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0:4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操作员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操作员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模式;改革

一、课程考核改革背景

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以平时上级练习成绩、期末考试(笔试)和平时出勤情况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重于理论;而笔试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当今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人人员从事的工作确实跑业务,做销售员,或是跟计算机有一点搭边的文员,却不能胜任一个全职的办公自动化人员。因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理论与实际没法结合。在操作方面文字输入速度慢,不熟悉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熟练办公软件的应用。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尽限于校园内,为考试而考试,例如,有学生平时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期末考试笔试卷面成绩相当不错,但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却通不过,这说明了利用原先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为了更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较高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性人才的目的。为此,将采用计算机一级考试和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为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基本操作的使用;又要检测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OFFICE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教、学、评相互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和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内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合理调配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完成实验的时间,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学习目的。上机实验是以实际教学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相结合,直接明了的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联系,把学生的学与学生平时课堂练习和课外应用相对应。提高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我们采用平时的教材教学与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在平时实验联系中我们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地操作实践,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主动性,直到学生100%掌握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进对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训练和提高,接近职业化教育的事实。

三、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根据历年来,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尤其是职业技校、中专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基础已相当不错,我们对这类学生最关键是在于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虽然没有中专、技校的学生基础好,但高中阶段该课程也是必修课,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

(一)首先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上要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有:信心社会概念、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组成、网络的相关概念,以及office软件的基础应用。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也统一,要把原先先以教材为主的理论课堂教学,或是没有实际操作的虚拟黑板式教学方式,改为实质动手操作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机房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使学生更明确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体现信息教育的特色。

(二)我们对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在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中我们的考核标准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能够有所改变,能真正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以前我们采用平时实践训练、平时的考勤情况以及期末理论总结性笔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压力,自己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是模糊的,但近年了我们应该把学生是否能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否能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认证来作为实质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实质的学到了东西,能熟练的掌握和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在总结性考核时临时发挥失误的影响,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体现了职业化。

(三)我们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报名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等级考试是在十一月中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参加考试,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并不影响学生通过率,因为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在高中阶段已有一定基础,只是进行对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把计算机一级考试放于大一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中旬,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要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差,在第一学期我们将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一致,只是放慢教学的速度,教学过程中会更加详细的去演示每个操作题,当然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是满意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辅导,整个辅导原则是学生自愿参加,辅导内容以一级考试的内容为重点,80%的以上的教学时间是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机房为教学场地,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练习,难题解答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会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已经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四大块分别为:计算机系统操作与使用、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是符合现在社会需求进行培养人才,能完全充分体现职业化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当然,我们照样也对学生进行培训,此类的培训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每个班级的实训周里,我们会重点培训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基本外部设备的使用与一般调整方法、微型计算机文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方法、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处理方法),而其他几点(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与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符由学生自己练习。在实训周里我们将进行实践考试,全部课程结束后组织理论考试。完全符合学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计算机职业化能力水平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四、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结束语

篇2

论文摘要:电算化会计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一个企业内部,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而制定并实施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企业在建立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正确反映.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必然应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1.控制的程序和形式不同。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会计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控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等等,在电算化会计中这些都转移到了计算机内.计算机会自动进行借贷平衡、余额平衡检查等。

因此电算化条件下.企业会计系统的控制由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并存,会计系统控制不但要控制原始数据的输入.还要对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及电算化程序的安全进行控制。

2.控制的内容不同。手工条件下的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针对经济事项本身的交易处理.即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经过有相应权限的人签章.多个业务岗位和多个责任人独立操作而形成明确的责任分工 在电算化条件下.原先应由会计人员按一定程序及授权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业务人员可以利用特殊的授权进行多项业务的操作.甚至不经授权也可进行某项操作,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内容.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会计系统控制也应增加新的内容,如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授权、病毒的防治等进行控制及软硬件、磁盘、软盘的安全控制。

由此可见.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相比较.控制范同更大、控制程序更复杂。它将职能控制与程序控制、人工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相结合,是一种综合性多方位的控制。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电算化会计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一定有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在会计业务方面的经验丰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在计算机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不能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计算机中进行转化。另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维护人员对会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因此软件设计不能满足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需求.或者是软件功能与会计功能相脱离.导致计算机技术不断升级.而会计功能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

2.电算化软件的成本与应用效果不成比例,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上各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向不同的软件开发商购买的.软件版本千差万别.就是同一公司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软件也不尽相同.或是相同软件版本不同。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实现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核算成本。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会计电算化T作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不舍得在软件后期的开发与维护、升级与培训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造成电算化软件强大的控制功能不能被有效地开发利用,形成电算化软件的闲置与浪费。

3.电算化控制制度不完善 2008年 6月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及期 目标、原则、要求等进行了明确.但是企业应如何应对,如何依据规范进行实务操作 .切实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 ,将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财政部 1996年就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企业实现电算化后 .会计部门人员的结构、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却不完善 .给计算机犯罪留下可乘之机。

4.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由于电算化软件本身的缺陷及制度方面的不足给利用计算机犯罪的不法之徒提供 了便利 .超越权 限或未经制授权 的人员可能通过计算机和 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 ,篡改 、复制、伪造、销毁重要的财务数据 ,达到犯罪的目的。据统计 .全世界利用计算机犯罪直接盗走 的资金达 200多亿 .我国金融领域发现的利用计算机作案的经济案件达 l00多起 .从 1986年深圳发现的第一起案件至今 .涉及计算机的犯罪从类型到发案率都在逐年上升犯罪方法和类型成倍增加 可见利用计算机犯罪数额更大 .手段更先进 .方法更隐蔽 ,因此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更大 作为 内部控制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会计制度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 的真实完整。同时还要根据财政部的有相关制定出适合电算化特点的、能够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如何加强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1.在 内控制度上要有新内容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针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的控制.在电算化条件下.由于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原有会计凭证、会计数据的传递方法.原有的授权、审批程序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要求在会计系统的控制制度中增加新的内容.以适应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要求 具体包括计算机的使用、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安装、权限分配、密码设置与更改等规章制度等,通过这些新的规章制度保证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全程受控 。

2.在风险控制上要有新举措 电算化会计使企业的会计核算百高效更准确及时.但也 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营风险,利用计算机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篡改原始数据不易留下痕迹,企业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的特点 .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程序 .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 的安全保护 :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 ;计算机操作员 、系统管理员 、系统维护员的岗位控制;数据备份控制 、凭证修改与删除权限控制,反记账与反结账权限控制.计算机接触控制等 ,只有控制措施得 当,才能降低经营风险 .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3.在人员培训上要有新形式 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机构由财务人员和计算机人员共 同组成 .改变了原来单一的组成形式 .因此在人员的培训上必须对这两方面的人员进行双向培训 .即对会计人员在原有会计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相关知识 的培训 .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电算化的操作和控制:同时对 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人员和计算机的维护人员进行必要会计知识培训.这样会使软件的开发和编制更贴近会计核算T作的实际.更好地发挥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功能

4.在制度 的贯彻落实上要有新措施 会计系统的控制制度不但要与企业的发展同步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已经制定的控制制度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 .不要让制度停 留在纸上 .而是落实在行动中 以甘肃电力公 司财务处处长顾慧娟贪污案为例.她能在短时间内贪污 1707万元 巨款不仅和她本人法制 观念淡薄有关 .也和一些会计人员违犯内控程序进行会计处理有关.试想如果每名财务人员都严格按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处理会计业务 .那么从下属电厂汇往甘肃电力公司的资金就不可能汇到外地的一个股票账户上 .顾慧娟也达不到犯罪的 目的 所 以要在会计人员 当中进行经常性 的内控制度 的学习和贯彻 .使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使会计系统的控制真正发挥作用

篇3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冲击

会计理论与实务是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会计假设的提出,对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这四项假设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使之能够满足互联网上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毕业论文。

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只有在这个假设基础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才有了空间归属。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而来的虚拟企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其"主体"是寿命与空间随时间而变化的松散联盟。对为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而组建的虚拟企业,其会计主体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即相对稳定的联盟体;但对临时组建的寿命短暂的联盟,其会计主体并无多大实际意义。

持续经营假设是主体在今后可预见的一段时期不存在清算与破产的可能。企业资产价值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是采用现行市价;收入与费用的确定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对随时可能解散的虚拟企业而言,持续经营假设将面临挑战。一般而言,虚拟企业的收支在同一交易期间完成,收付实现制相对权责发生制更为合理。此外,对所有会计要素均来自各成员方的虚拟企业而言,采用现行市价法作为计价基础会更好地反映该联盟会计要素的现实质量状况,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电子商务基于高速网络,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虚拟企业就有可能解散,会计分期假设也面临挑战,因而以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更适合虚拟企业。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相对传统要求也提高了,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计量,货币出现无纸化的趋势。此外,电子商务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应变能力、服务质量以及企业竞争能力等的提高,这些因素对信息社会的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却无法用货币计量,因而在计量方面,应附加非货币化的环境信息与报表的附加说明。

电子商务对会计组织的影响

电子商务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的管理与组织的变革。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会计报告等带来的冲击归根到底对会计循环产生了冲击,由此带来了会计组织与工作方式以及会计人员职能的转变。

电子商务对会计组织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上银行使资金结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会计信息的交流更方便和直接,网上交易信息的及时获取提高了财会系统的应变能力。2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地理上分布的财会职能不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3工作任务的调整与合并。面向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许多由人完成的任务由机器自动完成,许多工作岗位将消失或合并。工作任务的改变是组织发生改变的基础。4新的环境产生了对职员的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来完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多种软件。此外,internet上的公司多数是国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涉及不同的语言、商务、会计处理方法和社会文化背景,这同样要求网络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并具有较为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

互联网技术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冲击,促使未来的会计软件必须适合未来会计复杂化、多样化以及网络化的需求。互联网是继PC之后,发生在全球IT领域的第二次产业浪潮,它带来了IT产业以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使电子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生存方式。WEB技术使"大企业变小,使小企业变大"。

网络财务软件,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网络财务软件是电子商务软件的重要构成。为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网络财务软件必须提供全新的特征。首先,从管理方式上,它必须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等管理模式,在工作方式上必须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其次,从软件功能上,网络财务软件必须在现阶段财务软件的基础上提供如远程报表、远程查帐、网上支付、网上财务信息查询等功能,支持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等。第三,网络财务软件必须以网络技术为核心,采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主流开发和运行平台开发和运行。

篇4

一、电子商务与适时生产系统

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供应难以满足每个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消费者不能完全择其所需,只能从效益最大化原则出发,选择使用批量生产所提供的基本满意的产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整个市场进入一个需求多样化时代论文。同时,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使规模个性化的生产成为可能。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必须灵活地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适时生产系统正是适应这种适时适量、需求多变的世界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适时生产系统实质上是一种需求捡动型生产系统,根据“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质量和数量生产所需的产品”的思路,由后向前安排生产,它改变了传统的由前向后的前推式生产方式,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愿望及时得到反馈。如瑞士手表厂商如今能使流行款式的手表几乎完全做到有求立供,供随求变。据估算,适时生产系统已经使发达国家厂商的管理成本骤减40%。如一张订单可以在买方计算机决定购入的几分钟内传至供货商的仓库内,使得资金占用达到最低水平。德国有家服装生产厂商,根据个人的身材和审美差异,能因人而异地设计制做极富个性化的各种时装。顾客只需要在因特网的公司网页上输入自己所需的尺寸、颜色、面料等相关信息,公司即可在三周内向居住在任何国家的客户送货上门,这既实现了零库存,又降低了销售成本。可见,电子商务环境下,适时生产系统将得到充分的运用。

二、电子商务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1、生产费用的归集范围缩小,给传统的标准成本控制或定额成本控制带来挑战。在传统的制造系统下,凡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费用均属生产费用,其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直接计人产品成本。而电子商务环境下采用的适时生产系统实施零存货、零缺陷,强调无附力晰值作业时间的彻底消除,不把有关存货的费用、劣质品的加工改造费用和其他费用作为正常的生产费用,而是将他们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失一样看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也就是说,适时生产条件下生产费用的归集范围比传统成本会计中生产费用的归集范围要小。这将使传统的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定额成本制度和标准成本制度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因为:一是传统的标准或定额成本中很多正常的生产成本,如存货费用、劣质品的加工改造等,在适时生产中被视为浪费。二是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制度鼓励产生有利差异的做法可能损害适时生产系统的目标,如采购人员为获得有利的价格差异,可能会购买劣质原材料或大批采购以获取折扣利益,生产车间为获取吉利的人工效率差异,可能会片面追求大批量生产等等,这必然导致废料、劣质品或存货的增加,从而与适时生产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及零存货的目标相悖。

2.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间发生了相互转化的趋势,产品成本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采用适时生产系统大大提高了成本归集的功能,使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间产生了相互转化的趋势。一方面,单元式的生产代替了部门结构式的生产,产品生产所需的全部加工程序都在一个制造单元内完成,多技能的工人代替了专业化的工人,分散的保障服务代替了集中化的服务,这使得同一制造单元发生的与该单元经营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那些传统上被认为是间接费用的设备修理、维护和折旧、物料消耗等费用均可以直接归属于该单元内生产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成本的可归属性,这样将有利于企业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有利于管理当局据以作出具有充分技术经济根据的决策。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许多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在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成本所占的比重大大减少,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不足5%,而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适时生产系统简化了工序,减少了分工,这和作业流程电脑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一起,使得由少数人控制不同单元的作业成为可能:奁这种趋势下,不但人工成本的比重大大下降,而且它和产品生产的关系也逐步由直接变为间接,再按直接人工成本分配间接费用显然已不合时宜。

3.对成本决策方法的影响。确定经济订货量是进行存货成本决策的主要方法。利用经济订货量计算公式所确定的经济订货量水平能使全年存货的取得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但在适时生产系统条件下,“经济订货量”的方法已不能存在。这是因为适时生产系统要求企业实现零存货,要求每日订货的到达量与每日生产需要量相等,材料每日生产的需要量就是最优订货量,经济订货量方法失去了原有的应用基础和条件。4.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在适时生产系统中,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都实现或几乎实现了零库存,这意味着企业不存在期初、期末存货的成本,本期发生的期间成本就是本期所生产产品的成本。由于生产费用无人为地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变得极为简单,分步法将大大简化。另外,由于适时生产系统采用制造单元组织生产,生产费用将更多地按制造单元而不是按产品批次进行归集。生产批量的缩小也使得为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已不切实际,因此,分批法的应用将受到限制。

5.对成本报表的影响。成本报表是内部报表,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新建立的网络财务系统对企业发生的网上交易等经济业务,可以及时生成会计信息,企业在任何时点均可提交满足管理者需要的适时成本报表,为企业管理者及时作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提供依据。

6.对成本会计人员的影响。正如美国《会计杂志》资深编辑罗文所述的“未来的会计人员将充当管理顾问的角色,其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收集、过滤、分析经济资料,并解释信息”。电子商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来完成,这就要求成本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

篇5

论文摘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机统一。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技能的协调发展。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并举,服务于杭州乃至浙江经济的地方性高职院校;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生物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园林规划与设计等34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 000多人。2004-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4% , 96.3%和98.7%,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称职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在招生一一培养—就业的良险循环中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机统一。

一、开展人才褥求调研,明确专业发展定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经济发达的杭州市,在人才需求的竞争中,虽然有客观上的地缘优势,但有优势并不一定转化为胜势。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居安思危,建立了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进行学校专业设置论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课程内容。学校每年组织教学专业人员深人企业,以浙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为重点,以合作企业为典型“解剖麻雀”,了解社会企事业单位对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培养规格、人才素质等需求和变化情况,主动适应企业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科学规划,突出自我发展优势,明确提出“以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体,以环保、纺织服装类专业为特色,同时加快财经、旅游等现代服务类专业,适度发展化工技术、农林技术等其他类专业”的专业发展定位,重点建设与杭州市和浙江省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与产业发展对应度高、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主要就业指向就是遍布杭州及各区、县的汽车4S店。在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后,机电系按企业之需改革课程设置,侧重于机器拆装及检修、保养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实效,该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还未毕业就被预订。又如调研报告提出,社会急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经过学院努力,上级批复,已于2007年开设此新专业。

二、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面对市场设专业、依据岗位设课程、注重实践抓教学、应对需求育人才”的办学思路,大力开展与企业、与开发区的合作,实施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自1998年以来,学院在122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了协议,其中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38家,既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也为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如管理系的酒店管理专业与杭州华庭云栖度假酒店(五星级)签订订单式校企合作协议,实行“1 +1 +0.5 +0.5"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由学院教师和酒店专家共同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酒店管理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二年,学生在华庭云栖度假酒店“顶岗实习”,由酒店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第三年,前一学期回校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后一学期顶岗工作,其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另一方面,学院加大投人力度,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习条件,目前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90多个,面积达54 000平方米,建成了一批装备水平高、技术先进、颇具专业特色、体现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学院以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园艺技术实训基地为基础,先后与朱忠贤草坪公司建立草坪基地,与广东南天园艺公司进行水培植物开发,与杭州兰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天园园林有限公司、浙江国美园艺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植物栽培、工程苗木养护等实习和生产中心,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站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为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建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内,预计投资2亿元的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已于2007年开工,良好的设施将为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强大的硬件保障。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教学上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本位,以“双证书”制为框架,在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空间构建培养方案。

职业院校推行“双证”制度,其本质是使学校教学与职业岗位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旨在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考核,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要求,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相应证书才能毕业。各系普遍将考证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中,各专业均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如信电系与国内rr职业技术教育领头羊—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引人北大青鸟ACCP课程,开办了北大青鸟特色班,采用3WIH教学法,突出对学生技能、项目经验及职业素质的训练,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职业技能内嵌到课程中,为学生获得国际国内双重权威认证开通了道路,增加了学生在软件企业就业的机会。目前,学院内建有机电职业技能和化工职业技能两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分别对钳工、分析检验工等37个工种开展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近三年毕业生获得“双证”的比例逐年提高,2005-2007年毕业生的“双证率”分别为83.4% ,93.7%和95.3%。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训练与岗位工作经验的积累,学院还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岗位模拟工作室(在学院内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创建模拟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开展与就业岗位相应的实践活动)的设想,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如信电系建立了“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为学校制作海报、改版网站,同时为企业制作软件;管理系成立了“会计工作教室”,让学生从填制凭证、记账、对账、结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一系列企业业务的全真训练,使其真正具备职业岗位能力;旅游专业与杭州走天下旅行社合作在校内组建了学生旅游俱乐部,学校第一年支付一定的“挂靠费”并投资相关设备,由旅行社管理,学生自主经橇浮生旅游俱乐部成立至今,成功完成数十笔业务,极天地锻炼了学生的卖践和创业能力,提高了职业素养。

四、加强双师素质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结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职院校办学的水平和特色。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素质结构。每年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把用人单位意见及时反馈到学校,增加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在业余时间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与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联合搞科研项目。与此同时,开通职教高技能师资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引进一批既具有精湛技术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目前,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刻币的比例达到74:6外,兼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36.9% ,建立了一支具有鲜明高职特色、能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