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4 20:3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市场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市场调研报告

篇1

关键词:条件价值评估法;安全液态奶;风险认知;支付意愿

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92-04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几乎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产奶国,中国的人均饮奶量从1999年的1.2升跃升为2014年14.3升。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问题奶”事件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来源于海关总署数据表明进口乳制品数量是由2010年的1.59万吨激增到2015年的46万吨,数量激增近29倍。较多学者已经证明风险认知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由于风险认知是主观的感觉,故存在偏差。周菲认为,人的决策认知偏差形成的原因有认知和个性因素、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策任务的特性[1]。支付意愿代表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与需求强调,在其著作中得到验证[2]。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大小是决定食品安全市场能否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3]。周应恒等指出,消费者对三聚氰胺事件的了解程度、消费者政府信任水平、个人月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其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具有显著影响[4]。

在我国食品安全背景下,一些二线城市消费者对目前的认知情况,他们的支付意愿又有什么表现形式,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支付意愿?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后的购买行为,同时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最终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及结果

调研数据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在2015年5―7月所做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南昌居民,通过面访的形式,获取相关数据,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90份。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受调查者的基本特征及其家庭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了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家庭收入等方面;(2)关于在问题奶粉事件爆发后,受调查者奶制品消费情况,主要包括了对中国乳业的质量状况、对“问题奶”事件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以及对该事件的看法;(3)通过二项选择法来考察消费者对于安全系数更高液态奶的支付意愿,并配以开放式问题。询问支付意愿,并用250ml盒装液态奶,配以遮盖品牌和添加认知卡片。

1.根据有效问卷中,利用SPSS19.0软件按样本特征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发现了以下七个方面特征:从性别上来看,被访者中男性占22.6%,女性占77.4%,以女性居多,与我们预期寻找具体的女性为调查者相符。从消费年龄上来看,年龄区间以31~40岁居多,占27.9%;其次为26~30岁,占22.6%。从被访者的婚姻状况来看,已婚比例为73.2%,未婚为26.8%。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大学(大专)占40.5%,居首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分别占比28.9%、24.8%。从职业分布情况来看,一般职工、其他如学生、自由职业者等占比超过50%,分别为37.4%、35.8%,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为13.1%、12.1%。从家庭人均月收入来看,2 001~3 000元和3 001~4 000元分别占26.3%、27.4%,其余均不到15%。从居住地来看,以城市为主,占72.6%;农村占27.4%。

2.对问题奶事件的了解程度大部分体现为听说过,有效百分比为84.2%,没听说过和不知道分别是12.1%和3.7%,总计只占不到16%。50%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市场上液态奶的质量安全水平为一般,不怎么安全的有15.8%。调查结果还显示,消费者对整体购买和食用液态奶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食品风险问题(动物疾病、食物中毒等)严重程度认为一般的占52.6%,比较严重的占23.7%,非常严重的占3.7%,累计为80%;可以看出,受访者认为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可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很高,但对其近来购买的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并不理想。一般地,消费者通过判别这些因素如营养、生产日期来购买液态奶。其中,认为生产日期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的人数占比最高是76.3%,位居第二和第三的是营养、卖方声誉,分别占比为60.5%、50.5%。那么,企业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应该注重自身的声誉的恢复,将过期的食品下架。同时,政府在制定监管策略应以生产日期、营养为标准。

3.对购买不到安全液态奶的原因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五分评分法,得到的结果是,缺乏经验知识的认可较同意的占33.16%,对缺乏专业指导的认为较同意的是36.32%,认为缺乏社会的监督裁决机制非常同意的是39.47%。表明消费者对社会的监督裁决机制还是比较相信能够使食品变得更加安全,可以加大社会的监督裁决机制,促进消费者的主观上的购买安全液态奶的意识,同时不能放松对经验知识和专业上的指导消费者对食品购买和食用。

4.购买意愿即消费者愿意采取特定购买行为的几率高低。它可以看作消费者选择特定产品的主观倾向,并被证实可作为预测消费行为的重要指标。购买安全液态奶占比72.1%,购买普通液态奶占比27.9%,得到安全液态奶的购买意愿远远大于普通液态奶,市场上迫切需要安全液态奶。

(1)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约束条件如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水平等。2 000~4 000元购买安全液态奶的比例占39.5%,这与南昌当地的消费水平相关。收入的约束不是很明显,导致人们选择购买安全液态奶还是普通液态奶。

(2)下表是多元交叉表,是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女性购买安全液态奶占55.8%,绝大多数的女性承担了家庭采购的任务,并且很关心食品安全。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购买安全液态奶的概率越大,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购买安全液态奶占比54.7%。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职工其他如学生、自由职业者等购买安全液态奶占比较大。在样本中56.3%的人居住地为城市,购买安全液态奶远大于居住地为农村。

5.支付意愿或称价格意愿,是指消费者接受一定数量的消费物品或劳务所愿意支付的金额。消费者对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个人估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成分。利用条件价值方法开放式提问,分别得到了认知卡片八个支付价格:

(1)在同样的国内品牌和政府认证的情况下,普通奶均值为2.73元/盒,相比而言安全奶均值却高出了1.09元,为3.82元/盒。前者的取值相对集中,但极大值与后者的极大值相差3元/盒,基本上前者集中于2~3元之间,后者集中于3~4元之间。

(2)在同样的国内品牌和第三方认证的情况下,普通奶均值为2.8元/盒,相比而言安全奶均值却高出了0.99元,为3.79元/盒。前者的取值相对集中,但极大值与后者的极大值相差4元/盒,基本上前者集中于2.5~3元之间,后者集中于3~4元之间。

(3)在同样的国外品牌和政府认证的情况下,普通奶均值为3.68元/盒,相比而言安全奶均值却高出了1.09元,为4.77元/盒。前者的取值相对集中,但极大值与后者的极小值相差0.8元/盒,基本上前者集中于3~4元之间,后者集中于3~6元之间,范围较大。

(4)在同样的国外品牌和第三方认证的情况下,普通奶均值为3.75元/盒,相比而言安全奶均值却高出了0.95元,为4.元/盒。后者的取值相对集中,但极大值与前者的极大值相差0.6元/盒,基本上前者集中于2.5~3元,后者集中于3~6元之间。(下转196页)

(5)消费者愿意为液态奶支付价格,比较国内和国外品牌的液态奶可以得到以下四个差值(元/盒),分别为0.95、0.95、0.94、0.91。我国液态奶的竞争力不足,且在消费者心里国外品牌的液态奶更优质和安全。

三、结论和建议

我国正处于重塑乳制品形象的新时期,如何提高国产品牌牛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从上述调研结果来看,我国乳制品的消费有以下特点:第一,消费者认识到市场上液态奶的质量并且能够对安全性进行评价,但是缺乏措施来购买安全液态奶,从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特别需要政府有必要的监督裁决机制治理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企业;第二,消费者对购买因素的考虑主要集中在生产日期、营养和卖方声誉;第三,消费者购买安全液态奶的欲望强烈,同时收入约束作用不是很明显;第四,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购买安全液态奶,但是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品牌的液态奶处于劣势,差值均在0.9元/盒。

为了振兴乳制品行业,以及为其他食品行业提供一些参考,故我们给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监督管理乳制品行业,制定更为全面详细的法律制裁涉事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对安全乳制品的认证;其次,企业要大力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例如对安全液态奶的宣传;再次,消费者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理性地看待国产奶和进口奶,不能盲目做决策。

参考文献:

[1] 周菲.决策认知偏差的认知心理学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5):75-79.

[2] 王常伟,顾海英.消费者食品安全感知、监管满意度与支付意愿[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9-95.

[3] 赵元凤.消费者安全乳品支付意愿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10):82-87.

篇2

专家指出,中国医药市场远未饱和,但竞争业已开始。目前,中国每年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只是美国人的1/130,当一般发达国家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达到2017美元、美国人均突破4000美元的时候,中国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只有31美元。但在另一方面,国内医疗用品的销售量持续增加,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每年将以12%的速度增长。201x年的中国医药,面对的将是一个蓬勃发展和惨烈竞争共存的局面。这是值得每一个医药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医院市场分析

如何做好医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药营销的成败,同时也是医药营销的主要内容。我在实践中摸索到推销药品的窍门,那就是必须打点好一些 关键人物 。

第一是医生,他们手里有处方权,用哪种药,用多少,全由他们说了算;第二是医院的库房,从医药公司进药全由他们负责:第三是药房,他们有一个 小账本 ,每个医生用了多少药,该得多少提成,全是由他们提供给我的;第四是医药公司,医院从他们那里进药,我凭药款拿提成医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打点 这些人的方法也简单,不过是根据各人的 重要性 给予不同档次的提成。有些人难打发,那么就给他多送点礼,多请他吃几次饭。推销同一种药品的医药代表是竞争对手,常常互相 刺探军情 ,如果哪家公司给医生的提成高,另一家公司的医药代表就会向上汇报,要求提高给医生的提成。

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分析

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的开发,已经成为了现代医药营销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治疗的疾病,购买感冒药的比例在所有购买的药品类别中居首位,其次为咳嗽、咽喉疼痛、发烧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随着OTC市场和社区医疗市场的逐渐壮大,使得广告、店员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药的主要因素,店员的作用仅次于电视广告。

医药代表工作的总体思路

由于医药代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代表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个人素质都比普通推销员要求更高。善于运用推销之术,对医药代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自我推介,赢得客户真诚、友好的合作。良好的自我推介,是让对方接纳你和你的产品的首要条件。

要保持充沛的精神与活力,以整洁得体的仪容,彬彬有礼而不卑恭的形象面对自己的客户,并不断塑造自身良好的气质与稳健的风度;其次,培养真诚、友善、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磨炼自己的意志;再次,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努力涉足包括医药专业在内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与专业化水准。

实事求是展示企业形象,增加客户的信任度

医药代表的工作不是独立的,而是企业整合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与品牌在医生心目中形象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品的使用程度。医药代表在充分推介产品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从另一个角度推介企业。

必须全方位深入了解自己的企业,充分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原则与价值取向;其次,认真分析、提炼、归纳企业的优势,同时不回避劣势,正确对待企业的不足;再次,认清自己的工作目标,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充分利用企业所能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对企业充满信心,时刻觉得自己的企业是最棒的。只有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才能通过你的言行由衷地感染对方。

利用新产品的全新概念感染客户。医药代表推销的药品一般是新药,另有部分是新剂型或老药新用,围绕这些具有学术理论及新概念的产品,完整准确地推介是让医生接纳产品的关键。

介绍新品种的功效理论、研发背景以及该药与相关药品的临床发展历史;其次,恰当介绍新药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只有熟练掌握新药品的功效和临床知识,才能从各方面回答医生可能的提问。医药代表必须将扎实的医药基础知识充分应用于药品的推广活动之中。

结束语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在完成了药品招标工作后,关键是对医院和医药公司进行业务公关,尤其是对医院的重点公关,力争在最大程度上赢得药品订购合同,以最终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必须树立从药品订单的收集、药品运输的执行、公共关系的维护以及货款回笼的监控的全程服务的意识,兢兢业业地做好公司的药品销售工作。

现代医药销售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切实地把医院的临床用药需求和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掌握好,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医药代表的实际工作。具体的说,就是通过医药代表的努力,使医生完成从尝试用药、保守用药、二线用药一直到首选用药这样一个认知和用药过程。总之,每一个医药代表在具体的医药销售中,不仅要做好药品的销售,而且还要加强学习医药知识,并且用后者来指导自己的药品销售,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光卖不管的被动文工作报告。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二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与采用的管理模式。世界上第一个创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国家是美国,这是由于当时发生了几起严重的药害事件,使其必须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通过立法,严格划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至50年代建立起分类管理制度。50年代以后主要发达国家都相继建立了这一制度。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包括我国,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建立了这一制度,东欧国家也在近几年逐步推行这一制度。

我国在20**年启动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之后全面展开。为促进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国家局于20**-20**年连续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20**年工作计划》和《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同时,于近期先后召开了两次药品分类工作会议,国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决心可见一斑。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处方药的严格使用,可以减少滥用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和机体耐受性及耐受性带来的治疗困难,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促进我国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有利于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国际间合理用药的学术交流,提高用药水平。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市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现状和问题

**市局一直把药品分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通过几年来的规范管理,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逐渐完成阶段性目标,实现了三个转变。

1、药品陈列转变

100%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陈列由原来的混放转变为如今的把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与外用、功效或剂型相同进行分开摆放的方式,各摆放区都配有相应的标识。

2、药品的销售转变

现在的药品经营者把药品的销售分为两大部分:非处方药销售和处方药销售。处方药的销售经历了直售式、询售式、凭售式三个阶段的转变,同时非处方药销售也随着由利润驱动到信誉驱动的观念变化向疗效合理性转变。

二、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问题分析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分别从处方来源、人员素质、顾客心态、监管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以调查和分析。

(一)处方来源缺乏

从处方方式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医院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患者挂号时先买卡,医生在计算机上开处方,患者拿着卡去交款、取药,根本看不到处方。有的医院没有条件上电脑,居然给药品编号,医生开处方不写药名写编号。小规模的诊所普遍采取先扎针、后开方的做法,有的甚至扎完针也不开方。

医院大多是公立性的,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主营收入,所以医院不愿意让处方流向社会药店。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收入达4000多亿元,其中42%是药品收入,利润至少达500亿元,而商业流通领域利润率只有0.5%~0.7%。虽然药品收入所中比例已出现逐年递减的状况,但医疗机构和药店之间药品价格差距还很大,因此,医疗机构控制处方外流的原因不言自明。

(二)消费人群意识淡薄

广大消费者对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不理解、不习惯。在调查时遇到一位正在药店购药的老者,他说,注射一个疗程的精制刺五加,在药店买,到社区诊所注射,300元钱就够了;如果到医院注射一个疗程,800元也下不来,药价低而且质量也不差。但当药店向他索要医生处方时,他不但不给,还拄着棍子大发脾气。消费者对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不懂,产生抵触情绪,客观上也促使药店顺水推舟违法销售处方药。

尽管目前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本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就医和用药需求。在不少医院尤其是医疗水平很高的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服务不到位、病人折腾半天依然看不上病,买不上药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很多病人只要不是大病,一般不愿去医院就医,而却愿意选择就近的药店购药。

消费者已经习惯到药店买药不凭处方的方式,如果凭借处方意味着还得走医院程序。此外,广大消费人群对处方药滥用的危害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头痛脑热,就吃抗菌素、打点滴的情况已成自然,殊不知药品的不良反应、习惯性的耐药可能危及生命。

(三)某些医疗机构责任差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85%发生在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就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目前,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合应用抗菌药不当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二是有不少医生给患者看病不做药敏试验,光凭经验就使用抗菌药;三是少数医生受利益驱动,不顾病情需要,大量使用价贵、先进的抗菌药;四是有的医生缺乏专业知识,不管需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在医生开出的抗生素中,不合理的处方就占四至五成左右。滥用抗菌药物,不仅给病人增添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更严重的是加快了人体内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医生习惯性应用则会因势利导,患者则把应用抗菌素当成必要。

(四 )规范措施不尽完善

现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摆放原则是偏重把非处方要单独存放,即OTC标识的药品标志清晰、分柜摆放。这样摆放给消费者的印象好象是非处方药作为一种需要特别管理的药品,而不是处方药,相反,无标识的处方药和暂无标识的非处方较难分开。

因此,可以想到我们规范管理过程的许多亟待完善各项工作。例如:如何鉴别处方的真伪的管理方法等。

三、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解决措施

1、积极开展药品分类的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用药习惯和正确使用药品

首先,要通过科学的宣传教育,逐步增加公众合理用药知识,改变公众传统的用药习惯。要通过对加快推进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传,让公众了解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性规定以及药品分类管理阶段性目标的主要内容,从思想上意识到药物滥用的危害。同时,还要加大对一些常见病的基本判断常识和推荐用药范围、常用非处方药的适应证等知识的宣传,采用媒体宣传与印发资料等多种宣传方式,着力解决公众在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诊疗时所面临的合理用药知识缺陷,增加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

其次,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引导药品零售企业积极开展药学服务。零售药店及其从业人员是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最终端环节,只有把握住终端出口,药品分类管理的阶段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而药品监管部门要通过广泛宣传,让药品零售企业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通过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认真执行分类管理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第三,在宣传手段上应注重贴近性和多样性。通过手机短信向社会广作宣传;与媒体联动,将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公之于众,都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要不拘形式,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公众合理用药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分类管理的宣传也不能停留在一阵风的阶段,而应探索长效的、持久的、深度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并充分发挥相关协会、学会在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正面推动作用。

2、大力加强药品分类管理的监管和规范工作,积极稳妥促进药品分类

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抗菌药物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共同监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推进合理用药的进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制止滥用抗菌药的关键是从源头抓,用制度来规范。相关部门应制定一个明确的制度,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首先,抓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其次,医院药剂师可以参与临床医生查房,指导临床用药;三是建立健全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制度;四是真正发挥药品招标采购的作用,纠正从使用药品中获取利益的行为。

四、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初步设想

1、推进自我药疗计划,有步骤的引导群众习惯性使用非处方药品

顾名思义,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是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药物,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由此可见,自我药疗是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古已有之,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年提出到2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结合国情,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与此同时,WHO还提出人们有权利也有责任以个体和集体的方式参与他们的卫生保健的计划和实施。我国政府也提出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应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由上可知,现代卫生保健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依赖国家转变为是个人的权利和责任,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成为社会和个人共同关注的事业。

非处方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自我药疗的发展,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重对自我药疗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使用非处方药,远离药物滥用,推行自我保健。

篇3

——海南省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房地产政策调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海南房地产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特别是海南省**出台全域限购政策以后,形势变得更加让人难以捉摸,房地产业面临着发展与转型的新挑战,给房地产企业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这意味着海南的房地产企业将面临一场严峻的“寒冬”考验。如何抵挡这股“寒流”过好“寒冬”,如何规避风险,冲破发展瓶颈,利用自身优势开辟、探索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绕不过去的重大课题。

房地产业务是我们的主业,围绕主业做大做强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为了进一步摸清目前海南房地产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现结合前期走访调研做分析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在海口、文昌两地开展,共走访两地16个房地产项目,与多位业内人士进行交流,收集市场信息、有效经验与建议40多条。

2019年全省上半年供应房地产347.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成交367.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供求比0.95,同比增长72%;成交均价1413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3%。

2019年上半年海口商品住宅供应136.74万平方米,同比上涨25%;商品住宅成交176.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供求比0.78,成交金额2711.62亿元,同比下降11%;成交均价1542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

二、分析情况

(一)海南房地产业的历史和现状

海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迁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92、1993年楼市泡沫阶段。当时疯狂的“圈地风”、“集资风”、“炒地卖楼花”造成烂尾楼遍地,小区里杂草丛生、楼房空空如也,击豉传花式的炒卖终造成楼市泡沫,导致大部分投资商破产,泡沫破灭的阴影至今挥之不去,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第二阶段:即2008年金融危机阶段,这个阶段可谓一波三折。历经数年泡沫后,经海南省处置积压房政策的刺激,使楼市逐渐得到恢复,然而恢复起的楼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再次陷入低迷,为了去库存,尽快回笼资金,缓解银行贷款压力,各大房地产商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2010年海南开始建设国际旅游岛,楼市受到刺激一反常态开始疯涨,房价像脱缰的野马短短数天就翻了一倍,海南省**重拳出击抑制住疯狂的楼市,房价逐渐理性回归,但是金融海啸余波未尽,楼市仍未走出低迷状态,除了开发商花样百出的各种促销,在**的大力扶持和房企的积极应对下,海南楼市逐渐走出阴霾,在后期迎来一波上行的行情。

第三阶段:即2018年全区限购阶段。在**鼓励和扶持下,海南楼市得到稳步、健康发展,特别是**批准海南自贸区(港)后,海南楼市销售量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房价甚至出现连夜翻翻甚至几翻的情况。而国内一些大型房地产商如:绿地、恒大、万达、环球100等也瞄准机会纷纷进驻,推出自己的楼盘,海南楼市呈现出难得的火爆现状,楼市价格更是只升不降,房子供不应求。为避免房价过高、过快增长,防止楼市泡沫悲剧重演,海南省**于2018年4月出台了全域调控政策,旨在给火热的楼市降降温。尽管海南现在买房的门槛提高了,可是开盘即售罄的状况屡见不鲜。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呢?通过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海南楼市消费群体相当一部分是北方人,北方人之所以喜欢海南岛,是因为北方冬天天寒地冻,气候环境恶劣,而海南四季如春,有丰富的海岸资源,有温暖的明媚阳光,有茂密的热带雨林,有清新的有氧空气,有原生态的风土人情,是他们“春暖花开”、“推窗看海”休闲度假的梦想天堂,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个美丽的岛屿成为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国际旅游岛。

二是良好的公共设施。**源源不断划拔土地,投入大量资金完善社区休闲小站、健身场所、信息宣传配套设施和“菜篮子”工程等,给市民的衣、吃、住、行带来极大便利。城市绿化、街心公园、大型广场、湿地公园不断投入使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另外,海口、三亚大型、超大型购物中心,大大满足人们日常购物需求,位居亚洲第一的三亚免税店更是吸取国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三是畅通的交通线路。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网即将全部贯通,环岛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海口、三亚国际机场年运载量逐年增加,已启用的博鳌机场和即将要筹建的第四个机场,将大大方便旅客出行。而非常成熟的城市公交系统解决了大部分人出行问题。

四是健全的医疗体系。**非常重视老百姓的医疗和健康工作, 2016年**划拨大量土地在各县市修建或扩建医院,医疗保障方面也在逐步完善中。目前,文昌、琼海等地已建成许多养老基地;三亚的海棠湾现规划为健康度假中心,并且引进多家健康产业机构。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旅游、度假、疗养和“候鸟”人群的需求。

五是改善性刚需猛增。一方面是以海口市坡巷村为代表的旧城改造不断推进,拆迁后原住居民需要另找住宿,而相当一部分租户也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住所。另一方面是省**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一部分岛外人才前来就业,这些“新海南人”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居所,这些因素都推进了房地产的发展。

总的来说,海南的房子好卖,是因为海南的环境好,空气好,风景好,这就是海南的魅力所在。

(二)政策调整后的现状

篇4

11月16日,第十五届深圳高交会展会现场一号馆内,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数字城市”:以云计算、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组成的“能量柱”,构成了整个数字城市的中心,计算资源像水、电一样,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数字城市中百姓触手可及的各个角落――教学互动体验更好的数字校园,更便捷的银行业务系统,更方便明晰的保险展业系统,更智能灵活的证券营业部,医生患者体验更佳的数字化医院……

这是联想在深圳高交会主题为“创造新体验”的一号馆展台,展示了政府、医疗、教育、金融、公交、企业、邮电等七大行业解决方案。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告诉《IT经理世界》记者,跟以往相比这次展示的重点不在硬件,而是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解决方案带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联想2013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显示,其连续两个季度蝉联全球最大个人电脑供应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达17.7%,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作为联想PC+战略的重要支撑,联想企业级业务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IDC的截至2013年9月的第二季度中国服务器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联想以12.2%的市场份额跃升为中国第三大x86服务器厂商。

童夫尧认为,在PC+时代,联想为行业客户提供了从终端到后台的全价值链产品家族,并与合作伙伴一起帮助客户提升软件、解决方案整合以及端到端服务能力等“软实力”。“联想的通用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以及专属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是对客户价值创新的最好体现。”

专注IT基础架构

联想的企业业务与IBM等其他厂商有何不同?联想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成熟行业总经理兼企业级产品营销总经理刘征给出了他的理解:联想企业业务定位于IT基础架构服务提供商。“联想传统的硬件业务包括硬件设计、开发和制造,未来联想将围绕用户的IT基础架构提供相应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刘征说,“联想可以把从前台到后台所有IT基础架构涉及到所有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整体交付,这是联想的特色。”

刘征介绍,联想专注两大PC+领域的业务拓展,分别是移动互联(包括电脑、平板、手机等)和企业IT系统后端(包括存储、服务器、工作站等)。这些年他的一个深刻感受是,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客户基于移动互联考虑重新组织业务。比如保险公司发展移动展业,改变了保险营销的模式;比如国家统计局采购了联想42万台平板电脑用于第三次经济普查,该平板电脑的采购不仅由联想提供硬件,同时整个数字上传和数据采集的软件系统也由联想定制开发。

“联想企业业务向两大PC+两大领域转移过程中,能交付给客户的是整合了IT基础架构中所有的设备。”刘征说,包括最前端的设备、到中间的专用或者定制化PC,再到基于虚拟化或者云架构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据介绍,联想打造了IaaS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云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和大数据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在应用部署方面,联想帮助用户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基于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此外,联想的资深专家团队还能够以咨询顾问的角色,帮用户对业务的未来发展做出长远的战略规划。

“Go Big”计划

联想有一项名为“Go Big”的内部投资计划,投资计划的目的是作为PC+战略在后端投资的尝试,它分为两大块内容:其一研发系统方面,联想企业业务在全球有三大研发中心,分别处在北京、中国台北、美国;其二是投资计划,将联想的企业级业务提升为全球业务,“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全球开展服务器和存储业务,并希望在2015~2016财年进入全球存储和服务器业务第一阵营。”刘征表示。

2012年6月5日,联想ThinkServer服务器品牌。童夫尧为联想服务器发展战略勾画了路线图:一是针对各个子行业推出通用设备和存储包括个性化定制、刀片、高密度服务器、集装箱式服务器等产品及其解决方案;其次关注和打造一流的数据中心;此外提供云数据中心整套解决方案。

在存储业务方面,自去年联想与EMC组建合资公司后,童夫尧说,目前双方销售团队找到了对接点,最为关键的是制定了“非常清晰、被彼此认可的游戏规则――对市场和客户做了清晰的界定”。现在,Lenovo/EMC存储覆盖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入门级产品;针对更高端的产品,联想通过分销与EMC合作。

童夫尧也给自己制定了时间表:2012-2013年主要聚焦在通用服务器、存储产品,并提供高密度低功耗定制化产品,同时关注服务器管理能力;2013~2014年联想将打造可靠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实现云端管理;2014~2015年,联想将提供云计算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在合作伙伴方面,童夫尧说,联想拥有一大批渠道商,他们不仅拥有PC业务,而且也有很多集成业务。联想近年来加大了包括开发、增值业务领域的合作。当然整个业界除了联想渠道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ISV。联想还专门成立了关注优秀集成商建设的团队。

定制是一种能力

在给企业提供专属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童夫尧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企业五花八门的定制化需求,而联想的产品定制能力则有着深远的传统。

他举例,PC时代联想给军工企业做定制产品,企业要求屏蔽掉一些端口,把颜色刷成绿的。“别小看把颜色变成绿的这道工序,这就需要流水线上动很多关。”童夫尧介绍,后来很多军队客户说不要绿的,要迷彩的,“三四种不同深浅的绿,这个难度又提升了N倍,从工艺流程上完全是新的东西,除了联想没有其他品牌可以做。”

PC的另一个例子是金融行业的“柜内清”、“柜外清”。“‘柜内清’是什么?你可以去银行看任何一个柜台,柜台上有各种刷卡的键盘,有摄像头、灯、打印机等十几种设备,能不能做到‘柜内清’,一个键盘配备所有功能”童夫尧说,“柜外清”也是一样,刷卡、打印、读卡、扫描的设备集成到一台机器上,消费者只有一个接触点,这样体验就提升了。

童夫尧认为联想的这种差异化定制化能力,很多外企难以做到。“因为外企首先要看采购量,它是全球供应链。但是联想的研发、设计流程非常灵活,贴近客户,完全可以做到。”

联想在PC侧积累的定制能力延续到了企业业务领域。这两年联想将IPDC(互联网/数据中心)作为企业级产品发力的重要行业之一来对待。“联想将有一套公司级的端到端的、从销售端一直到产品研发端的一整套流程和机制保障为该领域提供最适用的产品。”

童夫尧以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为例告诉记者,联想给互联网企业做了DC500机柜式服务器,“在一个机架里面,放20多台1U尺寸的服务器,如何处理它的功耗,除了散热,全部都是定制的。”童夫尧说,还有所谓集装箱式服务器,“联想给互联网行业提供的几百台的服务器,插上电源,里面水冷风系统全是自动的。这也是定制化的产品。”

篇5

整合资源 打造社区科普立体组织网络

科普工作重点在基层,昆明市科协积极打造社区科普的立体网络,由大到小,纵向层层递推,从市到区,从区到街道,从街道到社区,从社区到辖区公共单位,科协组织正在一级级地往下渗透,以期更靠近基层民众,更好地为百姓开展科普服务。

五华区华山街道翠湖社区位于昆明市中心,地理环境特殊,社区公共户单位资源丰富。社区因地制宜,由科协牵头,在辖区的公共户单位成立科协组织,充分利用公共单位资源,每月定期轮流“坐庄”开展科普活动,形成社区+公共单位+翠湖周边,“1+2+3”的模式,打造了“翠湖周边科普文化圈”,提升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在品质。

官渡区吴井街道为健全科普组织网络,实现科普工作的长效推进,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书记负责对全街道科普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并组织驻区医院、学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及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在社区成立科普协会,为社区百姓提供科普服务。目前,该街道已成立十一个社区科普协会,共有600余名科普志愿者,逐渐形成了以街道科协为龙头、以社区为主体、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科普网络组织体系。2011年8月,吴井街道与昆明市动物研究所合作,在11个社区中开展“濒临灭绝动物的大型图片展”,图片吸引了大量群众观看,收到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建设阵地 创新共享社区大科普环境

社区科普工作有序、长效开展,重要的是有载体、有阵地。固定的场所才能使零散的科普服务汇集整合,从而改变流动、“游击式”的宣传方式,形成规模,保证宣传实效。科普宣传站、科普宣传栏是社区科普宣传的主要阵地。目前,昆明已基本实现“站、栏、员”的全覆盖,为社区科普活动的开展夯实了

基础。

五华区篆塘居委会新北小区是1985年为解决旧城改造居民户的搬迁问题而建盖的老小区,然而走进这个社区,破旧的房屋并没有冲淡这里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篆塘科普社区”几个鲜红的大字,醒目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个社区建设的特色;15块不锈钢架的科普橱窗沿伸道路尽头,给居民提供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阵地;科普活动站门口,“篆塘社区科普茶苑”和“篆塘社区科普公民学校”两块牌子告诉我们,这里的居民休闲、娱乐也不离科学。

五华区科协还与华山街道翠湖社区合作,整合社区科普资源,投资10万元构建社区科普工作硬件体系,如:电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等。聘请社区内学有专长的科技人员作为科普宣传员,建立科普宣传员、科普家庭、科普志愿者等多位一体的科普宣传队伍,开展了一系列设计合理、富有趣味的科普活动。

盘龙区桃园广场休闲走廊建设的长150米、拥有73个宣传展板的科普宣传长廊美观大方,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大量的科普知识,深受中老年朋友的欢迎。石井社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社区办公室外墙变为科普宣传栏,按时更新,为居民提供节能减排、养生健康的科普小知识。

除常规的科普宣传站、科普宣传栏,许多社区创新思路,开辟了拥有社区特色的科普宣传阵地。桃源社区的袖珍科普馆就是结合社区青少年众多的人群特点而特地建设的,该馆全天免费开放,馆内拥有23件科技含量高、互动性强的科普展品,每天都有专门的科普志愿者讲解,让孩子们不出社区就能边学边玩,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

石井社区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的科普服务,积极与辖区内的公共单位联系,利用公共单位现有的科普资源,组织居民前往参观,辖区供电局的“节能减排展览室”就成了社区的科普新阵地,丰富了社区科普资源。

翠湖社区在社区广场开设了一个科普谜语角,谜语角每月更换一期,内容丰富多样,每天都有许多居民聚在谜语角猜谜学知识。铁路新村社区道路两旁新种植了大量树种,但树名却鲜为人知,街道积极与区科协协商,为树“亮牌署名”,树的“身份证”上标注了树名、科属、生态习性、产地分布等信息,科普从细节着手,从居民的身边做起,虽是科普小事,却饱受群众

好评。

强化意识 完善社区科普工作机制

对于社区而言,仅在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以及“三下乡”活动期间开展科普宣传,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科普文化需求,但社区资源有限,怎样才能实现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呢?一项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唯有制度先行,在昆明五华、官渡、盘龙、西山四个主城区内,大部分社区都逐步完善了多项与科普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如社区科普岗位目标责任制、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社区科普板报、橱窗管理制度、科普协会工作职责等,以制度管事、管人,使社区的科普工作有章可循,迈入制度化建设进程。

有了硬性制度为基础,还需进一步强化社区工作人员的科普意识。社区工作分口不分家,社区的科普专干,并非专干科普,只有让科普渗透到社区工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来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在盘龙金实社区、五华翠湖社区、官渡石井社区、西山永昌社区等地,科学普及的想法就时时挂在社区工作人员心头。在社区办公室大厅,长期摆放科普小册子,随时随地为居民宣传科普知识。利用春节、敬老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活动的同时,将科普知识融入文艺表演,并在活动期间穿插知识问答,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记住更多的小知识。

贴近民意 增强社区科普活动吸引力

社区科普与居民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社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决定着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水平,但系统、严肃地科学知识教育却未必能吸引居民的眼球,社区科普活动的内容必须找准切入点,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随着昆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大面积改造,原来的乡村转型成为社区,失地的农民转型成了城市新居民,在这些新建的“村转居”社区中,失地农民身无所长,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为了让这部分“新市民”尽快适应角色转换,融入城市社区,社区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普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盘龙宝云社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村转居”社区,社区积极组织科学技能培训,今年内已开展了五期共350人的培训,第六期也正在积极的筹备中。培训内容经过市场调研和群众考察,结合民意开设“水电、物管、育婴、园艺”等课程,同时穿插政策法规、面试礼仪等知识,培训纪律严格,并进行专业的结业考试,以期真正提高农民素质,解决“新市民”的再就业难题。

在吴井街道,针对因旧城改造获得大量补偿款而无所事事闲居在家的妇女较多的现实情况,街道积极与昆明锦蝶文化传播公司洽谈合作办科普、文化系列讲坛。同时,2011年3月,创造性地组织了吴井街道第一届“妇女手工作品大赛”,广大妇女群众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在颁奖会和展览期间,穿插生活小科普知识交流,利用时机再次点燃她们热爱生活、科学生活的热情。

科普家庭演讲赛、科普摄影比赛、科普电教片、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兴趣小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积极推动着社区居民参与到学科学、爱科学的行列中,营造了浓厚的社区科普氛围。

示范先行 试点带动完善社区科普架构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而昆明仅为2.95 %,新昆明的建设需要科普来提升公民素质,社区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1年末,昆明市科协由主席带队,深入基层社区开展了认真地调研,形成了《昆明市社区科普工作调研报告》以及《昆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的意见》,目前《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随后将上报昆明市委、市政府。

篇6

关键词 虚拟现实新闻;财新;VR实验室;创新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86-03

2016年年初,美联社宣布与超微半导体公司AMD共同建立完全自主的虚拟现实和360度视频门户频道,大力发展沉浸式新闻报道。由此,“虚拟现实”一词便频频登上各大新闻网站,引发了一场全民关注的热潮。

根据Tractica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至2020年,全球预计将售出2亿部消费级VR设备,VR硬件和内容拥有高达218亿美元的市场潜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2%。[ 1 ]不论从关注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说,虚拟现实技术都备受瞩目,甚至一些媒体将2016年称为“VR元年”。[ 2 ]

1 概念界定:虚拟现实新闻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个综合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模式识别、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等技术,融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的信息集成技术系统。[ 3 ]想要体验虚拟现实,观众需要带上头盔、眼镜等设备进入虚拟环境中,便可获得身临其境体验。

1965年,图灵奖得主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在《终极的显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路。因此,他也被人们尊称为虚拟现实之父。直到1984年,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一词,并创立了VR产业,这标志着虚拟现实进入了产业化领域。此后经过30年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当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相结合,便产生了虚拟现实新闻(VirtualRealityJournalism)。虚拟现实新闻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报道,使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第一现场。受众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进入一个虚拟场景,在里面暂停、四处看,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新闻事件,仿佛穿越时空,每个细节都被彻底地重现。[ 4 ]当然,虚拟现实新闻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外,它还必须满足新闻的3个条件:第一,正在发生或者发生过的真实事情,素材来源为来自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或经过采访搜集并核实的资料;第二,资料要以客观、中立的原则呈现;第三,内容有价值,是受众欲知、应知的。[ 5 ]

2 虚拟现实新闻的国内外最新实践

2013年,《德梅因纪事报》首次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实验,成为第一家报道虚拟现实新闻的大型新闻机构。该报记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讲述了达曼家庭农场发生的故事,即“收获的变化(Harvest of Change)”。2015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NYT VR虚拟现实平台,并免费送其订阅者一个Google Cardboard眼镜观看其VR作品。截止到2016年2月,《纽约时报》已经了5条虚拟现实新闻,例如The Food Drop(空降食物)、The Displaced(流离失所)和The Contenders(总统候选人们)等。2016年2月,AMD公司已经与美联社携手提供一个全新虚拟现实体验渠道,推动虚拟现实新闻的发展。此外,美国广播公司、BBC、经济学人等媒体纷纷尝试进行虚拟现实新闻报道。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领域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报道。2015年6月,“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发生后,新京报新媒体中心连续了8条3D模拟视频,力图为受众复原真实事件。2015年9月,财新传媒的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被视为国内首部虚拟现实纪录片。此外,财新传媒也成立了VR实验室,打造了多部VR新闻、影像和纪录片等。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新浪网推出VR全景式报道《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使观众能够全方位观看会议现场,了解全貌。此外,新华社、搜狐、乐视、爱奇艺等也纷纷了自己的VR新闻报道。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虚拟现实新闻,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性表达方式。譬如,蒙太奇剪辑手法是否仍能应用于虚拟现实新闻,“记者视角”和“报道对象视角”孰胜孰劣等,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都没有定论。可以说,目前的虚拟现实新闻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3 虚拟现实技术在“深圳垮塌事故”报道中的创新性应用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垮塌。接到消息,财新视频团队第一时间赶赴事故中心,从营救、安置、医护、周边施工情况等多个角度完成了“深圳山体垮塌事故”VR系列专题报道,包括《深圳垮塌事故现场黄金72小时营救》《深圳垮塌事故救治医院探访》等6条虚拟现实新闻。在本次事故报道中,澎湃新闻采用了VR航拍,新华社采用了VR记者带入式报道,与财新的专题共同组成中国VR首次突发事件集中报道。有评价认为,财新深圳垮塌事故报道是国内专业VR新闻报道的开端里程碑。本文选取财新传媒VR实验室的下面六条虚拟现实新闻作为研究案例,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创新性应用。

3.1 非线互叙事模式,进行全景式报道

雷蒙・凯南认为:语言是叙事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就像是其它媒介的特质一样。[ 6 ]也就是说,不同媒介的表达性能是不同的。语言文字媒介倾向于呈现线型模式,比如倒金字塔结构型新闻叙事模式;而图像视频媒介更擅长展现空间的、视觉景象的直观呈现。

过去的新闻报道都受限于媒介的表现性能,叙事通常以线性展现,一般是从开头到结尾。即使在叙事中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媒介,也都是从一个角度去报道新闻。因此,常常有记者抱怨说,真实难以概括成1 500字或更少字数的线性印刷报道,或者3min或更少时间的音频和视频。[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闻是一种新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事件不再是孤立的呈现,而是置于更为广阔的环境中进行非线互叙述和全景式解读。以《深圳山体垮塌事故》为例,观众打开视频以后,可以在事故现场上自由探索。通过移动,观众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倒塌的楼房,甚至可以细数其数量;观众也可以前去观察工作着的挖掘机,还有在夜色中救援的工作人员。虚拟现实新闻就是通过这种非线互叙事方式让观众自主地选择观察事物,它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形成一种全景式的新闻报道模式,给观众提供了更为真实、客观、融入现场的新闻叙事方式。

3.2 革新新闻呈现方式,打造“沉浸式新闻”

麦克卢汉经典论断说:“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感觉能力的扩展或延伸。”[ 8 ]从这个方面来说,大概没有什么能比虚拟现实技术更为接近,即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人的“感知域”。这种感知域的延伸带来的是沉浸式体验。沉浸的感觉是“来自于某些设备,他们能完全将人们的感官隔离开来,让人觉得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9]这种时空的转移在虚拟现实中指的是从现实转到虚拟,或者从虚拟转回现实。也就是说,受众可以借助于VR设备,瞬间抵达新闻现场,亲身进入具体情境,进行360度全景审视,了解新闻事实。

纸媒、电视或者互联网是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描述与展示新闻事件,读者根据描述与展示能在大脑中勾勒出事件的全貌。这种勾勒多是读者在获取信息后进行自我解码,而这种解码会损害新闻报道本想传递的情感。但是,新闻媒体采用VR技术,可以近乎完美且生动地复现新闻事件的全貌,受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沉浸式的体验,深切体会到新闻中细腻的情感。其中《深圳垮塌事故现场黄金72小时营救》是典型案例,观众打开视频便可与片中的灾区人员居于同一时空之中。在该视频结尾十秒处,观众会发现头顶是阴沉的乌云,四周满是黄土,远处可以望见快速工作着的挖掘机和抢险队员。其中,两名队员正在四处寻找生命的迹象。这时,观众会发现自己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他们蹲下来,恨不能蹲下来刨土地,看看有没有幸存的人员。正是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中,观众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这是传统新闻视频是不可比拟的。

3.3 打破传统屏幕边界,形成球形影像表达方式

从电视到电脑、再到手机屏幕,无论什么大小,画面总存在一个边界。但是,虚拟现实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屏幕的边界,你目光所到之处都是影像,没有屏幕的概念,也没有边界,就和真实存在的世界一样。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带了全新的球体影像表达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全景⑹路绞匠氏郑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通常来说,虚拟现实新闻会有一个完整的球形显示区域来叙述新闻事件。在“深圳山体垮塌事故”报道中,观众被置身于一个完整的灾区空间中。观众需要通过移动才能拥有物理空间中全部的可视区域,并获取相关信息。也就是说,观众向前观看前方倒塌的建筑时,他背后进行救援的影像是存在的,即便自己看不见。但是在传统媒体中,观众所看见的有关新闻事件的信息全部仅仅局限在平面的屏幕中,在他的背后却是与新闻事件无关的真实的物理世界。

我们把报纸、杂志等通过单一的视觉、单一的维度传递信息的媒体称之为平面媒体,而电视、互联网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的传递信息的媒体称作立体媒体。那么,我们可以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媒体称之为球媒体。这种球媒体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媒体,它所带来的真实感将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4 虚拟现实新闻的局限性

4.1 沉浸式体验感不足

虽然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在投身开发虚拟现实新闻,但是并没有打破其自身的局限性。目前,沉浸式体验感不足是虚拟现实新闻面临的最大问题。

沉浸式体验感不足首先表现在穿戴设备不够理想。头盔和眼镜等设备是观看虚拟现实新闻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设备如索尼HMZ-T3W(6999元)和HTC Vive(6888元)价格并不低廉,这对于虚拟现实新闻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如何使虚拟现实技术民主化是媒体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虽然财新VR实验室也有折中的360度视频,即观众通过滑动鼠标才能转换视角,但是这种方式会减弱观众的沉浸式体验。

其次,虚拟现实新闻作品尚显稚嫩,造成观众生理不适。目前,电视新闻在把握整体节目节奏的同时要以快为主,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台给予它的播放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快节奏内容的节目更受观众的喜欢。[ 1 0 ]虚拟现实新闻则不同,它需要观众全景观看场景,如果镜头切换太快,人眼转动跟不上节奏,就会产生晕眩的感觉。此外,虚拟现实新闻全景化叙事模式会充分调动观众视觉感官,使他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快节奏地切换镜头切换,观众的视觉感官会产生错位,令他不知自己身处何地。例如,《深圳垮塌事发地周边多个项目受影响》视频时长为54s,镜头却切换了11次,最快为2s切换一次。2s还没有观察完四周环境就换到另一个场景中,这会使观众的沉浸感大大缺失。现在普遍使用的剪辑手法是为了适应平面影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镜头语言,但是这种镜头语言并不适用于虚拟现实作品。如果想让虚拟现实新闻达到预期的体验感,创作团队应该创造出另外一种适用与虚拟现实作品的镜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