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2 16:5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老年协会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和老年文体活动,设。全面推动全乡的老龄工作。
一、基本情况
116个村小组,全乡有11个村委会。27063人,60岁以上老年人2245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8.06%其中80周岁以上206人,有老年人协会11个,有老年人协会分会116个,目前创建市级敬老先进村6个,老年活动室6个,老年学校6所,学员168人,老年体育协会有会员129人。
二、主要工作
为做好全乡老龄工作,1加强领导。乡政府与各村委会签定了老龄工作目标管理方法和签订考核责任书,对全乡成员实行责任到人,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认真落实高龄老人的保健补助工作,2加强了宣传和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人保健补助和百岁寿星短命补助发放管理工作。进行走访村寨,给漏报的高龄老人,切实补办高龄保健补助手续。现我乡享受高龄老人保健补助179人,最大老人98岁,补助经费38200元。
尊重、关爱和照顾老年人,3认真贯彻宣传“一发一条例”保证老年人合法权益。保证他合法权益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是加强“一发一条例”宣传力度,利用下村(组)粘贴各种大小标语,春节和敬老节等加大宣传力度,使“一发一条例”深得人心;二是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落实各项优待政策,乡有“三无”五保老人38人,纳入最低生活保证,每人每月补助60元,112月共补助27360元。解决困难老人享受低保715人,每人每月享受生活补助费60元,112月解决资金514800元。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及时协助操持《老年人优待证》1624人,完成率73%调处赡养纠纷工作2件,其中司法所接待调处老年人维权案件1件,减免一切费用;三是走访慰问农村,高龄特困老人10人,发放慰问金2600元。
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县乡,4积极开展创立“敬老先进村”活动。依照市、县人民政府。敬老先进村(组)活动的文件精神,严格依照“七个一”规范,并与文明村、小康村、富裕和谐村相结合,乡申报市级“敬老先进村1个”已验收合格,目前,全乡荣获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敬老先进村”6个。
认真搞好各种业务,5加强本办业务学习。表册,登记好全乡年满60周岁以上的造册工作,增加老人208人,同时注销度老人死亡数41人。
一年一度敬老节活动中,6党政领导重视老龄工作。时间在紧在忙,主要领导都挤出时间参与座谈,今年九九重阳节座谈会开得较好,参会人员28人,主要领导在座谈会上通报了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讲话,参与座谈会的各位老领导积极踊跃发言,对髙良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对髙良乡的各项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7乡党委政府对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高度重视。积极争取资金198万元,建起了一栋老年活动室,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建门球场一块,地掷球一块,硬化活动室场院290平方米,给髙良乡老年人活动提供活动场所。
乡党委政府作了认真的准备和筹备工作,8县第八届“凤凰杯”农村老年人运动会在髙良召开。为搞好此项工作。积极的投入了财力、人力、物力,精心作了安排,使县第八届“凤凰杯”农村老年人运动会如期的召开。竞赛活动中,运动员本着友谊第一,竞赛第二的思想,努力拼搏,各竞赛项目都起得较好的成果,髙良代表队起得地掷球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中国象棋取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2011年工作计划
依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1加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老龄工作方针,加强村(组)老龄建设新局面。
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2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县老龄会议精神。着力保证老年人权益,落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不时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依照市、县人民政府通知精神,3加强“创立”工作。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以“七个一”为标准,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与创建文明村、平安村、和谐村相结合,力争在2011年创建1个市级“敬老”先进村。
篇2
制定政策,为老龄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007年初,省委、省政府将老龄工作列入了“十大惠民行动”目标。3月9日,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4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6月4日,省老龄委制定了《四川省老年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这些文件的制定出台,为全省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依据。
深入开展第二轮创建省级敬老模范县活动
2005年开始的第二轮创建省级敬老模范县(市、区)的活动,今年进入检查验收、总结表彰阶段。在各县(市、区)自查和市(州)复查的基础上,向省上推荐了69个县(市、区)。2007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省老龄委组织4个检查组,对推荐的创模县(市、区)工作进行了检查,12月7日将候选名单同时在《四川日报》、《晚霞报》和“四川老龄网”,进行了5个工作日的公示。创模活动,极大地调动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参与老龄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参与创模的县(市、区)老龄工作机构更加健全,为老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社区为老服务形式更加多样,老年人得到的优惠更多,尊老的社会风气更加浓厚。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养老医疗覆盖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十大惠民行动”的目标,全省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快了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年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截止2007年底,全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7.2万人,比年初目标增加49.55万人。全省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部分城市开展了城镇医疗救助试点。全省投入4亿多元,新(改扩)建敬老院449所,新增床位4.35万张,比年初目标增加1.85万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由年初的11%提高到24.96%。城市国办老年福利机构新增床位4181张,比年初目标增加2181张。约有33万城市贫困老人享受了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90.6元。农村低保实现了全覆盖,约有55万农村贫困老人优先享受了低保,月人均补差23元。43万五保老人实现了应保尽保,散居供养标准每月达到了100元以上,集中供养每月达到150元以上。43万五保老人和50多万农村低保老人免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7万名农村计划生育老人享受了政府每年600元的奖励。
强化维权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5月8日,省老龄办制定下发了《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的通知》,明确了“五五”期间老年维权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各地将《老年法》列入“五五”普法内容,将任务分解到各相关部门,采取出动宣传车、散发《老年法》宣传手册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老年法》等涉老法律、法规。其中,有40多个县(市、区)将《老年法》宣传画张贴到乡、村(社区)和中小学校,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有42个县(市、区)提高了百岁以上老人的长寿补贴金标准,最高的每人每月达到330元;有31个县(市、区)还建立了给90至99岁老人发放补贴金制度,最高的每人每月达到100元。9月,省老龄办按全国老龄办的要求,对重阳节的慰问活动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10月,省老龄办安排6万元专款并发出慰问信,对全省300名贫困老人进行了慰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重阳节期间,各地党政领导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困难老人愈10万人,送出慰问金500多万元。
发挥媒体作用,宣传力度更大
2007年,省老龄办在注重发挥《中国老年报》、《中国老龄导刊》、《晚霞报》、《四川老龄》、“四川老龄网”等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基础上,今年省老龄办还新创办了《四川老龄工作简报》,半月一期,分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和省级各部门、市(州)老龄工作委员会,今年共出版18期。省老龄办工作人员结合工作搞好老龄新闻宣传,在全国和省级报刊上刊发稿件200余篇。为了扩大老龄工作的影响,还在达州、南充、资阳、广元、阿坝、巴中等市(州)举办了老龄工作成果展。
加强农村基层老龄工作
2007年各地广泛开展农村贫困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救助措施。成都市7月至10月,对涉农的14个区(市、县)居住和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了普查。各地加强了基层老龄工作人员和老年人协会负责人能力培训工作,全省共有143个县(市、区)开展了基层老龄工作人员和老年人协会负责人培训工作,共培训9885人,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银龄行动”取得丰硕成果
2007年,按照全国老龄办的部署,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关于组织老年知识分子开展“银龄行动”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要把“银龄行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整体推进“银龄行动”。省老龄办、省老科协、乐山市老龄办、乐山市老科协联合组织乐山市、市中区老农业专家组成“老年志愿者服务团”,圆满完成了在乐山市市中区临江镇开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三年援助行动,为茶农增产增收作出了贡献。
2007年,四川和浙江省老龄办正式启动了川浙“银龄行动”,开展了援助乐山市茶叶发展项目。浙江援助的茶叶新品种10.5万株,已于10月23日,在6个试点县(区),种植于6个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质的15亩茶园中,本地对比茶叶品种也相应种植了15亩,并落实了专人精心管理。目前,这些茶叶品种的成活率均超过90%,长势良好。
新建老年大学(学校)301所
2007年各地认真贯彻《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省老龄办根据各市(州)上报的2007年度新办老年大学(学校)工作计划,制定今年全省新办老年大学(学校)200所的目标。截止年末,全省实际完成新建老年大学(学校)301所,超额50%完成新建目标。10月,省老龄办、省老年大学协会举办了全省首届老年大学交谊舞国标舞比赛。来自全省的23支老年大学代表队,近600名选手参加了21项比赛。10月底,还举办了全省首届老年大学书法绘画摄影展,270幅作品参展。
篇3
一、思想政治方面
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清形势,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保持与上级党委一致,不懈怠、不走样、不拖延,遵守组织纪律、树立大局观念,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
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组织的各阶段的学习。虽然身为党外干部未参加其中的一些活动,但作为肩负老龄工作的县级干部,我仍按照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结合单位的职责和任务,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并以此为契机助推老龄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工作责任心上、工作实效上有了新的提高。
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有关政策和意见,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推进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履职方面
在民政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老龄委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和2015年全市老龄工作会议精神,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推进落实“实事”为重点,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孙永春部长和慕德贵副省长对老龄工作专题批示件精神,结合xx实际,逐项对照检查,并多次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与市直有关部门对接,就xx市老龄事业经费、高龄补贴、老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形成专题工作报告报省老龄办,有力的推进了全市的老龄工作。
二是认真筹备,及时召开xx市老龄工作会议。为传达贯彻上级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安排2015年全市老龄工作,与老龄办干部职工一起,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及时召开了全市老龄工作会议。xx部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加深了对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认识,明确了全市的工作任务,统筹安排了各成员单位和区(市、县)的工作。
三是勇于担当,扎实推进“实事工作”。“建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和农村互助幸福院10个”、“继续实施高龄补贴政策”被列为市委、市政府2015年“实事”。我作为该项目的责任人,团结带领全办职工,统筹安排工作计划,扎实推进项目的落实。在制定方案、选点、检查督促、总结验收等环节上,层层把关、环环紧扣,圆满完成了“实事”任务。
四是主持推进老龄办的其它工作。完成了11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 ,成功举办了xx市第一届老年人文艺表演大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敬老月”活动,老年节、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慰问全市百岁老人、困难、空巢、失能老人活动,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深入基层,开展涉老问题的调研工作,协调成员单位做好老年人的维权优待工作。
篇4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把“三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搞好“三下乡”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佳方式,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为此我们把“三下乡”活动作为县委、县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加强领导。我们调整充实了县“三下乡”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县长、人大、政协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宣传部、文明办、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文化局、卫生局、计生局、广播电视局、科协、团县委、县妇联、新华书店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并由专人负责。
(二)健全机制。我们宣传部是“三下乡”活动的牵头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如何,关键在机制运行如何,为此研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三下乡”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有计划、有特色、有重点的开展活动,把“三下乡”活动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的考核,将“三下乡”活动内容细化、量化、纳入部门和单位年度工作计划,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去年以来,我们召开两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活动的开展进行部署,各成员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制定了计划,保证了“三下乡”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加大宣传。我们每次搞“三下乡”活动都由县电视台跟踪做专题报道,在电视台开辟专题《双百下乡,电教致富》、《走进乡村》、《科技之光》、《视点》、《农情播报》等栏目,围绕农业生产新品种推广,现代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同时利用科普大蓬车、自制宣传展板、VCD光盘巡回展出和播放,使“三下乡”活动家喻户晓。
二、统筹兼顾,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三下乡”活动。
全市年“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会议后,我们根据市里的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也相应制定了实施方案,将“三下乡”活动变集中下乡为常下乡,根据农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一)在文化下乡方面,县文化局将文化下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 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三下乡”工作,局长亲自抓,分管局长靠上抓,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春节前夕,组织全县二十余名书画名家到农村为群众义务写春联、作画。县图书馆利用乡村大集,分门别类地将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图书送到群众家门口。县文化馆、中老年艺术团、戏剧协会和柳琴剧团结合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农村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编排成文艺节日,在农村集日演出,文艺节目语言通俗易懂,宣传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深受群众欢迎。县电影公司选择二百余部优秀国产影片,并配备了科技、法律、教育等方面与农民贴近的影片到农村、企业、学校巡回放映。在组织文化下乡过程中,积极发现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帮助村街建立健全文体活动室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体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群众业余生活的健康发展。
(二)在科技下乡方面,县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优势,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信息,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方面的专家到乡镇、到专业村、专业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以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为主题,编印了《农村实用新技术专辑》、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光盘等一批科技资料,通过科技赶集、农技、科技、技术诊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送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下乡活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县举办培训班次,培训农民近万名,送科技资料.万余份,科技录像带、光盘余盘,同时为解决农村科技信息不灵问题,我们在郯城镇、港上镇、红花乡、泉源乡等乡镇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目前全县共安装“农家宝”信息机台,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市场信息余条,解决农村缺技术、缺信息问题。
篇5
2009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重要的一年。全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化体育工作方针,根据县委“3357”战略,构建和谐***县的奋斗目标,抓基层、促提高,抓重点、促超前,抓特色、促发展,大力实施文体强县战略,繁荣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壮大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三)农家书屋建设。
按照上级关于农家书屋的要求,继续完善、维护已建的54家,力争在本年度完成新建50家任务。
四、体育工作
(一)广泛开展全民建身活动。
1.抓好“全民健身周”的宣传,推动全县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各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全年主办体育宣传橱窗、报板不得少于4期,全县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低于总人口的35%。
2.认真抓好各单项体育协会工作,每个乡镇至少建1~2个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表演队伍,并经常性开展活动。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条,全面完成上级下***的新建农民健身工程目标。利用体彩公益金为机关单位、学校、边远山区乡镇送全民健身器材30件(套),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期。
3.组织动员各单项体育协会、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系统利用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保证全年开展县级体育竞赛活动20次以上。抓好场镇、社区(村)、群众性健身体育活动,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年内县级部门至少要举行1次体育活动,大的乡镇不得少于3次,小的乡镇不得少于2次,其中乡镇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体育活动项目不得少于5个)1次以上
4.因地制宜地抓好老年体育工作,抓好市第五届、县第老年运动会的参赛工作。
(二)认真抓好承担省十一届运动会参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加强对4支训练队伍的指导和管理。
(三)积极参加上级体育竞赛,力争获得优异成绩。
(四)搞好体育人才输送。加强与教育部门配合,力争在年内向省运动队和体育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体育人才10人以上。
(五)抓好农村体彩站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五、文体产业
(一)全县文化产业投入100万元以上不少于2个。
(二)整合全县印刷资源,由政府出面,扶持1—2家印刷骨干企业。
(三)文旅结合、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在加大对景点文物保护的同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建设,完成石桥列宁街和真佛山的整体打造,迎接旅发大会。
(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兴办各类文体实体,增大商业演出场次等。
六、文体惠民工程
(一)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3次以上,义务为全县农村放电影9000余场,建立农村书屋50个,建设好大堰留守儿童服务站。
(二)开展送体育下乡活动3次以上,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个。
(三)搞好扶贫捐助等系列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文体队伍素质。
落实中心组和干部职工学习制度,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各项方针、政策和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抓好和谐支部建设,提高文体队伍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文体系统发展软环境。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细则,建立权责利捆绑方案,加强日常督查,继续实行周内工作安排。对6个直属文体单位和64个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实施岗位目标管理、量化考核。
(三)加强综治工作,确保文体系统稳定。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搞好综治、安全、稳定、、计生、精神文明、档案、政务信息公开、市县长热线办理等各项工作,坚持群防群治,常抓不懈,及时排查各类隐患,解决各种遗留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安定稳定大局。
二、文化工作
(一)抓队伍建设,提高文体生产力。
1.搞好队伍建设。解决乡镇缺文体专干和文工团缺舞蹈演员、主持人、创作人才的问题。
2.加大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县文化馆要努力抓好对城乡文体专干、文艺骨干的培训、指导、辅导工作,年内举办一次专干和文艺骨干培训班。
(二)抓阵地建设,搞好文体基础设施。
1.完成***县文化体育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文工团、体校、体育馆、室外游泳池、网球场、门球场、篮球场、近50亩的全民建身场地)主体工程建设。
2.按照要求,搞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
3.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
(三)抓活动开展,促进文化工作有声有色。
1.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县级大型文化活动6次以上。各乡镇要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化活动,最低不得少于2次。县级各部门年内至少开展1次文化活动。
2.县文化直属单位深入农村常年开展送书、送戏、送资料等文化下乡活动,全年在3次以上。各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组织队伍,坚持经常送文化下村、组,深入田间院坝宣传、演出。
3.协助有关单位搞好“第五届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四川赛区的各种赛事工作。
(四)抓创作展演,繁荣艺术生产。
1.建立奖励机制,实施精品战略,搞好文艺创作的辅导、培训工作,组织专业余文艺团体及创作人员创作文艺作品(包括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小说、诗歌、散文、美术、书法、摄影等),力争每年发表或展出作品1000件以上,同时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编辑出版《***县文艺作品集》。
2.文工团要排练新戏3台以上,要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洋溢浓郁时代气息。搞好建国60周年文艺演出,力争有重点剧节目在市省级获奖。全年演出不低于120场,其中到乡(镇)、村(社区)、组、户演出占80%。
3.抓好群文理、、研工作,力争有6篇调研材料在省级以上交流和获奖。
(五)抓民保工程,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完成第二批县级、第三批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保护、申报工作。
(六)抓图书管理,搞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搞好图书的借阅和电子阅览室的管理。编写《读书顾问》和《科技信息》资料各6期,开展好世界读书日活动和图书馆服务周活动,加强对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利用,搞好信息共享工程,为社会服务。
(七)抓文物保护,落实“四有五纳入”工作。
加强“文物法”的宣传,搞好“四有五纳入”工作。全面开展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到农村对我县文物进行全面普查。按要求在年内(9月底)完成***县辖区的田野调查工作,摸清家底,为以后的资料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继续做好石桥“石牌坊和标语”和“真佛山庙群”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加强馆藏文物管理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无任何文物丢失、损坏、霉烂、虫蛀现象。
(八)抓电影放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继续搞好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巩固数字化电影放映成果,完成每村每月义务放映一场电影的任务。
(九)抓文化市场管理,促进繁荣有序。
1.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2.规范网络文化市场,尤其是加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力度,坚决打击取缔黑网吧,完成网吧视频监控平台建设。
3.规范歌舞娱乐市场,搞好互联网点播曲谱系统建设。严格控制超时经营问题,协助环保部门解决噪音扰民问题。
4.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5.规范农村演出市场。
6.加强音像市场管理,正版占有率***60%以上。
7.辖区内文化经营单位做到情况明、个数清、查处违法经营活动有力,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到位,无火灾、伤亡等责任事故发生。
三、新闻出版工作
(一)新闻出版管理。
加强新闻出版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安全工作,依法对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完成对县属印刷行业的经营状况的调查,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年内培育1—2家在全市乃至全省有竞争力的印刷企业。对出版物市场发行,特别是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尤其是幼儿教材的监督管理。规范印刷、发行程序。
(二)“扫黄打非”。
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大对出版物市场违法经营行为尤其是教辅读物和盗版教材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的印刷、发行经营单位、打复印经营业主和书报刊经营户。
三)农家书屋建设。
按照上级关于农家书屋的要求,继续完善、维护已建的54家,力争在本年度完成新建50家任务。
四、体育工作
(一)广泛开展全民建身活动。
1.抓好“全民健身周”的宣传,推动全县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各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全年主办体育宣传橱窗、报板不得少于4期,全县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低于总人口的35%。
2.认真抓好各单项体育协会工作,每个乡镇至少建1~2个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表演队伍,并经常性开展活动。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条,全面完成上级下***的新建农民健身工程目标。利用体彩公益金为机关单位、学校、边远山区乡镇送全民健身器材30件(套),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期。
3.组织动员各单项体育协会、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系统利用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保证全年开展县级体育竞赛活动20次以上。抓好场镇、社区(村)、群众性健身体育活动,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年内县级部门至少要举行1次体育活动,大的乡镇不得少于3次,小的乡镇不得少于2次,其中乡镇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体育活动项目不得少于5个)1次以上
4.因地制宜地抓好老年体育工作,抓好市第五届、县第老年运动会的参赛工作。
(二)认真抓好承担省十一届运动会参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加强对4支训练队伍的指导和管理。
(三)积极参加上级体育竞赛,力争获得优异成绩。
(四)搞好体育人才输送。加强与教育部门配合,力争在年内向省运动队和体育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体育人才10人以上。
(五)抓好农村体彩站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五、文体产业
(一)全县文化产业投入100万元以上不少于2个。
(二)整合全县印刷资源,由政府出面,扶持1—2家印刷骨干企业。
(三)文旅结合、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在加大对景点文物保护的同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建设,完成石桥列宁街和真佛山的整体打造,迎接旅发大会。
(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兴办各类文体实体,增大商业演出场次等。
六、文体惠民工程
(一)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3次以上,义务为全县农村放电影9000余场,建立农村书屋50个,建设好大堰留守儿童服务站。
篇6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方面:一是完善和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整体效能,按要求专项安排落实各项救助经费,建立临时救助资金,城乡低保资金的监管机制,发放率达100。**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22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4036万元;扎实开展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规范管理,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一年以来,我局严格加强低保资金监管使用,会同财政局、纪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等部门认真组织对农村低保的季度检查工作,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组到乡进村入户调查。1—11月,风景区共清退57户115人,各乡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新增85户,116人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原则。建立健全了低保准入机制、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动态管理机制、监督考评机制,规范了低保管理工作。三是实施台帐管理和加大宣传力度方面:在4月底低保台账录入完**,完善了财务台账和业务统计报表,建立了规范的城乡低保数据,数据统计上报准确、及时。按季度足额兑现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6.5;加大城乡低保的宣传力度,使城乡低保工作家喻户晓,3月份完成管委会永久性大型宣传标语4幅,乡村116幅(乡8幅,村108幅),发放宣传小册子8000余册,挂图28幅。通过多种形式和经常性宣传,90以上的风景区人民群众也相应了解了低保工作的政策法规。
(二)对全省农村低保工作会议和全省民政局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地低保工作会议,继11月28日地区农村低保工作会议后,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及时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对低保扩面提标的方案进行讨论,在12月2日召开了风景区农村低保工作会议,会上,熊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对低保工作提出了要求。对各成员单位明确了职责,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扎实有效地将此项工作抓好、抓实。会上,财政局、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就各自职能部门分别作了要求。二是确定了xx风景名胜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1196元,确保保障对象有饭吃、有衣穿、有水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喝、能用上电。三是加大入户调查摸底力度,确保调查收入的真实性。风景区收入调查核实正在进行中,为了保证调查收入的真实性,成立了风景区低保调查指导组,对农村低保调查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和督促,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
以上会议精神我局务必在春节前完成,让景区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一是按季度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风景区共有五保户435户,543人,**年共发放五保金30.688万元。二是**年发放社会临时救助金49万元,棉衣20件,棉被8床;三是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40万元,一次性补助金30万元,粮差补贴9万元,优抚对象定补资金51.5368万元。四是**年冬令救助及春节慰问567户600人,发放慰问金23.01万元,慰问衣被28件。五是建立了城乡临时救助制度、城乡医疗保险救助制度、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制度。及时帮助困难群体解决临时特殊困难,临时性救助工作严格按程序申请、审核、审批的原则落实。
(四)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全面落实《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在4月底,按时完成管委会,4个乡及54个村应急预案的编制。在5.12国际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中,由国土、安监、教育、卫生等部门汇同民政部门在管理区仁和乡开展了一次大型宣传活动。二是按照灾情统计制度及时查灾、救灾、报灾,抓好防灾、备灾、减灾工作。认真落实了“减灾示范学校”试点工作,明确四个乡中学为避灾场所,大水乡中心校为风景区减灾示范学校。
(五)优抚工作方面:一是根据(民发【**】67号)文件精神,按照提高补助标准足额发放了全年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金51.5368万元。认真做好军人问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了包保责任制,对重点人员实行了化解和稳控,到目前为止未出现越级上访案件。二是**年10月底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制度,两个制度均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医疗救助工作正逐渐走向制度化。
(六)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方面:一是**年4月制定下发了《**年村务公开工作要点》。为风景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务公开指明了方向。二是**年6月中旬,由民政牵头,纪工委、财政等部门参与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督查,通过督查,就存在的问题,管委会提出了整改督查通报,使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三是按照《**节地委组织部、**节地区监察局、**节地区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排查工作的通知》(**署民【**】81号)文件精神,我局联合风景区组织部、监察局认真对景区所托管的四个乡54个村按照“难点村”的9条认定参考标准进行仔细排查,经认真细致排查后,认定风景区无“难点村”。四是婚姻登记工作由专人负责,依法登记,在辖区内没有出现违法登记和使用假证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向四个乡共发放了500对结婚证、50对离婚证。已登记结婚证432对,离婚证6对。五是地名数据库录入完**,地名标志设置已制定好。完成地名标志设置8块,根据景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安排,在大方局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了景区方家坪大草原和移山湖景点的更名工作,完成了将普底乡化为一镇一乡的初编上报工作。
(七)社会福利和老龄工作方面:一是积极开展和实施“重生行动”和完善“微笑列车”、“孤残儿童帮扶计划”。**年4月,为7位残疾人作了假肢安装手术。二是福利彩票发行已向地区民政局申请。三是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各乡、村已成立老年协会,建立老年人花名册,并于“九九”重阳节搞了一次老龄工作宣传活动。四是认真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制定了居家养老实施意见,且试点在大水乡大田村。
(八)加强民政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一是学习培训方面:一年以来,抽派了三名干部分别到南京、湖南、贵阳等地就居家养老业务、殡葬管理业务、自然灾害管理业务、财务等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干部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各乡落实了低保工作人员。三是加强全局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结合“正行风、促发展、民主评议”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增强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加强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全力维护群众利益。
二、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查,风景区民政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新“当家”,人员差数大。我局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编制28人(其中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机关9人,社会保险事业局为8人,社会救助局11人),现到位的人员只有12人(其中有1人属借调)。
(二)社会救助局人员没有到位。根据《关于各县(市、区)低保工作机构更名和增加人员编制等事项的通知》(**地机编【**】72号)文件精神:设立xx管委会社会救助局局,为xx管委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所属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1名。设主任或副主任1名。增加的11名人员中8人下派到管委会所辖4个乡镇工作(每个乡镇2名)。截至目前,只到位两名,其中一名被借调到文广局,四个乡均没有到位。
三、**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
、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动态管理制度建设,做到“应保尽保、分类实施、应退则退”的原则。
、继续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提高优抚安置保障能力。
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继续推进老龄工作,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能力。
、完善和充实社会救助局工作机构人员匹配。
、做好防灾救灾物资储备和人员匹配,适时启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灾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
、做好未成年人流浪中心、儿童福利院、残疾人服务中心、敬老院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拟建项目相关工作。
、按照省、地、风景区农村低保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贯彻落实新的农村低保工作政策。
(二)工作重点:
、认真做好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加大对保障民生配套资金的监管力度。
、认真落实城乡低保、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政策,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做好防灾救灾物资储备和人员匹配,适时启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灾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
篇7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扶贫解困工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和“四权分离”制度,兑现2013年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833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61人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奖励对象目标人群352户扶助及奖励金210.18万元。2014年确认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892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64人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奖励对象目标人群392户,12月份将兑现奖励金及扶助金。
2、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开展包虫病病情调查人数累计为8500人,完成率130.77%;开展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14人,完成率116.67%。
3、医疗卫生工程。一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5.75%。二是完成4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该项目已与村级活动室合建目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率400%。三是免费向123对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其中农村114对,完成率103.64%,城镇9对,完成率112.50%。
4、民生实事。一是继续实行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县人民医院和县民族医院先后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完成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草药、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全部零差价销售,严格控制药品金额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实施以来让利患者金额达248.5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覆盖率100%。二是启动实施免费婚前体检项目,积极开展婚前体检宣传动员工作,在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免费为72对拟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当事人进行婚前体检,完成率102.86%。三是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累计375人,住院分娩率94.75%,补助资金18.75万元;免费为农村孕产妇及准备怀孕和怀孕3个月内的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累计759人。四是协助州人民医院到各乡镇开展白内障筛查工作,完成筛查贫困白内障患者778人,其中符合手术指征70人。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新农合参合率99.01%;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目前管理高血压患者5453人,管理糖尿病患者1422人,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29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5597人,孕产妇健康管理535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2342人。四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做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五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分级医疗诊治制度,积极推进双向转诊。
2、项目建设情况。一是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48万元,新建住院部大楼及附属楼9180.6平方米,该项目已主体完工进入内部装饰阶段。二是县民族医院建设项目,进入一层修建阶段;三是冷碛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已进入基础施工阶段;四是德威乡卫生院、岚安乡卫生院、泸桥镇中心卫生院业务和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已主体完工进入内部装饰阶段,预计2014年12月完工。五是县疾控中心包虫病实验室及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进入地质勘查及初步设计阶段,今年7月县疾控中心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及食品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
3、人才工作。一是“阳光天使”招聘情况。2014年考核招聘人数6名,考试招聘人员5人,完成签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协议1人。实施人才强化培养计划,选派74名专业人员分别参加省、州组织的专科团队、岗位培训、临床进修、岗前培训等人才培训。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4人。二是对口支援情况。今年我县接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医务人员11人,干部8人,县人民医院选派1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冷碛镇中心卫生院。对口支援医师在基层累计诊治群众16871人次,开展示范手术44台次,开展新技术项目16项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936人次,我县安排业务骨干医务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30人次。三是柔性流动服务情况。今年全县共组建医疗队73支、派出医务人员累计415人次、义诊患者8659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7万余份,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4万元,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93人次。
4、继续实施人口计生“五大工程”。一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巩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成果,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县计划生育定点免费机构开展计划生育科技服务7952人次,实施计划生育各类手术1145例,上门咨询7952人次,门诊咨询7952人次,发放避孕药具2800人次,“三查”7086人次,生殖道感染疾病检查860人次,随访6160人次,无引产、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发生,开展计生服务巡回下乡45次。切实加大药具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生育药具特色服务窗口建设工作。药具应用率达91.7%,有效率达100%,随访率达99%。二是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巩固生育文化大院、中心户等建设。抓好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共发放卫生和人口计生各类宣传资料近3万份。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活动6次,开展计生政策法规、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咨询服务宣传咨询11000人次。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95%,群众知晓率达95%,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率达90%。三是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四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启用“计生通”项目,全面完成人口计生计划。全年总人口68414人(10个乡镇),出生人数569人,出生率8.32‰,自然增长率为3.61‰,符合政策生育率95.96%,死亡率4.71‰,综合节育率为87.07%。全面核查清理人口数据,统计数据准确率和全员人口信息主要项目准确率均达到90%。五是构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村的指导,落实基层群众自治规范,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不断完善社会监督,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三)特色亮点做法。
一是全面加强各医疗机构班子建设,对所有医疗机构班子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二是全面实行乡镇医务人员包村,主动上门服务。三是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开展医务人员技术大练兵活动。四是公共卫生健康体检整合资源,上门服务。五是对全县医疗机构设备进行清理,全面调剂,保证设备全面运行。六是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明显减少,由于县财政拮据,根本无力全额承担配套的专项补助资金并承担兜底责任,再加之基本药物统一采购过程中存在部分中标药物厂家因无利润常常缺货和配送不及时,部分群众反映个别药品价格甚至高于药店销售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度的有序实施。
(二)人员编制不足。机构合并后,县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核定行政编制12名,工勤控制数1名,较机构改革前行政编制数减少5人,工勤编制减少2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现有编制6人,较机构改革前编制数减少3人;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按医院等级要求,事业编制严重不足,如县人民医院经州卫生局核定200张床位,按照床位和医技人员1:1.5的原则,应核定医技人员编制300名,目前县人民医院编制170人。
(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量少质弱。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骨干人才、专科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如县疾控中心上半年退休7人,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乡镇卫生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人员较少,学科不配套;村医整体素质不高、普遍无资质,无法从事相关医疗卫生工作,这些已成为制约基层卫生事业跨越发展的瓶颈。
(四)县级公立医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管办分开、政事分开、高效管理体制等方面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综合改革压力大。
(五)医疗设备设施总量不足,严重老化落后。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设施严重不足,已有的医疗设备设施也非常落后,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如: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无放射医学工作站、国际听力电测仪等设备。县疾控中心无dr、离子色谱仪等设备。
(六)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理问题。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无规范化的医疗废弃物处理,现仅作一般性的焚烧、掩埋处理。除冷碛中心卫生院原项目经费建有污水处理系统外,其余医疗卫生单位均无污水处理系统,影响环境保护,极易发生医疗废物污染事件。
(七)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县人民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待遇不高,很难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八)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薄弱,违法生育处罚不到位。
(九)乡镇计生专干调整频繁,兼职过多,队伍不稳定。
三、2015年工作计划
(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医疗技术人员大练兵活动,通过“打造医院标杆服务窗口”培训、科技大练兵活动、业务能力培训及开展医德医风建设讲座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二)切实抓好卫生计生项目建设。实施烹坝、得妥、加郡、兴隆、杵坭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三)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健康档案管理使群众受益率达100%。
(四)进一步清理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对闲置设备进行调剂使用,确保设备全面运行。
(五)进一步完善分级医疗诊治制度,积极推进双向转诊。
(六)坚持综合施治,完善人口计生统筹协调机制。
(七)突出宣传引导,强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意识。
篇8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影响发展环境干部作风整治活动
根据市委关于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局于1月启动活动。全局党员干部切实把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扎实学习贯彻活动精神。一是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市委召开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动员部署会后,我局及时召开党组会,传达省委、市委动员大会精神、学习相关文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3月2日,市体育局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动员大会,对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二是突出重点,务实高效。在学习动员会上,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局党员干部开展以“六个一律、六个不准”为主要内容,取得了较好成效。
2.深入分析检查。一是精心筹备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以创新发展、团结协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谈心活动。6月4日上午,我局召开了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找到了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进一步促进了班子团结,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6月27日上午,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以迎接建党91周年为主题的专题会,会议讨论并吸收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二是联系实际,深刻剖析,认真撰写自检报告。4月10号,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的自查。每个人客观公正地剖析自己内在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扎实推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三是组织相关人员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4月6日,召开全市群体工作会,邀请了各县市区及体育社团协会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与调查。评议结果表明,干部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是肯定的。
3、结合整治活动要求,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年建设。积极协助县黄桥镇新村联动新农村规划建设,深入县龙田乡沐江村四年周期扶贫工作的前期调研和党建工作,以及协调帮助丰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开工生产和吉州区水沟前菜市场及周遍的的卫生整治。为“四城同创”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对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全局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二)按照时间节点,不断掀起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和健身活动的新热潮
1、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推动各级政府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条例》和推行《实施计划》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全群体工作会议上,市局要求全市各县(市、区)在2012年6月前正式颁布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计划颁布后,要进一步制定可行配套政策,分解任务指标,将条文落实为每一项具体工作,调动各方面力量,多方参与,统筹结合,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推动各级政府“三纳入”工作,着重解决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财政预算的难点问题,做到“三纳入”在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推动各级政府充分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责。市政府于3月19日印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吉府发【2012】4号),成立了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在6月底前陆续颁布了本地实施计划。市局根据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量化指标任务。作为今后年度考核和评先表彰的依据,对“十二五”期间全市的全民健身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和宏观指导。
2、规范建设,加大投入,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根据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全市50%的街道、乡镇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50%的居委会、社区和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任务非常艰巨。一是完成了对“十一五”期间全市全民健身工程检查验收的自查工作。根据省局要求,转发了检查验收的通知,组织对部分县区进行了初检,整理自查报告。派员参加了省局检查组工作,并配合省局对我市的井冈山市和万安县进行了抽检。从检查中看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从2006年开始实施,共建设2900多个,作为体育部门的民心工程,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也发现了未按时完成工程任务、资金没到位、擅自改变工程点、挪用、拆分器材、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问题。二是根据省局部署,今年我市共申报创建25个乡镇、209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们下发了工程实施方案,分解了工程指标。在今年健身工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担负起监管、指导责任。建立督促指导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每半月督促一次,定期实地指导。认真选好建设点,对申报项目实地查看,选择领导重视、经济条件较好、用地有保障、面积充足、周边居民集中、便于群众健身、没有体育设施的乡镇做为优先建设单位,条件成熟一个建一个。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建设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场地建设时必须选取有资质、技术成熟的承建单位施工;施工时严格遵照《建设指导手册》中规定的相关标准,不得偷工减料、不得降低质量赶工期;使用器材必须是通过国家质量检测和国体认证、售后服务有保障的正规大厂家生产器材,不能因单纯追求最低价而采购劣质器材,甚至是“三无产品”。充分利用好、管理好、使用好已建成工程的作用。工程竣工后要落实管理单位,建立管理开放制度,成立体育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组织开展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切实发挥工程的阵地作用。
3、近两年总局“雪炭工程”正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雪炭工程”扶持资金增加到每个200万,申报条件放宽为没有公共室内体育场馆的欠发达的县(市、区),今年我省也增加到6个。我市推荐上报了县、县为本年度申报单位。另外,对已获命名援建但没有竣工的遂川县进行了督查。
4、以举办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契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是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穿全年的工作重点。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及早策划,精心组织,层层发动,切实把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办好。
根据省政府的通知、运动会实施方案的精神,市政府先后印发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市实施方案》(吉府办字【2012】76号)和《省第四届运动会市赛区的通知》(吉府办字【2012】148号)。我市组织参赛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3月至10月。组织市本级启动仪式和比赛活动,督促检查各县(市、区)举办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县(市、区)赛区的启动仪式和各项比赛活动,并从中挑选优秀运动员组成我市代表团。市本级于7月至10月分别举办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日第九套广播体操大会操(比赛)、乒乓球、领导干部篮球、气排球、柔力球、啦啦操、排舞、拔河、阳光体育三项等9项比赛。个县(市、区)积极行动,截止6月底,县、县、吉州区、青原区已举行了启动仪式和比赛活动。
第二阶段:2012年11月,组织我市代表团赴南昌市参加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总决赛。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工会、教育、妇联、残联、农民体协、老年体协等部门协调联系,开展不同人群的健身活动。6月15-17日组队参加全省首届残疾人田径运动会,荣获4金1银1铜和优秀组织奖。根据总局要求,今年在全市加大第九套广播体操推广普及力度,在对全市县级体育部门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基础上,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联合在5月11日举办了市直单位第九套广播体操培训班,来自市直60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体育骨干参加了培训,我们将于8月8日全民健身日进行中心城区、市直单位第九套广播体操交流、展示、比赛和“大会操”活动。
今年,我们与市文广局联合举办了2012年全市全民健身羽毛球大奖赛开赛,启动仪式于3月10日在体育馆举行。该项赛事每周有比赛,每季有冠军,年终总决赛,大奖是汽车,吸引了众多羽毛球爱好者参赛,开创了我市全民健身大奖赛的先河。
5、加强协会社团组织建设,大力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已正式成立,根据省局要求,各地要抓紧推动成立市、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争取年内成立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按照《实施计划》提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本地人口的万分之七以上”的目标,结合实际,确定每年培训人数,确保完成任务。全市群体会议后各县(市、区)积极行动,已有、、县、、、等地举办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同时,指派专人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录入工作,充实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今后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以管理系统中统计数据为准。完善群众体育工作统计和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全市群体基础数据统计员队伍,落实市、县专门统计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统计水平,强化动态管理,确保填报的每一个数据都客观真实,坚决杜绝闭门估计、随意填写的现象。
(三)狠抓训练竞赛工作、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1、统筹2012年少儿训竞工作,合理制定相关规定。为促进竞技体育工作全面开展,根据训练竞赛工作要求,制定了《2012年全市训练竞赛工作要点》、《2012年县(市、区)训练竞赛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对全市少儿系列比赛、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训练营养补助、基地配套经费等费进行了预算。
2、召开了全市训练竞赛工作会。为贯彻落实在鹰潭市召开的全省青少年竞赛工作会议精神,3月份在县召开了全市训练竞赛工作会议。会议对2011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传达了省局对业余训练工作新的要求。对运动员注册、赛风赛纪、资格等问题进行了强调。会议对《市第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要以对事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认认真真地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以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多出快出优秀体育苗子为目标,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劲头,发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作风,为实现我市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3、举办了全市少儿系列比赛。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少儿业余体育训练开展,培养更多更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运动员参加各级比赛,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举办2012年全市少儿系列比赛的通知》,并于3—4月举办了全市少儿乒乓球、跆拳道、田径、举重比赛四项比赛。
4、完成了省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注册工作。为做好省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注册工作,派员参加了在井冈山市举办的全省青少年注册管理员培训班。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少儿赛注册工作通知》。按照省体育局竞体处注册时间和相关材料要求,圆满完成了运动员信息网上填报、上传,送审身份证户口本学籍卡原件、复印件等工作,共注册确认11个项目638人,其中新注册375人,确认263人,529人审核通过。
(四)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正式开工奠基
5月30日,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奠基开工,市委书记王萍、市长胡世忠,省体育局局长刘鹰、市委副书记刘义硚、市人大主任吴敏等在家的市四套班子领导,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市法检两长出席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现已完成体育中心1号路以南199.986亩,1号以北98.744亩土地报批工作。选定工程招标、监理招标的机构,通过公开招投标完成工程和监理的招标工作,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先后签订土方测量合同、工程招标合同、监理招标合同、图审合同、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敦促设计单位按计划尽快完成施工图设计,目前体育场、体校施工图已图审完成。继续完善体育中心报批及划拨供地手续等。城南高压线迁移工程项目,市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现正在稳步推进。
(五)开积极开拓体育产业市场,力促经济和社会效益
1、市体育馆积极创新思路、求突破、见实效。充分利用闲置场馆场地、开拓发展业务。并在4月份举行了两次大型车展与汽车试驾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体育馆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体育馆的社会效益,还大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市体彩中心以抓好、推广三大类优势玩法为工作重心,明确分工,职责到人。重点抓好挂片县区的三大类玩法的宣传及营销工作,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利用节假日开展户外大卖场活动。2012年1-6月份累计完成销量5972.9万元,,完成了全年销量任务目标的59.28%,实现了时间过半,销量过半的目标。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在各相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力促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和城南高压线迁移建设稳步推进。
(二)组织安排好夏训工作,组队参加全省各项少儿比赛及筹备明年的市四运会。
篇9
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的意义和内在要求
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也是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主要阵地。
文化礼堂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礼堂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改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文化礼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面对西方国家“普世价值”的冲击,要坚守主流意识形态,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风貌,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礼堂是打造群众精神家园的阵地保障。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凝聚并温暖人心的心灵港湾、社会正能量的集散地,通过“三贴近”的人文展示和文化活动,为老百姓打造精神家园。
(一)坚持内容为先。着眼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内容建设为核心,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着力建设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接受文明洗礼、丰富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
(二)坚持资源整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乡村为主、农民共建共享;整合农村现有各类文化设施,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上下互动,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农村文化综合体。
(三)坚持分类推进。在建设进程上,条件好的地方要一步到位;条件尚不具备的可分步实施。在建设形式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多种形式推进;在建设标准上统一达标验收,做到建一个、成一个。
(四)坚持彰显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着力在文化礼堂的建筑风格、展示内容、活动样式、模式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力争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
二、农村文化礼堂的的主要功能
(一)实现文化传承功能的优化发展。要建立健全展陈展示的更新,以及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文体娱乐等各项活动组织开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展出村庄优秀传统文化、先贤事迹、建设成就、好人能人事迹等,让文化礼堂成为见证村庄成长发展的文化课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礼仪活动,让村民在参与活动和仪式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铭刻记忆,使文化礼堂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精神殿堂。
(二)要实现学习教育功能的优化发展。要打造农村文化礼堂良好的学习环境,组建师资队伍,编写乡土教材,定制形势政策、道德民俗、种养技术、法律法规、养生保健等课目,并通过微型党课、图板展览、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使文化礼堂成为农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政策宣讲、科学法律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的阵地。
(三)实现交流服务功能的优化发展。要充分利用文化礼堂组织开展各类民主议事、交流服务活动,把文化礼堂打造成交流议事馆、便民服务厅。要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小到家庭矛盾或邻里纠纷,大到全村重要事项或村民重大利益,如村庄规划、公共建设等,都可在文化礼堂里进行公开讨论、研究决定。要设立便民点,提供审批登记代办、服务项目代收、农医保办理等免费便民服务,使文化礼堂成为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要开展志愿服务进礼堂活动,发动各类义工和文化人才的力量,成立文化礼堂志愿服务团,提供文体辅导、家电维修、技能培训、医疗问诊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新昌推出的“部门服务进礼堂”、“阳光文化进礼堂”等活动颇受欢。
三、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一是配足配强管理工作队伍。各行政村要明确一名村干部分工负责文化礼堂工作,村党支部书记牵头负责本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必须配备懂文化、会管理、热心公益事业的管理人员,负责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文化讲堂课程安排及其他文化阵地的日常管理服务,并公布管理人员信息。二是培育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各村建立文化礼堂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文化礼堂各项活动或管理。发挥村老年协会、民间调解组织、文艺骨干等各类组织及人员在文化礼堂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各村要有形势政策宣讲员,适时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和热点问题引导;建立不同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经常性组织开展活动。三是落实管理运行经费保障。要确保文化礼堂管理运行经费的落实,保障文化礼堂日常管理运行和活动的开展;将文化礼堂管理运行经费纳入文化建设奖励补助办法。四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结合文化礼堂、文化讲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展示场所的不同功能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各类管理制度,方便各类群众参与。文化礼堂各功能室保持日常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八小时。要建立动态的工作档案,对文化礼堂管理运行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记录。
(二)构建长效的运行体系。一是明确管理运行要求。要突出教育引导功能,组织策划常态化活动。开展春节祈福迎新、重阳敬老、儿童开蒙、成人仪式等礼仪活动,举办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集中性的文化体育活动。要充分利用讲堂阵地,广泛开展思想理论、形势政策等宣讲和各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二是强化活动内容建设。要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功能,精心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主题展览、公益培训、礼仪活动、形势政策教育、社科讲堂、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影视放映、先进评选等各项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的文化教育活动中接受文明洗礼和文化熏陶。三是构建支撑保障体系。坚持资源整合,形成活动内容联动配送机制。文化馆要配送文化艺术培训和展览等服务项目;图书馆要配送大讲堂;电影公司要配送电影,并负责影视娱乐阵地的影片配送;文明办要配送道德讲堂,并指导开展文化礼仪活动和各类先进模范评选活动;文联组织开展文艺惠民活动时重点向文化礼堂建设村倾斜,活动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篇10
一、去年及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林业局注重与贯彻中央、省、市县精神相结合,与推动各项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与真抓、实干相结合,做到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从3月初至到8月底结束,历时6个月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参学率达100%,共召开动员会9场(次),参加人数达450人次;组织专题集中学习5天,累计参加2360人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46篇;开展调研课题11个,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1个;编印信息简报28期;共征求意见建议104条。林业局还无偿提供绿化苗木200余万株,与煤炭局“互联共创”合力打造“绿色矿区”成效显著。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顺林业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稳定促进步、改革谋发展,林业局本着“还权于民、还山于民、还利于民”原则,明晰集体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使农民成为森林的主人,做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保护森林、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至今,全县集体林地面积161.1万亩已确权154.69万亩,确权率96.02%;完成731个村民小组70907户确权工作(涉及林改人数31.74万人),确权宗地66183宗;发放林权证26349本,发证面积113.45万亩,发证宗地51327宗,宗地发证率77.55%,面积发证率73.34%。集体林均山到户面积137.72万亩,均山到户率85.5%;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面积82.07万亩,均山到户率80.2%,集体统一经营的公益林签定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到户面积55.31万亩。共排查纠纷564起,涉及面积6.77万亩,调处548起,调处面积6.59万亩,起数调处率达97.2%,面积调处率97.3%。接待林业来信来访37件,处理36件。
(三)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城乡绿化工程、中低产林改造、石漠化治理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及农村能源建设工程为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大生态公益林、速生商品林、核桃、油茶、绿化苗木“五大基地”建设力度,推动了林业全面的发展,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出总量持续稳步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年全县林业系统育苗580亩,出圃苗木2350万株(川滇桤木1000万株、核桃100万株、油茶100万株、杉木600万株、南酸枣200万株、红椿50万株、喜树200万株、其他树种100万株);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设16.5万亩(人工造林7.5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1.5万亩;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的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12万亩(杉木5万亩、桉树3万亩、川滇桤木2万亩、马尾松1万亩、其它1万亩);核桃基地建设10.77万亩(12月底前完成);油茶基地建设0.11万亩,建沼气池257口,合格率100%,节能改灶1600眼;义务植树143.7万株,占计划100万株的140%,成活率94.9%。
(四)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1、林业经济良性循环,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县林业经济运行平稳,森林资源培育稳步推进、林产工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林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呈现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全年预计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0.5亿元,第三产业1.3亿元;产业结构比为41.9:16.2:41.9。
2、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投入林业发展经费4350.91万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37万元,占计划9350万元的112.7%。其中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投资2250万元,核桃基地建设投资3560万元,油茶基地建设投资450万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投资2000万元,退耕还林投资1361万元;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投资800万元,农村能源建设投资100万元,林木林地流转交易中心综合服务楼建设完成投资1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在林改、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林业各项工程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
确保社会稳定。**年,林业局始终把依法治林贯穿于林业经营生产和管理全过程,结合林改,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强化林木林地管理,实行森林采伐管理试点,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管护制度和“林政、公安、检疫”三支执法队伍,形成和加强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制止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三防体系,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一是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明显加强。197.8万亩森林管护任务完成;审核上报审批征占用林地7件,面积957.12亩,审批临时占用林地22.65亩,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194.31万元;区划省级公益林14.6万亩,完成新增国家重点公益林7万亩的校核;非商品材采伐蓄积0.16万立方米,商品材采伐蓄积7.99万立方米(材积5.5万立方米);办理木材国内材运输6.87万立方米,再次运输原木1.47万立方米
、锯材3.2万立方米。查处刑事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治安案件1起,治安拘留1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58起,教育处理违法人员413人,没收木材1125.69立方米。二是森林防火任务圆满完成。全县发生森林火灾12起(一般森林火灾3起,较大森林火灾9起),火场总面积152.88公顷,受害森林面积79.68公顷,受害率为0.51‰,控制率为6.64公顷/次,损失林木10251.2立方米,火案查处率为91.67%,发现卫星热点12个,其中境外卫星热点2个。三是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成效显著。病虫害发生8.5万亩(松纵坑切梢小蠹8.46万亩、板栗瘿蜂0.04万亩),防治8.34万亩,防治率98%;苗木产地检疫面积525亩,检疫率100%;调运检疫木材3.56万立方米,调运苗木检疫27.63万株株;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组织了县、乡、村级森防员培训。
(六)探索国有林场(森工企业)改革,盘活国有林地资源,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展。依托国有林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发展,采取系列林业发展有效措施,既保护了国有林地,又盘活了林地资源,同时密切了企业与林区干部群众的关系,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展。南盘江林业局和五洛河林场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种经营,鼓励职工承包荒山造林3000余亩,与当地群众联营造林1.7万余亩,培植珍贵树种红花木莲1.5万株;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养殖土鸡、旱鸭3000余只、养殖蜜蜂300余箱,调动了职工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盘活了林地资源,促进林区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七)加强林业自身建设,树立新形象,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年林业局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在思想上加强,在制度上健全,在措施上着力,从整顿思想、作风、纪律着手,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培养了林业系统上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一是建立健全林业队伍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抓好了队伍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二是整合林业人力资源,加强了森林公安及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林业工作站在政策宣传、资源保护、生产组织、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三是强化宣传,全面展示了××林业发展成果和林业队伍饱满的工作热情。四是关心职工,为职工办实事。**年林业系统投入经费10余万元,组织职工体检,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离退休干部和退伍军人。南盘江林业局投入经费320余万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林区职工用水、用电及住房等问题,确保林区职工生产生活稳定。南盘江林业局、五洛河林场还积极鼓励职工发展林下养殖,增加职工收入,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五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工作,林业系统举行了“迎国庆”篮球比赛及知识竞赛,还积极组织参与县举办的篮球运动会和市“林业杯”老年门球运动会,既活跃了文化生活,又沟通了职工之间的感情。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与集体之间林权争议多,国有林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制约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服务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林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传统生产和粗放的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中低产林所占林地比重大,林地产出率低;林业产业政策不配套,对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中介及林业发展协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是下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林权流转评估交易、科技、林业融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及林产业市场体系功能,搭建林业服务平台,促进林业科学发展。实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充分落实林农的经营自和林木处置权。创新农村林业经营体制,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提高林业产业质量。
(二)加速推进造林绿化,努力改善生态状况。结合中低产林改造,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行绿色通道绿化,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造林绿化,稳步推进生态公益林、速生商品林、核桃、油茶、绿化苗木基地建设。2010年计划改造中低产林6.5万亩,发展以杉木为主的速生商品林10万亩、核桃5万亩、油茶1万亩,建设林业样板基地8片;培育绿化苗木500万株;义务植树100万株;建设农村能源沼气1000口、节能改灶2000眼,建示范村2个。
(三)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巩固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及林改成果。宣传和落实《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启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严格保护管理林地,规范木材经营加工秩序,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推进“三防”体系建设,促进依法治林。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松材线虫、小蠹虫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生态安全。
(四)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加快发展速生商品林、木本油料林等种植产业,稳步壮大以龙头企业-华海木业为主的木材深加工产业,积极打造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服务业,构建相互衔接、相互带动的生态经济圈,2010年力争实现林业总产值4亿元,使农民收入有一个大的提高,使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一个深层次的突破。
(五)着力改善林区民生,切实抓好林业基础建设。高质量按时完成棚户区改造工程及林区管护房建设,继续推进标准林业站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业职工民生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林业部门科学执政的能力。
1、认真抓好政治思想建设。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全面提升林业干部职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化为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局班子领导、事业单位及股室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联乡、联地块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乡、到人,切实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做到领导力量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监管措施到位,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 上一篇:田径运动协会工作计划
- 下一篇:五金机电协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