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3-15 05:2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次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层次人才培养

篇1

1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现状

对我国应用型人才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08年,我国科技方面的人力资源在各类人力资源中占有4200万人,从事研发方面的人员数量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具有高端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却是很少[1]。科技部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年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技成果三万多项,但得到大面积推广并产生规模化效益的仅占10%~15%[2],这表明我国其实并不缺少科技创新成果,而缺少的是能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2009年瑞士洛桑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可以发现,我国的“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整体质量,在参与排名的55个主要国家中仅仅排在第48位;财富杂志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年轻的工程师目前只有16万人,数量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印度国际化工程师的比例占到25%,而我国的比例还不到8%[3]。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

2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历程与探索

2.1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教育史不难发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脚步从未停止,但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专科和本科层次上,而对于高层次的,像研究生层次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则较少,开展的也比较晚[4]。在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于1984年开始实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2011年,进一步推行了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同年10月,国务院学位办又下发了《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导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2012年,全国12个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在51个领域开展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总体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试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置19个专业学位,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达到476所,累计招生85万人。然而,纵观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数量与产业升级需求不相适应;二是,培养模式与人才类型特征不相适应;三是,培养质量与行业产业需求不相适应。归根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规格标准)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培养模式)两个基本问题尚未解决。

2.2模式探索

近年来,在国务院有关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推动下,众多高校都在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哈尔滨理工大学孟大伟等人[5]提出“定制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主流的岗位工作需求为导向,采取教、科、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实习锻炼,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对社会需求适应度,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北京工业大学蒋毅坚教授[6]提出了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1)建设第一课堂;(2)加强工程训练;(3)举办“工程大师论坛”;(4)设立创新学分;(5)鼓励科研探索;(6)组织科技竞赛;(7)打造教学科研团队;(8)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苏州科技学院陈志刚教授[7]倡导以“导入需求、嵌入课程、植入平台、介入培养、回归工程”为理念,以“五化”为模式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五化”具体包括:培养体系一体化,培养方式多样化,培养平台多元化,师资队伍工程化,培养机制系统化。南京工程学院紧扣机、电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模式,形成了“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密切行业企业,深度联合办学”的办学特色[8]。下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着重介绍基于多元协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情况。

3多元协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百年老校,坚持产学研相融办学之路,与中机联、中电联、南瑞继保、国电南自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程指导培养与改革,创建了多元协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1加强协同创新,优化培养途径

学校以国家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紧密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和实践平台建设,把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放到协同创新中去谋划。一是,以服务“特需项目”,改革培养模式为重点,联合中科院电工所、国电南自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组建了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并紧紧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借助和企业的紧密型、长效型关系,突出需求导向,创新做学、做研深层次结合的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培养内容、培养环节和培养方法。二是,以拓展项目和实践资源为重点,与南瑞继保、南京康尼等企业共建了多个省级工程中心、多个技术创新载体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一系列创新载体建设,实行资源多方位共建,企业全过程参与,共建了一批特色课程和实践基地,获得了一批培养所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

3.2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培养载体

篇2

关键词:英语人才;水产贸易领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62-03

一、海洋经济发展与高层次英语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海洋水产贸易市场竞争越来越紧张,国内有很多海洋水产领域大企业向外扩大规模,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的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涉海经济贸易的外语人才。据有关研究报告得知:目前国内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和涉海专业知识进行商贸谈判以及签订合同等商务活动的高级外语复合型应用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更是缺少,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主要涉及的专业领域有信息技术、信息通讯、现代农业与水产、海洋科技和渔业资源等方面。就国际贸易的成交率而言,对企业的贸易额来说,贸易谈判人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外语谈判人才,更是供不应求。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际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水产品的总产量十几年来一直居世界前列,尤其水产品出口贸易占较大比例。依托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加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是21世纪发达国家近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省委在九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了辽宁省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沈阳、大连等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科技更加进步的沿海发达省份。海洋领域是一个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和可开发潜力的领域。辽宁位于我国沿海最北部,横跨黄、渤两海,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面积43%,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着天然的渔业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显赫,更加促使大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不断进行贸易往来,建立友好的、频繁的贸易关系。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能够保证国际贸易正常化的根本保证,如何研究外语专业复合型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复合型外语人才而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尤为重要。综合素质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好,人文社科知识面宽广,而且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除精通外语外,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海洋经济、贸易、涉外法律等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我省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主要问题之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省水产出口增长的严重障碍。不同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专业知识深度对贸易的最终结果和效益产生迥异的作用。在国际水产领域商务交流中,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能力,还通晓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水产贸易的高层次外语能力的人才在我省较为缺乏。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不足是制约辽宁对外开放的“瓶颈”。目前,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基于海洋经济领域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建树不多,研究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策略至关重要。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吻合性

海洋水产品贸易外语人才是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级人才,人才的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相关贸易、法律业务知识和技能。我们秉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省内多家大企业的实际贸易发展状况,甚至包括贸易存在的壁垒,我们不断分析和研究,结合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进一步改革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更加明确了目标定位,培养适合地方经济、行业的领域,特别是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英语人才。改革后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熟练的听说读写译专业技能,同时兼顾掌握相关经济和贸易等基本知识以及涉海、涉鱼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英语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技术,并能达到较高水平,能够应用第二外语,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尤其胜任海洋经济领域所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构建“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专题研究”三位一体,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涉海院校开始考虑水产品、重点渔业对外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逐渐增设商务英语和商务日语,水产贸易英语等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都相继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复合的知识内容、融合度以及知识交叉的幅度一直是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就水产贸易英语专业而言,要求学生掌握英语、日语(二外)、相关经济和水产贸易等知识。我们在前两个学年主要是语言类知识的培养,后两个学年注重海洋经济学、国际商法、水产经济动植物学、海洋与水产概论以及渔政管理学等相关海洋类知识的培养。该专业是一个知识交叉幅度比较广泛又较为边缘的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水产特色,更加突出区域经济特色的英语专业。我们对新兴的水产贸易专业培养模式进一步研究,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寻找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在培养中注重政、产、学、研结合,强调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时刻以行业需求为主导的原则,实时跟踪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结果的反馈意见,再依据社会实时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该专业的知识模块包括外语知识、水产贸易业务知识,能力培养模块包括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构成课程体系中两大主体:知识和能力。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四年不断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如果两大模块处理得合适,培养模块之间就会具有一种和谐互动的吻合性。然而,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要达到吻合这一点,同时还需要以课程、教材等多方面建设为依据。例如,在前两个学年的英语能力训练中,课程学习内容一定要系统地融入大量的有关海洋、水产、经济贸易等行业词汇和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突出实践教学模块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抓好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校企合作,实行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工程。我们已与多家涉海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定期派学生到这些集团和企业实习,不但强化了外语应用能力,而且也熟悉了海洋水产知识,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战基地,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企业专家请进来的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使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发展,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手段,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紧密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结合理论研究,突出英语(水产贸易英语)和日语(水产贸易日语)专业建设成绩,及时调整新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调查研究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沉淀教学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具有学科的系统性和稳定性,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四、高层次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高校、政府和人才个体等诸多方面,是多系统参与的完整体系。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各学科间的交融和渗透,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1.从思想观念方面:明确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位。培养模式服务于培养目标。“英语+水产贸易”专业是一个新型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与渔业经济管理和水产养殖,与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专业而言,更具有综合性的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寻找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从培养方向角度:要着眼社会急需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新调整。本学科依托我校的办学特色,秉承水产贸易英语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经验,研究在海洋经济背景下的语言文化翻译,特别对海洋科技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文体翻译学与海洋科技英语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我校相关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形成交叉和互补,突显海洋经贸行业英语的翻译特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英语笔译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行业服务。

3.从人才素质方面:阐明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内涵要求。社会需求是导向,知识应用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创新能力是目标。高层次外语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洞察市场发展趋势,了解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懂得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从教育方式方面:自主与开放合作办学相结合。改变教育方式,积极引进和消化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拓宽各种形式合作办学渠道并注重建立“3+1”、“2+2”、“3+2”等能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充分挖掘国内先进的办学模式潜力,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研究主要在应用语言学、语用学、比较语言文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英美日文学发展历史,了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以海洋经济和水产贸易为背景,对外语教学模式和策略及翻译理论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海洋水产类高校的研究合作,开展不同文化的语言差异研究和教学实践。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海洋产业的繁荣,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开发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产品贸易是推动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涉海领域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Mark Ellis,Christine Johnson.贸易英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Fraida Dubin,Elite Olshtain.课程设计[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 高层次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实用主义

应用型本科教育到底该如何办,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揭晓以前,绝大多数自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是在模仿老牌重点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2014年3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做了关于“引导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言,虽然代表官方宣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宜再继续模仿老牌重点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但仍然没有也不可能指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到底该如何办。在“堵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恰当办学道路的同时,应该甚至优先帮助它们“疏通”另外一条合适的办学路径,否则,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很容易又回到原先办学的“老路”上。

事实上,早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共识后,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很容易开始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这里并不否认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共识之前,就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异域借鉴无疑是一条捷径。我国关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路向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家学者们,或者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或者亲赴欧美发达国家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域外高校学习,取得了一些办学经验。目前介绍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特征。

一、专业设置以应用性为导向

专业设置以应用性为导向,注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为例,在汽车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如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地区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当地的应用技术大学都以工程制造、电子、汽车专业为特色;而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则充分利用了港口城市的特色和近邻空中客车生产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科技、船舶制造、航海技术等特色专业[1]。当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也同样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进行调整。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既有利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能发挥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优势,反过来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

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尤其重视产学合作。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国外一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功办学的典范,关键是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首先,理论教学围绕实际应用。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教学,没有固定教材,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理论教学内容,重点讲工程应用。教学内容跨度大、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其次,实践教学讲究“真枪实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主题通常来自企业实践,不仅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而且学生四年学习期间还要求专门留出一段时间集中到企业实习,强化工程和社会服务训练,如美国高校的合作教育(简称Co-Op)、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工学交替”模式。

Co-Op其实也是一种“工学结合”或者说“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与在课堂上的学习同等重要”[2]。Co-Op体现的是高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方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实现“三赢”而获得长久稳固的发展。我们可以透过美国辛辛那提大学Co-Op的实施方案管窥一斑。辛辛那提大学的本科教育实行5年制,参加Co-Op的学生在校学习与带薪实习交替进行――第一年,学生在学校全时学习;第二年到第四年,每一个quarter为一个循环,全时学习与全时工作交替进行,第五年,学生重返学校进行全时学习。5年之内,学生共有6个学期(按Quarter计算)到企业工作和实习。学生年人均收入3~5万美金。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联系学生外出实习,平均每年大约有5000名学生参与“合作项目”。为了保证企业的工作岗位不中断,学校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企业工作,每学期两组轮换一次。Co-Op设有过程监控和反馈,由公司的主管和学校的导师共同负责:每一阶段的Co-Op结束后,实习公司都会通过反馈表反馈学生的能力、态度、发展情况,以及改进意见与建议。反馈表一般涵盖下列内容: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技术水平(设计和实验技能)、领导才能(如组织和计划)、工作习惯、职业素质与态度等。Co-Op模式在辛辛那提大学已经非常完善,在组织、机构、运作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对学生而言,(1)岗位实习为他们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反过来,工作中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又会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2)岗位实习给学生创造了学校课堂所缺乏的锻炼才干的机会;(3)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谋职就业;(4)带薪实习还能大大缓解学生求学期间的经济困难。对企业而言,(1)考察学生实习期间的实际工作表现,更有利于企业招到满意的员工;(2)若之前参加过Co-Op的学生被企业正式聘用,则无需或只需很短时间的岗前培训;(3)Co-Op经历有助于学生和企业相互了解,一旦学生决定受聘到实习过的企业,则很少“跳槽”,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对高校而言,Co-Op不仅能节省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之,经过近百年的实践,Co-Op已经成为美国高校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办学特色,有口皆碑。

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而言,到企业实习是其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与其强调实践性的总体原则相吻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所谓的“工学交替”,是指在4年8个学期间需安排1至2个完整学期的“实习学期”,期间学生真正深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或其他工作单位,参与生产和经营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并且多数学生会在实习过程中明确未来毕业设计的主题。一般而言,第一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3学期,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过程。“这一学期学生主要去工厂,进行本专业基础工种(如机械专业的车、铣、刨、磨,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实习等)和工厂一线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实习,实习由企业内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指导,实习结束由企业指导者鉴定,并完成60页的实习报告”[3]。第二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7或8学期进行,这一学期学生要到企业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要求完成一定的工程设计任务。很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岗位,并且学校通常会与企业负责培训的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目的是让企业的实践教学与学校的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实习学期期间,企业内的专业人员与高校教师联系密切,共同协商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工学交替”是德国此类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

无论是美国高校的Co-Op,还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工学交替”,都反映出欧美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每一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都有严格的考核与监督机制,这种对“产学合作”或者说“产学研”合作途径的缜密设计,避免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最终使高校、学生和企业获得“三赢”,从而保障了实践教学进入良性循环:企业为学校提供应用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毕业生提供工作机会;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输送专门人才;学生术业有专攻,学有所用,学有所需。

三、课程实施强调“从做中学”

课程实施强调“从做中学”,与培养方案强调实践性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学生而言,除到企业实习外,“从做中学”主要体现在“项目化”教学方式上――由几个学生组成项目小组,确定选题,分工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如果选题是来源于企业实践的真实课题,则学生项目组在完成过程中,不仅会得到相关教师的理论指导,而且会得到企业相关领域专家的技术指导。这种“项目化”教学完全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设计多属于这种来源于实践的真实项目。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组成项目小组,自拟选题或单纯由教师指定选题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就是“从做中学”和“项目式教学”的集中体现。CDIO是以产品的研发到运行、维护等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为载体,构建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以主动的、做中学的方式学习工程[4]。

可见,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不乏学习借鉴他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比如强化实践教学,带动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在“校企合作”方面积极作为,等等。然而,为何迄今为止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明显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日益严峻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即为明证)?我们或许更需要挖掘国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后的思想支撑。

参考文献:

[1]秦琳.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J].大学(学术版),2013(9):60-66.

[2]丁廷桢,姜不居.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东北大学Co-Op简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50-53.

[3]张庆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31-33.

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政策 体系 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71-02

当今中国,随着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 “五化”的同时发展,能源需求已步入一个不断上升发展的通道,能源及重要环境资源与我国社会发展已表现出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旦缺乏,社会发展便很可能出现“停滞”。所以说,解决能源及环境资源问题已迫在眉睫,而发展国有资源事业则必须要有更高端的开拓创新型人才。

1 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概况

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主要以两院院士、专业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专家为代表,这部分群体专业知识较强,具有突出的个人能力。国土资源事业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牢牢依靠这些专业性人才。近些年来,我国的国土资源部对人才的重视逐渐加强,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以营造一个适合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环境空间。

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管理措施及实施背景如下:

(1)研究制定《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纲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问题已被上升到了一个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兴旺发达密切联系的高度。为了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速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土资源部开始着手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纲要,同时在部内建立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

(2)适时出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所提出的相关意见》。

为更加紧密结合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服务,加强国土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国土资源部决定打造一支具有高端水平的创新型人才群体,解决国土资源人才缺乏的问题,从而引导国土资源领域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规划逐渐形成两院院士、“百人计划”、杰出贡献专家,培养一个具有高端技术和科技进步能力的现代化人才群体,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我部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要,保证我国国土资源能够持续做出技术创新及长足的发展。

(3)落实实施《国土资源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国土资源部在人才的长期发展规划中重点指出:建立各类高层次人才队伍,重点发展土地开发及找矿专业性人才,以十年为时间周期重点培养高端创新性科技人才及复合型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合理性的人才队伍,为国土资源的未来发展的做好人才保障。

1)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培养高端人才,首先必须要有实力雄厚的科研基地为依托,以此培养杰出的科技人才。截至2020年,争取能够培养出20个高水平的国土资源创新群体,自主培养造就和聘用高端技术人员300名,科学领军人物200名,青年高端科技人才500名。

2)制定国土资源管理及国土资源经济综合性人才培养计划。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为目的,委托我国各大高校,争取在2020年前培养出5 000个具有综合性知识的高端国土资源管理及国土资源经济人才,并开展更大规模的培训教育以满足不断加快的国土资源建设的需要,以 20 000人/年的频率培训高端业务人才。

3)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百人计划”。为了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以适应要求日益增高的国土资源工作,就应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批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2002年起,每年在全国国土资源内部选取前200名优秀学术带头青年以作为国土资源干部储备。

4)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了培养更多的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卓越人才,应当加强国土资源行业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设立与国土资源关系紧密的新型课程,设立综合实验室,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并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关改革,以期培养出符合国有资源事业的“卓越工程师”作为国土资源一线工作的储备人才。截止2020年,固定以1 000名/年的数量向国土资源系统及地理勘察部门输送全日制工科大学生及研究生,其中60%能够在国土资源系统重要岗位任职,这些高端人才中,主要是以两院院士、学术专家、杰出贡献专家以及拥有超高水平的发明人员为代表。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创新离不开这些高层次人才的推动。一直以来,国土资源部都在注重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以提供高端人才良好的学习条件。

2 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政策的作用解析

总结国土资源人才政策在人才计划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归纳并解析其中所获得的经验,做好现代化人才发展准备,对于高层次国土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 为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政策增添新的内容

2003年12月,全国人才讨论会在京举办,这是我国自解放以来首次举办的全国人才讨论会议,会议表明了“人才由党管”的基本思想,并在此思想上对人才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了新的安排。国土资源部以最快的速度,前后颁布了一连串的新规以解决当前人才建设问题,为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政策增添新的内容。 国家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吸引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让我国高端科技人才得以 “择木而栖”,为他们营造具有强烈归属感的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才建设工作的进行。

2.2 高度重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2002年初,基于“百人计划”的方针政策,国土资源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到2010初,在“百人计划”的实施下共产生了青年科技领军人物110名,同时产生了163名掌握领先科技水平的基层技术工作者。在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下,共有1 085项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并及专著共计1 566篇,并有10多人获得了国家级别的奖项,150人获得了省部级颁发的科技奖。其中,全国劳动奖章共4人获得,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新时代百千万人才工程共有6人获选。

2.3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正逐步加强

由于土地和矿产资源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土资源部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地理特征及地质特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外学者。尤其在最近几年,由于我国国土资源部人才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培养,杰出人才层出不穷,素质水平不断攀升,逐渐的改变了国土资源部内的人才结构,人才培养氛围越来越浓厚,这对国土资源的长足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4 人才发展的制度框架初步建成

虽然我国自实施国土资源人才政策以来,高层次人才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在部内还有很多问题。

国土资源部高层次人才总量较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仍需更进一步的完善;世界一流科学家相对缺乏,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及任用政策存在不足;老龄化问题严重,在政策方面需要加强青年人才的选择等等。只有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政策,加快国土资源的人才培养政策的创新,才能为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培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国土资源的人才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3 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

政策的制定是用来解决重点问题的,没有相关重点问题就无需政策,没有实质性的政策便不会有新体制的诞生。推进政策改革,必须要先解决思想上的束缚、锐意改革、对症下药,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增加政策 “含金量”,让人才能够“择良木而栖”,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3.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制度优势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原则,实施重大人才培养计划,加快人才发展的体制创新及政策创新,建立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联系院士及后备人才制度,应当做到党委听取专项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和在党委成员内部建立起专家联系制度。做好重大人才策略和人才工程的部署工作,使高层次人才制度能够真正做到培养人才的作用。

3.2 重点培育年轻一代的高层次人才,建立青年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重点培育年轻一代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青年人才不断成长,为国土资源事业不断前进提供人才保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多数情况下年轻科研人员的思维都较活跃,更可能实现科学创新及科学突破。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效益,就应当使年轻一代有更多的话语权及主导权,将重大科研任务交予他们,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3 为人才成长提供人文环境氛围

一个健康向上且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能够营造出强烈的归属感,能够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人才政策制定应不断加强 “软环境”营造的强度,创造一个人文氛围与科学氛围和谐共存的环境,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提供精神粮食,为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使人才始终处于一个和谐、激励、尊重、理解与充满凝聚力的环境中,这能够更好的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人才引进及保留人才的问题。

3.4 加强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以保证我国高层次人才能够走在世界前沿

国土资源部的高端人才应当具有国际化视野,应当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创新能力,必须能够随时跟踪把握世界最新技术的动向,与国际同行之间保持积极的技术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国际人才蓝皮书》中指出,那些走在国际前沿的高层次人才,更具有科技创新的竞争力。由此看来,想要培养核心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就必须要与国际接轨,扩宽眼界,寻找核心人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结合之道。因此,应当制出台相关政策,以满足高层次人才能够接触国外先进学术交流的条件,以保证他们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位,使得我国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能够具备全球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晨光.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叶志斌.建设国土资源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议[J].资源与产业,2004,6(6):55-57.

[3]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R].2010.

[4] 海立.用好人才,政策为要[N].人民日报,2010-12-17.

[5]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赵丽珍,李普者,杨文顺.当代中国人才战略管理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 董志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政策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8] 姜洁,潘建伟.发掘“潜力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N].人民日报,2011-08-15.

[9] 傅昕.大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软环境[N].中国国防报,2005-09-06.

篇5

为贯彻落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将选拔一批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重点管理培养。现将选拔培养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通过3至5年的重点管理培养,使培养对象专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省内外同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成为下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5、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

二、推荐范围和选拔数量

凡在我市企业事业(含各类非公有制)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均在推荐范围。推荐选拔的重点是我市“四大基地一大产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和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不在推荐选拔范围。

年全市选拔30名。各县区各推荐1名。市直部门推荐数额见《市直部门年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对象数额分配表》。

三、推荐选拔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

(二)年龄5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现聘用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在职人员。

(三)专业技术业绩、贡献突出,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市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省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市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4、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所创新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成效显著并为同行所公认。

5、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长期在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多次成功地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7、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其他学科领域,成绩卓著,享有盛誉,是本领域的带头人。

四、推荐选拔程序

(一)推荐选拔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县区所属单位由基层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人选;市直单位向市直主管部门推荐人选。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对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选,县区和市直主管部门要在所属信息网站和推荐人选所在单位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人选材料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推荐人选材料进行审核,经研究同意后确定为年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并将名单通知到有关单位。

(二)材料要求

县区和市直部门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如下材料:

1、综合推荐报告1份。内容包括人选推荐情况、专家评议情况、公示情况等,并附专家评议结果汇总表(附后)。报告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2、《市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登记表》1份。

表格各项内容填写要准确、简明、写实,有数据例证,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奖成果要注明颁奖单位和获奖时间、获奖名称、等级、位次;著作、论文要注明出版社、发表刊物名称及个人撰写位次,合著的要注明本人工作量。

3、推荐材料于8月31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公室。

五、培养管理措施

(一)制定管理培养目标。根据工作实际,由单位和培养对象个人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年终由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进行认真考核。

(二)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在申报科研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风险投资和科技开发资金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优先予以立项或支持。

(三)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参加业务进修、学习,“653”知识更新培训。优先安排他们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四)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要根据其特长合理使用,在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课题联合攻关中,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六)对事业单位中业务能力强、贡献突出、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培养对象,经考核后聘用到专业技术三级、五级岗位任职。

篇6

关键词:本科 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一、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多层次、高技能的金融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构成了金融人才的旺盛需求,而这种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的是拥有高智能、高创造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所谓多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是指具有先进的金融理念、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积极主动利用创新思维方式、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全面的人文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目前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一是大量基层应用型从业人员;二是大批从事中高层次金融人才;三是综合性大型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急需的会经营、能管理的高级金融人才;四是以金融企业家为主要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端应用人才和研究型人才。而高技能的金融专业人才素质是:具备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功底和多领域的知识结构,包括金融业务能力和金融专业知识、宏观金融理论和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及微观金融知识,还要具有敏捷坚实的财务智商,包括阅读理解数字的技能、投资战略的技能、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技能和全面的法律知识;更要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有坚定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法律观。因此,作为金融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必须重视这种差异化的需求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把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作为高校金融专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结构定位并未完全与社会需求对接

我国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学校超过200个,各高校教育教学能力差距较大,专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院校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各层次、各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上差异不大,在人才培养布局上,各类型人才培养比例与社会的需求有很大偏差,造成金融人才供需尴尬局面,一方面是众多用人单位一将难求,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平淡无奇者多,出类拔萃者少”,另一方面是大批金融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这与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笼统有直接关系。国外的金融学专业大多根据培养层次高低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通用人才,定位清晰、明确、具体。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则把具备“工商企业以及公共部门的管理岗位及专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性、分析性及概念性技能”作为培养目标。这些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三、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教育,缺乏数理等交叉学科技能训练

我国大部分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仍然是传统的四大层次: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课设置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考虑,课程之间常常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课程内容上,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课源少、课时不足,学生缺少可操作能力训练,绝大多数学校偏重宏观金融领域理论的传授,缺乏数理等交叉学科技能的指导。相对的,有些国内高校则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核心课程和实施方案。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呈模块化结构,一年级是英语年,学习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合乎国际规范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等素养,二年级是资格年,主要学习、掌握经济、金融、会计和一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规律,为学位的第一部分(大三)和第二部分(大四)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程非常重视微观金融领域,强调财会数理知识与金融交叉学科的实际运用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未来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向微观化、综合化发展。微观化,一是现有课程的微观化处理, 摒弃陈旧的、重复的知识,补充金融实践需要的新知识, 如微观银行学、信托学和基金学等,二是要增设反映金融微观运行新需要的微观金融课程, 如金融信息学和金融数据库等。综合化是指增设各学科交叉融合性质的课程,包括人文修养的相关课程,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架构,以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亟待创新

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到培养对象的实际质量。我国金融专业教学仍是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从头讲到尾的“填鸭式”授课模式,是典型的单向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忽视金融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近年来虽然各高校一直在强调理论教学要向“理论教学+实战演习”的教学模式转变,实际上很难实施到位,教学方法改革一直没有根本性突破。国外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互动型学习方式,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金融专业三年制本科层次的教学安排,分成研讨课(Seminar)、课程论文(Essay)、观点陈述(presentation)和案例分析(cases analyze)等环节,每个阶段要完成阶段论文,学生每周要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多个学术项目。在研讨课,教师确定研讨主题,引导启发学生讨论,锻炼理论运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程论文则是学生自主式学习的源动力,学生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书报、期刊等各种渠道认真阅读、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数据,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课程论文;在观点陈述阶段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这样的研究过程,充分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为培养金融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主体应尽快实现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积极创设条件,多开设一些实务课程,多使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加其实践和感性认识,以提高职业适应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另外办学单位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订单式”按需培养学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企业的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切实提高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向荣.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高校金融教育改革[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2011(8).

[3]王心如. 浅谈以金融实践教学培养现代金融人才[J].北方经贸,2006,(2):121-122.

篇7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54-03

为国家输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唯有创新才能使经济和社会不断飞速发展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要适应新时期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涵盖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各领域的百花齐放于国家历史转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未来社会对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趋势

随时展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产业链对现代高新技术含量需求大大增加,诸如计算机技术、化学化工技术、分子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都对传统农科类高校学科专业有着强烈的影响和渗透。现代农业综合大学科是一个新型的集传统基础研究与现代实际应用生产研究紧密联系,并融入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知识和技术体系。相对于传统农业类学科而言,目前市场学、管理学、日用化工及经济学、食品、药学、文化学等紧密衔接、相互渗透,多学科互通、跨度大,重应用、涉及知识体系广泛,已成为现代农业综合大学科教育教学建设加速、综合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使无限增长的知识容量鲜明地冲击着有限的教学课程内容。因此,为适应现代农业综合大学科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高素质、强实践、重创新”的专业大学生人才。

二、目前高等农业院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模式落后。现有教育体制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安排、实验设备条件下,做一些浅显的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性实验几乎少之又少。因此,造成课堂理论与生产实践严重相脱节,专业知识对学生来说,只是空中楼阁,学无用武之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被动、敷衍完成学业。这不但影响了“我要学”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培养。这与“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背道而驰。

2.教材内容宽泛,生产实践无所依从。教材陈旧、涵盖面宽泛是现代农业教育中的一个弊端。一套崭新的教材内容出版后与课堂讲授的距离大概已是2年以后,甚至时间更久,已经落后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造成教材内容不能与之同步,学生获取的知识也就跟着过时的教学内容而落在时代的后头。而目前具有市场创新理念,能够应用专业知识的技术型创新管理人才是社会需求的主流趋势。因此,应该结合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主流趋势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骄子。

3.优秀教师资源缺乏,师生比例失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农业高校创办伊始所秉承的宗旨。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能够真正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天赋才能。国外大学教育教学按专业编班,每班编制20~40人,实行班级授课,实验与实习均以小课堂活动为主。近年来,大学生招生数量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急剧膨胀,但专业教师数量却并没有同比配套增长。本科教学沦为大班或混班授课,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极为受限。另外,青年教师在课堂把握、专业经验、实践教学上都存在不足,影响课堂效果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更无法涉及。

4.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飙升,高校实验用房、场地、校内基地不能相应配套满足实验及实践教学的需要。考虑到实验场所及仪器耗材不足,节约实验经费,学生的实验只能避繁就简。不但学生的实验成果无法保留,甚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也多数只能由教师进行简单示范性操作,学生没有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条件。受实验经费短缺的限制,学生去校外大型基地参观实习的机会也少之又少,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实践的动力。

5.学生的学习缺乏激情。全球信息化高度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离不开电脑网络和手机屏幕的网虫一代,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更多的精力被太多的外界因素干扰和占用。农业学科的课程学习内容,相比网络的新鲜视觉享受显得枯燥无趣,教学内容的滞后、教学方式的呆板、实践课程的受限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养成应付学习、轻视专业素质的习惯,更对专业产生畏难的情绪,不知道“为了谁学”、“学了为什么”,更不用说进一步的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了。

三、针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提出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1.注重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高等教育要进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方针,现代综合农业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技术型综合人才”,必须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实践教学是现代综合农业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举足轻重的专业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劳动、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就要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加快实验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改革,对校内实验室进行更新设备建设,结合教学实习校内外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生产实践条件。

2.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也要在教学中担当学生的向导和顾问,介绍现代农业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的前沿科学知识和技术,采用先启发和后讨论的模式教学,使学生在枯燥的理论中产生联想,激发创新性灵感思维,为获取新知而主动查阅文献资料,从而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特色个性的发展。

3.培养自我创业与团队合作精神。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较弱,灌输式授课为主和知识传承教育,频繁的书面考试,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发展。学生的高校教育,应着眼于一生的职业生涯,不但能担当现有岗位的工作能力,还能在自身的工作经历探索中创造未来更高层次的晋升岗位竞争能力。在大学期间,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从多方面获取收益,为提升科研兴趣、深造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未来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理想而训练创业精神和提升专业技能素养。团队合作能力被视为知识经济体系下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得非常全面,所以对学生必须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环节设计非常必要。

4.注重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培养。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树人、立本、正风的先决条件作用。由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受到来自世界范围内各渠道正负面信息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道德准则、分辨能力、适应能力、唯利意识、个人主义作风、职业情感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情况下,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大学课堂里缺失的不是专业教育,学校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作风严谨,打造职业感情和理想,规划职业生涯和发展信心,把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形成捆绑式结合,树立为专业领域的健康发展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意识。

5.加强师资建设。高校育人的核心是教师队伍,教师团队整体职业素养的提高必将推动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拥有创新精神,学生才会有创造力。教师可通过不断自学、接受培训、校内外进修或考察的多种形式提高综合素质。教学团队呈梯度组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不同职称层次进行课程教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从而避免了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盲目教学、却无人指点的不足。具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教授多数忙于科研,无心教学,造成学生无法得到最新最前沿的科研进展和专业信息的弊端。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紧跟农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汲取新成果和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让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获得更丰富的课程体验;在考核制度上,融入更多的展示学生个性的内容,发掘创造性和主动性,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全面掌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要以培养学生拥有知识的深度、广度,培养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出能快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能自觉不断地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知识、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今后创新教学的工作重点,要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配以启发和引导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把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分析、探究和质疑体现在教师的课堂和实验当中;各相关领域专业教师组成信息团队,把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信息相互交融,形成海量的信息资源,传递给需要在探索中发现、在创造中进步、在兴趣中热爱、在追逐梦想中创新的新时代的大学生们。

参考文献:

[1]肖深根,钟晓红,谢红旗,杨兰.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创新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33-35.

[2]蒋子春,张振国.国外农林专科院校教学特色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93-97.

[3]李适,傅冬和,肖文军,等.“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110-117.

[4]黄笛,吴铁明,陈任己.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1,(12):173-175.

[5]高桂娟.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阐释[J].阅江学刊,2010,(1):59-64.

篇8

我国经济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大批量高端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指出了国家的战略方向。加强对高校分类指导,培养各层次的人才,使人才发展能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基于产教融合需求开展衔接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将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适度加强高职与本科教育的衔接,鼓励和支持更多高职学生在完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后进一步进行本科层次的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商科类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财经类一线应用人才为主,基于商科教育为主的培养目标,衔接人才培养适用于社会所需的服务于顾客为主的人才。商科类高职院校衔接本科技术技能人才后,其对衔接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要求、个人素质、综合知识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一)开展好衔接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随着经济的进步,产业升级发展,社会既需要能承担起责任的商科类人才,也需要服务一线的商科工作人员,还有懂得基本管理,又能服务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做好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为了更好建设经济转型时期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二)开展好衔接教育是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需要

社会适应力对大学生的长期发展和身心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探索形成适合经济发展的适合高职学生毕业后进入应用本科层次的学习具体培养方案,为更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更好做好产教融合,更好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既能使学生进入应用本科后能有针对性的提升,文化理论和技术技能也进一步提升,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开展好衔接教育是推进产教融合的需要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就是需要不断加强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加强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适应产教融合所需要的教学标准体系,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制度,不断培养各层次各类型的人才,通过做好衔接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思想素质好,专业知识强,实践能力行的技术技能人才,衔接教育就是要不断以产教融合发展教育为目的而努力。

三、开展好衔接教育不足之处

现阶段,许多试点学校的衔接人才培养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定数量的高职毕业生得到了继续提升的机会,但由于改革实践才起步,高职衔接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时间还有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进,衔接教育就是要不断以产教融合发展需要为目的。

(一)衔接培养的目标还需要更加明晰

全社会应该进一步通过实践和研究明晰衔接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通过明确其所应该需要具备的理论文化知识、技术技能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培养德艺俱佳的人才。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就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应围绕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二)衔接人才的方式还需要更加科学

现实实践开展的衔接人才培养因为没有成熟可以借鉴的模式直接引用,许多的培养模式仅仅是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按照专升本后的人才培养方式设计和进行,忽视了衔接学生之前的学习背景和学缘结构,因此科学设计符合衔接学生现实状况,又能激发其技术潜能的培养方式亟待出现。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衔接人才培养方式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变革。

(三)衔接人才的方式还需要更加系统

衔接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方面不仅要继续加强对衔接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还要考虑相关的教育政策、产教融合等具体问题。为了做好培养工作更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系统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具体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考核相关内容就行研究。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选择部分做的好的学校,形成典型案例和研究聚焦,重点通过对其理论支撑、现实做法展开研究,并将优秀的做法加以推广,最终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03-01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各高校要“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人才培养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质量理应接受来自于学校及其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的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一方面是为了响应《纲要》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独立于高校之外的非利益相关者的“第三只眼”的角度观察和评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能体现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全面、客观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就业的角度评价教育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1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2.1 评价主体单一、社会参与程度低

由高职院校质量评价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有关社会力量的评价参与度越来越高,但依旧处于从属地位,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压力和动力都不足,政府往往在人才质量培养方面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就使得评价效果大打折扣,而评价效果取决于社会更大范围的参与程度,评价是否多元化,主要以校外人员参与度,和社会各方包括中介机构与用人单位等在质量评价中中所占权重两个方面来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应该更多的吸收社会各方面人员参与。

2.2 评价侧重定性、忽视定量

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定性评价往往直观、简单和易于操作,但是定性评价往往界限不清,比较模糊,对于精准的不高的系统可以使用,对于目前高校人才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背景下,定性评价往往难以满足要求,需要将指标量化,需要将评价结果量化,量化的指标可以在区分优劣方面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高校更有针对性的去进行人才培养。而目前在人才培养评价方面,定性评价居多,定量评价较少,特别是对于多元多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定量研究几乎没有。需要建立指标量化方法,并将各指标量化结果按照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合成。这样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人才培养需要。

2.3 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大多数集中在人才培养实施环节中的质量评价,而对于人才的输入质量和输出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于人才输入、输出质量来说,一个是源头,一个是最终产品,源头评价缺失,就会使人才培养不能更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可能导致办学理念的偏差和办学设置的缺失和浪费等。最终产品评价不足,就会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而这两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明显不足,需要深化研究。

2 多元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2.1 评价模型构建框架

针对目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了由学院、政府、第三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多元是指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多元化。以往的评价主体往往以政府为主,评价内容主要针对人才培养实施,而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是由学校、政府和第三方构成的三元评价主体,其中第三方包括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引入第三方的评价,其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评价内容多元化主要是根据高职教育的过程性特点,将评价内容不单单局限于人才培养实施中的质量,而是从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实施和人才培养输出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

多层次是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其指标体系具有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共三个等级。一级指标为第一方评价,第二方评价,第三方评价。第一方评价主要是指学校自评,也就是人才培养的输入,第二方评价主要是指政府评价,也就是人才培养实施,第三方评价主要是指社会评价,主要是指人才培养输出。

2.2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通过多次调研和讨论,最终确定了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三元四级评价体系,即从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这四个等级对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实施和人才培养输出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最终确定的指标为,一级指标三个,分别是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输出。人才培养输入包括:办学理念,专业适应性,办学设施,教学经费,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让实施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改革,培养方案,职业特性,实训条件,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输出包括:就业和社会评价。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层次分析法(AHP法)来确定各因素权重。利用T.L.Saaty的9级标度法[1-3],邀请专家依据指标重要性程度的不同进行评分,得到判断矩阵。然后再用方根法求出矩阵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最后计算出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最后确定的一级指标权重为:人才培养输入权重0.2,对应的二级指标:办学理念0.2,专业适应性0.15,办学设施0.2,教学经费0.2,生源质量0.25;人才培养实施权重0.3,对应的二级指标:师资队伍0.3,教学质量建设与改革0.2,培养方案0.1,职业特性0.1,实训条件0.2,教学质量监控0.1;人才培养输出权重0.45,对应的二级指标:就业0.2,社会评价0.8。

3 结论

在分析了目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性特点,构建了由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实施和人才培养输出组成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等级系统;评价内容全面、系统;评价主体是由学校、政府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组成的三元评价主体。学校通过该评价体系,可以全面了解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输入、人才培养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输出这三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或调整课程体系、课程考核方式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黎毅.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矿产资源型企业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0.

[2] Thomas L.SAATY.DECISION MAKING-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 (AHP/ANP)[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04,01:1-35.

[3] Thomas L.SAATY.FUNDAMENTALS OF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DEPENDENCE AND FEEDBACK IN DECISION-MAKING WITH A SINGLE NETWORK[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04,02:129-157.

篇10

关键词:珠宝行业 高技能人才 核心专业技能 多层次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具体岗位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所建立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提升学习者综合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层次项目教学法是在项目基础上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项目任务,从而让学习者能够所学内容更加全面和适用。对此,研究“多层次项目教学法对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探讨”具备显著意义。

一、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教育专业体系

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根本必然是满足珠宝企业对人员岗位的需求,以基层业务岗位工作为主要的项目基础,通过完成任务来明确学习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从而满足岗位工作以及职业发展的需求,满足企业的发展目的。对于珠宝行业而言,多层次项目教学法的最终教学目的有:优质的职业到的、了解贵金属手势材料、首饰制作工艺、珠宝鉴定知识以及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多元化的工作岗位需求,在高C合素质的基础上具备一技之长。

就当前的珠宝行业而言,就业岗位比较多,以珠宝首饰工艺和鉴定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其就业岗位主要是珠宝首饰检验员、检定员等,就业范围主要是生产珠宝首饰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性企业,主要工作业务以珠宝首饰的鉴定为主。对此,就需要针对这一方面的业务需求,建立多层次性的项目教学,从而满足行业的需求。图1为珠宝首饰工艺和鉴定专业课程基本体系。

表1 珠宝首饰工艺和鉴定专业课程基本体系

二、建立多层次项目教学,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为了有效地提升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必须采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需要采用不同层次的项目教学,体现循序渐进、逐渐提升,最终实现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课内模块的项目教学、订单模拟的项目教学、真实订单的项目教学、企业平台项目教学。

首先,需要按照项目化教学的目的以大班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促使学生对珠宝首饰的制作有基本认识和记忆。例如,需要让学生对珠宝首饰的制作注意事项以及流程等有初步的了解和记忆,掌握国内外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珠宝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该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其次,将学生分为对个小组开展项目模拟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并引导其借助校外的实地调研、查询相关网站以及访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识。最后,进行整体统计与总结,拟写一个相关的调研总结报告,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制作工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和掌握,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珠宝首饰制作能力。

在课内模块的项目教学当中,主要内容为首饰制作工艺的教学。首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课内模块的教学项目主要是以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也就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小项目进行学习,如“珠宝首饰的制作流程”,通过具体的小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基础工作能力,为后续的各种教学项目提供可行性基础。

在模拟订单的项目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建一个与行业相关的订单,并让学生分成小组完成该项目。例如,建立一个关于“学校周年纪念币”的项目,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对每一个小组下达明确的项目任务,如“设计”任务与“制作”任务,促使学生分工合作,真正的投入到项目工作当中。在项目完成之后,可以由教师、学生或者相关企业来进行评价学生的项目完成效果,并对学生提出建议。

在模拟订单的项目教学完成之后,便可以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订单项目。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获取联系,通过企业来获取相应的小额订单,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完成该订单。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订单时,必须确保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订单本身的质量要求,需要在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帮助学生完成订单。

企业平台项目教学主要是通过企业建立第二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平台。学校和企业达成合作,定向培养相应的人才,在学生掌握基本能力之后,便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定岗实训学习。在定岗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评定不仅仅是以工作成果,还需要涉及到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作风等,确保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对于企业平台项目教学而言,也可以作为企业聘用学生的依据,企业可以将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直接性聘用,从而让学生在项目完成之后真正成为企业一员,实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关于项目教学的研究和话题越来越多,虽然存在许多的优势,例如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速和素养,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项目教学当中的岗位质量质量不一、管理监督难度较大等。与此同时,相对于多层次项目教学法而言,单一层次的项目教学法很难实现行业对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此,必须采用更加丰富的多层次项目教学法来逐渐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从而真正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春宇,王昶,袁军平等.多层次项目教学法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06).

[2]薄海瑞,马春宇,陈德东等.产业升级视角下培养珠宝首饰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3]左剑.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饭店服务与旅游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雪莲,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