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5 02:0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道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和呼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国人大开了眼界,扩大了视野;另一方面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的碰撞给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的困惑与行为矛盾,逐步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中表现出来。面对这种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地抵制外来文化,那只会造成封闭自守,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失之交臂,继续推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应从正面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偏差。我国提倡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正是从这一时代前瞻出发,使学生能够以优良的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2.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常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
3.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倡导的“孝”是摒弃了封建主义糟粕之后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道德观念相适应的“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提倡的孝敬父母强调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心,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行。
这些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相符的,也是目前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搞好孝敬父母教育,父母本身应是其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关心,必将导致其忽视或放松对子女摆脱依赖、自理生活、学会关心、帮助父母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倘若纵容孩子任性、专横而不以为憾,任何时候对孩子都百依百顺,必将导致学校的孝敬父母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灌输,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种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使之成为家教中经常和长久的内容。
4.对转变目前家教中的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也知道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纵观现代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教育观与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教育孩子有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放纵型的。这类家长,平时整天忙于挣钱或搓麻将、跳舞等,对孩子弃而不管,认为“树大自然直”。
二是严管型的。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虽抓的很紧,不过他们的目的却很狭隘,只不过是为了孩子将来念大学。能“出人头地”。于是家长们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请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往往导致孩子在学业上不堪重负而对父母不满,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父母顶撞起来,使父母感到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些家长在培养孩子某些技能时,忽视了对其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培养。
二、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的特征以及实施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道德观念萌生与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的情感性强,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而中学生正处生理上的青春期,个体的道德心理发展虽然情感性强,但道德意志已开始在成长发展中,随年龄的增加,正逐步走向坚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水平要超过小学生。但是总的来说,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现状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其年龄特点、理、生理特征基本相适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许多父母的溺爱并没能赢得孩子的敬重。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品质)均处于萌生和发展阶段,虽然父母子女间的亲缘情感是学生发展孝敬父母品德的天然基础与内驱力,但仍需要通过中小学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以及家庭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稳定形成。影响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2.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水平总的来说优于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经常出现道德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偏差主要有:不听从父母教导,常惹父母生气;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享独占,不会礼让父母;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中学生这种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有:时常顶撞父母,父母的言行稍有不随意之处,就撒娇顶撞、毫无礼让约束;对自己的事过分地“保密”,不愿让父母过问;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行我素,父母的话入耳则听,不入耳则不予理睬。
中小学生由于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色彩浓厚,其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
因此,认知的一些道德,不一定就会去实施,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意志薄弱而难以维系,这就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3.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方面的差异与其孝敬父母道德水平差异不尽一致。
在平时,一般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时常发生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而有的差生,却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常有闪光之处,令人刮目相看。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发展的特征,为科学制定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和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但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其孝敬父母的要求也应区别,其具体要求如下:小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⑤出门和回家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⑥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中学生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教诲;②听取父母的意见,不要事事任性,尽量避免与父母有任何的隔阂,重要的事,要请父母发表意见;③帮助父母做家务,注意在家接人待物,为父母分忧;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学习不断有进步;⑥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
三、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具有多重属性,它属于青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家庭教育、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将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主要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在学校开展这种教育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通俗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2.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将中小学孝敬父母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去,既是这项教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动收到综合性的效益。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故只要我们选准目标,选择有利的时机,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算是孝敬父母了,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因此,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加强家长工作,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目前,家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迅速改变家教观念,杜绝家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和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应使孩子消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应树立和气待人、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好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篇2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016-01
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包括情绪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同时,16%的青少年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至25.4%。这些数据以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趋向低龄化、智能化等事实表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
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1、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误区:首先,德育目标定位失当。尽管我们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际进程中明显对中小学生的总体要求偏高,其结果当然是学校德育脱离社会实际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其次,德育课程安排欠妥。由于在目标定位不明确,“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道德教育应当采用螺旋式逐步提升的课程模式,在不同学段都有适当的安排。第三,德育方法运用简单。德育实效不高一直是教育界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
2、家庭德育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
3、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和家庭、社会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可阻挡的影响和渗透力。现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不良环境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使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成为“电子海洛因”。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二、小学生道德教育改进措施
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必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节着手,更新人才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1、营造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小学德育工作,那么,小学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一所小学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的德育氛围,而一个重要的方面,体现广大教职工是否都具有强烈的德育意识,是否自觉地努力成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小学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德育是小学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作为小学的教职工,人人都应该成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是理所当然的要求。
2、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要采取坚决措施,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3、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培养放在首位,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发动社会多种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作者单位:大城县旺村镇四岳小学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自我教育的视角解析了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应有目标:面对虚拟世界需要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面对繁杂信息需要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面对多样诱惑需要自我控制能力培养、面对潜在危险需要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他人监督缺失则需要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
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己不单在经济与生活方面,更在道德与情感领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有助于减小负面影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突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即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的教育。”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道德教育的目标引领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实现道德教育价值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必须从自我教育的角度解析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针对网络环境虚拟、信息繁杂、诱惑多样、危险潜在、他人监督缺失等主要特点,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包含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及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等方面。
一、面对虚拟世界: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
自由、互动、匿名的虚拟世界必然对中小学生的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提出更高要求。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而辨别能力弱,如果缺乏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意识,很容易在虚拟世界中摆脱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束缚,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而在网上随意散布虚假信息、破坏网络系统、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甚至人身攻击等。这些不合伦理及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正常秩序,更不利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因在网吧玩网络游戏或浏览黄色网站而直接导致犯罪的占33.5%,从小学就涉足网络游戏或黄色网站占37.7%,初中生占49.2%”。“任何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还存在‘该不该’的伦理道德要求。”面对网络形成的虚拟世界,中小学生要自我加强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增强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克服网络虚拟世界的负面影响,遏制不道德行为发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他们可以通过学习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来增强伦理意识及道德责任感。绝大多数社会公德不仅适用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其它生活领域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上网时也同样适用。
二、面对繁杂信息: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
据统计,网上的无益信息占50%以上,其中不健康信息随时可见。这些都可能让中小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侵害。
面对网络中繁杂的信息,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要求中小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应是自我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这里的选择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网络这一现代学习与生活方式的选择。即既要学会充分地利用网络,又要适时走出网络。二是上网目的与内容的选择。要弄清楚为什么要上网,为获取什么内容而上网。对辨别与判断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网络影响好坏的不是电脑而是人脑,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人怎样选择和利用电脑网络。中小学生要“更会用自己的头脑,而不是电脑,要经过教育能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且“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只有这样,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才会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才能择善而从、择善而用。面广量大的信息也就不是他们发展的精神污染和心理负担,而是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三、面对多样诱惑:自我控制能力培养
对于充满好奇且勇于探索的中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对网络的眷恋和依赖,进而不能自拔以至上网成瘾。有些学生经常深夜躲在房间上网聊天、阅读小说,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外,中小学生也会在网络上遇上其他方面形形的诱惑。如受到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广告引诱,某些中小学生常常背着父母胡乱使用信用卡网上购物。如缺乏自制能力,他们就会迷失在诱惑的丛林之中。
面对网络中形式多样的诱惑,中小学生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按照社会标准或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管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对网络中的诱惑而言,自我控制能力即中小学生既要能够大胆走进并充分地利用网络,又要能够不沉溺于网络而适时走出。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他们就会有脱离现实生活、成为网络奴隶危险。精神病专家托尼诺·坎泰尔米所指出:“长期在网上冲浪会渐渐失去自我,改变个性。”因此,中小学生应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培养,能够在形形的网上诱惑面前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面对潜在危险: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
虚拟网络确实隐藏着不安全因素,中小学生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针对他们好奇性强、警惕性差的特点,某些道德卑劣、别有用心的人可能进入聊天室,试图在认识后伤害他们。他们受社会经验、客观认识等方面的限制,当危及安全的情况出现时,往往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较差。利用网络侵害中小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诸如某学生瞒着父母去约见网友后下落不明的报道常见于报纸和网络中。对中小学生的网上侵害行为以隐私权侵犯、情感骚扰居多。这些充分说明他们(尤其女学生)的网上安全并不乐观。
面对网络中潜在的危险,中小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学会保护自己。中小学生不要在网上轻易暴露自己和家庭的真实情况,透露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本人详情,更不要把学校、家庭有关资料输入搜索引擎。网上交友也要十分谨慎,不要轻易相信聊天室里的陌生人,更不能随随便便背着家长和老师独自去“约会”,特别是女学生碰到异常情况要向家长或老师汇报。
五、他人监督缺失: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
网络充斥着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反道德的信息,又是一个缺乏“他人监督”的社会。在毫无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人们的网络活动如何进行将完全取决于网络主体。如果缺乏道德自律,中小学生很可能会在网络中放纵自我,偏离道德的轨道。“从本质上来看,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是指在个人在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烙守道德准则的行为。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己部分失效,在网络社会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因此,在他人监督缺失的网络中,充满好奇又勇于探索的中小学生要学会慎独,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道德自律,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道德 整体素质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是积极向上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自己全身心的爱给予学生,常沟通、常交流,以心交心,真诚对待,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例如从学生的温饱、家庭困难、心理等方面,做到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真心诚意去关爱他们,发现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身教胜于言传,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让班级的德育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俗话说“校园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都会去模仿。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语言、行动乃至人格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教师替学生系好一个纽扣,弄好学生的衣服,都会给学生一个深刻的记忆,正如魏巍写的《我的老师》,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如教师亲手摆正教室里的课桌椅,亲自动手帮学生捡起掉在地上的橡皮、小刀等细节,都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潜移默化树立尊师敬老、刻苦勤奋、积极好学的品格观念。
二、在实践中塑造学生
小学生是最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心灵深处是一片纯粹的净土,与外界刚接触的他们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可塑性极强,因此在学生身上发生的日常小事都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就为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学生的事从不是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提时代养成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对学生的善举多多表扬,但绝不能因他们的恶习小而放置不管,日积月累,小恶总有一天会导致他们走上犯罪之路。客观地说,学生毕竟是孩子,让他们每件事都做妥帖未免强人所难,大人都不一定事事做好,何况小孩呢?不过我们应该相信他能在教师的积极带动和教说下做得越来越好。像打人、骂脏话、衣服不整洁、随手丢垃圾等日常小事都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基于此种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教师要做到穿戴整齐、不骂、不打、不损、不挖苦学生,言语上管住自己的嘴,行动上管住自己的手,以身作则注意影响。(2)对于平时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使其起到表率作用,触动那些有类似缺点的学生,学生就怕互相比较。(3)教师要带动学生亲身参加到日常事务中来。例如,黑板没有擦干净、冬天没有暖气的教室门关不严、地上有纸屑和塑料袋等丢弃物这些问题,教师自己做的同时,也要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这样刚开始就可以带动部分学生参加,时间长了,学生之间就会互相带动,大家都自觉参与,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三、用心沟通,真诚交流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持续增加,繁杂的社会形态等问题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农村,不断地涌现出大批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里,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有的孩子不仅与父母分离,加上平时还缺少联系,这种情况让孩子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没有父母亲的呵护和相伴,导致他们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上往往变得内向悲观、不爱和同学说话、情感孤僻冷漠;行为上骄横、霸道、报复心理很重;心理上自闭、自卑。其中内向胆怯、孤独封闭的占到多数。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应用心和他们交流,发现其身上存在的根本问题后,从生活上给予帮助,思想上加以引导,心理上多多开导,让他们重新感受到被人关心和呵护的温暖,从而让他们的心中重新燃起爱的希望。其次,依据班级职责和校规来进行批评教育,用严格的校规约束学生,针对学生不当行为批评的同时加以指导。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改善自己的行为。真诚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班级学习气氛的增强,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能力。例如,爬山看上去很单调,其实真正的爬山包含了很多趣味,爬山途中观察周边的人,猜猜他们爬山的目的,细细品味山上所存的建筑物,甚至山边的野花都能带来无穷的乐趣和聊不完的话题。无论什么样的感受都是学生亲自得到的,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集体活动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野外活动更是让学生流连忘返。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五、学校应树立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学校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以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想道德教育。小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中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二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心灵净化、思想熏陶、认识升华、觉悟提高。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熏陶和感染学生。四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5
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不良心态及对策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本表现如下:
(1)消极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低劣。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意志力,思维消极定势,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其心理状态陷于固定看法,情感淡漠;认识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学习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奋冲动,注意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意志力。
(4)沉闷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品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是似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分析以上小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主要是: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
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
传授知识单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
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
(5)来自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思品学习等原因,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态。
综上所述,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态道德教育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今,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道德。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效果更佳,所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概述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
其实到目前为止,生态道德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来。但是实际上,“道德”一词在我国历史悠远,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出现了“道德”一词。近代生态道德概念的提出,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人们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才在原有的道德基础上衍生出了生态道德的概念。而生态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它是在原有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型的教育。人只有控制从自然中索取的量,才能够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
1.加强教师的认识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首先教师要提高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点拨者,所以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功地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教师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安排教师学习,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素养和知识胜任新的角色,满足新的任务要求。此外,学校还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分批次进行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量。
2.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其中。简单来说,教师可以把生态道德的相关内容作为识字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教师可以把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描绘自然美景的内容当作识字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感,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背歌词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教会学生唱一些描绘自然美好风景的歌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
3.鼓励学生多阅读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量,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内容有很多,在选择阅读题材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与生态道德有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和大自然相关的文章。如《海上日出》《观潮》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起着积极的影响。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到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4.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还在注意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还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如河水的颜色、树林的面积等。
生态道德的意识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有生态道德的人。
参考文献:
篇7
小学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德育渗透道德价值观教育在当前社会遇到了更多的挑战,虽然我们在学校都会专门开始德育课程,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德育就只是德育老师的工作,实际上道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德育要自然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无声无息之中感受到德育工作的滋养,不知不觉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起点,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基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工作能否有效进行,关系到以后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从思想上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德育渗透工作。
一、当前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严峻
与以往相比较,当前的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确面临更多的挑战。首先就是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家庭这样的微观环境,这些环境的存在都给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复杂的情况。需要教育工作者理清这些情况,保持清晰的思路来开展教育工作。
另外,就是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影响。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中孩子数量为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行为规范培养极度缺乏,很多小孩子就是一种完全本我的状态走入了小学,带着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本我特点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相处,这本身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加繁重的任务。而且,很多的家长过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当在学校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了以后,非常容易出现对自己孩子单方面袒护的情况,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阻力。因此,没有家长的配合,小学的德育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自然渗透道德教育
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而且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知道,单凭德育课老师来进行道德教育明显是不够的。就算在德育课上收获了再多的真理,明白了再多的道理,也抵不过其他学科教师一个失德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的影响大。因此,作为教师要加强自我约束,用师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给学生们做好榜样。作为班主任,更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首先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心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会产生反感。这都是非常必要的,做的好会对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否则就只能是抵消的作用了。因此,从这一点看来,学校德育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对师德方面有问题的教师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合格以后再上岗,避免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恶劣影响。
三、通过传统国学教育开展道德教育
在我国经典传统国学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对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国学来说,在小学生中开展这样的教育是否有难度,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呢?这些情况在很多学校都得到了完美的回答。首先,虽然传统国学中用词较为精炼,但是实践证明在反复诵读中,小学生自然习得了很多礼仪,当然,国学诵读可以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教师也要在组织学习国学的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解释,这样就更方便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当然,单纯的诵读还是不够的,还要教师积极正面的引导,教师用言传身教来让小学生们自觉去习得这些规范礼仪。最好把家长也组织起来,让家长参与到国学的诵读和学习中来,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国学,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慢慢地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四、在游戏玩耍中进行道德教育
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況,如果进行严肃的德育教育,不仅难以让小学生们接受,而且还会产生不理想的效果。所以,将德育寓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这些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们的反应,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现象的看法,从大家的争论中引出正确的观念,教师要进行正面的引导。
总之,面对当前道德滑坡的大背景,小学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加强,而且要科学的加强,要根据当前环境的变化,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创新。不能只是空谈规范,而是要从思想和行为上真正让小学生知道是非黑白,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分辨正确错误。德育工作要自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让小学生从内在加强约束,自觉用健康的道德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友善,心中有爱的小学生。小学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孩子们才能有更加充足的营养去面对将来更加复杂的环境,才能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一、有助于维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道德教育是把道德作为小学生获得自我肯定、自我进步的对象物,将从道德活动中产生的积极情感,作为树立和宣扬的良好精神风貌。小学生道德生活的情感色调中,最重要的积极情调是愉快,以及具有愉快情调性质的满足、欣喜、憧憬、希冀等。愉快是主要的正面情绪,它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快乐和舒适。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愉快可以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健康。”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让学生拥有更多愉快的感受,会令他们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自信,增进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譬如教师用心育人,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鼓励而更有朝气和活力。此外,情绪心境还与身体健康紧密相联。在成长过程中,当学生的情感色调是不愉快的,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便会损害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健康;当学生的情感色调是愉快的,良好的情绪就能调动他们身体的各种机能,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
二、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人们的动机、需要和愿望既反映在语言文字或逻辑思维中,也反映在情感流露中。这一特点赋予道德情感以交流信息的功能,即道德情感不是幽闭于心灵深处不能传递,不能与他人共享的。人的情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基础为符号,情感则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情感与语言有着相同的本质,甚至就是一种特殊语言,从而成为人际交往的有力工具。卡西尔等哲学家也认为,与概念语言并列的同时有情感语言,与逻辑或科学的语言并列的还有诗意想象的语言。语言最初不是表达思想和概念的,而是表达情感和爱慕的。
道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外显的特点使个体的情感容易被旁人察觉,决定了它可以像有声信息一样在人群中进行输出输入的传递,让人产生共同的理解、体验。因此,教师针对小学生该成长阶段道德情感鲜明的外显性,首先培养他们健康的道德观。又由于人的情感外溢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个体能够调控道德情感信息输出输入的力度和速度,因此教师可以教导小学生如何恰当地表达道德情感。真诚、纯真的道德情感通过小学生用适当的方式与同伴交流,可以辐射、传递、感染对方,有助于协调相互间的认识和行为,加固相互间的友谊纽带,推动相互间的人际交往。
三、有助于完善小学生的人格修养
人格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道德上的人格侧重于人应当是什么。完善的道德人格,就是具备健全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修养指人的思想理论、文化知识、处世态度等达到的一定水平,是人综合素质的表现。良好的修养包含了个人渊博的知识、崇高的品质和正确的情感态度等。人在充实学识、提高修养的同时,也完善着人格。
在形成人格修养的诸要素中,道德发挥着对其他心理要素的生成发育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通、协调、合成的重要作用。道德情感可以直接激发小学生追求道德真理的热情,激发他们接受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循情入理的途径,达到情通理达的效果。这种自愿接受、深刻领会道德知识,伴以情感的内化,使道德价值为小学生所认同,奠定了提升人格修养的基础。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人格修养的不足,在现实中表现为道德情感的缺乏、学习和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学校教育的目的正是要丰富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优化他们待人处事的方式,完善他们的人格修养。其中,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道德情感教育中处事的方法,对小学生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方法要灵活、适宜。
四、有助于陶冶小学生的审美感情
篇9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注: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篇10
关键词 小学生 情感教育 《品德与社会》
无论古今中外,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便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情感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人类社会对情感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且,情感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1情感教育简介
情感是道德发展的驱动力,情感教育是完善人格、培养情感的重要方式。
1.1古代中国情感教育
就中国的情感教育发展情况而言,情感教育围绕着人性和基于人性而产生的情感而展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在众多的学术流派当中,儒家的主张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此,古代中国的情感教育理论呈现出连贯性强的特征。儒家在推行情感教育时,强调了两点内容,其一是情感推移法;其二是情感陶冶法。情感推移法是指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想象和感受他人在遇到某种情形或状况时,应该作何反应和如何应对。情感陶冶法是指将某个人置于某种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为人处世能力的方式。换位思考的情感教育法在儒家的推动之下,成为古代人与人处理情感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也会社会评价某个人道德意识强弱的重要尺度。礼乐化育的陶冶法成为培养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和可行办法。
1.2外国情感教育
通过对国外不同阶段、不同流派教育理念进行研究,笔者总结出三条较为明显的特征:
首先,理性教育指导情感教育。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是互为表里的两大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是理性教育的基础。理性教育是实现自身发展和培养自身品质的基础,理性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情感教育效果的优劣。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人既是道德的承载者,也是情感的主导者。人可以通过理性思考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正是人优越于动物之处。
中世纪,上帝统治着西方社会的精神生活。当时人们认为人一切优秀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均来源于上帝的恩赐。因此,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导民众爱上帝。
最后,人类需要是情感教育的归宿。随着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情感教育服务的对象也从上帝转移到人类自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情感教育回归人类生活提供了技术基础。
1.3当代中国情感教育
现阶段,中国小学教育中推行的情感教育方法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受到外国教育模式的影响。道德情感教育围绕个体的切身体验而展开,在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端正人生态度、培养健全人格和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它提出了微观和宏观两个要求。从微观角度讲,又可细化为对人的要求和对己的要求。道德教育的宗旨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换言之,对自身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但对他人不能做过高的要求和赋予过多的期待。从宏观角度讲,个人对社会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具备必要的奉献精神。
2培养道德情感的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思想的可塑性较强。教育者需要根据教育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工作。
无论是学习何种知识、掌握何种技能,人类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理论学习;二是经验积累。理论学习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学习相关的含义、特征、理念等,学校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通过学科化的方式进行的。经验积累是指学生通过在日常实践中亲身经历并且深刻体会而习得某种情感的方式。相对而言,后者在我国传统的中较为缺乏,今后的教育工作需在此加大力度。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致使情感教育缺乏推广的空间。教育体制改革,为情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舞台。就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而言,应该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学习本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积累下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另外的内容是在具体的交往中时常总结和反思,学习身边优秀同学处世的方式和技巧。
3结语
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情感也是一个人一生终需要面对的课题。就情感教育而言,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既有相通之处,也必然体现民族的特色。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对外国优秀文化进行学习,是丰富情感教育方式和充实情感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完善小学生的人格修养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宋宁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方法思考[J].速读(下旬),201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