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0 15:5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门户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局班子成员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度民政工作重点任务,结合分工到各县(市、区)了解情况、督办工作,各科室要把强化工作执行力作为工作的重要准则,努力把督办检查成果转化为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民政政策落到实处。
三、切实开展群众工作。继续开展“挂包帮”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全体干部职工要按照结对帮扶的要求,继续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认真做好联系帮扶群众工作,深入帮扶对象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按“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好分管领域的工作,继续开展下访、约访、接访群众,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
四、增强调查研究实效。要紧紧围绕全市民政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调研主题,有针对性地安排调研活动。调研力戒走形式、走过场,多开展不打招呼、不做事前安排的随机性调研活动。局领导每年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每年每个科室的调研课题不少于1个,局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同志要带头负责重点调研课题的实地调研和报告起草工作。局领导到各县(市、区)调研要轻车简从,科室参加人员不超过2人,县(市、区)民政局同志不超过3人,除交换工作意见外,不邀约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参与。提倡蹲点调研和进社区、进村入户调研,调研结束后,形成工作建议或调研报告。
五、精简会议活动。严格会议活动的审批,不开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能以文电形式传达部署的不再召开会议。加强统筹,能合并的尽量合并召开。坚持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不讲空话、套话。简化会场设置,减少会议时间。减少领导讲话篇幅,一般性会议一律不写讲话稿。全市大型民政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1天。各科室(单位)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不安排县(市、区)民政局主要领导参加,时间不超过半天,市局只安排分管领导出席,其他领导不陪会。提倡多个科室合并召开业务会议,减少会议次数。
六、规范出席各类活动。严格控制民政系统举行的各类活动,确需举行的,一律从简安排。未经局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局领导同志一律不出席县(市、区)民政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组织的会议及活动。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一般不出席社会组织的活动,确需参加的,报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批准。
七、精简文件简报。严格控制文件总量,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局机关只保留《民政工作简报》1种,由局办公室统筹,各科室不办简报和内刊。一般性工作情况发局门户网站。压缩文件简报篇幅。除工作报告、发展规划等综合性文件外,市局文件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报送市委、市政府的请示和报告不超过1500字,特殊情况不超过2000字;简报不超过1000字。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民政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电子公文系统建设,对于不的文件,原则上通过党政网传输,不单独印制纸质材料。加快机关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减少纸质文件和简报资料,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九、加强外出管理。严格遵守中央、省、市有关学习考察的规定,严禁以参加学习、考察、培训等为名组织干部外出公款旅游。严格出国(境)管理,外出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经费不得超过核定标准。
十、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凡市局机关能够承办的会议活动,不安排到机关以外消费场所举办,不在会场外营造氛围,不制作背景板,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以及娱乐活动。会议材料一律简装,不发放纪念品。加强公务车辆使用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和领导干部驾驶公车。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加强局机关文印耗材管理,公文用纸一律实行双面打印;严格执行空调使用规定,合理控制空调温度;加强用水用电管理,做到人走灯灭、水关、电脑断电,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和电脑长期开启现象。
篇2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经理戴和忠这样说过:“2009年是中国无线宽带的元年,3G成功推出,手机阅读市场也将进入成熟的拐点。”
对于用户而言,手机的相关应用随着3G的成熟与普及,移动网络宽带化、IP化,以及手机终端的智能化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3G业务的推广、上网资费的下调、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阅读内容的日益丰富、盈利模式的探索和完善,手机阅读必将成为3G时代主流阅读方式之一。
喜欢武侠、侦探小说的周超在中关村某权威网站上班,自从有了手机,周超就“摆脱了出门背书的沉重”。
“书本太重还占地,出门携带不方便。只要在网上下一个电子版小说,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来看,还能加书签,”周超说,除去上班和睡觉的时间,他现在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手机阅读上。除了用手机阅读小说,他还订了份《体坛周报》手机报,他说:“体育新闻会每天准时发到手机上。”
像周超这样“看书不带书,读报不买报”的例子不在少数。时下,在公交车上、地铁里,很多年轻人盯着手机屏幕,利用间隙时间进行阅读。自号称“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的《距离》于2004年11月15日在上海和北京通过高科技手段同时首发起,手机阅读在我国经过5年的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初步形成。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手机阅读仅手机报用户一项就达到了5000万,今年预计将超过8000万,而2005年时这一数字仅为100万。
对于手机阅读用户的迅猛增加,手机媒体专家朱海松分析,截至2009年7月末,我国手机用户已达7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55亿,这为手机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提供了数量基础。
海量内容是手机阅读对传统纸质媒体的最大挑战。花几块钱的流量,就能读取千万字。而且,将书本厚厚的“大部头”化整为零装进手机,轻松多了。以中国移动推出的5元30MB的流量为例,折合成文本格式的电子书,就是1500万字,相当于100部15万字的长篇小说。这让手机阅读拥有了传统图书无法比拟的性价比。
2009年7月,在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现场,300万字的网络小说《盘龙》被盛大买下改编权,将以同名网络游戏亮相。很多读者最早是通过手机阅读接触《盘龙》的;而同名网游主推的游戏界面之一也是手机。从“手机小说”到“手机游戏”,都可轻松而方便地“随身行”。
新浪读书、起点中文网等诸多门户网站和文学网站,都开出了手机阅读专区。2008年,我国手机网民有42.4%看手机小说,手机小说是增长最快的手机业务之一。
2009年7月,“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有大约2500万用户,从来不看报纸、杂志,也不看网站,只通过手机看书、看小说,我国18岁至70岁国民“手机阅读”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为4.47分钟。
2009年10月13日,国内最大的新媒体及电信运营行业研究机构易观国际《中国手机应用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9》,报告显示,手机阅读成为继手机游戏之后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最多的手机应用业务,用户使用占比达到58%。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报业整体已推出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种,此外电信运营商也各自推出了多种定位各异的手机报。
据调查,手机报订阅费一般在每月3元到20元之间。按去年年底的5000万订户计算,数量庞大的订户每月至少为之付出1.5亿元的使用费。此外,订户超过一定数量后,还会伴生很多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手机阅读蕴含着许多未知的商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报植入了广告内容,因手机阅读衍生的赢利模式远不止广告。
面对着巨大的市场潜在用户,电信运营商早已盯上了这个商机,将手机阅读定位为继手机音乐之后的最具潜力增值业务。2009年3月,中国移动在浙江成立了阅读基地,并已于8月份推向市场;中国电信也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小团队,希望能够尽快进入这个领域;而中国联通也开始探讨加大业务力度。
而较具竞争实力且掌握丰富内容资源的互联网阅读厂商,如盛大等也开始深度拓展无线阅读市场,力图基于内容资源抢占无线阅读先机。
从目前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运营商由于其依托的用户资源以及对网络资源的控制,在移动阅读产业中占据了优先的主动权。
国外很多案例证明,手机阅读大有可为。亚马逊Kindle成功发迹,其利润率超过100%。而日本NTTDoCoMo的手机小说和手机动漫服务的销售额2008年已达2亿美元。
两种不同呈现方式的手机阅读都获得了成功:基于专门阅读器有推出Kindle的亚马逊,其在内容上有很大优势;基于普通3G终端上实现手机阅读的成功者有运营商NTTDoCoMo,其网络优势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匡文波表示,随着3G技术的推广和新媒体的进一步开发,手机阅读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手机小说最早诞生于日本。2000年1月,日本第一部手机小说《深爱》面世,一年内预订该小说的读者突破200万人。目前我国的7亿手机用户突破所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来尝试抱着手机看小说、听小说的阅读方式,将能实现手机文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价值。
2英寸的手机屏幕上,图片大不过邮票,字甚至和蚂蚁相仿。一行20多字,每页500字至1500字的设置,“阅读界面”左右着手机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少网络特意针对界面调整写作模式,用短句堆出百万字。而传统纸媒小说转换成手机阅读,因为文体差异,会遭遇“媒介代沟”。
目前,我国手机阅读涵盖了手机小说、传统图书电子版、网络文学、手机报、手机杂志等内容。其中,手机报和手机小说占据重要位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手机网民利用手机看手机报以68.3%的比例位居各项手机应用之首,看手机小说以42.4%的比例位居第五。
篇3
[关键词]移动金融; 发展 ;策略;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69-02
一、移动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移动金融发展现状
在被冠之以“互联网金融元年”的去年,传统银行不断面临互联网企业轮番侵袭。但近期披露的年报显示,上市银行整体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在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领域更是表现不俗,已成为传统银行开展移动金融业务的重要载体。在已披露2013年手机银行客户数据的10家上市银行中,建行、工行的手机银行客户数位居榜首,分别为1.17亿户和1.11亿户。另外3家国有大行交行、农行、中行客户数也分别达到9859万户、8297万户和5212万户。客户数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其银行交易额也增幅突出,上述5家银行2013年的手机银行交易总额达到了3.84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0.76%;人均交易金额为20207元,较2012年增加了5483元。
(二)移动金融发展趋势
1、手机银行是移动金融的主要工具
手机银行是利用手机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的简称,它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银行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又突出了手机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与便携性。因此迅速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手机银行利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一方面可以减轻银行柜面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方便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我国手机银行起步相对较晚,但近两年发展速度迅猛。数字显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年底的74.5%提升至81%,手机网民人数达到5亿,手机银行用户超3.4亿,同时手机银行业务开始逐渐向中年人群扩散,人群结构的优化,预示着手机银行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调查显示,除了查询、转账、金融产品销售等基本业务功能,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够提供完善的商城购物服务,这表明用户对商城购物有较大的潜在需求。另外,手机银行用户也对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移动金融增值业务等有较明显的需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坚持完善在线客服功能。
2、移动金融主流技术发展日趋完善
一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是推动移动金融用户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移动金融用户规模都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伴随着中国4G时代的来临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改进,商业银行将围绕移动金融开展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
3、丰富的移动终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长期来看,“智能手机”一词将被“智能移动终端”取代,市场将出现更多的产品,带有更丰富的功能,并可以运行在多个不同的网络上。智能移动终端将包含以下功能:运行操作系统;可接入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服务;为应用开发者提供标准的界面和平台;支持音乐、视频、游戏、照片、互联网浏览和消息发送等高级数据功能。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金融服务将进一步拓展,例如,我行推出Ipad版掌上银行,是典型的非手机移动金融服务。
4、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合作共赢是必然趋势
移动金融横跨移动通讯和金融两大行业,通过移动网络的流程性结合金融网络的支付功能。基于商业银行的特点及移动金融的价值链主体发展动态,银行与移动运营商、银联合作发展的商业模式或将成为未来主导模式。
二、移动金融业务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移动金融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可观的发展速度。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服务领域,其发展的机遇和危机并存。因此,有必要对移动金融发展存在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加以分析。
(一)移动支付产业链和服务功能存在不足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与电信运营商的直接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行业尚未统一标准。移动支付应用的发展需要产业链参与主体之间的精诚合作,但是目前,电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均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为了实现控制产业链的目的,利用资金优势双向渗透,并建立了各自的行业标准。这种行业的多标准化既不利于用户的使用,也不不利于行业的规模发展。
(二)用户对移动金融的安全性还存有疑虑
与网上银行一样,安全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资金和货币的电子化,很容易使银行在转帐、交易、支付等服务过程中生成风险。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如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是不会使用这一服务的。因此这就要求在实施手机银行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采用比一般的信息增值服务高得多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信息收发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公平性等。手机银行安全性的顾虑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要想快速、健康的发展手机银行服务,就必须解决好安全问题,建立并维持一种令人信任的环境和机制。
(三)企业移动金融服务受到制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人士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对自由商务空间的需求日益强烈,商务人士期待能够充分利用出差、外出等在途时间,处理商业事务,以提高办公效率,同时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移动商务能够使用户摆脱物理空间及设备的束缚,享有自由的商务空间,因此移动办公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财务管理等金融相关业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命脉,是企业商务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在移动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移动金融需要先行。企业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必备工具,能够让客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财务操作,方便快捷,符合企业发展诉求,极具发展空间。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手机银行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推出专门针对企业的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屈指可数。安全性和易用性是阻碍企业使用手机银行的主因。数据显示,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有二,一个是安全性,毕竟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机密财务信息和账户资金安全,如果安全性没有保障,将直接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危及整个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一个是易用性,如果手机银行使用不方便,将极大降低用户使用的积极性。
(四)我国与移动金融发展相关的应用环境不成熟。
目前,移动金融在交通、教育、水电煤气缴款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普及范围还不能达到预期要求;接受移动金融服务的厂家商户尚待培养。
三、应对策略研究
银行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战略要从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出发,品牌和安全是贯穿整个应用构成的两个要素,应用上分别从营销、渠道、产品、服务、运营、商业模式这几个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移动金融的问题与危机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移动金融产业链
由于银行是金融机构,而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目前均未获得相关牌照,因此针对整体金融服务来说,银行必然是主导者。而只就移动支付这一细分领域来说,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也涉及资金账户管理功能,因此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但通过分析可以得知,银行的优势更为明显。首先,银行拥有金融服务牌照,无论从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是安全性来说,相对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更为突出;其次,运营商的优势在小额支付,购买商品的种类受到限制,而大额的账户管理则需由银行来管理,对购买商品的种类限制较小,故能带给用户更大的效用。在手机支付应用方兴未艾的大环境下,银行应该主动出击,探索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如现场非接触式支付、远程支付等,努力寻求可行高效的解决方案,并加强与运营商、设备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将手机支付整合到手机银行的功能中,使客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随心支付。
因此,建立以银行为主导者的移动金融产业链将有利于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以推进移动金融、移动电子商务等移动通信与金融产品的融合业务的创新。
(二)注重移动金融安全性体验,培养客户信心和认同度
移动金融的安全性要求并不亚于网络银行。从用户层面来看,移动支付是一种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应用之一,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对此类业务的使用信心尚未建立。一方面是需要行业参与者完善支付安全技术,建立行业规范;另一方面需要长期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此外,需要解决行业诚信问题,培养用户的认同感与可信度,这样才能有效的引导用户的消费习惯。
为了推广移动金融业务,促进移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服务商和各银行也在积极地谋求相应的安全措施。移动金融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数据存储及网络等多项技术,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给这项业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些技术都不是停步不前,是在不断发展中的,旧有的方法不断被更新,过时的技术不断被淘汰。这就要求移动金融系统平台及网络架构也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业务发展及平台安全运行的需要。
在网络安全方面,可对网络进行仿黑客的模拟攻击以检验网络平台的健壮性,也可请专门性网络安全公司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在日常维护操作方面,加强各种安全策略的制定,理顺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监督制衡体系,堵塞可能的安全漏洞。银行通过对客户遭遇密码被盗事件还提供补偿保险服务,从而有效地减低了客户利用手机银行的操作风险。
(三)积极推进企业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
移动金融作为商务活动中的最主要环节,例如财务管理、资金支付等,必须先行,才能为移动商务的发展打好根基。而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基础工具,能够降低成本、将高效率 的运作模式带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备受企业青睐。调研数据显示,有65%的企业客户希望通过手机银行来处理财务事务。
同时,对于银行来说,手机银行是其拓宽远程服务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用户黏性,因此亦会加大推广力度。所以从这两方面来说,企业手机银行都将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招商银行、交通等目前已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适时推出了企业手机银行服务。其企业手机银行涵盖全时账户管理、移动支付结算、移动投融资、全时电子商务和贴身金融助理五大业务板块,能够实现企业支付、内部转账、代扣、自助贷款、外汇买卖、商务卡和黄金交易等20余项业务的移动化处理和实时查询。
(四)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从“互联网时代”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环境的改变使人们对于移动金融工具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单纯地提供金融相关服务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全方位、智能化、个性化成为移动金融的发展方向。银行可以建立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和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可以进行金融产品的交易,还能汇集各类特约商户,提供他们的位置信息、商品优惠信息等。移动金融+社交网络+电子商务这一模式,对于移动金融的创新和持续发展必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区别于其他互联网工具,社交网站具有成本低、互动性特别强、信息的、反馈和传播特别快等特点,比公司网站、搜索引擎或者其他的广告方式效果更好。银行要用好社交网站,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在社交网站上建立银行的公共主页或者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台,并让银行的员工通过多个渠道宣传金融品牌与服务;二是通过社交网站的反馈及时掌握客户对银行的批评和建议,从而很快地改进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流程简化等;三是当银行出现一些危机事件的时候,特别是公共危机的时候,社交网络是很好的社会沟通渠道,便于控制舆论导向;最后,通过社交网络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引发粉丝的讨论,进而引发他们购买的欲望,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
从客户体验方面来看,移动金融的使用不够便捷和缺乏个性化将大大降低用户体验。目前,使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时操作相对复杂,特别是对手机和网络操作不熟练的客户感到困难。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大多雷同,没有特色。而手机这一普遍的通讯工具,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那么针对手机银行的目标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应根据手机使用人群的个性特点设计才能更有效果。界面设计友好,除了增加客户黏性,随时随地提供贴身服务之外,还通过对互联网运营商、各行业商户优势资源的整合,将各类信息及时触达手机用户,让消费者真正在手指滑动中享受潮流生活。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
四、结束语
银行业正在经历重要的变革期,移动金融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移动金融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适应产业发展的特点,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才能永远走在行业的最前列。
参考文献
[1] 吉晓辉.移动金融代表未来方向(两会提案).2011年3月
[2] 摩根斯丹利.移动互联网报告.2009年12月
[3] 3G门户.2011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2011年3月
[4] 张权.机遇价值链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3月
[5] 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互联网投资研究报告.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