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20:0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生发展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技能鉴定
中图分类号: C40 文献标识码: A
一、强化学历教育基础性、多层次打造技术人才
(一) 技工院校要巩固阵地勇于开拓创新
技工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现代社会体制的推进,打破了以往的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原高职中专类学校以培养干部为主,以理论为基础的构架已不适应现代市场体制的办学要求,市场大量的技能人才缺口促使它正加快脚步,向技工院校之培养模式靠拢,差异逐渐缩小,且有同质化发展趋势,这样就对技工院校的发展构成了冲击和挑战,面对出现的情况,技工院校一方面要进行资源整合,做大做强,提升办学实力,推进校企合作发展,勇于创新;二要坚持走向高端技能培训的推进,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培训能力;其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规范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扩大技工院校培训层次的范围,加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基础能力的建设。
(二)多层次人才打造以满足公司企业的用人需求
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离不开多层次的技能人才,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技工院校必须要锻造出多批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的技能人才。一方面技工学校要把招来的初中毕业生和一部分失学的社会青年培养成为能胜任企业用工所急需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并选拔一部分做高级工目标培养;另一方面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可培养成为高级工及技师类人才,并引导此类同学接受函授大专及本科学历的教育,通过套读学习期满合格后可以拿到相应的大学文凭,同时应为学生铺平通往普通高校的桥梁,使其提升学历层次,到企业后能文武双全以适应每一项岗位的工作。
(三)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深度勇创技工院校品牌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从技校学生整体情况来看,基础成绩薄弱的同学比例比较大,不爱理论学习者偏多,但实习实训操作课学习兴趣浓厚,因此教育教学改革应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来实施,以理论教学纸上谈兵的模式已不适应现在技校学生,为此,必须加大实习实训训练课时,加大操作技能含量的摄入,学校实习实训一定要贴近企业所需,企业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工种人才,并以此为着力点,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重需要来培养,不能盲目培养企业不需要的工种浪费资源,要把岗位及工种因素作为学校培训学生的目标方向,着重打造专业品牌,强化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创建专业特色。
二、拓展职业培训创灵活多样的新体系
(一)开展岗前培训就业。随着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大批农村富余劳动者到城市寻找工作,与此同时城市招商引资带来的工厂企业也越来越多,对工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工人多从社会上和一些大中专学校招来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学习,技工院校应积极联系企业担当此岗前培训重任,按照企业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课时,实训内容应以企业标准为主导,另外学校应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把企业岗前培训工作扩展充分。
(二)加强企业职工的再培训。企业在职职工的再培训,首先要做好企业领导和所属单位人力人事管理部门协调工作,由于企业生产任务重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凑,所以要利用员工的节假日集中培训,设计订立培训目标、步骤、制定培训计划,要考虑在培训中各种因素及各岗位的结构组成,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要强化训练内容,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企业,提升企员工的技能水平来增强产品质量。
(三)促进城乡发展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宣传“靠技术吃饭用手艺致富、技能强己强家”的理念深入工地和农村,灵活开展技能培训。为不影响工地施工和农民务农,学校培训要认真做好教学课件,带上投影器材和实训设备到施工现场、村镇利用晚上空余时间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及工棚村镇企业设施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明确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种和专业,并深入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开展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用工动向,积极组织农民工定点培训来解决企业技能劳动力紧缺和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促进市场化条件下就业指导平台的服务功能
(一)加强职业指导课的作用来影响学生的就业择业观
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学生在选择就业面临问题时有效的指针,现行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而技工院校除此之外还实行了“包分配”的承诺,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又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不愁分配找不到工作,学生的就业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就业指导课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得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时就业的技巧这个是很重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就是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后才能作出相应的选择,并要调整好就业心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就业单位和岗位。
(二)多措并举强化岗前培训实现自我提升促进就业
建立强化岗前培训机制,学校要按照各专业组织不同形势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会,要根据签约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其采取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类进行培训。例如《厂情介绍》、《厂规厂纪》、《职业道德》、《人际关系》、《薪资福利保险政策》等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当前企业的详细状况,针对自己的就业作出正确的判断。另外联系现已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利用休息时间回学校,讲述自己在企业接人处事的工作经历及就业体会,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三)丰富校企“订单式”培训就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即校企合作式教育,是一种新的培训即就业方式,它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缺岗工种的实际情况,联系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计划,要求学校按照此目标进行定向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考核符合一定的技能水平后,再输送到企业直接上岗,这样就做到了教育与企业垂直对接工学相互交替的培训模式,满足了用人单位到岗就能顶岗的需求。短时间内就能胜任在岗工作,实现了企业受益、学生受益的双赢局面。教育方式的创新拓展了就业,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结束语:
总之,技师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是落实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它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国家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升到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具体举措,全方位鼓励和支持技工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作为专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应加快发展与时俱进,把创品牌、名牌、重点专业作为学校前进的重要指导思想。多措并举内涵发展,积极构建“四位一体”多元化办学的新模式,为民族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培养更多地一流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做好膳食管理工作:为了给孩子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膳食,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对每周的带量食谱先进行计算调整,然后再做给孩子吃,使之更符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定期召开膳食委员会,继续邀请家长顾问来园参加膳食委员会,对班级膳食信息反馈表反馈的信息及时讨论并调整。继续向新生发放幼儿家庭膳食情况反馈表。即时在网上公布每周幼儿膳食,认真听取家长对膳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好膳食使幼儿园的饭菜更合孩子的味口,更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每天幼儿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是参加晨检,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保健医生,保健医生要充分利用晨检对幼儿进行身体健康检查行为礼貌教育和心理情绪的观察和安抚,让幼儿每天来有愉快的开始。定期组织幼儿和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二月份为全园幼儿测身高体重为中大班幼儿测视力。三月份协助市妇幼保健院为入园幼儿体检,4月份为全园教职工体检和女教职工妇检,5月份协助市妇幼保健园为全园幼儿测查视功能,6月份为全园幼儿测量身高体重并对每个幼儿的增长情况进行评价。做好每日的喂药、巡班工作,做好生病和外伤幼儿的应激处理,做好各种表格的统计登记。
做好幼儿体格锻炼的测查工作:按市妇保健要求,对班级体育锻炼活动进行测查评价,指导名体育教师组织好幼儿进行体能活动,使幼儿体育锻炼的强度和密度更合理,更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附:每月工作重点:
2月:1、做好全园卫生消毒迎接幼儿入园
2、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3、组织新生入园体检,为全园幼儿测身高体重
4、加强晨检、消毒预防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
3月:1、为大、中班幼儿测查视力
2、协助市妇幼保健院为全园幼儿体检。
3、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观摩。
4月:1、协助保健院为幼儿护齿
2、做好幼儿疾病的统计和矫治工作
5月:协助保健院为大、中班幼儿测查视功能
6月:1、为全园幼儿测查身高体重,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情况
2、保育员观摩学习(内容待定)
7月:1、保育员读书笔记、学期计划评比
2、整理保健资料
篇3
关键词 复合型 公共卫生 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4-0005-05
Reseach and pract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ertical compound public heath teaching base
ZHOU Hao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ABSREACT Vertical compound public health teaching base is a platform integrated with medical colleges, public health agencie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Through multilateral sharing resources, it achieves new community healt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development.The base broke through the original single student internship structure and made the ‘Five in One’ running mode, including new public health practice teaching, primary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in public health,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family physician system, improving the research of community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primary personnel training of public health. For the area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t will promote and deepen the strong leading and radiation effect.
KEY WORDS compound; public health; teaching base
纵向复合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是指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相关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建立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科研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的资源共享教学平台。合作各方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合作、培训、文化等环节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达成合作协议,进而互相渗透,最终建立起为以人才培养服务为目的,能使各方获益的可持续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上海市教委直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负上海市社区乡村医生、学校保健教师等专业的培养任务。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检验与评价、卫生防病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为嘉定区乃至上海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紧密型的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将成为上海市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相关科研项目研究的一个紧密结合的平台,对促进区域公共卫生发展、医学教育发展和新一轮医改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迫切性
1.1 新医改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大批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因此,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使广大群众不出乡村社区就能够就近得到比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1.2 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缺乏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有所上升,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人才仍然十分匮乏,整体素质亟待提高[2],乡村两级公共卫生队伍的建设是制约和影响农村卫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到2011年底,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分中心有24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70家,村卫生室1 476家,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体系[3]。按照标准,每个自然村设立一个村卫生室,每万人口要配备2?3名全科医生,由于历史原因原来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无论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达到标准。
1.3 传统医学模式根深蒂固
社区乡村医生的基本要求是工作团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型的实用专业人员。
目前乡村医生作为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缺乏现场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组织管理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也比较弱。往往重治疗而轻预防,人文关怀不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厚基础、宽人文、宽专业、高能力应成为衡量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标准,新时期公共卫生人才必须拓展知识领域,强化社会心理层面的培养。
2 复合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的宗旨和意义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充分利用双方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资源整合,在公共卫生教学、现场实践项目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现场实践和带教资源,结合日常防控工作支持学生现场实践和科研;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和教学技术支持,尝试共同开展公共卫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申报国家、省、市课题并解决公共卫生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问题,为公共卫生实践教学提供经验。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的宗旨,是改变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人才。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对于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其不仅是促成医学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一步,更重要的是医学院校教师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参与教学的双向人才互动[6],做到医学院校和政府、卫生机构在工作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因此上海医药高等学校与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教学基地建设符合社区应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3 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3.1 初期目标
在建设初期的第一阶段,实现社区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实训培养。初步探索现场实践教学合作模式,提高学校与疾控中心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带教水平。通过教学基地的基础建设和师资人才培养,初步形成符合社区应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训体系。
在第二阶段中,形成新型的公共卫生实训模式。建立公共卫生科研与公共卫生教学科研项目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教学基地在各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建立起以人才培养服务为目的,能使双方获益的可持续紧密型合作关系。
3.2 中期目标
完成公共卫生实践训练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此平台上引领和带动区域内农村型、产业型、学校型、城市型等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本实现把基地作为创新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公共卫生适宜技术下沉、促进社区家庭医生体制发展、提高社区基层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和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载体。
3.3 远期目标
经过几年的建设,公共卫生教学基地成为乡村医生为主的公共卫生实用性人才培养与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成为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和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领域的一面旗帜。
4 实践教学基地的结构
4.1 行政结构
以公共卫生教学基地为核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上级教学分管单位,负责基地教学管理,并下拨基地建设经费和经常性教学经费;嘉定区政府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基地的行政管理,并根据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下拨的经费数额,从政府财政中同等配套下拨教学经费;教学基地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接受上级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实施公共卫生的相关教学任务,完成相应职能;下属公共卫生教学分基地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关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接受基地管理,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4.2 教学管理体系结构
4.2.1 教学委员会
教学工作委员会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嘉定区政府、教学基地的专家组成,是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基地工作和管理进行指导、评议和决策的组织机构。
4.2.2 教学基地
教学基地设主任和副主任,由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担任基地主任,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副校长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分别担任基地副主任。负责制定上级指定的教学计划,并调配资源进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实施。
教学管理办公室组织制定和实施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检查督促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负责教师的业务考核,业务培训计划;负责每学期开课计划的审查,制订课程表、考核日程表,负责教室的管理和调度,编排教学日历;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负责查处教学质量事故。
各专业教研室有慢病、防疫消毒、性病结核、病媒寄防、健康教育、免疫规划、环境疾病防治、学校卫生、微检和理化10个教研室,各教研室设主任1名,教学干事1名,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纵向教学管理延伸到教学分基地的专业条线。
4.2.3 教学分基地
教学分基地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分基地主任,基地的教学分管主任担任分基地副主任,下设教学办公室,该办公室主任和教学干事负责执行基地下发的教学工作任务,在基地专业教研室的指导下,督促相关执行人员完成教学任务。
5 教学基地建设的资源优化和利用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多元的资源配置和优化是基础性力量。
5.1 多元资源的来源
在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资源有来自于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的管理资源,包括乡村医生的培养、教学计划、教材、师资、学生、教学经费等;来自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资源,包括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经费等;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区域公共卫生管理资源,包括预防医学业务研究、指导、国家实验室检测等;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资源,包括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力资源、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等。这些资源都具有独立和稀缺的属性。
经过在教学基地建设的平台管理,把这些资源通过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并带动区域公共卫生发展的机制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获取最佳的乡村医生培养和社区公共卫生发展的效益。
5.2 优化资源配置
5.2.1 医学高校与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的共识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定区政府签订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共同建设协议,建立合作框架,共同管理和投入建设经费,依托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把教学基地建设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和带教的基地,逐步向社区基层进行辐射,紧密配合医改,带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促进区域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做到市郊一流,上海一流,乃至全国一流。
5.2.2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在教学基地框架中的整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区域性的公共卫生机构,拥有资源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检测技术和能力,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和能力,环境卫生监测检验与评价技术和能力,卫生防病信息管理技术和能力,健康教育与促进技术和能力、预防医学应用研究,指导与服务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乡镇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拥有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服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诊治、管理、院前急救、妇幼保健、理疗康复、老年保健、临终关怀、健康教育咨询的技术和能力。
以上区域公共卫生机构均具备区域内的公共卫生相关资源协调功能,向上,依靠上级政府、上级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调资源;向下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资源;并且具备区域内横向协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公共卫生相关资源得到了教学体系的规范和整合,使得公共卫生的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规范下取得在内容、方法、技术理念等方面的规范,在带教医学生进行预防医学实践的同时,带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
5.2.3 教学基地建设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共赢
项目建设基地以项目为载体,确保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强力支撑。这些项目主要包括1+N导师制、农村社区乳腺保健推广、企业职业卫生服务体系调查、农村社区糖调节受损状况与干预、农村社区职业卫生调查、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农村社区手足口病综合防控模式探索、农村社区心脑血管疾病趋势分析、社区公共场所重要病媒生物与病原体关系研究、农村中小学病媒生物健康教育模式等系列项目。
人才培养 在公共卫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7]。为了探索一条有效培养教师的途径,教学基地制定了《教学基地教师选拔、培养、考核暂行办法》,鼓励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参与部分课程教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安排合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选派符合要求的人员参加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卫生法学、预防医学等公共卫生学科的课程教学。
1+N导师制 由一名导师带教多名专业人员,以项目为抓手,从项目开展、科研指导、成果结题,实行一体化、全程捆绑式教学。教学基地管理层对实施导师制的团队进行全程管理和督导。目前,导师制团队由六名导师和十八名学员组成,一共有六个团队,分别是公共卫生管理、社区健康教育、社区慢病、社区职业卫生、社区病媒生物和社区传染病控制,目前已经完成1年的带教,公开二十余篇。
学科建设 根据嘉定区的区域和卫生资源特点,对社区基层的病媒生物学科作为三年发展的重点学科,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为第一层次,而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学术交流为第二层次。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体系,由此决定了学科的建设规模、发展实力和影响力。
社区卫生发展 在农村型社区,建设了华亭教学分基地;在产业型社区,建设了安亭教学分基地;以及选择较规范的农村中小学作为学校型社区进行项目实施与建设,取得教学与卫生服务的双重示范引领作用。
6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展望
由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嘉定区政府、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多类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投入和协调资源,经过一年的实践,已经初见成效。今后将就各个不同类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来建设具有专业细分特色的,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特点的公共卫生教学分基地,形成在各种不同社区环境、不同人群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具有特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8]。
嘉定在全国率先开展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与乡村医生培养相结合,推出“3+2”培养模式,让已有1年工作经历的年轻村医进入上海市确立的规范化全科医师培训,在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平台上,经过“3+2”培训的“科班医生”走上“乡村医生”岗位,将使嘉定区149个农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彻底脱胎换骨,乡村医生队伍将由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的“科班医生”所取代。展示了今后社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培养实用型农村社区基层卫生人才上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所投入的资源将更优化,产生较高的培养效益,学生培养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将有更高的飞跃。尤其是行业带教师资的柔性增加,拓宽了公共卫生实训教学领域的师资建设,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力度[9]。
嘉定区政府在促进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带动下,人才培养和社区卫生服务互为依托。纵向复合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具有医学高校、区级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站纵向复合联动的结构特征。公共卫生实践教学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下沉到社区居民家庭,所以医学生经过这个平台训练后,在社会经历、心理历练、社区居民互动等方面都获得了全新的体验,获得了乡村医生的角色定位。在宏观上,表现为患者个体向社会群体转变,单纯医疗向六位一体转变,间断性的服务向全程的健康医疗服务转变,坐堂式服务向互动式转变,由此为进一步筑牢农村基层卫生网底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文军, 张璟, 张春之. 构建预防医学紧密型教学基地的实践与探索[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 33(2): 151-152.
[2] 任光圆, 潘传德. 基于医学生全科医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建设[J]. 全科医学教育, 2007, 10(1): 18-19.
[3] 柴宗盛. 上海规模化推广家庭医生制 效果与最初设计不符[N]. 东方早报, 2012-07-31(3).
[4] 杨六成, 罗勤, 吴洁荣, 等. 社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思考[J]. 现代医院, 2008, 8(5): 130-131.
[5] 郭秀花, 王嵬, 郭爱民, 等. 预防医学专业现场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3(1): 72-74.
[6] 唐小江, 赵娜, 邹飞. 职业卫生教学基地工作之管见[J]. 中国职业医学, 2007, 34(5): 441-442.
[7] 李树平, 段于峰, 邬贤斌, 等.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1, 31(6): 824-825.
[8] 乌建平, 徐伟, 吴建红, 等.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J]. 卫生职业研究, 2008, 26(20): 9-10.
篇4
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礼仪教育是长期培养的过程,教师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随时关注幼儿,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幼儿园礼仪。在楼道悬挂礼仪标语、张贴礼仪图片;在园内设置礼仪板报专栏,提供相关信息;在幼儿园入口处,播放有关问候的歌曲等,从而营造园内的礼仪教育氛围。幼儿园各个班级要根据礼仪课程的主题进行墙面的创设,可以将礼仪三字儿歌布置到墙面上,让孩子时时都能看到,巩固复习幼儿已学习的礼仪教育内容。也可以将幼儿、家长收集的礼仪图片,幼儿在园、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幼儿自己创作的礼仪作品布置在礼仪主题墙面上。
二、走近孩子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走近孩子呢?首先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他的喜、怒、哀、乐、兴趣、才能都表现在各种活动中,那么我们就要在活动中了解幼儿。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内心世界是指孩子的思想感情,思想境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随着环境和生活状态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或发展着,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又丰富,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反思过去,我们的教育总是关注认知因素,关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课程的需要,在教室中创设娃娃家、茶艺区、戏剧表演区、语言区等区域,并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娃娃家,提供小沙发、适合孩子尺寸的桌椅、家具、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服装道具,娃娃等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照顾孩子,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为了让家长熟悉幼儿的礼仪课程进度以及幼儿在园中的行为表现,更好地开展礼仪教育,我们可以在各个班级创设家长园地,在家长园地里开辟礼仪教育专栏,向家长提供一些礼仪教育的文章或相关信息。也可发动家长积极投稿或提供幼儿在家的信息(礼仪的图片或行为照片),吸引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家园共育。
四,善于观察、分析
观察了解孩子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观察了解孩子?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所观察到的是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动作、表情、语言、行为方式等。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如同医生透过外在症状诊断有无疾病,生的是什么病一样,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其实质是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判断时,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方。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运用自如的过程,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地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养成好习惯的重要内容,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我们要用晓之以理的方式引导孩子,动之以情的情景感染法做示范。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
篇5
得知贵院现招聘护士.请原谅我的冒昧自荐!
我是是医科大学年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现己取得护士执业证和资格证.希望找到一家能施展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医院,与您携手共创.希望能给我一次机会!谢谢!
本人学习力强,熟悉护理学知识,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微笑服务为宗旨,有责任感、亲和力、细心、耐心.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信息!
年月向学校新生销售英语周报,业绩居团队第一,学到了销售方面的一些技巧,同时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对吉首市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英语和理科辅导,现都已考入理想中的学校。这体现了我的自立能力。
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三实习,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提升了自己的操作水平,在与各类患者接触过程中,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以微笑服务为宗旨,得到了老师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佳音!
(二则)
“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在实习之前,应该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应树立搞好实习的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打算和希望,在这些打算和希望中,都有共同的一点就是期望,搞好实习,真正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但实习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自己心目中又没有充分的把握,因此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畏难情绪,有的同学担心,面对新的环境,及众多的临床科目,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对于这类同学,则应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好实习任务,因为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不能完成实习的毕竟只是个别同学。有的同学,担心自己在校有些功课没有学好,在实习中将会遇到困难,其实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虽然说,在学校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实习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不是绝对的因素,因为,实习的目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在学校没有学好的功课,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再补上这一课,而且,通过临床实践,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那些知识重要,有许多问题,在课堂上觉得很难理解,通过实习,就觉得很好理解。总之,对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同学来说,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首先树立必胜信心,对于今后能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搞好实习是非常重要的。
端正学习态度。许多同学把端正学习态度,仅仅理解为认真学习,听教员的话,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正确的学习态度不仅包括虚心向教员求学,而且包括如何对待和学习医学这门科学的态度,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病人的态度。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作为一名实习医生应该看到这一点,应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门科学,而且应该看到它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因此,那种把病人当成试验品或看成是自己学习的工具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也是决不允许的!
明确实习目的。前面的章节已经谈到过,实习的目的是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转变的过程。明确了实习的目的,能使自己的实习有的放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作什么。
对可能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实习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困难不仅来自学习方面,而且来自生活方面,以及对环境的适应、与带教及同学关系的处理、医患关系的处理等等。如果实习前把问题和困难考虑充分一些,在实习中一旦遇到这些问题和困难,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实习。
知识准备
第一、医学知识的准备
实际上,在校学习期间,所有的学习科目都是为了实习以及今后工作作医学知识的准备。可以说,在学校所学的每一门课程,对实习和今后的工作都十分重要,由于医学知识涉及的科目繁多,学习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有许多内容将会逐渐生疏,甚至遗忘,而进入临床实习又需要经常应用这些知识,所以有必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温习。面对众多的课程,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温习一遍,显然不现实,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进入实习点之前,将所学的科目浏览一遍,看看自己学过那些内容,那些内容学得较好,那些内容学得不好,针对那些学得不好的内容,重点进行补救,特别要注意对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科目的温习和补救,同时,不要忘记携带学过的所有教材,有了这些教材,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温习,并巩固这些知识。由于进入临床实习,大部分同学将离开学校,奔赴相应的教学医院,有的同学为了“轻装上阵”,而只携带有关临床科目的教材,而将桥梁课程,特别是基础部分的教材“置之高阁”,进入临床后才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其结果直接影响实习效果。
第二、对有关实习守则及职责的学习
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都要发有关实习守则及实习医生工作职责的有关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学习十分重要,许多同学都忽视了这一点,通过对实习守则和职责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明确实习任务,知道自己在临床实习中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第三、临床医疗制度的学习
在校学习期间,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于临床医疗制度的学习相对较少,而这些医疗制度是医院正常运转的法规,系统学习这些制度,对于了解医院运行机制,尽快熟悉实习环境,搞好实习,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将大有裨益。由于学校没有开设有关临床医疗制度的课程,同学们只能通过见习期间通过观察或听教员介绍才对此有所了解,这种了解显然是不系统的,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实习前补上这一课,很有必要。这些临床医疗制度主要有: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门诊接诊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检诊制度、查房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医嘱制度、处方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重危病员抢救制度、临床病历讨论制度等。本书末尾附有有关制度的内容,供同学参考。
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对实习前的准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实习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十分有必要,因此,为了同学们能够搞好实习,尽快地熟悉实习环境,特向同学们提出一下建议:
⒈认真学习实习医生守则和实习医生职责,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并在实习前制订好实习工作计划;
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端正实习态度,树立必胜的信心;
⒊充分考虑分析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对策;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十七大”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卫生强市实施载体和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工作的领导,成立由陈小平副市长为组长的*市人民政府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详见杭政办函〔2009〕175号)。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工作,建立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进一步加强,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反应性明显提高;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市居民人人享有公平、优质、高效的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健康指标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努力使我市成为浙江省首批卫生强市。
四、工作任务
根据《浙江省卫生强市考核标准(试行)》(浙卫发[20*]7号),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1、申报前两年未出现因防控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重大血液安全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
2、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3、市本级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卫生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5%以上。
(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1、全市(包括市本级和所辖县、市,下同)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岁,申报前两年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婴儿死亡率≤9‰。市本级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85%。
2、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口覆盖率≥80%。
3、卫生应急预案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查明率≥85%、及时处置率达100%。
4、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科教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卫生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02人,每千人执业(助理)中医师数≥0.3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1.77人,每千城乡居民拥有社区责任医生数≥0.75人。市本级50%以上卫技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信息化率≥85%。
(三)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1、全市每千人床位数达到控制标准,精神病总床位数达到10-15张/10万人。市本级有独立设置的传染病医院,达到具备收治各种烈性传染病的能力;有独立建制的院前急救机构。
2、市本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及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采供血机构建设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政府按乡镇、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或一定服务人口举办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率≥70%;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80%。
(四)综合保障水平
1、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分年度的卫生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实施计划;制定出台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
2、建立卫生强市、强县、强乡镇(街道)工作考核推进机制,将卫生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综合考核评价。
3、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动态增长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体检、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等各项卫生专项经费足额、及时到位。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10%。
(五)卫生管理水平
1、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健全,依法行政,监管有力。申报前两年内无非法行医刑事案件,无被省级以上主要媒体曝光、经调查核实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卫生行风事件。未发生严重破坏公共医疗秩序的事件。
2、免疫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覆盖率≥95%,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控措施落实,达到规定要求。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率城市≥80%,农村≥60%。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90%,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及动态健康档案建档率≥80%;妇科常见病检查率≥85%。全市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95%;无非法采供血案件发生。就医群众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率≥95%。
各区人民政府要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年*市创建卫生强区县(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杭政函[20*]197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09年*市创建卫生强区县(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杭政函[2009]198号)要求,完成辖区创建工作目标。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工作任务分解表》(见附件)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全面完成创建工作任务。
五、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年9月一2009年3月)
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部署工作任务。
(二)对照检查阶段(2009年4月一5月)
对照《《浙江省卫生强市考核细则(试行)》,收集、汇总、整理有关资料,进行自评。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认真整改。邀请省卫生厅创建办对我市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创建工作开展督导。
(三)整理申报阶段(2009年6月)
各区人民政府要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09年*市创建卫生强区县(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杭政函[2009]198号)要求,在2009年6月15日前完成辖区工作目标,对照卫生强市对辖区的考核指标,整理好台帐资料,将创建工作的自评、总结上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创建工作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开展自评、总结,并于2009年6月15日前将总结材料、自评情况及台帐资料上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创建工作进行初评,对初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起草申报卫生强市自评报告,于6月30日前正式向省政府申报*市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报告。
(四)迎接调研考核阶段(2009年7月—12月)
召开卫生强市迎评工作会议,制定迎评工作方案,迎接省考评验收组的调研、考核。组织全市主要新闻媒体,对创建卫生强市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五)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1月以后)
根据省卫生强市调研、考核组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工作计划;各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按计划和要求进行整改,巩固创建工作成果。
六、经费保障
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市政府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创建卫生强市的自评、申报、宣传、迎检、奖励等。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我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我市卫生综合实力、提升卫生发展活力,提升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责任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干在实处,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我市成为首批省级卫生强市。
(二)落实责任,加强督查
市政府将卫生强市创建工作纳入对各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各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深入各责任单位监督检查,交流、总结、推广创建工作先进经验,研究、分析、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各责任单位也要认真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及时挖掘、总结、报道卫生强市创建工作的先进做法和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按分工要求,落实责任。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建设卫生强市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宣传、财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管、体育等部门的沟通与指导,齐心协力,协同推进卫生强市创建各项工作。
篇7
[关键词]病房护士长; 压力; 护理管理; 技巧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47-01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与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面临种种压力与冲突,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作为管理这一特殊群体的护士长,与群体中普通护士相比,承受了更大的身心压力。护士长既是护士的直接领导者,也是科室和病房管理的主体,面对种种压力要管理得当、深得人心,很好的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稳定护理队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改善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课题。
1 护士长面对压力的主要来源
1.1 护理事业挑战的压力
近年来,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意识也增强,各个阶层对护士的要求也非常高,从而造成护理工作不仅非常繁累,而且还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作为病房护士长不仅要业务全面,技术水平较高,也要应变、应对能力高人一筹。因此这就要求护士长必须掌握多学科知识,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娴熟的抢救技能,需要付出比普通护士更多的劳动与精力,体力上的消耗和精神上的高度集中以至身心疲惫。
1.2 组织管理支持不足的压力
我国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医护比例达不到要求,护士劳动强度大而且待遇低。超负荷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合理报酬与尊重,使这一部分护士与护士长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由于有些医院部分领导思想陈旧,工作方法僵化,组织支持不足,后勤、医疗保险系统不 完善,使部分护士长认为无退路可言,只有依靠自身和团队的力量,号召、动员护理团队人员力量,激发潜力,在完成各级分配的工作任务的同时,承受着来源不同的压力,在宣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将“四自”旗帜高高挂起、竭尽宣扬的同时,特殊群体的护士长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职业危险。
1.3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的压力
在当前社会风气、医院文化影响下,病房护士长承担的角色非常多,除了带领护理人员做好常规护理、执行医嘱外,还要承担教育者、社会工作者、纠纷排解者、收费解释者、资源管理者、上传下达者等等诸多角色。一般情况下,护士长在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状况下,本身在轮班作业的同时,肩负者日常病房管理、对护理人员提供支持、保证病人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等责任,在护患纠纷中,不仅承受病人与家属不合理愤怒、威胁的压力外,而且还承受医院领导对护理工作严要求、待遇不公平的压力。
1.4 人际关系的压力
在护患冲突中,护士长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排解纠纷,保持冷静,果断解决问题。有时不仅在物质利益上作出让步,而且在精神上作做出妥协,长期情感投入,易致情绪疲惫,工作成绩感降低。同时护士长是护患关系的主要维系者,医护关系的协调者,然而医护之间平等共事关系被看作是主从,附属关系,因此在工作中护士也易与医生发生冲突。
2护理管理技巧
2.1 优化医院内部环境,公平、公开,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面对种种压力,护士长在工作中更一定要公平、公正,建立以人为本,健康的医院文化。不能厚此薄彼,要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和协作方式,避免感情用事、,因为这样最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越大,离心力就越大,护理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护士长应尽可能让护士知道你对工作的设想、思路。让护士参与讨论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增加透明度,强化群体意识、整体观点,运用行为科学、领导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等有关理论通过满足护士的需要。提出缓解压力的具体措施是,增加上班人员数量,减少非护理性工作,增加合理报酬,提供外出深造机会等。合理设置目标,强化动机等激励手段,激发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2 优化医院外部环境,注意绩效评价,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与普通的劳动者一样,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为社会做出贡献。社会的支持不仅来源家庭、朋友的支持,也来源于社会的理解;利用多形式社会宣传医院工作的性质,及时宣传护理工作的意义,取得理解和支持。但在工作上必须要“严”,才能提高护理质量,造就护理人才,在生活上应尽力为护士排忧解难,让她们感受到科室的温暖,众多护士性格各异,优缺点各异,对事物的认识看法不同,护士长要辨证的看问题,切忌将不稳定的情绪带入工作中,应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及时准确的评价,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措辞传递给护士,多表扬、少批评,讲究语言艺术,勿伤及护士的自尊心。
2.3 正确运用管理的人本原理,注重人性化管理
在一切管理活动中,应围绕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让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作为护理管理者,在布置安排工作时,要注意事物的可操作性,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让护士参与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归属感,增强科室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保持组织中人的情绪氛围积极向上,允许下属合情合理的发牢骚,让下属知道,护士长不仅愿意倾听你的意见,还会在适合的时候帮助你解决问题,在护士出现缺点、错误时,应捕捉适当的时机进行启示、诱导、教育,使下属产生安全感,要提倡换位思考,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团结。
2.4加强护士业务水平及素质的提高 ,并以身作则,提高管理水平
要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加强基础护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护理人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专科业务学习。护士长要带头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疗法,更新知识点,拓展知识面;面对各类危急重抢救病人,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加工作中主动性。通过护理查房、病案讨论、操作训练等方式,帮助护士熟悉和掌握专科护理方法、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要经常组织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鼓励护士业余时间多看点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2.5做好满意度调查和协调工作,和谐人际关系
医院和病人都在不断追求满意的医疗服务质量,而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得到帮助,获得信息。护士工作具有群体性特征,护士长是其中的一员,没有同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经常沟通,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病人和家属支持与理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与有矛盾的病人或家属及时沟通,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医护关系是一种平等协作关系,护士是医生的合作伙伴,护士长不仅要正确处理科主任的关系,而且适度把握与医生的关系,建立相互信赖的同事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气氛,可杜绝工作漏洞、医患纠纷,取得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环境,能给予人正性情绪,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益与工作满意度。
2.6认真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重视护理质量管理
护士长每天应做好病房的动态管理 检查每天的交接班工作,特别是夜、白班的交接。每天多次巡视病房与病人交谈。检查护理工作完成的情况。查看有无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发现现问题及时补上。特别是做好危重病人工作的检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减少医疗纠纷的良好保证,护士长要做好护理质量、医德医风的的监督。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首先应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制定出本科室的具体工作计划,然后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着眼于各要素质量,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护士,肯定成绩,表扬优秀,对差的提出纠正方案,达到提高改进之目的。
护理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时代的变迁,二十一世纪带来的挑战与压力, 要求护士长不仅要是管理者,还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护士长是科室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性的管理者之一,其管理效率高低、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医疗水平和病人的安危,所以护士长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创新思维和优越的管理技巧,管理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玲,华危持等,护理管理人员生活质量与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07,1,42-43.
篇8
本学期,根据学期初德育工作计划,我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以《小学生守则》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队伍。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暂时落后的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管理
适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并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3、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通过家长会,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4、加强后进生管理
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本学期,各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德育处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对本校的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排队摸底,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诚信从身边做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
本学期,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重新制定校值日检查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对卫生、眼保健操、课间操、自行车排放、标志佩戴情况、文明礼仪、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对文明礼仪、校内纪律、课前准备、清洁卫生等采取天天检查的方式,对佩戴情况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班级墙报、班级布置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
3、充分发挥值周生、班级干部的监督作用。一学期来,各部门认真负责,检查公平公正,值周工作到位。
4、继续对各班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每周评出流动红旗及每月评出行为规范示范班,起到表扬一批、激励一批的作用。评比总分与班主任期末的量化考核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
5、学校新出台了学生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常规,并把礼仪常规的评价细化。家庭礼仪由学生的家长负责;学校礼仪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并将两项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综合,最终得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劳动卫生习惯等。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三、交通安全教育
同学们在本学期能够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上学能够自然成排走进校园,放学后各班能够由小组长负责有组织的离校。同学们能够按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过人行横道,不横穿马路。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我校再次获得“平安校园”的光荣称号。
四、继续深化健康教育
5月份,面对日益蔓延的手足口病,学校推出多项举措加强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动员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这项工作。向师生们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危害、加强监测、发现病例的处理,如何对学生加强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指导等;校长利用晨会从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防治要点等集对学生进行了详尽的宣传教育;各班主任利用夕会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直观地了解了这一传染病的危害性,以引起全体师生的重视;学校对各班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了清洁消毒处理等等。使学校的广大师生加深了对手足口病的认识,科学、有序地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了校园卫生安全。
如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摆在家庭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我校着力修筑学校、家庭间沟通的桥梁,开辟多途径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倾诉和咨询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特色工作
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本学期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
1、开设体育活动周,相应阳光体育。
针对学校操场小,学生多的特点,我们组织小型体育单项赛,举办了跳绳比赛,并响应市局提出的阳光体育一歌一舞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还组织了阳光体育之歌的合唱比赛,通过比赛让歌曲广泛传唱,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积极参加市运会
经过精心选拔,积极筹备,我们参加了市春运会,整体水平与兄弟学校还有差距,但是通过参赛,达到了锻炼队伍,提高声誉的目的。
3、以校报为窗口,多做自我宣传,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为广大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努力办好校报,继续提高水平和质量。做好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并积极向市级宣传媒体投稿,实现宣传工作的突破。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使我们中心小学在各方面都取得可喜的进步。
总结二:学年组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二)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认真勤恳,兢兢业业,努力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以德育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以常规教育为中心,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安全教育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二、教育培养班干部。
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 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其四、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教给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需要老师耐心的教给他们具体的处理班级事物的方法。其五、我不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团结友爱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我认为建立融洽的师生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首先承认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有自尊心的活生生人。学生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和欢乐,需要受教育也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其次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由于每个人先天禀赋、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及接受同样的教育但内化过程的千差万别,因此,在学生中会出现极其丰富而有差异纷呈的个性。 第三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是重视学生的"潜在性",既要看到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不歧视后进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事事落实到个人,建立起"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如高闯、李爽等)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这样不仅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二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在各项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五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我还注意以赏识教育的思想为核心,树立自尊和自信的心理基础,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尽量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解决问题;当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如个人卫生还要下大力气,课堂纪律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的能力发展方面,文明礼貌方面都有待今后继续努力。
总结三:学年组德育工作总结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唐启彪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9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生理学》 血型 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被提出。行动导向教学以教师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教师的工作过程为中介,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为过程。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是提高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职业关键能力。
“血型”是《生理学》的难点之一,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血型”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创新和再学习的能力。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1.1.1掌握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类型。
1.1.2掌握血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1.1.3熟悉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1.2能力目标
1.2.1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分析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1.2.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2.3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2.4培养学生思考、创新和再学习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3.1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1.3.2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2.教学设计思路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推进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并让这些时间和空间发挥应有效益,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知识,得到一定的发展。为取得最佳效果,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视频辅助、启发设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提出问题、观察方法、激发思维、资料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表达和交流等,从而深化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乐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1]
3.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表
4.教学实施
4.1资讯
4.1.1投影一系列流动献血车的图片,提问:见过这种车吗?在哪里见过的?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
4.1.2播放一个视频:流动献血车来到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主动上车要求献血。医生询问了他们的年龄后,要求他们填写关于健康情况的表格,然后分别为他们验血型,并进行身体检查,医生分别为身体检查合格的同学抽取200毫升血液。
看完这则资料,老师提出疑问:献血前为什么要对同学们做身体健康检查?献血前为什么要询问他们的年龄?献血前为什么要化验他们的血型?献掉200毫升血会不会对身体有严重影响?
4.1.3为学生讲述血型发现的故事:公元一四九二年教皇音诸生人为延长其寿命,以三个健康儿童为献血者,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有证可查的第一次输血尝试,结果是四人全部死亡。但历史的悲剧并未熄灭人们对成功的希望,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斯坦纳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通过大量试验,用血型鉴定的方法发现并确定了ABO血型系统,从而打开了输血和血液免疫学大门,并因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此后他又发现了MN、P、Rh等血型,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
讲完这个故事老师提出问题:ABO血型有哪几型?ABO血型系统的分析依据是什么?如何才会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4.1.4同型输血
播放一个女青年遇到交通意外,失血过多,生命垂危的视频,提出问题:女青年失血过多,生命垂危,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学生发挥想象,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输血、包扎伤口、进行止血……紧扣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爱心吗?她可以接受哪些人输的血呢?你的血可以输给她吗?让每个小组学习输血的关系表,然后总结出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并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各种血型的血都很充足时,应该输入同型血。(强调输血的原则)
4.2计划与决策
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每组7人,每组设组长一名(分配工作)、副组长一名(组织协调);组长、副组长由老师进行调配;组长必须具备组织领导能力;副组长必须具备协调、调配能力。各组学生在组长和副组长的组织下,根据老师前面提出的疑问和学习任务在书本中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和讨论,最后写出总结笔记。
4.3实施
学生根据制订好的工作计划,分工合作,完成自学总结任务,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3.1学生总结出ABO血型系统中血型的四个种类。
4.3.2学生总结出ABO血型系统的分析依据。
4.3.3学生总结出相应的抗原和抗体相遇会发生红细胞的凝聚反应。
4.3.4学生共同学习,对照表格讨论相互之间如何输血,以及输血的原则。
4.3.5创设情境:假如医院现在有一个大失血的A型血病人,可医院血库和血站又缺乏A型血,那么需要大家积极为他献血,你们愿意为他献爱心吗?如果愿意的话,那么我要看看谁真的可以救他,谁会好心办坏事?
(利用投影片一步步演示输血关系表)表格演示完以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这个表格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学生对照表格分析思考并举手尝试。
经过认真倾听、思考,最后总结出规律: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
4.3.6学生看书后抢答、争论:①成年人的血量大约是多少?(占体重的7%―8%)②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30%)③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毫升,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四肢厥冷、眩晕、乏力等缺血症状)④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200―300毫升)⑤从哪年(1998)起我国实行了什么样的献血制度?(无偿献血)⑥什么样的人可以无偿献血?(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抢答活动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播放每年医院组织的本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的片段,出示老师自己的献血证,讲述一些我国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等,并列举我国和世界上无偿献血的典型例子。教育学生:要输血就要有人献血,通常每人献血只抽取200―300mL,在人体血量的10%以内,是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的,献血后通过人体功能的自身调节,很快就会使血浆和血细胞恢复正常,不但不会损失身体,反而会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希望同学们宣传献血的科学道理,提倡义务献血。人人献出一点爱,人人献出一点血,拯救生命垂危的失血患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更应在救死扶伤战线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4.4检查与评价
4.4.1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进行笔记的总结展示和汇报,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其他各小组认真听取,并进行评价打分(互评)。
4.4.2每个小组发放1份评分表,对除本组外的其他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包括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技巧性和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
4.4.3小组成员进行自评。
4.4.4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作一些评价,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
(教师评价)
评价表
在“血型”的整个教学活动中,注重融入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伙伴,而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体验与感悟情境,这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又多姿多彩的生理课堂中,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2]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结构方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the pregnant female’s mental health, SSR, SCS in Shanghai Jing’an. Methods We randomly chose the pregnant women from 8 weeks to 40 weeks as the samples, and we used the SCL-90, SSRS,SCSQ as the tools.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had been influenced directly by SSR and SCS, meanwhile indirectly influenced the SSRS’s use and SCSQ’s negative factors.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egnant female. To enhance the 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meanwhile reduce the SCSQ’s negative factors are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Key words] pregnant female;mental health;SEM
妊娠被认为是一个提示性的可预见事件,是向成熟化、成人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性的人生发展的重大生活事件[1]。由于内环境及外在生活环境等的改变,妊娠也可能成为一种危机,妊娠经常导致状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情绪[2]。有报道显示:孕妇心理状态与孕妇处世表现、情绪控制、流产史、与父母关系、对分娩心理准备、家庭角色认同因素等有关,其中与父母关系不和,对分娩心理准备不充分,恐惧紧张及疑虑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主要的因素[3]。因此本研究探求影响怀孕女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以及相互的关系,为今后加强妊娠妇女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并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在静安区妇幼保健所怀孕建卡的孕期8~40周的妊娠女性为入组对象,由经过调查培训的妇幼医生以及精神科医生,进行现场发放、指导、填写、回收并核查。本调查为2007年7月-2010年7月于本妇幼保健所建卡、就诊和随访的孕期女性,随机整群抽取3200份问卷,有效问卷3167份,问卷有效率98.97%。
1.2 调查工具
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工具主要包括:(1)孕妇基本情况调查表:为孕妇的基本人口学及孕期资料。(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条目,包括10个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1=没有,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根据各因子分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评分越高说明身心症状越重,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统计指标为总均分及各症状因子分。(3)社会支持自评量表:该工具由18个条目组成。记分根据受试者回答的“没有”记0分,“有时”记1分,“经常”记2分,累计。最后若总分>26分,可视为异常。分值越高,越说明其社会支持越缺乏,本量表特别强调在孕期期间的社会支持作用[4]。
1.3 统计学处理
本调查采用Epi.Data 3.0进行建库、数据录入,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AMOS5.0统计软件对本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3167名妊娠女性,孕期平均为12.89±10.89周;年龄20~47岁,平均为30.45±10.96岁。
2.2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2.2.1 模型假设
本研究设定的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作为外生潜变量,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内生潜变量,显变量躯体化、强迫等作为心理健康的外生标志,显变量主观、客观和利用度作为社会支持的内生潜变量的内生标志,显变量消极、积极作为内生潜变量应对方式的内生标志。
为进一步了解孕期女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因子关联性,探索心理健康水平与孕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本研究采用Amos5.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缩写为SEM)验证本研究中的模型假设。图1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假设
2.2.2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评价
依据相关研究假设,对图1的模型假设进行了初步的检验[5]。主要以卡方值(χ2)、自由度(df),拟合优度(goodness-of-fit index, GF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增量拟和指数( incremental fit in-dex, IFI)以及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 squared residua,l RMSEA)作为评定模型拟合度的修正指标。一般而言,GFI、IFI、CFI在0. 90以上,RMSEA值小于0. 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 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采用斜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对假设结构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经修正调整后模型中,χ2=511.102,χ2/df=3.932,P
由模型可见(图2)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素皆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孕期人际敏感直接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效应值:0.75,P=0.000),孕期抑郁、焦虑直接影响应对的消极方式(效应值:0.77,0.69,P=0.000);孕期社会支持直接受主观(心理感受)和社会支持利用度的因素影响(效应值:0.67,0.78,P=0.000);孕期女性应对方式直接受应对的消极和积极因素的影响(效应值:-0.37,0.63,P=0.000);孕期心理健康又直接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效应值:0.32,0.28,P=0.000)。心理健康通过抑郁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7)×(-0.39)=0.3003,P=0.000;心理健康通过焦虑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69)×(-0.39)=0.2691,P=0.000;心理健康通过人际敏感因素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5)×0.78=-0.585,P=0.000。图2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关系
3 讨论与建议
3.1 孕期女性多因素关系要求新的社会支持模式
本次调查研究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直接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与原假设模型还是有不同的。孕期女性的客观社会支持因素并未进入方程模型,即可看出较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或组织、团体的交际等所获得的程度,个体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的影响。同时心理健康又通过人际敏感(即人际敏感的孕期女性获得社会支持力度更差)间接影响社会支持利用度。现代医学要求新的医学服务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的服务模式,强调以人为本,要从单纯的医疗处理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支持。因此本研究干预也着重针对性地使用了孕期支持性心理咨询方式,给予孕期女性更多的主观情感支持和共情。
转贴于
3.2 孕期心理健康间接影响社会支持与应对
近些年上海市出台的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中均提到加强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要求各医院设立孕妇学校,上课内容均有这方面的内容宣教,但只是进行医学知识宣传、集中授课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讲授内容多为营养保健以及胎教、心理基本知识等方面知识,缺乏对孕期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的具体指导并没有对抑郁和焦虑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没有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估,无法知道这种方法是否有效,以及能够对孕妇起到什么切实的帮助。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从本组资料可看出,初孕妇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怖情绪和躯体不适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负性情绪,这与蒋玉卉等[5]报告的资料相符,心理健康通过抑郁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通过焦虑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通过人际敏感因素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即孕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孕期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应对方式越差,从而会增加孕期女性生理和情绪不适的风险。据德国调查资料显示[6],由于孕妇紧张、恐惧而分娩的畸形儿是德国统一前的10倍。斯托特对1300名儿童及家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妊娠期间彼此反目、口角频繁的孕妇,心理压力大,所生孩子在躯体和精神上出现缺陷概率大。余展飞等[7]指出,孕期过度紧张、恐惧、悲伤等情绪,可使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母体内分泌和胎儿血液循环,证实恐惧不安使血中出现硫苯二酸衍生物,从而影响胎儿发育。李慕军等[8]认为: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与脐带绕颈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有些研究报道表明,分娩前有焦虑、抑郁的表现,其产科合并症发病较高[9],产妇的精神状态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是影响分娩的四个重要原因之一[10],最终导致宫缩紊乱或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难产[11]。因此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探索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模式。国内朱丽丽[12]、李岩等[13]学者都在各自的研究报告对心理健康干预及孕妇学校的心理辅导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孕期的心理健康保健是优生优育重要保障之一,城市孕期保健工作加强孕期家庭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减少应对方式的消极因素是促进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不同,来自家庭经济及工作压力、婆媳关系、对新生儿性别的期盼、分娩后经济、社交能力以及孕产妇自身性格的内在、外在表现等因素均可导致孕产妇负性情绪的产生,孕妇学校的普及应用,为广大孕妇提供了优生优育、自我监护、孕期营养等知识培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孕期心理的压力,但由于其缺乏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孕产妇的个体心理需求,从而减轻其困扰。为此,运用心理指导联合孕妇心理放松操来探讨积极的综合干预对改善产后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探索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模式,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白克镇,李宗恒,陈冬寓.临床孕妇心理卫生状态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20.
2 栾荣生,罗小辉,奚祖庆,等.生活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群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15.
3 袁浓根,赵苗青.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82.
4 张明因.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
5 邱浩政,林碧芳.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
6 蒋玉卉,方润领,郎海燕.180例初孕妇女心理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34-435.
7 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5.
8 余展飞.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65.
9 李慕军,冯启明,陈悦,等.脐带绕颈孕妇的焦虑抑郁病例对照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4):528-529.
10 徐俊冕,严和骎,吴文源.医学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10-211.
11 陈华,王雅珍,郑营,等.孕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29(1):45.
12 朱丽丽,卢树敏,薛小丽.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8-5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生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