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思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6:0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诚信思考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诚信思考论文

篇1

     写会计审计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会计审计相关的基本训练,小编为大家推荐介绍会计审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会计越发展 政治越文明——论会计审计的政治环境及其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之我见

3.当前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研究

4.论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

7.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

8.世界银行充分肯定我国会计审计准则改革成就——解读世界银行《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

9.浅析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

10.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1.政府购买会计审计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

12.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研究动态:国际视野与无形资产视角

13.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4.会计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及措施分析

15.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分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17.公允价值计量:中国引入绿色GDP理念和环境会计审计的重要前提

18.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19.探析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

20.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对策探究

21.关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22.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

23.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研究

24.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会计准则趋同与会计审计跨境监管——由中概股风波谈起

25.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26.关于现代会计审计技术的思考

27.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的审计质量——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的初步研究

28.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研究

29.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研究  

30.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31.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审计监督和风险防范

32.对会计审计实验教学评价标准与环节设计探讨

33.谈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措施

34.我国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5.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策略探讨

36.会计审计以及会计财务核算浅析

37.探究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

38.试论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

39.会计审计在企业经济效益探讨

40.分析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试论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

42.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43.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的现状与未来

44.会计审计制度改革中审计稳健性的概念体系构建

45.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46.提高企业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策略探讨

47.面向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研究

48.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49.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0.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分析  

51.会计审计对工程财务管理的促进意义研究

52.会计审计的风险影响原因分析和信息化审计对策探微

53.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价值的研究

54.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分析

55.对于会计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及措施分析

56.解析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

57.探析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对策的分析

58.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59.论企业内部会计审计

60.会计审计的诚信价值与信任机制重构

61.探讨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

62.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

63.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的历史丰碑——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会上的发言摘要

64.简析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及建议

65.探讨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的重要性

66.新会计准则下公路管理单位会计审计相关思考

67.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68.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若干研究论述

69.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意义研究

70.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1.浅析在国营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当中的经验

72.海峡两岸会计审计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以福建省先行先试为平台

73.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74.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考量

75.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76.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提高途径分析

77.企业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8.美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及其启示

79.国际会计审计及其监管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对策——欧盟国际会计审计发展大会综述

80.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81.对新会计准则下公路管理单位会计审计的若干思考

82.解析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

83.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84.探究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

85.现代经营理念下企业的会计审计问题及对策

86.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策略探讨

87.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88.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中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89.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弈分析

90.探析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91.探讨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

92.新会计审计准则对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

93.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94.新会计准则下的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审计风险

95.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有效策略分析

96.会计审计工作对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构建

97.会计独董、治理环境与审计委员会勤勉度

98.会计信息化审计方法初探

篇2

  会计论文写作程序一般包括确定论文题目,草拟论文提纲,写出初稿,反复修改直至定稿等内容。

  (一)选题

   选定论题范围简称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即选择论证的学术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论题不同于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论文的标题,是从论题范围中选择出来的,研究的范围比论题小。

  1.论题的来源。论题可以从理论研讨和社会实践两方面来。一方面,来自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业务、新问题。比如,企业的存货大量积压,从而造成会计报告中的存货的信息严重失真。再如,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力度的加大,原有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需要进行改革。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由此围绕着“会计诚信的思考”、“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等展开讨论。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比如,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股票期权业务的开展,以知识资本进行的投资,资产重组概念的提出,通货膨胀的加剧等等,这些都对原有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提出了挑战,也迫切要求有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来自科研领域中出现的新观点、新问题。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我们的财会工作也要和世界接轨,接踵而来的一些新的经济业务、经济关系势必要求我们的会计理论先行一步。比如,跨国企业会计、海外投资业务处理、金融保险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等问题,都值得探讨、研究。 

一般会计论文论题的范围包括:

(1)会计方面

(2)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

(3)审计方面

(4)管理会计与预算会计方面

(5)会计电算化方面

在本资料附注中,有相关的论文选题参考题目。

   2.选题的一般原则。客观上讲,要选择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观上讲,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利于展开研究,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 

  这里所说选择有科学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论价值,就是指那些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开拓作用,对各项工作起重要指导、推动作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二是实用价值,就是指那些经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选题应该着重考虑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 

   (1)创造性原则。 

   (2)现实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兴趣爱好,并考虑基本的实际研究能力、资料积累,以及可能争取到的指导、协调等条件去选题。我们应该在自己熟悉或有浓厚兴趣的业务领域内选题。 

   (3)补充性原则。可以去选择那些在财会学科的研究中、工作实践中被忽视的领域和被忽视的环节,经过研究提出见解,填补空白。 

  (4)前瞻性原则。

  3.选题的方法 

  (1)观察事物,寻找问题,发现矛盾,探讨解决方法。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从会计实务中选题、从会计理论中选题及从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发展形势中选题。 

  (2)多方面探索和一方面选择相结合。

  (3)想象、联想、直觉选择的方法。

   4.选题注意事项 

  (1)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业务方法的探讨。

  (2)难度适中,量力而行,即要探索新问题,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基础。 

选题切忌过大、过难、过旧。

  (3)要有自己的见解,中心明确,避免综合论述,拼凑成章。 选题时,要掌握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要了解该选题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不要人云亦云,凑热闹,找“热门”,要经过深入研究,冷静地考虑,确有新见。 

  此外,还要考虑个人的时间、资料和研究能力。 

  总之,写财会论文,首先要找资料,看文章,了解别人已有的观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启发自己思考。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理论著作及最新研究成果,其次,对各种材料必须消化吸收、融会贯通,重点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出独到的见解。看材料、写文章,犹如春蚕吐丝,先吃进桑叶,经过咀嚼、消化,排除废物,然后吐出蚕丝,做成美丽的蚕茧,进而织成五光十色的锦缎,切忌搞大拼盘,进行简单的组合装配。

选好题目后,接下来就是研究步骤。

1.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

2.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3.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二)草拟论文提纲

  提纲是文章的骨架,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以及全文的逻辑性和结构框架。通过草拟提纲,可以规划基本内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思想明确、条理清晰,还可以发现构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论据的不充分、思路的不清晰,使论文写作少走弯路。

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文章的基本论点和主要论据,反映文章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说,提纲要列出一级题目、二级题目,如有需要,再作一些说明。有的人不习惯于写提纲,提起笔来就写初稿,结果由于构思不成熟,往往费时更多。 

  提纲写好后,要不断修改、推敲。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适合;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是否能阐明中心论点或说明主要议题;三是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段落是否合乎逻辑;四是验证材料是否充分说明问题。这些工作完成后,再开始动笔写初稿也不迟。 

  论文提纲按照详略程度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标题式提纲。用简要的词语概括内容,以标题的形式列出。在正文中一般可以作为主线、大的框框来处理。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2)句子式提纲。用一个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概括内容,该句子可以带有标点。 

  (3)段落提纲。是句子提纲的扩充,常用来编写详细提纲,故又称详细提纲。

   上述三种形式可以综合运用。论文写作者可根据内容和篇幅的需要加以选择,只要用起来得心应手即可。 

  3.编写提纲的方法与步骤 

  (1)先拟标题。拟定标题时,力求简单、具体、醒目,或揭示论点,或揭示论题。需注意的是,编写提纲的标题一般是最后确定的标题。 

  (2)用主题句子列出全文的基本论点,以明确论文中心,统领全纲。 

  (3)合理安排论文各大部分的逻辑顺序,用标题或主题句的形式列出,设计出论文的结构和框架。 

  (4)对于论文中的各大部分,逐层展开,扩展深化,设制细项目,结合搜集使用的材料,进一步构思层次,形成近似论文概要的详细提纲。 

  (5)对于每个层次分成各个段落,写出每个段落的论点句子,并依次整理出需要参考的资料,如卡片、笔记等,标上序号,排列备用。 

  (6)检查整个论文提纲,做出必要的修改,即增加、删除、调整等。

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三)编写初稿与修改定稿

  俗话说:“七分材料三分写”。会计论文执笔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为论文执笔成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把会计领域中好的研究成果,形成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落实在书面篇章中,这是会计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 

  1.起草初稿。根据编写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初稿撰写有两种方法:一是一气呵成写完初稿,然后再从头仔细推敲加工修改;二是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一部分一部分地撰写、推敲、加工修订,全文分部分写完后,再合并起来通读、统稿完成。 

  会计专业的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在搜集材料充分的前提下,撰写论文初稿应适度掌握速度,不宜求快,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井然有序,详略得当。 

  2.文稿修订。一般说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完成后,往往存在不成熟、疏漏、重复、有误、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反复推敲修改。修改前,应重新阅读有关参考文献和资料,虚心听取论文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论文,也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难得机会,因此要认真、严肃、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修改要注意精炼,简明。

通过这—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3.誊清定稿 

  论文修订后作最后检查,满意后定稿。

  毕业论文应由学员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学员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论证充分,思路畅通,结构完整、严谨,条理分明,语言通顺。需把握以下几点:

    (l)要思路畅通,纲举目张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

    (4)要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种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二、会计毕业论文基本格式:

  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目录、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方面内容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原则上,题目要简单明了,能反应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一眼看出论文的的中心内容要讲什么,切忌笼统、空泛。语言也要补实,同时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毕业论文的格式应该有专业的模板格式,参考格式请点击毕业论文格式。

  目录

  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内容摘要要求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论文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有高度的概括力,且要全面反映论文要点,简明、明确、畅达。

关键词:3-5个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关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在毕业论文中,最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层进式,即论文的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各个分论点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呈现出一种纵向联系的层次关系。二是总分式,即采用"总题分述"的方式,先总括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或者先分开说,最后再总结。三是并列式,即论文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各分论点的段落相互平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呈现出一种横向的内在联系。

  正文中的各个层次如果用数字表示,一般要用不同类型或种类的数字。第一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二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三层次为:l、2、3、4……;第四层次为:(l)(2)(3)(4)……;第五层次一般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序列词,以标明几层意思、或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或者用词语的重复来表示思路的层次。层次和段落有着密切的关系。层次,着眼于文章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它们之间,有时是一致的关系,即文章段落的划分正好反映内容的层次;有时,层次大于段落,即几个自然段表达同一个层次的内容;有时,段落大于层次,在一个大的自然段里,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层次。 

篇3

近年来,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层次逐渐完备,会计专业教育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此外各高等院校还致力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改进会计教学方法,会计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也得到了稳步改善。尽管如此高校会计本科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国会计教学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多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传授学习方法,师生间沟通较少,这样会影响教师施教与教学质量提高,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老师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很多老师只是将原来的教案转换成了“电子版”,虽形式变化而本质没有改变。这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置不合理。(1)某些院校按学科大类招生,而从大三开始学习专业课知识明显太晚。有的高校实行大类招生,过分强调“通才”教育,前两年并不开设专业考查课以向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的专业知识概况、案例等。这样的结果是:既不利于学生及时建立起专业信心,产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以后正确选择专业方向,难以衔接以后的专业课知识。(2)有的院校前两年基础课程过于轻松简单,而后两年的会计专业课程则安排过多。相比大一、大二的课程轻松简单,大四的会计课程则明显过多。而此阶段学生都忙于找工作、考研、出国留学等,根本无法兼顾到学校课程,这样就形成仅有几个人上课的尴尬局面;同时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也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最终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养。

3.教材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在教材选择上,虽然会计教材比比皆是,但一些学校和老师存在盲目选择教材的现象,致使许多院校的教材与学科的定位不适应。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有的高校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不能紧密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授课时无法及时纳入最前沿会计领域的新发展和会计科研成果,所以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和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有的院校选择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作为教材,这里的知识无疑是最新的,但用这种教材授课,书中例题逐年减少,因此教学双方均感吃力。可见教材的选择目前仍然是摆在高校会计教育中说来易、做来难的一个棘手问题。

4.会计本科教育与实践脱节。(1)实习机会少。许多高校普遍将实习安排在大四学生将要毕业的时候,而平常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不能同步进行,这显然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而大四期间有的学生索性利用实习期间复习考研、考托福雅思、考公务员等,实习过程有名无实。(2)社会给予会计实习教育的支持不够。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想要在实习公司中参与具体的工作非常不易,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在工作中眼高手低的主要原因。

5.缺乏论文的专业训练。目前大多数高校把会计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学年,然而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求职上,另外考研、留学准备等也极大地牵扯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再让学生静下心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难免有些强人所难;这也客观上导致了高校本科学生论文抄袭的不良习气。

6.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和会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关系,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比较“人性化”地迎合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多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以应付社会上的各种考试,而对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教育仍然不够重视。教育的不重视使学生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不少学生从内心并不认为考试作弊行为有多么的可耻,而这种诚信的缺乏无疑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隐患。

7.会计教师的后续培训及实践经验缺乏。(1)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随着会计领域新学科、新知识和现代化会计办公手段的不断涌现和更新,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也成为必然。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是最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群,由于目前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尤其是对于教师后续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经费分配得不合理,使得会计教师的后续培训无法正常进行。(2)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师资队伍很少有先做会计工作再转行当老师进行教学的。高等教育需要重视并加强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会计更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如果会计教师本身就缺乏实务能力或者毫无实践经验,事实上就无法教会学生们去理论联系实际,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就业后与单位的磨合时间。

8.考试制度僵化。(1)高校目前仍实行应试教育,教学似乎仅围绕着考试展开。目前大多数高校评价学生的方法仍然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重期末,轻平时,这样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也将无法真正衡量。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也容易扭曲教育的目的,导致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分数和名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2)考试效果不客观、不科学。绝大多数高校的考试几乎是谁教学,谁命题,谁评卷,而这种作法弊端甚多:考试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有时还会助长不正之风。另外,有的学校会给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同学提供若干次补考的机会,从而造成了一些同学从思想上不重视平常学习的惰性。多次补考都还不及格的现象,使得高低年级学生间上行下效———反正早晚也得过。

二、目前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改进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思路和建议,以促进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发展。

1.改变会计教学方法。(1)改变教学方式。教师的工作应当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改变教学手段。如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提问、结合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完善课程设置。首先,对于采取大类招生制度的学校,最晚要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系统的专业课学习。这样有利于同学加强对会计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3.合理选择及修订教材。学校应该合理选择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教材,使学生们容易接受。

4.会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1)增加实习机会,将实践实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大致同步进行。在学习专业课理论期间,应该根据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每个阶段的专业实习。这样不仅能及时巩固专业课理论知识,还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接触会计实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建立相对稳定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教务部门、各院系等应加强与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依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在各行各业建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另一方面也便于各单位及时发现合适的会计人才,同时也间接地有利于学生体会并发现适合的就业单位。

5.重视培养论文写作能力。高校会计教学应借鉴一些西方的教育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的批判性思维。这样做毕业设计(论文)时,学生就有能力和经验撰写有一定水平的论文,不至于抄袭成风。

6.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让他们懂得承担社会责任和具备风险意识。在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并真正领悟“诚信”是会计执业机构与会计工作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7.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首先,各高校应创造条件为会计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增加教师的会计实务经验,并将这种实践制度化。其次,高校要重视教师的后续培训,加大经费投入,安排好教师培训期间的工作衔接,树立一种“高素质教师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篇4

【关键词】 会计教育;职业能力; 教育模式;创新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投资和经营界限的扩大,会计师需要一种全球化的眼光来了解商业和其他组织经营的情况。会计师工作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快速变化。变化的压力来自于许多方面,包括全球化,信息和交流技术以及股东集团的扩大化,还包括立法者和监事会。公司和其他组织从事比以前更加复杂的安排和交易活动,商业贸易更加超越国界,风险管理变得更加重要,这些趋势要求职业会计师有更高责任和更高职业文化的水准。中国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正加快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会计职业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变要求更多具备广泛的知识、技能及更高职业价值观修养的会计专业人员,同时也提出了会计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IFAC倡导的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综述

2003年10月,为了确保全球范围内职业会计师教育的质量和一致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国际教育准则1-6号,包括国际教育公告框架,国际教育准则导言,IES1《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准入条件》,IES2《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内容》,IES3《职业技能》,IES4《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IES5《实务经验要求》和IES6《专业能力和胜任能力的评估》,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5月,又颁布了IES7《职业后续发展:终身学习和职业胜任能力后续发展计划》,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国际教育准则的颁布,为职业会计师准入教育和职业后续发展建立了全球性的标准,有助于IFAC各会员团体在本国范围内制定和实施教育标准和要求。

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了《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IEP2),这些代表性的报告系统化的规范了各个国家或组织下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应用和完善。按照IEP2的划分,基于职业能力的方式可划分两类,一种被称作功能分析,其出发点是关注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职业能力被定义为在实现这些角色和完成这些任务时达到既定标准的能力; 另一种基于能力投入,其着眼点在于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所必须的、潜在的专业能力,而职业能力由这种能力来界定。根据IFAC于2003年10月的《国际教育报告框架》,职业能力指的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下按照既定标准实现其职责的能力,而专业能力指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价值观。展开来看,职业知识包括一般知识、会计与相关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组织与经营知识; 职业技能通常是通过教育与执业经验相结合所获得的,包括智力技能、人际关系技能、交流技能; 职业价值观更大程度上考虑的是维护会计行业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包括承诺保持公正、客观、独立,遵照职业准则,关注公众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终身学习等等。

在总结各职业团体研究经验的基础上,IFAC(2003)建议,与职业会计师相关的核心实务领域至少应包括财务会计与报告、审计与鉴证(内部和外部)、管理和成本会计、税务、财务管理、一般管理、IT技术、公司治理与伦理。职业团体也可视具体情况向现金管理、清算与公司重整、财务分析、组织与物流、公司理财、经管责任与控制、股东报告、战略规划与决策支持等方向拓展。与核心实务相关的核心知识是胜任能力的基础,要达到既定业绩目标,职业会计师至少还需具备一些素质,如正直公正、行为技能、广阔的经营视野、职业技能、技术水平及智力等。职业团体可扩展能力需求,如分析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和交流技能等。除了核心知识之外,职业会计师至少应具备法律、经济、数量方法、营销和行为科学等相关知识。

三、会计教育现状与会计职业能力需求的差异分析

会计教育必须跟上商业社会的发展,会计教育应当为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提供基础。因此,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会计职业界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什么,特别是会计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考虑会计人员在提供各项专业服务时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

(一)我国会计教育现状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实际建设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邓传洲、赵春光和郑德渊(2004)指出,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会计的高等教育已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教育的特点及不足:一是偏重于教育会计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缺乏师生教学平等、互动的教学平台;三是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四是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五是目前中国的会计教育相对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学科,而涉及企业管理和其他社会人文领域的跨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会计教育与职业能力需求的差异分析

林志军、熊筱燕、刘明(2004)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中国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会计教育中应注重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及其重要性或有效性的认识。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会计教育应着重对财务会计、金融学、管理会计、税务学、商法、审计/ 鉴证服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课程知识的传授。同时受访者认为计算机技能、职业品行、外语才能、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和分析性/ 批判性思考等技能也是专业会计人员必需具备的。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依次是信息分析、公司实习、案例分析和科技应用。另外会计从业人员认为“商法”“职业道德”涉及商业管理和社会人文学领域的跨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语言表达技能等更重要;而会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则更为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

现行会计教育体制远不能满足传授会计人员所需知识和技能以及对职业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因此,中国会计教育改革不仅是必须的,而且势在必行。特别是我们必须强调商法、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其他跨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虽然技能的培养在过去被长期忽视,但是在目前,职业品行、计算机技术、人际关系、分析性/ 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技能已经被认为是未来会计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因此,中国的会计教育模式必须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

四、我国会计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引入灵活多样的会计教学方式,构建教、学互动平台

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可以配合我们一直倡导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要注重讲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对大量参考书、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大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需要,适当引入一些课堂演讲、讨论的方式。老师可以布置综合性作业,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独立或分工合作完成,并进行课堂演讲、研讨,老师最后集中点评。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多种科研化教学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主干课和理论性强的课程应选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任课;因课而异制订任课教师的资格标准,同时大量开设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等形式来补充课程开设和课时不足的矛盾;加强课堂讨论及系、年级、班、小组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拓宽第二课堂,进行经常性的论文写作和课题讲解,成立专业写作科研小组,提高学生的自学及深入钻研专业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发展职业怀疑态度和职业判断能力;通过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确认相关信息、使用逻辑评估、传达清楚的结论、揭示研究结果的学术能力。

(三)改革会计教育方法,大力推行案例式教学

近年来,案例教学大受欢迎,并得到迅速的推广。通过会计案例教学,能解决当前中国高等会计教育严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实现由会计教育课堂化过程向社会化过程的转变。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公司实习、社会调查等多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这有助于学生具备确认问题,找到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知识,明白在哪里找到这些知识,并且知道如何以一种道德观念运用知识得到适合的答案。当然,我国会计教育案例教学的进一步实施还需要具备较强理论知识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权威的高质量的案例教材,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备的会计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学投入和教育结构调整力度等。

(四)大力提高会计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既要会讲课,还要有研究成果来支持教学,两者都不能少。科研不仅可以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还可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鼓励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承担级别较高的课题打下基础。对于可以承揽课题的教师,学校可以采取鼓励政策促使他们带动其他教师一起做课题,增加教师学术交流、对外联络的机会,进而拓宽承揽课题的渠道。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和其它院校教师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五)积极进行会计课程成绩评价机制

有效的考试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导思想,一是进一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平时成绩可与多样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加那些能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二是考试内容要由针对具体问题、独立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性、系统性问题考核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评价机制就是每门课程的综合成绩中,小组交流和模拟教学、探讨及争论问题占总成绩的一半分数,每个学生的课后作业及期末标准化的笔试加在一起只占另一半的分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评价作为一种体现主体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对评价客体或对象起到直接的价值导向作用。这种成绩评价机制,不仅强调将不同主题和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融合起来,以解决多方面的和复杂的职业需求环境,更强调他们的个人人格力量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六)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会计信用危机的加剧,使得会计诚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会计专业学生是未来会计行业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他们进行以诚信为主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历史赋予中国未来会计教育的使命,是高等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笔者以为,对会计专业学生应开设“会计诚信学”课程。该课程在内容上,以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不作假账为切入点,进行思想、品德和意识教育,以唤醒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

【参考文献】

[1]邓传洲,赵春光,郑德渊. 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J]. 会计研究,2004,(6): 31~35.

[2]林志军,熊筱燕,刘明. 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 会计研究,2004,(9):72~81.

[3]陈兴述,罗勇,姜永德. 大学会计教学科研化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1-143.

篇5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监管主体,关联方交易

 

在我国资本市场规模扩张的大环境下,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迅猛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公共监督影响和社会媒体关注度明显提高,上市公司的诚信问题日益成为公众普遍诟病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一系列造假事件如银广厦、ST猴王、ST金泰、蓝田股份等,使上市公司在股民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所以,因涉及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上市公司与舆论社会直接接触的主要途径。另外,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面临内部管理与规模经营不相适应的困境,公司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或出于保护既得利益而隐瞒公司本应披露的公开信息甚至散播虚假信息。以此造成了管理层和投资者在会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两者的矛盾。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是投资者和相关信息需求者最直接、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反映一个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资金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会计信息披露的严重失真会影响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中小股东等)和监管者(政府、监管机构)判断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对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错误做出结论,进而误导投资决策。另外,从目前现状来看小论文,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尚不十分规范。离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范围和详细程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基于社会信息风险考虑,上市公司亟需引入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念,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管理和协调,促进其信息披露体系完善并增进投资者了解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财务战略和资金状况。

一、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的控制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研究影响上市信息披露的因素,是了解会计信息披露的运用和规范程度。从这些因素入手并分析如何使上市公司有更强烈的动机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加详尽和高质量的披露,以便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发现上市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起到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显著相关的,更多公司治理结构的因素将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规定。监事总规模较大、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分离不由一人兼任披露会计信息的情况较好。根据上市公司发展状况和治理结构特点,投资者运用其对治理结构健全的了解信息和统计资料,测算结构指标及指标体系,反映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行业中的口碑和财务状态,为决策评价和决策提供参考。

2.监管机构。上市公司的证券主管机关一般仅就重大事项或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假如涉及到市场欺诈、会计信息失真,要由证券主管机关介入处理,并由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实施事先登记、事后审核。对上市公司临时公告实施事前形式审核,督促上市公司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公允地披露信息。除此以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的注册会计师进行规范和监督。政府监管部门也随时收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变化资料,以此加强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监督和监管,以保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3.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只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真正意识到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重要性,才会有较强的动机真实披露经营管理信息,建立起适应本公司的信息披露控制体系。在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及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披露政策和范围也不断发生调整,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信息披露的范围和详细程度。

二、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弊端

目前,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上,出现了一些存在弊端,客观分析如下:

1、夸大经营业绩,披露缺乏及时性。

我国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中虽然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中期报告的时间期限,但在实际执行中,虽然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披露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但存在着披露时间偏晚的现象,有的公司直到规定披露时间的最后期限才公布企业的财务报告而对于临时重大事件的披露小论文,从而降低了相关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及时性,直接影响到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2、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含量偏低。

现行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主要是以财务信息为主,缺乏非财务信息以及企业背景信息的披露,这样子使信息使用者缺乏对企业的全面了解,如缺乏分部信息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披露、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的区分、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报表定项目的不确定性披露等信息。

3、信息披露不客观不真实。

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为避免退市,铤而走险,编造和捏造虚假原始凭证,操纵会计信息,致使信息使用者难以对上市公司进行合理的判断并正确地作出决策,最终导致理性的投资者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心。

4、目前监管体系薄弱,监管手段落后。

证券会等政府监督机构包括上市公司内部的监事会监督手段落后,有些还存在监管人员不足的现象。在此情况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发现的可能性是较小的。再加上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多,民事赔偿也是微乎其微。

三、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采取的对策

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控制和规范发展,不仅牵涉到上市公司的监督控制和投资者资金的安全性,而且关系到上市公司财务资源运营的持续发展和战略定位,直接决定着上市公司的兴衰成败和社会系统诚信建设。在会计信息披露控制过程实现上市公司发展目标,强化信息披露程序和内容的规范发展,兼顾未来发展完善的需要,实现服务于投资者和股东的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规定,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力度。上市公司要改善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落实好管理层和监事会的责任。证券监督机构也要在披露内容规定的制订上加大力度和宣传,并统一规范化的格式准确性则,确保披露内容与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相接轨,并对上市公司明确相关披露要求,要其对存在欠缺的披露内容作出补充。如规定招股说明书中要作出盈利预测和相关解释资料。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责任意识淡薄,可通过引入外部董事改变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状况。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建立市场化的动态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培养社会公众股股东;充分利用外部资金,使其积极参与到公

司治理中来。保持合理的股权集中度,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公众股股东和监事会的力量,促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3.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主体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小论文,转变内部监事会职能,加强自律性组织的自律监管,通过相应的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充分发挥自律监管的作用。另外,证券监管部门要建立起上市公司信息监查员制度,派出相应机构或监查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报、年报、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四、结语

完善规范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切实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这项任务相对我国现状而言显得任重道远,形势严峻。但通过加强改革和提高认识,从长远角度来看,必定会使会计信息披露在质和量两方面更上一层楼,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性和有效性水平,改善信息披露环境,增强社会公众的投资信心,促进证券市场公正健康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顶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若干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4年6月。

[2]郑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财会研究》,2009年2月。

[3]袁金平,“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合理有效性”,《信息技术》,2010年35期。

[4]李静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经济师》,2010年12月。

[5]吕景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财政监督》,2008年5月。

篇6

关键词:统计数据失实;高校教育改革;影响

一、中国各行业统计数据现状

2010年2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到广东省某电器厂“帮助”大量的下岗职工。政府官员的到来,让该厂厂长感到很紧张,但是他却不敢乱说一个字。官员们本身就是法律。这些官员命令他告诉自己手下的员工可以有两种选择:接受下岗,然后获得离职金;或者签订“辞职书”,然后获得一份薪水更优的工作。

“大约有70%的工人选择了后者。全广东的情况都是这样。”工厂厂长说:“我帮助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他们随后再来帮助我。”

这个公开的秘密,很明显可以帮助中国伪造其失业率,因为签字的工人并不包括在失业率中。中国歪曲了从GDP到零售数据等许多方面的数据。这种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很危险的:它最终会将中国经济推向悬崖边。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的刘先生指出:“中国每年都要宣布其GDP的增长目标。在中国文化中,似乎政府必须完成该目标,否则就是极没面子的事。例如,政府宣布2009年GDP的增长目标是8%,那么官员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该目标。”

但是,地方和省级政府官员实际上也在修改数据。他们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力,可以为了一己的私利来制造经济统计数据。在中国宣称它是全球的经济体中经济发展最健康的国家的时候其实是建立在错误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的。

然而,对于零售和GDP增长的分析显示了不同的事实。中国每年国内零售销售额都上升15%,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消费者将多购买15%的电视或者T恤。中国政府将工厂运给零售商的货物全部计入统计数据,这意味着政府将没有使用或者存放于仓库中的货物也统计到消费数据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采购货物,这种交易额也被计入国家统计的零售额中。

总之要想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要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必需重视基层,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为学校教育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统计数据失实的影响因素

本世纪初,我国进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情报的统计数据,其真实性直接影响到中央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和调控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因此统计数据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然而当全国上下都关注经济发展时,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制定的政策其效果都不得不大打折扣,甚至由于虚假信息的误导,造成许多决策的重大失误,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损失和浪费。

影响我国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所拟定的影响我国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风气、统计管理体制、领导干预、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法律法规、统计队伍状况和统计工作条件。

1.社会道德失衡,诚信严重失范,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社会基础。

2.干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和助长统计数字造假的一个重要源头和关键所在。

3.统计法制意识淡薄,执法力度不够是造成统计数据造假日趋蔓延的关键因素。

4.统计部门自律制度不完善是造成统计部门对统计数据失真、失守的关键因素。

5.统计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和领导的自身素质水平低下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又一主要原因。

三、中国统计数据失实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影响

1.首先败坏了学校教育中的诚信教育。在进人新的世纪后,我国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并在全社会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活动。对于统计数据的造假问题,已不单单是法制方面的问题,已经败坏了学校教育中的诚信教育。因此,加强全社会的道德、诚信教育,提高全党、全民的道德诚信意识水平极其重要。

2.其次严重阻止了进一步完善学校本身的干部管理体制。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与相应的升迁与任免,要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中国统计数据失实严重阻止了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的干部管理体制。

3.再次影响了统计部门的自律、监督机制的完善。要从会计部门的财经纪律抓起,在统计部门,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完善统计部门的自律、监督制度,以严格约束、监督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失实,统计部门工作人员也跟着撒疯敷衍,盲目随从,以至于败坏学校风气,影响学生素质。由此从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波及到全民文化素质,全社会统计意识下降。

四、总论

综上所述,加强统计工作管理是现代社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严格按照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控制统计数据失真,端正政治思想,做好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提升统计人员知识水平,加强业务能力,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好的推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勇,曾平.关于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刘智英,崔澜.关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3]张艳秋.英国会计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会计之友,2004(1).

[4]封小青.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

[5]夏晟,陈珍银.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6]刘钢军.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模式创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5).

[7]蔡晓红.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03).

[8]郑和平,袁丽,孙德课,希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基本思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4).

篇7

关键词:会计教学;会计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我国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被严重扭曲。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但素质和结构上供不应求的畸形现象。这种矛盾的出现与我国会计教育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忽略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会计法规、准则,即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也无法做出合法的或合理的职业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法》及有关会计法规、准则的真正实施。而另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则恰恰相反,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熟悉会计法规、准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但是,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缺乏道德意识,他们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就更大了。近年来,某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披露。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处理上大做文章,以达到转移国家财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包装上市的非法目的。这些造假事件反映了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低下。会计造假事件中的违规者中大多数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他们用高超的专业技能来钻法律的空子,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国家、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老师在执教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注重智力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德育教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寓德育于会计教学实践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法制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培养他们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把自觉遵纪守法纳入整个教学环节和工作过程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一)将会计教学与案例相结合。在讲授《会计学基础》时,由于基础会计的内容极为抽象和理论性很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因而,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运用概念、原则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如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有关安然公司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介绍安然公司的情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在讲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时列举安然公司不恰当地利用“特别目的实体”(简称SPE),是为了特定目的而构造的实体,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它在不增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高估利润、低估负债。安然公司为了能为他们高速地扩张筹措资金,利用SPE成功地进行表外筹资几十亿美元。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安然公司未将两个SPE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但却将其利润包括在公司的业绩之内。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权和承担相应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仅就这两个SPE,安然公司就通过合并报表高估利润5亿美元,少计负债25亿美元。导致了安然公司在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破产,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同时他们也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增加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对会计的法律认识,并且迅速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下课时布置课后作业:在网上查找会计造假案例,要求在下一周讲述并讨论。

(二)培育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敬业爱业的思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等的作风。在讲授《会计学基础》绪论时,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识未来所肩负的光荣职责,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讲授会计核算方法时,把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法规贯穿其中,教育学生依法办事,严格规范职业行为,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在讲授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时,教育学生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核算,做到严谨、规范、数字真实、计算准确、账目清楚。在讲授《成本会计》时,讲明收益来之不易,教育学生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精打细算,反对浪费,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在布置实践报告或毕业论文时,强调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和实践,自己总结,自己撰写,不能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抄袭,否则,属剽窃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大力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舆论氛围是一种导向,也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条件。大众传媒、文化艺术与舆论宣传工具,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能给会计人员以某种荣誉感和耻辱感。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时,会感到喜悦和自豪,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得到激励,社会舆论正是通过这种褒扬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的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时,会感到内疚和羞耻,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受到抑制,社会舆论从另一个侧面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校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账经类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一方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养成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企业想通过做假账来欺骗社会,也只是能得逞于一时,而最终难逃被处罚、被淘汰的命运。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所必备的要求。

总之,在会计专业课中进行职业教育是我们每一位财会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诚信。财会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才可获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学院;2.贵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秀华.《浅谈会计人员基本道德》,2003.

篇8

摘要:我国《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第十点明确提出,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要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实习实训安全。

关键词:VBSE;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研究

一、本课题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化的步伐,教学方法亟待改进。传统的会计类专业的实训环节,学生在一两周的实训当中,只是单纯的完成账套的业务处理,不能亲身感受到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以及财务中心的核算过程。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是用友新道教育集团2011年上市的一个新的财务会计仿真实训平台,这个平台又称为“把企业带进校园”,该平台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在环境建设及相关文化氛围等方面尽量与实际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实习环境,通过在基地的实习,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和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并能真正地感受企业的文化及氛围。

目前,全国已经有大概一百所院校构建了“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我院也于2013年9月开始构建VBSE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此项目属于一个新开发的项目,所以对此课题的研究较少。而此课题对于传统的会计综合实训体系的改革尤为重要,基于对此课题的研究就有其可行性及必要性。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

该平台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学生通过在多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训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课题研究紧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从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整合、项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机制完善等方面,探索和实践高职“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实施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课程体系的开发。该平台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符合新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备胜任某一个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从事相近、相关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2)研究“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教学内容的整合。该平台的教学内容应在“市场引导业务、业务驱动任务”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将企业的财务活动与企业的产供销业务活动密切结合,从企业管理的全局出发设计企业财务工作的主体内容。

(3)研究“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实训仿真教材体系的建设。

三、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本论文将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对该平台建设的物理环境进行研究,在物理的搭建上,应当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在环境布置、设备配置、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要求与实际相一致,物理环境的构建应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2)重点对该平台的构建及应用进行研究,包括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虚拟实训系统,视频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经营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3)对该平台的教材及实训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包括对仿真实训资料,教学案例,配套电子教材(PPT),实习教具套包,以及对配套资料的补充等。

四、本课题的研究假设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可在爱岗敬业的素养、诚信为本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其发展奠定基础。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可以解决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财务专业同学实习难的根本问题;可以有效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本论文研究框架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该平台进行研究,将可以得到以下课题成果:本课题最终成果:课题调研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虚拟“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分析报告;虚拟“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及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财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仿真实训教材研究方案;系列相关论文,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作者单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本课题以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财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个案为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资产减值,金融危机,会计处理

 

我国在2000年底,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观对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资产的这一不可或缺的特征,不具备有望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也不能作为资产继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此定义也体现了会计原则中的稳健性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又得到了充实,即“本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组的概念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的现金产出单元,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合确定资产减值。这一定义为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奠定了基础。

1.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从以往八项准备的计提实践来看,上市公司通常倾向于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面对《资产减值》准则中“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新规,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如何在年报中反映其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在实施新准则后如何作出计提资产减值的决策,都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极大的关注。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在新准则颁布但尚未实施即2007年1月1日之前,许多学者预计部分上市公司会在2006财务年度,中期、末期突击转回部分往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以此增加账面利润。

根据2007年半年报有关资产减值数据统计,07年上半年我国1392家上市公司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78亿元,而06年同期数据为229.26亿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共计0.0071亿元,06年同期数据为169.98亿元;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6年上半年为27.72亿元,而07年同期上市公司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项目,07年上半年坏账准备合计为875.36亿元,06年同期为956.13亿元;存货跌价准备合计168.40亿元,06年同期179.50亿元。科技论文。由06年和07年半年报数据比较可见,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后,与《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范围相关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较06年同期有了明显的减少,因为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而如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之类未在《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范围内的相关减值准备的计提与06年相比未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可见,新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2.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2.1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尽管财政部三令五申禁止企业为调节利润的目的秘密计提减值准备,但在利益驱动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仍有不少公司明知故犯。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不得转回的做法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若该项规定得以实行,则会计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其一,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如A公司拥有一项价值150万元的固定资产,2005年的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计提30万元的减值准备,2006年该项资产可收回金额恢复至130万元,此时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己恢复10万元,但按准则的要求,恢复的10万元减值准备不予转回,账面价值仍为120万元。而此时的账面价值既不等于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等于历史成本,因此这样处理的结果,只是满足了谨慎性的要求,并未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

其二,资产变现时同样产生巨额收益。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资产实际变现时,其存有的减值准备必须同时转回,抵减当期成本,增加利润总额。因此,准则的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公司操纵利润的随意性,但无法控制公司在资产实际变现当期获取高额利润。

2.2 关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问题这一计量方法虽然在其他会计准则中也都有提及,但真正运用者却十分稀少。因为企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确定,以及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及特定风险的确定,没有一个熟悉过程和实践过程,可能很难在实务中操作和推行。当然在实务中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或会计人员通过会计预算或预测,合理地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确定好折现率,更多地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促进,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3.对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改进的对策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虽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但是由于我国实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环境尚不成熟,针对实务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应不断完善相关方面的对策和机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健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使其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3.1 使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更加合理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说,既然当有减值迹象表明资产己发生减值时确认减值损失,那么当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己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己经减少时,主体重估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相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是合理的。不应该因为担心资产转回被滥用而使资产偏离了其“未来经济利益”的内涵。同时,禁止资产减值的转回可能会导致新的滥用。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允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同时对其做出严格的规范,比如借鉴IASB的做法,规定企业在前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后,只有在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冲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并对引起资产潜在服务能力提高的估计改变做出明确规定。科技论文。此外,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考虑资产减值损失的冲回暂时不计入损益而进入资本公积,从而堵住了上市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调控利润的渠道。

3.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关键由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两个因素的准确性来保证,这就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论文。会计人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充分认识和估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的财务预测更加准确,为正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管理层应注重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如安排培训课程,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等。会计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严格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 许华荣. 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计量问题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1) .

[2] 李映照,陈妮娜.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7,(02) .

[3] 黄长江,刘苹. 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J]交通财会,2007,(01) .

篇10

关键词:会计专业 职业道德 建议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会计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职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技术的进步掩盖不了许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从国际到国内的一些典型事件,都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一个问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比会计职业技术更为重要。当前,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不够规范。他们受不良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甚至达到职业犯罪程度。各种会计违法的报道也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在源头上杜绝各种违法,会计类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谈谈加强中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难点是如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专业文化建设的始终。中职学校会计类专业要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校工作计划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始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文体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通过制定学校的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总体方案,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方案之中,明确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党团组织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界定各自承担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职责。

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构建“三位一体”的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的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体系 。学校在制定会计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应分“专业入门教育法律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个层次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系列课程。从新生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设置不同课程或讲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完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二、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加强职业道德学习

会计专业虽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但学习的目的仍然是围绕考证。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就达到效果 所以需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进行专业理论教学时,教师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如在讲授专业核心课程时,结合现场需要可适当增加职业道德内容。也可将案例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违规会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因,通过讨论分析职业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如在讲到一些企业将本应费用化的利息支出进行资本化,虚增当期利润,以达到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等违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指出,这是会计法规所不容许的,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抵制这种违法行为,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陶冶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在校内实训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训中要注意变换学生的岗位角色,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流程,了解各岗位的职责要求,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刻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将实践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问题加以整理,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补充教材的理论知识,化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认知矛盾,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基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细微的量的积累,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于各门课程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

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原则一般较枯燥、抽象,若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不易真正领会,甚至会反感。教师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有意识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案例资料,鼓励学生思考,这是培育学生快速思维的有效形式。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取得好的效果,一是选择好案例。案例的选择主要围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但同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会计从业资格的班级时,针对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岗前培训”,因此选择的案例侧重于会计未来职业道德的内容,这些案例除了涉及道德决策外,少不了涉及会计学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案例研讨不仅能使自己思考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怎样的决策,而且还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了已学过的会计知识,并且使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得到灵活运用。二是要对案例内容作好充分准备。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而且还要尽力收集其他辅助教学材料,如各类专业性报刊上有关论文、观点等。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使学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了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提高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了道德观念。

四、重视会计的师德建设,言传身教。

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教师更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直接影响者。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学习阶段就为将来走人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会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不仅是会计专业技能上的良好素质,还包括了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更自觉地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