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7 21:4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调研报告

篇1

一、“研训合一”模式取得的成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教师集中精力进行调研,精心设置继续教育课程,顺利完成了继续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认可,基层学校教师也普遍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在访谈中,许多校长也对以往研训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取得很大成绩。

二、“研训合一”模式有比较一致的认识

1、“研训合一”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形式,正在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机构中广泛地推行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与刚走出师范学校、教学经验尚浅的新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他们的培养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即便是在“研训合一”的大模式下也应该有所同也有所不同。针对新教师与老教师在经验与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进行区别教育,可以提高新教师“研训一体”培养模式时效性。

2、“研训合一”首先是一种教师继续学习发展方式

其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培训提高、教学研究三方面的结合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教师的发展融合于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使教师的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在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把教师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工作转到以校为本的轨道上来,建立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带动广大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进而弥补不足、培育优势、发挥特长,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的目的。

3、“研训一体”其次是一种管理方式

“研训一体”管理方式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和学校两个层面。以往的管理方式是进修学校、教研室等机构独立存在,与学校教师缺乏紧密联系。采取研训一体的培养模式后两者可以按照各自分工,强化进修与教研的紧密结合,密切配合,实现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

三、“研训合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专业教师实训基地急需建设

学校教师实训基地缺乏,虽然建立了部分专业实训基地,但其中的设备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实训的需要,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无法落到实处。

2、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

基层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与工作需要不太相适应,课堂教学理论化倾向较突出。目前专任专业教师中,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一些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授课内容、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

3、教师的反思习惯没有形成,科研意识需加强

一些教师没有把自己放在研训主体的位置,没有形成自我反思习惯。由于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再加上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及繁重的工作压力,教师之间缺少真正的研讨交流,也无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另外,许多教师在长期的自我学习和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认为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周而复始,最终对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感,不愿进行自我批判,有的教师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不愿及时总结提炼,导致教师反思习惯难以形成,也不理解“反思”的深刻内涵。

4、师德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应引起重视

“师德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明文规定的必修内容,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但从调查中了解,教师对此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大,只有极少部分的教师有此需求。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教师教育机构牵头,学校狠抓落实

现在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将培训处、教研两个部门合二而一,这样每个专业人员变得一身二任、一岗双责了。既要承担师训任务,又要承担教研任务,将两项工作集于一身了。在县教师进修的带领下,各个学校积极开展了与之相对应的校本研训。因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活动,是整个研训工作体系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单元。学校是教师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教师生长的沃土,成才的基地,实践的故乡,理论的源泉。教师遇到的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要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从根本上主要依靠学校自身力量;而在学校内部,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教师自身的探究想法。因此,将研训一体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基层学校建立起“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研修制度和有效运行机制,并根据教师实际和需求,帮助他们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并为其达成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2、专家下校,指导合作

“研训一体”要取得成效离不开专家指导。现在一些教学名师、教研专家以“送培下乡”等形式深入小学教育实践,与小学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特别是与新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对新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为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出指导建议。专家与新教师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尽快地将教育理论不断得到修正与发展,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增强了其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篇2

一、现在教师队伍管理现状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初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

(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临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

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的奋斗目标、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少数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个别学校领导干部和少数教师滋生了、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与不注教学质量、忙于有偿家教的的现象。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上班时间从事商品经营活动。还有少数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城乡分布、学段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分配、调配不尽合理,教师编制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师按学科紧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学科带人头,普遍存在编制虽够却按科分配教师不足、胜任教学教师不足,出现有富余人员或是不称职人员的现象,并且学校的富余人员和不称职人员分流困难,一旦遇到教师病、产假或脱产进修等情况,任课教师就“断档”,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结构性缺编,加上升学率压力,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

(三)师训经费不到位,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财政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经费不足甚至未能落实,使学校只能以校本培训为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极少。培训的不足、继续教育的欠缺,导致现有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未来教育的不适应、现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呆板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适应、现行教研方式的陈旧与指导教师教学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身在课改中,处在理念下,留在陈旧里”的普遍现象。

(四)教学成本投入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只有学生的学杂费,既要按规定保证硬件投入,又要按需要满足教育教学,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市县间、县乡间教师收入、福利待遇差别较大和高中、初中教师的层层由下向上的选拔,造成了县内优秀骨干教师因外调和改行向外流失,因选拔和调动的的内部流失,且特级、高级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作用不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难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临形势严峻,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五)学校班子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学校班子老化,班子凝聚力、影响力较弱,班子成员运用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与遵循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缺陷难以适应管理需要;二是少数学校用人随意,不能真正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机制,造成班子傭肿、人浮于事,甚至导致骨干教师流失;三是个别学校领导素质较低,拜金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识、不集众意主观臆断倾向存在,至使学校管理混乱与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落后。

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建议

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我县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我们建议:

(一)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

建议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师德建设上要认真抓好教育、制度和管理三项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教育观,增强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引导教师形成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核心精神品质;引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发展的“评教体系”和“评学体系”。坚持实施师德建设长效管理,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应予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分。同时,在教教师有偿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正确地加以引导,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有偿教育。

(二)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建议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尊师重教的舆论宣传。广泛宣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我县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教育战线上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模范教师和先进事迹等等。力争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保障培训经费,提高教师待遇

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三位一体”,采取给一点、补一定、筹一点的办法,启动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提升工程”和以骨干教师培育为主的“名师工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组织教师培训,构筑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教育部门集中培训、教研科研活动培训、立足岗位校本培训等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刷新”、知识结构的拓展、能力结构的激活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重视教育的外延发展,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必要投入,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改善教师办公教学条件,让教师真正工作顺心、在校安心、教学尽心、生活舒心。政府按财政增长水平,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的“身价”有增无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理顺管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

建议根据教师管理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人事、劳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育主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吸纳各个学校与一线教师的建议意见,以形成健康的教师能进能入能分流的任用机制和管理机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教师分配、调配机制,坚持按学校实际情况核定学校编制,按学科、依专业配备初、高中教师,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路子,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用有所专、教有所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3

一、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进步,人保公司也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时期,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搭准历史发展的脉搏,跟上历史发展的脚步,合上历史发展的节律。为此,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日常工作中要敢于打破旧框框,革除陈规陋习,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勇于思考,敢于探索,大胆地推进工作创新。如:公文运转如何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如何改进接待工作,如何适应业务发展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等等。有了超前的意识、大胆创新精神和灵活多变的手段,就能使办公室工作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二、要热爱办公室工作,甘当人民的勤务员

从大的方面讲,办公室位置很重要,也是领导的左膀右臂,公司的内管家。但是,办公室的工作*多、*多,服务*多,方方面面*也多。*多而*,而且哪一方面做得稍有不周,不是上级不满意,就是员工有意见。好比是老牛进磨坊,一年忙到头还出力不讨好,因而不少人都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话说回头,办公室工作难干总得有人干,既然从事了这项工作,就要安下心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办公室工作也是锻炼人的地方,办公室人员可以从领导身上吸取到很多营养(如:领导的决策能力、工作作风等),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培养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公关技巧、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文字综合能力等。可以说,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因此要珍惜岗位、把握契机、使我们的全部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三、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

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与全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做好办公室工作,首先要理清思路,抓大事,抓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才能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同时,要善于思考,不断摸索工作规律,防止埋于事务堆中。

其次,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工作时效性。工作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力戒浮夸。尤其是在遇到工作任务较多的情况下,一定要冷静思考、分清轻重缓急,一件一件落实并排出时间表。汇报工作要敢于讲真话、报实情,不能报喜不报忧,投其所好。

另外,特别注意的是办公室工作要以事业为重,不能过多地掺杂个人感情、凭个人意志办事,做到对待上级与下级一样,对待领导与一般员工一个样。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更不能利用手中权利谋私利。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

最后,办公室工作要有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办事程序,这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办公室工作必须要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使办公室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以提高办公室整体工作效率。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特别是又担负着为领导辅助决策的任务,日常不注意加强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必须把学习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日常要注意政治、经济理论学习,还要研究政策法规,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以及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学习的途径很多,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可以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可以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从基层吸取营养,要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学习的效果。

篇4

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数量上的保证是基础工作,也是基本要求。据调研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现有思政教师 x人,专业为政治学科的老师仅占 53.5%,50岁以上的教师占41.6%。小学思政课教师数为238人,专职教师数仅有9人,兼职教师高达 95%以上。中学稍好一点,思政课教师共23名,专职21名,兼职及其他2人,但是85%教师超工作量,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专职教师的严重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堂的有效发展。这会导致孩子从小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利于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二、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欠缺,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思政课教学优质人才的需求与现有教学状况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四是思政课教学效果欠佳。特别是小学思政课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兼任,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明显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和趣味性,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职的思政课教师,有时干脆将思政课变成自习课或者电影课。二是缺乏专业培训。小学思政教师大多数为语数兼职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保证思政课任课教师教学质量、优化改进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目前,新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虽然有过相应培训,仍有困惑,仍然需要系统专业培训。三是自我提升机会不多。由于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短板”,任课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之余,难以留存保障高水平科研工作所需的充足时间和自我提升的学习精力,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安排,在客观上制约了学习、科研活动的有效展开,导致部分教师职业能力水平滞后于现实教学需要。特别是小学思政课教师获得参加高级别培训机会的比例较低,缺少专家专业引领,获取最新教学、科研成果的渠道和平台仍有所欠缺,想进一步学习提升,缺少指导。

三、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从教积极性有待提高。

篇5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

(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性行为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临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

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的奋斗目标、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少数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个别学校领导干部和少数教师滋生了、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与不注教学质量、忙于有偿家教的的现象。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上班时间从事商品经营活动。还有少数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城乡分布、学段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分配、调配不尽合理,教师编制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师按学科紧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学科带人头,普遍存在编制虽够却按科分配教师不足、胜任教学教师不足,出现有富余人员或是不称职人员的现象,并且学校的富余人员和不称职人员分流困难,一旦遇到教师病、产假或脱产进修等情况,任课教师就“断档”,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结构性缺编,加上升学率压力,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

(三)师训经费不到位,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财政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经费不足甚至未能落实,使学校只能以校本培训为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极少。培训的不足、继续教育的欠缺,导致现有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未来教育的不适应、现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呆板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适应、现行教研方式的陈旧与指导教师教学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身在课改中,处在理念下,留在陈旧里”的普遍现象。

(四)教学成本投入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只有学生的学杂费,既要按规定保证硬件投入,又要按需要满足教育教学,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市县间、县乡间教师收入、福利待遇差别较大和高中、初中教师的层层由下向上的选拔,造成了县内优秀骨干教师因外调和改行向外流失,因选拔和调动的的内部流失,且特级、高级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作用不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难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临形势严峻,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五)学校班子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学校班子老化,班子凝聚力、影响力较弱,班子成员运用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与遵循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缺陷难以适应管理需要;二是少数学校用人随意,不能真正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机制,造成班子傭肿、人浮于事,甚至导致骨干教师流失;三是个别学校领导素质较低,拜金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识、不集众意主观臆断倾向存在,至使学校管理混乱与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落后。

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建议

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我县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我们建议:

(一)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

建议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师德建设上要认真抓好教育、制度和管理三项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教育观,增强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引导教师形成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核心精神品质;引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发展的“评教体系”和“评学体系”。坚持实施师德建设长效管理,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应予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分。同时,在教教师有偿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正确地加以引导,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有偿教育。

(二)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建议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尊师重教的舆论宣传。广泛宣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我县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教育战线上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模范教师和先进事迹等等。力争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保障培训经费,提高教师待遇

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三位一体”,采取给一点、补一定、筹一点的办法,启动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提升工程”和以骨干教师培育为主的“名师工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组织教师培训,构筑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教育部门集中培训、教研科研活动培训、立足岗位校本培训等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刷新”、知识结构的拓展、能力结构的激活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重视教育的外延发展,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必要投入,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改善教师办公教学条件,让教师真正工作顺心、在校安心、教学尽心、生活舒心。政府按财政增长水平,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的“身价”有增无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理顺管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

建议根据教师管理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人事、劳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育主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吸纳各个学校与一线教师的建议意见,以形成健康的教师能进能入能分流的任用机制和管理机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教师分配、调配机制,坚持按学校实际情况核定学校编制,按学科、依专业配备初、高中教师,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路子,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用有所专、教有所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6

目前,基础教育整体仍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旧教材向新教材转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形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具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学生由消极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的转变。教师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时了解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学的情况,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基本情况

⑴性别和年龄结构

⑵学历情况

⑶职称结构

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65%多,以成为主体,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新路,注重总结经验,多出教学、教研成果。

2、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状况

⑴教师任教情况

结果发现四分之一多的教师专业不对口,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绝大多数小学教师为兼职教师,很大一部分农村小学校点教师存在一人把一班的现象(即教这个班的所有学科),兼职即牵扯教师精力,增大工作量,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从上述两方面就能明显呈现出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我县正在实施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学区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⑵教育科研情况

申报自己的科研课题并实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

承担科研课题并实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

论文

发表(正规教育刊物)

奖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三、思考和建议

1、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从调查中发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县城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乡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低,而新课程的实施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期待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知识结构,教师不但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还应该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扩大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是能力结构,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等。调查发现,多数教师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渴望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要求则更迫切。对于教师的这种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如提供一个城乡学校教师交流的平台,建立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联谊制度(各乡镇可充分利用学区内的优秀师资),联谊学校双方每年选派教师,定时到对方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事先确定时间和地点,确定要研讨的教学问题举办研讨会,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使新的教育思想得到传送,先进的教学经验得到交流,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搭建这样的平台,不仅使学校建立一种新的学习机制,更重要的是可以督促教师去学习、去反思、去主动发展自己。这无论对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还是对农村学校的未来发展都是重要的。这种交流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是实质性的而非形式化的。只有当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提高了,全县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才会提高。

2、要指导教师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构建开放的课程结构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构建开放式课程结构,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和课本联系紧密的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的校本课程,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各学科只有通过自己校本课程的组建,才会不断拥有和更新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才会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否则,他的教学就可能是刻板的、缺少个性的、缺少活力的。调查可见,有些教师还不能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查询课程资源,很多教师没有订阅学科教学杂志,很多教师还处于想搞研究苦于没有资料可查的状态。课程资源可分为有形的课程资源和无形的课程资源。根据了解,教师们通常多注重的是有形的课程资源,如电脑、各种教具、标本、音像资料、课件、相关图书刊物等,而现代教育形式也要求教师同样要注重和善于利用无形的教学资源,即非实物的教学资源,是指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学科有关的社会新闻热点及身边熟知的事情,等等。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已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关心现实,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最易产生兴趣,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掘、使用。另外还有教师之间的合作、经验交流、信息的传播,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源。教师拥有了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学校课程的创造者、生成者和主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知识,最终达到构建开放式课程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南疆三地州;“特岗教师”;工作现状;建议与对策

一、调查目的、对象、方法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通过对新疆南疆三地州“特岗教师”群体的调查研究,了解南疆三地州“特岗教师”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特岗教师”的工作条件和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从而组织一批思想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吴登云式的优秀教师队伍,去扎根南疆,献身南疆的各族教师一起改造南疆三地州农村教育条件;确保南疆三地州农村学校“双语”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调查对象

本调查使用的是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即《南疆三地州“特岗教师”工作现状调查表》。分别从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困难建议六个方面进行调查,试图全面了解南疆三地州乡镇和乡镇以下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的现状。调查对象是2007年――2013年之内参加“特岗教师”工作的各民族大学毕业生。他们来自和田地区于田县、皮山县、策略县;喀什地区巴楚县、伽师县、岳普湖县、英吉沙县、泽普县、疏附县;克州阿图什市、阿克掏县、乌恰县等部分县乡镇和乡镇以下的320名“特岗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了解新疆南疆三地州乡镇和乡镇以下的农村“特岗教师”的工作现状并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实例依据;数理统计分析法。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农村“特岗教师”工作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调查对象的背景情况

根据课题设立的研究目的,针对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农村 “特岗教师”共发放问卷350分,回收有效问卷320 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1.4%。

表一 年龄、性别和族别状况

性 别 年 龄 族 别

男 女 20- 25 26- 30 31 -35 维吾尔族 汉族 柯尔克孜族 其他

320人 97 223 104 127 89 183 65 54 18

所占百分比 30.3 69.7 32.5 39.7 27.8 57.2 20.3 16.9 5.6

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群体,总体说来,男教师比女教师多。调查显示,年龄在20-25岁有104人,占32.5%;26-30岁有127人,占39.7%;31-35岁有89人,占27.8%。其中男教师有97人,占 30.3%,女教师有223人,占 69.7%。其中汉族65人,占20.3%;维吾尔族183人,占57.2%;柯尔克孜族54人,占16.9%;其他民族(塔吉克族、回族)18人,占5.6%(见表1)。

表二 学历、 学校分布、 “特岗教师”工作经验

学 历 学校分布 “特岗教师”工作经验(2007-2013)

本科 大专 初中 小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320人 107 213 108 212 28 34 38 45 48 59 68

所占百分比 33.4 66.6 33.7 66.3 8.7 10.6 11.9 14.1 15 18.4 21.3

表2显示,大专学历213人,占 66.6%;本科学历107人,占 33.4%;其中小学212人,占66.3%;初中108人,占33.7%;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教学教育经验。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中具有6年以上工作经验的28人,占8.7%;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34人,占11.9%;4年以上工作经验的45人,占14.1%;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48人,占15%;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127人,占39.7%(见表2)。这说明,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整体年轻,学历普遍较高,绝大多数都是大专以上学历,这对充实南疆三地州农村教师队伍,改善南疆三地州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调查显示,“您在一周内承担几门课的教学内容?”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认为自己可以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但不能胜任班主任。实际上,只担任1门课教学任务的113人,占调查对象的35.3%,担任2门课教学任务的91人,占28.4%,担任3门课教学任务的64人,占20%,担任4门课以上教学任务的52人,占16.3%;担任教学工作以外还担任班主任的165人,占58.6%,担任少先队工作的82人,占25.6%,而教学任务以外没有承担其他工作的73人,占28.8%。这说明大多数“特岗教师”愿意同时承担班主任工作和少先队工作,在教学中,大部分“特岗教师”又承担几门课的教学任务,又承担了管理,感到工作任务繁重,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着三年后是否愿意扎根当地农村教育,都是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调查显示,“您觉得工作方面的压力大码?”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认为“在正常范围内”的“特岗教师” 99名,占30.9%;认为“比较大,但可承受”的“特岗教师”158 名,占49.4%;认为“很大,很难承受”的“特岗教师”63名,占19.7%。据调查,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10小时以上,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2小时,还不包括“特岗教师” 备课、批改、查阅资料、参加会议、课外辅导、培训学习、家庭访问、兴趣小组等所需时间,而且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休息也常常没有保证。在调查到教师本人对“工作量大使您感到疲劳” 这个问题上,感到“很大”的是74人,占23.1%;感到“较大” 的是88人,占27.5%;感到“中等” 的是74人,占23.1%;感到“较轻”的是45人,占14.1%;感到“没有” 的是39人,占12.2%。如此长期的超负荷运转,容易使“特岗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调查显示,“您认为工作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特岗教师”的看法不一致,认为“缺乏实践经验”的“特岗教师”258名,占89.1%;认为“学科杂、工作量大”的“特岗教师”245名,占76.6%;认为“心理压力大”的“特岗教师”234名,占73.4%;认为“教学设施落后” 的“特岗教师” 181名,占56.6%;认为“工作中杂事多” 的“特岗教师” 165名,占51.7%;认为“ 教学资源不足” 的“特岗教师” 152名,占47.5%;认为“学生听课效率不高” 的“特岗教师” 145名,占45.3%。这说明,目前“特岗教师”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科学杂、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教学设施落后、工作中杂事多、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听课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要重视有关部门。

调查显示,“您对特岗教师这个职业的态度和认识是?”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特岗教师”的态度也不一致,认为“非常喜欢”的“特岗教师” 24名,占7.5%;“比较喜欢”的“特岗教师”119名,占37.2%;“喜欢”的“特岗教师”132名,占41.2%;“不喜欢”的“特岗教师”45名,占14.1%。百分之86的“特岗教师”认为教师是崇高职业,愿意通过知识传授,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扎根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调查显示,“合同期满后想留在本校吗”,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是,“想留在本校安心工作的”有182人,占56.9%;“希望换岗位工作的”,81人,占25.3%;“希望换学校的” 57人,占17.8%。这说明,实现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力求南疆三地州“特岗教师” 队伍的稳定性,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特岗教师” 合同期满后继续留在本校任教。

调查显示,“您对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满意吗”这个问题上的回答是,“非常满意”的“特岗教师” 35名,占10.9%;回答“比较满意” 的85名,占26.6%;回答“满意”的58名,占18.1%;回答“不满意”的142名,占44.4%。大部分“特岗教师”虽然对工资待遇不满意,但不后悔选择“特岗教师”这个职业。

调查显示,“您认为政府对“特岗教师”应该加强哪些方面工作”的回答是,要求“提高待遇”的 178人,占55.6%;要求“加强培训”的 54人,占14.1%;要求“组织上的关心和帮助”的 43人,占13.4%;要求“改善学校的生活条件”的 54人,占16.9%。这说明,“特岗教师”对所在学校的生活条件整体上不大满意。作为年轻教师群体,业余生活较为单调,在生活中,住房条件、工资收入是他们主要面临的困难,而远离亲友、生活无规律、缺少组织关心、孤独寂寞等等困难都客观存在,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影响他们扎根当地农村学校任教的愿望,这是需要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四、建议与对策

第一、进一步提高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的物质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特岗教师”给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教育事业汇入了“新的活力”,给各县农村学校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南疆农村教育事业带来了“新天地”,促进了南疆三地州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到了各地的普遍欢迎,但是,目前还存在着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落实政策,为“特岗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领导,精细管理,做好服务,保证相关政策、待遇落实,确保“特岗教师”基本物质生活得以满足,能够安心从事教学工作。

第二、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在新形势下,对推进南疆三地州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对推进双语教育的快速普及发挥了重要的意义。然而,面对现实中农村教育的滞后现状、一些“特岗教师”观念转变较慢,更新自我意识较弱的实际,鼓励“特岗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为“特岗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建立起“特岗教师”与学校老教师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第三,进一步创造条件,满足“特岗教师”的培训需求,应重视对“特岗教师”的专业培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特岗教师”培训机制,满足“特岗教师”培训的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不断的更新“特岗教师”的理念,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更好的推动南疆三地州农村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性,并逐步与教育现代化接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原有传统授课培训的基础上,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的更新及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特岗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而坚定扎根南疆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信心。

第四、进一步提高南疆三地州“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努力改善“特岗教师”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解决“特岗教师”普遍关系的住房公积金的不落实问题、调动问题、转正问题、工资问题、三金问题、领导关心问题、住宿条件差问题、一日三餐不规律问题、自主重新择业问题等等。通过政策的建立,解决“特岗教师”实际困难,使他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专心提升“特岗教师”的教育水平。致力于南疆农村教育工作中,不断地为南疆三地州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

[2]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

[3] 刘冲.新疆特岗教师计划的实践状况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07).

篇8

关键词:实训课时;自编实训教材;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59-02

一、引 言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节目主持艺术》课程自2009年开课起,已历经8年,这期间不断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节目主持艺术》的实践教学质量不仅影响活动主持的水平,对整个企业形象、宣传工作也会产生影响。从2014年1月始历经三年的时间,本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会议座谈、跟踪走访、电话采访、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多种方式,对《节目主持艺术》课程的所有在校生、部分优秀毕业生、教师和业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经过资料整理分析得出,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有所改善,但是理论多于实践的教学模式仍是主流。

二、《节目主持艺术》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实践教学没有规范化、系统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理论课时多于实训课时的教学现状仍然存在

1.实训课时过少。围绕在校生和专兼职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尽管在不断调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节目主持艺术》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呈现出“理论课时多于实训课时”的特点,课时设置无法为实践教学起到指导作用。针对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的比例问题,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老师授课多理论少实践;而对于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调查中只有约37%的学生认为,老师授课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5%的优秀毕业生反映:他们的主持技能多是在实践教学中习得,应该增加实训练习的比重,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配套教材稀缺。关于“节目主持艺术课程的教材或实训指导手册使用情况”这一问题,大于75%的专职教师表示没有高职院校专用的实训教材或实训指导手册,目前为止仍然在沿用普通本科院校中较优秀的教材。32%的学生反映实训课时偏少,没有实训教材,实训流程不够规范。

(二)具备双师素质的师资力量不足

1.实训室设备有待完善。70%的专职教师认为,学校的播音主持实训室主要是专业老师带领学生社团在使用,而专业学生使用率反而很低。56%的学生认为,实训室设备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正常使用。70%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实训室设备。有部分学生反映,一个班级有30名左右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每个组六七个人共用两只话筒和一台摄像机,而且大部分设备都已老旧或损坏,每次实训课都有半数学生只能旁观。还有个别学生反映,在学校很少使用甚至从未使用过实训设备。

2.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力量薄弱。据调查显示,超过30%的学生认为“学校有舞台主持经验又受过专业训练懂主持艺术的老师非常少。大部分学生们认为,专业老师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过于保守,场所过于局限,形式过于单调,实训练习有“走过场”的现象。这门课程的所有任课老师中,既有舞台主持经验,又有媒体实践技术运作的双师型教师不足20%。为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定期聘请业界一线精英,如广东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孙愈等作为兼职教师开设专业讲座进行授课。但是,这样零碎的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12%的学生表示聘请业界兼职教师的措施有走形式之嫌。

(三)片面追求就业率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就业率,以此来扩大招生,提高学校声誉。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就业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被评为2013年“全国就业50强院校”,但是在创业就业的推广工作中,片面追求就业率,讲求市场化,淡化专业意识,没有重视专业的转型升级,没有营造专业学习氛围,使得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只顾埋头创业, 脱离了专业学习,有本末倒置之嫌。

(四)校企合作不系统不规范

学校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报业集团等当地媒体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如参加南方电视台的《舞林争霸》《全城热恋》等栏目的策划筹备工作,在多家媒体和企业设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化实践平台。但实训流程很不规范。

三、《节目主持艺术》课程实践教学教改思路

据调研统计得出,超过半数的老师和学生都希望学校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培育师资力量和拓宽实训渠道方面有所作为。在专业教学方面,大家普遍希望教师能够重视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

(一)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自编实训教材和指导手册。介于高职院校没有专用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的问题,学校应鼓励师资团队联合业界兼职教师自己着手进行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的编写,将集体备课中涉及的实践教学案例编进教材,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练习,使得实训教材更具独特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和实训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课是实训课程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训练习又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提升,实训练习同时又为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提供了依据。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课时安排上,应加大实训课时的比重,国外许多著名的传媒院校实训课时至少是理论课时的3倍,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在质和量上保证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3.加强实践教学监管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和学分。学校为节目主持艺术课程的每一位学生都单独设立了实训档案,详细记录了学生课上课下主持实践的内容、表现、评价、提升途径,并跟踪记录后续教学成果,以此作为期末综合成绩的重要参考。

(二)通过校企合作和培训的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通过三种方式提升整体师资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积极引进几位既懂理论知识受过专业训练又有一定舞台主持经验的具备双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带动和激发师资队伍的内动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其次要将教师顶岗实践的制度落到实处,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全职深入企业、媒体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拓;再次,学校应该制定规范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本校师资和外界的沟通交流,着力提升师资理论与实践水平。除此之外,在新媒体已然成为主流媒体的今天,学校要与时俱进,聘请具备互联网与新媒体双重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授课,提升学生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对于外聘兼职教师,要将业界讲座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规范制度,要求他们定计划、定时、定点、定人到高校授课,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着力打造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的实训平台

要培养学生真正进行节目主持的实战能力,需要专业的实训场所做支撑。因此,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和资金支持,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体系,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1.对内加大实训室建设的投入。大力加强人财物力的投入进行实训室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对实训室的设备进行更新补充,尤其是二级学院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的补充和更新,并完善实训室的管理与使用制度,为学生实训练习提供保障。将学校的广播台、文艺社团设为实训基地,全员进驻并充分整合校内实训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2.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打通实训渠道。产学研合作要基于互惠、互利、共赢的原则之下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政府、媒体、企业、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政府活动、媒体节目制作、企业宣传、校级竞赛等方式加强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并规范实践制度,把学生的实训课堂搬到校外实践中去。

3.社会实践也是专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社会实践月,以广泛的社会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拓展平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社会实践月深入基层,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获取专业信息源,进行实践锻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新闻传播类竞赛或电视竞赛等,这些举措都是学生快速提升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9

**素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市民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更是在全国首屈一指。**市民长期以来就有为孩子请家教的习惯,可以这样的说,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一般的市民都会为孩子找个家教:或者送去辅导班,或者请个上门家教。从某个角度来说,**家教已经成为了**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近年来,随着**市民经济的改善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大幅度提高,**的家教需求不断扩大,并且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教市场。而这个庞大的家教市场的暴利吸引了无数闻风而来的各种各样的人开办了遍布**大街小巷的家教中心、辅导班、晚自习辅导机构,家教中介等等机构。这数百家存在于**家教市场之间的机构也为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竞争。然而,有序的竞争对规范市场运作,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是很有好处,但是反之,无序的竞争必然导致一个混乱的市场,并最终使包括学生,教师和家教机构都伤痕累累。因此,培育和规范无序而混乱的**家教市场是这个市场目前所亟需的。

一、**家教市场的主要特点和构成要素

1、**家教市场教师供给的来源和特点

作为**家教市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家教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人数最多也是规模最庞大的部分,即**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市目前的高校数量也不少,并且因为今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更导致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家教市场提供充足的教师来源;一般来说,来自农村或者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都会选取家教作为主要的兼职渠道。他们从事家教,一方面可以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和零花钱,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借此接近社会,锻炼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的生活能力;第二种是近几年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些辅导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开设的,比如美术兴趣班,数学辅导班,英语补习班等等,这种班级人数少的五六个,多的上百个。特别是**一中,附中,**三中一些名师开办的辅导班,那更是规模庞大。而这些教师也因此可以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第三种是**市各中小学的在职教师,这些教师由于自身的优势,便成为**家长们请家教老师的首选,他们或者单独辅导个别学生,或者开办辅导班。最典型的是**四中的那些美术老师,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自己的家里或者租个场所开个画室,专门辅导要参加高考的美术高考生。

二、**家教市场需求的类型和特点

1、保姆型的家教:这种类型的家教对象一般是年龄比较小,父母工作比较忙而没有时间教育孩子的孩子。在通常的情况下,这样类型的家教是保姆为主,家教为辅,当然,这里的保姆不是为这个家庭做家务,而只是带孩子的意思。一般情况下,家长请保姆型家教的要求就是要求教师要“活泼、开朗,善于和孩子沟通”。我就曾经遇到一个四五十岁的妇女要为其“腼腆,内向”的儿子找一个能影响其性格的家教。在寒暑假的时候,这样的家教是需求最旺的时候,要为这个时候,大学生都放假了,时间很是充裕。而且中小学也放假了,而父母依然在上班,这样情况下,父母怕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在家不放心,就想找到保姆型家教看着孩子。有了供给和需要,在寒暑假的时候,这个市场自然火爆。这样类型家教的工资一般是按月结算,吃住在家长家,报酬一般是一个月1200左右。

2、学业型家教:这样的类型家教是**家教的主体,据调查有67%的家教属于学业型的家教。这样的家教是以辅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陋习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的。在提高学生考试这样一个目标下,这种类型的家教可以分为补缺补漏型和补习基础型,补缺补漏型家教主要适用于学习基础中等以上,家教主要是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学习上问题,这样类型的家教一般一周只要一次就可以了;而另外一中补习基础型家教是针对那些学习基础很差的同学,这些学生的基础薄弱,在课堂上无法和老师形成同步,结果恶性循环,越来越差,这样的学生只是一周一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般一周至少要2次以上的补课时间才有效果。根据笔者调查,找寻这样的家教,家长大多会要求家教老师要有家教经验,而且必须专业对口。这样的家教在**工资水平一般是大学生20-30元一个小时,在职教师是50—80元一个小时,根据年级的不同价格会有变化,有些家教教师也会要求家长有交通补贴。

3、艺术性家教:所谓的艺术性家教是指要求教师对孩子的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特长为培养目的的家教。具体的说,这样的家教可以分为专业辅导和课余辅导两种类型。第一种的目的在于重点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以利于将来的发展。第二种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提高其综合素质。很多的家长都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孩子的艺术潜能进行开培养开发。但是许多的家长也这样表示,目前的**家教市场上这样类型的主要是辅导班,而辅导班人数又太多,效果不好,所以很多的家长都会选择专业的高校学生。

4、体育型家教:这是最近几年新冒出的一种家教,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的家长也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体育家教,让体育家教老师教孩子打球,跑步等等。

“一句话,只要有需求,有市场,我们就可以帮你找到老师!”**望子成龙家教网的ceo张壹茗先生这样说。

三、**家教市场中介的类型和特点

1、**家教市场中介,什么是家教中介?它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专门的家教中介机构。他们的作用就是在家教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可以找到合适的老师,也让想做家教的老师有机会辅导学生。**家教市场上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家教中介机构,看**本地的各类报纸里面的家教专栏就可以看到许多家教中介机构的电话号码。家教中介机构的增多反应了**家教市场规模扩大了。**家教市场的中介机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经过工商注册的专职的家教机构,比如说**家教网(),这样的中介机构经营管理比较规范,他们有自己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可信度比较高,甚至在**家教市场就已经形成这样的品牌。此外,他们也会采用会员的方式,与**各大高校的学生之间紧密联系,并且建立自己的网站。第二类是未经工商注册的中介机构,这样的机构信誉比较差,人员也不专业,甚至有些机构成立的初期就带有不良的企图。这样的中介机构等一般只是租一间房子,在连上一部电话就开始营业了。他们通常会雇佣在校学生收集本校学生的有关信息,然后在通过电话询问兼职的意愿。或者通过黏贴小海报,家教信息。根据笔者的调查,有很多的想家教的学生因此上当受骗-----交了中介费用以后就再也找不到家教中介机构了。因为这样的弊端,无论是家教需求还是供给方都很少关顾此类机构。

2、高校的家教中心:**的许多大学出于帮助学生勤工俭学的想法,都设立了勤工俭学办公室,这样的办公室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找家教,他们会在**市的一些报纸上广告,像福建师范大学就有这样一个办公室。笔者在师大念大学的时候也经常光顾师大的勤工俭学办公室寻找家教。高校的家教中心的服务对象是本校的学生,所以中介费比较低。由于有高校作为依托,**的高校家教中心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会比较高。当然,这类高校的所能提供的也只是大学生研究生的家教,是不能提供真正专业的教师家教的。一般情况下,想找家教的家长会主动打电话说明家教要求,然后家教中心在通过学校的网站或者板报的方式家教信息。

3、流动性的家教中介:流动性的家教中介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通过海报,传单信息的中介机构。这种形式的中介也是中介机构发展的最初模式。有许多大学生也会自己印制一些小广告,在**市的居民区附近黏贴,这样一方面可以自己获得家教,而且还可以把多余的家教信息转让也可以获取一笔不菲的家教中介费用。在**市的超市门口或者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每到周末或者假期,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学生,手举家教的牌子,他们或者是在收集家教信息,或者是为自己找家教。

四、**家教市场存在的弊端和形成原因

在对家长和优秀学生等有限资源的竞争中,家教市场存在的弊端就不可避免的显露了出来,其具体体现为:市场混乱、无序的竞争;家教中介机构鱼龙混杂,大批非法中介和黑中介充斥其中,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低,可信任度不高,缺乏有力的家教品牌;家教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学生维权能力弱;家教老师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究其原因:

1、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家教中介不属于职业介绍性质,因而不属于劳动部门的管理范畴,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保护”**望子成龙家教网的负责人这样说。目前家教市场缺乏正规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业规定,这一方面的法律条文更是没有,给维权和处理纠纷带来很大的麻烦。

2、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角色缺位

近年来,**家教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在管理上却是明显的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部门负责对家教市场的管理。**家教市场存在的弊端依靠市场自身调节作用和消除,未免太慢和过于理想化了,家教市场仅仅依靠高校来引导和规范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市场发挥不了作用的情况下,必须有政府强势力量的介入和干预,否则,就会出现管理上的盲区,市场会更加的混乱和无序。

3、安全责任没有界定

学生从事家教活动的报酬较高,并且相对轻松,是知识转化为财富的最直接形式,但是由于社会经验不丰富,人生阅历较浅,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薄弱,在从教过程出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尤其是人身安全容易受到伤害,一定能出现安全问题由谁负责,学生本人?家长?还是中介?

五、着眼于**家教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的建议

1、规范**家教市场的运行环境

篇10

“”,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十二五”,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

1、教育投入不足。年,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连续多年处于全省下游位次。

2、发展水平不高。全市教育发展水平虽然整体攀升,但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问题依然存在;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高、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在规模上得到了快速扩张,但技能型人才合格率较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等院校数量少、办学层次低、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弱的问题还未得到改观。

3、教师队伍不强。教师缺员严重,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缺员2329人,为全省最多;师资素质堪忧,全市民转公教师和县(市、区)职教中心收费培养教师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8.27%,教师第一学历达标率较低;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中小学教师呈老龄化趋势,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数量较少。

4、办学条件不硬。与全省小学、初中、普高、中职同比,我市生均占地面积分别列全省第11位、第9位、第9位和第11位,生均校舍面积分别列全省第11位、第8位、第11位和第11位,生均图书分别列全省第10位、第5位、第6位和第7位,百生微机数分别列全省第11位、第6位、第5位和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