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1 12:2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文化事业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图书馆建设已成普及之势。各个图书馆日常管理逐渐趋于规范,这也给图书馆研究辅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公共图书馆都设置了业务辅导部门,主要负责各地区图书馆的辅导和学会工作。大致的业务范围包括业务研究、业务辅导、工作协调、图书馆日常工作及编辑出版图书馆出版物等。新时期的来临,图书馆为了适应迅速的发展势头,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开展及执行效果。业务辅导工作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手段也都随之更新和充实。
一、公共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特点
1.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图书馆自身创新能力的增强,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模式已经悄然改变,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除了对本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辅导工作外,还特别注意各馆之间业务辅导人员的交流与学习。同时协助文化部门对系统内图书馆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负责组织承办具有较强学术意义的工作会议等。业务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展。同时在图书馆工作中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工作内容复杂化
图书馆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逐渐成为本地区图书馆相互协作沟通及学术研究与技术交流的中心。并且逐?u演变为图书馆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每年图书馆业务辅导部都要深入基层对图书馆事业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由业务辅导部的工作人员负责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与文化主管部门共同研究针对图书馆的政策和工作指导规范及条例等。
此外,业务辅导部有责任和义务根据文化部的要求对图书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辅导工作计划。积极承担起沟通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的桥梁,使各馆文化融会贯通,图书馆取长补短,实现长远发展。
业务辅导部门承担为图书馆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图书馆员的培训工作也作为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有条不紊的执行。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员不单单是单纯的图书保管员,而更多的作为网络资源利用的导航员及图书各项业务的咨询员。对图书馆馆员的培训除了日常工作中对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知识的掌握外,还要对馆员知识的多样性进行涉猎,培养馆员自主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激励馆员团结一心共同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而共同奋斗。
根据全国各个省市图书馆的现实情况,很多图书馆学会的办事机构集中在各个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辅导部门。业务辅导部门负责学会的日常运转。业务辅导部门利用学会会议交流和研讨活动的便利条件,为各个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等提供服务。
二、图书馆业务辅导人员素质构成
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实质上是一项体现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纵向联系特点的工作。业务辅导工作即承担了承上启下的业务联系和指导任务。复杂的工作性质要求业务辅导人员是新时期具备复合型知识的人才。为了更好的辅助执行主管文化部门的工作符合国家的政策方向,业务辅导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政策观念和全局意识,能够准确把握工作方向,贯彻上级指导方针有能力协调好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业务辅导人员,一定要有一定的学历作为基础。不定时参加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培训,在业务岗位上得到熟练且精通。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断研究学习新知识,接受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除了掌握图书采购、验收、分类、目录组织等技能外。对于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有自己的见解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开展业务辅导工作,并置身于不断探索和研究工作方法,为提高业务能力而时刻储备。
三、新形势下有效开展业务辅导工作的对策
1.实现业务辅导工作制度化
图书馆日常业务辅导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个别图书馆受行政命令驱使或者客观应付检查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使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有效开展,必须制定预定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展开工作。
2.树立典型以示范带动前进
图书馆数量众多,分散范围较广。业务辅导部门无法对每个馆做到细致入微的指导。树立先进典型,选取有代表性,辐射范围广的图书馆进行指导,以典型馆作为范例进行推广。各个馆参照这个标准自身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于图书馆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有一定意义。
3.辅导方式灵活多变
图书馆业务辅导部工作范围较广,辅导的内容也日趋复杂。针对不同的个体,辅导方式也要注重灵活多变。既要综合分析各个图书馆的共性,也要做到实事求是,考虑各个馆的个性特点,点和面结合进而提高辅导工作效率。
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统计;统计分析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统计在各行各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在工商管理领域,通过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企业决策层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员工和顾客的需求,从而更多的挖掘员工的潜力并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在重大的投资项目,统计可以用于投资风险分析;在财务的管理方面,统计可以用于企业的财务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据此建立起企业的财务预警监测系统。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访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馆藏质量和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采访统计是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采访统计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采访工作质量,更是高校图书馆决策层进行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高校图书馆,决策层对统计在现代化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数据与统计分析未真正运用到科学管理决策中。
1 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内涵
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统计数据的活动。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就是在采访工作中对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揭示采访工作的现状及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对各种数据研究分析,找出规律,发现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2 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重要意义
2.1 采访统计信息是高校图书馆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著名经济学家曾说:“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究学,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统计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采访统计信息,能为领导者提供各种经费的流动现状,能提供各种文献的购置进度、各学科文献建设状况,不同载体文献占用资金的比例,能反映各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等等。通过对采访统计数据地静态与动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决策层可以掌握采访部的工作情况以及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评价文献采访计划以及经费预算合理性,预测文献建设及经费支出发展趋势,是决策层制订工作计划,文献建设发展方向,经费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2.2 采访统计信息是采访部门制定检查计划以及调整采访策略的重要依据
采访统计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应采访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是部门领导掌握工作进度、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采访统计信息的分析,采访人员还可以对采访策略进行调整。有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采访部门制订工作计划将会更加实际、合理。
采访统计信息,是采访部门调整采访策略的重要依据。如订单的到书率统计,能让采访人员及时了解预订图书的到书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如果不是按计划进行,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如有些订单发出已有一定的时间,但到书率一直为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引起采访人员注意,及时查找原因。原因一般为以下两种:一种是订单已发给书商,但由于业务员工作的疏忽未录入订购系统;另一种情况就是图书馆采访人员的疏忽,订单未发给书商就直接在采访管理系统里报送,造成已下订单的假象。通过到书率的统计,可以发现订单处理上出现的问题,重新发送订单,让书商及时订购,或通过现采,购进已出版发行的图书,否则,错过订购时机,很多书是无法订购到的,必将会影响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影响藏书的质量。
2.3 采访统计信息是评价供书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实行了政府采购招标,通过采购招标,规范了图书馆的采购工作,使图书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实行政府采购招标,图书馆在标书中提出的相关服务要求,供应商往往都能承诺履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中标供应商是否能真正履行承诺,或者提供的服务能否达到图书馆的要求,这就需要图书馆方进行严格的监控,监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有关数据的统计,让数据来做客观评判。客观的统计数据,是评价、对比各供应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依据,也为新的一轮政府招标提供证明供应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事实依据。
3 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领导对采访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采访统计制度未建立建全
对于采访统计工作,图书馆决策层也会有一些数据的统计要求,如经费的流动状况及文献购置总量的统计,但往往是重“数字”不重分析,统计数据对图书馆的管理决策并未起到实际的参考意义。领导对采访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因此未建立建全采访统计制度,未能对采访工作的各项统计进行指导与监督,致使采访工作人员也不重视日常统计工作,主动统计的意识不强,没有参与统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2 无专职统计人员,统计的连续性无法进行
高校图书馆一般无专职统计人员,各部门甚至未指定专门的兼职统计人员。一直以来,采访部工作人员只顾忙于完成自己的采访、验收工作量,而无暇顾及日常的统计工作,只有在年终总结或临时需上报数据时才匆匆进行统计。但是,往往由于平时不注意原始数据的登记或原始凭证的搜集整理,因此统计无法在准确的基础资料下进行,以至于有些统计数据出现前后矛盾,有些数据的来源不明确,甚至出现拼数字的现象,这样统计报表的质量,准确性,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
3.3 统计手段简单,未注重统计分析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系统设置有统计功能,但设置的项目不齐全,需辅助一些手工数据统计。有些统计人员也不主动熟练掌握统计功能的运用,往往只能手工做一些数据的累积、汇总。简单的统计手段,统计项目设置不合理,使统计工作只能处于统计的初级阶段。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分析研究一直是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对统计数据未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采访统计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 完善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建议
4.1 增强统计意识,建立健全采访统计制度
决策离不开数据,数据来源于统计。高校图书馆的决策层要充分意识到采访统计对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建立建全采访统计制度,明确采访统计职责,制定并严格执行统计报表的上报制度。采访统计工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规范正常进行,统计原始数据,统计台账要认真保管,统计报表要真实、准确,报表分析要客观、科学。馆领导要对采访统计工作经常督促检查,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重视和支持采访统计人员做好统计工作,具体指导采访统计人员做好统计报表信息分析工作。
4.2 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确保采访统计工作正常进行
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理论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统计知识和相对稳定的人员来完成,因此馆领导应该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采访统计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对图书馆业务精通,但具有统计知识的很少,因此馆领导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培训,让统计人员掌握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原理,确保统计人员在科学的统计理论指导下进行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4.3 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采访统计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个过程。在准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揭示发展规律,预测发展趋势,这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统计数据如果不经过“人脑”的分析,就只是“死数字”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统计分析。采访统计分析不应单纯停留在采访进度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而应该根据掌握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分析各种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找出原因,提出建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将分析结果写成分析报告提供给领导者。统计分析报告能将数据、图表、情况、问题、建议、未来预测等融为一体,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决策者阅读、理解和利用,是领导者做科学决策、制订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篇3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建成了设施一流的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我校藏书量8000多册,人均达26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多。图书室实行计算机管理,各种陈列设施、办公设施、保护设施、自动化设施、照明设施等配备到位。新书到库及时编目上架、出借和流通,每天收到的报刊杂志及时登到。在内部管理方面,我们建有各种规章制度,如《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书刊借还制度》、《藏书和资料管理规则》、《阅览室规则》、《图书丢失和损坏的赔偿制度》、《图书剔旧和处理办法》,并一一上墙。平时,注意图书阅览室的整洁和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班级,并统一纳入学校的卫生评比考核。
二、学校领导重视,管理措施规范
一所学校,它的真正魅力应该来自于对人类优秀文化的追求,让所有师生在这个不懈的追求过程中提高精神修养、规范文明礼仪、习得技能、技巧,成为一个有博爱之心、博学之力、个性健全、主动发展的人。要实现这个追求,“读好书、好读书”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为此,学校领导层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工作,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对图书馆管理、运行的要求。学校对图书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对建设、管理目标逐条细化,对图书馆工作进行商讨、检查。为了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教导处向各年级公布推荐书目,明确阅读量和阅读要求,并开展各类评比和各类读书征文、展示活动等。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我们将各班借阅情况统计后,以此作为考核学期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依据,此举确保了图书的周转效率,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的目的就是既要管好图书,又要用好图书。作为图书管理员,我们重视培训,经常参加相关培训、考察,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意识和技能,为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1、明确读书宗旨,落实管理措施
我们的宗旨是以书育人,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全开架借书服务。我们利用早晨、中午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借阅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教师能全天出借。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在晨读、午间管理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学校领导经常巡查,并在升旗仪式和有关会议上进行总结、反馈。全体语文教师能以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己任,积极组织学生作学习摘记,撰写读后感等。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还明确要求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书源主要由语文教师到图书馆挑选部分图书和学生自带图书组成,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出借工作。
篇4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生馆员; 勤工助学;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5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83-01
作为现代大学重要机构的图书馆不仅担负着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搜集、加工、开发与传递人类信息产品的任务,而且还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吸收和组织大学生参与图书管理,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体现了图书馆的办馆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现结合我馆实行的学生馆员聘用制,谈谈对大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实行学生馆员聘用活动的目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日益完善,部分图书馆员从台前走到了幕后,图书馆的管理也由单纯的馆员管理向读者与馆员共同管理的模式转变。我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引入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不过当时无论在人员数量还是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都处于各部门自我主张状态。近三年来,图书馆与学生处积极配合,探索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导的图书馆勤工助学机制,学生馆员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些特殊的图书馆“馆员”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成为了图书馆建设的一支生力军。通过勤工俭学机制,他们还能得到劳动所得以助顺利完成学业。学生馆员既是读者,又是工作人员,在读者和图书馆的沟通中会起很大作用,是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学生馆员的工作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阔知识视野,掌握在知识海洋中获取知识的锁钥;还有利于培养高尚的情操,锻炼工作能力。学生馆员分担一部分图书馆工作,让一部分馆员从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及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二、学生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馆员协助图书馆工作,对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帮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学生馆员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够到位。要加强学生馆员的人性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第二,有些对学生馆员的回报承诺并没有兑现,导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要做好对学生馆员的考核工作,做到有奖有惩。第三,学生馆员的特长在某些部门的工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没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图书馆要定期开展馆员间的互动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第四,学生馆员之间以及学生馆员和图书馆员之间缺乏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第五,学生馆员到图书馆工作的动机不够明确,功利性强。图书馆员要动之以情,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对心理归属、享受回报要有正确的认识。
三、对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
我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开展三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一条适合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道路。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图书馆工作实践,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馆员的选拔和培养制度化
学生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是图书馆最基本、最积极、最活跃和最有生气的服务对象,突出以生为本,就是要把服务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减轻图书馆的服务压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这个职业的客观了解,还有可能改变读者(尤其是学生)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看法。亲身感受和体验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平凡琐细,无疑将有助于让他们将自己对管理工作的理解在同学们中反馈,从而逐步使广大学生读者加深对馆员的尊重和支持,学生和馆员之间、学生馆员与学生读者之间就能逐步达到和谐共处。因此,要把学生馆员的培养纳入到图书馆工作计划之中,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由一名副馆长分管此项工作并指定一名专(兼)职图书馆员具体负责实施。可采取由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推荐、同学选举和学校选拔等方式,从全校贫困学生中挑选出一批勤奋好学、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吸收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并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馆员职责、图书文献利用知识、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二)加强交流,拓宽思路,改进工作
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参与了图书馆的管理,改善了图书馆职工队伍结构.给图书馆注人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想法。学生们在工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图书馆的内部组织机构、业务工作范围、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作为90后的学生馆员,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这些都能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受到启发,拓宽思路,从而对现行工作进行改进。加之身份的双重性――既是读者,又是“馆员”,为图书馆开辟了一条与读者之间最直接、最便捷的宣传沟通渠道。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在广大同学当中不仅仅宣传图书馆馆藏、书刊的检索和利用方法,同时还积极宣传图书馆服务的新举措。他们的宣传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从而充分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同时,勤工助学的学生可以随时将读者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图书馆,使图书馆能够做到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信息,最终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提高图书馆藏书的利用效益
学生馆员比较了解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爱好和需要,能把同学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评价及时反馈过来,便于图书馆员更真实地、更直接地、更及时地得到读者对馆藏信息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藏书采购计划,适当增加品种与复本,编制和开发本馆重点藏书的二三次文献,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读书需求。这样,图书的借阅量和流通率也因此而大幅增长,不仅扩大了读者的阅读面,而且提高了图书藏书的利用效益。
(四)服务育人,放手实践,让学生馆员在磨练中成长
在图书馆员的帮带下,学生馆员通过自己的实践劳动,掌握了一定的服务技巧和方法,观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员本着服务育人,放手实践,让学生馆员在磨练中成长的初衷,要对他们少一点儿行动上的束缚,不要怕出现问题而缩手缩脚。如发现书页被撕坏,书的标签遗失,图书摆放混乱,读者不遵守制度等,先让学生馆员自行处理,共同解决,如发现处理不完善、不到位,再由图书馆员帮他们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发挥图书馆员指导和监督的作用。从具体问题的解决入手,对学生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他们端正思想,明确任务,各司其责,严格按制度规章操作,切实做到放而不任自流。这样日积月累,就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培养其多方面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陈明华.浅谈学生馆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97-98. [2] 王华.加强学生馆员管理促进图书馆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48-49.
篇5
论文摘要: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国民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生态,在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有利于新型的以学习为主导的社会组织的呈现。
学习型组织的意向表征了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现代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是真正的无墙大学和闲暇文化中心,它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服务。因此,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1]。“学习型组织”是区别于忽视学习的事务型组织,是绝大多数成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焕发创造和探索精神的组织,是凭借知识本身的力量而协调运行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其综合绩效高于组织中个人绩效总和,这种组织本身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不仅适应一切“组织”的管理,它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管理,国外已有了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学习型图书馆,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和伊利诺州的北部郊区图书馆系统。133229.Com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可以增强图书馆人的整体意识,培养馆员的协同工作精神;促进图书馆内部的知识流通与知识合作,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知识的共享;改变图书馆的学风,提升图书馆个体和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尤其符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2],是解决图书馆员学习与工作矛盾的良方;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图书馆生态文化的建设。
二、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现实需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屠夫洛预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机会学习的人。”[3]现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视为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客观上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这一目标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该成为公共知识中心,从而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它不仅应该是公共知识产生基地、知识管理系统,而且应该是知识服务部门,应该是大众终身学习的课堂。
服务读者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阅,而是要求图书馆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次性地向其提供全文的、多媒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且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环境下的跨区、跨国网络服务。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知识更新频度的增加,读者要求图书馆能以较之以往更快的速度提供国内外的各类文献。同时,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境外读者进入图书馆,这对图书馆运用外语进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业务拓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许多新业务,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加工、网络联合采访编目、网上知识导航、电子阅览等等[4];一些新的业务部门开始出现,如网络服务部门、数字图书馆生产部门和决策咨询部门等。为此,要求图书馆必须着力开发馆藏和网上资源,努力做好信息咨询、信息导航、信息检索等工作,顺利实现服务重点的转移。
技术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的技术正处于有史以来更新最快的时期。目前,已经涌现出数字图书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等等,许多图书馆员感到不努力学习,已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
岗位设置的需要。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拓展,许多新的岗位、新的工种在图书馆出现,业务和机构正在进行重组,如图书馆网络知识导航员、opac检索辅导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员、数据库信息输入员和审校员、监控室管理员等新的岗位。
三、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主要措施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没有学习活动,但并非开展了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可以称得上学习型组织,只有开展了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并取得发展绩效的组织,才能称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图书馆的发展靠科学,靠知识,靠人才。今天的正规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进程中一个相对短暂的学习阶段,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则是一个持续的、尤为重要的过程[5]。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体馆员达成学习的共识,切实提高图书馆上下对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
(二)制订计划,明确持续发展的思路。图书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根据未来发展目标,结合本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型图书馆建设计划,制定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有计划的加强对馆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将其纳入本馆发展规划,明确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每个馆员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学习进度,把图书馆学习和个人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步步深入。
(三)健全制度,加强学习组织的领导。图书馆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予以保证,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和处罚机制。要把学习型图书馆教育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馆长必须亲自抓,可在馆内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习计划,选购学习教材,组织辅导、考试等。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保证学习型图书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引导,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由于体制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强大动力和压力,造成他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此,图书馆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竞争环境,使他们在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克服无所作为、不求上进、贪图清闲的消极懒惰思想,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
参考文献:
[1]陈乃林 孙孔懿.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的组织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8-22.
[2]王世伟.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与图书馆的全员培训[j],图书情报工作,2002(1),6-7.
[3]张先岐.论高等农林院校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105-107.
篇6
【论文摘要】绩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图书馆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将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管理过去”与“管理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措施。
图书馆绩效管理是馆长和馆员双方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的共识,并增强馆员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馆员能力的提高。
绩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管理已经或计划推行绩效管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图书馆管理实行绩效管理后,大多没有实现图书馆管理当初确定的绩效管理目标,这主要是由于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实施绩效管理之后,不仅没有解决图书馆管理绩效和馆员绩效的问题,反而还带来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问题。所以,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图书馆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将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绩效评估和管理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其英文的含义与中文“绩效”的意义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中文的“绩效”表示的是成绩、效果,从字面上看,具有结果性的含义,但英文中的意义却内涵广泛,其主导的意义是执行、实行、行为、工作、表现、功绩、演出等,既具有结果性的含义,更具有过程性的意义。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把英文的意思理解为具体的行为过程,以及这些行为所达到的结果。从这一点来看,绩效管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于过程,在于对行为的管理。这种对于过程和行为的管理,不仅体现在绩效目标的确定与沟通过程,体现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讨论与改进的过程,更加体现在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确定和过程管理中,通过对达成绩效的行为、过程和能力的管理,实现达成绩效结果的保证。而绩效考核的含义则相当局限,仅仅侧重于对绩效的评价,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如果仅仅实施和关注绩效考核这一个环节的工作,特别是如果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对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就容易使我们的关注点出现偏执的情况,也就非常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即关注过去与面向未来的问题。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2将“管理过去”与“管理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书馆绩效的评估和反馈沟通是绩效管理中最难以直面处理的环节,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的确定不难,绩效过程的管理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对每位馆员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是如何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如实反馈给馆员,是绩效反馈和沟通能够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使馆长和馆员最后都能够心情愉悦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正是因为害怕面对过去,所以也就无法面对将来。绩效管理是前瞻和发展的,要正确处理过去与未来的矛盾,仍然还是要正确理解结果和过程的关系问题。作为各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为馆员主动服务、跟踪、监控、落实、指导、帮助、激励和沟通的管理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全方位的支撑服务和绩效辅导。如果做好了过程,也就无须害怕直面结果的沟通与馆员绩效状况不佳的现实。在做好日常的绩效过程辅导外,面向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是处于关注过去与面向未来矛盾的中心,绩效沟通效果的好坏,体现在部门负责人对其艺术性的处理之中。绩效反馈与沟通应当符合人性的需求。在指出别人工作中的不足时,要先行表扬,赞扬别人的闪光点,才能使别人信任地敞开心扉;然后,以面对事实的态度,诚恳地真情相待,不仅说明自身工作中的管理责任,也清楚明白地指出他应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并帮助其制定改进计划;最后再用赞扬和鼓励来结束谈话,给人以希望和勇气。由此,馆长和馆员就能够分享绩效管理所带来的宝贵财富,在伴随着图书馆管理业绩不断提升的同时,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得以不断成长和提高。3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书馆在绩效管理实践中,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是一项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必须要首先考虑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文化,将图书馆所提倡的战略重点、图书馆管理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绩效管理的战略问题由此就成了一个重要和复杂的问题。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仅仅关注和追求短期服务指标,追求短期服务的行为,会带来对图书馆管理战略的长远发展和图书馆管理核心能力建设关注的不足,或者说没有充分的动力去做那些只有通过长久建设才能产出效果的事情,如馆藏建设、读者服务、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同样,仅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单一方面或矛盾的某个侧面,如馆藏、读者等,都可能会在整体上妨碍图书馆管理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而片面强调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运作,也许会对面向读者的及时响应造成程序;仅仅强调面向读者的灵活性运作,也可能会使图书馆管理内部管理无序失控等。因此,必须用一种全面的、矛盾的、平衡的观点来代替任何具体的、短期的、单一的衡量尺度。我们可以借鉴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和诺顿教授创立的平衡计分卡。平衡记分卡实质上是基于综合平衡的战略思想,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从创新学习、内部流程、外部市场和财务成果四个角度分别将企业管理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设置了相应的测评指标。那么图书馆管理平衡记分卡在保持对馆藏流通业绩关注的同时,清楚地向图书馆各个流通环节传达长期的馆藏流通业绩的驱动因素,以及如何通过对馆藏、读者、馆员等方面的投资来创造新的价值。借用平衡记分卡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确保实现年度馆藏流通业绩的同时,引导各个流通环节主动去思考未来,从一点一滴做起,致力于图书馆管理核心竞争力的长远建设,为图书馆的长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图书馆管理馆员和非管理馆员的绩效评估模型并不完全一样。作为管理馆员,人际促进行为是管理者职责的一部分,主动承担跨边界任务,促进各系部合作,应当成为管理馆员的自觉行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不能单纯追求量化、具体于岗位的指标,对于各系部合作、敬业精神、业务创新等要设置合理的权重和考核方式,促使馆员个人、各系部、读者、图书馆管理目标相互融合,和谐发展。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图书馆绩效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既努力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又关注读者满意和各系部工作拓展;既注重提高目标业绩,又注重科学有效的过程行为管理;既注重考核馆员对图书馆的贡献,又立足于馆员的未来发展;既致力于提高图书馆的年度流通业绩,又注重图书馆管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既促进馆员个人职务绩效不断提升,又能使读者、各系部和图书馆管理和谐发展。那么,绩效管理就真正能够达到提高馆员的绩效,并最终提高图书馆组织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阳.高校员工绩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J].交通高教研究,2003(3).
[2]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庄雷.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图书馆建设,2006(1).
篇7
近年来,全国大力推崇素质教育,把“树立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在中小学生当中掀起一股阅读的浪潮,这也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对于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群众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公共图书馆也加大了投资力度,这为中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已有的图书资源,实施适当的策略,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阅读。
一、对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进行调查
推广阅读活动,图书管理人员应对本地区的学习阅读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及阅读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成为促进他们阅读的前提。可以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阅读人群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及时调整图书结构,防止不必要的图书资源浪费。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现有的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资源是否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也能够为图书馆合理调节图书资源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对市场认知不清楚,资源浪费情况就不可避免。平时还可以通过对图书的借阅率进行分析,以此发现目前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由此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
二、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
在学生入馆之前,对其进行图书馆的基础知识教育,这样方便学生充分使用图书馆资源,合理进行阅读,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图书情报知识教育,这是我国图书馆的规定,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和履行的义务。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情况,将班级分为小组,安排学生有秩序地入馆参观,这样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图书馆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文化的浓郁气息,体会蕴含在内的深深人文气息,也方便学生了解图书馆的构造、阅读环节、馆藏资源、规章制度等一系列情况,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图书馆,并且了解如何高效率地利用图书馆,这对学生以后查阅图书资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也有推动作用。图书馆还可以开设不同形式的讲座和报告、展览会等,引导并激发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旺盛,对于新鲜事物的捕捉能力强,因此,应当充分把握他们这一性格特征,创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阅读模式和阅读环境,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今后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造适宜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图书馆是学生汲取知识和营养的场所,因此,图书馆需要构建适合人们阅读的浓郁人文气息,这样才能够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精神上也更加愿意与书籍亲近和交流。因此,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应当保持整洁宽敞、明亮干净、设施优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阅读中如沐浴春风。良好的阅读环境也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阅读心情,提高阅读效率,让人能够沉下心来,尽情遨游在书籍的海洋。在环境设计方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桌椅板凳可以统一采用较为柔和的色彩,如浅绿色、淡蓝色和奶黄调;大厅和阅览室的阳台,书架边可以摆上适量的植物,能够缓解人们由于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还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压力和净化空气。在玻璃窗户和墙壁上,可以适当贴一些具有意境的小图案,在宁静安逸中不失俏皮优雅的小情趣;在走廊和墙壁上,可以挂一些字画,增强人文气息,予以读者美的享受。在张贴的字画当中,应当注意语言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标志牌上,尽量不直接使用简洁明了的言语,而应采用丰富的具有艺术气息的表达方式提醒人们所需注意的事项,这样就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轻松良好的阅读环境,使他们在图书馆中能够放松身心。公共图书馆还应当设置借书、还书、藏书、咨询等一体服务的流通管理模式,这样有助于读者方便阅读,也能够对人员和书籍实施有效管理,整个图书馆的氛围会显得更加具有人文气息,更加宁静安逸,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前来阅读。
四、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及新书推荐工作
公共图书馆应保证馆藏图书的质量和数量,这是为学生提供良好阅读的基础条件。因此,图书馆应当选择推荐那些最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书籍,这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此基础之上,按照计划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定期对图书馆藏资源进行清点,查找出需要补漏的书籍,并且做好足够的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宣传优秀的图书资源及使用方法,提供便捷有效的图书检索方式,让中小学生能够充分熟悉和运用搜索引擎模式,为他们寻找书籍提供便利。而图书馆在采购新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意结合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其提供合适的阅读书籍,采购新书后,加大对新书的宣传力度,让学生知道有新进的图书,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阅读,为他们推荐更多优秀的书籍和资料。图书馆可以印刷分发一些宣传图册,还可以通过报刊等形式去宣传新进新书的消息,另外,还可以加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咨询和建议工作,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借阅量进行记录,发现有缺少的图书应当及时做好登记,并予以补充。
五、开设图书馆系列知识讲座及阅读课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向前,教育部门与家长也更加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当对中小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程,并将这一课程纳入工作计划当中。随着现代社会接受知识渠道的多样化,人们对于开设图书馆讲座和阅读指导课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因此,可以开设相关图书讲座,将图书馆的结构、基本构成、馆藏资源、图书编目、书籍检索功能等向中小学生进行介绍,方便他们更好地了解图书资源。开设阅读指导课程,可以向学生正确介绍有效阅读的途径,也能够辅助学生快乐阅读,使他们拥有一颗积极阅读的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其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图书馆还可以和学校一起举办读书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然后通过对书籍的阅读,写出他们的心得体会,进而展开交流,加深对书籍的理解记忆和感触,为触碰深层次的感悟提供一定的条件。各个不同读者之间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够使阅读更加有趣,更快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素养。
六、开展读书交流会及建立多样化读书团体
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对于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提升人们的阅读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受人们欢迎的读书馆,不一定非得具有很多、很丰富的图书资源,或许并不是那个条件最好、设施最豪华的那个,但是一定是那个让人呆着舒服的、提供丰富信息的、带动人们阅读兴趣的图书馆。图书馆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需求,针对中小学生的阶段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为图书馆促进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体现出图书和阅读的价值。在图书馆丰富馆藏图书的大环境下,图书管理人员应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多样化的读书团体,策划组织类型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当中大力宣传图书馆文化,宣传图书馆的文化理念和阅读理念,从而影响整个校园的阅读氛围,使阅读风气焕然一新。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和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促进,使他们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七、利用读书交流会及书评进行导读
阅读者在读过书籍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感想。不同的人产生的感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将这些不同的感触拿出来进行交流,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书评工作在学生的阅读活动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着导向的功能,还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书籍的阅读兴趣,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有效引导。书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中小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及欣赏能力。因此,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积极开展书评活动,主动关注社会实时动态,预测时政热点,及时开辟专栏,邀请不同的专家对这些时事进行点评,能够兼顾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书评的方式非常多样化,也可以从报纸和期刊上搜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书评进行刊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思想素养,对书籍进行一些有效的批注和解说,便于学生阅读和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思想不同,所产生的感悟也不同,因此需要把不同的言论进行整理,引导并激发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八、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和丰富多样的阅读指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学校及图书馆自己的网站向学生展示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设施设备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所需的学习资料。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和快捷的平台和交流方式,公共图书馆应设立自己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这样中小学生阅读书籍会更为方便快捷,而且不受地方限制,能够快速简单地帮助学生查找所需的图书资料,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多媒体互联网更便捷地为中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图书及知识,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信息量,使学生减少上网的盲目性。很多学生一上网就玩游戏,自控能力不高,禁不起诱惑,在无人监管的时候,更会运用网络做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而有了电子阅览室,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有效地自主学习,减少上网的盲目性,在优良的网络资源当中自主学习,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自身的素质。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与学校的网络合作,净化网络环境,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服务。
篇8
一、优化基础服务
在这一年中,我馆继续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
1.满足读者需求,增加开放时间。随着学校的发展,师资队伍壮大,学生人数增多,使图书馆直接面对的读者对象达到2400余人。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增加各室的开放时间,如文科、理科借阅室实现每天连续11小时开放制度,电子阅览室实现每天中、晚3小时开放制度,此外,还为外省市学生增加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的开放服务。全年借阅图书量为32028册,接待师生借阅数为70329人次,和去年全年44377人次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
2.完善排架,更新导引标识。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我馆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文科借阅室39125册图书进行全面倒架、整架,实现严密规范排架。为了让读者利用图书资源更加得心应手,我馆还对全馆书架进行了重新标识,设置各类图书导引本133种,使图书标引更加规范。
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还包括教材分发、期刊订购、新书采购、书刊加工等诸多工作,全馆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高涨工作热情及吃苦耐劳精神,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二、优化管理软环境
在图书馆硬环境建设取得了极大改观的基础上,我馆及时调整建设思路,把工作重点从硬环境建设转移到软环境建设,明确发展目标,健全各项制度,优化管理软环境。
1.遵循馆章制度,明确工作目标。我馆人员认真遵循《图书馆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细则》、《图书馆三年发展规划》、《图书馆2005年工作计划》等一系列制度计划,并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工作盲点,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工作标准。
2.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书馆管理软件来提升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管理。目前,我馆已全面实现图书采编、流通、检索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各项内务统计都已实现电脑操作、有序化管理。我馆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已有三年,数据库数据已达34884条,即有60086册图书,为了确保数据库数据安全与规范,我们采取必要措施,对数据库进行经常性的、制度性的维护,同时做好1台服务器、6台工作机、5台公共查询检索机、79台师生用电脑的维护保养工作。除此之外,我馆利用完备的现代化设施和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课题研究资料检索及复印、刻录等服务,并坚持每月更新图书馆网页,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料服务及信息的网络化。
三、拓展图书馆功能
从传统的借还服务到教育和信息导航的功能转化,是当前教育形式下对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全新要,基于这一要求,我馆努力探索工作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教育功能。
1.开展利用图书馆教育。对高一全体学生进行入馆教育;组织学生图管员,开展图书情报知识、怎样利用图书馆资源及读者借阅制度等培训;参与学生图书资源利用研究型课题研究;开设网络资源信息检索拓展性课程。通过一系列培训教育,吸引了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今年馆办读书活动4次,主题是:《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比较》读书讲座、《我与学校图书馆》征文交流、《博览群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示,累计参与学生达313人。组织学生参加区中小学文学社团刊物比赛,我校泛海2005年5月号刊获得区高中组一等奖。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生网上读书活动,如《纪念胜利60周年》、《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读书征文及《电脑作品》制作,参加学生30人,其中1人获得二等奖,7人获得三等奖,我馆荣获学校优秀组织奖。
3.开展图书馆宣传。开展对400名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书。每月通过本馆网页、《图书苑》小报及新书专架,向学生报道图书馆动态,新书通报,好书借阅排行榜,开展图书评论及阅读交流。
4.开展教育情报服务。坚持每年编制各学科教育期刊题录及有关教育文摘,开展教师课题研究或教学用资料检索服务,为学校《城郊新建寄宿制高中“和谐发展“的教育资源优化的实践研究》分课题及子课题提供有关资料检索服务。
四、提升馆员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岗位职责要求,学校引进了两位图书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人员,充实了图书馆的技术力量,同时也激发了全馆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1.加强业务学习。不少馆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学习。今年,我馆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讲座、《中小学图书馆人员图情知识》上岗培训、《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组织及检索、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目》职称培训、《学科资源库建设》培训,全年参加培训有5人次,累计培训时数达245学时。
2.重视工作研究。积极参加市、区图工委组织的各项工作研讨活动,开展图书馆工作交流及研究。以学校发展为契机,积极思考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建设,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工作研究来促进馆员学习业务、提高业务,从而改进图书馆工作,提升馆员素质。今年,我们针对图书馆现状,开展如何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以及如何完善图书馆的功能,为师生服务、为课改服务、为教科研服务两个方面工作研究,2名馆员撰写的论文《浅析中学阅读指导》、《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图书馆功能的完善》参加区中小学图书馆论文评选,并作为我区优秀论文选送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研究论文评选。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反映于电子资源建设及电子阅览室管理服务有待进一步探索,教师资料室管理服务应充分体现教育科研信息导航的功能发挥。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
一年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图书馆的全体同志们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了学院交给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图书馆建设
1、队伍建设:图书馆是一个和谐的、敬业的集体,有很好的工作氛围,同志们心情愉快,尽全力作好各项工作。工作效果较突出,受到读者的认可和领导的好评。2004----2005年度被评为学院先进集体。在图书馆建设,特别是特色数据库建设和创新服务模式上成绩较突出,被省电大图书馆系统评为先进集体。实现了我院图书馆省校先进零的突破。馆长在省校经验交流会作了经验介绍。田宇、程亚男、夏春玲分别从不同层面作了经验介绍,受到了参会领导和兄弟院校的好评,提升了我院图书馆在同行业的地位。
2、纸制图书建设:
2005年图书馆的图书购买经费4。8万元,可以说经费非常紧张。我院又首次承办两个本科专业,根据我院馆藏现状,根本没有本科层次的图书,为了解决广大师生的教、学需求,我们积极与相关系部取得联系,邀请各系部骨干教师参与图书选购,力争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能。近一年来共采购近1800册教学急需图书。
3、新功能的实现:根据高校图书行业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我们认真论证,制定了较合理、经济、美观的理科外借处开架方案,我们反复与商家商讨价格,可以说以较低价格购买了门襟系统,且性价比较高。为了理科外借处尽早实现开架借阅,全馆的同志们放弃了四天的休息时间,义务到校加班加工近四万册图书,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以加工0。2元/本计,共需近8000元),同志们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不讲报酬的奉献精神十分让人感动。2005年11月20日理科外借处正式对读者实现开架借阅。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4、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使我院图书馆办出自己的特色,补充我院电子资源单一的现状,由田宇牵头,我们积极组织、协调,在已建成了有我院馆藏特色的三个数据库——《辽宁高职学报》
、《抚顺地区中西文期刊联合目录》
、《我院优秀毕业生论文选》的基础上,新建成了我院《博、硕论文数据库》,完善了《我院优秀毕业生论文数据库》。完善了图书馆网页,新增加了多项功能:读者建购、新书介绍、读者反馈、读者论坛等窗口。
受到我院读者的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的论坛,我们及时了解师生对图书的需求信息和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的反馈。以便我们更好的给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5、丰富了万方数据库:在2004年我们校园网范围内可以阅读近6000种各类学术期刊的基础上,2005年我们又与万方公司反复商讨价格,可以说在全省以最低价格购买了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等数据库。在校园网范围内可以阅读、加工万方数据所有内容。可以阅读近6000种外文核心期刊(加工收费)。万方数据的引进,满足了我院广大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深受师生的欢迎。(每天的使用流量都很大)
提升了我院图书馆的层次。受到抚顺地区各单位的关注。例如:党校和社科院的同志多次到我院使用万方数据库。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管理
1、提高馆员素质:随着图书馆行业的发展,馆藏多样化,工作自动化,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如何使我们图书馆的馆员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能基本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选派田宇采用个别辅导和讲座的形式给大家讲解计算机在现代化图书馆的应用。讲解馆藏的内容和利用。使我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了解馆藏结构,作好读者的导航员。还创造条件选派骨干馆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使大家了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工作目标。为了提高我院图书馆的层次,我们组织相关人员作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2005年首次在院内申报科研立项----信息超市。实现了图书馆科研立项零的突破。极大的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热情。提倡作学习型、知识型馆员。
2、积极配合学院财务处资产管理评估工作,并以此为契机,
经过充分的行业调研,给领导提供决策建议,重新协调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得各部门的岗位职责、馆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基本上避免了人为漏洞,各部门工作程序严谨,帐目清楚,基本上杜绝了人情书、丢书等现象。
3、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增强: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情报部为博士、系主任等办理了特殊图书证,并对重点科研项目、新专业、特殊读者进行跟踪服务,积极了解读者反馈和读者信息,并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流通部及时新书信息、新书介绍、并及时把读者对图书需求提供给采编部。把下架杂志整理、归类共全校师生借阅,提高了杂志的利用率,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采编部在图书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采购程序,邀请部分系主任、骨干教师参加现场选书,并邀请财务处共同议价,保证了图书质量和阳光操作。
4、加强劳动纪律:结合我院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制定了详实、可操作的考核方案,并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并严格执行。全体馆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
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实行倒班制度,发挥了最大的人力效能,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受到了我院师生的欢迎。
5、为了使我院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同学们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我们积极与学生处和相关系部沟通,对2005级新生作了<<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系列讲座,对指导同学们使用图书馆的资源起到了良好作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6、其他工作:积极配合学院招生工作,在人员较紧张的情况下抽出精兵强将配合招办招生宣传;积极配合学生处做好晚自习自习值班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完成除雪任务。积极配合学院在报告厅召开的各种会议,做好准备和服务性工作。
三、评估工作
在完成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迎接电大开放教育评估是我们图书馆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深深认识到图书馆在评估中的地位。可以说我院图书馆在资源上、管理上、环境上、功能上、材料上与评估的要求差距很大。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从改变环境入手----加强资源建设----实现多种功能---创造性的准备材料。我为图书馆添光彩成为图书馆人的工作目标。工作效果较突出,为我院顺利通过评估作出了我们的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1、服务器储存空间太小,多媒体等网络资源无法实现。例如:(1)部分纸制图书所带光盘---可制成电子图书无法实现。(2)我院博、硕数据库无法实现。(3)
我院优秀毕业生论文数据库无法实现等。
2、亟待提高全体馆员现代化图书馆的工作水平。途径:(1)选派有发展的青年馆员到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进修。(2)馆内强化学习
3、图书馆现有图书较陈旧,馆藏结构不合理。根据我院现有专业结构和学生人数,急需采购部分纸制图书和部分电子图书以补充馆藏的不足。
学生对此反映强烈。
4、图书馆自习室是我院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心,每天在此学习的学生较多,在学院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对图书馆自习室桌、椅更新,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5、建议学院购买4—6株较高的绿色植物,放在图书馆正厅用以美化图书馆环境。
2006年工作计划:
一、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题:2006年起在图书馆推行<用户的要求是我们的服务职责,用户的满意是我们的服务目标>的服务方针。在服务作风方面,提出工作人员要作到三不怕: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不怕委屈;提高服务功能:
做好:信息服务;热门图书推荐;新书通报;知识导航;信息导航;热门报刊等活动
二、加强图书馆建设:
1、提高存储容量:以实现自制资源建设----自制电子图书数据库;博硕论文数据库。丰富优秀毕业生论文数据库和高职学报数据库等。
根据我院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应购买2t的磁盘阵列箱。所需资金约6—8万元。
2、
加强图书建设:按高校图书行业的要求,每年购买新书应为每生3册。按此计算我院图书馆每年新购图书应为近9000册。
所需资金约25--30万元。
3、加强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素质,确保服务质量,鼓励中青年馆员进修学习,从班2006年开始,计划每年送出2人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培养各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带动全体馆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每年需要经费1万。
4、在学院资金允许下,应逐渐更新图书馆自习室桌椅,改善自习室条件。
三、增强服务意识:
1、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由情报室牵头,针对我院重点科研项目,重点专业实行跟踪服务。
搞好馆际互借。为学院、地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2、以文献检索实验室为依托,随时对读者开放,培养我院教工和学生们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技能。
篇9
关键词:数字化阅读;冲击;纸质阅读;借阅制度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信息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手段,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阅读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见闻,推动社会文明的传承与进步。在现代科技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催生出新型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它与互联网相依相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对象和阅读行为,造成了传统阅读的分流状态。
一、数字化阅读概述
(一)网络阅读。这是人们需求最多的阅读方式,并划分为实时在线阅读和离线下载阅读,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共享,这是传统纸质阅读无可比拟的。
(二)手机阅读。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手机成为了向特定用户群体传输信息的媒介,人们可以通过下载“超星移动图书馆”此类与阅读有关的手机客户端等方式,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随时随地地阅读,手机阅读成为了人们普遍的阅读方式。
二、数字化阅读与纸质书阅读的差异表现
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对数字化阅读和纸质书阅读之间的差异,探讨数字化阅读对纸质书阅读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一)阅读过程的差异。人们因为有了信息需求的动机,便产生了阅读行为,传统以印刷媒介为载体的纸质书阅读,承担了重要的启迪民智、传播知识的角色,具有历史性、知识性和一定的收藏价值,但缺乏时效性,出版繁杂。随着现代多元化的经济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的深入,人们开始了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并主要采用略读、泛读的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
(二)阅读主体的差异。尽管传统纸质媒介和数字化媒介都面向大众传播的受众,然而,我们对阅读主体进行细分,仍然可以看到两者的差异,数字化阅读的主流群体是年青人和高学历人群,而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的主流群体为中老年人或高文化层次的人,他们习惯于纸质版本的阅读,由于受到传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的影响,同时也局限于技术障碍、视疲劳等原因,使得这些人的阅读方式主要采用传统纸质阅读方式。
(三)阅读环境的差异。传统纸质阅读方式中的书籍必须受限于物理的三维空间,其载体是固定而无法改变的,必须依照一定的句子、段落、页码、章节等顺序进行阅读,而数字化阅读则是无纸化的阅读,它的阅读环境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与环境的关联性较小。
三、数字化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冲击影响和机遇分析
(一)数字化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带来的冲击性影响。1、分流了传统纸质阅读的受众群体。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呈几何级的爆炸信息充斥了人们的视野,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纸质阅读的受众群体,传统的纸质书借阅制度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人们正在减少借阅纸质书籍。在数字化阅读不断增长的态势下,借阅纸质书的受众群体正在不断减少,采用数字化阅读的受众则相对增长。2、浅阅读成为了一种风尚。数字化的阅读方式是在线的、浏览式的阅读方式,它以其碎片式的、跳跃式的“浅阅读”特征,形成了现代数字化阅读的风尚。
(二)数字化阅读为传统纸质阅读带来的机遇与发展。1、促进了经典读物的出版。在互联网的数字化阅读中,尽管人们满足了个性化的阅读,然而,人们还需要宁静的心灵和深邃的思想,以充实自己的内心,对抗喧嚣的尘世,这便为传统纸质阅读带来了机遇,在庞杂的互联网信息下,人们感受到重温传统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一些经典读物正在受到人们的追捧,借阅经典书的受众也不断增多。2、丰富了传统纸质阅读的内容。数字化阅读也为传统阅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由于互联网上人人可以成为作家,这便为传统出版社的选题增添了内容,使得网络上走红的网络作品,也成为了传统阅读赢利的便利渠道。
四、纸质阅读与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趋势
(一)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1、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大力提倡纸质阅读。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之后便在全国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潮。为了进一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同时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例如:2015年哈密地区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分别在军营、社区新建图书馆分馆共3家,并在社区居民家设立家庭读书室,同时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推动了传统阅读。2、延伸纸质图书的利用空间。图书馆是提供借阅书籍、阅读书籍的地方,想要图书馆的书籍要走进读者,就要求公共图书馆的书籍在采购时,必须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选取优质读物,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借阅制度来提高纸质图书的借阅率。
(二)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为读者搭建人性化的阅读平台,并且要经常开展数字化阅读的推广工作,让数字资源阅读真正走进群众当中;在图书馆内开通无线网络和数字图书馆,让读者通过下载移动图书馆等方式阅读APP,最终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时代背景环境中,人们的阅读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种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层出不穷,在线阅读的方式使传统纸质阅读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较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纸质阅读的受众群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阅读的破灭,而只是将数字化阅读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弥补了传统纸质阅读的缺憾。
参考文献:
[1]李晓源.从媒介变迁史看网络阅读[J].图书与情报.2010(05).
[2]夏丽瑛.网络阅读的影响及图书馆的使命[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0(03).
[3]张强,于濯.后现代文化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冲击与影响[J].中国图书评论.2010(06).
篇10
关键词:移动服务;比较分析;图书馆;用户;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023-03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urge the library to open mobile service platform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wever, the mobile service and user provided by the library needs consistency is a problem worthy of study. Mobile service situation so this paper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Henan six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library and users, and gives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bile service; Comparative analysis; library; user; development proposals
1 引言
移动图书馆(Mobile Library)的概念早在1949年便被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下设机构Country Libraries Group定义为“设计、装配和运作一种运输工具以提供比临时图书馆分馆更加合理实用的服务”。此时的移动图书馆是以运输工具为载体,为偏僻的没有图书馆的地区提供服务,方便周边市民的功能模块。80年代,图书馆领域出现了“电子图书馆”这一名词,并为90年代 “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奠定基础。“数字图书馆”一词是在1993年的1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1]中提出,意指将收藏、服务和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从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的环境[2]。网络带宽的不断升级,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图书馆在应用与研究中赋予了移动图书馆颠覆性的含义。2004年我国学者胡振华等人对移动图书馆含义做出阐述: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 手机、掌上电脑、E-Book、笔记本等)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对数字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一种延伸和补充[3]。除了理论研究,国内外实际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国外以欧美、芬兰、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主导,均先后推出移动图书馆计划[4]。而在国内,项目应用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自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开通国内首个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5]以来,以高校和发达地区图书馆为主导已实施了百余个移动图书馆项目。
2 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
设计出问卷和访谈内容,于2014年9-11月对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这六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和资深馆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以了解图书馆在移动服务方面的建设情况。同时对这六所高校的学生就其所感知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技术、资源以及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需求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未收回问卷57份,无效问卷21份,有效问卷922份,回收率为94.3%,有效率为97.8%,由图1可知,调查对象在各大高校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所以以上数据较为可靠且有效。
2.1图书馆提供的移动服务现状
通过对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的馆长或管理人员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五所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起步及发展的基本情况,现将结果整理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开通时间大约都在2012年以后,起步较晚,截止到现在也只有几年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处于探索阶段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将面临诸多挑战:如服务方式方面,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主要有短信服务、基于浏览器的服务和客户端服务,基于浏览器的服务方式最为普遍。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手机用户越来越普遍,截止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就已达4.2亿,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客户端的普及性将是众望所归。然而,部分高校还没有涉及此项服务,即使高校开设了此服务,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如客户端的适用性无法满足多系统匹配等。此外,各高校的服务系统大多来自合作单位,“有需求,才有创新”,不同高校的学生对资源的需求种类不同,然而研发单位却以满足大众为出发点,缺乏针对性,需求与供应的差异必然导致资源无法实现最大化利用。调查中还发现,很多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不足,作为移动服务的主体,电子资源的建设必将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再者,用户只有对提供的服务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产生使用的欲望,这就需要图书馆做好移动服务的宣传工作。但是,从表1中可以发现,即使在推出服务的开始阶段,各高校的宣传也只是做到了每年一次。
不可否认,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尽管存在很多问题,在初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电子资源方面,郑州大学图书馆已经减少了很多书架,将部分图书放到了密集书库中,开始逐步引进大量电子资源;中原工学院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利用技术手段,每年都会将购进的纸质图书进行电子化;河南工业大学已经着手引进外文数据库。在提供的内容方面,五所高校均提供的移动服务内容有馆藏书目查询、数据库资源查询、图书催还提醒、讲座与培训信息提醒、电子图书下载、文献传递、在线咨询等,覆盖面较为全面。
2.2用户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感知与需求
2.2.1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
在客户端的适用性方面,68%用户的设备与图书馆提供的客户端无法较好的匹配或使用(图2),可见图书馆提供的客户端适用的设备系统类型太单一化,不够大众化。而且操作不够人性化、友好化,调查显示,只有17%的用户觉得使用方便,操作简单,47%认为使用比较方便但是有些操作不会,13%认为使用不方便操作难懂,23%表示不会用。在检索方面,大多数用户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检索问题,在调查的所有对象中所占比例为52.82%(图3),可见图书馆提供的搜索引擎功能并没有被广大用户掌握,网络对于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也是个大问题。另外,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图书馆对于移动服务所做的宣传还远远不够,导致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并没有很好的推广开来,很多用户对图书馆开展的移动服务一无所知。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使用频率来说,用户“几乎每天使用”的占了2.71%,“每周1~3次”占了11.17%,“偶尔使用”占了64.10%,“从不使用”占了22.02%,可见移动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是很高。
2.2.2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需求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主要是基于浏览器的服务形式,但是在922位调查对象中,136个对象希望得到的是短信服务,占总体比例为14.75%,329个对象更喜欢基于浏览器的服务,占总体的35.68%,而457个对象更倾向于基于客户端的服务形式,占总体的49.57%。根据该项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基于客户端的服务是用户的核心需求。在服务内容方面,用户希望除了传统的服务内容,如馆藏书目查询、数据库资源查询、图书催还提醒、讲座与培训信息提醒、电子图书下载、文献传递、在线咨询等,能够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内容,比如图书馆的座位、研讨间预约、在线交流等服务。此外,在接受调查的922位用户中,841个人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互联,因为可以共享更多的资源,占总体的91.21%,35人认为没必要,占总体的3.80%,46人对此表示无所谓,占总体的4.99%。
3 图书馆移动服务比较分析
图书馆是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用户的感知与需求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用户的感知可以反映图书馆移动服务实施情况,从而发现不足,而用户的需求对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因为在移动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和用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于图书馆来说问题主要有:(1)与用户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开展过程中用户认为服务操作过于复杂繁琐,内容形式单一,以及客户端无法使用等问题,但却不能将这些感知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也就无法对此作出改进。图书馆竭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实用具体的移动服务,尽心竭力,但是用户认为已经投入使用的某些服务确实并不实用。同时,用户真正的需求却往往未被满足。其原因就是图书馆和用户之间没有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沟通机制,这不仅阻碍移动服务的开展,也降低了移动服务的质量与效率。(2)移动服务技术有待提高。目前有些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客户端只能适用于部分移动设备系统且移动服务操作难懂、在使用资源时还经常遇到检索问题等都说明了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技术有待加强。而技术受限主要是因为资金不足和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3)服务内容单一。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主要集中于查询、借阅提醒等基本功能,缺乏像图书馆座位预定、书评链接等个性化的服务。(4)电子资源匮乏。目前各高校所提供的移动服务中,能够使用的资源种类非常少,大多数学校仅能提供电子书的在线下载,而且很多馆藏书目都无法下载,期刊和数据库资源更是无法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使用。而这些资源恰恰是用户们迫切需要的移动服务的资源,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计划中,资源多样化的建设应该被列为最重要的一项。(5)宣传力度不够。图书馆移动服务是个新兴的概念,由于用户思想观念未及时改变,加上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用户不知道图书馆开展了哪些移动服务项目,更不知道怎么利用移动服务信息。
对于用户来说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主动性。图书馆单方面的努力效果有限,关键在于用户能否积极主动的去了解体验移动服务,并及时将自己的感知反馈给图书馆,主动的向图书馆阐述自己的具体要求,帮助图书馆高校地开展移动服务。
4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建议
4.1以图书馆为核心的高效服务机制
4.1.1增强技术实力
信息组织、检索、网络带宽、格式转换、富媒体、软件开发等技术与图书馆移动服务息息相关,是图书馆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支柱。因此加强技术硬实力对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行业务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起步较晚,有很多技术还不成熟,而国外的很多技术比较前沿,例如在资源整合,格式转换,系统开发管理等方面都优于国内技术。适当的引进国外的技术,可以有效的完善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系统构建,另外,成熟的技术也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便捷。所以,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适当引进一些国外先进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2)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增强技术实力。随着技术设备不断的发展,资源的应用和更新,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都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业务能力,系统维护技能等。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解决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移动服务的有效推广。
4.1.2突破资金窘境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但是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经费,高校图书馆亦是如此。图书馆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上对图书馆缺乏认识,图书馆的经费问题主要依靠提高图书馆意识来解决,首先国家大力增加投入,也要争取社会的支持2。因此改变图书馆经费不足的窘境必须要图书馆改变意识,树立新观念,由被动变主动。(1)争取领导重视,得到物质支持。欲得领导重视,必须图书馆主动出击,积极邀请领导来视察图书馆工作,体验图书馆新服务,了解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教育意义以及在精神建设上的重大作用,那么领导必定会重视图书馆建设,政策也会向图书馆建设方面倾斜。(2)树立良好形象,争取社会资助。图书馆经费不应只依靠政府由上而下的支持,图书馆也应该从社会方面寻求自主。图书馆可定期开展募捐活动,接受社会图书和财务捐赠。另外应积极联系社会基金会,也可通过社会宣传来吸引有捐献意愿的企业与个人来获取物质支持。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对企业提供业务和资源,增加资金收入。但这一切的先决条件都是图书馆必须有良好的形象。(3)减少图书馆开支,多用志愿者。图书馆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很多岗位如咨询、引导等是不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只需进行短期的培训即可。因此用志愿者来做前台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图书馆不必要的开支,还能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做技术研发和业务创新。
4.1.3实现有效沟通
用户对图书馆移动服务好感度低,满意度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图书馆并未真正了解用户需求和用户并不知道或了解图书馆新兴业务,因而实现图书馆方面与用户有效沟通能够推动图书馆发展。(1)提高宣传频率,开展体验活动。图书馆一切宣传工作都以发挥图书馆职能为出发点,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从调研可以得知一年一次或两次宣传和入学时的图书馆讲座并不能起到推广作用,高校图书馆应适当增加宣传频率,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宣传。另外,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移动服务体验活动,使用户真正使用和了解移动服务,增加用户的移动服务使用量。(2)进行需求调研,收集服务反馈。用户的需求就是图书馆以后的发展方向,因而用户需求调研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必不可少。在业务开展筹备时期应了解用户对此业务的看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业务,不仅节约资源还有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另外在服务开展期间,应积极收集用户反馈与建议,如用户使用完毕之后弹出评分与建议页面,设立意见箱等。
4.1.4加强馆际合作
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环境在变,用户信息需求也在变,任何一个图书馆的馆藏都不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而竞争不如共赢,图书馆联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平台。而在数字图书馆迅猛发展和图书馆移动服务劲头正猛的趋势下,加强馆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1)重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互惠共赢。移动图书馆无限制地扩展了服务范围与信息共享空间,深化了信息共享的层次,因而通过图书馆移动服务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对弥补信息鸿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共建共享资源不断扩展信息资源储备。(2)实现区域专业人才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匮乏的专业人才资源现状与客观条件限制大批引进人才形成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矛盾,而化解该矛盾的举措便是实现专业人才的共享。图书馆日常工作中遇到简单技术问题,可通过社交工具建立的交流平台进行求助。而面对复杂需求,可由成员馆负责人召开交流会议,就该问题进行研讨,共享工作计划,相互督促落实。
4.2以用户为核心的自主反馈机制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开展以服务用户为核心,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依托于用户的感知与需求。目前图书馆开通的移动服务主要以图书馆主观认为的用户需求为基础,未对用户进行过具体调查,考虑到图书馆对大量用户进行具体调查在实行上存在较大难度,用户有必要主动将自己对移动服务的感知与需求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以便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同时有助于图书馆将移动服务实践情况反馈给研究者。因此须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自主反馈机制。
注释:
1.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联合发起的
2.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于1993年9月召开的全国市场和图书馆建设馆长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参考文献:
[1]曾蕾,张甲,杨宗英. 数字图书馆:路在何方?――关于数字图书馆定义、结构及实际项目的分析[J].情报学报,2000(1):67-76.
[2]汪冰.数字图书馆:定义、影响和相关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6):9-17.
[3]胡振华,蔡新. 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18-20+42.
- 上一篇:中职学校就业工作计划
- 下一篇:图书馆干事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