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21:2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管理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高端客户,银行,营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正在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据统计,2009 年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为33.1 万人,他们的可投资资产总计为18.3 万亿元。2010 年中国高净值人数达到38.3 万人,他们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22.4 万亿元。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明朗,资本市场深入发展,中国将继续维持私人财富及高净值人士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私人财富的迅速增长导致对理财需求的激增,这无疑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一、高端客户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高净值人士是银行高端客户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外资银行把高端客户分两大类一类是私人银行的客户, 基本上是100万美金以上客户作为私人银行的客户;把10 万美金到100万美金定位为贵宾客户。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规定有所不同毕业论文格式,但一般以800-1000万人民币作为门槛。这部分高端客户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却为银行创造了绝大部分的利润,是银行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一)高端客户是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零售银行基准比照调查表明,高净值客户的人均利润是大众零售客户的十倍。在美国,有的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超过60%, 其中财富管理业务利润贡献接近50%。香港恒生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率也在48%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发掘现有高端客户的潜力,扩大高端客户的规模,必将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1]

(二)高端客户是推动银行创新的主要动力

据统计,我国高净值人群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8.5%,专科学历的占20.4%。我国高收入群体的职业分布目前呈现出一种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三个群体分别是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含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 、专业人员( 含专业人士和专业技术人员) 和民营经济经营者( 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怎么写论文。这三个群体加起来占到总高收入群体的90%左右。这表明我国的高净值人士普遍素质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资产管理意识和个性化的投资需求。高端客户除了需要差别化的传统金融服务外, 更需要银行为其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这将促使银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高端客户的需求为商业银行带来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挑战, 更将为商业银行注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

(三)高端客户将促进银行业务的稳固发展

由于大多数高端客户有着大企业高管或私营企业主的职业背景,与这些高端客户的关系对于银行的公私业务联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无疑能促进公司业务稳固持续地发展。同时,对于银行而言,高端客户的多少对于优化客户结构、显示行业地位以及商业品牌有着“标杆”式的衡量作用。

二、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的需求特点

了解高端客户的需求特点,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十分必要。总体来说,银行高端客户具有以下需求特征:

(一)多元化

《2010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毕业论文格式,我国89%的高净值人士运用个人资产进行了投资,其中40.8%的高净值人士选择了至少3种以上的投资工具,采取多元化资产的配置策略。[2]据调查,我国的高净值人士今后的投资将会更加谨慎,为了分散风险,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投资组合会更加多元化。这表明高端客户的需求将日趋多元化。

(二)个性化

不同的客户根据自己不同的风险和投资收益偏好, 会选择银行的不同金融服务与产品,相对一般客户而言,高端客户不仅需求各异,而且资产管理的意识和相关知识也相对较强,他们不仅会将不同银行间的金融产品、服务质量进行比较,而且会主动参与定价,积极进行理财咨询,他们需要银行为其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

(三)便捷化

由于工作较繁忙,高端客户群体对服务的高效性、便捷性要求较高,银行服务的时空限制显然不是高端客户的便捷选择。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高端客户选择使用柜以外的方式获得银行业务。可见,通过实际和虚拟的银行操作服务,使客户获得预期的服务效果尤为重要。

三、高端客户的营销管理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要维护和扩大高端客户的规模,必须以客户为导向,加大营销力度毕业论文格式,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1.把握客户需求。了解客户需求是实施有效营销的前提,商业银行首先应做好信息收集工作。“谁先捕捉了信息,谁就抢占了市场先机”。银行可通过收集数据、调研分析,迅速、高效地确定富有价值的客户目标。在客户信息基础上探索发掘客户深层需求, 确保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高端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常,客户的需求是动态变化且永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高端客户建立定期回访机制。在德国,银行业都配备了专门为高端客户服务的客户经理,并且对客户经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要求客户经理必须每月拜访大客户一次,对有关数据进行深入细致讨论,并形成书面的记录存档;要求客户经理与客户会谈时间要占全部工作时间的50~60%。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根据客户偏好采取电话、面谈等多种形式, 多与客户沟通, 对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全面掌握, 为高端客户管理者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并联系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2.加强产品创新组合。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单一的金融产品已很难适应和满足这种需求。同时,金融产品具有同质化、内部构成元素相似的特点,这也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较好条件。因此,在针对同一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金融需求的时候,银行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产品方案,对多种产品进行结构组合,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金融需求。

3.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高端客户选择银行,不仅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希望通过银行服务结交朋友、建立圈子,因此只有深入的增值服务才能开发更广阔的客户群体。建设银行从2009 年6 月起,由总行向全行高端客户推出多渠道高尔夫增值服务。全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签约客户、个人金融资产在300 万元以上理财白金卡客户可通过CCB 网站建行高尔夫俱乐部、私人银行或财富中心客户经理、95533#001 或4008895533 等渠道,用积分兑换高尔夫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球场预定、球车预定、练习场预定、教练预约和赛事预约。贴近高端客户消费需求的新颖增值服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怎么写论文。对高端客户的开发必须依托银行与优质增值服务供应商的联合,吸收广泛的社会资源,使客户在投资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更能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

(二)建立优秀稳定的客户经理队伍

对于高端客户的营销, 很大一部分工作是通过银行专业的高端客户经理来完成的, 建设一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工作严谨、训练有素的客户经理团队, 是商业银行能否把握更多高端客户资源、创造更多利润的关键问题。

1、合理选拔客户经理。在招聘选拔新员工时应注重专业背景,将更多的金融、保险、财会、税务、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以及有5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具有深厚的专业研究背景毕业论文格式,或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注册会计师(CPA)、金融理财师(CFP)、注册税务师、律师等资格证书的人员引入客户经理队伍。[3]

2、强化客户经理培训。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对高净值客户的维护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客户经理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培训,要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切实提高各类客户经理的业务知识、风险管理能力和营销水平,培养熟悉外汇、证券、基金、保险的投资专家。

3、稳定客户经理队伍。有统计表明,忠诚客户数每增加5%,从每个客户身上得到的平均收益会增长25%-100%,而获取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现有客户的5倍。只有忠诚的员工才能产生忠诚的客户,尤其是目前中国高端客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高素质人才异常紧缺,客户经理的流失不仅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而且还会导致高端客户的流失。因此,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稳定客户经理队伍,不容忽视。[4]

(三)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良好的技术支持,就是指简易、快捷、准确的后台操作,这是吸引和保留高端客户的重要一环。要提高银行后台操作的效率,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流程的梳理和优化,缩短服务和需求之间的差距。银行在了解客户需求毕业论文格式,对同业同质产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对流程的多余环节和重复工序进行优化、合并和删减,对流程的割裂、冲突环节修补弥合,实现流程在业务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的有效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有赖先进技术系统的支持。银行CRM系统可以帮助识别目标客户或潜在客户,可以帮助提高对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该系统可以帮助银行对客户做相近的分析,从而提供合适的产品和理财计划,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因此完善CRM系统是提高营销效率的重要保障。

高端客户是银行发展的动力,商业银行应更新营销理念,以客户为导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在高端客户中的信誉度和影响力,最终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万天舒.高端客户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与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9,(4):29-31.

[2]http://www.forbeschina.com/.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

[3]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的管理与维护[J].金融论坛.2010,(9):56-61.

[4]杜丽萍.“大户制胜,高端先行”——银行高端客户拓展攻略[J].企业管理.2008,(8):70-71.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金融与证券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赛芝(1974- ),女,浙江永嘉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金融教学实践。(浙江 温州 3250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院级教改课题“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ZYJG101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23-02

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竞争力,第一次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金融业的三大支柱。目前,我国金融业迫切需要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但人才需求结构和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高职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专业是连接学校与社会需要的桥梁,专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专业教育质量直接关系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教育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积极开展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探索,目前已与温州当地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协会和一些金融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定位高职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思考,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培养特点。

一、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需求调查。2010年暑期笔者在温州全市范围组织了一次金融与证券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用担保机构等,共发放了70张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调查共设计了10个问题,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对人才是否有需求、主要提供哪些岗位、需求的学历层次、注重毕业生哪方面的品质、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认为毕业生主要存在的问题等。从问卷调查来看,被调查企业基本上都需要招收金融类毕业生,有招收意愿比例高达94.3%,除商业银行外,其他企业招收意愿更为强烈,所调查的每个单位都说要招人。被调查单位普遍要求招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尤其是商业银行,有40%的商业银行要求招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被调查企业中为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提供的岗位有:商业银行主要提供“大堂经理”“柜台人员”和“客户经理”三种岗位;证券公司主要提供“客户经理”“后台管理”和“证券分析师”岗位;保险公司主要提供“后台管理”“保险营销”和“核保与理赔”工作岗位;其他金融企业主要提供“客户经理”“柜台人员”和“后台管理”岗位。被调查企业普遍要求学生要具有敬业精神、责任心等品质,在能力方面要求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比较突出,此外,对毕业生的知识和资格证书等都有较全面的要求。

2.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我院金融与证券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笔者发现毕业签约金融单位的人数并不多,但实际上毕业以后学生真正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仍高达70%,他们就业的单位涵盖了商业银行(含农村合作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具有金融性质的工商企业和其他企业等;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于客户经理、个人信贷、内勤管理等一线服务岗位。造成签约时和实际就业专业对口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单位较其他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先有毕业证书才能参考招聘考试,经录用的才能签约。而一些学生为了能够在毕业之前签约,会先找个企业盖章,所以真正在金融单位就业往往是毕业半年后的事情。实际上,从与金融企业的交流来看,他们还是普遍比较欢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认为他们动手能力较强,心态比较端正,一旦录用,往往工作稳定性较好。

3.温州金融业基础分析。温州一直走在金融改革的前沿,1984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的“方兴钱庄”在苍南钱库成立;1986年,杨嘉兴等几个温州人集资31.8万元,大胆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现在的温州银行);1987年,温州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2002年,浙江省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宣布温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截至2011年3月22日,温州共有3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283个营业网点遍布城乡,是浙江省银行业机构种类最齐全、网点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时,温州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有22家、村镇银行3家、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营业部近50家,尤其是具有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特点的各类投资担保公司近年来发展更是非常迅猛。在温州这样一个金融业发达、区域金融特色突出的地方办金融与证券专业,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强调区域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接温州金融产业,依托温州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行业,主要与在温州的各中小商业银行、证券营业部、保险公司及具有一定规模的投资担保公司等合作,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中小商业银行、担保等领域内从事信用服务以及证券领域内从事投资咨询、营销服务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

二、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职业能力体系

岗位要有能力才能胜任,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后,我们对专业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结构和基本能力、知识结构和职业理论、能力结构和职业应用能力要求。

素质结构和基本能力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具备创新精神;具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牢固的法制观念;拥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具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的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熟悉金融行业服务规范,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知识结构和职业理论要求:掌握经济数学、实用英语、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财经应用文写作等公共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经济学基础、财政与金融基本知识、统计调查与分析、金融法律实务等岗位基础知识;掌握商业银行、信用担保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一线信用服务和证券营销服务等岗位的技能和操作流程;掌握社会经济热点、温州经济专题、银行中间业务、ERP沙盘对抗、保险理论与实务、客户管理、证券投资基金、典当实务等岗位拓展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应用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基础能力,如语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经济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具备与职业工作岗位有关的岗位操作能力,如市场调查与分析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客户开发与服务管理能力、证券分析和投资理财能力等;具备适应不同岗位的延伸能力,如金融会计业务、熟悉银行综合柜员的技能、证券分析能力等。

三、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在对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从事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进行梳理,并围绕核心能力确定了一些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从整体上来说,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突出区域性、强调实践性和重视高教性。首先针对温州的区域金融特色,开设了“温州经济专题”“担保基础知识与实务”“典当实务”等地方特色课程,突出区域性。其次课程设置强调以实用为目的,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之路,与企业共同开发提高学生就业上岗能力的课程,以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最后利用学院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政策,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的研究,参加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并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研究创新工作,强调实践性和高教性。

2.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健康与安全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文化基础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强调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又突出了职业能力锻炼,形成了符合培养目标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3.实践课程体系。一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安排。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见下表。二是课程实践和技能考核。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随堂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证券业务流程训练、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技能训练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我们设置了校内课外技能考核,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通过校内技能考核,具体技能考核项目包括点钞、人民币防伪、数字书写、数字小键盘录入、财务报表分析、Excel与Word应用、证券模拟交易、证券技术分析、职业服务礼仪等。

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整个思路是以温州金融特色为基础确定金融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专业定位的工作过程明确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虽然我国的金融与证券从业人员增长很快,但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规划,客观上需要一个功能齐备、运作规范、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能够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速效需求的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未来的可预期持续发展,形成了对金融与证券专业从业人员的巨大需求。在温州这样金融业发达、区域金融特色突出的地方办金融与证券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区域性,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相应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等进行探索,逐步形成培养特色与优势,培养出社会适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文波.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商业经济,2009(3).

[2]潘丽娟.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3).

[3]纪红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篇3

1、我国农村资金外流问题探析

2、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

3、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后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4、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问题

5、风险投资在中国(河北)的发展

6、河北省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中国货币市场发展问题

8、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问题

9、河北省消费信贷发展状况及问题

10、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分析

11、关于商业银行融入资本市场的思考

12、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

13、中小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选择

14、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15、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风险与管理

16、货币市场基金对金融市场发展的作用

17、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18、新时期应建立怎样的银企关系

19、新时期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取向

篇4

关键词:助学贷款;诚信缺失;诚信机制

作者简介:刘光岭(1969-)男,山东临邑人,经济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理论研究;李晓宁(1976-),女,陕西扶风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83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130-03

收稿日期:2007-01-10

一、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两难”境地

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开始,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进行试点,从2000年9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计,自1999年9月开办至2004年2月底,各项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性助学贷款)累计发放136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了57亿元,惠及94万贫困学生。

助学贷款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但这项政策却遭受了空前的信用危机。因为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四年后银行发现,由于贷款的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不完善,以及学生普遍缺乏诚信,借款学生还贷违约率很高。例如,在广州、北京等地一些商业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0%~40%。

造成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借款学生毕业后还款与否完全靠个人自觉,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因此诚信缺失问题在助学贷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学生与银行的博弈行为分析

在助学贷款中,借款学生的违约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诚信缺失。造成这种诚信缺失,学生有借不还的主要原因是相比于其他可行策略(还贷),违约能给理性的学生带来更高的净收益。我们可以分别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与“相机选择”原理来分析这种诚信缺失的产生。

1.“囚徒困境”分析

假如按现行的收费制度和收入水平计算,一个贫困生4年需要2万元才能完成学业。按正常情况,毕业后能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每年收入1万~2万元计算,如果拿出一半收入还贷,由于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在校期间由财政100%贴息,毕业后由学生自负利息,年复利为6%。最快毕业两年后可以还清贷款。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双方在不同情况下的利得。如图1所示:

其中,括号中的数字分别为银行和学生的利得,我们逐一来分析每一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银行为学生助学贷款c万元,借款学生毕业后到还贷时总收入为c+e+h。若他能履约,向银行还款c+e万元(e为贷款利息)。这可以说实现了助学贷款的初衷,学生自己还有h的利得。第二种情况,银行为学生贷款c万元,借款学生违约,造成银行连本带利未收,实际上银行损失了这笔资金,而学生净获利c+e+h万元,这就是诚信缺失造成的违约后果。第三种情况,银行拒绝为学生贷款,停发助学贷款,但是银行可以把这笔资金贷给别的机构或个人,它至少可以获得e的利息。而学生不能获得这笔资金,也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辍学,这实际上造成了学生个人最低为c的损失。第四种情况,学生可能违约,银行也就可能拒绝贷款,两者没有合作意向,机会成本为0,双方的利得或损失就为0,这或许是双方按照各自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的最优策略。

2.“相机选择”分析

“相机选择”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助学贷款中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如图2所示。图中三个终端黑点处的数组,表示博弈各方到达这些“终端”路径所实现的得益,其中第一个数字为先行为的银行的得益,第二个数字为后行为的学生的得益。

图2中最上方的圆圈表示银行的选择节点,银行在此处有“借”与“不借”两种可能。如果银行停发助学贷款或不经办此业务,则博弈结束。它能保住c万元本钱,而学生则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如果银行选择“借”,则到达学生的选择信息集,轮到学生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银行在发放助学贷款时,都是假定借款学生是可信的,即未来毕业后学生会主动还贷的。若银行预知学生不可信,则银行与学生的合作最终成为不可能。那么,有没有办法使得学生变成可信的,从而使银行愿意选择“借”,而学生遵守诺言选择“还”,最终增加双方的利益呢?事实上,这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必须增加一些对学生行为的制约。

在图2中,当学生选择“不还”贷款时,他可能会频繁更换工作与住所,使学校和银行不知其去向,而无法追偿贷款,或者追偿的成本太大以致于放弃追偿。如果银行在学生违约时可以用法律武器,或通过其他途径,如向贫困生家庭追偿,进而向借款学生追偿贷款,则银行的合法权益就有保障。这时双方的选择,以及学生对银行选择行为的判断,就会使学生自己的行为发生变化,博弈的结果就大为不同了(如图3所示)。

这里,第三阶段银行的行为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有了这个阶段,博弈的结果大为不同。当学生违约时,银行可以选择“追偿”。当然,由于目前相关体系还不健全,如个人征信系统、还贷监测系统、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以及公安部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完善,银行向学生追偿的成本过大,使得银行追偿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因为预知银行将“不追偿”,所以借款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违约。

若学生违约时,银行肯定选择“追偿”,至少可以追回本金co对学生来说,当他完全清楚银行会唯一选择“追偿”时,并且知道银行“追偿”的威胁是可信的,若他“不还”贷款,等待他的必然是一场官司和家庭及个人的名誉扫地,假设其最终的利得为0,那么学生理性的选择肯定是“还”贷款。也就是说,在银行的追偿行为保证实施(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保证)情况下,学生的“还”贷许诺就成为可信的会信守的许诺,那么银行在第一阶段会理性选择“借”,而学生在第二阶段会理性地选择“还”贷,从而双方各得利益,结束博弈。

三、建立“三维”被迫诚信机制

根据以上分析,依靠学生的道德等内在诚信约束效力非常有限,他们的违约是有极大可能性的。为此,我们建议设计一套外在的诚信约束机制,迫使学生不得不守约还贷。我们将这种诚信机制称之为“三维”被迫诚信机制。之所以称其为“三维”,是因为在这里,将由政府、银行、贫困生家庭以及借款学生形成三维立体图(如图4所示),其中政府和银行对贫困生家庭进行还贷的监管,同时政府、银行和贫困生家庭又对借款学生形成制约,以使其毕业后能自主还贷。

上述的“三维”被迫诚信机制,反映了政府、银行、借款家庭和借款学生之间的权责、义务以及有关各方的制约关系。

1.政府推行助学贷款政策,并颁布有关助学贷款的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至,还没有统一的助学贷款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虽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大好政策,也是一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规范约束借贷学生的行为,使银行的权责在学生不还贷时没有受到法律保护。既然我们要坚持推行助学贷款政策,健全法律规范是很必要的。我们建议政府应抓紧制定《助学贷款合同法》和《个人信用管理法》。在这些法律中,规定银行、借款家庭和还款学生在助学贷款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定学校、银行和用人单位等在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和使用中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提供虚假信用资料的法律责任。通过完善助学贷款的法律法规,把银行、学校、借款家庭和还款学生的行为纳入法制轨道,从而减少信贷风险(林华,2005)。因此,在我们设计的“三维”被迫诚信机制中,政府是助学贷款政策的积极倡导者,也是相关助学贷款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并且由于目前助学贷款的利率不高,学生在校期间借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所以,政府也是助学贷款政策的帮扶者,而且在助学贷款的执行中,政府有权利对借款家庭和借款学生进行监督,使得学生按期还贷,减少违约。

2.银行经办助学贷款政策,并委托当地农村信用社直接向贫困生家庭贷款

目前,助学贷款主要由学生在高校内申请,由各经办银行与学校和学生本人签订借款合同,但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很大,虽然新的助学贷款政策要求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贷款初审,并负责督促学生及时还贷,提供学生毕业后一年内就业地址或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对已毕业学生的去向进行跟踪是很难的,而银行追偿贷款的成本很大。因此,我们认为银行在经办助学贷款政策时,可以和当地农村信用社联合直接向贫困生家庭贷款。因为学生家庭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小的群体,对其还贷的催收成本不是很高,其违约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何文标,2005)。

银行在经办助学贷款政策时,可以以优惠价打包出售给学生原籍所在地的省级农村信用社,再由农村信用社的各网点直接向贫困生家庭贷款,并由其向贫困生家庭对所欠贷款进行催收和管理。农村信用社可以作为受让的金融机构,是因为绝大多数贫困学生来自农村,它能比较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与贫困生家庭沟通。虽然有些贫困学生来自城市弱势群体,但是信用社在城市或城郊都有营业网点,也有条件对城市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进行管理。

相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说,农村信用社对助学贷款的管理和催收的成本比较小。若某个学生到期不还贷,农村信用社可以委托当地的信用网点向其家庭追偿。一般来说,家庭违约的可能性比较小,它们不会因“赖账”而使其名誉受损,而且贫困生家庭对其借款子女有催还借款的义务,借款学生会听从家人的劝告而自动还贷。

3.贫困生家庭向银行及信用社申请贷款,并督促子女及时还贷

将现在大学生在高校申请助学贷款,改为在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由贫困生家庭在当地为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这样,对银行来说,减轻了集中借贷的压力,同时也便于受委托的当地信用社进行贷前调查和评估,以及及时联系借款学生和催收贷款,从而降低风险(吴钦春,2005)。

在学生考上大学后,贫困生家庭可与学生本人联合向当地信用社申请助学贷款。因为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它是以借款学生毕业后能还贷为前提的。当地信用社在收到助学贷款申请后,可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解与评估,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一般说来,贫困生家庭流动性较小,当地信用社可以很方便其进行贷后管理,若贷款到期,也可以通过家庭与其子女联系,及时催还贷款(夏纪军,2005)。

4.贫困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但负有毕业后偿还贷款的义务

近些年来,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得许多农村家庭难以承担教育的高收费。政府推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为许多贫困家庭解了燃眉之急,但极高的贷款违约率使这项政策的长期实行遭到阻拦。在我们设计的助学贷款的“三维”被迫诚信机制中,借款学生与家庭可在原籍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并负有偿还的义务。借款学生的还贷行为将受到政府、银行(包括当地信用社)和家庭的制约与监督。因为助学贷款是为资助学生的学业而贷,学生是最终受益者,他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还贷义务。若学生违约,其家庭将难逃债务的追索,可以说贫困生家庭是其子女还贷的担保者,它负有子女违约时还贷的义务。

篇5

一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经历九个步骤: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解聘、甄别、定向、培训、绩效评估、职业发展、劳资关系。第一,重视个人品行好劣和常识,金城银行就十分强调职员的道德素质“银行为信用事业,工作人员多与钱币之出纳有关,故其品格所系尤大。或谓银行员,须求其忠实、勤勉、忍耐、诚属必要,然此等美德亦为常识丰富着乃可具备……本行有鉴于此,历年用人方式,虽不外招用、荐用、聘用及考用四者,而皆注意与其品格与常识,以作遴选之标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则强调“用人只要,在乎慎选,理想之银钱业从业员,须具强健之体格、灵敏之头脑、丰富之学识以及热烈之服务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全才的员工,因为“银行行员与各界人士接触,如仅知筹握算作机械式之工作,而于现代知识,缺然未备,则应付环境,必不可免有时而穷”,所以招募员工“不必限于银行系、会计系、经济系出身之学生,考题亦不宜陷于一隅”。第二,把学校毕业生看做重要的员工来源。金城银行“各行外用人,须以学校出身为标准,如中外大学或国内中等商业出身者均可雇佣”,周作民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一、学生出身,无帮派习气便于管理,学习过专业知识节省在培训投入,年轻人富有朝气有开创性;二、大量招收学校毕业生,也可以作为一种广告宣传,富有轰动的广告效应,树立了金城银行公开择优良好形象,无疑增强了社会的好感。浙江兴业银行同样视学校为人才择选的基地,与优秀大学、中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设立“浙江兴业银行助学金制度”,即每年定额给学校一笔奖学金,凡入学考试在前20名的学生,愿者立下书面保证;有志于金融专业,并毕业后首先接受浙江兴业应选的;只要申请者每年考试总平均分在75分以上,浙江兴业银行全部给予助学金,直至毕业。这样在学校中发现培育人才,节省了考核应聘者的成本。第三,重视入职考试。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规定:“罗致人才之方法,或登报、或发信于学校、或托熟人介绍,均无不可,但必须经过下属三个步骤”:其一,笔试。考试内容可能涉及中英文书信、珠算、笔算、中文簿记、西式簿记、估看银元、英文默写等等。其二,口试。全面了解行员的反应和随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其三,体格检查。“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银钱业所需要职人员,必须德智体三育具备着”。盐业银行规定“本银行任用新员生除有经验学问由总经理或分行支行经理所素知自行遴定者外余须经考试手续及格者方能录用”并定有《行员考试规则》。浙江实业银行每次招考都要经过笔试和口试两道程序,分为正取、备取两类。第四,广泛猎取高级人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银行家们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越发渴望,金城银行的周作民在国内大学和企业中,陆续罗致了一批留美学生,从事研究调查工作,或担任较大城市分行经理。如留美归国原在燕京大学执教的全邵文被聘为金城的顾问兼北京市东城办事处主任;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的王文山为南京分行经理;1927年金城银行在大连设立分行时,为了应对日本政府特殊势力,延用了日本留学生杨济成为大连分行经理;1931年在哈尔滨设立分行,也让杨济成兼任,后把杨济成调往北平担任北平分行经理。聘请当时著名会计师兼律师李文杰担任常务顾问,聘请著名学者刘大钧担任顾问,进行信用调查和保证投资安全。另外,金城银行周作民还特别雇佣了一批精通日文、德文、法文的人才,专备与外人接触担任联系和翻译。这些高级人才的聘用解决了一系列关于经营上的难题,同时也巧妙地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关系中保持有利位置,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笔者想特别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近代商业银行都是采用上述方式选拔和聘用人才,同样取得成功的聚兴诚银行却依旧采用了传统的招收学徒、任用亲友、延揽客卿等方式充实员工队伍。但应该看到像聚兴诚银行这样偏安西南,传统且不发达,并具有传统浓厚封建家族色彩的模式正在慢慢消失,不是时代的主流。

二、员工的培训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员工培训上是不惜血本的,先是设立“实习学校”以“训练银行专门人才”,1929年改为银行传习所,扩大了招收名额,以高中毕业生,大学预科或高等学校实习两年以上者,学习期限两年,后又改为训练班,由行中重要职员专责办理,训练期限也延长至三年,这说明从一名被录取的学员到正式行员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十分重视对行内副经理级行员的专门训练,主张各分行经理每年外出旅行一月,“无论欲往何处,均听自由,本行供给旅费”,目的只在放宽目光,增加见闻。金城银行同样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试取员生,或指定学校,加以深造,或由高级职员,时予指导。且一般人员无分新旧,均随时邀请名流演讲,或延聘良师补习,藉为学识,技术及修养上各种研练,并遴派前往各地考察商场、工厂以及农村之实况,或赴海外留学,俾宏造诣,要皆于量器使之中,注意其品格之向上与陶冶,学问之精进与活用,以增进同人之素质”,周作民与天津南开经济研究所商定,大学生录取后,再送至该校培训学习一年,分实务训练、实地训练、农村服务训练三种方式,以弥补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弱点。浙江兴业银行的培训就更加规范,“已授予基本实务知识,补充必需学术,导习工作技能。训练除授课、实务、演习、习练工作技能等项以外,还包括服务指导和支配能力,使员生能有机会轮番到本行各主要部门实习,为培养‘通才’创造条件”。近代银行的员工上岗培训已经注意到了岗位轮换,一方面让员工全面了解银行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为发现员工差异和特点,适时适地安排适合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员工素质,开阔了员工视野丰富了经验。另外,这种人力资源的培养,十分强调时效性、针对性,不同于旧式钱庄票号掌柜对学徒的生活上的差使,而是针对业务实际,面对实际问题的培养,提高了培养质量和效率。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挖掘了员工潜能,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员工的考核考察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非常善于组织人力和实用人才,他最讨厌三种人:一种是不知节俭,甘心堕落的不识艰难之辈,他称之为“少爷”;一种是官派十足,应办之事随意搁浅,他称之为“大老爷”;另一种是工作被动应付死气沉沉,他称之为“老太爷”。他不允许这三种人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存在,所以他力求办事讲究效率,反对浪费。“行员办事成绩,贵乎缜密考核,以为升降奖惩之准绳,考核务求严明公正,办之极精,俾顽者廉而儒者立,然后始能上下振奋”考核分为经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就前者而言,一般人员由上一级主管负责,总行各部经理、主任及分行经理和副理则由总经理负责,从办事效率、思想作风、举止行动、社会关系等各方面进行考核,随时注意其表现。年终考核则与年终奖金结合起来,能够得到多少奖金将直接取决于各个行员当年的业绩。考核的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优秀分子——身体健康、耐苦耐劳、气质纯良、头脑敏捷、办事有条理、有事业欲望、视行事为己事……对于职务能胜任愉快可任较重之职;第二类,可用分子——身体正常、无不良习气、头脑清楚、办事虽能有条有理但尚属按部就班……对于责任只求交货通过、对于职务尚属称职;第三类,成问题分子——身体孱弱、精神萎靡、习气下流、头脑不清楚、办事杂乱无章……沮丧同仁意志、敷衍塞责、对于职务未能尽职。金城银行“各行员平日按周考核,每届月中将是月告假人数、日期及其事由,开单汇报,其有一次请假在一星期以上者,该管职务有何人代替,并报出,以便考核”,金城银行特别重视员工的时间绩效,周作民设立了员工签到制度,“凡在上下午办工时间迟到10分钟,均作请假半日论,须填具请假书;同时如无特别工作及其他特殊情形,而未将当日公事办完即先离职者,应做请假一日论,须补填请假书”。严格的时间管理,强化了员工的时间观念,提高了办事效率。浙江实业银行每年年终时都“分工作、才能、学识、经验、操行五项”对员工进行分数评定,每项最高分为二十,总分在“九十分以上者晋三级,八十分以上者晋二级”,六十分以上者要相应降级,各级主管进行初核后还要由总经理进行复核。盐业银行规定“分行支行经副襄理办事处正副管理之服务成绩由总经理核之,但管辖行经理对于管辖行内支行经副理或办事处正副管理之服务成绩得随时查核密陈总经理至少每年终应密报一次”,对于普通员工的考核考察规定“守规、从命、勤劳、敏捷、整洁、精细、和睦、礼貌、自动能力、干练”等是个标准。

四、员工的激励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的手段主要有物质和精神激励两种。良好的员工需要良好的士气,为了维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近代的商业银行都比较注意对员工的激励,争取最大的工作效率,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一,常用的物质激励形式主要是工资、奖金、和福利。首先,民国时期银行职员的收入在当时还是比较高的,为激励员工银行还实行等级级差工资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将行员分为初级试用助员、助员、办事员、职员五个级别。其中,试用助员分3个等级,工资由35元到45元不等”,其他职务都是划分为三等九级,并加一级超级,共十级,每级薪金不同。“助员工资分为9个级别,工资由50元到95元不等,级差也是5元,办事员分为10个级别,工资由100元到190元,级差为10元;职员亦分为10个级别,工资由200元到300元,级差为20元”。金城银行将其行员资格分为:办事员、练习生和服务员、司务员、递信员三个级别,个级别有不同的学历要求。办事员,要求在国内外大学经济、商业、银行、会计及工商管理等系毕业或同等学力者;练习生,要求在国内各地高级中学毕业或同等学力者;服务员、司务员、递信员要求初级中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力者。金城银行每年年终举行全面考核,据以“晋级加薪”。中南银行将员工薪奉分为三等,共73个级别,大陆银行将员工的薪俸分为六等,共48个级别。正式通过这样的级别工资制,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挖掘了员工的工作潜能,增强了同行员之间的竞争,相互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其次,实行股权激励机制。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本着“人人是银行,银行为人人”的企业管理理念,为了激发行员的企业归属感,视行员个人利益与银行利益相结合,避免出现行员利益与银行利益向悖,1930年该行增资250万元,使实收资本达到500万元,而在新增的250万元中有125万元是由行员认购的,即使是“茶房”等一些低层的职工,陈光甫都会分给他们一些股票。大陆银行“月薪在六十元以上者应购股票二千元;月薪在三十元以上者应购股票一千元;月薪在十元以上者应购股票五百元”。这种类似传统票号中“顶身股”似的股权激励,缓和了雇佣矛盾,实现了银行与行员利益的一致性,有利于调动员工“银行是我,我是银行”的工作热情。

第二,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内容十分丰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首先,培训激励。近代银行从员工选聘开始,就给与准备入职的员工已全面的培训,让员工感到银行对自己的重视,既满足了员工的技能需求,又调动了员工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对员工一种有效的激励。其次,参与激励。就像上面提到的,给员工以股权激励,不但使员工在物质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分红好处,也使员工自觉的参与到银行的管理中来。增强了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培养了员工的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努力工作的动机。再次,目标激励。“人人是银行,银行为人人”的目标激励,使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协调,通过目标激励,使员工看到自身对银行的重要行,发现自身价值,调动员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第三,福利。金城银行“值此暑天气候过热,我行办事人员经日辛勤,不得不于是另求调节之方,以为保持健康及借资休息之法,本处与平行就香山备赁住房,并拟备简单清洁伙食,凡人员前往避暑者轮流支配,每人以星期一为限于休息之中,其旨趣不在仅以游观为乐,而兼及身心学问两者获益”,可以看出金城银行在炎炎夏日给员工的避暑纳凉煞费苦心,另外该行“总经理及京行同人,因平日于办事完峻后,为文艺游艺之研究,曾共同组织同德会,所有补习、讲演、游艺等事,均已先后举行,查此等组织于行员身心殊有关系,……所有余问之时,必有陶冶之备,求其于精神学识两有裨益,莫若此也,相应通知各行依照办理。附寄章程(十四条),以便分览”。由此,我们可以考到,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二者是相得益彰,有机结合起来的,物质精神双动力的激励措施,成功的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和自觉性,既鼓舞了员工士气,又实现了银行与员工的团结。

五、近代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迪

篇6

关键词:融资结构,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战略眼光

 

【正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如今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融资是企业财务增长的最有效途径,如何利用融资来保证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增长成为了值得探讨的财经问题。

一、保证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需要注意的融资结构问题

1.重塑债务的市场社会信用基础

需要融资的企业往往会出现债权问题,在这样的企业之中,可以尝试使用大额质押存款。国家有政策对于全球性的商业银行如花旗等开出的同意给企业融资的银行信用证视同于企业帐户上已经有了同等金额的存款。现在国家的政策进行了稍许的变动,国内的企业现在很难再用这种办法进行融资了。只有国外独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才可以。所以国内企业想要用这种方法进行融资的话首先必须改变企业的性质。毕业论文,战略眼光。这种融资方式可以改变企业由于商业信用关系紊乱使货币信用基础薄弱,大量银行贷款变为不良贷款,大量贷款挂帐、挂息、逃债、废债严重等情况的出现。质押融资,可以避免出现信用链条断裂、三角债、多角债问题的出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这样的融资结构是重塑债务社会信用基础,树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观念,规范商业信用行为的标准。

2. 合理安排资金结构

融资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排资金,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融资结构的选择上必须要考虑到资金的使用问题,多种融资方式都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数额的资金,但是资金的使用却是更为重要的内容。采用银行承兑的融资结构,可以促使企业更为合理地使用资金。银行承兑融资,主要是指投资方将一定的金额比如一亿打到项目方的公司帐户上,然后当即要求银行开出一亿元的银行承兑出来。毕业论文,战略眼光。投资方将银行承兑拿走。这种融资的方式对投资方大大的有利,因为他实际上把一亿元变做几次来用。他可以拿那一亿元的银行承兑到其他的地方的银行再贴一亿元出来。起码能够贴现80%。从净收入的角度来考虑,银行承兑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毕业论文,战略眼光。但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加大了股东权益的风险,会使权益资本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内,权益资本成本的上升不会完全抵消利用资金成本率低的债务所获得的好处,因此,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下降,企业总价值上升。但是,过度利用财务杠杆,权益成本的上升就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会上升。

3.准备企业的财务结构调整

在融资过程中,投资人也就是融资方投入了企业急需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调整就变得有必要也有可能了。毕业论文,战略眼光。为了保证财务的可持续增长,企业采取了融资手段,但是同时也必须准备应对投资人对管理的查验。大多数人可能对此反应过敏,但是在面对投资人时,这样的怀疑却是会经常碰到的,这已构成了投资人对创业企业进行检验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家需要正确对待,并在查验出现问题时,做出合理性地财务结构调整。同时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情况下,投资人可能会要求企业家放弃一部分原有的业务,以使其投资目标得以实现。放弃部分业务对那些业务分散的企业来说,既很现实又确有必要,在投入资本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只有集中资源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国内中档精品连锁酒店维也纳连锁酒店近日获得美国私募基金奇力资本基金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也是继赛富基金(SAIFPartners)注资之后维也纳连锁酒店完成的第二轮融资,维也纳连锁酒店就是在不断地财务监督和财务结构调整下才获得投资方认可,而获得融资机会的。

二、以财务可持续增长为战略目标的企业融资策略

企业追求可持续增长并不是说企业的实际增长率要急速地高于可持续增长率,而是企业要有能力解决由于超高或缓慢增长带来的财务问题,有必要的判断能力的企业才是可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

1.企业利润实际增长率攀高的情况下

在企业利润实际增长率攀高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判断这种状况会持续多久,需要明智地决断出增长情况是暂时性的还是长期性的,如果是暂时性的,企业增长周期还有多久。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的高速增长往往都是暂时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合理融资,企业用多余的现金归还借款,提高留存收益率(降低股利支付率),增加留存收益融资,可以减少融资成本,维护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增强公司抵抗风险的能力。

2.企业利润增长率降低的情况下

企业利润增长率降低的情况下,企业必然会考虑选择何种渠道筹资,在这种情况下,融资要考虑到新增投资的报酬率不能超过要求的报酬率,而单纯的销售增长不会增加股东财富,是无效的增长。毕业论文,战略眼光。企业财务管理者要提高实际增长率,就必须利益融资机会,让实际增长率趋近可持续增长率,在公司内寻找选择新的投资项目,管理者必须仔细考虑它自己的业绩,以发现和消除对公司增长的内部制约。例如: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型投资项目相应激增。毕业论文,战略眼光。包括钢铁、炼油、化纤、半导体、无线通讯、电力、高速铁路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台湾知名企业在利润增长率降低的情况下,都申请融资,将发展目标投入到发电、通信、运输与环保等公共建设企业开放,以致项目融资逐渐成为台湾地区金融市场的主流。

总之,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增长要依靠融资结构的力量,要在融资过程中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准备企业的财务结构调整,以求重塑债务的市场社会信用基础,以财务可持续增长为战略目标来选择企业的融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书兰.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财政监督,2009,(16).

2.瞿天易.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

3.郭蕾.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的指标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0).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满足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经营与管理人才需要,尤其是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的发展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一个新专业。她是既与本科院校金融学、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有联系,又与之有明显区别的专业。主要培养基层商业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营业机构业务经营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金融业岗位职业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从而适应基层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营业机构业务经营一线人才需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特点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应紧跟国内外金融业大变革、大重组的时代步伐,进行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教育。当今,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特点:一是金融业发展的产业化、工程化、信息化,使金融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中的核心战略产业;二是金融的载体和经营方式正在向网络化、虚拟化和混业化发展;三是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正在打破国界、区域界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四是金融业的运作目标,开始出现从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向两大目标:追求效率和追求安全;五是金融发展将走出传统的“竞争优于垄断”的定式,走向民主化管理的发展道路;六是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发展很快;七是金融从业人员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这些特点必然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金融业发展新特点,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改革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调整并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使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教育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特别是地方金融、股份制金融、合作金融的发展输送合格高素质人才。

二、中外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从所设课程的结构来看,国外注重对金融市场类、风险管理类、公司金融以金融产品营销策划类课程的设置;而我国注重开设培养学生理性认识的课程。二是从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来看,国外这一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基层商业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各个业务环节;而我国则以银行、证券、保险基本理论知识为主。三是从理论课程的设置来看,国外理论性课程少,我国理论性课程多。四是国外注重任职资格教育;而我国高职院校注重学历教育。五是从课程的总数量来看,国外的课程数量明显比我国少。

三、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是培养综合核心技能的重要一环。另外,由于这一专业具有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多学科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具有鲜明的多学科相结合的应用性特色,在其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得到具体的体现。

1.服从于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的实现。

2.强调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体现专业特色。

4.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制度有机结合。

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

科学合理的建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总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用性原则。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课程计划适应现实的社会需要,实践教学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也要尽量和现实需要联系紧密。

2.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体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

3.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原则。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与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并选用相应教材,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资格证书。

4.多学科,重核心能力原则。为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在课程中应增设诸如财经职业道德、金融礼仪等课程,以侧重于对学生包括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5.模块化原则。模块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十分有利于学校课程开放,可及时删减陈旧重复课程或课程内容,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调整课程重心,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先进性与时代性。

6.地方性、区域性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特点,重点突出相关专业课程,以便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服务于当地、就业在当地”的市场定位思想。

7.特色化原则。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体现各高职院校各种资源的优化利用,培养专业特色人才。

五、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设想

1.改革基础课。对传统的老三段中的公共基础课进行改革。根据职业岗位所需核心能力和技能开设课程。

2.重组专业(含专业基础)课。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要求开设课程。将课程体系分成专业基础课程、通用业务技能课程、岗位业务技能课程和发展能力课程四个模块。发展能力课程则是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开设的课程。

3.强化实践课。应根据技能形成需要开设课程(或项目)。如:模拟商业银行业务实习、模拟证券业务实习、模拟保险业务实习、金融产品营销实习、社会调查、课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在必修课、选修课中开设校本课程、与职业资格证考试方向一致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李海燕,刘明亮.高等专科学校证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55-56.

[3]封思贤.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8-41.

篇8

银行面试自我介绍应该怎么说,面试时的自我介绍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面试的顺利与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农行面试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行面试自我介绍模板3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农行面试的自我介绍范文1

我是这次面试的第_号考生,__,蒙族。20__年_月,我毕业于__大学__学院__专业,在大学的四年里,我学习了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法律的基础知识。大学期间表现优秀,曾获得院级优秀假期社会实践论文。20__年寒假,我曾在福利院和养老院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帮助残疾儿童补习功课,照顾孤寡老人的一些生活起居。在这个期间,我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培养了良好的服务的意识。

我性格开朗为人坦率,有责任感。同时我态度严谨、认真。银行的工作通常比较琐碎,我的优点是能够把琐碎的事情专心致志的做好。我的基本人生观是乐观奋斗,这种人生观使我通常比较重视精神生活,比如:合作无间的工作伙伴和认可我的工作环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事业。”我认为这份工作能够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希望贵行能够认可我,给我这个机会,谢谢。

农行面试的自我介绍范文2

你们好,我是来自____商业银行_班的应届毕业生__。首先感谢广发银行给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对于我的情况简历上都介绍得比较详细了在这理我想谈一谈我对这次贵行招聘的认识。

在金融学院这4年的学习生活让我满载而归,4年里我系统的学习了有关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金融学,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等。我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银行已经不仅仅在承办存储款等业务,更多的是承担一种信用中介,银行已逐渐发展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取的金融机构。

能够到银行就业更是我们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首选。而我们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这方面也为我们量身打造了一个系统的就业体系,如对点钞、票币百张、五笔打字等专业技能进行了一定的培训与考核。另外学校也安排我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尤其是在工行的实习,让我熟悉了银行的工作环境,了解了银行大堂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大堂是银行不可或缺的岗位,它是银行的门面,是银行业务的讲解员,也是银行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在这个岗位上不仅仅是体现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我的耐心,意识,应变能力,端正我的工作态度,所以我很看重这次贵行招聘的机会。如果我能成功,我一定会努力成为企业认可,客户满意的优秀员工。谢谢!

农行面试的自我介绍范文3

各位考官好,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下面我将用三个与会计相关的专业词汇来简要介绍自己。

一是固定资产,二是流动资产,三是借贷平衡。首先,固定资产代表的是我的性格。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从小教育我与人为善,这也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性格开朗且活泼的人,在和他人相处过程中总是能给被人带来欢乐,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汇总,我总能成为活跃分子。其次,流动资产代表的是我的知识。大学期间我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踊跃参加课外实习,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努力,我的专业素养一直名列前茅,并在今年成为学校20名优秀毕业生的一员。知识是我今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资产,也会随着时间和阅历的丰富不断增加,成为宝贵的流动资产。最后,借贷平衡是指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之间保持平衡。我深知学生干部经历能够提升沟通、组织等能力,因此在担任团支书一职时积极承办“模拟炒股大赛”、“三月学雷锋”等一系列活动,并且与其他系部共同承担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

篇9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06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 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00-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生以上,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对法律、财务、金融、会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在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会在年薪十万以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用作为工资来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于与不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的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到处奔波,地点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的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在2000-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到处奔波;也可以悠闲的享受客户的交易费用。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的,拉得好坐着来钱,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的金融常识;耐心、细心的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2000-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对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证券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二)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对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密切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银行招生基本是大类招生,金融专业的口径大,可以做很多工作,但无论任何职位刚开始都会到营业部从柜员等基层做起。

银行支行主要负责负债业务、咨询业务、理财业务的执行,因此职位设置有柜员、信贷经理等,如今任何新职员都会被安排到这类工作中熟悉基层情况,学历要求基本是本科生,工作工作跟人打交道很多,相对会比较忙,工作压力和竞争会比较大,因此需要职员有耐心,细心的特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2、稽核合规王处案例采访

工作内容:银行操业务作规范监督检查

工作坏境及地点:稽核合规部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金融常识、法律法规知识;耐心、细心的人格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年薪15万左右

3、小结

同样,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银行业基层、中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银行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四、报告总结 因此对于金融毕业生就业而言,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归纳出几点建议:

1、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且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在平时学习中,多多注意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不二法门。

2、在夯实专业能力的同时,参加一些实习工作,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很大帮助,在工作时也能够快速上手。

篇10

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现代银行的出现,将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虽然金融市场有所发展,但金融活动主要集中于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金融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货币银行方面;20世纪30年代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出现,金融学建立起宏观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50年代后各经济主体迅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使得以金融衍生工具创新为核心的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学理论从宏观抽象理论分析转向了微观金融分析,运用投资组合理论、CAPM模型和MM定理对资产组合、衍生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等逐渐成为金融学的主流。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只研究宏观的货币政策、理论和银行存贷款业务管理;改革开放后从大一统的计划金融转向了多元的市场金融,形成了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多层次金融市场,微观金融发展迅速,金融研究转变为注重研究微观个体的金融决策;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基金和租赁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国各个地区纷纷成立,主板市场包括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以及债券市场等多层次金融市场迅速发展,投融资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等金融工具创新,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能力、能将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融为一体处理各类金融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各地区经济金融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许多金融机构招不到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学生面临相当大的就业压力,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还适应不了经济金融部门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质量和结构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建设中必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是由专科院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其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等各方面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差距,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却缺乏特色,和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而且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再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定位为高级金融人才是适应不了我国经济金融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基本沿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和实验室教学以及实践实习等设置课程体系,主要注重宏观金融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论文撰写的训练,新型微观金融理论和数理知识传授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对不足。虽然宏观金融部分教学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金融政策,但如果缺乏微观金融基础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金融的内在本质与运行机制;数理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现代微观金融三大核心理论CAPM模型、MM定理和B-S欧式期权定价模型的学习都可能感到困难,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和运用了[1]。虽开设了与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相对应的《会计原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但对加深学生对金融市场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开设相对不足;只开设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实时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还缺乏外汇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与行情分析及保险实务模拟等方面的实验课程。

(三)实践性教学相对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虽然专门安排了实践性教学,但由于与本地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缺乏深入的合作关系,有的学生找不到金融机构进行各种实习,即使到金融机构的各种实习业大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深化对金融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

(四)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大部分是来自高校的博士硕士,虽然受过较为系统的经济金融学学术训练,具有较深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但由于大多没有在金融机构工作过的经验,自身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业务工作经验;虽然也从金融机构等实践部门聘请一些高管和业务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学,由于他们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系统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探讨

(一)人才培养目标创新

由于和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各方面差异的实际存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生存发展必须要寻求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其培养目标是应该为本地区金融业发展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培养学生良好基本素质、掌握金融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更应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特色,强化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微观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就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业工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应该是服务本地方经济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培养的学生应全面掌握金融学专业基本理论体系和和专门知识以及金融领域基本工作技能,形成良好的金融专业素养;主要应关注金融及相关领域的原理性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侧重学习掌握基本经济金融理论及其应用以及金融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外语和数学等现代金融活动所必须的工具以及良好的人文品德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人才具备的应用型特色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然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是有差别的,不仅要求熟练掌握运用各种金融微观业务操作技能,更要求具有坚实的金融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宏观理论分析能力,那就是工具主义教育,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题中之义了。[2]

(二)课程体系创新: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突出能力导向

应根据金融学专业对应的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从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在坚持学科专业导向的基础上、强化能力导向,不必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专精深,而应关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交叉融合,在基本掌握经济金融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对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

2.课程体系模块化

打破原有的按学科范畴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以基本素质、经济学基本素养、分析工具、宏观抽象、微观分析、操作技能等能力培养进行金融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可分为通识模块、基础模块、方法论模块、宏观模块、微观模块、实验模块等通识模块主要强调学生品德操守、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基础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为后续的金融学理论和专门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法等;方法论模块主要体现金融学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的金融分析工具支出,由于金融创新出于规避风险和管制的需要,金融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发展迅速,其定价对于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金融分析工具要求很高,这是现代金融人才所必须掌握分析能力,主要包括微积分、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规划、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程序设计等;宏观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概念、宏观思维方法和抽象分析能力,使学生能深刻理解金融现象的本质,主要包括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学;微观模块主要体现金融学科的微观化、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金融新发展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主要包括投资模块(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银行模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银行信贷管理、银行会计)、保险模块(保险学、个人风险与保险);实验模块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差距,强化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开发设计有效的实验课程,要涵盖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主要涉及的实务操作,当然可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情况有所侧重,主要包括银行实际业务操作模拟实验(如国际结算业务、银行会计业务等)、公司财务业务模拟实验、证券投资业务模拟(如外汇、期货)、保险业务模拟、金融工程实验、金融统计分析等等。由于各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多的内容交叉与重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确定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在各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中注意综合平衡,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的关键就在此。

(三)实践性教学的创新

加强本地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深入合作是实践性教学的关键。以专业导论、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金融专题调研、毕业实习、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使刚入大学对金融专业所知甚少的学生对金融学专业和相关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通过第一学年通识模块、第二学年基础模块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较为完备的人文素质和经济金融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这时可以安排两个月的时间送学生到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以及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认知实习,使学生得到初步业务技能的培训,学生将对未来所从事的金融职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体验认识,可以引发学生学习金融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兴趣,将为下一步的专业宏观模块、微观模块、实验模块学习打下基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深入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掌握金融理论知识的学生在专业实习中通过在金融机构的工作实践培养运用所学金融学基础理论与专门业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真正以金融从业人员的身份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培养学生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利用暑期安排学生进行金融专题调研,要求形成调研报告,既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带着毕业论文选题所需解决的问题到金融机构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在金融工作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深化对所学金融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是对本科四年金融学专业学习的一次全面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可使学生开阔学术视野,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初步的学术研究训练。

(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