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8 02:5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舆情信息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种舆情信息的及时收集,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的工作效率,促使不同的部门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结合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实际要求,充分地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促使舆情信息服务工作质量能够得到不断地增强,实现信息化社会影响下政府部门的更多规划设计目标。
一、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1.政府舆情信息服务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公共图书馆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源及各类文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合理预判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在此形势影响下,由于政府舆情信息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对于各种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及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共图书馆中的各种丰富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支持,确保了各种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有利于政府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地获取各种舆情信息,从而增强自身战略部署及工作计划制度与安排的合理性。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逐渐地加强了对公共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使自身的舆情信息服务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加快了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
2.不同地区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初具规模
结合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这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在有关舆情信息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逐渐地提高了各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开发了拥有特定用户群组的舆情产品,促使用户能够通过相关的计算机系统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及时地了解政府部门的最新工作动态。目前云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正在不断地丰富,对于政府舆情信息服务范围的扩大及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重要的参考依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初具规模,满足了用户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需求。
3.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产品丰富多样
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逐渐形成了信息速递、信息汇编、舆论分析等丰富多样的舆情信息产品,为用户了解各种舆情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舆情产品充分地考虑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现状,各种舆情信息产品推广过程中也突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分地满足了不同机构及研究工作者实际工作开展中的需求,间接地扩大了政府部门的社会影响范围。
二、加快公共图书管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发展的有效措施
1.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完善舆情预警机制
国内图书馆界在开发舆情产品时,尝试了市场上多种技术支持,但获取的数据相关性小,后续仍有大量人工筛选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技术运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比如,云南图书馆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已经全面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文献资源己经实现全开架借阅。与此同时,在解决海量的图书管理问题和服务空间的扩展等问题的过程中,云南图书馆通过不断地完善开放式借阅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利于提升政府预期信息服?账?平,创造出更多的舆情信息产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构建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确保各种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公共图书馆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资源,是各种文献信息的管理中心,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必要地服务。但是,为了不断地丰富其中的信息资源,扩大舆情信息服务范围,需要政府根据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大投资力度的措施逐渐地构建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加强对各种舆情信息的不断积累,实现不同政府部门舆情信息的共享,优化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效果。在未来公共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质量提高的过程中,通过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的构建,将会实现信息统一规范化的发展目标,增强各种舆情信息之间的协调性。
3.各种媒体设备联动作用支持下的政府舆情信息监测
如今,手机媒体、微信、微博、播客及视频分享、社交网络、QQ群等新媒体涌现,对信息化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水平,提高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随着新媒体、集散舆情的力量的壮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舆情危机,网名的舆论力量对于社会问题的处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发挥各种媒体设备的联动作用,实现政府舆情信息的实时监测。目前云南图书馆在其开放式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及时地了解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媒体的各种最新消息,为各种舆情事件的有效分析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与此同时,要想真正落实舆论监测效果,公共图书馆需要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同期关注,通过对政府官方网站最新工作动态的了解,客观真实地看待各种舆情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影响范围,增强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工作质量。
篇2
XXXX年,本人担任食堂管理部部长期间,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及工作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以提升员工就餐满意度为目的,不断激发内部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实现了优质高效的后勤餐饮服务。
XXXX年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1.根据公司党委要求及安排,开展和完成党建支部达标工作。1-12月份,组织召开支委会议 12次,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会议 1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 2 次,因人员工作关系变动及时对党支部支委成员和支部书记进行了补选,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结合岗位积极开展主题。
2.多措并举,实现成本降低。一是制定完善了详细的饭菜量化标准,严格执行食材用量配比,合理控制各食堂食材用量,确保了食材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二是落实调价机制,及时跟踪调研各类食材市场价格,定期进行市场询价,根据市场价格行情,及时启动调价机制,合理规避食材市场价格风险,降低食材采办成本。三是积极调研市场。利用今年新建的恒温库,适时错峰储备耐储蔬菜。同时增补冷库储备鱼肉鸡鸭等冷冻食材。经过实地考察,购进了鸭脯肉、鸡胸、鲅鱼、鲳鱼、光鱼等多种冷链产品,及时丰富饭菜品种,改变荤菜单一现象,同时针对十月份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市场行情,积极联系供应商,并与之友好谈判、协商价格,以每公斤低于同期市场4.22元的价格采购并储存一批肉类制品。仅此一项降低食堂日常食材采购成本9万余元。
3.强化执行力,饭菜质量和餐饮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按照“五统一”的标准,实现了各食堂菜谱的统一,每周按期对菜谱进行调整,目前食堂菜谱午餐5菜一汤,晚餐3菜一汤,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中秋、十一等节假日期间,针对食堂荤菜单一,个别食材反响较大的问题,集思广益,增加油焖大虾、红烧肉、辣子鸡等荤菜品种。同时加大内部监督检查力度,随时收集有关食堂餐饮服务及饭菜质量方面的舆情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的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
4.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兼顾未来。根据集团公司关于改善职工就餐条件的有关指示要求,召开专门的部门动员会,结合各食堂实际情况、在成本控制的同时,合理规划菜谱,增加荤菜供应品种、改进素菜质量,增加汤类。提高不同口味职工的可选择性,目前各类食材准备工作已完成,改善后的菜谱将于近期在各食堂全面推开。
5.圆满完成部分单位停车大修、国庆70周年献礼文艺汇演、XX公司投料试车期间等重点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积极协调各服务单位,对食材采购、菜谱制定、供给分配、食材运输配送等统一安排。诚心把好饭菜质量关,提供优质餐饮服务,想方设法增加花样品种,根据需求随时变换菜谱,实现了菜品搭配合理,膳食营养平衡,餐饮服务质量提升,实现了重点工作精心保障。
6.积极协调筹备,增加就餐点、扩大自助就餐范围,职工就餐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洽谈完成职工餐厅对外经营区对外招租工作,落实配餐中心的运营实施,分别于2月12日、4月17日、4月18日、4月24日、5月7日、12月10日完成对…….6个单位员工就餐统一配送,并按各单位员工意见需求完成对………..实行自助配餐,进一步提升职工就餐的幸福指数。
7.多措并举、开展岗位练兵、提升技术素质。一是七月份分批次派遣各食堂厨师、面点师赴厨师培训学校进行食品制作技能培养,提高各食堂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二是自十一月底在各食堂进行厨师轮岗交流,提高职工食堂厨师烹饪技能,充分调动食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厨师提供展现自我、切磋技能的平台,全面促进和提升食堂部餐饮服务保障工作的能力。
8.积极外拓餐饮市场,实现多样化餐饮服务。内招不断提升饭菜质量标准,发挥食材质量安全及就餐环境优质卫生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截止到12月底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其中外部市场收入 万元。
9.食品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安全防范管理,始终紧绷食品安全第一这根弦。截止到11月底落实查验食材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等多项指标1713 项次,退回不合格蔬菜28批次。同时加强食材存放管理,严把食材制作现场操作关,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XXXX年不足之处
1.个人业务水平自身综合素质仍需提高,仍需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2.部分工作完成不够细致,下步继续强化执行力,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3.主动开展工作能力不强,存在一定惰性,此方面尤需进一步增强,同时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方面仍需改进。
篇3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行动,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生物危害和农业生产损失,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植物检疫条例》和《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的大面积暴发和流行;危害农作物的检疫性病、虫、植物及农业部、省政府公布的外来有害生物的暴发和流行;其他突发性病虫的暴发和流行,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灾害预防、控制及应急处置行动。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立足预防,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抓早抓实,争取主动,防患于未然,把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
2、分级负责。以属地管理为主,在各县(市、区)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按照职责分工,各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处置。
3、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迅速反应,果断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规范有序。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范程序,讲究工作方法,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努力提高工作效能。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市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应急指挥机构、日常办事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组成。
(一)应急指挥机构
发生Ⅱ级以上农作物生物灾害时,根据应急处置行动需要,成立市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根据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做好Ⅰ级农作物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负责指挥Ⅱ级农作物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
1、市应急指挥部组成
指挥长:市农业局局长
副指挥长:市农业局分管副局长
成员:市农业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供销总社、市气象局、市邮政局、铁路*货运站、*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
2、市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负责启动本预案,组织力量对Ⅱ级以上农作物生物灾害进行应急处置。
(2)向市政府和省农业厅报告有关农作物生物灾害事件和应急处置情况。
(3)负责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制订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行动方案,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在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行动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对农作物生物灾害事件应急处置行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完善本预案。
3、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市农业局:负责制订农作物生物灾害预警、预防、控制和处置的技术方案;组织并检查、督导农作物生物灾害封锁、扑灭和预防控制的实施;依法提出对有关区域植物检疫疫情实施封锁和解除封锁的建议;按规定确认植物检疫疫情,并向市政府和省农业厅报告;提出灾害应急控制措施的建议;组织对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控、补偿等费用和灾情损失的评估;做好农药、化肥、种子、药械等储备和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
(2)市委宣传部:负责制订宣传报导口径,正面引导舆论;组织协调农作物灾害及应急处置情况的新闻报道,必要时组织新闻会;协助开展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控知识宣传;组织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和网上引导。
(3)市发展改革委: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负责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计划安排。
(4)市经贸委: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物资能源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组织、协调应急物资的供应。
(5)市科技局:立项并组织开展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控技术攻关。
(6)市公安局: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相关的突发治安事件,密切注视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负责与疫情相关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做好重大植物检疫疫区封锁、配合临时检查站开展相关工作。
(7)市监察局:负责监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对工作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8)市民政局:负责对因农作物生物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救济。
(9)市财政局:负责协调落实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所需药剂、器械、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资金和预警、预防、控制扑灭等经费,监管应急处置经费的使用。
(10)市交通局:负责应急防治物资的运输保障,协调临时植物检疫检查等工作。
(11)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疫区内的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工作。
(12)市工商局:负责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打击非法经营活动。
(13)市质监局:负责生产领域农资产品的质量监督,依法查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14)市气象局:负责提供短期和中长期气象预报信息,灾害性天气检测服务,提供农作物病虫气象预测。
(15)市邮政局:协助应施检疫植物及其产品运递的检疫检查,防止疫情的传入传出,履行协管职责。
(16)铁路*货运站:协助应施检疫植物及其产品运递的检疫检查,防止疫情的传入传出,履行协管职责。
(17)*检验检疫局:负责出入境植物及植物产品的口岸检疫工作,防止疫情的传入传出;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国外重大植物疫情信息,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二)日常办事机构
1、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成
市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具体负责市应急指挥部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事务。必要时,成立协调督查组、物资保障组、控制处理组、宣传信息组等应急处置机构。
2、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制定农作物生物灾害预警、预防、控制和处置工作计划,组建和完善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2)收集、汇总和灾害信息,掌握动态,指导各县(市、区)的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行动。
(3)向成员单位传达上级有关部门和市应急指挥部的工作指示,通报工作动态。
(4)组织开展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负责农作物生物灾害防范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三)技术咨询机构
市应急指挥部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市农业局负责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气象、生态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其职责为:
1、向市应急指挥部提出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风险评估意见和预警,为启动本预案提供技术咨询。
2、提供农作物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的技术咨询和参谋。
3、提出并实施农作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处置技术的攻关研究。
4、研究分析成灾原因,提出恢复农业生产的建议意见。
(四)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
县(市、区)政府依照本预案组织指挥体系的构成,成立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在市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分级负责,指挥本地区农作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在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本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参照市应急指挥部专家委员会的组成,结合本地实际,设立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专家组。
三、灾害分级
根据《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农作物生物灾害的性质、种类、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将灾害分为三级,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Ⅲ级(较大农作物生物灾害)。
(一)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
1、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经预测发生趋势为大发生,或已经产生危害,成灾面积为省内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控制难度较大的;
2、发现从国外、省外传入我省或我省局部已发生的检疫性外来有害生物,经风险分析综合评估风险极大、特别危险的;
3、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划为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的。
(二)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
1、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经预测发生趋势为大发生,或已经产生危害,成灾面积为我市内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控制难度较大的;
2、检疫性或外来有害生物在我市跨县级行政区域暴发,经风险分析综合评估风险较大、高度危险的;
3、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划为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的。
(三)Ⅲ级(较大农作物生物灾害)
1、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经预测发生趋势为大发生,或已经发生危害,成灾面积为我市一个县(市、区)内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控制难度较大的;
2、市内有一定发生范围的检疫性或外来有害生物,经风险性分析综合评价风险较小、中等危险的;
3、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划为Ⅲ级(较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的。
四、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监测与报告
1、信息收集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收集国内外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农产品和植物废弃物进口、调入情况,植物物种引进情况和口岸截获有害生物情况等。
2、日常监测
(1)监测机构与网络。以市县两级植物保护(病虫测报)站、植物检疫机构等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市、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危险检疫性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各县(市、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构,在市农业局统一组织领导下,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危险检疫性病虫的系统监测,分析发生发展态势,重大病虫害中、长期预报和预警。
(2)监测内容。全市监测网络负责对各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危险检疫性病虫及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基数、发生面积、种群消长、迁移、蔓延、扩散等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市农业局负责对市外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动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3、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作物生物灾害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管理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农作物病虫草害大面积暴发流行、非本地常见植物迅速扩大,以及不明原因发生农作物大面积受害等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机构在作出诊断后2小时内应将结果报告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在4小时内报告市农业局,市农业局按规定上报市政府和省农业厅。
(2)报告内容。农作物生物灾害紧急情况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灾害类型,发生时间与地点,发生数量、面积、范围、症状、危害程度和初步诊断结果,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有效程度,报告的单位及其负责人、报告人和联系方式。
(二)灾害诊断
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下列规定负责组织农作物生物灾害诊断。
1、国家法定检疫范围内的病虫草害,由当地植物检疫机构按有关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确认。对怀疑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且我市植物检疫机构不能确诊的,按规定送样到“省区域性植物检疫实验室”检验诊断。
2、国家法定检疫范围外的病虫草害、外来有害生物等产生的灾害,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3、对疑为国内新发生的农作物生物灾害,及时上报市农业局,市农业局及时向省农业厅报告。
4、国家、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风险评估
市、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结合消长动态和气候条件,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发生的范围及程度。检疫性病虫与外来有害生物按照有关规定,结合疫情可能性、检疫检测难度、控制措施等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监测重点和控制措施。
(四)预警预报
1、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预报
各县(市、区)植物保护(病虫测报)站,对监测的农作物病虫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经风险评估有可能造成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由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长中短期预报、预警,为启动和终止相应级别的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提供决策依据。
2、植物疫情预警
各县(市、区)植物检疫机构,对检疫性和外来入侵的有害生物信息进行收集、监测,结合风险评估,发出预警预报。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经授权的机构统一向社会公众和媒体信息。其他单位和个人均无权以任何形式向社会相关信息。
(五)预防控制
根据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预警、预报,对有可能造成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积极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正确指导农户开展防灾、减灾,把农作物产量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五、应急响应
(一)先期处置
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应急处置,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当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有关县(市、区)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并将灾情和先期处置情况立即上报市农业局。
(二)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
1、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
(1)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由省农业厅会同市农业局共同确认,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启动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由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部署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防治工作。
(2)市及事发地县(市、区)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体系,按照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应急防治和救灾工作。
2、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Ⅰ级(特别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后,按照《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浙政办发[2006]37号),实施应急处置。
(三)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
1、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
(1)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由市农业局会同灾害发生地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确认,市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灾害发生地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必须启动,市级有关部门的应急行动方案立即启动。
(2)市应急指挥部负责部署发生地的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统一指挥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行动,保障防治药品及物质及时到位,并将应急响应情况及时报市政府和省农业厅。
(3)超出市政府处置能力的,由市政府、市农业局分别报请省政府、省农业厅,请求省政府、省农业厅在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支援。
2、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实施后,根据不同的灾害种类,实施相应的处置程序。
(1)重大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应急处置程序。
①调查灾情,分析灾情发生原因。在灾区进行灾情调查,认真分析农作物苗情、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结合其发生规律、流行学、当地地理、作物布局、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发生原因。
②划定灾情发生区域。根据农作物灾情发生程度和危害情况,按照防治侧重点和措施的不同,将发生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和监控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灾害重发区、菌源区和流行蔓延区。
一般防治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作物、地理、气象等条件分析确定的病虫草害将要发生的区域。
监控防治区:可能偏重发生的区域和偶发区。
③制定防治措施。受灾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在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开展生产自救。
重点防治区采用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在防治关键时期,对流行蔓延区的田块实施全面化学防治;对重大病虫草害发生区实施统一防治;对严重危害的田块实行翻耕改种;加强田间水源管理,禁止菌源区的水流到其他田块,减少菌源向无病区的蔓延扩散;切断病虫发生流行的传播途径等。
一般防治区采取可持续控害技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应急措施。
防治监控区推行可持续控害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2)检疫性病虫害及外来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程序。
①划定疫区、保护区和疫情发生区。
疫区:指某一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局部地区发生的情况下,为防止其向未发生区传播扩散,由事发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上报市应急指挥部,经市政府上报省政府批准划定,并采取封锁、控制、扑灭措施的区域。
保护区:指某一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其他地区已较普遍发生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经市政府上报省政府批准指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疫情发生区:指有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区域。
②疫区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加强检疫,强制封锁。由市政府报请省政府封锁令,公告全社会,在出入疫区交通路口批准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对疫区采取封锁措施。
疫情铲除和控制。对确认发生疫情的植物进行彻底销毁处理。对染疫的种子、种苗和农产品及其铺垫物、田地、水源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铺垫物等应予以销毁。
疫区通过连续2年监控未发现新的疫情,经专家现场检查验收,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事发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本级政府提出可解除封锁的报告,由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提出解除封锁申请,市政府报请省政府解除令。疫区解除封锁后,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1年后如未发现新的疫情,宣布疫情被扑灭。
③保护区内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实行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建立反应灵敏的植物防疫监测网络。禁止到疫区调运种子、种苗和相关农产品,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蔓延。对疑似检疫性有害生物予以跟踪调查并建立档案。
④疫情发生区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严格检疫,防止疫情扩散。对种子、种苗及相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实施产地检疫,指导繁育种单位或个人按检疫要求建立无疫种苗和农产品,加强源头检疫管理,严禁染疫而又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种苗和农产品调运。
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每年组织开展疫情普查,掌握疫情发生动态。
落实防疫控疫措施,开展有效防控。强化对种子、种苗的消毒处理,在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的关键时期,组织、指导群众开展防控工作,落实各项检疫防控措施。
3、Ⅱ级(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终止
农作物生物灾害经过应急处置,灾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评估和专家咨询,由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终止应急响应,并报市政府和省农业厅。
(四)Ⅲ级(较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
Ⅲ级(较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由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确认,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启动本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实施Ⅲ级(较大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县(市、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部署灾害发生地的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统一指挥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行动。并将灾害情况和应急响应情况上报市农业局。超出县(市、区)政府处置能力的,由县(市、区)政府、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报请市政府、市农业局,在技术、物资等方面提供支持。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市及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体系、预防控制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整合和充实各级力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物资保障
建立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物资的储备,市及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药、化肥、种子、机具等物资储备和调配,应急处置物资储备要相对充足。储备库应设在交通便利、具有储运条件、安全保险的区域。
(三)资金保障
市及各县(市、区)财政应当将预防、控制、处置、物资储备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为应急处置提供资金保障和物资保障所需经费。
(四)人力保障
市及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识别、防治、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人才、专家资源库,当灾害发生时,统一调配使用。
(五)宣传演练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农作物生物灾害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防范意识。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参与农作物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人员的防护知识教育,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提高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处置能力。
(六)技术保障
市及各县(市、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的生态学、流行学等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攻关,不断完善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理
对于突发性农作物生物灾害造成农业减产、绝收的,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出灾后生产计划,帮助受灾地区的农户尽快生产自救,努力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经贸、旅游、检验检疫、外经贸等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的应急行动方案,应对区域性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后对农产品市场供应、旅游业和出口贸易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确保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社会救助
受灾地政府应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好受灾人员的生活。对在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中因公致病、致残或牺牲的,按有关政策由民政部门优先给予抚恤。对一线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和津贴。
八、奖励与责任追究
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对在预防、控制和处置农作物生物灾害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工作失职、赎职的,由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调查,并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九、附则
(一)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农业局牵头负责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本预案,制订本地区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本部门应急行动方案。
随着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应急机构的调整,市农业局会同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定期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二)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