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图书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4 17:2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进入图书馆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进入图书馆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图书馆 采编 工作 内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352-01

采编部向来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部门之一, “采” 指的是图书采访, “编” 指的是图书编目,各馆对采编工作机构设置不尽相同。采编工作不像流通部门那样直接面对读者,始终处于后台工作状态,故而这方面的工作并不为读者了解和熟悉。 图书馆文献的搜集、 采购如何进行? 订购的图书是经过哪些程序最终进入读者阅览室

一、县级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机构设置

通常情况下,考虑到采和编两段业务衔接的紧密性,将二者统归一个部门,称为采编部,这是比较传统的部门设置称谓,也是当前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采编工作机构设置模式。 有的图书馆因为采购量、 编目量及业务分工等原因,将采编工作分设两个部门,分别称为采访部和编目部,如清华大学就采取这种做法。 随着电子文献采购和建设的不断加强,有些图书馆把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的采购和编目统归为一个部门,称为资源建设部。

二、采访、 编目的具体业务

如果将采编工作比作一个生产车间的话,第一部分的采访业务,相当于原材料采购,采访人员通过学校图书馆有关规则将图书购买到位;第二部分的编目业务是相关数据的整理录入,也就是对大量新购或部分旧图书的加工过程。 因为采访和编目遵循的工作规则不同,所以在具体业务环节上都有各自的要求和特点。

1、采访工作

采访工作一般由专业的图书采访员完成,采访员根据图书馆当年的经费额度与相应供书商搜访采购纸本文献,采访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图书采访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利用效率。

随着网络条件的成熟,采访员除了利用当年中标书商提供的信息、 出版社提供的书单外,更多的则通过 “走出去” 的采访渠道,在坚持保障重点、 兼顾一般和特色文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建设原则下,为图书馆选购不同学科、 不同类别的图书。 此外,一些藏书量较大的图书馆还会针对特殊情况制定特殊的采访计划,如对因为不定期出版的多卷图书、 缺册年鉴、 具有收藏价值的独本、 孤本及其它具有收藏价值而没有收藏到的图书进行适当的补藏,或是对本馆的特色阅览室订购相应特色的文献,以求图书馆在文献馆藏量和特色方面不断得到充实、 系统。

2、编目工作

书目数据的编制、 录入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项比较关键的业务,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编目员必须谨遵图书编目的各项章程,绝不能随心所欲的填写图书数据。 多年来,图书馆界前辈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结合国外经验和本国图书馆工作实际,编制了 《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 、 《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 第五版)》 、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 《专著出版物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ISBD)、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都是目前编目员在工作中参照的重要依据和标准;除此之外,CALIS中心的县级成员馆还必须遵照CALIS联机编目中心 依 据 国 际 标 准 制 定 的CNMARC格 式 和USMARC格式来录制中西文图书书目。 根据这些规则,一种书的题名、 载体形态、 页码、 出版社、 文种、 出版时间、 主题等客观形态必须在规定的字段、 子字段描述清楚。

3、 关于采编工作的具体操作

如何做好图书馆采编工作,使部门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不断得到提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些许体会:

(1) 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

图书馆每年会根据学校的图书采购经费完成一定数量的采编工作量,如何将这些工作合理、 有序的进行安排,以便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一个年度或一段时期内的采编任务,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阶段任务,部门负责人应该在深入了解整体工作的基础上发挥组织协调能力,与采编人员共同协商,共同修订工作计划。 同时,要区别采访和编目部门性质,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避免因分工不清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2) 要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升采编水平。

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在当年学校经费配额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在坚持馆藏政策基础上,如何完成从现采、 网络查询、 书单搜访到本馆所需文献的确定,对于采访人员来说压力也是极大的;而编目,则可能要根据语种、出版社的非规则出版、 书源的不同以及馆内相关规定对每一本书都要在本馆数据库中给出足够的揭示书目的参考数据,这是一个琐碎而又需要绝对业务精良的工作。因此,为了不断提升采编工作的业务水平,就应该加强和重视采编培训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步骤、 有目的、 严要求的组织人员参加有关培训学习,为采编人员提供不断充电的机会,力求使采访人员在统筹把握、 数据整合、 网络搜索、 与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努力使编目人员在应用编目规则、 遵从标准化以及准确度等方面时刻进步。 除了向外部学习外,还应该定期组织部门内部的实践交流会,针对采编工作中遇到的工作困难、 业务难题以及心得体会开展内部交流,互相切磋,共同促进。

(3)要加强工作联系,促进协作。

任何部门的工作在本单位内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本部门不需要同其他部门之间协作配合。 工作实践中常常是越能够充分发挥协作能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工作的效果就越好。 由于采编工作从性质上讲是馆藏文献的收集、 加工阶段,这就不可避免的决定了本部门要与馆内其他部门产生协商工作、 沟通关系。

篇2

1.在分管校长、教导处领导下,负责并主持图书馆各项工作。

2.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各阶段工作要求,制定并贯彻实施图书馆工作计划及各项规章制度。

3.分工、协调馆员的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图书馆工作会议,开展馆内业务学习和馆际交流活动。

4.定期向分管校长、教导处汇报总结图书馆各项工作。

5.负责图书馆的采购工作,制订采购计划,复审书、报刊订购事宜;根据学校规定,合理使用经费。

6.负责课本发放工作,复审课本的订购、清算。

7.负责图书馆各类财产管理,复审各类统计报表。

8.组织图书的注销、剔旧工作。

9.组织和管理好图书馆人员的出勤、值班和调休。

10.承担图书馆采编、流通、宣传等工作任务。

(二)采编岗位职责

1.熟悉馆藏及整体补充藏书计划,做好馆藏书目工作。

2.及时汇总借阅统计,了解书刊利用情况,了解师生需求,提出采购初步方案。

3.负责新到馆文献验收,做到文献、采购发票、记价清单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分编。

4.负责每年度学校各部门报刊订购及每学期师生个人报刊订购。各类书、报刊订购实行电子化管理,进入电脑管理系统。

5.负责文献编目,严格按照编目工作细则要求进行工作。严格遵循〈中图法〉(第四版)分类规则及机读目录著录规则,正确著录文献,建立准确完整的书目数据库。

6.负责编目系统数据维护,每周进行数目数据库备份。

7.对新书尽快的予以分类编目并分配到各室。

8.每周及时完成新刊到馆登录及加工。每学期及时进行期刊合订本分编。

9.负责个别财产帐、剔除帐务管理。

10.负责书库管理工作。

11.协助课本发放管理。

(三)流通岗位职责

1.熟悉本室藏书及排架分布,建立本室藏书电子化帐册。

2.负责验收到室的书、报刊,并及时、正确按类上架。

3.管理并整理好本室藏书,保持排架整齐,创设优美、卫生环境,做到“洁、齐、美”。

4.负责本室学生管理员的培训和管理,指导和带领学生管理员服务。

5.按时开放借阅,不擅自离岗,确保图书不流失。

6.期中、期末做好借阅统计,并报编目室汇总。

7.严格按流通程序操作,负责流通系统数据维护。

8.及时做好超期读者、毕业班学生、离校教职工借阅催还工作。

9.每学期期末清点本室书刊,列出遗失书单,分析原因并上报。

10.正确使用设备,做好设备保养,经常检查本室电脑等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修理。

11.经常进行图书消毒,做好放火、防盗工作,下班前关闭设备、门窗,切断电源。

(四)图书宣传、参考咨询岗位职责

1.负责学生读书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及专题活动,积极配合学生读书俱乐部及文学社团活动。

2.负责图书馆宣传窗口的定期宣传展示工作,及时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馆新书和有关信息。

3.定期编制图书苑小报,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

4.配合语文阅读教学及各科的教学要求,定期开设阅读辅导课,推荐名人名言、优秀散文、优秀名著,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5.宣传图书馆知识,开展利用图书馆教育。

6.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组织开展各类文献信息加工及各类咨询服务工作。

(五)电子阅览室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图书馆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维护。

2.负责电子阅览室的各项管理,参与电子阅览室的日常开放服务、用户管理、收费管理,作好资源宣传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和资源使用咨询服务。

3.严格电阅室制度管理,及时处理读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4.严格图书馆网络、系统数据制度管理,指导工作人员规范操作电脑。

篇3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除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外,以知识形态而存在的信息资源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今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用户对地方文献的服务需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一次文献的提供,而迫切希望地方文献工作者能够迅速地为其提供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从而免除复杂、繁琐的信息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地方文献专题咨询工作的服务形式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求,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基础。

地方文献专题咨询工作的目的,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地方文献,以个别解答的方式,将经过选择和整序的地方文献信息或用户所需的专门信息及时地传递给需要者。

地方文献专题信息服务的用户,一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在地域、专业、时间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因而开展地方文献专题咨询工作应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和分析。

一、专题信息服务的界定

专题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专业咨询人员为社会上的个人或团体用户所提供的一种有偿服务形式,这种服务形式是由专业咨询人员在深入细致的用户研究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的咨询目标和潜在的信息需求,提出参与性的文献检索与资料编制方案,并在用户认可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全部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编制加工工作,最终提供一套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完整情报产品。

地方文献专题信息服务区别于图书馆的一次文献服务,其用户一般都不是单纯使用图书馆现有的一次文献,尤其是在提出大、中型咨询课题的用户中,表现更为突出,而完全依靠地方文献工作者所作的一揽子式的文献信息服务。所谓“一揽子式”文献信息服务,即:集课题分析、研究、检索、编辑、加工等于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用户一般提出某一具体课题并提供出原始设计材料,咨询人员经过用户研究和课题分析后,发现并理解用户真正的信息需求,然后制订出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形式,对符合用户需求的文献进行选择与加工。经过深入加工与再创作,地方文献工作者最后完成的是一件符合用户需求的情报产品,而不是一次文献的简单堆积,在这整个工作过程中用户并不参加课题的搜集、整理、编辑加工等工作,而获得的却是一套满意的咨询目标产品。

二、参考咨询工作人员的素质

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应对地方文献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经手的各类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各类用户的眼光,审查每一信息在不同学科内可能存在的价值。

在工作中学习和积累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地方文献知识和计算机自动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使自己能够熟练处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

注意培养自己对各类用户的社会构成和基本工作方式的研究,使自己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即:由外行转变为“准内行”,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三、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程序

1.咨询课题的调研

用户为了完成特定的研究课题或工作任务而向咨询工作人员提出咨询课题,这种咨询服务的范围和要求,对咨询工作人员来说往往是陌生的,这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经过和用户进行意向接触后,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用户及其咨询目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迅速地了解和掌握用户的专业知识,对课题进行宏观分析和研究,根据用户和学科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使咨询工作人员的工作与用户的最终目的相一致。

2.咨询人员的组成

首先应有若干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组配成咨询课题组。课题组的人员层次安排为宏观设计与指导人员一名(课题总负责人)、课题组长一名、组员若干,视课题需要而定。课题总负责人一般应由研究馆员或副研究馆员担任,具有对咨询课题的宏观分析、研究和把握能力,其工作内容包括市场开拓、用户研究、课题分析、检索方案的初始设计、商务谈判、组建课题组,以及最终的课题验收,应负全部的商务责任和部分学术责任。课题组长一般应由副研究馆员或馆员担任,根据初始设计的思路,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工作计划,科学分配和调动课题组员,指导课题组员进行课题检索、编辑和加工,把握课题的工作进度,合理使用课题经费,协调课题所涉及到的有关业务部门与人员,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完成相关文献的检索和编辑,并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原工作计划,以适应工作需要,应对课题的学术水平负责。课题组员一般由馆员或助理馆员担任,根据主管人员的设计与安排,自行制订所担任工作的具体计划和方法,承包文献检索与编辑工作;根据主管人员的分配,完成全部或局部课题的文献检索,漏检和误检率总计不得超过5%;完成全部或局部检出文献的编辑工作,差错率不得超过2%;完成全部或局部课题的加工工作,差错率不得超过3‰。

3.咨询课题的实施

在对课题进行详尽的前期调研后,课题总负责人制订和规划出该课题的开题报告,该报告对整个咨询课题起着宏观指导作用。课题组长在对开题报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后,着手进行课题具体工作计划的制订,其工作计划包括:

①检索范围的认定

检索范围主要是指内容范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文献载体范围、文献藏品所在处范围等。内容范围是指课题所应含括的内容及用户需求的内容界定。地域范围指课题所涉及行政区划的认定。文献载体范围是指课题所利用的文献载体形式,是对图书、报刊、形象资料等的限定。时间范围是指课题收录文献内容的起止时间限定,文献藏品所在处范围则是对使用文献藏品所在处的限定,是使用本馆藏品、本系统还是本地区藏品。

②检索工具系统的建立

是指为获得文献信息所使用的检索手段,如:利用工具书、馆藏目录、专题目录、知见目录、联合目录、文献内容索引、报刊题录索引等。

③编辑加工的程序

这所获得的文献信息依其内容的性质,进行科学归类与编排,对所涉及的主题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充分的予以揭示,其后撰写好编辑说明、凡例、参考文献书目及附件等。

④工作日程的安排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长应全面、准确地把握课题的进度,对课题进行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拿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及时修订原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以便使课题始终在满足用户需要的条件下进行。

在上述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经过各种途径的文献检索,咨询工作人员获得了用户所需的文献信息,在预先制订和经过不断修订的编排原则下,将众多杂乱无章的信息编排组织成一个科学、有序、实用的信息集合体。咨询工作人员可以考虑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将成果提供给用户,咨询工作至此全部完成。

四、有偿咨询服务的范围

由于地方文献能够对本地的自然资源、历史、地理、社会、国民经济、政治、文教卫生等各方面从历史的角度作出全面的反应,因而是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资料库。经过咨询人员的搜集、整理和信息的深度加工,通过各种文献形式,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供给用户,使这部分文献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

地方文献专题信息服务,由于咨询部门需要投入专门的人员,安排出特定的工作时间,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超出了图书馆咨询业务部门正常工作范围所能承受的能力,这种服务已经转化成一种商业性的特定服务,其服务的宗旨是本着用户最小出力和最大受益原则,为某个人或团体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因而属于有偿咨询服务范围。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近几年来,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在做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活动,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在做好事实型、导引型咨询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市场,为社会各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有偿专题信息服务,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服务的方式大部分以专题汇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北京地方文献部开展的有偿咨询服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为编修行业史志或专业史志而搜集资料;②为各项地方建设提供背景设计资料;③为文艺创作提供史料服务;④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供服务。

公共图书馆中的有偿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是在我国新经济政策下产生的一种“以文养文”的手段。地方文献专题信息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北京地方文献部的有偿专题信息咨询服务与信息市场接轨,工作的方式基本上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行,其服务的范围和方式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

北京地方文献部不设专职的参考咨询服务人员,平时都有自己的本职业务工作。在用户向我们提出咨询服务要求时,临时组织一批各有专长、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服务。因而也就存在正常业务工作与有偿咨询服务的矛盾,业务工作和创收工作关系处理的恰当,两项工作各有所益,反之则各有所伤。如何处理好有偿咨询服务工作中图书馆、部门与个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门之间的关系,业务与创收工作的关系,在这两项工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完善。

地方文献专题信息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原则和方法与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大同小异,有偿信息服务是改革开放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服务过程中有偿与无偿的界限,服务的层次和规格,收费的标准等,都还有待于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上只是笔者近几年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不足之处还望同道师友给予斧正。

参考文献:

篇4

一、当前图书馆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当前图书馆服务推广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种新兴媒体大量涌现,由于这些新兴媒体的冲击,图书馆就必须广泛开展服务推广活动,来吸引人民群众的阅读兴趣。但是,当前,图书馆服务推广形式比较单一,依旧采用传统的活动形式,这些传统的服务推广活动不能从根本上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兴趣,缺乏新意和挑战,从而使得图书馆服务推广的作用根本不能发挥出来。 

(二)当前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活动资金投入不够 

图书馆本质上来看,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就使得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经费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并且随着阅读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必须增加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文献资源、服务设施和服务空间等。为此,图书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但是,当前相关政府对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活动的资金投入不够,从而严重影响着我国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三)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图书馆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查找资源的重要场所,服务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水平,但是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不能尽心尽责的做好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活动,从而严重阻碍着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缺乏人性化 

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在社会环境不断改变的今天,对图书馆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素质水平也有待提升。人性化是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现在许多图书馆在实际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服务手段过于单一,服务内容单调,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创新措施研究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机制 

上面已经提到过,高校图书馆管理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挣脱传统行政机制理念的束缚,摒弃“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样”的迂腐思想,制定考核制度时要遵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仅要奖励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还要给青年员工机会,给他们提供广阔的晋升平台,不能仅以资历评好坏、判高低,而要以工作能力、业务素养为评判标准,给青年员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全面考虑工作需求、员工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教育培训,培训要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为主要目的,例如,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高度,并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政治素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 

在高校中,虽然教师有时也会借助图书馆查阅资料,但是毕竟学生的基数更大,所以说,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高校图书馆建立的服务模式应该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该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呢? 

第一,建立人性化的高校图书馆借阅环境,在构建的初期,就应该全面考虑读者的需求,对于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为读者提供便利,比如,设置各类指示牌,高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一般为多个楼层,首先在图书馆门口设置指示牌,对图书馆的整体构造、规划以及书籍的大类(社科、人文、科技、杂志等)进行简单说明,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书籍的楼层,然后在各楼层设置书籍详细分类的指示牌,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书籍,此外,还可以建立电子阅览系统、电子查询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第二,定期开展图书服务活动,在满足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各类读者交流会、座谈会,完善读者信箱服务,邀请高校德高望重的教授,定期给读者推荐一些优秀书籍,阅读结束后,读者可以一起进行探讨,与此同时,认真听取读者以及相关学者对图书馆工作计划、工作模式的意见,做出适当调整,填补各类工作缺陷,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三,归根结底,“书”才是图书馆的灵魂,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离不开对书籍的管理。作为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应该为读者创设个性化的读书服务,比如,可以在图书馆的一隅开辟一个“读书角”,方便学生自由阅读,此外,还可以在制定的位置写读书感想,定期选择优秀的感想刊登在校报上,以此来推动读者之间的文字交流。 

三、结束语 

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辅助学习环节,高校图书馆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也要不断创新,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力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彰显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四新;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J];情报资料工作; 2002 年第03期:28-30页:共3页. 

[2]白山丹;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年第21期:267-267页:共1页. 

[3]卢仁翠;论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关键[J];科技信息;2012 年第13期:241-241页:共1页. 

[4]郁丽玲;论以人为本开展图书馆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年第08期 :86-87页:共2页. 

[5]黄洁清;黄志红;吴青兰;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如何创建和谐图书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 年第01期 :199-201页:共3页.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31-0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将被重新整合和定位,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其功效也将再次被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把学校图书馆纳入课程体系,是对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上的一次突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学图书馆工作必须实现革新,以适应新课改的实际需要。中学图书馆要以《纲要》为工作指针,更新观念,树立图书馆是重要课程资源的思想,加大力度改善馆藏结构,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有效地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优质服务。

一、学习领会《纲要》精髓,以《纲要》为工作指针

《纲要》是学校实施新课改工作的指南,理所当然也是学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指针,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充分领会《纲要》的精髓,以《纲要》为工作指针。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中获取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多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价,实现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换。

根据《纲要》精神,中学图书馆应该让学生成为图书馆的主人,自主选择书籍、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应该把学生在图书馆借书、阅读、研究、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利用图书馆主动学习的能力,作为必要素质加以考查和评价。

二、转变观念,为新课改提供优质服务

《纲要》要求:图书馆是新课程改革重要课程资源中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空间。图书馆是知识宝库、文化殿堂和信息中心,是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在认识上实现图书馆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图书馆管理者既是服务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要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优势,为新课改提供优质服务。

至于具体的做法,可以在每年新生入学时,由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配合,带领学生参观图书馆,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概况、规模、特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阅读书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培训,具体帮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分类、编目、索书号的组成以及图书排架,了解工具书的特点、适用范围、查找方法和各种信息的传递渠道,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加强馆藏建设,满足全体师生的需求

1.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合理的藏书结构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八条规定: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从规定中不难看出,图书馆藏书结构要具有广泛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中学图书馆均以教学辅导读物为主体,辅以部分科普类图书和文史类图书,图书馆藏书结构单一化,内容涵盖面十分狭窄,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图书馆要合理安排藏书结构,制定切合实际的采集工作计划,如图书馆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每年在采购图书时,更多地考虑图书的全面性、新颖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以少复本、多品种为原则进行采购。阅览室的报刊订阅也要遵循多品种原则。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多渠道筹集书刊,丰富馆藏资源。如每年可以发动全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捐赠图书,可以将教学积累的大量教育资源,如教师的优秀论文、课件、教案以及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制作等,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校本资源;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建立“数字图书馆”,弥补纸质图书藏书量的不足,优化馆藏结构。

2.做好开架借阅工作,提高馆藏利用率

所谓开架借阅,就是图书馆允许读者进入流通书库并直接在书架上挑选图书的借阅体制。新课改要求图书馆要向学生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让学生直接接触文献,广泛浏览,自由挑选,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因此,学校图书馆必须重视书库开架借阅,开架书库应布局合理,做到整洁、清新、优雅,营造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既要符合学生的作息时间,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入图书馆阅读。

为了方便学生更便捷地查找图书资料,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图书进行标架,并及时整架。标架就是每一排书架用标示牌表明图书分类号的起讫号及类目名称。标架要做到简洁、醒目、美观,便于学生从标示上一目了然地了解藏书排列顺序,并能迅速在书架上检索、取还书刊。整架是排架工作的继续,是一项经常性、反复性的排架工作。由于书架上的书刊经常处于流动状态,读者翻动次数频繁,时间一久,容易顺序颠倒、凌乱不齐,造成书刊严重破损和变形,不仅增加读者查找的难度,而且容易形成某些因错架而长期得不到正常利用的“死书”。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及时整架,一是保证流通书库正常开放,发挥藏书作用;二是及时发现问题,如发现书刊损伤、失效或复本过多,可以及时修补加固或清理剔除。图书馆可以广泛征集近年来出版的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具有新思路、新视角的教改理论以及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热门书籍,并把这些书籍开架借阅,设立新书专柜和书架,便于教师和学生查找。

3.做好藏书剔除工作,促进馆藏形成新的活力

藏书的剔除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藏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要确保馆藏图书的质量,就要及时更新图书,多渠道采购好的图书。“书是为了用的”,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藏书剔旧计划,一些时效性差、破损严重、利用率不高的图书,除了支撑馆藏图书数字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应坚决予以剔除。

4.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馆藏结构

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形式新颖,现有的图书馆馆藏内容单一化,文献信息涵盖面狭窄,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师生迫切需要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这对图书馆工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李岚清同志在视察国家图书馆时说:“未来图书馆的模式就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将文献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与全国连接,乃至与世界连接,这是方向。”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重视数字图书信息和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以弥补纸质图书藏书量的不足。

应重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电子阅览室指的是向读者提供的文献由印刷型转成数字型,它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等技术,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通过各个终端扩展到全球。近几年来,电子阅览室建设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各中学图书馆已建立了图书馆局域网、校园网,有的已与外网链接。在当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图书馆可以与电教中心配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把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与学校的校园网连接,并在校园网上设立数字图书馆,同时建设文献数据库,将学校大型文艺活动、教学活动等相关资料电子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把计算机与学校的校园网连接,即可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由此,教师可以不断拓宽和加深知识的广度、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不断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获取丰富知识。

篇6

一、政治思想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图书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职业素养。政治素质包括:具有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二、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学逐渐走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应。要有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

专业素质: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对图书的、订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入藏、借阅、查询、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上架、保管、维护等人工劳动。

图书馆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要求较高,还要有远见能力、综合能力、归纳能力,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服务,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三、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资料工作的主力军。

在今后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工作中,除了必须掌握图书管理学、分类学、目录学、计量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计算机学与检索参考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在平时工作中还应掌握网上资源的检索,包括网上各检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上各学科网址的搜集,及时掌握网络检索引擎动态方面的研究。只有精通和了解网络资源,才能更好更有效选择利用各种检索,引擎进行检索,更好地担当起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咨询工作,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实现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又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四、性格作风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的性格作风素质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典型的基础服务性工作,也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围绕读者开展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在使用藏图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图书流通、宣传、书目检索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通过管理人员在读者和信息图书之间所担负的中介作用,来满足读者各种阅读需要,起到“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的目的。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读者服务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传统的基础服务还是现代的网络服务,读者服务都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图书馆价值发挥的重要指标,也是显示图书馆人员性格作风素质的窗口,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良好性 遇事果断、有决断魄力,能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的性格。热情、和蔼、耐心、勤劳作风。

篇7

关键词:当代;图书管理人员;素质;通才

21世纪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是集图书馆信息管理者、组织者、信息传播者、能力培养和技能教育者为一身的通才。这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加速膨胀,各种信息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在面对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一般读者是难以做到的,这就在客观上对图书人员提出了要求,尤其对知识型馆员的需求日显突出。根据图书馆的工作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当代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思想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和说明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图书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职业素养。政治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很多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认为图书管理员不就是干些借书还书上上架的事情,无须太多专业知识就能完成的一件很普通的服务工作,谁都能干的简单劳动。就拿浙江日报图书馆为例:以前都是照顾对象的工作基地,如采编部门身体不好的记者、编辑、外单位调来的关系户都安排在图书馆工作。前几年曾招来几名全国重点大学图书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图书馆工作。但报社图书馆毕竟是附属部门,服务性工作,收入比别的部门少很多(奖金是一线部门的七折),工作一辈子,到顶也就是科级,没有什么发展机会。场地不大、服务手段也不够先进,工作烦琐、无弹性,时间长了年轻人就没了工作热情,没几年就分别另攀高枝了。长期坚持工作在图书馆岗位上,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出生的,耐得住寂寞的,而甘为人梯的中年人。这与他们执著的敬业精神不无关系。

二、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学逐渐走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著述能力。

专业素质:既具备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对图书、期刊、报纸的采访、订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入藏、借阅、查询、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上架、保管、装订、维护等人工劳动。

图书馆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素质要求较高,还要有远见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文献服务,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特别是报刊业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报刊业图书馆还有其特殊性质。报刊业图书馆是给办报的采编人员提供各种资料的,包括历史的和最新的资料信息。有很严格的时间要求,采编人员办出的报纸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报纸,要有很高的时效性、知识性、可观性、准确性、这就对报刊业图书管理人员知识素质、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勇于吃苦,无私的奉献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报刊业图书馆在报社不属主流部门,馆员没有培训机会,只有靠自学,使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的自我更新,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才能对本行业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并向着本行业的前沿发展,使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不然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会被时代抛弃,成为图书管理工作的落伍者。

转贴于

三、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资料工作的主力军。

1.对参考咨询及查新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既熟悉传统检索工作,又熟悉数字图书馆全文检索的查询。网络为检索人员查询资料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途径。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光盘、联机、书本式刊物等检索手段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目前数字图书馆检索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今后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工作中,除了必须掌握图书馆学、分类学、目录学、计量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计算机学与检索参考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在平时工作中还应掌握网上资源的检索,包括网上各检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上各学科网址的搜集,及时掌握网络检索引擎动态方面的研究。只有精通和了解网络资源,才能更好更有效选择利用各种检索,引擎进行检索,更好地担当起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咨询工作,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图书馆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实现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又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四、性格作风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的性格作风素质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典型的基础服务性工作,也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图书的采访、订购、编目、分类、典藏、书目检索都是围绕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围绕读者在使用馆藏图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图书流通、宣传、书目检索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通过馆员在读者和信息图书之间所担负的中介作用,来满足读者各种阅读需要,起到“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的目的。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读者服务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传统的基础服务还是现代的网络服务,读者服务都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图书馆价值发挥的重要指标,也是显示图书馆人员性格作风素质的窗口,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良好性格和作风。(1)遇事果断、有决断魄力,能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具有快节奏的作风,讲究时间效率;(2)热情、和蔼、耐心、勤劳读者服务工作每天要面临不少的读者,需要不同的服务,所以要有耐心,不厌其烦,要勤劳工作,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热情的服务,让读者来图书馆有宾至如归、温馨的感觉;(3)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精神,在待事对人中,虚心接受意见,宽容对人,对批评、无礼,不用怨气;(4)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可向读者询问不懂的知识,工作有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向书本寻找答案,对成绩不骄傲,对困境不泄气;(5)对不良倾向不讲和气,敢于指责、纠正;(6)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善于钻研业务、具有信息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学习各种知识,边服务边学习,提高工作能力;(7)善于交际,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沟通,具有较强的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机敏灵活,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发现和接受新事物,走在时代的前沿;(8)善于与人合作、有集体意识、团队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合作。

图书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以上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才能积极开拓思想,采用科学方法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利用多种渠道、方式服务于广大读者。当然这些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需要长期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有一个学习、磨炼、积累的过程,我们应当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争取做一名全方位的复合型的图书信息管理人通才。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科学发展、繁荣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给点力。

篇8

      摘要  通过对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的情况调查,指出提高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利用率需改进的方面:扩大收集的途径,加大征集的力度;提高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开展自我宣传;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

    关键词 重庆图书馆  地方文献阅览室  现状

    中图分类号 G255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对了解过去,指导现在,探索未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收藏重点,反映着当地图书馆的馆藏特色。2004年初,我们对重庆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分析,以期利于重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 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的建立

    早在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之际,重庆图书馆就开始筹建地方文献阅览室,并启动征集地方文献的工作,走向社会,深入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机关,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纳入了重要的业务工作之列,当时即起草了《关于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重点、方法(草案)》,并安排了专人兼职负责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

    通过几年的征集,地方文献的收藏已有了一定的规模,2000年设在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正式对读者开放。

    2.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现状调查

   

    2.1 地方文献征集

    2.1.1 地方文献征集人员

    依照《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和岗位设置要求,该馆所设立的社科图书采购、自科图书采购、地方文献征集交换、邮函采购等岗位的职责中都包含了对地方文献的征集,其中地方文献征集交换岗位的人员专门从事地方文献的征集。

    2.1.2 地方文献征集的途径及问题

    根据《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的要求,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接受缴送、查访索取、互相交换、订购邮购、委托收集;凡长期建立缴送和交换关系的单位应建立“重庆地方文献征集联系卡”,并随时记录缴送和交换情况;征集复本数每种不超过4册(份)。

    在实际工作中,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主要有以下这几种途径:现购、交换、征集、捐赠、接受缴送。从近几年地方文献征集的情况看,各种渠道所占比例为:现购10%,交换5% ,捐赠40%,征集30%、接受呈缴15%。可以看出,读者主动捐赠的地方文献比例最大;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征集也不小;接受呈缴本的情况是,目前仅有重庆出版社和西师出版社两个单位向重庆图书馆交送呈缴本,不过,重庆出版社只送定价在50元以下计划内的

图书和部分计划外的图书,西师出版社也仅送部分图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制约着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

    一、没有由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文献呈缴制度文件,使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局面难以打开,特别是限制了呈缴本的收集。

    二、地方文献征集人员困难困扰:

    1、无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征集人员大多只能凭私人关系去请求赠送:

    2、地方文献征集人员的“现购”职权范围受限制,在被征集方不愿赠送的情况下,常常不能收集到文献;

    3、一些小书摊虽有部分地方文献出售,但由于征集人员在外书目困难、无发票报账困难、乘非月票车报账困难等原因,常常不能如愿收集到所

需的地方文献。

   2.2 地方文献阅览室的文献数量、范围

   2.2.1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的数量

   截止2003年12月底,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共藏有6532种图书和一些非公开出版的报纸。其中,图书6055种,内部资料447种(见下

表)。

 

     年代      1999  200O  2001  2002  2003

   人藏量(种)  2422   925  1457  232   510

    这里要说明的是从1999—2001年成立地方文献阅览室之初之所以进入地方文献室文献数量较多,是因为历史的积极积累,把以前收藏在基藏库的文献提到了阅览室,实际上1999年重庆出版地方出版物712种,2000年869种,2001年658种,2002年927种。此外,我馆的地方文献,没有把民国文献、线装文献中的地方文献纳入地方文献阅览室管理,但是目前地方文献阅览室正在建立一套我馆收藏的民国文献和线装文献的卡片目录,以供工作人员和读者使用。

     2.2.2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的入藏范围

    根据《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规定的征集范围是:凡是内容上反映重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人情、人物生平事迹等重庆市区、县、市级以上单位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画报、音像制品、机读型文献等均属于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征集重点包括:一、地方史志,包括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及所属各部门和市直各单位编辑出版的各类地方史志、史料、统计资料、水文、地质、有色金属、水稻等方面的资料;会议资料;气候灾异资料及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二、重庆市新闻出版单位(包括高校出版社)公开发行的各种出版物(少儿读物及中小学教材转赠市少儿图书馆)。三、革命历史文献。包括从“五.四”运动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献,尽量全面收集本市及各区、县文史资料。四、重庆名人资料。包括著述作品、手稿、生平传记、学术评价、声像资料、字画、金石、藏书等。

    2.2.3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入藏的情况

    地方文献阅览室中反映本市主城区的文献大于边远地区的文献,反映整个重庆城的文献大于反映局部地区文献,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的文字文献大大少于图片文献;各区市(县)的地方年鉴较少.甚至有的地区根本没有;许多连续出版的地方文献收集不连贯。

    2.3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利用情况

    据统计,2003年地方文献阅览室读者量为217人次,提书1115册次,复印2402页,全年平均每个工作日读者只有1人次,平均每次提书5册次,人均每次复印l0页。由于到馆读者人数太少,提书册次少,总体文献使用利用率不高。从近40位读者意见反馈上分析,读者一方面记录了工作人员的态度好,工作人员对文献熟悉、揭示文献具有深度;另一方面反映文献的数量太少,许多文献不齐、没有连贯性,建议加大采购力度。

    3 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途径

    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发挥地方文献阅览室的作用,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我们认为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扩大收集的途径。

    加大征集的力度遵循“广征博采、宁多勿缺”的原则,在征集中要拓宽收集途径,只要是属于重庆地方文献都收

集。同时,要改变我馆目前仅有一人专职负责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局面,成立“地方文献征集小组”,委派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及责任心强,又能吃苦耐

劳、甘于奉献的同志,专门负责。此外,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势在必行。另外,通过各种活动征集地方文献,扩大征集工作的影响。如开座谈会,地方文献展览等,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性。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十分丰富,我们还可在网上通过检索,直接下载收集信息,分类、加工后收入数据库或链接到网页上。

    3.2 提高文献的数量与质量

    要用好购书经费,逐年加大对地方文献采集的投入。提高文献数量,主要反映在博采上,地方文献由于多数并不是热门小说,所以在购买时不要求过多的复本。提高地方文献的入藏质量,主要重在专而具特色上,要在地方文献室中设立专门的文献架,如:针对重庆文人名人众多,设立郭沫若等老一辈研究专架;还可针对重庆汽车摩托车发展较好,设立汽车摩托车专架;针对重庆是“红岩精神”发源地,设立“中统军统”研究专架和红岩英烈研究专架,等等。

    3.3 开展自我宣传

    地方文献深藏“深闺”无人知晓,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应对自己所收藏的地方文献进行大力的宣传。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举办地方文献展览,举行和参加各种地方文献的研讨会或知识竞赛,开辟地方文献通报、简介、评价专栏。也可由馆领导牵头,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负责定期编制有关地方文献的信息在网上。

    3.4 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文献的开发

    由于我馆地方文献工作专职人员太少,目前主要停留于提供借阅书刊的简单服务。我们应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将分散于各学科、分布于各种载体的地方文献通过建立数据库集中起来,既能弥补馆藏的不足,又可方便读者。其次,我们应将地方文献开发纳入日常工作计划。

    3.5 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

    公共图书馆中的有偿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是在我国新经济政策下产生的一种“以文养文”的手段地方文献专题信息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开拓市场,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大量的有偿专题信息服务,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服务的方式主要以专题汇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开展的有偿咨询服务很值得我们借鉴:①为编修行业史志或专业史志而搜集资料;②为各项地方建设提供背景设计资料;③为文艺创作提供史料服务;④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供服务。

     (王祝康  重庆图书馆研究辅导部、参考咨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王恒明  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

篇9

关键词:当代;图书管理人员;素质;通才

21世纪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是集图书馆信息管理者、组织者、信息传播者、能力培养和技能教育者为一身的通才。这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加速膨胀,各种信息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在面对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一般读者是难以做到的,这就在客观上对图书人员提出了要求,尤其对知识型馆员的需求日显突出。根据图书馆的工作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当代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思想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和说明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图书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职业素养。政治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很多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认为图书管理员不就是干些借书还书上上架的事情,无须太多专业知识就能完成的一件很普通的服务工作,谁都能干的简单劳动。 场地不大、服务手段也不够先进,工作烦琐、无弹性,时间长了年轻人就没了工作热情,没几年就分别另攀高枝了。长期坚持工作在图书馆岗位上,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出生的,耐得住寂寞的,而甘为人梯的中年人。这与他们执著的敬业精神不无关系。

二、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学逐渐走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 。

专业素质:既具备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对图书、期刊、报纸的采访、订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入藏、借阅、查询、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上架、保管、装订、维护等人工劳动。

图书馆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素质要求较高,还要有远见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文献服务,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三、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资料工作的主力军。

1.对参考咨询及查新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既熟悉传统检索工作,又熟悉数字图书馆全文检索的查询。网络为检索人员查询资料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途径。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光盘、联机、书本式刊物等检索手段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目前数字图书馆检索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今后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工作中,除了必须掌握图书馆学、分类学、目录学、计量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计算机学与检索参考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在平时工作中还应掌握网上资源的检索,包括网上各检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上各学科网址的搜集,及时掌握网络检索引擎动态方面的研究。只有精通和了解网络资源,才能更好更有效选择利用各种检索,引擎进行检索,更好地担当起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咨询工作,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图书馆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实现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又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四、性格作风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的性格作风素质直接关系到服务工作。 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典型的基础服务性工作,也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图书的采访、订购、编目、分类、典藏、书目检索都是围绕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围绕读者在使用馆藏图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图书流通、宣传、书目检索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通过馆员在读者和信息图书之间所担负的中介作用,来满足读者各种阅读需要,起到“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的目的。

篇10

摘要:明确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定义,探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完善了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将提升学科馆员的高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124-02

1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定义

关于学科馆员的定义,欧美国家和我国有不同的解释。欧美国家图书馆学会认为,图书馆学科馆员是经过专门训练,掌握专业技能并且具有某学科丰富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针对某一学科专业信息资料的管理,包括组织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以及为学科提供多样性的信息服务。

我国学科馆员的定义是具有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背景,能够有效归类信息资源,为各学科提供信息服务的馆员。

具体到学科馆员制度,普遍认为是为了满足学校等各学科发展的需求,结合现有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将各馆员与相对应的学科建立联系,专门负责学科信息服务的一种机制。总体来说,学科馆员属于复合型人才,在熟悉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并能独立为相关学科提供高效的多样性的信息服务。

2构建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2.1信息化发展和学科专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迅猛普及,并逐渐渗透在学校各个部门,图书馆也在积极的实现信息化,因此,实现文献查询的信息化是图书馆参考咨询的发展方向。图书馆馆员不再是只要熟悉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分布,熟知信息资源的分配,并能帮助读者查询文献信息就能算是优秀的馆员。

由于中高职院校学科面的逐渐扩大,现有的图书馆馆员很难满足所有学科读者的信息需求服务。因此,创设和发展学科馆员制度,安排相应的学科专业人员负责各学科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并专门收集整理本学科专业的文献信息,主动为本学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2.2图书馆功能多元化以及服务对象固定化的需要

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侧重服务于学校内部各个学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带有明显的特点,首先,学科专业性比较强。其次,易于和本学科其他专业的知识相融合。各个学科的学生进入图书馆查阅参考资料和文献信息时都希望能及时、快速、准确的查阅所需信息,尤其是专业人员在查阅资料时,更是渴望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因此,学科馆员制的建立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2.3图书馆工作人员自我素质提升的需要

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选拔机制还不成熟;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比较稳定,馆员之间缺乏竞争力,因而图书馆馆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是很高,他们的潜能和积极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图书馆员和馆藏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馆员素质的提升,是关系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学科馆员制度能够使馆员充分认识到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能激发图书馆馆员内在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同时为图书馆培养一批专业过硬素质高的优秀图书馆馆员。

3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图书馆的重视,导致图书馆的学术地位不高

图书馆是中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信息阵地,对教学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理念认为图书馆不属于学校科研的场所,导致图书馆学术地位不高。此外,中高职院校一直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场所局限于课堂之内,学生也只是将图书馆作为课外阅读的地方。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首先应重视对图书馆的利用,将图书馆看作课堂教学和科研的一部分,并跟随新课改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课堂和图书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图书馆的教学科研利用价值,提高其的学术地位。3.2延续旧的管理模式,阻碍图书馆学科馆员制的发展

目前,图书馆的管理还是延续旧的模式,很多图书馆没有设置图书馆学科馆员制,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图书馆信息进行组织。另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限,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文献信息分部门储存以及图书馆馆员服务缺乏主动性,服务方式和效率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阻碍了图书馆学科馆员制的发展,因此旧的管理模式急需改变。

3.3图书馆馆员专业水平有限,致使信息服务质量不高

国外很多图书馆的馆员不仅具有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而且具有图书馆硕士学位,熟练掌握文献检索和目录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强。对于一些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会经过专门的专业培训。因此,他们往往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专业知识渊博,业务能力强,在提供咨询服务时,能及时准确地帮助读者解决专业性强的问题,真正地承担学科馆员的责任,为教育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而国内仅有几所大学的图书馆馆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而大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差甚远。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和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选拔馆员时不严格,造成馆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较低,另外相关部门对馆员培训不重视,馆员工资待遇也比较低,很难引进高学位的人才,因此导致高校和中高职院校馆员素质低,专业人才缺乏。

4完善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策略

4.1高度重视学科馆员制,强化图书馆的管理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在我国刚刚起步,各个方面还不完善,需要各部门积极主动的进行扶持。首先,中高职院校的领导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放弃将图书馆看做仅仅借阅书籍的场所,充分意识到图书馆是中高职院校教育科研的重要部分,是师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意识到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对图书馆发展、对整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要切实贯彻落实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改进图书馆管理内容,强化图书馆在高校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学术地位。

4.2创新图书馆馆员服务模式,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构建学科馆员制度。各中高职院校要坚持创新,大力改进传统部门的设置,实现馆藏信息资源和馆员学科专业化有机结合,创建新型的服务模式。设置专门的学科专业借阅室,实现组织、查询、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并由图书馆学科馆员全权负责。

其次,创建学科馆员兼职制度。比如经常聘请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兼职做学科馆员,在此期间,不仅对图书馆其他馆员进行指导,而且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服务。

第三,规划学科馆员工作细则。明确具体的馆员职责和工作流程,使学科馆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充分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科研发展方向,并帮助其设置工作计划。

最后,确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目前学科馆员制缺乏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使得馆员服务积极性不高。激发学科馆员的潜力和服务意识,需要确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和人性化的竞争机制,实现学科馆员制高效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吕蕴红.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3).

[2]魏红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定位与素质要求[J].情报探索,2006(8).

[3]徐玲.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初探[J].图书馆学论坛,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