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8 07:2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院办公室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为学院中心工作服务。
认真调研、多方协调,完成了对学院“十五”计划的调整工作。从年月讨论通过学院“十五”计划至今,“十五”计划执行时间已过去两年余,各项任务、指标究竟完成了多少,在新的形势下,过去制定的计划是否切合学院目前的实际,根据学院党委的安排,由办公室牵头,对“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有些计划、任务确实难以完成,根据学院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十五”计划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势在必行,也符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办公室会同教务、科研、研究生、学生处、后勤、基建及相关二级院部在认真总结已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对尚未完成或根本无法完成的计划,反复研究后,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十五”计划更贴紧学院的实际,更有利于学院的发展,并在已经召开的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上讨论通过。
需心学习、勤奋工作,认真做好党代会的筹备工作。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是学院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为了做好筹备工作,办公室先后在兰大、师大、农大、理工大学、兰州师专等院校进行了调研,学习了他们的办会经验,根据党委的安排,起草了党代会的主题报告及调整“十五”计划的说明,为党代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多方协调、统筹安排,圆满完成“防非”期间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确保学院学习、生活、工作秩序正常进行。今年月传染性极强的“非典”突袭我省,因无有效地药物控制而使众人惶恐,学院因人群密集又是极易传播的地方之一,面对艰巨的“防非”任务,办公室多方协调,从月下旬至月中旬先后组织院领导、处级干部、科以上部门参加研究“防非”工作的会议有次,给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次,上报日报表余份,给院内各部门、实习各年级学生制定下发各种日报表、统计表、登记表近份,上报“防非”工作总结份,统计全国“非典”疫情表张,确保了“防非”工作在学院有序进行。在这项工作中,办公室的体会是:学院领导重视、及时安排是关键。月日教育厅召开第一次在兰高校“防非”工作后,学院立即成立了“防非”工作领导小组,并按上级要求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安排了学院总值班,实行小时值班制度。月日省教育厅召开第二次在兰高校“防非”工作会议时,根据会上通报的情况,大部分高校未安排小时值班,有所高校未实行零报告制度。及早成立领导小组并安排总值班,使学院的“防非”工作不仅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而且总值班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沟通内外的纽带作用,使“防非”工作一开始就有序可循,起到了开好头的作用。二是措施得力是保障。为确保“防非”工作万无一失,在制定学院“防非”予案的同时,实行了学院领导负总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责,各部门领导包干负责,机关各部门处级干部到有学生的院部协助,落实师生员工、家属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有力地保障了“防非”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狠抓落实见成效。“防非”期间,由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参加、检查工作的次数很多,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广,如学生宿舍的卫生、卫生间的卫生、通风,食堂的伙食、卫生,环境卫生,图书馆阅览室的通风等细节问题,也是多次反复检查的内容,体现了一个细字。对所发现的问题由相关部门在约定的时间内解决并要上报有关领导,体现一个实字,并有重点的抓了各部门的日报表。由于工作有重点,检查有落实,细小问题不放过,因此,在近两个月的“防非”工作中,不但给省防非办所报数据准确无误,顺利完成“防非”任务,而且还增强了全院师生员工抗击“防 非”的信心,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认真准备,踏实工作,以饱满地热情、积极接受省高校工委对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评估。今年全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本着精心组织,及早安排,边评边改,以评促建的原则,学院自评领导小组成立后,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牵头,宣传部、社科部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原定月前即进行评估,时间紧,项目多,任务重,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认真领会精神,逐条吃透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将任务逐条分解到各承办单位,并制定了详细地进度落实表,随机不定期抽查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各部门遇到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作了认真的分析,按时上报了自评报告,由于前期工作扎实,月份省高校工委组织专家组来院考核评估时一次性顺利通过。
协助后勤总公司,完成了对办公楼二楼部分办公用房的装修。暑假前夕,学院决定对办公楼一楼南侧办公用房进行装修并改建南北两侧的卫生间,由办公室协助总公司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施工队完成,开学前一周完工,以便于做好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办公楼建成使用至今已五十余年,各种管、线严重老化,墙体的改造难度、楼板的负重能力,装修后的整体效果均需认真考虑,面对这样一栋老楼和有限的工期,真正感觉到时间紧,任务重,许多人都认为不能按期完成。但经过两上部门的通力合作,最终还是按期圆满完成了装修任务。开学时,办公室和卫生间都能正常使用。回想起来有以下几点做法对装修工作的顺利进展,按时交付使用起到积极地作用。一确定装修方案是基础。好的方案,才有好的效果,因此,开工前我们组织了三个装修公司就办公用房的装修和卫生间的改建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经三方设计,从三家的方案中最终选准了装修办公室的方案,裕钱公司改建卫生间的方案,发挥了装修公司的优势,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二是选准施工单位是关键。招标不但可以为学院节约资金,而且还可以选准信誉高的装修公司。这次招标最终选定了市一建公司公司和裕钱公司。实践证明,两家公司不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确保工程质量优良,而且也保证工程能够按期完工。三是办公室和总公司的密切配合,辛勤工作,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按期交付使用。施工过程中,在工程进度、材料使用、工程质量装修后的效果等细节问题上随时要和工程队沟通,因此,假期期间两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基本没有休息,每天上、下午最少到施工现场看一次,及时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四是纪委的监督使工程质量和所购办公用品的质量得到了保障、纪委副书记白生智同志不仅在招标时给两个公司提出了要求,施工期间也经常到现场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提示改进。而且在购置办公沙发、桌、椅、空调的过程中,亲自到雁滩家具城、兰新市场等地多次调研,确保了所购用品价廉物美和装饰工程的公开公正性,上述几点也是以后类似工作值得借鉴的做法。
完成了对学院办公用房的调整工作,学院教学大楼竣工后,大部分二级学院和学生工作部门要搬迁至新楼内办公,根据学院的总体规划,对目前的行政办公用房进行调整,机关各部门的办公用房面积均有增加,布局更加集中和合理。
二、勤奋敬业,扎实工作,完成年初其它计划
按照“年有计划、月有要点、周有安排、日有任务、责人到人”的要求,完成了下列日常工作。
制定并实施了某省中医学院接待费管理办法,使接待工作有章可循。
对全院的电话费继续实行定额管理。
办公室从年开始即对全院各部门的电话费实行定额管理。五年来,为了使该办法能够落到实处。办公室做到了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每年都发文件,提醒各部门加强对话费的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部门的定额进行微调,使其更有操作性。二是坚持每月统计下发各部门的话费通知单,使各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话费使用情况,给它们的管理提供依据。从开始各部门的不太理解,没有管理办法,超额部门不少到现在大多数部门都能理解,各部门均有管理办法,少数一两个部门偶尔超额,该办法确实起到了控制话费过快增涨,给学院节约经费的作用。
办公室收发传阅文件余份,承办余件,发送传真余份,接受传真余份,寄邮件余份。收发室日分发报纸种年分发杂志种,各种信件余份,基本没有发生差错或责任事故,顺利完成了任务;机要文件的收发、保密文件的管理、清交等日常工作均接上级的要求,顺利完成全年工作。
展览教育科在完成教学参观任务的同时,还接受其它参观人员人次。假期前往河西为敦煌医学馆搜集展览资料,负责制作了某省中医学院医药文化博物馆简介,印制制册,并为敦煌医学馆的开馆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档案统计科对学院党群、行政、教学、科研、财务等方面的件卷文档进行了整理,为各部门查阅档案卷,接待查询人员余人次。
打字复印工作。全年打印文件余份,油印万张,复印各种材料万张。
统计科按时上报了《高等教育统计表》、《国有资产清产核资报表》、《高校综合办学条件数据库》等报表。
电话班及时调整学院有关部门的内线电话部,安装直拨部。并对教学大楼电话线的布线方案进行了调整,整理了办公楼、、号教学楼通讯电缆及电话线,完成了全年的话务工作,无差错或责任事故。
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
随着我国医院的发展和医学院教学改革的深化,借鉴国外医院的成功经验,研究其历经百年,屡经战火的考验却能不断的丰富档案内容及形式。医学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医学研究及实践工作者的医学水平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人类历史上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医学档案与其他档案资料相比又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医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差别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医院档案
具体来说,医学档案是指临床教师在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医学档案资料对于医院来说,如同一面镜子,它详细真实地反映了一所医院从建校初期到逐步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它能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医院的全部面貌,直接为医生学者的看诊活动服务,是医院进行医学改革、提高医学质量的可靠依据,也是进行医学的必要条件,更是医院进行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从另一方面说医学档案始终是以人类的生存及健康联系在一起的。医学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药品管理、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它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是指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参考资料。医学档案是医院科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必须重视的基础性工作。
二、医学档案管理现状
当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一下几点:
1.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思维观念落后。目前从事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多是从行政、护理、医技等部门转岗过来,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认为只要立卷、归档、鉴定、保管等一系列环节完成后,基本上就“万事大吉”了。在工作中,习惯于“坐等待收”的服务方式,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难以适应并开创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
2.对新型的电子档案的管理缺乏应用的专业技术能力。随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电子文档应运而生,这些文档在归档过程上无论从载体形式、归档办法,还是从本质属性、来源等方面都与纸质文件有很多不同。档案管理者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懂得电子文档的使用方式以及维护系统,严重制约了医院档案的发展。
3.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信息资源整体性。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都制定了较为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考核标准却较少,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失去了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医院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性,跟不上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科学管理。
三、应对方法
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一个大的转变,需要大力倡导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形成推进医学档案工作创新的浓厚氛围。要认真总结档案工作好的经验,准确把握医学档案工作特点和规律,用新观念新思路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1.健全档案管理体制,规范档案管理行为
当前很多医院存在的问题,除少数高等医院设立了综合档案室或档案馆外,多数医院文书档案室(多隶属于党委办公室)和科技档案室(多隶属于院长办公室或科研处)并存。这种体制造成领导力量分散,不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现代化管理。
医学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为病人的康复和医院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制度的建立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档案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档案理应受到重视。医学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档案管理行为。
2.增强创新意识,强化服务观念
在管理好档案的基础上,医学档案管理工作也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更为有效的医学服务新途径,以提高医学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把“死”医档案变成“活”医档案,更好地发挥其档案的作用,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医学档案事业的发展。
3.做好医学档案的文件分理工作。俗话说的好“档案贵在活,而重在于用。”在实际中,一些医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较小,许多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被丢弃在偏远的角落,而无价值的档案却堆积如山,虽然如今的档案管理已打破了过去的概念,不是一个个简单的铁架子就能装的下一切的档案,各种新型的档案格式及款式,诸如电子制档案,卡片制档案,芯片式档案等大量的存在。但是无论是过去,如今还是未来的档案管理事业,都是一件长期重要的医学工作,做好档案的分理工作特别重要。
4.建立医学档案的网络信息管理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建立,我们迈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超前的意识,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要学会建立各类档案数据库,提高计算机对档案信息的采集、著录、检索、传输、服务的工作力度。健全与完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加强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同时,借助于录放机、监视器、多媒体电脑技术等手段,可以使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快捷、准确、方便地再现,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科学规范的医学档案管理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教育形势的需要,开创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美好局面,为医疗经济发展和社会医学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医院档案工作提高到历史的、战略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档案工作。作为一名医院的档案工作者我们要把封闭保守的观念转换成为积极创新的观念;把被动利用医学档案资料的观念,转换成有目的地主动开发医学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深化医院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次,我们还应充分认识高校体制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探索医院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小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2008.(28)
篇3
首先,在师资和课程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年,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张沅教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江”,农学院彩万志、动物医学院陈耀星、资环学院李晓林三位教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使我校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教授达到2名,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教师达到6名。与此同时,动物科技学院吴常信院士主持的《动物遗传学》、农学院孙其信教授主持的《作物育种学》、工学院李伟教授主持的《机械制造工程学》三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土壤学》(资环学院李保国主持)和《农业推广学》(人发学院高启杰主持)等课程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称号。在教材建设方面,我校共有108种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继年18种教材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之后,最近,我校又有19种教材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
其次,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工作全面推进。坚持“评估结果优秀”为目标导向;注重评建结合、教育结合;加强基本条件建设、基本规范建设、基本创新体系建设;按教育大讨论与自评整改、预评估与攻坚、完善与提高、接受评估四个阶段稳步推进;以本科定位与特色凝炼、学科与专业结构优化、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完善、教书育人凝聚力提高、农口教学领导地位的确立为五大重点;切实落实组织、投入、宣(传)培(训)、评查、责任和政策六大措施。具体落实了学校、学院和部门组织机构、工作计划、责任分工,重点对学院、部门进行了两次全面检查督促,重点排查试卷、论文和关键指标,并通报结果,全面整改。将烟台校区教学评估纳入全校评估体系。评估办公室参加教育部评估培训研讨会。各个学院组织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全国各大高校参观学习,超过百人次。各个学院根据专家意见全面整改。
第三,教学条件实现历史突破、进入整建完善阶段。校内西区科学园农学认知与实验实践教学基地竣工在即,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设计已经完成,包括近4000平方米的两栋玻璃温室和1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实验用房,总占地面积34亩,总投资400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项“民心工程”,相关学院给予大力支持,师生员工高度评价。校外北京上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研究型教学实习基地、河北曲周集约化平原农区资源环境教学实习基地、涿州动物科技教学实习基地、河北沽源草地生态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内蒙武川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教学实习基地、动物医学院的涿州大型动物医学实习基地、永定河流域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综合教学实习基地、烟台(校区)海洋生物与外向型绿色产业教学实习基地规划正在进行。资环学院、工学院、农学院、食品学院等学院的校外教学基地建设进入规范完善阶段。另外,继去年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后,今年,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也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具备了冲击国家实验教学中心的条件和水平,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具备了冲击北京市实验教学中心的条件。至此,年以来,国家、北京市和学校(占80%)累计直接投入教学条件建设达到一亿多元。年的教学投入较往年还将大幅增加。对此,主管教学工作的常务副校长江树人欣喜地指出:教学条件建设不仅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也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更为迎接本科生教学水平评估做了积极准备。
第四,教学改革与规范管理带来教学水平、育人质量的提高。验收的22个校级综合教改项目中有6项进一步完善、培育之后具有冲击北京市和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实力,获得4项北京市教改立项,主持(2项)和参加(1项)的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教务处全面修订教学管理文件(新发校发文13个、处发文8个)。加强期中教学检查,组织校、院两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听课、座谈会。完善学生评教和视导体系,通过试讲和答辩保障新开选修课质量,多渠道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通过教代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电子注册为学分制的实施铺平道路。严格规范学籍管理,对达到退学标准的40多学生进行了清理。这一举措在学生引起了较大的震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加大大学生科研训练支持力度,新增119个项目,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狠抓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管理。增加开题环节,在把好答辩质量关的基础上,加强前期管理与过程控制。拓宽保研条件,激励同学创新,共有11名有特殊潜质和专长的同学得到推荐资格。年,我校学生参加了多项校外竞赛,首次捧回了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全国一等奖,我校20支参赛队伍共有13支获奖,获奖率在各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首届生命科学试验班41名同学中38名三年修满四年学分,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其中,16名同学被保送到中科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院校攻读研究生,16名同学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知名大学深造,其他毕业生也顺利考研或就业。
第五,新教学计划制定与专业评估搭建创新型教育教学开放平台。完善三学期制度,在原来两年实施小学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暑期学校”,完善三学期制度,与国际接轨,为开门办学、服务社会服务。利用暑期学校(11—12周)实现中外教学国际交流(外籍专业教师来华集中上课,中国学生集体短期出国留学上课)、国内社会名流和国家与北京市教学名师授课、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系列讲堂、学生集中实习和社会实践、学校知名教授系列选修课、面向社会大众的名师精品课程、各种英语和专业教学特训课程、开放式实验实践与创新课程、自主创新与团队创新课题研究、各种学生学术论坛。遵照“一减、两增、三整合、四前移、五开放”的原则,启动了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修订的总体目标:①实质性推进学分制;②建立以实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攻目标的研究型教育教学体系;按照大理学(农科、理科)、工学和人文经管三大类进行宽口径招生和培养,学时2400个左右,150学分左右。重点改革政治(1/3实践)、外语(16减为8学分,50%自主学习,小班上课)、计算机和体育(自主自由选择项目、教师、时间)教学。新申报《环境科学》专业和《水产养殖学》专业。
篇4
沉下身,静下心,倾听感受群众苦乐冷暖
省委选派我市的“第一书记”,全部安排到泗水县最偏远、贫穷、落后的村庄。从繁华都市到穷乡僻壤,从优越的条件到简陋的居所,从温馨的家庭到陌生的环境,“第一书记”们经受着凤凰涅槃般的考验。
他们入驻泗水山区农村后,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冒着酷热挨家挨户走访,有的不在家,就到田间地头、到村头,或利用吃饭时间、晚上到家走访,有的去多次才能见面。
“要虚心当听众,不打断村民讲话,不边听边记笔记,而是用心去记。”驻星村镇后河西村“第一书记”、济宁医学院机关第二党总支书记、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靳广真深有体会地说。他一本本厚厚的《民情记录簿》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村民的家庭人员状况、居住环境、成员身体健康状况、学生培养与教育、家庭生活条件等基本民情民意,足足有几十万字。“这样下真功夫走访,用真心以交朋友的方式去面对面交流,既感动了村民,拉近了距离,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在很短的时间内,“第一书记”们便掌握了村情民意,很快制定了各自帮扶村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来自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联络处的副调研员孟红兵充分利用自己曾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的优势,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带领群众完成了路灯架设,有线电视入户,卫生室、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并帮助村里还清了党员活动室建设3.5万元欠款。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驻泗水县杨柳镇老泉二、三、四村的三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有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在4个村的中心位置建设老泉社区服务中心的计划。据老泉四村“第一书记”刘波介绍,未来的社区服务中心不仅可辐射老泉村四个村2600多人,邻近的谷家庄、老官庄也都受益。目前中心的论证、设计、工程预算都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视群众为亲人,把温暖送到心坎上
“爹亲娘亲不如党亲,孙书记你真好啊!”7月20日,73岁的泗水县星村镇蒲山庄村民王风雨接到了第一笔低保金,激动得热泪盈眶。原来,老人妻子常年卧床不起,没有子女,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驻村“第一书记”孙辉马上找到镇里和县民政部门,及时解决了王风雨的低保问题,让老人的生活有了着落。“担任了第一书记,不仅成为村里的一员,更多了一份责任,就是要为老百姓干点实实在在的事。”孙辉说。
“第一书记”们初次入村时,正值“三夏”大忙季节,他们来不及休息,就放下行李帮助群众抢收抢种。来自省委老龄办的三位“第一书记”和村民一起捆扎倒伏的小麦,帮助年龄大、缺劳动力的村民收割小麦、搬运西瓜。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第一书记”帮助村民抢收土豆,协调技术人员检修灌溉管网。省粮食局依托行业优势,争取相关政策,投资36万元,为所帮扶的5个村820户村民配发科学储粮小粮仓。
为解决帮包村群众看病难问题,泗张镇黑山沟村、付山村、黄家峪村三位“第一书记”单立邦、李玉江、常龙,还积极邀请省直医院20多名专家到村开展送温暖下乡义诊活动,让山区百姓在家里便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第一书记”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田家庄“第一书记”、省老龄办老年活动处副处长崔林,帮患病的当地群众在济南联系医院,协助办理就诊事宜。曲阜师范大学驻泗张镇梅鹿庄村“第一书记”张玉组织为村里尿毒症患者捐款。济宁医学院驻星村镇“第一书记”靳广真在走访中碰到村民郝秀兰买了油没钱交,主动掏出钱给交上;在夜里走访时发现村民郑功民摔伤在家卧床休息,第二天便买了鸡蛋等营养品去看望;了解到村民郑友年兄弟俩无依无靠,弟弟精神异常还伴有其他疾病,自己想喝药一死了之,靳广真主动找他谈心,经过多次劝说,郑友年打消了轻生念头……
件件实事让群众看到信心和希望
6月26日晚6时,杨柳镇谷家庄村新安装的34盏路灯同时点亮。“多年来做梦都没敢想的事,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实现了!”至此,一方人的心也从这一刻起被照亮。
一个月后,谷家庄群众又一次发出幸福的笑声:全长2000米的光缆顺利架设入村,信号电缆连接了家家的电视机。看着清晰的画面,听着悦耳的伴音,群众用发自内心的笑声,表达着对省派“第一书记”的感谢和对党惠民政策的感恩。
近年来,泗水县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用电难等“瓶颈”严重制约着山区的发展。自从省派“第一书记”来了以后,他们发挥信息多、路子广、协调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帮助山区群众理思路,办实事,争取资金,确定项目……件件实事让群众看到了希望、记在了心里。
省粮食局下派“第一书记”到村后,积极争取100万元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为北百顶南村生产桥涵建设,双凤庄村和五道岭村各2公里的村内道路硬化建设,黑泥沟村和南百顶西村截潜(小塘坝)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北百顶南村“第一书记”、省粮食局办公室副主任曹庆壮,积极协调资金40万元,修建扩建了村里的水库加固除险工程,出资10万元对现有水库进行开挖改造。曲阜师范大学“第一书记”积极争取省扶贫资金30万元,扶持东焦坡村建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帮助大厂村引进茶树栽培种植合作协议,为方家庄村争取了互助资金和养殖项目资金,在罗家庄村建立了肉羊养殖合作社和邻国专业合作社。
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在摸清民情、办好实事的基础上,“第一书记”们始终不忘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员强素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立志为群众培养不走的“主心骨”、“领头人”,留下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他们从走访慰问入手,及时了解村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村民对村党支部的意见建议。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召开支部成员会议和全体党员大会,并结合各村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调动村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后河西村“第一书记”向全村党员干部发出六点倡议:带头想办法出点子,共同制定好发展规划;带头分析问题,克服解决;带头关心特困户、贫困户;带头保持村貌整洁;带头做文明村民;带头学科技致富本领。
为增强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精神,增强脱贫致富本领,“第一书记”还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外出学习参观。
省委党史研究室为加强党员教育,方便群众及时收看党建工作报道和了解脱贫致富信息,为村党员活动室购买了电视机。综合处党支部与谷家村党支部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关系。
篇5
一、重点业务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卫生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卫生工作按照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认真落实,全力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
(一)新农合工作取得新发展。全市参合农民达到214万人,平均参合率95.86%,比上年度提高3.4个百分点。市政府今年专项安排2100万元,为每个参合农民增加补助10元,使人均筹资额达到110元,比全省要求标准提高了10元。止5月底,共筹集基金1.89亿元,为62.5万参合农民报销费用6903万元,受益面29.1%,补偿比48%,基金使用占应筹集基金的29%,整体运行势态良好。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新农合补偿方案,确定了两项优惠政策,一是为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住院补偿比例提高10—30个百分点;二是在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降低20个百分点。
(二)项目建设有新突破。20*年列建的19个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积极推进,4个县级医疗机构项目中,建成投入使用1个、进行主体建设3个;15个乡院项目中,完成主体10个,在建的5个。69个扩大内需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已建成31个,在建29个,正做前期准备将于近期开工的有9个,完成投资3111万元,占中央预算内投资5730万元的54%。市政府决定投资7560万元,用三年时间新建1260所标准化村卫生所规划中,09年列建的418所,已建成80个,在建338个。编制完成了《*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规划(2009—2011年)》,规划今后三年建设8个县级医院(含3个中医医院)和19个中心卫生院等277个农村卫生机构,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总投资3.44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1亿元)。
(三)农村卫生管理机制建设有新进展。始终把推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在继续加强县级管理的同时,深入调研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的意见》,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全市2009-2011年村卫生所建设规划》。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县区政府正式出台相关文件,在乡镇政府设立公共卫生工作办公室,明确了专兼职工作人员,村级卫生信息员聘任正在落实。华池、镇原、合水等县完成了乡院院长公开聘任,68名院长上岗工作,占全市乡院的62%。卫生支农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开展了基层卫生单位“四化”工作,环境卫生面貌和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四)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应急管理,市县均成立了应急办公室,明确了工作人员。突出抓了以防控甲型h1n1l流感为重点的各类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准备工作,完善了8个卫生应急预案,编印了《*市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文件资料汇编》,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活动,保持了较强的应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直报率为100%。按照省厅“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总体要求,年初专项安排,为每个乡院(含分院)配备1—2名公共卫生专干,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公共卫生科或管理组织,门诊全部设立了咨询室,按要求全面开展工作。预防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儿童计免保持在95%以上,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工作正常开展,防治效果有新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向家庭延伸,向公共卫生倾斜,全市社区已筛查慢病病人23957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57135份。卫生监督执法有力开展,重点领域卫生安全进一步加强,有效保障了重大节庆及日常卫生安全。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在《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做到了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五)医疗服务质量有新提升。以开展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为抓手,继续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强化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机构质控体系建设和质量督查考核,各级医疗机构较好的坚持了医疗质量月考核、季分析制度,落实了医疗质量责任制。在全市集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了市级护理岗位技能竞赛,表彰奖励了39名护理岗位能手。开展了二级以上医院病历评阅及展示,对评选出的16份优秀病历书写者进行了表彰奖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医院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的通知》,认真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制。无偿献血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5月份,完成采供血1.8吨,无偿献血比例达到94%,成分血储备达到99%,临床应用达到89%,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
(六)中医药事业得到新进展。全市9所综合医院均设立了中医科、中药房,共设中医病床122张,占总床位数的5.03%。9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门诊(科)、中药房,8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基本的中医药服务。市、县中医医院中医药门诊治疗率达到78%,住院治疗率达到63%。坚持以评促建、以建增效,4月份对7所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了等级初评,中医机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8个项目单位的人员培训、适宜技术推广、设备购置等进展顺利。在全市开展了“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为省上选送骨干培训学员8名。加强了岐伯中医传统文化宣传,接待各级参观学习团体100多人次。
(七)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事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创新机制和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明确发展规划。先后制定了《*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09—2015)》、《新农村建设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市卫生领军人才配置计划》等,使卫生人才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二是注重人才引进和补充。近两年为卫生系统分配大学毕业生500名,首次引进研究生4名。今年预计引进600名,4月份在兰大、中医学院签约100名,全省招录300名,本市招聘200名。三是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培训提高。采取送外进修、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在岗学历教育等多种办法,提高卫生人员基本素质。推行了跟师带教活动,由高年资、高职称业务人员带教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要求高级职称人员带2名,中级带1名,一带三年,捆绑考核,总结评奖。确定医疗单位每年按市级8名、县级3名、乡级1名的任务目标,分别选派到国家、省级、市级进修,确保后续人才。上半年,全市在岗乡村卫技人员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有1694人。认真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乡院临床医师培训项目4期,第一期正在进行;与*大学合作,培训县级以上医院医师、护士项目也将启动。
(八)卫生宣传工作有新突破。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卫生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做好《*卫生》简报编发的同时,建立了的网站信息更新机制,整合网上服务项目,强化内容保障,使卫生信息宣传不断加强。认真落实省厅《甘肃省医疗卫生固定宣传标语》文件精神,及时安排各县区卫生局在县、乡、村各公路干线,小城镇、行政村等醒目之处制作了宣传牌、宣传走廊、宣传墙等,并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门前设立宣传栏,在各乡镇和规模相对较大的村镇街道制作了固定标语宣传横幅。据统计全市共刷写墙体标语1201条,制作固定宣传牌453面,为增强社会各界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抓思路、定责任。今年,我们在总结分析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来紧盯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关键,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医德医风建设两个抓手,狠抓项目建设、卫生宣传和学习实践活动三项工作,突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药工作四个重点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工作创一流、名次争上游的总体要求。对各项重点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制,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县区、科室和直属医疗卫生单位,推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做到时限、标准、要求、责任“四个明确”,对重点工作排出时间进度表,随时记在心上,拿在手上,始终做到方向明、任务清。
(二)抓教育、树新风。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在全系统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或服务对象”主题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纠正不正之风,加强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安排了为期4个月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制定了《*市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在各级医疗机构设置了举报箱,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设置了有奖举报告知牌,接受社会的监督,促进卫生行风新的转变。
(三)抓衔接、争支持。卫生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要搞好卫生工作,单靠卫生系统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始终把汇报、衔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及时请示、及时汇报、及时衔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配合。经过努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年以来为全市补充毕业生500名,今年计划再分配600名,大大的缓解了基层人才短缺的现状。二是在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上,决定新建的市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项目、市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都已开工建设。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准备,力争年底开工建设。三是在经费支持上,市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确定09—11年用于卫生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农合的资金将达1.41亿元,为市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支持3000万元、市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投入3000万元、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投入7000多万元,加大卫生为民办实事力度,为新农合参合农民新增政府补贴2100万元等,这是多年来史无前例的。这些,不仅极大的鼓舞每个卫生工作者的信心,也为今后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四)抓创新,上台阶。坚持发扬改革创新、争先创优精神,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在重点工作上多出亮点、多加创新,统筹推进。一是明确创新方向,注意把握全省、全市工作动态,发掘新经验新做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心聚力抓重点、抓典型、抓精品,抓出叫得响、有分量、能示范的亮点工作。二是明确创新任务,规定县区、市直单位及机关科室年内都要推出2—5个工作亮点,做到各有各的得意之作、奋进之笔,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兼顾一般、以点带面中促进各项工作求突破、上台阶、创一流。
(五)抓督导,促落实。完善目标管理与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定期督查和考核力度。今年起,实行重点业务进展和指标月统计,季分析通报等制度,对县区、单位业务工作进行量化比较;半年督查小结一次,计入年度目标管理评价,年底全面考核兑现。对项目建设、卫生应急等重点、难点工作,提请市领导带队或组织专项督查组,先后多次深入基层和建设单位,现场检查和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促使工作按期推进。通过强化督导,全面掌握各项工作是否与时限要求同步,任务指标完成是否高于去年同期,同时根据省厅月情况通报,在自查比较中准确定位,查缺补漏,加快任务落实,着力营造“工作创一流,名次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篇6
作为一院之长,任国成对信息化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正是由于他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推动,朝阳市中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才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医疗离不开信息化”
2003年底,任国成正式成为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中心医院”)的院长,甫一上任,他就提出“要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并把相关内容写入了2005年的医院工作计划中。问及原因,任国成说:“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都在提高,医疗肯定也离不开信息化。”他进一步解释,“医院需要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提升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需要减少成本,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任国成之所以要下决心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一是因为对信息化所带来益处的深刻认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积弱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据医院信息科科长张贵君介绍,中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始于1995年。跟当时所有的医院一样,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在药房收费上,而且软件是基于DOS系统的,直到2004年才用上Windows系统。HIS、LIS、PACS等更是无从谈起。
确定了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这一思路,中心医院迅速开始了各项工作,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由此走上了快车道。
2004年4月,由院领导带队,一个包括了财务、医务、护理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考察队,开始考察学习北京、沈阳、大连和山东省的一些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同年8月,对HIS系统进行招标,12月底HIS的门诊系统正式启用。至2005年底,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全部上线,收费系统和医疗服务实现了联网,整个HIS建设全部完成。
跟大多数医院一样,中心医院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比如当初在医嘱上线时,有些临床医生并不买账。张贵君说:“医嘱系统刚刚上线时,总有医生说自己下错医嘱了,要求撤销或者改动。”任国成的处理办法是,首先规定已经完成的医嘱“原则上不能改”,如果一定要改,就要提出申请,讲明医嘱为什么出错,为什么要撤销。经过标准的医嘱管理流程,层层签字以后,确实需要改动的,才能修改。这种规定出台之后,医嘱差错率马上就降了下来。
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撤掉医嘱后,后台程序会自动在操作界面划上一条线,医嘱界面自然会变得脏乱,留下了很多垃圾医嘱。任国成说:“因为患者病情的改变而改医嘱是理所应当的,但如果是因为医生粗心大意导致医嘱出错,错误到了一定数量就要做出相应处罚。”改动医嘱的发生率随之大大减少。
对于认定正确的事情,任国成有自己的坚持,当然这种坚持也需要适合的手段来实施。他说:“每个人都有惰性,我要求医嘱要一次下对,对一些人肯定没用。这个时候怎么办?罚款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就在系统上做文章,我们的程序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你这一个环节没做好,下一个环节就没办法进行。这样一来,医生不得不在下医嘱的时候分外小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任国成说,通过信息系统这种现代化手段的应用,规范了医疗业务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
2011年4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参照《标准》里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要求,中心医院开始查找自身缺失,上线了一些缺失的模块。按照之前的规划,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于2011年11月开始试运行。三级医院评审,让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评审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为了迎接评审,中心医院成立了三甲医院复审工作领导小组,任国成任组长,下设1个办公室,以及门诊部、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感染管理科和药材科等6个管理小组,医院的综合质量管理科负责整个评审准备工作的协调。
相关的组织架构建立起来后,领导小组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里涉及到的内容分门别类,分配到相关科室进行具体核对和落实。任国成介绍,这些准备包括出台新制度、制度落实、人员培训等等。针对各科室对《实施细则》有不同理解的情况,医院派人到其他医院交流学习,有时候还请专家到医院答疑解惑。
当时,医院安排行政管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相关人员到北京、上海、沈阳、天津等地参观学习,根据各地的经验,对现有的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2012年6月,包括医疗管理、重点科室及医技科室、护理、行政、应急预案等五册共56万字的《规章制度汇编》印制成书。
中心医院用的软件产品大都来自同一家厂商,任国成说:“只要这个厂商相关产品的功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一般都会用他们的产品。”这样一来,不同厂商产品因为接口问题所带来的麻烦就大大减少了。信息科请了上述厂商的工程师,把评审标准中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一一拆解,条分缕析,不但加深了对标准的理解,而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在医院内部,针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以院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到各个科室进行考察,硬件设施有哪些不足,材料准备是否充分,领导小组现场指出问题,让科室相应人员落实改进。具体到某个科室的检查,往往会进行好几次。
从《实施细则》出台,到接受评审,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这无论如何都不算是一个充裕的时间。任国成介绍,医院平时下午4:30下班,但在评审前的三个月,下班时间推迟到了6:00,“全院上下都为迎评付出了很多”。
2012年12月19日,评审专家组到达中心医院,开始进行评审工作。一天的考察结束,专家组与院领导开了一次会议,就评审情况进行反馈。据任国成介绍,专家认为医院的整体情况比较不错,也有一些具体的环节上需要改进和提升。要拿到正式的评审结果,还要等辽宁省卫生厅宣布。
任国成更看重的是对医院管理的提升,“如果说之前的评审是一种以技术为中心的、粗放型的评审,现在的PDCA的理念则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另一个收获,在经过多方考察后编纂出来的56万字的汇编,是直接成果。制度的完善对于梳理医院业务流程,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对信息化建设一直颇为重视的任国成告诉记者,希望医院尽快把DDS(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起来,为医院决策提供支撑。另外,他还计划与周边地方的基层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会诊等服务,帮助提高其业务水平。
“新制度就是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
任国成认为,三级医院评审是对医院整体水平的一次提高。“我在医院工作会上常说,三级医院评审不单单是简单的医院级别的提升,或者医院品牌的创建。而应该是每个职工整体素质的一次提高,包括意识的转变、知识的更新。”通过为迎接医院评审而进行的培训,医院职工获得了办公手段、现代化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任国成介绍,甚至医院的电梯员在评审后都有了新面貌,“他们说话的语气、服务的方式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提高整体水平,是任国成一以贯之的诉求。
“尤其是心脏病,接触心脏病患者的第一位医生的水平非常关键,如果他治疗措施得当,患者就会得到及时治疗,同时还会减少一些医疗上的副作用;反之,如果接触患者的第一位医生诊断不当,不但会耽误治疗,而且还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治疗。”任国成说,“一个人的水平再高,也不会使所有的患者都受益;如果团队里每个人水平都提高了,整体水平才能上去,最后患者才能受益。”在任循环内科主任时,任国成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特别注重培养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医疗人员的整体水平。
做了院长之后,任国成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需要他关注的事情自然也更多了。他不仅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上,更得关注提升整体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任国成说:“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出台,都是对既有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不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这个制度就没有意义,也不会对工作有促进作用。”“总住院医师负责制”就是这样一种制度。
“总住院医师负责制”要求每个科室安排一个总住院医师,该医师除了周末外须每天24小时待在医院,三个月到半年轮换一次,所有前来就诊的病情复杂的患者都须由其亲自处理。该政策实施之初,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医生的支持,发牢骚者有之,直接向任国成质疑者有之,甚至有个别极端的医生在网上投诉。
但在另一方面,担任总住院医师的医生不仅能得到适当补助,更重要的是,短时间内高强度的临床训练能大大提高其业务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职位和待遇的提升。慢慢地,不少医生开始主动要求担任总住院医师。通过总住院医师制度的实施,医院的运行安全系数增大了,整体的医疗安全水平也提升了。
采访侧记
任国成在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上,均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坚持。2007年,朝阳市中心医院准备迎接辽宁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甲医院复核,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在所难免。一些不理解的医生开始投诉,任国成说:“我倒觉得这是个好事,要不然全社会谁也不知道我们进三甲了。”后来,这些不理解自然都没有了,大家都觉得,这些工作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确实有帮助。
篇7
一、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现状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市麻风病平均发病率为3.6/10万,60年代为3.4/10万,70年代为2.8/10万,均为麻风病中流行区。1983年至1985年完成了全市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全市麻风病平均发现率为1.92/10万。通过5年的努力工作,截至1991年12月,我市进入麻风病低流行区并达到了控制麻风病的指标(麻风病患病率为0.22/万,近5年平均发现率为0.54/10万)。
近5年来,我市麻风总体流行趋势平稳,患病率在0.6/10万~1/10万之间,发病率在0.27/10万~0.45/10万之间,达到基本控制,处于低流行。据2008年调查,全市有存活麻风受累者(包括麻风病新发现病人、现症病人和治愈者)670例,其中1、2级畸残病人363例,占存活病人的54.18%;部分及完全丧失劳动力病人281例,占存活病人41.94%,麻风病危害依然严重。
二、防治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市麻风病流行现况与防治特点,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到2015年底,全市实现基本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即以县为单位麻风病患病率小于1/10万。
三、流行区分类
一类县。
二类县。
四、防治指标
(一)管理指标
1.将消除麻风病危害列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
2.市、区(市、县)麻风病防治工作配套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3.建成修文麻风村并投入使用。
4.所有存活麻风病受累者纳入社会生活保障管理体系。
(二)工作指标
1.从2012年起,新发现麻风病人2级残疾比控制在20%以内。
2.麻风病患者开始联合化疗后2年内新发生畸残者控制在10%以内。
3.麻风病人密切接触者年检查率达到95%以上。
4.麻风病联合化疗规则治疗率达到95%以上。
5.严重麻风病不良反应治疗率达到100%。
6.麻风病人密切接触者预防治疗性服药率达到90%以上。
五、工作措施
(一)开展麻风病普查。在坚持开展线索调查、家属调查、皮肤科门诊、自报、互报等日常发现病人工作的基础上,项目初期集中力量在全市开展麻风病普查工作,最大限度发现病人,尽量减少可能的传染。
(二)充分依托和利用新建成的麻风村规范治疗病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医疗、康复设备器材,改善生活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尽量收容辖区内麻风病人和社会散在的孤老残麻风受累者,提高其生活质量,保障其基本医疗,并为残疾麻风受累者提供残疾康复服务。同时将麻风村建成本辖区处理现症麻风病人严重不良反应的转诊中心。
对所有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不同的分型及时给予相应的联合化疗方案。同时,按要求做好病人在治疗前、治疗期间的监测,按有关标准对病例进行分类,定期统计上报。
(三)预防和救治残疾病人。加强对现症病人的神经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麻风反应、神经炎,防止新残疾发生。以在治1、2级畸残病人为工作重点,加强对其眼、手、足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者,及时实施手术矫治,术后提供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服务,最大限度恢复其生理功能。
(四)开展麻风病预防治疗性服药。在新患者发现率1/10万以上的麻风病高流行区(市、县),开展预防治疗性服药工作。
(五)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对麻风病的科学认识,消除对广大群众对麻风病人的偏见与歧视,为病人主动就医、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氛围。
六、组织领导和部门职责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麻风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各地麻风病防治工作开展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设立专家组,负责技术支持和技术措施论证。市、区(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消除麻风病目标如期实现。
卫生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订麻风病防治政策、策略和措施,将防治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当地主流媒体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
发展改革部门把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负责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按要求完成修文县麻风村新建工作。
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并在医学院校相关课程中增加麻风病防治的内容;保障非传染期麻风病人及麻风病患者子女公平享有入托、入学的权利。
公安部门负责为异地搬迁麻风受累者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依法打击侵害麻风病患者及家属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公安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的监测与病例报告等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为符合低保条件的麻风病患者、麻风病治愈者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流浪乞讨麻风病患者救治工作。
财政部门将麻风病防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配套经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麻风病患者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麻风病聚居区农房建设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水利部门负责麻风村的水利设施建设,做好水源供应。
残联根据国家项目资助情况,采取项目救助等方式配合卫生部门为麻风病畸残者提供手术矫治,并做好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协助麻风病畸残者办理残疾证等工作。
红十字会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开展麻风病患者及受累者救助、慰问等关爱活动。
七、经费保障
(一)中央财政对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二)省级财政每年按与卫生部补助资金比例不低于3:7落实配套资金。
(三)市、区(市、县)财政每年分别按当年中央和省级补助经费总和的10%落实配套经费。
八、队伍建设
(一)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配备3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麻风病工作。
(二)各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配备麻风病防治专职人员负责麻风病工作,其中一类县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二类县配备1名以上专职人员。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落实麻风病防治工作。
九、实施计划
(一)工作内容
1.项目启动。各级召开项目启动会,安排部署—2015年麻风病防治工作和重点工作,逐级签订《麻风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
2.人员培训。根据工作计划和要求适时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各级有关人员麻风病防治能力,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诊断、防控、实验室技术等培训班。
3.开展麻风病普查。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麻风病可疑线索报告工作,由专业人员对可疑线索进行筛查、确诊,最大限度发现病人,及时治疗,消除传染源。
4.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现症和既往麻风病患者及其周围的密切接触者开展调查,了解现存活病人的生存现状。
5.早期发现病人。采取多种方式及早发现病人,包括可疑者筛查、可疑线索确认,密切接触者检查和转诊、确诊治疗管理等。早期发现病人是消除麻风病危害的核心措施,这一核心措施要贯穿于麻风病防治工作全程。
6.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对麻风病患者进行登记、报告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加强以区(市、县)为基本登记报告单位的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耐药菌株、难治病例、流动人口发病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加强疫情治疗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为健全完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7.健康教育。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国家实施麻风病免费治疗;麻风病十大可疑线索;麻风病早治疗可减少畸残发生并有效减少传染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发现病人,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
8.开展麻风病预防治疗性服药。在新患者发现率1/10万以上的麻风病高流行区域,对多菌型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治疗性服药。
9.治疗管理。
(1)治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麻风病诊断标准》执行,新病人在确诊后给予免费治疗。
(2)随访:统一使用“省麻风病联合化疗病历”为所有新、复发病人建立完整的病历档案,每年进行2次随访和检查。并及时按照有关标准对治愈病例判愈。
10.畸残预防与康复。
(1)监测治疗现症病人:对现症病人实施免费治疗,定期监测并对畸残者进行自我护理方法培训和指导。
(2)发放自我防护用品:根据病人畸残情况发放自我防护用品和用具,并及时补充消耗用品。
(3)手术矫治:对具有手术适应症的畸残者,及时实施手术矫治,术后提供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服务,最大限度恢复其生理功能。
(4)畸残预防康复一体化建设:为提高麻风残疾受累者康复效果,开展残疾康复一体化试点工作,运用县、乡、村三级卫生资源,为辖区内麻风残疾受累者提供相应的畸残护理培训、督导和转诊服务,帮助其养成自我护理生活习惯。
11.规范管理麻风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理顺麻风村管理体系,保证麻风村正常运转经费。切实解决好住村病人治疗、康复和生活问题,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应保尽保。新建的修文麻风村按时完成建设和投入正常使用,同时加强管理,进一步改善病人生活条件,提高康复效果。
(二)时间安排
1.下半年召开项目启动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2.以普查发现病人为重点。在一类县开展麻风病普查活动,在全市所有区(市、县)开展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
3.以规范治疗管理麻风病人为重点。继续加大早期发现病人工作力度,加强对病人的治疗和管理,预防畸残,对多菌型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治疗性服药;开展患者康复治疗,改善麻风村条件,落实关爱麻风病人措施,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持续开展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
4.开展终期评估,对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十、奖惩制度
(一)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密切合作,共同制订防治政策。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将麻风病防治工作和政策保障纳入绩效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将各部门职责落实情况与责任制考核相结合、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启动问责机制。
(二)设立麻风报病奖。
为有效提高群众报病和基层卫生人员发现病人的积极性,促进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设立麻风报病奖。经调查确诊的麻风新发现和复发病例,每例给予报病者1000元奖励。奖励经费从省级经费中统筹安排,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发放。
(三)考核评估。
1.年度考核。每年由省卫生厅制定考核方案,各级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年度专项考核,重点考核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报本级政府。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将整改落实情况报本级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整改效果作为下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
2.终期评估。2015年底,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以省为单位的终期评估。评估考核内容以麻风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和长效机制建立情况、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以及市麻风病防治效果、疫情控制指标为重点。评估方法主要采取收集现有数据、资料和现场检查来收集相关的防治工作信息。通过听汇报、查看文件、资料、疫情报表、问卷调查、现场检查,以及访谈防治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居民等方式,全面了解麻风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 上一篇:学院后勤服务工作计划
- 下一篇: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