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团队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6 10:0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学科团队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学科团队工作计划

篇1

高中学科基地是基于区域特点,整合区域名师资源,共享学科优势经验,辐射学科教学成果,培育区域骨干教师团队的一个学科性、学习型组织。学科基地,一般以区域内高中学科优势比较突出的学校为基础,整合区域内其他高中学科骨干和名师所形成的一个区域内学科研究团队。学科基地管理由基地学校校长负责。学科基地工作职能主要是: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学科课堂教学指导、学业质量诊断服务和重点项目合力攻关。学科基地活动的重点是:立足高中过程性质量监控,致力高考的复习备考指导,着力收集高考备考信息以及选编复习资料,着眼汇聚省内名师经验,开展课堂教学跟进指导。从实践效果看,学科基地不仅汇聚了全区高中名师资源,使各高中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而且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区域示范。

二、区域性高中学科基地的运行实践

(一)立足高位引领,切实发挥高中学科基地的专业示范作用

加强学科基地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探索全区高中优质发展的路径。一定程度上说,目前学科基地建设工作,为全区高中的质量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借鉴。从南京市秦淮区全区高中优质发展的需求看,目前各高中质量发展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区域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全区各高中应继续坚持以学科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强化质量目标意识,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激发学校质量提升的动力,深挖学校的办学潜力,彰显学校的办学活力,努力实现区域学科质量的高位增长。比如,近年来,由学科基地承担并组织了全区高中完成暑期专题培训、高三试卷讲评课专题研讨、高三一轮复习课堂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制、高三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等多项工作,不论是在活动组织、教学指导方面,还是在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发挥着研究、指导、服务等专业功能。

(二)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学科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客观上说,学科基地在提升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强化学科建设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整合了全区的研究力量,也汇聚了全区优秀的经验。如果要充分发挥学科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则需要基地学校校长、基地骨干教师、全体教师三个层面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行动合力。

对基地学校的校长而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科学制订和谋划基地的工作计划,做好基地活动的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保证基地常态活动的正常运转。

对基地骨干教师而言,要服从基地管理,主动配合,认真落实基地集体议定的各项学科任务,并在学科基地的活动过程中,积极为全区的学科发展贡献个人的学科智慧;同时注意协调基地与市、区教研工作要求,整合自身经验,为全区高中教学开展创造性活动。

对全体高中教师而言,要认真参与学科基地精心组织的各项专题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基地活动的教学要求,在常态教学中自觉加以贯彻和落实。同时积极参与学科基地的各类研讨,分享学科教学成功经验,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主动提升。

通过学科基地工作,我们不仅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而且也实现了校际间的“经验共享,资源共建,责任共担,行动共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共赢。从工作成效看,秦淮区的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学科基地已成为高中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整合资源,互通有无,通过对学科基地的跟进指导,管理模式的整合优化,切实把学科基地建设为全区学科教学的研究中心、复习备考的资源中心和全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孵化基地。

(三)工作务实求进,精准落实学科基地的集体研训共识

1.强化研讨

学科基地在负责人的带领下,通常根据预先的研训安排,通过专家引领、质量诊断,分组研讨、项目分工,较好地达成研训的既定任务。尽管每次研讨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但是基地成员都能够静心学习,专心研讨,精心谋划学科基地的工作。

2.加强学习

要保证学科基地各项研究的精准性,还需要持续积累丰厚的学识,不断锤炼学科专业功底。因此,学科基地要适时组织骨干成员参加各类研讨和外出研修,加强专业学习,紧密关注高考方案的变化,准确把握高中教学改革的最新前沿动态。通过专业的主动学习,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更好地适应全区未来高中教学的发展需要,从而让学科基地为全区高中教学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优质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智慧和学科支持。

篇2

济南中学充分认识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改工作中全面筹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狠抓落实,积极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使课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尤其在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迈出坚实的一步。该校力求以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带动新课程方案的全面落实,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环境教育课程,是济南中学积极探索课改工作的一个缩影。济南中学的环境教育课程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就让我们从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说起吧。

1、对该校环境教育课程探索的初步印象

走进济南中学,我们会感到,这是一所洁净优美的学校!走进校园,你的眼睛所及,到处绿意浓浓,生机盎然。可见小桥流水,亭台楼榭,鱼儿也会摇着尾巴向你亲切地打招呼。墙壁、地面、楼梯扶手,到处都干净得让你觉得不忍心抖落一粒尘埃。就连垃圾桶,也擦拭得洁净如初,并且都是成对摆放的。每一对垃圾桶,其左右还有不同的职责呢:左边那只盛放可回收废弃物,右边那只盛放不可回收废弃物。常言道,小能见大。从这里不难看出学校环境教育的用心之处。难怪学生说,保持卫生的好习惯是在干净优美的环境里养成的。

在学校的课程计划安排表上,你会看到“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青春期教育”……。这是济南中学开出的一系列校本课程。

如果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你都到黄河岸边走一走,你总能遇到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那里有组织地开展活动。那是济南中学的学生们在采集并测查黄河水样。此项活动,几年来从未间断。

如果你留意一下济南中学每一层教学楼的盥洗室,你顺着图示往右看,都能看到一组装置。那是学校按照杨文倩、黄园、傅苗楠等同学的设计建成的教学楼错层节水系统。如果你走进档案室,有一列档案卷宗一定会引起你的注意。那是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劳动积淀。随手一翻这些卷宗,你会为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取得的成绩而叹服。济南市市中区绿色学校、济南市市级绿色学校、山东省省级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7年全年降雨量测查结果及其分析、2008年全年降雨量测查结果及其分析,黄河水COD值变化曲线、pH变化曲线,还有大量的研究性学习、网上课堂实景照片、环境教育公开课、环境教育研讨课、环境教育先进个人表彰等结果资料。一切的一切,都彰显出环境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2、实现环境教育课程建设与实现系列化、制度化

实施和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的创新元素。济南中学在实施新课程时,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已经开发了20多种。“环境教育”是校本课程开发中参与教师最多,自编课程教材体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持续时间最长,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之一,成为学校校本课程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为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济南中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有自主型、国内合作型与国际合作型三种基本形式。

一是学校自主开发的环境教育课程。该课程由学校5位教师联合开发,并编写了教材,列入学生自选校本课程之中。学校在高一、高二中开设了环境教育选修课。每月两个课时,每个年级由20余名学生自主报名,组成环保小组,参加课程学习。学校还在地理课程中开设了环境保护选修课。另外,在环境教育的合作校本课程中把校编环境教育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免费提供给学生。

二是省内合作校本环境教育选修课程。课程由省环保局和省教育厅联合开发,课程体系比较完整,管理比较完备,适合高中学生参加,由各校自主参加。济南中学非常重视这一成熟课程的学习,并与创建绿色学校的实践相结合,加入自己的元素,纳入到高一学生的在校校本环境教育选修课。其中,2007级网上学习小组,在完成课时作业的同时,完成了研究课题――“口香糖的污染与清理”。由于成绩优异,在190多所学校中脱颖而出,11位师生分别被省教育厅和省环保局表彰为省级“环境小行家”和省级“优秀辅导教师”。目前,2008级学习小组正在进行之中,他们的研究性课题为“限塑令后的方便袋使用状况”。参加学习的同学自主报名,择优录用,侧重选择热爱环境保护和环境意识强的同学。

三是国际合作校本环境教育选修课程。自2008年4月起,济南中学成为中国和瑞典政府间国际环境教育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YMP)第五批试点学校,课程由瑞典隆德大学为主开发。学校把该课程列入学校环境教育校本选修课程之中。该课程全部是英语环保课程,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知识,课程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上学习阶段。共为18周,每周一个模块,并以4~5人为小团队完成作业。第二个阶段为课题研究阶段。每一个小团队完成一个课题,课题要经瑞典方认可。第三阶段为评议阶段。优秀小团队可获得参加国际青年环保大会的机会。所有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将获得由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CEEC)和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工业和环境经济学院(IIIEE)联合颁发的YMP结业证书。为开好这门校本课程,学校在3月底派出两位教师参加了由CEEC和IIIEE联合举办的教师培训班,并组建了由8位辅导教师组成的辅导团队。20名选修环境教育课程的首批学生历时近半年,于10月份通过结业考试,取得了学校的学分认证。

其间,学校组织大家参观了山东大学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研究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了课程学习心得交流与展示,观看了“宇宙炼金术”科教片,进行了作业成果交流,开展课题实验探究和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和整理资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首先克服了语言关,不仅系统学习了环境科学知识,使环境意识大大增强,英语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开阔了视野和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增强了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效果非常好,家长非常满意。同时,辅导教师也在辅导的过程中,提高和丰富了自己,特别是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可以说,这个课程是一举多得的课程。

从10份起,学校又启动了第二期YMP校本课程学习。2008级高一学生16人,在新组建的8位教师辅导团队的指导下,近期参观了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课程学习正在进行中,大约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

3、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教堂中

学校制订了从学科任课教师、教研组到全校各个层面的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学科充分利用每一个章

节、每一堂课,不失时机地联系环境问题,充分挖掘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在环境教育方面的价值,渗透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包括语文、历史、英语等社会人文学科在内各学科,都组建了环境教育科研小组。有十几位教师跟随中外合作项目环境教育网络班上课,风雨无阻。到目前,济南中学的每个学科的课堂都注重渗透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体现、展示、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绿色环境观念时时处处都影响、教育和感染每一位师生。学校于2008年5月,由8个学科12位教师在全校出示了环境渗透教育展示课,在全校树起了环境渗透教育的样板,并搭建了环境渗透教育研究与交流的平台。这一展示课活动,以后每一学期都将组织,使活动制度化。

4、将环境教育纳入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篇3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下,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为中心,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民主管理能力,开展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观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梁丰新人。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锤炼,实行值日班干部负责制

2、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

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建设管理小组,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

4、加强师生对话

建立师生联系制度,以周记形式有话就说,实话实说建立师生结对活动,让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激发热爱老师的热情,让老师走近学生,指导学生竖立更远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养成更好地生活态度。

5、加强文化礼仪教育

通过讲座、电视等活动,增强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工作。

6、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对心理严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高二学年下学期是高中教育的关键阶段,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把本班建成具有“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班风,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今后的时间里,我要协助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在本学期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思想建设方面

高二是青少年身心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极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成绩分化情形大面积产生,作为班主任,首先任务就是要尽快熟悉学生,想方设法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排忧解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成长。

要引导好学生的从高二到高三的准备,形成一个好的基础,班主任要善于用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善于用一切方法来激励先进,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大力配合学校政教处、团委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开好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班干部组织,集体参与,进行爱国主义、爱校、爱班教育,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团结互助的教育。本学期本班将配合学校创造“绿色校园”的活动,我准备利用班会时间在班里搞一次“献爱心”活动,并开展“垃圾回收”活动,将所买的款项捐献给家庭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在募捐活动中教育学生要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杜绝同学之间比吃、比穿、比戴等现象。

二、组织建设方面

建立一只班干部工作团队。班干部是班里的核心,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是带好整个班级的关键,、建立一只班干部工作团队。班干部是班里的核心,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是带好整个班级的关键,班级干部组建,采取自我推荐,民主选举的方法,使一部分热心为大家服务的同学走上班干的岗位,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所以我要指导好班委会、团支部工作,树立正气,培养班级体的凝聚力,同时要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班内存在的学习问题、纪律问题、卫生问题及时向我反映情况,营造良好的班风,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所以我要指导好班委会、团支部工作,树立正气,培养班级体的凝聚力,同时要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班内存在的学习问题、纪律问题、卫生问题及时向我反映情况,营造良好的班风,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三、制度建设方面

用“中学生手册”来要求学生,规范每一位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奖惩分明的班级公约;在紧抓学习的同时,行为规范是否做得好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风气。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学以来,我始终要求学生不仅学科成绩要过硬,各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本学期我将紧抓行为规范,打造出全方位优秀的学生。对班内的各项工作做好分工,例如卫生值日责任到人,谁出了问题谁负责,对问题严重的同学进行适当地惩罚。同时同学们之间互相协作、互帮助、互相监督,把班里的每件事都做好。

四、学习方面

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配合任课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提高整体水平,使我班班风正,学风浓。我班是重点班,每个学生都有考上大学的理想,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从高二分班后的学习抓起,作为班主任,我想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帮助学生做好从高一到高二的过度。其次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指导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学习计划。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充分利用周围学生的学科优势,发挥团队作用。然后是在高二下学期紧张的学习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多看参考书,多作练习题,为高三打基础,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积极的帮助他度过难关。使每个学生将来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总之,在本学期内,我将尽心尽力,协助作好班主任工作。

一、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与目标

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是以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高中班主任工作规律。依据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重视学生德育,抓好智力开发”的精神,结合班级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本班共有学生73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33人。班集体建立之初,培养全班同学集体荣誉感,形成一种“班荣我荣,班辱我辱。我荣班荣,我辱班辱”的思想。促使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学校公益劳动。发展学生个人特长,培养一支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的班干队伍。提倡班级的民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良好的班风建设中,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快乐学习班集体,争取在全级11个班的各项评比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具体工作措施与安排

为了让全班学生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习惯,学会自我管理,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力争发展自己,顺利的过完本学期生活,我依照开学初的计划展开工作,现计划如下

1、通过个别谈话,激励优生,鼓励差生。

在利用班会课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行为纠正,学习指导之外,更多的学生问题都是个人问题,更应该注重通过个人谈话来解决。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谈话,让学生有被重视或被注意的感觉;通过谈话,可以更好的因人施教,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更好发挥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劣迹。在谈话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多讲,自己少讲,让学生说出心理话,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后加以引导。

2、紧密联系家长,作好家访工作。

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事业。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双方全面的认识学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我主要通过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请个别家长来校协助处理个别学生问题,走进学生家庭这几种方式与家长取得沟通,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教育问题。

3、选拔和培养一批自愿并有能力的学生参与管理班级工作计划。

a、培养自己的得力助手

同学中相处的时间多,可能有时有些情况学生比我们班主任更加了解,所以我要培养一些你信任他,他也敢说话的人,我班的很多问题都是靠这些人向我反映,使我能够尽快的发现并处理。此外,我还对学生进行抽查谈话,了解班级情况。

b、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选好班干部

有了与学生一年多的相处,对学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了解,再结合班级的现状。对班级第四届班干部进行公开民主的筛选,调配,从普通学生中选入公认的有能力的学生加入班干部队伍。并从班干部中再精选10名学生担任值日班长,管理班级全天的大小事务。

c、加强班干部、团干部的工作指导

首先、给足信任、给足权利。班干部最重要的希望能得到班主任、学生的信任。所以班干部的一切工作都透明化,细化。班级里学生的违纪处分、撤销处分等都通过班干部会议进行决议。

4、开展多样式的主题班会,规范行为、树立学风,进行团体思想心理教育

a、开展有效的思想心理辅导工作。处于高二阶段的学生有特殊的心理状态,比如陈年旧习难改;接受新知识的压力;人际交往的苦恼;家庭的压力;再加上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畏惧心理或厌烦心理。所以我利用班会课里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如“找出缺点,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的价值,谁动了我的“乳酪”,感恩,远离烟酒等主题班会。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卫生保洁意识,我班团支部还组织了扫墓和狮山保洁活动,收到不少的效果。

b、继续利用班会课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尤其是文明礼仪、三大高压线。带领学生继续解读中学生行为规范,并以之教育、约束学生,努力促成学生形成规范意识,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在实际操作上成立了规范的学分考核小组,十位值日班长管理制度,对全班同学的行为进行监督评价。

c、配合学校政教处德育工作计划,有步骤、分分阶段地开展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如文明礼仪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计划、爱心教育、感恩教育工作计划、”你丢我拣”卫生保洁意识等。积极参加学校班会课设计工作。

5、重抓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职高学生最明显的是对学习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注意力散,但我一直主张以学养德,学生为什么连续出现各种问题,就是他们没事可干,不学习,只要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与学习有关的事上,学生的行为也会有所改善。所以在学习上,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a、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动手,记笔记,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上课无聊说话,睡觉等。这在我班已经延续了两年,效果很好。

b、加强早读制度。由四个领读生轮流,语文读10分钟,中途休息十分钟,英语十分钟。并由值日班长进行早读情况登记。

c、实行严格的作业收交制度,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晚自修第三节课后收作业,并检查无缺交才统一放学。

篇4

关键词 教研组建设 项目 项目化管理

随着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选课走班教学的全面推广,普通高中教研组建设的效果将对全校各年级学科教学质量、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程度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起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推进教研组建设成了各校的核心工作。

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是省一级重点高中,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在校学生近2500人。教研组工作繁多,任务重,仅校内工作就有近30项常规工作和其他临时工作,如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组织落实教学资料编写与保存,开展命题检测和考试成绩分析与改进,开展集体备课,开发开设选修课,组织组内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和各类业务能力评比,策划开展各项学生竞赛活动,寻求对外交流、同课异构,外事翻译等工作。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教研组工作,仅仅依靠工作热情是不够的,教研组建设需要极大的精力投入和科学管理才能出成效。但是,笔者在多年的教研组工作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教研组建设往往遇到教研组工作的量和时间的矛盾,教师个人发展与教研组发展的矛盾,各备课组工作协调和统筹等矛盾难以克服。传统的以教学备课组为依托,由教研组长全盘管理的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新常态下教学管理的要求,为了切实推进教研组工作,创建高效务实的教研组,笔者开始尝试在教研组建设中引入项目化管理。

一、项目和项目化管理的含义

叶圣陶在《倪焕之》中写道:“教育这个项目当然是不容轻易忽略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项目呢?百度百科对项目的定义为“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

项目化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则始于美国1942年的曼哈顿计划,后由华罗庚教授50年代引进中国。维基百科认为: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项目化管理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主要用于计划、评估和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预算和按规范的工作方式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满足项目的要求与期望,同时满足项目利益相关各方不同的要求与期望。

应该说项目化管理是所有管理中最繁复、精微的管理,是一种复合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那么,项目化管理是否能在高中教研组建设中发挥作用?笔者对此进行了行动研究。

二、项目化管理在教研组建设中的运用

1.项目的确立

项目化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其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项目化管理中的“项目的确立”是关系到管理成败的前提因素。如果不能科学确定各个工作项目,教研组建设中纷繁复杂的各项工作势必将对项目化管理的推进产生消极的影响。

笔者在推进教研组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在维持原有三个教学备课组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教研组常规工作为项目的教研组建设常规项目组。

以上5个项目组的各项工作基本涵盖了教研组建设中的各个方面,科学明确地梳理各项工作有利于减少重复劳动,高效推进教研组建设。

2.项目负责人和组员的确立

项目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取得项目实施成功所必须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承诺,同时促使团队全体成员能接受并适应新的关系系统与管理流程。具体而言,项目化管理必须实现以下目标:项目负责人、团队管理层之间能进行开诚布公、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参与与推动;项目组内部能进行清楚高效的沟通,以保证项目组成员的工作能协调一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并得到认同和提升。因此,项目负责人和组员的确立是实现有效项目化管理的保证。

笔者在确立“教研组建设常规项目组”的基础上,根据各项目内容和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结合组内教师特质和原三个教学备课组组织结构,构建了以下的教研组项目化管理负责人和组员网络(见表2)。

各项目组的负责人在学校各备课组,乃至省市具有一定知名度,个人业务能力强,有号召力,善于组织协调,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对于落实推进各项教研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正能量作用。组员的分布考虑到了各层面的高中级教师和青年教师,按照各项目组工作需求,力求发挥老师们的特长,同时兼顾以老带新,培养队伍的目的。

3.项目推进的原则

笔者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在确定了项目分组和人员分工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常规项目阶段化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交给下属的每项工作,都可以看做是交给下属了一个项目。而教研组工作中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常规工作,即时效性不明显,如搜集各类教学资源,培养青年教师等。教研组在推进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把常规项目阶段化。如:在期中,期末考试后两周时间内搜集兄弟学校(市区)试卷资料;培养青年教师一年内获得市教学业务评比三等奖以上1次等。

(2)项目结果可测量

各项目组在制定学年,学期项目落实目标时,不能使用模糊不可测量的词语,如培养优秀的学生、创建高效的课堂,一定要将一流等词语逐渐细化,变成可以测量的指标,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改进提高并最终达到我们所订立的项目目标。如:实现期末统测备课组均分,优秀率名列市前三;学期听评课次数不少于15节等。

(3)项目推进可调整

学校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各项目组原则上在新学期开学前制定本组推进项目,虽然比较传统教学工作计划,已经大大提高了各备课组活动的统筹性,兼顾了各方面工作,但是,由于教研组需要接受,落实众多不可预测的上级临时任务,如学校各处室,市教育教学主管部门等,势必会对项目的推进产生影响。因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项目组应该根据轻重缓急原则进行调整。

三、项目化管理带来的三个改变

1.无人做事的局面被打破

项目化分组以后,工作和人员的关系被理顺,各个项目组直接对本组所有项目负责,同时,项目制定的时效性和可检测性决定了各项目组负责人和成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付项目成果,在这样的“按时交付,责任到人”的任务模式中,老师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并且能发挥各自特长,力争更高效地推进工作,工作产出自然也就更高了。

2.单兵作战的局面被打破

在项目化管理中,我们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往往由负责人牵头,组员落实,教研组备课组配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老师们通过制定项目,研究推进方式,采用推进策略,形成了工作的合力。同时,团队合作使得项目推进的决策更科学,落实力更强,工作效率更高。

3.青黄不接的局面被打破

传统教学工作中,老教师往往甘于奉献,默默地承担着备课组、教研组大量的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青年教师的成长遇到了“缺少训练机会”的瓶颈。实践证明,项目化管理的推进给了中青年教师极大的能力提升平台,他们在项目落实的过程中更加直接地学习老教师的教研,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提升了专业能力,为教研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砝码。

实践证明,项目化管理在学校教研组建设中是可以推广的,它能理顺工作与人员,人员与人员的关系,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兼顾各层面教师的发展和团队的进步。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教学项目和企业项目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引下,继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改进教育管理理念,发挥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约束、激励引导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卫星.怎样入手――项目管理实践精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当今的高中生,个性张扬、思想多元、性格活泼,这对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有一定的帮助,但如下的问题必须要求教师更要重视德育工作,一是从未尝过吃不好、穿不暧的滋味,用钱大手大脚,对父母感恩之心淡漠;二是在家庭众星捧月,不懂得尊敬师长,存在自私倾向;三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成惯性,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造成学生自强自立意识淡薄,陪读现象迅速漫延;四是缺少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少学生胸无大志,缺乏拼搏的勇气和精神。为此,我们的德育要改变单一说教、一曝十寒的做法,不仅明确目标,还要多维并举,全程推进。

明确目标,就是明确德育的方向;多维并举,就是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做好德育工作,确实做到育人全覆盖,从而有效防止有紧有松现象出现;全程推进,就是不留时间空档,科学计划,做到天天有声音、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学期有总结。我校近年来摸索了一些做法,现作介绍,敬请指正。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确定德育方向

1.从学校层面,提出“培养终身发展的生命主体”的育人宗旨

从一个高度告诫全体教师必须全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掌握学习的方法;不仅具备一定的能力,还要学到如何做人;不仅了解这个社会,还要学到如何奋斗人生,创造人生价值。

2.从学生层面,使学生明确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提出了学生十大形象设计。即“谨言慎行,做守纪高中生;尊师敬长,做文明高中生;互帮互助,心高中生;自立自强,做立志高中生;你追我赶,做勤奋高中生;潜心笃学,做钻研高中生;多才多艺,做现代高中生;力争上游,做优秀高中生;强体怡性,做健康高中生;读书报国,做有为高中生。”形象设计为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提供了思想保证。

3.从德育工作层面,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

即让学生“更具动力、更愿勤奋、更高素质”。“三更”就是“办学宗旨”和“形象设计”的具体工作要求。

二、多维并举,传承创新,优化德育系统

1.课程设置多元化,畅通课程育人的主渠道

(1)继续重视德育教育学科渗透的思想。明确每个教师都是教书育人主体,每一堂课都是教书育人的战场,管不了学生、没有正确的思想引领的课堂均为不合格课堂。学科渗透更体现在学校大型艺术和体育课程上,如我校有两个全校性活动课程,一是太极拳,二是跑操。我们的口号是:“锻炼身体好好学,工作奉献四十年。”这一口号大大地增强了学生锻炼身体、认真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2)认真设计主题班会。挤占班会课是最严重的教学事故,为使班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我们改变了班会课的上课方式,把班会课上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论课、谈个人成长的汇报会、习惯纠正的研讨课、感悟人生励志课。

(3)增开心理教育课。在基础年级开设心理教育课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由专任心理教师讲解,在教学中,我们还开发了《一花一世界》《让心灵充满阳光》两本校本课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感恩励志、勤奋专注的精神。

(4)开发学科性校本课程。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要求,校本教材必须既有知识性又有教育性。目前我校各学科共开发了如《感悟社会》《走近宝应》《拓宽视野,关注时政》《人与环境》《黑白森林》《魅力民乐》等49本校本课程。学生在人文校本课程中,感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在地理校本课程中,感悟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在体艺校本活动中,感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在科普校本活动中,感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的过程,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和科学素养。

(5)走进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武警中队、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乡村居委会等场所听报告并体验生活。节假日前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接受道德教育。

2.教育主体层次化,构建全员参与的德育网络

(1)学校教育正常化。学校是抓教育的阵地和渠道,如国旗下讲话、晨会、校会、宣传栏等,有计划地不间断地推进和引领各个层面的德育工作。如2011年下半年学校德育主题是“励志和习惯”,学校通过系列引导,如介绍《读者》上北大学生贺舒婷《我凭什么上北大》的文章,宣传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4A的学生,在全校进行“榜样就在身边”的教育等。浓烈的大氛围有效地推动各班活动的开展。

(2)班级教育规范化。开学初各年级各班级必须在政教处指导下明确班级教育计划,每周活动必须确定主题,年级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准备教育素材,各班主任根据本班班情设计班会教案。由于精心地准备,每周的班会课已经成为全校学生的期待。

(3)请进教育造氛围。学校每学期都要请德育专家或校友到学校演讲,通过精彩的演讲渲染德育工作氛围。如2009年邀请感恩教育第一人彭诚老师来我校,学校组织学生并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精彩的演讲,感动得学生热泪盈眶,学生们纷纷涌上讲台,诉说自己的感恩之情,表达自己发奋努力的决心。2010年还邀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华清校友、浙大博导夏顺仁校友来校演讲,校友的成功历程深深地影响着新时代的学子。2011年又和南京人本教育研究合作,开展了《学生学习动力与习惯培养》系列活动,陈峰所长的系列讲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成长动力。

(4)自我教育养习惯。自我教育是德育成功的关键,学校始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搭建平台。政教处、团委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年级文明监督岗、绿色小记者站、“小交警”等活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明显有了自我感悟,有一些表现顽劣的同学参加这些活动后,行为习惯明显好转。

(5)引导家长借力量。我校充分重视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学校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和优秀家长经验介绍会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学校,设立了家长委员会,年级每月都有主题活动,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大会、两次“特殊”学生家长会议。在和家长的联系中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共同商讨育人大计。活动中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语言多了、家校的心靠得更近了、学校工作得到家长支持的力度更大了,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学校打气、家长放劲的怪圈产生。

3.工作任务实在化,脚踏实地防虚无

对德育工作,我们常常听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声音。究其原因,往往是没有交给教师实实在在的任务。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笼统的要求等于基本没说,于是学校在2010年明确提出,每个教师必须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教会安全,这是每个教职工应尽的责任,上课教师就是安全值班和指导老师,把爱学生从关心学生的安全做起;二是培养习惯,教师都要对视线范围内学生的行为表现负责,更要对学生学习习惯负责,不重视习惯的教师必须要考核;三是激发动力,班主任要上好砺志班会课,任课教师也要花时间勉励学生,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4.德育线路多样化,多管齐下提效率

提到德育的内容,有人总认为做几场报告、谈几句道理则行,这难免会走向说大话的空谈境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成长动力的同时,必须要求有行动的落实,要落实在细节上,要落实在习惯的优化上;教育和养成的同时,还要防止学生走极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我们认为德育工作中价值观教育是核心,但离开了习惯养成这一基础、心理教育这一关键,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此,我校设计了三条德育教育线路,即以“感恩、励志、勤奋、专注”为线路的动力教育,以“学规范、争五好、控细小、促三力”为线路的习惯教育,以“自信、阳光、耐挫、持恒”为线路的心理教育,三个教育围绕“读书振兴中华”的主题开展,相互联系、相得益彰。

5.能力培养综合化,让教师均成为德育能手

德育工作必须要人做,一个学校没有一批热爱德育工作的教师,不行,但没有一批能力强的德育队伍更不行。我校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不少,但教师的整体德育工作水平,特别是说服教育的水平、发现问题的水平、制订班规的理论水平都有很大欠缺,所以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尽力不成事”的现象。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提升全体教师德育工作“三大能力”,即“问题洞察力、说服教育力、制度建设力”,通过开展如专家引领、德育论坛、说服能力比赛、班级制度评比、理论学习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德育工作水平,为学校“以一个宗旨、三个目标、三大任务、三条线路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人力保证。

三、明确机制,全程推进,使德育得到保障

1.形成制度,用规定约束人

制度建设,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学校有阐述德育工作总要求及不同年级教育工作的《范水高中学生培养总体规划》、规定教师德育工作任务的《范水高中德育三大任务落实要求》、对学生言行加以规范的《范水高中学生校规100条》、对班主任有约束作用的《范水高中常规管理月度考核方案》《范水高中班主任管理要求》、对全体教师有约束力的《范水高中教师岗位年度考核方案》等等,这些制度从要求、执行、考核等不同层面有效地规范了德育工作,推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2.确定计划,用事项引导人

学校工作计划必须对德育工作提总要求,德育工作计划,更是把工作规定到每月、每周。这就有效地引导了干部和老师认真落实,既保证了德育工作的稳定连续,防止随意性,又为大家筹划、细化德育工作提供了保证。

3.定时研讨,用交流推动人

学校每一学期举办一次德育工作论坛、每双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每周年级一次班主任例会,这是雷打不动的任务。会议上,有工作布置、有工作交流、有工作研讨、有工作辩论,有效地推动了德育工作不间断地进行。

4.固化行动,用常规提醒人

一件事如果反复无常,就不能有效地持续地开展下去。通过梳理,学校确定了德育的几种规则,如每周教师的学生成长反馈、上课教师安全值班、值班教师规定时间在岗、检查必须公示、晨会固定处室或年级讲话等等,这些规则,为发现共性问题,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提供了保证。更重要的是不时地提醒教师,你不只是一个教书匠,你更是一个教育工作者。

5.检查反馈,用成绩促进人

管理没有检查这一环节,人们就会感到“干好干坏一个样”。我校的教育工作两个“八查”,这是每月必须要做的事,一是教学工作“八查”,由教务处负责,一是德育工作“八查”,由政教处负责,八查内容记录在案,并和班级考核挂钩,更要在年终和教师的考核挂钩。这一检查机制,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前行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证。

篇6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地属成都,襟连金沙,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中房集团成都总公司合办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新公有股份制学校。现已发展成占地108亩,79个教学班,4000余师生的一流学府。这里凝金沙文明之灵气,人才辈出。高中两届毕业生本科上线率均超过全市省重点中学平均上线率10多个百分点,初中五届毕业生重高率均保持在60%左右。为什么一所民营学校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能成为巴蜀大地基础教育的一颗明珠呢?本刊特约记者宁廷平(以下简称“宁”)采访了该校中学部执行校长龚华明同志。

宁:龚校长,您好!您认为一所民营学校在短短几年间能不断发展壮大,深得学生、家长认可的关键是什么?

龚:您问得好!我校的规模现在的确办大了,一是由办学之初的60多亩地,一个校区,扩展到100多亩地,两个校区;二是师生由最初的不足400人到今天已达4000余人。教学设施设备达到了一流的标准,办学育人的水平深得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为青羊教育、成都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我校一路走来。得益于我们有一位好校长,有一位真正懂得如何办学、如何办好民营机制学校的校长。我校全体教职工都非常敬佩熊大贤校长的人格魅力和智慧。二是我校有一支稳定的、优秀的教师团队,如果说熊校长是我们今天能取得成功的灵魂,那么在他带领下的稳定的高素质的队伍就是关键。我校中高级以上教师占87%,其级教师,省市区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达30余人。我特别强调“稳定”二字。这在民营学校队伍建设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三是我们从办校之初就能坚持“静心办学,潜心育人”的理念,不追风,不赶浪,不折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遵循办学规律,扎扎实实地去践行育人规律,当然学校就越办越好了。

宁:学校能吸引到这么多优秀教师。且能留得住,用得好,请问龚校长您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是如何做的?

龚:我可以准确地讲,我校的教师队伍这么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5%左右的稳定率和5%左右的流动率,这恰好是队伍的良性进出数据,这是很多公办学校难以做到的。教师流动过大不行,不流动也不行。我们之所以能做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我校严把选拔录用关。我们在录用考核教师时把职业道德中的“敬业”精神指标看得非常重,凡进我校的教师必须对教师职非道德有深刻的认识。必须在职业道德的规范上做出承诺。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队伍建设的日常管理中,并不断强化,通过制度约束、督促、检查、评比与表彰等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使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始终保持在一个规范平台。二是干部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教师,凝聚着教师,干部队伍的敬业、乐业精神时刻教育着教师,引领着教师。各级管理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始终本着“以人为本”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人对事,让教师们感到可信、可亲,干群关系和谐健康。三是我们始终贯彻“个体发展,团队发展”的理念,让“发展”成为教师个体和团队成长的永恒主题。在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上,我们以“个人发展规划”为考核依据,通过自评,团队互评和考核小组评相结合的办法,将“发展”二字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并形成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发展的标准评价人”、“用发展的策略激励人”、“用发展的规划使用人”的人文环境。四是认真践行“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学校班子的决策,各项制度的出台。各种改革方案的制定坚持做到“自下而上”和“问计于师”,体现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人,充分发挥了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让教职工从迈进我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在内心深处消除“打工”的阴影,开始感受到归属感和学校大家雇的温暖。五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积极营造“学习文化”,让教师们每天都感到智慧的力量,学习的快乐。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采取行政的施压规定教师们必须学这样,学那样,而是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有效地做成了“同伴互助”这一工程。“同伴互助”这一平台已成为我校教师成长的土壤,学习的乐园,人气的磁场。

宁:作为外国语实验学校,请问您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

龚:作为12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学校,我们首先是严格执行国家的课标计划,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我校“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的育人目标已深入人心,“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理念已初见成效。“学生主体,自主教育”的育人实践已硕果累累,“充满活力,崇尚创新”的川师大实外校已坚实地挺立在金沙大地上。但作为外国语实验学校,我校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引进国外原版英语教材,每班配备一名专职英语教师,所有的口语课均由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任教。组织形式多样的外国游学活动,定期开展的“英语节”、“英语夏令营”、“英语技能大赛”、“英语广场”等活动,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那请问龚校长您校在教学管理上又有哪些经验呢?

龚: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因为就教学管理的内容而言,各校基本相同。但方式与方法却各有侧重,只是我校确实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

1 建立了有效的教学成绩评估机制。这套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是人均成绩与每学期成绩的增长率和巩固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进行考核。它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自觉地不断地在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自觉地调整教学标高,改进教学策略,形成了师生每学期共同订教学和学习的目标,共同研究学业的增长措施和办法,教与学达到了互动的效果。

2 精心设计任务,提升课堂实效。我们把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放在学校管理中十分突出的地位,提炼出了自己的目标和原则。我校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基础知识落实稳健和扎实的特点。我们始终坚持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不超过45人,为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提供了前提保证。同时。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上以“精心设计课堂任务,达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目标和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一是以提升课堂任务的趣味性为前提;二是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任务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们以一个目标,两条原则为指导,一路走来,取

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3 坚持做好“老带新,一帮一”。学校对师徒各自的职责、任务与要求都作了详尽和严格的规定。师徒要签定责任合同,校长要给指导教师颁发正式的聘书。每学年一总结,一表彰,通过师徒结对,一帮一的方式,让我校每一位青年教师少走弯路,迅速成长。

4 坚持做好“全程研究课”,全程研究课以研究课为载体。以抽签为关口,达到全体教师全程参与的目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每期按年级、班级确定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课。让每一位教师自始至终都参与到备课、课件设计(或实验教具准备)、上课、评课的各个环节之中,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融入教师的个体特色。一方面集众人之所长,补个人之短,另一方面取教师个人特长,补集体之所缺。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智慧含量、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 坚持做好教学常规检查。落实教学的基本环节。学校成立了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部门主任及学校领导组成的教学常规检查组,以听课为抓手,走进课堂,走进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听课与调研、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等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和强化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环节,环环认真”的思想和行为。在此基础上,每学年都要定期举行专题教学研讨会。深化教学环节,营造落实教学环节的浓厚氛围。

宁:再请您谈谈学校的德育工作吧!

篇7

一、关于教师教育情况

目前,我区有普通中学20所,小学154所,职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职中小学教师5000多人。从2009年-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和技能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与教师人才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师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建设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区提供人才保证。

(一)主要工作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对象为全员培训。四年来,我们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使其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素质和创新型教师。我们要求各中小学大力抓好教研活动,努力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教育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等,使全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新任教师培训

我区每年大约招聘100名新教师,对这些教师,我们都进行培训后再上岗。通过培训,让新教师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班主任工作及团队工作,尽快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材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

3、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为40岁以下,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达到地区骨干教师筛选条件要求的骨干教师。四年来,我们筛选了各学科约200名骨干教师,到省、市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骨干力量。

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小学实习践习活动等;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教育研究专题。

4、提高学历培训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对教师进行学历培训。我们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进修,五年来,共有600名小学教师参加大专以上的进修学习,1500多名中学、职校教师参加本科进修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受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5、英语和计算机培训

我区小学欠缺英语和计算机教师,为了解决科目不配套问题,我区自行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培训班,推荐部分非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五年来,共有2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教师,10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解决了部分学校欠缺此两学科的困难。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培训经费不足,制约了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进修学习。2、学校教科研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3、教师进修培训基地硬件建设落后,对本区小学教师培训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名师队伍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把握名师队伍发展方向,为名师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保障。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落实教育政策法规。同时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依法保障教师参加培训。3、拓宽经费渠道,保证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为教师继续教育设专项经费,确保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到位

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区扎实有效推动“强师兴教”工程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主要做法

1、严格要求配备教师。根据粤机编办[2009]124号文件要求,针对我区边远学校存在教师欠编现象,近年来,我区每年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安排到鳌头、镇盛、金塘三个最边远镇的学校任教,大大缓解边远学校教师紧缺的压力,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目前,我区已经没有存在代课教师。

2、严把教师进入关。我们严格限制学历、水平不达标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新录用教师原则上先到我区边远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才能转正定级,对原有教师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为解决近郊学校超编而远郊学校欠员问题,我们自1999年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支教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帮教。一共动员了900多名近郊镇教师到边远镇任教,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实行近郊教师到远郊学校支教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的配备问题,没有出现欠缺教师而影响正常教学的现象。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为构建我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充分利用区教师进修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基本功、教材教法分析、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等的培训。并积极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全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为:小学教师大专率为53.1%,初中教师本科率54.6%(含在读),高中教师本科率75.9%(含在读),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篇8

2017年高二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 一. 抓好学习风气建设这个中心决不动摇。

学习风气建设是一个班级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问题对于我班学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在是高二的下半学期,夏天就开始高三备战,十万火急,节气不等人,而我班面临的是更换了三名科任教师,上学期期末成绩全学年倒数第一,六门主科四门倒第一的尴尬局面,家长心急如焚,班级人心不稳,学生兴风作浪。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面计划。

(一) 稳定家长,团结同学,统一思想。

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沟通班级情况,利用电话,网络,及时与家长沟通,充分满足家长的知情权,避免彼此的误解,让家长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怨气要疏导,有想法要沟通,有问题要理解。不然问题越积累越多,越积累越大,家长不稳定,班级就不会稳定。

将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安排在第一排和讲台两侧,便于老师的监督和管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对于那些的听课过程或学习过程不开心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及时用小纸条来进行沟通,找到不开心的原因。把学生团结在一起,让大家真正赞同和拥护老师的想法。

统一思想,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是每个人的事情,不是某个人事情,进而认识到班级不是某个人的事情,也是每个人的事情,班兴我荣,没有学习成绩来说话,一切都是水中月,避免胡思乱想。为了保证好的学习环境,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凡是有害于课堂听课的事情一律不做,凡是有害于自习纪律的事情一律不做,重塑班规,提出本班级的十大好习惯,树立榜样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希望。

(二) 沟通科任,建立互信,团队协作。

及时与科任沟通,主动了解学生状况,充分体谅科任的难处,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科任解决各种问题,让他们开心的工作,喜欢到班级来,爱上十六班的学生,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培训好课代表,让他们成为科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让课代表没事就往科任那里去,多请示,多汇报。

班主任要注意树立科任的威信,利用各种机会表扬科任,有难同当。只有互相信任,互相补台,才能把班级抓好,在班会和团会的集体活动时间,多请科任参加,利用活动建立互信,培养感情。

协调作业量,不能偏科,强调合作,加大对作业的督导力度,定期向课代表和科任了解作业情况,必要的时候,要亲自督促和检查。

(三) 抓好课堂主阵地,不漏一科,抓好自习纪律,不落一人。

对于课堂,首先要有好的课堂纪律,保持安静,保证无人睡觉,溜号,在这个基础上优化学习环境,循序渐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且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收获成功,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要保证所有的学科,包括体育和政治,不能让学生找到突破口。

对于自习,应绝对安静,然后培养学生学习的效率,利用班会可以让学生的典型来手把手的教授方法,尽可能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全身心的去学习,(所以要重点抓好体优和借读生的学习)营造学习氛围。

二.搞好常规工作的基本点

这些工作的基本点主要包括。

1. 出勤

迟到和缺席自习、因病或因事缺席正常课的情况老师要进行统计,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2. 眼操

做到人人认真,不敷衍。

3. 间操

集合要快,站队要静,跑步整齐,口号响亮,队列中没有说话现象。做操认真,动作到位。

4. 班会和团会

结合学校布置,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多让学生主持和安排,实行小组轮流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得到锻炼,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形式力求多样,必要时可请家长参加。

三.抓好学生心理的基本点

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要及时观察学生思想动态,总的看来学生心理激荡的原因无非是以下问题

1. 情感问题

2. 学习问题

3. 成长问题

4. 人际问题

以上四个问题在学生中都有不同的程度的存在,教师应及时分析,归纳人群,及时沟通和交流。

在这个学期,我们计划利用班会,团会,利用班级博客进行沟通交流,老师要重视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微笑走进教室,心情愉快的回到家里,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让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时光里留下宝贵的回忆,让班级成为大家心理归宿的心灵家园。

2017年高二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二】 为了让本班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习惯,学会自我管理,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力争更高更快地发展自己,为高三冲刺打下良好的基础,拟订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班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从学生的行为举止抓起,从言行抓起,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养成文明习惯。针对本班的薄弱环节,制订可行的班级管理细则,健全班干队伍,进一步培养班干的独立工作能力,实行班长轮值制度,以形成一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学有目标,行动有准则。以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局面形成。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引导同学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所谓精神支柱,也就是学习的动力的,学习的方向盘。学习要有远大的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我要学,根除要我学的不良心理,要经常关注学生心理,多找学生谈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力求进取。

开展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减少到最少,由于我们本身的经验并不丰富,同时我们班的学生跟同年级的同学相比,他们也有共同之处,那么为了能够让他们学得更好、考得更好,我们也就只有一个办法:笨鸟先飞。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做好跟踪,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立互助学习小组,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

在重视尖子生培养的同时,重点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因为中等生和后进生是本班的主要群体,从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等方面加以辅导,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深入学生实际,加强与后进生的联系,多找他们谈心,寻找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障碍,及时的帮助他们排除这些因素。在班内开展学法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运用鼓励和期待,督促学生人人思进,个个向上,以形成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

三、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组建班委会,团支部,发挥班级骨干在班级管理及学习方面的带头作用。构建学生自我教育和发展的平台。班委会实行班长负责制,负责班级及宿舍的日常管理,力求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成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得力助手。团支部主要负责落实校团委的工作安排,并在班级的团组织建设,组织学校不同阶段活动及学生思想动向等方面展开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宣传班级的好人好事,提升学生的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实行值日班干部负责制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

篇9

关键词:工作过程;模具制造;教学模式

近几年我国模具业发展迅速,模具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美国。[1]随着行业和模具技术的发展,对模具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也有了新的要求。过去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改为按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讲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是指通过一种动态的结构把实际工作中要求的技能和需要的知识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强调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通过企业学校、教室车间的紧密合作,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育手段,贯穿新的教育理念,以工作能力作为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培养目标、评价的标准;以通过工作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企业对专项能力的需求方向作为安排教学计划的依据,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充分体现了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一、中职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

中职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采取逆向设计思路,由任职岗位群确定培养目标,从而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及知识,在上述分析论证基础之上,创建课程体系,最终具体化于中职模具专业课程中。此设计思路,打破了以往预先向学生讲授繁琐理论知识而后按照自己具备的技术能力寻求岗位的传统,要求该专业课内容的设置,与当前该专业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设置具备代表性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所设置的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就业必须的知识与能力。中职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具体如下:首先由工作过程分析――岗位分析,导出“行动领域”――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再经教学整合――工作课程开发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方案设计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2]

二、中职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步骤

中职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指按照顾客订单,组织学生经历完整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关键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3]在各个阶段都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六步教学的不断强化学习中,形成自觉的行为意识,学会遵循职业规范。

1.资讯――下达情境任务书,明确任务,获取信息――通过对工程实践的前期准备,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2.计划――小组讨论工作计划包括分工、时间表、成果列表等――通过实践计划、报告的撰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决策――拟定任务、工作单包括场地、工作设备、工作步骤等――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多人协作,形成合议,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4.实施――结构、零件分析设计实践包括分析原理、设计尺寸结构等――通过操作实践,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干精神。

5.检查――学生自查、小组检查――通过实践结果的分析与答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评价――小组汇报、互评,教师、企业评价――通过工程实践优化与探索,培养学生开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中职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保障

1.成立优质指导团队

中职模具专业由于“模具生产过程”的实践涵盖模具设计、制造与模具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并且涉及加工中心、数控铣、线切割、电火花、磨削、模具钳工等多工种设备操作,其教学复杂程度和难度远远高于传统教学。因此按照“管理团队有老总,技术团队有总工,教学团队有能工巧匠”的建设思路,建成校企深度交融的3-4人专兼结合基地团队,每个指导团队负责两个学习小组的综合实践教学、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4]“老总”进入教学管理团队,作为校企合作纽带,有利于校企优质资源的整合;“总工”参与教学的技术团队,直接参与或指导技术开发工作,提高服务水平;“能工巧匠”则作为专业课程团队中的一员,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与专任教师同时在现场指导学生实训,专任教师侧重进行教学设计。

2.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由8-10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确定1名组长,并明确组长及组员的职责。“模具设计”学习情境任务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模具的设计,设计优秀的方案投入生产,其余学习情境任务由团队采取合作方式共同完成。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教师是行动过程的导向,学生是行动过程的主体,教师从知识传授的角色转变为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评估者,让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5]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3.实施“企业”技术标准

剖析企业中从事模具生产的相关工作岗位及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通过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资料与企业技术标准对接、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对接,本着实用性、指导性,规范性原则,全面有效地控制、保证、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质量,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缩短制模周期,确保设计、制造、检验等生产技术活动能顺利进行,实施相关“企业”技术标准,如:注射模具设计标准、冷冲模具设计标准、注射模具制造标准、冷冲模具制造标准,模具生产管理规范等,从而规范综合实践各学习情境的技术、生产、管理活动。[6]让学生知道标准、熟悉标准、掌握标准和使用标准;让学生体验实际的工作岗位,积累岗位工作经验,让学生带着工作经验步入工作岗位,使他们在顶岗实习或就业后能及时适应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实现学习与职业岗位群的零距离对接。

4.构建“产学研”一体实训基地

模具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设置理论教学区、模拟操作区、操作训练区和产品生产区等区域,真实的生产环境是增强学生对生产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良好平台。[7]以真实产品为载体,在真实场景下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真实的工作岗位。同时可以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

四、建 议

1.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建立“岗位轮转”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基地设置四类教学工作岗位:教学培训岗、产品生产岗、技术服务岗、管理岗。实施教学分期制,专任教师分期在基地的四类岗位之间循环流动,在岗位流动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2.进一步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具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根据核心能力要求,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课程建设思路,按照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和企业共同确定岗位能力知识、基础技能知识拓展、职业素质教育与拓展、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5大课程模块,构建符合企业和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8]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3.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模具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行企业“5S”管理、“T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等,并悬挂或张贴标语、标牌、安全和警示标记、操作规范图示等,以及要求学生以企业“生产者”的身份,按照企业管理规定参与学习、生产等。学校不仅要承接企业的生产任务,引入企业生产项目,主动融入地方产业链,在经济效益上获得巨大的收益,而且要引进企业管理,引入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形成有机融合,更深层次促进教学,最大限度获得教学效益。

五、小 结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及其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都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开发的优点是提前让学生感知“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过程。按工作过程进行教学,采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挥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工厂所需的员工做到零距离对接,真正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

模具工业,2011,(1).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

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4-13,30.

[4] 周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方案

[J].科技信息,2008,(1).

[5] 陈玉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

企业技术开发,2010,(10).

[6]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7.

[7] 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青岛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8,(6):51-53.

篇10

【关键词】整体化学习法 护理学基础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155-0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临床护理学和各专科护理学的基础,同时在护士执业考试中占着重要的比例,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以往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讲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考核等学习方法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分段学习,忽略了学习的整体性,造成理论与实践、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的脱节。这种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顺应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以及适应时代的变化,笔者在传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整体化学习法,在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探讨整体化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象、方法与评价方式

(一)对象。随机抽取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级普通中专护理学生216名,均为女生,年龄为16~18岁。随机分为实验组(108名)和对照组(108名),对两组性别、年龄、课程及专业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二)方法。第一,对照班按传统的学习方式,即预习、听课、练习、复习相关理论,后进入实训室实验教学,学生分组练习。第二,实验组采用整体化学习法,即围绕一个工作任务,全面地完成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包括专业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社会与交流式学习、情感和伦理的学习过程。现以“病人入院初步护理”为例,阐述该学习法的流程。(1)学习的组织方式:按学习兴趣分组,全班分为6个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2)以临床真实的案例布置学习与工作任务:病人王某,男,65岁,原患有高血压,这次感觉头痛、头晕来门诊就医,医生检查后,嘱病人到检验室进行化验,结果出来后,医生开出住院证要病人到内科住院观察。如果你是内科护士,如何对病人进行入院的护理?(3)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能完整运用相关知识与技能完成病人的入院的护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关心体贴病人,提高职业情感;具有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4)收集资料:利用课余时间到临床医院或通过网络、教材等收集完成任务的相关资料。(5)分组讨论,制订计划,教师审核计划。(6)实施:学生根据计划,到实训室仿真病房及临床医院完成工作任务。(7)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三)评价方式。一是理论及护理操作考试。理论考试题随机由教务科从题库中提取。操作考核有自评、小组长评、教师评,按广西卫生厅下发的55项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评分,取其平均分。理论成绩占70%,技能操作操作成绩占30%。二是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病人的态度等方面。此外,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共设计6个问题,包括:认可该教学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专业能力、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职业的情感得到提高等,按认可、一般认可、不认可分别计分,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回收率为100%。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成绩与工作能力比较。两组学生成绩与工作能力比较详见表1。由表1可知,实验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详见表2。由表2可知,实验组在自主学习的能力、职业的情感、专业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笔者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个教学规律,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整体性。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体化学习就是以临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采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体现工作过程及学习过程的整体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对职业的情感。学生对护理职业所持的情感和态度不仅影响其专业思想的稳定性,还影响其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热爱。在整体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结合临床的真实案例,运用“体验”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情感。体验是指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它是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思想等方面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整体化的学习就是在组织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将职业的情感融入学习情境中。由此,学生在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的精髓会内化为职业素质。

(三)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现代整体护理的实践表明,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用70%的时间与他人进行沟通。整体化学习法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设计职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由学习者换位为工作者,使其由被动接受为主动实施。不同的角色之间的沟通,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整体化学习法是通过实现某一明确目标而展开的任务集合体,是由一系列活动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职业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整体化学习法通过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技能与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责任心、诚信、爱岗敬业的素质;通过角色之间的转换,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收集资料、工作计划、自我评价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订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五)实施整体化学习法应注意以下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应确定多方面的学习目标,包括专业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社会与交流式学习、情感和伦理的学习;教学内容以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形式体现,这些任务来源于临床;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整体化的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或以小组的形式制订工作计划,通过职业实践活动,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意识和工作责任心的综合发展,最终实现“职业成熟”。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整体的观念,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从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锡丹,徐晓丽.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

[3]黄白桦,肖春秀.护理大专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9)

[4]张红梅.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J].新课程研究,2008(8)

[5]操小龙.人才培养规格表述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6]赵英,何莉.人际沟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