革紧密结合,使我们的研究既从德育实践中获取永 不枯竭的事实之源,又为德育改革注入科研的生机与活力。

    第一是德育队伍的优化。

    开题之初,我们即通过报告会、科研读书班、小型交流研讨等活动,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 ,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德育工作任务和课题规定目标的实现。

    许多子课题学校,将校内德育队伍重新调整:班主任、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团队干部等多条德育工 作“线”,统一由新成立的德育处管理,形成了德育主体的工作合力。

    我们注重社区教育中德育主体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总参离休干部王遐方,多次 接受我们邀请,到子课题承担学校做报告数十场。“南海守礁王”、解放军某部参谋长龚允冲,将在祖国南疆 飘扬过的五星红旗赠给家乡教育部门,我们组织千名中小学生在1996年10月1日举行广场升旗仪式。平时,我们 请法院、检察院干部到学校做法纪报告,请宣传部领导到学校做形势报告。通过一系列活动,使社区德育力量 整合进学校德育队伍之中,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主体,在新形势下同时又是受教者(通过教育父母来教育学生)。许多学校的家长学校 坚持数年,课程建设完备;另外,家校结合,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形成特色,成效显著。

    第二是德育课程建设。

    加强主导性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是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一方面抓教材建设, 编撰《南通德育人文景观》作为地方乡土教材,还补充若干思想政治课、交往课教材等。另一方面抓教法改革 ,通过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总结出实事求是说真话、理直气壮讲真理、师生互动融真情、务求实效显真 功等原则与方法。

篇2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3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信息产业的崛起,使我国真正开始了一场具有新的革命意义的社会转型。所谓社会转型“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先导,又不限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而是由此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因而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使我国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德育实效性问题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德育改革的难点。学校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即是“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

一、我国传统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几种弊端:

其一,德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德育首位”尚未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出事有德育,无事无德育’的现象非常盛行”。

其二,德育目标和内容上过度理想化,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和层次性。德育目标及内容往往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考虑不全,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显得空洞无力。

其三,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传统德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四,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由此,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在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中。凸显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对增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其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标准》以及《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

其二是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其三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它设置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新课程实施中,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增强其实效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为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由此,针对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并加以强化。

(一)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新课程的突出特点和亮点之一,就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志,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因素。思想和道德不是先验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因而,在新课程中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特别有助于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而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应遵循下面两个原则: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即为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兴趣的发展,诚如杜威所说:“自我和兴趣是同一事实的两个名称,对一件事主动感到兴趣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测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质”“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月因而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应关注的焦点。学校和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研究,获得学生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2.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因为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独特个性,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立足于每所学校的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是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内在文化。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学科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讲求渗透性

在学科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德育渗透?笔者以为,要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因为人的情感态度具有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具有强化、放大、激励作用。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德性品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传统德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失职。在当前全面推进新课程中,就是要改变教学的学科本位,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在学校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意。只有在“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共鸣与升华。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学校德育的晴雨表。”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2.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尤其是在课堂中应注意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善待。教师做到“春风化雨”,才能对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因而,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在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观的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在对学生的了解、德育内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运用、语言的组织表达、德育环境的创设等多方面提高育德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四)深化德育评价改革,体现发展性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课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篇4

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及时把握当前中小学生的德育重点,使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增强他们勇于前进和创造未来生活的信心。

一、对中小学生开展德育的意义

一个国家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会形成一整套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作为文化传递工具的德育课程,是向中小学生传递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和时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而德育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为德不立,这是人性的最重要的一种标志,也是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一种情操的追求与修养,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国家来说,德育是一个国家理政的旗帜,也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向导,是民众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精神基础。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德育工作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中小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激励学生爱国、爱人、爱劳动。

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的方法

1.注重学校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尽量避免理论的说教。中小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对理论的说教或多或少有厌倦或逆反心理,教师可采用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教师也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个人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以高尚的人格,博学多才的品德赢得学生的认可,共同在校园中营造一个文明、高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2.强化理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德育艺术的“留白”不是说留下空白,什么都不说,而是把学生看成德育的主体,把他们当作动力之源、能力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向善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当学生的理想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时,要对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指导学生结合现实,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教育学生以坚韧的心态,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挫折,追求理想,完善人生,实现卓越。

3.重视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德育的开展,还离不开家庭教育。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多与孩子谈心交流,成为孩子最信赖的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言传身教,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公平的现代意识。

三、结语

除学校的常规教育、家庭教育外,还要让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总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关系国之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高建国.科技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J].发展论坛,1998(4).

篇5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几种弊端:

其一,德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德育首位”尚未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出事有德育,无事无德育’的现象非常盛行”。

其二,德育目标和内容上过度理想化,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和层次性。德育目标及内容往往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考虑不全,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显得空洞无力。

其三,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传统德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四,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由此,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在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中。凸显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对增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其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标准》以及《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

其二是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其三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它设置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新课程实施中,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增强其实效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为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由此,针对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并加以强化。

(一)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新课程的突出特点和亮点之一,就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志,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因素。思想和道德不是先验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因而,在新课程中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特别有助于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而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应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即为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兴趣的发展,诚如杜威所说:“自我和兴趣是同一事实的两个名称,对一件事主动感到兴趣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测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质”“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月因而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应关注的焦点。学校和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研究,获得学生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2.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因为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独特个性,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立足于每所学校的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是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内在文化。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学科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讲求渗透性

在学科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德育渗透?笔者以为,要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因为人的情感态度具有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具有强化、放大、激励作用。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德性品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传统德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失职。在当前全面推进新课程中,就是要改变教学的学科本位,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在学校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意。只有在“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共鸣与升华。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学校德育的晴雨表。”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2.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尤其是在课堂中应注意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善待。教师做到“春风化雨”,才能对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因而,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在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观的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在对学生的了解、德育内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运用、语言的组织表达、德育环境的创设等多方面提高育德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四)深化德育评价改革,体现发展性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课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德育工作的评价目的、性质和对象,激励性评价是首选。更多的质性评价、开放性评价方式将在活动过程中实施。

篇6

班主任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是以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目标,以班级管理为载体。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班级德育对象的能力,掌握班级德育方法的能力,创新班级德育方式的能力,确立班级德育规范的能力,整合班级德育力量的能力。重视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班级德育工作,要以德育能力为核心,构建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

一、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的特点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虽然是道德教育,但并不是道德教育的全部,也不可能实施对学生全面的、系统的道德教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班主任德育以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目标

道德品质是为人类社会大多数人广泛认可和遵循的调节人们行为方式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依据基本道德调节的关系类型,即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及个体与自然,将道德品质相应地划分为个体与自我方面的道德品质、个体与他人方面的道德品质、个体与社会方面的道德品质及个体与自然方面的道德品质。当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开放、多元为重要特征的社会转型时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时期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应是优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意识的综合体现。

(二)班主任德育以班级管理为载体

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班主任的道德教育,并不是通过系统上课而是通过班级管理为载体而进行。因此,班主任所进行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因时、因事而进行的,针对性特别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通过发挥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落实与创新管理育人新途径。

二、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结构

关于德育能力,虽然我国学者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但是对德育能力的结构性形成共识,认为德育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1]德育能力是指运用个人知识、经验和智慧,把握、引导和控制所有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使之朝向德育目标形成的个性特征。[2]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能力主要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

(一)了解班级德育对象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最要紧的是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很了解的。”了解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学生本人(即姓名、生活习惯、气质、个性特点等),了解学生家庭和社会交际。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谈话、学生文本解读、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自我介绍。在实践中,中小学班主任主要采用谈话、观察、向科任教师及家长了解情况等途径获取感性认识,较少采用查看学生文本资料、问卷调查和学习相关资料等获取理性认识的途径。另外,在德育过程中,中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要注意把握学生的价值观。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价值观中的缺失必须加以引导,努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班主任要树立了解学生的“”意识。如果对学生没有教育作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就不应该去了解学生,这就是所谓的“”。这些包括:学生的身体隐私,不愿披露的日记和书信等容易引起学生心灵伤害的负性事件。[3]

(二)掌握班级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班级德育中,中小学班主任教育与引导学生的方法,以谈心为主,然而体验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和引导方式运用不足。另外一项关于班主任教育方法的现状研究表明,仅有10.6%的班主任常采用移情方法。调查结果反映了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与学生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表明班主任在教育方法上强调灌输说教,忽视情感教育。[4]学校德育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也是班主任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一般来说,德育方法可以归纳为认知取向的德育方法、情感取向的德育方法和行为取向的德育方法。谈心式的说服教育,是认知取向为主的德育方法。班主任与学生谈心除了要注意时机、方式、对象外,还应掌握务实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使学生口服心服。另外,中小学班主任还要注意综合使用各类德育方法,重视情感取向和行为取向德育方法,如挫折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质疑答疑、师生研讨、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开展实践活动,等等。

(三)确立班级德育规范

德育规范具有正向德育功能。陈桂生教授在《中国德育问题》中指出:“班主任工作归结起来便是组织班级教师集体和培养班级学生集体。”[5]可见,班主任核心工作就是组织和发展班集体。群体规范理论认为,群体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集体。也就是说,班级是一个逐渐形成的精神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荣誉感且富含内聚力的群体。班级作为群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具有自己的组织管理规范———班规。班级德育规范(简称班规),是一种极微观的德育制度和德育规范,它是规范、引导每个班级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所有规则。首先,班主任是确立德育规范的引导者。陶行知说过:“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自始至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里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优秀是教出来的》作者罗杰•克拉克教师年仅28岁,是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教师。他执教的学生都是来自美国最贫困的家庭,学校的资源也不丰富,但是他硬是一次次让自己所带的班级成为优秀班级。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克拉克教师的教育热情及其制定的培养学生综合习惯的55条班规。其次,道德学习是以学生共同约定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对于道德学习来说,重要的不是“守什么规矩”,而是“守规矩的习惯与品德”本身。班规从制度化到走入学生的心灵,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文明行为,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小学阶段确立班规的关键在于借助班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综合习惯;而中学确立班规的关键在于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构建民主精神。再次,执行德育规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德育规范的制定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成长,使其不断发展。所以,当学生违反规范时,班主任不能简单处罚了事,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认识到他们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然后逐步进行引导。最后,要防范德育规范的控制型制度文化的倾向。德育规范在制定时若仅仅维持眼前班级的正常秩序,这种“近视化”的行为,就会导致“在班级中出现一种管理主义的倾向”。这种控制型的制度文化在很多中小学班规里都有很明显的体现。

(四)创新班级德育方式

班级德育形式和手段是影响德育过程的重要因素,形式和手段的僵化和老化都会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创新德育形式和手段,重在强化德育过程的渗透力和吸引力。班级德育过程的吸引力,就是指更新德育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班级德育过程的渗透性,就是将德育有机地融合于各类班级活动之中。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班级德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带来深刻影响。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班主任要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设班级博客,利用QQ等网络工具,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其次,在班级活动中创新班级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占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班级活动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升班级活动的教育性、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发挥“活动育人”的独特功效。班会活动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自1998年起,国家教委以规章的形式明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这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专门分配给班主任的教育时段。其中,主题班会是班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中心更明确,教育性更强。在班级文体、科技、读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班级活动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文体、科技、读书和社会实践活动。当代的班级活动越来越具有课程的品质,需要班主任教师系统规划、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

(五)整合班级德育力量

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班主任通过人际沟通和协调,主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道德教育合力。班级德育应以班主任为主,由学校(师生、员工)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和社会教育力量构成班级教育合力。因此,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等进行沟通和协调,整合班级德育力量。学生既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资源与力量。班主任教师一方面需要协调好学生之间关系,让个性鲜明的学生形成互补、互助的共同体;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是班主任班级德育的有力助手。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缝对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调节班主任与家长关系时,班主任应起到主导作用。班主任要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及时向家长反映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家长交往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树立“边界”意识,不过分干预学生的家庭生活。

三、重视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

目前我国有400多万名中小学班主任。[6]由于中小学班主任都是学科教师兼任,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却忽视其德育能力的培养。从某种上意义上说,这种忽视也是忽视德育工作的一种表现。现实中一些教师确实存在着“不会做”德育工作的现象。因此,增强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是目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以德育能力为核心,构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

班主任专业能力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关键。合理、清晰的能力结构既是研究班主任工作的需要,也是改善德育困境的举措。目前关于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的理论论述较多,缺乏实证性研究。以德育能力为核心,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能力要素主要包括:了解班级德育对象,掌握班级德育方法,确立班级德育规范,创新班级德育方式,整合班级德育力量。

(二)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要改革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班主任是班级学生德育的重要负责人,而不是唯一负责人。当前我国中小学将教师队伍分为学科教师与德育教师两部分的做法,将“教书”与“育人”任务分离,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压力增大,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的改革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德育导师制、全员德育制),呈现出一种整合化的趋势,即中小学教师的“教书”与“育人”能力有效整合。其次,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德育能力的培养。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先天不足”。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德育能力十分欠缺。[7]目前关于在岗中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能力的培训内容很少涉及。通过培训,帮助中小学班主任学习与掌握德育规律,了解德育对象,通晓德育的方法、途径等,顺利完成学校德育的任务。最后,要利用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德育资源。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丰富,德育科研意识与能力较强。重视对优秀班主任的表彰,成立市、区、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教研制度,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认同感,促进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

作者:赵丽霞 武在争 阴山燕 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戴锐.德育能力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2):37-39.

[2]韩传信,段多梅.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5(3):88-91.

[3]曾智昌.教师了解学生应有一定的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5(31):29-31.

[4]谢红.班主任教育方法的现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28):33-36.

[5]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04.

篇7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反思;实效性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作者:李庆勇 单位:河北省辛集市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参考文献:

篇8

也就是说,在和谐关系的基础上,没有了条条框框的强制性约束,不再拘泥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让学生与各种规章制度和谐相处。下面说道和谐方法。我们这里提到的和谐方法,就是我们进行和谐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这些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的基础上,被牢牢禁锢,脱离不了课本,诸如思想品德的说教,以及英雄主义思想的灌输,变相的体罚,还有举办一些毫无特色,全国统一的课外活动。这样的生硬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够将和谐的元素带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同时也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德育教学,了解其真正的思想追求。而我们所说的和谐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强大感召力,让学生在内心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缔造自己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提升自身内在。中小学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就是要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要求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大环境,而是在自己小社会的氛围中,实现新一代国家希望应有的价值。

二、和谐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

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都能够正常的认识,并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关系着我们中国的未来。而中小学德育工作并不只是学校自身的工作,它是一个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的工程体系。但是,经过笔者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对于德育教育,似乎只有学校将德育教育放在一个很明显的位置上,而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的方面对此并不重视。并且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把网络环境以及文化市场看做德育教育的杀手,让学生与其生活环境割裂开来。这样的做法是违反和谐德育建设的。而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依赖生活环境,将周围的社会各个层面的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对环境加以理解以及利用,这样才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实现和谐德育的一个基本条件。人性化的德育就是摒弃传统的所谓择差教育等等,将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待。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中华大地上不是只有一簇簇的罂粟,而要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承认中小学生已有的思想道德基础,建立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德育,从中小学生本能的关注入手,再到对他们心理的关心,最后到他们群体的公共道德的建成,让德育内容和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和谐一致。

三、和谐是中小学德育的追求

和谐是我们进行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追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德育教育知识停留在一个书面化的教育阶段,并不能够真正在学生身上得以展现。而学生由于盲目崇尚英雄主义,不能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至于误入歧途。和谐德育则不然,它以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为基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社会化的引导,这种引导是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这个年龄阶段不能做或不该做的。这样要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荣辱观,并且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基础德育与英雄德育的结合是德育内容的人本追求和文化追求。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小学德育;现状;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1,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64-02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受业解惑”。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观点,并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工作要建立责任制。近年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青少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甚至总体看中小学德育状况还出现了滑坡的趋势。问题在学生,根子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认清和正视德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新矛盾,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策略,更好的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中小学德育的现状

1.重“智”轻“德”,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落后。我们强调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政绩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的是教学质量。许多学校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沉重的升学压力面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大有市场。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还是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简单的归结于考德育知识和简单僵化的操行等的鉴定上,以认知代替了行动,以书面考试成绩代替了对学生全面综合的德行评价,德育评价简单化,缺乏科学性。

2.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在许多学校在德育工作的考评上没有与时俱进的加以发展变化,还在简单的套用以前的老方法、老制度,缺少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的量化指标来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学校对教职工德育工作情况的考核成绩在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不高。有些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时还在采用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方法,简单套用老一套的内容方法,没有遵循教育规律,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注意时展变化,更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脱离学生实际,不能进行针对性的适时适度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浮于形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德育仍停留在口头阶段,并没真正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制度。与之对应的是部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硬的多、软的少;罚的多、奖的少;批评多、表扬少;强迫多、引导少。对品行有偏差的学生态度简单粗暴,一味地训斥,甚至体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从而激化了矛盾,形成了恶性循环。还有就是有的教师缺少必要的德育方法,对于一些突发德育情况缺乏应对技巧,会在不知不觉中错失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从而留下隐患。

3.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不一致,弱化了学校德育。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党政部门和学校都意识到了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从社区、家庭与学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在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的难题。一直以来忽视了社会和家庭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了现在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统一、不协调。事实上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多多,家长缺少这方面的相关教育知识,“教不得法”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学校德育来说是一大障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支撑,其复杂多样性远远超出学生的想象。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方净土,传递的都是真善美,给学生描绘的总是社会中美好的一面,而极少涉及到社会现实里的阴暗面。但学生最终还是会回到社会里,那时就会发现现实人生与学校里学到的大相径庭,耳闻目睹的是复杂纷繁、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必将产生困惑和不解。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背反现象,从而为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这会导致学生形成两套伦理原则,学生在校内行的是一套,在校外做的又是另一套。因此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不统一、不协调,必然会削弱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4.网络是学校德育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壮大,手机移动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文化闯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已成了必然。网络在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的同时,也给广大心理不成熟、好新鲜、求刺激、不愿负责的中小学生带去了强烈的诱惑,对其约束自我行为构成了重大的挑战。不良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而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二、思考与建议

1.真正落实德育为首,深化德育评价改革。改变学校领导管理观念,在校内真正确立德育为首的地位。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应紧紧围绕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一关键着力点,大力发展真正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广大的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时期,是塑造健康人生观的最佳阶段,学校理应迎难而上,担负起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的塑造重任。相关部门应转变观念,健全考核机制,改变“唯分倾向”,再筑“道德长城”,切实执行素质教育,树立“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把德育为首真正落实到位,这是改变德育现状的前提条件。现实中德育不能确立为首地位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德育很难量化考查,缺乏一套行之有效,有较强操作性的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因此改变现有的德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应改革德育评价主体和形式的单一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应改变只由教师评价的单一局面,在评价主体里增添学生、家长等成员,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由单向性发展为多向交互性。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这大大增强了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其中学生自评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其自我约束力与责任感。其次应提升德育评价在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德育评价应真正落到实处,跟学生的升学工作、教师的绩效考核等挂钩,那么在其地位大大提升的同时,对学生的约束力也必将大幅提升。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德育 德育观念 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存在的问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界就提出“德育要从简单灌输某些信条和养成某些行为的工作‘重点’上,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上来”。[1] 那么,30年过去了,中小学道德教育成功地转移到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上了吗?基于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我们对海南地区4所学校的16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德育观念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认为德育内容无所不包而导致卸责

访谈中教师谈到的德育内容很广泛,共涉及28个小点,从具体的“坐姿,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到“注意礼仪、卫生习惯和团结合作”再到“对生活、对人的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有的教师认为德育的意义重大,“德育工作,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德育)对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影响很大,如果把他管理教育好了,不管是学习、思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实际情况是“班主任更应该潜心下来专心研究,跟踪调查班里的学生,这是我自己认为的理想,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忙起来主要按照《 新课程标准 》做,它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

教师对于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对待并不是个别现象。“道德是人类自身人性的完善方式”,教师认识到德育的意义重大、内容众多:道德关乎人的一生,涉及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各方面,德育像个以历时为经、以共时为纬的网,包围着每人每事和每时。但在没有刚性标准来评价,没有具体方法来操作,又没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来保证的情况下,教师面对如网的德育,望而却步而导致责任扩散。

2.教师以身作则却收效甚微

谈及“德育,最需要教师做什么?”半数以上的教师说:“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榜样的作用毋庸置疑。面对无所不包的德育,教师无从下手,那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这看似是个不错的做法。但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以身作则”,只是教师的职业前提,如果把德育仅仅看成是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则还远远不够。网络时代,信息、榜样遍地都是,学生遭遇的信息已不由教师来控制,相反地,教师变成了可供学生选择的众多信息源中的一个。校外的现实情境若与校内的榜样示范发生冲突而不能平息,就会出现榜样式微、无效,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3.对德育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访谈中,16名教师都没有提到在德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道德两难问题或者关于道德相对性的困惑。这表明,在他们的意识中,德育与智育一样,都有可以参照的统一要求和标准答案,即道德规范是确定无疑的,是可以直接灌输的。

可是道德具有历史性、情境性和相对性。德育的目的不仅仅也不可能只是让学生掌握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让其在当前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在复杂的道德环境中,能够独立判断与思考。而这需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将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仅表现为空喊口号。

二、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背景原因:来的路――“有章可循”的等级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之上,“家”的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家中的长幼等级渗透到社会规范中,人被分为不同的身份等级,“有的只是皇帝、贵戚、达官、布衣、君子和小人。达官贵人能够我行我素,颐指气使,颇令人欣羡,其实这也并不是他们的个人人格,而不过是一种身份、角色而已”[2] ,各个等级都有自己的行事规范,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然而,国家的管理者成了“父母官”,师者果真如了“父”,那么,君、师、父的混同无形中让人们背上传统儒家伦理中的人情包袱,“弹性很大”的规范又好像可以这样解释或那样解释。人们在各自的等级上“有章可循”地生活着,可生活中却没有了“人”自己。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遵循着等级、“弹性”的规范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但规范的意义不仅于此,规范的目的在于维护人与社会的根本利益与需要,规范指向未来,它超越现实而着眼于“理想”,体现着人提升自己的理想追求。[3] 规范虽然具有历史延续性,但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然而目前,在学校德育当中还存在着只重身份不看“人”,无视规范的目的和发展的现象,因为仍把规范当全部、当定论,所以规范事无巨细便导致德育内容无所不包。

2.根本原因:进行中――“无章可循”的当下社会

近百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使得变化迭出,自然环境也在面临着威胁,现代人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依靠外界而走向独立,个人主体逐渐形成。按照马克思划分的人类发展三大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形态。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具有封建特征的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群体主体在渐渐瓦解,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主体亟待培植。伴随着个人从多年的人性压抑中解放出来,人的会喷薄而出,一时形成泛滥,这是难以避免的。[4] 泛滥的“洪水”把社会规范冲刷得“无章可循”,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盛行。可是教师既要传达社会的主流规范却又逃不出现实的不确定性和信仰缺失,他们不得不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于是更多的教师借助“教师中心”来维系权威,用以身作则的榜样行为来作为外在刺激。但是社会发展形态不会逆行,用倒退至“群体主体”的强压手段来对待个人主体,则会出现:随着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多,越发意识到自己是个人主体,部分学生会时常做出证明自己主体身份的举动,于是教师区别对待,使得班级管理又陷入“无章可循”,教师欲以身作则却无处寻“则”的处境。

3.直接原因:去的路――学校的德育环境和教师德育理论素养亟待改善和提高

公正是处理社会关系的首要价值法则,公正包括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平等原则,凡属社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二是对等原则,凡属待遇,均与其所谓对等。[5] 由于目前中小学的班级规模过大,人数限制了被关注机会的平等分配,教师也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对等的关爱,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惠及每一个人。而且用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标准来评价教师,使得教师只抓成绩而无暇抓德育,把提高学生成绩、传授教学内容作为目的,把教育对象――人当做手段,这直接导致教育异化。

如果说改善教师的德育环境需要从制度层面来调节,那么提高教师德育理论素养则时不我待。在被访谈的16名教师中,只有3名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德育相关,其中2人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1人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所以说在中小学里具有德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只占很小的比例。另外在职培训中涉及的德育理论知识也寥若晨星。没有基本的德育理论素养做支撑,教师就认识不到德育的目的和功能,便把主体性――道德的本质弃而不顾。

三、促进教师转变德育观念的对策

1.约束德育边界

“有章可循”的等级意识遗留使得德育内容无所不包,但目前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任务是,熟知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了解社会发展现状的由来,明晰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以便有效地结合实际来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所以为学生提供可选择、可判断的道德情境才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

在我国,“德育”从最初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外延不断扩大。2001年5月颁发的《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中关于德育的工作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至此,德育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内容,形成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等五大板块的“大德育”,随着社会发展,环保、青春期、审美教育等也不断地加入进来。把丰富的内容提供给德育并无大碍,但是政治、法律、心理教育等的作用机制、教育方法和目的与道德教育却并不一致,所以应该明确德育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这些繁杂的内容,而是以这些内容为参考,最终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

2.确立教师职业核心价值观

“范跑跑”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价值虚无让人们“无章可循”,特别是对教师应遵循的核心价值的不确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9年版)》的内容为: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然而它的底线在哪里?

如果说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责任,那范美忠无疑做到了,因为他周围的人一直都认为他是好教师。可是当得知他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没喊一声就跑出教室则遭到了社会各界一致的质疑,难道教师可以在危机时刻不顾学生的安危而只顾自己?在几个月后,陕西勉县教育局规定,高考期间若发生地震,监考教师都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方能离开。人们又无不质疑,难道教师有牺牲生命保护学生的责任吗?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名教师的人应遵循的核心价值有何差别?没有可遵循的价值底线会有失公正,但社会对教师价值期待过高又会把教师职业“神化”。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观亟待明确,才能让教师们有章可循。

3.充分重视德育主体性观念

德育即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可以把它归结为两个方面:传达社会规范和如何对待自己,两者分别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个体内心的平衡。其中后者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为目的。[6] 教师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的基础上理解了道德本质是主体性,而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启发个人积极向上的根本动力,才能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无所不包”的生活中,从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活动入手,让学生理解发展着的规范的意义,锻炼其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则可以在无所不包的生活实践中进行自我发展。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571158)

参考文献:

[1]鲁洁.新的科技革命和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研究,1984(12):3.

[2][4] 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4(4):7,8.

[3]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