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5 12:2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作目标
加强县域内集贸市场、超市、食用农产品批发企业、食品零售商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及时有效防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切实保障流通环节食品消费安全。
二、检测的范围、品种、项目及频度
(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范围
1.农贸市场、超市、经营门店、批发市场等食品交易场所;
2.销售食品的各类服务消费场所。
(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品种
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品种以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用农产品为重点:畜禽肉及副产品、水产品、鲜蛋、新鲜蔬菜、水果、食盐等,预包装食品,风险监测食品。
(三)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主要项目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项目以现有检测设备为准,主要包括:甲醇、二氧化硫、碘盐、亚硝酸盐、硼砂、吊白块、肉类水分测定、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等。
(四)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安排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部门食用农产品完成4份/千人,每月至少抽检40个批次,全年抽检不少于460个批次。根据我县创城的实际情况,在食用农产品计划外,完成2份/千人的预包装食品抽检量,食用农产品全年预计460个批次,预包装食品460批次,校园周边风险监测280批次。
三、检测要求
(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篇2
(一)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
1、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食品抽样检验的规定、要求,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以下简称食品抽检);
2、协助财务装备处编制全省流通环节年度食品抽检部门经费预算(以下简称年度预算);
3、依据省局审定的年度预算,编制《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年度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年度计划);
4、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对全省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坚持“质量优先、服务满意、价格合理”的原则,确定委托检验机构;
5、依据年度计划,对食品抽检工作逐月进行分解,明确各州(地、市)工商局、省局各直属工商分局的抽检任务,加强督导检查;
6、组织实施主要节庆、大型活动、专项整顿、重点食品以及突发事件问题食品的集中抽检工作;
7、定期汇总、分析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提示、警示。
(二)省局财务装备处
1、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食品抽检的规定、要求,编制年度预算;
2、负责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经费的划拨和使用情况的核查、结算工作。
(三)各州(地、市)工商局、省局直属各工商分局
1、按照年度计划和预算安排,落实省局下达的食品抽检任务;
2、协助省局做好集中抽检以及突发事件问题食品的应急抽检工作;
3、按照省局制定的年度计划和分解指标,组织开展本辖区年度或重点食品抽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抽检任务;
4、对做好年度或重点食品抽检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各县工商局(分局)
1、按照省局制定的年度计划和分解指标,组织开展本辖区年度或重点食品抽检工作;
3、依法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经营者进行查处。
二、食品抽检年度计划的制定
(一)省局应当按照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年度预算核定的专项检测经费,编制年度计划。
(二)年度计划包括定期抽检计划、快速检测计划和应急抽检计划。
(三)年度计划应当明确食品抽检的主要任务、总体要求、时间安排、重点品种、检测项目、责任单位和经费安排等内容,并逐月分解;
(四)年度计划应当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其中:
1、在抽检重点的确定上,以省政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工商总局和当地政府年度计划中确定的重点食品、消费者申(投)诉与举报比较多的食品、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以及案件查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有关部门通报的问题食品为主;
2、在抽检品种的安排上,以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及其他专供婴幼儿、老年人、病人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节日性、季节性食品和其他安全风险较大的食品为主;
3、在食品抽检的项目上,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或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性指标为主。
(五)年度计划应在上年度末之前完成,经省局审定后实施。
三、组织实施
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由省局根据年度预算、年度计划统一安排,并按抽样、检验、复检等程序和要求,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下简称工商机关)依据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一)食品抽检
1、工商机关组织实施食品抽检,应当制定《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方案》,内容包括:抽样的品种、地区、场所、方法及数量、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等,督导承检机构依据抽检方案具体实施。
2、抽样场所应选定在工商机关依法管辖的流通环节食品营销、陈列、仓储等场所,并能反映该类食品在流通环节的状况。
3、组织抽检的工商机关执法人员应当参与、配合承检机构抽样,并要求承检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采样规则进行抽样,负责抽样的人员和参与抽样的工商执法人员各不得少于2人。
4、抽样时,工商机关执法人员应当向被抽样检验人出示执法证件。
5、现场抽样应当制作抽样检验工作记录,现场检查抽检食品的相关票证、货源、数量、存货量、销售量等,填写《流通环节抽样检验工作单》,如实记载被抽样检验单位名称,样品名称、规格、型号、销售单价、进货量、库存量等,并由被抽检人、承检机构抽样人和工商执法人员签字或盖章。备份样品应当当场封样,由承检机构按照样品的储存条件予以保存。抽取的样品必须来源清晰、票证相符。
6、食品抽样,应当购买样品,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被抽检人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7、承检机构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抽样的食品进行检验,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并将抽检结果通知标称的食品生产者。
8、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向承检机构索取检验报告,并于检验报告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抽检结果通知被抽检人。
(二)复检
1、被抽检人或标称的食品生产者(以下简称“复检申请人”)对抽检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抽检结果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提出复检申请,并说明理由;同时书面告知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逾期未提出申请的,视为承认检验结果。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
2、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要求复检机构依法对复检申请进行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复检:
(1)抽检结果表明微生物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2)备份样品超过保质期的;
(3)逾期提出复检申请的。
3、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对备份样品的确认和移交进行监督,并制作备份样品确认和移交单,由复检申请人、初检机构及复检机构共同签字或盖章确认。
4、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要求复检机构及时通报备份样品复检结论。
5、复检的其它事宜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四、应急抽检、快速检测
(一)应急抽检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组织实施应急抽检:
1、消费者申诉或群众反映的严重食品质量问题;
2、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及政府其他部门通报的严重食品质量问题;
3、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上级交办的食品质量案件;
4、举报人举报的严重食品质量问题;
5、其他需要实施应急抽检的情况。
(二)快速检测
1、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中,工商机关可以采用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进行初步筛查。
2、实施食品快速检测,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执法人员在取样前,应当向被抽检人出示执法证件和《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通知书》,且事先不得通知被抽检人。
4、执法人员应根据快速检测的需要,随机抽取并购买样品,按照检测规程实施食品快速检测,如实记录样品信息和检测结果。
5、检测结束后,执法人员应当告知被抽检人检测结果,由被抽检人在工作记录上签字或盖章确认。
6、对快速检测不合格的食品,执法人员应当制作《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告知书》送达被抽检人,并抽取同一批次食品作为样品送检验机构检验。
7、被抽检人在接到工商机关送达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告知书》后,应采取暂停销售等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
8、食品快速检测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也不得向社会公布。
五、抽检经费的安排及结算
(一)抽检经费安排
1、定期抽检、快速检测经费由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依据年度计划和预算安排经费情况,对年度经费使用做出统筹安排,报省局财务装备处核审,经分管财务的局长审定后核拨。
2、应急抽检经费由省局在年度计划安排的经费中列支。
(二)抽检经费结算
1、食品抽检经费由省局财务装备处依据年度预算、年度计划和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的统一安排,与承检机构定期结算,原则上每月结算一次。
2、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在完成每月的抽检任务后,应当及时将承检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抽检结果汇总表、抽检费用结算表及时报财务装备处核审、结算。
3、各州(地、市)工商局、省局直属各工商分局在完成季度(月)的抽检任务后,应将承检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抽检结果汇总表、抽检费用结算表及时上报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由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依据《食品抽检年度计划》和季度(月)食品抽检任务分工,统一报财务部门核审、结算。
六、检验结果的处理
(一)检验结果表明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责令被抽检人自收到《食品抽样检验结果送达书》之日起,停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监督辖区内的其他食品经营者对该批次食品下架退市。食品经营者继续销售该批次食品的,工商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二)检验结果表明食品涉及较高程度安全风险,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工商机关应当对该批次食品进行封存,并依法予以查处。
(三)复检结论表明食品合格的,工商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抽检人及其他食品经营者恢复销售该批次食品。
(四)检验结果依法确定后,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及时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信息报告上一级工商机关,抄告标称的食品生产者所在地工商机关。对食品抽检结果涉及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应当按照规定通报本级卫生行政和相关监管部门。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五)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对抽检中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的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应当及时书面通报有管辖权的工商机关或者移送有关执法机关处理。
(六)食品安全案件线索被抄告的其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篇3
一、认真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及日常监管工作
(一)生产环节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及两节专项检查
为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有力保障春节、元宵节期间食品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加强了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监管,针对节日期间消费特点,我局针对我县生产企业以肉制品、酒类、炒货、饮料、茶叶、糕点、粉条等重点品种,以食品生产集聚区等地为重点区域,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检力度,检点:食品添加剂使用、原料索票索证及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期间,重点检查原辅料采购验证、生产过程控制、添加剂使用、从业人员管理、出厂检验。肉制品生产企业要特别注意亚硝酸盐的采购、储存及使用管理。食品小作坊重点检查环境卫生、原料采购验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及添加剂使使用管理。累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家,小麦粉生产企业**家,白酒生产企业**家,淀粉及淀粉制品企业**家,肉制品生产企业**家,罐头生产企业**家,糕点企业**家,其它食品生产企业**家。累计监督抽检**批次产品,已检**组。处理食品投诉案件**起。
(二)流通环节专项整治工作及日常监管工作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是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突破口,今年以来,我局继续加大食品专项检查及日常监管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以元旦、春节市场、学校周边等为基点,以城区社区、学校周边、城区结合部为重点,以肉类、乳制品、酒类、儿童食品、粮油、农产品为核心,先后集中开展了元旦、春节节日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非洲猪瘟专项整治、开展了食用农产品销售规范治理等工作,每次的专项整治和检查都认真按照要求,重点检查和清理三无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和傍名牌食品及手续不全,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是否履行了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制度等相关制度,督促严格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监督食品批发商、零售商严把进货关,要求其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仿冒和劣质食品。
二、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的监管。
今年上半年,我局对食用农产品市场进行了重点监管,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对经营区域进行划分布局,审查入场经营者的主体资格,与食品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监督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定期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帮助市场开办者设计了日常监督检查表,要求市场开办者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要全部备案,对交易量较大的食用农产品要进行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市场内公示,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要立即封存,进行处理,今年上半年,惠丰农产品批发市场共快速检测食用农产品4000余组。
三、认真落实抽样检测及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局加大了食品抽检检测的力度,与第三方抽检机构合作,上半年共抽检食品260余组,其中已出结果的100组全部合格,其余结果未出;共抽检食用农产品180组,其中2组不合格,现处于处置阶段;
今年上半年,我局继续认真落实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各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按照要求进行快速检测,今年上半年,共快检食用农产品23700余组。
四、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培训及帮扶工作
开展了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负责人及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帮助企业制定各项制度,原辅材料进货台账、生产和销售台帐全部建帐;企业全部建立质量档案。深入企业一线现场指导,记录好监管内容,跟踪督促不符合项的整改落实。助企业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提升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意识;通过帮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意识、生产管理水平和出厂检验能力,使企业自觉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承诺,对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
食品行业存在点多、面广,量大,准入门槛低。部分企业重利益轻管理,无证经营、小作坊仍有存在。食品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培训力度跟不上食品安全的需要。生产企业及食品经营户履行进货查验制度及索证索票制度不到位。
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力度及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使用非添加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打击无证生产违法行为;做好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工作,对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做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及相关记录的完善,做好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建档及巡查及监督抽查工作,做到100%建立监管档案,100%抽检覆盖率,加大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巡查频次。
二是积极指导食品对小作坊规范发展,开展无证照食品小作坊的宣传教育,提高对证照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解决办证问题主动性,引导无证照食品小作坊将生产加工场所规范化,规范其生产加工行为,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三是继续加强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监管工作,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四是开展食品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五是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
篇4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四个最严”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部门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抓紧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一主线,以风险分级管理为基础、企业自查为前提,日常检查为主体,专项检查为重点,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切实履行食品销售环节监管职责,提升监管效能,着力构建严密高效的食品销售监管体系,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我市食品销售安全保障水平。
二、检查对象
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销售者、食用农产品销售者;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网络食品销售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第三方冷库;法律、法规、规章等确定的与食品销售监管有关的行政管理相对人。
三、检查计划和主要内容
(一)日常监督检查
实施主体:由市局食品流通科及其分局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对市区内2598户食品销售者开展监督检查。计划每月检查380户左右,在年底前全部完成检查计划。
主要内容:主要针对《省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试行)》中规定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市场开办者及食品(含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下同)销售者开展监督检查。
(二)专项检查
实施主体:上级相关部门部署要求,组织开展全市专项检查。市局及其分局应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主要内容:聚焦“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活动,“五一、中秋、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季节转换期间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等重要节点,以大型商场超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重点单位,以农村地区、校园周边、旅游景区、商业区、客运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冷链食品、肉制品、乳制品、大桶水、节令食品、高风险食用农产品为重点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
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联合相关部门对冷链食品销售者每月组织开展不少于1次疫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
(三)飞行检查
实施主体:由省、州、市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主要内容: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以2020年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流通环节不合格及问题样品销售单位(附件1)为重点,对食品销售者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1.市局相关部门及其分局组织对2020年度其他监督抽检(风险监测)不合格食品销售单位及农业农村部门通报的抽检监测不合格食品销售单位的监督检查。
2.市局视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食品、冷链食品等重点销售单位开展飞行检查。
(四)食品经营许可证后抽查
实施主体:市局相关部门及其分局组织实施。
主要内容:以“告知承诺制”获证单位为重点,对食品销售者保持获证条件情况进行抽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科学制定食品销售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方式、频次,并主动公示(当地政府相关网站),接受社会监督。禁止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禁止刁难检查对象。
(二)规范检查行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现场监督检查程序和记录。除疫情防控工作以外,其他检查工作要按照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全部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用系统”(互联网+监管),主动公示监督检查结果,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篇5
一、目标
建立和健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制度,切实履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定期组织对各类商品进行质量抽检,对抽检的不合格商品进行动态分析,适时消费警示,指导消费。对经销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抽查一种商品,查处一批案件,教育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任务
除认真完成市局布置的商品抽检任务外,本局原则安排每一季度组织1-2次集中抽检,每年不得少于8次,每次抽检商品不得少于10个批次,并将商品抽检结果在取得检验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信息录入省局商品质量监测软件,同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局;各工商所应积极配合县局组织的抽检工作,自行组织的抽检活动应将结果及时报县局备案。除市局统一对外有关消费警示外,本局也将加强12315预警信息工作,通过预警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社会有关商品的质量信息。
三、重点
根据市局的抽检计划,结合本局实际拟按季进行各类抽检:
第一季度以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主题,主要抽检粮油、烟酒、酱油、酱菜、奶制品、豆制品、调味品、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等商品。同时开展对农资商品的专项监测。
第二季度以保护儿童安全健康为主题,组织开展对儿童食品、儿童用品等商品的抽检,重点监测蜜饯、膨化食品、儿童玩具、文具等商品。同时,组织开展对酒类、夹板、地板、钢材等建材类商品,开关、插座、消毒柜等机电类商品监测。
第三季度以人民群众安全度夏为主题,主要抽检月饼、饮用水、饮料、冷饮、罐头、榨菜、电风扇、洗发液、洗衣粉、蚊香、牙膏等商品。
第四季度以保障节日商品供应,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为主题,主要抽检营养品、滋补品、保健品等食品监测。同时组织开展酒类、电瓶车、服装、高压锅、热水器、黄金、珠宝、玉石饰品等商品监测。
各工商所应根据块状经济特点和消费者的投诉热点组织组织开展相应的一些抽检工作。例*的农副产品、小家电、装潢建材、群众关心的眼镜、手机、药品、煤气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局所要高度重视商品抽检工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今年的抽检方式仍以消保科为主,各所配合。
(二)搞好计划。根据市局下达的任务和提出的重点,从本县实际出发,各所多献计献策,制定好具体商品抽检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积极做好商品抽检工作。
(三)加强沟通。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多联系,加强沟通,取得政府的支持;通过消费投诉等渠道了解商品质量情况;与相关检测部门多联系,了解检测信息;与兄弟局所多联系,学习他们好的工作方法。
(四)规范操作。在抽检过程中,要出示检查证,一要统一填写《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单》;二要向被检单位付费购买抽检样品;商品监测时可邀请检测单位一起参与商品抽检。
篇6
今年以来,__县工商局根据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贯彻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明确监管责任、规范监管行为、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监管效能等四个方面入手,多层次、全方位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构建多形式、多途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明确监管责任,推进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在本系统全面推行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区制度,确定责任区,落实责任人。进一步推进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十项制度”,签订《食品经营管理责任书》,按照“十项制度”、“六查六看”的要求,确保人员、职责、制度、整治等工作落实到位,量质并举。
二、规范监管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本局实际,组织学习贯彻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的“十项制度”、“八项”职责、“十一种”不能入市经营的食品、“七项”食品经营户自律制度、“六查六看”巡查内容、“十项”责任追究制度。二是通过推行“两图一栏一书”——辖区地图和责任区图、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食品经营管理责任书》监管措施,落实《实施方案》,使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是坚持“标本兼治、防打结合、分类监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依法开展清理和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工作,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进一步全面掌握辖区食品经营主体情况,取缔无照经营,健全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制度。
篇7
根据《*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通知》(成食安办〔20*〕178号)精神,为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创建目标圆满完成,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切实解决食品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等监管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度和公众满意度,着力提升全区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流的食品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积极整合食品安全协管队伍,区、街道、社区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100%;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举报和奖励办法;区、街道、社区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对各食品监管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率达100%。
(二)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切实做好种养殖环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防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农产品种养殖环节;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
(三)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应取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得到全面整治,杜绝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限制保留的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强监督抽查的力度,辖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认真贯彻《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巩固压点成果。
(四)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严厉打击无证无照及超范围经营行为;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检验、检测,辖区内农贸市场、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设立检测检验室或配备快速检测设备;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100%的街道、90%的社区要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全面落实酒类流通各项制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打击力度。
(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重点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学校(幼儿园)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辖区内各类餐饮企业重点是城乡结合部餐饮店的食品卫生抽验合格率达90%以上。
(六)建立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在各环节生产经营单位中推行索证索票制度和台帐制度,做到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到100%。
(七)建立科学、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检验检测经费的投入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检测水平,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检验、检测任务;按照《*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职责的通知》(锦食安委〔20*〕1号)要求,适时信息,并将的内容报送区食安办。
(八)积极推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真实可信的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信用记录进行分类管理,实行扶优限劣、奖优罚劣,促进企业自觉守信,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增强示范效应,全区至少在3个行业30家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九)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应急准备、应急反应、应急组织协调能力的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检查、培训、宣传力度,食品安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100%。
(十)积极开展对食品安全执法人员、协管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全年对各类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辖区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70%以上。
(十一)构建全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三、创建步骤
从20*年10月至20*年10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部署阶段(20*年10月)。部署全区创建工作,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任务。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街道、本部门实际,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广泛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11月—20*年8月)。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职责,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各类登记档案和管理制度,定期向区食安办报送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区食安办要加强与相关部门、街道的联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三)总结验收阶段(20*年9月—20*年10月)。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照创建标准认真开展自查。20*年9月25日前,由区食安办牵头组织对各单位的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向市食安办申请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夏先义同志担任,成员单位由区政府办、区目督办、区应急办、区外宣办、区教育局、区统筹委、区服务委、区卫生局、*工商局、区质监局、区食药监局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食安办),负责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工作的协调、督促,抓好工作落实。办公室主任由区食安办主任兼任。
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列入全年重要工作任务,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抓好工作落实。
加大经费投入,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经费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篇8
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一)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二)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查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并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加密自检频次。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推广应用快检筛查技术,提高抽检效率。
(三)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有关部门要制定依法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具体办法。
(四)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相关监管部门发现非法添加线索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及时立案侦查,对影响重大或者跨份的案件由公安部挂牌督办。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五)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工业和信息化、农业、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加强对化工厂、兽药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要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各地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彻底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
(一)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质检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加强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严厉查处制售使用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行为,督促企业将标签标识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和进货查验的重要内容,不得出厂、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二)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尽快制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明确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得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食品药品监管局要重点加强对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三)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卫生部要从严审核、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对暂无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有关企业或行业组织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指定产品标准的申请,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快食品添加剂标准指定。卫生部、质检总局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措施,做好标准指定完成前的生产许可和监管衔接工作。质检总局要及时审查公布获得进口许可的无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名单,拟生产同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可以按相关规定提出制定标准立项建议,在卫生部制定并公布该标准后,按有关规定申请生产许可。
三、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通报卫生部。卫生部应及时组织研究更新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联合执法,规范信息。发现违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要及时将信息通报给相关地区和部门。相关地区和部门接到通报后,应当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行为。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完善规范信息通报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的具体措施。
(三)强化诚信自律。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2011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四)强化社会监督。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工作机制,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员、协防员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防员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查处的食品安全案件。同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强化科普宣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各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以及严厉惩处的措施,要宣传至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各地要特别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四、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一)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所属公司产品出现问题的,要暂停本企业所有同类产品的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二)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将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需要。
篇9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通过召开全镇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工作会,让各村深刻认识到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是以赚取群众高额利润为目的,极易引发消费投诉,影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利用云岭先锋、专栏、布标、街头宣传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宣传法律法规和辨识保健食品的常识,提升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和自我保护能力,调动群众投诉举报积极性。
二、落实职责,分工明细。联合镇食安办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依法监管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各村负起食品安全总体责任,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确保辖区内治理工作顺利完成。
三、抓好重心,扎实开展
(一)着眼大局、把握监管执法的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市场“严打”整治行动。全年共开展5次食品类专项整治行动,举办培训2场,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食品安全知识手册500本。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截止10月底,全年出动检查人次9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0余辆次,共检查食品经营商户150户,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120个,没收不合格食品50个品种,约100公斤,立案查处案件21件,已办结1件,收缴罚款6000元。
(三)全方面、多领域抽样检验,保障质量安全。全年共完成食品抽检50余批,食品类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四)实行阳光执法制度。大力宣传消费者维权宣传活动,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保障消费者权益,处理投诉案件2件。
(五)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以建设食品安全示范乡镇为纽带。除加强日常巡查及春节重要时节的检查外,结合市场监管动态消费预警,适时发放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宣传材料,并先后开展了严查食品餐饮经营行为、违法广告、“两小”、校园周边环境及食用农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和谐的经济社会环境。
(六)狠抓食品、保健品安全及广告宣传工作。对全镇28药品经营企业和50家食品经营店,进行全面检查,完成建档立卡管理,采取企业自查和监管所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排除隐患,提升行业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人员不足;二是执法装备跟不上工作需要。
(二)监管面广,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支撑不足。检验检测业务单一,水平有限,监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在监管中不能面面俱到。
五、2018年工作计划及努力方向
(一)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好法律法规、党纪条规,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学习形式,既要向书本学,更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学工作方法学工作经验,通过学习充实丰富自己,增强本领。学会思考勤于总结,边学习边思考,深化学习效果,经常对自己做过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素质能力。
(二)提高工作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刻苦钻研,提高业务能力,使自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思路,自觉地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立足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大安全,实现监管服务领域全覆盖,将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根据工作实际,虚心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积极应对新考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篇10
2014年4月,根据黔南州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方案,整合了多部门职能的黔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成立,在日常监管工作上结束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开始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生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酒类流通监管、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全过程监管、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组织查处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事故等职责。
两年多来,该局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以食药监管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综合整治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保障,着力夯实监管基础,强化社会共治,组织全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累计出动食品药品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农贸市场1600余户次、食品生产经营户48431户次、药械保化生产经营使用单位3038家次,立案查处“四品一械”违法行为713件,移送公安机关7件,收缴罚没款近700万元,全州食品药品安全总体态势持续稳定向好,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和责任事故。2015年,黔南州在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目标考核中取得了全省第3名的好成绩。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构建科学防控体系
新组建以来,黔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着力构建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体系。于2015年在全州推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建立州、县、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四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实现定人、定点、定责,做到片清、户清、底数清。
目前,全州十二县(市)已全部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区域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十二县(市)市场监管局也均实现了场所、设备、人员、工作“四到位”,并明确了县、乡两级食品药品监管事权划分,各项工作迅速展开,监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四有两责”工作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明确职责,强化考核问责,每年初均与各县(市)政府、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市场监管局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药品监管目标责任书》,并于2016年首次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州政府对县(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规范许可行为,严把食品药品市场准入关。黔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供给侧”改革工作要求,积极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标准,开展好“三集中三到位”审批服务,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50%以上。结合新《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将食品生产企业许可期限由原来的3年变为5年,取消了食品生产许可检验机构指定、审查等收费项目。2014年至今,黔南州累计受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2328件,接受咨询36873件(次),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强化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了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检测报告制度,开展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抽查,严格对食品生产小作坊进行备案登记,实现了对小作坊的动态监管;每年在元旦、春节、五一等重点时段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确保经营的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去向可循;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黔南”食之放心行动为重点,积极推行“明厨亮灶”管理,对全州4075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定了辖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工作计划,将药品日常监管与新版GSP认证工作有机结合;在全州开展了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准入备案管理工作,并与609家保化经营企业签订了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通过监督全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规范,完善生产经营监管制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突出治理重点,强化专项整治。坚持食品药品安全“零容忍”,全力打好食品药品安全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时段开展集中整治,保持打击假劣食品药品的高压态势。2014年至今,该局先后部署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扫雷行动”、医疗器械“五整治”、 问题疫苗专项整治等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50余项,有效减轻和消除了食品药品安全危害和风险。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始终把打击制售假劣“四品一械”违法违规行为、查办大案作为稽查部门的中心工作,通过强化日常稽查,重点加强对多次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企业、抽检不合格企业的监督检查。建立了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及时依法移送食品药品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极大地震慑了违法分子的气焰。
强化技术支撑
安全监管再加码
2014年启动了国家总局食品检(监)测能力项目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已动工;3个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和4个一般食品检验中心规划已获省局批准,都匀市、龙里县、罗甸县成为全省首批食品快速检测车配发试点县;乡镇快检室正在积极建设中。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不断增强,监测网点已覆盖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并新增了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中心“二品一械”与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积极推动建立生鲜食品二维码追溯体系,将信息化作为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项新手段,并在贵州富万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试点实施。目前,生鲜食品二维码追溯体系已在全州范围推广,让消费者充分参与到食品监管中来。
示范创建引领行业发展
强化队伍提升监管水平
- 上一篇:市场监管妇女工作计划
- 下一篇: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