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6 13:5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直销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直销调研报告

篇1

值周校长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上学期末,学校政教处首先制定了《实验中学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并在七、八年级选了五个班级进行了试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这学期开始在全校正式实施。在试行及正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后对实施方案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修正和改进,修正了遗漏,完善了不同的表格。在各位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值周校长制度进行地比较顺利,值周效果也日渐明显。值周校长带领本班值周小组对学校的卫生、考勤、两操、学生的行为规范、早中自习的纪律以及其它一些日常事件进行了全面管理。周一值周校长要进行施政演说、每天课间会要作工作小结、每周五要作一周工作总结,对值周人员要进行合理分工,督促各个岗位恪尽职守,值周校长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流程。另外值周校长每天对各值周成员收集到的情况进行汇总、整理,每周五对一周的情况进行核实打分。学校政教处则对他们的值周活动进行全面的跟踪和指导,对在值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值周校长一周的汇总分数将会作为一学期班级考评的主要依据。

值周校长制度实施后的收获:

1、值周校长制度的实施较好地弥补了原学生会值周的不足,通过不同班级的轮流值周,使值周的结果更加公平,值周力度也明显加强。原来学生会值周时总是几个学生会干部在值日检查、记录,时间长了,值周就有些流于形式,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在值周检查中被查出来,值周的记录结果往往经常都是好,没有达到值周的目的。而值周校长制是由各班轮流实施,值周人员在轮流更换,这样就始终保持了值周人员的值周热情,另外,值周的岗位分得很细,值周人员的所管岗位相对单纯,也就有精力使检查更深入细致,检查结果也就更真实,最后也就使对班级的评价更加公平和合理。

2、值周校长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调动了各班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周校长轮到某个班,这个班就是学校工作的管理者,它需要全班同学群策群力,不断创新,才能较好地完成值周任务。虽说值周的人员就十几个人,但他们的值周行为却代表着整个班级,所以全班同学都需要围绕值周活动来献策出力,支持协助这十几个人完成任务,这样班级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就体现在了值周活动之中。

3、值周校长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与人合作的意识明显增强。成功完成值周任务,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做好的,它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协调、合作是在值周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另外值周校长的管理水平也非常重要,值周活动是否细致、是否到位,与值周校长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在值周活动中,值周校长及值周人员会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优秀的学生干部也就会不断涌现,同时也使全班同学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集体观念,更多了一份协作精神。

4、值周校长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全校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值周岗位的深入和细化,校园内处处有岗位、处处有监督,促使全校学生自己管住自己,不文明行为得到了有效地扼制,好的行为习惯在监督检查中逐渐形成。实施值周校长制度以来,校园内的卫生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值周成果日益凸现。

对值周校长制度的几点思考:

1、值周校长制度要取得实效,除了政教处组织安排以外,还必须在班主任老师的全程辅助和支持下开展工作,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2、值周人员的选配须得力、精干,特别是值周校长的人选不可随意,人员选配合适是值周活动顺利的前题。

3、值周活动中,信息的反馈要及时,特别是值周校长与值周人员间的信息反馈,在实施过程中,曾多次出现值周人员查到的情况没有反馈给值周校长,造成记录出错,影响了值周效果。

4、参与学校值周时,本班的工作和管理不能放松,不能抓了学校丢了班级。

5、值周活动中,人员分工要合理,岗位安排要到位,岗位职责要明确,切怠齐上齐下。

6、值周班级在值周过程中,各值周成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紧一时松一时。

篇2

一、我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援助现状

我区总人口40.5万人,残疾人总人口2.4万人,占总人口的5.9%(其中城镇人口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援助工作,采取多种举措,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我区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在生活就业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帮、包、带、扶”等多种形式,共帮助563名残疾人脱贫。通过低保、五保和救济保障,城镇特困残疾人全部享受了低保,部分农村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为保障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在全区城乡各类经济组织中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对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在医疗方面,实施以免费为特困残疾人助视、助行、助听和对特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给药的“三助一给”康复扶贫工程,不定期组织专家医疗队分赴农村,开展义诊和会诊。

在权益保障方面,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对残疾人经营性收入实行税收优惠,推行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法律服务机构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减免费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

二、我区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残疾人的生活保障仍以家庭抚养及临时性的救助和救济活动为主,缺乏制度性保障。尽管有关方面大力推行低保制度,使得相当多残疾人被纳入低保体系中,但总体而言,直接依靠制度性保障的残疾人还很有限,特别是处于低保标准外边缘状态的大量城镇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以及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他们的基本保障主要依靠家属、邻里帮助以及干部节日走访、党团帮扶和一些亲友临时性救济。以户均收入确定低保标准的差额补助低保,解决不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必需支出。

2、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一是上级补助经费有限,使残疾人低保工作不能做到普惠加特惠,加上一些地方自身财力不足。二是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单一,大部分靠财政支出,处于政府包揽的局面,阻碍了残疾人保障水平的提高。三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社会低保之中,未作为独立保障项目。四是各类康复器材严重匮乏,缺乏场所,缺少训练有素的康复指导员,康复工作在城市没有正常开展,农村更是空白。五是残疾人的维权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3、社会主动助残未成风尚。中国人组织观念强,家庭观念重,受传统观念“家国结构”的影响较深。当他们遇到残疾伤害时,只能上靠政府,下靠自己,别无他途。社会上许多人漠视这一社会群体的困难性,对他们关爱不够,甚至是歧视。企业主动捐助残疾人情况较少,个人捐助现象更是少见。

4、农村残疾人的生活与社会保障出现了新困难和新问题。按人口比例计算,我区农村残疾人约有1.1万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更是存在诸多困难。一是农业税取消,基层乡镇组织实施社会救济残疾人的唯一资金来源消失。二是残疾人往往是因病致残,因残致穷,又因穷致病。我市有四分之一的残疾人属于农村特困户,近四成农村残疾人在高额医疗和社会各项开支的挤压下,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三是农村残疾孩子失学状况严重。四是农村重残和一家多残家庭进一步边缘化。五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受伤致残增加,加大农村助残工作的压力。

三、几点建议

(一)树立新残疾人观念

把残疾人作为能够参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来对待,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包括整个社会生活,使他们能够在那里持久地而不是一阵子、平等地而不是作为“三等公民”、充分地而不是一星半点地参与社会生活,达到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和谐,最终与健康人相融合。加强宣传,倡导爱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努力营造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对残疾人全新的认同。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积极投入到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中来。

(二)政府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保工作力度

一是发挥政府在残疾人事业中主导和引导作用。将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完善残疾人保障金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保障资金按时到位足额的发放。

二是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建议政府确定以残联为牵头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保障;同时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平台,保证牵头单位全面、系统地了解残疾人社会救助情况。

三是积极引导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广大残疾人自强、自立,增强就业意识,引导和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支持他们参加职业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对残疾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积极做好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和后续扶持工作。对农村的残疾人要与农村扶贫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通俗性、简便性和灵活性,鼓励农村残疾人扩大

“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规模,逐步实现残疾人职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为残疾人创造各种就业条件。

四是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支持兴办福利企业,扩大残疾人就业门路。政府要支持那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并对做出贡献的给予表扬和表彰。

(三)发挥第三方的社会保障作用

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要改变“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发挥第三方力量的作用,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补充。

1、企业可以发挥资金、产品、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残疾人社会保障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与政府部门共同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同时规范企业的捐助行为,加强透明度,保证资金的正确运用。

2、各级行会组织应完善机构建设和管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和服务能力,真正发挥第三方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主力军作用。

3、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残疾人就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就业援助体系。广泛开展慈善募捐,发挥各类慈善机构、公益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为残疾人事业募资金、募项目、募服务;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就业,深入开展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志愿者助残等活动,给残疾人就业给以行政、法律、经济、道义和舆论等方面援助。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制度规范化

一是建立完善残疾人基础档案。重点掌握残疾人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及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落实保障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涉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单位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和数据抄送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负责定期编发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

二是建立独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推行覆盖全社会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困难残疾人社会救助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等社会保障金,重点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定点和定期的保障。加大各级人大执法、各级政协视察和相关部门定期检查的力度,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程度,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三是出台地方残疾人社会保障实施细则。将残疾人生活、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的对象、标准、方法、措施细化,特别要对目前社会低保进行分类,针对重残、老残一体、一户多残和无业智残人、精神病残疾人的特殊困难,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

四是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对城市范围内的残疾贫困家庭,适当上浮社会保障标准,对重残无业、老养少、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酌情每月给予特别补助;对于农村残疾人,可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为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贴补部分资金。同时多渠道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包括危房改造、免费安装自来水等;对农村孤残儿童要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就学条件。

五是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建立对残疾人的救助制度。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单位应对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救助,每年安排一定量的专项资金服务残疾人。

篇3

一、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校以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教育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

教务处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学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属“粗放型”。部分教师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我校生源复杂,覆盖面广,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层次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教师变动特别大。虽然实行了136910工程,但总还是“青黄不接”。骨干教师群体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发展制度作保障。

(四)部分课堂效率低下

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五)教学基本条件急需继续改善。

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虽大为改善,但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

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但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制度相对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约束与管理的阶段。

(七)教科研没有实效性

。教研与教学不够紧密,公开课与平常课两样上,差距较大;老师静下心进行教研的心态不够成熟。

(八)对写字课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书写习惯较差。

(九)超级大班现象严重,致使老师超负荷运转,学生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一)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设(包括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制度空白的地方,需要立即建立健全。另外,有些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在工作中,常常碍于人情面子,执行打了折扣,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制定出来的制度急需加强执行力。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我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教师的勤变勤换严重影响了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会议、活动太多,老师疲于奔命,心理压力大,没有职业幸福感。

(四)学生朗诵能力较差。晨读时间不充分,学生到校后大多在进行清洁大扫除,白白浪费了一天的黄金时间;课堂上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读。

(五)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不符合农村小学学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些课没有设备、没有教材,老师又没有太多的精力充分准备,学生收效甚微。

(六)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创造适应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配套条件,否则谈质量提升也只是一句空话。然而,目前我校基本建设尚未完成,对于教育教学的投资力度较小,特别是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

(七)超级大班现象严重,教师压力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德治、法治、情治”相结合,增强师生的幸福指数。

在学生层面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理念。校园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感受人生幸福的空间。教师在学校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校园应该成为让教师感受职业成就和生存幸福的场所。对老师既要注重“用”,更要注重“养”。在“用”上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在“用”中实现教师的职业成就;在“养”上积累教师的精神财富,在“养”中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

(二)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和谐、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职工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四是切实解决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坚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1)道德行为教育。在各年级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继续开展长江小学一日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坚持德育工作贴近我校学生生活。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形成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意志、兴趣、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坚定教学为主,质量第一的教育观,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4

四川xxx xxx位于南部,座落在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河畔,幅员面积1321平方公里,辖12个镇,7个乡,285个村,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该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据统计,该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约1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9%,即平均一户农户近一人在外务工、经商或常驻城市,大部分的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到位,加之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给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难题,直接影响到农村未成年人素质的提高,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进程。面对困惑与挑战,xxx xxx文江镇中心校提出了拆并薄弱村小、组建寄宿制,实施规模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文江教育迅速崛起的办学思路。于20xx年9月,文江镇滥田坝小学率先实施了农村小学寄宿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基本上解决了农村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学生由祖父母或亲戚看管、甚至无人看管,导致学生厌学、逃学、失学的问题,实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农村教育新格局。

一、农村小学建立寄宿制的思考

随着农村学龄儿童逐渐减少留守儿童增多,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小学在校生班额过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优秀教师外流、教学质量呈下降的态势等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在农村实施寄宿制学校是边缘山区地方未来农村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农村教师数量与质量的客观现实 农村师资匮乏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首先是教师严重缺编,文江镇的村小,除城郊的两三所以外,几乎都是一班一师,其中代课教师 26 名,占9.2 %,具有中师学历以上教师 267 占94 %,其次,师资不稳定,偏远村小由于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较差,村小教师待遇也差,造成教师不能安心工作。第三是师资结构不合理,村小均没有图、音、体、外语等必要的专业学科教师,无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管理的客观现实 其一, 村小投入不足,设备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村小点多面宽,无法保证一一投入。薄弱村小的校舍简陋、设备设施不足(13所村小的学生都没有条件学习计算机),活动场地狭窄,许多必要的活动无法开展。村小生源逐年下降,盲目投入也将造成很大财力浪费。其二、村小管理相对薄弱。由于村小规模小,不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规范管理。同时,村小得到上级直接管理的机会又相对较少,因此,村小的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三)农村学生流动与留守儿童的客观现实 让农村学生如何能享受城市学生同等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现实性问题。一方面,农村学生流动问题普遍存在,村小向村完小流动,村完小向中心校流动,中心校向县城重点小学校流动,也给城市教育教学带来难度。另一方面,家庭条件较差、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则成为农村教育最大的难题,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具体实践

文江镇中心校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宣传,本着“调整布局、方便入学、改善条件、确保质量、稳步发展”的原则,首先在偏远的滥田小学率先实施寄宿制,把离校太远、年龄偏小、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吃、住、学习和管理,经过教师广泛宣传动员、家访、调查核实,本着家长同意,学生自愿的原则,最终有27名学生参加了寄宿制,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名。

(一)提供实施“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基本保障 。 一是硬件设施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精心测算、反复研究,结合该校实际,多方筹资10万元,改善必备基础实施。主要是利用原来的两间教师办公室改建男女生宿舍,新建学生食堂和教师办公室,学生浴室,改建厕所;新添电视接收设备,男女生床位各10张,安通无线接入电话等,确保了在20xx年秋期开学前全部投入使用。二是软件建设方面。首先是制度建设,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成立了住校生管理小组,各类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建立健全了住校生的规章制度:如《住校生行为规范》、《住校生内务管理条例》、《住校生管组职责》、《住校生管理实施细则》、《住校生安全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学生一住进学校,就进行制度教育,凡事做到有章可循。

(二)筑牢实施“寄宿制”学校的规范管理“四个统一”机制

一是统一作息:全体住校学生统一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作息,努力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二是统一食宿:学校安排专门负责学生食宿的生活教师,监督学生吃饭、睡觉,让学生逐步养成生活有规律,勤俭节约、不挑吃穿的好习惯。

三是统一活动:全体住校学生按时出早操和参加体育锻炼,统一收看《新闻联播》、少儿节 目。

四是统一辅导:教师进行统一辅导,学生有问题可及时问老师,老师也对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强化实施“寄宿制”学校的后勤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学生生活安全方面:生活上,采取教师采购,工友做饭,合理搭配,按需供应,按实结算,不让学生交一分钱的水电费以及燃料费,平均每周生活费不到20元,每月生活费不超过90余元。多数学生家长每月都能按时寄生活费到学校,大部分家庭对于此项支出完全能够承受。安全上,坚持每天学生睡觉前进行寝室检查,夜间至少查铺两次,如果遇到学生生病,值班教师及时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二是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由于留守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缺少情感与心理关怀,亲情缺失,个性孤僻和胆小,甚至表现出偏执、冷漠和自私。为此,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让学生家长通过电话与自己的孩子说说心里话,使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可以向教师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三是值班教师的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全校教职工为成员的学生管理小组,每晚安排男女教师各一名进行值班,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照值班考勤打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值班考勤内容包括:按时清理学生人数,按时按实填写好相关表册,准时到岗,督促学生参加晨操,查铺工作,登记表现异常的学生情况,以及周五下午清校工作,早晚自习辅导,就餐管理记载等。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本成效

滥田小学在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同甘共苦,爱教并举,大胆实践,取得“五个转变”和“五个满意”的成效。

(一)五个转变。一是思想转变了。因学生整天住在学校,学生的思想动向教师能及时掌控,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变得更懂事,变得不再整日思念外出的父母,学习也更用心,对父母外出务工挣钱的艰辛也更加理解。如:三年级的井小刚同学,住校前由奶奶带养,经常夜不归宿,奶奶也多次找到学校与教师交换意见,但均不见效,自从住校后,该孩子非常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就连星期天都不愿回家。二是成绩提高了。学生住校后,增加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学习习惯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一期来,住校的27个学生,有17个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其中朱兴、叶凡丰、张萌、张洪皓、叶秋梅5个学生进步特别大,总体来说年级越高进步越明显。三是兴趣广泛了。学生住校后,课外时间安排恰当,每天除坚持“两操一活动”外,课余时间可打篮球、乒乓球、做游戏……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四是行为转变了。学生住校后,由于学校对住校生实施了比较规范的管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四个统一”作保障,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一位住校生家长是这么说的:“自从住校后,孩子回家没以前野了,懂事多了,也比以前听话了”。五是,能力增强了。学生寄宿后,统一过集体生活,住校同学之间有事互相帮助,感情更加融洽,自主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二)“五个满意” 一是学生满意。寄宿制学生整天和老师在一起,丰富的校园活动和融洽的集体生活,与住校前的孤独闲散,枯燥无味,生活无规律,学习上有困难无人帮助的生活相比,满意率达92%。二是家长满意。一方面,寄宿制的实行,对留守学生进行 “监护人――学校――外出家长”双向互动管理模式,家长可通过学校的“住校生管理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有专人管理,学习有老师辅导,外出务工家长可放心出去挣钱,所以学生家长对寄宿制学校管理满意。三是教师满意。留守学生往往在家缺乏管教,学习成绩不稳定,个人习惯差,好不容易在学校形成的一点好习惯,也因家教工作的缺失劳而无功,实施寄宿制后,留守学生思想动态全在教师的掌握中,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学校成了温暖的大家庭。四是学校满意。实施寄宿制,缓解了农村教育发展与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发挥规模办学效益,将三年级以上学生逐步向中心校、完小相对集中,有利于师资的整合(如:教学质量薄弱教师可作为生活辅导教师,教师的结构也会得到相应改善),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管理成本相应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保证。五是社会满意。实施寄宿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结合的最佳形式,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外出务工人员更安心工作,让留守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让整个社会更和谐发展。

四、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努力方向

xxx xxx文江镇滥田小学校寄宿制建设揭开了该县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序幕,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显现出对学生发展的诸多优势,但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必须不断加以克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5

一、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案件在类型分布上不均匀,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的案件比较集中,其中侵犯商标权案件尤其突出。如梁山县是全国最大的挂车和专用车生成销售基地,这一行业的中小微企业达一百多家,其中,各厂家制造技术、资金力量、信誉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较差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产品冒充成较好生产企业的商标,严重侵犯了其它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引发一系列侵犯商标权案件和民事纠纷。同时,梁山县又是全国最大的中学教辅资料生产基地,在这一行业,存在侵犯商标权的同时,侵犯著作权的犯罪也比较突出。

(二)与其它案件相比,案件技术含量比较高、专业性强、查处取证难度非常大。特别是一部分假冒产品与真产品非常接近,在查处认定、鉴定方面难度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案件查处。如梁山县某挂车制造厂陶某,生产的挂车除个别零部件与所仿制的挂车材质硬度稍微有点差别外,其它各项指标完全相同,使得专门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对其鉴定真伪。

(三)案件往往表现为团伙犯罪,涉及人员众多,呈现出多元性、规模化特点。许多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化整为零,且生成装备精良、组织严密,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越来越强,犯罪隐蔽性增大,多采取单线联系,频繁变换手机和窝点,很难抓到主犯,而且使用假名、做假账或不做账情况非常普遍,造成此类案件发现难、立案难、侦查取证难、司法认定难。

(四)利用网络侵犯知识产权是一个新动向。侵权行为人利用网络销售,客户不能及时验货、相关部门监管难等,使网络成为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灾区。一些不诚信的中小微企业或业务员,利用现代网络知识,注册相似网站,冒充较好产品在网上销售,一旦败露,他们会随时更换新的网站和新的手机号码,继续非法销售。

二、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案件多发的原因

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案件急剧攀升,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法律层面的原因也有执行层面的原因,在此,主要从法律层面来分析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案件多发的原因。

(一)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法律体系

当前,发达国家为了通过“合法垄断权”获得最大利润,对知识产权实行“强保护”,想尽了各种办法,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融入到各行各业,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与此相比,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是颁布了一系列诸如《专利法》、《商标法》等行政方面的法律,这些法律大多只是对获取知识产权的途径和应当遵守的程序进行了规定,而对如何处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没有做明确规定,只是注明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如何追究问题,只在《刑法》第三章第七节中,对此类犯罪的刑事责任做出了8个法条的规定,内容相对简单,具体的量刑标准也很难操控。可以说,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处在行政层面,刑事层面没有形成体系。

(二)行政处罚措施的滥用削弱了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由于受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的影响,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在保护知识产权过程中,往往会对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降格处理,将本应受刑事处罚的,降格为行政处罚。例如,某些经济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中发现有单位从事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纯净水和奶制品)的行为,数额已经达到刑事追诉的标准,本该交由公安机关依据刑法进行处理,但受到利益驱使,他们往往只对这些单位予以行政处罚,让其缴纳一定数额的罚款了事。如果所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都以行政手段进行处理,那么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打击将形同虚设,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将成为空谈。

(三)刑法对知识产权犯罪规定的范围过窄、门槛过高

我国刑法对知识产权犯罪规定仅在第二编第三章第七节涉及到,而相关的法条也仅从213条到220条,只涉及“生产假冒伪劣”、“假冒注册商标”、“以盈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侵犯商业秘密”等内容。这些规定与我国庞杂的知识产权体系相比,刑事保护的范围过于狭窄。因此,既然知识产权对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如此重要,就应在刑事层面对其进行全面保护。门槛过高的问题,《刑法》第213条规定,“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此处的“相同”,照字面的解释应当是百分之百的一致,而不是相似,这对于构成犯罪来说,标准要求过高,很难认定,很容易让侵权人钻法律的空子,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又如,第214条规定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中的“明知”以及该节其它法条中的“情节严重”、“数额巨大”等刑事入罪标准,都存在门槛过高的问题。

三、遏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案件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使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案件发案率降下来,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做好全方位的工作。

(一)健全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体系

以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刑事法律法规为基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知识产权行政法律法规融合进去,形成一个在《刑法》统领下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要建好这个体系,首先需要对刑法相关条文进行补充和修改,建立一个能够涵盖所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类型的刑罚体系。其次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行政法律法规的完善。目前我国实行的知识产权行政法律法规,在内容上强调了知识产权的获取程序,但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只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缺乏具有威慑力的具体法律措施。对此,可以将现有的知识产权行政法律法规,完善成为包含行政保护措施和刑事保护措施的新型法律法规体系,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二)完善现有知识产权刑事法律法规

我国《刑法》第21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犯罪必须“以盈利为目的”。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标准很难操作。现实中的很多侵权行为是为了增加自己作品的知名度或能够进行职称评级等实施的侵犯著作权行为,没有盈利的目的。如果将“以盈利为目的”作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构成要件,那么有很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无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对保护著作权不利。因此,该条款中的“以盈利为目的”这一限制要件省略使用或使用更为恰当的表述。又如《刑法》第213条将“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作为认定犯罪的必要条件。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以此为标准很难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因为“相同”这一标准很难把握。为此,应对该法条进行细化,尝试将“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改为“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或者文字横竖排列,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等与注册商标相同”这样的规定,以此来增加法条的严谨性,为执法部门提供确切的法律指引,以便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

篇6

一、学校财务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年是学校全面实施“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学校发展在经费方面,也面临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办学层次制约学校经费收入的增加。就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一组数据来说明:20**年,平均在校生****多人,我校学费收入达到****万,20**年在计划招收新生增加到****人,平均在校生达****多人的情况下,预计学费收入为****万。20**年是学校学费收入的一个顶点,其原因是04级和05级高职生多,这两届学生在**年都交了学费,**年有05级和06级高职生交费,而06级高职生比04级高职生少很多。2010年,只有06和07级高职生交费,高职生人数越来越少,如果招生人数任然为成人***人,中专****人,预计学费收入是****左右,而2010年平均在校生人数将达到****左右。这两年,随着高职生比例越来越少,学费收入的增长,只能依靠增加生源。而就新校的办学规模来说,最多可入住****多人,如果新校全部住满,预计学费收入也达不到****万,搬入新校后,就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来说,学费收入加财政拨款基本上只能满足正常的日常开支,新校后期建设所需资金就很难解决。靠增加生源来增加收入有一定局限性,同时增加学生,办学成本也随之相应增加(07-**的生均教育经费都上了****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不足。

二、解决学校财务问题的一些建议

我认为解决学校财务问题最基本措施是增收节支、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是,狠抓落实,通过加强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增收节支”的目标。

(一)一如既往、抓好多经创收工作

收入是学校财力水平的体现,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解决财务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挖掘潜力,改善收入结构,做大收入规模,积极争取各类财政拨款,增加科研收入、社会捐赠收入等。

1、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财政拨款,改变学校收入方式

一是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财政拨款。教育资金的足额筹集和有效使用是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筹资,积极拓宽筹集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并切实用好国家财政拨款。随着我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新校区的建立,我校扩招势在必行,促使我校筹资来源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国家财政拨款在高校全部经费来源中的比重正逐渐下降.但是,现阶段国家财政拨款仍是我校筹资来源的主要渠道。随着我校的不断发展,财政对我校的投入还应不断增加,因此,我校要利用好国家财政拨款这一资金来源主渠道,准确把握拨款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并切实管好用好国家财政拨款资金。

2、加强学生收费的组织协调能力

学费收入是构成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第二大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要建立起全校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系,保证学生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1)及时化。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争取让学生新学期第一件事就是到财务处交费,当发生学生休学,复学,退学,转系,转专业等学籍变化时,财务处应及时调整学生收费标准及有关收费账,避免多收,少收,甚至漏收现象的发生(2)结合化。为了及时收缴学费,特别是制止恶意拖欠学费的现象,我校应采取将收费情况和学生本人的教材领用,学期评优,助学金,奖学金,毕业直接挂钩,将"缴费率"和各个班级的评优及各系领导,班主任的津贴直接挂钩,以便促进学生收费工作顺利完成.(3)刚性化。我校对恶意欠费的学生要采取一些刚性措施,限期缴清学费,否则作自动退学处理.(4)宣传化。我校财务处为主的各个部门要进行关于收费政策的大力宣传,同学问互相监督,达到从"基层"开展收费工作的目的。总之,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准确,足额地把应收的各类学费收上来,保证我校预算外收入的充分实现,确保我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3、加强全日制学生学宿费管理,实现应收尽收

加强收费管理,提高学生收费率是我校加强管理提高收入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历年来学生缴费情况的详细分析和实地调查,我校应有针对性的通过会议、网络等加大宣传力度,明确交纳学费是每个学生的义务,督促欠费学生主动缴费。应明确经济责任与制约措施,计划财务处、教务处、以及各学院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切实落实“先缴费后注册”的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先缴费,后安排住宿”的住宿管理规定,完善了学生学费、住宿费收费流程,建立新的收费机制,将学生缴费与学生选课联系起来,落实了学生履行义务的责任。

4、培训中心是学校经费收入的一个增长点

搬入新校后,教学场地的扩大,及在校生可以报考护士证的政策的出台,为建立培训中心提供了条件。同时因新校远离市区,面向社会培训会有一定的局限。培训中心应以在校生的上岗证考试培训,自考培训,及一些资格证的考试培训作为培训的重点,同时还可以办语言培训班,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要办好培训中心,首先,要加强培训工作调研,科学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其次,规范培训工作行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在培训体制上,明确和理顺关系,明确培训工作分工;在培训对象上,进行落实;在培训内容上,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培训;在培训管理上,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出具体培训实施计划和培训经费预算计划,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实施目标管理考核。

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不同,对我校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对培训工作将有一个探索阶段,在工作中总结一些经验教训,逐步扩大培训规模。

5、理顺校内经济关系,努力增加各类创收

我校应充分调动各学院(或校区)创收广开财源的积极性,增强学院(或校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学校综合财力,在一定的原则前提下,我校应根据出现的教育创收的新形势新项目,以各种形式努力增加各类创收。

提高办学层次,申办高职学院是增加学校经费收入的根本途径。用我校数据来说明:如果招收高职学生,在校生****人,实习生****人,全年学费收入将达到****万。同时学生人数的减少,也将减少相应的教学成本。所以申办高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经费不足的根本途径。值得全校教职员工欣慰的是,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已经看到了提高办学层次的重要,并把申办高等职业学校作为20**年工作重点。相信通过全校职工的努力,申办高职将取得成效。

(1)研究生教育类创收(不知有没有哦)

我校大力发展研究生在职教育,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自主办学与自律办学的关系,注重品牌意识,维护学校声誉,严格把握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健全制约机制,有效保证研究生在职教育工作的质量,提高了社会效益与办学效益,以增加创收

(2)本专科生教育类收创(不知有没有哦)

我校应加强协调,整合国际教育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合作办学,逐步形成规模。各院(部或校区)紧紧抓住面向省属院校学生实施双学位、辅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努力拓展办学空间,增强院(部或校区)教育服务创收的能力,充分发挥本科生教学优质资源的效益,增加创收。

(3)继续教育及网络教育类创收

适应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我校应以多种教育形式并存,保证办学质量,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平衡发展。加强与各学习中心、函授站的沟通交流,以拓展合作求发展、以综合实力树品牌、以结构调整求效益,增加创收。

(4)加强市场运作,增加校办产业上缴创收(不知有没有哦没有请删)

我校应通过完善校办产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校办产业健康发展,也更好地保护学校的利益,增加创收。

(二)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勤俭办事业,将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贯穿于我校各项工作之中;全面强化管理,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大力推进管理制度和机制改革,通过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办学效益。

1、建章立制,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由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的财经工作,提高学校对财经工作的统筹调控能力。清理和规范涉及我校财务收支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严格支出管理,各项支出做到有预算安排、有支出标准、有制度依据,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

2、厉行节约,大幅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应加强行政管理成本,节约办公经费支出,建设节约型校园,我校应加强办公用品费用的管理,加强会议费用的管理,严格控制在外地召开各类会议的费用管理,加强内部事务管理节约办公经费支出,严格控制在外地召开各类会议的费用管理等,对全校办公用品、会议活动、公务接待、通讯工具及公务车辆费用的管理进行规范。

3、严格人员编制,规范临时用工管理

全面梳理我校机构设置及各类人员编制情况,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并推行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聘任制度。加强我校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等费用的返还管理。

规范临时用工管理,坚持满负荷工作原则,学校预算内经费安排的临时用工岗位实行零增长。对已经批准设立的岗位,学校进行逐一核实,对岗位设定以及聘用人员实行年度审核,岗调,确保效益,避免产生用工纠纷。

4、加强公费医疗管理。

通过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监督。每季度对各校区医院进行一次公费医疗管理检查,加大了对校医院转诊、报销、处方管理的检查力度,对违反公费医疗管理规定的情况,在校医院范围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通过检查,不断发现管理的不完善之处,及时研究解决办法,补充、修订相关的管理规定,堵塞了漏洞,完善管理;严格执行公费医疗规定,加大审计力度。

5、加强实验设备管理

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规划与建设,完善示范中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搭建实验教学大平台。规范大型设备的购置程序与论证过程,减少重复购置;建立完善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进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以节约成本

6、加强后勤管理

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后勤管理改革的一个方向。

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发展后勤产业,减轻学校负担,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与稳定。需要明确的是,学校后勤服务是按成本核算的公益性机构,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后勤服务搞的好受益的是学校,搞不好受害的还是学校。改革不是学校与后勤分家,而是让后勤成家立业,由完全靠用学校经费,转变为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减少学校对水电、勤杂、维修等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调研 人才培养

中 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一直以来是困扰专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会计行业企业、同类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深度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以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着眼于不同类型的调研对象,力求更全面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调研结果

通过对会计行业企业、同类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深度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根据调研分析,我校会计专业应主要面向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的小微型制造、流通和服务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收银、出纳、会计、仓库管理和会计文员等岗位工作的,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技能,兼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财会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途径。根据调研分析,我校会计专业应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根据调研分析,我校会计专业应构建“理实交替,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如下页表1所示。

(四)教学模式改革。根据调研分析,我校会计专业应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岗位能力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内容。与企业合作,利用会计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实行“理实交替”的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内容与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效果。

(五)师资条件。根据调研分析,我校会计专业应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教研成果丰硕,理论扎实,年轻、富有创造力,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师资配备上,应符合下页表2要求。

二、对策与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培养财会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同时,建议针对部分学生毕业升学的需要,在人才培养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中、高职和本科的专业衔接环节中采取“相近对接”的模式。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做好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

(二)人才培养途径。建议实施“双境培养,理实交替;双基为本,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境培养,理实交替:为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建议会计专业努力构建校企通道,在学校、企业两个环境中开展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学习活动。积极推行“基础学习、职业认知、专业实习、职业体验、深入学习、顶岗学习”六层推进的理实交替培养方式,按照融合渗透、工学多次交替,有效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培养人才。

双基为本,岗证一体:在人才培养中,建议以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根本,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尤其专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使学生毕业后同时具备岗位职业能力、毕业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成为真正的能力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表,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建议我校会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开发以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技术基本能力、职业技术专长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四个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包”。全面推行“双证”制,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纳入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课程对接岗位,达到“一专多能、一生多证”的目标。

在课程标准编制上,建议以工作岗位、任务的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来设定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上,与企业合作,围绕岗位能力、工作过程导向,完成课程设计方案。除此之外,还需建设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打造品牌课程,为本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篇8

一、__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的现状

__市现有专职消防队伍17支,专职队员306人,各类消防战斗车46台,手抬机动泵15台。其中水罐消防车25台、泡沫消防车14台、照明车1台、干粉消防车1台、抢险救援车1台、泡沫干粉两用车1台,专职队在特种装备的配备上,有易燃易爆气体检测仪4台,毒气体检测仪2台。常规装备器材中的空气呼吸器44具,备用钢瓶10个,手持对讲机31个,车载台8个。

二、__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__市企事业专职消防支队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明确了公安消防支队专职指导科负责对全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的业务指导。十多年来,支队专职指导科从实际出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全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走向成熟,专职队伍的灭火救援、抢险救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基本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和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但从现实需要上看,无论是在政策保障、企事业单位本身重视、内部管理还是在器材装备上,都存在较大的不足,影响了专职消防队伍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1、队伍建设和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专职消防队的合法地位和政府、企业办消防的法律义务,国务院《关于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生产规模大、火灾危险性大的企业要建立和巩固本单位专职消防队。”但省、市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没有明确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建队规模、地位、作用、器材装备配备、人员编制及经费投入、管理等标准,也没有出台有关扑救外单位火灾的油料、器材损耗以及过路费、养路费如何解决等法规政策,从而使各企业单位专职队在队伍建设和发展中无据可依。

2、企事业领导对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不重视,队伍发展缓慢。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认为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作为消耗部门,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增加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效益,致使一些效益较差的企业面临减员,兼并或撤销;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没有政策依据,也不愿加大对专职消防队的投入,从而导致了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经费得不到保障,建设与发展滞后。笔者从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九八五五分公司中了解到,该企业现有专职队员7人,其中2人残疾(1名只有一只眼睛是好的,1名一只脚是瘸的),队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这种现象的存在,是该单位领导不重视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想方设法“为企业增效”所致,致使该单位专职消防队伍形同虚设,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弱病残收容所”,其“发展建设”可想而知。同时,单位分配过多与执勤灭火无关的事务牵扯了消防队的精力。少数单位将所属消防队作为一支后勤队伍,单位植树、绿化、送水等各项公勤杂务都分配给消防队,消防队的训练、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战斗力明显减弱。

3、管理不到位,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

__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的管理以企事业内部管理和公安消防支队管理并存,其中以企事单位管理为主,公安消防支队管理为辅。内部管理上,由于各单位对企事业专职消防队的管理部门不同,专职队人员组成结构不同(有的专职队员属于企业内部职工,有的属于招聘人员,且人员待遇不同)。加之干部管理水平低,管理制度不完善,轻管理、难管理等现象便普遍存在。公安消防支队管理上,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专职队伍业务指导基本上是分离状态。支队专职指导科只对专职队的业务具有指导权,没有建设决定权,所以在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上,各单位往往大打折扣,个别甚至不执行。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队伍管理混乱、工作开展不积极、任务完成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发挥专职消防队伍的应有作用。

4、装备器材不足,人员少,待遇低。

目前,全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主要存在人员少,装备量少质差、队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资福利待遇低和工作、学习环境差等问题。据统计,17个专职消防队中常规装备器材没有配齐的占80%,现有的43台消防车中有11台到达报废年限,特勤装备极少。最为严重的是黔鹰五七0八工厂,两台水罐消防车都为__市公安消防支队20__年赠送的已到达报废年限车辆(本厂的两台消防车已老化、无法使用),器材装备只有12盘水带、4支水枪、6套战斗服、2个分水器、2个消火栓板手、2个异型接口。按照城市消防站装备器材最低配备标准来看,各类装备器材缺口较大。在队员的待遇上,由于企业的效益不同,队员的待遇也不同,__企业专职消防队队员的工资一般在500~900元之间,队长指导员享受不了干部待遇,队员享受不到“一线职工”的待遇,超时执勤、加班、训练无补助,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三、加强__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1、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为专职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依据。

__市企事业专职队的建设与发展,应依托《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__市企事业单位情况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地方性政策法规,明确企业建队规模、器材装备配备标准、人员编制数目及招聘方法、训练方法、业务经费投入标准、队员的工资待遇、队伍的管理模式、扑救外单位火灾的油料器材损耗以及过路费、养路费如何解决等问题。一旦政策出台,专职建设和发展设就能顺理成章的进行。

2、整合队伍,增强合力。

由于受社会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专职队组织健全,装备得到更新,战斗力得到加强;效益较差的企业 ,专职队即使不兼并、不撤消,也形同虚设。在当前公安消防现役警力不足的情况,要真正发挥好这支队伍作用,笔者建议:一是提请政府将队伍建设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于效益差的企业重点,采取政策支持、减免税费、适当补贴等多种办法巩固和提高专职消防队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应在规划需要建立公安消防队伍的地方,提请政府整合专职消防队伍,要将专职队纳入社会消防站布点格局中,该合并的合并,该加强的要加强,建立以现有的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为基础,当地政府和周围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公安消防支队统一管理的新型专职消防队伍。新型专职消防队队长和指导员应当地公安消防支队指定或培训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指挥能力的人员担任,队员采取合同制的形式建立。整合的方式有政企联办、企企联办、社会集资等形式。这样,既可以缓解政府经费紧张,又可以解决当前公安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

篇9

一、当前基层社的现状

目前,我市供销社系统有62个基层供销社。其中:市社直管三区有21个,桂平市联社有21个,平南县联社有20个。在册干部职工3647人,其中:市直三区1488人,桂平126人,平南县社2033人;退休人员4111人,其中:桂平1659人,平南县1392人,市直1**0人;已置换身份的职工人数共2445人,其中:市直371人,桂平2074人;未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职工人数共3647人,其中:市直1488人,桂平126人,平南2033人。全市基层社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1300万元,绝大部分基层社未办职工失业保险。平南尚有16个基层社社员股金未兑付共847万元。目前,基层供销社的整体状况是:自98年受社员股金挤兑风波的困扰以来,农行贷款只收不放,大量处置基层社房地产,大部分基层社因无资金,传统业务经营大幅度下降,企业的收入绝大部分是靠门店承包金和房屋场地出租收入,收不抵支。历史包袱重,负债累累,企业跌到了历史的最低谷。具体在以下几方面体现:

1、业务经营萎缩,效益下降。基层社的业务经营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思想僵化、机制不灵以及经营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部分基层社在传统经营业务上(如农资类商品,农副产品购销,烟花炮竹等)都没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很少有经营收入这一块。日用消费品业务经营也只是靠收承包金和对外出租场地房屋。

2、企业收入减少。原因有:①市场竞争激烈,职工承包经营及租赁经营困难,所得承包金和租金减少;②城镇化的建设,市场中心的转移造成基层社原有旺市的门市部地理位置优势随闹市的转移而收入减少;③部分基层社在减债、减负工作中,盘活处置了一些门店,减少了收入。

3、费用开支大难以维持。全市62个基层社中,基本完成减员、减债、减负工作的单位有25个,其中:桂平市21个,市直2个,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2445人,完成部分“三减”的有5个单位(市直),减员200人,未进行“三减”工作的单位34个,其中:市直14个,平南县20个。据调查,在没有进行“三减”工作的基层社,费用支出大,难以维持收支平衡。所承担费用支出比较大的项目有:①单位承担缴纳20%的养老保险费多,造成企业困难,如:市直的港城社年收入约60万元,仅缴纳养老保险费就要38万元;覃塘社年收入29万元,缴纳养老保险费38万元;桥圩社年收入43万元,缴纳养老保险费61万元,据统计,全市基层供销社欠交历年养老保险费约1300多万元。②单位支付的医疗保险费年年递增,无法足额上缴,大部分基层社已停交,造成职工(包括退休人员)看病住院无法报销,有病不敢看,看不起。③单位无钱支付留守人员工资。如直管的黄练社、庆丰社已有2年多无生活费领,生活困难。④社员股金举债及银行利息。⑤办公经费及其他费用等。

4、下岗、自谋职业的职工人数大。据统计,全市基层社下岗、自谋职业的职工人数达2980人,占在册职工人数的81%,对于这部分职工,单位无法安排就业,不能为单位创造什么效益,但是单位每年要承担缴纳他们的养老保险费约600多万元。

5、为“三农”服务,发展和引导农村商品经济工作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一是受资金困难和行业管理的影响,基层供销社在传统的经营业务上(如农资商品组织供应、农产品购销等)没能满足为“三农”服务的需要,提供优质价廉的农资商品,解决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二是由于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未能从科技、信息、人才上引导和提供服务。

6、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基层社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负债沉重,机制不活、资金、人才缺乏、政策支持和倾斜不够以及未能适应现代流通网络的发展,进入市场信心不足,缺乏后劲。

二、当前制约基层社推进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因

几年来,我市在推进基层社体制创新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在推进基层社减员、减债、减负(三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推进缓慢,特别是在体制创新上没有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形式好的典型,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员股金风波的困扰。社员股金风波的困扰是致使我市供销社发展跌至历史低谷,严重影响供销社的生存、发展。自95年供销社发展社员股金以来,由于发展吸收额大,最多时达4.5亿元人民币,管理不规范,盲目投资,违规转贷,造成大量资金流失,收不回来。社员股金出现挤兑后,供销社为了切实维护股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处置、抵押了绝大部分资产进行1-4期的社员股金兑付工作。因而,造成绝大部分基层社元气大伤,经营困难、萎缩、收入减少,出现新的债务包袱,形成资不抵债的局面。使基层社难以推进体制创新工作。

(二)人员多,历史包袱沉重。52年成立供销社以来,供销社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经历时间长,因素多,形成人员多,负担大,历史包袱重。大部分基层社已处于资不抵债,收不抵支的局面。如全市基层社在册职工约3647人,每年单位承担缴纳养老保险费650万元,市直企业资产和债权合计2.63亿元,负债2.99亿元,20**年直管基层社年总收入600万元,总支出1200万元。由此可见,这些企业正常运转相当困难。

(三)缺乏相关部门的带动支持。一是基层社的土地来源绝大部分是划拨所得,虽然有土地证等合法手续,但群众因利益驱动而闹事要回而造成基层社的财产得不到保障。二是基层社拍卖房地产时的土地出让金相关部门不能及时返还和相关税费不能优惠减免。三是基层供销社的改造处置资产涉及社员股金财政举债难度大。四是相关部门给予基层社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农业产业化实施项目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少。基层供销社作为合作经济组织是具有公益性特征的,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为“三农”服务,所以基层社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下一步如何推进基层供销社创新工作思路和建议

对于如何搞好基层社体制创新工作。供销社的工作目标是:“抓稳定,求生存,谋发展”,切入点是“减员、减债、减负”(三减)工作,基层社只有一边抓“三减”工作,一边抓住总社提出的“四项改造”(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并把“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初步的思路和建议如下:

1、销合作社的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社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议市政府把加快推进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落实。

2、基层供销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员多、债务包袱沉重,妥善解决人员分流安置和企业债务是首要问题。尽快处置基层社房地产筹集安置职工经济补偿金。基层社的财产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上,处置房地产盘活资产,是筹措安置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主要途径,及时处置房地产,盘活资产,还有能力解决职工安置和债务问题。并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46号)文及**市人民政府[20**]30号文的精神,“依法使用和处理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供销合作社使用的房屋和土地,当地人民政府根据供销社的申请,依法确定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并依法办理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证书。供销合作社社办企业,基层社可将其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交回当地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纳入国有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按原用途依法出让该地块收取的土地出让金要返还给供销社,用于清退社员股金、安置职工和发展供销合作社事业等”的规定,建议市政府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并争取在国务院《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实施前抓紧处置,以取得最大效益。

3、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推进基层社体制创新。基层社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基础上,要努力构建“五大现代经营网络体系:一是构建健全规范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二是构建畅通有序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三是构建功能齐全的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四是构建新型的再生资源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五是构建烟花爆竹连锁经营体系。”六是推进“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规范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三农”服务,助农增收。

篇10

研究以德育教育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师生自救互救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工作技巧,保护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对传统的校园安全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中职学校;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面对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现状,学校除了承担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解决这个难题的重点在于提升教育工作者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变和处理能力。为了更真实的了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处理能力和策略,在我校教职工中开展了调研。通过问卷分析,总结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在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相关策略。

一、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重在了解掌握教师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认识、处理办法、心理特征及教师对学校现有关于校园突发事件系列教育活动的认识。进而分析和总结,为提高学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学校针对校园突发事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供相关依据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

此次教职工的问卷调查,共发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63份。从年龄上涵盖了老中青教职工;覆盖一线教师、班主任、学校行政、工勤人员;覆盖了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问卷调查的覆盖面上达到了100%,保证了问卷调查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调研结果

(一)教师层面

1、校园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作为一所集教学、实训、住宿为一体的职业学校,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很多,有自然灾害事件、校园安全和事故突发事件、校园管理事件、政治类突发事件、网络和信息安全类事件、校园暴力事件、中职生心理危机、教师伤害事件等。在调查问卷中139名教师都经历过校园突发事件,只有24名教师未经历过,而这部分教师从教师年龄和工作岗位分析以年轻教师和行政人员为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时间比较短,和学生接触面窄,还没有遇到和经历过校园突发事件,也缺乏处理和解决校园突发事件的经验。从问卷调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在经历过的校园突发事件占多数的是校园管理类事件如教学事故、师生矛盾冲突;校园暴力事件如学生斗殴、偷窃、赌博等。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做事容易冲动。当自主性被忽略或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他们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和反抗,有时用过激的行为方式去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比如通过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显示自己的勇敢。此时教师如果引导不好,个别学生渐渐就会形成了反叛的人格倾向,容易偏离职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2、教师对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不够

通过问卷分析共有128名教师选择关注和偶尔关注,有43位教师选择无所谓和不关注,表明我校教师在校园突发事件的上存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的问题。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从学生的生源结构上分析,90%的学生在中考中失利,继而进入职业学校;少部分学生是在初高中辍学后重返校园,由于在普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容易出现一些扭曲,这部分学生将在社会上沾染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带入校园,给校园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因素,同时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现阶段我校每年都会发生一到两起校园暴力事件,通过分析产生暴力事件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学生之间的矛盾缺乏自我化解的能力,同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继而引发严重的后果,这对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校园突发事件尤其是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工作上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不够,那么校园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办法得到根本的保证。

3、如何提升教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2)将教师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并指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

(3)加强教师的政治敏感度。

(二)学校层面

1、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投入不足三大问题。

为了解除这些安全隐患,学校首先必须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备专业消防管理人员。安排学校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正式教师接受系统完善的培训工作,能够熟练使用校园消防设施。组建教师、学生干部灭火队,当发生突发火灾时,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在校园消防队的培训工作一定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必须让校园义务消防队的成员熟练操作消防设施,能够扑灭校园初期火灾。

2、在对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上,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一般。

3、预形成和完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机制。

(三)社会层面

1、公开透明处理校园突发事件。

2、全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频繁发生的校园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影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的一大难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中职学校管理者绝不能畏缩、逃避,而应本着“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态度,摸清突发事件的本质,掌握其规律,构建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运行机制。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复杂的动态过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全力支持,只有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才能还校园一片祥和与宁静。(作者单位: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危机管理探讨.职业教育研究

[2]马桂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