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1: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印刷工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时期教育改革明确指出,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更新教育内容的机制,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工科工程化教育出现泛科学化倾向,专业教育以教为主,而非以用为主,“就业倾向”被轻视,不少工科课程倾向于灌溉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和方法几十年不变,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现代印刷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化人才。未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切实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树立工程化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将工程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全面体现工程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对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新、改革,充实工程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1】。
例如《印刷概论》课程作为印刷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要能反映印刷科学的概貌,给学生一个较完整的印象,澄清对专业认知的模糊之处;另一方面,也要为以后深入、系统学习印刷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上述工程化培养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性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考核手段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运用的能力等。为此,我们应围绕“突出专业实践教学,强化工程技能培养”的教改主线,进行以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为支撑,面向企业和岗位需求者培养学生印刷技能的教学改革实践。
1、知行统一,教学内容工程化整合
印刷概论是以满足认识印刷为主要目的,与印刷相关课程相比更具有广泛的认识意义。因此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泛泛掌握几种印刷技术,而是在此基础上,面对具体印刷任务,能够合理选择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方案,实现工艺操作,进行质量评价方案[3]。
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深度把握上,应遵循几点原则:
(1)理论知识“必须、够用”
对于“印刷概论”课程来说,其相关理论内容是为工艺技术二设立。以工程实践为教学主线,把涉及到的理论和原理讲清、讲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印刷概论内容庞杂,包括一些复杂的物化原理和计算公式。以基础理论模块为例,课程包括印刷工艺原理(表面物理化学、润湿与水墨平衡、印刷压力计算、油墨转移原理),网点阶调复制原理,印刷光学和信息记录材料等。对于这些传统的知识,应强调可用性,不必追求原理的系统性和公式的严密推导,注重其对生产时间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突出重点,服务于印刷工艺
以工艺流程为模块,课程包括印前图文处理及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工序,涉及艺术涉及、印刷工艺及材料适性、印刷机械等领域。结合工程化培养要求,应适当弱化艺术成分,重点突出印前出片制版、上机印刷操作及相关材料适性。
现行印刷方式包括平板胶印、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特种印刷等几十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课程学时有限。传统教学追求面面俱到,偏重理论,导致重点工艺不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应结合几种常规的印刷品,突出几种相关的典型印刷工艺即可,其他工艺触类旁通。
(3)不断更新,切合产业需求
为让学生学有所用,增强工程化就业技能,教学内容适时完善。具体办法是,走访印刷企业,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认真采纳合理化建议;引入产业的发展前沿,体现印刷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
2、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化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在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情况下,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工程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专业课学习,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化能力。
(1)多媒体教学,模拟生产现场
印刷概论的教学内容包含多种动态工艺流程及大量设备展示,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表、动画集视频等信息与一体,激昂抽象内容直观化、表面问题深入化、枯燥问题生动化。
(2)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结合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课后学生做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强调了知识传授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应实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实时引导和辅导,以完成一个具体项目为载体,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创造性[4] 。
印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过程艰巨而复杂。从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看,课程教学的目的应是传授有机、开放的印刷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化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祖彬 戴宏民 “完整包装解决方案”对包装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J].包装工程,2009,30(9):203-205.
[2]程惠峰 杨祖彬“包装印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2):40-44.
[3]王利婕.包装印刷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包装工程,2003,24(4):182-186
篇2
Abstract: The printing cylinder is the key part of the whole printing machine, and the degree of flexibility and the dynamic property of the printing pres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printing device and the printing qua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inting roller stiffness formula and finite element based on ANSYS Workbench has been established using proe model for static and modal analysis, and find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ect of drum wall thickness with immunity thickness and thickness on the drum dynamic performance.
关键词: 滚筒;壁厚;扰度
Key words: rotary drum;drum wall thickness;flexibility
中图分类号:TS8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145-02
1 印刷滚筒刚度理论分析
查阅《机械设计手册》:材料为HT300,弹性模量为E=2×1011Pa,泊松比?酌=0.27,密度?籽=7250kg/m3 。所谓建立仿真环境就是根据实际添加边界约束和施加等效力[4]在实际生产印刷过程中,印版滚筒所受的压力对整个印刷有很重要的的影响,一般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的压力在30-70N/cm2范围内变化[5]。
2 滚筒的静力学分析
根据静力学分析可以得到当印版滚筒与包橡胶滚筒压合的时候,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匀,在两端区域存在应力集中区域,在压力作用下,应力会沿着滚筒周向鞑ブ鸾ゼ跎伲这样,在实际中造成滚筒的变形。从图2滚筒的挠度变形图,看到最大的挠度103um,小于印刷滚筒的许用扰度[6]。出从表1可以看出挠度随着滚筒壁厚的增加而减小。但是考虑到制造成本和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要求下,尽量选择滚筒壁薄些。
分析总结:根据图2、表1,印刷机印版滚筒受到印刷压力时,印版滚筒弯曲变形,中间变形最大,并逐渐向印版滚筒安装轴承处减小,这样会造成印版滚筒中间部分挠度最大,相应的印刷压力最小,整个印版滚筒的印刷压力分布将不再均匀,印版滚筒与印版滚筒安装轴接触处应力值会最大。
3 压印滚筒的模态分析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都在追逐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设备,而印刷滚筒是整个印刷机的核心关键部件,发展趋势为轻量化,其动态性能和结构如果存在滚筒质量分布不均、中间部分压印力小、两端压应力大、滚筒在长度方向上发生挠曲变形等问题将对印刷工件特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部分将滚筒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14.0,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前部分叙述可以得知,在对滚筒进行模态分析时候,只考虑滚筒自重的作用[7]。因为滚筒安装轴通过滑动轴承装配在墙板孔内,可以将其简化为简支梁进行完全约束。利用软件智能自动给印版滚筒划分网格,精度设为:Smart Size 8。结合模态分析理论与印刷机印版滚筒的特点,低阶固有振型频率相对于高阶来说对印刷机印版滚筒造成的振动影响会更大,前者决定了印刷机滚筒的动态特性,故设置模态提前数为6进行分析计算,边界约束是与轴承配合的轴端距离。不再滚筒上施加载荷。
4 分析总结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图形:印版滚筒在前1~3的固有频率下,振型主要是以中间梁的弯曲变形为主,其中壁厚为10mm的印版滚筒的一阶振型模态固有频率为39.688Hz,振型为中间弯曲,对应滚筒临界转速98540rpm[8]而本非标印刷机的最高印刷速度为4800张/小时,远低于临界转速,不会产生共振现象。后4~6阶是以中间梁和滚筒的弯曲变形为主。改变印刷机滚筒的壁厚或者侧壁厚尺寸,印刷机滚筒的固有振型频率也将改变,改变壁厚或侧壁厚中一个尺寸,其余的都不变,其模型振型频率变化不是很明显。从表2及表3可以看出:在壁厚满足设计要求的扰度下变形下,可以通过适当减小滚筒厚度与侧壁的厚度载一定程度提高固有频率,进而让印刷机印版滚筒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加强,提高印刷机印刷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参考文献:
[1]陈虹.现代印刷机械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刘琳琳,成刚虎,刘国栋.基于变截面梁积分的印刷滚筒扰曲计算[J].轻工机械,2007(6):24-26.
[3]张玉秋,张组明.印刷机滚筒刚度可靠性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8(1):10-16.
[4]Home Vidar,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parabolic problems[M].New York: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3:89-102.
[5]冯昌伦.胶印机的调节与使用[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6]唐万有,王文凤.对胶印机刚性滚筒间压力的研究[J].轻工机械,2007(2):37-40.
篇3
论文摘要:“液体壁纸”目前约有10大类别,可变换500多种花型,90多种颜色效果。比如,“夜光壁纸漆”(吸收可见光10-30分钟,在黑暗中就可持续发光12小时以上)、“变色龙壁纸漆”(白炽灯照射是一种颜色,阳光照射又是另外一种颜色)、“浮雕壁纸漆”(经过特殊工艺,墙面可呈现浮雕效果)等。“最精美的墙面装饰,最多彩的生活空间,最个性的思想张扬,最豪华的展示、休闲空间”是液体壁纸外观的经典描述。
一、性能
1.物理性能
(1)物理稳定性:产品无论是施工还是销售,都存在一个物理稳定性的问题。给产品在精选原料时十分重视悬浮性能采用特殊助剂做以调节,使各分子间有效链接,完全结合,做到了产品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不沉淀、不分层,易于储存,保质期长。
(2)施工稳定性:该产品的施工对粘度有一定要求。粘度是部分液体在该液体的另一部分上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的量度,是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粘度是液体壁纸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也是涂料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通过调整粘度,可以控制涂层厚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涂层外观效果。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原料控制粘度,使其更加稳定统一,从而达到产品与效果的完美过渡。
2.化学性能
(1)绿色环保:无毒环保在研制涂料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该产品通过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CNASL104g/B0585》检测,各项指标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有害物质限量。
(2)产品品质:该产品的最初开发定位即是“品质优异、绿色环保、工艺简单、施工快捷、效果超群”。产品以水为分散介质,采用超耐候性原料为主要成膜物质,加以多种配套助剂精制而成。有极强的耐老化性能、透气性好、抗碱防霉、耐水擦洗、不起皮、不开裂、不褪色,其优异品质确保使用20年以上。
二、特点
特点1:无缝连接、拒绝褪色、从不起皮、绝不开裂、高度自洁、便于清理能墙纸所不能,为涂料所不为,让您的客户一朝拥有液体壁纸永“酷”到底。
特点2:卓越的装饰效果丰富多彩的基色和图案花型搭配,极大地提高了墙面的装饰效果,同时由于不同的折光效果,让单调的墙体充满了立体感和流动感。
特点3:丰富的色彩效果由于该产品运用高科技加工工艺,并利用光干涉原理,让同一种入射光产生不同色相的反射光,所以色彩可因底涂、光源、角度不同而产生丰富多彩的变幻效果。
特点4:看得见的新环保由于壁纸漆的主要原料均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与进口珠光颜料,粘合剂也选用无毒、无害的有机胶体,所以是真正天然的、环保的。
特点5:个性化的图案设计除了风格各异的花型图案外,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其订做各种个性化的图案,如各大公司的品牌标识,商标图案等。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个性化需要,同时也创造了无限商机。
特点6:多彩的系列产品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分为印花壁纸漆、滚花壁纸漆、立体壁纸漆、夜光壁纸漆、梦幻壁纸漆.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也可搭配使用,可达到令人称奇的效果。
特点7:经营优势明显产品多达千种的装饰效果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它虽不是墙纸,但它的理化性能优于墙纸,可以做到无缝连接、不会褪色、起皮、开裂。不仅可以做到高度自洁,还能方便清理,能墙纸所不能,为涂料所不为。加之产品绿色环保,墙面装饰效果高贵华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视觉冲击力。据我们了解,现在市场上的装修工程,乳胶漆的装修价格(包工包料)在10元以上/平方米,而如采用本产品进行装饰,只在每平方增加5~8元的成本(包工包料),高贵典雅的装饰效果即刻就会显现出来,其装饰档次会成倍得到提升。
三、使用方法
施工步骤:搅拌。加料、刮涂一收料*对花。补花,具体过程叙述如下:
1.搅拌:在产品刮涂前将产品打开盖子,用搅拌棒将涂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如果有气泡请将产品静置十分钟左右,待气泡消失。
2.加料:将适当的涂料放于印刷工具的内框上。
3,刮涂:将印刷工具置于墙角处,印刷模具的模面紧贴墙面,然后用刮板进行涂刮。
4.收料:将每一个花型刮好后,收尽模具上多余的涂料,提起模具时候请垂直于墙面起落。
5.对花:套模时候根据花型的列距和行距使横、竖、斜都成一条线就可以。以模具外框贴近已经印好花型的最外缘,找到参照点后涂刮,并依此类推至整个墙面,可以通过模具的外框找到参照点。
6.补花:当墙面在纵向或横向不够套硬模时请使用软模补足。
篇4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阐述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定位要突出创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教授说:“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艺术设计教育是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服务的,所以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造就具有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深刻认识这一点,才能把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而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是创新。在艺术设计领域里,需要大量综合素质佳、创新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为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毕业生单一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艺术设计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工程,跨学科、综合化、科技化是其主要特征,它广泛涉及科技、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与此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项高度个人化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劳动主体充分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具有艺术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人文、艺术理论、传播与管理、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对知识储备的高效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创意产业高度发展下艺术设计市场的需要。
二、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培养上应注重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深的专业研究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主线贯彻始终。从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到设计实践课,我们都实施以项目课题为中心的创新设计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讲授创造方法,营造创造情境,围绕项目课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创造角色,激发创造激情,增长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设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必须重视实践环节的落实和创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广泛地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不仅有益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够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目前,我们重视实践教学,在校内建立十多个工作室,艺术设计专业以技能实践为主,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并行设置的方式,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两条主线,力求互相交融、相互印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成功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校外与多个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开设以专业考察、见习、实习一条龙的市场实践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使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增强实战能力,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实现教师的双重身份。缺乏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教学队伍是目前制约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革:采用以老带新传授经验,鼓励、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参与艺术设计实践等方式,加强对现有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聘请合作企业中优秀的一线设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客座教授,负责教授如广告设计、印刷工艺、工程预算、材料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
(四)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开展实践调研。要让学生在实践的一线摸爬滚打,亲身参与实际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从中得到锻炼,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由课堂向职业场所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
(五)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机制。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总结
如何建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头脑灵活,见解独到,富于创新的艺术设计专业高级复合人才,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它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展开持之以恒的不懈探索。
篇5
关键词:彰显 东坡文化 构想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说:“像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上个一千年间世界级杰出人物,授予“千年英雄”称号,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位“千年英雄”与黄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州是苏轼文学创作的巅峰之地,东坡文化的催生之地。我们走过的街道、说出的地名、谈起的建筑都与坡息息相关,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坡在黄州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冈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黄冈在东坡文化传承和开发上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令人欣喜的是黄冈市领导提出彰显东坡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不懈的追求。在文化强市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如何彰显东坡文化方面做一些思考。
一.彰显东坡文化的必要性
1.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上的致辞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又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对于城市而言,文化展示着城市的风貌,体现着城市的品格,凝聚着城市的精神,决定着城市的长远竞争力。因此可以说,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没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城市不仅仅是一座座高楼大厦,更应该体现一方的历史文化特色,由文化支撑的城市才能够更加显得厚重和富有内涵。当一个城市塑造了一面文化大旗,不仅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整个城市市民素质,激发他们热爱城市的感情。
2.同类城市的东坡文化建设
2004年惠州首次把建设东坡文化纳入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带建设,做大做强惠州市文化产业。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吸引国内外高校和文化企业来惠州投资、发展。加快以惠州印刷工业园区及文化产业带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努力把惠州市的文化产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007年7月26日四川政协报刊登了题为《东坡之魂永驻眉山》的报道,报道中提出:“弘扬东坡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眉山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要让东坡文化深入人心。”
2007年儋州市以“文化立市”,举文化旗,打文化牌,唱文化戏,卯足劲儿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用大文化建设来营造蓬勃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和谐儋州。
3.东坡文化在黄冈的开发还很有限
2010年黄冈市召开东坡国际论坛。日本学者内山精也有一段充满激情的发言:“都知道‘东坡’这个空间曾经存在于黄州,而且‘东坡’对于苏轼的人生及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访问黄州的时候,哪里都没有看到遗址的明确标明,这是很寂寞的现实。”我想这也是黄冈人很尴尬的现实。但目前黄冈除了活遗产东坡赤壁以及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遗爱湖公园和正在建设的东坡外滩之外,再也很难找出与东坡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了。我想开辟东坡文化资源,弘扬东坡文化是黄冈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黄冈东坡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7年以黄州文化、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遗爱湖公园”首期工程——遗爱亭景区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东坡文化将在黄州重显辉煌。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遗爱湖休闲公园,能让黄州人民感受到浓郁的东坡文化的人文情怀。
2010年10月26日至27日,“2010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在黄冈隆重举行,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苏学专家学者参会,新加坡、西班牙、英国等专家和有关机构纷纷发来贺信。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关于“东坡文化”的专题国际论坛。
2011年10月14日,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与黄冈市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坡黄州遗址遗迹研讨会”。这次专题研讨活动的举行,对于修葺、修复、标识坡黄州遗址遗迹,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弘扬和传承东坡文化,对于认知黄冈厚重的文化底蕴,建设东坡文化名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东坡黄州遗址遗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证,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以此为起点,黄冈市将统一规划,进行修复、修葺和标识。
2012年2月18日上午,黄冈市首个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东坡外滩文化地标项目,在市区风光秀丽的遗爱湖畔举行盛大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以传承东坡文化为己任,以创新东坡文化为载体,以打造黄冈城市名片为宗旨,是集文化旅游、商业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体验中心。东坡外滩将成为东坡精神的文化地标,成为市民和外来游客可以休闲的文化精神家园。
三.彰显东坡文化特色的构想
尽管黄冈市在彰显东坡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跟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试图提出几点自己的构想。
1.东坡文化走进校园和社区。把坡在黄州创作的诗、词、文编成集子,让这些集子走进校园和社区。中小学生诵读文集,大学开设东坡文化选修课及专题研究,社区里开辟东坡书屋,让黄冈人从小就知道坡,随时都能脱口而出“大江东去浪淘尽”,产生一种与大文豪同居一城的自豪感。让人们从东坡作品中感悟他的人格魅力,领悟他的黄州精神。
2.开发东坡文化产品。开发与坡有关的诗词信札、艺文题跋、苏体书法绘画等来满足广大游客对文物收藏的爱好,但一定要做法精致、高度专业。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概念,需要许多元素来填满,美食是文化旅游中最叫人回味无穷的特色之一。好酒爱食的坡在黄州期间自己发明创造的美食佳酿就特别多。诸如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鱼、东坡蜜酒等。正在建设的项目东坡外滩就涉及到餐饮美食,希望能按照坡的记载,生产地道的东坡食品,把“坡”的品牌做大做强。
3.修复、修葺和标识东坡黄州遗址遗迹。要组织专业人员尽快确认确定东坡在黄州的遗址遗迹,做好修复、修葺和标识东坡遗址遗迹的工作,让黄冈处处洋溢着东坡的气息,从而提高黄冈的文化品位。
4.修建微型东坡遗址园。
如果修复、修葺和标识东坡黄州遗址遗迹有难度,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深圳“世界之窗”的做法,按照文献记载恢复东坡在黄州的遗址,把这些遗址按照一定比例缩小集中修建,形成东坡遗址园,把该园打造成黄州又一璀璨耀眼的亮点。
5.开辟东坡文化旅游路线。
坡在黄州谪居四年多时间,他的足迹遍及黄州鄂州长江南北的主要景点。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开发。比如黄州市内的定惠院、临皋亭、雪堂、安国寺、承天寺、涵晖楼、栖霞楼等,还有周边县市的麻城岐亭,浠水巴河、兰溪、绿杨桥,黄梅五祖寺,大冶的磁湖和西塞山,鄂州的西山等等。如果把这些景点进行开发,开辟黄州东坡文化旅游路线是非常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涂普生 《东坡说东坡》第1-2页 香港科技出版社 2010(10)
[2]涂普生 《东坡说东坡》第52页 香港科技出版社 2010(10)
[3]饶晓明 自然与人文辉映 文化与经济联姻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9)
[4]李新 韩松言 “2010中国 ·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会议论文综述,保定学院学报2011(1)
[5]郭杏芳 浅议黄冈旅游资源中的东坡文化开发,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指导;实证研究
1 高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1.1 建设目标与规划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要建成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依托行业企业高度协同管理,真题真做,为专业打造一支专兼教师互融、结构优化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基地的规划要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能满足学生实训教学、产品创新研发等工作,更有放眼未来,立足专业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2 建设机制
由学校行政管理与企业高管形成的顶层设计管理团队引领方向、监督管理,为基地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基地建设实行三级执行管理梯队:实训课程任课教师与企业生产主管组成的一级指导管理队伍;企业行家里手与学生骨干组成的二级执行管理团队;再是生产线上岗位各组组长三级管理团队。采取“三级联动”管理框架,为基地的良性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包装技术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证――“五个一”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原则
2.1 选择一个好企业
选择一个有影响力,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会给学校教学带来积极的促进因素,附带着强大的市场资源,也为学校了解市场企业人才的需求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选择与广西日报集团南国印务有限公司合作,首先就是考虑广西日报集团是准备上市的集团公司,其实力毋庸置疑,无论设备和技术在广西区内乃至整个东盟经济商务印刷制作行业的领跑者。
2.2 一套创新课程体系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基础建设,其运转必须是有实效的真题真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综合体,性质区别于传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训课程体系随之改变创新,一套创新的实训课程体系才能满足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以企业项目生产为核心,达到校企双方互惠互赢,积极推动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2.3 一支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
通过校企专兼职师资互融,一方面可让专职教师在实践业务能力技术上有很大的提升,与市场要求同步,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企业兼职教师在职称方面的提升,互惠互利,优化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团队的创新服务能力,完善高职教师队伍的专兼职比例,实现教授级高工的创新师资队伍发展目标。
2.4 一系列创新实训体系
传统的实训教学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体系运转,因为一味地按照原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按部就班是难以跟上真题真做的项目制实训基地教学的,只有调整教学计划,以项目切入为准,因材施教,把学生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边做边学,才能学到真本领,综合发展,在实践中讲改革,论基地实训体系的创新才有意义。
2.5 一批好专业、好产品
评价一个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要看基地的功能服务领域、范畴,看它是否跨界服务,利用率如何,基地的产出怎样。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包装技术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服务功能,涵盖了电脑艺术设计、打样、产品展示、一纸成型模切、特种纸印刷工艺、礼盒设计制作等实训功能,满足视觉传播与设计教研室装潢艺术设计、包装策划与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群的实训教学。基地培养的人才大部分都就业再行业广西一线的企业,如广西锐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合智五方创意机构、南宁7604沟通机构等。
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包装技术创业实训基地成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题真做的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职开放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建设院校,秉承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南职精神,争做全国高校院校的排头兵,在学校党政领导正确的指导下,开放办学,视觉传播与设计教研室经过11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3.1 产、学、研、教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形成
通过企业合作,整合资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包装技术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经过4年的建设,在教学、生产服务方面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磨合期,产出了一批市场认可、客户满意、颇具说服力的产品包装设计制作成功案例,完成了广西知名的产品包装设计项目,如那家一景包装设计制作、广西好东西产业联盟产品包装设计制作、广西合浦月饼包装设计等项目。依托真题真做项目全程实训教学,形成了产、学、研、教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校内基地实训体系。
3.2 创新教育成果
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成,为专业教学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优化师资结构,在专业创新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7月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师生协助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完成了天津职教展的平面创新设计与制作方案,展览效果得到了教育部的青睐与赞赏;2015年12月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第四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纸成型环保纸盒”废纸回收创意设计获得创意设计类二等奖;2015年12月专业教研室成功申报校级包装技术与设计创新工作室和广告设计与制作创新工作室;每年指导学生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学院奖、包装中南之星等专业技能大赛,参赛作品1000多件,获奖作品600余件,多次被大赛组委会评委最佳组织奖,多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专业教W团队教师完成创新类省、市、校级科研课题20多项;出版专业实训类创新教材《包装基础图案》《CorelDraw实训教程》等十余本;发表高职实训教学创新研究论文20余篇。
3.3 创业指导典型
真题真做,项目化教学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运转机制,让学生对项目的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参与完成,掌握各个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创业兴趣,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创业。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成功指导在校二年级学生注册公司进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经过一年多的学生自我管理和经营,他们都成功蜕变,步入社会,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行业里竞争力的企业。如广西久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卡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天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广西众创设计事务所、广西正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10多公司,他们都成为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的一张张响亮的名片。
4 结语
高职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积极调整学校内部构架和外部社会资源的力量来一起完成,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基地的功能和自身优势,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促进高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篇7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摘 要:如何使得卓越工程师获得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目标,而专业课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基础。文章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试点,对专业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教学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贯穿工程实例、强化主干结构、理论素质并重、注重创新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材料工程师培养途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52-03
收稿日期:2014-11-27
作者简介:汤玉斐(1982—),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材料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西安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能源材料与应用试题库建设”(xqj130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西部地方高校,是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2010年来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工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重工程实践,重应用培养”的传统特色,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服务西北地区经济的需求,辐射全国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试点,针对如何获得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下,应试教育的风气仍然浓厚[2],特别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课程考试或者撰写实践报告,以取得学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这些都阻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课任课教师在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以及考核聘任标准的驱动下,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了对其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训练。
(二)与实际生产脱节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际生产要求脱节,部分知识点严重落后,同时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不是具体的应用和实践,实验课又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针对工程问题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内容,随后的实习阶段学生在企业的时间较短,感性参观多于动手实践。此外,毕业设计内容陈旧或来自于基础研究课题,导致材料工程师培养易于成为“材料研究生”培养。
(三)单一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目前专业课基本是在教室通过黑板或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灌输,缺乏与实际生产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列举的实例也不能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使得多门专业课程独自为战不能有机结合,课程的考核常采用期末一次性试卷考试,使得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最终沦为基础理论课,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而且,试卷多以填空、判断、问答、计算等为主[3],很少涉及应用系统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只能考查到知识点的记忆和特定假设条件下知识的熟悉度,这都与卓越材料工程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教育产业化的作用,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的限制下缺乏弹性,难以出现杰出的创新型人才[4],虽然高校通过多种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纯校园式的科技活动容易使得学生将比赛成绩化,过分追求奖项而忽略了竞赛过程中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
二、开展“贯穿工程实例、强化主干结构”的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对工程人才素质的高要求,静态的课堂教学无法直接满足企业对于材料工程师的要求,我们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工程意识培养,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入最先进的专业技术,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是卓越工程师班教学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
(一)强化主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通过走访与材料专业相关企业的专家、校友、教师和部分在校学生,邀请企业专家、校友、教师座谈等形式,对材料卓越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具体方案为:首先,强化材料科学的主干课程,特别强化实践环节,大幅度提高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新课程体系直面工程,在强化理论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教育的特点,提高专业知识点讲授学时与工程实验实践学时的比例。其次,新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精简,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关联知识间的孤立讲授,特别整合和削减部分选修课,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及适应新材料发展的趋势。同时,教学内容大量增加相关专业技术进展,更新或重构相关知识点以适应快速的技术发展。
(二)实施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卓越材料工程师班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采用小班教学、单独授课的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或实验相结合,开展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要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具体以工程实例为对象进行讲授,工程实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在金属材料的相关专业课中,以典型的轴承、齿轮、钢件等产品为实例,从各零件的选材、金属的熔炼、成型、设计加工、热处理、性能测试和表面处理等六大部分贯穿了第3学年14门专业课程(图1所示),任课教师通过教学法研究或集体讨论备课将产品涉及的知识按照制备工艺主线有机结合,通过产品的制造过程驱动学生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还强调讲课与实践同步,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同步在实验课进行验证,然后在第4学年前往本专业的实践基地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在实际车间对该典型产品应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掌握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和手段,达到生产实践以及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采用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考核可以判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反馈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的目的[5]。目前有关考核方式的改革呈多元化趋势,其方法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表现、课程报告等多目标综合评定,形式又大都以开卷、闭卷、多试卷交叉等,来满足差异化专业课程的要求。本专业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推行全程化的评价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小工程案例设计、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等方式,学生组队分工完成设计并进行答辩考核,该部分占总成绩的40%—60%。例如在“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在金属的结晶、铁碳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等章节设计3次工艺设计,要求卓越班学生每5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报告,并随堂进行答辩,成绩占总评的45%。此外,降低了期末试卷考试的比重,同时结合行业的要求,以工程实例的方式命题,取消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记忆类题型,增加判断、计算、论述以及产品设计等,使得考核重点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为主,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专业教研室聘请了6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卓越工程师班的兼职教师,协助完成日常教学、讲座以及实践环节,同时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前往大型国企、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锻炼3—6个月,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例如,新进教师在培养环节必须前往东方电气集团、吴江工业园企业等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这些举措使得卓越班专业教师队伍日趋合理,为培养高质量卓越材料工程师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体系构建时强调理论与素质并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原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方式上进行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训练,同时注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模式的培养。与此同时,培养过程中还穿行专业课实验教学、开放性课题实验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卓越材料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第1阶段在材料卓越班学生入校后即进行专业认识教育,主要安排参观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初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专业兴趣,树立卓越工程师的目标;第2阶段首先在西安理工大学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基础工程训练,培养基本的车、铣、刨、锻、磨各类材料工程师的基本功。随后进入2+4+16+18模式的企业实践环节,强调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其中2周的认识实习与大型国企(金堆城集团、西安远东公司、西安西电集团、陕鼓集团、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等)合作建立训练基地,以短期实习等方式与目前材料工程的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工程实践教育的目的;4周的生产实习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实践训练基地,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等环节,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连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16周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时,与大型国企构建完善的工程实践平台,结合专业课的学习,每人配备1名企业导师,使卓越班学生能够借助该平台,在机械设计、热处理、表面强化、粉末冶金、分析检测等方面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最后18周的本科毕业设计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企业目前面临的工程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创新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推进卓越计划,本专业在构建、改革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内容方面均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包括长春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东方电气、济南二机床集团,西北轴承股份集团、陕鼓集团、西安福莱特热处理公司等,同时,企业每年会派遣2—3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为卓越班学生教学,内容涉及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第4学年实践环节中企业会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1位企业导师,类似于师徒的传帮带模式,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二)开展以创新意识为导向的科技活动
鼓励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竞赛活动,通过竞赛项目的启发式专业教学,提高解决工程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教研室积极帮助学生联系指导教师制定参赛课题,动员专业课教师开放专业实验室,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仅2011级卓越材料工程师班29人中就有3人获得国家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5人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人入选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人获得省级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70人次获得各类课外学术活动及其他奖励。
(三)开放专业实验室,引导自主实践创新
增加材料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学生资助开展和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提供条件。材料系积极与学院协调采取措施,加大公共及专业实验室向卓越班本科生开放的力度,鼓励教师吸纳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解决企业难题等,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先进陶瓷材料实验室开放了陶瓷材料成型创新综合实验,方案具体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组合成小组,自行设计一些常见陶瓷材料并能制备出样品,即提出使用材料的性能要求,设计配方,进行基本的样品制造(粉体混料、成型、加工和烧结等),最后做出一个样品(产品),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的基本条件和环境。目前,通过该实验卓越班学生已有9人申请了中国专利,4人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实施完全学分制以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典型工程产品或实例贯穿整个专业课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不仅可以为实现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卓越材料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提供实践经验,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可以为其他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阳勇福,林海燕,王晓峰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8).
[2]李永斌,张同心.大学考试方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3]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3).
篇8
论文关键词: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
一、实行研究型教学是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趋势
1.实行研究型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创设和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美国原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最令哈佛大学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个总统,培养了36个诺贝尔获得者,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的良好的、充分的发展环境。积极创设和营造有利于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就必然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革命性转变,实行与创新性教育相适应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2,实行研究型教学是高校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002年7月,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在北京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国内大学学生教育培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他们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应付考试的本领不错,但写起论文来往往不如人家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这里,潘校长所讲的教学模式就是目前我们不少高校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采用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能够传授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便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成本低和可批量实施的优点,但这种模式在理论课教学中,由于过分倚重于教师的作用,因而,普遍存在着重理论体系阐述,轻现实问题研究;重理论知识传播,轻学生能力培养;重教师的单向教育,轻师生的双向交流沟通等问题。其教学效果也由于学生对教学过程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大受影响,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学生记得手酸”,“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理论课的这种尴尬教学现状,说明了理论课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实行适合时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3,实行研究型教学也是高校理论课教学中教教相长、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关心社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对于这样的教学对象,即使是权威的专家和教授,也不可能对所有理论和实践问题都给出令所有学生都满意的回答。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动手、动脑培养他们实践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研究生”的生活,并通过“研究”使他们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好地锻炼,从而促进教教相长、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4.实行研究型教学也符合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特征
高校学生,一方面,正处于从青年向成年期过渡的转折时期,生理机能、心理智能趋向成熟,自我意识增强,个性品格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学习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学习方式的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以自学为主以及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这些特点使得高校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而研究型教学正好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上述学习和tl,理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1.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以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为目的、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研究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开展教学的教学模式。就一般程序而言,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个步骤: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兴趣和爱好确定选题;二是选题确定后,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等各种途径查阅、搜集资料,自主开展研究,撰写研究论文;三是论文完成后,学生们首先在学术小组内开展研讨,对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四是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班范围内进一步展开研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五是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要进行全面评价,还要介绍和补充相关知识和信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有的学者也把这一教学模式称为研讨式五步教学法。
2.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1)在教学目标上,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
(2)在师生关系上,研究型教学过程由“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师生的关系由“主动一被动”的单向关系变成了“主动一主动”的双向关系。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实现的。
(3)在教学内容上,研究型教学立足于具体问题的研究与解决,除了教材和教师能够提供一部分现成的内容外,绝大多数内容要靠学生自己在各种社会资源中寻找。
(4)在教学形式上,教学形式由教师和学生协商决定,或讲授,或自学,或实践调查;或撰写研究论文,或撰写调查报告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5)在教学过程和结果方面,研究型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去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主动地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从而树立正确世界观、培养起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加强能力的培养是各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中外许多一流大学围绕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实施研究型教学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研究型教学一国外一流大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国外,象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以及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都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关键之一是要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促使他们能力的不断提高。
以美国高校为例,虽然美国高校83%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研究型教学的方法。
(1)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美国学者普遍认为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时,能学到更多东西,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在美国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非常盛行。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的讨论课是美国高校教学的基本课程之一。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美国的许多高校不仅把“科学研究方法”当作大学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来开设,而且从学生一入学起,就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一些科研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即使是教师为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也是煞费苦心地使作业题目具有研究探索的价值,极力反对学生在做作业时照抄照搬某书某人的观点,强调学生在大量翻阅参考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为此,美国许多高等学校都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让学生免费使用学校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每天24小时向学生开放等。
由于美国许多高校能够将研究型教学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因而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普遍较高,这在国际上也是被普遍承认的。
2.研究型教学——国内一流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推出“211工程”建设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一些重点大学都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大学的目标,并且在教育改革方面都形成了很多新的思路,找到了很多创新性的方法。特别是在加速实现从单向知识传授的传统型教学向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型教学的转变方面已取得共识。在推动教学改革,实施研究型教学方面,清华大学起步最早,认识也最为深刻。
清华大学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就是通过“创新性教育”、“研究型教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清华大学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要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要有浓烈的研究气氛。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建立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清华大学选择了200多门课程开展研究型讨论式教学;在课程考核方面,全面推广小组研究、课题论文、口试答辩、开卷考试等方式;创造性地建立了“数码印刷工作室网站”,使师生交互式的网络教学得到快速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清华大学于1996年就开始实施了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即srt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项目,“以我为主”,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除此之外,清华大学的各种学科竞赛也是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有效载体。清华大学在实施“寓学于研”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启迪学生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想象力和应变能力的教育新机制。
四、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流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研究型教学实践和探索的经验基础上,努力构建能够适合理论课教学实际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新的时代对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
1.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教学系统,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是:(1)主体性原则。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使其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开放型原则。研究型教学就其内容来说,是开放的。进行研究型教学首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和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因特网采集最新的信息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从课堂向课外延伸。
(3)研究性原则。研究型教学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以及基于真实任务进行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去科学研究,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过程。
(4)过程性原则。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获取新知,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起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5)创新性原则。开展研究型教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开展创新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2.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流程设计
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下,为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能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得体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准备环节:学会自学。开展“研究型”教学,必然要大大减少教师课堂教学时间,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课前,要通过自学教材和适当借阅一定量的参考资料,对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做到基本的掌握和理解。为保证学生的自学效果,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善于使学生保持高昂而持久的自学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自学计划。内容包括:①自学内容要达到的识记目标;②相关知识的收集整理;③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能力目标;④提供相关的参考或工具类书籍。同时,还必须以相应的评价机制来督促和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推动其自学过程的有序和高效。
(2)主导环节:教师的课堂设计。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周密设计和有效调控,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高效、有序。教师的课堂设计,主要包括:①研究课题的选择。理论课的理论性、政策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对学科所要求的相关知识的匮乏,决定了理论课研究型教学课题的选择,既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又要对基础性的、典型的和重点的知识问题有所侧重。②疑难解析。由于理论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而学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材料的限制和社会经历等又很缺乏,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在自学、研究过程中对许多概念、理论理解不深或理解模糊,这必然会直接影响着“研究过程”的展开和深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有限的课堂时间及时进行疑难解析,帮助学生搬掉“拦路虎”。③创设课堂研究氛围,控制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课堂的研究气氛,适当介绍一些不同角度问题研究的新观点,打破学生思维定势,使学生能够在不受拘束的环境下,积极思考,获取新知。当然,教师也要善于控制教学进行的节奏。
(3)中心环节:学生的主体探讨。学生自主地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探讨,阅读相关的知识信息,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开展主体研究,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
一是课题材料的阅读。课题研究材料的阅读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提。一般来说,材料越丰富,学生研究的余地越大,但考虑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限制性因素,课题材料的阅读应注重教材所提供的资料,使问题的研究更有针对性。二是观点的论证。学生们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概括~比较分析一理论推演一形成基本的观点。这不仅大大加深了他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他们在尝试运用各种基本研究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基本的方法转化为能力。三是问题讨论。在课堂上,学生们将各自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展开讨论。这既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中更全面地把握基本知识,加深他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会使学生兴趣激增,大脑思维空前活跃,有利于新的问题、新观点产生,从而实现教材知识外的“增殖”。
(4)反馈环节:建立研究型教学评估机制。评估是检查教学质量的基本形式,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研究型教学中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需要有一个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评估机制来加以评价。对研究型教学质量的评估检查由两方面构成:一是要建立由专家、领导、学生、专业教师、授课教师相结合的“五维评估”体系,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估;--是要改变课程考试“一支笔”(笔试)的“唯一”方式,全面推广课题论文、口试答辩、开卷、操作性考核等考核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考核评估考核的实施既要客观、公正,也要具有灵活性。
3.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对高校理论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研究型教学对高校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树立起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且还包括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现代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交给学生。其次,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高校理论课教师要胜任对研究型教学的有效指导,必须具有丰富、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依照一成不变的教材一般化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使中能够处于学科的前沿。再次,要具有相当的科研素质。课程讲授内容的精选、开放式与综合型问题的设计、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科学研究、把握学科基础与发展的联系等,都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科研素质。只有具备了相当科研功底的课程教师才有可能自觉地把创新意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才有能力营造出研究性教学、创新性思维的氛围。因此,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有一支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作支撑。
(2)研究型教学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学内容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研究型的转变。由于教材内容相对于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来说,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尊重材基本精神和要求的前提下,应主动剔除过时的内容和在实践中发现的错误,及时引进、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等新的教学内容,把封闭的教材变为开放的教材,把积淀凝固的“知识库”变为富于生命力的“知识流”。同时,教学方式也要根据研究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特点,实现由传授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3)实现系统教学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将系统教学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既要照顾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要对学生关注的问题、现实性较强的问题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一般来说,教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应该先做一简单而系统的综述,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在对教材内容做到基本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和文献,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收集,独立写出专题报告,最后课上答辩或讨论,并由教师做出点评。
五、理论课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几点理性思考
1.牢固掌握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前提
任何对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忽视都会犯舍本逐末的错误。“空中楼阁式”的研究是不可取得。
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长期来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要教师善于同学生们进行沟通,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浓厚兴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走向“主动”的学习和研究。
3。注意“量”和“度”的把握
研究目标确定要有针对性,对重点、热点知识,学术界有一定争议的疑点知识开展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准备过程都要充分,并且要保证研究要有一定的深度。
4.教师是研究的“主导”
能自始至终地控制课堂节奏,考虑和应付突发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研究初期,教师还可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方法的示范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研究能有序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