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务处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30 07:3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院教务处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院教务处工作计划

篇1

学籍管理工作繁杂,又没有可量化的成果体现,很容易被领导、老师忽视,因此,领导重视是做好学籍工作的重要保障。领导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学籍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软硬件保障有力等方面。组织机构包括管理机制、人员配备、工作机制等方面内容,软硬件保障则包括设备投入、人员继续教育、文化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内容。学院学籍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有两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普通全日制学生的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学历证书制作与发放等工作。同时,学院还指定相关系部教学秘书、辅导员作为系部学籍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责任到人,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共同完成相关工作。除此之外,还不定期召开由教学副院长牵头,相关处室分管处长、院系党政领导参与的学籍管理工作协调会,对学籍学历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学院为保障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不断加大软硬件设备的投入。先后购买教务软件2套,计10万余元;除常规的电脑、传真、打印设备外,还为相关管理人员配备高配置的电脑、证书用高速打印机等专用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支持相关人员进修、参加各种交流会议,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信平台对相关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针对不同人员的薄弱环节,学院除鼓励自学外,还出资聘请相关计算机教师和学生助理兼职处理有关数据。

二、认真贯彻政策,规章制度完善

学籍管理是政策性较强的一项工作,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籍管理工作应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其中,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多处明确批示,按“学校规定”办理,突出和强调了高等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2],因此,应结合各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学院制定了《学籍管理规定》等11份工作规范文件和17份对应的表格,通过这些文件,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规章制度的完善还体现在文件的增、删、改等修订工作方面,文件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文件的运行与反馈不断修改、完善,如果必要,还会组织大型的研讨会。例如:2005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件,学院利用暑期时间加班加点,召开由教务、学生、系部、质管办等多部门参与的会议,制定了《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等十余份文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学籍管理方面的文件共计修改30余次、删除4份。为使学生了解这些文件,针对高职学生纪律意识散漫、自主能动性较差的特点,教务处将上述文件汇编成册,当新生入学受教育时进行宣贯,每个新生人手一份,同时将相关宣贯材料通过张贴、学校电台广播、教务管理系统公告等方式告知学生。

三、结合质量体系,完善运行机制

制度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我校从2002年就开始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和运行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从时间、流程、环节等多个节点强化过程控制,有效保证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规范运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3]。质量体系对各岗位职责、权限有明确规定,通过纠正预防措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缺失,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联动工作体系,确保学籍管理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行。通过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已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学院学籍学历工作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既提高了管理水平,又保证了工作质量。学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覆盖所有受控部门的内部质量审核,最高管理者针对主要质量问题组织管理评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计划加流程图,标准取代经验

学籍管理工作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时间性要求,尤其是电子注册、图像采集等工作,一旦出现岗位变动、人员离职等状况,新人上岗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从而影响学籍学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教务处通过管理创新,建立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图等标准化程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好的部门工作计划是连接学院战略规划与部门具体工作目标的桥梁,是学院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管理控制工具。教务处通过制定部门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个人学期工作计划、周计划,将全年的工作任务分解,它包含目标的设定、措施的选择和与此相适应的资源保障、时间要求等方面内容。工作计划使学籍管理人员、辅导员、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成为高效管理的“指挥棒”。流程图主要是指表述工作流程的框图,它能以图形方式有条理地表达工作流程,包括内容、步骤、形成材料等内容。它直观的体现了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它既是办事人办理相关事项的路线图,也是新人上岗后的作业指导书,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减少了新人上岗的磨合时间,共计制作学籍学历方面的流程图11张。通过工作计划、流程图等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我院学籍管理工作由以前的靠经验吃饭转变为如今的一切行为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标准取代了经验,将岗位变动、人员交接、突发事件等对学籍管理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学院的学籍管理效率,保障了学籍学历工作顺利进行。

五、边工作边思考,认真总结提高

篇2

内 涵

二维,即社会需求维度和学生个人发展维度。学校以社会需求维度作为人才培养指南,紧扣社会需求,通过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脉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从学生个人发展维度确保人才培养针对性及有效性,遵循“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各个成才”思想进行因材施教。在多元智能发展的理念下,指导不同特质学生发展不同特长,成就不同梦想。

三分,即教学“分类”,专业“分向”,就业“分流”。教学“分类”主要是通过综合教育课程、基础课程实现差异化教学;专业“分向”是在学生完成通识教育及专业适应性学习后,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选择专业方向;就业“分流”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完成对具体岗位的选择。

实 施

教务处从总体上统筹

制订(修订)“二维三分”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检查系(部)落实情况;审核各系(部)“二维三分”人才培养工作实施计划,并检查实施情况;组织针对“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调研、检查、考核与总结;与系(部)协调,做好各年级学生“分类、分向、分流”的教育与动员工作;检查系(部)专业学习导师在“分类、分向、分流”中对学生综合测评、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等的实施情况与工作质量。

系(部)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执行“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有关制度、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督促、检查各教研室具体落实情况;按照教务处公布的教学资料目录和标准要求,组织系(部)各教研室制订专业“二维三分”人才培养的教学基本文件;严格执行制定的“二维三分”人才培养工作实施计划;做好各年级“分类、分向、分流”的教育与动员工作;做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工作;具体实施“分类、分向、分流”中的学生综合测评,以及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等工作;做好毕业生顶岗实习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工作,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系(部)具体落实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学年实施“智能分类”,结合学生特点及专业属性,制定“分类”标准,实施 “分类”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基于学生学业基础对学生实施分类教学,主要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现差异化教学。在新生入学时,学校统一进行测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职业意愿进行摸底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开设选修课;同时,在专业课、公共课环节进行差异化教学,最终促使学生人人都能通过自己的选择成就人生目标。

第二学年实施“兴趣分向”,在学生完成通识教育及专业适应性学习后,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选择专业方向,并在专业课学习和综合素质教育环节予以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第三学年实施“分流教学”,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完成对具体岗位的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做到人才差异补足,帮助学生选择具体职业、岗位,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在第三学年针对学生的职业方向选择,补齐学生的就业“短板”,在固化原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选择的行业特点,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并设计教育项目,以市场化价值取向指导学生就业,帮助学生顺利择业。

专业指导教师将任务落到实处

认真执行专业“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地制定教学大纲、实训指导手册等教学文件;做好各年级学生专业“分向”、就业“分流”等组织和指导工作;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深入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全面掌握所负责的每个学生的实习状况,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思想、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对实习学生做好考勤记录,严格要求其履行请假审批手续,做好学生实习的定期检查、指导、调整及跟踪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动态,保证实习质量;批改学生实习报告,做好学期末实结、学生综合测评、学生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等工作。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个不断发掘潜能的过程,激励并促使学生获得他们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的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把学习的时间从在校延伸到一生。

保 障

校内宣传动员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向全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讲解“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树立对“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统一全体教师思想认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学习、研究学校内外相关案例,讨论“二维三分”人才培养管理制度,研究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分解“二维三分”人才培养中教师的任务、责任以及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利用院系(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工作会议等各种场合,向教师宣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全体教师有足够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

建立相应组织机构

建立“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指导委员会、“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教师培训协调小组等,广泛听取全体教师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实施“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各项工作计划和细则,对诸如教师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等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进行阶段性工作评估等。

实行“专业学习导师制”

自学生入校起,即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专业学习指导教师。导师以系(部)专任教师为主,实行导师全程负责制,强化导师对学生专业选择、课程学习等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选择最佳成才途径,实现全面发展;加强对导师工作过程的管理,学校将导师工作视为教学工作核心考核内容之一,教务处、学生处、质量办等定期对导师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贯彻“全面、全员、全程”监控思想,强化质量意识,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文化。通过对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学习、教育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形成教学质量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备、适用、能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编制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课程评价方案》等文件,以保障教学质量。

加大经费投入

完善和改进物质基础,保证“二维三分”人才培养顺利实施。对各实训室增添必要的器材和设备,巩固和增加社会实践基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研究并建设网络平台,支持教师电子备课和新模式下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和课程建设方案;针对选修课多样化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学生选修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创造足够的物质条件。

成 效

专业建设获得认可

通过2012年至2014年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在“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基础上,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创立了“二维三分、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则创立了“二维三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两个省级示范建设重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都变得更加清晰而有效;在积累一定成果与经验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分别建立了专业教学标准,并在2014年5月“第六届国际美容教育和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与会专家充分肯定。

学生技能不断提升

各专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技能大赛,以赛事为平台,训赛结合促进教学改革,参照国际大赛技术标准建设专业技术标准。示范建设期内,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有70名学生分别在不同级别大赛中获得77个奖项,其中金奖11个、银奖13个、铜奖44个及优胜奖若干。该专业胡已雪同学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竞赛并斩获银奖,此外还获得澳大利亚世界技能大赛挑战赛(美发项目)冠军。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提高

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例,根据麦可思公司2013年综合调研数据显示,2012届毕业生初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率为95%;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8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90%,高于同期同类院校29个百分点;毕业生国际就业相较以往更为广泛,新加坡、迪拜、南非、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日本等地均有本专业毕业生就业。

篇3

育 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的通知》(京教体艺

〔2014〕7号)颁布,确定北京地区20所高等学校(中央8所,北京12所)及国家大剧院等8个社会单位参与13个区县143所小学的体育、美育工作,简称“高参小”工作,北京联合大学是其中之一。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由副校长牵头成立以师范学院为主体,广告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校体育部、校团委全力配合的领导小组,落实市级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决策,以专项任务的形式下达,成立工作小组,整体设计对接学校的体育、美育发展规划,围绕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教师培训、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小学办学水平。

一、开展活动情况

1. 接受任务,积极推进(2014年4月)

2014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高等学校 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

育 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的通知》,校院领导高度重视,师范学院作为项目的牵头单位,积极主动谋划工作开展,加大宣传,广泛动员。学院班子达成共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严格督办,积极推进,分别在学院中层干部会和全院大会上进行宣讲,介绍项目的意义与相关内容任务,形成全员知晓、师生关注的良好氛围;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搭建跨院系的组织构架,制订任务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相关责任人,确保专项工作有序和科学推进。

2. 走访调研,分析需求(2014年4―5月)

项目组成员与分属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的7所结对小学进行多次沟通和互访,开展一系列的前期调研工作。2014年4―5月间,项目组负责人分别参加市教委和各区教委组织的“高参小”专题研讨会议近10次,深入小学或邀请小学校长、教师到学院开展需求分析与研讨活动30余次,详细了解并认真梳理小学现状与发展需求,在合作意向、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为高校与小学的深入合作与项目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 组建团队,开展试点(2014年4―6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顶层谋划,科学设计音乐、美术、科技等部分特色课程,开展项目试点,形成项目试点阶段的管理与工作方案。在原有项目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项目评审小组、课程团队、采购小组,正式任命7所小学的挂职校长,组建负责日常运行与质量监控的项目办公室,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开展试点课程与特色活动实践,如在青年湖小学开设动漫课程,在黄胄艺术小学开展家校合作讲座等,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小学师生的欢迎。

4. 正式签约,总结推广(2014年5―8月)

在充分调研和开展项目试点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多次试点活动的经验交流,集中反馈试点经验,不断完善高校和小学双方的合作框架与方案。2014年5月,我校在合作小学之一―朝阳区安华里第一小学组织召开合作签约仪式,北京市教委线联平主任亲自出席,我校校长、副校长、相关学院领导、专业团队负责人和区县教委领导、小学校长及部分师生参加了签约和授牌仪式,并在仪式上展示试点阶段成果,由学院师生与小学生共同表演了舞蹈、合唱等节目。

5. 全面启动,扎实推进(2014年9―12月)

学校项目领导小组为确保项目全面启动后的效果,多次召集专业团队负责人,共同研讨、设计各学科的系列课程与特色活动,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团队培训等活动。自2014年9月至今,我校每周共派出师生180余人次赴小学开展支持活动,每周为7所小学开设近100门(项)课程及活动,确保7所小学一年级学生丰富课后一小时活动。这些课程与活动是“高参小”项目扎实和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与基础。2014年11月16日,项目组协助厂桥小学一年级学生排练《快乐娃》《灵动的课堂》《中国龙》节目,参加厂桥小学庆祝建校110周年“薪火相传,放飞梦想”第二届艺术节展演节目等。

6. 承前启后,成效丰硕(2015年1―12月)

2014年年底,7所小学的领导走进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参观教师实践教学中心,观摩体操表演,畅谈半年来的收获,寄语新的一年。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与会人员根据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坦诚和深入地交换意见。小学领导也踊跃发言,对学院前一阶段“高参小”活动进行肯定,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希望。黄胄一小的沈淑芳校长总结了四个“没想到”,即“没想到学院环境这么安静,没想到活动组织这么严谨,没想到教学资源这么丰富,没想到教师授课这么负责”,并提出课程内容、课时与教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青年湖小学的王凌主任对一个学期的教学成果总结出四个“心”,即“精心、耐心、热心、放心”。《中国教师报》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韩世文老师评价道,“北京联合大学此次的发展项目在北京市都是创新举措,不仅使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而且在第一时间把媒体拉入其中”,同时希望学院以此为契机,发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将“高参小”项目建设成学院的标志性项目。

回顾2014年的工作,2015年对“高参小”工作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工作小组在寒假期间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授课团队、授课形式、开课方式、新闻宣传、经费管理、课程巡视与效果反馈等方面做出新的一年的顶层设计,推出2015的“十大折子工程”:(1)“5所”小学的校园文化设计;(2)“25门-1万小时”拓展型课程授课;(3)“3次”全国性竞赛指导;(4)“16本”校本教材的编制;(5)“一类”特色报告;(6)“一个”“高参小”工作网站;(7)“3次”成果汇演;(8)“一期”全国拓展型课程研讨会议;(9)“30场”高雅艺术观赏;(10)“15场”面向小学教师和“高参小”师资团体的培训。

二、活动开展成效

篇4

1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训回顾

我院是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的专科层次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前身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显著的福州幼儿师范学校与福州艺术师范学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于2002年开始组织第一届学生的教育实训工作,经历从中等师范到高职院校教育实训模式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三种模式:

1)传统中等师范模式,这一模式由学科专业负责实习计划、组织、领导、管理,教育实训不定点、时间短且集中,内容形式单一。

2)过渡模式,院校处于合并升格阶段,教育形式借鉴其他高师院校的一些做法,对教育实训进行改革,在学校教育实习工作条例指导下,由系部负责实习计划、组织、领导、管理,以分散实训和分专业集中实训为主,但实训质量比较难控制。

3)现行模式即由学院分管院长统一领导,系部主要负责,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合理安排教育实训时间和方式,将其贯穿于整个高职高专教育过程,实训内容丰富且范围广,由专门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训活动进行指导,并进行严格地评价和考核,各部门共同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教育实训模式。现行模式是经前两种模式后,借鉴其中优良的传统,结合实际需求,实行改革后的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实施了三年。教育实训工作,不仅是教师教育实践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培养的质量。在升格大专后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之际,如何进一步发展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和师范特色,如何进一步深化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寻找适销对路的师范教育培养人才模式,进一步提升师范教育的层次和质量,拓宽教育市场需求与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符合型人才,从而使师范专科院校迈上良性发展轨道,走内涵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这些既是当前我们教育实训改革的方向,也是我们发展面临的问题。

2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训模式分析

外语系教育实训的现行模式始于2002年。这一模式是以小学英语专业教育实训的长期实践为基础,继承传统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和师范特色,借鉴他人研究、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本院本系的具体实际,形成符合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特点的特色教育实训模式。

2.1构建了新型管理体制

为了使教育实训组织管理走向规范、有序,我们加强了组织制度建设,并不断推陈出新,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实训质量。

1)由分管院长统一领导,有关部门、系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系教育实训指导委员会,聘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实训小学主要负责人参加,由系教育实训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策划,宏观管理全系教育实训领导工作。在实训期间,以实训学校为单位,成立由系领导和有关人员及担任领队的指导教师组成的教育实训领导小组。同一实训学校的学生还成立实训生实训小组,这样使我们的实训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院系、实训小学、有关部门各有所为,负起责任,共同管理教育实训。其中我们系部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深入小学,加强与实训学校的科研合作和教学联系,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化管理体系,确保教育实训的质量。

2)建立了一支实训指导教师队伍。随着学校扩招,教师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比较匮乏。外语系一方面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较强实训指导能力的、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建带队实训指导队伍;另一方面,聘请实训基地的优秀教师担任实训生导师,参与实训指导,即实行导师制。此外,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基层小学去观摩各类小学优秀英语教师的公开课和示范课;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小学领导和教学名师到学校来指导,做系列报告讲座,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理论和管理能力。

3)有效的监督管理。除了实训领导小组担负着督导任务,为加强教育实训督导管理,对教育实训的全过程实行实时监控,深入指导教师和实训学生,了解情况、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抽查教案、抽听试讲、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也需要争取实训学校指导教师对实训生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控,请他们随堂听课,课后评议,共同把好质量关。另外还专门成立以教学秘书、辅导员为主要成员的实训督导组,经常深入各实训点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实训生的授课情况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实践证明,督导工作对保证实训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2.2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训基地

学院合并升格后,外语系就下决心建立小学英语专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学院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投入相当财力,建成了十多个教育实训基地学校,改变了当初靠关系、面子联系实训点,以及过渡期放羊式的教育实训模式的被动局面。稳定的教育实训基地是保证实训效果、提高实训质量的基本前提。外语系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就近、保证实训质量的原则,优选一些地理位置适中、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端正、、师资队伍雄厚、教风和学风良好、有多年接待和指导实训的实践经验、后勤管理有保障的小学作为教育实训基地。另外还和实训基地共同建立教育实训工作领导组,制定教育实训管理规章,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统一要求、规范管理,并采取相应的考评和督导措施,使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稳固化。

2.3合理安排教育实训,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

教育实训是整个高职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针对小学英语专业教育实训的现状,吸取别的高师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经验,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实训的内容和时间分割不同阶段且贯穿于整个高职的学习全过程,以下就是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结合实际需要对教育实训时间和方式的调整。

2.4丰富实训内容,拓宽实训范围

教育实训是师范教育培养合格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实践环节,是实训生全面了解学校工作和认识教师职业的活动。因此,现行的教育实训内容涉及小学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1)师德与专业情意

让实训生认识小学英语教育的意义,了解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精神,爱护小学生,热爱小学英语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使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2)英语教育教学能力

实训生应注重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方面的能力培养。教学基本功:包括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师口语(普通话和英语口语)、简笔画、唱歌、舞蹈等知识与技能;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创设情境等;教学基本环节:包括教学设计、说课、中英文教案编写、教法分析、课堂教学、评课、作业设计、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学生作业的批改、课外辅导等。

3)班队工作管理能力

实训生要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学会班级建设;认真编写班主任工作计划,设计班队活动方案,组织主题班会活动;课外活动与组织实践,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家访等;指导少先队工作。

4)教育科研能力

让实训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对教育见习、实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选定案例,围绕案例收集资料,撰写案例分析;能够调查基层小学的英语课程教法改革情况,学生素质现状,学校管理现状,以及教育研究情况并总结形成相关的调查报告或论文。

5)反思与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研讨、信息交流、集体备课、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等方式提高实训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引导实训生对自己所学与所教进行反思,培养他们反思行教学的意识,引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互动中自觉走上“经验———反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5明确实训评价的标准,严格实训活动的评价和考核

外语系现行的模式下对实训生实训成绩评价从实训态度、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绩、个人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实训成绩是在个人总结、自我鉴定、小组鉴定的基础上,由实训学校指导教师、原班主任和带队教师分别做出教学实训、班主任见习和平时综合表现的鉴定和评语,最后系实训领导小组综合各方面意见,并按照考核标准细化指标对实训生进行定量考核,得出实训的最后成绩(优、良、及格、不及格),报学院教务处存档备案。

3现行教育实训模式实践应用效果

长期以来,对高等师范类院校教育实训管理、组织、形式、评价等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对师范类高职院校教育实训,尤其是针对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训的研究比较匮乏,具体可以实践操作的案例就更少了。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只能继承传统师范的优势,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从专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主客观方面各种因素,构建适合自己的教育实训模式。现行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训模式是不断完善的结果,从领导、组织、管理到具体操作实施都是科学、规范、系统、可行的特色模式。我们的改革符合学院的实际,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必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带来较高的社会价值。我系小学教育专业这几年不断扩招,该专业的师范生专业思想稳定,专业知识扎实,教师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实训顺利进行,实训质量稳步提升,为福建省基础英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小学英语教师,受到了各实训基地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如今,我系教育实训的我作展开日益顺畅。师范生进校后就积极进行教师职业训练,实训基地学校对实训满意度高。据统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接近100%,其中参加全省各地市中小学招考录取率为60%以上,他们教学能力强成为各地教育局共识。2008年,《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课程被评为福建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教育实训工作得到省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积极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至今已选送两批优秀毕业生赴东南亚国家开展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活动,担任英汉双语教师,深受省委领导与国际友人的广泛好评。

4完善现行教育实训模式的建议

4.1更新观念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训包括教育观察、教育见习、教育实训、顶岗实训等内容,应有别于传统师范教育实训,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个全程动态的教学过程,是师范生在校期间都要不断完善的教学过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育实训模式的改革,努力构建大教育实训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程动态教育实训模式。从学生进校到毕业进行全程动态教育见习与实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整合,继续拓展和丰富现行模式的内容和形式,从微观入手,统筹安排,探索多元化、立体式、可持续发展的特色高职高专小学英语专业教育实训模式。

4.2高举职业教育大旗,加大小学英语专业教育实训力度,体现师范特色

我们始终要高举职业教育大旗,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加强教师教育,并通过教育实训这一重要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我们要不断发扬和光大过去师范教育实训中的优良传统和有效做法。

1)确定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制度,提高学生教育实训的能力。确定普通话、英语语音、英语口语、三笔字、音乐、舞蹈、简笔画等作为考核科目,每个科目都制定了考核标准,把考核结果与《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实施学生实训准入制度,即考核科目没有达到规定的学生不能参加大实训。狠抓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专”表现在:一是学会英语语言文学知识;二是学会如何教英语。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指: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规范,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是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首要业务素质,也是英语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训、当好教师的必要前提。

2)加大投入,创建教育实训模拟平台。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建立一个校内小学英语教育实训基地。基地将拥有小学英语综合实训室、情景模拟实训室、语音实训室、多媒体课件实验室等,将为学生们提供微格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平台,使他们熟练掌握英语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3)建立健全教育实训规章制度为保证教育实训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高质量、高效益,我们将不断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实训规程和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提出关于自主联系实训规程和委托实训的实施意见,编制出一整套实训运行管理手册,并不断修订完善。比如:教育实训规程、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训生手册和实训指导教师手册;教育实训生意见反馈表等。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使我们的教育实训工作有章可依,在规范运行中保证质量,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