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23:0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前言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粹,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文言文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个人情操,增加文化素养。但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单一、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老师也没有授课激情。这就意味着,必须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一套适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思路。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做出探讨,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师授课有所参考。
2.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过于约束,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为了达到比较高的分数,学生对文言文普遍采取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这也是在应试环境下被逼无奈的学习方法。其次,学生思维过于固化,文言文教学普遍比较枯燥,为了达到比较高的成绩,学生都采取题海战术。但是这种方式直接就导致了学生不能灵活掌握学习技能,涉及到实虚词用法时一脸茫然无法分清,这种依赖课本现有句式的行为直接导致在遇到新文章后不知所措。最后,缺乏兴趣,教师在授课当中往往都把对文言文的记忆作为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这种教学方法太过忽视学生的兴趣,无法实现对于学生的个人情操的培养。学生无法感受到文言文中体现的死刑感情,兴趣大打折扣,就无法实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文言文教学太过单一,课堂太过乏味。初中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年纪,单一的课程教学无法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授课时,逐字逐句地翻译就大大增加学生们的枯燥感觉,学习效果也会提不起兴趣。
3.对于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的意见
3.1教师应当先培养自身的文言文素养
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的,只有教师拥有一个比较高的素养,才能够给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如同娟娟流水灌溉学生,没有庞大的底蕴就没有办法实现流淌不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备优质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也能够激起学生的敬重之情,才能够在在学生当中竖立比较高的榜样力量,给予学生文言文很好学能学好的潜意识。在授课当中,教师不能仅仅抓住课本以及参考试来进行授课,教师还要能够具备充分的学士,为学生的学习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所以,身为人师,就要经常充电,补充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够给予学生一堂优质的文言文课堂。
3.2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言文积累
文言文的初始学习在于对于文言文字词的积累,所以学好文言文字词是掌握文言文的重点。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字词后,才能够在碰到文言文作品时,做到游刃有余。然而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训练,仅限于课堂上的讲解时远远不够的,而在课外进行文言文的作品拓展又是不现实的。积累文言文字词就是在培养文言文的能力,就如同在小学时学习语文先学习单个的字词再进行造句,文言文呢字词就好比盖房用的砖瓦,砖瓦积累到一定地步就能够建造高楼大厦了。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字词积累,在课堂上也增加文言文课外阅读,对该文章的关键部分加以点拨,让学生将自身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应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这种运用,进行记忆的加深以及知识的巩固,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一步步积累文言文阅读能力。
3.3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
朗读是一项很好的学习技巧,很多古人例如坡和朱熹等都非常强调诵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可以将文言文诵读应用到授课当中,多读几遍后有助于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另外进行大声地诵读,也有助于进行文言文的背诵,这也是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文言文当中通常很注重韵律,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学生学生一定要读准每一个字音,用感情去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4注重增加对文章的“练字”
文言文具备言简意赅的特点,其每一个字都具备比较多的含义,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注重赏析文言文的语言,通过赏析诗句,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文言文的整体意境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翻译太过直译,这就使得文言文的美学荡然无存。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加好的意境美感,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文言文创造自己理解的意境,然后通过动笔写画下来,这样必教师一昧地直译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3.5结合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兴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文言文教学已经不仅限于进行枯燥的文字拆解了。通过语言有图像辅助功能又或者远程网络教学,可以将整个文言文课堂丰富起来。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讲解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多彩的课件,通过这种图片及录像的展示,将学生代入到古人的世界当中。这种视觉、听觉的互动,可以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4.结语
文言文是华夏民族的瑰宝,是当前营造和谐社会的精髓。对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探究是不能够停止的。希望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文言文作品的文化价值,体会文言文的底蕴,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的优美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还要不停地玩具额古典诗词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扬我国的诗词之美。作者也希望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各位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充分弘扬我国的文言文文化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刘照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浅论[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0:31-32.
[2]赵春花.探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6:96.
[3]胡彩云.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外语文,2014,18:75.
篇2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1.偏重于翻译,忽视了自我感悟能力的培养
部分初中教师在中考的指针下,着重对学生讲授词汇和句式的翻译,强化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将文言文解析为若干词汇和语法,忽视对语言本身蕴含的思想和美感的体会,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自我感悟和体验,降低了教学的层次和深度。
2.脱离文本,片面强调对艺术欣赏技巧的传授
文言文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会直接脱离文本,大量讲授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艺术特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但是其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1.提高文言文阅读素养
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必须加强对文本的阅读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其他教学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教师要确定科学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应该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师和参考书的弊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大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体会,诵读中遇到生字词学生找注解或者资料自学,基本能弄懂文章大概意思,在诵读和自学中增加了语感和语文知识储备。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预习提纲,学生在通读和预习生字词的基础上,按照提纲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再次感悟文言文的精髓和重、难点,提高自主思考能力,实现自我提升。
(2)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文言文内容和形式距离初中生久远,教师应该搭建学生和传统文化的有效桥梁,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增强对文言文中的内容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参与到文本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讲授《桃花源记》《陋室铭》时可以配上优雅的古琴伴奏,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时可让学生课下收集景观的资料,让他们讲述对景物的了解,教师播放景观的纪录片,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积极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
(3)做好文言文阅读的课后拓展
教师应该关注文言文讲授完毕后的拓展工作,让学生及时归纳文言文知识点,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读写结合,根据不同文章特点,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训练,其中最有效和普遍的方法就是书写读后感。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学生必须从整体到细节对文章有准确和详细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真情实感进行深入挖掘,这就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再研读和再创作,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文言文素养,把握文言文学习的精髓,在不断练习中摸索出文言文考试的规律和考点。
2.加强文言文中考训练
文言文是中考语文的重点题目,因此,教师要在增强学生阅读素养和情感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应试能力,加强对文言文题型的综合性训练。
(1)做真题把握规律
教师可以将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通过训练提高做题效率,了解出题的共性角度、思维等,结合自身实际,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联习。
(2)开展针对性练习
①翻译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进行口头即兴翻译,通过课堂比赛式训练和实时练习,提升初中生思考和反应速度,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中考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效率基础。
②有效阅读能力训练:对教材的阅读和试题的阅读有所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精选习题,在做典型例题中寻找语感,让学生适应考试。教师还要对文言文阅读题进行集中训练,让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进行快速阅读,再根据文言文试题的设问进行回答,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在争辩和改正中提高答题的方向性,总结答题规律。
3.学生自主总结
老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考试重点。学生自愿总结,在总结中发现自己需要复习的重点,老师在其中仅仅起辅助的作用。发现学生关于复结的好笔记时,就拿出来在全班分享,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换笔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复习中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不断研究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制订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兴趣,在阅读中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将古老的文字与现代现阶段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汉字的魅力美和内涵美,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情境式教学
文言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过于枯燥,不愿进行文言文学习,进而给文言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情境式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渴望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有效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文言文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教学应用情境式教学法的意义
文言文属于语文学科中的难点知识,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都只依照自身教学任务和教材进行操作,盲目照搬,没有考虑到教学方法与语文教育发展趋势的适应性,也没有准确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及学习兴趣,致使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情境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要求教师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恋上文言文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情境式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体验性,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一些趣味活动增长经验、知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枯燥,并能自觉进行文言文学习,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情境式教学法进行充分应用,以提高课堂效率,保障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教学应用情境式教学法的方法
1.提供平台、引入情境
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教师采用满堂灌形式进行教学,将导致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多种困难,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情境式教学法的优势,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引入,提高课堂效率。文言文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在运用情境式教学法时,必须对文言文特性进行合理分析,通过情境带动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知难而上的探索心理,教师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从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确保文言文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障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口技》时,教师可先对文章内容进行准确分析,引进情境式教学法。然后,教师可播放一段相关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愿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并进行对话表演,这样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篇文言文。
2.联系生活、丰富情境
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文言文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对情境式教学法进行应用时,必须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充分发挥情境式教学法的作用,让学生进行有效体验,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从一些美轮美奂的地方、场景着手,带领学生联想桃花源的景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列举出一些桃花源般的地方,与其他学生分享。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从情感深处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
3.导入教学、升华情境
教师在应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须注重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否则将难以充分发挥情境式教学法的作用,因此,通过情境式教学法导入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赤壁》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相关影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熟悉课文,并记录下不理解的问题。最后,教师对问题进行汇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保障教学效果。
情境式教学法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情境式教学法的作用,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充分发挥情境式教学法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有效融入文言文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丁苏娇.情何以堪,情得以堪――从苏教版初中语文三篇古文中看古代被贬文人的情怀[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9):351.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58-01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难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类型的单词,翻译技能和服从的主人,为学生没有中国古典大挑战的基础。实现中国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是值得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目标实现,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文言文的质量。
1.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 过多强调艺术性,忽视内容本身。从中国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过于强调艺术教学质量,教学被忽视的内容本身,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当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整篇文章结构,掌握重点单词和句子,经典的句子,太多的艺术分析和评论文章,对内容本身的理解和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改善。
1.2 重视翻译教学,忽视学生感悟能力。高度重视翻译教学,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为中国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通用汉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文本的准备和思考,直接对学生进行文字逐字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限制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文言文是极其不利的。重要的是要注意,在中国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翻译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2.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2.1 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正确观念。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多次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学习不好的中国古典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的文言文"无用"的意识。我们有义务正确中学语言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ξ颐堑某踔形难晕牡难生。我们想告诉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生,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是用文言写的。挖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有能力能够阅读文言文。不仅如此,我们初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多都是经久考验、文质兼备值得我们去阅读、学习的名篇……
2.2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学习的难度非常大,如果不好好引导,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刚开始学习,我们不能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初中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内容的学习都不是问题。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喜欢文言文的学习,享受文言文学习带来的乐趣呢?其实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最为重要,在充分研究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让学生喜欢上古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
2.3 加强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重视积累。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指导。中国古典为初中学生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过程。中国老师教学生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如古代文言文的题目,地名是不能翻译,翻译在现代取代旧的意义的话,调整词序的反演,等。教学生如何进行文言文,遇到问题要做。如果你遇到难词难句,我们可以看到评论,检查数据,小组讨论,问老师帮助等等。学习文言文,之前让学生准备特别的笔记本,记录中国古典知识,这包括复杂的话说,通假字,关键词,一词多义,古代和现代的拼写等。引导学生明确单词与已知的知识障碍,因为是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然后,通过古代和现代汉语的迁移单词理解,帮助学生学习中国古典。
3.结语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是古人智慧的象征。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深刻解读文章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地讨论和分析,从而来最大限度地保证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文言文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文言文解读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提升他们的语言素质。
参考文献:
[1] 郭仕康.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2] 翟朔颖.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4(10).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古代大家的思想境界,也能给自身的文化素养添砖加瓦。但从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现状来看,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枯燥晦涩,且生硬难懂,对于初中语文学习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其实不然,文言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因此,作为新一代的炎黄子孙,学好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进一步。
一、结合历史再现背景,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文言文大多都是承载着历史背景的,只有让学生熟练掌握史学知识,才能让他们对文言文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妨多给学生讲讲历史,这样一来,他们能够对文言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史学知识。以课文《木兰诗》为例,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在烽火硝烟的战场数十载,女儿身也没有被发现。当时社会的背景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需要抓壮丁去充军?壮丁找不到就要用老弱病残凑数?这些问题一旦被挖掘出,就能看到许多早已被忽略了的事实:“古时候的王穷兵黩武,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不惜以牺牲百姓为代价,这些毫无节制的抓壮丁又破坏了多少人家的幸福生活呢?”从这个点切入,就能让学生明白当时木兰从军的社会背景,生灵涂炭的战争给多少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从而对文中的语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的凄苦和无可奈何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把历史背景表述清楚,再加上课文的朗读,学生就能体会到战事凄苦、民不聊生的生活百态,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继而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长期以往,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注重联系,找到古今结合点
文言文直到现在也可以继续被学以致用,并对学生的道德约束和规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妨和现今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并非空无一物。因此,注重文言文和当代学习生活的联系,找到结合点,就能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得到培养,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以《论语》为例,论语中的治学态度到现在也是学习的标尺和榜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时时刻刻以他人为榜样,让他人的优秀事迹成为鞭策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如果他人有哪些做法不是很尽如人意,也要低头审视自己是否也犯了相同的错误,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就是古代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文字的表达方式稍显复杂和难以理解,但一经解释就会显得一目了然。只要稍加利用,哪怕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也能够派上用场,对年轻人的警示作用也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学会找到古今结合点,把古代的文言文稍加修改,变成同样适用于现在生活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把个中的人生哲理铭记于心,长此以往,他们也会意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并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会显著增加,提升语文水平也指日可待了。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使文言文教学手段多样化
现如今,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如果太过单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基于此,将教学手法变得丰富,不仅对教师来说是教学质量的进步,学生也会从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学有所得。可见,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给教学手段添砖加瓦,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兴趣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举措。与此同时,在多媒体逐渐取代传统课堂的今天,把多媒体带入课堂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适当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因此,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的播放或者是音乐的分享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有利的。以《口技》为例,课文中的能人异士拥有超凡脱俗的口技能力,光从语句“妇手拍儿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等声音的描绘就知道他把声音模仿得有多惟妙惟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口技表演者的视频,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受就会更加直观,同时在声音和画面的感染下,他们也能对口技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真正懂得口技者的技艺究竟如何高超。尽管语言描述已经十分生动形象了,但如果再加上视频和音效,势必会让这堂课显得更加活色生香,在某种程度上相比语言,声音和画面感也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而且通过观看视频,课堂教学氛围也会“空前高涨”,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这也是教学的初衷。
四、结语
文言文是古代大家智慧的结晶,代表的是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也是先贤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字财富,对于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任课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读好文言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领会字里行间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感情。而领悟情感是基于学生具备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开始。同时,由于文言文简明扼要的特点,会让许多信息无法正确被学生领会,这就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向学生传递一些必要信息,使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地发扬。
参考文献:
[1]李文彩.激发兴趣,展现魅力——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效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4,(10):92-93.
[2]黄玲.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J].中学语文,2014(36):102-104.
[3]潘燕.古文不古,文言有趣——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情趣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9):16-17.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审美教育
引言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健康的人格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目标。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对教材文言文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等进行深挖,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简要阐述了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审美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所选取的文言文都是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历史悠久、语言优美、内容深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建立在文言文教学基础上的审美教育更无从谈起,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大。文言文与当代白话文有着天壤之别,很多学生感觉文言文艰涩难懂、字词含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受传统文言文授课方式的影响,当前很多语文教师仍然采用对照译注进行教学的方式,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排斥心理。这种教学现状不但影响了文言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教育初衷,也影响到在文言文正常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因此,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将审美教育贯彻到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是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1.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感
审美不单是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情感,只有调动激发起学生审美的情感,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在获得美的感受时才会激发审美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美、享受美、体验美,才能对美产生情感,才能真正喜欢上文言文,从而提高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醉翁亭记”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小石潭、岳阳楼等优美的景色展示给学生,然后以导游者的身份告诉学生: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去安徽滁州醉翁亭,全面领略一下欧阳修老先生的醉翁亭美景。通过这种情景的创设,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感受美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审美激情,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2.品味语言,诱发审美想象
文言文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有着巨大的语言魅力,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仅仅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极挖掘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仔细阅读、品味揣摩。通过这种语言品味,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感受作者深刻的思想,诱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在感受文言文语言美的同时,达到陶冶情操、增强审美的目的。
3.用心感知,提高审美理解
初中文言文选取的内容大都是古人的经典之作,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内容深刻,具有很深的意境美,作者高尚的情操蕴含在字里行间。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避免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要让学生通过用心感知,体会作者描述的意境,通过让学生自由想象,使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美,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审美理解和审美能力。如在教学“蜀道难”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蜀道非常陌生,尤其是对于蜀道的奇丽惊险无法体会,对于文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飞湍瀑流争喧胚,P崖转石万壑雷。”等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媒体将文章中的这种描述具体化,让学生在欣赏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的美景中,用心感知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通过用心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深刻内涵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4.加强朗读,获得审美体验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它语言工整、讲求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朗读中进行形象感知,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意境。如在教学“与妻书”一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林觉民对妻子深深的爱,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体会到林觉民高尚的人格美和真挚的情感美,通过朗读一个高大英雄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巍然屹立。这种通过朗读获得的审美体验更加真挚、更加深刻,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又通过感受人物的人格美,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言文中蕴含的各种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在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情境创设、语言品味、内容感知、朗读训练挖掘文言文中美的因素,不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建娥.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现代语文,2011(8):134-135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经验 方法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颂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上了几年的初中语文,发觉大多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模式,即:文章作者介绍——朗读——疏通词句——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首先,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其次,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再次,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不用担心学生掌握不了。但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对文言文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大多数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有很强的文学性,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是很有影响的。如,《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要让学生体味文言文的美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地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
1.听读探寻美
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乐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体验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
3.品读再现美
“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
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四、要及时复习保证学习质量
不管怎么说,教学还是要保证质量的。要想使知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学习和复习,重复学习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因此,要严格做好文言文的复习。教师可以采取背诵——默写——翻译——提问——自测五个步骤进行,比如复习《爱莲说》,首先不定期抽查背诵,尔后让学生默写含有难解字的句子或关键性的段落,如“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然后抽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翻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可以提问学生文中能表现出作者高标傲世、独步于尘俗之外的美好情操之意的句子有哪些?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就说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最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反复学习又不至于机械重复,既牢固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进语文,而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我们只有解除束缚,大胆创新,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教得新、教得好、教出灵性,让文言文“活”出价值,“活”出精彩。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方法;初中语文;文言文;质量
所谓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与学的目标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也是直接影响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应试教育下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仅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一直都是在死记硬背中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借助多种教学方法重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为文言文课程存在价值的体
现、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质量进行论述,以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自主翻译法
自主翻译法是课改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文言文教学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仅是在被动的学习,死记硬背地掌握知识,应对考试,严重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认真学习自主翻译法的核心思想,要通过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语文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质量,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鼓励学生自主结合下文的注释,自主从自己积累的文言文知识入手进行翻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所以,在本节课的自主翻译法的应用中,我组织学生自主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自主翻译,比如,“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等等。组织学生自主对这些句子进行翻译,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质量,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确保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小组汇总法
小组汇总法是指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是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汇总法的应用对学生主动求知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词语”进行汇总;对“通假字”进行汇总等等,以确保学生在知识汇总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质量。以“之”字的用法为例,在文言文复习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之”的不同用法进行整理汇总,比如,
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桃花源人。这里的“之”字为人称代词。
渔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桃花源的情景。这里的“之”为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对“之”的不同用法进行汇总,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对文言文价值的体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在零散知识的整理和汇总中确保课程价值实现最大化,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直观教学法
所谓的直观教学法是指借助多媒体视频、图片、微课等辅助工具将抽象的文言文知识形象化,这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文言文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是难理解的,所以,缺乏兴趣是主要现状,而直观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文本直观地借助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隆中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视频,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展示中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自主地走进本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为了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锻炼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时,我们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强化阅读训练和记叙文体、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重视文言文的阅读与拓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取得明年中考优异成绩及个人教学教研的质量和水平为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暑假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视书写、作文能力较差。111班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而 112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比原来有所提高,相对同年级组的其他班级而言,两个班级的优秀率偏低,今后应设法减少低分人数,提高优秀人数。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要学完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部分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5课。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
上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另外两个文言文单元预计在九年级下半年完成。
三、工作重点
1、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2、要继续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反思自己,真正实现课堂有效。
3、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4、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阅读训练和记叙文体、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重视文言文的阅读与拓展。
四、具体措施
(一)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要与备课组教师提前共同备课,优化“一案三单”的设计。对“导学预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设计,要突出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环节设计,要严格按照“导学预案”中的时间设计安排教学环节,不得拖延时间;“问题训练单”要参考练习册设计,避免顾此失彼或重复训练;要突出梯度练习。
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重点和难点。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小组学习的合作精神,提倡互助互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要努力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要继续培养学生耐心阅读的习惯,掌握解题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文字表达。
要加强作文训练,讲练结合,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中考押题作文训练卷”,争取写好记叙类文章,学会议论文体的写作。要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在班级张贴,以鼓励学生写“原创作文”。另外,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要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时间培优辅差,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减少低分人数,力争整体提高。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作业的检查要及时,有效地杜绝学生不做、不交作业的现象;作业批改要准确、及时,要求学生一定要更正作业中的错误之处,知道错误原因,还要记住正确答案。
按学校的要求做好假期作业考试和月考的各项工作,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力求完善。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成绩和问题,并且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信心。要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描写方法、修辞方法和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的音形义,以此作为练习写字的内容之一;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读文言诗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积累并熟记常用文言字词意思和句式,能独立完成课外简单文言文的习题训练。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指导学生学会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以便为中考打下良好基础。
(三)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要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要使用读书“六字诀”阅读课文,养成圈画词句、疑难问题的习惯;上课要专心倾听他人发言,积极思考并参与发言,养成速记的习惯;要强化汉字和诗文的书写,养成正确、端正、清晰写字的习惯;要有耐心读书的习惯,使阅读与思考想结合;养成自觉诵读文言文的习惯;养成有疑难,设法解决而不逃避的习惯;要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勤奋、有恒、认真、专心、团结、协作等学习的意志品质。
(四)钻研业务、参与教学教研活动
作为毕业班教师要切实加强中考试题的研究,加强针对性教学。
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参加校本培训,并完成校本教研手册中要求学习和研究的内容。要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要主动听取同科教师的课,多听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课,课后多与同事探讨交流,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深入学习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奈曼旗中小学“有效教学”操作规程》等。
要加强个人教学反思,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
本学期要在“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方面进行探究,力争有所实效,并在学期末进行总结。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二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上期经过合班过后,双差生明显增多,在期末考出来的成绩并不理想,还有所下滑。再加上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四周,共计7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二是部分学生会还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人人过关。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0、开展课前二分钟演讲,把语文课题研究引向深入,让学生继续投稿,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11、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2、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13、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本学期时间较短,真正的教与学的时间只有十五周时间,中间还有“五·一”长假。要完成九年级下册的授课任务,还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进行中考总复习,时间非常紧。因此,我对课了处理,有 篇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读完成。同时,在授课与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情分析:
本班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本学科贯彻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本学期即将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毋庸讳言,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课文分教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综合性学习(含口语交际和写作)、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性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四、总体要求:
目标2021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教改措施: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本册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二大四小”,即大型综合性学次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四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认真做好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每一项工作。用心融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过程中明确一本书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讲授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仔细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认真训练并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加以借鉴,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第一课堂学习资源和第二课堂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六、教学进度:
时 间 教学内容
1-9周 单元课文教学
10周左右 期中考试
11周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训练
12周 记叙文阅读训练
13周 说明文阅读训练
13周 议论文阅读训练
14周 文言文阅读训练
篇10
关键词 文言文;初中语文
一、写出文言文的多种价值
首先,认识文言文的文化价值。五千年来,炎黄子孙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得到了完整而有序的保存,主要依靠文言文。例如《论语》《孟子》记述了儒学思想的核心,两千年来深入中国人血脉,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可见,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绝不仅仅在于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而是因为她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记忆,这记忆很大程度就来自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才能薪火相传;轻视文言文,将导致民族文化记忆的缺失,而失去民族文化记忆,我们民族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多读读李白的诗、东坡的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学生会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
其次,认识文言文的教育价值。教材文言文多是经典之作,歌咏山川,记述经历,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丰富阅历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海边长大的学生领略到塞北雪景的壮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让学生学会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邹忌讽齐王纳谏》使学生懂得良药未必苦口,委婉规劝是一种处世为人的良策……这样,文言文不仅铿锵入耳,更能怦然动心。
二、讲出文言文的文化意蕴
教材文言文典雅、简洁、内涵丰富,虽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其中的文化意蕴深厚醇美。散步古人庭院,认知古人社会生活。教材文言文,窥片言只语,可知古人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
万象万物。例如,从“布衣”“短褐”“绮绣”中,可知穿着者身份地位的差别。“元是今朝斗草赢”,包含了古代民俗――端午节斗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会有人也来玩玩斗草:文斗斗智,增长植物学知识;武斗角力,活动筋骨,驱走疲惫与枯燥,快哉乐哉!
品位意象,提高古诗词的鉴赏力。理解古诗词特定意象的含义,是读懂古诗词的一把钥匙。教材选文中多处提及柳、月等等,于是专门讲讲它们的文化意蕴,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柳亭亭而立,让人产生许多遐想。柳枝柔长、婀娜,随风轻摇,让人觉得有依依之情,加上“柳”和“留”谐音,古人自然就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所以柳树常被诗人寄托离情别意。如王维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离愁别绪淡化为柳丝的缠绵挽留。柳树的姿态,也让人联想到女性的柔美,柳树就被拟作美丽的女子。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多种于房前屋后,所以柳常作故乡的象征。
三、讲出文言文美的意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态、审美趣味。正像诗人流沙河所写:“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培养起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丰富审美体验。在流传已久的文学精品里,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字比比皆是。三峡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之高,浙江潮的“际天而来”“吞天沃日”之势,富春江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之清,北部边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壮,哪一种景不长留脑际;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忠,欧阳修“乐其乐”之乐,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忧、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之愁,哪一种情不撼人心魄!学生流连于字里行间,怎能不“沉醉不知归路”。
苏轼夜游承天寺,见庭中月辉清澈,竹柏摇曳,他就像悠游于“空水积明”中的鱼儿,自由自在,他忘怀人间得失,胸襟如同月光那样澄澈。当他慨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时,我们懂得他的心声:何时、何处无良辰美景,然而有“闲情”欣赏它们的人太少了。苏轼的欣喜和感慨相交,正是人的精神生活丰富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在体味生命意蕴,学生从中悟得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里,学会忙里偷闲,在审美世界中驻足,时常欣赏世界,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诗意的生活,即高品质的生活。
四、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其用字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投百意”,加之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又有鲜明的历史印痕,于是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搭建沟通古今语文的桥梁,让他们自如往来其间。
- 上一篇:户外拓展活动
- 下一篇: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