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3 06:3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设计;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教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以不同的发展”。因此,如何把握新课程标准,成了我们教师必须首先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对我们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究竟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很好地发挥新教材的作用,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是摆在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做好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挖教材,设计问题
首先,要想很好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爱学想学,就要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很好地挖掘教材,把问题设计得合情合理,而且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学生愿意听、愿意想、愿意回答,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力求体现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把教材中的知识点用形象、直观的问题设计出来。问题设计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应该如何思考。最后,问题设计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每上一节课后,都能使学生主动地预习下一节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问题设计中,能够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很好地设计教学问题。
二、相信学生,师生互动
我们的教师都是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现在自己站在了讲台上,认为不讲好像学生就学不会。所以,总是不放心学生,不相信学生,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学。其实,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思路,许多知识我们完全不需要翻来覆去地讲。比如说,我们初中学习的三视图,结合实际图形学生比我们要学得好的多。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总结,自己得出结论。我们教师只需要在学生有疑难的时候,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学生完全可以学得很好。而在实际教学中,恰恰和这相反。我们的教师是该讲的也讲,不该讲的也讲。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都侵占了,使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就给抹杀了,学生再也不会去自觉地思考和提出问题了。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什么都要讲的,我们还看它做什么。所以说,教师在进行新教材的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个问题。要做到该讲的要讲,不该讲的坚决不讲,相信学生,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
三、注重分析,把握重点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有很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分析是一个数学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除了很好地挖掘教材,简单、形象地设计问题外,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分析问题。也就是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做题,不如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教会学生做题,他只会这一题,而教会学生分析,一题胜百题。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就给了学生解题的万能钥匙。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教会学生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也就是说,要找到解题的一个关键条件。从而借助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全方位地整合题中的条件和结论,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选题上也要狠下工夫。首先,要多研究历年来的中考题,准确把握大纲和考纲,选择一些巧妙的试题供学生学习。由此总结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不要一味地求难、求偏、求怪。那样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停滞不前,甚至厌学。其次,要多挖掘课本的例题、习题。要结合我们的教学要求,对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合理地演变,并注重一题多解的变形。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能使学生对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去学习和探索。
四、精心设计,简明扼要
以上都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好了这些,最后就是如何设计好数学学案。学案设计一般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要设计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力求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这节课要学会什么。千万不要把学习目标的设计只走了形式,让学生看了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要学会什么。第二部分,就是要设计好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力求使学生易于理解,能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能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很快地能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于概念定理的设计,最好能把数学概念定理题型化,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概念和定理,从而能学会很好地灵活应用。第三部分,学案的设计,要巧妙有趣味。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好的学案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第四部分,学案的设计还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就能把教材的知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主动地去预习下一节教学内容。从而使我们的学案教学更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五、完美小结 拓展创新
通过我们细心的设计,巧妙的选题和学生的认真思考,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们要很好的小结本节内容,让学生在本节的学习得到一个升华。也就是说,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很好的小结,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一环节一定要做好,绝不是简单的课堂内容的重复。
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普及,多媒体在校园中应用广泛,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其中,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然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既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此,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初出现于美国,主要内容是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应用上传微课形式的教材内容,而后学生在下载教材内容后开展自主化学习,经过预习和自主学习后,学生带着疑问,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进而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翻转课堂的优势包括如下几点:
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成绩,减轻学生负担;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活跃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最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1.课前自学环节
(1)录制微课。录制微课是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而后教师通过网络将录制好的视频上传,并制作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预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微课视频的录制,教师要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吸收与消化。
比如计算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针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这样制作微课视频:
第一,创立求A、B两点距离的情景。比如,A、B两点为大楼所阻隔,工程人员由于受到大楼阻隔而无法对A、B两点间距离进行测量;
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裁剪出一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裁剪成两个部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两个部分拼接为平行四边形,以这种直观的方式顺利的引出三角形中位线这一重要概念;
第三,教师向学生列举有关图示,使其通过观察明白三角形底边与中位线关系;
第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验证推理方式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推导出来;
第五,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相关知识求解问题;
总之,通过录制内容详细、层次清晰的微課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实施进阶检测。在微课制作环节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学习任务表,并引导学生按照任务表要求自主的进行预习。与此同时,教师应针对于各个学习内容设置检测,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2.课堂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每个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基础、知识水平等方面各有不同,为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差异性,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提出不同问题。此外,教师应立足于学生角度,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出预估,或者是通过课堂提问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概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思考生活中关于概率的例子。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买彩票中奖以及正反面的例子,紧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投掷一枚硬币,硬币出现正面概率多大?应该如何进行概率的计算?通过思考后学生回答,投掷硬币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总共两种情况,其中,正面是其中一种情况,反面是另一种情况,且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因此得出答案是二分之一的概率,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概率计算方式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2)师生互动,学生交流。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应组织小组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概率知识为例,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小张、小徐、小李分三名同学发分苹果,总共有一个苹果,共要分三次,请问,小张同学获得三次苹果的概率是多少?大多数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加法计算的状况,以至于得到1的错误答案。教师应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小张同学每次得到苹果的概率是三分之一,那么三次都可以获得苹果则应采用乘法进行计算,因此正确答案是二十七分之一。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对于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促进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安排检测,突出重点。在教学课堂即将结束之前,可以空留两分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以上文提及的概率题目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设置如下练习题目,下面几个关于概率的定义哪个是正确的,一个班级中总共有52名学生,其中,男生就有三十名,要从中抽取两名女生参与市里的舞蹈比赛。那么,请问每个学生被抽中概率有多大,教师设置检测题目可以测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以此对自身的教学做出适当调整。
3.课后反思环节
教师的反思对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微课是否符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等。通过反思便于教师改进自身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提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保障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国伟.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4:191.
篇3
1.信息堆积的不良影响
教学信息堆积即为无结构式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面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处理通常会历经两个主要教学阶段,第一个教学阶段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具体整合与确认,而后才是深度知识处理与知识优化.第二个主要课堂教学阶段则为课堂教学设计核心和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在此阶段,无序化教学状况和无结构教学状况时有发生.信息堆积手段较为常用,但却毫无实际利用价值可言.
2.实现有效且正规的文本理解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进行具体课堂设计之前要读懂教材,明确教材中所承载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意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教学文本进行理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更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回归.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材表层概念和表层信息,以真实问题为课堂教学设计背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直观感受能力,以此为前提进行深度转化思想教学,逐步推出后续公式,最后再逐一讲解转化思想的多方用法.综上所述,此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可以归纳为:直观感受理性探究归纳概括发散思考.
二、有效摒弃静态数学知识梳理,使得数学动态思维模式贯穿整个课堂设计过程
1.静态知识梳理的不足及缺点
教材知识为静态,部分数学教师以此为教学基础,在进行基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只是简单进行知识梳理,自认为捋清知识主线就算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数学教学思维的养成至关重要,如若以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智力和学生思维均不会得到全面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直接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这种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此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但是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应单纯注重静态数学知识梳理,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思维发展.
2.使得数学动态思维模式贯穿整个课堂设计过程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针对某一课时进行数学问题情境具体设置,逐步引导学生.要想使学生获得良好课堂收益,学习思维发展和学习思维养成尤为重要,学生思维发展会被分隔成几个阶段,但若不经过辅助学习思维引导和培训,其并不会得到顺利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学生自身思维习惯培养和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等,时刻关注动态活动发展状况和历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且能及时和教师、学生沟通,并予以解决.
三、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视学生为教学主体
1.将学生作为教学工具的主要缺点
教学中学生被工具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教师眼里,学生只是他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工具.部分教师自认为,课堂教学只要讲解的通顺、具有逻辑性即可,学生和教材都在可控范围内.上述教学设计观点有悖常理,视学生为教学工具学生主体性位置被忽略,更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恢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当前新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更应注重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换个角度而言,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均应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以至完成预期课堂学习的学生主体体验性.这种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个过程,体验的原有本质要求要留给学生充足空间和时间,体验的亲历性要求所设计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体验的验证性要求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认知冲突,引发思维共鸣,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回归.
篇4
我国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普遍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讲解解题方法为主。在复习阶段,数学教师就把自己所知的解题方法全部告诉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缺乏新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极为不利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用“套公式”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稍微有难度的题就会去请教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学生错误地把数学学习当成是“套公式”学习。这些额外的公式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未必能用得上,学生对教师教授的公式大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其加深印象的。一些学生因为记忆力差的原因就不愿意记这些公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之一。
二、基于“归纳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篇5
一、创设情境,质疑激趣
在缤纷世界里有着许多圆的影子,请列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汽车的轮子)
你见过这样轮子的汽车吗?假如你开着装有这些轮子的汽车感觉会怎样?(轮子为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
从古到今,汽车的轮子都做成圆形,这说明圆与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有着本质不同,那么什么是圆呢?它有哪些特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二、类比探索,概念形成
(一)概念形成一(圆的定义)。
1.类比一: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基本的几何图形,请说出几个(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以三角形为例,它是怎么定义的?三角形的边是由线段组成的,那么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
2.类比二:怎样的封闭曲线才是圆呢?
3.操作逼近一:怎样画一个圆?(用圆规可以画圆)
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圆规又太小,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和建议?
刚才我和这位同学的画圆方法,其本质是使一些点到某个固定的点距离相等。
现在你会给圆下定义了吗?
4.操作逼近二:老师把一个圆形的纸片折叠一下,问:现在这个图形是圆吗?(强调:在同一个平面内)
5.归纳总结,内化知识:在同一个平面内,线段OP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P所经过的封闭曲线叫圆。
(1)圆的表示方法:
①圆心,半径,以及圆的记法。②要确定一个圆需要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由圆心确定);确定大小(由半径确定)。
(二)讨论合作,了解各成员。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多成员。圆也一样,有许多家庭成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些成员。
(1)如图,点A处有一点蜘蛛想到点B处抓一只小虫,它有几条路可走?哪条路最近?
圆的家庭新成员:弦、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圆弧、半圆(临界值)、劣弧、优弧(意义和记法)。强调:一条弦对应着两条弧。
(2)考考你:如图,①请写出所有的弦。②请写出所有的优弧,劣弧。
(三)合作交流,理解等圆(探究―讲解)。
请画一个半径为2cm的圆。
以前,我们学习过三角形的全等,而全等的实质是什么?(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
把你所画的圆与同桌的圆叠一叠,你有什么发现?
判断两个圆全等要几个条件?(一个条件:半径相等。得出等圆的定义。)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直击台风罗莎。
例:强台风罗莎于10月7日15时30分在浙闽交界处登陆。七级风圈半径300千米范围属危险区域。
设计流程:
①如图,在一个平面内有7个村庄,你知道哪几个村庄在危险区域内?
②提供的信息中,哪句话提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哪几个要素?(台风的中心和台风影响的半径)
③哪些村庄处在危险区域?你是怎么判断的?
(二)小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如图,设O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若点A在圆上,则:d=r;若点B在圆内,则dr。
(三)赛一赛。
已知O的面积为25π,
(1)若PO=5.5,则点P在?摇?摇?摇?摇;
(2)若PO=4,则点P在?摇?摇?摇?摇;
(3)若PO=?摇?摇?摇?摇,则点P在圆上。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一)试一试。
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3cm,AB=5cm。若以点C为圆心,3cm为半径有一个圆,试判断点A,点B与C的位置关系。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若以BC为直径画一个O,问点A是否在圆上,请说明理由。
教学流程:要知道点A是否在圆上,实际上是要知道O是否经过点A,该如何确定这个圆?(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为圆心,斜边一半为半径画圆)直角顶点A是否在圆上,为什么?
拓展:如图,在直线L取一点P,使ABP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点P有几个?
(二)例题教学。
例1:如图所示,在A地正北60m的B处有一幢民房,正西80m的C处有一变电设施,在BC的中点D处是一古建筑。因施工需要,必须在A处进行一次爆破。为使民房、变电设施、古建筑都不遭到破坏,问爆破影响面的半径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设计流程:
(1)爆破的影响面是怎样的基本图形?(圆)
(2)若爆破影响面半径为120m,行吗?若爆破影响面半径为100m,行吗?
(3)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要知道点C、D、B与爆破面的位置关系)
(4)把你思考告诉老师。
(5)学生尝试解答,反馈后讲评。
五、课堂小结,形成结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六、异想天开,拓展思维
利用今天所学的圆及相关的符号,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参考文献:
[1]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对教学工作起着先导作用,它往往决定着教学工作的方向;同时,教学设计的技能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教师从师任教必备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其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内核”,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构成教学设计的“形式”。
(2)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教学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
(4)教学设计是以反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5)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引导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力图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化;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 努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维度上得到发展.
2、发展性原则。为加速教师成长与发展,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为教师提供可实施的教学思路和策略,其功能应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和贯穿当今数学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努力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引导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能积极主动地构建富有个性且符合课程标准及课程目标的新型的教学设计,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3、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的编写应立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教科书及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分析《标准》、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现实情境的基础上,将可实施的课程转变为学生习得的过程,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方案。
三、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策略
1、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这个建构过程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这要求要尽量整合教师的经验、学生的经验、教材等资源,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所以,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跳一跳”就能够“摘得果子”的成功之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自我激励、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使其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部动力。
教学情境的设计,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但要注意情境事实的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数学美,切不可人为编造虚假事实。
2、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初中阶段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并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根据这一特点,教学设计的编写应尽量结合实际,选取蕴涵丰富现实意义的内容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这不仅有利于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3、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学设计时通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分析,设计富有挑战性、探索性及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要考虑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独立学习如果没有合作,就不可能在思维活动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学习过程中,只有在互动、交流中做出判断和选择才能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而合作交流的必须是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带着自己个性化的思考、看法,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使自己正确的认识得到提升,错的想法得以纠正,并从同伴的思想中得到解决启发。
4、教学设计要有弹性,给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的编写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学生在“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图形与变换”部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实例(例如,研究对称时,可以著名建筑物为对象,也可以生物学中的“左右对称、辐射对称为例),而且对内容的要求也要留有一定余地。
篇7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
虽然新课改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但是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很多老师对于新的教学模式不太适应,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讲授,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比较少,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状态不够,注意力不集中。长期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再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难度比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消磨学生的热情和耐心,对于数学教育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2.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在课外会上一些补习班,平时也比较努力,基础知识掌握的也比较扎实;也有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讲,下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还有处于中间部分,简单的题会做,难的题就不会的同学。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不用听就会了,但是有的同学理解起来还是会比较吃力,这样的课堂效率比较低,不能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会给全班水平的提高拖后腿。
3.忽视能力的培养
有句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给人家鱼,还不如传授给人家钓鱼的方法。在数学教育中也是这个道理,只重解题的结果,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是不行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只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只顾着赶教学进度,对于知识的讲解详略并不得当,缺少必要的整理和归纳。没有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看起来似乎成绩更高,但其实水平却还是老样子,这样一接受新的知识,还是难以理解,制约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环境、课程内容是翻转课堂的五大要素。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这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在课下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这样更有针对性。另外,更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和对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更亲近一些,没有以前那么紧张。
三、翻转课堂的具体应用
1.明确教学目标,完善相关内容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和阶段性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对于一些重难点进行加强理解。其次,要提前公布教学计划,让学生对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提前有所了解,大致带着学生把知识点串一遍,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另外,在教师的个人平台上对于重难点的相关内容提供比较全面的解析,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平台,速度尽量不要落后于课堂教学。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节课下课前都提前布置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要求学生可以提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简单的自学,这样学生可以提前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会有自己的思考,不是一味的依赖老师,等着老师去讲,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性。课堂上也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集中更多人的智慧,一起去克服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性。一方面他们可以在解决问题时获得一种成就感,产生自信;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经过研究和讨论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老师讲的时候他们会更认真,印象更加深刻。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的去接受知识,去学习,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创造一些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数学这种比较抽象的学科,有些问题不是简单的板书就可以解决的,有些老师的画图能力也比较差,适当的引入多媒体教学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遇到一些复杂的图形变换,或者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会更加生动、直观,更加容易理解。
4.关注学生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也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难免会有情绪波动,甚至比较叛逆,教师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改变以前教师处于“统治阶级”的地位,更多的是引导和陪伴。可以给学生机会进行讲解,与他们互换角色,让他们体会老师的感觉,也可以使他们增加自信,调动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
5、完善评价体系
近些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抨击应试教育,虽然还没有条件大规模的普及素质教育,但要努力的朝着它靠近。初中数学教育也要有所转变,只看考试成绩是不科学的,考试成绩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光靠一个分数进行评价。翻转课堂就是要打破常规,不仅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学生在平时的自学,小组合作,课上表现都将被纳入评价体系,可以综合为平时成绩,再参考考试成绩,一起构成最后的总成绩。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考试过程中的意外因素,不让学生平时所做的努力白费,更有利于督促他们平时的学习。
篇8
关键词 数学 课堂教学 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我们要能够将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树立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浅析课堂教学设计:
一、对准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数学教学也可称为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我们要坚持执行以下两个教学原则:
(一)秉持全体性、开放性原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更加全面的投入和发展,其决定性因素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群体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形成教师和学生的良好情感交流情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考虑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梯度性原则,注重课堂提问的反馈评价。
(二)坚持教学中的主动性原则。
所谓主动性原则,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采用作业形式多样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等,最终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则,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点,知识点的连贯性比较强,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把握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更加的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时期的发展。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对待知识的辩证关系认识。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学生只有在遵循认识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更快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阶段内要求的数学知识。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才思敏捷。他们具有发展的联想、推理、抽象、创造性思维等特点。思维能力向深化和扩展方向发展,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强且比较快,容易通过形象思维方式认识新事物。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中将抽象的概念、定义、推理具体化,使学生更加的易于接受,并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编排和举一反三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渐内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纠正错误,发散思维,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教学实践中程序的设计
(一)在课前关联性复习。
结合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特点,在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中,我往往会安排课前关联复习一个环节.课堂开始时,我们可以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前面章节中学到的相关知识点,为接下来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知识做好准备。教师首先要明白一个良好开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否能够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更好的突破性的进展,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动机。
(二)循序渐进和师生互动。
结合上述我们的认知规律和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应更多的体现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科学的认知活动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应地数学知识,同时对同学们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很有帮助的。
除了讲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情感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还有其它的很多形式,例如例题讲解结束,老师可以安排5分钟时间,将备课过程中选取的一两道典型习题让学生课堂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可以采用提问,抽查的方式;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轮换的选取不同的同学在黑板上演练,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练习。练习结束后,老师带领同学们逐步分析每一题的思路正误,做题过程,结果是否正确。
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每个同学都希望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了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顺利的解答习题,对被选中的同学来说,既是一种表现自己的机遇,又是一种挑战,督促同学们更专心听讲,无形中变成了一种鞭策机制,同时增强了课堂讲课效果。
四、结束语
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剖析问题,最终来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给学生的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丹.新时期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2,(8).
篇9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优秀课堂设计与建设逐渐引起了许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逐一体现,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实施新教学目标改革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学科目的教学设计研究内容很多,但实际上对于初中数学针对性的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就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教学设计
一、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的概述
我国的新教学目标改革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背景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念的本质和价值还处于开发应用阶段,需要在职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笛Ы萄е校教学设计的应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所体现,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就是优秀的课程教学设计,这也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发展需要全面落实的教学要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重点就是面向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理解数学思维和学习数学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下,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就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身份则从传统的教学概念中有所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开始习惯自主学习探索、团队自发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初中数学的课程安排中,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推演论证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技能,扎实学习基础。我国的教学化多媒体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数学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安排应该更加注重数形结合的理念,教师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初中数学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数学课程的教学结果,还有数学教学结果的探讨过程,优秀的课程教学设计对于这些要求,非常有价值。随着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对优秀课堂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会逐渐普及到全国的初中数学课程中。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研究内容越发的集中和确定,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专家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基础理论指导和数学知识的基本理念灌输。第二,专业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总结。
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分析
初中数学的课程教学设计从其本质上来说,还是以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理论和学生基础学习理论为基本概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开始利用区别于传统教学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来确定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的疑难问题,由此来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的数学教学方案,并不断实践反思,最终达到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和教学要求下,应该从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脱离出来,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认知情况来制订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的环节上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将教学环节互相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适应课程安排,理解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都是依照课程改革要求的要素进行设计:首先是初中数学教学课程设计所针对的对象必须符合课改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新课改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初中数学教学总体设计的总结性评价。
三、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应用过程中的实践结论
分析
我国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践检验,就目前的实践发展情况来看,初中数学优秀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融入能力,这也是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统一。在同样的数学课程中,不同的课程教学设计所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教师要注重的不仅仅是教学方式与教学设计的统一,更应该注重教学环境和教学细节与学生的统一,只有将学生与教学进行完整的结合,才能让初中数学教学有更高的价值。
我国教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践检验出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但应该始终将学生的学习摆在核心环节。优秀课程教学设计也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放在第一位,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兴趣,让学生在有效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初中数学的优秀课程教学设计不断进步,为初中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数形结合
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科目中的基础科目,其教学质量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函数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师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树立
数形结合,是深化初中函数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函数的概念,将函数作为贯穿初中数学始终的一项内容,为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在初中第七册,第一章的正数与负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坐标的概念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坐标上的表示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将这种数形结合的概念从初中数学教学一开始就渗透给学生,那么到学生在第七册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时就很容易掌握坐标系的数形结合思想,并得以简单应用。而在第八册上,轴对称图形中,也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概念渗透其中,以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印象和理解。由于我们在前几册课本的学习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概念,当进行到第八册下《一次函数》的教学时,就能够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次函数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将抽象函数具象化,提升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速度。当学生掌握了函数的基本原理和思想,那么第九册和第十册较难的《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的教学就比较容易开展了。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以前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时,需要用不同色彩的笔在黑板上画出原始图和平移过程中某一位置的图形,学生对运动的整个过程只能凭想象。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时,不仅可以显示一直线或抛物线的整个运动过程,还可以随意选取不同位置及不同形状的直线和抛物线,并且对运动过程还可以设置突出的效果,以利于学生观察。因此,将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渗透到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中,能够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函数反映了客观世界中各种运动和数量的依赖关系,贯穿于初中、高中和大学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数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一定要做好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在完成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新课标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