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能力提升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9 14:4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岗位能力提升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岗位能力提升工作计划

篇1

1.1对象

以我校高中起点的2012级高职护生为对象,从同一授课教师班级中随机选择两个班设为实验组(54人)和对照组(52人),共106名护生,其中男10名,女96名。两组护生均为高考统招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课程改革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即课堂讲授—实训室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实验组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分为5个环节:(1)项目导入,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儿科护理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工作项目,对不同工作项目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并提炼出不同的典型学习任务。护生在开课前先了解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典型任务后,护生带着任务在课后自学相关知识。(2)分析任务,制订工作计划。教师布置任务后,让护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护理工作任务展开讨论,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制订完成任务的详细计划,并说明制订计划的理由、依据及可行性,最后形成任务实施计划书。教师对计划书进行初步评判,给出指导意见。(3)讨论任务,完善工作计划。经小组协商,结合护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组员可扮演病人家属、病人、护士等不同角色,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小组按照制订的计划实施任务,探索相关操作步骤的不足,完善工作计划。(4)创设工作情境,完成任务。在模拟病房营造与临床一样的护理工作场景,护生按照儿科护理工作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工作任务。(5)评价交流,提升认识。围绕任务完成情况开展护生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对任务所隐含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将任务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提升护生对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认识。

1.2.2教学效果评价

将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来评价教学效果。(1)期末考试采用同一试卷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实训项目考核时,在临床模拟情景中对护生分项考核,最后取平均分。(2)自制两份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评价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及医院实习结束时分别组织实验组护生集中填写,当场回收,了解实验组护生对儿科护理教学改革的评价情况。两次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篇2

关键词:高职;核心素质;岗位能力;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23-03

包装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岗位能力强的人才来支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包装业普遍存在的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随时面临技术革新和改造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以下简称包装专业)面对包装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包装印刷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是高职院校包装专业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岗位能力是高职生的核心素质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既包括毕业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就业态度、自我形象、岗位能力(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移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政策等外在因素。对企业用人的调查表明,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许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大部分岗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上岗后马上就能胜任工作,并且还强调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并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和岗位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岗位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素质来培养。

二、包装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1.市场调研情况。近年来,包装专业全体教师多次深入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成都永发印务有限公司等3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采用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人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用人情况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包装印刷业最紧缺的人才一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够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行情,能对技术和营销提出改进意见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调研还显示高职院校包装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弱,大多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策划能力不够;文字功底浅,归纳总结能力差,对具体工程技术状况表达不清,甚至词不达意。调研还反映出所有企业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意识、抗挫折能力等非智力素质都有强烈要求。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技术型人才和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包装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迄今已为社会培养了四届,共计416名毕业生,主要在我院校企合作企业就业。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获知,他们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包装产品研发与设计、包装工艺设计与管理、包装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包装印刷生产、包装材料与设备采购、包装产品营销等。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得知,完成包装印刷企业目标岗位任务所需的能力包含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能力即通用能力,是所有不同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制定工作计划、评价总结工作成果、健康管理、求职择业的能力。专业能力即运用包装专业知识和技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能力,包含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如基本的审美、包装材料的选用、通用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计算机排版、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备维护保养、生产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包装结构设计与盒型打样、包装装潢设计、包装产品制作、包装测试与分析控制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是岗位能力的重心部分,是区别岗位和岗位分化的基础。拓展能力即运用各种知识、方法和经验去综合分析判断问题,做出正确决策并实施管理的能力,包括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协调、自主创业等能力。

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由于包装印刷企业岗位能力具有复杂、多层次和交叉等特性,因此包装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学科性,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和主线,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1.理论“必须、够用”,突出实用性。包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毕业生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以“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2.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企业需求反映课程的社会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在课程构建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体系反映课程的教学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支撑作用。个性发展反映课程的教育功能,是课程开发的纽带,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核心作用,对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把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包装材料与测试》、《包装结构设计》、《包装CAD》、《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通过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与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管理与法规》、《包装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专业英语》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拓展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能力递进。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包装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可按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依次展开,并依据每个阶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每个阶段具体对应的课程如表1所示。 4.课程整合。伴随包装技术的进步,综合化、信息化、计算机化已成为岗位新的基本要求。要保障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对能力需求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一是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如把《包装材料》和《包装质量检测》两门分属于理论性质和实践性质的课程整合为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包装材料与测试》一门课程。二是按常见包装材料设置综合性课程,如依据纸张设置《纸盒包装设计与加工技术》、《纸箱设计与成型加工技术》等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5.强化实践操作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验技能训练、实训中心操作技能训练、实习工厂或校外实训基地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中要依据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来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关键技术能力。

四、包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与建议

1.专业培养目标要明确。包装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除了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于产品包装、包装印刷企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的既懂设计又懂印刷,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岗位能力不足,这与“零距离”对接的目标极不适应。所以,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包装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推行“学训结合、学赛结合、学岗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设计任务融入课堂,实施项目化教学管理,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3.重视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点,它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真实环境和具体岗位上开展生产、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获取工作经验,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4.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标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后,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要能体现出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融为一体的岗位能力培养结构。二是要建立量化的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每个教学环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综合评定教学成绩。对学生考核也要结合岗位任务需要的具体知识、能力、素质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专业课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训,完成每个项目后要及时考核,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职高专类学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2]万达.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发展新模式探索[J].中国包装,2009,(04).

[3]徐筱.高职类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包装世界,2011,(07).

[4]吴艳芬.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J].印刷世界,2012,(01).

篇3

关键词: 品牌培育;卷烟上水平;理论模型;品牌培育模型

作者简介:李书惠(1974-),女,山东寿光人,内蒙古牙克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

张淼(1978-),男,山东费县人,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研究方向:科技项目管理;

任刚(1971-),男,山东东平人,内蒙古牙克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39-03

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提出,全行业要以“卷烟上水平”为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 逐步培育出“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力争到2015年实现“532”、“461”战略目标。“卷烟上水平”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目标, 而品牌培育上水平是“卷烟上水平”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国烟草品牌能否发展成为可以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强势品牌,提升品牌培育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品牌培育就是要持续的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它需要通过零售户的柜台和品牌沟通渠道,使得品牌定位能够和消费者预期的利益点达到高度的统一,进而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持久的冲击感。本文通过对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构建了品牌培育的理论模型,明确品牌培育的提升空间才能有目的的实现品牌培育能力的提升。

一、烟草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现状

目前,工商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共同建立一体化营销机制,以“532”“461”知名品牌为主导的品牌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见表1)。品牌培育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距离“十二五”规划品牌培育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第一,品牌数量繁多,集中度低。2011年,全国卷烟交易品牌数量107个,比2010年减少4个,交易的规格数量809个,同比增加55个。品牌数量及规格量都较多,但是集中度不高。全年交易量排名前10位的规格集中度为19.11%,全年交易量排名前10位的品牌集中度为46.82%。

第二,品牌定位模糊,竞争秩序乱。尽管工商企业都在积极进行品牌培育工作,但是有些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存在品牌属性不清、外延模糊、内涵不聚集等问题。随意改变和处置品牌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重产品轻品牌、重品牌形象轻核心价值,使得品牌个性在市场和消费者心中难以建立较为稳定的形象。高档卷烟市场竞争激烈,一类卷烟牌号规格众多,但市场容量有限,激烈的竞争分割了目前现实中有限的市场,品牌培育能力较低,市场占有率低,很难有品牌能够脱颖而出。

资料来源:2012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

第三,市场信息不对称,货源投放节奏不合理。目前工业企业对目标市场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对不同层级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调查不透彻。对目标市场信息采集点不精确,并由此带来货源投放节奏的不合理。比如有些培育初期品牌在宣传等方面进行投入后达到一定的销售量,工业企业急于在周边地区加大投放货源,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这直接影响了终端零售客户的积极性,也扰乱了市场,最后对培育品牌造成不良后果。

二、烟草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的理论模型

目前来讲,品牌培育体系不完善,品牌培育主体不明晰。品牌“属于谁”、“为了谁”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许多品牌培育工作处于此消彼长的状况造成一定的企业资源浪费。基于对品牌培育现状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品牌培育的理论模型,以试图改变上述问题,真正为“十二五”规划的“卷烟上水平”提供有效的卷烟品牌培育路径。我们从盈利性和持续性两个维度将烟草品牌划分为四类(见图1)。它们分别是:Ⅰ型品牌,即低盈利性,低持续性;Ⅱ型品牌,即高盈利性,低持续性;Ⅲ型品牌,即低盈利性,高持续性;Ⅳ型品牌,即高盈利性,高持续性。

盈利是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额,而持续性是指在充足的现金流保证下,卷烟产品的利润率持续稳定的维持在厂商满意的水平。从图2分析可以得出,打造高盈利性和高持续性的双高品牌,是现阶段烟草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的预期目标。从盈利性和持续性角度双向提升,努力实现大品牌,并进一步提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整体实力。

三、烟草工业企业品牌培育模型

品牌培育就是要持续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围绕这个核心我们建立了烟草工业企业品牌培育模型(见图2)。重点从品牌岗位化、岗位标准化、方案评估化和培育互动化来实现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的提升。

(一)品牌岗位化

品牌培育就是要持续的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这就需要有一个持续的人从市场战略把控、规划品牌发展思路和策略,到产品包装定价、市场跟踪等全权负责,将品牌经营与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上,这个岗位可以设置为品牌经理。跨国企业宝洁公司是最先采用品牌经理制的,其品牌经理专门负责某一品牌。作为整个品牌运营的“总司令”,品牌经理被赋予了更多的权限和职责,从通盘的角度全面规划和监督执行与品牌发展密切相关的所有活动。对于烟草工业企业来说,可以借鉴宝洁公司的成功经验,用一个以品牌经理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对企业的各品牌进行建设和培育,这就是所谓的品牌经理制。也就是说工业企业可以为其所辖的每一个子品牌都专门配备一名经理,由他对该品牌的产品测试、研发、销售、物流以及推广全权负责。

烟草工业企业如果要实行品牌经理制,可以构建如图3所示的品牌经理部。共设置六个岗位,包括品牌研发主管、品牌市场主管、品牌销售主管、品牌物流主管、品牌测试主管和品牌传播主管。工业企业的品牌经理作为沟通网络的中心地位,协同各主管致力于做好以下工作:新产品的测试及研发;编制年度营销计划;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并开展市场需求预测;与广告商和烟草商业企业一起研究促销方案;发起对产品的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的经营和竞争战略;卷烟品牌综合分析;卷烟专项市场开拓工作;卷烟货源投放的合理控制;产品包装设计及推广等。

(二)岗位标准化

岗位是人与工作结合的一种方式。岗位标准化突出对人的管理,把人的行为、素质、效率融于一体,合理配置物的功能、状态来达到最佳组合,以确保各项工作做到标准与高效。烟草工业企业的岗位标准化可以从岗位定位、管理程序和操作流程三个角度来实施。

首先,通过岗位定位能够使每个员工真正理解其所处岗位价值所在。具体来说,工业企业的岗位定位可以根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与要求、岗位责任及岗位权限、任职条件等方面拟定各岗位说明书,切实实现“以岗为本”。岗位说明书能够明确表示各岗位该干哪些工作、干到什么程度、承担哪些责任、需要得到哪些授权等,并在实际工作中起到参照与标杆作用。

其次,可以利用岗位管理程序设计企业运营管理事务程序。岗位管理程序是根据岗位任务形成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的,且操作简单、具有逻辑性的管理流程。工业企业的管理程序具体经历目标管理、方案答辩、执行优化、示范督导及沟通协调五个环节。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自上而下分解工作目标,并自下而上的保证目标的实施过程。通过目标管理、方案答辩提高计划管理能力,找到能使决策层的想法变成可行计划的方案。执行优化是不断发展完善可行的方案,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它需要配合决策层的示范督导来实现。沟通协调能够通过与内部及外部部门的沟通,更加合理安排时间,从而达到高效率管理的目的。

最后,工业企业可以运用操作流程将每一事项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描述出来。这些操作流程是以统一的格式设计的,可能会用到一些具体工具,比如设计标准化的表单和流程图,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根据程序流程图,公司的每项业务都可以细分为在哪个岗位开始、还要经过哪些岗位、最终在哪个岗位结束。每个岗位根据实际需要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并填写相应的表单,并对程序中的关键点进行细化和量化。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员工能够共同协作完成流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方案评估化

岗位标准化将品牌经理部的每一岗位与人员设置进行了完美的匹配,并能够通过岗位管理和操作流程实现标准与高效。但在具体工作中,每一项工作目标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工作计划或制定的规划,这就是方案。

烟草工业企业可以通过方案制定、方案执行以及方案评估最终实现方案的价值。方案制定可以采用精确管理的PRASETE程序。协调好目的、现实、目标、步骤、要点、时间和评估这七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一个完美的联动效应,最终变成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工业企业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具体制定某一工作计划的方案:第一步明确目的,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第二步认清现实,弄清楚现在所处的阶段并对自己的优势劣势进行系统性分析。第三步目标分解,根据时间和资源等条件进行目标分解,确定不同阶段应该达到什么阶段目标。第四步是操作步骤,在现实条件下设计可行实施路线。第五步是操作要点,寻找达到分解目标所要抓住的关键点。第六步是时间安排,对整体活动每一步进行时间安排。第七步是评估指标,明确从哪些项指标来评估策略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可以是结果指标也可以是过程指标。逐步实施并达到每一步的确切目的,最终就形成了对每个工作计划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案。

工业企业的方案执行是最终实现方案实施目标的过程,指的是可行性方案获得肯定后进入立项实施阶段的方案表述。具体操作过程可以选定一个地区作为方案的小范围试点对象,并成立试点小组专门负责该方案的各项试点工作。根据试点过程中试点单位或人员反馈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对方案进行纠偏并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不断的优化。

方案评估阶段是客观判断所实施方案的成效以及影响的过程。工业企业在方案执行过程之后可以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各生命周期对应的性质特征,对卷烟品牌所处周期进行界定衡量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引入期应该清楚地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品牌的需求信息等,针对消费者开展评价、会议介入或者网络宣传等活动促进品牌成长。进入成熟期主要是维护品牌,如针对特定消费群开展俱乐部活动或者定向邮寄等活动。如果品牌进入了衰退期,要分析原因并邀请消费者进行配合找出原因进行改进。同样,工业企业也可以进行地域性评价。按照“城区、乡镇驻地、农村”大类地理位置因素划分市场,而市场本身是“特定时期、特定群体有效的购买力的集合”,所以可以评估市场的地理位置与有购买力的需求是否能够在大的框架内相对吻合,以改进目标市场定位不准以及细分市场统筹规划管理不合理的问题。

(四)培育互动化

工商企业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及“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责任,共同的发展目标——提高烟草行业总体竞争实力,都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的。工商企业都想积极培育大品牌,所以工商协同培育品牌实现培育互动化能够促进工商资源充分调动,为品牌培育和成长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

工业企业努力打造产品品牌,可以与商业企业共同协作开展品牌推介会,也可以共同分析品牌和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品牌成长,可以与商业企业及时传递信息,处理好市场需求和货源供应上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维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等。商业企业打造服务品牌是提升烟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手段,目前行业内大连烟草的“春天服务”、江苏烟草的“与客户共创成功”、西安烟草的“丝路情”等服务品牌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个好的服务品牌可以推动一个好的卷烟品牌的发展。

工商协同培育品牌,能够真正面向市场。通过深入开展市场、货源、信息等方面的业务对接,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培育品牌水平。可以在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共同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真正做到工商一体,不断增强工商企业了解市场、快速反应、保障供应的能力,为品牌培育提供高效的供应链支撑。

五、结论

卷烟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品牌培育也是一个系统过程。努力实现 “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能够提高品牌集中度,打造强势品牌,提高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影响因素的分析,阐述了现阶段卷烟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的现状,提出了品牌培育目标的理论模型,并最终从品牌岗位化、岗位标准化、方案评估化和培育互动化的角度设计了烟草工业企业品牌培育模型,致力于烟草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曰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孙曰瑶、曹越、刘华军.BCSOK:品牌建设体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邓丽杰.关于烟草行业卷烟品牌培育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20(3):85-89.

[4]林洁.烟草工业企业如何做好品牌培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70-71.

篇4

摘 要 国际工程项目参与方众多,各方在经济实力、政治文化、人文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人事调配管理能够对国际工程项目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工程 人事调配管理 重要作用

一、国际工程项目

国际工程项目从咨询、投资、招投标到培训、监理等各个阶段,往往不只有一个国家参与,而在管理过程中,各国通常会按照目前已经成型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国际工程项目包括我国对外投资项目和我国咨询、施工单位进入外国参与的项目,同时也包括由国外投资进入我国进行施工承建的项目。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国家并不单一,所以使得管理情况非常复杂,很容易发生矛盾和纠纷。同时多方对国际项目所涉及的各类合同与规章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才使国际工程项目在多国合作的情况下顺利进行,避免因混乱的管理影响项目的进程。国际项目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课题,在复杂的国际工程项目中,各方关系的调和与项目的进行息息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参与其中就需要公司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需求。国际工程市场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发的,在他们雄厚资本与丰富经验的压力下,发展这一事业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十分艰难。

二、人事调配

人事调配与管理包括企业各个层面,包括管理干部、行政员工、实际施工操作人员等,其中公司高层管理干部的选用任命需要经过集团的审核并且统一下发任命文件,而科室与团队的人员调动任命则由企业日常运营负责人审核任命;行政员工则需要根据相关手续进行调动,按照企业规定进行交接工作等手续,若有争议可提出申诉但不允许拒绝接受调动;而对于实际施工操作人员则需要谨慎调动,保证施工工作得以连续、正常进行,但对于不影响施工的调动可向人力资源部申请,经相关管理人员与部门同意审核后方可按程序进行调动。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由个人或是用人部门申请,由内部组织决定,调动过程需要根据编订人员进行安排。工作人员因伤病残等原因申请的调动,则需要经劳动鉴定委员会对申请原因进行审核。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人事调动。除此之外也有因特殊原因而离职的情况发生。

企业的人事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员工离职、辞职、辞退、除名、裁员等情况。辞职需由员工本人向企业提出,自动离职则是未得到企业同意的情况下,员工自行离开工作岗位与企业的情况,而辞退等则是因员工行为不当、企业生产需求与经营等因素,由企业主动执行人事管理权利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以便顺利进行人事的调配与管理。

三、人事调配管理作用

人事调配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事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帮助企业顺利地发展。

(一)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员工在合理的调配管理过程中,能够顺利的发挥自身实力吗,同时更好地执行岗位工作,合适的岗位能够帮助员工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价值,进而促进企业的生产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二)帮助激励员工

合理的人事调动与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调动过程中,员工为了更好的适应岗位变化,都会主动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进而获得更好的成绩,由此可见,人事调动管理有利于激励员工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有效改变团队气氛

工作团队在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很多工作岗位间的关系更是由工作团队进行内部调整,人事调配管理能够帮助团队有效的改变工作风气,使团队工作能够积极有效地进行。

四、新形势下国际工程项目人事调配管理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国际工程项目的人事调配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国际工程市场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合理的人事调配与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顺利地实现工作计划,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助力。

(一)帮助员工获得更好发展

国际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要求明显与仅有一国参与的工程不同,这就对员工的能力与经验产生了极大考验。合理的人事调配与管理,能够帮助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在工作过程中得到锻炼,进而提升自身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帮助工程顺利进行

合理的人事调配与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用人,使员工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工作效果也得以保证。人事调配与管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工作,进而促使国际工程项目进程得以顺利地进行,为企业实现国际工程项目的工作计划。

(三)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对于国际工程项目来说,来自多个国家的企业均参与其中,企业内部人事调配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向其他企业展示自身素质和综合实力,进而与他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使企业扩大市场影响力,为开辟国际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五、结语

人事调配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新形势下国际工程项目人事调配管理的影响,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营运过程中,更是为企业良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玉龙,赵振宇.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J].电子世界,2014(14).

篇5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服务于现代物流业,致力于信息科技与流通技术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流通管理专才。培养目标:面向徐州地区的物流企业,面向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企业,培养具有良好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规范、安全、环保素养,具有物流企业的产品采购、运输操作、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等岗位操作技能的管理员、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既能进行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现场组织管理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建设内容与措施

1强化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局面(1)以校企双边协议为基础,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由企业派专家、政府指导、行业参与和学院一起组成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明确该委员会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领导职责,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制定每年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项目,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实践环节、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质量共评,达到共同发展。(2)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考核,学生在取得学历文凭的同时,必须考取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为此,首先开展课程改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其次,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2完善基于物流职业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围绕物流行业从业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①职业岗位分析。针对人才培养规格,开展社会调研,分析学生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和所需的职业资格,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进行调查分析,确定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有:仓储、配送岗位,运输、装卸操作岗位,流通加工岗位,物流信息技术岗位,货物报关、报检岗位等。同时做好对物流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研讨物流岗位主要的综合能力,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②构建“校内课程实习、工厂模拟、校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经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共同审核,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物流、尤其是物流的技能岗位,构建以企业真实场景为教学载体,分阶段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2)确立并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坚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原则,由专业骨干教师和物流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小组,根据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紧盯物联网技术发展,参照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对接”。(3)抓好工学结合教材建设。按照物流企业工作过程、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合作物流公司的生产、运作、管理,设置体现物流特色的专业课程,编写具有高职特点的工学结合教材,并与企业共同开发、完成相应的实习指导书,实现与实际操作岗位的无缝对接。(4)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学院现代教学工厂,建设服务于物流人才培养和满足对外技术服务及培训的网络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工学结合核心课程相关素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课程课件、课程试题库、物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物流流程的各种国家标准,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物流工业企业案例,开设物流管理技术发展专栏、经贸信息专栏等。

3与物流企业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强化实践育人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建设,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建设,形成校企互动的双赢局面。(1)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依托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成立厂中校“物流管理技术培训学校”,以此为抓手,深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成立校中厂“徐工院物流管理技术服务(实训)中心”,增强科技服务能力,使之成为物流管理技术宣传中心和企业技术支援中心。(2)探索“厂中校”与“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企业定期沟通机制,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每学期沟通2次以上;与企业互聘互兼人员;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业学术讲座2场以上。在学院设立物流师工作站2个,推进企业专家学术讲座制;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1个,推进校企融合等。(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在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双能并重、三元融入、四层递进、产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依托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框架,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扎实实地推进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4开展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全面展现产品采购、仓储的各物流岗位操作流程,以突出物流岗位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养成、工作经历积累为重点,与企业共同探索和创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层层递进。围绕物流实操项目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学中说,培养物流从业人员所需的良好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岗位技能。同时,通过开设商务沟通、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课程,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例如社会公益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如物流协会、校园快递)、专业技能竞赛、专题讲座、各类考证培训、就业指导教育等,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依托项目化的实训室、综合化的实训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工作性的顶岗实习基地,着力项目实训模块的系统设计,通过课程单项技能训练、学期集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上岗见习,围绕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反复训练,实现物流管理人才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层层递进。

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 精细化管理 策略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提出,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原则,使管理的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精细化管理赖以运行的内在特性与企业不同,它既不是对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简单照搬,又不是20世纪初期美国出现的学校管理效率化。它是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抓住“精”和“细”,应用到实践教学的整体过程中。

二、实践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职教育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高级人才,学生实践能力成为迫切需要提高的部分,但当前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践教学条件设施落后

包括校内教学设备条件不足和缺少对口、可操作性的校外实践基地两方面原因。学校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去添置和更新设施,出现实验室设备老化、陈旧,实验、实训开出率低等问题。校外实践基地缺乏相关保障协议,造成学生顶岗实习被动。

(二)实践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据调查,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具有两年以上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仅40%-60%,大多数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知识结构得不到更新,不了解前沿技术,影响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另外对实践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没有完善的制度,影响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实践过程缺乏创新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仍采用传统分段式课程设计的做法,没有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没有突出对所学理论的应用,尤其缺少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核过程不严格,从而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在此背景下,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必要工作。

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精细化管理目标,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更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每位教职员工既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载体、对象和参与者,又是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让每位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最大程度发挥自身潜力。高职实践教学是由计划、组织、实施、考核等多个环节组成,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位员工在组织过程中都要大胆探索符合本岗位要求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和方法,客观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使精细化管理成为自觉行动。

(二)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

实践基地的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考核等各方面都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规范,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加强精细化保障体系的建设,制定“双师素质”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教学过程相关管理制度,设立专任教师、实验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各项精细化考核细则等,让每个人明确工作应当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带动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制度的执行决定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是当前实践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因此,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方面应做到平等,不能因人而异,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执行制度。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可以利用专职督导人员检查,或相互自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加强实践教学操作流程的管理

首先学校要制订实践教学工作计划,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实践课教师制订详细的实践教学安排表,其中包含实验、实训项目名称、教学周数、学分等;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任务书制订实施计划;实训期间,指导教师应按计划认真组织,将理论知识传授与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达到培养目标规定的岗位能力要求。做好学生实践的详细记录,有评价考核与及时的反馈。在构思及准备上做到细致入微、精品精良,保证实践教学过程不再是粗糙的、千人一面的,而是精细的、个性化的,保证高职专业人才既有熟练的职业岗位能力,能零距离就业,又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真正的“人才”而不是“工具”。

(四)以高校数据采集平台为依据,注重数据化管理

高校数据采集平台涵盖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各方面的信息,不仅为教育部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来源,也对高校进行全面质量监控提供依据。实践教学管理部分包括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使用情况、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践教学团队及个人详细信息、专业实践课程、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等各方面的数据,使实践教学整体状况数据化。数据化是实现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细节量化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为管理人员的有效监控和反馈提供了有力依据,为执行实践教学任务提供了更为精确、易操作的标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各高校应重视数据采集平台的填报工作,还原一套学院整体情况数据,确保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种创新,不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由粗到细,由细到精,不断创新和改善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分析效果,使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效果在精细化管理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温德诚. 精细化管理实践手册[M]. 新华出版社.

篇7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 行动型任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以工作过程为核心、以串行结构为形式”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1.1 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实现理实一体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应将工作任务放在课程内容的首要位置,学生在体验工作环节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相应的应用知识。在内容上,强调对学生进行实操能力方面的训练,做到理实一体,按需设计。就单个项目而言,设计相应的活动,能有效整合体现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本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虽然其理论性较强,但基本上每个教学环节均对应物流行业的初级岗位技能,因此将行业的工作过程融入到教学中,会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从而实现理实一体的目标。

1.2 以串行结构为形式,建构学习情境

中国职教专家姜大源认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课程是一种串行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顺序、与职场要求一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顺序,从横向来理解,都为串行。串行结构对学生将知识技能进行有效迁移提供了保障,以此来建构学习情境,无疑将极大(下转第109页)(上接第83页)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效率。

2 课程开发:“将工作过程转换成任务”

课程源于职场工作过程,其开发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开发基本步骤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转换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市场调研:

(1)进行市场调研。首先建议优选企业参与精心准备的调研,这些企业最好在本地有代表性。首先将企业能提供的岗位进行分析排列,然后尽可能到企业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近景观察员工是如何完成企业下达的工作计划任务,从而形成完整的专业岗位分析书,将岗位能力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分析表。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是指按照生产管理流程,将完成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就本课程而言,即开发物流各个核心要素的专向技能和专向能力,如学生能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编制简单运输方案等。

(3)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情境作为一个载体,将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中占据核心地位。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否能形成标准,是整个课程设计的难点所在。这个标准应包括可度量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课时章节,在过程中还应体现对教师、学生在技能和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具体要求等。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基础知识设计案例

3.1 以物流基础知识中“物流功能要素”为例,设计学习情境

通过深度市场调研,确定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分析在典型的物流一线工作环节过程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并根据现代物流行业的通行工作环节与顺序,将其分解为多个工作能力目标,与本课程重点内容“物流功能要素”中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7个物流要素一一对应,并将能力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内容,即学习情境;将学习型的任务对应的知识排前,将行动型的任务对应知识排后,形成串行结构。如表1所示。

3.2 学习情境设计中的要点和难点

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开发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整理与收集项目任务、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教师与课程计划做出合理调度、有效考核。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情境载体,是整个设计环节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很难准确选择合适的载体来将教学目标规定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集成。例如,在设计配送流程的行动型学习情境时,单靠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讲的形式来选择学习情境的载体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校内公共实训超市作为平台,让学生根据模拟订单进行分组迷你物流配送服务,在活动中记录问题,从而将真实工作过程与理论学习有效地进行了整合。

3.3 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 顶岗实习 管理

一、顶岗实习的内涵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实践模式,是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行业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合作,优势互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资源整合,学校把课堂设置到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学习,企业把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身份的转变;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二、提高顶岗实习实效性的教学实施策略

在企业直接参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高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不少的困难。目前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总体上达不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顶岗实习没有真正深入,流于形式,甚至出现打着顶岗实习的幌子出卖学生的劳动力现象。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管理较为松散,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的管理只能依靠带队(指导)老师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提供的实习单位较少,实习的组织比较松散,有的甚至采用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公司、工厂等),离校单独或几个人一起实践几周,甚至一个学期,这样就是顶岗实习了;管理上有的学校采用遥控的办法(电话、网络)来检查指导学生的实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因此,顶岗实习的日常管理是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评价与考核顶岗实习的重要依据。本文认为要切实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精心选择顶岗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的选择是影响顶岗实习开展的根本因素。顶岗实习单位最好由学校和专业教研室确定。同时顶岗实习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对学校来说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专业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确立要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学校应充分尊重和考虑企业的利益,要利用自身条件,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师资为合作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产品研发、科技攻关;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等;为合作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智力帮助;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学校为企业提供优惠的场地;总之,建立良好的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提高顶岗实习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2.精心安排顶岗实习岗位

实习岗位的选择是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核心因素。实习岗位影响着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影响着顶岗实习的最终效果。学校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选择岗位时应注意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岗位保持一致,只有实习岗位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学生才可能顶岗;选择的实习岗位所运用的专业技术水平要尽量高,尽力全面,能充分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所在的企业,企业文化要尽量先进,具有良好经营理念,在本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单位最好;在选择实习岗位时要考虑企业的规模、效益、生产状况,企业最好能提供比较多的岗位类别,使学生有较多的岗位实践的机会,切实提高实习效益。

3.设计科学的个性化的实习方案

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工作内容不明确,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工作岗位不明确等等,要克服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校企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制定计划前,全体指导教师首先必需深入学生实习第一线进行调研,熟悉学生实习的企业环境、产品情况、学生应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产品工艺及流程、产品加工设备、产品检验、售后服务等情况;其次,指导教师必需了解掌握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业务规格与课程设置、学生学过的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三,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根据企业的工作环境情况,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和实习岗位。最后,在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广泛的调研基础上,对各种方法和工艺进行比较,并经过研讨,制订出指导计划,结合企业生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共同形成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与进度表,具体管理与安排学生的操作技能技巧、安全生产等等实习环节。

4.明确实习工作的质量目标

衡量顶岗实习质量的高低,一个根本标准就是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因为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顶岗实习的目的都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越多,离合格的岗位能手越近,其实习期间的工作质量和效益就越高,企业也就越满意。实习工作的质量目标应该根据企业的工作标准和内容来确定,比如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一方面是要保障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构建;同时,针对学习场所开放性、真实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保密意识及效益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质,确保企业和学校的利益。

5.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队伍是顶岗实习顺利开展和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指导教师负责跟踪学生实习全程,根据实习管理规范、教学大纲等有计划地对实习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和实习基地开发。确保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学得好”。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可以由职业导师、企业导师和专业导师构成。学校指导教师一般由学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组成,学校指导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工作上的监督和管理,生活上的关心和指导;更重要的还有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素质教育等等。企业指导教师主要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了解实习学生情况,做好学生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的岗位和食宿等安排、确定岗位实习指导师傅;组织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上岗培训。

参考文献:

[1]万 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篇9

(一)发展历程及政策支持情况外包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欧美国家,其产生和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进入大规模机械化时期,制造外包出现。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生产后勤组织的改进,外包向低工资地区延伸,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制造商纷纷将外包中心转移,使得中国成为主要接包国家,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同时,随着IT的应用与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成本的迅速下降,IT产业应运而生,其效益远远超过制造外包并慢慢成为公司的主业,由以硬件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转变的格局也逐渐呈现,从而导致企业将硬件制造外包给低工资国家来降低成本。至此,作为服务外包起源的IT服务外包得以迅速发展。中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虽然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国际服务市场并不发达,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中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1%,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的43%,发达国家当然平均水平位70%。另外,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较弱。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和财务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目前,虽然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还有所欠缺,但中国政府和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要求,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服务产品出口,商务部决定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并在全国相继建设了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指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服务外包,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同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30多年稳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环境。中国在城市环境、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具备了较好的条件,这都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服务外包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在全球的服务外包行业中,印度是最大的服务外包国家,自20世纪末以来,承接了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总量的80%,尤其在IT外包领域业务承接量比重更大,形成了印度独揽世界服务外包行业的基本格局。虽然各种分析和资料显示,中国是印度服务外包业最大的威胁,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印度最强大的对手,但是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却逐渐在数量、质量与结构上呈现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如专业人才短缺、能力较弱、流失严重、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虽然中国拥有大量具有一定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但是具有从事外包服务业务能力又熟悉业务并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全球85%以上的服务外包项目都需要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如软件外包中,英文软件就占据了80%以上,而国际呼叫中心服务就更离不开英语,可以说,英语语言能力已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接包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中国外包企业来说,如果想成为主要服务外包地区,必须要克服语言障碍,这也成为了仅次于成本因素的第二大问题。教职成[2011]6号《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中指出“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指导、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在如此政策指导下,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针对职业和岗位需要设定课程内容,真正从职业标准内涵出发,使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相符。

二、当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现状

目前,我国个别城市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外包学院,部分学院成立了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或者是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一到两门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课程。缺少针对服务外包岗位实际开设的课程,且课程注重语言的理解和语法的掌握,缺少与服务外包业务和岗位需求为重点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类似外包业务情景和真实工作场景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高职高专使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甚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严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与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相差很大。通过对在服务外包企业实习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首先,学生知识面窄,专业英语词汇了解少;其次,知识运用能力差,处理的文件语法错误百出;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培训和实践后,能与客户进行基本信息的交流,处理和完成服务外包业务中一般性的工作,如对一些基础的资料进行翻译,读懂简单的客户信函并回复,书写基础的技术材料等,能达到外包企业低端岗位的要求,而诸如随时与发包方进行业务沟通,正确理解项目中的英语资料,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撰写英文报告等中级层次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实现途径

(一)开拓多种渠道,递进开展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第一,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外包校外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平台,及时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统筹协调,组织学生参加培训,为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校企共同制定培训和工作计划,确保工作与教学安排的目的效果统一。第三,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组建企业订单班,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主要负责企业文化和业务技能讲授,实现校企共育共教,学生技能培养和就业目标明确,达到在校学习和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第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聘任企业负责人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合作的不同阶段和企业需求采取了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勤工俭学等合作模式,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文件,明确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分别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责任,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实现校企生有意愿、有保障、有效果,三方共赢。

(二)培养目标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立足外贸转型升级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培养服务外包技术技能人才增设为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服务外包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夯实服务外包基础技能培养,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增设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服务外包英语、英文数据处理、BPO岗位技能训练等相关专业课程。校企分析归纳服务外包岗位技能点,确定或调整服务外包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点打造“4+1”职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据录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服务外包业务能力,不断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提升学生行业就业竞争力。

(三)引企入校,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搭建教学做一体化平台学院或专业可与当地服务外包公司创新开展“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双方共建服务外包生产性实训基地。双方签署协议后,企业可提供设备、项目、业务培训等方面资源,学校提供场地、设施、人员等,双方成立管理小组,共同制定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并由校企双方各自安排指导教师对基地运营和教学安排进行管理,共同协商制定基地业务安排和计划。如此操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兼具公司交付中心和实训基地职能,并能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做一体化、业务技能训练问题,解决工学交替中教学与工作协调的矛盾,为学院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提供真实业务的实训环境,实现企业真实职业环境和真实工作项目,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水平。

(四)校企共育师资,优化双元师资结构教师定期到服务外包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项目,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可聘请外包企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将最为真实优秀的工作理念、职业态度、业务技能传授给学生,优化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富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校企共建资源,服务行业企业培训建立校企智力合作,学院与服务外包企业可共同组建一支工学结合教材开发团队,在双方通过研讨确定方案框架之后,按照各自分工进行完成,企业更侧重实际案例、任务项目、行业前沿知识的选取,学校更侧重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归纳提炼,校企共同开发教材解决教无所依、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际业务技能等问题,为企业培训和学生服务外包课程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从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实,更要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上出发,全方面多角度加强。因此,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协作,为达到此目标进行努力。

篇10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22-03

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已取得部分成效。但对于深层次工学结合,各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内涵标准界定不清,对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理解不到位的问题。笔者认为,深层次工学结合的运行并不是“工作”与“学习”的简单交替,而应该体现在高职教育的全方位内涵建设中,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等方面。在着眼于高职教育全方位内涵建设的基础上,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应电专业”)在深层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体制机制创新先行,优化校企合作发展环境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工学结合多为高职院校单方面努力,而企业与地方政府两个重要角色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这对于深层次工学结合的运行十分不利,地方政府应积极出台或完善相关鼓励政策,探索新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龙岩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下,我院牵头组织,联合28家大中型企业和12所职业院校,共同组建了闽西职业教育集团。此举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加强了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增强了办学活力,极大地优化了校企合作的发展环境。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深层次工学结合提供基础

我院地处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自办学以来就立足于当地经济,根据每一次龙岩市制定的“五年规划纲要”动态地调整专业的设置,对接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根据区域特点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并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一线二双三证”的办学模式,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资格证和素质证的目标。

深层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应形成一定的运行模式。在“一线二双三证”办学模式的指引下,应电专业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进行了“双线三层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第一条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主线,三个层次分别是职业能力认知、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能力提升,对应认知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第二条是红土地精神育人主线,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红土地精神教育活动,分为感知红土地、热爱红土地和扎根红土地三个层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教育。

2.通过调研,分析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基于岗位任务的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的成长为主线,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深层次工学结合在专业建设上最好的体现。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的指导下,应电专业制定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即:“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确定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当地与周边城市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状况,以及毕业生任职岗位分布、就业状况的调研,确定了应电专业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员、电子产品检测与调试、电子企业生产管理、电子产品检修与维护、电子产品研发和电子产品营销六个职业岗位。

3.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专业典型工作任务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应电专业邀请了以上几个岗位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技工、生产线主管、研发工程师、销售经理等实践专家到校,召开了实践专家访谈会。通过课程专家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对职业成长历程和工作任务的描述,形成了职业发展阶段的调查表,提炼了专业的32个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为后续学习领域课程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4.确定专业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召开教师研讨会,对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梳理,按照难度进行排序,并通过教学化处理,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最终确定了应电专业的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践和模拟电子电路分析等10门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发展过程来进行排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式课程体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起来之后,适当调整基础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并融入“红土地精神”素质教育课程,最终形成应电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习领域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和综合实训平台构成,可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需求。

三、“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保障深层次工学结合有效运行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应电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以下途径:

1.增加企业工作经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应电专业通过为企业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等方式,与当地及周边城市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提供了便利。应电专业为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要求三年内每位教师都应具有半年及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目前已有8名教师分别至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龙岩剑桥电子有限公司、福建三喜电子有限公司等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工作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校企互聘互任,促进双方密切合作

近年来聘请了电子信息类企业的总经理和生产主管作为专业的兼职带头人、兼职教研室主任,还聘请了多家企业的工程师、一线实践专家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同时,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也兼任了企业的副总工程师和车间主任。通过互聘互任,校企双方发挥各自在实践经验、技术水平、知识理论方面的优势,企业为专业的长远发展、课程设置与专业课教学等提供了支持,学校参与到企业的员工培训、项目研发等工作中,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密切合作。

3.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要胜任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除了要有较强的实践水平之外,还应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有较深的理解。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之后,应电专业安排每位教师参与到学习领域的开发工作中。通过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教师转变了观念,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有了较深的理解,切实提高了教学能力,这是听专家讲座和参与教学改革论坛的培训所不能比拟的。

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

深层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各环节的教学活动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场所,传统的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室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如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需要“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站”、生产性实训环节的开展需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开展需要“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等等。上述几个教学场所的功能通常是交叉的,在进行校企共建时,不能只关注校企双方的出资比例,应着重考虑教学场所如何为深度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支撑。应电专业融入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的考虑,与多家电子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建。

1.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站的建设

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站主要为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服务。它可完成企业典型电子产品的制作,还可为学生关键能力的养成提供学习场所。每门学习领域课程均有与其教学需求配套的学习站,每个学习站均配有教学区、讨论区、实操区、展示区,可以很好地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为生产性实训服务,不仅要考虑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需求,还要考虑企业订单生产的需求。应电专业通过综合考虑,选取了不同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共建了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与荣泰电子有限公司共建“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与科瑞特公司共建“THT技术组装”和“小工业PCB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士兰公司共建“集成电路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不同实训基地中参与生产性实训,提高了多方面的职业技能,同时订单生产的收益又补充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为订单生产开展的长效性提供了支持。

3.电子创新实训室的建设

电子创新实训室主要为“订单班”的教学服务。为了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应电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订单班”,如“赛亿班”、“因仑班”等。为了更好地适应相关企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实训室建设模式为企业提供设备、学院提供场所,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同时企业选派工程师到校教学。由于该实训室是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引入的设备技术先进,可培养学生在创新设计方面的能力,故称之为电子创新实训室,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与专业对口率。

4.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主要为校外顶岗实习服务。校外顶岗实习是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感受职业氛围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目前各院校主要遇到的问题是实习岗位不足与管理困难。应电专业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的学生数量,有计划地选择多家企业作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并制定了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来保障实习质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应电专业在与厦门冠捷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探索实践了“厂中校”的合作模式。专业统一组织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最后两个月至冠捷公司顶岗实习,学生经过企业培训后被分配到各工作岗位。两个月实习结束后,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组建“冠捷班”,冠捷班的学生大三期间在企业工作,同时完成由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的课程学习任务。完成一年的实习后,再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签订正式的就业协议。顶岗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即是员工的“试用期”,这种模式找准了校企双方利益的契合点,是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的一种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董刚.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实现深层次工学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