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8 11:5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技术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技术调研报告

篇1

调研报告的目地是为了调研企业的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跟踪、定位常用的方法,典型企业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情况并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第二点:调研报告的内容

一、家家悦连锁供应物流

1、企业的信息技术

家家悦先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一处9000平方米的副食品配送中心,后又建设一座1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实现了仓储的立体化、装卸搬运的机械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配送的智能化。

2、企业的信息系统

经营模式是从一级站(省一级)以调拨和购销的模式进货,再逐级批发到的三级站(县乡一级)或者直接在自己所属的网点零售。拥有针对物流活动需要的集成软件,拥有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

3、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

物流中心北侧不设进出库通道,中心采用u字型的动线设计,南侧共设计了40个装卸码头和快速滑升门。1-7号门为收货区,8-23号门为出货区,24-40号门也是收货区,形成一个双“u”的作业动线。物流中心设计了高货架存储区、较大面积的临时堆存区和配置了电子标签的拣货区。库区内使用高货位叉车和电动托盘搬运车进行存储作业。部分按箱出货的商品采用纸质单据进行拣货作业,拣选作业完成后用笼车集货,随后用牵引车拖至出货区等待出货,拆零拣选则使用电子标签配合流力货架进行。

4、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原因,发展趋势

原因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落后,也没有研究信息共享技术,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影响了每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增加了物流资源占用和成本开销。

发展趋势

采用语音拣选的方案和曼哈顿(ma)的wms(仓库管理系统)。

相关资料

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东省威海糖酒采购供应站,成立于1974年。熟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商业系统的业内人士,一看这个名称就知道它在当时的商品流通体系中的地位——二级站,这也就意味着它的经营区域仅限于威海本地,经营模式是从一级站(省一级)以调拨和购销的模式进货,再逐级批发到的三级站(县乡一级)或者直接在自己所属的网点零售。以威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当时的家家悦(山东省威海糖酒采购供应站)只是全省糖酒行业中的“小字辈”,年销售额仅有800万,利润20多万。

家家悦先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一处9000平方米的副食品配送中心,后又建设一座1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实现了仓储的立体化、装卸搬运的机械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配送的智能化。

目前使用的这个常温物流中心是XX年开始建设,2018年投入使用的。面积为10000平方米,内部分为3个区,考虑到北方冬季比较寒冷,物流中心北侧不设进出库通道,中心采用u字型的动线设计,南侧共设计了40个装卸码头和快速滑升门。1-7号门为收货区,8-23号门为出货区,24-40号门也是收货区,形成一个双“u”的作业动线。

物流中心设计了高货架存储区、较大面积的临时堆存区和配置了电子标签的拣货区。库区内使用高货位叉车和电动托盘搬运车进行存储作业。部分按箱出货的商品采用纸质单据进行拣货作业,拣选作业完成后用笼车集货,后用牵引车拖至出货区等待出货,拆零拣选使用电子标签配合流力货架进行。未来还在考虑采用语音拣选的方案和曼哈顿(ma)的wms(仓库管理系统)。

二、天津保税物流园区

1、企业的信息技术

由政府投资、统一规划、牵头开发,采取bot(修建-营运-移交)的方式,选择合格的开发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并由政府设立天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区内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督和管理。仓库实行自动立体化管理方式。

2、企业的信息系统

将港口功能引入物流园区,在中转集拼方面,可以对中转集装箱进行拆、拼箱,改变了以往在港区只能整箱进出的状况,实现了集装箱综合处理以货物分拨、分销、配送等业务的连动,使园区成为支线箱源和国际中转箱源的集散地。物流园区实行封闭管理,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同时兼有加工贸易业务,使园区既有仓储物流功能,也有生产加工功能,甚至有商品展示功能,使物流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3、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

投入300多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电子化通关、电子化监控,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对进出区货物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构建了通关便捷、服务完善、管理规范有效的海关监管平台,营造了大口岸、大通关、大辐射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4、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原因,发展趋势

原因

(1)园区物流业务需求量小,尚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

(2)保税物流园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物流业的发展。

(3)园区内外的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

(4)园区内设施条件仍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比如现代物流业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物流系统等还没有很好地形成。

(5)园区内企业的同质性比较强。

发展趋势

(1)物流服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园区内的物流网络与区外的物流网络以及腹地的物流网络很好相互对接,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

(3)完善的信息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物流系统

(4)突出企业核心业务,形成分工合作的

相关资料

园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是因为其在运营、政策及服务上的大胆创新,由政府投资、统一规划、牵头开发,采取bot(修建-营运-移交)的方式,选择合格的开发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并由政府设立天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区内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督和管理。赢利模式是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低廉的土地价格,吸引大量物流服务企业入区投资建厂,开展业务。入区企业除了自建厂房,还可以向管理委员会租赁库房、堆场、车间等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园区土地增值,园区企业从中受益,经营管理者将可以提高其仓库、堆场等基础设施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区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如信息、招聘、培训等,获得相应的收入。保税物流园区享受只有自由贸易区才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境外货物进入园区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内货物进入园区给予退税,改变了现行的“离境退税”和加工贸易“境外一日游”现象。

在海关和港口集团的支持下,实现了货物从港口到园区的直提直放,减少了货物存放时间和报关层次,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园区企业国际中转业务大幅上升,天津保税物流园区推出了加快通关速度和完善出口退税的一系列举措。同时,投入300多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电子化通关、电子化监控,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对进出区货物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构建了通关便捷、服务完善、管理规范有效的海关监管平台,营造了大口岸、大通关、大辐射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物流园区充分利用港口的航运、停泊、装卸等业务优势,实现一体化运作。

天津保税物流园区经过这几年的开拓创新及不断发展,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有了如下的一些经验教训:

(1)园区物流业务需求量小,尚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园区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园区物流企业的现状与未来,而园区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物流量。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园区目前的物流量还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园区内现有的主要物流企业业务量仍不饱满。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工商企业、跨国公司本身缺乏对园区物流的需求,而是由于园区物流企业的专业水平、提供能力、运作质量及其竞争力等还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2)物流服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园区管委会及所属机构虽然在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从总体上看,与物流相关的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保税物流园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物流业的发展。

(3)园区内外的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在吸引新的物流企业进入园区的过程中,大多数园区没有注意使园区内的物流网络与区外的物流网络以及腹地的物流网络很好相互对接,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

(4)园区内设施条件仍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比如现代物流业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物流系统等还没有很好地形成。

(5)园区内企业的同质性比较强。目前园区内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均包括:供应链设计、全程物流承运、仓储安排等国际贸易、转口贸易,以及保税物流园区企业间的贸易及贸易、国际国内集装箱中转及拆拼装箱业务、保税物流园区仓储物流等等。企业核心业务不突出,没有形成分工合作的现象,园区内几乎所有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是一致的,应该说还没有形成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现象。

三、北京华宇物流有限公司

1、企业的信息技术

北京华宇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公路、铁路、包装、轿车托运、长途搬家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性企业公司拥有宽大的信息网和先进的internet物流管理系统运输各种货物、仓储设备配置精良、已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且具有多年仓储;配送、运输、操作经验的现代化物流队伍,运用了erp(企业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和jit等。

2、企业的信息系统

根据客户具体特点,设计策划”个性化”物流配送方案,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综合物流方案。不仅提供各地区,各类型客户需求的信息交递平台,而且还提供从生产、销售到市场跟踪的信息网络服务。

3、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

拥有2-30吨车辆有60余台,可调度车辆近200余台,并配有超过3000平方米的标准大型仓库和近6000平方米的场地免费为长期客户仓储。承接全国各地整车零担货物运输等货运服务。每晚8-10点准时发车,误时免收全程运费。提供门到门点到点的服务,一票到底,保价货物货损、货丢按保价赔偿

4、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原因,发展趋势

原因

(1)网点覆盖地少

(2)edi系统没有开展

(3)物流软件使用不足

发展趋势

(1)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在全国推广qctms管理方法

(2)业务重组

相关资料

北京华宇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公路、铁路、包装、轿车托运、长途搬家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性企业,拥有2-30吨车辆有60余台,可调度车辆近200余台,并配有超过3000平方米的标准大型仓库和近6000平方米的场地免费为长期客户仓储。承接全国各地整车零担货物运输等货运服务。每晚8-10点准时发车,误时免收全程运费。提供门到门点到点的服务,一票到底,保价货物货损、货丢按保价赔偿。北京华宇物流主要从事国内物流仓储,运输.结算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公司拥有宽大的信息网和先进的internet物流管理系统运输各种货物、仓储设备配置精良、已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且具有多年仓储;配送、运输、操作经验的现代化物流队伍,可根据客户具体特点,设计策划”个性化”物流配送方案,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综合物流方案。不仅提供各地区,各类型客户需求的信息交递平台,而且还提供从生产、销售到市场跟踪的信息网络服务。

北京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安全高效准确即时”为服务目标,逐步实施现代科学物流发展战略,业务配送以北京为中心,面对珠江三角洲,借助自身货运专线辐射全国,目前已为多家大型零售商.

电子器材.家具.机械.电器.等产品.已承载了多家大型公司的运输业务.其中以华为技术、艾美特、比亚迪、南玻、信义玻璃为代表。

北京公司拥有自己的专业车队,有国产大吨位车辆百余辆,另有千多部大型合同车,所有的运输车辆及运输司机都经过严格的考查、考核、都制定了统一的运行标准、量化指标、奖罚制度、及专门管理。并为所有的车辆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四、德邦物流

1、企业的信息技术

德邦物流是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主营国内公路零担运输业务和空运,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公司始创于1996年9月,截至2018年9月,德邦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设营业网点1000多家,拥有运输车辆1900余台、员工19000多人,货台面积近41万平方米,日吞吐货量超过1.3万吨,服务网络遍及国内550多个城市和地区,覆盖全国90%的经济中心.德邦物流志在成为中国人首选的国内物流运营商,公司以“为中国提速”为使命,凭借一流水准的运作体系和持续完善的服务网络,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安全、快速、专业的精准物流服务。

2、企业的信息系统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国90%以上的经济中心城市,在550多个城市和地区都能看到“德邦物流”统一字样的店面在繁华街道,工业园、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等中。

3、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

截至2018年9月,德邦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始营业网点1000多家。在全国24个经济中心城市设有大型的货物中转基地,为您的货物及时中转提供了可靠保障。

4、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原因,发展趋势

原因

(1)条码的缺失影响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限制了仓库日常管理自动化的实现

(2)物流软件使用不足

发展趋势

(1)使用erp

(2)业务重组

(3)物流结点进一步网络化

相关资料

德邦物流是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主营国内公路零担运输业务和空运,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公司始创于1996年9月,截至2018年9月,德邦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设营业网点1000多家,拥有运输车辆1900余台、员工19000多人,货台面积近41万平方米,日吞吐货量超过1.3万吨,服务网络遍及国内550多个城市和地区,覆盖全国90%的经济中心和人口。截至2018年9月,德邦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始营业网点1000多家。在全国24个经济中心城市设有大型的货物中转基地,为您的货物及时中转提供了可靠保障。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国90%以上的经济中心城市,在550多个城市和地区都能看到“德邦物流”统一字样的店面在繁华街道,工业园、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等中。德邦物流网点超过560家,企业核心价值观由原来的“全程呵护放心托付”更改为“承载信任助力成功”开启了德邦物流全面提升客户服务全力协助客户成功的承诺德邦物流网上营业厅全面与淘宝网对接,成为淘宝网推荐物流,结束了淘宝网大件货物没有物流公司承运的时代。金蝶eas财务及hr系统上线,财务结算系统及ehr系统上线使用。

篇2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篇3

>> 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与《机械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初探 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与信息技术课整合思考 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水平测试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之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整合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设计探讨 以中等职业学校升学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与电工基础课的改革与探索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研究与实践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物探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实施的反思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评价现状调研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实训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http:///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 _760603.shtml.

[3]张筱兰,郭绍青.信息化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4

“要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这是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提出的要求。时至今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进展如何?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教师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0―2012年)》的研究成果显示,赛事已经发挥且应当继续发挥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五年来大赛的赛项设置与比赛要求不断调整、完善,2014年不再设置“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新增了“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这个变化表示大赛更加聚焦课堂、强调实践,由强调“有”和“用”(即技术支持和资源使用)到强调“有”和“用”的合理、有效(即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近两年的优秀作品也更好地呈现出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建与实施。

当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犹如呼吸般自然的数字时代”打破的时候,人们开始思考教育与教知识、受教育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学习方式需要变革。现代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培育的主体。大赛的要求也由强调“学会”到强调“会学”,由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部分优秀作品已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翻转”到课前,课堂上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正如《21世纪教育的革命》所说:“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

或许有人认为,信息化教学正在被技术、设备、软件甚至是公司“绑架”,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宽带网络再快、平板电脑再薄、云端资源再多,都不能成为信息化教学的标志。只有实现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才是教育信息化,这其中的关键仍然是教师。正如一位新加坡老师说的:“不论课堂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教师为学生的发展应负的责任。”只有教师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技术和资源带进课堂、走近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关注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篇5

【关键词】电网运行;技术优化;信息技术

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电力用户对供电稳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现代电网运行过程中加快了电网的改造与优化。利用现代电网供电技术,配电网馈线保护技术、机电保护技术等降低供电线路故障率,减少供电电网故障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针对电网供电需求及运行经济性需求,现代电网运行中应加强运行技术优化与分析。利用技术优化与技改工作的开展,实现电网的稳定供电、实现电网运行成本目标。现代电网技术改造及规划工作为电网运行现状、改造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电网运行技术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电力能源供应的需求,供电企业应加快电网运行技术优化工作的开展。以电网运行技术优化实现电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目标。

1、我国电网运行技改现状及发展分析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因此我国加快了城市的改造与建设,满足新时期城市经济发展要求。老城区的改造及新城区的建设,促进了电网改造与发展。通过科学的电网规划、加大导线截面、低损耗变压器等技术的运用,满足电力能源输送及成本控制要求。同时以无功补偿技术以及现代变电技术、在线诊断技术等,降低输变电线路系统故障发生率、减少电网故障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2、电网运行技术的优化探讨

2.1建立完善的基础调研体系,确保电网运行技术优化科学性

针对现代电网运行管理及电网运行技术优化需求,供电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基础调研体系。针对电网所辖地区的有效划分及电网调研需求,确定调研体系内容及重点。通过设置专职部门与人员以及电网维护工作记录的收集整理,明确电网运行基础情况。以调研工作职责、内容的明确,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完善电网基础调研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电网基础调研,保障电网运行技术优化的科学性。

2.2建立电网运行技术优化评测体系,保障技术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电网运行技术的优化是为了实现电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的活动,因此技术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关系到技术优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技术优化工作效果。为了满足电网技术优化方案编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现代供电企业在电网运行技术的优化方案编制前应建立技术优化评测体系。组织企业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组成评测小组,运用技术分析及成本分析方法对技术优化方案进行评测。确定电网运行技术优化方案能够切实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提高运行经济性及稳定性。评测体系的建立中应对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的具体职责及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同时加快评测方法的完善及改进,保障评测工作质量,实现电网运行技术的科学优化。

2.3以电网运行调研报告为基础,明确技术优化方向与重点

根据电网运行技术优化工作目的,电网运行技术优化工作应以电网运行调研报告为基础,确定技术优化方向与重点。同时,加强对现代电网运行技术的了解与分析,借助电网运行新技术提高电网运行中各组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经济性。受电网运行企业所辖各区域电网基础情况的差异,在技术优化方案的制定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用电量需求以及设备基础情况,确定优化方向与重点,实现全网技术优化目标。

2.4加快电网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促进电网运行技术优化目标的实现

在现代电网运行技术的优化中,及时掌握电网运行情况、降低电网故障对供电的影响是电网技术优化工作的关键。通过电网故障智能诊断技术,能够及早发现电网中存在的系统故障,并及时将故障进行消除,满足电网运行优化及电力能源供应需求。在我国现代电力系统改造中,电网故障智能诊断技术已经极为成熟。加快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网运行优化效果、提高电网诊断能力。并通过电网诊断的保护技术对变电站等系统进行监控,提高电网稳定功能能力。

2.5以分支配电网技术优化为基础,提高电网运行技术优化效果

作为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配电网络经济运行及节能技术优化是电网运行技术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网运行技术优化要求及目的,电网运行技术优化中需要加强自动化配电网分布计算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化配电网的准确计算,制定节能优化技术方案。通过应用遗传算法、非线性循环流算法、网损潮流模型对电网无功优化进行分析与设计,实现配电网络经济运行与节能技术应用目的。针对配电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配电网络技术优化方案。以配电网络系统的技术优化为基础,满足全网运行技术优化需求。

3、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电网运行技术优化能力

在现代电力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技术优化能力、提高电网运行企业技术力量。根据电网运行技术优化工作内容及需求,供电企业应建立动态电网基础数据库。根据电网基础调研信息,完善数据库内容。并通过日常线路巡检等工作队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为电网运行技术优化计算提供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电网运行技术优化工作还需要企业加快数字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及数字化模型,加快电网优化软件系统的开发,以此对电网运行技术优化方案及数据进行高效的运算与复核,保障优化方案数据的准确性。另外,电网运行过程中还应加强GIS技术的运用,以GIS技术与动态数据库的复合运用,指导电网运行技术优化,满足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电力能源供应的需求。

结论

在现代电网运行中,加快电网运行技术的优化能够提高电网供电能力、降低供电消耗,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针对电网运行技术的优化需求,供电企业应加快对电网基础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所辖区域电网的实际情况,以局部技术优化为基础,实现全网运行技术优化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想喝咖啡了,通过手机下单,服务员可以通过GPS定位你的位置,将咖啡送到身边。这不是幻想,是在美国星巴克提供的一项服务。并不只有在店内看到的顾客才是唯一的顾客,有些顾客可能在很远的地方,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将原有的商业流程进行扩展,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流程不再一成不变,而是面临极大的创新挑战,这就是互联经济。

互联经济是指个人与社会、经济与组织、有形世界与虚拟世界都相互关联的经济。

互联经济不是全新概念。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互联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已经20年了。但是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移动设备、社会化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方式,随着物联网、传感网络将物理系统与社会系统越来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互联经济才开始渗透到工业生产、商业流通、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互联经济也才真正形成崛起之势。

根据最新的《2012年IBH全球CEO调研“中国洞察”》报告显示,在未来三到五年中,技术经济因素尤其是互联经济将是影响全球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外部力量。

IBH在《2012全球CEO调研报告》中总结互联经济的特点包括:

第一,互联经济是信息爆炸的经济。伴随着个体之间互联性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巨量数据信息,如何利用这些“大数据”而不被其吞没,成了互联时代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二,互联经济是广泛联系的经济。数字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市场、社会、政府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这种广泛性不仅仅意味着联系的广度增加,其深度也随之大大加深。

第三,互联经济是信息高度透明的经济。在广泛的互联下,每个个体都可以参与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信息透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第四,互联经济是高期望的经济。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与越广泛的联系,客户、员工有大量的渠道可以去了解、对比、反馈自己的期望,随之,其期望也大幅度提升。

篇7

[关键词]招聘 情报职业需求 情报职位

[分类号]G35

1 统计与分析方法、样本选取方法及统计描述

本调研以招聘网上的企业职位招聘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统计和挖掘,分析总结企业情报/信息职位的需求特点。之所以选择招聘网为调研对象,是因为它最集中地聚集了企业对各类职位的需求,最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职位的设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的招聘信息职责描述、职位要求中蕴含了大量信息,这些都是分析社会情报职业需求最真实的素材,也是最好的样本。

情报职业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通用性和专用性。通用性是指各类组织里都存在对情报职业的需求,情报职业广泛分布于各类社会组织;专用性是指一些专门化的信息机构里有大量的情报从业人员。因此,本次企业情报/信息职位招聘信息的统计和分析从两个角度进行:①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即不分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等,对所有分布于企业中的情报/信息职位进行整体统计与分析,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全面地分析企业对情报职位的需求信息;②以信息服务类企业为对象,进行重点采样,对其情报/信息职位的招聘需求进行统计和分析,深入了解情报职位的特征。

2 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分析

对企业整体的统计分析有两类样本来源:一是综合类企业招聘网,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二是情报行业的专项招聘网,如中国商业情报网。

表1表明两类样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补性,因此分别选择两类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可以对各自结论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这一点在后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到证实)。

2.1 综合类企业招聘网的情报职位需求统计(A样本)

在对国内三大综合招聘网――智联、中华英才网、51job从职位分类、职位检索性能、检索结果等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智联招聘网为样本选取对象。

2.1.1 调研目的在大样本条件下研究情报/信息职位的地位、数量和在企业组织中与其他职位的关系。

2.1.2 调研方法依据智联招聘的职位检索功能对职位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检索地点设置为: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职位,因为这两地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企业职位数量大、种类较全(后文中商情职位统计中也印证,北京、上海、广东的职位各占20%左右,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市)。

2.1.3 数据收集一是依据智联职位分类列表选择职位大类和细分类,分别检索“北京”和“上海”两地近一个月的三大类职位:①信息类职位;②与信息类职位相关的职位(可以为之提供服务的职位);③对照组职位(和信息类职位没有直接关系,设此类的目的是为了作为参照和与情报/信息职位进行数量上的对比、比较分析)。二是选择检索条件:(地点=“上海”+职位关键词=“信息分析”)、(地点=“上海”+职位关键词=“情报”)、(地点=“北京”+职位关键词=“信息分析”)、(地点=“北京”+职位关键词=“情报”),默认检索时间为近一个月职位,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抽取时间为2008年10月1日)。

根据数据收集,完成了智联职位分类列表,对相关职位进行了统计(限于篇幅,这里略去分类列表)。

2.2 情报职业的专项招聘网(B样本)

选择情报职业的专项招聘网――中国商业情报网为样本采集源,选择该网站“职位招聘”中2008年1月1日到8月31日的招聘职位为样本。

2.2.1 数据整理把每条招聘信息整理为一条记录:职位信息(序号,职位名称,时间,职位描述,职位要求,公司名,地点),以(职位名,时间,地址)作为关键字,建立数据文档1(共461条记录)。

2.2.2 数据筛选对数据文档1中的数据进行筛选:①对同一个公司在不同时间的相同职位信息(名称、职位描述相同,职位要求相似)进行去重,约80条;②筛除兼职、低级职位(如:简单信息录入、简单信息收集等职位)约20条。剩余记录共354条,形成数据文档2。

2.2.3 进一步数据整理对数据文档2中每条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填写问卷,形成数据文档3。问卷主要内容有:①职位分类――职位分类表;②信息类型――该职位处理的信息类型(划分的是:职位“职责描述”和“职位要求”中描述的工作内容中处理的信息);③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划分;④职位要求――招聘信息中职位要求条目的分析。

根据数据收集,完成了中国商业情报网职位分类列表,对相关职位进行了统计(限于篇幅,这里略去分类列表)。

2.3 企业情报职位需求特点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及分析,得出企业情报/信息职位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2.3.1 情报/信息职位的分类、分布和数量

情报/信息职位内部的分类组成和比例可以分为三块:①第一块为信息分析、信息收集、情报专员、信息主管4类,占34%;②第二块为市场类,占40%;③第三块为信息职能细分的职业类,包括竞争情报分析、专利分析、档案管理员、行业研究员、战略分析、数据分析/挖掘,如图1所示:

情报/信息职位大多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和企业的各种职能部门中,具体可以分为两类:①传统职能部门:主要集中在销售、市场、策划等部门。其中市场部的需求量最大,职位类型和细分程度较高,占该类别职位总量的比例很高,与情报学相关度非常高。其次是销售部,但该部门中需要的情报人员要求比市场部低。所有分类中这两个部门的职位占40%(见图1),A样本中更多。②情报部门:企业情报机构确有一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分属于情报中心的情报职位。情报部门下的职位分两类:一类是信息分析、信息收集、信息专员、信息主管,数量较多,比重较大,约占30%左右;另一类是细分职位,如竞争情报分析、专利分析、战略分析、数据分析/挖掘等,比重较小。

具体的职位数量和比例如下:根据智联职位分类列表中的职位,有市场调研与分析、咨询员/顾问、情报信息分析、CIO/IT总监、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五类可以划为信息类职位。其中市场调研与分析、咨询员/顾问数量较高,是情报信息分析、CIO/IT总监、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三类职位数量的7倍多。从而表明:情报/信息职位及其相关职位数量较多,但整合在情报中心职能下的职位需求数量较少,比重较低。

信息相关职位(销售总,g/营销总监、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N/主管、渠道/分销管理、市场总监/经理/主管)的职位职责的履行,必须要依赖下级信息类职位辅

助其决策。但实际结果中,情报/信息职位的数量比这些职位的数量要低得多。这说明:情报/信息职位的潜在需求巨大。

2.3.2 情报/信息职位要求的特点

知识要求的广泛性。在情报需求最多的销售和市场部中,对销售、市场、计算机等知识要有一定的掌握。其他高级分析职位,则要求更广泛的知识基础。

对专业背景的要求因行业等各异。不同的行业和职位对专业背景的要求不同。通过对本调研报告的B样本的分析,对专业的要求可以分为5类:①信息管理/情报学;②所在行业专业(如生物技术公司对应生命科学专业,电子制造公司对应电子类专业);③计算机/软件;④管理/市场营销/经济;⑤统计/数学。情报/信息职位对②类、④类有高要求,如图2所示(统计中包含了“必须为×专业”和’×专业优先’):

在不同的职位细分下,对专业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对专利情报分析师职位要求进行统计后发现,大多数都要求有该领域学科背景。

对从业经验有一定要求。较低级别的职位一般要求有1―2年的从业经验或研究经验,有半数上职位(156/338≈50%)对从业年限有两年以上限制,要求行业经验也较高(98/338≈30%),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对沟通与交流能力的要求较高。像洞察力、信息敏感性这样描述信息素养的词在职位要求中出现频率很高,表明情报/信息职业不同于纯技术职业,它对沟通和交流能力要求比较高。

招聘学科来源广,面临其他专业的竞争。招聘的绝大多数职位都是针对几个相关学科进行招聘,情报学毕业人员要面临其他专业如计算机、统计、管理、市场等专业人群的竞争。这种竞争就迫使情报人员“内核”力的培养急待解决。

处理信息类型明确。情报/信息职位处理的信息类型分为5类。多数(56%)情报/信息职位的工作中全部包含了这5类信息。有些职位处理的信息比较集中,如:行业分析职位主要集中于行业信息处理;专利分析职位集中于行业、竞争对手、自身技术信息处理。除去上述两个职位,对非全信息处理职位涉及的信息做了统计,如图3所示:

对应职业群体尚不清晰、成熟。大多职位分散在传统职能部门中,情报中心只在较少的企业中存在。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情报中心中,情报人才的需求也不集中,很少有对情报专业的定向招聘,情报群体“内核”不清晰等。这些现象表明情报学对应职业群体尚不够清晰、成熟。

3 以信息服务类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分析

本调研报告中的“信息服务类企业”是指为社会或企业、个人提供信息/情报服务的企业,正如软件专业对应的软件行业一样,它是情报学专业所对应的一个行业群。情报学知识在这类企业中有着较高、较专业、较全面的应用。本调研报告主要对知名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行了统计。

3.1 信息服务类企业职位招聘信息统计

本调研报告中把信息服务类企业划分为6类:①情报软件公司;②以内容加工为主的网络公司;③专业情报服务公司;④管理咨询公司;⑤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⑥数据库服务商。分别选取各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共10家)为研究对象,对其2007―2008年招聘职位进行统计分析。

3.2 职位需求特点分析

通过统计及分析,发现信息服务类企业的情报/信息职位具有以下特点:①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对情报人员需求量较大;②大部分职位直接服务于企业情报产品生产或情报服务的提供;③职位要求普遍较高,体现在对学科知识面、学科知识深度研究应用能力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

因为信息服务类企业对情报学作用及应用有较好的认识,所以会出现这种定向需求。如: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公司的知识工程师、上海之目信息公司的信息师和万方数据的相关职位等都有“情报学专业优先”的招聘条件。

其他信息类企业中,虽有个别职位对情报专业毕业生有青睐,但大多数职位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特别是传统职能部门和技术性专业背景的企业的职位,都会面临其他专业,如计算机、统计、管理、市场及相应行业对口专业等专业人群的竞争。

4 企业情报/信息职位特点的综合分析

4.1 本调研报告中三种不同样本的选取、分析总结

本调研报告分别选取了智联招聘、中国商业情报网、信息服务类10家名企三个不同的样本。三个样本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本调研报告的分析中,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因此,本调研报告中对三种样本的整理、分析挖掘的程度也有不同。

智联招聘是一个综合型招聘网,为课题组提供了一个从整体企业职位需求看情报/信息职位的整体、综合的视角。主要目的是使课题组看到情报/信息职位在企业所有职位需求中的地位、比例以及和其他相关职位的关系。

中国商业情报网的样本数据主要集中在情报/信息职位,对这部分数据本调研报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整理和挖掘,从而可以更细致地分析情报/信息职位本身的详细、具体特征。

信息类10家企业的样本属于重点抽样,上文已对此样本的特点给出了描述。

4.2 情报人员在企业中的主要作用

情报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为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提供情报服务和为客户提供情报服务。前者的发挥可以通过于传统销售、市场等职能部门的情报人员,也可以通过企业情报中心的情报人员;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辅助决策、环境监测、市场营销导向三个方面。后者主要是指信息服务类企业,为企业、其他组织的客户提供情报服务。

4.3 职位层次及其对情报学知识的需求

所有的情报职位可大致分为:信息收集人员、情报分析人员、情报组织管理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四大类。其中信息收集人员、情报分析人员每类中也可分为低级和高级两种。这种岗位及企业之间的不同(如对情报的需求不同,包括:情报来源、内容的综合性、内容、要求层次,等等),导致主要运用的情报知识不同,职位招聘条件、要求也不同。情报人员的需求呈现层次分布,但都有要求较高的特点。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此特点在信息类企业中表现更加突出。

4.4 社会对情报职位尚存在很大的潜在需求

调研发现仍存在大量尚未满足的社会需求,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对情报工作的认识不足,除信息服务类和少数公司外,大部分企业对情报学及其主要作用没有一定的清晰全面的认识,普遍存在“用到但不知道用的是情报学”的现象。也就是说,企业存在情报工作的需求,存在对情报职业人才的需求,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并没有将这类需求归为情报职位。

篇8

上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推动着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敦促着道路运输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做好交通运输事业,提升道路运输行业服务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道路运输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以及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好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管理与建设。

【关键词】道路运输 信息化 发展 研究

道路运输信息包含道路旅客信息、道路货物信息,还有一些与道路运输相关的行业等信息。道路运输信息化是把与道路运输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这些信息做出处理的过程,从而实现对道路运输企业提供服务的全程进行优化和控制,使道路运输行业利益最大化,推动国内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因此,建立起一个高效的、智能化的自动实现管理的道路运输信息化体系非常重要。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发展进程

道路运输服务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国民经济体,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道路运输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是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发展阶段、综合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几个历程。

1.1 起步阶段

我国的最早的计算机源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与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设备。信息技术是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开始引进的,经过逐渐普及,信息化建设发展至道路运输行业。上世纪80年代,交通运输部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规划和信息化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与发展规划方案,成为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走向信息化运营的重要标志。

1.2 探索发展阶段

我国道路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交通运输部进行信息系统工程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成果,信息化建设使道路运输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壮大,道路运输行业逐渐步入智能化控制管理的阶段,为交通运输事业优化管理方式起到巨大地促进作用。

1.3 综合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行业进入综合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国家实行“十五”、“十一五”计划,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道路运输业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这个时期内,国内多个省市的道路运输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把服务流程、管理流程优化整合,实现信息共享、网上办公、电子档案存储等功能,提升了办事效率和质量,加快了对道路运输信息综合开发利用。

1.4 全面发展阶段

在“十一五”计划实施期间,道路运输行业实行信息化办公取得了有效发展,进入“十二五”计划实施后,进一步的提升了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信息智能化、现代化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使道路运输管理能够更好地对道路运输资源进行利用,有效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出了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

2 制约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更好发展的情况

近几十年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更好发展的情况:

一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由于一些单位没有精力和人力对信息技术知识开展系统化地培训,或虽然有短期的培训,但是无法达到广泛了解的程度,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达不到充分了解、专业化的水平。工作人员无法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就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二是信息技术使用率较低。道路运输管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性的技能,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的优势,部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媒介上面,办一件工作需要在好几个部门间奔波,影响工作效率,造成资源浪费。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的体现。

三是信息化设施投入有待提高。虽然现今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大发展,但是有些部门的设施和设备更新,跟不上工作需要的速度,导致一些信息化管理标准与规范无法实施,无法有效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3.1 希望提高道路运输信息建设组织保障能力

希望主管部门主动负责,依据科学管理体系,对庞大又复杂的信息资源加强管理维护,明确对信息化的管理要求。加强人才管理,使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能够全力以赴,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引领信息化建设。

3.2 希望发展示范、试点工程

在近几年信息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上,一些信息化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效促进了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因此,继续建设一批示范性项目和综合性的信息平台等试点工程,对促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会有典型示范功能。

3.3 希望各部门加强对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设备的投入

在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中,设备落后也是制约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因素,希望主管部门可以加强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建设与管理。

3.4 希望制定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机制

希望管理部门对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建立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规划和项目的政策,以及相关机制,提升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性保障。

4 结束语

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信息化管理方式相比传统管理方式,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调整道路运输行业,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弥补传统管理方式的缺点,更进一步地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使行业和谐稳定运营,为构建高效高质、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道路运输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优质的运输系统与交通体系。

参考文献

[1]姚峰,王志喜.浅谈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现状[J].中国科技博览,2010(13).

[2]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自治区交通厅.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Z].北京: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009.

[3]刘敬青.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30年发展回顾[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

篇9

【关键词】 信息化; 内部审计技术; 信息技术风险; 计算机辅助审计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中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集团信息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广泛应用,原来所采用的传统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很难及时地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经营信息作出客观评价,不能满足审计信息需求者的管理决策需要,内部审计难以实现增值目标。因此,内部审计采用现代审计方法成为必然。现代审计方法是指能够适应信息化的审计环境,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发现疑点和审计线索,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技术、方法的总称(董伯坤,2007)。本文从信息技术风险评估出发,分析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行持续审计的模式,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变,从而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一、信息技术风险评估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给审计技术方法带来变革,例如数据库技术(何玉洁、张俊超,2006)、趋势分析法(黄巧妙、吕天阳、庞琦,2009)等自动化操作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殷丽丽等,2010),同时更带来审计思维和基本理念的转变,在信息技术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便是一个基本的转变。

信息技术风险是指公司在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公司的战略、发展、业务和效益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并进而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风险包括组织层面、一般性控制层面及业务流程层面的信息技术风险等。

信息技术风险评估是指识别、确认、评价公司所面临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外部风险及其潜在影响的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采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分析及评价信息技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为确定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和方法提供依据。

针对组织层面、一般性控制层面的信息技术风险,审计人员在识别、评估时需要关注:业务关注度;信息资产(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及数据)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部门的依赖程度;对外部信息技术服务的依赖程度;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信息技术变更情况;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企业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等。

业务流程层面的信息技术风险受业务内容的重要性、业务流程的复杂程度、上述组织层面及一般性控制层面的控制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通常,审计人员应了解业务流程并关注数据输入、处理、输出方面的信息技术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开展对信息化环境下风险的分析,充分考虑风险评估的结果,重点关注缺乏控制、重要性程度高以及可能产生舞弊的控制环节,以合理确定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及范围,对公司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由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业务运作更加依赖于信息系统,这种依赖和信息系统本身特点所导致的脆弱性,形成了新的业务风险。因此,公司必须开展和加强信息技术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内部审计规范、指南等重新进行定义、修改和补充,加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管理体制建设,统一信息系统内部审计技术标准,明确信息系统内部审计人员技能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尤其把IT控制列为重点,把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信息系统的访问及网络安全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使内部审计工作在新的环境下能够顺利进行。

二、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常用技术方法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应用支撑着大多数关键业务流程,这也引起了在内部审计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的思考。本文认为,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应从系统论、信息论的高度推进其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系统化是实施审计战略(策略)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全面协调。审计战略(策略)解决好审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的问题,审计技术和方法则解决怎么审和如何达到目的的问题,从而实现两者的协调。科学化就是将科学手段与经验总结相结合,推进信息化技术、数学和统计学等在审计中的应用。规范化是将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融入到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中,规范和引导内部审计人员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智能化强调将历史经验总结、科学规律推导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结合起来,积极加强审计数据中心建设,建立行业/领域审计的标准和方法(上海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12)。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第六章第二十四条指出,审计人员在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可以单独或综合应用八种审计技术方法,包括:询问、观察、审阅、穿行测试等传统方法;验证系统控制和计算逻辑、登录信息系统进行系统查询、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等信息技术;利用其他专业机构的审计结果或组织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结果等。

2011年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机关审计技术创新情况》课题组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18个特派员办事处对2006年以来的审计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收集创新型审计技术应用522项,按技术种类分类可分为59种技术类别(审计署审计科研所课题组,2012)。在众多创新型审计技术中尤为突出的是,计算机类审计技术占了很大比重,主要包括:各类审计软件、数据采集/转换技术、数据查询和分析技术、联网审计技术、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多维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Office系列软件、商业智能(BI)技术、MD5码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恢复技术、实时通讯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审计技术方法综合整理为如图1所示的体系。

1.常规审计方法,主要是用于信息系统的了解和描述,包括访谈法、系统文档审阅法、观察法、文字描述法、表格描述法、图形描述法等。

2.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又可进一步分为面向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面向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用于验证程序系统的,包括受控处理法、测试数据法、综合测试法、平行模拟法和程序跟踪法等;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主要用于对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审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验证、数据整理和转换、建立审计中间表和数据分析等环节,采用的数据分析技术主要有账表分析、数据查询、审计抽样、统计分析、数值分析、账龄分析等(陈伟、张金城,2008)。

3.信息系统评价技术,主要用于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和整体性评价,如控制矩阵、风险矩阵、层次分析法等。

4.新型审计技术,主要有并行审计、持续审计、商业智能(BI)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恢复技术等。

内部审计人员在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成本效益原则,根据信息系统审计业务类型,可以灵活选用恰当的审计技术方法。在充分发挥好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技术优势的同时,应该处理好例外现象,不能过于依赖技术,审计人员仍应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

三、新型内部审计技术与模式

审计对象的科技水平和复杂性不断提高,对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内部审计关口从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渐前移到事中事前;同时,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开发应用新型内部审计技术与模式创造了条件,使事中审计成为可行、经济的审计模式。并行审计、持续审计便是实现信息化环境下实现审计关口前移的事中审计技术。

(一)并行审计技术

并行审计技术(Concurrent Auditing Technique)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是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审计技术。并行审计技术是指在应用系统对其业务进行处理时,同时采集审计证据的技术。使用并行审计技术采集审计证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采集、处理和打印审计证据,需要在应用系统或系统软件中嵌入专门的审计模块;二是将采集到的证据存储在应用系统文件中或存储在专门的审计文件中,以便审计人员进行审查(梁丽瑾、续慧泓,2007)。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并行审计提供了硬件环境的支持。并行审计要求的对交易的连续监控可以借助于网络环境来实现。新的技术,如智能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审计模块的“嵌入”提供了技术上的实现方案。同时,数据库管理技术,特别是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存储海量的交易数据,而且通过数据仓库可以提供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业务发生的情况可以作出智能化的判断和分析,并将这种分析和判断信息及时反馈。

(二)持续审计

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CA)是一种由审计师在事项发生的同时,或在事项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对与事项相关的主题提供书面评价的审计方法(CICA/AICPA,1999)。具体来说,持续审计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由审计师实施的将约定事项的连续信息(无论财务或非财务的信息)与事先确定的标准相对照,然后就二者的符合程度作出保证判断的审计报告的一系列过程。它将信息技术高度整合到了审计领域,融合了实时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联网审计、非现场审计等方式,实现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及时连接和交互,克服了当前审计的滞后性,具有报告时隔短、审计范围广、追踪事件及时、风险控制强等优点,可以缩短内部审计周期、改善风险和控制安全系数(张文秀、刘雷,2012;张娟、廖洪,2006)。

国际上对持续审计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证监会(SEC)、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CICA)、美国注册会计师公会(AICPA)和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等机构先后公开表明对基于IT的持续审计模式加以支持与倡导。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2006内部审计状况职业研究》(State of the Internal Audit Profession Study:Continuous Auditing Gains Momentum),被调查的美国公司中有半数的公司目前正在使用持续审计技术。

持续审计不仅向外界进一步证实被审单位提供的连续(或实时)报告(信息)的可靠程度,还可以为内部管理控制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同时还能够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实时提供不同程度的相关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管理决策对信息“实时性”需求的日益增强,它将成为信息化时代审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持续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中还未完全开展,但可以预计这种技术以后会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方式。

除了并行审计、持续审计之外,新兴的审计技术还有商业智能(BI)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恢复技术等。随着移动设备、云计算等的推广和应用,将会有更多更新的审计技术出现。

四、结语

国家电网公司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研究和探索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同时,还应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对审计部门开放所有信息查询功能等。进一步地还可以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考试,通过培训和考试,培养具有较高深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审计人才,更好地应用现代化的审计技术方法,从而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大潮。

【主要参考文献】

[1]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课题组.审计机关审计技术创新情况专题调研报告[R].2012.

[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S].2009.

[3] 陈伟,张金城.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张文秀.IT治理下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研究[J].商业会计,2010(12):41-42.

[5] 梁丽瑾,续慧泓.基于并行审计技术的内部审计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7(2):36-38.

篇10

民权县教研室 单清水

为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我县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根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精神,从3月16日~6月15日,对全县小学进行重点调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小学开展进课堂听课、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调研,掌握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先后对八个乡镇和县城的13所小学进行听课指导。通过深入农村小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多少年来,教师用课程标准提出新理念引领小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确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村小听课中,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有效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我们眼界大开。如,台吉镇中心校于艳华老师上二年级《方向与路线》这节课,在导入部分创设生活的情境。把书中辨认方向的情景改为校园内部情景,出示图后问:学生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本校的校园花坛)以校园花坛为中心学习辨认八个方向。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从看到校园内的照片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有效学好八个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有效操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来理解新知,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内容。如,台吉镇中心校吕彩华老师上三年级《分一分》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试一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涂一涂等活动来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过程和体验成功,不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有效学习方式体验成功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因此,要让学生用探索的学习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能力,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兴阁,教学有风格,在上五年级《合格率》这节课,紧扣自编的一首儿歌“要求合格率,其实很简单,分母是总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结果是一个百分率。”改变以往学生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根据次儿歌自主探究出勤率、发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体验快乐,获得知识。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到村小听课,听的都是常规课。但教师都能努力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课堂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刘雪梅老师,在上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节课,能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电脑上购物操作,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效果,做到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虽然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策略僵化,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他们的心是真诚的,这一辈子哪都不想去,就想为村小奉献一辈子。然而,这一辈子哪都没去过,出外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教研员的到来使他们兴奋不少,在纯真中感受真和善,体味苦与甜。可以说一部分教师对课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视本质。出现了不少制约课堂实效性和影响教学质量的新问题、新困惑。实事求是地讲存在问题也不少:

1、有些课堂教学内容被机械的情境所套住,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实际,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想法太随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3、在部分教师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沟通,没有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在部分教师课堂上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有的教师不惜花费很多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有效

5、课堂练习设计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单一。知识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师课堂上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理,实质上这是传统以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师面对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缺乏应变能力,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缺乏幽默诙谐,规范、精练的语言。

8、从课堂教学上看出教师平时不爱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识。

9、对师校单元测试卷不能做到及时使用,更谈不上研究试卷,忽视了检测,影响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