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10 10:2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营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营分析

篇1

流量业务是电信运营商收入增长最大的驱动力,但当前的困境在于,流量收入增长无法补偿流量成本,形成所谓的剪刀差;更长远来看,随着流量渗透率的提升,流量收入增长将不可避免地放缓,在价格竞争作用下,流量收入出现下降也是可能的。与此同时,关于大数据的讨论在技术、应用和模式等多个层面展开,已被认为代表着时展的方向。OTT们正在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一趋势改变自身经营模式、指导业务布局和演进方向。反之,尽管坐拥丰厚的大数据资产,电信运营商对于大数据的战略价值一直处于朴素而将信将疑的状态,缺乏对大数据经营模式的基本理解和全盘考虑。如果能够揭示大数据经营和流量经营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求解流量经营困境和认识大数据经营模式都大有裨益。

(二)当前流量经营的价值困境

流量是当今数字世界运转的基础。“客观属性”是对“流量”这一认识客体固有属性的客观描述,不因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而异。流量属性包括以下方面:

1)流量的规模性,指流量可用同一量纲进行规模比较,比如联通单用户流量规模要高于移动,百度流量规模要高于google中国,基于中国移动网络发生的流量规模要高于基于百度服务发生的流量规模;

2)流量的层次性,指流量与用户真实行为(主体)的接近程度。流量蕴含着反映主体行为的信息,但程度有所不同。比如淘宝网所承载的流量直接反应用户的网购行为,而电信网所承载的流量只是经过IP协议封装的比特流,前者显然更接近用户真实行为因而被称为表层流量,后者则被称为底层流量;

3)流量的异质性,指流量对用户消费目的(客体)的涵盖范围。流量蕴含着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但范围有所不同。比如文本、话音、图片、音乐、视频等不同类型之间,垂直应用与平台式应用等不同类型之间,社交类、娱乐类与生产类应用等不同业务类型之间,其流量映射客观世界的能力就各有差异和侧重;

4)流量的不可分性,虽然底层流量和表层流量在概念上区分了,但在实体上是紧密依赖的,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经营层面上的不同投影。比如,淘宝的表层流量离不开运营商底层流量的依托,运营商底层流量也离不开淘宝等表层流量的呈现,同时,淘宝可推知用户使用了多少底层流量,运营商也可部分解析出用户的购物行为。

可见,流量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市场,而电信运营商似乎占据有利地位。综合流量的层次性和异质性,流量被赋予了主体行为和客体存在在信息层面上统一投影的属性,是信息社会不断流动的血液,具备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流量的不可分割性来看,上层服务提供商与基础运营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将是长期的基本格局。从流量的规模性来看,至少在本地市场,由于基础设施市场集中度高,电信运营商很容易就可获得超过任何单一玩家(如apple和facebook)的规模优势。

但现实情况中,流量规模的暴涨对电信运营商是一把双刃剑,情况不容乐观。流量在呈现客观属性的同时,在特定的经营主体及经营方式下,还会表现出影响甚至决定经营绩效的经营特征。本文认为,固然客观属性有利于电信运营商开展新一轮价值创造,但在当前经营模式下,流量应有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挖掘,无法支撑电信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流量经营模式是,通过提供同质化的、以M为价值衡量单位的流量产品来满足用户的接入需求,然后通过向用户收取按照使用量计算的费用来补偿网络成本、运维成本和营销成本。

在这种模式体现出三大属性:一是面向手段性需求。用户向运营商购买流量不是为了流量本身,而是为了流量所承载的个性化互联网应用。流量仅仅是服务于互联网消费的手段,因此,与面向目的性需求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争夺用户界面时,电信运营商天然地处于劣势;

二是无直接网络效应,电信运营商无法将网络效应内化从而无法实现业务的边际效应递增。流量用户之间并未像话音用户之间和短信用户之间那样构成彼此连接的网络,用户之间的网络是通过业务构成的,而业务网却控制在OTT手中。换言之,网络效应主要存在于OTT业务层,而非管道层。因此,随着使用OTT业务的用户越来越多,以及用户使用OTT的业务次数越来越多,OTT业务的边际效用递增,但电信运营商流量的边际效用基本持平;

三是边际成本下降有限,面对指数级增长的流量需求,运营商不断追加投资扩容、升级只能勉强跟上。上期投资刚进入边际成本下降阶段新的投资又追加进来,下降趋势被中止。在投资压力下,设备商又勾画了美妙的技术前景,许诺平均成本将极大地降低,勾引运营商全面投资新技术。这样多次循环和叠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运营商都处于初始成本投资阶段,流量边际成本下降的周期被压缩到很短。反观OTT,一旦业务上线,在运营成本增长与业务量增长相比可忽略不计的前提下,业务边际成本很快就会下降到接近于0。某种程度上,信息产品边际成本为0规则的成立,是建立在电信运营商的牺牲之上的。

电信业本是新经济的鼻祖,网络效应理论就是70年代从对话音网络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然而,在当前经营模式下,运营商的流量业务失去了网络效应、边际成本趋于0、边际效用递增等信息产品的新经济特征,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去与新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争夺价值,注定是落于新型竞争对手的。这是仅在流量规模上做文章,没有深入挖掘流量价值形成的后果,运营商由此陷入流量价值困境。

(三)大数据经营破解价值困境

大数据的定义众说纷纭,从技术特征上它通常具备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多(variety)和数据处理和响应速度快(velocity)的特征,麦肯锡将大数据定义为超过了常规数据库软件所能搜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规模的数据集。大数据概念具有深刻的IT烙印,正如“流量”概念具有深刻的电信烙印。通信与计算是信息的不同处理环节,在ICT端到端融合的背景下,流量和大数据完全可以统一在“信息”概念下,是信息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称谓。流量有表层底层之分,数据也有信息、知识、智慧之谓,流量经营和大数据经营均可理解为信息经营。

然而,仅仅揭示大数据本身的属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脱离了正确的经营模式,一切价值都是虚妄。在这方面,电子科技大学周涛教授的观点很有价值。他认为,大数据1.0是利用内部数据解决内部问题,大数据2.0是利用内部数据去解决外部问题,或利用外部数据解决内部问题,大数据3.0意味着大数据进入了一个以共享交易为特征的时代,出现了大数据公共平台运营商(以下简称大数据运营商)。

从1.0到3.0,大数据的工具属性逐步减弱,目的属性逐步增强,直至“大数据”像货币一样在全社会范围被收集、交换、处理、传输和应用,使得大数据可以真正成为时代的标签。在这个意义上,大数据之“大”,就是不断增强数据的透明性、不断扩大数据的共享范围、不断提升数据的流动性,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否则,无论数据多丰富,技术多先进,都较过去无本质突破,大数据之“大”盛名难副。这个过程,是大数据经营环境不断完善和经营模式不断演进的过程。

大数据经营模式严格来说是指大数据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大数据运营商采取双边平台模式,一方面向消费者提供普遍服务,另一方面向企业客户提供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服务。可以形象地将这种经营模式比喻为“数据银行”。

1)大数据运营商自身掌握独特而雄厚的数据资产,这往往是一个通过提供消费者服务集腋成裘的过程,正如银行通过吸纳个人存款掌握雄厚的现金等资产;

2)这些数据的使用权和支配权归大数据运营商但所有权属于消费者,正如银行可以自行决定吸纳的存款如何使用,但储户拥有随时要求提现的权力;

3)大数据运营商以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服务为代价,换取消费者在使用该服务时产生大数据的支配权,正如银行承诺利息收益换取现金存入或委托理财,并默认获得资金支配权;

4)这些大数据被用到千百万家企业的生产服务流程中,为大数据运营商的企业客户创造价值,为大数据运营商赚取收益,正如银行吸纳的存款被贷给各行各业的企业,融入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落。为了进一步理解该模式,下面描述一些细节:

细节一:场景举例。

风险控制是保险公司商业模式的核心环节,如果能够更准确地获知投保客户的风险系数,保险公司就可能设计更有竞争力的保险险种和更丰厚的收益。比如车险,如果能对某潜在客户的出行和驾驶行为数据如车速、车程、违规记录等进行分析,保险公司就能更精确地推知该用户在投保期内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从而制定更为有利的保费和理赔政策,比如避免对高危客户(通过各种指标定义)保费过低或保额过高,而对“安全系数”较高的客户则可以在常规保费基础上打折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同样,对于疾病险,如果能够对潜在客户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如血压、心跳、卡路里消耗、睡眠时间等,保险公司就能识别优质客户并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疾病险种。在这个简单的例子里,大数据产生于用户使用的车联网、移动健康等服务,大数据运营商需要向用户提供这些服务,并承诺他们的个人数据不会被滥用。对于保险公司或其他中小型企业客户,大数据运营商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数据,但更可提供大数据基础设施租用、承担大数据分析任务甚至基于分析结果的营销执行等附加服务。

细节二:如何规避隐私争议。

个人数据的隐私问题是大数据商业价值受到质疑的主因。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从理念上和模式上给予回答。理念上,隐私问题自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就存在,用户心中总是存在一架权衡隐私顾虑和业务价值的天平。当前的隐私争议不在于隐私被使用了,而在于被滥用了,没为用户带来便利/效率/等正面价值甚至反而带来负面价值。因隐私顾虑而扼杀业务创新只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将注意力集中到利用个人数据创造更智能的业务,使用户心中的天平偏向业务价值,这才是解决之道。模式上,大数据运营商扮演的是银行角色,受消费者委托管理数据,基于数据所有者与数据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执行数据开放动作,具体由双边平台的双方自愿谈判商定。比如,保险公司若需要使用个人数据可向个人提供保费折扣,达成协议后大数据运营商则执行这一契约,按照协议开放指定数据,并全程监督数据使用。上述过程并不涉及隐私侵犯。对于那些无需识别个人身份的大数据应用,交易成本可以更低,正如银行没有必要向每个储户说明他/她的存款被用于哪一笔放贷或投资,而只需履行利息承诺即可。

细节三:如何获得网络效应。

在上述经营模式下,大数据运营商将获得网络效应,这种效应源于该平台上各行各业的企业。与话音业务类似,企业使用该平台提供的数据的同时,也在为该平台增加更多的数据资产。比如,“用户A在facebook上的Like行为记录”这一数据,若被WSJ网站使用,除了为WSJ产生“内容精准推荐”的价值外,用户A对该内容的浏览行为和评论(如果有)也会被平台记录,从而提升原数据质量(如置信度评价)、丰富了关于用户A的数据,其他企业将可从该平台获取更多价值。这样,企业围绕平台构成了大数据共享网络。大数据平台成为网络效应的受益者。于此同时,企业客户在使用大数据产品时也具有边际效用递增的特征,数据用得越多,数据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大数据经营完全符合新经济规则。数据不因使用而损耗,且随着使用次数增多价值反而变大,边际成本趋于0,边际效用递增,大数据的价值与数据节点及数据使用者节点的平方成正比。

细节四:如何将流量转化为大数据资产。

针对流量业务,一方面优化现有面向消费客户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从流量中提取大数据资产,作为构建面向企业客户大数据经营模式的基础,两者交叉补贴,平摊成本。用户在消耗流量的同时,也在为大数据经营添砖加瓦。一个基础设施,两个经营模式,这是成本收益困境的基本解题思路。对流量经营而言,智能管道存在的价值是调控和配置管道资源,但智能调控和配置的前提是对调控对象的深度识别和解析,而这正好就是从流量提取大数据的过程。因此,智能管道将成为电信运营商获取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大数据的另外两个重要来源是BSS和各种信息类业务的后台数据。不同域数据之间的混搭会取得1+1>>2的效果。

(四)大数据平台运营商的演化

在未来实体世界与数字世界无缝整合的世界,高速流动的信息将充当不可或缺的纽带。谁能掌控两个世界相互耦合的界面,谁就将成为下一轮破坏性创新周期中最大的赢家,而大数据平台就是这样的关键环节。当前虽然总体上处于大数据1.0阶段,但基于数据重要性被不断认知、传统企业拥抱数字化商业模式热情高涨等事实,大数据领域正孕育着一个前景广阔、异彩纷呈的大市场。

未来的大数据运营商绝不仅仅包括现在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如facebook、google和阿里巴巴等也将沿着这一方向演进。阿里巴巴提出的“电商、金融、数据”三步战略就是明证。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等之间的资本联姻,也是走在数据布局的路上。平台会扩张,生态会成长,当时代被烙上大数据的印记,围绕大数据公共平台运营商成长起来的大生态注定会成为信息文明的基石。从平台演进的角度,本文认为大数据经营的成熟将经历消费平台、垂直平台和公用平台三个阶段,简要描述如下:

第一阶段,竞争者们借助消费平台海量用户数据的原始积累取得了大数据平台之争的入场券。

比如阿里巴巴的淘宝、腾讯的微信、facebook以及电信运营商的流量,都是典型的消费平台。各类消费平台有层次和领域的区别,渗透争夺十分激烈,但就数据储备而言都具备了进阶的资格。同时,OTT玩家普遍发育了后向广告模式,与电信运营商的流量前向收费模式相比,收入规模小但利润率高。

第二阶段,基于用户积累向垂直行业扩张或者某个特定的环节延展。

这个阶段,消费平台依然非常重要,但随着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的整合,固守数字世界很快遇到增长极限,因而越来越多的资源将投入面向线下传统行业的拓展。垂直行业方面,包括金融业(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健康业(移动健康、移动医疗等)、汽车业(智能汽车、车联网等)。特定环节方面,包括营销(广告),CRM(如微信公众账号、淘宝卖家服务、FacebookConnect等)、产品设计(如天猫和华为定制手机合作等)。毫不意外,扩张的行业B2C特征较明显,延展的环节则以营销环节为出发点,而电信运营商通常以行业扩张为主,OTT以环节延展为主。总体而言,这些面向各垂直行业和特定环节的服务都以相对独立的小平台形式存在,每个垂直平台的经营模式各不相同,大数据资产进一步积累,但以信息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仍未确立。从进阶第三阶段的角度考虑,衡量第二阶段经营成败的标准有两个:其一是是否与政府和传统企业建立了全面的信任关系;其二是是否掌握了大部分行业都需要的20%的关键信息。

第三阶段,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出现。

大数据在企业生产和消费者生活各环节的价值被充分认识,垂直行业内部的信息链在第二阶段被打通之后,进入跨行业信息共享阶段,大数据时代来临。在前文提到车联网信息、个人健康信息和保险公司的共享是这一阶段的典型案例,而车联网、移动健康领域的数据布局和与保险公司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则已在第二阶段完成。值得强调的是,消费者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各行业间打破信息隔阂唯一动力就来自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用户。这一阶段,数据透明/共享/流动的范围、网络效应的范围、创造价值的范围达到了新的高峰。

上述三个阶段所描述的经营模式是叠加而非替代关系。从大数据的角度看,第一阶段着眼于积累原始资本,第二阶段注重数据的垂直投资布局和精耕细作,第三阶段注重跨行业数据的共享运营。但从经营视角来看,最终大数据运营商将具有三种核心业务、三种盈利来源,比如阿里巴巴的三步走战略,并不是金融代替了电商,数据代替了金融,而是按照这个路径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元共生业务组合。

(五)对电信运营商的建议

既不甘于管道的低利润率,又无法适应OTT基于速度和创意的竞争规则,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寻找位于管道业务和OTT业务之间的黄金地带。本文给出的答案就是大数据经营。大数据经营与传统通信经营在业务属性和经营模式上具有内在延续性。

传统通信业务通过将个人连成通信网络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数据经营通过将企业连成大数据网络解决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个方向符合信息社会的演进脉络。通过选择正确的模式,大数据经营完全可以和传统通信业务一样具备网络效应等新经济特征,从而带领运营商走出当前流量经营模式的价值困境。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大数据的战略地位应从内部运营工具提升到“新大陆”,移动互联网业务则从“新大陆”降低到撬动新大陆的“杠杆”。如果目标和OTT一样都是大数据,而获取大数据的手段并非仅自身运营OTT业务一途,电信运营商何必一定要吊死在这棵树上呢?调整心态后再参与OTT竞争,也许更从容不迫。

因此,电信运营商无需过于纠结为何不具备互联网基因,而应立即与那些OTT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道发力培养大数据基因,构建大数据经营模式。大数据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大数据竞争最终将是资源密集型的,电信运营商在这个战场上的位势要比在OTT战场上好得多,至少暂时如此。比如,腾讯有微信和QQ,阿里有淘宝和支付宝,电信运营商有流量。关于下一步的布局,有如下几点建议:

1)信息基础设施的整合、开放与融合。

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网络、不是IT,而是信息。用全局眼光建立统一的、公司级的技术架构、功能架构和数据架构,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应用和内容资源甚至物理设施资源纳入资源池,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源管理、业务执行与管理、客户和商务管理等应用平台。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应用平台必须共享一个中央用户数据库。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阻碍是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组织架构。Vodafone的做法是设立首席信息&技术官职位将CTO管理网络的职责和CIO管理IT的职责整合起来,BT的做法是成立Technology,Service&Operations事业部负责网络和IT的规划、部署和运营,事业部CEO亦为BT集团CIO,对各大前台业务单元的CIO具有直线职能权。

2)让数据流动起来。

在尚未硝烟弥漫但已暗流涌动的大数据竞争中,当前电信运营商最危险之处一是在于数据没有整合,二是在于数据缺乏流动。后者的解决之道是,尽可能多地使用它。因此,电信运营商必须在内部鼓励大胆使用数据创造价值的氛围。数据驱动的营销设计已经被广为使用,下一步值得重点推广的是数据驱动的产品设计和运营优化,这是属于大数据1.0的范畴。正如web2.0的互动性引爆互联网那样,探索大数据2.0迫在眉睫——利用大数据资产提升对合作伙伴的吸引力,改善平台式业务的竞争力。

比如,如果无线城市能与大数据结合,将电信运营商自身掌握的数据与政府的政务数据结合,共同打造一个开放数据平台和民生服务平台,或将开创全新的局面。当然,独立的大数据产品也在考虑中。Telefonica和Verizon已经成立了专业化公司来运作大数据生意。一些产品已经商用,但以简单的DataSeller模式为主,并未考虑使用数据的同时为提供数据的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因而在打消隐私顾虑方面还有所不足。

3)布局关键业务。

篇2

关键词:客运企业 挂靠经营 公司化经营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道路客运市场运力短缺严重,为了解决此问题,原交通部实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基本政策,调动客运企业的积极性,采取单车承包经营,最后发展为挂靠经营。公司化经营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经营方式,它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巨大。但不管是挂靠经营还是公司化经营,都存在自身优缺点,笔者将在下面分析两者的优缺点。

一、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

⑴挂靠经营的优点

1、对于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是有效的募股集资的方式。

由于发展的滞后性,中国道路客运企业很少有上市的大型企业。只有极少数的大型客运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道路客运企业来说,这条路走不通,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来获得自身的发展。通过挂靠经营,道路客运企业可以向挂靠车辆收取管理费,而且挂靠车辆所有权也是属于企业的,这可以迅速壮大企业的资金实力。

2、挂靠经营有利于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通过挂靠经营,可以使企业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被挂靠企业还可以较容易获得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一些优惠政策。通过自身实力的提升,道路客运企业可以迅速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

3、挂靠经营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运力,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客运输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需求,从而对客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仅仅依靠客运企业自身的实力来满足这种运输需求显然是困难的。挂靠经营可以使社会中的闲置车辆充分参与到道路客运中,组织起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

4、挂靠经营可以使个体运输户更有效的参与到道路客运市场的竞争中。

因为大部分的运输线路经营权都掌握在国有运输企业当中,所以个体运输户要想参与市场竞争是很困难的。个体运输户在行车安全,车辆保养等方面不够重视,抗风险能力小,使得其经营举步维艰。而通过挂靠到大型运输企业,这些弊端可以被有效的解决。

⑵挂靠经营的缺点

1、挂靠经营使得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挂靠经营中运输从业者的各种行为,导致运输从业者只注重自身利益,不关注质量的提高,拒载、卖客等行为屡见不鲜,这就使得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实行挂靠运输的个体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这是一个很大的现实,而且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个体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多拉快跑、疲劳驾驶"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就导致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实行挂靠经营的客运企业管理难度大。

松散的挂靠经营埋下严重安全隐患,由于缺乏整体性,导致一些很好的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很难在这些企业之中广泛应用,而且协调起来也相当不易,这就加大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⑶挂靠经营对市场的适应性

企业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是分析企业市场适应性的两个重要指标,笔者在此简单加以陈述。

通过对资料的总结,笔者发现在实行挂靠经营的初期,挂靠经营方式在客运企业中增长很快,实行挂靠经营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攀升,在初期,挂靠经营方式对市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而到后期,特别是交通部门出台禁止挂靠经营的政策法规之后,名义上的挂靠经营便迅速消失了,公司化经营在客运市场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加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这说明挂靠经营的方式对市场的适应性变弱了,然而这并不是挂靠经营方式本身存在问题,而是缺少规范与引导的手段,对这一点,笔者将在文章后面详加论述。

二、道路客运企业公司化经营

⑴公司化经营的优点

1、实行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整体协调性的提高,管理也比较容易。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公路客运市场的逐步发展、管理手段的日新月异,企业为了追求并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求将经营权转让模式转变为公司化经营模式。

2、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走向集约化经营之路。

实行公司化经营,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规模化经营,公司化经营方式可以降低运输企业的管理成本,有利于引导企业走向经营组织化、管理科学化、专业化与集约化的道路。

3、公司化经营有利于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

实行公司化经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措施、程序等比较健全,利于统一、规范化管理,实行奖罚分明,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进行。

⑵公司化经营的缺点

1、实行公司化经营的企业可能因为缺少活力而逐渐衰败

实行公司化经营不像个体挂靠经营那样灵活,尤其是高层管理决策出现失误时,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衰败,而个体挂靠经营由于较少受到企业决策的限制,可以保持较好的自主经营。

2、公司化经营可能导致运输市场上垄断企业的出现。

公司化经营的一个目标就是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措施规范这种扩张,市场上就有可能会出现恶性扩张,从而导致企业的规模虽然壮大了,但是规模经济效益却消失了,而且,通过这种扩张,垄断企业的出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将对整个道路客运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⑶公司化经营对市场的适应性

由于受到政策法规的鼓励与提倡,公司化经营的发展势头很好,由于挂靠经营被禁止,所以目前整个道路客运行业中普遍采用的都是公司化经营的经营方式。笔者也认为,公司化经营对市场有很好的适应性,国家应该鼓励公司化经营方式的发展。

三、禁止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是否合理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国家实行道路客运企业等级评定制度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鼓励道路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被明令禁止。

诚然,挂靠经营方式如今出现了很多弊端,各种问题慢慢暴露了出来,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挂靠经营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当中,缺少了必要的限制、规范与引导。不能否认,挂靠经营在实施初期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正是由于挂靠经营的巨大优点,导致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少的限制,导致了其畸形的发展。

同时,挂靠经营并不是阻碍了整个道路客运行业的发展,而是缺少了规范性的指导。片面的根据表面现象就对挂靠经营实施禁止是不合理的。挂靠经营的优势方面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挂靠经营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业户的优势资源整合,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增强了个体运输业户的抗风险能力;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有利于道路运政部门对个体运输业户实施有效的管理;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在运输组织、车辆运行、事故处理等方面都有利于市场的有序化、规范化。

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对这些实施挂靠经营的企业进行引导和规范,充分发挥挂靠经营的优势,并鼓励企业实行公司化经营方式,从而使得公司化经营方式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通过竞争优势来逐渐取代挂靠经营方式,而不是政府用一刀切的方法,直接禁止挂靠经营在道路客运行业的应用,毕竟在现阶段发展状况下,挂靠经营方式对道路客运行业还是可以起到推动作用的。

参考文献:

[1]何朝平,马天山,道路客运挂靠经营需要正确引导[J],综合运输,2004/12

[2]黄跃华,挂靠经营利弊谈,运输经济世界[J],2006/11

篇3

当前汽车4S店的经营现状分析

1、 汽车4S店完全是汽车厂家的附庸,基本没有言语权

汽车4S店唯厂家马首是瞻,一切经营活动都在为生产厂家服务,为把汽车及配套商品快速而有效地从生产厂商手中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努力,为维护生产厂家的信誉和扩大销售规模而勤劳工作。在当前的市场形式下,汽车经销商没有实力像电器经销商一样与厂家平等对话,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

2、 没有自身的品牌形象

作为厂家的4S店,其建筑形式以及专卖店内外所有的CI形象均严格按厂家

的要求进行装饰和布置,经销商自身的品牌形象则无处体现,厂家也不允许体现。当前广州市汽车市场,仅集团式的汽车经销商如AEC、广物汽贸、南菱等具有一定的品牌形象。

3、 完全靠汽车品牌吃饭

汽车4S店的经营状况的好坏,90%依赖于所经营的品牌,品牌好就赚钱,品牌不好就不赚钱。同时同一品牌不同的4S店的经销商还得依赖本店经营者与厂家的关系,关系好厂家给予的相关资源就多,利润的空间也越大。

4、 经营成本过高,利润低

以一家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标准4S店来计算:

专卖店建设费用(钢架结构落地玻璃)约300万元(一般按15年折旧);购买厂家相关设备及物料费用约200万(设备按10年折旧);每月的流动资金约200万;加上员工工资(按70人)每月18万元、土地租金(按每平方60元计)12万元、广告费用,另外还有隐性的公关成本等,每个汽车4S店的每月的经营费用约50万元;

利润方面:每月销售毛利:100台*2500元/台=25万元;维修毛利:1500台/月维修量*500元/台(客单价)*45%(毛利率)=33.75万元;两者合计:58.75万元;

因此一个经营得十分好的汽车4S店现在每月能有8万元的利润已经相当不错了。

5、 专业的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团队不稳定

因为前两年汽车市场的异常火爆,大量的资本进驻汽车行业,导致汽车专

卖店、汽车大卖场大大饱和,互相之间过度竞争,专业人才缺泛,互相挖角,导致人才流动较频繁,团队不稳定。

6、 专卖店的经营重销量,轻售后和美容加装

一方面由于2003年车市需求“井喷”引起的价格“失真”误导了很多企业以销售为中心来开展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厂家注重销量而且有相关的与完成销量直接相关的返利激励政策。

7、 汽车4S店自身可控制的经营因素有限,难以体现差异化经营

汽车厂家出于自身品牌利益的原因,对汽车4S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岗位的设置等都有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产品价格、促销政策、销售区域、零配件和工时的价格均硬性确定,强硬控制。即便是广告的表现形式,厂家也会指手画脚,使得汽车4S店的经营十分僵化,感受最深的就是认为自身是一个受人摆布的木偶。有位业内资深的汽车4S店总经理开玩笑说:“谁都可以作汽车4S店的总经理。”这也反映了当前汽车4S店的经营弹性范围狭隘,经营模式和服务同质化。

经营对策及思路

针对上述分析,相关的经营思路及对策如下:

1、 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汽车4S店的经营弹性范围狭隘,自已能控制的经营因素十分有限,个人认为自身可以控制的经营因素就只有服务——只有服务才是汽车4S店真正的产品。选择汽车品牌由汽车厂家的努力决定,但选择在哪家经销商购买则由该汽车4S店的服务决定。

要想打造本店的服务品牌,则必须要从服务这个产品的创造者-------企业员工

身上着手:

一、要从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专业水平、

专业技术等多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应建立服务培训方面一套完整的体系及相关的教材,

二、培养团队中具有经验分享和共同提高的氛围,可分销售、客服、维修、美容加装等团队小组进行成功案例分享会,要求大家对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和提升

三、保持服务团队的稳定性,一个优秀的服务人员的流失,会将公司的顾

客带走,这对公司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公司要从员工的待遇、培训晋升、激励制度等方面服务好员工,汽车4S店要树立“只有公司服务好自身的员工,员工才会服务好本公司的顾客”的理念来打造服务团队的稳定性。

2、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挖掘客户资源,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执行力,做好顾客由销售客户及时转化为售后客户,对客户做到及时有效的“一对一”服务,对客户做到有效的沟通和管理。

3、 成本和费用的严格控制

要在全员中树立成本观念,将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指标化,直接到相关责任人,

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将成本与费用的控制与员工的奖金建立必然的联系。

4、 将利润增长的重心放在后市场,增加利润增长点

作为4S店整车销售利润会越来越低,这是一个趋势,利润将主要集中在后市场:维修、保养、美容加装,特别是美容加装,原来一直被忽视,基本上是客人想做就做,不做店员也不主动推销。深入挖掘与汽车相关的服务,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局面。

在保险费只要厂家介入汽车金融市场,这块利润也会被厂家瓜分。另外二手车交易也可以作为一个利润的增长点,但是当前国内二手车市场先

天性缺陷,加上单个汽车4S店本身的局限,导致单个汽车4S店操作二手车市场将面临诸多的困难。

5、 服务顾问团队的建设

服务顾问团队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店的维修业务量,要从服务态度、专业水平、

产值、接车台次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提高服务顾问的积极性和业务水平。

6、 打造维修明星工程师

一直以来汽车业界将重心关注于汽车销售,业内新闻媒介针对汽车销售人员

的各种评比活动层出不穷,而汽车维修方面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冷落的地位,近几年针对汽车维修方面的投拆日趋增长,因此首先打造4S店的维修明星工程师,向顾户展示优质的维修技术和服务水平,有助企业的美誉度的提升,打消客户的顾虑,促进店内维修量的稳步增长。

7、 加强维修站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维修站的管理制度,厂家都有详尽的规定,但制度的执行力则不尽相同,特

别是维修站,要向顾客展现本店的服务、技术水平,维修站必须将定置管理、看板管理、工艺流程、质量监控、工具及物料管理等方面按要求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使之成为维修站的行为习惯,这样顾客才能感受到维修站井井有条、工作有节奏,心中自然放心。

8、 打造自身的服务品牌

当前单个4S店要想突破厂家的限制,打造自已的品牌形象确实很困难。必须在汽车后市场方面作文章,从公司的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可筹建快修保养美容加装的连锁经营体系,以连锁加盟方式在广州市内建立连锁店,

篇4

外资寿险公司在华上述行为究竟是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还是另有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一、外资寿险公司在华发展状况

(一)外资寿险公司在华的经营环境:监管方面

第一,投资股权方面的监管要求:除了友邦保险公司在华各分公司之外,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外资可以占合资寿险公司50%的股权。目前50%的参股比例限制仍未放宽,所以外资只能以合资的形式在华经营寿险公司。

第二,经营地域范围的监管要求:入世后三年,即2004年取消了外资寿险公司在华经营的所有地域限制。

第三,经营业务内容的监管要求: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外国公民和中国公民提供个人(非团体)寿险服务;中国加入后三年内,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服务。

(二)外资寿险公司在华的经营状况:市场份额偏低

截至2009年在华外资寿险公司数量达到28家,它们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台湾及英国、德国、荷兰、瑞士和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有20家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以合资、独资形式在华开展寿险业务。这些外资寿险公司在华保费收入绝对数额不断增加,但相对比例不高(如图1所示)。外资寿险公司在华市场份额在2005年达到峰值8.91%,即便如此,与主要OECD国家寿险市场上外资保险所占比重相比,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寿险市场上的表现差强人意。例如:亚洲国家日本、韩国的外资寿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均超过了15%。作为世界最大的保险市场,美国外资寿险份额将近20%,英国的这一比例超过了50%。

以上海为例,这里是外资保险公司最集中的城市,大量外资保险公司在此设立机构经营业务,截至2009年,上海共有33家外资保险分公司及法人机构,外资机构占比达到20.37%。外资保险公司在沪市场份额近五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显然,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总体上都不理想。

(三)外资股东出售股权,出现了“中资化”情形

从入世谈判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担心保险业被外资巨头抢占,然而目前,外资寿险公司却在中国市场逐步收缩市场份额,甚至出现了个别退出中国市场的案例。如:2009年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将50%的恒康天安人寿保险公司股份全部出售给四家中资公司,成为第一家由合资转变为中资的保险公司。紧随其后的还包括: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的外资方出售了30%股权,转变成了中资公司;建设银行则接手了荷兰ING集团出售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公司50%的股份;类似的还有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购买了中保康联寿险公司和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的股份。

二、外资寿险公司遭遇在华经营困境的原因分析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①在沪建立分公司首开外资保险公司入驻中国的闸门。1995年第一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人寿开业。作为最早的外资寿险公司它们在华已经经营了十多年,但是市场规模仍徘徊在个位数,尤其是2009年出现的“中资化”现象,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形成原因:

其一,与中资公司相比,外资寿险公司业务规模较小,保险产品无特色。外资保险公司历来重视经营效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盲目扩大规模,在分支机构设立方面较谨慎,外资寿险机构一般选择东中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设立网点,这在一定程度能够减少投资资金。但另一方面经营机构少意味着经营业务覆盖面不高,降低了消费者的认知度,进而降低了选择外资寿险公司的概率;同时展业机构少导致外资寿险公司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分摊,综合费用率相对较高,这也导致其利润波动较大。

此外,外资保险公司在华经营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定期寿险业务、分红险和投连险等方面,而这些产品与中资保险公司同质化严重。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多年来建立的公司信誉和积累的客户资源,加上与生俱来的文化认同感,更易被消费者接受。与此同时,外资寿险公司来华后开发的创新型保险产品,例如健康险及养老保险产品则是基于母国人口及经济环境推出的,针对的客户大多也是在华外资企业及外籍人士,未能融入中国实际情况,被我国客户接受和认同度较低。可见,外资寿险公司在产品经营上不具有优势,其在母国经营健康保险及养老保险等特殊业务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其二,外资寿险公司在华面临成本投入压力。相比于中资寿险公司已有的庞大营销网络,外资寿险公司在华经营必须投资大量资金来开拓营销网络,招揽人才才能开门营业。截至2009年只有中宏人寿、太平洋安泰、中英人寿等七家外资寿险公司的净利润为正,其余21家公司净利润均为负。这说明外资寿险公司面临着较大的成本收益压力。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受母国公司的影响,外资寿险公司的资金出现紧张,而在中国市场投资收益迟迟不能实现,导致其预期下降,变卖股份。

其三,外资寿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单一。保险公司一般可通过自建营销队伍、通过销售、电话和互联网络营销等方式建立销售渠道。外资寿险公司比较看重我国的高端客户市场,与规模相比,更加注重效益。其认为重点开辟高端客户,既利于提高销售业绩,还可以扩大知名度带来更多的客户投保。它们多采用个人渠道和兼业渠道销售产品。2010年我国保险兼业机构共189877家,实现保费收入5464.42亿元,其中,银行113632家,占兼业机构59.85%的比重,实现保费收入3504亿元,占兼业机构实现总保费64%的比重;寿险营销员2879040人,实现保费收入3587.52亿元 。作为寿险业重要的两大经营渠道,目前银行已经获准投资保险公司,可以经营自身的保险产品,成为保险公司未来的强劲竞争对手;个人渠道虽为公司保费收入和利润贡献度很大,但由于长期以来营销员不属保险公司正式员工,社会地位和待遇难以保障,流动性和流失率都很高,1995年-2011年曾有4000-5000万人卖过保险,留存下来的只有300万人。因此,外资寿险公司单一的销售渠道制约了其发展空间。

其四,外资寿险公司面临国内商业银行的强大竞争压力。2009年银监会正式出台《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为银行与保险之间的混业经营拉开了帷幕。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均通过购买在华外资寿险公司的方式实现了参股保险公司的目标。根据上述管理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在试点期间只能“一对一”选择已有保险公司,参股保险公司后仍要满足其资本充足率要求。一方面,外资寿险公司在华经营时间不长,又受到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业绩不如预期等困境。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凭借多年银保合作积累的经验及庞大的营业网络对参股保险业期待已久,积极寻求收购对象。在这种情况,外资寿险公司不但面临国内寿险巨头的竞争挑战,同时又面临新的银行巨头的竞争压力,遂萌生退意。

第五,50%vs50%的股权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经营发展。股权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控制权配置及治理机制的运作方式,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从股权性质上看,我国寿险公司从单一的国有股份向国有股份、外资股份和民营股份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转变,在股份数量结构上,从原来国有独资向国有控股和多股并立的多元化结构转变。根据《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暂行规定》,单个外资股东向某一保险公司的投资,不得超过该保险公司总股份的10%,全部外资股东股份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总股本的25%。 2001年加入WTO时承诺外资在寿险公司中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

与OECD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是唯一限制外资持股寿险公司比例的国家。中外股东各占50%的股权结构意味着双方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及经营目标存在差异时很难协调,甚至会形成相持不下的僵局,对公司经营造成消极影响。

三、外资寿险公司突破困境的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保险需求随着经济社会、人口家庭状况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我国寿险业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差距较大,所以我国寿险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外资寿险公司只要积极适应市场,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抓住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医改的契机,开发新产品,发挥自身的优势。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从过去的国家统包统揽城镇职工医疗费用到确立了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目标,医疗费用由公费医疗向适度自费过渡。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制度变迁,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需求将会日益扩大。相对于中资寿险公司,外资寿险公司在经营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方面均有丰富经验,例如国外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门诊护理及可居住的深度护理保险产品,类似保险产品同样适合在我国销售。外资寿险公司能够利用原有经营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开发适合居民需求的产品,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开发优势,扩大市场规模获得利润。

第二,注意成本控制,拓宽销售渠道。相对于中资寿险公司早已建立的经营网络而言,外资寿险公司来华首先要寻求股权合资方申请牌照,招聘人才,建立分支机构等必然要投入大量资金;其次,经营过程中要发生市场营销成本,赔款和理赔成本,尤其是需要了解中国市场和文化风俗等信息成本;最后还有可能面临短期内不能获利,应对市场变化和法律变化等风险成本。因此,外资寿险公司要进行全面的成本预估,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防范经营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公司的不利影响,才能逐步打开中国市场。

自从2010年银监会叫停保险公司驻点销售后,银保销售收入大幅下滑。外资寿险公司应注意政策指引,根据保监会监管规定,“将除了银行以外的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均纳入可保险业务的范围”,因此,外资寿险公司可通过券商代销保险产品,还可以加大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电子化营销方式,多渠道、多领域地拓宽自身的销售中介渠道。

第三,建立中外股东之间沟通协调的平台。根据现代公司股权理论,股东拥有与其持股比例相当的权益并承担相当的责任。股东一般具有参与公司经营的表决权,红利分配权等权益。外资寿险公司在华经营按照入世承诺必须以50% vs50%的比例入股经营,对等的股权使得合资公司经营决策难以达成一致,加上双方经营观念和方式不同,外资方虽然具有先进保险专业,但是中资方也具有本地化优势,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取得1+1>2的效果。这就需要双方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结合我国国情举办公司内部培训,加强公司内部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接触,使双方能够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观念和经营保险的方式方法,提高经营决策有效性减少分歧,推动外资寿险公司在华持续健康发展。

篇5

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经营业绩”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指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也包括公司经营的稳健性和成长性;既代表公司的获利能力,又标志着其偿付能力及信用水平。为此,指标设计中尽可能全面涵盖产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考虑了目前我国产险公司所提供数据资料的实际情况,以财务报表数据为核心,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本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总目标层、要素层和基本指标层构成,包括反映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经营稳健性三个方面的统计指标,

(一)盈利能力类指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属性,而利润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尺度之一。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承接保险业务的收益,二是运用资金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因此,该类评价指标包括:1.保费收入利润率=承保利润/保费收入该指标反映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获利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根据S&P公司的经验数值,保费收入利润率应在5%以上。2.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资金运用年平均数该指标反映保险公司运用资金获利的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从公司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讲,投资收益率至少应当大于同期银行利率。3.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年平均占用数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整体的获利能力,指标值越高,则公司总的盈利能力越强。

(二)偿付能力类指标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尤其值得关注。由于偿付能力表达的是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之间的联系,因此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来衡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1.认可资产负债率=认可负债总额/认可资产总额保险公司应当适度负债经营,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导致偿付危机,而过低的资产负债率又说明公司的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故该指标是一个适度指标。在指标设计时遵循审慎原则,采用认可负债总额和认可资产总额,该指标值应低于90%。2.偿付能力系数=自留保费/(资本金+公积金)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必须与其实际资本相适应,自留保费不能超过资本金的一定比例,否则就要承担过大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财产险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费不能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之和的四倍。3.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从保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方面反映公司的短期偿付能力,所衡量的是公司是否能在近期支付赔款、承担调节成本和退保金支出。该指标值应不低于1。

(三)经营稳健性指标加入WTO后,为了提高与外资保险公司同台竞技的能力,我国保险公司必须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创立一种稳健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因此在对保险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也应当重视考核公司发展的稳健性。具体指标如下:1.保费收入增长率=当期保费收入增减额/上期保费收入该指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的成长性,保费收入的增长,一方面表明公司的业务发展,有助于解决短期偿付能力;但另一方面,在资本金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来承担债务的增加,潜在的偿付风险加大,故它是一个适度指标,美国保险监督协会NAIC对财产险公司规定保费收入增长率应在-33%-33%之间。2.成本费用率=营业费用/当期保费收入该指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衡量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水平。当承保金额相同时,所花费的成本费用越低,说明经营效率越高,因此它是一个逆指标,数值越低越好。3.非认可资产比率=非认可资产/总资产该比率体现了保险公司的资产质量,也是一个逆指标。它能测试出保险公司低效率投资的比重,从而也代表了保险公司实际具有的最终偿付能力和管理效率。该指标值应不超过15%。

二、我国产险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篇6

关键词 健康文摘类杂志 经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一、概念界定

1 杂志

杂志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大众传媒之一。对于杂志这个概念,目前存在多种解释,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定义,它是指一种“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

第二种:在《辞海》中,“杂志”则被解释为“即期刊”,是“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装订成册,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每期版式大体相同,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有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

第三种: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杂志(magazine)被称为期刊(periodical),它定期出版,是一种印刷品形式的各种作品之集合本,有散文、专论、小说、诗歌等较为广泛的内容。通常附有插图。

本文所涉及的杂志,特指定期出版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在市场上公开发行的刊物。

2 健康文摘类杂志

文摘类杂志是相对于原创杂志而言的,它的稿件不是直接出自第一手作者,而是由编辑选自其他的纸质或网络媒体,并依据媒体自身的读者、市场定位、风格特色进行一定的编辑加工,从而提供给读者的一种杂志形式。

健康文摘类杂志即专门刊载医疗卫生保健养生资讯和知识的文摘类杂志。

二、经营分析

本文所涉及的经营分析主要是针对《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的定位、广告和发行所进行的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旗下的一份大众健康类杂志,半月刊,面向社会公开发行,杂志社位于北京。笔者曾作为特邀顾问参与了该杂志的改版工作。

1 定位分析

笔者根据对《中外健康文摘》杂志近一年来(共计24期)所作的文本解读,并结合杂志社所提供的相关内部资料,对目前的杂志定位有如下判断:

(1)功能定位:信息+赢利型(即提供信息以获得利润)

(2)核心读者定位:城市中、下层家庭

从性别层面上看,以女性为主,尤其是家庭妇女。

从年龄层面上看,以中老年人为主。

从文化教育程度上看,以中等文化教育水平为主。

从职业身份特征上看,较模糊,但传统行业,工作稳定是其共同特点。

从收入水平上看,以中等收入水平为主,收入稳定。

从消费特点上看,理性务实,精打细算,追求性价比,但忠诚度较高。

从区域分布上看,锁定城市,目前可能只集中在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3)内容定位:以健康资讯、知识为主,软文为辅;大而全。

包含全球健康资讯、家庭医药保健知识、两性话题、育儿养生、心理情感、医疗纠纷案例、软文等等。

“大而全”是文摘类杂志的宿命。但没有特色有时就是特色。所谓的中西兼容/中西合璧的卖点,其实在读者眼中的漏出率非常之高,在促成购买行为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能会在对外宣传方面有点帮助)。能够称得上卖点的其实就是“健康文摘”了。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在编辑方针和人员配置上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通过以上对《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的定位分析,不难看出两个显著的特点:

(1)文摘类的健康杂志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健康杂志,在内容制作方面,主要是以约稿组稿为主,以自采自编为辅的原创加工类,例如《家庭医生》、《人之初》等;而《中外健康文摘》则是以摘编其他媒体的现成内容为主,以广告软文为辅的文摘类。在健康杂志市场,纯粹文摘类的并不多见,这本身就是一片蓝海。见右图。

与原创加工类杂志相比,文摘类杂志具有稿源充足、操作简单、进入门槛和成本都相对较低等特征。这是《中外健康文摘》的比较优势。

但文摘类杂志在内容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有自采原创内容的杂志理论上确实要比文摘类杂志更多卖点。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文摘类杂志同样有办得非常出色的,《读者》就是明证。以各种纸媒指标来衡量,它几乎都是目前中国大陆办得最好的杂志。《读者》的成功,除了占得先机,模仿对路以外,更重要的是它正确适宜的编辑方针和内容定位。可以说,《读者》赢在内容!看看那些同类文摘杂志被《读者》甩开的距离,你就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2 健康类的文摘杂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读者》杂志的成功所引起的轰动和诱惑下,大众文化综合类文摘杂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文摘杂志都属于大众文化综合类。像《中外健康文摘》这种专注于健康这一细分市场的文摘杂志并不多见。见右图。

结合以上两幅图表可以看出:无论在健康杂志中,还是在文摘杂志中,《中外健康文摘》的定位都处于同质化竞争较弱的蓝海中。

2 发行分析

(1)低初始成本+低边际成本=发行赢利

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杂志行业的特点是高初始成本、低边际成本。在经营杂志方面,最大的投入同时也是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它的初始成本。

但文摘类杂志相对于原创类杂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低初始成本。由于没有原创内容,又不用对外约稿,且转载花费很少,在内容制作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就被大大降低了,再加上纸张和印刷上的低端定位以及3.5元的零售价格,也就是说,《中外健康文摘》完全可以实现发行赢利。“发行赢利”对于一个走零售市场的健康类杂志来说,绝对是安身立命之本,做大做强的前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发行赢利的重要性,绝不是就为了多赚差价,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发行量,扩大发行面,也就是扩大再生产,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广告投放机会。

(2)“发行赢利”和“发行为王”

杂志赚钱主要是靠广告收入。即使是可以实现“发行赢利”的杂志,最终也要靠广告收人才能赚到钱。“发行赢利”赢的是微利,赢的是保本,赢的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强调“发行为王”,是因为发行是实现广告收入的前提和保证。强调“发行赢利”,则是为了保证能更多更广地发行,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在发行区域上,以北京市为核心,逐渐向周边城市辐射,尤其是一些二级城市。笔者认为,能把北京的市场铺扎实,就很不容易了。建议在这个区域内尝试多种发行渠道相结合,订阅和零售两手抓,努力打造一个样板示范区域。

要尽可能地对整个发行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无效发行和其他发行浪费。为此,一定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

发行部要注意读者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由于预算紧缩和竞争压力的加剧,广告主需要对广告的影响加以量化。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完整的读者数据。广告主希望杂志能提供关于它们读者的区域分布情况、对各类内容题材的关注情况等更加具体而详尽的数据。

3 广告分析

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走零售市场、公开发行的杂志的收入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直接获得的发行收入:二是通过二次贩卖获取的广告收入;三是利用品牌和影响力参与经济活动取得的衍生收入。

就《中外健康文摘》杂志而言,每期的广告都比较少。仅封二、封三和封底三个彩版广告和几个专版协办栏目。理论上至少还应该有4P内彩广告的提升空间。

由于杂志的读者定位是城市中、下层家庭,所以凡是以这一群体为目标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理论上都可以成为杂志的广告客户。例如,一些日常居家生活用品。总之,要把思维之箭射得远一些,不要太过局限,画地为牢。当然,核心广告客户还是医疗、药品、保健品商。

篇7

    20%之间。从广告状况看,十年前报业广告衰退率是1%~2%,但是从三年前也就是2010年开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广告率下滑达15%。金融危机过后,105份知名报纸相继倒闭。由此可见,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着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预测报纸将于2043年消失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笔者通过长期对报业发展轨迹的观察和数据分析认为,报业不会消亡,并将在融合和转型中发展壮大。这种信心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世界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全球报纸发行量减少,亚太地区与拉丁美洲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中国报业市场也一直呈增长态势,近五年来增长率大多处于10%~12%之间,最低的一年也有7%的增长。

    居安思危,笔者也看到报业面临的艰难处境,并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对报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传媒产业结构变化中怎样做大做强报纸业务,二是报业集团如何培育新的主营业务,三是从大报到大报业集团的转型过程中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新格局与新出路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传媒产业格局不断变化。一方面,报业占整个传媒产业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整个传媒产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近崛起的移动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

    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的《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报纸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31%,互联网业务(网络加移动增值)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2%,几乎占据了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社会化媒体、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其中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传统媒体中电视依然占据首位,报纸其次,图书、期刊、广播、电影等产业规模较小,虽有亮眼表现,但应对媒介环境变迁冲击的回旋余地有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们认为传统媒体的主要对手是网络媒体,但现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移动媒体。移动通讯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整合性,庞大的用户群,更高的用户粘度和信息到达率,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接纽带。

    再看细分的产业状况。虽然传媒产业规模每年都在增长,大体保持在10%左右,但是比报业增长更快的是网络广告的增长,近年来保持60%左右的增长率;网络游戏在经历了前几年40%~50%的较快增长后,目前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仍保持了20%~30%的增长。也就是说,在整个媒体的变化当中,网络媒体增长的速度确实是远远超过了报纸和电视。

    传媒产业格局的变化还体现在新媒体企业巨头的出现。网络媒体企业经过几年的快速成长,迅速积聚能量,其竞争力不可同日而语,部分企业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譬如,过去网络媒体广告也就在十几亿、二十几亿上下,现在四大门户网站和部分网络媒体的体量已达到50亿。百度是上百亿的企业,腾讯的企业规模超过300亿。

    近年来,“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不断开拓新媒体业务,力图保持其优势地位。然而,“以己之短攻其所长”并不是明智之举,很多报纸纷纷关闭电子版也暴露出传统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面对传媒产业新格局,传统媒体应首先做大做强报纸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社交媒体改变传播方式

    要说谁动了报纸的奶酪,过去是网络,现在从根本上在动摇报纸的新闻业务的是“社交媒体”。

    目前全球主流的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都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客观上也让新浪微博、优酷土豆、开心网等我国本土社交媒体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其实,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与世界基本同步,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传统媒体开拓社交媒体业务,如新浪微博;二是原来具有社交性质的网站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媒体。

    今天,我国社交媒体受众已近5亿,我们不可忽视,也不能不面对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的事实。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报业发展新媒体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大而全”的思路,主动地向数字出版的环境进发,从而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品牌发展核心。

    笔者认为,发展新媒体绝不仅仅是引进新的媒体技术,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寻找适 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规模达到50亿、100亿以上的新媒体企业,无一不是高度市场化,以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制度创新配合新媒体发展,才取得成功的。 国外报业转型案例 西方报业集团在衰落的过程中,他们也都在深刻思考如何进行转型的问题,他

    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报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纽约时报》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甚至迫不得已卖掉办公楼,重新租用办公场所。为了解决经营困境,《纽约时报》率先了电子版,并通过Facebook内容,他们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纽约时报》电子版目前在探索收费模式,但效果并不明显。日本的《朝日新闻》也制作了Facebook版面,在利用社交媒体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原则和体系。

篇8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1营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林木选种存在误区

我国的林业管理相较于国外一些林业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在林木种类选择方面有许多误区。过去我国的林业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如何进行营林生产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基本上是以用材林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对于林木产品的需求日益丰富,以计划的模式进行营林生产已满足不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在树种选择方面,往往存在与市场脱节的情况。不同的树种在材质、价格、生长周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树种选择不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营林效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方面都难以发挥最大的效应,反而造成营林生产的盈利比较低,不利于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营林生产缺乏合理的盈利规划

营林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确保生产能够达到盈利,而在实际的营林生产过程中,多数经营者都没有营林生产的合理盈利规划,以至于在树种购进、种植调整方面缺乏统筹的安排,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准备不足,往往是投入较多,最终的收益却不理想。营林生产过程中,不同树种对于气候、土壤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林木生长都具有较长的周期,在树种选择方面必须要以适种为原则,否则产能不足,也不会有较高的收益。另外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对于未来市场的需求有准确预估,这样才能确保收益。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树种的单一种植,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在经济性及病虫害防治方面都比较有利。

1.3科学指导明显不足

科学技术是确保林业生产及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率难以提高。林木生长同农作物的生长有相似之处,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每个环节的把握都十分重要,而且都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例如水肥、密度、病虫害、光照等方面的管理,都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操作规程落实到位。只有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生产,才能确保林木正常的生长,提高林木及产品的产量,提高生产收益。

2提高营林生产的对策

2.1提高营林的抚育管理质量

营林生产中,抚育管理是确保林木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特点及经济情况,做好营林生产的抚育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后备资源的培育,根据不同阶段苗木生长的特点,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做到水肥供应充足及时、合理进行疏密、科学剪枝、有效防治病虫害。对于商品林,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满足用材的基础上,丰富林业生产品种的规模,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森林本身的特点,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进行立体开发,全方面规划,实现林—农、林—果、林—药及森林旅游的多元化经营,达到营林生产的盈利预期。

2.2改变苗圃运营机制

计划经济条件的苗圃生产,只是以满足用材林育苗为主,在资金来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身的效益产出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林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要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对于苗圃的经营也要改变运营机制,引入竞争,采取多种经营,达到自身的造血功能,实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创收的目标。为保障树种的质量和造林的质量,进一步降低育苗和造林成本,激发苗圃的竞争机制,可以把苗圃当成树种的市场,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林场的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里自由的选择需要的树种。苗圃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能力,适当增加经营项目,进行花卉、绿化苗、野生植物驯化、经济植物等方面的培育,提高苗圃的收入。

2.3提高造林水平,减少成本投入

造林水平的提高是造林质量和效益的整体体现,一方面在造林质量上,要确保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单位面积上的林木存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去传统造林方法造成的树木超量,从而导致树种浪费,而且增加抚育工作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树种的成本,不仅降低单位面积的造林成本,而且还要降低单株成本,科学确定造林的密度,使树种的投放量达到林地承载的最佳状态,以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选择树种,避免违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减少资源浪费。

2.4完善集约经营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营林生产集约程度还不够,在一些集约型经营生产过程中,只是体现在修枝或施肥等方面,集约经营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虽然有大面积的集约经营林,但在林木管理方面缺乏丰产林的标准管理,距离规范标准的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集约经营林的抚育水平,确保林木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生长,达到最大的生长量。营林生产不仅要强化管理,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严抓造林质量。全面实施管理责任制,通过制定措施保质保量完成营林生产任务。

3结语

篇9

【关键词】药品经营 药品质量 管理分析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坏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提高企业自身质量管理水平,规范药品经营管理的制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现状

药品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药品经营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存在漏洞。首先表现为对药品经营管理质量把控不严,管理制度相对较为混乱,而且有弄虚作假的不法行为,缺乏相应的药品质量监督机制,过多的注重企业的利润,忽视药品的质量。其次药品采购把关不严。很多药品经营企业工作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在进行药品采购时,缺乏相应的监察手段,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药品质量进行检验入库,从而留下巨大隐患,一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三由于药品行业的特殊性,难免因运输、储存不当等原因造成药品质量的下降,例如运输路程过长、运输方式选择不正确、天气原因等。

二、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药品经营的监管力度,并规范经营管理

要想从源头上保证药品的质量必须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使其进行规范化经营,从药品原材料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再到药品的经营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并且药品经营企业要严格按照GSP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药品质量管理有关法律和法规,并且进行规范化的经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并完善监督制度

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和制度的制定,并保证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而且要在药品经营过程中注意对药品的保养,合理储存药品,对需要冷冻、冷藏的药品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要求药品管理人员要熟悉每一类药品的特性以及储存要素,严格按照储存标准进行储存,并掌握适当的储存温度,以免因储存和保养不当而引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质量不合格轻则影响企业的信誉度,重则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相关药品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监督,促使员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来执行。

(三)做好药品质量的查询工作,完善药品质量档案

近年来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事故不计其数,所以做好药品的质量查询工作相当重要。企业可以对经营的药品按照用途和种类进行分类,设置相应的编号,以方便查询,质量管理部门严格对企业经营部门的质量查询和监督,对发生事故的经营企业严肃处理,明确权责,要求其限期整改,甚至是停业整顿等。并且建立并完善药品的质量档案,质量档案的建立既可以方便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对药品质量的查询,又使得经营企业对自身的药品质量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且有利于经营企业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和优化等。

(四)药品经营企业要加强药品的验收和管理,以保证入库药品质量

药品经营企业在对购进的药品进行验收时,要严格按照GSP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核和验收,严把入库药品质量关。药品验收人员对合箱药品要进行分别检验,尤其是双批号的合箱药品必须分别进行审核和验收。对于从未出现过合箱的药品,应该加大审查力度,可以追踪到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查询,而且要加大对该品种药品的检验,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停止购进该类药品,降低药品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以保证入库药品的质量。

(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以及做好跟踪

合理的运输方式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需要冷藏或者冷冻的药品。而且不同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也有着不同的运输方式,这就需求企业根据药品的质量要求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尽可能采用快速有效的运输方式,减少中间的中转过程,以缩短运输时间。有条件的企业尽可能采用直接运输的方式,直接送达到客户手中,而且要尽量采用冷藏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还应注意天气的变化,时刻掌握天气动态,并根据南北温度差异来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此外,做好药品运输实时动态的跟踪,对药品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需要冷藏的药品。要求企业必须做好药品发运之后的跟踪工作,以便随时监控药品质量。

(六)加强冷藏药品出库包装的质量控制

加强冷藏药品出库包装的质量控制能够保障冷藏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药品经营企业在对冷藏药品进行运输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具备完备的密封冷藏措施,对需要保温的药品进行保温包装。而且药品还要注意对药品的防虫、防潮处理,以免因质量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七)加强药品经营企业员工质量管理意识

药品生产经营离不开员工的参与,所以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的好坏,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生产经营的质量意识,加强员工对于药品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药品质量的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经营质量以及经营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一方面促使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药品经营企业加大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质量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并且促使药品经营企业制定药品经营的标准化体系,从药品的原材料到出库包装,再到运输都严格把关,以确保药品的质量,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丽凤.关于药品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

[2] 李英丽,齐文波.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2010(13).

[3] 李秋涛.浅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J].今日药学,2010(10).

作者简介:

张霞,(1976・12)女 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3年1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工作单位:潍坊隆德医药有限公司,职称:中药师,执业中药师。

篇10

关键词:提前还贷;抵押贷款;预测模型

由于商业银行对房屋抵押贷款一般采取浮动利率,因此随着抵押贷款利率的提高,导致一波提前还贷。商业银行对于提前还贷行为,大多采取收取违约金的办法,但是住房抵押贷款本身具有某种不稳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单纯以收取违约金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分析提前还贷的原因、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以及预测借款人的行为,以减少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

标准的抵押贷款通常是固定利率、等额偿付的抵押贷款,通常计划按周期进行等额偿付:

当然,现在还有浮动利率抵押贷款(Variable—RateMortgages,VRMs)。浮动利率抵押贷款是一种合同利率随着市场利率变化的抵押贷款,由贷款合同规定特定的市场指数或者参考利率,抵押贷款利率和参考利率相联系,并规定贷款利率的变动频率(如按月、季、半年、年等),任何个别或累积利率变动的最大额、允许按期支付变化的最大额等。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合同利率的变化,如果利率变化和时间数量均一致,那么贷款的市场价格在重新定价日将处于平价,否则可能高于或者低于平价。

抵押贷款通常含有期权特征,通常买权被称为提前偿付条款(PrepaymentProvision),卖权被称为出售即到期条款(Due—on—saleClause),许多抵押贷款合同包括这两种期权。不论是由于房屋已被出售还是由于房屋能以更低的利率重新融资,提前偿付条款允许借款者在规定的到期前偿还部分或者全部贷款;而出售即到期条款允许银行在借款人者出售用于抵押的财产时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这等于取消原贷款,要求新的购买者重新申请贷款。

由于抵押贷款的种种特征,因此在利率水平和借款者自身情况发生变化时,提前还贷是经常的,这导致商业银行原本的长期抵押贷款可能在几年之内被偿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预期利息收益和资产种类安排。

一、提前还贷的原因

根据经济中可能影响抵押贷款借款人的因素,提前还贷的原因通常有三个,即再融资、再投资与房屋周转。

1.再融资(Refinancing)。再融资的成本效应是指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改变抵押借款人的贷款成本,从而使得抵押借款人重新选择贷款。通常,这种提前偿还行为的发生是以贷款的固定利率为前提的,如果是浮动利率,那么贷款成本本身与市场利率保持同步变化。

当贷款实施固定利率时,由于新的抵押贷款利率下降,抵押借款人可能偿还其原有高成本的抵押贷款,并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再融资,当然,再融资涉及交易成本和重新签订贷款协议的成本。许多银行对抵押贷款余额的提前偿付收取违约金,存在一些与发放抵押贷款有关的评估和资信审核费用,所以抵押贷款利率的下降幅度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抵押借款人才会考虑是否进行再融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提前还贷概率图(图1)表示。

该图描述提前还贷概率、现行和原来抵押贷款利差之间的关系,其中Y是现行抵押贷款利率,r是已有抵押贷款的利率,假定为12%。

当Y>r时,抵押贷款提前还贷的概率很小,原因是此时抵押借款人不仅不存在利率损失,而且由于市场利率高于原来贷款时利率,具有节约利率的优势。

当Y<r时,抵押借款人也不一定提前还贷,而是需要具体衡量再融资的成本。如果再融资的预付费、合约签订费和提前支付的违约费高于现行利率的利息成本节约,提前还贷一般也不会发生。但是,当现行利率下降幅度大,提前还贷的概率可能迅速上升,原因是这时抵押借款人提前还贷节约的利息成本的现值已经超过提前还贷的全部费用成本。

2.再投资(Reinvestment)。影响提前还贷的另一个因素是投资收益率与贷款利率的比较,即所谓的再投资效应。再投资效应通常以浮动利率为前提,当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抵押贷款人的其他投资产品收益率低于抵押贷款利率时,那么借款人通常会选择提前还贷。

3.住房周转。影响提前还贷的再一个因素是抵押贷款借款人在到期前周转房屋的概率。周转房屋的决定可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如房屋价格水平、工作流动倾向、抵押贷款规模、一般经济状况,甚至一些偶然因素。如果这种抵押贷款可以转让,那么这种房屋周转对提前还贷的影响不大;如果这种抵押贷款不可以转让,那么房屋周转必然导致提前还贷。

综上所述,如果不考虑个人原因或者偏好等非一般经济原因,那么提前还贷属于抵押贷款借款人的成本——收益权衡,大多因利率变动引起,由于利率变动,每月的偿付也会发生变化,到期日也会变化。银行无法直接改变抵押贷款人的提前偿还行为,收取提前还贷的违约金等费用,只能改变抵押贷款人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抵押贷款人的选择。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房屋抵押贷款利率,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规模较大的房屋抵押贷款的提前偿还,对于此次提前还贷行为的原因,显然与前面分析的提前还贷原因不同。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房屋抵押贷款主要采取浮动利率,即根据市场利率每年调整一次,因此,此次大规模的提前还贷是由于预期变化所导致提的。表现在:(1)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使得抵押贷款人的借贷利率高于预期借贷利率。由于现行个人住房贷款是一种中长期贷款,其利率将随经济形势而变化,随着未来的房价、物价走势发生变化,房贷利率将趋于上升,使得消费者改变对未来资金价格的预期。(2)抵押贷款人的资金成本比较。目前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近年来股市低迷,基金、信托等投资产品不够成熟,如果这些投资产品的收益不超过房贷利率,具有还款能力、又没有合适投资渠道的投资者,提前还贷必然成为理性的选择。

二、提前还贷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提前还贷对银行经营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从正面影响分析。首先,较低的市场收益率降低了任何抵押贷款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并增加任何给定现金流的现值,对于银行持有的其他固定债券资产的收益具有正面影响;其次,较低的收益率导致抵押贷款本金的提前偿付,而不用等到抵押贷款期限结束就能全部收回本金,使本金收回比抵押贷款期限早。

2.从负面影响分析。负面影响主要是对抵押贷款利息的影响,首先,因为提前还贷最终支付的利息较少,所以无法在原有贷款期限中收到稳定的利息支付,当本金余额提前偿还后,抵押贷款借款人对已经偿还的抵押贷款余额不再继续支付利息;其次,由于利率下降引致的提前还贷导致的较快现金流量,商业银行收到提前偿还的贷款后只能以较低利率进行再投资,导致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减少。

三、提前还贷的预测方法

1.经验模型。银行通常根据经验建立每月的提前偿付模型。在建立经验模型时,银行首先观察或者评价特定时期内相似抵押贷款人的提前偿付经验,估计一个提前偿付函数。每月的有条件的提前偿付概率通常是如下经济变量的函数:其中Pi是提前偿付的概率,r是抵押贷款的利差,T抵押贷款已过时间,M是附属担保,Z是地理因素,?兹是耗尽系数(观察月份之前抵押贷款提前偿付占整个抵押贷款的比例)。

这个模型考虑抵押贷款已过时间和耗尽系数等特异因素,也考虑抵押贷款的利差等总体上影响提前偿付的市场因素。如果能够估计Pi的概率分布,银行就能够计算抵押贷款的预期现金流量,并估测提前偿付条件下抵押贷款的客观收益。图2是提前偿付的概率分布。

在众多的经验模型中,比较成熟的是美国公众证券协会提前偿付模型(publicsecuritiesassociation,PSA)。该模型假设一系列的CPR,第一个月为0.2%,以后每月增加0.2%,直到原始发行期的第30个月,从第31个月开始,CPR就固定为6%不变,即:

PSA提前偿付模型如图3所示。

如果各银行在应用该模型时,确定本银行抵押贷款提前偿付与PSA假设的提前偿付率存在偏离,那么可以根据偏离的程度进行相应调整,如图4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