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局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31 18:0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监督局年度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监督局年度工作计划

篇1

一、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综合整治。以食品、食用农产品(米、面、油)、乳制品、药品、妇女儿童用品、农资、建材为重点,对制假售假、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生产聚集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以及城中村、建筑工地、中小学校园等重点场所,开展综合治理。组织开展打击“黑心棉”、“粉末砖头”、“瘦身钢筋”、“中药材造假”等质量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工信委、农委、工商局、城乡建设委、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参加)

(二)制定实施重点监督产品目录。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工程及重点服务项目的监管。加强对石化、煤化、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加强医疗质量监管,保障基本药物质量。建立实施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工作。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制定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提升风险应对和处置水平,切实做到对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环保局、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委、商务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加大执法力度,防止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健全市、区(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自律性检测网络。加强对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管理。加快推进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开展重点监管产品风险监测。(市农委牵头,市工商局、商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四)提高工程质量安全。规范准入审核,加强交易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建设质量。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提高建筑业质量效益。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对因责任过错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工程建设相关责任单位,依法严肃处理。(市城乡建设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城管局、地铁办、水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参加)

(五)强化环境质量控制。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严格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资源消耗低的行业领军企业。重点推广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委、城乡建设委、科技局、林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参加)

二、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六)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及合同规定,切实履行质量责任和义务。在企业管理绩效考核中,试点推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推动企业实施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对质量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推行产品质量企业声明制度,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建立企业重大产品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及质量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督促企业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切实履行产品修理、更换、退货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工信委、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农委、商务局、工商局、旅游局、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三、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七)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共享应用为平台,启动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注重诚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完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加强质量信用社会监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工信委、国资委、城乡建设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工商局、旅游局参加)

(八)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健全质量举报和投诉处理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12315”、“12365”、“12331”等投诉热线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积极推进社会性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公众的质量维权意识,建立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更好地维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市工商局牵头,市卫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四、完善质量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九)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制定考核和奖励政策。将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和建设“质量强市”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市“质量强市”工作实施意见,开展“质量强市”活动。按照省政府出台的地方政府“质量强市”工作绩效考核指导意见,推动区、县(市)政府广泛开展“质量强区、质量强县(市)”活动。研究制定品牌培育、市长质量奖等奖励办法,市质量管理先进、成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全力推进区、县(市)政府质量奖励工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发改委、农委、环保局、旅游局、责任办,以及市“质量强市”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参加)

(十)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建立健全质量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将质量统计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之中。初步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质量统计制度和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完善《质量状况白皮书》制度,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扩大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覆盖面,不定期公布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品、工程、环境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指数。(市统计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城乡建设委、农委、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五、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十一)创建品牌示范区,提升地方品牌知名度。制定并实施培育品牌发展的制度措施,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市名牌培育和评选工作,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打造省、市知名品牌。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力度,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地方名牌产品的保护工作,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企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

(十二)提高服务业质量。以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全市建立3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鼓励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商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以标准化推进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商务服务、中介和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的规范化,引导提升服务质量。吸收借鉴国外服务先进技术和标准,促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和影响力的精品服务项目和现代服务企业,带动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价体系,切实提高顾客满意度指数的公信力,强化对服务业质量提升的指导作用。对重点服务行业实施服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害的服务主体,责令其退出服务领域。(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局参加)

六、强化质量法治建设

(十三)加快质量法制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质量法规体系,推动有关质量责任、质量奖励、质量信用及消费品安全等立法项目的研究制定。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加强质量法制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农委、商务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七、加强质量基础工作

(十四)实施标准提升工程。加大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力度,抓紧制(修)订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标准,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标准规范10项,累计建设市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力争我市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项。加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相关部门合作制(修)订标准化的宣传实施和监督力度,提升标准化的影响力和实施率。加强全市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及标准专家库建设,有效整合技术资源,健全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委、农委、卫生局、国资委、旅游局参加)

(十五)强化计量技术支撑作用。完善计量法规体系,夯实计量技术基础。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步伐,加强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加强计量科研,保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满足量值传递、溯源需求,增强计量技术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建立健全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和管理制度,为政府节能减排和实施节能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定期开展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大力实施“计量惠民”工程,着力抓好集贸市场、加油机、民用“三表”和定量包装商品的专项监管,加强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及计量市场监管,大力推进计量诚信体系建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委参加)

(十六)加快质量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区域综合共享检测平台,不断提高食品、药品、餐饮质量安全监管技术保障水平,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的检验检测,包括材料、设备、产品及工程完工项目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国家级或省级行业检验检测中心,力争在我市建立3至5家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6至8家省级质量检测中心,重点建设国家节能建材检测中心、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农产品、生物制品、新药、医疗器械等质检中心。(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工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农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十七)全面整治民生领域计量器具。以医院、眼镜店为重点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活动。开展燃油、加油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能源计量检测能力,完善企业能源电子档案。开展计量服务走进中小企业活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局参加)

(十八)加强认证认可管理。组织开展轮胎、电线电缆、有机产品等认证产品专项整治。配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认证、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违法行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委、环保局、农委、商务局、卫生局、工商局参加)

八、加强组织保障、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

(十九)建立“质量强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全面推进《质量发展纲要》和“质量龙江”建设重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建立“质量强市”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制定“质量强市”工作规划和政策,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协调和推动各区、县(市)和有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开展“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通报“质量强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对各区县(市)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质量强市”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城乡建设委、旅游局参加)

(二十)推进质量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的试点创建工作。动员企业广泛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在大型企业开展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市教育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牵头,市科技局、工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参加)

篇2

一、岳阳商标注册、发展、保护和管理的基本现状

多年以来,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要务。在推进“科技兴市”战略进程中,岳阳市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和保护商标。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和注册商标拥有量逐年增加,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相继涌现,商标总体规模日趋扩大,为促进岳阳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排位靠前。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共有4953件,占全省7%,居全省第四位;拥有省著名商标95件,占全省9.5%,居全省第三位;持有中国驰名商标14件(含司法认定2件),占全省16%,居全省第二位。二是增长较快。从近几年岳阳商标注册情况看,新注册商标的数量增长明显加快,2007年注册商标160件,2008年注册商标180件,2009年注册商标530件,2010年来新增注册商标550件,新认定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8件。三是潜力较大。新一轮创业热潮的涌动,助推了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岳阳本埠企业,正加紧申请商标注册和创建自主品牌。2009年以来,先后有9家企业正在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有51家企业正在申报省著名商标。四是效应凸显。据统计,岳阳市十大支柱产业中拥有驰名、著名商标79个,占全市省著名、驰名商标数的75%以上,且商标附加值效应日趋凸显。2008年3月,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拥有的“3517”牌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当年产品销售额达7亿元,实现利税4200万元,创十年来之最。2009年,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年产值达17亿多元,上缴税费7300多万元。五是亮点绽放。2009年,岳阳市工商局荣获全省工商系统商标监管工作年度绩效考核第一名。湘阴县工商局被评为“全省商标工作先进集体”。

商标是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推手。岳阳的商标工作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态势仍不相适应,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量不足。岳阳平均每33户市场主体才有1件商标,同比其他首批确定的全国商标战略示范城市有明显差距。目前,岳阳注册商标总数和平均占有量在湖南乃至全国都相对偏少,总体规模偏弱。二是质量不高。岳阳虽然驰名、著名商标拥有数量在湖南排名靠前,但在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形成以名牌产品为中心,附属产业相配套的规模产业集群方面还要作更大努力,特别是岳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生物医药、化工材料、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四大产业集群聚集的80多家工商企业拥有著名、驰名商标的数量比例、品牌效应、商标附值、自主创新能力和效应亟待提升。三是发展不够。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岳阳作为“农业大市”,农产品商标注册1692件,仅占全省9%,与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的称谓不相匹配。岳阳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因为没有申请商标注册和创建品牌,产品销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等大受影响。例如湘阴的荞头由于在日本没有注册商标,未真正占领出口市场。据统计。岳阳市58个旅游景点只注册了21个旅游景点商标,比例为36%。更为困窘的是岳阳水产品仅注册了7个商标。四是分布不均。一方面是产业分布不均,2009年岳阳十大支柱产业中驰名、著名商标的分布情况是:食品57个、石化9个、机械6个、建材5个、纺织5个、电子信息2个、生物医药1个。而造纸、能源和再生资源三大产业都是空白;另一方面是地区分布不平衡,如平江县有注册商标965件,湘阴县有746件,而岳阳县仅有226件。五是国际注册意识不强。绝大部分企业存在不注重国际商标注册,没有“走出去”发展的战略眼光。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14家出口企业,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产值3600多万美元,但这14家企业没有一家是驰(著)名商标企业,更没有一家企业的商标申请了国际注册,有的企业至今没有注册商标。位于平江县的湖南天一奥星泵业有限公司的“水花牌”潜水泵产品于1984年初次注册后在国内外市场有很高声誉。但在90年代,该公司潜水泵出口东南亚时,由于通过委托销售,在境外销售地没有注册使用“水花”牌商标。以致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现在出口业务几乎为零。据海关统计,岳阳现有备案出口企业316家,2009年出口总产值1.15亿美元,仅有3个国际注册商标。

二、岳阳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商标战略既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的方面。实施商标战略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企业不断培育自主品牌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岳阳作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在近3年内每年将接受国家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的考评和不定期抽查。根据岳阳商标工作的实际,结合考评和检查的内容,实施商标战略工作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民本岳阳科学跨越的总体目标,着力提高自主商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强企业运用商标制度和国际规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岳阳商标的注册、管理、运用和保护水平,提升商标战略的政府行为,充分发挥商标品牌作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主要目标

1.品牌自主化,商标数量进一步增长。在实施商标战略进程中,岳阳商标注册申请总量每年要保持12%以上的增长幅度。新增注册商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幅度,到2020年底,争取全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7万件以上,其中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5件以上,湖南省著名商标达到200件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5件以上,所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都拥有注册商标。

2.品牌高端化,商标质量进一步提高。商标战略实施效果进一步凸显,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发展品牌经济的氛围基本形成,商标战略实施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驰(著)名商标数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着重培育5~10家产值过十亿元的拥有自主商标的企业,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以驰(著)名商标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3.品牌国际化,商标发展进一步加强。重点加强

对拥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企业和出口创新型企业商标国际注册的指导,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标国际注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鼓励和引导出口企业加大国际商标注册力度,进一步增强出口企业依托品牌占领国外市场的意识,增强国际注册商标的拥有量。到2020年底,所有出口企业拥有注册商标,使用自主商标的商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50%以上。

4.品牌制度化,商标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提升商标注册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创新商标管理机制,成立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设立商标战略发展专项基金;企业内部商标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对商标的投入大幅度增加,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有商标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制度,企业运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显著提升,使商标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商标基础建设,完善商标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商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5.品牌社会化,商标普及进一步深入。各级政府及各主导产业要科学制定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商标战略实施意见,有计划地推动商标战略的各项工作。从事商标专业人员培训每年达2000人次以上,商标知识普及培训每年1万人次以上,领导干部提高培训每年500人次以上,形成一支与岳阳商标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到2020年底,规模企业全部配备商标专干,有商标经营范围的中介机构达到3家以上,本市大专院校、商标监管部门和商标机构、学术组织中有较高商标理论水平的人员达到30人以上,商标普及面不断扩大,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明显增强,全民商标认知度不断提高。

(二)工作措施

1.健全商标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完善的商标战略管理远景纲要。由市工商局制定和实施岳阳市商标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市财政局设立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市工业经委、科技局、商务局、知识产权局完善在科技、经济、外经贸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措施,对驰(著)名商标企业在项目支持和专项资金上予以倾斜:市农业局加强对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的培育和注册引导:市商务局对驰(著)名商标企业给予优先办理自营进出口备案登记,优先推荐企业参展,并给予名额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服务业的品牌培育;公检法部门加大对商标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加强商标行政执法协作和案件移送工作;海关加强对进出口假冒注册商标货物的查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支持力度,会同工商、农业主管部门,积极指导注册人规范地理标志的使用行为;人民银行加快推动商标质押融资工作。

2.提高商标创造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围绕全市十大支柱产业和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指导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商标的知名品牌;积极支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注册商标,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引导和扶持企业切实将商标战略实施工作融入经营活动中,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服务;引导企业变“制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创牌”,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强势企业。

3.营造商标转化环境。建立健全转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商标质押贷款融资新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商标投资体系,通过商标质押贷款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同时,利用商标信息数据库,对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优势项目和领域进行检索分析,并利用商标会展和商标信息库等平台,对外信息、寻找产业化合作对象并予以实施,推动商标产业化。

4.加大商标保护力度。深入持久地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商标假冒侵权行为,重点加强对优势企业自主商标和国外知名企业商标的保护。充分发挥商标战略实施协调机制的作用,增强政府各部门商标保护的合力,加强执法部门间、其他地市间的沟通与合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不断提高跨地区、跨部门商标保护的效能。同时,营造保护商标的氛围,并把商标保护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优化投资环境。

5.提高商标服务水平。发展商标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商标、交易、咨询、评估、法律援助等服务机构发展。推动商标中介服务机构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服务功能。培育服务品牌,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经营。规范商标中介服务执业行为,取缔非法,发挥商标中介服务在商标运用和管理中的保障促进作用。依托岳阳红盾信息网,开通运行“中国(岳阳)商标维权援助中心”网站。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检索、收集国内外相关商标信息源,了解商标的发展动态以及方向,积极开展商标战略研究,建立商标预警机制。

三、对岳阳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的建议

当前,岳阳要以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示范城市的典型带动作用。实现以示范促推广,以推广促实施的工作目标,努力践行由“商标大市”向“商标强市”的转型创建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建议成立商标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就商标战略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分类指导、资源整合、舆论宣传、效能监督、考核奖励等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商标战略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商标战略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