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5 03:4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学院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学院工作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08-01

2016年学会工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强化“提高教育质量”、“立德树人”为重点,在上级学会领导下,秉承“学术立会,服务为本”的办会宗旨,坚持“务实、高效、规范、服务”的作风,为教育大局服务,为广大会员服务。2016工作计划如下:

一、专题学术研究

1.启动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项课题研究,加强专项课题申报、立项、结题及成果推广等过程管理;

2.召开第八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3.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合召开第12届亚洲幼儿体育科学大会;

4.举办第四届休闲体育北京论坛。

二、承办委托项目

5.组织修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调研;

6.制订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7.组织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论文申报、评审,召开论文报告会;

8.组织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教案评选活动。

三、研讨培训活动

9.召开体育教研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工作研讨会;

10.举办教育部命名“第一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校长论坛;

11.召开中小学特级体育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研讨会;

12.举办中小学学校卫生保健所所长培训班;

13.召开十城市“大数据下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研讨会”;

14.举办十四城市中小学室内体育课教学评比展示活动;

18.召开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研讨会;

19.举办高等院校硕士生导师培训班;

20.召开《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学科建设研讨会;

21.召开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

22.召开休闲体育教学资源与教学规范研讨会;

23.召开霍英东体育思想研讨会;

24.举办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科研研修班;

25.举办普通高校体育部主任业务管理规范培训班;

26.举办民族民间优质体育课教学评选观摩展示活动;

27.召开游泳特色课程开展及器材设施设备配置标准研讨会;

28.召开学校体育卫生器材装备展示研讨会;

29.举办学校体育场馆设计、开发及运营培训班。

四、推进合作项目

30.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合作,组织武术课教学标准研讨;

31.与中国学生营养健康促进会等联合办中小学健康教育知识网络竞赛;

32.组织编写“肯德基校园班级三人篮球赛”教师读本;

33.开展“肯德基校园班级三人篮球赛”地区联赛和全国总决赛;

35.与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大课堂;

36.组织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校园健身跑步活动。

五、加强内部建设

37.发展会员,服务会员,提高对会员的管理服务水平;

38.加强内部建设,完善工作机构,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印发学会通讯;

篇2

北京市劳动工资工作组办公室:

你们调整工资“简报”第二十三期收到。

关于技工、半工半读等学校从社会上新招收的学员,他们的工作年限计算问题,根据现行有关规定,不论是否属于国家分配的增人指标内招收的,其在校学习期间都不应计算工作年限或工龄。各地在这次调整工资中也是这样执行的。如果按照你市规定的“属于国家分配的增人指标内招收的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可以计算工龄”办理,会对其他地区引起连锁反映,造成新的矛盾。望请予以改正。

篇3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数量迅猛发展,因此,高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如何结合民族地区资源,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具有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实习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民族地区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大学生实习基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实习基地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发展建议,促进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 实习实训基地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教育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检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规格和质量,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实习基地是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重要载体,实习实训基地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实习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将地区优势跟民族文化相结合,明确教育培养目标,突出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院校实习基地,进一步促进民族院校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审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分析其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法,积极推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的改革,为民族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设的4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知网,学校图书馆查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教育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实习基地现状、发展以及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2.实地访谈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主管领导、体育学院教师,各实习基地分管领导,实习基地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存在问题。

3.问卷调查法。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内容,对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内容,统计体育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实地考察法。随机抽取部分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习基地的实习资料以及管理文件资料,实习场地器材、学生后勤保障以及实习学生反馈信息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湖北民族学院根据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共建立了44个实习基地,分布在恩施州各县市,以及龙山县、黔江区、广水市和宜昌市。具体分布见表1

(二)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人。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计划中重要环节,教学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教学实习,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进行教育实习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建设一批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创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体育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基地建设的不系统、不均衡、不规范等问题。

1.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基地的建设,既要考虑基地能容实习生的数量,有要考虑教育实习的质量。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立实习基地学校统一和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的,由于经费紧张,建立适合体育学院学生实习的基地的学校就比较困难。

2.实习基地质量参差不齐。各个实习基地地理位置不同,有的是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不够,客观造成了与学院学生实习的质量下降;还有部分中小学对实习工作不重视,实习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学生实习的作用。

3.学生指导教师任务多,没有公平、合理的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考核。学校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实习基地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指导实习学生,他们自己也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所以平时对学生的指导一般较少,对最后实习结束学生的考核考核也不够客观。

4.实习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存在较大漏洞,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为了使体育学院实习基地的建设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实习需要,需要全面系统的建设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功能,适应当前教育实习改革的需要,不断深化和加强对体育学院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1.建立健全实习基地规划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

传统的湖北民族学院教育实习管理方法是采用混合组队实习(各学科学生混合组队)和分散自主实习两种模式,但是这种实习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实习基地管理较为机械,对实习学生管理懒散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制度及管理机制。首先建立新型实习基地管理体系,由湖北民族学院、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实习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其次,完善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学校选派优秀老师到实习学校,与学生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另外加强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监督管理,对学生实习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对实习学校对相关实习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基地建设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建立实习基地评估体系

建立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基地评估体系,首先要研究实习基地评估指标及其内容,在评估内容和指标应该包含以下方面:实习教学计划、实习教学安排、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基地建设需要的条件、实习实践场地,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实习实践指导人员、双方合作目的、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实习师生的食宿、学习、交通等安排、协议合作年限等。

3.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了实习学生实习效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上要严格把关,选拔那些富有经验,具有责任心,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议、讲座等。第三,构建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多层次开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一是对实习学生实习效果,比如讲课、说课等反馈实习指导教师培训质量;二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如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实习学生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四是同行评价,在实习学生实习期间,有实习带队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之间互评。

参考文献:

篇4

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理解为依据党和国家的体育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科学组织体育教学过程,完成体育教学计划和目标。科学的组织体育教学过程,可以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稳定的教学秩序是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需要注意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用教学最优化原理,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制定与实施体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和稳定的体育教学秩序,体育教学的指挥系统是在学校校长或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长或教导主任、体育教研室(组)主任组成。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分为行政管理和课堂教学2个方面,体育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有科学性、可行性、稳定性,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学

二、体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依据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结合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体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主要是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和体育教研组的计划管理。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分析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工作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全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包括课堂教学、校内竞赛、校外竞赛、课外活动。体育教研组的计划管理主要是在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具体完成学校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备课、上课、考试及成绩评定、课外辅导。备课主要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2种形式。集体备课要为老师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向老师们提出备课要求,要从备课中鼓励老师们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管理在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前提下,主要是组织好课堂听课工作,课堂听课的形式多样,可以组织同行听课、专家听课、公开课等。听完课后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讨论研究,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分析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重视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现代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内容。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更加重视发展性评价和过程中评价,以往的体育教学重视学生的成绩,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使得我们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的运动技能,重视学生的体质,采用的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三、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协调体育教学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关系的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制定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解放思想,摒弃传统的观念,切实保障教与学的自由,完善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3.2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加强教学档案管理

规范、严格、科学的体育教学档案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体育教学的规范化,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管理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包括计算机、网络等),加快体育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建立体育信息管理网络。

3.3以人为本,提升现代教学管理理念

人是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对象,体育教学管理主要围绕着人展开,体育教学管理主要的对象就是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构建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活动中确立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以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为目标。管理制度应该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以使师生在这种保障下得到个人的最优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视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的成长,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发出教师实现自我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4建立一支稳定的体育教学管理队伍

加强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不断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从而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培养和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篇5

英语专业教研室精神文化制度建设硬件建设环境布置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高效和谐团队的最佳途径,也是一个单位历史蕴涵和人文环境的集中体现。教研室既是基层教学组织,也是基层研究组织(赵惠明,2002),承担着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作用。因此建设健康的教研室文化,可以促进教研室科学、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一、教师状态的精神层面

1.哈尔滨体育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师资基本状况

英语专业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9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占总人数的89%;兼职外教1人,占总人数的11%。

(1)职称结构。讲师7人,占专职教师的88%;助教1人,占专职教师的12%。

(2)年龄结构。8名专职教师中年龄35岁以下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5%;35岁以上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5%。

(3)学历结构。8名专职教师均为硕士或在读硕士,其中硕士7人,占专职教师的88%;学士1人,占专职教师的12%。

(4)学缘结构。8名专职教师中1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2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人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1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人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1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1人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

2.经过理性分析,英语专业教研室确立了“博学、笃研、敬业”的核心价值理念

(1)博学――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我教研室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中有1名获得教育学学位,其他6名教师均为英语语言学和文学学位。随着体育英语专业年级的增高,与体育相关的英语课程也在逐步增多,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已成当务之急。

哈尔滨体育学院以“冰雪特色”享誉体育界。然而英语专业教师均毕业于英语系或教育系,对体育项目尤其是冰雪项目知之甚少,因此加强教师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派教师观摩、参与冰雪项目比赛,学习与冰雪项目相关的知识,才能使教学更能有的放矢。

(2)笃研――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由于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导致科研骨干人才不足,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不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我教研室利用教研室活动及外出学习的机会深入探究学科内在本质规律;把外地经验和成果提炼成可用的行动方式,把教师零散的教学体会形成教学经验,把教师的经验提升到理论上认识。

(3)敬业――让服务成为一种乐趣。爱岗敬业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服务精神的具体表现。只有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工作才会有永恒的动力。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服务,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二、制度建设的细节层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体制是工作的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好的管理体制才能出好的效益(丘林,陈朝新,2008)。制度不健全,教研室形同虚设,不利于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

1.教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每学期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确定教研室活动的内容,加强教研室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进度,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详实的记录与总结。教研活动可集思广益,使每位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发挥,同时又能充分挖掘教研室的集体资源,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要注重了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开展,为教研室同仁创造良好的学术空间和氛围。

2.教学检查有计划、有步骤

按照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做好开学初的教学安排,教师教案、进度、大纲的检查工作,做好期末考试命题、阅卷、试卷分析和小结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3.教学工作制度化

(1)要求各位任课教师严肃对待课堂教学、严格要求课堂教学秩序。课堂上如有缺勤或者其他违纪现象,任课教师有责任及时将信息反馈,协助学生管理工作,以便共同有力地保障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

(2)要求英语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搜集大量与其课程相关的材料,制作课件,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大量的文学及体育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和直观的冲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做好外籍教师的听课及沟通工作。每学期初,通知外教上课时间、教室和班级,并在必要的帮助外教串课。上课期间做好与外籍教师的沟通工作,每学期末,协助外教做好期末考试工作。

4.建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等教学文件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教材选用、教学检查、评教评学、备课听课、导师制、教学档案保管等各项制度。

三、硬件设施的物质层面

1.教研室硬件设施现状

(1)教研室硬件设施配备

教研室配有8套办公桌椅、1套电脑桌、2台电脑、1台打印机、1部电话及1组书架,基本上能满足教师备课需求。

(2)语言实验室

目前,我院共有语言类实验室5间,为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共用实验室。其中,2001年,学校建成2间各48座语音室,在闲置两年后于2011年,黑龙江省大学英语评估期间进行改造,可进行听力教学;2006年,学校建成3间48座语音室,主要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及英语专业听力课,但设备在老化、自主学习无法正常进行,系统需更新。

2.建设英语专业同声传译语音实验室、网络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

(1)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建设

购置同声传译系统管理软件、录播系统设备、配套多媒体设备及网络设备。

(2)网络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建设

第一,满足听力教学。可实现异步播放和同步变速不变调播放的听力教学,播放过程中具有声文同步、自动分句等功能;教师可进行随堂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第二,口语教学。教师在播放资料的同时,全体学生可进行跟读、朗读、配音等口语训练,系统将每个学生的录音实时上传至教师服务器,老师可任意收听并点评。

第三,快速阅读教学。教师快速准备阅读资料,设计限时、限速阅读答题方式,学生完成测试后可实现当场反馈。

第四,满足口语考试需求。要求每个参与考试的学生的录音,连贯自然,没有干扰,没有失真,能够完全满足口语考试的音质要求。

四、环境布置的视觉层面

通过一些名言警句建立富有一定的文化气息,一定的审美内涵的教研室“形象墙”“主题文化墙”;建立一个“专业文化书柜”,陈列每位教师收集的专业相关书籍,力求营造一个整洁有序、舒适幽雅、具有文化氛围的办公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惠明.浅谈教研室建设[J].嘉兴学院学报,2002,(11).

[2]丘林,陈朝新.高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篇6

1、研究对象与分析。

(1)对象:以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7所不同层次高校运动队为研究对象。

(2)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制定问卷调查表,对部分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的教练员及运动员分别发放调查问卷, 发放教师问卷7份,回收7份,有效7份 ,发放运动员问卷150份,回收143份,有效140份,访问了广西高校部分领导、健美操教练员,全面了解高校运动队建设的情况,征求对健美操运动队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对策等问题。查阅了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6篇,对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

2、分析。

近些年广西健美操比赛比赛的机制在不断提高,健美操的各种赛事也在不断增加,高校参赛队比例也随之最多。其中全区大学生健美操、啦啦队赛和全区健美操锦标赛属于大学生赛事。

(1)、广西高校健美操运动队运动员情况、参加健美操比赛情况分析。

通过对所调查的7所高校运动员技术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为普通在校大学生,年龄大部分在20-24岁,本科学历72.9%,专科学历占27.1%,由于特招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学校少,大部分参赛者入学前都是无运动员等级的普通学生。另外,运动员运动等级是其运动水平的体现,对广西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等级进行分析显示:高校运动队队员运动等级二级以上人数较少,运动健将队员比例偏低; 无等级的运动员也较高。

经过调查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中, 85.7%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入队训练;有70%的认为参加训练可塑造形体、体态更加柔美、刚健;68.7%的为通过学习提高发挥特长,有60%通过参加运动技能学习,为了锻炼身体和提高运动技能。运动员参加健美操比赛情况分析后得知,因各种赛事并不多,导致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不利于运动员各项素质的提高。

(2)、人才选拔渠道、途径和运动队队训练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各高校人才选拔渠道、途径有所不同,许多普通运动队队员是以体育专业学生和有兴趣爱好专项突出的其他专业学生为主。健美操运动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教练员都表示:必须通过长期系统的专业化训练才能实现,训练时间要是太短不可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调查可知,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训练中7所学校当中只有6高校健美操运动队能够坚持长期训练。而有1所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也就是如果学校近期没有参赛计划时就没有训练。

(3)、高校健美操队训练条件、办队目标。

由调查知高校训练队经费来源单一,来源主要是学校拨款。经费问题是目前影响高校健美操运动队训练、参赛的瓶颈问题。领导的态度,政策的保障,也是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查表明有学校领导对健美操运动队训练工作比较重视。并把学校运动队的业余训练纳人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中,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的训练经费,为高校运动队提供训练场地、器材设施,为参加比赛创造条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办健美操运动队的目的主要有:创学校体育特色、提高知名度,带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等。调查显示为提高学校知名度占6所,创学校体育特色6所,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占5所,这说明高校办健美操运动队的目的明确。

3、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所调查的7所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大部分有保证训练的最基本的健美操训练场地与设备,但仍存在差异。高校训练队经费来源单一,来源主要都是学校拨款。健美操的各种赛事并不是很多,导致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不利于运动员各项素质的提高。高校领导对健美操运动队训练工作重视,有长期集训队,在训练时间上都有的保证,这样的运动队有助于练成高水平的队伍,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2)、建议。

建议高校体育部门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定适合我省高校健美操队训练内容体系,为高校健美操队的训练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国家教育部应批准更多的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普通高校应充分利用体育专业、特招生等一些政策优势,加强与体校、优秀项目中学以及体工队的联系,招收更多体育专项突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相关部门应充分理解和宣传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和研究发展高校体育训练的对策方法。高校应加大对运动队的政策支持,协调好教务处、体育系(部)、学生所在院系、教练员及后勤部门的关系。

选派进修、参加专项教练员培训班、外出比赛和观摩学习等方式是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的主要途径,省级主管部门应在增加比赛机会的同时为教练员创造更多的培训和交流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为教练员提高业务能力提供条件。

当前高校运动队经费主要来源单一,都是学校拨款。上级主管部门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为运动队创造条件,首先保证竞赛活动的开展和队伍的训练器材、交通及参赛费等必须费用的需求。学校也应结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项目优势,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争取社会资金的资助。解决高校健美操运动队训练经费问题也就解决了是目前的瓶颈问题。多渠道筹集经费,保障基本训赛需要,一方面学校要加大拨款金额,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争取社会的各种资助或赞助等。

参考文献:

[1] 陈文荣,高 翔,李会明 校体育运动队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2] 高 峰 杨永刚 我院健美操运动队人才梯队建设实践

[3] 李惠娟 我国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现状调查

[4] 汪康乐 郑 花 罗智勇 江苏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发展现状研究

篇7

高校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身体健康教育、运动参与教育、运动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教育。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对本题目进行的实践研究,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发展现状,创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体系,研究并提炼出高校体育以课堂体育教学为核心,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组织措施,形成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组织实施方案,体现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综合培养的工作要求,并为其进行的体育教育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组织实施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观为先导,目的是在实施体育课程、健康锻炼《标准》、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社团活动等内容中得到合理有效进行,以达到全员参与的活动目标。终极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体育让人类的情感交流得以实现;体育使现代人的自我得以确认;体育让人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竞争去发展自己,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建立起不屈不挠、合作进取的信念,去实现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服务于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实施在组织管理方面:表现为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有序,职能和责任明确,工作流程清晰,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有效分配,部门联动加强的工作科学有效;在实施方法方面,提供即体现全体要求又保障个体愿望的服务。具体表现为体育教育工作组织综合化、方法实施多样化、内容选择个性化、表现形式一体化的多元教育组织方式[1]。

1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依据体制架构设计理论而形成的多元化教育思想体系,为体育多元化教育组织与实施赋予了更多操作性和发展性的策略。在其理论思想指导下,各级组织者及教师工作能力的要求更具专业性和全面性,以发挥体育的生理、心理、社会教育作用。力求体育教学组织打破体育教育活动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运行的格局,开创多渠道、多种类的组织系统,使参与者在体育运动方面有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空间[1]。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在以课程体育内容为核心,以课外体育组织活动为中心的前提下,依托体育课程、健康锻炼《标准》、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社团活动等内容实施多元化体育育人环境下而建构的。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即身体健康教育———运动参与教育———运动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以其作为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依据,进而构建起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即,体质监测与评价、课堂体育教学、健康与心理咨询、健身与康复指导、运动训练与培训、体育俱乐部、体育在社会适应性中的教育、校园体育文化等八个教育体系的构成。它提供了全方位的体育健身、体育评价、体育康复、体育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与咨询服务,以此确立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实施内容和方法。

3实施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组织方法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组织方法是多元化的组织方法。表现为体育教育工作组织综合化、方法实施多样化、内容选择个性化、表现形式一体化的多元教育组织方式。具体内容是:(1)创建多元,一体教教育组织模式,形成学校、学院、体育部组织系统,保障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各项工作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有序进行;(2)公共体育部参与全校体育工作计划制定,在落实学校公共体育工作计划中,负有对各项体育活动内容的指导、训练、咨询义务;(3)二级学院负责各年级、班、寝室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4)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工会、团委、校医务室等职能部门形成一个各尽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一体化的实施[1]。

4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实施过程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坚持多样化的组织方法,实施两级的培育目标,体现“三特”的工作过程。(教学特色、学生特长、教师工作特点)

4.1课堂体育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基本教学目标。二年时间里,通过课堂体育教学,实现公共体育教学特色确定的目标要求。(1)每个学生掌握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身体活动的保健方法;(2)每位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二项运动技能;(3)每位学生掌握三项理论能力,即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运动疾病现象的识别与诊断能力;运动处方的制定能力[2](体育教学特色)。

4.2课外体育教育

面向部分和个别学生的教学发展目标。四年时间里(课下),通过体育协会组织和体育俱乐部,使部分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中继续发展;通过组织运动队训练,使个别学生在体育运动竞赛中,展示学校竞技运动水平和精神风貌(发展学生特长)。

4.3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对每个学生有指导、咨询、服务的义务;思想要求上育人为本,做到服务与奉献相结合;专项发挥与教育专业相结合(教师工作特点)。

5实施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

5.1课堂体育教育的要求

5.1.1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

体育课堂教育要求实施由单纯生物体质教育向身体、心理、社会全面发展教育观转变。首先,在内容的组织方面满足教材编排竞技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安排上做到兴趣化、在练习手段上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不同学习条件学生的体育需求,在潜移默化的运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使体育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所领悟。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内容科学设计、方法合理运用、指导措施有效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技能教育上升到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3]。

5.1.2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体育学是由多学科理论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运用多学科理论来研究体育教育规律,并将多学科理论有机地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文化知识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是其职业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应掌握和利用本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指导教育教学、解决教学中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性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体育运动教育专家。

5.1.3和谐与健康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是实施体育课堂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既要在体育教学中创造出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的积极合作的氛围,又要做到自正其身,尊重学生的人格,并运用因人制宜的方法来关心帮助每个学生,进而形成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同时体育教师还要运用好体育运动中公平、公正的规则,创设出相对宽松、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并保障教学组织活而不乱,学生乐于参与,让参与者获得快乐。

5.1.4挖掘体育动作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体育动作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直接体验过程,涉及到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教学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是创新性体育教育的源泉,也是改变体育教育过程中枯燥,缺乏活力的手段之一。因此,体育动作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于技能?技术传授,还应该与体育文化知识相结合,以丰富体育教育内涵[4]

5.2课外体育教育的总体要求

课外体育教育具有夸班级、跨年级、跨专业的参与人数多活动范围广等特点,也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教育路径。其可为大学生实施增强体质、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理解体育文化、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合作,完善人格等教育创造条件。

5.2.1凸显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性:

现在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内容缺乏选择性是原因之一。而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存在和发展是满足学生的需求,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要求在参与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学校和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体育的内容、方式、时间和空间,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自主选择[5]。

5.2.2遵循自我发展原则: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主体性教育,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只有其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方可达到学生主动、独立、创造性的运动教育效果,并获得运动对自我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大学生自我运动效能,养成自觉接受运动教育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2.3体育项目差异性的教育作用:

千校一面,万人一堂的现状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各有不同。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做好对运动项目选择差异性的服务,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5.2.4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社会性教育:

体育不仅是为身心健康服务的,也为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了解、适应社会创造学习条件。课外体育活动中存有诸多的社会现象。把体育运动教育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竞争与合作、规则意识、培养道德情操、养成终身健身保健习惯以及发展心理素质融为一体,是创新体育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培养要求[6]。

6结语

6.1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出发点

全面落实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精神实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必须是运动教育专家,以使体育回归教育本意。

6.2高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并服务于自己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

6.3创建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系统

建立以学校为统领的从学院到学生寝室的各级组织体系,实施体育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组织多元化,使教书、管理、服务全面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6.4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组织实施

课上围绕着体育教学特色,课下围绕着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履行对每个学生指导、咨询、服务的工作职责,以此作为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谷长江.高校公共体育工作多元化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J].台州学院学报,2012(3).

[2]李艳群.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3]丁物.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特征福[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2(5).

[4]潘正坤.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路径与实效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7).

[5]黄江涛.基于系统论的校园体育教育新体系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3(23).

篇8

一、武汉市光谷二小体育舞蹈特色建设的基本做法

光谷二小的特色项目是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它是一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艺术,是集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其感人的艺术魅力,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的参与,深受中小学生们的喜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改变身体形态;既能丰富文化生活,又能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体育舞蹈教育能使学生充分了解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该校体育舞蹈特色建设学生参与面广,大课间时全校2100多人一起跳恰恰操,场面壮观;特色建设专业性强,比赛得奖,电台展示屡屡出现。光谷二小将怡美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舞蹈中,很多同学都敢于站上舞台表演拉丁舞,将二小的体育舞蹈特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光谷二小体育舞蹈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作法:

1、光谷二小一贯重视素质教育,把建设体育舞蹈特色列为学校重点工作内容。成立了以校长马友平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会总结经验和开拓创新,使体育舞蹈特色不断加强和改进。

2、学校有关体育舞蹈的表演和比赛形式多样,每年“六一”艺术节开展全校体育舞蹈专场比赛,参与面广。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校各类表演和比赛,并诚邀学生家长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类协会的领导观看观摩,提高社会层面对体育舞蹈的认识。

4、光谷二小挂牌为“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武汉市体育舞蹈学校光谷二小培训基地”。武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武汉市体育舞蹈学校等单位领导、教练多次亲自到校指导,对光谷二小“怡美课堂和体育舞蹈”的办学特色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校继续深化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学校有良好的师资保障,光谷二小几位体育老师都经过体育舞蹈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学校还挂牌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的实习基地,为体育舞蹈老师的输送提供了保障。

6、《湖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光谷二小“健康课堂和学校特色项目”多次采访和报道,并且给予很高评价,也让家长和社会对学校体育舞蹈特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武汉市光谷二小特色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

1.体育舞蹈专业教育人才资源的缺乏,现有教师队伍太少,开展起来比较吃力,急需补充。

2.体育装备设施落后,推行体育舞蹈课比较困难。学校仅有一个专门的舞蹈房,还要上音乐课,教学场地比较紧张。

3.教育行政部门对此类运动项目的开展尚未重视。现行的培养模式机制不够健全。因此要向发展成为一所体育舞蹈特色学校,其中的矛盾、困难重重。东湖开发区艺术小人才比赛项目设置中没有拉丁舞专业比赛,不利于形成引导机制。

4.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舞蹈的价值功能认识不深,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强。

三、武汉市光谷二小特色学校发展中解决困难的策略

1、强化师资,逐步推进。在特色建设中,校领导特别重视,有关特色项目开展各项郑策开绿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首先组织相关教师学习体育舞蹈方面的有关技术和理论,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到校教学,帮助教师掌握体育舞蹈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引导教师认识到学校特色项目的开设对学生

全面发展及个性张扬的重要作用。学校也要利用教研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加速推进体育舞蹈特色项目的进行。 2、注重实效,科学部署。紧密围绕学校体育舞蹈特色建设的方向及目标,成立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学校特色建设的规划、统筹、目标的制订,做好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每年制订特色工作计划,落实措施,进行阶段性反思、小结,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使特色建设稳步推进。

3、落实保障,强化管理。一是建立“人人关心学校特色建设、个个参与特色建设”导向机制;二是建立以活动凸现特色的活动机制;三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估的制度;四是建立特长生的评估和奖励制度;五是建立确保特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经费保障制度。

篇9

关键词: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 “阳光体育运动”; 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32-002

一、前言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教育主管部们要求全国各个学校在树立“健康第一”的前提下,认真执行“阳光体育运动”,认真做好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苏州作为经济和教育的发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更好的开展“阳关体育运动”,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合性文件。“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在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顺利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所以对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有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从苏州市直属中学(初中)18所样本学校学生中按整群抽样方式随机各抽取1个班级,共18个班级81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借助图书馆和期刊网搜集整理有关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根据。

2.2访谈法。对18所样本学校体育组组长和被调查的学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老师及学生,就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进行访谈。走访有关专家学者,听取专家学者们对本研究的意见,以及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研究对象选取的建议。认真记录访谈结果,获取与本研究有关的信息。

2.3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问卷,并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12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80%。

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谈论

1.学校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情况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使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风气,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对18所学校体育教研组长就学校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情况进行访谈,结果显示:认为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视”和“重视”的有13个人,占72.2%;认为重视情况一般或不重视的有5人,占28.8%,调查表明总体上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对“阳光体育运动”是重视的。

2.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分析显示,影响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场地不足占40.46%,器材不足占43.38%,内容枯燥占11.70%,身体素质差占4.45%,内容枯燥占11.70%。

3.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发动情况

要广泛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青少年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使体育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选择“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学生分别占9.92%和25.19%,有45.04%的学生对宣传口号“知道一点”,“不了解”的学生占到19.85%。说明很多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4.学校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经分析显示,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球类运动、慢跑和其他运动。根据数据分析,总体上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参加锻炼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只局限球类、慢跑、其他运动。这样对阳光体育运动发展不利,学校应该多组织多样化、情趣性较高的体育运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

5.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仪器情况

所调查的18所学校均能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并上报教育部。对体质健康测试仪器的调查显示:体质健康测试仪器齐全的学校有6所,占33.3%;只有部分仪器的有10所,占55.6%;根本没有测试仪器的有2所,占11.1%。6所仪器齐全的学校中,有2所学校有2套测试仪器,4所学校有1套测试仪器;只有部分测试仪器的学校主要是缺少台阶试验仪器,测试选用耐力跑项目;没有仪器的学校,学生体质测试时从其他学校临时借用;所有学校中只有4所学校有专门的体质健康测试室。可见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条件还有待于加强。

四、结论

1.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总体上对“阳光体育运动”是重视的,能利用校园媒介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宣传,并将“阳光体育运动”列入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

2.早操和课间操列入了课程表,正常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能够正常完成。

五、对策

1.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要坚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的教育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2.建立和完善主管部门的监督机制,确保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从发动宣传再到落实都能够持久、有序地进行,使阳光体育运动能够真正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3.扎实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定法规,改变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被占用的状况,使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能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有序进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4.学校应在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器材的基础上,加大对“阳关体育运动”体育场地、器材、测试仪器等的资金投入,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明确“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

5.在施行绩效考核的大环境中,加大对体育教师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力度。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打造魅力课堂。

6.为了使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开展的有声有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更好的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以健康的体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如“学生阳光体育节”、“趣味运动会”等。

参考文献: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研讨[J]体育学刊,2007,14(8):10―14.

[2]朱建红,刘成兵.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2):93-94

[3]曹伟平.浅析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背景及开展措施[J]运动与健康,2008,22(7):238

篇10

关键词 行动导向 高校 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的,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参与,自我创新以及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针对此种情况的出现此时此刻教师如何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提供给学生启发其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概述

德国一位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T·特拉姆曾在《综合经济形势中的学习、思维和行为—在商务职业培训中运用新的工艺》一文中,对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了客观的界定:“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的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1]。”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在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法,它将能力学习放在首位,强调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为学习者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与指导,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相应的评价。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分为六大部分即:“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2]”。这六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目标为依据,以活动的学习领域为载体,运用行动导向方式来组织教学,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社会所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1.倡导行动导向,注重方法学习

行动导向,行动是其核心,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执行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实施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气氛,创造条件,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引导与组织。

2.强调小组合作,注重全面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法十分注重小组合作的,教学内容的不同,会对教学手段与方式也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学生在行动导向中学生所需要解决的案例、问题、包括任务时,在合作中相互的交流,共同的参与,在小组中演出不同的角色,在不断的交流与矛盾冲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3.注重兴趣培养,强调独立精神

内在的兴趣与外在的兴趣培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自身对学习的求知欲以及好奇欲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愿望。另外一方面是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给予学生表扬、鼓励与支持。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任务及目标的快乐。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1.师生平等互动式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角由领导角色转化为了学习的服务者,引导者。学生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的地位,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学习过程有被动的灌输学习转为主动吸取学习,激发了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促进自我学习方式的形成。

2.以学生为主体

行动导向教学法他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各个过程的实施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运转的。它倡导“以人为本[3]”。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围绕学生发展进行组织将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行动中不断的自我学习,获取知识与经验,通过“活动”这一桥梁,巧妙的将学生的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理论付诸实践,以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进而在以后的行动过程中进行运用。

3.重视关键能力培养

关键能力就是在某个领域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能力[4]。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针对性的,不是盲目培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交往,沟通及合作的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个性能力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非常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质量评估与监测。学生的行动是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学生自主的搜集资料,自主的制定与实施工作计划等,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有学生个体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的,学生是整个行动的主导者。

二、拓展训练教学特征

从本质上讲,拓展训练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让受训练者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同时,开发其心智、培养其团队精神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5]。拓展训练教学过程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六个特征。

(一)自我定位:融入新的团队,对于自身的角色、作用、与团队成员的契合度等等各方面有一个定位,不管这种定位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肯定会存在。

(二)价值冲突:在相互协作过程中,由于受训者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个性特征、各项技能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于是在合作过程中或者关键决策中会出现意识、行为、语言等多方面的冲突。

(三)价值融合:经过思考的过程,受训者开始学习原先所不具备的技能,调和组员间的价值观、个性上的冲突,并开始更为紧密地相互合作。

(四)价值再造:受训者开始逐步掌握原先所不具备的技能。组员间的共同价值观开始形成,个性外在的表现开始出现变化。

(五)总结回顾:培训师对拓展训练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各组内部的合作情况和个人具体表现进行剖析,从而使受训者获得提升。

(六)反馈进阶:这是一个重复过程,通过设计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目的而内容不同的拓展训练强化再造价值——能力、价值观、个性。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拓展训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将行动导向的理念融合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过程中,其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过程控制和评估反馈的设计四个部分。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行动导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专业领域的关键能力,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等,更注重学生专业领域关键能力及自我学习兴趣、态度及意识的培养。要使教学目标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体系的各个部分中去,必须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水平做出具体的规定,即分析与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6]。

(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拓展训练教学每个项目实际上就是一个模拟的现实工作任务,这个任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团队协作项目,要求学生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计划如何去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他们针对制定的计划进行可行性、最优性进行决策,这可能需要通过若干轮的尝试,最后通过一致的团结协作才能更快更好的实施这个计划(图1)。

(三)教学过程的控制

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它也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在亲自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行动分析和设计、实施、检查、评价各环节,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和批判性检查,验证、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行动模式和认知结构,达到提升行动能力、解决职业活动中问题的目的。比如在拓展训练“翻叶子”项目中教师在教学进行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项目布置阶段:1.有条理,及时反馈,确保学生了解任务要求;2.安全问题讲解清楚,确保学生安全。

项目挑战阶段:1.观察学生的整体倾斜与个别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2.学生轻易完成之后,更换更小的帆布让更多的人参与;3.也可以隔一段时间有一个学生“中毒”,“失明”或者变成“哑巴”,增加难度;4.如总遇到失败,可以稍微进行技巧提示

(四)评估反馈

拓展训练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想法,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什么,如何学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基于这一理念,拓展训练评价方式应从三方面改进。

第一,变横向评价为纵向评价。对同一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区分优劣的横向评价只注重学习结果,可能的负面评价常常给学生带来挫折感和失败感,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对单个学生训练前后效果的纵向比较,突出了学生的成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是一种正面评价。

第二,变教师评价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容易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不利于其进步。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因为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清楚的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有的放矢,加强优势,改变劣势。

第三,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传统的只评价学习效果的单一评价难以涉及社会适应、心理发展及参与态度等因素,过于片面,所以应该变单一评价为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发展、知识技能、社会适应、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拓展训练教学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与自我解析的能力,合作意愿以及沟通协作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设立目标任务为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并独立或者通过协作以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自我剖析评价,以达到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升的终极目的,符合高校体育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也将有利于提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体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4(第5次印刷):1904.

[2] 罗慧.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2010.5.6.

[3] 袁江.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44-45.

[4] 徐朔.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6(2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