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23 14:3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商品市场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进一步被细化,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擅长开发新型的并能满足消费者质量与功能方面需求的产品。能够确保这种产品的开发并获取足够利润的手段就是采用目标成本规划。目标成本规划的英文全称为TargetCosting,国内有学者将其译为成本策划或成本企画,也有人称之为目标成本法。我们认为,前两种叫法忽视了目标(target)的地位,而后一种称谓又混淆了Costing与Cost的语意。
目标成本规划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日本企业广泛采用,大大增强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方法开始被欧美的企业所引进,并引起了欧美学者日渐浓厚的研究兴趣。1995年之后,我国学者对目标成本规划也开始给予关注,做了许多介绍和分析,并有学者认为邯钢经验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也存在运用了目标成本规划的案例。我们认为,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虽然存在许多偶合,但邯钢经验决不等同于目标成年规划。
为说明我们的观点,本文拟对目标成本规划进行更深入的解析,并以此为基础对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进行比较。
一、目标成本规划的基本原理
目标成本规划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对企业的未来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技术。其做法就是首先确定待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然后由企业在这个成本水平上开发生产拥有特定功能和质量的并且若以预计的价格出售就有足够盈利的产品。目标成本规划使得“成本”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事后消极结果。企业只要将待开发产品的预计售价扣除期望边际利润,即可得到目标成本,然后的关键便是:设计能在目标成本水平上满足顾客需求并可投产制造的产品。
在日本,企业已经不再把目标成本规划看成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由于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内部事宜,决定了在运用目标成本规划时可以存在许多不同的具体做法。但是,目标成本规划的共性又是什么呢?为了得到这个答案,美国管理会计学家库珀和斯拉莫得对运用目标成本规划较为成熟有效的七家日本公司(包括丰田和尼桑公司)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察,在经过高度提炼和规范之后,将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划分为如图
1所示的三个部分(CooperandSlanmulder,1999)。(略)
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首先从如何满足市场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的要求入手。“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过程的关键是市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市场所允许的产品成本,再将这个可允许的成本所代表的竞争性成本压力传递到产品开发与设计者身上。“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就是要促使产品的开发设计者朝着“许可成本”的目标发挥创造力。企业一旦确定了产品层次上的目标成本,它又会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零部件的层次上,以此又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样,供应商也必须想方设法去设计、生产企业所需的零部件,从而保证供应商在将零部件卖给企业时也能获得足够的利润。因此,“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将促使零部件供应商与产品的制造商一道向满足顾客需求的目标共同努力。
从时间上看,目标成本规划的三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重叠的。除了市场驱动成本规划过程可以在产品的构思阶段就早早展开之外,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也并非要等到由市场驱动成本规划过程设计出市场可允许的成本之后才开始运作,而可以同时采取某些行动。比如,企业可以确定按照目前的设计工艺和企业管理水平制造产品的现行成本以及收集一些供应商方面的反馈信息。进一步说,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调整优化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的能力意味着企业要不时地返回到市场中来,以确信产品设计的调整没有偏离目标销售价格。因此,“市场驱动目标成本规划”与“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之间存在这么一种反复调整的关系。同理,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也必须在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早早地开始,因为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供应商情况的估计(虽然正式的成本分解以及与供应商订立协商供应价的行动应在整个目标成本规划过程接近尾声时才进行)。也就是说,这两个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之间也存在一种反复调整的关系,因为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确定的成本降低的规模有一部分是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满足的,而这种成本降低的目标又必须早早地根据供应商方面反馈的信息不断加以改进。
二、目标成本规划所体现的战略性成本管理思想
对目标成本规划的一般过程的描述和把握可以揭示这种方法或技术所蕴含的成本管理思想。我们认为,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相比,目标成本规划所体现的成本管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目标成本规划的实施意味着成本管理的范围得以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扩张。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这种做法与工业经济社会的特征是相吻合的。在工业经济下的企业,其重复性扩大再生产和知识含量的低下,使得制造成本在产品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重,其它如研发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其在
成本核算和管理中不具有重要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销售网络的复杂化、市场风险的增大以及管理思想与手段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产品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产品的传统观念局限于产品的实体形式,而现代营销理论提出了产品整体的新概念。美国有学者指出,现代产品包括了核心、形式、附加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略]),它们构成了产品整体(胡树华,1998)。同时,生产环节重要性的下降及产品成本中知识含量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表现为研发成本、服务成本或称后援成本(SupportCost)的比重日渐上升。据国外一家权威机构对其所选的高新企业的统计表明,产品成本的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其比例如表1所示(王威,1998)。
制造成本研发成本管理成本销售成本技术后援成本
55%16%8%15%6%
在这种成本结构中(非制造成本之和已高达45%),非产量驱动的研发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比重已上升到重要程度,此时,传统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进行扩张。可见,产品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成本都不能忽视,必须建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体系,从全流程的角度实施成本跟踪与控制。而这种跟踪与控制恰好可从目标成本规划的第一个过程中所确定的产品的目标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运作的起点。
国外有学者将产品成本的管理范围由制造过程转向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做法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管理。这种成本管理方法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
①它强调与每一产品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克服了传统成本只重视制造成本,而忽视上游领域(如研究与开发)和下游领域(如客户服务)的成本。
②它突出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成本发生比率的差异,有利于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
③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时间跨度只能以日历年度为极限(与会计报表的编制相对应)的主观做法,将其延长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与经济实质更相吻合。
2、目标成本规划中所确定的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激烈竞争的市场,按照这种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明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而传统的成本管理的手段则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从内部确定各种成本标准,揭示各种差异,从而达到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对企业竞争地位的提高不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3.整个目标成本规划的枢纽部分是确定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该目标成本是由产品的联合开发设计小组根据市场信息、内部潜力的挖掘以及供应商的潜力挖掘和协作而确定的。这意味着成本管理的重点将由传统观念下的生产制造过程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品的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产品的设计阶段所确定的,譬如,产品的功能设计得越复杂,制造成本也要相应增大。又譬如,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高,则对投入产品制造的原材料的要求也可能越高。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日益追求个性化产品,迫使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尽可能地根据顾客的需要提高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从而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的大小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的设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一步说明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产品的制造过程而非研发设计过程的做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这里有一个证据,即有位美国会计学家在对美国的制造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企业由产品的设计阶段所确定的产品的制造成本占整个制造成本的比例高达75%至90%之间(Hertenstein,1998)。
4、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旨在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压力的一部分传递给为制造产品所需的零部件提供货源的供应商身上,压迫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产品制造商联合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这样,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但可能由制造过程转向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更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界限,使得在成本管理问题上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整合,同时提高产品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实力。日本许多先进的制造企业正在实施的“零存货”管理战略就是这些企业与其零部件供应商通力合作,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的实例。在美国,纺织品制造商、服务制造商和零售商组织了一个志愿产业通信标准委员会,通过使用一个大家共享的全产业电子数据网,使从共同的系统中压缩1200亿美元的库存变为现实(黄尚勇,1999)。这是成本管理突破单个企业的界限,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共同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又一实例。
5.目标成本规划带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是,必须改变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传统观念,取而代之以战略性成本管理的观念。战略性成本管理所追求的是不损害企业竞争地位前提下的成本降低的途径,如果成本降低的同时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地位,这种成本降低的策略就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如果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增加就是值得鼓励的。譬如,若市场调查表明顾客需要某种产品具备一种功能,则产品的设计者就必须为产品增设这种功能,虽然这种做法会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如果不增加这种成本,则企业的竞争地位反而会受到削弱。成本管理中的这种辩证思维在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中是很难找到影子的。原因很简单,即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事中和事后管理,完全忽视了事前管理。而目标成本规划旨在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表明该方法或技术的落脚点完全是事前管理。至于说通过目标成本规划所确定的产品层次和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也可用来进行成本的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则与目标成本规划的三个过程本身是不相干的。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后文中对邯钢经验和目标成本规划进行比较。
三、成本压力的设计与传递:目标成本规划的中心问题
要深刻地理解目标成本规划的全过程,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贯穿于整个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即如何设计并传递成本压力。目标成本规划中对成本压力的设计与传递的过程可用图3来表示(略)。
(一)可允许成本的设计与信息传递
目标成本规划的第一个过程为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旨在确定一个为维护市场竞争地位而需要的一个可允许成本(allowableCost),并通过可允许成本的概念将市场竞争的压力转移到产品设计者身上甚至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身上。来自于市场的可允许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可允许成本=目标销售价格一目标边际利润。在确定可允许成本时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l.目标成本规划开始于制定企业长期销售和长期利润目标,其目的是确保开发设计的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能为企业的长期利润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长期计划的可信度非常重要。这涉及到两个因素:首先,企业应通过仔细分析所有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顾客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来制定长期销售和长期利润计划;其次,企业只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任何不切实际的考虑都要予以摒弃。
2.在确定目标售价时应时刻牢记,销售价格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顾客对产品追加价值的看法,这些追加价值或来自于产品的功能或性能的提高,也来自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开发设计的新产品只有在功能或质量上不但超过了旧产品,而且超过了竞争者的同类产品时,才可以提高售价。另外,考虑到目标定价在整个目标成本规划中的重要性,企业也应十分谨慎地制定尽可能切实可行的目标售价。
3.确定目标边际利润的目的是要确保企业长期利润计划的完成。设置边际利润的通常方式是紧紧依托旧产品的实际边际利润,然后根据市场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整。譬如,日本的尼桑公司采用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确定售价与利润的关系,然后从这种经验关系出发,根据事前制订的目标售价,反过来确定新产品的目标边际利润。这种详细分析的目的就在于设置切实可行的边际利润,以保证企业长期利润计划的完成。要注意的是,如果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或者预计某种产品的售价或成本在其生命周期内会有重大的变化,则企业就应对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获利能力进行谨慎分析,并相应调整目标边际利润。倘若没有这种调整,企业就要承担一定的决策风险,有可能生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没有足够回报的产品。
设计可允许的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向产品的设计者和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传递来自于市场的成本压力的信号。但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可允许成本的计算是以企业自身切实可行的长期利润目标为基础,因此:①可允许成本只表示企业有什么样的竞争方向,并不能做为衡量企业与其竞争者的竞争实力大小的基准。要使可允许成本有这种作用,就必须设置以同行业最先进的获利能力为基础的目标边际利润;③可允许成本的计算并没有考虑产品设计者以及产品零部件供应商降低成本的实际潜力,从而不能保证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与代表着市场压力的可允许成本完全相吻合。
(二)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设计及其信号传递
在目标成本规划的第二个过程,产品设计者应干方百计地在可允许成本的水平上开发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但事实上,产品设计者并非总能成功。因此,在给定的企业能力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条件下,设计出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往往是对可允许成本有所放大的结果。计算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的公式为:产品层次目标成本=现行成本一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
新产品的现行成本指的是在没有采取任何降低成本的措施,并且对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变化情况予以调整之后的现行制造成本。这个数字完全是通过经验估计而来的。之后,就可以通过总工程师、产品设计者和主要的供应商等方面人员的协同努力来确定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的数额。仅就产品的设计者而言,有几种工程技术可以帮助设计者降低成本,如价值工程(VE)、生产组装线的设置(DFMA)、质量功能分解(QFD)等等。VE是一种综合的使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产品设计方法,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产品的功能。相对而言,DFMA在节省成本方面更注重改进产品的生产或组装方式,同时保持产品的功能水平。QFD是一种老方法,用来保证顾客的需求至上。由此可见,在目标成本规划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和市场可允许成本的差距,企业不但常常把技术与生产程序推向一个极限的位置,还必须在其它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如与供应商进行零存货安排等等。
如果产品设计不能够实现市场所允许的成本,企业的长期利润就会下降,由此说明企业没有达到竞争环境所要求的效率水平。此时,若将现行成本与可允许成本之间的差额看作是成本降低的总目标,而把成本降低的总目标与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之间的差额定义为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话,以下几个问题就值得特别注意:
1.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规划不能过大,否则就表明新产品不值得开发。
2.如果不影响新产品的开发可行性,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规模也不能过小,否则会使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过大,从而有可能使得有关人员面对过度的成本降低目标,导致生产力的崩溃,并最终使得目标成本规划系统失灵。
3.在新产品值得开发的前提下,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和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都将作为对供应商施加压力的依据以及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考评的依据。
4.在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规模适宜的情况下,该目标将给予产品设计者和企业的供应商一种额外的压力——即在下一代产品身上应将这种潜在目标转化为可实现的目标。如果企业在下一代产品身上不能做到这一点,则企业将不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三)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的设计与信号传递
企业一旦确定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就可以衍生出该产品各零部件的目标成本。对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进行规划可以将来自于市场的竞争性成本压力明确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个过程的目标成本规划只所以很重要,是因为现代企业大都是水平式而非垂直式的集合体。这种企业一般向企业外部而不是内部购买大部分的原材料和部件。
要进行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首先要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分解到产品的主要功能层次上。比如,汽车的主要功能部分包括:引擎、冷却系统、空调系统、传动系统以及音响系统等等。然后,再由总工程师负责设立每一个主要功能部分的目标成本。各功能部分目标成本的确定通常是通过总工程师与设计小组成员进行广泛的协商而完成的。一般来说,企业要以以往的成本降低率水平为基础来制定这些主要功能的目标成本。一些企业采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归纳法确定成本降低目标,而另有一些企业采用了更复杂的方法,如功能分析法和生产能力分析法等等。一些日本企业在制定功能层次的目标成本时,还会因安全性考虑设置一种“生产管理的缓冲数”,目的是为了允许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某种设计问题所导致的一些少量的成本超支。如同对待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那样,这个缓冲数的规模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企业一旦确定了主要功能的目标成本,就可以适当地将其分解为组件或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目的是为了对主要的外购零部件设立一个合理的购买价格。一般来说,将功能层次的目标成本分解至主要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可以由各功能设计小组负责完成,每个设计小组负责实现其自身的预期成本降低目标,对零部件、原材料种类的设计以及制造程序的设计都由他们自行处理。总工程师只是偶尔指定某些特定部位,特别是高成本部位的成本降低目标。
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设定以后,成本压力的一部分将最终传递给零部件的供应商。如果供应商的报价太高,企业便可以和供应商进一步协商直到达成某种协议。如果达不成协议,则表明该供应商可能不具有竞争力。另外一种情况是,在目标成本规划中,如果供应商通过积极的努力提出的报价低于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企业可给予供应商一些额外的回报,从而与供应商建立一种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而且,即使供应商的报价并不比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低(假设刚好等于),但与以前的报价相比降低了较大的幅度,企业也应给予供应商适当的鼓励,以便企业在开发另一种新产品时,因新产品的零部件成本还将面临不断降低的压力,从而要求供应商不断地予以配合。
四、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
1996年在全国推广的邯钢经验,归纳起来有两条,即“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所谓模拟市场,指邯钢只是采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来“模拟”确定内部转移价格,“模拟市场”并不是为了对内部单位作出最佳的“外购抑自产”的决策,而是为了全公司齐心协力地得到更高的利润(韩李瀛与杨继良,1998)。邯钢“模拟市场”的具体过程为,首先以钢材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减去税金和目标利润之后为钢材的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即为全厂应挖掘的潜力。班组再把指标落实到人,形成一个以保障全厂目标利润为中心由十几万个指标组成的成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与厂内各部门和个人密切相关,成为一个严密的责任网络。这样,由于目标成本的测算是以市场价为基础的,是客观存在的,市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如果分厂、班组或职工对下达的指标有异议,他们可以找市场去核实,而不必去找厂长讨价还价(王世定与李润等,1997)。
邯钢经验的第二个特点是“成本否决”。也就是说,无论其它指标完成得再好,只要突破了分配给分厂、班组或个人的目标成本,工资和奖金就要受到影响。这样,邯钢就树立起了“成本权威”,并将成本作为影响、诱导和矫正人的行为的杠杆(刘小明、于增彪和刘桂英,1998)。
从对模拟市场的引入过程来看,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中出现的“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的概念与方法是非常相似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邯钢创造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是“成本策划”法在我国已经萌芽的证例。其市场、倒推、全员、否决的基本模式与成本策划活动程序基本相同,各个环节的指导思想实质卜也同‘“成本策划”的观念完全一致(王寅东,1998)。而我们认为,邯钢经验虽然在某些做法上与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相类似,但两者在本质匕并不是一回事。理山如下:
1.邯钢经验是在首钢等其它企业早已实行的一套内部核算经验的基础上,添加了“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的内容(杨继良与徐佩玲,1997)。添加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有效的以成本作为控制和业绩评价标准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换言之,“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的引入是为了更有效地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不可否认,邯钢经验所采取的控制标准直接来源于内场而非企业的内部,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邯钢经验就是美国的“泰罗制”,邯钢经验的“成本否决”就是“泰罗制”的标准成本制度,它们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或作业效率。因此,邯钢经验不适合那些产品没有市场或销路有问题的企业刚小明、于增彪和刘桂英,1998)。与此相对照,目标成本规划的根本目的却是帮助企业开发与设计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或者对原有产品的功能或性质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因此,虽然在目标成本规划中也用了“倒推”的概念,即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功能层次直至零部件层次,与邯钢经验中将来自于市场的目标成本采用倒推的办法分解到分厂、班组或个人的具体做法相类似,但分解的目的和前提条件是大相径庭的。另外,虽然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所确定的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也可以作为在产品投产以后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依据,但就目标成本规划的本意而言,其落脚点却完全是事前控制的概念。
2、按照我们对目标成本规划法的理解,与其说该方法是为了对成本进行规划,倒不如说是为了对产品进行规划。而邯钢经验却与产品规划毫无关系。
3.邯钢经验中含有全员参加这个特点,指的是各分厂、班组和个人都面临着一定的目标成本的压力。邯钢经验中的个人的确关系到了企业的策划。设计、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部门中的每一个人,从而形成了全员参加的特点。但在目标成本规划中,虽然为了确定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也关系到了一个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因为要对各个部门中有可能发生的与规划中的产品有关的成本提前进行估计),但目标成本规划过程所涉及的人员主要是联合开发与设计小组中的成员,而不是整个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因此,就邯钢经验和目标成本规划而言,“全员参加”的含义完全不具备可比性。要说明的是,按照日本和欧美企业的经验,在目标成本规划中,联合开发与设计小组中的成员应来自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营销和会计人员),但组长却无一例外地由工程师所担任。
4.由于目标成本规划的落脚点在于事前管理,故此,对成本管理实际成绩的评价不可能成为目标成本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邯钢经验中“否决”的概念就与目标成本规划无关。
5.在目标成本规划的三个过程中,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起着枢纽的作用。要完成这个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主要取决于对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如何进行设计,以及如何对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有关的成本进行把握。而邯钢经验并不涉及开发新产品的问题,该经验的产生是以邯钢大量生产的产品比较标准化、技术规范稳定为前提的。因此,如何改善成本管理,加强对成本的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价,就成为邯钢经验产生的催化剂。
6.目标成本规划比较适用于制造业(如汽车、精密机械、电器和机械制造业入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按照市场信息来改变产品设计,不需要另起炉灶。钢铁工业则大不相同,一旦确定了产品方向和生产流程,就很难改变,除非另觅投资,大量更新设备,以创造新的、大量出现需求的、能创造更多“净增值”的产品(韩季瀛与杨继良,1998)。而在国内对邯钢经验的大量介绍和总结中,却根本看不到邯钢在产品设计的改良方面是如何有所作为的。
7、根据日本企业的经验,目标成本规划要实施成功,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市场定位和如何设计产品的功能与质量之外,就是如何与其它相关企业一道,找到共同降低成本的途径。而对邯钢经验的大量介绍也绝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如果细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其它一些能够表明邯钢经验如何不同于目标成本规划的依据,但因篇幅所限就不再继续列举。本文对目标成本规划法的解析以及将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相对比,并不是为了贬低邯钢经验,而是旨在表明我们的一种态度,即在学习或介绍外国某方面的理论或方法时,一定要做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王寅东.成本策划法在我国的产生.会计研究,1998;4
2、杨继良、徐佩玲论管理会计的应用会计研究,1997;12
3、刘小明、于增彪、刘桂英《论管理会计的应用》之质疑会计研究,1998;6
4、韩季瀛、杨继良、论邯钢成本管理经验会计研究.1998;8
5、陈胜群.论日本成本管理的代表模式——成本企画.会计研究,1997;4
6、缪艳娟.成本目标管理会计研究,2000;l
7、黄尚勇.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成本的战略思考会计研究,1999;2
8、正威价值创新:企业的战略选择价值工程,1998;4
9、胡树华产品创新管理价值工程,1998;1
10、RobinCooperandRegineSlanmulder.DevelopProfitableNewProductswithTargetCosting.SloanManagementReview,1999;Summer
11、anizingforManafactarableDesing.HarvardBusinessReview,1989;January-February
12、RobunCooperandW.BruceChew.ControlTomorrow’sCostsThroughToday’sDesign.HarvardBassinetsReview,1996;January-February
篇2
【关键词】物流成本 成本控制 成品油
物流成本的控制主要以物的动态流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最新的管理与技术理论,规划并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水平,已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物流成本的科学规划能够为生产经营甚至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一些有着先进管理经验的外国石油企业己经步入了我国的成品油销售市场,相比之下,我国成品油流通的成本很高,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既是成品油物流成本,由于我国成品油具有物流成本较高、周转效率、缺乏科学的优化方法、出产配置方案通常依赖主观经验等劣势,我国的石油企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有效的降低成品油物流成本已成为石油企业需要改进的一大问题,控制成品油的物流成本需要从成品油物流成本的正确分类与选择恰当方法等方面逐步进行,从而增强企业的决策与竞争能力。
一、成品油物流及成品油物流成本的概念
成品油物流是石油企业根据订单需求,将成品油由资源区运送至消费区,并伴有一系列经济消耗的实物流通过程,主要由成品油的运输、装卸、仓储、配送等环节构成。可表示为:炼油厂―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加油站。
成品油物流成本是指在成品油的各项物流活动过程中,为了达到成品油的空间与时间转移而产生的资金流动,如运输费用、订货费用、装卸费用、配送费用、油品损耗及缺货损失等。由于成品油自身的特点,物流活动中的订货费用、装卸费用和损耗缺货费等往往是固定的,因此成品油的物流成本可调控的方面主要在运输、仓储及配送三个环节。
二、成品油物流的主要特点
成品油涉及的物流活动与一般的商品流动有显著区别,不仅需要做到整个物流过程的防火防爆与防腐,还因其常进行远距离运输而有一定的风险与沉没成本,其物流活动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成品油物流运量大,并逐年递增。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的石油消耗增长率已经达到了2%,而我国作为成品油购入第二大国,在2011年的石油消耗量达到了4.9亿吨,其中有54.8%的比例依赖于进口原油,而且这一数字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石化工业、铁路公路行业等的繁荣发展,还将不断地提高,我国对成品油及其衍生品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强劲增长的状态。
成品油物流的安全要求要高于普通物资运输。首先,成品油自身有易燃、易爆并且有一定毒性的特点,因此在运输、仓储、配送的物流过程中,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很容易造成运输事故,对生产作业、经济利益、人员及环境都可能造成损失。因此,在成品油的运输过程、成品油配送中心及加油站的选址等问题上,不仅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而且要综合考虑对周边人员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次,成品油的安全运输需要有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载工具作保证。不同质量的成品油是由不同烃类物质构成的,不同烃类物质的混杂会使得成品油的质量严重降低,甚至变为不合格、不达标的油品,因此成品油的物流过程中,运输安全要求十分严格,进而造成了更高的服务成本。
成品油的物流过程中会产生损耗,易污染环境。由于成品油自身易燃、易爆、有毒性等特点,在其运输、仓储等过程中必须要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防腐,因此其运载过程中需要特定的装运容器,并且由于远距离运输的原因,难以避免会发生损耗,这些损耗中残漏和蒸发是两个主要的方面。
成品油物流是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管道运输方式最为合理经济。传统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成品油是一种流动性的液体运输物品,理论上可以采取以上多种运输方式,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危险性和潜在的污染能力,封闭式的管道运输为最佳的运输方式。并且在这几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成本最高,水路运输成本最低,然而水路运输的速度最慢。
根据运输速度、成本和速度这三方面的因素,管道运输是最为常用的运输方式。
成品油物流过程中具有专用的运载工具,单程载运,起程或返程处于空载状态。根据成品油自身的易腐、易燃等特殊性质,在成品油的物流活动中,需要使用特定运送装置及工具,这些特定的运输工具通常只装运成品油等有特定性质的货物。又由于运输通常是根据订单调配,汽车常存在空载情况,因而造成资金损失。
三、成品油物流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成品油物流系统仍处在中等水平,与全球先进水平有一定的距离。成品油物流中的问题多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油库布局合理化有待改进。油库布局的不完善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油库系统运行效率地下:国际水平的石油企业的油库周转率通常在近20次/年以上,然而中国石油现有的成品油油库周转率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油库布局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改进:我国区内油库的数量较多,然而库容较小,并且缺乏先进的设施设备配置,同时,区外油库的总库容并不大,缺乏资产性油库;国内仍缺乏具有商业存储功能的大型集散型油库:资源供应及周转紧张的状况下,现有油库的库容量的调剂余地很小,难以达到淡储旺销、平衡市场及供需的目的,没有灵活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保证市场的稳定供应。因此为了平衡资源周转和市场的稳定供应,石油企业通常用租赁的方式来解决或缓解问题,不仅没有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造成了成本费用的增加。
(2)成品油物流的运输能力不足。成油品物流是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然而运输量逐年递增,现有的物流能力难以满足运量的不断增长。
第一个显著的表现便是铁路运输方式的运能运力难以满足现状。一方面是指自备的罐车数量较少,并且每辆罐车的运载能力都受到铁路部门的直接管辖支配,目前铁路运输方式难以请车的情况很明显;另一方面,在春运、冬运及品种换季或农产品大量运输的是其,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成品油停滞难以运达的现象经常发生。
第二个表现是管道运输方面。管道运输虽然有着安全快捷的特点,但是单次的运输量较小,大部分的陆路运输便集中在了铁路运输上,运输方式和运输量不能合理分配,并没有达到运输合理化的需求。
第三个表现主要集中在水陆运输方面。水路运输方式的自控运力比铁路方面更少,而且没有铁路方面容易协调控制,因此水路运输的自控运力只有常用运力的23.6%。
(3)物流二次配送的优化布局有待全面展开。据统计,国内大部分石油销售企业仍是依照从前的方式来组织、协调生产与进行二次配送,距离先进的统一调配运力、统一优化配送计划、统一进行库存管理仍有很大的差距。
传统的二次配送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对于加油站的配送成品油属于“要货制”,没能达到主动地配送方式,这在增加库存成本的同时,也不容易控制库存量;其次,成品油的物流的配送线路未经过优化设计,导致装载车辆常常存在空载和迂回行驶等问题;再次,成品油的配送往往是按照区块定制的,从公司的整体角度就难以达到整体最优的配送效果;最后,成品油物流过程中应有全程的监管和控制机制,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合理化与规范化。成品油二次物流配送没有进行优化,是引起物流成本难以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4)成品油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建设强化。成品油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工作大体上仍然属于初级阶段,距离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有的成品油的运输计划路线,通常是通过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制定的,没能建立统一的成品油物流调配体系,常造成迂回运输、空载运输和对流等不够合理的运输情况;
其次,国内多数成品油销售企业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仍然有局限,多是集中在文字处理、静态数据统计的起步阶段,对于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自动化及动态的控制依旧是空白;
再次,成品油物流的统一规划调度系统仍然没有建立,这就使得油品物流的业务实行监控和油品资源的统一调配难以实现;
最后,成品油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建设仍然亟待改进,虽然国内很多成品油物流销售企业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与自身业务联系的物流信息系统,然而这些信息系统之间没有统一标准的设计,存在数据信息的编码不统一的现象,进而难以实现数据信息之间的收集共享与分析,进一步的形成了信息孤岛,不利于长远的协作发展。
四、成品油物流成本的控制建议
成品油的物流成本主要由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构成,如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包装等,还包括由于成品油自身性质造成的沉没成本。其中沉没成本是难以避免的,运输、仓储、配送这三个方面的物流成本最高,并且变动空间最大,可以通过合理的调节优化进行控制。
(一)成品油运输成本的控制
(1)影响成品油运输成本的因素。在成品油的自身特性方面,增加成品油运输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品油的安全保证,由于成品油易燃易爆的特点,在运输作业过程中需要更加全面的增加安全保障,以确保成品油能够稳妥的运输到目的地,而货物的运输过程中,如果需要承运方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就会造成更高的运输成本,这种必要的安全保障就增加了成品油的运输成品。
从成品油的运输路径和车载重量两个方面分析,运输的的距离与运输的成本成正比关系,并且单位重量的成品油运输成本与车载重量成反比关系。
(2)成品油运输成本的控制建议。针对以上成品油的运输特点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下建议降低运输成本:
合理的将多种运输方式进行匹配。在保证每一种运输方式合理安全的基础上,为了保持成品油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同时减少运输成品油的成本,将多种运输方式进行协调匹配,进行多式联运,也就是常用的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优化组合,达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与资源的浪费。
规划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在多种运输方式可选择的基础上,因不同的运输路线的道路情况、收费情况、路面性质和运送距离的差距,相同的运输工具在不同的运输路线上也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及费用,于是,在成品油运输方面,运输距离并不是决定运输路线的唯一条件,应该全面考虑各路线的综合情况后,选取最为合理的运输路线。
加强管道运输方式的开发利用。对于成品油的运输,管道运输方式相比较其他运输方式更为可靠稳定、损耗率低、抗外界干扰能力高、综合效益也最为划算。在目前管道运输成品油的比例还未达到1/5的情况下,充分加强管道运输方式的开发利用无疑是降低成品油运输成本的可行方法。
成品油销售企业可将运输业务进行外包。随着成品油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更应该精专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来达到自愿的优化配置与利用,成品油企业将运输业务外包,不仅能够将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的开发,也可以通过更为专业的运输业务来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
(二)成品油仓储成本的控制
(1)影响成品油仓储成本的因素。成品油的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在仓储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相应设置装备的开销是仓储成本的一部分。其次,在仓储过程中,库存周转率越低,存储天数也就越多,也就造成了仓储成本的升高。
(2)成品油仓储成本的控制建议。首先,为了降低仓储的可能损失,应该尽可能的达到成品油的仓储标准,例如防尘、防静电、谨慎控制温度湿度等;其次,在成品油需求量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应该保存一定的合理充足的库存量,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也要考虑油价升降造成的需求波动。
(3)成品油配送成本的控制。影响成品油配送成本的因素。首先,成品油的配送方面,一张订单通常与一个配送点相对应,配送车辆到达的沾点越多,配送成本越高;其次,配送线路相同的情况下,成品油的单位成本与载运量成反比,应将多批次成品油配成整车运载,以降低配送成本;最后,配送的距离也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通常单位配送成本会随着距离的减少而增长。
成品油配送成本的控制建议。提高配送效率。在控制配送车辆总数的基础上,优化车辆的配置结构,在饱和运转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大吨位车辆的数量,增加车辆的利用率来达到配送效率的提高。
合理调度配送车辆。合理优化的调度配送车辆是配送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不仅需要建立完整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也要为成品油的配送设计优化调运方案,减少二次配送的比例,在消耗集中的地区配建运输管道。
篇3
具体地说,在目标成本设定后,企业将面临两个课题,一个是如何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降低成本,另一个是如何将目标成本分解。本期着重讨论前者。
目标降低成本的计算
将产品的现行成本减去根据销售价格和目标利润计算出的目标成本,就可以得出产品的目标降低成本。现行成本是现有技术和设计能力下的成本,可以说是现状的实力值。为了达到目标成本规划的目的,必须迅速和精确地计算产品的现行成本,而计算的迅速性和精确性又是一对矛盾,图表1表示了现行成本计算业务的体系。最右边的概算虽然最迅速但缺乏精确性,而最左边的工程设计工数计算虽然最精确,但却需要一定时间。采用哪种方法,可根据计算现行成本时所掌握的技术数据状况而定。
图1所示是按产品成本的分解程序而分类的。具体有概算计算、基本计算、详细计算、CAD详细计算(如工程计算)、工数计算。计算方法上一般又可将现行成本的计算分类为经验计算法、类型计算法和成本平台计算成本法。其中经验计算法是指成本计算人员以其经验进行成本估算的方法。由于具有恣意性,建议尽量采用以下两种科学方法。类型计算法是参照所需进行现行成本估算的产品中最相近的产品成本进行计算的方法。成本平台计算法是事先设定几个成本平台,然后根据各成本平台内影响成本变化的变动因素系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图表2是MTA发动机的构成图,由于A公司采用了详细计算法所以可以做出图表3,MTA100现行成本估算表按产品构成进行分类。又由于A公司采用的是经验计算法和成本平台计算法,其计算结果如图表3所示。
由于前期计算的目标成本为67500日元,所以MTA100的目标降低成本应为100424-67500=32924日元。
成本降低的可行性分析
目标降低成本明确后,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当然是如何降低成本的问题。传统的成本管理会计由于仅仅是在制造阶段核算成本,所以只能计算产品的数量偏差、价格偏差等,以便分析如何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等。
然而,目标成本规划是在产品设计之前的成本管理活动,所以可以从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准备、生产以至销售服务和回收等全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来降低成本。所以在讨论其可能性时,就要控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公司在讨时,将产品成本分类为基本机能费、补助机能费和技术工序损失三个部分。分别对每个部件的材料费和加工费进行讨论,找出各个部件在设计和生产上的成本降低余地,为实现目标成本,提供理论数据.
1 .材料费的分析
如图表4所示,产品的投入材料可以分为基本机能费、补助机能费和技术工序损失。例如,盒示录音带,其基本机能只是录有声音的部分,而磁带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一段导带则是补助部分。
此外,投入的材料都变成产品当然最好,但实际上投入材料与产品之间总有一定差额存在,这个差额被称为技术工序损失,这是不良品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序间损失之外的损失。
图表5表示在长方形铜板切取圆环的工序,这种工序最多只能有75%的材料可以利用。如果考虑圆环内0.8mm的间隔和1.0mm的边隔,取材率就会更低,这种损失是只有设计上才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技术工序损失.
A公司按这种分类方法,分别得出MTA100型马达的材料费分析结果,如图表6所示。其中,理想材料费用和材料费降低余地按以下算式算出:
理想材料费=现在材料费×基本机能比率+现在材料费×补助机能比率÷2
材料费降低余地=现在材料费×工序损失比率+现在材料费×补助机能比率÷2=现在材料费-理想材料费
2. 加工费的分析
与材料费相同,加工费也可以按基本机能,补助机能与技术工序损失的关系图,将加工时间分类为基本机能作业时间,补助技能作业时间和制造方式的工序损失三个部分。同样,基本机能时间的费用(基本机能加工费)+补助机能加工费的1/2作为理想加工费,制造方式的工序损失+补助机能加工费的1/2视为成本降低余地。如图表7所示。
制造方式的工序损失与现在材料费的工序损失相似,是由于制造方式也就是工作方法而发生的工序损失。具体包括两种损失.一个是工程作业量不同产生的不平衡损失。各个生产流程中,一般以需要时间最多的工程计算产品的生产量。如各工程的作业量不同,作业时间小的工程就会出现"等待"现象,我们称这个等待时间为不平衡工序损失。
图表8是各个生产流程中各工程的时间分配图。根据生产流程编成效率算式的计算,生产流程的编程效率为78.7%,也就是说发生了21.3%的不平衡工序损失。
编成效率=各个工程作业时间÷最长工程作业时间×工程数=0.11+0.11+0.10+0.15+0.12/0.15×5=78.7%
由工作方法引起的另一种工序损失,是由于人与机械或多数人联合操作引起的不平衡损失,为了区分我们称之为"干涉损失”。
如图表9所示,在设备进行打孔时,人出现了0.12分的干涉损失,由于整个操作时间为0.30分,所以干涉损失率为12÷30=40%。
A公司按这种分类方法,计算出了MTA100型马达的加工费机能分析结果,如图表10所示,其中理想加工费和加工费用降低余地,按以下算式算出:
理想加工费=现在加工费×基本机能比率+现在加工费×补助机能比率×1/2
加工费用降低余地=现在加工费用×工序损失比率+现在加工费用×补助机能比率×1/2=现在加工费用-理想加工费用
本期总结和今后课题
1.本期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产品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的解析,特别是不仅局限于生产制造过程本身的分析将降低成本的视点扩展到设计、采购以及生产准备等阶段,便可以找出降低产品成本的更多途径。
例如,MTA100的材料选材分析和加工方式的选择。具体地说,可以从变更设计、改变人员配备、调整进货渠道、重新计算自制与外加工的经济性等方法,发挥目标成本规划的事先控制优势,更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2.今后课题
篇4
1建筑施工成本目标规划
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常通过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根据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作为成本控制、分析考核的依据。
2成本目标分解
将成本目标按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来分解,具体分为:土石方与地基基础成本;框架结构成本;钢筋混凝土成本;门窗成本;屋面及防水保温成本;装饰成本;脚手架及模板等措施项目成本。
4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技术措施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材料管理、现场文明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采取成本控制措施:
(1)进行科学的现代化现场管理及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出厂、配料、下料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原材料。充分利用场地,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层层把关,降低材料消耗。
(2)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费的开支。
(3)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节约医疗及劳动保护费的支出。
(4)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
(5)合理安排好各工序,各工种间的穿插,减少浪费,节约资金开支。
(6)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7)目标控制原则。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8)组织措施。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9)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包括:
①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造;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1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
(1)将可行性研究阶段尽量提前
尽量将绿色建筑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前,将建筑设计和绿色技术措施同时考虑,这样,一方面能够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立面造型、建筑布局等,以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留有足够的时间并增加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土建设计完成遮阳、自然通风及光等功能,避免了中后期进行不必要的修改和辅助设施的增加。因此,将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尽量提前,会使建造成本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2)重视基于全寿命期的策划决策
绿色建筑追求在其全寿命期内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程度最小化,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因而,建设单位在最初全寿命期计划中的决策对于绿色建筑建造成本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可行性研究阶段,要重点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从全寿命期角度评价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根据投资限额的底线,充分对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在选择建设方案时,以全寿命期的长远眼光评价绿色建筑项目的可行性,增加建筑“四节一环保”经济评价指标的权重,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同时,要进行科学的项目选址,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既要满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适应未来的需求,不盲目追求大规模、高标准,也不只顾眼前而把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定的过低。
(3)合理融入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是建筑的灵魂,体现了建筑的风格和内涵。绿色建筑是可持续的建筑,生态是其建设的核心理念。良好的生态理念,应该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中心,自然是最大的生态,所以生态建设应该围绕自然 展工作,保护自然,恢复自然,模仿自然,尊重自然。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开发过程中要将生态的建设理念融入 发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降低增量成本,使绿色建筑产生更好的效益,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基于全寿命期进行经济评价
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涉及众多内容,但财务分析应是重中之重。虽然绿色建筑是我国积极推广建设的建筑产品,而且部分绿色建筑类型(保障性住房)还承担着保障民生的义务,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作为支撑,建设单位仍然缺乏建设积极性。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规划阶段,要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建造成本及产生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论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突出财务分析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为项目的科学决策及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手段并非万能,往往会出现一些“市场空隙”,即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市场的微观利益驱动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可能出现偏离,需要政府用各种宏观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其二,由于建设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降低绿色建筑建造成本之间存在矛盾,建设单位的建设积极性对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抵制作用,从而使市场机制失灵,资源配置失当。目前,对于绿色建筑这种单纯通过市场手段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项目,必须强调单独进行经济评价,综合分析绿色建筑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增量成本之间的关系,以获得理想的资源配置效果。
3科学合理选择绿色建筑技术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迥异,南北部地区气候差异大,在不同地域中所建造的建筑都具有地域特性。因此,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应尽量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做到因地制宜。设计单位要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生态环境以及建筑风格等,积极利用其所处地点的阳光、水、空气、土壤和植物等环境资源,创造宜人的建筑物理环境,使其规模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因材致用,减少运输环节,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施工成本,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绿色建筑建设与周围景观协调共生。
(2)合理选用绿色建筑技术
在考虑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功能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其增量成本,不能盲目追求高投入。在进行绿色建筑技术选择时,设计单位要积极对各项技术进行比选,优先考虑采用经济性较高、投资回收期短的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和材料等。满足经济适用原则,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也应降低主动节能的比例,在规划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被动式技术,降低采用空调设备等的使用,严格控制建筑朝向和布局,科学地平衡建筑的密度和间距等,最大程度地提高各项居住功能。如建筑内部环境的通风和光设计,应根据节能计算确定窗型大小,根据风模拟计算,选取建筑立面上的最佳开窗位置,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效果,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并满足节能要求。
4合理配置“四节一环保”成本增加比例
在建设目标下,绿色建筑因选择了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技术方案,所以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有一定程度的增量成本。一般而言,在五大方面中增量增加最多的为节能与能源利用,有时因采用节能技术而产生的增量成本可以达到总增量成本的50%,其次为室内环境质量,最后依次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等级的提高,增量成本逐渐增大。
因此,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四节一环保"目标及其实现的技术措施,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并对节能目标及其技术措施进行重点管理。目前,很多地区的绿色建筑都要求节能比例要达到65%,而以前的标准则是50%,这就需要加强节能技术的先进性和建筑材料的保温性,同时降低空调等取暖设备的能源消耗水平,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室内环境也需要不断地对水泥、涂料等室内装修的原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进行改善。此外,也要积极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利用天然资源的设备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成本,并合理采用节水技术措施,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重复使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成本。
5用整合式设计模式
(1)组建完整的设计团队
完整的设计团队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第一步。因此,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应把项目各专业整合起来,充分考虑各绿色建筑项目参与者的意见和想法,避免由于信息交流的不通畅造成后续工作的返工、设计变更等,而大大增加了成本。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设计团队包括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也可能会有一些专业顾问的加入,如能量分析师、照明、自然采光设计师、室内空气质量顾问、废水处理顾问等。为达到最终的可持续目标,建设单位及其将来的使用维护人员、建筑承包单位也应参加设计目标和可持续设计策略进行讨论的会议,最好是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中来,这样可以增加他们对该项目的理解与支持。
(2)方案设计精细化
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功能大部分都是通过设计阶段实现,并且整体还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因此,设计单位要在设计阶段通过精细地规划设计,力求选择最佳的项目设计方案,根据绿色建筑各个星级的达标要求,确定低成本、低能耗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
首先,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来合理确定要达到的星级标准,在该星级标准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对项目有利同时容易达到的条款,必要时综合考虑进行取舍;其次,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逐一研究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
排水设计、电气系统、电讯设计以及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等内容以及所必须采用的技术、方法,并做出相关说明;再次,对设计方案作出成本预算,准确计算出目前所需的投资成本、未来所需的运行费用,确保把方案的成本控制在该星级的造价范围内,力求通过精细的设计,达到控制绿色建筑建造成本的目的。此外,在精细设计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重点考虑技术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这些技术的实施对成本、工期会有怎样的影响。
[5]俞艳,田杰芳.业主应考虑建筑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J],铁路I:程造价管理,2000年第2期
篇6
贵阳:规划就是蓝图,规划就是依据,规划就是龙头
2007年11月28日,在贵阳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省委常委、贵阳市市委书记、市规委主任李军指出,对一个城市来说,规划就是蓝图,规划就是依据,规划就是龙头。
贵阳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整体规划,体现于各个方面的很多细节。对贵阳环城高速路的建设,李军说,要系统谋划环城高速路建设与正在实施的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中城市骨干路网规划建设,系统谋划环城高速路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系统谋划环城高速路建设与产业发展,系统谋划环城高速路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这条环路对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
在调研贵阳市城市交通工作时,李军指出,有关部门要将城市停车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在就解决贵阳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开展调研时,李军强调要系统谋划,统筹考虑,把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面貌。
在贵阳市部分学校调研时,李军强调,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科学论证,搞好教育发展规划,努力使教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相协调。
福泉:高标准规划现代城市“扩容提质”
如何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高标准规划现代城市,并使其“扩容提质”?福泉的城市性质定位具有两大基本属性。其一,福泉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的城市,且兰文化、古城文化、夜郎文化、道教文化在福泉交相辉映。其二,福泉是一个典型的重化工业城市,素有“亚洲磷都”之称,全国最大的磷化工企业――贵州宏福总公司就坐落在境内。这两大属性是福泉城市最具内涵和影响力的特点,是福泉历史积淀和自然凝结而成的最能体现福泉特色和个性的所在。
在城市规划修编的过程中,福泉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充分考虑福泉城市建设的规模、功能、品位与厚重的古城历史文化及建设“黔中明星城市”的目标相映衬。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构筑城市特色为重点,正确处理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记者点评:城镇作为各种产业的聚合点,其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大的裂变效应,必然涉及到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城镇的科学规划,规划是城镇的灵魂,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城市总体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和实施中最主要的技术平台和管理手段,一座没有规划的城市注定是失败的城市。
路径选择至关重要
城镇的发展总是非均衡的,非均衡决定了城镇的成长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城镇人口规模、经济增长水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一系列指标上。成长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城镇的成长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成长战略,而应当按照各自的区位优劣、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以及创新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龙里:城市经济带动
龙里立足于优越的交通区位和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城市经济发展放到全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来思考和谋划。正在抓住实施贵阳城市经济圈和建设贵广双高速的机遇,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主动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大力实施城市经济带动战略,以城市促进工业化。
开阳:三化联动 三业互动 三轮驱动
开阳瞄准建设“全省一流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旅游业、体育业、文化业“三业互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优美乡镇打造“三轮驱动”战略,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县城镇特别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5.5%。
“三化联动”即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联动。工业是富民之源,强县之本,是城镇化发展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支撑。开阳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重点行业和优势行业实现较快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农业大县,开阳县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开阳县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为重点,着力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城镇的集聚功能、辐射作用和承载功能日益凸显,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加快发展加速助力。
“三业互动”即为旅游业、体育业和文化业互动,旅游业发展能为城镇建设聚集人气,体育业能为城镇建设聚集活气,文化业能为城镇建设聚集灵气。
“三轮驱动”即为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优美乡镇驱动。打造以“整脏治乱改差促发展”和“三创”工作为载体,坚持以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四化”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城镇化建设和管理。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镇化管理明显增强,城镇化品位及形象明显提升。
记者点评:不仅仅是龙里县和开阳县,贵州的其他县市也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道路和突破口,如赫章县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能源路径选择,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的建设等,都是在找出自身的优势所在,使自己的比较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钟山区:节制资源的过度消耗。
钟山区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从三个层面推进:
实施减量化战略。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提级改造,整合区内企业资源,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单位能耗、物耗、土地资源消耗,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从节能降耗的范畴推进循环。
实施集约化战略。加快老鹰山煤化工基地、石桥工业集中区建设,提高产业聚集度和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从工业集中区范畴推进循环。
实施生态化战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鼓励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推广沼气建设;大力倡导建立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
赤天化:注重自主创新,推进节能降耗
当今时代,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通过自主创新,减少能源、原材料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赤天化针对企业设备逐年老化、原料气供给紧缺、产能受限等瓶颈问题,公司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先后投资近4亿元对主体生产装置实施了400多项节能增产技术改造,使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实现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是化工企业最主要的节能方式。赤天化狠抓管理创新,大幅度降低了能耗,使企业获得了持续发展的能力。
记者点评:在建设生态文明、保住青山绿水的时代背景下,靠拼原材料消耗,靠消耗大批廉价劳动力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当前,要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文化的道路。
基础设施、特色与产业支撑
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以县城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良好的小城市。省十次党代会对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省情,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贵州燃气:基础能源战略
贵州燃气集团认为,现代城市的建设,不仅有要科学的规划,更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能源战略视野,以确保城市生活的发展诉求,还要确保城市产业链攀升的配套。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避免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和消费来扩大规模,而要以尽可能低的资源环境代价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要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使各种经济活动更加有效,单位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最少,单位投入所产生的废弃物最少,从而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
凯里:民族特色与旅游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 规划设计 生态水利 工程规划设计 基本方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198-01
一、作为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更强调为工程设计优化服务,即把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到各阶段工程设计方案中。只有牢牢树立环评为设计服务的思想,使环境需求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水利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内涵
(一)质量管理规划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重新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的情况不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对所有的合同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的审阅。
(二)进度管理规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应根据制定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以单项、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为工序进行编制,并应明确主要控制点,主要控制点应用文字加以叙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宜采用网络计划法,网络计划的优化与网络图的绘制,宜有计算机网络计划软件系统。
(三)临时设施规划
临时设施主要包括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临时设施的规划范围,应结合工作需求和企业的发展水平确定。还应结合HSE和集团公司视觉标示的有关规定。临时设施规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充分利用施工现场或附近原有建筑物,租用民房等。
三、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目前根据市场建筑形势都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已成为一个水利工程设计的新趋。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它是在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水文过程的分析五计算要基于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
生态水利工程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如林业、草原、农业、消防等。在设计时必须清楚生态目标对水源的要求和规律,才能使生态水利工程更科学更实用。
(二)识别生态水利工程可能会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时要准确地识别出工程所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在工程规划阶段就予以考虑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在设计中对流域生态敏感点加以考虑。
(三)注重于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设计到的学科内容相对较多一点。对于其设计来说就要充分吸收环境科学、生态学与工程学理论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目的就是达到水量和水质同步的科学配置。对于我国现在水环境不断污染和恶化的现实环境来说,生态水利工程更应该与我国水污染的防止工程结合起来。此外,因为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水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其水量的变化也比较大,所以这也给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补水工程,虽然实现了连续几年的补水,但由于水质不符合湿地水质要求,导致湿地水域中底栖生物明显减少,部分物种消失,一些迁徙水禽不在此处停留。为了减少早田排水挟带泥沙或污染物进入下游湖泊或天然湿地,可以在进入湖泊或湿地的过渡带设计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而水田排水沟渠可以在植物生长季节充分蓄水,利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在缺水地区种植水稻,特别是在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应当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而这种设计思路来源于水污染的自然稳定塘处理理论与工艺。
(四)生态水利工程措施
乔灌草结合的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中,此种方法可以形成生态系统的阶梯性,有利于生物系统的自我选择性。
五、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
这是在水利项目设计审查中发现重要问题之一,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当中,当地的地质、水文、等外部环境的基本情况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制定与选择,如果这些基础性重要资料不够全面和精准。
(二)规划设计流程过于简单
在实际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的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很多时侯没有考虑到被治理或开发河流流域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更多的做法是下一阶段设计直接搬用上一设计阶段的基础资料,不做进一步的深入补充完善,设计方案也不做进一步深入论证,直接套用上一设计阶段的成果结论。
(三)规划设计人员缺乏成本意识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造价中的“量”和“价”已经被确定了。设计施工图确定的工程造价中的实体消耗量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而工程造价中的“价”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随行就市,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但是由于设计部门考虑不周,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 ,设计文件编制漏洞百出,使规划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四)规划设计缺乏水土平衡的考虑
缺乏对水土平衡问题的考虑,或考虑不周祥,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资源平衡强调了水资源的供需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表示要在一个水平年中的平衡,而且每个季节都应当取得平衡才能满足生产需要,达到水利工程设计的目标。
六、推行严格的勘察解决与对策,设计招标程度
(一)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积极的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标制度,促使相关的设计单位提高危机意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依据实际的情况,精心设计相关图纸,从另一个方面,还要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督促他们提高设计质量。
(二)加强硬件建设
虽然办公自动化已经较为普遍的运用于现在的单位办公过程中,可是在对水利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设计单位离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非常远,设计条件非常简陋,甚至连最基本的绘图仪、设计软件都没有很好的配备。因此,要加强软硬件建设。
(三)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目前,水利工程的投资不断的增加,工程设计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增加设施人员的比例。还应该重视对相关设计人员事业心与责任心的培养。
结束语
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前题是如何搞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是结合当地 生态环境出发,抓好前期设计、后期施工环节,抓好过程质量控制和信息工程,只有抓好全方位质量管理,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 林成,徐建明,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思考.吉林水利,2013.06.
篇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日趋完善,不过受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行业发展的影响,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建筑业作为国内的龙头产业,在建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工程项目的利润也在日益下降,建筑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成本科学规范的控制、资源优化以及会计类的密切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会计专业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并运用到建筑企业当中去,可使企业在建筑和成本方面占据有利位置。本文在简单介绍建筑工程成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如何降低建筑成本进行分析与讨论。
二、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步骤
(一)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层或者部门对整个工程操作所进行的手段,其目的在于用最低的成本达到工程预期的目标,而成本控制是在成本预算中,对各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发现误差给予及时的补救,并运用以往经验,改进工程中的不足,使得工程各个环节的费用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用最小的人力、物力消耗创造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二)工程成本控制的步骤
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骤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 工程设计阶段,主要是指事先做出工程成本的预算,制定出标准,使得资金的消耗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以其作为工程预期盈利和实际支出的依据。② 实施阶段,是指在工程实际的建设当中所用到生产费,按预期的成本标准控制产品支出,实时计算节约或者浪费的资源,并且推测以后的发展趋势,确保工程成本预期的实现。③ 审核阶段,是指时刻清楚预期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原因,找出责任所在,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工程成本控制的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三)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表示在工程施工阶段,能直接计算出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间接成本表示管理与组织工程所产生的总体费用。
工程直接成本中包括:①材料费用,是工程建设当中用到的主要材料、结构材料和其他材料产生的费用,材料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较大份额。②人员费用,指工程建设中给工作人员的工资,包含工人、运输人员和辅助人员。③机械和器材的使用费用,指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机械台班费、租用费和机器进出场的费用等。一般情况下,机械和器材的使用费占建筑总成本的大约20%,所以,器械的管理与使用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④建设过程中其它支出,指工程建设期间用到的水、电等费用,工地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以及冬雨季节建设、加班等费用。
工程间接成本中包括:管理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劳动保护费、办公费等,一般间接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约10%。根据成本的核算方法,大致分为三种:①工程预期成本。指由施工图纸计算出工程费用和预期单价确定成本,即是完成工程花费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②工程实际成本。指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实际用到的成本,计算出工程成本与建设所用到的支出的差值。③工程目标成本。是指按施工预算确定目标成本,是在经理带领下组织施工下,充分发挥出队伍潜力、运用有效的组织技术和经济计算管理,提前确定建筑的成本目标。
三、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因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达到目标的要求,必然要系统、协调的进行合作,任意一个部门发生错误都可能导致成本的巨大差异。要想对这庞大的系统进行高效率的管理,先进的方式方法和系统的管理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只有少量的工程队伍使用计算机作为施工前和施工时的控制工具,多数只有在做预算、处理文字信息和储存资料是才用到计算机。这导致工程管理水平的落后,缺少整体性的管理模式。
(二)工程成本控制水平不足
很多工程项目前期开销过大,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而到了后期则不得不面对资金紧张的局面。在工程前期,少量的风险抵押金对经理的制约作用不大,导致工程承包只做表面工作,很多项目支出没有约束力,使工程成本普遍很高,最终结果是工程亏损,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三)工程成本支出没有节制
现在很多工程成本支出毫无节制。比如:在工程实际操作当中,很多企业人员在采购大型材料、钢材和配件时,购买无计划,或者随意的进行购买,工程管理者和采购员完全享有控制权。导致的结果会使材料超支、堆积;采购人员违背职责,抬高材料的价格,借机索取大量回扣,结果是增加采购材料的成本。很多项目在预期可以达成工程的消费标准的时候,就开始扩大成本花费,有些项目以购买材料的名义进行各种花费行为,对工程的成本合理控制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成本信息不真实
很多工程没有及时的把握进度和成本的结算信息,致使工程结算的收入和成本不符,工程结算周期太长。很多项目没有及时的反映出盈利和亏损,只是挂账,一直到工程结束才不得已公布有关的信息。
(五)管理分包存在风险隐患
是指企业只知道收取资金,对分包单位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很多建筑企业对其内部人员没有严格的分包措施,漏洞百出,导致工程成本超支。
四、信息化环境下工程成本的控制特点
建筑企业突出表现为产品金额比较庞大,产品种类不多,生产周期比较长等特点,产品的成本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所以,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根据成本管理做好成本控制。
(一)实时控制
企业的成本管理对工程进行成本的预算、规划、控制、审查等系列的管理工作,为工程生产等决策提供信息。但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成本预测做到分毫不差很困难,很多变化都能导致成本结果不同,所以就要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要想做到实时的控制,就要保证信息畅通,成本之间的差异不能实时的反馈给企业,控制就失去意义。想靠工人去完成这些数据的管理,其效率很低而且几乎不太可能完成,所以要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有通常的信息交流,做到资源共享,根本上解决问题滞后的情况,这样才能实现实时控制的目的。
(二)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由于行业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要有协调统一的合作,若有一个部门不严谨,就会给其它部门的控制工作带来困难。例如:在物资采购方面,如果选择价格偏高,项目部门在使用材料过程中没有办法做到节省并降低价格,从而导致财务部门进行成本分析的时候使工程成本过高,成本控制比较松弛。所以,做好会计信息化管理,不仅加强了各个部门成本控制,在工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会出现计划之外的偏差。
(三)成本控制的时效性
建筑工程的规模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成本控制差异正在逐年减小。近些年,电脑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实时的并且符合自己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在工程的实际建设当中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比如:使用材料价格的改变,导致工程成本控制发生变化,要做到成本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更新市场信息,不时地对企业进行具体问题的反馈。不但要对成本信息的实时更新,还要进行综合性的处理与调整,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价格体系,根据市场价格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帮助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到最优。
(四)人员组织控制以及责权控制
对于人员的调动,要在劳动组织中进行改善,赏罚分明,保证严格的劳动纪律、加强人员的集中培训、在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中进行适量压缩。要对所有参加施工投标的队伍进行严格比对,选择那些信度高、基础实力达标、个人组织能力较高的队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分工规划,用额定的资金作为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承包依据,在月末进行工程量的规定核实,要在有关负责部门人员签字后方能支付工程需要的款项。
每个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因为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此,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责任的手段与条件都由项目经理进行承担。如果没有相关的权力,工程的项目经理则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项目经理在有关权力的保证下,能够在内部和外来的信息中进行计划、命令与决策对下消息,以达到对整个工程控制的目的。而且要用法律、经济的方式方法对经理的权力进行约束与监督。项目经理所有权力都是公司法人授予的,并用有关合同形式进行确定。
五、结语
到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到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只有做到成本控制和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建设方面做到质优价廉,不但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在现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古杰.做好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0(10):291-292.
篇9
关键词:当前;煤炭企业;成本;规范化管理;策略;探析
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取决于企业能否正确的核算好自己的成本,能否对自己的经营成本进行准确的把握。在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人、物、财等各种方式的费用,这些费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归属于企业的成本,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煤炭企业的成本将会由企业的收益所弥补。近十几年来,煤炭企业受到了市场和环境的考验,一方面是资源已经越来越匮乏,煤炭企业必须进行深度开采,另一方面人们对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显然煤炭企业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发展。因此,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否规范化、制度化对煤炭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强化成本的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保障企业的既得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1、当前形势下规范化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1.1是促进煤炭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已经消耗的过多,一些表层的煤炭资源已经几乎被挖掘的都不复存在,目前煤炭企业已经向着深层化的趋势发展,随着挖掘的深层化就必然涉及到一个设备采购和人才的问题,也就是煤炭企业的成本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煤炭企业旧的成本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发展,必须规范化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定企业的规范化,从根本上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成本能够有效的管理。
1.2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要素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的不断交流,人们愈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国都过分的强调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在加入世界家族后,我国的发展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国家到个人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口号已经被放在第一位。尤其是随着今年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转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反观煤炭企业旧的生产成本管理就会发现,过去一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的显示出管理混乱、人为因素影响大、运行效率低的特点。如果煤炭企业继续以这种形式的成本管理进行经营,那么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规范化企业成本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必定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展重大的转向。
2、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2.1缺乏自主的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笔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很多的煤炭企业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百分之八十的煤炭的管理人员都没有进行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有一些企业虽然有着进行成本管理的意识,但是意识还比较淡薄,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的煤炭企业都是只关注目前的经济效益,很少有煤炭企业能够以一个长远的眼光给自身定位。这就导致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水平不高,煤炭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阻滞。
2.2企业成本管理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支撑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依靠家族进行管理,在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目前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就像前文所说的都是家族人员,一些人员并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资格,缺乏专业化的知识,不能够有效的进行企业的成本管理。在我国的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中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但是缺少人才也是目前一个最大的问题,煤炭行业成本规范化管理中没有人才的技术保障。
2.3企业成本管理没有有效的评估、监督制度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在我国还没有落实,目前很多企业还只是关注自身既得利益的发展,没有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审度自己在市场中应该所处的地位,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目前企业成本管理虽然在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已经陆陆续续实施。但是,这些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比较随意,没有进行合理的评估,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进行成本管理以后就不闻不问,导致企业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按照老样子在发展,没有根据变化及时作出动态性的调整。
3、当前形势下实施煤炭企业成本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3.1强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
现阶段首要的工作就是强化一切煤炭企业的成本规范化管理意识。意识是实践的支撑,只要有规范化管理的意识存在,才能正确的指导煤炭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自觉地进行企业成本规范化管理。企业成本的规范化管理首选需要企业的决策层和领导层的支持才能够顺利开展,决策层和领导层的成本规范化管理意识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进行成本规范化意识的培养。
3.2建立有效的成本规范化运行体系
有效的成本规范化管理运行体系是保障企业在新的形势下能够获得市场竞争地位的重要措施。只有建立有效的成本规范化管理运行体系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以制度化促进效益化。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协同企业的决策部门组织专人建立有效的成本规范化管理体系,在企业开展业务之前就落实有关的制度,在设立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充分的要素,全面的涉及企业成本运行的每一个方面。
3.3建立、完善三级评估和监督体系
在煤炭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在过去的几十年来都没有被重视。目前形势下规范企业成本管理还存在的一定的难度。完成上文所说的两个步骤之后还有一个很重的环节,就是建立、完善三级评估和监督体系。企业不是出于一个静态发展的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环境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企业成本的规范化管理也必须根据环境及时作出调整。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评估体系,及时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另外在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监督体系,排除一切人为因素的不良干扰。评估和监督都必须从三个方面落实:企业成本投资前、企业经营中、企业成本收益后。
4、总结语
在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人、物、财等各种方式的费用,这些费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归属于企业的成本,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煤炭企业的成本将会由企业的收益所弥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反观煤炭企业旧的生产成本管理就会发现,过去一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的显示出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管理混乱、人为因素影响大、运行效率低、没有监督体制等特点。如果煤炭企业继续以这种形式的成本管理进行经营,那么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规范化企业成本管理是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就目前在我国煤炭企业中实现企业生存成本规范化管理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概括性的提出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中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煤炭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作者:闫增 单位: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袁清和.基于作业的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城镇化、历史文化和风貌、低碳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发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日益壮大,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成就。结合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就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粗浅的阐述和探讨。
快速城镇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1%,只经历了35年。预计203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5%,经历不到60年。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伴随着工业化革命,城市化水平达50%,历时约90年;城市化水平达75%及以上,历时约200年。显而易见,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7.9%,以年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市化水平达75%时,我国城镇人口将达10.5亿,比1978年的1.72亿增加约9.8亿。如此庞大的城镇人口,将使城镇建设用地猛增,而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将占用大量的耕地。据统计,1996年我国耕地19.51亿亩,2003年减至18.51亿亩,七年净减一亿亩。而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影响我国发展的一个最大因素,就是人多地少,长此以往,我国的人多地少矛盾将更加突出。据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苏州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几乎覆盖全市域,苏州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境界。占用耕地建设的矛盾和问题将长期困扰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方面看,城市建设每占用一亩耕地,就剥夺了一个人的口粮和生计。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警醒。
快速城镇化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15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使得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越发尖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第一产业(农业)发展稳定,并随着工业化发展成熟后,产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这样的城市化才会健康稳步。而我国目前的城镇无论工业设施,还是基础设施、公共公用设施的发展,很难和快速发展得城镇化相适应,使得就业、就学、就医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更加凸显,甚至助长了黄、赌、毒、盗、抢等“城市病”的滋生,使得城市安全、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很多城市经常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刑事和治安案件频发,社会黑恶势力猖獗,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公交、车站、银行等公共场所多半被犯罪分子控制,及时是安保设施较好的居民小区也时常有盗贼光顾,防盗网、防盗门、防盗锁不断更新换代,也很难挡住神偷的脚步。有些城市夜晚单人不敢在大街上行走,有些城市晚上过了九点半,单身行人不敢走过街隧道,即使有人敢走,也难免心惊肉跳,脚步匆匆。试想,我们建设和生活得城市怎么能称得上安全和宜居,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发人深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入后期,一些城市出现颓废现象,城市人口不断外迁,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变小,城市建设不仅没有发展,就连市政设施的正常维护和运行都难以维持。如美国的底特律,上世纪随着福特汽车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繁荣,成为美国六大城市之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其火车站规模宏大,高大雄伟,当时是全世界最大的火车站,风靡一时,通用和劳斯莱斯两大汽车公司相继进驻。而现在,底特律正在成为一座废城,人们纷纷逃离这座城市,使得这座城市到处是废弃的工厂、民居和公共建筑,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变得萧条冷落,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政府职能无法正常运行,犯罪率飚升,到处是无家可归吃救济的流浪人,通用汽车公司也已搬离这座城市。再如中国云南省的个旧市,上世纪曾是繁荣鼎盛的著名“锡都”,一个县级市人口高达二十多万,当时经济发达,人气旺盛,人们精神风貌积极向上,进去奋发,成效显著。而现在,随着锡矿的开采耗尽,人口已减至几千人,到处是废弃的矿井、矿场,市政设施年久待修,经济萧条,妓遍地,艾滋病高发,成为世界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理应加以思考。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次警醒。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思考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快速增加,城市建设也得以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大开发、大建设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城市环境的保护、城市风貌的协调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尤其是对老城区的大拆大建,使得城市老区的建筑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钢筋混凝土“火柴盒”,使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建筑风格及历史文脉毁于一旦,使印证人类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印记和人类发展的历史古迹消耗殆尽,令人感叹惋惜。这种现象在全国的大多数城市,乃至县城,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十几年前,北京多处具有华北特色的四合院、老胡同、老街坊、老城区被拆除时,很多老教授、古建筑专家坚决反对,提出要保留,其中有一位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极力反对拆除,上下奔波,通过多种媒体呼吁,保护老胡同、老街坊,但最终无功而返,老胡同、老街坊、老城区最终毁于推土机、挖掘机的履带下,取而代之的是华丽的高层建筑,从中不难看出,历史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的不易。安徽省当涂县县城,是一座有着1400年历史的古城,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老城的风貌、风格、特色被钢筋混凝土的“火柴盒”所取代,尽管当地媒体多次呼吁,古城的风貌依然是一去不回,千年古城历经1400年的洗礼,最终被“火柴盒”改头换面,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更有甚者,位于老城区的百年老校—当涂一中,也被无情搬迁,拆除教工宿舍时,老教师纷纷含泪搬迁,投奔他处,不久纷纷客死他乡、他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次令人深思。
1964年的《威尼斯》指出“古迹的保护意味着对一定范围环境的保护。凡现存的传统环境必须予以保持,决不允许任何导致群体和颜色关系改变的新建、拆除或改动行为”。1975年《阿姆斯特丹宣言》指出“建筑遗产不仅包括品质超群的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而且包括所有位于城镇或乡村的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地区”。二十多年前,人们提起上海,马上会联想到南京路、外滩、豫园(即城隍庙)。而如今,人们提起上海,联想到的是浦东、东方明珠、高架快速路、地铁、虹桥交通枢纽、世博会。作为我国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上海(1986年12月)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规模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人口已超过2000万),其经济也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中心。初始的上海是以赛马道(南京东路)、外滩、豫园为城市的标志,是上海的骄傲和象征,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依然如此。南京东路、外滩的黄浦江和欧式建筑群、古老的中式园林建筑豫园,曾是上海历史文化的象征和见证。如今,它们依然存在,但随着高楼大厦、高架路的建设,它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悄然消逝。古迹、古建筑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纷纷变成岌岌可危的“孤岛”,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已被遍地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历史文化的保护终将成为纸上谈兵。再如南京(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夫子庙”和上海的“城隍庙”面临着同样的境地。
相反,苏州的“周庄”古镇,原本打算拆除,用以修建过境公路,后经同济大学古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的奔波呼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使公路绕道,“周庄”古镇才得以完整的保留下来。如今周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并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成为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每年游人来自世界各地,络绎不绝,“周庄”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常州市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城南古运河北侧有一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青果巷”,其占地约8.7公顷,街区内主要有古建筑和明清时代的名人故居,文保单位5处古建筑8处。街区历史风貌、历史文化保存完好。该市政府规划对其完整保护修缮。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闪光。
每当人们提起“香港”,就会把它和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美丽的“东方之珠”、“亚洲四小龙”相提并论,就会把它和英国、英制联系在一起,就会为它的文明、精细、睿智、繁华、繁荣感叹不已,很少会有人去联想它的历史文化。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新石器时代,香港是从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720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它高楼林立的背后,依然可以看到它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从铜锣湾到旺角,从旺角到新界,从建筑的新旧对比就可以鲜明地看到它的发展历史。再到它相邻岛屿的渔村小镇,就可以看到它的风雨岁月,历史沧桑。在其繁华的背后,使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它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情。这比起内地城市的千城一面的“火柴盒”,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这是古人对桂林、阳朔的喀斯特地貌、秀丽的漓江自然风景发出得由衷的赞叹,其着重点是自然地貌、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当然不能包括如今的桂林市和阳朔城。因为,古代的桂林、阳朔充其量只是个小山村,在桂林、阳朔的自然山水、自然风景的画卷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的点缀。而如今,桂林市经过约22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占地约570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地级市;阳朔经过14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口近5万的县城。无论桂林市,还是阳朔城,在自然山水和景观的画卷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规划建设好了,会使这幅画卷更加美丽动人,相反,没有科学合理得规划建设,那么势必会“大煞风景”,败笔连篇。三十年前,桂林于1982年第一批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我有幸到桂林、阳朔考察学习,当时的桂林市不大,城区面积比现在小很多,街道为数不多,一条主要街道沿漓江而建,城中建筑楼层不高,以平房和两三层居多,少数五六层的公共建筑已是当时的“城标”。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于一幅自然山水景观的画廊,不时可以看到漓江的碧水(当时的水位比现在高出好几米)和其倒映的蓝天白云以及喀斯特山峰,心中只有赞叹,如痴如醉,尽情领略着上帝的“鬼斧神工”和山水甲天下的意境。三十年后,我再次来到桂林旅游,发现这座曾经年青靓丽的城市,变得陌生苍老了。城市变大了,大得使山水画卷“头重脚轻”、“本木倒置”了;楼层变高了,使人又一次置身于千城一面的“火柴盒”之中;人口变多了,使人再次感受到都市的喧嚣,而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如今,在市内再也感受不到山水甲天下的意境,只能在溶洞和景点重复领略着旅游的“真谛”。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桂林时,给桂林的城市建设下了这样的定义:“一位美少女穿上了一件破衣裳”。
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不能盲目去追求城市规模,以“给人一块地、给人建套房”为以人为本的理念。桂林是一座自然景观旅游型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建设要去装点自然,城市要和自然山水有机融合,要与自然风貌整合协调,要使我们的“人工”变为“巧匠”,把甲天下的山水画卷点缀的更加美好。这样,旅游服务产业才会壮大,才会为世人展现出更加美好的画卷,城市规划和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才会发扬光大。
相反,阳朔县城的规模很小,但其堪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典范,更堪称“甲桂林”的美誉。阳朔的城市道路随坡就势,高低起伏,蜿蜒绵长,和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堪称一绝,令人赞美;建筑风格和色彩注重与山水自然风貌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和密度都有控制,建筑的布置更是唯妙,使人置身于城中的任一地方,视觉景观效果都没有影响。置身于城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动态的自然山水景观画卷,人的活动把这幅自然景观画卷装点的栩栩如生。城内交通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机动车较少,旅游者乘坐的是电动游览车,在城中行走,仿佛在游览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每年演出250场的“印象、刘三姐”,使人们享受自然美景之余,得以陶冶情操,使文化精神得到升华,让人们游览自然景色的同时,领略到更加浓厚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阳朔的夜景同样也有着迷人的魅力,以“西街夜市”为代表的传统古街,充满着浓厚的人间真情。通过尺度的把握,使人暂时远离大尺度喧嚣的都市,回归充满乡情的生活的街区,领略过去的温馨和甜美。如今的阳朔,每年来此旅游的人数高达三千多万,很多外国人纷纷来此安家,在阳朔随处可见外国友人的身影。而桂林每年的旅游人数只有两千多万。所有这一切,无处不体现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
生存的家园
农村有着广袤的旷野,有着肥沃的土地,它到处都充满着新鲜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只要你辛勤耕耘,播撒种子,就可以有所收获。而城市,除了高楼大厦、烟囱林立,就是满街的人群和飞奔的汽车。生活在农村,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地母亲的恩赐,呼吸着芬芳的空气,奔跑在田间旷野,无忧无虑。广袤的田野处处都充满着生机,收获带给人们无尽的欢欣。相反,城市的稀缺性,使城乡产生巨大的反差,生活在城市,人们必须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必须挣得足够的工资和奖金,才能买房、租房,才能有一个安稳的家或一个安身之处,才能有钱去购买食物、生活用品,才能生儿育女、养家糊口。不然,就得饿肚子,年青人就会成为“蚁族”,老年人只能靠少得可怜的养老金勉强度日。高收入者外表即使潇洒,但经过计算也不敢随便花钱,为了以后生活得更好,还是多攒些钱吧。在城市,富有的人生活同样充满压力,他们深知家业来之不易,未来很难料想。下岗职工纷纷从事“个体经营”、“个体服务”,以挣得一些报酬,贴补一些家庭的拮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膨胀,打工仔、农民工生活更加窘迫,饥一餐饱一顿,有的露宿街头,有的生病无钱就医,甚至惨死街头。在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时会变得暗淡失色。
无论我们是城市的主人,还是外来者;无论我们是城市的统治者,还是打工者。我们都有一个同样的理念,那就是“以人为本”。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我们就是要把城市规划得更加科学,就是要把城市建设得更加合理和美好,使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处处都能感到安全,处处都能感到满意,处处都能感到亲切,处处都能感到惬意和美好,时时都能充满信心和自豪。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在享受市政公用设施、公共设施的同时,要把城市作为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去爱护城市、保护城市。
如今,我们的城市随着城镇化的深入,人口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觉得过去的宁静、淡定,逐渐被嘈杂、喧嚣所取代。为了生活人们必须学会应对拥挤,并要学会赖心的去排长队。为了安全,出门或晚间休息时,要把防盗门窗锁好;在公共场所,要时刻提防“不速之客”的侵扰;夜间外出,最好结伴同行,没有同伴时比较安全的做法是坐出租车。我们的城市现在即使有“110”快速出警,有保安执勤,有很多的视频监控,但人们的安全感丝毫没有提升,无论你处于城市的哪个地反,安全这根神经只有在进入梦乡时,才会松弛下来。我们生活的家园,在太平、祥和的背后,依然使人深省。以人为本的理念任重而道远。
如今,我们城市交通和空气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私家车骤增。在很多城市,上下班高峰期道路交通拥堵严重,有的地方出现汽车一小时只行6公里,和步行相当。有的城市上下班高峰期时,高架快速路上的汽车密密麻麻,如同一座流动的停车场。近些年来,我们的城市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PM2.5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而PM2.5污染物很大部分是来自于汽车尾气,即细小的油滴。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经过十几天艰难复杂的谈判,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其宗旨就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地球气候温度的上升。目前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很多城市相继展开,其目的就是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道路设置单行道系统,使人们出行去某个地方,开私家车需2.5小时,乘坐公交需1.0小时,如骑自行车仅需45分钟。在我国的很多城市,由于私家车的泛难,城市停车场所严重不足,很多城市道路变成了露天停车场,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安全,汽车刮碰、乱停乱放、酒后驾车、损毁车辆、打架斗殴等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可见,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小汽车的发展,鼓励自行车、公交出行,就是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