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2 15:2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场舞协会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体育政策法规要素株洲市全面贯彻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制订了《株洲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体育篇》。在《株洲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树立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制订了打造株洲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职工体育、社区体育和具有炎帝文化特色的农民体育品牌,推动全市人民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力争全市体育人口达到50%,保障体育经费的总目标;确定了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培育壮大体育产业的主要任务。2012年底,株洲市体育局成立了全面健身工作计划制定小组,为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实施,制定了《株洲市全民健身工作章程》和《株洲市体育总会章程》。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株洲市政府贯彻执行了我国的体育法律、法规;二是依据株洲市经济状况及地方特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保证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
1.2体育经费要素株洲市全面健身经费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财政拨款。株洲市坚持全民健身的“三纳入”工作,即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器材的购买和体育活动开展的经费纳入到市财政的预算。如2010年,在株洲市的沿江风光带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人行步道、自行车道、标准篮球场、室外健身路径,这些场地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购买投资达1900万元。二是体育彩票。2012年,株洲市发行体育彩票约2个亿,其中百分之一为公益金,用于五县四区群体活动经费、全市群众职工各项体育活动及会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各协会群体活动等。三是社会赞助和自筹经费。单项体育协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社会赞助和自筹资金。如株洲市广场舞的比赛由三一歌雅郡赞助10万元,《自行车协会》的台湾环岛游以自筹经费的方式,每个参与者出资一万多元。调查结果表明:一是全民健身经费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二是经费主要投入到场地设施的建设;三是株洲市全民健身活动的保障经费人均将近6元,比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经费较少。主要原因是株洲市与我国东部的中小城镇相比,经济欠发达,社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1.3体育场地、设施要素株洲市共有体育场地1319个。其中,体育馆15座,运动场204个,游泳池17个,各种训练房1252个,人均体育公共用地面积达到1.1769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使有条件的社区建成1个公用篮球场、1条健身路径和1个室内健身场所;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村为重点对象,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台等经济适用的健身设施,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篮球场。2015年,力争人均体育公共用地面积达到1.30平方米2011年,在株洲市茶陵县和荷塘区兴建了农民健身广场各一个,完成35个行政村的配置任务。2012年,在全市建设全民健身广场2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0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套。株洲市所有的大学、中专、职业学校的部分体育场地,在早晚两个时间段对外开放,15.8%的中学部分体育场地定时定点对外开放,小学的体育场地不对外开放。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株洲市体育场地少,体育设施不足;二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因投资大,收益小,所以以政府投入为主,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和第三部门的参与少;三是学校场地对外开放力度不大。
1.4体育活动开展要素2011年以来,株洲市体育局组织、协办、参赛各项全民健身活动70多个。如:2011年举办了第四届市大众体育运动会,2012年的株洲市风筝文化节、航模表演大赛、“两型看株洲、健步神农户”市直机关健步行竞赛活动,2013年举办的第十二届运动会等等。打造了万人广场舞、万人自行车赛和环城跑等具有株洲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据统计,2012年参与各项群众体育竞赛的人数超过12万人次。株洲市的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指出:2015年,力争使株洲市体育人口达到50%,其中城区达到70%。届时,株洲市将超过全国体育人口平均水平,即:32%。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株洲市领导带头参加体育活动,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二是株洲市民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手段多样,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三是随着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人口快速增长。
1.5国民体质监测株洲市没有专门性的体质监测点。但2005年、2010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株洲作为湖南省的三个样本城市之一,参与了全国国民体质测试,对3-69岁的公民进行了体质测试。调查表明:一是株洲市由于经费、人力、场地不足等原因,没有开设专门的国民体质测试点;二是由于大部分市民没有进行体质监测,他们没有运动处方,参与体育锻炼针对性不强。
1.6体育社团组织要素在株洲市民政局注册,体育局登记的各项体育协会、俱乐部有41个。株洲市不仅拥有传统项目协会如:自行车协会、乒乓球协会、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高尔夫球协会,还有新兴项目协会如广场舞协会、排舞协会、轮滑协会、民间龙舟龙灯协会、风筝协会、气排球协会、桥牌俱乐部等。其中,自行车单项协会规模2万人,广场舞协会上万人,场地上千个场地,乒乓球协会规模2千人。还有部分协会得到了政府和一些单位的资助,如:武术协会每年有政府下拨的扶植费5万元,有专门的办公室;象棋协会有国税局、601厂资助。大部分体育社团组织没有自己的体育场地,它们采用付费租赁的方式获得体育公共场馆的使用权。株洲市体育社团组织完善,每个协会建立了党支部。调查结果表明:一是体育协会多,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们的体育需求;二是场地设施是制约各体育协会发展的瓶颈。株洲市有两大协会分别是自行车协会和广场舞协会。自行车协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首先,2007年株洲市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改造了道路,满足了自行车爱好者们的场地需求;其次,株洲市拥有全国第一家自行车租赁系统,政府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目前在株洲市主次干道、居民区、公园景区有1000个自行车租赁点,20000辆车为广大市民提供3小时内免费的服务,因此,株洲市交通公共服务满足了自行车爱好者的器材需求。广场舞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广场舞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低,一块空地、一套音响设备就能组织广场舞活动。另外,部分协会因受到场地设施的制约,社团发展较慢,如:网球协会。
1.7体育信息要素株洲市体育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株洲市体育局门户网站》、《株洲市政府网》等网络媒体;株洲市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株洲市电台的交通频道;《株洲晚报》、《潇湘晨报》等纸质媒体。株洲市体育局门户网站的信息反馈内容包括:部门文件、法律法规、惠民政策、政策解读、规划计划、资金信息和行政权力几个栏目。部门文件了《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定办法》等,在法律法规一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株洲市体育局行政执法依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政策解读中了《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文件。除此之外,在全民健身日,各小区用宣传栏传播体育知识。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株洲市体育局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体育比赛新闻及时,信息的途径多,且较全面;二是其门户网站上的相关政策信息时效性不强,大部分是2000年以前的信息;三是没有与其所管辖的县、区体育局网站进行链接。
1.8体育指导员要素至2012年底,株洲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已超过6000人,每千人中有两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国家文明城市的评比标准。株洲市培养体育指导员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株洲市体育局培训。株洲市体育局每年开设培训班6期,根据体育项目、内容的变化,及时更新培训项目和内容。如: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传统项目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是每年进行一次,其它运动项目则是不定期开班。二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由国家体育总会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途径有两种:一是由各协会推荐,二是全国参加群众体育比赛获得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2012年株洲市4名一级体育指导员经培训升至国家级。从2010年开始,株洲市体育局对于体育指导员的信息管理采取网上建档的形式,对于他们的体育指导工作没有强制性要求。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指导员大部分是湖南省队退役运动员,指导水平较高;新兴运动项目体育指导员大部分是年级较大、学历较低的女同志。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株洲市群众体育基础好,热心参与体育指导的人数多;二是株洲市体育局能根据体育项目和内容的变化向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免费的培训,保证了体育指导员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三是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数量多,但是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9体育监督反馈和体育绩效株洲市对体育工作的监督反馈和体育绩效的考核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株洲市政府每年对株洲市体育局的工作进行评价,其中对群众体育工作的考核权重为45%;二是株洲市体育局采取自评的方式,对各部门每年的工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株洲市体育工作的绩效评价以政府部门为主,主要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体育部门进行考核;二是体育部门采取自评的方法;三是群众参与少。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1.株洲市政府贯彻执行了我国的体育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保证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2.体育经费来源和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和参与较少。场地设施是制约株洲市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3.体育单项协会、社团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多,为开展好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促进了体育人口的快速增长。4.信息的途径多且较全面,但时效性不强,没有与其所管辖的县、区体育局网站进行链接。5.国民体质监测力度不大。6.在体育监督和绩效评价方面缺乏群众参与。
篇2
关键词: 九江市 社区体育 管理现况
1.九江市社区体育组织现况
组织作为专用名词解释,是一个实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1]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最小载体,包括两大类:行政主导型和自主松散型。行政主导型是以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组织程度较高的组织形式,如街道各单项体协、社区体育俱乐部等。自主松散型是社区居民自发建立的比较松散的组织形式,如体育活动点、辅导站、社区单项(人群)体协等。目前九江市各社区都建立了体协,各体育活动点、辅导站、单项主要以各类健身舞、腰鼓、木兰系列、气功、太极拳(剑)、健身走、登山、放风筝、篮球、乒乓球等内容为主,除登山、篮球等协会外,其他组织都以自管形式为主。
对体育活动组织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挂靠所属单位为主,调查结果统计,截至2006年12月份,257个体育活动组织中,有102个组织无挂靠,约占总数的40.9%,有32个组织挂靠在辖区内单位处,有21个组织挂靠在社区物业管理处,其余100个组织分别挂靠在街道办事处或是社区居委会。其中有经费来源的组织只有53个单位,约占总数的20.52%,经费来源主要以自筹方式为主,其中仅有4个体育活动组织经费来源于赞助形式。
从调查中发现,政府对九江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行为较少,虽然在晨晚练活动点配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并对体育活动组织的健身场地进行协调,但每个组织结构简单,内部无明确的管理,规范性程度低,无规章制度;且存在着外部管理松散现象,体育部门对社区体育活动组织负责进行宏观管理,但一般不主动过问体育活动组织,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2.九江市社区体育工作计划制定情况
社区体育工作计划是社区体育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是根据辖区内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区体育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社区体育工作计划制定是社区体育管理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的一部分,一般包括指导思想、目的要求、计划任务安排、具体措施、经费和物质保障五个方面。指导思想是根据国家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对社区体育发展的指导精神、方针政策,提出本社区体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争取达到的总目标。计划目的要求是指根据计划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计划任务安排包括社区体育管理工作中各项事务的安排及筹划。具体措施是为了完成各任务、活动落实计划安排,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
3.九江市社区体育资源管理现状
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3个方面。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杠杆力量。财力是指体育经费,是开展社区体育的物质保证,社区体育的资金除了政府支持外,还应采取各种形式,拓展资金筹集的途径。物力是指体育场馆、器械设施、场地等,它们是实施和开展社区体育的重要条件。
3.1指导员情况
九江市体育指导员的安排采用就近、就便指导原则,以方便健身的居民和指导员开展工作。我市采用对社区体育指导员进行简单登记的形式对指导员情况进行备案,主要的登记内容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级、指导项目、联系方式等方面。就整体而言,我市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管理较为松散。九江市从2000年至2006年12月底,10个街道办事处中,社区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组织管理型和技术指导型,共有158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72.58%的指导员是属于健身技术指导型,有10.69%属于组织管理类,其余的指导员二者兼有。在164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有32%的指导员属于组织管理型。有54%的指导员属于健身技术指导类,其余的指导员为二者兼有;22名一级指导员中,有13名为健身指导类型,7名为组织管理类,2名为二者兼有;国家级2人均为健身技术指导类。如表: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社区每个晨晚练习点和体育活动站所承载1-3个体育组织,且不同的活动内容,所涉及到的活动人员多达几百人,活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活动的人群年龄特征也不一,单靠某一项目的指导员进行健身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多数指导员为兼职,在指导时间上只能以兼顾为主;指导内容主要是各类健身舞(操)、武术、太极拳(剑)、木兰系列、体育舞蹈、腰鼓、秧歌,从图1中可以看出,指导内容集中在各类健身舞(操)、体育舞蹈和太极三项内容上,因社区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内容单一,必须限制社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发展。见图1:
经过调查统计,截至2006年12月,男、女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分别为42.39%和57.61%。街道办事处对于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仅限于前期组织培训和简单登记备案,忽视对指导员进行系统的管理,在对后期缺少指导工作监督和评估管理。在登记管理中,对指导员的基本情况登记不全,指导员的居住地址、专业等信息不全。
3.2资金管理体制
社区体育资金管理的目的是广辟资金渠道,有效筹集和合理分配使用资金,以更好地保障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和发展。据资料显示,九江市社区体育的资金主要来源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街道财政的预算,有关政府部门的补贴,通过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筹措经费,辖区内单位的资助,体育有偿服务获取以及体育彩票基金等。主要用于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竞赛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外聘专业人员等方面。对于街道财政预算这一方面的管理上,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采取统一由财务处管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辖区内支持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外聘专业人员,有关部门的补贴一般用于体育竞赛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辖区内单位的资助只要体现在大型综合运动会方面。街道办事处组织的体育有偿服务及各类体育活动组织自行发起的有偿活动服务的收入一般用以支付体育组织活动开支。
3.3场地设施管理现状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主要目的是提高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各街道对于社区体育室内场地和经营性场地设施的使用都制定了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指派专人负责体育场地的保养与维修,明确了开放性质并规定了开放时间;对于刚投入使用的全民健身路径,一般由所在地居委会或物业管理处指定专人管理并进行使用说明的解释。但这些指定的管理人员多以临时性为主,并付有报酬。全民健身路径是一种群众公共体育设施,是以若干体育器械组成的健身乐园,修建在体育馆周围、公园广场绿化带边沿地区以及生活小区,美观实用,趣味性大,老少皆宜[2],能随时吸引居民使用,使用高峰往往是在早晨和晚上,给健身路径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为了给居民进行科学的指导,一个新投入使用的健身路径,在3个月内,根据时间段配备有1-2名管理人员,这就加大了街道办事处的管理任务和财务支出。社区内各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丰富,室内场地是对外收费才能使用的,室外场地和资源一般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教学的情况下对居民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也是没有限制的,居民可以随时进行健身和使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7-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自觉自信的文化品格,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更加明确并指明了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的目标。党所提出的工作目标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全体文化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文化馆实施免费开放是实现文化强国伟大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文化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代,文化馆只有做好对广大群众的文化服务工作才是最大的作为,才是最大的价值,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也充分提出了切实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规范免费开放服务内容和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
一、免费开放是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要责任
文化馆向全体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文化馆应当每天开放,每周对公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开馆时间不低于42小时,节假日期间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应正常开放。
文化馆因设施维修等原因需暂时闭馆的,应征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一周向社会公告。如遇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需临时闭馆,应及时告知公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馆,所从事的群众文化工作是党的文化事业基石,作用非常重要,使命崇高。文化馆在免费开放新时期工作的根本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要强化责任意识,重点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免费开放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走进文化馆都受到文化艺术的娱乐、启迪、熏陶,提高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文明素质,因此文化馆人就必须做到认真领会和把握党的新时期以来的方针、政策、路线,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二、免费开放的服务内容及方式
积极组织广场、社区、企业、校园、乡镇等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次数不少于6次。其中: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者等特殊群体开展的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
积极组织群众书画摄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公益性展览展示,每年举办展览次数不低于3次。定期组织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群众业余文艺作品推广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积极创办、组建、辅导馆办文艺团队2个。
文化馆应指导和帮助所辖基层文化站开展工作,辅导、培训基层和社会文化工作骨干和群众性文艺团队。设立由本馆人员定期辅导并开展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基地不少于6个。
文化馆应积极举办面向社会人员的各类培训班。其中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班,每年不少于8期;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每年不少于8期;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培训班,每年不少于1期。
文化馆业务人员应坚持下基层制度,每年下社区、农村进行基层培训、辅导、调研的人均时间分别不少于36天。
文化馆应编印群众文艺辅导资料和信息资料,并积极创办馆办刊物,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指导交流。县文化馆每年信息资料不少于12期。
大力开展数字化服务。建立本馆网站或网页,提供师资情况介绍、活动报名、展览、辅导、授课等相关服务,网站(网页)内容要及时更新。吉林市龙潭区文化馆采取一馆多用、一场多用、一市多用的多种办法,使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最大化,向市民提供了八九个公益文体免费服务内容:每年两次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每年召开两次龙潭山诗歌协会讲座、形体训练、器乐演奏、老年书画班、合唱团、秧歌协会、摄影班、二人转班。可以看到队员们早晨兴致勃勃高兴而来,晚上带着喜悦满意而归,每天馆内歌声不断、乐声阵阵。馆办的刊物《龙潭山诗词》免费赠阅,每天都有读者来浏览阅读学习。馆里的每位馆员都包保一个街道,每个月都下街道进社区,了解掌握街道社区的第一手资料,文化馆还选派文艺骨干走进乡镇、街道社区,下基层进行文艺辅导。馆里每年都搞丰富多彩的三节活动,每逢“五一”“七一”“十一”都搞社区广场文艺演出。2013年9月又举办了“舞动金秋、健康龙潭”健身舞大赛,共有近50支队伍参加,其中来自乡镇的队伍10多支,来自街道社区的的队伍有30多支。这次大赛历时一个月,初赛四场,决赛一场,最后评选出3名优胜奖、7名优秀奖,都获得了奖金、奖杯和锦旗,展现了龙潭区各群众文艺团队的风采,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都希望今后文化馆多开展这样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
三、文化馆免费开放要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
文化馆免费开放关键要靠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切工作应归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范畴,建立一整套的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与机制,采取增量优选、存量优化,做到依法行事、依规办事。主管部门要制订工作目标,要一层一层地抓,制订严格的细则,真抓实干在具体工作中提高认识,有为才能有位。文化馆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定岗定责进行目标管理,完善服务条件,确保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的落实,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应制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安全。
文化馆应在显著位置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每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率测评活动。对群众的意见或投诉要认真研究、及时回复,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文化馆工作人员须着装整齐,挂牌上岗,举止端庄,文明用语,服务热情。
工作人员应维持好公共活动场所秩序,因故离岗时须设立提示牌或由其他工作人员替岗。龙潭区文化馆在楼道里每层都有醒目的指示牌,为来文化馆学习、排练的社区的群众、居民提供方便,文化馆应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年度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报上级文化主管部门。
结合国家、自治区开展的文化馆评估和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创建工作,自治区文化厅将按照免费开放服务标准对各地文化馆进行考核,并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龙潭区文化馆在楼道里每层都有醒目的指示牌。
四、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服务设施与环境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馆舍及馆内设施、设备主要用于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县级馆群众文化活动用房使用面积占总使用面积比例不低于70%。
文化馆要在显著地方设置醒目的馆名牌,楼层设施分布图,安全通道指引牌;对外开放时间、免费服务项目、便民措施等各类服务信息公示栏。
文化馆要设有宣传橱窗或专栏,内容要体现文化馆职能,每月至少更换一次,面积标准为:县级文化馆分别不少于15平方米;有条件的文化馆可设LED宣传屏。
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应当保持环境整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适宜的空气流通;冬季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8℃。服务区域应定期消毒,保持卫生清洁。文化馆为无烟场所,禁烟标识明显。
篇4
关键词:恢复 馆办刊物 必要性 文化馆
中图分类号:G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28-02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由于经济利益趋使、经费短缺等原因,改革开放后兴起并普及的县级文化馆馆办刊物(以下简称馆办刊物)逐步停办。据笔者对普洱市及其周边县的调查,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馆办刊物至今已经不复存在,而且不少县级文化馆的业务范围也逐步萎缩,有的甚至只是尾随群众广场健身舞为主要工作了。
按照党的十关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党的十报告)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的要求,恢复和办好馆办刊物,充分发挥其作用势在必行。
恢复和办好馆办刊物的必要性,是县级文化馆职能决定的。文化馆是国家地方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而设立的综合性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主要任务是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主要目标是通过各式各样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化强国强省强县的不可缺少的职能单位;主要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文化馆具有综合性、普及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基本性质。
馆办刊物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同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摄影等文艺门类一样,是文化馆的基础业务之一;它是群文工作者自己的园地,也是业余文艺作者成长的摇篮,更是文化馆人与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其价值和作用是其它文艺门类所不能取代的;另外,它一般属于内部资料,以赠阅的方式发行,具有公益性质,它的存在不会增加任何单位、个人的负担。因此,只要文化馆存在,馆办刊物就必须存在而且要办好。
恢复和办好馆办刊物的必要性,是馆办刊物的特殊作用决定的。馆办刊物主要是指由文化馆自办的综合性公益性刊物,主要是以刊载群众文化论文、文艺作品、群文报道、非遗保护以及工作计划、总结等内容,它是群众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它姊妹艺术相比较,馆办刊物作为文字载体,在当地传播范围广,教育宣传影响大,创作层面多,是其他艺术门类难以相比的,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桥梁作用。馆办刊物的作用,是由馆办刊物存在的环境和对象决定的。若从社区文化来说,它则是社区文化的缩影,是反映社区文化的重要窗口。它如一块巨大的文化磁铁,吸引整个社区及区域外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架通文学艺术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的桥梁,是县文化馆与乡村社区之间的桥梁纽带。县城社区、乡村有最基层的业余作者(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美术、曲艺及小品等)和各种业余文艺演出队员,他们的创作或演出都是自发的,是在高度的自我表现欲支配下产生的心甘情愿的真情创作或热情表演的爱好行为,不求回报,乐于奉献;他们在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充当带头人和组织者的角色,很多业余作者,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即自编自演;并且,他们创作的作品一般都取材于身边生活,写的是群众中的事,说的是群众心里的话,因此深受欢迎,倍感亲切,真实可信。而这些业余作者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员,都是仅仅活跃在自己所处的特定环境之中,就全县而言,他们如散沙一样分布在全县各个社区村落,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的,很少有机会进入县城开阔眼界,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缺乏交流,不能提高,多数自生自灭。如此,馆办刊物的桥梁纽带作用便显示出来了,它把全县的业余文艺爱好者紧紧地团结起来,不但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也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互相提高的文化互动,同时也为文艺业余演出队提供丰富多彩的演出材料,从而达到双丰收,既团结社区、乡村最基层的业余作者,又促进业余文艺创作,推动业余文艺演出发展,为繁荣群众文化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其次是宣传作用。馆办刊物是文化馆的一张名片,它是全县范围内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书。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文化馆的工作业绩、业务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免费开放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业余文艺作者创作的作品,思想主题较好,但一般都局限于真人真事,跳不出生活原型,流于说教,艺术性不强,大都是素材的组合和堆砌。因此,作为文化馆的各专业人员,就非常有必要对业余文艺作者进行培训引导,指导他们化大力气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进行挖掘和提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敏锐力、洞察力和分析力,把握时代的主旋律,提高驾驭题材的技巧,挖掘具有鼓舞人心的好题材,然后从艺术上、技巧上和语言上加以引导,使他们逐步熟练地掌握创作技巧和生动准确地使用文学艺术语言,进而创作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要达到此目的,文化馆肯定没有能力大办各方各面的各种培训班,业余文艺作者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到县城参加培训,如此馆办刊物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通过馆办刊物,可以及时了解到业余文艺作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撰写一些通俗易懂的容易被业余文艺作者接受的经验性、技巧性和指导性的文章,让业余文艺作者阅读后,从中得到感悟,从迷惑中走出来,走出困境,走向成熟。同时,也为业余文艺演出队提供一些优秀的演出作品,引导业余文艺演出队沿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第三是服务作用。馆办刊物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的非盈利性刊物,服务对象是全县乡村社区业余文艺工作者和各族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办好馆办刊物,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语)。“二为”方向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馆办刊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利用先进的馆舍设备、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广泛的创作源泉,营造出能够激发全县乡村社区业余文艺工作者阅读和创作的刊物。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是衡量馆办刊物自身价值的最主要标准,以读者至上、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天职的民本服务理念就构成了馆办刊物的核心。馆办刊物建设活动都是围绕民本服务这一核心理念来展开的。业余文艺作者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文化结构低,农村尤为突出,多数为初高中学历;而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员文化素质还更差。但他们拥有生活基础和经验,只是缺乏文学艺术修养,仅凭充沛难得的爱好和热情,单靠仅有的粗浅文化底子来创作、来表演,因而难登大雅之堂;业余作者的作品基本上达不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对稿件的要求和标准,几乎没有发表的可能;业余文艺演出队一般只在本村演出,更没有机会到县级以上大舞台演出。为此,馆办刊物服务基层作用就显得重要了,必不可少了,它不但能发表业余文艺作者的作品,还能为业余文艺演出队提供演出材料,而且还刊发业余文艺演出队的演出信息,这对业余文艺作者和业余文艺演出队都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第四是指导作用。馆办刊物所设的栏目都具有针对性,都是面向基层业余文艺作者、业余文艺演出队员和各族广大人民群众;而基层业余文艺作者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理论水平、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相对较差,即使拥有丰厚的生活素材,也难创作出好作品。因此,必须对他们加强培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特别是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二为”文艺方向和“双百”文艺方针,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少而精的文艺培训班和作品研讨班,使他们提高艺术修养,跳出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再回过头观察、思考和比较,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提高创作水平。除少而精的文艺培训班和作品研讨班外,主要是要通过馆办刊物进行刊授,不断让业余文艺作者掌握文艺创作中选材、主题、结构、技巧和语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让业余文艺演出队员掌握表演技巧及演唱方法等方面的艺术理论,让他们共同在馆办刊物这块练兵场上磨练自己,提升自己,成熟自己,成为乡土艺术人才。另外,馆办刊物也为全县各族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秀作品。比如景东县文化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曾创办馆办刊物,培养了一批业余文学爱好者,使他们跨入云南省作家协会行列,成为景东文学艺术界的顶梁柱,至今依然活跃在文坛上,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为宣传景东、提高景东知名度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