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范文

时间:2023-03-30 09:5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低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低保

篇1

    怪象一,低保户有很多是有钱人家。时下,很多的低保户过着富裕的生活。他们有做生意的商人家庭,有退休退职拿着工资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有乡村干部家庭等。有的人家开着小轿车住着小洋楼照样吃低保;有的人子女成群,都有赡养抚养的能力,可他们也能办成低保。

    怪象二,低保户大多数“上面有人”。为什么有钱人能享受低保?除了送礼给办低保的干部们,主要就是上面有人。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不要呢?于是,只要县政府、镇政府、村委会里有靠得上的亲戚,都要走一走拉一拉。反正不是自己掏腰包,能帮得上忙的亲戚们当然要帮一帮。大多数时候,一个电话一顿饭就能把事情解决了。只要你有关系,找一个或病或残或遭灾的理由,很快就能拿到低保证和银行存折。

    怪象三,低保户也要交“回扣”。有了低保这个政策,也让很多农村干部们眼馋得厉害。他们想方设法从这里捞好处。农村干部们除了找借口给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办上低保,还要打其他低保户的主意。一般情况下,村干部事先跟低保户说明了,我可以给你多弄些钱,但多的部分要返还给我。比如,一个低保户本来每个月只应该拿150块钱,村干部就给他弄成200块钱,里面的50块钱低保户就要返还给村干部。这就是农村干部拿低保回扣。而且,现在各地每年都要上调低保补助标准,低保回扣自然也要跟着增长。

篇2

1、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

2、夫妻一方持有本市农业户口,其配偶及子女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县农业户口,在现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人员.

3、其他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

篇3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49号)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烟政发[20****]100号)精神,完善我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是当前各级加强民生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规划,强化措施,全面推进,不断提高我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二、扩大保障范围,严格规范操作程序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这次扩面重点是20****年全区农村低保普查登记的低收入家庭,确认时间截止到20****年11月底。要进一步严格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格的申请、确认及注销程序,实行个人申请、村居调查、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张榜公示、镇街审核、民政部门审批的工作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到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动态管理,阳光救助,确保不重保、不错保、不漏保。

三、加大财政投入,调整资金兑现比例

从20****年10月1日起,低保金按照分类补助的原则,除省、市两级财政补助40%以外,其余部分,由区财政全部承担。要加强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要采取社会化发放的办法,由区财政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出的发放名单和金额,以财政涉农资金“一本通”的方式,按季足额发放到户。

篇4

具体如下:

1、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月487元和每年3693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5元和302元;

2、全省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年6248元和4391元,分别比上年提高249元和224元;

3、一次性临时救助最高标准提高到10000元。

在农村低保通常重点的保障对象是每人每年1500到2500元左右,而一般保障对象是每人每年1000到1500元左右,低保,实际上是补差金额。比如家庭有三口人,家庭收入总计是700元每月,而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是人均300元,所以拿的低保金就是300×3减去700元,也就是200元。

篇5

一、绩效评价组织情况

自收到省、市、县关于做好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工作通知以来,高度重视,积级与市局、县民生办联系,收集农村低保项目具体绩效评价指标,立即开展研究分析,全面理解绩效评价工作相关要求,并根据文件精神,迅速贯彻落实,认真开展农村低保自评自查工作。

二、绩效指标自评情况

(一)项目投入,自评20分。

1、项目立项,自评得分10分。

严格按照省、市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实施办法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明确规定低保年度目标任务,对家庭人口、经济与财产状况的确定及申请审核审批程序进行明确规定。2020年按照市统一制定的低保标准执行,加强A、B、C分类施保,对A类实行全额补助,救助标准395元,并每人增发了30%补助资金118元,计每人每月513元;B类对象实行差额补助,救助标准222元,并每人增发了20%补助资金44元,计每人每月266元;C类对象实行差额补助,救助标准每人每月205元。按照城乡低保非统筹区,我县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低保标准65%以上。全年据实列支农村低保资金,资金到位率100%,到位及时率100%。

2、资金落实,自评得分10分。农村低保资金由县财政统一管理,按照救助对象人数和补助标准足额安排救助资金编制年度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不可预测因素导致农村低保资金出现缺口时,县财政及时弥补。

(二)项目实施过程,自评得分32分。

1、项目管理,自评得分22分。

我县健全农村低保各项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社保兜底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县民政局2020年脱贫攻坚“春季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县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开发局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转发了省民政厅《关于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在强化“两不愁”助力“三保障”中兜底作用的通知》,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制定了《县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实施办法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转发了省民政厅《关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综合认定标准的指导意见》,对家庭人口、经济与财产状况的确定及申请审核审批程序进行明确规定。积极推进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已设立了“县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办公场所设在县民政局办公楼,已到位4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相关工作。自评得分2分。

加强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建设,县政府建立了由政府主导、民政牵头,政府20多个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的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工作合力。我县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各乡镇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站,进一步加强全县乡镇民政队伍建设,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中招聘61名乡镇社会救助站工作人员,确保每个乡镇配置2至3名工作人员,保障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自评得分2分。

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与核对工作,2020年全县累计接受城乡低保委托核对17721户次、50754人次。我县已全面运行并应用了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全面落实了按月及时上传并更新数据。城乡低保系统数据与民政统计台账数据一致率达到100%,上传数据质量良好。每月将农村低保人员信息上传至政府公开网,做到网上公示。对社会救助的信息公开和舆情反映问题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做到有访必接,及时解答救助政策,及时核实情况,认真落实救助,及时查处问题,及时反馈上报。自评得分3分。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城乡低保工作责任追究,促进城乡低保工作廉洁高效、公正透明,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了《县城乡低保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办〔2014〕84号),明确乡镇、村及相关部门职责,实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对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从快从重处置,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真正做到履责必须尽责,失责必须追责。同时开展了城乡低保定期核查和对乡镇上报的审批的低保对象30%入户抽查,对备案登记的低保经办人员和乡镇(区)、村(居)干部近亲属拟享受低保对象100%入户调查,并结合民生工程督查,不定期开展低保资金发放情况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乡镇,限期整改。自评得3分。

严格按照《县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实施办法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皖民社救字〔2020〕56号)等文件规定要求,同时根据省市要求出台了《2020年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霍民社救字〔2020〕31号),全面建立低保对象户定期报告制、长期跟踪走访制和动态管理进出机制,加强定期核查,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审核审批程序,紧紧抓住“核对、调查、听证、公示、抽查、审批”六个重要环节,继续推行健全阳光低保制度,合理确定救助对象,实施精准救助,坚决将不再符合条件的及时退出保障范围。对真正符合低保条件需纳入保障范围的,一律严格按照农村阳光低保操作程序审核审批,。今年以来,共取消农村低保对象2004户、3359人,新增低保对象13586户、17609人。严格执行长期末端公示制度,对低保保障对象家庭成员、收入情况、保障类别和金额等实行长期公示,并将社会救助政策、救助对象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在县人民政府网、县民生工程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自评得分6分。

建立健全救助对象档案,做到一乡一柜、一村一盒、一户一档,所有资料真实完整齐全。自评得分6分。

2、财务管理,自评得分10分。

严格按照《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我县财政部门对低保资金实行分账核算,对上级下拨资金、财政预算资金及其他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低保资金支出,做到了专款专用,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情况。农村低保资金实行按月打卡发放,月初根据核定的享受人数和补助标准制定划拨表,报县财政部门审核后,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自评得分10分。

(三)项目产出,自评得分25分。

农村低保标准由市政府统一制定,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六政秘〔2020〕94号)文件精神,我县农村低保标准上调为4740元/人.年,超过暂执行扶贫标准。积极与扶贫部门配合开展农村低保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摸底调查,及时更新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开展实时比对,并共同努力建立起农村低保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个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四)项目效果,自评得分22.8分。

县、乡两级民政部门均通过印发明白纸、广播电视、网络、公开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低保政策,确保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建立了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核查、家庭财政认定等办法,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低保核查认定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实行低保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定期报告制度。实行入户核查制、长期跟踪走访制和分类动态管理制,根据申请保障对象的人员结构和困难原因确定年度审核和季度审核,对A类家庭和人员每年核查一次,对B类家庭和人员每半年核查一次,对C类家庭和人员按季核查,对真正符合低保条件需纳入保障范围的,一律严格按照农村阳光低保操作程序,由对象户本人提出申请,乡镇组织专人入户调查,逐户逐人核实其家庭基本情况,如实填写《入户调查表》,并由调查人员和申请人分别签字确认,入户调查后,以村为单位组织召开阳光听证会,成立15人以上的听证小组,按照听证会步骤,当场唱票评议,得票超过80%的才能确定为低保初选对象,严格执行三榜公示,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对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干部的近亲属享受低保的,务必单独登记,并填写备案表,存档备查。县局对动态管理人员也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按不低于30%的比例随机抽查,对备案登记的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干部近亲属拟享受低保对象的全部入户调查,确保真正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我县全面推行农村阳光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公平公正,群众满意,使低保政策在全县农村得到真正落实,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绩效评价自评得分99.8分。

篇6

【关键词】农村低保 制度缺陷 法律保障 制度构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生活救助制度安排”。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法律赋予每一个农村居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社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②其首要目标是克服贫困,保障全体公民的最基本生存权利。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③作为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具有其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无法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缺陷

资金供给渠道单一,财政支付压力大,基金监管不力。1996年民政部下发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指导方案》中,明确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由当地各级财政和村集体负担,但是各级财政负担的比例及到底由哪级财政负责并无明确规定,这就形成了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由县、乡(镇)、村集体三级共同负担的局面。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负担很难兑现。低保资金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低保资金管理混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效率低,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服务效能差,更有些地方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监控、监督。

低保对象、标准的确定不科学,保障标准过低。目前,低保对象由各地政府依据各自财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人选,即按照“差额补助”方法来进行。因此,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对收入进行核算是实施低保政策的前提。但农民收入的复杂性及不稳定性使其收入难以确定,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农民的哪些收入应该记为收入,而且核算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在保障标准的确定上,由于国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所以各地都是依据本地基本生活标准制定,往往导致标准制定不科学、过分随意。很多地方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农民有土地保障,象征性的给点补助即可。另外,农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核算都比较困难,很难确定维持最基本生活的保障标准。

基层管理力量薄弱,难以适应低保任务要求。低保工作客观上要求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调查、走访、宣传、复查、反馈、监督、协调等具体而繁杂的工作,特别是实行动态管理,更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大、难度大、条件差。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虽然已基本解决了低保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但在乡镇、社区和企业厂矿,大多没有专职人员,仍然由民政助理员和其他人员兼管。农村低保制度具体工作的实施主要在基层,乡镇一级承担了制度的宣传、低保申请的审核、贫困家庭的调查、低保资金的发放等工作。缺乏必要专项业务经费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乡(镇)机构改革后,民政办与社会事务办合并,受体制和编制限制,实际从事民政工作的只有1至2人,涉及的工作包括农村低保、城市低保、救灾、五保供养及优扶安置等20多项。江苏泰兴市一位民政助理说,他一个人要做11个大项、29个小项的民政工作,此外还要按镇里的统一安排,分管部分村的工作,镇里的其他活动也要参加。

缺乏统一整体的法律保障。1999年9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使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权利以立法的形式得到保障,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国家立法至今还是空白,农村低保工作缺乏全局性的指导和规范。现行的农村低保制度大多是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这些规章、政策在落实低保政策、规范低保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低保工作的长足发展。但整体而言,目前低保工作还没有超出行政指导的范畴,普遍存在以政代法的现象,缺乏法律权威和刚性,导致农村低保工作无法可依。

制度缺乏有效衔接与协调。社会救助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一方面表现为低保对象在子女就学(非义务教育阶段较为突出)、医疗救助、住房困难、就业保障等方面不配套,相互脱节,难以有效缓解低保对象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上述保障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教育救助由教育局管理、医疗救助由卫生局管理、住房困难由城建局管理、就业保障由劳动局管理、吸毒及艾滋病相关的救助由司法局管理),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沟通、协调制度,部分精明的低保对象就四处申请,重复享受。农村低保应与社会保障的养老、医疗、生育等保险共同实施。虽然很多地方都规定低保对象在教育、医疗、水电等方面享有实物补助,但由于涉及部门和单位较多,且涉及直接经济利益,实际的实物补助难以落实。

完善农村低保的制度化构建

提高保障标准,平衡发展水平。增加低保资金投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平衡各地低保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要适当上调低保标准,以便使贫困农民也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当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随经济增长而日益提高时,若不提高低保水平,便会使贫困鸿沟越来越深,使受保对象的社会生活风险、经济风险和心理风险相应加大,这就会减弱低保制度作为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保障功能,增加社会风险。由于资金匮乏、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全国东部与中西部各地低保发展不平衡,低保标准差异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及稳定。为此,中央应适当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低保发展水平。

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解决低保资金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很多地方财政基本都属于“吃饭财政”,很难保证低保资金能够足额到位。低保资金应由中央、省、市、县、乡(镇)、村集体各级共同负担。中央及各级财政均设立低保资金的专项预算科目,其中中央财政承担大头,往下逐级递减,明确规定各级分担的比例。各级政府都应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行专项管理,专项使用。村集体也要承担一部分,此外,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如慈善事业,通过社会捐助、福利彩票等形式扩大农村低保资金的筹资渠道。

科学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准确界定低保对象。一、低保对象的确定、覆盖范围、受保后的生活水平等取决于低保标准的制定和低保标准的高低。低保标准一般通过贫困线来确定,制定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最低费用;农民的人均实际收入;物价水平,低保标准要随物价的变化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民家庭规模、结构。二、农村低保对象一般包括: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老残幼;主要成员因严重残疾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当地生活水平的居民;资源极度缺乏地区的贫困群体;由于突发性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为了使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在确定农村低保对象时应做到公开透明: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加强低保管理队伍建设,协调各职能部门。鉴于目前农村低保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人员不足、低保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费时等特点,应适当增加低保工作人员。在对现有公务人员进行调剂基础上,根据工作量及工作内容适度增加人员编制,以保证农村低保的管理力量与繁重的任务相协调,确保农村低保工作顺利进行。合理确定社保部门与民政部门在农村低保工作方面的职责,加强农村社保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进行农村低保工作。确保教育、医疗、水电等部门给予低保对象的实物补助能够落到实处,从多方面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法律的约束和保障,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很难落到实处,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在具体法规出台前,公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只是形式上的承诺,在实践上无法落实,很容易陷入“制度空壳”。国家应尽快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具体可借鉴1999年9月出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出台相应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甚至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低保法》,使农村低保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操作。只有加强立法,才能形成解决困难群众“天天困难”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贫困群众依法得到救助,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步入有法可依的法治化轨道。(作者单位分别为: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注释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篇7

一、__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__市农村居民总户数67.8万户,总人口251.9万人。由于我市系集山、边、贫、库一体的贫困山区市,五县一市均属国家级贫困县,城区还有60%的村是贫困村,群众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这些年,为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在20__-20__年的“定期定量”救助时期,全市农村特困救助人口由最初2.8万人逐步扩增到9.6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8%,月人均补助10元。自20__年7月开始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又按照分类别施保、低标准起步的要求,将全市农村特困救助的对象过渡到农村低保,并进行了适当扩面提标。但由于受政府财力所限,只能按照“倒排序”和“民主选穷”的办法,优先把最困难的居民纳入低保范围。期间,我们始终坚持贯彻政策,量力而行,实行“民主选穷、穷中选穷倒排序”的方法,视财力状况逐年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保障规模又增加到去年的12万余人,今年将达到15万余人,保障人口由原来的约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扩大到6%,月人平补助水平由原来10元增加到现在的60余元。年支出保障金由500余万元增加到1.1亿余元。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低保制度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维护民利、保障民生、构建合谐、促进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当前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为改善困难群众特别是痴呆傻残病等困难群众的生活,起到了雪中送炭和救急应急的作用,使广大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但现实的保障规模和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必须重视和面对。

一是实现应保尽保还有差距。由于受保障规模和资金的限制,还有很大一部分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还未纳入保障范围。按照20__年贫困人口标准1196元测算,__市尚有贫困人口83.48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3.1%,而今年全市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仅有15.4万人,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18.4%,尚有80%多的贫困人口没有纳入保障范围,任务还相当繁重。

二是农村低保补助水平偏低。截止20__年底,全市纳入农村低保的有56625户127890人,人月均享受保障金60.4元,人年均补助水平约700元,仅达到贫困线的58.5%,相差490元。这说明,在已纳入的仅占贫困人口18.4%的低保人口中,其保障水平也才达到贫困标准的58.5%,这样的低保水平保障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核准难。首先是收入难以货币化。农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次是收入具有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也难以核实。再次是家庭人口难确定。子女成家后另立门户,父母子女分户而居,将父母分在一边,因为赡养能力而把包袱甩给政府。纳入对象的“入口关”难以把握。

三、推进农村低保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农村低保是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是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具体实践中,对于我市尚已存在的现实矛盾问题,我们结合实际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索。但由于标准、制度和规模条件限制,制约了农村低保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协调好保障与需求的关系,使农村低保效能最大化?怎样处理好政策要求与现实的矛盾?笔者认为还是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努力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要把握应保尽保与适度扩面的关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起着最后兜底的作用。这项制度一旦建立,必须做到“应保尽保”。然而,目前受政府资金投入和指标限制,在我市尚不能实现应保尽保,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通过逐步扩面,分阶段、分步骤的实现应保尽保。为此,在紧扣应保尽保的前提下,要量力而行,适度扩面,有序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瞄准总目标,在政策宣传、操作程序和规范管理上积极而又稳妥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要把握保障标准与贫困标准的关系。合理制定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是科学施保的关键环节。标准过低,解决不了贫困农民的最低生活需要;标准过高财力无法承受,容易出现养懒汉现象的问题。原则上在制定农村低保标准时,可以参照国家统一的贫困标准,即1196元这一标准。然而,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保障标准与贫困标准的不同,因此在确定农村保障标准时应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对应,合理测算,准确定标。定标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测算出贫困对象年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基本生活费支出。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考虑当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三是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四是物价上涨指数。考虑到我市贫困面大的实际,在制定农村低保标准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四种因素,在现阶段可以低一点,但不要太低于国家贫困标准,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再逐步调整、提高。

三是要把握按标施保和“民主选穷”的关系。农村低保作为一项救助制度,终极目标是按标施保。然而在尚未实现应保尽保的条件下,目前的保障标准只是参照标准,而不是象城市低保一样,以计算家庭收入作为补差水平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政策宣传,让农村困难群众能够充分理解。在参照农村低保标准的同时,通过“民主选穷”的方式,优先将最困难的家庭保起来。按标施保是目的,“民主选穷”是手段,所有纳入保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民主选穷”这个环节来确定。随着以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再逐步取消民主选穷的方式,过渡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篇8

2019年4月12日-5月28日,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纪委第一巡查组对xxx办事处及5个行政村开展了为期40天的集中巡查,市纪委第一巡查组反馈了巡查意见,指出了我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惠民政策中提及低保把关不严问题,查出低保户中四人名下有车,五人名下有房产。为落实问题整改,查摆自身不足,我村迅速行动,制定整改措施。

二、出现问题原因剖析

1、低保政策未吃透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2、思想上不够重视

民生问题中,低保可谓是重中之重,低保工作影响大、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容忍度低,低保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既解决一大半。

3、程序不规范

低保程序中从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到村委会审核,再到民政部门入户审核,最后到低保人员确定,直至公示。看似程序完整,其隐患共存。追其根本,低保户未能接受民主监督,民主评议。

4、未精准识别低保户

对于申请低保户,要求提供病历,依据病例判断是符合低保标准,未能从家庭居住,工作现状,整体收入,经济状况,支出情况,子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造成低保户中出现名下有房,有车现象。

5、缺乏动态管理

对于低保批准户,存在思想解放的错误观点,长期享受低保者,未能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导致低保人数出现只增不减现象,大病痊愈,摆脱贫困者未能及时取消其低保待遇。其他临时因困难返贫的家庭,未能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6、公示不到位

低保审批合格者,由民政部门反馈至村部,由村部上墙公示,程序健全,但村民确无法掌握最新动态,无法接受村民监督,低保申请不符合者无法得知自己审核结果。出现重复申请,重复询问现象。

三、整改措施

1、思想方面

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学习相关政策,加大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做好低保公示公开工作,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确保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进行。同时充分利用反面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震慑警示作用,加强对申请低保对象的入户调查工作,加大对申请对象的家庭财产认定力度,多渠道进行信息核对,做到应保尽保。

2、工作方面

①工作程序

低保审核程序中增加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村民代表评议是由村民代表、老党员等成员组成的低保待遇评议小组,负责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及实际生活评估工作,提出初步意见,并将评议结果公示,符合规定条件且经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一起报乡镇政府复审,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申请和证明材料退还申请人,做好解释工作,公示后群众有异议的,报民政复审。

对于上级提名者更应详细掌握家庭情况,不能凭表面现象,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说,严格按照程序逐级上报,避免出现“错保”现象。

具体程序为:申请由本人到队长到包队干部村委到村民评议到民政。

②低保管理

进一步做好低保动态管理工作,长期享受低保者,由队长,包队干部对其进行跟踪调查,一季度一评估,对摆脱贫困,大病治愈和已达到和超过低保标准的对象能及时办理退保手续,使真正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得到及时救助,做到进出有序和进出有据,确保群众的切实利益不受任何损失。

③公示

审批结果及时公示到村委会公示栏,结合阳光村务平台更新消息,并将结果公示到户,确保各个层面村民能及时掌握最新消息,接受全面监督,有异议的,将情况报民政部门,并对申请人家庭收入情况进行重新审核,再次执行审批程序。

3、创新方面

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在享受低保待遇期间,应当参加村的公益劳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参加环保、绿化等公益劳动,让低保对象在享受政策的同时,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活的自信心。

四、整改结果

篇9

(====年=月==日)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称“农村低保”),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维护农村安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总结农村低保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扎实稳妥地推进农村低保工作,初步建立了全县农村低保工作体系,较好地维护了特困群体的基本权益,保障了他们基本的生存权,真正使这项“德政工程”发挥了应有的社会作用。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乡镇工作责任制,督促挂钩乡镇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县委、县政府、县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通报全县农村低保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部署全县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三是县政府根据上级精神和要求,研究出台了切合本县实际情况的《__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试行)(*政综[====]==号),对各乡镇、各村居如何组织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规范;四是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低保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抓紧抓实抓好农村低保有关工作。

(二)保障措施切实有效。一是设立了县财政局农村低保资金专户。县政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研究决定将县乡配套资金先由县财政垫付===.=万元,连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款===万元,共计===.=万元,全部转入专户,确保农村低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和按时发放;另外,安排====年度专项工作经费=万元,保证了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指导乡镇做好各项汇总和上报工作。在抓好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的基础上,县民政局按照统计台账软件的格式规范,专门设计了《农村低保汇总表》和农村低保工作审核章分发各乡镇民政办,使各乡镇民政办在对贫困家庭进行审核和公示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各项汇总和上报工作。三是强化信息管理,确保低保信息准确无误。县民政局将各乡镇上报的《农村低保汇总表》信息,全部录入《民政统计台账管理系统》软件中,经审核无误后予以保存,除因动态管理需要,按规定程序经审批后才能变更之外,任何人无权更改低保信息。全县低保金发放数据都从该套软件生成的季度发放单中调取,确保了低保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减少拨付环节,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为了减少中间环节,方便特困群众,防止欠发、少发、漏发、错发和平均发放现象发生,县民政局除了对各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户、===人五保对象低保金实行“拨出经费”核算外,其他低保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乡镇民政办只负责低保对象的审核及上报工作,不涉及低保金的发放。县民政局按季度将低保金从县会计核算中心拨到县指定金融机构,由该金融机构为每户低保对象开立银行活期存折帐户,通过存折发放,发放回单由民政局收回核销。五是认真核实,防止错漏。县民政局派出=个工作小组到各乡镇,协助民政办核对分发银行存折和低保金领取证,确保准确无误。在分发过程中,要求低保对象必须持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经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并签名盖章后,方可领取银行存折和领取证,确保不出差错。

(三)动态管理规范有序。一是我县农村低保工作按照县政府制定的试行办法和实施方案,严格审批程序,认真按章办事,坚持县、乡、村三级政务公开和张榜公布的原则,实行规范化操作;二是按照逐步完善和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建立抽查核实制度,保证一年重新核定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金额有升有降。====年,我县对部分乡镇==多个村居===户、====名违规入保的对象进行了动态管理,冻结或暂停发放低保金,并责成相关乡镇、村居限期纠正。今年上半年,我县又对__、__、__、__四个乡镇的农村低保工作进行清理核查,作了部分的调整。今年=月,县民政局再次派出=个工作组到==个乡镇检查低保落实情况,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居入户调查,通过检查又发 现了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及时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作了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通过*渠道和公布投诉电话等方式,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实行个案管理,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取消了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调整部分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将一些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在工作中,坚决杜绝违法违纪现象,保证全县农村低保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二、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我县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以来,根据应保尽保、全员纳入的要求,帮助越来越多的特困群众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年,全县共有====户、=====人(全年平均数)贫困居民入保,其中五保人员====户、====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其中五保供养费===.==万元。====年在保的贫困居民有====户、=====人(平均数),=—=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其中五保供养费===.==万元。

我县的农村低保工作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总体运行良好,各项工作正处于逐步规范,不断完善中。但是,全县低保工作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别村居干部没有严格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实上报低保对象,有的甚至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家庭人均收入,存在工作简单化和马虎应付的现象;二是个别村居存在人情保、关系保和权力保问题,虽然比例较小,但影响甚大,群众反响强烈;三是由于低保对象变动频繁,民政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又缺乏网络对接平台,影响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和低保金发放的工作效率;四是各乡镇敬老院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公用经费缺乏保障的问题,影响了敬老院集中供养工作的正常运转。此外,五保户中的孤老人员患病期间的医药费和死亡后的丧葬费的来源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五是农村低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我县从====年开始全面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当年县财政追加了=万元低保专项经费,====年仅剩下=万元。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势必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结合全县低保工作实际出台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以规范农村低保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二)省市民政部门要协调金融机构建立资源信息对接平台,加强低保工作动态管理,提高低保金发放工作效率。

篇1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中央和省、市、县农村低保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促进我镇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保障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

(二)政府救助与家庭赡养、抚(扶)养、社会帮扶、劳动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属地管理、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的原则;

(五)应保尽保的原则。

三、对象确定

持有我镇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均有权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的人员,主要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关系的人员(含已迁往学校的大中专在校学生和服现役义务兵)。

(一)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的下述人员,如家庭生活确实困难而又不享受政府其他形式的定期救济,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农村低保供养范围

1、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年龄在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

2、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家庭;

3、因战、因公致伤、致残的劳模、民工、民兵、农村退伍军人、退职老职工、退职武警;

4、因工程建设用地、城镇开发、淮河治理、工业用地,以及其他用地的人均土地少于0.2亩家庭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

5、烈士遗嘱、牺牲军人遗嘱、病故军人遗嘱;

6、正常退、离职而不够享受退、离职村干部固定生活补贴条件的家庭生活困难的退、离职村干部;

7、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村受灾家庭。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1、家庭成员有使用移动电话、摩托车(或非经营性机动车辆)、计算机等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

2、两年内建楼房、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

3、经常出入餐饮、娱乐等高消费场所的,因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

4、安排子女择校就读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5、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校学生除外),但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生产劳动的;

6、有稳定经营收入或固定场所就业的,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

7、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无特殊原因连续两次不按时领取低保金的,或不按规定参加低保年度审核的;

8、其他按县政府规定不予批准享受低保待遇的。

四、保障标准与资金管理

(一)20*年农村低保对象,补差标准执行年人均补差577元。

(二)20*年度扩面农村低保对象,补差标准执行年人均补差317元。

(三)2009年度新增农村低保对象,补差标准执行年人均补差140元。

五、实施步骤和时间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5日至17日)

1、成立机构。镇政府成立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社会事务办)负责指导、协调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各村要根据《慎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要求,相应成立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人员具体操作农村低保提标扩面村级工作开展,包村干部到村指导,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

2、加强宣传。各村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村级小广播、标语、明白纸等方式加强宣传,确保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个人申请阶段(5月18日至27日)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填写《*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提供居民户口本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家庭收入状况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向镇政府提出申请。

村(居)民委员委会接到申请后,严格按照《*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核算办法》要求,立即组织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调查小组,对照《*县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入户调查表》,进入每一个申请人家庭进行认真核查,切实核清申请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小组由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不少于2人)总数不少于3人参加,调查小组对申请人的申报及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意见后,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两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代表必须超过半数;召开村(居)两委扩大会议,村(居)民代表人数最低不得少于3。人,要尽可能的增加村(居)民代表人数。进行民主评议时,可邀请本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允许村民旁听;镇包村干部要到现场全程指导,并与出席会议的全体人员一起在评议记录上签名,同时对评议结果负责。评议结果及符合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申请人家庭《*县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入户调查表》进行张榜公布,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公示内容要求详细并张贴到每一个村民小组的人口聚集的地方,公示情况拍照存档备查。

(三)村级初审阶段(5月28日至6月3日)

村(居)民委中会将申请人家庭情况和评议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公示7日以上。对无异议的,在《*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核、审批表》上签署意见,连同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体证(复印件)、家庭收入状况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报镇政府审核。对经评议或公示后复审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四)镇审核阶段(6月4日至20日)

1、镇人民政府审核。镇政府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对村(居)委会上报的家庭收入调查表进行入户(入户率不低于20%)复查、核实,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镇审核与各村民主评议同步进行),并由镇长、民政干部在《*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镇政府审核后,将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一并报县民政局审批。对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镇将设立农村低保专用举报箱及举报电话,便于群众瓜问题,并根据群众反应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处理举报案件。

2、动态管理。各村要结合此次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对20*年、20*年已纳入的农村低保对象进行全面复核、重新评议,与新扩面人员一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3、规定时间上报花名册。村在完成2009年度新增农村低保对象审核及20*、20*年度农村低保人员复核工作后,将上述所有农村低保对象花名册在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日,6月15日前将该村全部农村低保对象花名册送镇政府。

六、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