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10:2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安全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潜在威胁的严重性,因此,计算机安全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势在必行。一般而言,计算机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硬件免于受到破坏、丢失等;而逻辑安全是指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保护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
二、计算机存在的安全威胁
计算机安全威胁的因素概括分为三类:环境因素、操作因素、人为因素。
1、环境因素的威胁
环境因素指计算机所处的工作环境,日常工作中,环境因素对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运行稳定及数据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电源,要有持续稳定的电源电压,最好有UPS,防止突然断电造成硬件损毁或数据丢失。
②温度,计算机理想的工作温度是15℃~30℃,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计算机死机或频繁重启等故障;温度过低对硬盘、光驱中的电机、读写磁头摆臂、散热风扇轴承等机械部件的影响很大,容易造成读写错误。
③湿度,计算机最佳的工作湿度是45%~60%。湿度过高,湿气附着于硬件表面,影响磁性材料读写错误,导致机器金属部件生锈损坏,甚至出现短路而烧毁某些部件;湿度过低、不仅容易产生静电,还很易吸附灰尘。
④静电,对计算机系统来说是最具破坏性,它可能使计算机某些硬件失灵,甚至击穿主板或其他板卡的元器件,造成永久性损坏。
⑤灰尘,灰尘会引起线路板短路、元器件漏电、接触不良、弄脏磁头等。
⑥电磁辐射,一方面包括外界电磁辐射对计算机本身的影响,造成计算机工作不稳定以及元器件损毁,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本身的电磁泄露,会造成信息的泄露。
⑦震动,磁盘驱动器的读写磁头和存储磁盘在工作中的接触是非常精密的,震动会影响磁头、磁盘的读写错误,严重时会损坏磁头造成无法读写数据或使磁盘产生坏道造成数据直接丢失。
2、操作因素的威胁
操作因素是指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及操作习惯,日常工作中,人为操作不当对计算机的损坏时有发生,所以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是必须的:
①开机顺序:先外设(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后主机;关机顺序则相反,先主机,后外设。
②连续两次重新启动计算机时间间隔不应少于30秒。
③硬盘灯在闪动,表明硬盘正在读写数据,此时不能关机和移动机器,否则有可能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
④当系统显示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数据完成时,不要马上取出移动存储设备,等指示灯熄灭后才可取出。虽然系统显示操作完成,但读写设备实际上还要工作1-5秒。
⑤重要资料、文件不要存放在系统(C)盘或桌面上,一旦系统崩溃或是染毒,系统(C)盘及桌面上的数据往往全部丢失。
⑥要装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库,以达到防毒杀毒的目的,同时开启防火墙。
⑦雷雨天气最好不要上网,雷电有可能通过电话线引入Modem,而将Modem损坏。
⑧不要用布、书等物覆盖显示器,避免显示器过热。
⑨不用劣质光盘,尽量少用光驱读光盘,可以把音频、视频拷到硬盘中去,以减少对激光头的损害。
3、人为因素的威胁
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分子直接潜入机房或间接利用计算机系统漏洞及网络漏洞而编制计算机病毒,盗用系统资源,非法获取资料、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等。对于直接潜入机房的威胁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安全防范等措施来实现。而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间接利用系统漏洞及网络漏洞而编制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威胁,此类威胁大多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施的。计算机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对设备的威胁:
①利用TCP/IP协议上的不安全因素,通过伪造数据包,指定源路由等方式,进行APR欺骗和IP欺骗攻击。
②病毒破坏。利用病毒占用带宽,堵塞网络,瘫痪服务器,造成系统崩溃或让服务器充斥大量垃圾信息,导致网络性能降低。
③其它网络攻击方式。包括破坏网络系统的可用性,使合法用户不能访问网络资源,拒绝服务甚至摧毁系统,破坏系统信息的完整性,还可能冒充主机欺骗合法用户,非法占用系统资源等。对信息的威胁:
①内部窃密和破坏,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的泄密、更改记录信息或者破坏网络系统。
②截收信息,攻击者可能通过搭线或在电磁辐射的范围内安装截收装置等,截获机密信息或通过对信息流和流向、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推算出有价值的信息。
③非法访问,主要包括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和合法用户以未授权的方式进行操作。
三、人为因素威胁的应对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防范和减少此类威胁的发生:
1、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
每一个网络使用者都必须要有安全观念和责任心,掌握正确的网络操作方法,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此外,为了保障网络能够安全运行,一方面,对于传输线路应有露天保护措施或埋于地下,并要求远离各种辐射源,线缆铺设应当尽可能使用光纤,以减少各种辐射引起的电磁泄漏和对发送线路的干扰,并要定期检查连接情况,以检测是否有搭线窃听、非法外连或破坏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制裁。
2、运用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网络系统中一种常用的数据保护方式,也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目的是为了防止网络数据的篡改、泄露和破坏,既可以对付恶意软件攻击,又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访问。数据加密主要有四种方式:链路加密,即对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传送到节点后解密,不同节点间用不同的密码,此种加密能够防止搭线窃听;端端加密,对进入网络的数据加密,然后待数据从网络传送出去以后再进行解密,此种方式更加可靠,且易于设计和实现;节点加密,与链路加密类似,不同的只是当数据在节点间传送时,不用明码格式传送,而是用特殊的加密硬件进行解密和重加密,这种专用硬件通常放置在安全保险箱中,是对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链路提供保护;混合加密,混合加密是采用链路加密和端端加密相结合的混合加密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安全。
3、加强计算机网络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正常访问,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根据网络安全的等级、网络空间的环境不同,可灵活地设置访问控制的种类和数量。
4、使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的互联环境之中。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内部网络与外界网络通道之间,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以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当一个网络连接上Internet之后,系统的安全除了考虑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健壮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墙技术完成。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答应,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
5、防病毒技术
篇2
校用计算机是学校公用设施,在使用和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具体表现: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以至维护效率受限;缺乏规范的管理办法;校用计算机更新滞后,设备相对比较陈旧,导致问题机器数量逐年剧增;校用计算机数量庞大且分布较广,增加了维护方面的难度;大多数用机人员只停留在简单操作的层面上,对出现的异常故障束手无策;计算机网络防范不力,使得计算机频繁遭到病毒侵袭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校用计算机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校教学及办公工作,并且可能使学校工作受到影响,降低工作效率,所以计算机的管理和维护就成了校用计算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校用计算机管理策略
1、配备专职计算机管理员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目前一般中职学校都拥有几十到上百台计算机。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单纯的依靠计算机教学部已经很难完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此,建议学校成立专门的计算机设备管理科室,配备专职计算机管理员。这样,整个学校的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工作就能井然有序地,且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计算机存在的问题,保障学校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计算机教学部解决了实际问题,计算机老师能够专心于教学工作。作为管理员,不但需要掌握较高的排障技术,而且还需要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定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竭诚服务。保证在第一时间排障,绝不延误工作。
2、规范计算机的使用原则所谓校用计算机,是供学校教学和办公工作使用的计算机,应该有其清晰明确的管理制度。对于公共的计算机,由于是公用的,往往成为成为“自由操作”的对象,且不具备恢复设备的条件,这样就特别需要使用人员自行遵守用机原则。因此,公用计算机使用人员能够遵守如下原则:加安全防御意识,保障计算机安全运行;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办公计算机的配设目的;严格管理,避免办公计算机陷入公共无序使用的状态;工作人员应自行约束,杜绝工作时间做无关操作例如打游戏、浏览危险网站、下载恶意文件、传输病毒等等;在不能独立解决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与管理员取得联系,切勿擅自操作。如果学校工作人员都能做到以上用机原则,就会大大减少公共计算机故障发生。对于学校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和计算机中心的供教师教学辅助、实验测试和学生实践操作用计算机,都要有较为安全的保护措施,例如在每台机器上应安装硬盘恢复卡,无论学生们在上机时怎么“调皮捣蛋”,都会在关机后自动还原到最初状态,不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3、计算机实行集中管理校用计算机数量庞大,分布也比较广,但是为了便于管理,应采取集中管理办法。这样很多资源可以实现共享,既能提供方便,又能节省开支。例如在文件传输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局域网传输软件收发文件,十分便捷;在文件打印方面,可以多人共享一台打印机,这样能够节省预算等。
三、校用计算机维护策略
鉴于校用计算机使用面广,使用频率高,作用大的特点,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同时更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以保障计算机安全、稳定地运行,为学校工作创造条件。具体办法如下:
1、保障设备及时更新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由于数量庞大,维护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更新滞后,就会导致设备陈旧,为用机安全埋下了隐患,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干扰学校正常工作。因此,日常维护过程中,要重视硬件方面的及时检测,及时做好更新工作,以保持设备的使用寿命。软件方面也应该及时从相关网站更新系统及应用软件,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学和办公工作。
2、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工作人员每天使用计算机,是面对计算机时间是最长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能有效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维护工作。因此,计算机管理科室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培训,规范计算机操作方法及简单的维护方法。同时计算机管理员在维护的过程中,适当地把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维护办法以及注意事项向工作人员做以讲解。久而久之,再遇到类似的故障工作员便可轻松独立处理,而不是束手无策。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故障发生率,还能避免重复维护。
3、校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贯穿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安全问题。所以找到网络安全的隐患并积极预防和维护,就成了维护校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随处可见,例如:黑客制造的共享文件攻击、电子邮件攻击、病毒攻击、口令攻击等;网络软件的漏洞等,这些都给我们使用网络办公和教学带来很大隐患,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例如:机房进出人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安全保障设备制度;意外事故处理制度;重要存储介质维护、销毁管理制度;密钥管理制度等。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尤其是日常维护工作,把网络安全这种意识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确保各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实行;要加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措施例如:定期检测升级;定期日志留存、数据备份;定期认真自查,迅速整改。
四、总结
篇3
1.1结合动态密码来保证移动办公的安全
在对网络安全进行设计时,VPN的客户端在接入单位内部网关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在用户名和密码通过验证的时候,客户的身份才会被认可。因此,这两者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和管理。其中,用户的密码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密码泄露的问题,而用户密码丢失或泄露了之后,就需要进行密码找回。因此,系统在给大量的用户设置密码和对密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会造成管理任务量增加。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少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可以采取为每一个用户设置实名制的认证动态密码。和静态密码比较,动态密码不需要系统管理员和终端客户提前设置,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设置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管理员就不需要为所有用户设置密码,当然维修方面的工作量就会减少。用户在每次使用系统的时候就会自动生成密码,每一次使用的密码都不一样,这样是为了减少密码泄漏,使用户的信息安全得到相应的保障。在客户连接单位内部网络的时候,安全网关会通过网络中的服务器看到用户的信息,然后安全网关就会对用户的密码进行认证,当然这个密码是有时间限制的,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起作用。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户通过密码向安全网关完成自己的身份认证后,安全网关也会把用户的动态密码信息发送到用户自己的手机上,用户只需要将这个密码输入就可以了。同时也需要和单位的安全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保证单位信息的安全性。
1.2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保证移动办公网络的安全
1.2.1终端用户
在网络的构建中,终端用户的构成主要包括无线和有线的终端,这不仅要求用户是安全证书的拥有者,也必须是安全证书的验证者。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安全证书的持有者也是证书实际的拥有者,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对安全证书进行撤销和更新。但是拥有该安全证书的人需要通过网络来验证自己的身份信息,从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相应身份和权限。网络中的无线终端用户可以通过RA向CA申请一个数字证书,通过CA的身份验证之后,才可以得到数字证书,最后将安全证书放在UIM卡中就可以使用了。
1.2.2CA是什么
CA是整个PKI网络系统中执行部门的核心,CA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对网络安全中的申请进行认证,登记用户的信息、用户申请的原因等等,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对,保证证书的安全性;对证书的信息进行管理,避免在证书中出现资料信息重合的现象;在证书的使用过程中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需要保证每一个证书都不会过期,保证网络操作的安全;对于已经过期的证书需要及时的公布,让用户可以在线查询,避免过期后的安全证书带来的风险。总之根据需要对安全证书进行合理的使用和控制。
1.2.3如何处理作废的安全证书
当用户的安全证书出现泄露和丢失时,需要让安全证书在CA中设置的有限时间作废。对于作废的安全证书需要进行这样的处理。首先,需要把CA中办理的安全证书进行作废,这个过程需要在安全证书的作废系统中完成。在CA中建立安全证书的作废系统处理,可以帮助用户查看该安全证书是否是过期作废的证书。为了加强安全证书的安全性,需要对管理安全证书作废的工作环境进行安全保护,以保证安全证书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移动办公中的作用
在移动办公中有很多数据需要保护,例如人事数据、财务数据、客户的信息、知识产权方面等等各类数据信息。这些数据都需要得到安全方面的保障,才能确保事业平稳、快速的发展。
2.1人事数据
一个单位的进步和发展不能缺少人才,每一个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都对单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员工的个人信息都是由单位中的人事部门管理的,一旦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人事数据泄漏,就会造成一些优秀的员工被别的单位挖墙角的风险,本单位就有可能面临人员流动问题,会对单位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财务数据
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财务是重中之重,体现了该单位的实力和价值。资金是单位发展的前提,一旦财务出现了问题,就很容易给单位的经济状况带来一定的影响,有可能造成单位中一系列的工作停滞,不能顺利运转,甚至会导致整个单位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3客户的信息
客户对单位的发展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单位的业务要取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客户资源。客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单位的发展,如果客户的信息被泄露了,就有可能导致客户资源被其他单位抢走,本单位的客户资源减少。所以为了保障自己单位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对自己单位的客户信息进行良好的安全保护。
2.4知识产权信息
在单位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提升单位的竞争力和地位,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不断的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在一个单位中,不能仅仅只注重自己单位事业的发展,还需要对单位中的知识产权进行良好的维护,这些都直接关系着单位的发展。一旦信息泄露或者被盗取,就会给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的单位需要对这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
3加强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网络中的病毒越来越多,病毒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加强信息的管理。计算机在日常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保护,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才能使自己的信息不被盗取。员工在对电脑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要对电脑进行安全检验,尽可能的安装一些杀毒软件,定期查杀计算机中的病毒,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其次,员工在办公的过程中不要随便打开来路不明的软件,以减少病毒入侵的风险;最后,尽可能定期对员工进行计算机使用方面的培训,增加员工对突发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为防止出现电脑瘫痪等情况,单位应该对电脑中所有的数据都进行备份,以防信息损坏、丢失。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电脑中的重要信息增加安全保护,加强杀毒软件和电脑防火墙的使用,建立一套属于自己单位的安全程序,这样才能避免单位信息被泄露、盗取的风险。
4结语
篇4
0day是指那些没有公开因而也没有补丁的漏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未公开漏洞”。0day无外乎破解的意思;最早的破解是专门针对软件的,叫做WAREZ,后来才发展到游戏,音乐,影视等其他内容的。0day中的0表示zero,早期的0day表示在软件发行后的24小时内就出现破解版本,现在我们已经引申了这个含义,只要是在软件或者其他东西后,在最短时间内出现相关破解的,都可以叫0day。0day是一个统称,所有的破解都可以叫0day。0day可以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端则主要包含了HTTPD,FTPD,IMAPD等等。客户端则是主要包括了IE,Firefox,Word,AcrobatReader,WinRAR,Realplayer,Winamp,等等。使用0day的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各国情报机关,在和平时期可以通过各种0day漏洞来获取各种信息,战时除了获取情报外还可以通过0day漏洞展开各种网络攻击;第二类人是黑客,他们的一部分仅仅是进行研究,而另外的一部分利用0day漏洞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而且有很多0day漏洞都是黑客所发现的;第三类是渗透测试人员,利用0day漏洞来测试网络的安全程度;最后就是蠕虫病毒也可能利用0day。使用0day漏洞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有效,很多已经公布出来的漏洞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再有效;逃避入侵检测;很酷,很有趣等等。
二、挖掘0day的方法
作为攻击者,除了需要精通各种漏洞利用技术之外,想要实施有效的攻击,就必须掌握一些没有公布的0day漏洞。而作为安全专家,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在抢在攻击者之前发现更多的未公布漏洞。因此,不管是攻击者还是安全专家,都需要精通漏洞挖掘。漏洞挖掘的方法主要有源代码审核、二进制审核、Fuzzing这三种。源代码审核虽然很重要,但是却非常的耗费时间,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作为基础,否则所取得的效果则会不尽如人意,而且它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有代码。对于一些开源的软件或者是共享代码的软件而言,更容易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漏洞。现在流行的源代码审核软件有FlawFinder、RATS、ITS4、SPLINT、CodeScan等。二进制审核需要有良好的汇编功底,二进制审核也需要提供源代码,并将源代码进行反汇编。而将二进制文件被转换成人可读的形式,这样的代码就可以被评审以查找其中可能包含漏洞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源代码的评审是类似的。Fuzzing是一种基于缺陷注入的自动软件测试技术。通过编写fuzzer工具向目标程序提供某种形式的输入并观察其响应来发现问题,这种输入可以是完全随机的或精心构造的。Fuzzing测试通常以大小相关的部分、字符串、标志字符串开始或结束的二进制块等为重点,使用边界值附近的值对目标进行测试。Fuzzing测试使用的是带有攻击性的用例,测试人员需要实时地捕捉目标程序所抛出的异常、发生的崩溃和寄存器等信息,综合判断这些错误是不是真正的可利用的漏洞。这种方法最早是有BartonMiller、LarsFredriksen和BryanSo在异常偶然的情况下想到的。它的优点是有效、很少出现误报,能够快速的找到真正的漏洞,而且这种方法不论是针对开源的软件或者是非开源的软件都同样适用。它的缺点是永远不能保证系统里面已经没有漏洞。
三、0day的获取
简单而言0day的获取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式:地下交换,这种方式一般包括了IRC、非公开论坛等方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具有一定能力与工具的人并非需要从他人手中获取;第三种是黑市,从黑市上花巨额的代价获取;第四种是漏洞共享俱乐部比如Immunity,$50,000-100,000/年,有一些公司在其网站上对各种漏洞进行明码标价;购买商业渗透工具,例如CANVAS、CoreImpact(?)……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取公开的0day信息,例如漏洞库Securityfocus(Symantec),ISSX-FORCEdatabase,OVSDB,NSFOCUS(最好的中文漏洞库之一),Secunia,SecurityTracker,Securiteam,CVE(CommonVulnerabilitiesandExposure,通用漏洞披露)等等。
篇5
1.1操作系统及配置
首先鼓励并引导用户使用正版操作系统及软件,通过完整的补丁更新,减少计算机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其次企业可制定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基线配置标准,如账号密码策略、端口使用、非法外联、共享、磁盘分区等进行规范,通过操作系统及配置等从基础上可加固操作系统防护能力,有效抵制网络病毒及黑客攻击,减少终端计算机运行风险。
1.2桌面安全软件企业
按照分级部署网络版杀毒及管理软件等终端计算机安全软件,做到每台计算机可管理可控制,并掌握整体终端计算机安全动态。通过桌面安全软件部署,保证病毒定义码和补丁更新,也可自动分发企业定制的安全策略,如安全基线设置、违规接入审计、系统补丁等,保证企业信息安全政策连贯执行,达到统一标准。
2运行环境安全
在终端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中,运行环境至关重要。运行环境主要有物理环境、网络环境等。本文主要介绍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中给终端计算机加几把锁,把握其方向轨迹和动态。
2.1IP地址固定
在网络中,IP地址固定可以解决信息安全事故溯源、IP地址冲突、准确掌握上网计算机数量等问题。实施中通过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技术上在网络设备里通过DHCPSnooping和A-CL列表,实现IP和MAC地址绑定。
2.2控制上互联网计算机
因工作性质和安全考虑,部分终端计算机仅处理企业内部业务不需上互联网。因此加大终端计算机上互联网权限审核力度,技术上实施是在IP地址固定的前提下,在网络设备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或者互联网出口安全设备里进行配置。
2.3部署准入设备
为保证网络安全,在网络边界或内部部署准入设备,设立终端计算机入网规则,如必须安装企业桌面安全软件和配置安全基线等等,通过进程检测合规后入网或可访问关键业务。
2.4部署内容审计系统
在互联网出口边界部署内容审计系统,在线对终端计算机访问互联网的行为进行2~7层的识别,可进行关键字的设置过滤、URL过滤,对于计算机的互联网行为做到可控制、可管理、可审计,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2.5部署服务器
为保证终端计算机上网安全,一般建议在互联网出口设置服务器,用户通过服务器访问互联网。通过服务器访问互联网可以提高访问速度,方便对用户行为进行管理和审计,起到防火墙作用,保护局域网安全。
3安全管理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是终端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准绳。在自身系统和运行环境建设中,技术操作都是通过管理来实施的,因此形成一套安全管理机制并始终贯彻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3.1建立终端计算机管理制度
建立终端计算机管理制度也是终端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措施,如《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计算机工作考核评比细则》《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信息化考核体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形成信息化考核机制,使得终端计算机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3.2提高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力度和深度
在企业计算机安全管理管理中,管理人员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和员工网络安全重视程度,其次定期通过各种手段完成终端计算机安全检查工作,如通过桌面安全系统、审计系统检查计算机违规行为,根据规定实施处罚等,最后安全管理人员要主动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和落实安全整改措施,确保终端计算机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3.3建设完整的计算机实名库
通过建设终端计算机实名库,掌握计算机管理动态,实现计算机资产管理,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实名库建设可采用各单位签字盖章上报、在桌面安全管理系统里注册、定期现场抽查等,从而完成终端计算机实名库的建设。
3.4建立网络建设标准
通过网络建设标准的建立,保障终端计算机安全运行环境,也加强了桌面安全防护体系在网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3.5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化队伍
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安全组织架构、明确组织责任、设置相应岗位,建立一支过硬的专业信息化安全队伍,切实加强计算机管理、维护终端计算机安全。
4结语
篇6
1.1网络入侵网络入侵实际上就是网络中流行的黑客行为,在计算机网络处于不稳定状态时,黑客利用非常高的计算机技术开始间谍活动。一般情况下,黑客的入侵就是为了对某些机构包括银行、政府、公司等对其内部的信息资料进行非法盗取,从而谋取个人利益。网络的入侵也存在很多方式,近年来,网络入侵越来越频繁,对计算机信息网络、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网站进行非法攻击,对国家的安全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造成了一定的人民财产损失。由于黑客的存在,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了巨大隐患。
1.2人为操作造成的安全隐患如今的网络系统在不断地革新和完善,也出现了很多网络系统的保障程序,但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足够的安全防范工作,这也会引起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对于网络安全保障的防火墙,这种安全保障主要依靠的是观察网络来源从而对外界信息造成的一些威胁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做好防护墙服务器具有的辨认工作,就会造成防火墙的保障失去应有的效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也会随之受到威胁。
1.3缺乏系统的防范机制缺乏系统的防范机制主要针对于各种企业单位,在企业单位内部没有建立适当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机制,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检查的程序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促使网络管理者以及企业单位的内部人员出现违法的行为。许多网络犯罪的实例足以证明,由于系统管理制度出现的漏洞才造成了犯罪人员有机可乘。同时,现代化的政策也无法适应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必然需求,在信息立法中还有很多的漏洞。对于计算机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由于网络犯罪没有留下太多的证据,这也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一定的困难。
2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
2.1漏洞扫描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非常复杂的多层结构,漏洞扫描在网络安全进行的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隐患扫描可以形象逼真的对黑客入侵行为进行模拟,对系统设置做好事先的攻击测试,能够有效的在黑客进行攻击以前就帮助管理人员找到计算机网络出现的各种漏洞。漏洞扫描是一种检测安全的技术,对本地计算机或者远程计算机系统通过扫描对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工作,对特定项目的安全信息做好收集工作,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2.2增加密钥为了保证网络信息的完全增加密钥,这种技术主要是对数据信息丢失进行预防,保证整个网络信息以及数据资料都处于安全状态,对网络信息做到非常保密的防护。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增加密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对称加密或者是不对称加密。对具有对称性的信息进行密钥的增加,主要是增加一个密钥或者是解开密码,这种密码存在一个共同的应用程序,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具有的安全性能上,解码以及加密利用的密钥都只能是一个。这样就会使信息得到保障,在进行对换程序中避免出现外泄的情况,从而对网络信息的安全进行保护。非对称信息进行加密钥,在进行解密和加密的过程中,利用的是不同的密钥,一般可以划分为“私钥”以及“公钥”,这两种密钥互相对应,如果某个信息利用公钥进行加密,那么只能利用私钥进行解密,相反,如果利用的是私钥进行加密,那么解密时只能利用公钥。这就在传播密钥的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下图就是进行网络安全认证的一种具体方式。
2.3设置防火墙防火墙主要就是对外地网络与本地网络进行隔离的一种控制策略,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防御系统。按照规定的安全策略对于网络之间传送的各种数据包进行检测,并且提供有效的安全以及审计安装相关的控制点,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判断通信的内容是否安全并且允许传播,能够有效的阻止没有经过专业授权的外部用户对内部网络进行非法的访问,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防火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计算机网络防护工具,具有方便且安全性能高的特点,防火墙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防治局域网被迫受到外界网络进行攻击以及安全侵害。因此,防火墙的引进和使用,对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是防火墙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有效的联动,这种技术的应用最大化的保障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
2.4杀毒软件杀毒软件也就是反病毒软件,杀毒软件的作用就是对计算机中感染的病毒以及一些恶性软件进行及时的清除。同时,杀毒软件还能够进行实时的监控识别、对软件进行自动升级以及扫描病毒的功能,杀毒软件也属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防御系统,这种防御系统被计算机使用者普遍应用。杀毒软件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并能鉴别出敏感数据,对敏感数据施行隔离的有效措施,对来历不明的文件进行权限的设定。
2.5加强宣传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计算机用户宣传安全防范意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所有用户,应该时刻保持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用户需要提高自己的警觉性,在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时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维护,做好防范措施,避免由于个人操作失误带来信息资料的泄露或者破坏,减少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隐患的发生。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7日
一、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
网络威胁是对网络安全缺陷的潜在利用,这些缺陷可能导致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资源耗尽、资源被盗或者被破坏等。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网络安全威胁的种类有如下几类:
(一)窃听。在广播式网络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可以读取网上传输的数据,比如搭线窃听、安装通信监视器和读取网上的信息等。网络体系结构允许监视器接受网上传输的所有数据帧而不考虑帧的传输目标地址,这种特性使得偷听网上的数据或非授权访问很容易而且不易发现。
(二)拒绝服务。当一个授权实体不能获得应有的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或紧急操作被延迟时,就发生了拒绝服务。
(三)数据完整性破坏。有意或无意地修改或破坏信息系统,或者在非授权和不能检测的方式下对数据进行修改。
(四)陷门和特洛伊木马。通过替换系统合法程序,或者在合法程序里插入恶意代码,以实现非授权进程,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五)病毒。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计算机病毒已经构成了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严重威胁。
(六)诽谤。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广泛互联性和匿名性,散布错误的消息以达到诋毁某个对象的形象和知名度的目的。
二、网络安全漏洞
一般入侵者都会寻找网络的安全弱点进行入侵,这样可以从缺口处无声无息地进入网络。因而,开发的黑客反击软件是秉着一个思想:找出现行网络中的安全弱点,通过不断演示、测试这些漏洞,然后针对这些漏洞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漏洞补丁。当前的信息系统安全性非常脆弱,主要体现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有如下几点:
(一)物理安全性。凡是能够让非授权机器物理接入的地方,都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能让接入用户做本不允许做的事情。
(二)软件安全漏洞。“特权”软件中带有恶意的程序代码,从而可以导致其获得额外的权限。
(三)不兼容使用安全漏洞。当系统管理员把软件和硬件捆绑在一起时,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可认为系统将有可能产生严重安全隐患。所谓的不兼容性问题,即把两个毫无关系但有用的事物连接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安全漏洞。一旦系统建立和运行,很难被发现。
(四)选择合适的安全管理。这是一种对安全概念的理解和直觉。完美的软件,受保护的硬件和兼容部件并不能保证正常而有效的工作,除非用户选择了适当的安全策略和打开了能增加其系统安全的部件。
三、网络安全对策
(一)技术层面对策。技术层面上就有好几种技术可以防范,比如:实时扫描技术、实时检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总的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系统管理员和用户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的部门和信息,需做好严格的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二是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三是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四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管理层面对策。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如果只是采用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很难阻止黑客的攻击。还必须采取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可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对计算机用户进行法制教育,并明确计算机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
(三)物理安全层面对策。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环境主要是指机房及其设施,概括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有几个方面,比如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这些都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二是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三是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重要数据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对于区域安全,首先就要考虑物理访问控制来识别访问用户的身份,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其次必须限定来访者的活动范围;再次是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心设备外设置多层安全防护圈,以防止有人破坏;最后是设备所在建筑物要足够牢固,可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
篇8
1.1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一般的用户,数据存储在云中有可能会因为网络中断而造成服务中断,从而无法获取和处理数据,严重时可能导致计算中断或失败。并且在技术层面上也会涉及到安全性的问题,对于些虚假的地址和标识无法有效的进行甄别。因此,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3.2未实现完全保密云计算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还没有实现完全保密,因此导致了一些黑客攻击云计算环境的现象出现。此外还有很多网络病毒也会对云计算环境进行恶意的攻击,其主要原因是用户端设备的不安全性造成的。因此,对于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加密技术还有待提高。
1.3法律监管政策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还没有出台明确且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裁措施。这一问题也是造成当前云计算环境中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因此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完善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侵犯网络隐私的惩戒手段,才能从法理层面保证云计算环境的安全。
2提高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
2.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完善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云计算最终用户的安全操作习惯可以使云计算环境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良好的防范。云计算最终用户应首先从系统的身份认证开始,防范不明用户或黑客的入侵,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2提高网络安全技术
提高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上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身份识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虚拟化安全技术和安全事件处理、应急预案管理、安全审计,以及可用性要求、可移植性要求和可操作性要求等方面。只有网络安全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和应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才能营造一个安全、便捷云服务环境。
2.3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提高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在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高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具体技术和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提高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数据安全性与保密性,其中最为基础的有效方式就是采用加密技术。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实现包括云管理服务器、云存储服务器、云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安全。使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客户端的特定密钥在存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进行非对称加密传输,在数据传输时采用DES对称加密算法。当用户数据需要存储到云计算服务器的数据库时,采用用户端提供的对称密钥进行加密,并能在虚拟环境中使用诸如多重因素身份验证法进行身份验证。这样,云计算安全系统既能保证密钥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又能保证敏感、重要数据在数据存储时的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
(2)采用过滤器技术。通过诸如websense和vericept等过滤器可以很好的监控离开用户的网络数据。并且还可以针对敏感性数据进行拦截和阻止。从而更好的保护数据操作和使用的安全性。
(3)采用数据认证技术。在云计算环境构架中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利用可信算法建立从架构最底层到最顶层的信任关系,然后确定安全服务等级,并针对用户层面的需求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用户提供相应安全等级的服务。最终建立起安全、可信的云计算环境。
3结论
篇9
1.1来自网络系统本身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体系相对来说属于一项比较新型的科学技术,不可避免的存在自身系统的不完善,时下人们常用的许多操作系统都存在网络安全漏洞,比较常见的漏洞来源是文件服务器和网卡用工作站。文件服务器漏洞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主要是指文件服务器运行不稳定、功能不完善;网卡用工作站不当则会导致网络不稳定,缺乏安全策略。再比如一些网站为了增大自身的访问流量,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访问权限,却忽视了访问权被滥用的可能性,给他人以可乘之机。人们通常说说的黑客入侵,就是指黑客利用网络的安全漏洞侵入系统,对人们的基本利益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1.2缺乏有效的监管评估系统
网络安全评估是一种对网络进行漏洞检查,评估系统安全与否并提供相应意见从而提高网络系统安全性能的一种科学、准确的途径,是对现有或将要构建的整个网络提供保障以达到在技术上的可实现性、经济上的可行性和组织上的可执行性。建立完整准确的安全评估是防范黑客入侵最有效的手段。
1.3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与更新的黑客攻击手段
病毒因为破坏力强破坏力大隐蔽性强等原因成为威胁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问题,在威胁网络安全的同时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比如蠕虫与木马病毒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还有些病毒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甚至导致系统瘫痪给人们带来重大损失。再比如,病毒都有很强的繁殖功能,可以通过复制程序的代码和指令再对其进行更改,从而达到破坏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2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急技术
所谓网络百分之百的安全状态是不可能达到的,既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我们能做的只有尽最大可能来避免问题。
2.1配置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尺度,是相对于网站等开放性的对立。通过防火墙可以自主的选择同意访问的人数以及可以访问的区域,拒绝存在隐患的数据用户,尽可能的阻止网络黑客的“来访”,防止其随意篡改网络上的重要信息。拒绝了黑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将会更有保障。防火墙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通过在外部网和内部网之间建立屏障,保护内网免受非法用户入侵;另一个是通过对内网的模块等级划分,按照不同的保护等级设置用户与密码,来应对各种漏洞攻击;还有一个是通过自身的监控功能及时对非法的用户进行安全预警。现存的防火墙主要包括嵌入式防火墙、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等几种类型。
2.2加强入侵系统的检测能力
其实从某些层面上来讲,防火墙的防护属于一种被动的防护,防火墙只有在遭遇外界的“刺激”时才会激发匹配的防护措施。那么,能不能采取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网络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的初级,就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检测,继而对其进行阻止,最终达到有效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基于此,加强入侵系统的检测能力也被提上了日程,人们需要开发一个相对而言能够较为主动地体系对入侵的“刺激”进行预警,并开启一系列应急措施以实现有效地防护。由于入侵检测技术整合了入侵检测、网络管理和网络监控,通过对计算机安全性的检测,可以做到比防火墙更为有效的防止病毒入侵,防止因漏洞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2.3数字加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数字加密技术对网络安全而言重要程度无异于密码对于银行卡。通过对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将系统自身想要传达的信息转换成一种非普遍意义的特殊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信息被非法用户或者黑客盗取,也无法破解出网络信息真正想表达的含义,继而实现保护网络安全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可以效仿金融界,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上。
2.4加大病毒的防范及新的安全工具的开发
除了配置防火墙技术和加强入侵系统的检测能力之外,加大病毒的防范及新的安全工具的开发,如采用集病毒的查杀监测与预防等方面为一体的防病毒软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病毒防范安全工具进行升级;使用有效的漏洞扫描系统对网络中存在或可能存在隐患点进行有侧重点的关注和优化,在日常监测中实现查漏补缺,继而全面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可以采取的其他方式
3.1来自法律方面的保护及约束
为了建立健全安全机制,我国在法律方面已经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为了保证网络安全运行,还需要在加大法律法规力度的同时,在全民范围内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科普计算机网络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给网络计算机运行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发展空间。
3.2采取有效的手段防止IP盗用的问题
在现今的计算机网络当中,早已经不存在一个IP绝对对应一个专业用户的情况,手机等电子产品涉足网络,无形中加大了黑客对计算机网络入侵的风险。要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着在路由器上同时捆绑IP和MAC地址,当这两者的信息不相符的时候,系统自发的进行拦截或者提示警告。
4结束语
篇10
针对上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技术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安全防范技术包括了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杀毒软件技术、漏洞扫描和修复技术、加密技术、备份和镜像技术等。防火墙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进行网络屏障达到维护网络安全的目的。作为安全防范技术的基础,防火墙具有拒绝外部用户访问的功能,并且可以有效地管理内部用户访问权限。防火墙技术具有一定的抗攻击性,分为网关技术、状态监测技术、过滤技术三种方式,网关技术就是对网络数据进行扫描,对用户访问的网站进行保护。状态监测技术指的是监测用户访问时的网络连接状态。过滤技术就是对网络数据的地址(原地址、目标地址)进行过滤,确定数据是否可以通过端口。防火墙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与局域网(企业局域网、校园局域网等)的交接地广泛应用,防火墙技术可以防止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信息外泄,同时具有清除网络病毒,实现网络安全保护。访问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有效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来防止黑客的恶意攻击。访问控制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重要内容,访问控制技术主要针对非法访问网络的问题,对用户身份进行判定进而确定访问者的身份。在身份认证方式首先需要管理员设置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口令,管理员可以定期修改口令以确保用户正常登录,防止黑客的非法入侵。然而黑客可以通过编写木马程序破译口令,仅采用口令登录方式不能有效地维护网络安全,用户可以设置系统文件权限,在局域网内设置网关等方式避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破坏。
与此同时,用户在进行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时,访问控制技术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杀毒软件技术,杀毒软件可以从根本上抵御计算机网络病毒攻击,避免用户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用户使用杀毒软件,通过全面扫描计算机可以检测出计算机的木马程序和病毒,进而查杀计算机病毒文件,达到提升计算机工作效率和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的目的。杀毒软件技术工作时主要借助多引擎保护,全面扫描、系统监控等方法,判断计算机系统中是否存在病毒,从而抵御计算机病毒入侵。漏洞扫描及修复技术,计算机本身具有很多漏洞,随着网络系统的升级,导致系统的漏洞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到木马攻击,引发网络系统崩溃。因此,用户要定期采用安全软件进行漏洞扫描,当发现计算机中存在漏洞时,及时安装必要系统补丁,修复计算机系统漏洞。加密技术,用户需要利用网络完成数据共享,信息交换、文件传输等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网络系统相对复杂,用户的数据信息存在经过未知网络,从而可能发生用户信息外泄的危险。因此用户在进行信息传递时,可以采用信息加密技术确保安全传输,防止信息泄露。加密技术分为节点加密、链路加密以及端到端加密。节点加密就是在节点端口进行加密,有效地保护节点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安全。链路加密指的是数据以密文形式在链路中进行传输,采用这一方式可以确保链路免遭黑客攻击。端口到端口的加密是在数据信息传输的整个过程中都采用加密形式,为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提供保障。备份和镜像技术,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除了上述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之外,还应该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的备份,其目的是为了当计算机系统受到攻击时,通过网络系统备份的数据进行修复,避免网络重要信息的丢失。除此之外,系统可以采用镜像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崩溃时,通过镜像系统可以还原计算机操作系统,保证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