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2 00:2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调研数据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调研数据分析报告

篇1

二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4岁(1990年8月28日)

居住地:北京

电 话:133********(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5月]

公 司:XXX咨询公司

行 业:商务咨询

职 位:咨询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软件

学 校:蓝翔技校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思想正直,诚信,稳重。工作认真踏实,责任心强,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扎实的统计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的统计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算法和相关工具、熟练使用SAS软件;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细节、对数字敏感,能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能够独立完成、撰写业务数据分析报告。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商务咨询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咨询员

工作经验

2013 /7—至今:XXX咨询公司[1年5个月]

所属行业: 商务咨询

咨询部咨询员

1. 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详细介绍调研项目和调研流程并回答客户疑问,曾一天接打客户电话100余个;

2. 筛选分析调研数据,使用Excel处理超过2万个样本数据,具有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

3. 翻译2007年翰威特全面薪酬评估研究对85个部门超过1000个职位的工作描述,中文译文达10万字;

4. 参与相干公司北京分公司、天宇客货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日本通运株式会社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的人力资源咨询项目,与客户公司20余名高级管理人员面对面进行访谈。

2012 /7—2013 /7:XXX网络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数据分析

数据部数据分析师

1、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用户使用行为数据的采集策略,设计、建立、测试相关的数据模型,从而实现从数据中提取决策价值,撰写分析报告

2、跟踪并分析客户业务数据,为客户的发展进行决策支持;

3、完成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充分实现数据的商业价值;

4、支持微博事业部等产品部门下的运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处理和研究的工作需求。

教育经历

2007/9—2011 /6 蓝翔技校 计算机软件 本科

证 书

2009/6 大学英语六级

2008/6 大学英语四级

篇2

2010年大学毕业前,邵丽如在一家4A广告公司实习过,当时觉得“做的事情太飘”;后来她又去一家期货公司实习,天天看K线图让她觉得无聊;直到在一家咨询公司实习时,因为机缘巧合,她开始对市场调查感兴趣。“我曾经是个理科生,我喜欢有根据的事情,但又不想要一成不变的生活。”于是她去了艾德惠研的研究部,主要负责定量研究。

一个公司想要知道自己某个品牌的广告投放效果,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以及未来应该推出的产品,这些都需要市场调查公司的分析报告,而邵丽如所在的团队,就是负责设计问卷,由执行部门进行实际调研,然后通过数据部门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给客户一个具体的市场反馈和分析报告。

刚到公司的时候,邵丽如完全不懂要怎么开展项目,毕竟客户的要求只是“看看我们的产品是谁在买”,而就这个简单的要求,要具体变成可操作的问卷,难度也是很大的。如何确定人群,如何用具体的指标去衡量消费者的诉求,都是没有既定框架的。邵丽如说:“越有意思的项目越难做,因为要做的工作真的非常多。”曾经有个客户给出了“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什么”这样的问题,邵丽如和团队通宵了无数次才把客户想要的数据和故事都挖出来。

不会做好看的PPT这件事也曾经让邵丽如郁闷,所谓好看,就是呈现给客户的每一张PPT都包含数据分析和思考,“数据背后是活生生的人和故事,报告的逻辑应该是故事性的,随便把数字堆砌成柱状图谁都会,但是靠一张PPT就把客户的痛点指出来是很难的。”

因为勤学善问,邵丽如成长得很快,做了一年多研究员后她就升职为高级分析员,同时也被分派到另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风格更加严谨和细致,对方法的要求也更高,邵丽如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和这个团队磨合,“在思维发散型和勤恳严谨型中找到平衡这事儿特别难。”

现在邵丽如工作到第三年,也升职为定量部门的项目经理,跟客户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了,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品牌主决定选择市场调查公司,要经过比稿环节,这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做分析员时,我只负责其中一小部分,做了项目经理以后才发现比稿几乎就是完成一个小项目,特别辛苦。”

篇3

C=CBNweekly

R=Travyn Rhall

整个广告行业在建立之初就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如何理解消费者?在此基础之上,随着广告行业的分工日趋精细化和专业化,衍生出了众多细分环节,其中以采集和分析数据为主要服务的市场调研公司几乎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最前端。过去5年中,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科学广告”理念在全球逐渐受到重视,全球几大广告业巨头都在扩充旗下市场调研公司的实力。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带来的冲击,品牌,尤其是传统零售业(它们也同时是最大的广告主)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需要重新认识市场。Millward Brown的全球CEO Travyn Rhall认为,未来数据本身将不再是终点,而是起点,品牌需要的是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海量数据提炼出有效的商业解决方案。

C:过去数年中你感受到在市场调研领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技术吗?

R:这个行业进步的主要驱动力是品牌的期待发生了变化。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过去市场调研公司更注重工具和方法论,收集并且分析数据是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主要服务。但如今品牌对市场调研的期待不再满足于只是提交一份详尽的数据分析报告,解释现在市场发生了什么而已了。毕竟现在不少品牌都在搭建自己的大数据库,追踪自有渠道里的消费行为,如果是零售品牌,还有来自尼尔森等其他专业机构的数据。因此我们现在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顾问,告诉品牌你可以把哪些数据运用在哪些方面,我们会将所有不同来源的数据分析整合成一个简洁有效的商业解决方案,数据只是一个开始和基础。这个新定位对于传统的市场调研公司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组织架构,招募更多在解决商业问题和市场营销方面更有经验的人才'而不只是分析数据而已。

C:这一变化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竞争对手,包括一些品牌咨询公司,甚至是一些技术公司?

R:的确。这个领域现在有非常多的参与者,尤其是谈到大数据,人人都知道它在未来的潜力,而包括IBM、一些咨询公司也都加入其中。对于品牌来说它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哪种类型的合作伙伴,但在我看来IT公司和咨询公司最大的局限在于它们并不懂得如何抓住消费者,而一切的数据最终都是要落到消费者洞察这一层面上的,这也是我之前说的市场调研公司如今要着眼于提供打包式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原因,运用我们在市场营销和品牌传播方面的积累。市场调研这个行业最初就是建立在理解消费者的基石之上的,因此它永远会在整个商业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篇4

一、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就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一致。

为了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应包含在课程目标中。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的能力。它属于社会以及方法能力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同时也属于抽象后的专业能力,该能力重点关注的是:在个人的岗位出现更换或是其劳动组织出现变动的情况下,员工仍然具备在这方面的能力,面对新生地工作条件与本身的职业知识技能存在差距时,不会慌乱而不知道怎么办,反而会根据其转变后的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本文将关键能力理解为在学习、计划、工作中的独立能力。上述能力都应该在课程培养目标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课程的执行中更好地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的设计要以职业活动作为其核心

要想获得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就必须要依赖于课程。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形成。“学习领域”创建的基础是从某一工作具体过程出发,确定要完成此工作应该采取的行动,按职业行动体系来组织和建构复杂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领域”的创建,在课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做法如下:

1.课程设计理念

在《市场调研》课程中课程设计本着内容编排按照市场调研工作的“程序编排”、能力培养按照工作岗位的要求确定、教学实施通过实际的项目载体实现、学生学习在任务驱动下完成的设计理念设计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即对工作程序的划分和提炼的前提是对市场调研工作的了解,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序化并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能力目标的确定要在了解企业对市场调研工作的需求及岗位对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来对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确定和分析,这些方面要在市场调研中进行,包括各工作程序岗位、流程、能力、对象、方法、知识、职业素养、职责、任务等方面。

对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的覆盖要用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实际项目,然后再由点到面,这些项目组成一个各种各样不同的项目群,最后教学设计的布局渐渐完整起来,让学生对市场调研的工作技巧和方法有所掌握,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实际的训练来达成目标。知识与技能、市场调研过程与方法等组织,给学生规定特定的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这些任务来主动探索研究。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按照确定市场调研工作的典型职业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并构建学习情境二个步骤设计实施方案。

第一步:市场调研工作最具有代表性的职业任务。

在进行一个市场项目的调研的时候,其专业调查人员或者市场调查机构都会通过调研项目测算、市场调研任务的承接、组建项目组、拟订工作计划、签订合同(协议)、市场调研实施、项目验收、提交报告初稿专家组评审、资料处理和分析预测、修改并完成报告终稿等步骤来完成。分析这类工作的步骤,可以总结提炼出6个典型的职业任务。包括:市场调研项目策划与实施方案设计、撰写市场调研企划书、设计问卷、访谈和文献查询、运用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及数据分析、撰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第二步:确定行动领域,构建学习情境。

本课程根据市场调研实际工作程序,将典型职业任务与技能集成的教学内容有机组合为以下的3个主学习情境。

情境1,××休闲服装市场调研项目策划与问卷设计,对典型工作任务:市场调研项目策划与实施方案设计、撰写市场调研企划书;

情境2,大学生通讯市场概况调查,对应典型工作任务:调查问卷的设计、访谈法和文献查询法的应用、撰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情境3,武汉中百光超市连锁营业点经营策略分析预测,对应典型工作任务:运用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及数据分析。

通过结合企业工作流程来确定课程知识目标,通过知识目标确定能力目标,能保证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能是企业所需要的,体现专业用能力的培养。依据能力目标确立行动领域,构建学习情境则主要体现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三、“双元”合作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学校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对企业合格职业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合作关系,培训课程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因此合作双方事实上是通过在对课程的相互配合来完成的。这样做有几大优势:其一,两方的相互协作可以让学生获得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满足企业的职员素质需求;其二,加强社会企业加入其职业教育的观念,通过各个渠道提供支持;其三,双方合作既保证了企业的需求,又符合学校的需要。

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活动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体现出能力培养的价值。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和学生的身份都发生了转变,老师作为指导咨询者的身份出现,学生学习上也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是灵活设计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把学生推动到主体的位置上。

比如,在课程中灵活运用了项目导向法、情境设置法、角色扮演发,设置了7个教学单元,老师的任务是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对学习情境进行构建,然后由行动领域再分解为若干个子情境。根据不同的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工种来模拟工作过程,让学会在参与实践工作中进行学习讨论,对策划行动方案和市场调查知识进行学习。

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改变了教师为主体、过于强调知识传输、学生被迫学习的情况,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在核心能力的培养上也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关键能力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7,(12).

篇5

一、日常工作

在XX年上半年,从总体来讲,日常的数据采集依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数据录入方面,我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在保证速度的同时做到准确录入。在上半年,我参与了第一季度数据报告以及5月份月报的撰写,虽然是常规数据报告,我依然不敢松懈,尽力做到一遍通过,不犯低级错误。

另外,在日常工作之余,也向周*学习了专刊考核方面的工作。考核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以前曾经也接触过,考核规则简化之后,上手更加容易。主要是做到耐心细致就不会出错。

那么,本年度除日常工作外,应中心领导要求,每日由广告部渠道组提供当日未到达名单,由李*和我轮流在系统中查询最后一次投放本报的时间。广告部渠道组提供名单并不细致,加大了查询工作的难度,希望日后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双方可以达成统一,提高工作效率。

二、调研项目

人才招聘行业调研报告:年初,在报社领导的指示下,我和祁*共同完成了人才招聘行业的专项调研报告。本次报告通过对全国人才招聘行业的仔细研究,包括全国媒体人才招聘广告投放情况与沈阳地区媒体投放对比分析,沈阳地区自身招聘行业的特点以及报纸、网络、人才市场等多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XX年招聘行业情况做出了有预见性的预测,并验证了领导的想法。通过撰写此次报告,使我的思路更加开阔,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掌握了一些撰写专项分析报告的技巧,对我日后撰写某个行业的专项报告有一定的帮助。在这里感谢主任对我和祁*的信任和指导。

**电器调研项目:4月份,在领导的指示下,我们与**电器一起合作了一次关于家电行业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方式为街头拦访。关于问卷,个人认为,由于街头拦访形式比较特殊,被访者是在行走过程中,问卷题目应该尽量短小简单。本次问卷题目一共26道题目,包括单选、多选以及复合题目,a4纸打印需要三张。在访问过程中,感觉有些繁琐冗长。被访者大多觉得题目较多,一张问卷访问下来,大约需要10分钟的时间。就日后的调研来看,个人认为,街头拦访问卷一般题目在10-20个问题,a4纸打印2张,访问时间控制在5-8分钟左右为宜。过长会导致被访者的厌烦情绪,在问卷的最后容易随便糊弄了事,影响调研的准确性。虽然调研中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但经过全体项目人员的努力,本次调研项目执行到位,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达到预期要求。

版面监测调研:4月份,与**市场研究公司合作开展了“XX年第一期版面监测调研项目”。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务求使版面调研数据的真实准确。并在6月初召开了报告讲解会。本次报告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定性研究与版面的直观对比,对各部们领导解读报告起到一定的作用。

客户满意度调研:6月末,在集团要求下,和祁*一起完成了《XX年上半年客户满意度调研报告》,为经营工作考核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依据。

发行调研:在XX年初,发行调研已经全部由市场部独立进行,每月进行一周。虽然人员有限,但市场部人员尽出,保证了发行调研的按期进行。就发行调研本身来说,个人认为,由于选择摊点过少,每期报告不免单调重复,在XX年下半年应当改进调研方式,不再单纯进行要报销报的数量,要在原有基础上有计划的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这样可以使得发行调研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三、活动配合与外出培训

在上半年,市场部配合房产专刊部进行了“购房消费卷”活动,在活动结束之后,为领导撰写了《春暖花开购房消费卷报告》,报告以漫画等幽默的方式展示了华商晨报“购房消费卷活动”,并对其他媒体在房产行业方面的政策以及地产商投放广告心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另外,在5月末,在中心领导的指示下,深入研究了**活动,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在部门主任的指导下,撰写了《****》活动策划报告。通过此次报告的撰写,让我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解到自己的工作思路要依据数据而不局限于数据。作为市场部的一员,我要更加鞭策自己,拓展自己的思路与眼界,放眼市场放眼全局。

在5月,我有幸赴北京参加了 “市场研究基础知识培训”。本次培训主要是数据基础分析与处理,在介绍了我们日常工作常用软件execl的同时,讲解了专业的数据统计软件spss的基础操作。这次学习机会对我来说相当珍贵,而这次培训也对我日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希望在接下来慧聪所举办的一系列培训中依然可以去学习参加,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业务能力。

四、展望

从事数据工作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各类调研项目也开展了很多,如何在数据分析与调查研究中更加深造自己,将是我XX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

篇6

关键词:数据分析;教学;管理;质量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雷达图1和表2是某校八年级八班2013学年第二学期的各项数据,均来源于教研室2013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其中蓝色为区常模(区平均T分),绿色为该校平均T分,紫色为该班的平均T分。

从雷达图1可以看出,该校八年级语文、英语、科学和思品学科平均T分超出区常模,数学平均T分与区常模重合,社会学科平均T分低于区常模;八班语文和科学学科平均T分明显高于区常模,也高于校平均T分;该班的数学平均T分略低于区常模和校平均T分;该班社会学科平均T分最低,思品和英语学科平均T分次之,明显低于该班的综合平均T分,更是低于该校的平均T分。综上所述,该班综合平均T分明显低于该校的综合成绩,虽然语文和科学学科总体相对较好,可其他学科基础较弱,偏科现象严重。

从表2可以看出,该班语文、科学学科不仅平均T分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且优秀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关注率明显低于其他学科。

从以上两个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该班学生偏科严重,学科教学和管理存在较大的偏差。

二、原因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访谈和听课,该班学生出现明显偏科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学科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有关。该班语文老师是班主任,是一位年长的女教师,她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管理上都非常细腻、耐心,善于从细处着眼,将教学目标细化成教学中可以逐步落实完成的、易操作的小目标,有的放矢,落到实处。科学老师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女教师,教学和管理手段多样,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注重学情分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优化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注重学生的思维轨迹,深受学生喜爱。而社会、思品学科教师对学生爱有余而严不足,课堂驾驭能力稍显欠缺,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在课堂上比较随意,教学目标落不到实处。英语教师对学情关注不够,与学生关系不够和谐。数学教师不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语言平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三、对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不同视角的思考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全面提高八班的各科成绩,必须根据八班的现状,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深入研究学情,改善师生关系,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

1.班主任充分发挥班集体主要管理者和班级教学主要协调者的作用

(1)班主任充分发挥班集体主要管理者的作用

班主任作榘嗉体的主要管理者,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在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制定精细化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和规范,如预习规范、上课规范、作业规范、自习规范、集队和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规范等,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各项规范,选举一支很强执行力的规范执行者(班级领导核心),最基层的可以同桌之间相互监督,有四人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监督,班干部和团干部对小组长的监督,还有执委会对班干部和团干部的监督,形成层层监督机制,落实班级规范。另一方面,班级每周开展规范之星评选,当选者给予精神奖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树立学生榜样,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2)班主任充分发挥班级教学主要协调者的作用

由于各学科教师自身的原因,一个班级各学科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各不相同,各学科成绩会此消彼长,存在差异,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态度也存在差异,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程度也各不相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偏科问题。所以,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学主要协调者,一方面,班主任在开学初就召开会议,由学生规范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强化规范意识和管理意识。另一方面,每学期要开展教师授课情况调研和学生座谈,注意听取学生对班级管理、对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的意见,及时分析调研情况,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科教师,以便各学科教师及时纠偏改进;班主任还要帮助学科教师解决好师生之间的矛盾或问题,不断清除师生之间的障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科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班主任要运用每一次的质量监控数据,认真分析,撰写好班级教学质量数据诊断分析报告,并召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科教师教学质量分析会,让各学科教师全面细致了解本班的具体情况,包括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各项指标,了解偏科学生和学困生等具体情况。然后,班主任要让各学科教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如从上面的表2中可以看出,数学、英语和社会的优秀率都为0,这三个学科的教师就要把培优作为重要的任务,而社会、思品的关注率远远超出其他学科关注率,严重拖了班级的后腿,帮扶学困生成了社会和思品教师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协调好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宏观分配管理,课余时间尽量多安排给薄弱学科,给薄弱学科提供时间保障;对一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培优转困),班主任列出名单,学科教师实行包干制。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主要管理者和主要指导者的作用

教研组(或备课组)是推动新课改的重要力量,它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是学校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科教学的主要管理者和主要指导者。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应合理安排,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观察同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教学讨论以及共同评课等多种校本培训方式,创建“学习共同体”,指导学科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学科教师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1)组长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主要管理者的作用

①组长要把好薄弱教师的备课质量关

各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实行集体备课制,定期定时按年级备课集体备课,认真组织课程标准的学习,共同讨论教材重点,攻克难点,精选课堂教学材料,研究教法和学法,做好重点知识重点把握,练习(学案)设计有梯度和针对性。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帮助薄弱教师全力备好实用课。

②组长要组织好备课组试卷分析和学科数据分析

利用阶段性检测,及时做好检测试卷分析和检测数据分析。在备课会上,学科教师针对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问题,针对学生答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失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畅所欲言,达到方法与方法的互补,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沟通,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组长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主要指导者的作用

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形式之一。组长要定期安排薄弱教师公开课和不定期进行课堂调研,给薄弱教师多开课和学习的机会。对薄弱教师不定期开展课堂调研,通过听课、观察,及时反馈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薄弱教师改进和提高。如八班社会学科平均T分、优秀率明显低于其他学科,而关注率明显偏高,组长安排该班社会教师一学期多次上公开课,并带领备课组教师对该班社会教师随堂听课。通过课堂调研得知,八班社会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都比较好,每次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过低,课堂管理松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目标落不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备课组利用评课的机会畅所欲言,帮助任课教师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3.学科教师要成为学科教学的反思者和班级管理的合作者

(1)学科教师要成为学科教学的反思者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叶澜教授的这句话道出了反思的重要性。一个教师要提高课堂实效,必须从反思开始。

①学科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反思者

课堂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课前反思既是打好教学准备战的重要环节,又是激活教师头脑的好方式。首先,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在集体备课会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全段学生,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做出适当的调整,所以,研究学情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其次,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恰当。再次,教师还要在课前反思情境是否适用,等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反思教学是否引l学生学习和思维过程,透视学生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过程中正确和失误的轨迹,机智运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对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踊跃发言,认真落实课堂规范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科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和手段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遵循学生认知心理规律;课件、教具的使用是否得当;有哪些学生是没有积极参与课堂,落实课堂规范的;为什么这些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今后上课该采取什么有效手段和方法让他们积极参与,等等。

②学科教师要成为阶段性检测和质量分析的反思者

学科教师应根据班主任提供的班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数据诊断分析报告反思:我所任教的学科与本班的其他学科相比有什么优势?差距在哪里?及时与本班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反思造成差距的原因,寻找突破的策略。

学科教师应根据备课组提供的试卷分析和学科数据分析进行反思:在学科备课组中我的差距在哪里?通过听备课组其他教师的课,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学科教师要成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

①学科教师要成为班级规范落实的合作者

学科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要协助班主任和班级规范的执行者做好班级规范的落实,尤其是预习规范、上课规范、作业规范等,对认真落实课堂规范的学生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树立好榜样;对没有认真执行规范的学生,如上课不积极思考、作业未能按时认真完成的学生及时提醒和帮助,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惩罚,帮助学生强化规范意识,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发言,认真高效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②学科教师要成为培优转困的合作者

学科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要根据班主任和备课组提供的阶段性检测报告和试卷分析,列出本学科培优的学生和学困生名单,与班主任和备课组教师共同“会诊”,及时交流、反馈学生情况和班级管理、教学经验,分工合作,做好培优转困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一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需要班主任、学科教师和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从不同层面齐抓共管,才能有效提高,各科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主编.让教师爱上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卜玉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深化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篇7

(一)大数据环境对财务人才的需求

2008年“大数据”概念运用而生,如今这个概念已经使用到人类发展的各个行业中,大数据有4个特点,分别为多样化、快速化、大量化及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的优势就是在大量数据处理分析上只需要耗费很短时间。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人员需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一是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数据采集能力、数据清洗能力、数据挖掘建模分析能力、数据呈现能力、数据应用与决策分析。比如,具备采集企业财务活动产生的单证能力;能对数据进行识别、校验等能力;能够运用Python等工具建模分析能力;把财务数据通过图表呈现的能力;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力;采用大数据分析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能力。二是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财务人员不能停留在会简单会计核算业务,还要懂得财务预算、财务筹资、财务投资、财务决策。三是财务人员需要懂法律、懂税务。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变革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大数据时代会计职能转变,促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从而实现获得实时信息大数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相关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是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改革,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根据这几年会计行业的发展,有不少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大量重复的会计科目处理渐渐被计算机智能化代替。很多公司已经采用财务智能机器人或财务共享模式,单据和发票只要拍照或扫描自动生成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大数据时代,扩大会计行业的影响,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多技能。社会对会计人员要求提高,促使高职院校要利用大数据运用教学中,培养出新型实用型人才。为响应国家教学改革政策,有些高校增加新专业,如,大数据分析专业,有些高校是开发和建设新课程,如:Python计算机基础应用、大数据财务报表分析、智能审计案例分析、统计学等。

二、大数据背景下会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合理

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对会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对会计岗位需求重新定位。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岗位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Python工具分析海量数据。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有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财务管理等。这些课程设置侧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时间占比不到10%,理论与实践时间设置不合理。另外,目前很多高校会计核心课程未加入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相关课程,还是传统的核心课程。选修课也缺少财务共享课程。因此,开发和建设与大数据相关新的会计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二)教学设备陈旧

目前不少高校硬件软件设备不仅陈旧,而且数量不足,课程软件无法满足学生在机房授课的实践课程。比如,学校由于电脑设备不足,财务管理课程涉及Excel运用知识点,本来应该安排机房让学生实际操作学习,但是除了财务管理专业外都未安排机房上课,而是在普通教室上课。目前不少高校因为资金原因未购买最新的课程软件,导致学生未接触最新的财会技术。如,财务共享软件、财务大数据分析软件等。

(三)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传统

大数据时代到来,企业会计职业发生巨大变革,但好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还是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还是以会计教材知识点为主,教学以课件、板书方式授课。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学生基本上被动学习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压抑学生创造力,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根据调研情况,显示:有80%学生表明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教的理论知识多,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少,教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占比也少;有50%学生表明教师授课方法传统,课堂教授法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比如: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讲授其定义和公式,未从实际生活中举例阐述其关系。另外,教师教学理念传统,教师备课局限于教材,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和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时未采用大数据等分析工具去普及最新会计知识给学生,导致学生还处于会计传统认知,手工和电算化记账。比如,财务分析课程,采用理论教学模式。教材涉及上市公司案例时,基本上以一家上市公司贯穿整本教材,我们知道不同公司分析指标侧重点不同,得出结论也会不同。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市场上有很多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人员如何在海量的财务数据中,分析和整理有用信息,形成一份科学财务分析报告。这些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充分运用财务大数据和财务共享平台去分析。

(四)课程考核不合理

会计课程考核基本采用期末闭卷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比一般在30%-40%之间,期末考试成绩占比60%-70%之间,可见大多数高校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即注重结果性考核方式,轻视过程性考核方式。我们知道会计课程有很多核心课程,比如:财务分析课程一周2节、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一周5节、基础会计一周6节,审计一周5节。虽然不同课程安排课时不一样,但是考核方式基本一致。这种考核方式就未体现出不同课程不同岗位的差异化,显然存在不合理问题。现在不少高职学校期末考试试卷的题型由名词解释、单选题、多项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构成,考试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70%涉及理论,这种教学考核方式不能真实体现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无论从核心课程的时间设置还是课程的内容都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员的实操技能要求。因此,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改进,不仅要合理分配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还要重视考核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时间占总课时比重不到10%,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计划中,把课程实践时间进行调整,有些课程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有些课程适应实训周授课。在大数据环境下,我们还应该增设几门新课,比如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财务共享课程、统计学等。我们要通过新增课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在会计行业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操作,而且还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

(二)购买教学软件

高校教师要教授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财务共享课程时是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否则单纯讲解大数据理论知识,会枯燥乏味,也达不到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目标。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重视教学质量,购买相关大数据平台,组织教师参与新软件操作培训,熟悉软件的运用。这样教师能够有效结合平台讲授相关大数据课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三)改变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进行改变。首先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法等进行贯穿不同知识点。通过项目小组讨论法,安排学生自由分组讨论,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师以任务为导向,引出教学知识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通过翻转课堂法,学生从被动化为主动,学生自己使用大数据相关平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其次,高职教师要学习新的财务云技术,学习新的信息化手段,把课程内容和新财务云技术相结合,制定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案。最后,教师要时刻加强教学反思,如:基于大数据平台,教师要时刻掌握学生对企业财务数据搜集、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要时刻关注和解答学生课后在学习通平台咨询问题等。

(四)调整课程考核机制

学习通平台、大数据平台为教师进行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提供依据。教师借助以上平台的数据,可以轻松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中表现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注意的是,教师在课程考核设置平时分和期末成绩比重时,要根据不同课程设置不同的比例。另外,平时分考核比重建议适当调增,加强过程性考核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建议采用多种方式,可以出一份试卷考试、可以让学生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或论述报告等。期末考试内容不能单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点记忆,而是要考核知识点在实际行业中的运用。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符合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考核机制。

篇8

关键词 市场调查与预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0 引言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场调查与预测已成为现代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企业战略抉择等方面重要信息采集的常规手段。是企业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需求的重要途径。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已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它经管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的基本能力。同时,又为相关专业后续的各专业骨干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按一线营销员与基层营销管理岗位对市场调研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整合而成的。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学者对该课程的建设及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面向应用,注重能力。在实际当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改革基本上围绕此目的展开,如在教学环节注重实践及操作,掌握市场营销实务操作流程和服务技术,形成市场营销或管理专业的技能模式。

尽管在能力培养、独立执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所有程序环节的技能及知识培养方面得到多数课程建设者的共识,但在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教学方法的探索方面还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多年的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谈谈目前在该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些看法。

1 教学内容的再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一个依照,即依照市场调查调查的整个流程来组织相应的教学;二是坚持三结合,即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三是强调三个并重,即实用性与系统性并重、实务与理论并重、技能与知识并重;四是实现四个统一,即教与学、学与练、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相互统一。

1.1 市场调查部分内容的组织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组织形式有二种:一是传统的体系式组织方式,如从绪论、市场调查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三个板块来组织教学内容体系,该组织模式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大多数教材都表现为理论多于技能操作;二是情景式或项目导向式内容组织方式,这种内容组织模式侧重于具体技能的操作,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迅速掌握相应的技能点,当前各类高职院校多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认为,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传统的内容组织方式具有知识点完备且组织系统全面的优点,但由于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导致在技能培养方面反而成了短腿。而采用情景式或项目导向式内容组织方式,具有技能点具体清楚的优点,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迅速掌握相应的技能,其缺点是,过多地强调技能点,而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比较支离破碎,知识点混乱,因此其最大的缺点是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导致学生的迁移能力不强。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在坚持传统内容组织方式下,融入项目式导向。传统的内容注重知识体系,以例题为主,缺乏具体的项目操作,导致学生操作能力低。项目式导向的优点刚好与传统知识体系的缺点相弥补,关键是项目的选择与组织。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好的方式是以一个完整的综合项目来组织全部市场调查的内容,而不要采用各个相互独立的项目来讲授相应的市场调查知识。以市场调查部分的知识教学为例,比如在讲述绪论以后,再讲述市场调查的流程,以后的知识讲授采用按市场调查的流程来组织,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讲授调查方式的选择。引入全面调查或非全面调查等相关知识,其中非全面调查又引入非随机抽样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等知识。然后引入一个项目,让学生进行调查方式的选择。

其次,讲授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这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进行方案设计,一个规范的市场调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在问卷设计部分按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句的设计、选项设计、问卷编排等来进行内容讲授。在方案设计和问卷设计部分的教学项目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然后针对该调查方案设计相应的问卷。

第三,讲授市场调查的数据收集。在方案和问卷设计完毕,要求学生按照既定方案进行问卷的的发放与回收工作。在这部分的内容讲述中分别讲授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如文案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然后通过前面已设计好的项目来驱动学生进行数据的具体收集工作。

第四,讲授市场调查的数据录入与处理。在学生进行数据采集完毕,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数据的录入与处理。在这个阶段,主要讲授的知识点是问卷的回收与编辑、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在这部分内容中首先讲述问卷回收后的审核、校订、事后编码等知识。然后对于审核后的有效问卷进行计算机的数据录入。对问卷进行编码与数据录入是一个主要的技能点,在这里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进行数据录入与数据处理。综观SAS、SPSS,EXCEL等数据处理工具,对于问卷的处理方面SPSS无疑是功能最为强大的,在这方面有许多教学者认为SPSS功能超出了教学需要,而且软件的学习又要占用部分课时,因而选择EXCEL作为通常的学习工具。笔者的观点是,应该从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角度去考虑,不能因为某个软件功能复杂而放弃该软件的学习使用,从行业规范角度上看,要符合社会需求,必须让学生掌握SPSS的基本功能,就数据处理这部分内容而言,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述SPSS的变量定义、添加个案、分类汇总、计算变量、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个案排秩等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即可。

第五,讲授市场调查的数据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各种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方法与技巧,能够将所学理论有创见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怎么做”。 为此,学生在将数据录入电脑后,一个更为重要的技能是进行数据分析,以完成相应的研究目的。统计软件的使用已经成为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无疑SPSS的数据分析功能是最为强大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多数选择EXCEL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使得学生很难掌握相关分析技能,尤其是当涉及大型调查的时候,再利用EXCEL作为分析工具就显得很不专业了。为此,笔者在采用SPSS来进行数据分析时进行有选择的内容讲授,主要讲授单选题的频数分析、描述统计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选题的交叉表分析;非限选多选题的频数分析和交叉表分析;限选多选题的频数分析和交叉表分析。而且从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方面的项目都采用同一个调查项目来连贯的教学,不再是跳跃式的互不相干的项目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具有思路上的连贯性,也容易上手。

第六,市场调查的报告撰写。市场调查的落脚点是提供一份高质量的调查分析报告,这需要掌握相当多的数据分析技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在数据分析阶段多花课时讲述有关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有描述统计分析、推论统计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推论统计分析的有关内容都超出了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因此只能有选择地进行讲述。在统计报告的撰写上,一定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文风,所有报告要用WORD完成,并且要排版规范,所有汇报要用精美、简洁、大方的PPT完成,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通过PPT的演讲回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1.2 市场预测部分的内容组织

当前,几乎所有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材在市场预测内容的编排上都是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这两部分来组织。笔者认为,这种内容组织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学生学过以后只知道有哪些预测方法,也能掌握这些方法,但在实际预测中却不知道选择何种预测技术。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市场预测部分过多关注预测技术类型,而忽视了数据类型。就数据类型而言有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其中时间序列数据由分为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和季度(或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也就是说,对一个预测者而言,他首先面对的是数据,而不是预测方法,只有明白数据的类型,然后才能确定用什么样的预测技术。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关预测部分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我们采用截面数据预测、年度时序数据预测、季度(或月度)时序数据预测这三部分来进行讲授内容的组织。在截面数据预测主要包括各种定性预测技术和主观概率预测法、线性回归法、马尔柯夫预测法等。年度时序数据预测则分为水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年度时序数据来讲述相应的预测方法。对于季度(或月度)时序数据则按按季(月)平均法、长期趋势剔除法这两种预测方法来组织。通过这样的内容再组织,学生能依据数据类型来选择预测方法,不再面对数据茫然不知所措。

2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篇9

关键词:学科服务 模式研究 结构化服务

1 引言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自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馆员服务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指图书馆为配合本校(重点)学科发展战略而提供的一项知识服务。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相比,学科服务更注重主动性和创新性。与学科服务同时出现的概念是学科馆员。学科馆员的职责在于了解并满足学科科研或教学活动中对相关信息资源的需求,主动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为科研用户提供针对性强的知识服务。如何开展科研项目支持工作,正是图书馆学科服务所要研究的内容。本文着眼于国内学科服务现状,分析现有学科服务模式,探索一种基于内容层次的新型学科服务模式,为提供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参考。

2 学科服务模式

学科服务模式是指图书馆为完成学科服务工作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和流程,包括资源建设、学科馆员建设、学科服务内容的细分、学科服务方式的选择及其他与学科服务相关的内容。每一个学科服务模式均有其特定的服务理念,各高校图书馆根据本馆实际工作提出不同的服务理念,从而设立不同的服务模式,如清华大学提出“互动式、合作化”服务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外文图书采选、新材料项目、IEEE UPP项目、学科机构库和学科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实践工作。

2.1 高校学科服务现状调研

本文选取13所高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主要为学科服务(信息服务/读者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执行(开展)方式等,通过访问高校图书馆主页及相关文献信息而得。详细情况见表1。

通过调研发现:

(1)学科服务实践落后于理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多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仍停留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内容上,如基础的“编制资源使用指南、文献传递、外文资源推荐、数据库检索培训、院系联系”等,提供最多的服务内容是“科技查新、论文的查收查引、开展培训讲座”。服务内容多是与图书馆日常工作相关,与资源需求调查与满足相关,可以说,不能代表学科服务“以用户和知识为中心”的宗旨。有的图书馆开展定题检索与跟踪服务,但深入分析后发现,其内容基本是“满足文献需求”和“科技查新”的综合体。真正的学科服务应该是参与到科研队伍中,在科研一线提供(方法技术、资源内容)支持。

(2)学科服务执行方式呈多样性。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一些图书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采用的平台是新浪博客,用户点击“学科服务”链接直接进入博客主页,留言所要咨询的内容,博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信息、分享资源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另一种重要的执行方式是“学科服务梯队(团队)”的组建,队伍由馆员、教师、学生共同组成,分别负责不同的服务内容使学科服务可以顺利开展,服务效果相对较好。其他的执行方式如“学科导航、用户教育、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等丰富了学科服务开展的形式。但是丰富多彩的形式背后,存在诸多问题:博客的方式很新颖,但是点击率不高,浏览全部页面就会发现,所咨询问题多种多样,很多与学科服务不相关;学科导航基本是一个网址的超链接,有的链接到学院网站,有的链接到博客等,而非学科的重点网络资源集合。这样的发现让人深思,到底什么样的服务方式才能很好地表达学科服务的宗旨、传达学科服务的精神?

2.2 学科服务模式现状

2.2.1 学科服务传统模式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主要模式为“学科馆员一院系顾问”模式。学科馆员是指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且具备某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资深馆员,图书馆针对院系专业设置情况将学科馆员安排至一个或几个院系,为用户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知识服务。院系顾问通常由各院系教师和学生担任,院系教师和学生更清楚自身的信息需求,可以配合学科馆员顺利地开展知识服务工作。在调查的对象中,清华大学很好地利用了该模式开展学科服务工作,每一级学科顾问均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每个院系均有具体的负责人。

“学科馆员-院系顾问”模式被多数高校图书馆使用,但是该模式的服务质量缺乏具体的衡量指标,服务层次划分不清晰,服务内容多为资源需求调查及基础培训等,距离真正的知识服务仍有差距。

2.2.2 学科服务新理念

2012年4月11-14日在武汉举办的“2012年学科馆员服务研讨会”,围绕“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模式和最佳实践”展开研讨,来自全国近百个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交流了学科服务的服务模式、任务体系、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技术支撑、效果评价等,探讨了学科馆员服务进一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

目前,学科服务研究主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科研创新的学科情报(知识)服务

支持科研创新是学科服务的最高目标,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方法体系上都有不少成果,但在实践环节却差强人意。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支持科研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配备尖端的情报人员,辅以高性能的管理和分析系统,给中科院的重点学科提供学科分析报告,为科研创新指明道路。另外,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出了“基于资源分析的学科化服务模式,定期出版资源分析报告。支持科研创新的学科情报(知识)服务集成了人、资源和技术三方面的因素。

(2)科研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

这是以技术为驱动的服务理念和模式,中科院国家图书馆的杨志萍研究员在“群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科研群组”概念,构建知识服务平台,实现科研群组的资源交流与共享。

(3)面向科研管理和决策的学科服务

与服务于科研创新的目的不同,科研管理和决策方面的学科服务更多地依赖文献计量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上把握各学科科研力量的分布,包括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学科等方面的评价,为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帮助。

3 新型学科服务模式探索

总结调研发现,当前的学科服务模式比较强调学科馆员工作,而事实上学科馆员限于精力、时间、知识背景等因素,使得受益用户面并不是很宽,因此,有必要改进这种“学科馆员”模式,去探索一种可以利用有限的人力完成更高价值的学科服务模式。笔者认为,针对用户的需求层次和结构进行服务工作的划分,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科服务工作的价值。当前学科服务工作可以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与方法、新的开展方式等。

3.1 结构化学科服务模式理念

3.1.1 基于数据资源,强化分析功能

学科服务注重的是对检索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引文分析、文本挖掘分析等。无论哪种分析,提供数据源是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前提。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包含多个学科类别,或全文或摘要信息均可为开展学科分析提供支持,除了图书馆所购买资源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如Google Scholar等。数据是学科服务开展的必要条件,加之利用现有较成熟技术,相信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科服务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掌握简单易操作的分析软件,加强数据的分析工作。

操作简易是指各种可用于学科服务的数据分析软件操作简便、易用。许多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CNKI等)带有具备统计分析功能的软件,也有学者开发出了诸多可用于文献(数据)分析的软件,如CiteSpaceⅡ、HistCite等,这些软件能够处理大量的文献数据集,并根据文献引用关系进行学科动向、学科热点分析。此外,有些付费软件功能更为强大,如专利数据分析软件TDA,在出色地完成数据清洗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

无论是开源软件还是付费软件,使用人员经过培训后,都可以掌握使用方法。数据的预处理程序、相关算法已在软件中实现,操作者只需注意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异常系数或数据,并根据经验或专家参与对数据进行调整、解读分析报告即可。操作简便的分析软件可为学科馆员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1.2 满足多层次用户的需求

根据用户层次以及用户对学科服务水平需求的高低,提供结构化的学科服务内容。根据用户层次,作者设计了学科服务内容结构(见图1),并基于该学科服务内容结构对用户进行了调研,发现用户对新型学科服务内容支持度高。用户最关心的服务内容为“热点及前沿探索”,对“学科概貌了解”的需求最低,但也高达51.46%。综合来看,设置的五类服务内容,用户对其需求均较高,此五类服务内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及实现价值。

3.2 结构化学科服务模式构建

知识服务,着眼于知识内容本身。从知识的来源渠道分析、知识的概貌分析再到知识的再创造,都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本文将学科知识服务层次划分为五个层次(见图2)。图2中基础层为最底层,是对学科基础文献的需求,包括文献检索与获取。最高层次是知识的再创造层次,该层次需求量小却要求精准。

现实服务中,不同的知识服务层次对应的用户不同,服务方式与内容也不相同(见图3)。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需求,可以采取不同策略来满足。采取用户分类结合服务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服务,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科服务使用统一模式带来的低效益问题。

在图2的结构化学科服务模式中,开展学科服务,首先是确定服务对象,其次是针对服务对象的知识层次需求,确定服务内容,选择服务方式。

普通用户主要指在校本科生,本科生在完成本专业内容的同时,对知识的需求层次主要是前三层,当然不排除个别的高层次信息需求。对本科生采取的服务方式可以是数据库使用培训、开设数据检索课、一些科技监测软件的介绍及使用培训等。

重点用户主要指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教学人员,该用户群体对知识的需求层次更高些,几乎覆盖全部层次。可以为其提供的服务内容及形式可以是学科定题跟踪、查新等,如果有必要,可以辅助开展信息获取与分析软件使用的培训。

科研团队主要指学科带头人的团队或是其他科研项目下的人员团队,科研团队对信息的需求基本是最高层次需求,所以,针对此类用户可以提供的服务方式为学科跟踪、查新,并积极参与到团队人员中,及时了解项目信息需求并提供相应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在众多的科研团队中,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课题申请阶段的信息搜集、整理与分析,此环节是学科馆员可以参与的。

针对特大项目,可以提供的服务和科研团队类似。重点在于,特大项目可能需要多学科人才,所以,可以指定多个学科馆员参与其中开展项目初期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工作。

4 结构化学科服务模式的潜在优势

4.1 服务策略有针对性

阶梯式学科服务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用户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策略,类似于个性化服务。开展阶梯式学科服务,首先是对用户进行分类,之后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层次,开展相应工作。本科生属于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基础用户,也是图书馆的服务主体之一,针对此类用户应以开展信息素养课程为主。针对重点用户(博士研究生、教师、科研课题组等)则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开展定题跟踪、科技查新、课题前期信息分析等工作。

4.2 促进图书馆健康成长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传统图书馆服务,如搜索引擎替代了传统的卡片借阅服务;网络数字资源的免费使用冲击了图书馆实体书的利用率,由于缺少用户需求,图书馆已终止了很多服务项目。如何让图书馆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笔者认为,高质量的服务内容可以让学生深爱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源与服务,并不断地加以利用;馆员借助阶梯式的学科服务,将图书馆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图书馆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促进图书馆这个有机体健康成长。

4.3 丰富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

篇10

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统计学21世纪人类社会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重要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之一,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经济强力冲击。无论是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分析,还是统计的理论、方法、技术,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给统计学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校的统计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济、金融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针对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了解统计思想,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是摆在统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普及和统计软件普及的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结合统计软件,提高其应用定量的统计模型以及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1 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从而认识数量规律,为企业经营决策等提供理论支持的学科。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4个环节。由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数据的产生、处理方法等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对传统的统计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删减与扩充。

教学内容要做到“三减三增”:减少详细手工计算步骤与技巧,减少复杂的公式推导,改为公式内涵的剖析;减少部分浅显内容,改为自学或课堂讨论;增加“统计学设计性实验”,增加“统计学软件使用”,增加“案例分析部分”。

首先,应删减传统手工统计的部分内容,减少复杂的公式推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统计思想的传播,减少统计公式的推导。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处理数据信息的方法论科学,涉及许多数学公式。但是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来说,学习统计学的目的是应用统计方法来解决经济管理类问题。如果在统计学课堂上强调数学公式的严密推导,一方面与经管类开设统计学的初衷相违背,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统计的信心。对于一些浅显内容,如静态分析指标中平均数、众数的计算等,可让学生课后进行自学。

其次,应该增加与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网上调查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问卷设计、整理、分析的内容。现有的统计学教材几乎都没有提及统计设计,这可能与我国长期使用的统计报表制度有关。统计报表一般由国家统计局设计,层层下发,数据收集者和使用者一般不需考虑统计设计问题。而在网络环境下,不仅抽样调查成为整个统计调查体系的主体,网络调查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学教材中应该增加统计设计的相关理论,包括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在线调查方案、原始数据的在线分类汇总、数据的储存和检索方法、数据分析的计算机处理等的理论。

再次,增加各种统计软件的内容。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关于统计分析软件使用的专门书籍,如excel、spss、sas、statistica等软件的使用手册等,但现有的统计学教材几乎都是理论知识的介绍、统计公式的计算,并没有结合统计方法给出具体的软件操作以及结果说明,这使得理论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最后,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选取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案例非常重要。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可以通过网络选择适合每个不同小专业的特色案例。如对于金融类学生,可以选择证券市场案例;对于营销类学生,可以选择企业调研类案例;等等。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提高,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存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统计学课时只有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应将课堂教学、课外练习、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统一起来。计算机的普及使各个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发生变化,教学方法上出现多样化的趋势。统计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在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后分组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完成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案设计等,使学生真正体验从数据收集、整理到数据分析及解释的全部统计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案例教学

根据经济管理类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选取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专业特色且生动有趣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阐述统计方法选用的条件、背景及分析研究过程。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把所学的统计理论落到实处,使抽象的方法、公式变得十分具体,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基本知识阐述与统计学前沿进展及热点介绍结合起来,这将会使得课堂生动且有时代气息,有助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掌握一些新方法及新观点。

转贴于

2.2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统计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应用,做过多的统计公式的推导显然意义不大。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理念上,应力求淡化统计方法的推导和计算,而重点突出统计思维的建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统计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分析的。现在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量计算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又如动态数列中用最小平方法进行长期趋势测定,手工计算量比较大,尤其在测定抛物线、指数等趋势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最小平方法的基本原理,具体的趋势方程计算通过统计软件完成。

2.3 课堂教学结合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由于统计学课程定量分析内容较多,具体计算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统计软件应用的教学。目前统计软件比较多也比较杂,在选择教学软件时,要注意选择操作比较简单、实用,适用面比较广泛的软件。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使用excel和spss软件。利用spss软件,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数据,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统计分析课程在采用spss软件教学后,可使数据的图表演示、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等整合,理论教学不必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公式的推导和数据的运算上。学生只需要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学会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统计方法的本质。在理论课上,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引出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侧重于分析不同的统计方法其适用条件、适用数据类型,通过案例分析讲清楚相应统计知识的应用,而统计计算则由软件完成。重点说明各种方法使用的条件以及spss输出统计结果的分析,从输出文件中如何得到结论,如何进行合理地解释。

2.4 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来说,学习统计学的目的是运用统计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模拟统计实验;请政府统计部门的人员进课堂介绍统计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统计知识分享身边的实际问题和管理问题。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学生组成团队,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讨论”“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分析”“大学生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等,进行具体的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spss软件分析,选择恰当的统计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建议。

2.5 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应该把教室变成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交流思想的平台,通过网络课堂、e-mail等,把教师的讲授从课堂拓展到课外;把学生的学习从屏幕或黑板拓展到计算机网络;把教学的方式从课堂的面对面拓展到网络的心对心。这样才能使大家对统计学感兴趣,畅通师生交流渠道,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把统计知识的获得从被动的灌入转到主动地猎取。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传达更多的信息,统计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比如制作精品统计学课件,把比较抽象的理论方法形象化,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建设统计学课程主页,链接相关知识和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统计学知识面,了解统计的最新发展和动态;提供分析的背景资料和统计软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攻关、团队合作的精神等。

3 考核模式的创新

在网络环境下,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的教学目标也发生改变,通过统计学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实践能力。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高校统计学课程成绩评定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分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卷面分占总成绩的70%~80%。期末卷面一般也仅限于课本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在考试前忙于公式概念的记忆、课堂笔记的抄写,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正水平。统计学计算量大,短短2个小时的考试,试卷能够涵盖的内容也不全面。因此,在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考试应着重于学生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不转贴于

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闭卷考试模式,而应采取综合考核的形式。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很多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的获得并不是一种直接书本知识的活动,很难通过考试来衡量。平时考核作为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平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上机操作和调研报告。平时作业分为书面作业本作业和电子实验报告两类。书面作业主要有平均指标、变异指标、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等。电子实验报告作业人手一份,各有差异,有利于防止个别学生抄袭作业,提高形成性考核的客观性。对软件操作、调研报告的考核主要是检测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图表、时间序列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等的学习都要结合软件进行。笔者在上课时,主要通过一对一面试提问的方法来确定统计软件操作的成绩。调研报告是考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有效手段,从统计调查设计和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到通过样本进行总体估计、检验等方面均有涉及。这种考核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分工的重要性,还使学生更具有参与感、成就感和现场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调研报告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耗时比较长,建议在讲抽样调查的时候就把选题提供给每个小组,让他们开始进行统计设计。调研结束后,每个小组需要提交调查分析报告、个人评定、小组成员分工等书面材料,根据这些书面材料对小组每个成员进行评分。

期末考试仍然采用笔试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计算分析能力。考试时间一般在2个小时以内,题型设置可以多样化,允许学生携带计算器。最后在学生综合成绩评定的过程中,笔者建议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各占50%,着重对学生基本统计技能的考核,扭转学生“轻平时、重期末”的错误思想,形成主动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