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11 05:1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强化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产地检疫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动物疫病的源头控制。2012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一是推进和规范产地检疫报检点地设置,明确报检点管理区域和检疫人员,坚持报检点值班制度,提高服务意识,促进产地检疫率全面提高。二是严格执行凭畜禽标识和有效的免疫证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制度,凡没有免疫证明和畜禽标识的一律不予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三、强化饲养环节的监管。以规模饲养场、养殖户为重点,加强对动物饲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进行严格处理。同时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督促、指导养殖小区、养殖场户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养殖档案和日常动物防疫制度。
四、强化流通环节监督检查。流通环节是病害动物产品从产地进入餐桌的重要渠道,为确保全县人民食肉安全,2012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将按照省、市、县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冷库、超市、生肉销售点等动物、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对县城区销售的肉类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经营者做到凭证入库、亮证经营。三是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动物产品违法行为的专项活动,对从事经营、加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行为的黑窝点从严、从快、从重予以查处和取缔,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切实抓好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要大力推进规模饲养场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抓好二维码耳标佩戴监督管理,要加强二维码耳标的网上申领、审核、签收、发放管理工作。抓好养殖档案监督管理工作,种畜场、规模饲养场(饲养小区)要全部建立生产和防疫有关信息养殖档案,全面准确记录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相关信息,基本做到全程监管有据开查,抓好规模养殖场生产防疫信息报送监督和识读器使用管理工作,做到每台识读器年内都有上传信息数量,强化定点、定期信息报送管理,上报省市的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容报送相关信息。
六、强化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工作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所有证章标志的领取、保管、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证章标志的领取、保管、发放、使用、报废、库存等相关环节管理办法、制度、措施、记录,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证章标志都能追溯到具体责任机构。
七、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实行责任追究 八、加强执法体系自身建设
(一)强化制度建设
1、完善岗位监管责任制
县、乡、村必须建立健全、定点、定区域岗位责任制,乡、村按区域、
规模饲养场、屠宰场、市场等按点明确责任区域、责任对象、责任事项、责任目标、责任人员,并公开公布;上级对下级,监督执法机构与执法人员要签订监督执法责任状,确保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到位,岗位监督工作执行到位。
2、严格执行定期例行监督检查制度
县所每月例行检查一次,每2月全面细致检查1次。
(二)加强行风建设
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强化督察、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和责任追究体制和机制。层层签订《行风建设承诺书》建立落实社会和系统内部行风举报员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行风建设自查和不定期明察暗访活动。对只收费不检疫、检疫不出证、转让出卖检疫证章标识、违法拦车、违法查证验物、乱收费、滥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处理。
(三)强化队伍建设和防疫法宣贯工作
强化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真抓实干的工作行风建设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的监督执法队伍,要实行执法能力培训、考试、测试制度,大力提升监督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力争做到能监督、能检查、能办案、能应诉,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义务。
深入宣传动物防疫法,全面提升县、乡、村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组织体系、执行能力,工作实效、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
(四)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创新管理模式工作机制研究。借助畜产品安全、畜牧等相关方面法律法规、优惠扶持政策、项目建设,借助外省市场准入等有关政策和规定,深化、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台。紧紧围绕全省预防性、常态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理念,研究、探索、创新、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管理模式、工作机制,以及管理办法、制度、措施、程度、记录等。
加强薄弱环节执法工作研究。针对屠宰分割贮存及加工一体化企业,大量分割动物产品调运和检疫收费不统一等情况,分割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不到位、检疫出证管理不健全、不完善,产地检疫、产品检疫规范不健全、不完善,检疫标志使用对象、范围、方式、方法等管理不明晰、不到位等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及工作机制.
篇2
一、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监管
1、屠宰检疫
屠宰检疫是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关键环节,消费者通过农贸市场、超市直接购买经屠宰厂(场)加工出厂的动物产品,因此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屠宰检疫。2009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在37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市级13个、县级11个、乡镇13个)、29个家禽屠宰场(点)开展检疫监督执法工作。屠宰检疫率100%。上半年检疫屠宰上市生猪106.18万头,与去年同期的93.68万头相比,增加12.5万头,增13.3%;检疫牛7.55万头,与去年同期的7.35万头相比,增加0.2万头,增2.7%;羊3.21万只,与去年同期的4.02万只相比,减少0.81万头,减20.14%。
2、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测
(1)、在主城区13个屠宰厂(场)开展了“瘦肉精”监测
按照国家农业部、省、市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认真开展畜产品安全监管和监测工作。长期在主城区内13个生猪屠宰场各抽检生猪尿样,上半年共抽检2820份,未检出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阳性样品。
(2)、对规模养殖场开展拉网式检测
2009年3月,对全市14个县(市)区64个乡镇348个饲养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开展了一次拉网式的监督检查,共抽检生猪尿样2880份,未发现违法使用“瘦肉精”及其他违禁药物使用的情况,同时对鸡肉生鲜奶进行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
(3)、开展了牛奶、鸡蛋三聚氰胺及苏丹红检测
为强化奶源管理,开展了对奶牛合作社、*等公司及奶牛场(合作社)生产的鲜奶进行检测,抽检生鲜牛奶112份,未检出三聚氰胺残留;对沃尔玛、好又多、百盛、家乐福等超市销售的品牌鸡蛋进行抽检,共抽检鸡蛋180个批次1762枚,未检出三聚氰胺残留。在超市抽检生鲜鸡蛋41个批次410枚,未检出苏丹红残留。
(5)、配合农业部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宁波)对*市畜产品的抽检工作,共抽检猪尿10份、猪肉12份,鸡肉8份、鸡蛋8份、牛肉4份、猪肝9份。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反馈,抽检样品合格率100%。
(6)、牛奶的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根据《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卫监督发[2009]21号)的要求,*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按照方案推荐方法《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进行了试剂准备及方法摸索,对县(市)区送检的牛奶进行了检测,未检出β-内酰胺酶残留。
3、市场及流通领域的检疫监管
为确保上市销售的动物产品安全,全市大力依法开展市场及流通领域监管。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343个肉类农贸市场开展检疫监督执法工作,并对超市、冷冻贮藏、交易场所等进行监督检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每天派出30名检疫监督执法人员对*主城区45个农贸市场销售的肉类进行巡回监督检查,严格查物验证。固定专人对贮存动物产品的冷库及分割肉加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对*冷冻场,*肉联厂冷库等大中型冷库及生产加工猪、牛、羊分割肉的场所检查了108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作相应处理。市动监所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对5个幼儿园食堂的动物产品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加工贮藏不合格动物产品的现象。
上半年,全市共查验上市猪胴体70.87万头、与去年同期的55.84万头相比,增加了15.03万头,增26.92%;牛7.55万头,与去年同期的7.35万头相比,增加0.2万头,增2.7%;羊3.14万只,与去年同期的4.02万只相比,减少0.88万头,减21.9%;检疫查验上市动物产品1687.78吨,检疫火腿12.67万只;检疫白条禽788.2万只;开展了对农贸市场销售香肠及腌腊制品的专项检查,保证了市场供应安全的动物产品。
4、交通运输动物产品的监管
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在铁路、民航派驻监督执法人员对从省外入昆的动物产品实施监管。上半年检疫查验从省外运入*的冷冻动物产品为22417.5吨,与去年同期的34797.6吨相比,减少12380.1吨,减35.6%;其中冻禽产品20711.6吨、冻猪产品1294.2吨,冻牛肉98.5吨、冻羊肉313.1吨,分别与去年同期的16556.1吨、1929吨、436.3吨、187吨、91.3吨相比,分别增25.1%、减32.9%、减77.4%、增49.7%。
5、开展杜绝病死猪肉流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各县(市)区根据《*市农业局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病害猪肉非法交易专项整治工作有关文件的通知》(昆农通〔2009〕8号)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杜绝病死猪肉流入市场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昆食安委办〔2009〕9号)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出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400人次,出动车辆350辆次,对生猪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进行了检疫检查。*县在杨桥乡捣毁了2个收购加工病死猪肉的“黑窝点”,收缴销毁病害猪肉2307千克,罚款6600元。市动监所联合盘龙区相关部门在长地埂村捣毁了一个收购病死猪肉加工香肠及腌腊制品的“黑窝点”,收缴销毁病害猪肉4500余千克,市动监所配合市经开区在阿拉乡查处一个用变质肉加工牛肉干的窝点,没收销毁病害肉2100余千克。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1、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全市现有14个县(市)区118个乡镇1307个村委会。在重点村社和交通道口设立了产地检疫报检服务点,县、乡、村三级产地检疫报检服务网络建设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情况如下:
(1)、生猪的产地检疫。全市在14个县(市)区99个乡镇893个村委会的600个规模化养猪场中563个场开展了生猪的产地检疫工作,上半年检疫生猪21.86万头,检出病猪192头。
(2)、牛的产地检疫。全市在8个县(市)区55个乡镇442个村委会的32个规模化养牛场中24个场开展了牛的产地检疫工作,上半年检疫牛2.02万头,未检出病牛。
(3)、羊的产地检疫。全市在8个县(市)区55个乡镇442个村委会的543个规模化养殖场中478个场开展了羊的产地检疫工作,上半年检疫羊2.59万只,检出病羊1只。
(4)、禽类的产地检疫。全市在10个县(市)区66个乡镇522个村委会的1674个规模化养殖场中1148个场开展了禽类的产地检疫工作,上半年检疫禽78.47万只,检出病禽248只。
(5)、市场活畜检疫。各级检疫监督部门加强对活畜交易市场的检疫监督,对入场交易活畜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经检疫合格方准入场交易,市场活畜检疫率100%。2、铁路、民航运输检疫监管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在*机场、南窑火车站、东站凉亭货运站等地共查验各类运输车辆、航班7684多车(班)次,检疫查验从省外经铁路、民航运入*的禽苗6068.63万羽,与去年同期的8415万羽相比,减少2346.3万羽,减27.8%;其中鸡苗5845.6万羽、鸭苗83.5万羽、鹅苗135.7万羽,分别与去年同期的8121羽、200万羽、94万羽,分别减28%、减58.2%、增44.4%。对入昆禽苗为加强禽苗跟踪监控,与各地、州(市)密切配合,将入昆禽苗运往各地州情况及时通报饲养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建立全程跟踪管理机制,确保重大动物疫情监控工作有效开展。
上半年,检疫运输出昆的冷冻动物产品为6118.6吨,与去年同期的14994吨相比,减少8875.4吨,减59.2%,其中猪肉1573吨、猪副产品2959.5吨、牛产品170.04吨、冻禽产品364.7吨、其他动物产品1051.38吨,分别与去年同期的1291吨、2987吨、2071吨、257吨、8388吨相比,分别增21.8%、减0.92%、减91.79%、增41.9%、减87.5%。检疫猪皮17万张、牛皮23.03万张,羊皮7.5张。
3、开展活禽经营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的安全监管,规范活禽经营,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通过活禽经营市场传播的风险,切实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活禽经营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云农办牧字〔2009〕87号)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整治方案的具体要求,开展活禽经营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自5月上旬开始到5月25日止,在全市14个县市区和3个开发区认真组织开展了活禽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166辆次,执法人员1149人次,检查了日新、梁家河、小坝、向化等5个活禽批发交易市场及有活禽交易的集贸市场222个,检查活禽经营摊位1730个,检查活鸡98747只。检查中未发现有经营病死禽类及其产品的行为。
4、开展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
今年4月以来,为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农业厅、市农业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确保我市不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自5月1日起,各县市区按要求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组建了防控应急预备队,在各自辖区内重点加强了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活畜交易市场的检疫监管,对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排查与监管,切实加强对养殖场地、活畜交易场所、屠宰加工场(点)的环境消毒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并按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将每日所开展的工作情况以日报的方式及时上报。市动监所于5月12-13日,在海春及中企生猪屠宰场采集猪扁桃体、肺脏、胰腺、肺门淋巴结30份送省疫控中心进行疫病监测,未发现阳性样品。
全市从5月2日起到5月31日止,检查活畜交易市场2200个(次),排查规模养殖场1043个(次),对养殖、屠宰、加工、经营等场地环境消毒147万平方米。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全市动检执法人员始终处于高度警备状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并保持通讯畅通,相互协调配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好岗位职责。
5、奶牛“两病”检疫净化工作
今年4-5月,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等八个县(市)区开展奶牛“两病”检疫净化工作。到5月31日止,这八个县(市)区存栏奶牛31379头,共检测奶牛20211头,占存栏数的64.4%,结核病净化成效显著。
6、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全市开展了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上半年全市共购置二维码耳标234000个(其中猪耳标190000个、牛耳标27000个、羊耳标17000个),识读器194台,打印机38台,耳标钳350把。在*、*、东川、*、*等12个县(市)区已开展二维码标识的佩戴工作,全市共佩戴猪耳标153205个,佩戴牛耳标6821个,佩戴羊耳标10173个,已使用识读器上传信息至中央数据库。初步建立了各种监督管理制度,如养殖档案建立制度、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规模养殖场(饲养小区)巡回检查制度,散养户巡回检查制度等。
2009年初,省监督所为*、东川、寻甸等11个县(市)区配备了动物卫生监督专用执法车及部分化验室检测设备和办案取证设备,全面增强了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量,提高了快速反应与调查取证能力,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工作体会
1、各级领导重视
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工作,*市的14个县(市)区均被列为农业部的县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县,增加经费投入,省、市业务部门领导还经常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各县(市)区工作一线给予帮助和指导,有效促进了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2、大力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宣传及培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上半年,全市举办了《动物防疫法》及检疫技术等培训班20期,培训执法人员1753人次。开展了10次宣传活动中,发放了各类宣传资料53800余份,发放《动物防疫法》宣传册4352份。市动监所2009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市东风广场组织开展了《动物防疫法》及畜产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电视台、*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在宣传活动中,采取发放宣传册、宣传单,悬挂横幅,现场咨询、图片展览等形式,共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知识》、《肉品卫生知识》等六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发放了《农贸市场肉品卫生知识》宣传单6000余份,发放《动物防疫法》宣传册400余份,发放《狂犬病防治》宣传册200余份,出动车辆4辆,宣传咨询工作人员就市民关心的“如何买肉才放心”、“怎样鉴别病死畜禽肉”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
3、以各项专项检查为契机,努力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结合“全国动物检疫、动物疫病(诊断)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考核检查,农业部检查组对*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识读器实作、对检疫员现场抽题问答、现场查看农贸市场、产地检疫报检点、规模饲养场、散养户等方式,对*市、县两级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考核检查。检查组对*市2008年动物检疫、动物疫病(诊断)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文件的痕迹管理、队伍建设、统计报表工作、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存在问题提出了要求,有力地促进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4、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规范经营者依法经营行为
上半年共查处违法案件44件,罚款9000元,其中,拒绝接受监督检查2件、不按规定处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5件、未经检疫销售或运输动物及其产品10件、不凭证运输1件、不符合防疫条件8件、拒绝接受检疫1件、经营加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2件、其他15件。通过严厉打击经营、加工、贩运病害肉和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基本杜绝了病害肉、注水肉上市销售的现象。审验、核(换)发《动物防疫合格证》186个。
5、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局党委要求,我所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支部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并为每个党员购买了一本《党员学习笔记本》,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6、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管理
修订了《组织纪律管理办法》及16个管理规章制度,学习借鉴上海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先进经验,开展管理制度创新。将*市农业信息网的信息报送、问责制度等纳入考核范围,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的内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的工作责任心。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县(市)区人员编制较少,执法力量薄弱。
2、产地检疫工作滞后,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须进一步加强。应调整理顺屠宰管理体制,加强流通环节监管。
3、个别县区对奶牛“两病”检疫净化工作重视不够;
4、兽医体制改革滞后,全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性质迟迟未定。
五、200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对肉、奶、蛋等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积极落实奶牛“两病”扑杀经费,迅速将检出的阳性病牛进行扑杀。继续的探索建立奶牛结核病及布鲁氏菌病的PCR诊断方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结核病检疫技术水平。
(3)、继续开展杜绝病死猪肉流入市场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工作,加大对动物饲养、屠宰、运输和动物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存储、使用环节的检疫监管,重点做好: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在重大节日肉食品专项整治,确保肉食品安全。
篇3
一、整治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决定,全面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督监测工作,切实解决我市食品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大力开展食品卫生许可、集体食堂、餐饮业及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促进和谐新*的建设。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市卫生系统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市卫生局成立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简任昌副局长任组长,市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领导、部署和督导全市卫生系统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研究解决综合整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卫生局食品综治办”),设在市卫生局防保科。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各相关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统计和汇总综合整治工作相关信息,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全市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各镇(街)医院要成立相应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辖区内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
二、工作重点和安排
(一)食品卫生许可专项整治
1、整治重点:根据《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结合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发放审核和监督,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本着“谁发证、谁清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全市食品卫生许可的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要求的单位依法予以清理。
2、具体要求
(1)各单位要在6月底前,对已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单位,按照食品卫生法规、相应卫生标准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的通知》(东卫[*]37号)的要求进行逐一清理审核。未达到卫生许可准入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准入条件的或拒不整改、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依法处理;对没有按规定发放的或超出法定职权范围进行审批的要依法撤销其卫生许可证;对超过有效期限和因单位注册变更等原因致使食品卫生许可证失效的要及时注销或收回。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坚决清理并收回不符合发证条件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有关卫生许可证废止情况。对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要做好许可资料整理、归档和保存工作,必须建立一户一档,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2)对申办新证或换发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现场审查,按照我局制定《卫生行政许可需提交及保存资料目录》进行资料审核和保存归档,严把发证关。
(3)市卫生监督所要做好全市新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启用工作,协助各镇(街)解决新旧食品卫生许可证更换的过渡衔接问题。
3、工作目标:完善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管工作、建立卫生许可资料一户一档,规范卫生许可档案管理。通过整治,进一步推进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使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5%以上,餐饮单位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70%以上。
(二)集体食堂专项整治
1、整治重点:以控制食物中毒为重点,加强对集体食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食物中毒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具体要求
(1)各镇(街)医院要在10月底前,组织卫生监督员对辖区内的集体食堂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重点是尚未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集体食堂,督促建立健全相关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按《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要求完善卫生设施,督促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符合发证条件的,按规定发证并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不符合发证要求的,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故意阻挠执法的,要从严从重实施行政处罚。各镇(街)医院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报告集体食堂整治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争取政府的支持,会同经贸、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提高工作效率。
(2)在秋季学校开学前后,各镇(街)医院要组织力量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是否建立了食品安全责任制、集体食堂的加工经营环境和设施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堂承包(经营)方是否建立了食品和食品原料索证登记管理制度及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体检证明等,对未办理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学校食堂,必须予以取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主动通报同级教育部门,共同促进学校食堂的监管工作。
3、工作目标:学校和企业集体食堂监管覆盖率分别达100%和80%;集体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率达90%。
(三)餐饮业专项整治
1、整治重点: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规定,以检查食用油、肉类、食盐等食品原料为重点开展餐饮单位食品卫生集中整治。
2、具体要求
检查餐饮单位是否建立进货索证、验货登记管理制度,重点检查餐饮单位是否采购具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的肉品,是否有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索取食用油、食盐等食品原料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或其它有效票据,有否做到入库前验收、出入库时登记、作好记录。严肃查处采购《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10月底前,完成对辖区内餐饮单位食用油、肉类、食盐等食品原料的监督检查。
3、工作目标:经过整治,对食用油、肉类、食盐等食品原料建立进货索证、验货登记管理制度的餐饮单位达70%以上,逐步建立餐饮业食品原料索证登记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1、整治重点:规范餐饮单位、商场、超市及熟食摊档自制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及时发现并查处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求,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2、具体要求
以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为重点时段,开展对餐饮单位、商场、超市及熟食摊档自制食品的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单位有否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求,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否将非食品添加剂当作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相关标准及管理办法的,依法进行查处,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
3、工作目标:通过整治,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五)加强卫生监测工作
1、工作内容: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的卫生监测工作,重点加强餐饮单位食品、调味品、饮用水等卫生监测,积极扩大卫生监测覆盖面。对监测不合格的单位要及时进行跟踪,依法进行处理。同时,提高食品卫生监测工作透明度,定期公布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食品消费环节的卫生监测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将食品卫生监测结果报卫生局食品综治办。
2、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我市食品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监测系统;调查食品污染物的本底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预测、预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年4月)
制定全市卫生系统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的内容、目标、步骤和要求,召开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部署整治工作。各镇(街)结合各自职能,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具体整治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明确人员职责,并将整治工作方案及人员分工情况〔见附件1〕上报卫生局食品安全整治办。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一10月)
各相关单位按照既定的专项整治方案,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其中6月底前须完成食品卫生许可专项整治,10月底须完成集体食堂专项整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查漏补缺阶段(*年11月)
各相关单位对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对照本方案工作目标查漏补缺,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巩固综合整治工作成效。
(四)总结评价阶段(*年12月)
*年12月20日前,各镇(街)医院将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书面总结报卫生局食品综治办,由卫生局食品综治办汇总后于12月30日前上报市卫生局食品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2月30日前将食品卫生监测工作总结报卫生局食品综治办。市卫生局食品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将于12月下旬组织对各相关单位的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单位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为民意识,自觉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抓,相关责任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认真对照各项工作目标,扎实开展相关工作,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监管力度,树立执法权威。各地要把专项整治工作和日常监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树立卫生监督执法权威,符合移送公安司法条件的,要坚决向公安部门移送,追究违法行为刑事责任,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作用,主动配合主流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积极报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各项成果,努力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同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并向社会公布,认真处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篇4
1、积极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一是在2-3月份,结合春耕备耕和贯彻宣传中央1号文件惠农政策,到各集镇利用集市日悬挂横幅、设摊咨询宣传、送发政策法规资料,共到9个镇(街道)出席咨询服务人次134人次、现场接受咨询人次2000余人次、送发政策法规宣传资料1万余份;二是积极配合省人大部署的全省农业法及相关法律的执法检查活动,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法律普及知识读本》、《县级农业林业系统行政执法职能与项目及法律依据汇编》等涉农法律知识书本至各相关部门、镇(街道)和村一级,共送发涉农法律书本1000余套;三是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今年1—2月份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出台一周年之机组织进行了《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两法宣传月系例活动,在全市各镇、街道集镇、重点村悬挂横幅,并组织了一套自编自演宣传“两法”文艺晚会节目和结合宣传车巡回宣传活动,共演出15场次;四是1月份结合确保农机春运安全、在全市开展张帖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系列活动。
2、及时制定好计划,落实好经费,征订并编印好资料。一是及时制订了本局2009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和学法计划,并以本局红头文件温农林发[2009]85号文件印发至各科、室、站和局属各单位,并认真组织,抓好落实;二是落实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8万元,并作出了计划安排,做到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三是编印了一套分五篇即种值业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篇、农经篇、养殖业篇、农机篇的农业法律法规选编,供本系统及全市各级涉农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3、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开展相关普法宣教工作。一是结合我市5月份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月和6月份开展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组织开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种植业、养殖业投入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与相关部门一起上街设摊咨询宣传、送发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二是结合我市村级经济联社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和工作活动,积极开展以村务公开、村级财务民主管理等“农民学法维权”方面的普法宣教活动,并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而且组织新上岗村干部进行村务民主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学习相关培训活动;三是结合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绿剑”执法活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投入品监管进行相关农业法律法规普法宣教活动;四是结合农机年审、上道路拖拉机安全巡查、平安农机和农机安全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普法宣教工作,今年共投入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经费10万元;五是结合组织各行业年度培训会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今年以来分别组织了农药肥料经营企业、兽药饲料企业、种子苗木经营企业、村级财务人员等培训会,除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外,还对违法案件进行了通报;六是结合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元宵节、清明节等重点节假日防火工作,利用张贴标语、通告、悬挂横幅、年历画、大型宣传牌、宣传车、组织文艺宣传等大力开展《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涉林法律法规宣传。
4、利用传媒网络,积极开展普法宣教工作。利用*日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司法、*法制、*农情、*农经网、农民信箱及发短信等形式积极开展涉农涉林法律法规的普法宣教工作。
二、认真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畅通投诉举报和渠道。一是2009年本局共受理案件23件(其中省农业厅转6件、台州市农业局转5件、*市纪委转1件、*市局转9件、群众来信来访2件),已办结21件,还完成了向市政府提出的复查意见3件,案件量同去年相比下降34.3%;二是2009年通过“12316”等渠道投诉到我局的农业生产事故案件共28起,其中接受咨询22起,受理调解农业生产事故6起并全部办结,为农民追回经济损失2万元;三是认真做好行政调处工作、及时化解行政纷争,2009年受理组织跨镇街道山林权属纠纷调处2起。
2、正确履行好职责,积极开展各类行政执法检查治理活动。一是农业执法大队今年来积极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检查活动5次,抽检51个批次涉及农药产品11个、肥料产品10个、种子品种9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品种10个,兽药产品10个,检出不合格产品18批次并依法进行了查处。二是森林公安今年以来开展了“春雷一号行动”、“禁种铲毒”、“绿盾三号行动”等为主题的系列森林和陆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执法检查活动,在行动中当场查获野生动物鸟类300多只,捕鸟网具80多帐;三是市畜牧局暨动物卫生监督所今年以来加强了对饲养场户的监管,以审核《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为抓手,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抓好整改,并加强了对集贸市场动物及其产品交易行业的监管,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00多人次,检查了600多家摊主,发放整改通知书1200多份,还与农业执法大队一起加强了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及“三聚氰胺”添加剂方面的监管,共检查了兽药生产企业75家次,饲料生产企业45家次,并对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及时进行了查处,还对10家鱼粉蛋白饲料生产企业抽检了21个品种,对是否添加“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添加“三聚氰胺”行为。
3、进一步加强落实村级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源头防范机制:①及时调整涉农收费公示制,收费公示至全市各村,②落实村级订阅报刊“限额制”,并联合下发了温纪[2009]62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订阅报刊的通知》,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机制:①建立了重点检查,专项整治与正常性监管检查相结合制度,今年7月中旬组成4个检查组对8个镇(街道)进行了专项检查,②建立了农民负担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今年11月下旬,对全市各涉农部门和各镇(街道)进行了专项检查考核,未发现违规现象;三是今年共审计了285个村(其中专项审计重点村10个),涉及资产总额6.2亿元,查出违规资金82万元,向被审计村提出加强财务管理建设296余条,例查出松门镇远景村原出纳动用集体资金59万元,建议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侦查。
4、整体推进小农资整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已构建起对农资市场(即农业投入品源头)的监管长效机制。一是按照《小农资店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的要求》和《*市“小农资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单”活动方案》的要求抓好创建整治工作,通过验收至今达到小农资整治规范企业244家(除3家未达标外);二是按照《*市农资企业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和分类评价评分标准》,建立了*市农资信用系统管理软件,其中59家农资企业被评为守信企业即A级,82家被评为基本守信即B级,30家被评为警示企业即C级,5家企业被评为D级,责令退出农资市场;三是大力发展农资现代流通经营模式,即连锁企业,至今有4家农资龙头企业在我市建立加盟连锁店92家。通过创新农资经营模式,促进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
5、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排泄物治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检测工作,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了对动物及产品的检疫工作,全年实施生猪产地检疫45418头、家禽产地检疫540.6万只、生猪屠宰检疫37.1万头,检出病死猪770头、病害产品8.1万公斤,全市无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对饲养场户的管理,今年共完成了全市饲养场无害化处理设施202个;三是加强了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监管,今年共抽检了养殖环节样品1350份,屠宰环节样品380份,调入动物产品肉样品70份,所有样品“瘦肉精”检测均为阴性,未发现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四是分别在4、5、7、9、11月组织了8次对瓜果蔬菜的例行监测、抽样活动,出动抽样人员27人次,检查生产单位63家次,抽检样品96批次,合格样品94批次,并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和*农林信息网食品安全栏目进行了公布。
6、加强森林消防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一是通过张贴通告、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发放资料、专题文艺巡回演出等形式,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市政府的《关于切实加强森林消防安全的通告》、《关于切实抓好清明节期间的森林消防工作的通知》,以提高森林防火意识;二是抓好元宵、清明等重点节日巡回检查与设卡检查相结合,规定了“六个严禁、一个收缴”,大力提倡“无烟扫墓、文明祭祖”,严防死守;三是抓好责任落实,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各镇街道与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达到目标明确、任务分解、责任细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四是不断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值班工作,全市共建有森林消防队25支607人,市、镇(街道)两级在森林防火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经过努力今年只发生一般森林火灾一起,受害森林面积0.9公顷。
7、强化农机安全管理,推进“平安农机”建设。一是加强开展春运农机安全宣传与巡查,召开了有镇(街道)农机管理站负责人和农机安全片组组长参加的全市性的农机春运安全动员大会,并采取强化路查、排查黑点等措施,确保畅通;二是落实农机安全责任制,市农机总站与各镇(街道)农机管理站,各农机管理站与每个农机手签订安全责任书,全市签订率达100%;三是抓好拖拉机年度检验工作,全市检验拖拉机3576辆,检验率达88%;四是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村镇建设和制作悬挂农机警示路牌活动,今年已创建农机安全镇1个,安全村5个,设立农机警示和安全村建设路牌16块。综上所述,有力地推进了“平安农机”建设。
篇5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狂犬病 防控 措施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51-02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共急性传染病,又名恐水症。它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体而受到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毒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引致人与动物狂犬病,感染的动物和人一旦发病,几乎都难免死亡。由于动物传染源广泛存在,所以其控制难度很大。
一、防控现状
1.我国狂犬病流行情况
我国是狂犬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世界最严重的印度。我国的狂犬病流行,在过去数十年有两度起伏。由于全国统一灭狗与限养,20世纪50~60年代全国狂犬病最高年发病数不足2000例,疫情相对稳定。70年代中期疫情抬头,80年病达到高峰,年发病数在4000~7000例范围内波动。1984年全国24个省市报告的病例数达6018例,其中死亡6017例,达到20世纪流行的顶峰。经过有效防治,1990年发病数开始下降,1996年降至159例。1997年后疫情再度抬头,从1998年开始至今,国内狂犬病的发病人数再度呈持续、快速回升之势。
2.南涧县的地理位置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9′~25°10′之间。东与弥渡县接壤,南与景东县毗邻,西南与云县以澜沧江为界,西至黑惠江与凤庆县隔水相望,北与巍山县山水相连。县域东西横距59km,南北纵距55 km,总面积1731km2。最高海拔3061 m,最低海拔980m。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9.1℃,年平均降雨量940.6mm。境内214国道、小(军庄)普(洱)公路和巍(山)南(涧)公路过境,是通往国家重点工程大朝山、漫湾、小湾水电站的咽喉。
3.南涧县狂犬病防控现状
南涧县属狂犬病非疫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涧县境内都没有报告过狂犬病病例,但近年来周边部分地区不时报道有疫情发生,并呈多点、跳跃式快速扩散蔓延的趋势,疫情离南涧越来越近,严重威胁着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县内养犬户较多,流动性较大,防控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3.1城镇养犬情况
养犬户、养犬数量逐年增多。近几年,随着城镇居住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裕,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饲养宠物,饲养宠物犬已成为都市人的风尚。
3.2 农村养犬情况
农村普遍养犬,主要以放养为主。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的大多数农户为了财产安全,都饲养了一定数量的看家护院犬,这些犬大多个头大,性格猛烈,攻击性强。
4.已采取的防制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预警机制
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狂犬病防控工作领导组,畜牧兽医、卫生、公安、城管、财政等部门相互沟通、协调和配合,认真制定防控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从严控制疫情的发生。
4.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防范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和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公众广泛深入地宣传狂犬病的防控知识,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4.3强化免疫注射,建立免疫屏障
病犬和带毒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犬的免疫工作是有效防控狂犬病的关键,全县在查清辖区内犬只底数的基础上,畜牧兽医部门做好疫苗的订购,认真组织开展犬类狂犬病强制免疫工作。
4.4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消除隐患
建立了从城镇到农村以犬类交易市场、城郊结合部和养殖密集区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严密关注疫情动态。成立了县城综合热法大队,对不按规定进行圈养或拴养的流浪犬、无主犬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5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提高预警处置能力
切实做好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及器械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完善应急机制,提高预警处置能力,如发生疫情能够规范处置。
二、存在的困难
1.政策措施不配套,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取消了防疫收费,这本是好事,但由于政策措施不配套,防疫工作经费(疫苗费、消耗品费、防护物资和器械费、应急费等)仅靠县级承担压力较大,基层防疫员队伍报酬无法落实,每月仅100元左右的补助,导致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开展强制免疫工作难度大,部分地区免疫密度低。
2.养殖分散,放养多,免疫工作难度大
南涧农户大都有养犬看家护院的习惯,这些犬绝大多数都是放养,犬与主人之间亲和力低(含拴养或圈养犬),主人都无法抓到自养的犬只,无法进行免疫注射,免疫密度难以提高。
3.无主犬、流浪犬多,扑杀力度不够
目前仅在县城内开展扑杀无人看管的无主犬和流浪犬工作,城郊结合部、小集镇、农户集中的村镇、公路边野犬遍地跑,恶犬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扑杀力度不够,防控工作难度大。
4.防护手段落后,开展工作危险性大
缺乏有效的防护手段和防护物资,在扑杀犬只和开展免疫工作过程中,难免被抓伤和咬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较大,自身防护困难,无法有效避免伤害和感染。
三、对策建议
对于狂犬病的防控,除了严格按国家《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执行外,还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技术和行政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南涧属于大山区,在狂犬病的防控上,建议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以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旨在抛砖引玉,意与同行探讨、交流防控的成功经验。
1.强化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培训会、悬挂宣传横幅、刷写固定标语、编写知识问答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向社会宣传狂犬病防控的危害及防控知识,提高全民防控意识。
2.强制免疫
切实落实防疫员队伍待遇,按照“各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全力组织好狂犬病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疫苗费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负担,养殖场户不负担疫苗费用。
3.强制扑杀
对县城、城郊结合部、小集镇和居住密集村镇的无主犬、流浪犬和野犬进行扑杀,对不接受免疫的犬只进行扑杀。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病犬实施强制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将疫情控制在疫点上,将危害降到最低。
4.强化监测
建立健全以省、市、县、乡为主干,以防检员为支点,以村级动物疫情观察报告员为基础的疫情测报网络,扩大监测面,提高监测密度和频率,对养殖集中区、边界地区等实施重点监测监控,及时评估和分析疫情风险,科学指导防控工作。
5.强化检疫
认真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对出入境的犬只进行严格检疫,加强市场检疫监督,严防疫情传入。
6.强化建设
不断深化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畜牧兽医机构和队伍建设,构建强有力的动物防疫工作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强化动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善技术和手段装备。加强养殖档案管理,实施动物标识制度,强化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7.强化责任
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各级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责任体系。
8.强化督查
将狂犬病防控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加强督查考核。采用新的评估制度,确保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坚决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共安全。
9.强化管理
对养犬户和犬类动物运销户进行合同管理,政府部门与养犬户和犬类动物营销户签订管理合同,要求必须进行拴(圈)养,并按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凭免疫证和检疫证进行运输,否则无条件地进行扑杀,如不执行合同而引发疫情按《动物防疫法》追究责任。
10.强化物资储备
配备专门的防护用品和扑杀设备,在工作中要做好自身防护,防止被抓伤和咬伤,一旦受到犬只攻击受伤,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和处理,有效避免伤害和感染。
参考文献
[1]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09.
[2]徐为燕.兽医病毒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篇6
近日,英国毒死蜱农药的三家主要登记者,联合2012年毒死蜱杀虫剂所有应用要求的新说明。三家公司包括陶氏益农、马克西姆阿甘和Headland农化。从2012年1月起,使用毒死蜱将按照新的要求进行,包括使用低漂移喷头、扩大与水体接壤的非喷洒缓冲区至20米。
这些新要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毒死蜱农药当前面临的管理压力,有可能威胁到其能否继续使用。目前,欧盟/英国正对毒死蜱登记进行复审。新的风险评估发现,现有的产品标签中未声明在临近水体区设立非喷洒缓冲带,毒死蜱使用时的飘移有可能进入水体而影响水生生物。毒死蜱产品虽然目前还在市场流通,但化合物管理局(CRD)很有可能裁定其未能对水生生物实施充分保护措施。
三家公司主动了此次使用要求新说明,希望能重新获得CRD的信心,使毒死蜱能顺利通过此次复审。
欧盟杀生剂法规修订获新进展
欧盟成员国及欧盟委员会代表已经就杀生剂法规的修订意见暂时达成一致。虽然具体的修订文本还未出来,但为来年出台新的法规铺平了道路。这项法规将取代欧盟杀生剂产品指令(98/8),覆盖非作物用农药和一系列防腐剂和消毒剂。正是因为涉及的产品类型众多,导致该决议的推迟,欧盟委员会早已在2009年了对修订的不同意见。
此次进展实属不易,通过了各成员国内部的层层协商,才最终得以达成一致。以波兰为例,2010年议会最先提出了几百项修订意见,提交到委员会审阅,其中部分被欧盟部长接受,于2011年形成了一读意见,而部长的版本又遭到议会环境委员会批判,最终在10月形成了新的179项修订意见。
委员会的建议之一是建立覆盖欧盟范围的新的产品登记系统。而最新的进展将按照部长的意见,最开始只包括一部分产品类型,从2020年起再逐渐囊括其他更多的产品类型,而议会曾希望在2017年前将所有的产品类型都包括在内。
议会二读将在1月进行,一旦通过,欧盟各部长将在2012年上半年进行官方表态,认可采纳最终的方案,而新法规将在2013年9月生效。
欧盟将逐步淘汰乙草胺
近日,欧盟委员会决定不予除草剂乙草胺再登记,已下令欧盟成员国在2012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记。现存库存的使用宽限期不能超过12个月。陶氏益农和孟山都在2009年联合重新递交登记申请。
欧盟委员会此次决定主要考虑到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摄取容许量以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的危害,现在还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乙草胺几种代谢物对地下水的污染可能性极高,对水生生物有较高的风险,对食草的鸟类存在较长期的风险。现有的信息数据未能充分说明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估。
(目前,中国有32家企业获得乙草胺原药正式登记,2007-2009年获得批准的有28家企业,2010-2011年包括河南颖泰化工和山东胜邦绿野等4家企业获得批准。)
欧盟为三种新原药的评审制定最后期限
欧盟成员国可在2012年2月1日前对三种新的原药评估报告草案进行评议,包括:英国中心科学实验室的生物杀菌剂西葫芦黄色花叶病毒弱毒力菌株;Agro-Kanesho的杀螨剂灭螨醌;Bionext的生物杀菌剂假丝酵母菌株。该报告草案已于11月末。
三种原药已经进入欧盟登记日程有好几年的时间,审批期限原定2011年年初,且此前,三者的应用文件曾宣称分别在2003年、2006年、2007年结束,而主要由于数据不足,需要时间来提交更多数据及评审其余的信息而迟迟未能完成评审。此次行动是欧洲委员会为加快农药登记过程而做出的进一步努力。三种原药均已获得一些国家的临时登记。病毒性农药已经在法国获得三年的国家临时登记,灭螨醌在德国、法国和荷兰获得登记,假丝酵母菌在法国和英国获得临时登记。
美国环保署撤销三氯杀螨醇登记
日前,美国环保署有机磷杀螨剂三氯杀螨醇所有现存产品登记的撤销令。马克西姆阿甘公司在2011年6月就被要求主动撤销登记(参考:世界农化网新闻2011-06-24)。2011年12月14日,这个原药的登记将被撤销。最后登记使用时间将持续到2013年10月31日。该日期后除出口外,将禁止销售该产品库存。除MAI外,其他公司的销售和分销可持续至2013年12月31日。库存可允许使用至2016年10月31日。
美国环保署将改进对农药的评估
由于要求进一步审查农药和其他化合物是否具有类似雌性激素或其他天然激素所具有的对内分泌系统的潜在影响,近日,美国环保署了该机构的工作计划,将利用计算模型、分子生物学、毒理学和先进的智能科学方面的进步科技,改进对农药的评估。
这项计划代号EDSP21,包括2007年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进行毒理测试的建议。由于环保署要求在2022年十月完成对再登记农药的登记审查,需要更新更先进高效的工具来对这些农药进行评估,而开发和确认这些新的工具就需要几年的时间。通过整合这些先进的科学方法,环保署将对一些化合物进行重点检测筛选,将大大提高筛查进度、效率和精确度,降低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澳大利亚APVMA拟上调农药登记费用
澳大利亚农药兽药管理局(APVMA)最近提交了一项成本回收计划讨论稿,拟在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施行临时成本回收计划,欲上调农药登记相关费用。行业和其他利益团体可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政府将同时对这个计划和临时收费调整安排进行初步评审。
讨论稿中主要变化有:登记费用的指数化、登记费用与税费间成本回收比例定为4:6、引入了对售后监管的年费收取、增加了续费费用、对类型17产品100%从登记费用中收回成本、未来数年内偿还高达200万美元的监管方面改革费用等。临时收费调整将适用于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
APVMA是澳大利亚农药行业的管理机构,主要由这些行业企业上缴的登记费用和所纳税费资助。农药企业向其付费进行农药登记,并按农药销售价值向其纳税。此次收费调整是为了保证该机构获得适当的和可持续的收益,以确保化学物质监管的有效和高效,降低长时间审查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
越南禁止氯氰菊酯用于水产业
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MARD)将禁止在水产养殖中使用20种含有氯氰菊酯(cypermethrin)作物保护物质。渔业副局长已于月初向部长提交该禁令,批准后将正式生效。
这种原药最初用于植物保护物质,越南市场上有约20种含有氯氰菊酯的产品,商标包括Sherpa, Ambush C, Cymbush, Peran 和Cyperan。氯氰菊酯具有毒性,人类通过呼吸器官吸入,对消化器官毒性更大。
现在,有些居民在水体、池塘中使用来杀死甲壳纲动物。自2003年起,国家农林渔业质量监督局(nafiqad)就已经确认在一些省份,氯氰菊酯已被用来杀死甲壳类动物,后来在其他省份也有使用。
美国已经禁止含有氯氰菊酯水产品的进口和流通,日本允许水产品中该物质含量在亿分之一到亿分之三,而欧盟允许其含量在亿分之五以内。
巴西批准农药扩大应用至次要作物
巴西农业部接受了一些科学家的建议,将一些已登记农药的应用扩大至次要作物草莓和辣椒中。这些科学家来自巴西农科院农业研究所的蔬菜研究组,该请求是基于去年年初有关简化农药扩大应用登记法规的出台。比如,登记用于番茄的农药可扩大应用至辣椒中,由于多种次要作物可根据一定的分类归类于同一作物组中。
- 上一篇: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 下一篇:卫生院精神卫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