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餐饮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9 17:2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端餐饮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猪肉价格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从收购价格来看,我市1月生猪的收购价格为16元/公斤左右,2月收购价格为14元/公斤左右,3月收购价格为12元/公斤左右,目前收购价格为10.6-10.8元/公斤,一路呈下跌趋势。从批发价格来看,我市猪肉1月份的批发价格为19.8元/公斤,2月份的批发价格为18.5元/公斤,环比下降6.57%,3月份批发价格为16.88元/公斤,环比下降8.76%。截止到4月24日,我市猪肉的批发价格为15.5元/公斤,较1月份下降21.7%。从零售价格来看,1月份我市猪肉零售均价为24.1元/公斤,2月份零售均价为23.51元/公斤,环比下降2.45%,3月份零售均价为22.89元/公斤,环比下降2.64%,截止到4月24日,我市猪肉的零售均价约为19元/公斤,较1月份零售均价下降21.16%左右。
二、猪价持续下跌的原因
近期猪肉价格下滑属全省乃至全国趋势,我市猪肉价格下跌主要受生猪养殖业壮大,猪肉加工产业发展较快,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此外,受生猪节后波动效应影响,造成猪肉价格下降,加之公款消费、赈酒风得到遏制,造成餐饮行业对猪肉消费需求不旺。
1.生猪出栏增加导致供大于求。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在养殖方面投入的增加,一些生猪养殖大户和养殖场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极大的提升了广大养殖户的养殖信心。规模养殖户剧增,生猪养殖户积极补栏,生猪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而生猪及猪肉的市场需求却相对稳定,从而导致供过于求,从市场规律来讲,供大于求必然会引起价格下跌。
2.市民消费结构转变导致需求量降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肉类商品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逐渐从以猪肉为主的消费转向以牛羊肉、鸡肉等肉制品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猪肉消费量。加之春节刚过,许多家庭都还储备有大量的腌腊肉品,对新鲜猪肉的需求量减少,也是造成猪肉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3.餐饮行业对猪肉的消费量下降。自2012年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禁令,对公款消费、赈酒宴都进行了严格整治,我市也积极响应,各种茶话会、团拜会、升学宴、生日宴已基本取消,加之从中央到地方的厉行勤俭节约之风,我市的餐饮行业尤其是高端餐饮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猪肉消费的需求量。
三、后期预测
目前生猪价格可能会跌入谷底,并在谷底持续一段时间震荡。预计随着农忙季节的来临,腌腊制品的逐渐减少,猪肉需求量会有所增加,猪价会缓慢回暖,并持续一段时间。加之国家对猪肉储备和外销的增加,将会拉动猪肉消费,生猪需求总量将会上升,从而带动生猪价格逐渐回升。
四、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在生猪产业化经营中要加大指导和调节功能,防止出现周期性价格波动;要大力扶持发展生猪产业协会和生猪专业合作社,并积极指导和发挥其作用。
篇2
一、我区的商业服务区的发展现状
(一)街道商业服务区的发展现状
据调查,街道的商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车坊、车坊农贸市场等,占地面积均较宽,主要的业态是超市、餐饮、银行等为民服务的产业,其中一区商业街就有商户约20家,便利中心约商户50家,三区商业街约商铺20家;还有家园一区至九区公建房,占地约3000平米,主要经营便民超市。以上的商业服务区都属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另外还有位于1089号的财富广场,有商户43家;位于连葑路的连葑路商业街,拥有16家商户的个体商户,2012和2013年的销售额分别为990万和495万;以及位于商业街、农贸市场等,销售业绩均是很可观的。以上的商业服务区均隶属于娄葑富民公司。
(二)天地源橄榄湾花园小区商铺信息
据调查报告显示,天地源橄榄湾花园小区的商铺占地总面积为3436.7平方米,包含了很多产业,如业主支东霖的213台球店,占地面积最宽330.91平方米;业主李欣欣的204摄影店和303牛津英语培训班,占地面积分别为265.54平方米、168.18平方米;业主陈莉的210房产中介、金龟子琴行、纵横地暖,占地面积分别为173.26、128.42、128.42平方米等,其中还有业主吕绍煌的306跆拳道馆、业主孙伯祥的103医疗器械等店铺,总之,天地源橄榄湾花园小区的商铺聚集了各种便民服务的产业,但其中也还有390.76平方米的商铺为空置房,还未出售。
二、我区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和不足
就目前我区的商业服务的发展情况而言还是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与等一线城市还有差距的。我区的商业发展缺乏大型的商业品牌入驻以及现在跟湖东欧尚对接的一些中高端商业广场等,像、车坊等属于待开发的地段发展力度还不够。另外据调查显示我区的商业服务发展有被垄断的现象,众多的产业基本上就被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跟娄葑富民公司所占有。
篇3
10年前的娃哈哈童装,前几年的娃哈哈爱迪生奶粉,2012年的娃欧商场,到如今的白酒,娃哈哈的多元化之路一错再错,义无反顾。
大错之白酒之路
2013年11月企业界重磅新闻:娃哈哈集团投资150亿元,高调宣布进军中低端白酒业,“领酱国酒”即将上市。无论宗庆后如何高调、如何壮志雄心,老骥伏枥,其领导下的娃哈哈挺进白酒之路,注定坎坷曲折。
相对于曾经畸形迅猛增长如今拐头持续向下的高端白酒市场,中低端白酒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但竞争越来越惨烈。目前第一和第二阵营的白酒品牌都在倾力进军中低端。不幸的是,娃哈哈进军的恰是即将大洗牌的中低端白酒领域,更不幸的是,娃哈哈除了有钱,其他什么优势都没有!
没有渠道优势。娃哈哈貌似强大的饮料联销体系无法嫁接到白酒业,联销体的本质是买卖自由独立经销商制,而不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营业部/子公司制。更何况,白酒和饮料的主渠道截然不同,白酒的主渠道是餐饮,这恰恰是娃哈哈饮料联销体系的弱项!以己之弱攻敌所长,胜算几何?
没有运营优势。白酒和饮料虽然都是液体,但是企业运营和顾客消费模式大不相同。饮料保质期短,白酒没有保质期;饮料单价每瓶数元钱,白酒动辄上百元;饮料自己喝,白酒是一群人喝;年轻人是饮料消费主流,白酒消费主流是中年人及老年人……娃哈哈擅长的“快决策快营销”、“海陆空整合传播”等优势无用武之地!
无人才优势。任何项目的成败由操盘人决定,宗庆后是饮料业经营大师,不等于是白酒业经营大师。财大气粗的娃哈哈本可以重金引进白酒业高级操盘手,但是基于娃哈哈“家文化”的坚持,基于娃哈哈无职业经理人生存的土壤,基于宗庆后先生一贯的亲力亲为,宗庆后必然会让自己的饮料业子弟兵运营“领酱国酒”的销售。
娃哈哈历史上曾经推出“关帝酒”、“百花露酒”,曾经销售过法国葡萄酒,都大败而归,这次会有例外的可能吗?
再错之零售之路
2012年宗庆后同样高调宣称:娃哈哈要投资运营国际精品商场、儿童专用商场及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可惜其首个试点——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娃欧商场开局不利。
在电子商务爆发性发展,传统商业巨头人人自危忙着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宗庆后为什么还信心百倍,逆势而动战略性投资零售业?
贵为传统饮料制造业的巨头,娃哈哈仍然受各大商场进场费、条码费、开店费等名目繁多巨额费用的“剥削”,抗拒“剥削”,降低成本——这是宗庆后进军零售业的初衷。
宗庆后自认为的优势有:资金优势,这毫无疑问;成本控制经验优势,娃哈哈持续成功的秘密之一就是总成本领先战略;政府及地方关系优势;影响力优势,凭借娃哈哈的实力和宗庆后中国首富的身份,各路合作伙伴各怀目的不请自来等。固然,这些优势有些道理,但是相比于外部威胁和竞争劣势,这些优势如蚍蜉撼大树,可忽略不计。
电商对传统各类零售业颠覆式的冲击肯定会出乎68岁老人宗庆后的预料,沃尔玛、百安居频频关店,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银泰百货转型……传统零售业已是各界公认的夕阳产业,即便是宗庆后很看好的三、四线城市商业综合体也已经日渐过剩,娃哈哈进军零售业的时机真不是时候。
隔行如隔山,零售业与制造业经营管理截然不同:企业文化,组织构架,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等,无空降兵生存土壤,无多元化集团管控模式,无成熟零售业运营团队,面对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等零售巨头,挑战万达、华润、保利等城市综合体运营的强劲对手,不知宗庆后优势何在?
多元经营之误
遥想2002年,娃哈哈多元化经营元年,宗庆后进军童装市场时豪言壮语:“娃哈哈童装3个月内组建2000家加盟连锁店,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10年后,娃哈哈童装年公开销售额只有2亿元,而且已经多年徘徊不前,真正的鸡肋。
回想2010年,娃哈哈爱迪生奶粉上市,宗庆后宣称要冲刺年销售额100亿元,3年过去了,娃哈哈奶粉的年销售额还是不到2亿元,在婴童奶粉业,市场地位连二流都算不上。
人无三头六臂,任何企业的资源也有限。当宗庆后及其团队分身分心多元化进军奶粉业、零售业受挫的时候,也是其饮料主业遭遇瓶颈的时候。
最近3年来娃哈哈纯净水、茶饮料、果汁饮料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特别是曾经笑傲水业江湖的娃哈哈纯净水,竟然被农夫山泉、康师傅水陆续赶超,屈居行业老三之位。
最近3年的主力新产品娃哈哈啤儿茶爽、启力、格瓦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热闹了几个月后逐渐无声无息。这里面有偶然更有必然,如果没有多元化经营分散了宗庆后及管理层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近年娃哈哈的饮料主业会做得更好。
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多元化经营之路持续受挫,表象是产品和服务定位不准,经验不足,执行不力。深层次原因是:个人角度,宗庆后本人的集权及自负;组织角度,娃哈哈没有专业而有经验的战略发展研究部门,没有严谨科学的战略决策机制。
宗庆后不喜欢咨询公司。娃哈哈曾经请过某世界著名咨询公司为其做咨询,宗庆后看了咨询报告后不以为然。宗庆后也不相信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很多调查报告都是不真实的,还不如我自己的直觉判断准确。”
篇4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
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篇5
6月25日,在英特尔应用案例之蓝汛通信用户报告会上,蓝汛总裁张垦说:“蓝汛公司从只是为传统互联网公司服务,到现在更重要的是发展传统企业客户。”7月4日,网宿科技副总裁刘洪涛在“中国保险IT应用论坛2013”上演讲时亦表示:“网宿科技从两年前开始着力于向行业纵深发展,深耕传统企业市场。”
这两家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行业难分伯仲的大厂商不约而同地盯上“传统企业”这一个领域,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行业究竟在发生着怎样的联系?
传统企业的蓝海机遇
CDN是一种新型网络内容服务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跨运营商、跨地区,服务器负载能力过低,带宽过少等带来的诸多问题,从而使内容传输得更快、更稳定。作为一个服务互联网的行业,它和传统企业的距离看起来似乎有点儿远。
近几年,传统企业触电,早已不是鲜见事。无论是中国铁路的12306、国航的AIP,CHINA,还是做渠道的科通芯城、餐饮界的云海肴等传统企业都纷纷投身互联网,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莫过于苏宁的全面转型,“变脸”为云商。除了这些服务流通领域的传统企业之外,随着企业信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应用互联网的IP基础架构,帮助自身实现办公效率的提升、信息的流转。由此可知,互联网的进入门槛一低再低,互联网在传统企业中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
针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它们的网站和IT网站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网络速度、安全维护等。对于一些早期建立的网站或基础设施配置低、网站技术支撑能力有限的小型网站,更是需要在缩减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网站的运营质量,而CDN的服务正可以满足它们的需求。随着互联网企业对CDN需求的不断升温,除了蓝汛、网宿科技、帝联科技三大巨头开始大肆扩张自己的规模以外,各小CDN公司亦陆续跟进。在当前的互联网领域,CDN公司之间的竞争俨然已成为~片红海。但传统企业领域对于它们却依然是一片蓝海,双方可谓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优化网络助企业升级
通过互联网,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和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完善企业的产品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网络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利润,这在电子商务行业的体现最为明显。
在电商界,网速一直是大众诟病的一大痛点,但最近苏宁的“4·18电商促销战”、京东的疯狂6月却没有遭遇大规模吐槽,这背后,CDN公司的参与和支持功不可没。电商促销,除了备足库存货源、疏通快递配送渠道之外,网络后台支持也是决胜促销之战中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形象,更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因而如何保证足够的带宽应对高发的网站流量?如何确保网站的图片加载快速流畅?如何预防突发的网站访问量造成网络堵塞?这些问题都可以借助CDN的加速技术来解决,而且随着需求越高,CDN的服务也会越精准、细致。
近期,网络安全随着“棱镜门”事件进一步被人们所重视,这其中也愈发显示了企业维护网络安全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政府、金融保险行业来说。而维护网络安全也是CDN企业服务的重中之重。当下,最先进的CDN系统平台上,除了有一个广泛分布的网络,还有一个流量调度系统,二者配合能够有效地拦截各种攻击。国内仅蓝汛一家就在世界各地遍布了1.5万台服务器,每一台服务器都相当于一堵墙,不仅能够挡住一次次的攻击,而且即使一个点被攻瘫痪,整个宽带亦全部被占满,也还可以通过流量调度系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真实的用户访问调到其他节点上,从而来保证企业网站的正常使用。
此外,CDN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亦是相当成熟。随着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数持续增加,手机终端的单页面操作性,使得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忍耐度更低,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速度要求又更加迫切。而CDN技术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移动互联网信息传输速度慢的发展瓶颈,缩短终端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客户体验。目前,帝联科技已完成了对3G平台技术和CDN技术结合的研发,平台的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大数据带来的增值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缺乏变通的销售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制造者之间出现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即使某人是某企业或某企业产品的忠实粉丝,但二者却很可能“纵使相逢应不识”。由此造成的制造上的盲目、产品的浪费、消费者的流失自是不言而喻。因而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将数据信息更加快捷的采集、处理和运转,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这时大数据的价值就显现了出来。
其实,大数据的价值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但如何利用却仍在探索之中。而作为互联网专家的CDN公司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已开始利用大数据服务运营商为自己创造价值。它们从运营商那里买来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反售给运营商,帮助他们定位自身的宽带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运营商若将自己所有的内部数据,如家客的IP地址、企客的IP地址、专线的IP地址等提供给CDN公司,互联网专家们即可以通过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分析出家客、企客的问题,帮助运营商扫平障碍,顺利运营。对于大数据这一块的利用,蓝汛现在已经构建出来一套近千台的设备,分布在全国10个城市的Hadoop平台来支撑宽带战略的发展,其的一些互联网调查报告都是基于这个平台而来的。
除此以外,大数据平台最关键的一项功能是运算,运算能力的强与弱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运算速度。在高效率、快节奏的今天,领先一步即可抢占先机。而CDN行业针对大数据技术方面的服务就是在不断地向这种方向发展——所见即所得,即基于大数据平台、基于更快的运算速度,节省时间,体现能力。
中外携手拓展市场
篇6
【关键词】新形势;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对策
在深入贯彻十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背景下,中国高端餐饮遭遇寒冬的袭击,而众多中端、低端餐饮企业在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现实中也面临着成本上长升、收益下滑的巨大压力。业内人士认为,餐饮业高速发展、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当前面临的是竞争加剧、重新洗牌的新局面、新形势。 如何在“微利”时代控制不断攀升的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绩效,已成为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须解决的新困境。
一、新形势下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对餐饮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培训与培养,用各种激励措施留住人才,合理、科学地利用人才的价值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收益,是每一个餐饮企业经营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必要的、合理的选人、育人、留人、用人所耗费的费用或成本是企业必须支付的人工成本,但如果总是不断招募新人,进而将掉进“招人―育人―留人―用工―流失―招人”的怪圈;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讲,它将会给企业的带来更高的人工成本,并且会波及到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进而导致客源流失、收益减少。
当前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着两大主要问题是招人难与人才流失严重。
(一) 餐饮企业招人难原因分析
1、餐饮行业的特殊性让人“望餐止步”。餐饮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从业人员,且进入门槛并不高,但由于它的特殊性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员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下班时间的随意性较大;在“阖家团员”的节假日却要加班加点,比平时更忙;工作单调,含金量不高,尤其是一线员工在不断重复简单的操作工作中消磨掉了应有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状态。
2、餐饮企业吸引力偏低让人“不愿靠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与国际性的酒店或其他行业相比,餐饮企业薪资待遇低、福利差难以吸引年轻从业者加入。根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餐饮行业一线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排在所有行业中的倒数位置。2011年、2012年员工工资水平有所提高,但在“一切向钱看”、房子、票子、车子“三座大山”压顶的今天已难具吸引力。(2)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结构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吸引力的下降。餐饮企业员工包括基层员工和中高级管理者,学历上参差不齐,以中、低学历者为主,整体素质偏低,职业化、专业化不高,人际关系较复杂,这些原因使得不少学历较高、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放弃餐饮业转而投向其他行业。
3、从业人员价值观念变化导致“快进快出”。90后已成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新生力量,众多年轻人眼高手低,不再是“为工作而工作”,餐饮业脏、累、忙,价值难以体现,幸福指数偏低等原因让他们不愿意从事餐饮业,少数刚刚入行的年轻人也因为辛苦而快速退出。
(二) 餐饮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原因分析
1、缺乏文化引导,企业凝聚力不强,员工忠诚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到员工提高自我认同感的不二法宝,但在餐饮企业中,企业文化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环,经营者更愿意花时间、精力来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愿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2、 企业在用人方式上“唯利是图”,伤害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在很多餐饮企业虽然提出了“员工第一”的口号,但却没有“员工第一”的理念和实质。 一些小型餐饮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而一些制度健全的大中型餐饮企业,其制度条款往往是处罚多于奖励,动辄扣钱。严格的制度使员工在一种“高压”状态下工作,感到郁闷、压抑,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当另有工作机会时,自然而然会选择离开。(2)与老一代从业人员相比,新生代从业人员更加渴望得到“尊重与平等”,但他们的心理平衡度比较差,难以接受“被歧视”。很多餐饮企业的管理者受到了一些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下属员工或多或少的带着“雇仆”的思想,动不动就训斥员工,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3)大多数餐饮企业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做到“任人唯贤”,对员工“只讲企业发展,不讲员工发展”,“只讲最大化地使用人的价值,却不提供充电的机会”,诸如此类, 难以让员工更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潜能。(4)由于一些餐饮企业的客源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在淡季时,一些企业会有一些“减员”举措,这使员工“人心惶惶”,这也是造成人员外流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对策
餐饮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员工为顾客提供,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的背景下,顾客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与时俱进,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精细。而做为企业后备力量的员工或准员工已呈现日趋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如何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境,需要餐饮企业经营者改变观念,革新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将转变为:不是多招人、用多人,而是招对人、用好人,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留住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招对人。餐饮企业要改变过时的用人理念和做法,改变招人的标准和方式。以前餐饮企业在招人时较看重年龄、形象、学历、从业经验等,现在招聘员工时需要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态度、兴趣、沟通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与职业素养。可以通过询问、面试、查看个人资料等进行考查 ,也可以使用专业的人才能力、性格、职业倾向等测试工具对应应聘者进行测试,以期在招聘环节“招对人”,减少后期反复招聘而带来的成本、费用。
(二)多渠道、多方式进行人员招聘。在信息化的今天,餐饮企业招募人员的渠道和方式更多、更灵活。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内部选拔或晋升;2、内部换岗;3、现有员工推荐;4、校园招聘;5、第三方机构外包;6、节前雇佣在校学生;7、给服务员学历补助;8、掌握应急名单:对曾经来求过职的、从酒店离职的及其他酒店的员工建立档案,以便应急。
(三)留对人。在餐饮企业中人才可以分为为四种:“人财”,即能力强、心态好的人,这种人在市场上很吃香;“人材”,即不一定有很好的技能,但是心态好并且愿意学习的人,这种人值得培养;“人才”,有一定的技能,但是心态不太好的人,这样的人一般企业不愿意接受;“人裁”,既没有技能,又没有好的心态的人,这种人企业是不愿意重用的。对于不同的“人才”,企业需要通过试用、考查 、培养、考核后决定其去留。在人工成本偏高的今天,留下不合适的人其实就是在提高成本、降低收益。
(四)多种策略留住人才。
1、要多关心员工、提供发展空间,用空间留人。
日本管理学专家坂本光司提出,经营公司就是为了履行“对五个人的使命与责任”。其中一个使命就是“使员工和员工家人幸福”。企业只有真正关注员工,才会想法设法关心员工,为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创建良好的工作团体与工作氛围,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员工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在为自己着想,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职场幸福感,让员工感觉到职场中的幸福,时时刻刻关爱自己的员工,这样企业才能够留住人。
2、重视员工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
酒店就像员工的家,酒店管理者要设身处地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稳定员工队伍。改善员工的食宿环境条件,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保障。可定期组织开展适合青年人特点的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让员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身心得到放松,陶冶思想情操。针对员工生日、生病、女员工特殊时期等情况给予特别关注与帮助。
3、开展有效的薪酬设计与管理
灵活运用薪酬制度,具体方法有:(1)采用全面薪酬制度,即将精神方面的激励(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身机会等)融入到传统的以货币为主的薪酬体系中,满足当今员工既重物质激励又重精神鼓励的心理需求。(2)薪酬与绩效挂钩,改变过去单一的薪酬制度,采用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薪酬体系。(3)采用宽带性薪酬结构,减少工资等级,使各种职位等级的工资之间可以交叉,这将有利于引导员工将注意力从职位晋升转移到个人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方面,给予绩效优秀者较大的薪酬上升空间。(4)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设计体系,确定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
4、重视对员工的有效培训、重视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尤其要重视核心员工与一线优秀员工。
“培训就是生产力与效益,也是饭店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实际上,行业研究表明,受过培训的员工队伍更稳定。”做好员工培训计划,针对员工的差异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将培训过的内容强化到员工日常行为当中,有监督、有步骤地执行以达到内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元月_中小企业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探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42-44.
[2]段海峰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12):304.
[3]王付惠.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45-48.
[4]李红.企业人才缺乏的原因及解决方案[J].商场现代化,2008,(12):306.
篇7
但是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根据AC尼尔森《2011赢在中国》的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一线城市居民拥有的可支配收入金额为一万亿元人民币,而二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总可支配收入约为八万亿人民币。同时,因为后者的消费人口是前者的七倍,因此品牌在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广告投入达到一线城市的四倍之多。
但是让品牌担心的是单个市场的消费能力不够强,并且价格更加低廉的本土品牌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他们更为头痛的是,各种假货不断。这使得他们进军三四线城市的计划裹足不前。
不过,一些外资品牌开始做着下沉实验。去年,阿迪达斯将门店开到了县级市—郎溪县、屏南县、红河县等等,其中许多城市的人口甚至低于50万。阿迪达斯之所以敢于如此投入,因为它相信:未来2/3的商业增长集中在四线到六线城市。
但是,县级、乡镇城市的情景或许会让他们吓一跳。在那些地方的步行街上,可以看到三家安踏或者特步的门店。除了可口可乐等个别公司之外,很多外企都还没有“走下去”。即使已经进入的国际品牌也会有所失落,它们在货架上所占据的空间与国产品牌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然而,需要坚信的是,那些地方的消费能力会越来越旺盛。在那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人口回流的现象。由于政策原因,越来越多的离家闯荡的中青年人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在那里,生活成本更低,人脉也更广。而在那里出生的新一代更有着“阔绰”的消费手法,通常可支配资金在2000至5000元不等,因而也更有可能追求相对高端的品牌产品。
真想了解那些市场的消费者的内心,并且赢得他们,企业必须亲自去到那些市场,用自己的眼睛了解他们并且发现机会。
品牌选择的方式
“看见了就相信了”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了解程度比较浅,所以他们认为“到处能看见的牌子”便是好牌子。而这个“到处能看见”是指—遍布城镇的户外广告以及朋友圈子中大部分的选择。
品牌知识粗浅
他们对于国际大牌所倡导的品牌历史和品牌故事并不关心,但是对朋友和家庭圈子中的意见却更加重 视。
对大品牌有需求,会去大城市买衣服
和富裕的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愿意在国外掷重金消费一样,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来到一二线城市时也会不心疼花钱。他们认为,由于有更多的促销,品牌在大城市的价格更加便宜。
对于价格仍然很敏感
小城市的居民最希望的就是“实惠”,他们对于品牌希望有一些设计感,至少能够保证穿在身上是美的,但是价格不要太高。
娱乐消费的商机
三四线城市的文化娱乐形式较为单一,企业和品牌在做营销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点扩大宣传效果。“品牌做营销活动的形式要结合文化娱乐,单纯的试饮等这样的方式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带有表演形式的方式会收效更佳。比如清洁比赛,大篷车走巷串户,二人转形式等都会引起当地消费者的兴趣。”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大中华区资深消费者洞察总监凌云剑告诉《环球企业家》。
另外,在三四线城市中尽管餐饮门店也非常多,价格低廉,但是形式还不够丰富。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聚会仍然选择肯德基、麦当劳进行。而一些能够提供饮料点心、环境上佳的聚会场所会大有潜 力。
怎样获得消费者
一定要去到当地,才能找到适合当地的广告形式
三四线城市的户外广告概念和一线城市不同,品牌可以标新立异。在三四线城市,三轮车是当地居民常常使用的工具,品牌可以对此进行投资使得三轮车成为最佳的移动广告。
而清洁类产品则可以利用当地的垃圾箱。另外,三四线城市的居民热爱广场活动,夜晚,在每个城市的中心广场都会聚集许多人群跳舞、聊天等。因此,能够充分利用广场的LED屏幕变得非常重要。
诸如此类的有效的广告形式,不亲自去当地的城市考察是无法获知的。
可使用人海战术
三四线城市更加注重朋友圈子的影响。品牌可以雇佣本地舆论领导者作为代言人,而发现这些人确实也需要时间和人力。但是一旦找到这样的核心人物,他们在现实的朋友圈子以及网络传播中精准的到达率却是不可估量的。
可以为三四线城市设立低价子品牌
宝洁公司曾经为了赢得三四线城市市场而推出了低价的帮宝适和飘柔的系列产品,获得了比较好的市场效果。“服装公司也可以推出类似的政策。为三四线城市推出低价产品线,并且只在三四线城市区域进行销售。”凌云剑说。
需要彻底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相比一线城市的快速生活,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更加热爱慢生活。可以开发一些能够增添生活乐趣的家用产品。
另外,和一二线城市有着明显不同的是,三四线城市的网吧生意仍然很兴旺,年轻人乐意去网吧,因为那里网速更快,并且更具有气氛。在那些城市,有一些连锁经营的网吧品牌,他们本身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广告媒介。这些网吧中电脑的首页设置等都将是品牌投放广告的好地方。
篇8
中移动原董事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微信代替的是短信和语音。随着中国进入4G时代,数据业务替代话音成为无法转移的新趋势,从“话音时代”进入“数据时代”,运营商必须转型。
对苹果而言,此案更多地关乎专利,而非赢得赔偿金,创新以及为发明产品而投入的艰辛所体现的价值无法用价格衡量。
美国一家联邦法院11月21日结束了对韩国三星电子公司支付美国苹果公司专利侵权赔偿金金额的复审,裁定三星向苹果赔偿近2.9亿美元。两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行业巨头旷日持久的专利大战暂告段落,苹果占据上风。
暂不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暂不参加国家队集训、不代表国家队参加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
奥运会游泳冠军孙杨“无证驾驶”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为此前其在北京现代广告中出现了亲自驾车的镜头,北京现代也因此受到牵连。针对媒体及大众的质疑,北京现代通过新浪汽车声明称:北京现代与孙杨的代言合同今年9月已到期,孙杨已不再是全新胜达的形象代言人;6日上午,中国游泳管理中心和中国游泳队通报了对孙杨的处分决定,处分包括暂不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
我不想让我的名字和任何品牌联系在一起,我可不想被品牌“附体”,出卖自己是件很可耻的事情。
有消息称雅诗兰黛、欧莱雅和迪奥三家化妆品巨头开价1000万英镑抢已经当妈发福的阿黛尔做代言人,欧莱雅本以为1200万英镑的开价就要打动阿黛尔的心,结果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拒绝,原因则是她反对靠“出卖”自己赚钱的行为。
手机产品趋于同质化时,庚Phone的产生,为用户服务的定制开启了一扇极具价值的门,提供了更直接的载体。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2日下午,此前在网上热传的韩庚定制手机——庚Phone,终于在科技圈和娱乐圈的媒体,以及韩庚的粉丝“庚饭”们的面前亮相。这款手机就像其“庚Phone 不跟风”的广告语一样,使用了一种“不跟风”的明星效应作为卖点。
其实明星专属手机这也不是头一次,早在今年4月,摇滚教父崔健就推出了国内首款明星定制手机“蓝色骨头”。之后水木年华、芙蓉姐姐也分别与百分之百公司和青橙携手推出“100+水木年华”和“女神”手机。据传言,卖得最好的其实是芙蓉姐姐这款。
品牌动态
星巴克赔偿卡夫“昂贵分手费”
1998年,星巴克与食品巨头卡夫公司签订了销售合约,星巴克利用卡夫的渠道,在全球各大超市、卖场和杂货店出售各类袋装咖啡制品。近年来,星巴克却对这种合作模式日益不满。并于2010年单方面宣布终止与卡夫的合约,收回权、将销售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持续了三年的纠纷终在11月画上句号。由美仲裁官宣布,星巴克因单方面终止与卡夫12年的合作,将向对方支付27.6亿美元的违约赔偿金。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广告招标底价1.5亿
湖南卫视相关负责人处透露,《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冠名底价1.5亿元人民币起,而不是此前业内盛传的2.52亿天价。电视节目研究专家刘牧表示,在优质电视节目稀缺的当下,对于《爸爸去哪儿》这个可以与去年《中国好声音》相媲美的“现象级”节目,1.5亿元的冠名费起价并不算高。
娃哈哈跨界宜昌造城
11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现身宜昌,宣布娃哈哈宜昌购物广场正式动工。该项目由10万平方米商业购物中心、1栋超高层五星级酒店、6栋甲级写字楼和18栋高层住宅组成,是一个集酒店、餐饮、购物、商务、休闲、住宅等众多项目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全部工程预计2016年10月完工。
业内人士认为,娃欧商场(WAOW PLAZA)的开业标志着娃哈哈迈开进军商贸零售业的第一步,而投资50亿元宜昌造城,则意味着娃哈哈已经“变身”成为一家商业地产开发商。“利用自身优势低价拿地,先卖住宅为后续商业运营筹集资金,这样的模式显然比单纯做购物中心靠谱。”
小米路由器正式
11月20日消息,小米智能设备家族又添一员,正式“新玩具”小米路由器。继智能手机、手表及电视之后,智能路由器正成为互联网公司新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试点。截至目前,极路由等以路由器为着眼点的创业公司纷纷涌现。此外来自多方消息显示,小米、百度、360、盛大等互联网巨头都将陆续智能无线路由器产品。
有评论认为,路由器可以在登录时向用户推荐网址和商品,甚至绕过其他智能终端直接提供应用商店下载服务。企业扎堆智能路由器的目的在于抢占互联网的底层入口,并诱导网民进入各个更有商业价值的入口,比如浏览器、搜索引擎等,最终带来的商业价值会远远超过路由器本身的价值。
数字
中产阶级力量消费趋势
根据实力传播最新的《中国中产阶级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城市中产阶级人数达1.25亿,2020年将增长到3.56亿,占总人口的近70%。定义中产阶级不只是看其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尤其是对某些特定产品类别的消费意愿。
例如,一年内,中产阶级人群可消费27亿杯咖啡,奢侈品手表490亿元,旅游费用3000亿元,汽车510万辆等中高端品类产品。他们也更注重休闲活动,如和朋友、家人的社交,看电影、自驾游等。
从新兴中产阶级的媒介消费行为来说,他们的互联网媒体偏好指数比大众高34%。对这个群体而言,数字媒体到达率基本与电视到达率持平,他们在数字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多于电视。新兴中产阶级主要在线浏览电影和电视剧等娱乐节目;他们最爱欧美电影,其次是香港和台湾电影;在线视频浏览,午间高于电视,晚间晚于电视,并且23%有智能手机的新兴中产阶级用手机观看视频。
但是媒体消费时长却和广告支出份额不平衡。网络占新兴中产阶级全部媒体消费时长的45%,但其广告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6%;在线视频占全部媒体消费时长的10%,但其广告支出仅占支出总额的1.5%。
图表
中国人偏爱消费外国品牌
中国消费者喜欢外国商品。不论是汽车、电视、手机、服装、运动鞋、化妆品抑或是尿布,调查结果都是外国品牌占优势。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的雷小山(Shaun Rein)表示,中国民众相信外国品牌不会偷工减料,而且与本土品牌相比有更加深厚的品牌传统。
在2013年中国人消费的品牌占比图中,标记为橘黄色的中国本土品牌在电子和服装两个领域还稍有市场,而在汽车领域则完全没有本土品牌的身影。
#开发粉丝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用户透过微博关注自己喜爱的明星、美食、娱乐、时事等,成为他们的粉丝。因而伴随着微博商业化的发展,企业为更好地挖掘微博用户的营销价值,增强其与用户之间粘性,粉丝经济逐渐被重视,各家纷纷各出奇招,试图把更多媒体用户化身为企业的粉丝,挖掘这些粉丝的经济效益。
@雷祖波(商界新媒体事业部新闻中心资深编辑)
如何利用粉丝经济,由用户出发,定制出用户需求的产品,从而形成品牌的唯一性和专属性。
@黄刚-物流与供应链(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理事、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总经理)
【未来的商业:社交圈=商圈】你可以漠视,但事实已发生,2013年在移动互联催生下营销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顾客从单一产品需求转向生活体验,从大众消费转向精众消费,抓住顾客碎片化时间成为营销核心??营销趋势已走向社交营销,即粉丝经济,价值在于人群细分,未来谁掌握了细分领域人脉圈子,谁就掌握了这个市场。
@尚道微营销(深圳尚道微营销有限公司)
【粉丝就是生产力】传统媒体与新浪微博合作推出了#杂志订阅季#,传统媒体只要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用心打造自己的品牌,照样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粉丝经济。
@SocialBeta(SocialBeta社会化商业网官方微博)
从营销理念的发展趋势来看,关系营销是最大的趋势,而目前流行的粉丝经济,捐赠和打赏正代表营销的发展方向,营销就是传播,传播就是营销,核心任务就是建立关系,这个关键不是产品销售前后的发微信发微博,而是从产品开始设计就开始互动,让客户融入到产品生命的整个过程。
@龚文祥(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现有粉丝的运营,新增粉丝的推广完全不用考虑了,运营好现有的20万粉丝已经足够(这也是大多数微博主面对的问题):1、互动手段:加强现有粉丝间互动:如互粉等活动;2、互助手段:如中介交易服务;3、利益手段:送实在东西给粉丝;多做活动。还有哪些运营现有粉丝的手段?
篇9
关键词:百货业;营销;转型;挑战
一、形势严峻
近日,一则关于万达百货大规模关店的消息,让原本就不太景气的百货零售业再受重创。从星巴克国贸店的退出,到曾经辉煌的钱柜、麦乐迪多家门店歇业;从李宁、波司登、百丽等服装鞋履厂商的关店潮,到标杆级万达百货、乐天玛特、华堂商场部分店面的关闭,传统百货业正不断传出负面的声音。
据联商网最新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关闭百货业态26家,其中,万达百货关闭10家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玛莎百货、天虹商场等,一时间“关店潮”迅速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百货业的“关店潮”绝非偶然现象。近年来,传统百货业的低迷是不争的事实。截至2015年4月份,华堂商场在北京一年内关店四家,此外成都、武汉、上海、山东等地出现了百货商场频繁关店的现象。不仅百货,2013年以来,传统超市也出现了关店潮,仅2015年上半年,大型超市中世纪联华关闭2家,家乐福关闭3家等等。
无独有偶,此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日本经济新闻》汇总的日本便利店调查报告显示出一种现象,日本便利店的销售额超过百货商场,并有进一步垄断加剧的趋势。2014年度日本便利店的国内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了10万亿日元,从销售渠道来看,便利店已经远超百货商场和药妆店6万亿日元的规模,仅次于超市的18万亿日元规模。日本国内的便利店门店总数达到5.6万家左右,同比增长5.3%。
二、缘何落寞?
究竟我们的传统百货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面临如此困境?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定位不准,方向不明
“招商不利”是个问题,万达百货最初叫做万千百货,招商定位不清晰,招到的都是一些三线品牌,消费者走进店内很难有购物欲望,之后的确有所改善,但是并不容易做到彻底改观,这来自赢商网2015年7月23日对万达方面的某些知情人士所做的采访。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今传统百货业在具体经营上,对消费者和自身定位的不准,是频频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乐天玛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来自于韩国的零售品牌是韩国乐天集团下属专门经营大型超市的子公司,自2008年进驻中国市场以来门店数量已达到100多家。相对走高端路线的TESCO以及走大众路线的大润发、沃尔玛,韩国、东南亚的大卖场如易初莲花、正大走的是中低端路线。乐天玛特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卖场,甚至还不如本土一些区域企业。
据报道,乐天玛特在青岛南区的门店,处于当地的繁华商圈,面临的消费群体多是中高端,但其商品以及服务却是中低端路线,错误的市场定位自然消费者不愿买账。乐天的卖场布局强迫消费者按照其动线走,如卖场的一些商品堆头挡住了推车路线,顾客使用推车无法直进直出。知情人士表示,乐天玛特在全国门店的动线设计布局基本一致,商品堆头左一堆右一堆,卖场空间显得狭小,让消费者感觉很别扭。
在消费商品的定位上,乐天玛特希望借自身独特的供应链供应韩国商品,但实际上韩国潮流服饰、化妆品的吸引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受国内消费者追捧,这从易买得的失意就能得出结论。时下跨境电商的发展,购买韩货根本不用出门,对主打韩货的乐天玛特而言也就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了。如今乐天玛特的商品并不像他们当初进来时所说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韩国进口商品,商品同质化很严重,价格也不具备竞争力,乐天玛特从韩国引进到其超市的品牌老百姓对其的认知度并不高。事先的战略方向有误,定位不准,这些都是导致乐天玛特,乃至其他大型的传统百货难以在激烈的商战中有所作为的导火索。
2.专卖争夺,电商袭掠
除去自身经营问题外,外部市场的剧烈变化是导致传统百货艰难生存的一大诱因。“传统百货销售严重下滑,业务逐渐向电商倾斜,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消失的行业。”中投高级顾问刘建修在就阿里巴巴晋级银泰商业最大股东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这一席话值得玩味;而在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时,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谈及万达集团未来十年规划时表示,金融、文化、电商会成为万达未来的支柱产业。这传递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息,万达集团即将进行转型。而结合随之而来万达百货的大面积“关店潮”,不难看出,电子商务和专业店面的兴起,已经严重挤压了传统百货的生存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先了解传统百货和专卖店面,电子商务之间的“恩怨情仇”,来进一步明晰此问题:
世界第一家百货店TheBon Marche于1852年在巴黎开业,中国第一家百货店先施百货于1917年在上海开业,都是以货品齐全、价格公开、开放式营业等一时引行业发展之潮流,随着连锁百货的兴起,百货业的通路效应更使各路厂商纷纷归附,以至于百货业后来被定义为除了房子和汽车之外无所不卖的场所。由此可知百货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在于百货业自身的通路品牌效应,这一效应能够为商场内的厂商品牌带来顾客和销售额,无论是传统百货的自采自营、当今百货的供应商制,还是西方百货的买手制。
然而,百货企业携通路营销之强势,收取场租、分享厂商流水之外,还经常性拖延账期,甚至以此作为扩张业务的融资手段,厂商常常敢怒不敢言。随着厂商品牌的逐步成长和强大,为反抗百货企业的压榨,厂商品牌专卖店逐步兴起。与此同时,竞争使零售业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百货业中以品类划分的专业商场获取了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专业化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聚客能力,提升了专业商场的市场竞争力,给这些专业商场脱离百货企业成为独立的通路品牌创造了条件,引发了诸如电器、家居、洗化、药妆、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各类专业店的兴起。这些专业店脱离百货业的竞相发展带走了依附于百货业通路的厂商资源,而厂商品牌的逐步强大带来的专卖店的兴起,又使得一部分优秀厂商品牌摆脱了百货业的“压榨”。
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越趋发达和成熟,这就使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携全天候、低成本、全覆盖优势,随着线下配送、在线支付问题的解决而突飞猛进,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品类上形成了对零售业传统通路尤其是百货业的强烈挑战。电子商务的版图仍在继续快速扩展,零售业已纷纷触网,百货业迎战电商抑或百货业电商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
由此可见,在专卖店的不断压迫之下,又面临专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百货业的式微难以避免。
3.业务单一,难跟潮流
相对起国外多元化的购物中心,我们当前的传统百货业务单一,跟不上世界的潮流。观察现今美国和欧洲的百货业,你会发现,独立的百货店已经不多见,传统的百货店已经逐渐演化为购物中心,包括多种业态。美国城市形态的郊区化发展,造就了集合各种零售、餐饮、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消费目的地的购物中心。而美式郊区型购物中心相对低廉的租金、“店中店”、厂商独立收银替代百货公司占用厂商账款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厂商品牌,蓬勃兴起的厂商品牌专卖店化也助推了购物中心的成长。
购物中心具备了多业态综合发展的模 式,顺应了消费者时间价值不断提升带来的一站式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并演变出综合了办公、住宅、酒店、商场、外铺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在将各业态专业店和厂商品牌纳入购物中心的同时,百货店业往往被购物中心反过来吸纳为其中的主力店之一,百货店在与购物中心内其他专业店分享客流并激烈竞争中,商品品类和品牌不断减少、营业面积不断减少,演进为购物中心的专业店之――专业百货或主题百货。
这种“百货业购物中心化”的趋势,正逐渐在我国各城市普及,相比之下,业务单一的传统百货只能艰难地在夹缝中求生存。
三、未来展望
尽管从今年席卷全国的“关店潮”可以看出,无论是自身经营的问题,或者是外部市场的变化,抑或是多元业务的趋势,百货业的式微实为必然。但可以肯定的是,百货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就此灭亡。因为,百货业不死的理由在于,只要当厂商品牌还未强大到可以独立开设专卖店,而需要百货店这一通路品牌给自己带来客人、带来销售额时,百货业也就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篇10
我们培养的营养师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和食品检验的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公关营养师是应社会、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指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取得从业资格,从事营养咨询、营养测评、营养指导、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宣教传播、营养管理和营养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特殊职业者,构成一个劳动和保障部新的,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型行业。
一、国际上和我国公共营养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收入大幅升高,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由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的阶段,是居民膳食结构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是许多营养性疾病的高发阶段。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总收入18万个亿,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卫生系统报告中指出,在2005年中国老百姓看病花费1.2万亿元,占国民收入的7%,其中8000亿元是不应该花销的,这是什么概念呢?长江三峡15年总投资2000个亿,南水北调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50年总投资5000个亿,而我们国民一年不该花掉的看病花费就达8000亿,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情况,说明国民在看病花费上的巨大花费。官方最新公布的文件披露,全国每年大约有一千万的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一场大病回到解放前。决定我们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占10%,家族遗传因素占15%,医疗卫生占8%,环境气候占7%,60%的因素属于自己。全国5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况,机关和高级知识人员亚健康人员达到了85%,这和我国人民历来不重视平时生活的营养调节,不了解营养方面的知识,不知道营养和食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不重视健康,没有以营养调节身体、减少疾病产生的相关知识,而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治病和养病上有关。
我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大国,现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近1亿6000万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约260多万人。每天7000人死亡,每12秒死一人,而且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我国“九五”公关研究发现,每投入1元钱的资金进行综合防治,可以节约心脑血管病治疗费8.59元及100元的抢救费。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4亿人,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约为400万人,中国每年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直接费用约188亿元人民币,约占总中国卫生费用的4%,18岁以上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逐渐呈年轻化。
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布的从1988到2002年四次的测定,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我国国民平均身高降低了3厘米,平均体重增加了3公斤,韩国平均身高173.3厘米,日本171.7厘米。地球人寿命平均70岁,我们没有达到平均数,日本女性平均年龄是86岁,男性平均年龄83岁,100岁以上的老人5000多人,他们80多岁还能到我们国家旅游。我国统计局数字,我国人均寿命1950年是35岁,1960年是57岁,最近是67.8岁,最近一次测定是69岁,按几次数字我国与日本相比差近20年,这就反映出一个问题,大部分人不重视健康,缺乏相关的营养养生、营养调节方面的知识。
发达国家相当重视营养方面的问题,营养师数量是医生的2.4倍,日本政府在二战后为了改善人民体质,特别重视营养立法,从1947年开始,先后制定了《学校供餐法》、《营养改善法》、《营养师法》、《食品卫生法》、《学校教育法》、《保健法》、《厨师法》、《学校保健法》,等法律,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修订。如今,日本的国民营养状况普遍提高,平均身高和智力明显改善,被西方誉为“人类体质发展的奇迹”。日本学校就餐人数在300人以上需设营养师,1500人以上需设3位营养师。1亿人口,77多万营养师,平均300人配备一名营养师。现在要求100人必须配备一名营养师,美国在1946年通过了《学校午餐法》,其后《儿童营养法》、相关营养、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法律陆续出台,韩国营养法强制规定每250人就餐人数就必须设置一位营养师。
我国在营养学和食品卫生与安全上起步较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营养健康和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现在营养教育逐渐得到重视,社会营养培训与正规化营养师培训正在开展,我国政府陆续开展营养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1997年,我国营养学会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2006年3月,“两会”期间,改善公众营养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纲要和国家政府职能;2006年4月,《国民营养条例》预案通过;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领域的法律法规,并于2002年颁布了《中国食物成分2002》,给有关机构、专门研究者、普通百姓了解和研究中国食物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于2009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健全了相关法律法规,于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2012年,我国开展了五次全国《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目前正准备将调查工作调整为五年一次,加大调查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目前我国公共营养师和临床营养师严重缺乏,日本营养师的配备为1∶300,韩国营养师的配备为1∶600,美国营养师的配备为1∶4,200,法国营养师的配备为1∶5,000,中国营养师的配备为1∶500,000,按照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需求量在400万个以上。
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开始大量有目的地营养师,2005年9月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出版,2005年5月劳动部召开专家研讨论证会,9月劳动部“公共营养师”等4个新职业颁布,2006年3月劳动部联合卫生部启动职业标准制定工作,5月《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初审8月~11月终审、定稿,同时启动配套大纲、教材的编写工作,正规的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于2007年出版,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配套教材2012年作了修订,加入了更多的技能和标准,更加完善,现在用的教材就是2012的修订版,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分为基础知识培训教材(各级通用)和专业技能培训教材共四本,即公共营养师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各一本。近年相继成立了营养师推广管理办公室,2013年工信部提倡大力推广营养师网络教育,2012年《营养师岗位技能要求》正式颁布,公共营养师和临床营养师的培训工作正在全国蓬勃全面开展。
根据调研显示,目前营养食品卫生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多为初、中级,高级较少,高级多在教育和研究机构,企业和商业少,且多为“半路出家”。这一方面说明大中小学校、机构、企业、商业的公共营养行业对营养与食品卫生认识不够,技术培训、人员培养急需提高,另一方面说明营养与食品卫生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缺乏高端的公共营养和临床营养的人员。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发展急需既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年富力强、敬业乐业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他们要能够熟练运用公共营养和临床营养的相关知识,能够掌握相关技能,能够配合完成全国不久又要开展的第六次营养普查工作,以及日常的营养咨询、教育、指导、调查的工作,适应公共营养和临床营养行业发展的要求。
现状是没有大量的专门的高校和高职院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专门培养专业的公共营养师和临床营养师,只有少量的高校和职业学院和一些培训机构在对一些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学习,存在培训时间短、教材不规范、教师短缺、技能培训不够完善等不足,现在急需有专门的高校和职业学院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专门教材,用正规的教师,用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实践教学培养专门的大量高级公共营养师和临床营养师,满足全国大量的相关的营养咨询、指导、调查、营养评价等工作,为全国第五年一次的营养调查工作做好准备。
二、公共营养师的需求和就业前景
(一)营养师需求与国际接轨
作为劳动和保障部的新职业,公共营养师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每三四百人就可能有一名营养师,我国13亿人口只有3000名营养师,并且基本分布在医院里面,社区、幼儿园、学校等机构很难找到营养师。不仅社区、幼儿园、学校、机关遭遇营养师难求的尴尬,医院、医疗及食品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国内公共营养事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美国营养师很“吃香”,要想获得营养师资格很不容易。但是,一旦有了从业资格,便可拥有和医生一样让人羡慕的高收入和社会地位。公共营养师的就业主要有六个方向,一是为餐饮单位或单位食堂作营养指导,二是为幼儿园、大中小学校作营养指导、评价和营养监督,三是做营养品企业营养顾问或培训师,四是成为美容营养顾问、减肥营养顾问,五是成为超市营养顾问,六是成为私人营养顾问。与美国相比,国内公共营养师就业方向大体一致。由于公共营养师就业方向、就业范围十分宽泛,具体到某一岗位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相应的服务流程,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为了促进公共营养师就业工作的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权威专家,开发了超市、餐饮等6个行业公共营养师岗位特色技能及其服务。
(二)国内公共营养师需求现状
公共营养师的工作内容相当多元化,既要懂得人体医学基础和生理,又要懂得中、西医营养知识,也要懂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工艺,更要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和人体健康的卫生知识,以及营养知识的运用和技能。从就业角度看,公共营养师的需求领域相当广泛,机关、团体、社区、酒店、食品企业、幼儿园、中小学校,大学和企事业单位都有公共营养师岗位需求。
即将出台的《国民营养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社区和100人以上的用餐单位必须配备公共营养师。《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明确规定,1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公共营养师,厨师在公共营养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对食谱的搭配、调理、调整等工作。定时对人员进行营养和膳食的调查和评价,3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营养管理师。目前,如深圳有2.1万家会员餐馆的日接待能力在1000人次以上,需要大量的公共营养师对餐馆进行营养指导和评价,每个超市需求公共营养师5至8名。此外,美容、减肥、食品、私人营养师也将规模化需求公共营养师。因此,保守估计,深圳市需要公共营养师至少30万人。
据人力资源专家介绍,目前北京的营养师月收入平均在3000至8000元间,也有特别优秀的,如在食品企业、企事业单位从事培训师或健康教育讲师工作,月薪可达数万元。由于营养师是经验科学,做得越久收入越高,收入水平与个人能力密切相关。从未来趋势看,营养师的收入有很大的上涨空间。随着公共营养师特色技能岗位的,相关行业都将直接到定点的培训机构和院校招聘公共营养师。国家相关营养法规正式出台以后,许多食品、餐饮单位将会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招聘,公共营养师的薪金也会上涨15%至20%左右。公共营养师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现在全国各省都非常需要有真才实学、有熟练技能的公共营养师。
三、公共营养师的岗位分析
公共营养师的职业等级分为四级,一是四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相当于“公共营养士”),二是三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相当于“助理公共营养师”),三是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相当于“公共营养师”),四是一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相当于“高级公共营养师”),其中四级属于中级,三级、二级、一级属于高级。
公共营养师要求条件很严格,国家明确规定公共营养师的申报条件:
公共营养师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2)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中专毕业证书。(3)经本职业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在本职业连续工作6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5)具有非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6)具有非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公共营养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3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6)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公共营养师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9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6)具有医学或食品及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公共营养师证书的权威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四级/中级,公共营养师三级/高级公共营养师。
公共营养师的工作内容:(1)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2)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3)营养咨询和宣教;(4)食谱设计与营养评价;(5)食品营养设计和评价;(6)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7)营养培训和管理;(8)配合和完成国家的营养调查工作。
公共营养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职业,社会需求量很大。工作岗位很广泛,它的岗位分布主要有:(1)营养咨询公司营养师;(2)营养配餐超市营养师;(3)食品工业营养师;(4)营养项目开发营养师;(5)减肥美容营养师;(6)中小型医院或医务室营养师;(7)营养师事务所;(8)幼儿园、学校营养师;(9)运动健身营养师;(10)大众餐饮营养师;(11)星级酒店营养师;(12)营养食品企业营养师;(13)社区指导和咨询营养师,(14)政府营养普查、调研、指导的工作人员;(15)营养师培训人员和教师及相关营养师考评员。
参考文献:
[1]营养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2.
[2]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2.
[3]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