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配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3:0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配置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域名地址服务器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大潮中,人们不仅重视信息及其集成的作用,而且更加重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集成的反应和运用。互联网上的域名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因此,了解域名及其对应的IP地址的关系,正确地配置域名服务器,就成为设立网站、使自己在Internet上注册的域名得到体现的关键。
1.IP地址
IP(InternetProtocol)地址就是网络协议地址,是分配给网络节点的逻辑地址。这些网络节点可以是网络中的任何一台主机,提供节点之间的交换信息服务。由于在Internet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节点,为了能够在网上找到这个节点,就必须给予标识。IP地址就是一种标识方法,它独立于任何特定的网络硬件和网络配置,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在发送或接收信息时先把数据打包,然后将目标IP地址翻译成MAC(Medi-umAccessControl)硬件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可以把数据包准确地发送或接收过来。
每个IP地址是由4个字节共32位组成,每字节之间使用小数点分隔,一般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ID),即网络ID和宿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ID,而网络上的每个服务器、路由器、计算机等都有一个主机ID。比如202.98.180.194即是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一个WWW服务器的IP地址。
2.因特网域名及结构
由于IP地址全是数字代码,既不直观又难于记忆,因特网在IP地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面向用户的主机名字,即域名。如istiy(InstituteofScientific&TechnicalInformationofYunnan)为我所(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英文缩写。即为我所在因特网上注册的域名,而(主机名+域名)为我所DNS服务器的主机域名,对应的IP地址就是202.98.180.193。
3.域名解析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就是提供域名与IP地址相互映射的网络服务。事实上,DNS是遍布于全世界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主要负责控制整个数据库中的部分段,每一段中的数据通过客户/服务模式在整个网络上均可存取。DNS的数据库结构,同UNIX文件系统(或MSDOS文件系统)的结构很相似,整个数据库(或文件系统)将根放在顶端,画出来就像一颗倒转的树。在DNS中,根的名字以空字符串“”表示,DNS简单地称其为“根”(Root)或偶而称之为“根域”(RootDomain),在UNIX文件系统中,根以反斜杠“/”表示,被称为“根目录”。如图1所示.
图1在DNS和UNIX文件系统中名称的读法
DNS数据库“”
cn
篇2
1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现状
所谓会计电算化就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过程。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对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纵观国内,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2 师资力量薄弱在会计专业中,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因而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主要来自:一方面对原来的会计教师进行计算机和软件知识方面的短期培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计算机的实践知识比较薄弱,只能把计算机当做处理会计工作的工具来讲解;另一方面是授课教师来自计算机专业,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缺乏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而将会计电算化当成软件开发课。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交叉性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整合。再有,近几年会计电算化教师师资队伍比例失衡,老中青教师队伍脱节比较严重,中流砥柱力量日益减弱。
1.3 教学内容落后,方法单一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在这种大环境下,进而带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现实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例如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逐渐成为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与技术的发展速度之间明显存在着差距。导致社会应用水平高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高于教材的内容。在会计电算化课时方面,很多学校给予的课时较少,以及教学软件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简化或省略一些章节和模块的内容。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未很好地融入教学理念。
2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定位不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化时代的到来,会计市场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学生比较认可会计职业,甚至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根本不顾忌自身的教学条件,导致将会计电算化误认为是计算机与会计学的叠加,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就是所谓的既懂会计又会电脑的人。在论及培养目标时,由于对环境以及适应环境缺乏周全的考虑,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难以相互匹配。
2.2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要求,基本会计电算化操作是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所以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仅局限于培养技能,进而满足于通过计算机代替手工做账。着眼于某种商品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使用某种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处理,以及编制报表等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们均只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学习一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实践,并且在一个学期完成这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质量,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应变方面,适应性都表现出不足。
2.3 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条件简陋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现有的校内会计电算化实习实训基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使得会计电算化校内模拟实训流于形式。会计软件的单一,版本的滞后,都给培养条件带来了困扰。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一味地以市场为中心,在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教师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就盲目开设相关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质量非常低。
3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构想
3.1 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严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科学培养人才的首要环节。基本功扎实、操作能力强这是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除具备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构建严谨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理论基础教育,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学扎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来强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操作。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其业务素质是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关键。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其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可以接受财务软件公司推出的师资培训,提高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接受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技能,更新知识结构。其次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建立高水平、高业务能力的“双师”教学团队。再次,让教师走出去,到兄弟院校去学习、交流,赴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取其所长,补己之短,将经验成果融入实践工作。
3.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认为,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第一对于会计电算化原理部分,对于电算化专业来说,这部分知识是基础,专业性相对较强但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所以教学方式主要以实施计算机CAI为主。教师要从整体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形式多样、界面美观、操作简单的教学课件,声形并茂,直观易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第二是财务软件应用,这一部分是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原理,教学方式通常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向学生演示软件操作的具体流程,然后将备份的练习账套通过网络系统传递给学生,结合教师演示的步骤和要点让学生自行进行练习和操作。第三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进行全程跟踪,教学方式主要利用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利用网络软件接收、评阅学生完成的账套,并进行在线评阅打分。
3.4 促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表现为“合作教书育人”与“合作发展就业”。第一,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中去实习,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财务流程和操作技能,比较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异同。学生可针对校内实训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请教专业的会计人员,从根本上消除知识盲区,培养其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其次,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
4 结束语
篇3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是高职信息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对计算机网络的教改措施进行了探讨。
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学科,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社会对网络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门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有极大的影响。文通过分析此课程的特点和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教改措施,并着重分析了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网络多方面实践能力的内容,以达到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课程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也主要包括这两方面:数据通讯技术、网络软硬件技术。其中网络软硬件技术含网络基本结构、拓朴结构设计、设备安装配置、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等。这些内容理论性很强,学起来比较枯燥。掌握好会有一定难度。因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
同时,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势必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本课程具有时效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另外,《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如不同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这些实践性强的内容,光靠课堂上讲是不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也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
2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目前课程的教学存在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方面,网络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适当调整,改变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然后,教学目标方面,高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何完成课程的教学,传授其中的知识点,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适当的关注。与此相对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能否有效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却是招聘单位用人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些能力培养的忽略。对于今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非常不利。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改措施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是高职信息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对计算机网络的教改措施进行了探讨。
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学科,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社会对网络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门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有极大的影响。文通过分析此课程的特点和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教改措施,并着重分析了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网络多方面实践能力的内容,以达到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课程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也主要包括这两方面:数据通讯技术、网络软硬件技术。其中网络软硬件技术含网络基本结构、拓朴结构设计、设备安装配置、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等。这些内容理论性很强,学起来比较枯燥。掌握好会有一定难度。因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
同时,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势必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本课程具有时效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另外,《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如不同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这些实践性强的内容,光靠课堂上讲是不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也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
篇4
一、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投入力度
在当前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需要企业逐渐提升对软硬件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中小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管理水平较低,许多软硬件的投资力度较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企业当前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二)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
当前的计算机信息化与应用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点,比如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没有正确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去促进企业的运行,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使得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模式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较为片面
在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只应用于部分部门较为落后片面,例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只注重对财务状况的信息化管理,而销售和生产部门总注重生产技术和销售技术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没有把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联系,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不完善的,导致企业的管理散乱,无法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2]。
二、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一)抓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点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抓住建设的重点,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能够提高掌握能力,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投入适量的资金,软硬件设备进行完善,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得以提升。
(二)寻找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建设的过程中,要寻找建设的突破口,进行信息化建设,虽然当前的企业发展不平衡,存在众多的问题,但是,在应用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时,要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来进行计划,把企业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优点和特色,融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强化企业的薄弱环节,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制定规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措施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信息化建设能够与企业的战略进行有效的融合,全面分析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比如企业的使命发展前景怎么与计算机和信息化建设相融合,除此之外,管理者要充分把握企业当前所处市场环境中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为企业的发展做好准备,综合的利用信息化来分析关键业务流程和企业的需求,了解企业的优点和弱点,通过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建立关系,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资源能够推动企业不断的发展,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四)促进企业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运作机制的完善
企业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长期的规划,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由专业的专家和人员组成共同的贯彻落实建设资金问题[3]。同时,针对于大多数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没有达标,主要是因为缺乏一定的资金,所以在进行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中,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做出合理的预算,根据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时,资金能够达到企业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使企业的基础工作能够得到开展。除此之外,在企业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建设的过程中,建设电子商务的网站能够使企业的合作范围拓展。其次,要建设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五)提高企业人员对信息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技术应用技术的过程中,要提高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使企业能够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来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奠定人才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把信息化建设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手段更好的去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内的员工要熟练的掌握现代化技术,增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实现内外部信息化管理模式优化。
计算机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胡晓锋.浅议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8.
[2]卢宜.浅议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J].南方农机,2019(05):106-107.
篇5
关键词:微灌,计算机控制,推广应用
1.工程概况
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是中国黄金桃之乡,优质黄金桃种植生产基地,该项目位于黄庄镇东北部黄金桃主产区,控制灌溉总面积4000亩,项目区原无灌溉设施,经常遭受干旱威胁,严重威胁黄金桃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实施了计算机控制微灌工程项目,共建成了中心控制管理房及附属设施1处、蓄水池5座、各类灌溉管道 40km。自动控制部分安装中心控制计算机1套,在田间埋设各类控制信号模块40个、进口2英寸电磁阀40个、土壤墒情传感器4个;沿干、支管道铺设电源线、信号线、计算机网络线、电磁阀控制线8km,金属屏蔽管3km,在支管管道安装水表、压力表等量测设备,另外还配备UPS电源、避雷器等稳压和过电压保护装置。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2.1 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是接收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当采集数据达到土壤含水量下限值时,控制系统发出开阀指令,控制器打开电磁阀门,按照预先设定的灌水强度和灌水量进行灌溉,本组灌溉完毕打开下一组电磁阀,同时关闭本组电磁阀,直到整个灌溉过程结束。在整个灌溉过程中,灌溉强度、灌水量均可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当时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人工设定。系统可对土壤含水量、管网压力、流量、灌水量等进行实时控制,并将灌水时间、日期、灌水总量等数据存储并可随时打印。
2.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置
自动控制系统由上位机和采集控制模块相结合,是目前配置较为可靠的方案。采集控制模块对于系统的扩展灵活方便。土壤水分传感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其灵敏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能否适时启闭供水设备可靠灌溉。论文格式。管道上的电磁阀均按照预先分组连接到控制模块上,启闭受计算机软件控制。
2.3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功能
系统软件分为上位机监控软件和采集控制模块软件两部分。上位机软件包括通讯程序、监控画面和打印程序。采集控制模块采用梯形图编写。
系统硬件设计按功能可划分为监控、控制两部分。系统监控部分由上位机和打印机组成,用来实时处理采集控制模块采集的数据并据设定值进行逻辑判断,向控制站采集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命令。系统控制部分由采集控制模块、土壤水分传感器、压力流量传感器及电磁阀等组成。该部分作用是采集流量压力信号并送入上位机进行处理,同时执行上位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对电磁阀进行控制操作。
3.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1 自动化控制系统站点布局
整个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内,控制灌溉总面积4000亩,全部采用小管出流灌溉,分布于项目区内的5座蓄水池为灌溉水源,由安置于中央控制室内的计算机分别负责控制5座水池按需供水。每种灌溉区域和每座水池都安装一套中心测控单元——测控终端。包括:采集控制模块,用来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驱动任务;传感器,完成数据测量与传输任务。测控终端通过Rs485信号网络与中心控制室内主计算机相连,自动进行数据采集、传输、指令接收和驱动控制,实现远程测控功能,从而使田间地块灌溉自动化。
3.2 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结构布局
由于本项目区周围需灌溉的农田面积较大,各测控点距中央控室距离不等,为此,控制系统采用了二级分布式网络化测控系统拓扑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先进特点:(1)保持网络距离、测控终端的扩展、传感器和伺服机构的增加,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扩大系统规模。(2)不同种类、不同通讯协议、不同传输速率的智能终端共用网络介质,进一步提供了系统扩展的灵活性。(3)部分远程测控终端的故障或脱网维护,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
3.3 自动化控制系统布线
微灌工程中埋设了各类管线,其中有不同管径的灌溉输水管道、强电电缆线、弱电信号线等。现场弱电信号总线采用4芯1.5mm2铜芯电缆,其中2芯传输 24VDC电源,另外2芯传输RS-485网络信号。论文格式。电磁阀驱动线采用每电磁阀1.5mm2的2芯24VAC电缆。通信网络采用RS-485双绞线,通信波特率9600bps、自定义奇校验、帧协议、帧校验格式,自动切换。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本项目系统测控选择了高性价比的测控设备,具有高可靠性、直观性、安全性等特点。系统不但支持测控对象数量、测控终端数量、软件功能、远程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开放扩展性,而且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技术维护工作简单易行,完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野外工作环境要求。本项目实现了以下技术创新:(1)设计了多媒体动画界面,可对全灌区实时动态动画模拟,对灌溉作业远程实时操作。(2)根据作物品种、土壤含水量,编制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避免了大水漫灌和灌水不足,为作物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3)使用了1:1隔离变压器,有效避免了雷击、过电压等强电干扰对设备的损害,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4)测控终端使用了通用采集控制模块代替了传统PLC可编程控制器,既方便了管理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5.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微灌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是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其适用领域内一个很大的突破,实现了根据不同作物不同需水量,实时科学灌溉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论文格式。工程运行证明,该系统具有节水、省工等特点,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果园小管出流与地面灌相比,桃树每亩增产220kg,每亩年节水175m3,节水61%。该工程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深层渗漏和棵间蒸发,节省了水资源。为微灌计算机控制和微灌工程建设探索出了成功经验,推动了微灌技术的发展。
篇6
参考文献
[1]张健康,杨宜康,李雪,刘磊.基于Java3D的地球空间环境可视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01):211-214.
[2]蓝雯飞,李子茂.“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思考[J].计算机时代,2013(01):37-39.
[3]田夏利,李雄飞.Java框架对初级开发者的束缚及化解策略[J].软件导刊,2013(01):57-59.
[4]洪世勇.高Java中基于Socket的网络编程[J].软件工程师,2013(01):61-62.
[5]王循.JavaWeb快速开发框架中部分关键技术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5.
[6]刘艳春,洪晓慧.Struts2框架核心配置文件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02:77-81.
[7]翟剑锟.Spring框架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参考文献:
[1]方世敏.新时期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思考及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5):419.
[2]石冬凌.MOOC对教学带来的思考和启示[J].计算机教育,2014(9):13-15.
[3]刘雅喆,邵国强,张丹.浅谈javaweb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3(3):81-82.
[4]MartyHall.Servlet与JSP权威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HansBergsten.JavaServerPages,ThirdEdition[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6]孙鑫.JavaWeb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吴怡沧.企业门户统一登录的安全实现[J].冶金自动化,2007,S1:585-588.
[2]赵麒,罗军.SSO单点登录解决方案[J].计算机科学,2008,34(7):26-28.
[3]金斌,薛质.单点登录机制的设计与应用[J].电信快报,2007(6):19-22.
[4]金斌.统一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之单点登录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随着无线网络(WiFi)部署的完成,各种传感器的拓展和融合,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具有手持射频识别功能的便携式设备的普及和情境感知服务需求,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是实现智能校园、智能实验室的基础。通过综合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在结合获取信息技术和实际应用需要由物联网架构基础上的感知、网络和应用层,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管理等功能可以实现。
二、需求分析
当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仍然主要依赖于管理和实验技术人员人工管理和组织的规章制度的一般约束管理的传统模式。[1]在传统模式下存在以下问题。1.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软硬件系统欠完善。软件支撑上主要体现功能完备性以及专用性的缺乏。如资产管理、安全、教学和维护等方面,管理对象、过程和效应在系统中未得到体现。硬件配置上信息获取设备较缺乏。如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固定资产的标签存在编码不匹配、缺失等现象。2.实验室管理过程关联存在脱节或滞后。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环节,如设备的核查何租借、申购采购、设备的报废遗失处理、报修维修以及日常维护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排课和上课管理等。3.资源配置有待优化。由于软硬件技术的更新速度,和经费支持的力度的原因,所以存在少数设备功能重叠现象和更新滞后,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有待优化。根扼多数参考文献介绍,目前一般高校普遍采取面向于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加强规章制度、更新人工监督评估方案、设备“标签化”以及投入大量维护经费等已难以从根本上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质量显著提高。[2]目前较为先进的专业实验室管理也仅限于大型仪器设备的人工预约、电子实验室入口电子门禁管理等网络化的管理方式。[3]这些管理方法未能很好的表现现代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性能需求。其根本原因是“人”、“物”分离。
三、实施与方案
在射频识别技术分析基础和实际需求基础上,尝试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改进计算机实验室的有效管理。通过综合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便可在联网计算机前,轻松实现对整个计算机实验室运作情况的实时控制,非常便捷的实现与设备物资、环境以及人员等之间的互动。
图1 射频识别与传统条形码特点比较
从射频识别特点(图1)出发,在计算机实验中心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射频识别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图2)。从实验设备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两方面讨论如何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实施计算机中心管理。
图2 硬件支撑平台
从射频识别特点(图1)出发,在计算机实验中心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射频识别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图2)。从实验设备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两方面讨论如何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实施计算机中心管理。
(一)实验设备管理:(1)资产管理。实验室资产管理包括设备的申购、采购、报废和遗失处理以及资产核查等工作。将设备进行RFID 标签标识,将设备信息更新到系统。确保设备物理存在和电子数据记录的一致性。(2)维护管理。维护管理具体分为报修、维修和维护三个工作环节,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要记录对设备维护的全过程。(3)共享管理。共享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和场所租借两方面。通过实验设备的网上把非教学时段共享,积极寻求与外单位或企业的交流机会,可使设备利用得到提高和有效的经费补充。(4)安全管理。在每个实验室安装实时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连接到局域网,按指定时间段保存视频监控录像。门禁系统可以通过无线感应装置,用来防止设备遗失。对于设备的硬件系统,通过物理加锁的方式实施安全。对于设备的软件系统,通过安装防火墙、硬盘保护卡等方法保证软件系统的安全。
(二)实验教学管理。在实验室管理系统中可以快速合理的进行资源调度策略。依据实验计划,设备完好情况和场地的状态以及其它时间条件约束,生成实验教学的排课表。
四、预期效益
1.提高了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对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2.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系数。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维护和管理方法能减少技术人员的周期安检的次数,降低了技术员的工作强度。3.降低了实验室管理成本。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管理方式,完全省去了从设备的入库、预约租用、登记环节,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指导、监督,以及包括实验结束后的仪器安检、费用结算等一系列冗杂繁琐但又不可或缺的日常事宜。4.轻松实现实验计算机的管理。可即时了解设备状况对投入使用的计算机所处环节、状态,可用时段都可有效地跟踪;对于一套计算机目前的位置,以及租借状态位置都可以予以反映,这是传统人工记录或条码技术无法达到的。
五、结束语
射频识别建立了物理设施和数据管理之间相互的全新关联方式,把在物联网概念中的网络层扩展至感知层和应用层,解决了实验室管理功能的单一性问题,不再局限于设备和资产管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难度,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敬焘.浅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考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2]毛红霞.基于RFID技术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
篇8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调查;改革
1 调查背景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为大力推进上海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于2012年3月19日下发了《上海高校基础实验教学规程》编制工作的通知。规程编制工作分为13个子项目,其中《上海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规程》由上海大学牵头编制。在编制之前对上海各高校当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取得了上海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调查对象是在上海市的包括教育部所属和上海市属各类高校,涵盖985高校、211高校、普通高校、大专高职院校(普通职专)以及民办高校(民办本科和民办职专)。向全市64所高校发出调查问卷64份,回收43份,问卷回收率为67.2%,见表1。整个问卷主要涉及计算机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
2.1 学校的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设计中将国家13类专业分成5个专业大类:经管类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理工类包括理学和工学学科;人文社科类包括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和教育学学科;艺术类包括艺术学学科;医农军类包括医学、农学和军事学学科。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专业分布与教学规模见表2。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校都实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的“1+x”中“1”(即开设“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要求。在调查“各高校按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比例”中,个别高校选择“对部分专业开设”和“其他”,这些高校没有对所有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但从这些学校网站上获取的教学计划中看到真正没有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数量极少。
2.2 计算机课程及体系建设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按专业进行分类教学,但分类教学总体是按专业大类进行,有进一步细化的可能。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真正体现分层教学的高校只占53.5%,因此这方面需要特别加强,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有效使用教学资源。
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和占学分的比例较课堂授课少,计算机基础教学重心偏向课堂理论授课。对上述列表中实验类型的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实验是验证型实验,综合应用类实验与验证类型的实验数量之比约为1:6,明显偏少。对“考核方式”这一项的调查中,92.7%采用统一在实验室上机考试,较少采用提交作品、实验报告、论文等考核方式,学生成绩比重偏向于考试成绩,这与课程实验类型密切相关。
表3显示绝大多数学校开设了操作基础类的课程,近1/4的高校将该类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在选修课中,多媒体类的课程最受欢迎,占全部选修课程的近1/3;而独立实验课程(有独立课程号和学分的实验课程)明显偏少,不到实验课的15%;各高校的教材平均更新频率约为2.5年;教学研讨会“不定期开展”和“没有”开展的高校超过一半;课后辅导方式中主要是安排面对面答疑和电子邮件交流,有专用网络平台的只有22%。没有调查学生需求的高校超过40%,其中普通职专类学校为70%,在各类高校中比例最高;而对学生需求较为关心的是民办本科类学校,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学校的占66.7%。这几个方面各类高校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理工类的专业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通常采用C语言,而人文社科类和经管类常采用VB(包括)语言。
2.3 独立实验课程建设
独立实验课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个技能来实现某个实验目标。这类课程不要求考核理论知识点,往往采用论文、报告或实验结果为考核依据,这对实验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调查发现独立实验的师资力量缺乏,学校对这方面的投入较少,因此开设独立实验难度较大。目前还有42.8%的高校没有开设独立实验课,55.8%的学校没有开设独立实验课的计划,见表4。
2.4 创新型实验课程建设及实验师资培养
大多数学校认为创新型实验不需要对所有学生开设,并认可创新实验中教师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新型实验课程极少,师资培养的投入也最少,见表5。超过一半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指在实验室值守、指导或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教师,这类教师不上理论课或极少上理论课,但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可以迅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5 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硬件建设。
调查数据得出各高校总体的计算机实验设备的规模加权平均约为932台/校。重点高校的设备平均约1111台/校,民办本科排第一位(约1667台/校),第三位是普通本科(约813台/校),下面依次为普通职专(约775台/校)、民办职专(约571台/校)。
各高校可以选修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平均约为2077人/校,平均人机比约为2.23人/机,在同等的教学要求下,人机比越高,说明该学校的设备使用率相对较高。各类高校人机比分别是重点高校(2.92:1)、普通本科高校(2.08:1)、普通专科高校(1.74:1)、民办本科高校(1.30:1)、民办专科高校(1.92:1)。重点高校的人机比是最高的,高于平均水平,而其他高校均低于平均水平。
从表6中可以发现各校设备的平均使用年限约为5.24年,而设备数量的满足程度明显高于设备性能的满足程度,说明有的学校设备更新年限相对较长。根据实际情况建议高校的设备(主要是台式微型计算机)更新年限不超过5年。调查还发现超过一半的实验室存在各种隐患,这些学校需要加强管理和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投入。
2)实验室管理。
职专类高校实验室开放时间绝大多数在8小时以内且节假日不开放,而本科类的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明显高于职专类高校,节假日大都开放。同时本科类的高校对学生免费开放的程度较高,大部分学校实行半收费制(即每学期给予学生一定的免费课外上机时间,超出部分收费)。总体情况见表7。
3)专用实验室建设。
普通实验室通常称“机房”,一般配备台式计算机和局域网(或校园网甚至互联网),对所有修计算机课程专业的学生开放,同时安装硬件或软件保护系统来保证不被病毒感染或学生的误操作导致系统崩溃,因此软件安装繁多。这些限制使得普通机房不能满足所有课程和应用,需要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的专用实验室。
专用实验室又称实训室,是需要特殊的设备或配置建立起来为特定的课程或应用服务的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的明显区别在于硬件或配置不同。如SQL Server实训室可以采用普通实验室的设备,但是其建立的网络环境是不一样的,需要配置SQL Server服务器才能实现C/S模式管理或直接服务器管理,这时的服务器可能不能加硬件或软件的保护系统,以实现软件的全部功能和教学的需要;又如硬件组装实训室,同样的设备在普通实验室是实现软件操作,而这里是实现对硬件的操作,还配备螺丝刀等工具;再如单片机实训室这类用途更加明确的专用实验室。
表8显示专用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的数量之比平均约为1:2.5,相对较小。由于专用实验室规模较小,因此总体上用于专用实验室的设备在数量上相对更少。大多数高校对于建设专用实验室的热情较高,职专类高校已建设的专用实验室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类高校。大多数高校欢迎校企合作建设实验室,近30%的学校已经着手实施。
3 改革措施
调查统计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在所执行的“教指委”的“基本要求”制订于2009年,没有完全覆盖实际教学中一些具体操作内容,如学生计算机实验能力的综合评定方法、实验技能掌握程度具体要求细则等。《上海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规程》的编制正是在“基本要求”基础上,在提倡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趋势下,根据上海高校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尝试。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
3.1 培养稳定、多层次和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实验室管理,专职的实验教师培养存在明显的缺口。虽然实验教学改革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各高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教师的培养进展缓慢,从职业认同、职业发展方向、待遇、培养优先级等方面高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调查结果显示现行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以理论验证型实验为主,综合应用型实验很少,创新型实验几乎没有。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在现行的实验教学中难以体现,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多层次和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
实验教学队伍培养分3个层次。首先,从现有师资中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给予更多的进修机会,强化计算机基础教育;其次,在校内实行跨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培养计划,将各.个专业中专业能力和计算机能力较强的教师组织起来集中培养,实现计算机教育从基础到专业培养的无缝衔接;第三,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人才,注重实验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结合,提升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教学水平。
3.2 建设开放性、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实验平台
调查中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差异化要求十分明显,以往的“大机房”的实验室模式不能胜任新的教学目标的实施,建设开放性、多层次和综合『生的实验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开放性是指实验平台除了在时间和空间上加大开放力度,还需要在管理上实现开放,如制订实验室预约制度、开发网络化实验室预订和管理系统等。
多层次是指实验室建设需要考虑规模大小兼有,通用与专用并重,教学与科研通用。在学校固定拨款的情况下,根据课程体系合理配置实验室规模和功能。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使学校的人才优势和企业的资本优势结合,实现双赢。
综合性是指实验平台能够整合各个特定功能的实验室,除了能够满足整个课程体系的实验教学要求,还能够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和教学研究及管理中提供环境支持。实验室建设需要考虑到教学研究和管理的软硬件开发和配置,如建设学生计算机能力评估体系、网络化教学、教学质量和评估系统等。同时从社会、学校、部门、学院、系以及学生社区等各方面引入各类大小项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些项目驱动类课程属于综合应用型实验课程,以提升学生计算机能力应用为主,内容不限定,统一称为计算机实践课,由实验平台提供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在项目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学分。
3.3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基础实验体系
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施了分类教学,但是在分层教学上实施力度明显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备。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学校的培养目标,也能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同时,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也需要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实验体系为标准。计算机实验体系建设是实现学生计算机能力结构的重点,因此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基础实验体系是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实现课程体系模块化是本次实验规程制订的主要目标,便于高校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和培养目标从同一类课程模块中选择不同内容层次、不同要求的课程。每一模块有其最低要求和能力评估标准。当选定了模块和模块中的课程,所选择的课程集合就形成了符合学校自身教学要求课程体系。这样的设置既能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范,也能保证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色。课程体系模块化也将指导学校的实验平台建设和学生计算机能力评估体系构建。
3.4 建立学生计算机能力评估体系
完善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必然包括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评估体系,用以确定学生在校期间计算机学习计划的基点,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也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能力评估体系是分类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前提,实现这种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上机实验验证,因此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平台就需要建设相应的环境来适应培养模式的改变。
学生计算机能力评估体系是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制订并在计算机实验平台上实现的。课程体系是树状结构,学生能力评估体系与之对应也是树状结构,学生必须通过某课程节点所有子节点课程的评估才能选修该课程。由对应课程的教师组成评估组,可以通过统一标准化机考、提交作品或论文等形式进行评估。为了便于操作,提高效率,我们需要在建立评估体系时确定可评估节点,这些节点由实际的教学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篇9
关键词:校园网络,资源,资源共享,教学支持服务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教育已经由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中心”转向现代化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当前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教学支持服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各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构建校园网络的意义
1.建设校园网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通常认为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互联网的出现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网络系统之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而且将成为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跨入新世纪的“通行证”。可见,建设校园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
2.建设校园网络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将充满残酷的竞争和替代,孩子们的未来将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建设校园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因为21世纪既有来自高科技的挑战,又有来自生态系统、道德危机、情感危机等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我们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
3.建设校园网络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效益和现代化程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变革速度加快,实现教育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就要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配置。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校园网,营造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就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为现代教育增添创新优势。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建设校园网络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很多领域的工作方式先后发生变革,但这种变革在一些学校教育中始终没有发生。许多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来的计算机仅仅用于学习简单的操作和繁琐的程序语言,或者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为应考准备各种“电子题库”,劈头盖脑地压向早已厌倦了题库的学生,结果当然不受欢迎。我们通过校园网络建设的实践认识到: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时;当学生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时,计算机就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虽然学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逐渐熟练运用新技术,但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能力越来越高,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可见,计算机高新科技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还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
1.正确处理好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关系
目前,很多学校建设校园网时容易追求硬件设备上的档次和规模,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建设,盲目认为学校设备高档就是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校园网建设的大忌。从某种意义上说,硬件水平只是一个投入的问题,而软件水平和潜件水平的提高远比硬件水平要复杂得多。科技论文。事实上,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等潜件建设。我们坚持现代教育观念,反对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为传统教育服务;坚持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服务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真正通过项目的培训和管理把潜件水平提高上去,带动软件建设,提高硬件的利用效率。
2.加强潜件的发展是网上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单机全部进课堂的基础上,我们将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首先,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广大师生的观念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通过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讲座、行政和经济手段的制约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
其次,抓好师资队伍培训。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现代化教育要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但学生所学的内容绝大多数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因此,我们对教师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科技论文。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全体专职教师和绝大多数兼职教师都掌握了教学课件的设计编写与制作,他们从会操作到会设计、会制作,从不熟悉、不敢碰到一有时间就在计算机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流连忘返。现代教育技术已渐渐融入他们的教学活动当中。
3.注重硬件与软件的协调发展是网上建设的基础
在校园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其次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放在重要位置,要注重纠正重硬件、轻软件和人才培养的倾向,特别是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应避免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甚至机械套用大型企业网、大学校园网模式,那将会脱离我们电大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结果只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和闲置。我们在摸索校园网建设过程中体会到,我们校园网络的建设应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出发,讲究实效,应以功能作为选择技术和硬件设备的标准,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还必须从学校教育现代化目标出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效益,提高质量。科技论文。实际上我们校园网络建设目标应该是在网络文化的新环境中,超越传统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质变,探索出在多媒体和网络应用中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新模式。因此,在校园网络建设中,我们立足于功能与效益的发挥,选择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建设之路。它是由计算机数据网(运行数据管理软件)、多媒体教学网(运行功能强大的教学软件)和网上电视台(涵盖文字、声音及各种图像和视频信号输出等功能)组成。特别是网上电视台的建立,完全取代了闭路电视网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闭路电视来观看网络课件。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点上深入,面上拓展”,在“用”字上下功夫,重视校园网络关键性的应用软件配置和资源中心的建设,避免了“有网无车,有车无货”和低水平重复开发教学软件造成的人才和网络资源浪费的现象。目前,我们的校园网络配置了较丰富的应用性软件系统,如中央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博实网络信息平台、网络光盘资源共享系统等,这些软件系统在为学校网络管理、信息交流、师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网上运行资源丰富多彩,形成了资源共享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立新等.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2]芦芝萍.中学校园网建设规划与实现 [J].福建电脑,2006 (08).
篇10
关键词:数控设备;网络化;智能控制
机械加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也是衡量国家综合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呈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数控设备在机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采用计算机编程来控制设备的运动和操作,大大提高了机加工的效率和精度,也使得复杂零件的加工成为可能,从而提升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水平。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中数控设备各自独立运行,导致很多设备的利用率偏低,车间生产管理模式落后,因此大大限制了设备的效能发挥也因此制约了企业发展。
1.数控设备网络化的概念及发展
所谓数控设备网络化,就是以网络和通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集成为手段[1],将带有网络接口的数控设备集成到一个网域内,从而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智能调度。1989年,美国启动“下一代工作站/机床控制器NGC”计划,提出了“开放式结构控制器”的概念,随后欧美及日本多个国家加入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并制定了国际标准,为数控系统网络化互联提供了硬件保障。后来,许多著名的数控设备公司推出了智能控制系统,如日本大隈(Okuma)机床公司的“IT plaza”、日本山崎(Mazak)公司的“Cyber Production Center”、GEFannuc公司的“Open Factory CNC”以及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的“Open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等[2]。2002年我国颁布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国家标准,随即国内的系统设备商业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网络数控系统,极大的推动了数控设备网络化的发展进程。
1.1数控设备网络化的实现方式
数控设备经过多年发展,其内部通信的软硬件设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通信接口上看,早期传统的数控设备多数采用RS232串口进行通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档设备自身具备基于以太网的RJ45接口。
1.2基于串口通讯的组网方式
一台或多台数控设备通过自身的RS232接口连接到监控计算机,再用网络服务器将计算机连接到局域网,和网内的工作站进行通讯。对于设备较少的情况,可为每台设备配置计算机,对于设备较多的情况,可将多台设备通过多串口卡连接至计算机再组网[3],以通过减少PC机数量来降低成本。
1.3基于现场总线的组网方式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为多个设备接入网内提供了更可行的方式,诸多数控设备通过一根总线联系在一起,再通过计算机与局域网联接,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减少了成本,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系统分为管理层和控制层,在控制层中,总线通过数字式寻址和通信,将计算机的控制和调度信息传递给分布在上的数控设备,数据实现实时交换。
1.4基于以太网的组网方式
以太网通信方式下,数控设备不再需要通过计算机联入局域网,而是通过设备的RJ45网络口直接联接到局域网中,与网内的计算机、服务器等同级。目前比较先进的数控设备以及数控加工中心多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需要设备具备以太网口,并支持以太网的通讯协议,同时设备内部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据的交互性强,信息量大,抗干扰性强,通过局域网不仅可以实现多台设备的程序分配,还能有效采集设备信息及运行信息,可以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还可以建立智能控制中心,进行设备的自主管理和决策。因此是许多现代化工厂最为亲睐的方式。
2.数控设备网络化的系统构建
要实现数控设备控制网络的组建,需要根据实际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网方式,并配置相应的软件及硬件。对于新建的数控加工中心,多数由设备厂家提供完整的组网方案,提供全套产品及技术支持,设备的兼容性好。对于旧有设备的网络化改造,则应分析设备情况,选择最为经济实用的方式。
3.数控设备网络化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目前数控设备多数采用开放体系结构,具备通信接口,使设备组网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大多数企业中网络化数控设备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数控设备联网率低。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数控设备还处于独立运行状态,有的甚至还不具备通信功能。因此设备的落后以及管理体制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数控设备网络化的发展,也因此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2联网的应用性差。绝大多数企业在数控设备的组网应用上,局限于程序的上传下载,也就是实现了部分信息的传递,但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任务调度仍采用人工方式,不能真正实现智能管控,因此对于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收效不大。
3.3数据网络相互独立。很多企业即使实现了数控设备的联网,但与PDM等数据系统仍然各自独立,不能很好的结合,因此也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
随着生产管理理念的提升,数控设备的网络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数控设备网络体系将集成智能调度、设备诊断、远程操作等功能,更好的与PDM、MES等系统相结合,在硬件配置上实现无线网络连接,在软件上可实现设备终端三维模型展示、控制终端实时监控等功能。
4.结论
网络化、智能化、开放化是数控设备以及机械加工的必然发展趋势,未来也必定得到大力发展和普及。数控设备网络化可以实现设备数据采集、生产过程监控、作业智能调度、远程协同管理等功能,对企业实现现代化加工和管理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尚德波.基于网络的数控车间DNC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史晋芳.数控网络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鑫,韩江.浅谈网络化数控加工技术[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0-72.
[4]李微博.数控加工设备网络化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