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8 06:1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装备管理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装备管理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化工机械设备;制作;安装;管理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我国的化工企业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化工工业不断发展,化工机械设备作为化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工机械设备的生产和运行对于化工企业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便会提高,企业将会获得的利润也会不断的提高。化工机械设备的安装是化工产业投产前的重要的步骤,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奖对于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于化工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对于设备的寿命以及生产工作的安全都会产生连带影响,可以说关系重大,而化工机械设备中主要的构成大多为承压设备,其介质多样,且十分的易燃易爆,并多数介质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运行的条件十分复杂。因而可以说,控制好施工的管理便是控制好施工的质量,设备的制作安装管理是化工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1 化工机械设备制作安装管理重要性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以至于对化工设备的要求有着严格的准则制度。我国每年对化工行业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强安装设备质量管理监督、设备质量层次的管理监督以及对各道工序的有效监控都是确保设备工程安装的质量保证。上述几条均是设备工程监督中的重中之重。化工设备安装过程中多为机械承压设备,其特点就是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系数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化工设备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工程本身以及社会的影响力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问题就是安全生产利国利民的大事。

1.1 影响企业生产安全

作为化工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化工设备的安装运行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对于企业的生产安全产生影响,在化工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设备的事故以及严重的人身伤害,因为化工的施工环境十分恶劣,对人体伤害严重,而产生的事故究其主要原因,除去化工生产中会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粉尘等对人体会产生严重伤害的产品的原因之外,实际是在化工生产之前设备的安装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因此,人类生存以及社会长期的发展需要在消除化工事故的同时对环境进行改善和净化。坚持设备安装的管理和检测,按照施工标准一丝不苟的对设备进行安装,保持机械化工设备良好的运行,才能有效的减少伤亡事件,减少工人的人身伤害,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知名度。

1.2 设备安装的运行和管理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

化工企业最重视的一项结果便是企业的生产效益,只有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化工产品的质量需要良好的设备运行质量来保证,如果设备工作不良,经常出现问题,这无疑会影响产品质量,不但浪费时间,还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化工机械设备的运行如果经常出现故障,会让企业的维修费用以及折旧费用大大的提高,会对于企业的净利润产生严重影响。

2 化工安装主要步骤

2.1 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前期

在化工机械设备安装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对安装合同和相关技术资料、相关技术附件资料等十分熟悉,这些资料会成为安装完毕之后设备进行验收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参与化工设备安装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提前对供货范围、设备质量要求、双方交货条件、设备性能保证以及合同条款等方面进行认真的了解并掌握,对于设备进场、安装、试用以及最后总的验收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做好有效的技术方面的准备。另外,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于设备安装的施工方案进行严谨的审核,判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科学,设备的质量管理是否健全,同时要对设备的安装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证书的检查和考核,例如电焊工、电工、管工、铆工以及钳工等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判断这些人员符合上岗要求方可上岗。对于作业的条件进行检查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例如水电气等消防设施是否到位,主要机具的操控人员是否到位,防辐射、防坠落、防霉等安全保护措施是否相应的可以进行保证,同时也要考虑到施工时天气的因素,在天气条件不适合施工时,需要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设备的检查需要细致到检测仪器的是否符合计量规定,同时要坚决保证施工一起的精确程度,在工程安装前,要最后做好设备的到货验收记录,在发现设备产生损伤以及不标准的地方尽快更换设备,防止意外的发生。

2.2 在安装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的便是要选好设备质量的控制点,所谓的质量控制点,指的是为了保证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选用施工中的一个对象或者关键部位、薄弱部位作为质量检测的重点,安装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保证是将设置质量控制点作为施工检测的前提,例如在反应罐进行焊接的施工中,对反应罐的密封质量进行检测,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遗漏了一部分薄弱环节,而这一部位如果出现安全问题,会导致整个施工的过程瘫痪,因此检验不全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进行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将交检、自检、专检同时进行,在检测过程中要对于作业技术的交底进行抓牢,其检测内容要注意施工方法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施工质量以及验收标准,做到全面科学的检测和管理。

其次,需要对设备基础的验收进行加强,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化工施工的重要根基,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验收一定要在安装之前进行验收,从设备的尺寸、预留孔洞位置等方面慎重精确的进行检查,并要求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单位能长期的与专家沟通,时刻精进自身的操作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3 结束

工程以人为本,因此做好团队协奏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要对于施工单位进行积极的督促,对于化工设备的安装到施工的所有工序做到细致的检查,化工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基于严格的对于设备进行检查,对于所有施工团队加强管理,及时验收,为日后的编制整合做好资料收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李双全.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魅力中国.2010(13).

[2] 曾在春.张亚辉,王海涛,黄福川.面对“泛北部湾”发展机遇探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和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

[3] 房惠钢,李松涛.对化工机械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

[4] 王枫,孙代秋.谈化工机械运转设备中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17).

[5] 秦成杰,祁向荣,周洪宾.浅析化工机械故障的诊断与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6] 管泽忠.化工设备橡胶衬里修补方法的分析和探索[J].化工管理.2013(14).

篇2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装备,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学活动,在南京的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中,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投入与装备,已经普及到了每所学校。通过不断地投入与更新完善,今天的教育技术装备,尤其是信息技术类教育装备,在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网络机房的建设,在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同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语音教学、英语听力的训练与考试、数据采集、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便利。如何让信息技术、网络机房更好地为学科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服务,提升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与使用空间,让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成功,这是我们教育部门所需要思考与研究的,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数字技术在美术课标教学的目标实现与要求,可以围绕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具体要求,结合课标中所涉及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运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表现形式所要求的思考与运用,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进行学科问的试验与尝试。

南京市教育装备在服务教学、服务学校的同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中,就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如何结合网络机房的特于美术教学活动做了这个项目的整合计划,在该学科的拓展与实践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设计,并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使整个项目从项目的论证,政府采购到装备、验收,再到培训、竞赛以及课题的研究与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装备理念创新的尝试,为探索和诠释新课改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做一些实践。

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美术画板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与应用。体现教育活动中技术装备的新理念与管理模式上的探索。

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通过加强与教学课标、教学研究、技术应用、科技研发等领域专业人员的共同研究与探索,积极寻找一条适合新课改要求的装备与研究、管理与培训的模式与方法,体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研究、培训、竞赛等内容的具体体现。

二、研究方法与方式

(1)座谈与研讨。通过与课程编委、学科教研、教学一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产品研发等专业人员座谈、研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撰写文章等形式收集意见与建议,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框架研究与素材构思。

(2)对数字美术产品的了解与实验。针对教学要求,通过与产品研发人员的沟通,引进、推荐不同产品进行对应功能的了解与认识,在向使用产品的学校教师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调研与产品性能试验,收集整理出适合教学需求的功能与要求。

(3)策划培训计划与量化培训内容,明确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应用数字美术画板的教学要求与技能要求的掌握程度及实现目标。

(4)组织竞赛活动与作品(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

(5)课题的研究。新技术应用与学科整合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为形成新的装备理念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三、项目的实践

1.认识阶段

2009年度至2010年度初期,我们在主任室领导下,根据教学的需求与目标实现,在美术教学课标的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注意到未来美术课标中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与要求,为能够准确地达到这个环节的要求,主动与课标组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教学课标的要求以及目标的实现,并结合对数字技术产品的研究与了解,针对数字美术画板系列产品,加大了研究力度,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与研讨,对数字美术教学活动的情况及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信息技术的特性与产品本身所特有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活动,并通过专家、教师的一些前期试验结果的分析与验证,得出了充分的论断,明确了数字美术画板这个新项目装备对美术教学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为后期的试验项目装备、项目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具体内容参见参考文文献[1][2][3]。

2.筹划与启动阶段

2010年度,为了让学校教学人员更好地了解与使用该系列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教学、融入教学,在主任室的领导下,我们在进行装备计划编排的同时,针对这个新项目的特点,做了全面推进的思考,并使该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完整地呈现出技术装备与管理应用的体系特色。具体做法为:项目的标准制定工作、项目的装备过程管理工作、项目的教师培训计划工作、项目的应用拓展与作品竞赛等实践工作、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内涵形式整体提出并分阶段地进行,最终将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系列,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根据项目设计与布置,在完成数字美术画板装备启动的同时,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与活动:

(1)下发《宁教备通知[2011]14号》。

(2)汇总并落实区县学校申报教师培训名单。

(3)培训计划的实施。

(4)培训人员情况:分别组织了3个班(A,B,C),安排了近10位优秀教师、专家讲座,其中计划培训人数为126人,A班每人分别达20课时;B,C班每人12课时。

(5)落实数字美术画板教师技能培训课程。

(6)“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开题、结题会议。

3.计划实施与过程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

装备先行。在将此系列工作计划做了充分准备后,2011年下半年启动了10所试点项目学校的装备工作,并根据装备计划采取了1+1模式f即每所学校1套网络版数字美术画板+1套单机版,含软件),并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项目招标公示、产品展示推荐、政府采购、装备事实与验收等),完成了该项目的调试、验收等装备工作。同期,召开“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的开题会议,启动工作正式开始。

第二阶段:

整体推进。在2011年度,依据工作整体计划,我们通过联合市教研室、电教馆、小教培训中心和白下区进修学校、区装备办和南京茂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与专业人员,组织专家与学科人员集体讨论研究,在做好常规技术应用培训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份相对完整的《2011年南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数字化美术教育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与项目中,针对已装备项目的学校以及没有装备该项目的学校教师,分别组织了不同课时、不同要求的技术培训计划。并分别在玄武区南师附小启动了一期基础培训,组织在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后五期系统性和三期基础性的技能培训班的计划落实工作。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在执行的计划中,根据培训内容的进展情况再结合项目的验证工作,在培训计划完成的同时,我

们还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提交、评比等工作。2011年9月,组织专家、评委,分别就教师的论文、课件、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评选推荐出一批教师与学生的优秀作品,并于2011年10月10日在鼓楼区芳草园小学,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数字美术作品颁奖活动,为该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

课题开题。课题开题是伴随着项目的启动,同时结合整个项目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计划的执行同步进行的,在执行项目开展与活动落实中结合着课题内容。体现在课题实施计划、课题研究内容等项目上,明确课题目录、名称等,确定任务与要求。

4.成果展示与展望

通过这次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计划和落实中注意收集整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收获一:各类作品

(1)作品上缴情况

根据装备计划的落实情况,要求10所试点学校及前期参与过装备的学校,在对该项目的试验装备与管理应用培训的同时,对教师、学生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与上交,作为培训与学习考核的成果。共收到258份作品(经过筛选后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作品获奖情况

通过专家评选,分别优选出:

①教师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

②教师课件:二等奖2名。

③教师作品:一等奖8名,二等奖15名。

④学生作品:一等奖24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48名。

收获二:资料与队伍建设

(1)资料的收集

①教学光盘。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做好计划的同时,同步收集相关教学活动的录像,将每节课程都做了高清录制,并分别整理,形成了一个系列的教学模板,为后期教师的进修与学习、观摩与赛课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与样板,为今后数字美术学科的交流互动与推广提供了基础数据与资料。

②课件、论文、作品。通过对课件、论文、作品的收集,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学习与体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的阐述,分别对信息技术产品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让教学理念在新的技术载体中能充分展现出来,让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③艺术鉴赏与学习途径的拓展。通过网络技术环境的搭建与应用,增加了对艺术鉴赏条件的改观。通过网络进行资料、作品的收集与整理,扩充了教学鉴赏途径,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更便捷的鉴赏环境与学习条件,让更多的名家与作品展现在教师与学生面前,让视野更加宽阔。

(2)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一线教师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学习与应用,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技能掌握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数字美术画板培训计划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的实践中启动,只是该项目在装备过程的一个阶段,就组织培训情况而言,有几点体会与感受。

①区县装备部门在配合报名上积极性很高,报名人员踊跃,体现了学校教师对该项目的重视与关注,也体现了对新技术与学科整合及应用方面的关注。

②教师冒着酷暑积极参与这个培训活动,让人感动,尤其是高淳、溧水、六合等路远区县的教师,体现了教师队伍自身对业务知识提升的愿望。

③培训中,教师态度认真,求知欲强。表现在有一定美术功底的教师身上,他们在掌握基本要领后,能很快地运用新技术手段达到培训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达到了培训的目的,为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的学科发展与推广提供了借鉴。

④通过此次培训与活动的开展,让一部分教师在得到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的同时,也让一批孩子得到了对该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为后期新课程的学习、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收获三:课题成果

课题的成果是在结合装备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个项目成果,也是这次数字美术画板项目装备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与课题的研究成一个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①经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案例及其配套使用的教学课件;

②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③数字绘画课程产生的美术创作作品;

④数字绘画课程教学教程录像;

⑤课题组在综合实践课程与课外活动方面的经验总结;

⑥数字绘画课程公开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录像;

⑦数字绘画教程发表。

收获四: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互动)与成效。加强课标学习,加强与教研、教学一线教育专家、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同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做好新技术在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学科整合与应用的整体项目策划与方案实施。为使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提供技术装备硬件的同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多部门联合做好指导、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效率。

5.感悟

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工作,是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2010年度工作计划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尝试性建设工作。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研究与方案论证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组织并形成了采购计划与标书。通过政府采购,分别在南京市的10所不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进行了装备,加上此前一些已经试验过学校,通过数字美术画板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实践计划的实施与应用研究,整理并总结出了一些装备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体会。在得到区县、学校装备与教学人员一致好评的同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在应对未来新课改要求与装备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研究与项目建设,应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牵头的形式下,以信息技术装备为龙头,由各有关教育理论研究部门、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教学一线的专业人士和科技研究、产品研发企业等部门、人员共同组建一支队伍,通过对技术装备的研究,形成指导、利用技术装备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全新现代教育模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此次对数字美术项目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实践,收集并获得了一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方面的资料与体会。希望这次的实践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方面走得更远,使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知识的学习能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作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一员,有信心、有能力使技术装备服务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博,信息、美术共创奇葩冲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6:21-23.

篇3

目前,全区基础教育学校共有运动场馆62.34万平方米;图书馆室3.78万平方米,图书183.76万余册,电子图书3970.4 GB;计算机房18 704平方米,计算机13 134台,信息化多媒体教室1817个,科学实验室50个,物理实验室68个,化学实验室59个,生物实验室56个。全区中小学校所有班级实现“班班通”,全区设备仪器总值达19 373.89万元。

近年来,锡山区教育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为核心理念,全面履行教育装备建、配、管、用等职能,为服务新课程改革、服务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1 加强领导,搭建合理有效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平台

加强领导 锡山区十分重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早在2000年就在区教育局设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独立设置的中层科室,并明确1名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新课改启动后,区教技中心与区教研室、教科室整合,形成“教研、科研、教育技术”三位一体的大教研格局,承担教育教学装备建设及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规范、协调、服务和监督等职能。

健全队伍 目前,区教研室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配备有具体工作人员3名,各中学理化生、小学科学、中小学体育、艺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研员在负责教学科研的同时,还兼职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科研管理工作,形成了结构合理、适应教学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队伍。

完善规划 区教育局坚持将装备工作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每年有教育装备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学期召开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会议,总结部署相关工作,定期表彰教育技术方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 加大投入,切实提高教育技术装备配建水平

近年来,全区通过省中小学“四项配套建设”工程、省Ⅱ类教育装备达标工程、相对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等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改善并优化设施设备。

依托优质校优化教育装备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通过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活动,有效引导和促进各镇(街道)、各学校加大教育投入,添置并更新教育装备,优化设备管理与使用。目前,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含6所村小)全部建成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所有学校符合《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督导标准》,校际之间生均办学条件大致相当。

通过专项工程优化教育装备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化督政、推动落实”原则,先后实施了中小学“四项配套建设”工程、省Ⅱ类教育装备达标工程等,并将义务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化艺术、实验室、图书馆、体育等装备设施。目前,全区所有学校教育装备建设水平均达到省Ⅱ类及以上标准。全区学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实现了“班班通”。中学和小学的生机比分别达到6:1和8:1,师机比达1:1。各专用教室、教学器材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充分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

坚持填谷补短优化教育装备 坚持教育均衡理念,积极引导和扶持义务教育相对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区政府将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分期分批实施易地新建或改扩建工程。近3年,共计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3亿元,有效提升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化水平。

3 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应用能力

规范管理 锡山区自2001年起先后下发《关于在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实行教育用品采购统一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教育用品采购统一管理的意见》《关于集中公开招标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推进全区教育用品统一采购的公开、透明、廉洁。出台《锡山区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锡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教学计划》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以及实验教学工作。

加强培训 早在2003年,锡山区就制定下发《关于印发锡山区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意见(试行)》和《锡山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意见(试行)的通知》,明确了“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2011年,成立由16名相关岗位的专职人员组成的区实验与图书中心组,并于2014年进行了换届。四年多来,区实验与图书中心组积极组织开展实验室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区级培训,坚持每学期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实用、培训形式多样、培训考核严格。有近700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活动引领 区教研室每年围绕装备管理使用开展实验论文评比、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厚桥中学教师李强获省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展演第一名。仓下中学金德荣、天一实验学校张波和港下中学张志伟老师分别获得江苏省理化生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2年8月,天一中学物理学科《共振与驻波两用演示器》自制教具作品获第八届(天煌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二等奖。

4 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教育装备督导考核

完善区级考核机制 区委区政府建立健全镇(街道)党政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其中,有力地推动了各镇(街道)落实教育装备保障责任。2007年,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建设工作列入区政府对镇(街道)年度教育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2012年,“教育装备达省Ⅱ类标准”列入镇(街道)年度教育工作考核体系。

落实专项督查机制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建立镇(街道)教育保障任务专项督查制度,2010年起,每年会同区人大、政协、区委组织部和区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就各镇(街道)落实教育保障任务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向区政府专题报告。2010年9月,就各镇(街道)落实区政府年初下达的“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作任务书”和教育技术装备达标等情况进行了联合督导检查,确保了年内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改薄等目标的如期实现。其他年份的专项督查中,也都将教育装备投入情况纳入其中。

强化落实主体责任 锡山区在学校三年发展性规划综合督导、素质教育“一日督导”评估中,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评估体系,督导结果向镇(街道)通报,以督促属地政府落实教育民生责任,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此外,区教研室每年均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与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学校正常开展实验教学,切实管好、用好教育仪器设备,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提高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

5 做好工作,通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省级督导

篇4

教育作为民生之首,教装作为教育之基,我刊本期采访了北京市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主任邵学良,请他谈谈面对新形势,北京市通州区的教装工作。

图1 邵学良主任检查抗震加固设备存放情况

:邵主任您好!面对新形势,您认为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在未来几年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邵学良: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也确定了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即以科研为先导,以服务课堂教学为核心,提高通州区的装备工作水平,力求在短期内实现本区现代教育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工作思路?众所周知,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已于2010年全面启动,通州这个距离北京城区最近的新城,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通州教育在打造“新城区建设”背景下,装备工作应该如何去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教育装备工作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使命,必须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结合区域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整合,探索一条适合通州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想,未来教育装备工作的重点要由以往的标准化逐渐过渡到推进个性化,也就是要努力凸显学校的特色,配合体现校长的办学思路。通州区现有中小学校都已达标,我们通过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的调研和考察发现:过去的配备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以后,《北京市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与教学需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图2 教师进行陶艺培训

基于此,我们提出并确定了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在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新时期,我们的教育装备工作应以教学科研为先导,服务课堂教学,服务学校办学特色,服务校长办学思路,服务校本课程。例如,组织通州中小学校教师开展“陶艺培训”,协助通州区后南仓小学建立“生物馆”等,随着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深入,设备中心应该为学校做一个引导,一个铺垫,在不同需求面前,提供不同支持和引领。

:在新的形势下,您是如何定位“装备工作者”的,他们又该具备哪些素质?

邵学良:我把装备工作者定位为服务者和引领者。“服务者”的概念大家都在说,我就不再赘述了,针对“引领者”,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一是装备的引领者,即引领配备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设备。当电子白板出现后,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这种冲击实际上是在引领着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和各级各类学校对设备使用的重视,装备工作者更应该把有助于教师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的设备引入课堂,只有利用技术革新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服务。二是技术的引领者,即引领教师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当新技术、新设备进入课堂后,我们也应同时承担起培养教师技术技能的任务。以装备为保障、技术为催化剂,推动教师完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整合。当然面对新技术、新设备,一些教师不免也会产生抵触情绪,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政策调节或行政干预来督促教师加以改变。

面对新形势,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手段,提升教育装备队伍科技素养和整体水平。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教育装备的使用率,取得良好的使用效益,实现教育装备、教育技术同装备队伍、教师队伍的良性互动。

另外,我认为,随着装备工作的加重,装备工作者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有两点是装备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第一,有良心。装备部门提供的设备是为孩子使用的,孩子就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从一个大方面说,一个设备的失误可能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发展,一个设备的理念,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和成长,也许这么说会有些夸张,但我觉得应该带着这种危机感来看待装备工作。第二,懂技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装备部门可能承担的多为仓储职能,装备工作者也往往被看成是“买办”“帮办”。在今后,仓储职能已不再适应装备部门目前的发展需要,也不能体现装备部门的社会价值与地位。技术和素质成为选用当今装备工作者的关键。设备中心未来的工作一定是往前走,而决不能向后退。

图3 固定资产管理员年度培训

: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近期分批组织了教师赴涿州大宾美术用品有限公司针对陶艺、劳技等创新实践性课程进行学习培训,请您谈一下开展此次培训的出发点是什么?教师将培训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进展状况如何?您又得到了哪些感悟或是启示?

邵学良:随着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不断落实,我区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大量新型学科设备配备到各中小学。为提高任课教师使用新型教学设备的能力,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以陶艺工具培训为突破口,将举办各学科新型教学设备使用培训班,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2010年12月22日,陶艺工具培训班第一期正式启动。

图4 陶艺培训班合影

在启动此次培训班之前,设备中心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包括与厂家商洽培训的地点、内容,以及对全区任课教师的组织安排。到现在为止,已有三批教师经过培训,约计100多名教师参与。在此次培训工作结束后,设备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是深入课堂、深入学校,了解培训教师使用设备的情况,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耗材、使用和安全问题等。最终,联合校方、教师共同商讨并寻求出解决方案。

借助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设备中心一方面着力推动培养一批骨干,要将培训内容设计得更高端、更深入。另一方面,适时打造精英、大师级教师,构建工作室,配合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师资配备。这样就做到了抓基础、提层次、拔尖子,层层深入。

实事求是地讲,一些新型设备,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也是新事物,在使用管理方面都很陌生。作为设备中心,这时既要做好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的工作,同时还要有灵敏的嗅觉,发挥前哨侦察兵作用。

通州区教委领导对设备配备使用方面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干部队伍年轻化,这些因素都是促使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的一个基础,作为设备中心更应该将本职工作做好,促进学校使用好设备。

:请问,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在2011年有怎样的工作计划?

邵学良: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在2011年,要认真贯彻通州区教委《2011年的工作要点》,全面落实《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通州教育装备现有的实际特点,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整合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强化装备管理职能,创新进取,有所作为:

1.结合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抗震加固两项重点工程,抓好固定资产存放、拆卸、恢复管理工作。

2.抓好专职资产管理员、理化生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的培训、管理工作,组成相对稳定,业务过硬的三支队伍。

3.完成常用仪器、设备、办公家具在中小学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及时为中小学校更新陈旧、破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

4.积极将高新仪器设备引入普通课堂,组织有关专家对一线教师进行先进设备的教学探究活动。

5.继续组织配标内新仪器设备(版画机、编织机、电子白板等)的使用培训。

6.配合教委进行中小学校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审批,及时组织教育系统各单位完成招标采购工作。

7.结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从账册管理、教学活动管理、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等几个方面抓好我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

篇5

关键词:反违章电力企业对策着力点

1.电力企业反违章工作现状

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型的工作,而违章行为又是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其中包括管理违章、装置违章及行为违章等等。近几年来,电力企业大张旗鼓地广泛开展了反违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员工来说,既保护了人员的生命安全,又维护了员工的家庭幸福;对于企业来说,既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从而构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企业品牌和社会良好形象的坚实根基。

2.电力企业反违章工作成效欠佳原因分析

纵观反违章工作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安全管控的要求、离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愿望和零违章的工作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笔者认为,制约反违章工作成效的因素主要存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2.1不良环境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阐明了环境的影响力,环境包含软环境和硬环境。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心态,体现在人的不同行为表现,不良环境会助长人的性格缺点发展,给予不良的暗示,膨胀不良的心态,诱发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

软环境即文化氛围,对于个体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工作中,员工从来不是孤立存在,都是与集体或班组紧密相联,单位安全管理大环境、班组安全作业小环境都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安全价值取向,影响到个体的行为习惯。

文化氛围的营造非一朝一夕,来源于长期工作实践的积累与沉淀,软环境建设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层和班组长。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组织工作过程中不按规范办事,甚至带头违章,常此以往,不良的环境己然形成,班组其他成员,特别是新进来的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效仿,在不知不觉中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对违章的警惕性在逐渐淡薄,识别违章的能力在逐渐退化。

硬环境即作业环境和安全防护装备,是保障员工安全作业的基本条件。在工作实际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施工过程中赶进度,不讲究施工工艺,验收过程中重点关注核心设备,对安全设施等辅助工程不严格标准。殊不知工程虽然如期完成,但员工作业环境的安全却没有得到保证,甚至有时员工还会收到可以随意降低工作标准的不良暗示。

2.3管理缺陷对反违章工作的影响

反违章工作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电力企业现行的反违章工作机制一般是实行行为控制或者下级单位定期上报两种模式,查纠违章通常是单方向的,主要依赖于上级对下级的单方面检查与纠偏,依赖于单个个体对某一现场的突击抽查和判断,这种工作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查纠安全生产过程中违章的深度因人而异受到一定限制;二是查纠安全生产过程中违章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三是违章教育只注重经济处罚,没有更深地让违章者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再认识;四是罚款考核时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或者从发放的奖金中抵扣,罚款缴纳周期也延伸到每月或每年,起不到应有惩戒和思想教育效果:五是对领导者监管不足,领导者缺乏有效的检查、监督手段。以上种种使得反违章工作责任追究落实不足。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反违章工作的着力点。

3、深化反违章工作的着力点

3.1创造利于反违章的环境

3.1.1刚柔并济,打造安全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潜在而巨大,它给予人类润物无声的孕育。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大环境,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员工安全理念的树立、安全意识的强化和遵章意识的巩固至关重要,有利于反违章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是正面引导式熏陶。通过随处可见的安全标识、警示牌、祝福语,让员工顿生亲切、踏实和被关心的幸福感。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以亲人的叮咛、家庭的责任感共建反违章防线:开展安全论坛,围绕安全主题发表言论,用身边的员工、身边的安全事件引导员工养成正确的行为准则:树立典型,开展“无违章班组”创建,激励员工自觉遵章等:二是反面警示告知,对严重的违章行为设立“红线制度”,划定行为高压线。广泛宣传,建立反违章专栏,违章曝光常态化。紧抓出现的严重违章、重复违章不放,开展典型违章行为剖析。对违章导致的未遂事故严格惩处等。多措并举,潜移默化,培育员工树立止确的安全价值观行为准则,使安全意识和认识不断得到强化和深化。

3.1.2整治与规范并行,打造安全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是员工从事生产作业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员工人身和作业安全,打造安全的作业环境是各级管理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一是加大投入,大力整治设备本质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安全性评价、安全风险隐患库的结果,分析现场作业环境和设备本质化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如变电站爬梯未上锁和挂牌,开关室在停电检修时母线分段、母线交叉部分未安装绝缘护套,铁塔爬钉缺少等,对于直接影响人身安全、可能误碰带电设备的问题应坚决予以治理。二是严格标准,大力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应按照《广东省电力企业安全设施标准化手册》,规范地实施作业环境标准化建设,统一安全标志、设备及安全工器具标志、警示线、安全防护的图形规范和配置规范,为员工创造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三是规范管理,抓实员工安全防护装备管理。建立管理制度,明确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责任;根据班组专业特点制定安全工器具配置标准。将为员工配齐、配足安全防护用品的要求予以量化,有据可依。

3.2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着力点一:建立上下互动关系,打造人文安全背景,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软着力点,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上级与下级应多沟通,在安排工作计划,多换位思考,对员工要通过引导、鼓舞、激励机制唤起其安全意识,上级的意图和打算应及时让下级了解、理解;下级的困难和要求上级也应该及时掌握,以便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消除,通过不断的上下互动,上下协调,达到“容为知己者悦”的效果,使下级和员工乐意为上级承担安全职责,只有不断提高所有人员的自我监管,才是真正消除违章的根本途径,不管是领导者、组织者,还是一般员工,都能严于律己,按章作业,反违章效果自能就会明显。

3.2.1拓展培训方法,夯实安全基层,

要实现自我有效的监管,光有靠良好的安全思想不够,还必须要有真实的安全能力,所以说企业的安全培训尤为重要,依托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通过“从上而下”的各级培训传递,进一步将常规性安全培训工作做实,达到全员共同提高安全能力的目的。培训不能只注重完成计划任务,而是要注重实效,要使教者愿教,学者愿学。要按照“细化标准、诠释标准、落实标准”三步骤,创新安全作业行为培训方法,以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笔者认为首先要针对各专业现场作业活动中所涉及具体环节的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提炼和细化,形成更为系统、完整的教材;其次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以动态的全过程行为演示,来诠释标准,形成清晰、明确、直接的录像培训教材;三是通过开展录像创作、视频教育、模拟操练、竞赛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员工加深对规章制度的理解,掌握并自觉遵守作业过程中行为标准,减少和消除行为失误。四是建立同步机制来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规章制度是规范作业行为的依据,每一个规章制度,从印发到执行,中间需要有一个告知过程、学习过程,要求员工理解、掌握、执行好制度,必须做到修订制度与宣贯制度同步,每出台一项新的规章制度,应及时进行宣贯,通过细致讲解,给相关人员一个有益的引导。

3.3消除反违章工作管理缺陷

3.3.1强化领导者反违章责任的落实和监管

反违章工作的推进,领导是关键,群众看领导,领导有决心,反违章工作才能真抓实干。一要不断提高领导者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知和认同,采用的方式除通过专家安全理论课程教育、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予以强化和提高,把握反违章工作对于安全生产意义,还要推行下级给上级上安全教育课,让管理者真正了解现场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真正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和问题所在,正确把握关心员工的本质所在,树立坚决的工作态度;二要严格领导者反违章责任监管,通过履行安全职责评价对领导者反违章责任予以量化,对违章查处的广度和深度进行责任监管,把违章查处重点放在现场;采取反违章领导连带责任追究制,即在现场查处违章,若该单位领导在场,则在对违章者处罚的同时,应对其单位领导进行加倍处罚,以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促进领导者真正把反违章由“口头”转化为“思想”和“行动”。

3.3.2合理运用激励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