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11 14:3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档案改革
Abstrac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mechanism,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will be fundamental change.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basic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s one of the enterprises managing archives work, must be subordinated to and serve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is center, and expounds the archives work should be how to renew the idea, deepen reform,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o continuously.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transform the mechanism, archives reform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而迈入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重点,致力于生产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在转换机制的过程中,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作为企业基础管理之一的企业档案管理,若仍墨守陈规,必然不能适应企业深化改革的发展需要。在转换机制中,企业档案工作的深化改革,具有挑战性的探索价值。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档案工作,深化改革,拓宽新的服务领域,从而为促进经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企业档案工作对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适应性
市场经济,主要是指通过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调节和实现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现代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但包括物的商品市场,而且把一切涉及商品生产有关的科学技术、信息、人才、劳务等都推向市场,使这些领域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对非经济领域产生广泛、强烈的影响。
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其一,企业的各种要素包括人、财、物在内,都要具有市场性,即企业市场化。其二,企业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市场进行,一切目标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三,企业的一切活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其四,企业必须竭尽全力,为市场提供合格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转换机制后,生产经营成功的决策,将来源于及时、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以及对其正确分析和使用。由于档案工作是一项条件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它的生存与发展,无不受到社会外部条件的制约。就其本质而言,虽不属于纯经济领域的活动,但它却能参与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不仅能够带来社会效益,而且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档案工作适应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要求,需努力做到“三个转变”:
1.1 档案信息层次从一般性、经验性,向高层次、综合性转变。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层次,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
1.2 档案编研由零星、分散向集中、专题转变。企业档案部门,要以企业重大、关键的经营、生产、技术问题,作为档案编研的重点课题和主要内容。使档案编研,贴紧经济建设的“需求线”。
1.3 档案信息网络由单方面向全方位转变。要保持档案信息灵敏的、畅通的渠道,企业档案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生产经营活动,拓展视野,扩大渠道;另一方面,要主动把档案信息触角伸向各个领域,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本覆盖方方面面。
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转换机制后的企业档案工作,要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鉴别、取舍和选择,尽可能地趋其利而避其害,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转换机制后企业档案工作深化改革的抉择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企业行为自主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经营管理法制
化的特征。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败与否,已成为企业能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不重视内部管理,企业就没有活力,不重视技术进步,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企业档案工作就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技术进步服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管理工作。市场经济要求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这将引起挑战,带来机遇;面临压力,增加动力。促使企业档案工作从深层次和新角度上“吐故纳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扎扎实实的业务基础建设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上来,为生产、经营服务。如何创造性地深化改革企业档案工作,本人认为需从两方面予以努力和实践:
2.1 要树立创新精神
面对市场经济的现实,把档案工作放到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探
寻最佳“结合”部,实现“接轨”,在主动适应上下功夫。比如企业转型后,在广泛的经营活动中,加强了经营计划管理增加了预测、决策、规划职能,健全了销售服务系统,应运而产生了大量的企业经营档案。这就需要我们摸索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律,探讨经营档案的特点,从而探索经营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有强烈参与意识
在新机制的运作中,作为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参与意识,要以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发挥档案这种知识载体的优势,找准位置,勤奋工作,忠心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主对象。
企业档案管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有着不可分割和密切联系。企业档案工作的交叉性、实践性也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企业管理。关键在于要从形式上的制度化。转入本质上的参与性,从文件材料收集的准确、系统控制措施,到企业全方位各环节职能管理上的参与。有了参与,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参与既能提高档案案卷质量,又能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向科学管理要效率,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3. 企业档案工作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
企业档案工作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在于它的服务性,即必须服从并
服务于经济建设,多方位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利用。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的关键在于四方面:
3.1 档案工作的服务由“封闭型”转变成“开放型”,力求向企业各
个领域,各项工作提供综合利用和开放服务。
企业档案工作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打破传统的服务方式,
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从过去被索取的静态服务转化为主动提供的动态服务。
企业档案工作,在为各项职能管理当好助手的同时,还要为领导
的决策做好参谋,针对经济活动的“疑点”、“难关”,源源不断地提供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各种门类的档案材料作为决策的依据和参考,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利用档案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企业档案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其工
篇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必将对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央企业要把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依法治企的各项工作。
高度认识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打造法治央企,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选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将为中央企业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进程将不断加快,保障公平竞争的法律规范将更加完备;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加大;公正司法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得到有效保障,司法公信力将明显提高;全民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各类社会主体的依法治理能力也势必大幅提升。所有这些,都将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也对中央企业平等适用法律、公平参与竞争、依法合规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全面打造法治央企,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内在要求。随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包括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组建和授权运作,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规范发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等。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改革必然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法律关系的重构,因此,改革越是艰难,越要依法合规。中央企业只有全面提升依法治企能力,自觉将改革精神与法治思维有机结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度,规范运作,才能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有效避免在实践中出现重大矛盾和问题。
全面打造法治央企,是中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十几年来,中央企业经过跨越式发展,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指标大幅攀升,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而国内外大企业经验教训表明,企业越大,其经营发展就越依赖法治。正如一艘巨轮在大海航行,法治就是压舱石。如果离开了法治的保障,很有可能带来巨轮倾覆的大风险。未来一个时期,中央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提质增效和保增长的压力也不小。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以及融资成本偏高等不利因素,中央企业平衡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内外部法律挑战。从国内市场监管看,有关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的统一规范更加严格;从国际经贸规则看,对国有企业的特殊约束将逐步加大。在这些挑战面前,中央企业只有信法守法用法,才能使企业巨轮在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驶向远方,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面打造法治央企,是企业法制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强大动力。打造法治央企,是中央企业依法治企的升级版,代表着企业法制工作的新高度。法制工作的价值,始终体现在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上。当前,中央企业主营业务伴生的传统风险依然很多,重组整合遇到的风险问题错综复杂,国际化经营中的境外风险更加凸显,社会各界对央企广泛关注期待的舆情风险交织呈现。可以说,各种风险“警报声”不绝于耳,中央企业对风险防范的需求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然而,当前中央企业一些领导干部运用法治化解风险的能力仍然不强,对法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企业法律顾问的配备比例不足,队伍的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快速增长的法律需求。因此,在顺利完成三个三年目标基础上,将央企法制建设全面提升到法治央企建设,这既是企业应对法律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企业法治建设进程中要实现的一次新飞跃。
准确把握法治央企的核心内涵。
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要求中央企业根据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对外依法经营、对内依法治理的法治社会模范成员。要深入理解法治央企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法治央企的核心内涵。
首先,法治央企是依法治理的企业法人。要使法治成为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观。企业治理结构要依法构造,各治理主体要按规履职。企业规章制度体系要健全完备,制度执行要严格有效。全员合规意识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和按章操作要成为广大员工高度自觉的行为习惯。
其次,法治央企是诚信守法的经营实体。要带头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坚决杜绝违法牟利现象,为全民守法作出表率。要崇尚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重合同、守信用。支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善于依法维护企业权益,切实保障国有资产安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充分发挥以总法律顾问为核心的法律顾问队伍作用,确保法律审核全面到位,企业经营发展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坚强有力。
此外,法治央企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要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自主平等、规范有序的市场行为,引领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营造法治化的市场环境。要重视倡导公平正义,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要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意识,熟练掌握国际规则和东道国主要法律,逐步取得有关国际规则制订的话语权。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使法治成为中央企业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目标的基本遵循和保障,这是中央企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承担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我们一定要大力彰显法治精神,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践行者、推进者和带动者。
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必然要求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在顺利完成三个三年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再深化、再提升、再创辉煌”。今后五年(2015―2019年),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按照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总体要求,力争再通过五年努力,进一步深化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和依法治企能力,中央企业以总法律顾问为核心的法律顾问队伍全面实现专职化,法律人员配备比例接近国际同行业标准,全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分之一以上企业力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努力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做强做优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下一阶段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重点任务是:
继续推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再深化。
这是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服务企业改革发展、更好发挥作用的核心要求。要围绕法治央企建设,进一步拓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领域。结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规范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重点改革任务,严格开展法律审核,确保企业各项改革于法有据,切实加强产权保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着力将法律服务全面融入企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国际化经营,重视处理好风险与商机的平衡,以更加完备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促进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升级。要加快建立全集团统一的法律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法律审核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从而有效实现法律风险防范的全覆盖。要针对境外企业法律风险高发频发领域,深入研究制订法律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妥善应对境外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坚持独立法人地位,有效防范因“刺破公司面纱”带来的法律风险。
继续推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再深化。
加强和深化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是推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组织保障。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切实把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央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在组织建设方面的重点任务。要继续推进总法律顾问的专职化和专业化,全面落实总法律顾问职责。在业务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法律工作机制完备的企业,积极探索推动专业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总法律顾问进入核心决策层。要适应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的改革要求,深入研究企业法律顾问能力评价机制,抓紧推动建立并积极发挥全国性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法律顾问培养力度,健全保障激励机制,拓宽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晋升通道,深入开展企业法律顾问岗位等级资格评审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法治央企建设需要、能与国际法律同行同台过招的优秀法律顾问队伍。
继续推动企业法律工作体系建设再深化。健全完备的法律工作体系,是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层次水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促进法律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提高,确保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作用发挥三个方面同步推进。要科学界定企业法律部门承担的法律管控、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职责,深入推动法律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要加快健全中央企业境外法律工作体系,大力推动在境外重要子企业全面设立法律事务机构或配备专职法律顾问。要积极开展与国际跨国公司法律工作的对标,加快制订本企业法律工作规范和指引,全面明确法律工作内容、程序和手段方法,努力提高企业法律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努力实现企业合规管理能力再提升。大力加强合规管理,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应对法律规则变化、支撑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所有中央企业都要坚持把依法合规作为业务开展的前提、检验结果的标准,在处理合规管理与经营业务的关系上,要始终坚持合规要求高于经济利益,业务活动遵守合规制度,对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要尽快建立统一有效、全面覆盖、内容明确的合规制度准则,健全企业前期防范、过程控制及违规惩处机制。要结合各企业实际,探索建立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合规管理工作体系,明确由总法律顾问牵头,法律部门作为合规管理综合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和纪检审计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要突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商业贿赂以及环境资源、税务、劳工、知识产权等合规管理的重点领域,面向企业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海外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加强合规教育培训,加快形成全员合规的良性机制。
努力实现依法治企能力再提升。不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是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最终目标。未来五年,要持续强化企业各级领导的法治思维,将企业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制度化、常态化,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指标。要深入推动将依法治企成效纳入所属子企业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具体有效的考核办法。要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依法治理水平,高度重视公司章程作为企业内部的统领性、基础性规范作用,依法明确公司治理各主体间的职责权限。要依法规范中央企业对子企业行使股东权,加快完善授权委托制度,正确处理好维护出资人权益与尊重子企业经营自的关系。要深入培育中央企业法治文化,努力为依法治企能力的再提升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推动落实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新五年规划的工作要求
上述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新的五年规划。为确保完成,再提出五点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中央企业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实施新的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我们要从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研究明确新五年规划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健全相关督促检查和奖惩机制,确保这项工作落实到位。
制订计划,落实方案。所有中央企业都要以新五年规划为依据,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抓紧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和方案,把准时间节点,细化分解任务。要在制订方案中注重巩固三个三年目标成果,防止工作滑坡。要突出问题导向,将解决本企业法制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下一步工作的落脚点。要加强调研论证,切实摸清底数,明确对照指标,确保各项措施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要在实施方案中注重将落实新五年规划与支撑企业重点业务、保障企业重大项目结合起来,把能否依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作为检验法制工作的重要标准,争取做到边实施边见成效。
突出重点,深化提升。新五年规划的重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继续推动三项建设再深化,努力实现两种能力再提升”。要准确把握各项重点任务的内在联系,做到环环相扣、协同推进。要始终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核心,以法律顾问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完善法律工作体系为基础,全面提高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水平。要将合规管理能力的提升,作为当前推进依法治企的重中之重,尽快建机制、定规则、成体系。要重视总结实践成果,通过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手段,将依法治企的工作要求切实转化为企业各部门、各业务板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大胆探索,分类指导。中央企业在实施新五年规划中,要坚持区分不同子企业的法律需求,因企施策,分类指导。要针对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的不同特点,将证券市场准则和有关监管要求,融入上市企业的法律管理。要区分境外子企业与国内子企业面临的不同法律环境,注重将国际经贸规则、东道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纳入境外子企业投资并购、开展国际贸易法律审核的重点内容。要根据资本运营企业与实体企业的区别,针对资本运作法律风险防范的特点,着重加强项目的法律尽职调查和决策的法律程序监督。要区别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国有独资企业,对混合所有制企业重点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行使股东权利等方面把好关。
广泛宣传,营造环境。中央企业要以全面建设法治央企为契机,积极宣传落实新五年规划的重要意义,努力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要重视调动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凝聚合力,协同推进。要按照四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企业全员法治教育,持续推进普法工作,积极创新法治宣传形式,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2014年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中央企业要依据条例及时公示信息,维护企业信用,努力在全社会展示诚信央企、阳光央企的良好形象。
为切实做好对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新五年规划指导推动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将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强化两类指导。一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结合中央企业实际,研究制订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落实法制工作新五年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二是针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有关法律风险防范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出台有关工作指引,进一步发挥法治在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第二,完善两项制度。一是继续推动完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制度,积极参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相关改革任务的落实工作,努力争取在立法层面进一步明确企业法律顾问的组织体系、职责范围和总法律顾问的职责定位、职级待遇等。二是探索完善企业法律顾问评价制度,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研究建立企业法律顾问能力评价体系,逐步构建企业法律顾问专业技术晋升渠道,统筹发挥全国性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的作用。
第三,推动两个交流。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学习交流,树立国内先进、世界领先的标杆企业,宣传推广法制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二是积极推动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重点企业的广泛交流,在法制工作领域互相取长补短、加强“央地合作”,充分发挥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新五年规划的示范带动作用。
最后,关于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我再强调三点:
第一,四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央企业法制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面对法治建设的大好形势,中央企业法治工作队伍要抓住机遇,借力发力,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关于四中全会提出的刚性要求和国资委作出的明确部署,中央企业要逐条对照、加以落实。
第二,国资委明确提出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新的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的重要指引和强大动力。中央企业分管法制工作的领导、总法律顾问和法律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完成目标,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依法治国、打造法治央企作出新贡献。
篇3
(一)特色亮点
一是全力完成收入任务,力争实现收支平衡。截至11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47万元,同比增长23.8%;预计全年能完成人代会批准的目标任务49230万元。到11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支出180350万元,同比增长1.9%;预计全年完成支出189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5260万元。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努力实现全年收支平衡。
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8329万元,同比增加9522万元,增长108.1%。
二是优化结构,推动平稳运转。坚持“过紧日子、过好日子”,预计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民生支出占比超过一般公共预算的70%;我县“六保”“六稳”工作有序推进,财政运行良好。
三是全力保障,确保扶贫成效。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规划和目标任务,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科学规划安排扶贫项目资金。截至11月底,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投入6891万元,比2019年增加3884万元,增长130.9%,其中,县级配套资金3181万元,比2019年增加1166万元,增长57.62%,形成财政扶贫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有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四是主动作为,抓好重点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保障重点工作投入,投入肺炎疫情防控资金3344.1万元;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资金3989.96万元;乡村振兴12532.44万元;脱贫攻坚县级配套资金3281万元;助力企业发展3463.17万元;入股四川银行5005万元;解决金糖司等企业安置资金1954.5万元;四好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建设资金4199万元;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875万元;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活动经费和西瑶镇布衣三寨国家AAA级风景区建设资金487.1万元;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项目资金5271.71万元;安排体育广场、法治广场、公租房一期历史遗留问题资金4764.43万元;机关幼儿园等三个幼儿园建设资金4415万元,卫计妇幼中心建设1102万元,扎实推进全县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优化程序,严格投资评审。坚决做到从政府项目预算资料的审查接收、评审人员的安排、评审过程、结论复核,全部通过评审管理程序规范运行,确保整个评审环节的合法合规。截至11月底,共评审项目200个,送审140121.4万元,审定133434.8万元,审减6686.6万元,审减率4.8%。
六是形成合力,常态化资金监管。对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全面掌握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使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11月底,我县财政直达资金及特别抗疫国债共分配资金26628.25万元,实际支付24049.5万元,支出进度为90.32%。
七是大力清理,盘活闲置资产。对全县139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及闲置资产进行清查,共计清查出经营性及闲置资产203处,总价值1.49亿元。并将其中产权明晰、价值1414.58万元的22宗资产,移交农文旅司和国资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补短补差工作。共规划实施脱贫攻坚补短补差项目137个,其中安全住房及住房功能改造项目12个,解决建卡户242户615人居住条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安全饮水等项目55个,受益人口1374户6052人(其中贫困户636户2801人);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0个,计划完成通组路、产业路、入户路164.9公里,解决3580户17900余人(其中贫困户1124户5704人)产业发展、交通运输行路难问题;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巾帼行动计划”、“扶贫保”、贫困户公益岗位等项目20个,受益贫困户3544户15748人,扶贫成效显著。
二是持续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积极配合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争取上级投入,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安排资金2569万元支持产业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截至目前,代缴1.6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额404万元;代缴1.7326万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73.26万元;安排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1696.06万元。
四是建章立制,加大盘活力度。在存量资金季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存量资金管理,实行动态清理和盘活机制。截至11月底,收回存量资金11156.47万元,按原用途保留3034.49万元,统筹使用8121.98万元。
五是扎实有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评价广度、深度和质量,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最大潜能。2020年选取支出绩效评价项目77个,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资金总额5.258亿元。
六是全力推动PPP项目。继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第一期)项目。同时,推动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规划,争取今年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全力争取明年动工实施。
七是及时兑付惠民惠农补贴。2020年1-11月通过“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共41项,发放金额12915.90万元,占到位资金的92.45%。
八是圆满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省州关于开展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要求,由财政局牵头,协调组织部、档案馆和城南城北社区等部门,于10月底圆满完成15户国有企业560名退休人员(其中:82名退休党员)的总体移交和接收任务。
九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织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制定我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总体规划,提出理顺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专项发展具体方案;整合重组农文旅司、南丝路集团和银鸿丝业,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投资设立金沙建设投资公司,公司运行良好,已实现利润总额721万元;投资设立宁兴人力资源公司和众诚保安公司,深挖行业发展潜力。
十是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截至2020年11月,我县公务卡刷卡消费达到1955万元,同比增加526万元,增长36.81%。增长额及增长率均属全州前列。
(三)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小,财政保障水平低。我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2016-2018年均为15亿元左右,2019年提高到17亿元;但仍是全州倒数第一,且是全州唯一一个低于20亿元的县。由于支出规模小,县级可用财力非常有限,2020年预计全县可用财力11.94亿元,其中“三保”支出占据了10.51亿元,可用于发展的资金非常少。
二是财政增收乏力。我县的蚕桑、烤烟发展等支柱产业已到达极限,新的稳定的财源未建立,亟需补充。
三是国有企业规模小,融资还本付息压力大,资产分布零散,经营业务单一,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1-9月增亏企业6户,盈转亏企业2户;减少盈利企业6户;银鸿丝业全年累计借款35615万元,支付利息1544万元难度大。
四是国库对外借款20630万元,全部借给国资公司用于发展县域经济或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无法消化。
五是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400万以下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致使我县政府采购工作量剧增,同时采购机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更是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难度。
六是上级部门安排工作和下达资金时要求地方财政安排或配套资金,导致地方财政压力过大。
二、2021年工作计划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紧紧围绕收入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税收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严格依法征收;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收缴入库,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0年增长6%。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快支出进度,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和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和资金支出量;严格实行直接支付制度,推动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保证财政支出稳步推进,确保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具体举措
一是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指导、督促各预算单位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对前期规划不实、资金对接不精准、实施有困难的扶贫项目,县财政将调剂闲置项目资金用于其他建设进度快、资金需求急的项目。
二是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抢抓贫困县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契机,协助扶贫、民宗等扶贫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机制,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三是认真分析研判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以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为基础,围绕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支持创建省级、国家级园区,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助推乡村振兴。
四是加大政府性资产清查评估力度,做大做强国资公司,力争新增资产20亿以上,增强国资担保能力,为社会发展奠定投融资基础。
五是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促进中学分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和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实施,力争年内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2021年3月前挂网招标。
七是精研政策争取项目。重视政策分析研究,细化完善项目储备,加强中央、省、州政策的收集研究,找准新出台的政策对号入座,抓住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等领域包装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后劲足的上报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扶持范围。
八是积极对接争取资金。最大力度争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三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城市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九是积极支持烤烟、蚕桑主要支柱产业发展,稳步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大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州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政策,抓好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好日子”思想,严格遵照“六保”“六稳”的保障序列安排预算支出,足额预算各项民生和政策性支出,增加对脱贫攻坚、民生、“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增长。
(二)工作建议
篇4
一、财政收支的基本情况
2010年上半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241万元,增长35.06%。其中:市本级完成40436万元,增长42.75%;江城区完成10682万元,增长22.50%;海陵区完成5902万元,增长67.29%;阳春市完成20375万元,增长30.87%;阳西县完成9027万元,增长38.90%;阳东县完成25715万元,增长24.32%;岗侨区完成7万元,下降90.41%;高新区完成3097万元,增长60.72%。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07717万元,增长14.79%。其中:市本级完成55133万元,增长30.31%;江城区完成20403万元,增长6.64%;海陵区完成6398万元,下降0.88%;阳春市完成52162万元,增长9.51%;阳西县完成24147万元,下降9.22%;阳东县完成45057万元,增长27.08%;岗侨区完成176万元,下降28.46%;高新区完成4241万元,增长43.42%。
二、2010年上半年主要的几项工作
(一)狠抓财政收入征管,确保收入足额入库。2010年上半年,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241万元,实现了35.06%的增长,为年度目标任务的49.3%。在经济回升势头尚未巩固,财政增收压力大的情况下,市财政局千方百计抓好组织财政收入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一是强化收入情况监测工作,掌握收入主动权。进一步加强收入情况尤其是重点税源的监测工作,继续实行财税联席会议、收入通报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抓收入机制,及时反映收入完成情况,预测收入增减变化趋势,跟踪监测新的税收增长点,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推动非税收入征管电子信息化建设,杜绝非税收入“跑冒滴漏”现象。充分利用非税收入征管软件,拓宽管理领域和征管范围,进一步建立健全督查监管机制,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2010年上半年非税收入共完成31415万元。
(二)规范支出管理,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为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增长,确保集中财力办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大事,保证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市财政局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管理。一是从源头控制支出。在保障全市机关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认真抓好全市各项公用经费节支工作。2010年上半年,全市公车费用、公务接待费用、办公费用、出国费用、会议费用基本维持零增长。二是强化预算约束,及时足额拨付预算资金,从严控制各项超预算追加,对各种临时请款认真调查,坚持市、县(区)长“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资金支付;严格按月、按进程拨款,坚持不提前、不拖延拨付。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国库专户管理,健全支出管理制度,规范支出程序。四是切实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稽核和检查,对财政拨付的资金进行跟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2010年,我市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促进加快经济转变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一是继续推进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截止2010年6月30日,我市共争取到77个项目,上级财政拨付我市扩大内需中央资金16135.1万元,省配套资金12447.8万元。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加强管理、特事特办、快速实施、确保效益的原则,按时拨付扩大内需资金,并切实加强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扩大内需资金高效合理使用。二是加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和2009年省基础设施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跟踪问效,根据《阳江市使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和《阳江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查项目,监督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培养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制定了现代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方案。将省补助我市2009、2010年的现代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共1亿元用于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四是在我市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把科技三项费用等财政扶持资金投放到重点项目,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带动效应,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五是认真组织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活动。市财政部门已将2010年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1500万元预拨到各县(市、区)财政专户。为了进一步简化兑付程序,方便农民领取补贴,我市家电下乡补贴已全面实行网点代垫。并将省下达给我市的2010年汽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1400万元分解拨付到各县(市、区),由各县(市、区)按“乡级审核、乡级兑付”或“乡级审核、县级兑付”两种方式发放。
(四)集中财力,重点保障公共财政支出。按照《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09-2020)》的部署,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以及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迈出新步伐,着力推进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0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44053万元,同比增支5760万元,增长15.04%,主要用于安排我市城镇中小学生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以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及校舍维修改造等方面;全市医疗卫生经费支出16413万元,同比增支1179万元,同比增长7.74%,主要用于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任务等,全市农林水事务经费支出11912万元,主要用于扎实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2010年上半年,市本级财政拨付失业人员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资金253万元,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2、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落实配套资金,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10年,市财政投入了2200万元支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全市参合率为99.9%。二是进一步做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全面建立养老保险扩面联动机制,明确扩面重点人群和对象,使社保参保扩面工作收效明显。2010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达293195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870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66996人;参加失业保险176716人;参加工伤保险158559人;参加生育保险119804人。三是做好低保救济工作,至2010年6月30日,我市的低保救济人员共8430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6229人,农村低保对象68077人。市本级低保资金支出520万元。
3、扎实做好教育事业的经费保障工作。一是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0年春季,全市共免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公用经费1255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5464万元,为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市财政部门还专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管理。二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保障长效机制。2009年,在全市教师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每月不少于200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2010年再次提高义务教育教师不少于100元的津贴补贴,大大提高了全市教师的工资待遇,基本实现了“两相当”的工作要求,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三是积极配合市政府及教育有关部门落实阳江市第一中学迁建和阳江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建的各项工作。目前已下拨“两校”建设资金13177万元,同时,积极协助“两校”利用银行贷款做好学校建设项目。
4、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一是2010年市财政预算共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43多万元,用于推进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机耕桥路等的建设,为农业生产发展夯实基础;二是支持科技兴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板块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做强做大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三是进一步健全涉农补贴机制。其中:⑴综合直补,省按核定的播种面积167万亩和补贴标准49元/亩拨付到我市8184万元用于2009年农民农资综合直补,⑵种粮直补,省、市、县三级共安排配套种粮直补资金1158万元,专项用于种粮补贴工作。目前这两项补贴,我市已基本兑付完毕,惠及30.79万农户,127.35万农民。
(五)扎实做好市属国企改革等各项工作。一是认真完成第二、第三批市属困难国企职工补偿金等资金的核准发放工作,并就职工的社保欠费工作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稳妥推进有关企业改革重组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市财政部门于6月初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请示》,提出了组建市公用事业集团公司、实施产权转让方式改革企业,将企业推向市场和关闭市商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属下市面粉厂等6家无发展前景的困难国有企业等初步的工作方案。三是着力做好市属国有企业的监管工作。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国有企业实际,拟定了《阳江市市属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暂行办法》报市政府审定。
(六)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断强化源头治理。一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我市电子政府采购平台在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属国有产权交易平台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市属企业国有集体产权和公共资源权益等国有集体资产交易,必须进入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交易服务窗易,进一步规范了产权交易行为,为我市国有资产(产权)流转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继续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回头看”及整改工作,探索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和救灾救济资金以及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大额资金的实时监控。
(七)加强机关建设,推动财政工作科学发展。一是认真做好机构改革工作。做好与市国资委合并衔接工作,并根据新批准的“三定”方案,在局机关范围内实行竞争上岗,顺利完成了各科室的人员跳动和工作交接。二是开展“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活动。局制定了《阳江市财政局关于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的实施方案》,重点提高了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执行力;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执行力;提高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的执行力;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执行力等四方面的要求。三是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市财政局认真做好“双到”工作,切实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目前,已完成24户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落实帮扶资金40万元。
2010年上半年,全市财政运行情况基本良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保障,基本保证了工资发放、行政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社会事业对财政资金的需要。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税收增收亮点不多,收入完成进度未实现“双过半”。二是刚性支出不断加大,收支矛盾突出。三是财政堆头小,对民生的投入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需进一步加大。
三、201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0年下半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为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提高组织收入力度,努力完成全年预算收入任务。把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为市委、市政府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提供财力保障。把强化征管、促进应收尽收落实到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上来。税收方面,继续实行预算执行分析及财政运行情况通报等有效制度,确保各项收入稳定增长,及时入库;非税收入方面,不断推进信息化征管建设进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做好非税收入征管工作。
(二)提高财政支出管理精细化程度,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一是严格按《预算法》要求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的范围和内容执行支出预算,从严控制追加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二是保障重点支出需要。按照《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09-2020)》的部署,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三是以深化财政改革为载体,着力完善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围绕公共财政职能,不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三大改革,继续做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加快推进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公务卡结算等改革,确保财政支出高效合理,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能力。
(三)提高财政监管精细化程度,促进依法理财。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落实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是完善财政支出监控机制。继续对财政支出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跟踪检查,完善基建项目财政资金拨付办法,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工作力度。三是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市级内部循环监督体系,加大内部监督的力度。
篇5
如果说2008年对于照明行业是一场虚惊的话,那么2012年及未来1-3年的照明行业,应该会上演一场不动声色的洗牌大战,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商业表象下,其实是暗流涌动与刀光剑影,随着一大批二、三线室内照明品牌逐渐的兴起与败落,未来的3-5年,将是“剩者为王”的时代,照明行业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发展的。
中山古镇,这个承载了照明灯饰行业风向标的风水宝地,经过十余年高速发展,如今又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成为照明行业命运的缩影。
古镇成就了欧普照明,欧普并不留恋古镇,昔日的幼雏长成了雄鹰,长成之后的欧普北去东移,远走高飞。轻轻的来,高调的走,看似企业的平常动作,背后深层次的密码谁去认真解读过?如今,后古镇时代,二三级室内照明品牌大都惨淡经营,甚至可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一方面,他们用了很多方法去提升销售业绩,但始终不得要领或见效不大。另一方面,稍一松懈,销售业绩却快速下滑。 近两年,无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三线品牌,多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态势。我们不得不说,传统照明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LED企业,特别是工程照明领域,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大肆蚕食传统照明市场。
但是,一片颓势下,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苟延残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以董事长兼总经理潘掁华为代表的A品牌企业团队携“三驾马车”力挽狂澜,敢于亮剑,在一片刀光剑影的乱世江湖里,闪转腾挪,见招拆招,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为二、三线室内照明企业逆势突围,找出了适合的方法,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
2011年8月,A品牌照明在行业一片风声鹤唳之中,董事长兼总经理潘振华高瞻远瞩,独具慧眼签约“三驾马车”。从品牌、终端、渠道三个方面入手,为企业把脉求医,问策于各路群英……
2012年3月三亚论剑,召开全国性经销商会议,“三驾马车”与行业群英座而论道,起而砺行,全面启动2012年整合营销运动……
2012年4月,全国四大样板市场全面启动,为新整合营销运动全面落地执行做表率……
2012年4-6月,董事长兼总经理潘振华携营销总监张伟及“三驾马车”亲临各级市场,亲自参与区域市场的年度营销策划及分销拓展、市场推广、终端爆破……
2012年5月,新渠道合作模式全面启动,一地一策的营销策略全面落地……
2012年4+3团队管理模式全面实施,人员气象焕然一新……
2012年6月,乡镇分销遍地开花,成为A品牌又一增长点……
……
正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实战是检验营销的最终标准,经过新理念、新视觉、新营销洗礼后的A品牌照明以崭新的面貌示人,逐渐成为行业街谈巷议的话题与焦点,在行业万马齐喑的景象下,A品牌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连创佳绩,实现迅猛增长。
A品牌的成功,再一次有力的证明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简单道理。照明行业,仍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以下,让我们再次深入解读,A品牌的成功,深层次的密码在哪里?
二、 “三驾马车”保驾护航
《孙子》曰:“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又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类似的话在《孙子》一书中不胜枚举,这些看似深奥的话,其实都是在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于企业而言,营销层面的胜利,首先在于企业战略上的英明决策与营销策略上的精准,这样,可以使企业先立于不败之地,以便相机而动,攻城略地。
2011年始,照明行业秋气肃杀、寒意渐浓,在此氛围下,一般的企业本能的收缩战线,于是缩减产品、减少人员,砍掉成本成为这类企业本能的反应。但是,中国人讲“危机”,其实是在辩证的看待问题,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古今中外,道理相通,照明行业概莫能外,聪明的企业一如智者,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会,照明行业虽然“风声鹤唳”,但此时出击,正是其营销成本最少的时候,遭遇行业竞争对手狙击最小的时候。
于是,以潘总、区总及营销总监张伟为代表的企业高层,毅然而然的决定,聘请“三驾马车”为企业把脉、问诊。
“三驾马车”者,三家不同的公司的简称也。一家为营销管理顾问公司,主要负责企业营销管理的诊断、营销策略的制定,渠道模式的制订,以及团队执行力的打造。一家为品牌顾问公司,主要负责为品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做好品牌定位,提炼品牌的核心诉求与利益点。一家为企业形象设计公司,主要负责企业标志、终端形象、基础物料的设计。
2011年8月,“三驾马车”与全国的物流商齐聚一堂,高朋满座,畅所欲言,启动仪式与“华山论剑”合二为一。借此机会,形成事件营销,放大成新闻效应,成为行业内媒介追踪与报导的新闻点。
经过4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苦干与巧干,“三驾马车”的丰硕成果得以出炉——
三驾马车之首的盛斌子先生可谓“一马当先”,提前1月入驻,就企业的营销问题进行了深入诊断,数易其稿,2011年8月中旬,集中全体A品牌中高层员工提案《A品牌营销诊断报告》,事后,盛斌子先生就报告里的内容进行问题解答,甲乙双方就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最终聚焦了问题点,并就此问题点,双方进一步的确认了问题改善的时间进度与任务分工。这些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产品线的调整、价格层级的设定、渠道模式的创新与改良、团队执行力的打造等。甲乙方每周至少4天的互动与沟通,每月至少2场以上针对业务团队的培训。经过4个多月的经心谋划,2012年营销策略全面出炉……
“三驾马车”之二的品牌管理顾问公司则在品牌诊断上提出新锐的见解,由于多年疏于品牌的管理,致使A品牌品牌定位与核心诉求一直比较模糊,外界提起A品牌,第一直觉往往是“老化、士气、没有卖点、低调”等不合时宜的印象,经过3-4个月的反复提案与修改,在品牌的定位上,目标市场锁定在城市工薪阶级与县镇级市场的普通职工家庭为主,也就是是从地理上划分,三四级市场是其主要消费群。这样就避开了与一线大品牌的直接竞争。在品牌的核心诉求上,最终锁定在“纯净光源、恒久透亮”上。当然,关于品牌的定位理论远不止这点,限于篇幅,笔者不再赘述。
三驾马车之三的形象设计公司则将企业的视觉传达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比如企业标志、终端形象、基础物料的设计。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视觉形象的设计,其实是为品牌的核心理念与定位与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服务的,这也是“三驾马车”必须强力整合的原因。经过反复的修订、磋商与评审,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VI手册终于出炉了,新形象一,马上在行业内就掀起不小的波澜。
三、 三亚论剑
三亚论剑,是向照明行业释放信号,是向行业的企业、媒体、经销商高调的宣传自己,传达企业的经营信心。说白了,是一系列营销策划的引爆点。
一般而言,营销策划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市场细分、核心诉求、接触点、引爆点。市场细分是解决产品或服务满足哪部分人的需求问题,也暨营销策划的对象是哪些消费者的问题。核心诉求是解决向目标受众传达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独特的销售主张。接触点,是企业采取哪些公关、推广的手段向目标受众传达其独特的销售主张。而引爆点,则是一系列接触点的,是一系列营销运动的。
三亚论剑,不是直接说企业想做什么,这样没有任何传播价值,而是高屋建瓴,说行业话题,说大家关心的热点。到场的除A品牌体系内的经销商与员工外,还聘请了在行业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协会、官方机构及久负盛名的第三方智库。各路豪杰齐聚一堂,展开思想的交锋与盛宴,抛出一个又一个敏感甚至惊心动魄的话题,比如:
未来3-5年,半数以上的传统照明企业必将消失…
LED是照明行业的方向,但现实是,现有的LED企业必须在痛苦中学会仰望…
LED时代,现有的一线品牌并不具备先发的优势主导未来3-5年的竞争格局…
中山古镇,未来在照明领域完全有可能被边缘化…
二线品牌的春天在三四级市场…
中国企业照明技术的隐忧与出路…
后古镇时代,有没有领导品牌…
整体家居照明是个伪概念…
二线家居照明出路在哪里…
……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高峰论坛当然不是图一时之快,经过大小媒介的后续铺天盖地、连篇累牍的宣传与报导,以A品牌为背景的高峰论坛迅速在行业内打开了知名度,成为舆论相当长时间内关注的焦点。
当然,这毕竟同时也是一场企业为主导的商业会议。抛开新闻炒作性质的“三亚论剑”,在与经销商的互动中,三驾马车集中亮相,将未来1-3年的企业经营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公诸与众,借此机会,集中解答了经销商在经营品牌中的各种困惑与忧虑。经过企业一系列的良性互动,与会经销商信心高涨、志得意满的返回各自区域。
“三亚论剑”,引爆了A品牌的2012年营销策略,拉开了新营销运动的序幕,创造2012年企业营销业绩的开门红。
四、 新营销运动
还是《孙子》说得好:“兵者,以正合,以奇胜”,营销与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处:贵在“出奇制胜”。单纯的拼资源投入,A品牌比不上行业内的一些品牌,于是,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对于二线品牌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新营销运动,贵在一个“新”字,他的全部成功密码就是“出奇制胜”——
1. 2012年新年伊始,区域市场营销动作不断,全国1000家乡镇市场分销开发全面启动,为企业开辟了第二战场;
2. 2012年企业营销中心将产品与渠道的细分,光源产品走密集型分销的渠道模式,在空白市场开发专门的光源。同时,渠道开发还延伸至五金渠道、电工电料渠道;
3. 渠道模式进行梳理与变革,撤消不合格的物流商(全省总),进行分公司试点与联营公司的试点,股份公司的试点;新成立的分公司、联营公司或股份公司充分发挥的模式的先进性,鼓足干劲大干快上,上半年捷报频传,业绩与去年相比突飞猛进;尤其值得提倡的是股份股份公司与联营公司,借鉴了家电行业的格力模式,A品牌照明作为主要控股方,而其他小持股人一改行业的惯例,大胆启用那些想创业的营销人,这种模式不得不说在行业内是一大创举。其最大的好处是解放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不再觉得是为企业打工,而是为自己做事。 4. 2012年,全面推行终端“四标一体化”工程,所谓四标一体化,主要指终端形象管理的标准化;终端推广的标准化;终端导购管理的标准化;终端库存管理的标准化。
5. 样板市场打造: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深圳及其他沿海开放地区慢慢辐射到内陆的,这样既可以减少风险,同时又为全国的深化改革积累经验。营销的动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营销的变革成本与风险都较大时,也可以从特区——样板市场入手,为企业全面的营销突围减少风险积累经验。A品牌照明选择样板市场全国共4个,这些省份均是A品牌营销突围的典型市场,样板市场的打造,由企业高层亲自挂帅,亲临一线进行决策与帮扶。主要动作包括:乡镇、五金及其他空白市场的开发,核心客户四标一体化的业绩提升与定点帮扶,产品与渠道的差化营销,团队执行力的培训等。
五、 执行力是关键
说,路线决定了,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新营销运动的策略如何尽善尽美,执行力是关键,而执行力的主体,依然是人的执行力——企业经营链条里的每一个环节尽善尽美。为此,2012年开年以来,企业围绕人这一主观能动因素,展开了一系列针对“人”的激励、培训措施——
改革工资绩效,全体中层及中高层提薪30%以上,部分能力突出者提薪50%以上,但是,钱不是白拿的,提薪部分,与关键绩效指标——KPI挂钩。这些指标每月考核一次,每季度考核一次,每半年、年考核一次。这些指标既有结果指标,如完成率、增长率、周转率等,也有过程指标,如新品占有率、渠道开发率、核心客户提升率、市场推广场次、终端培训次数等。
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所有企业的中层及中高层,每个人即是培训师,也是培训对象,把培训变成企业营销活动的一部分。
树立先进典型,在团队中制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每周、每月评比各项先进分子,将月度销售之星、服务之星、渠道开发之星、终端维护之星的获得者的肖像悬挂在企业人流量密集的走廊上,以此让整个团队士气大振。
实行目标管理,改善管理流程,让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标是什么,达到目标的工作计划的分解是什么?完成时间是什么?验收的标准是什么?奖罚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作为整个营销系统的一分子,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也知道其他岗位的工作推进情况,从而知道部门大目标的推进进度。
六、 结束语
今天的中山古镇,一如十年前,是理性与激情、希望与失望、机遇与挑战、战略与现实,观念与动作、技术与人才的交流与碰撞!
历史,再次眷顾照明行业,再次眷顾中山古镇。
- 上一篇:三夏生产宣传工作计划
- 下一篇:妇幼健康宣传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