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4-09 23:4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依据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出发,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实现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改善和优化,从而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过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师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改进自己。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使20年的教育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也曾在一本教育专著中看到一段令我感慨颇深的话,文中说:“教育重在反思,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性实践过程是一个有效的动机激发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也是做出新计划产生新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和方法
1、教学反思的过程。
一是发现问题。教师要有“吾日三省吾身”之心,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感受,师生之间的交流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要有“跳出庐山看庐山”的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外于自我的客观分析。二是观察与分析。在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后,要收集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或请教他人,促进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及时调整,优化教学过程。在认识了问题的成因后,要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际角色的扮演,检验教学的效果。
2、教学反思的方法。
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新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可谓益处多多,其乐无穷。教师进行反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写教学日志,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我在每次上完课后喜欢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写下来,记成功之举,反败笔之出,思教学机智,想学生见解,写再教设计,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教学日志,记录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经验,给教师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思考课堂中的得与失,对与错,是促进自己成长的一方良剂。
同事之间的观摩交流。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改进方案,从而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分析课堂教学录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并进行细致分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观看教学实录,可以让教师“跳出庐山看庐山”,客观的分析并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反思插上翅膀。记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录像是在一次参加市里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后,之前总有些自满,可这一看,却看出了不少毛病,如:说话语速太快,喜欢重复,不够简洁,并夹带一些习惯性的口头禅“那么”等,还有一些不必要的手势太夸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那以后,每次上示范课,我都尽量请同事把课堂实录下来,课后自己仔细看录像,找不足,促改进,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在2007年代表贺州市参加广西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分析课堂录像,成为我最喜欢的反思方式之一。
听取学生反馈意见,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体现并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据此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在教学《把握青春节拍》时,在男女生交往这个主题中,我先是设计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用课文中的事例引出问题“你有过与异往的经历吗?如果有,说说你的感受。”设计时,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初中生比较关注的,他们一定很感兴趣。
篇2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反思策略
申继亮,刘加霞认为教学反思的含义: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2因此,我们可以从此定义中看出教学反思要求教学主体主动的、审慎的、积极的、持续的、深入的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强化反思意识
舍恩理论证明,既然人们不可能在每种情况下都重新设计自身的行动,那么,个人必须掌握一种能在任何情况都有效的行动理论,而这种行动理论来自目的明确的个人意识。人们的行动理论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名义理论,即人们宣称自己的行为所遵循的支撑理论,通常是以一种固定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甚至自己也信以为然,这即是反思意识的培养;第二种则是应用理论,即人们实际运用的行动理论,这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才能够推断出来,此即是对反思意识的良好运用。笔者认为,关于反思意识的强化,莫过于投入自主性,增强责任感,二者相辅相成,能共同作用于意识。
1.自主性
幼儿园与教师践行教学反思之初,便是名义理论向行动理论逐渐演化的体现,由自治转变至他治,而此过程稍有偏差即能导致两者的相互对立,不一致性,这就是缺乏自主性意识,承诺与行动相悖,而成功的教学反思就是要使得教师意识到这种不一致的差距。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促成这种转变的正确性,一致性,扮演教学反思的真正主导者,收效方能明显。
2.责任心
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是经过设计的,习惯的力量非常巨大,要想改变人们的习惯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部分人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应用理论是什么,所以,当要求人们去想一想自己的应用理论时,不仅不合乎常理,也有违人们一直以来所熟悉的行为模式。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人们缺乏对某件事情的责任感,便不能在长期的践行中形成习惯并一路坚持。教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以创造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己任,辅之合理的奖惩机制,培养自身对教学反思的责任心。这样接下来就可以思考改善和发展它们的能力,剔除阻碍这些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的因素。责任感可以帮助组织中的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以何种推理为基础来行动的,使员工之间的互动沟通更有效率,组织的运行管理更有成效。
二、提升反思能力
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目标主体回归到教师本身,此时仅仅依靠之前所提到的幼儿园外部制度刺激已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自身还需要有足够的提升意愿及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谋求优化。
1.端品行,重实践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第一步,是立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德行,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充当学生楷模,从根本上做到教书育人。自古云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为师,为师者不可不重自身的道德节操,上行下效,尤其对心智尚在发展塑性时期的幼儿学生,做到了德行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展露德行,才可谈反思能力的提升,才可谈教育的成功。
2.深挖掘,精储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书本、大纲、教育理念的“传道者”,将最基础的素养授予潺潺学步中的幼儿,能于平淡无奇的点点滴滴发现新的视角,新的变化,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精而广的世界,才称得上成功的教学。视角和变化的求新,不仅要求教师能够顺利将教学任务当中的知识授予学生,更注重激发教师自身对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不惟立言制行,不盲从权威,不一叶障目,随时检点,“传道中”随时充电,丰富自己的素养和储备,如此,才能真正升华自身的反思能力。
3.疑经验,纠偏差
管理学讲究将工作的实际执行结果与之前的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反馈控制,又称成果控制,是对既定的目标或期望值加以调整和影响的行为。教师切不可经验主义,一切盲从以往个人甚至他人的经验成果,实际教学成果与过往经验时时对比,找出两者反映出的偏差和不匹配,及时调整,重建经验,使其“迎合”当下目标值,为下一步的工作实施总结新的经验。
作者:柳月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2001.
[2]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
篇3
一、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成果的再总结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是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平。 可见有反思,才有突破,才能发展。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教授提出:经验+反思+行动=教师的成长,她说如果对反思仅仅处于“想一想”层面的教师,不行动,那是不会有效果的。从这些专家教授的话中可以理解,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本身的意义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参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一般而言,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指五个方面:1.指向教学,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2.指向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3.指向教师发展,即分析、考虑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4.指向教育改革,如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等;5.指向人际关系,如教师如何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三、平时的教学反思:教学方式离不开与学生的融合
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优秀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有的学优生聪明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我班的卢昭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她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她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打击她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学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经常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学困生,首先给他们制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篇4
精讲精练字面上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在教学实际中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充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精讲精练,是一个教师时时刻刻必须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化学平衡教学教师反思,希望能帮到大家。
化学平衡教学教师反思范文一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这节内容也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的探究相结合的,鉴于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教学经验。
一、在教学方法上,同样采取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交流、提问等手段,在这里为了理解和巩固知识,结合图像教学,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图像。强化运用规律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二、在内容的处理上。
1、鉴于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不足的地方,如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论分析的能力,在这节内容处理上,先以一个实验作案例分析指导,在放手让学生独自探究,效果比上次好多了。
2、学生在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这两个知识点上容易混淆。
在这两个知识点上,既有联系性又有独立性,在教学处理上,既要分开又要有机结合。例如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速率都会加快,但学生会错误理解为放热反应方向的速率减小。
三、不足之处:1、学生实验由于不够熟练,时间上还是有点不够,部分探究活动未能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时间仍然显得不足。2、往后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
化学平衡教学教师反思范文二一、努力做到课堂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字面上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在教学实际中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充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精讲精练,是一个教师时时刻刻必须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备课过程中我首先对章节知识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知识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学生在表观抽象、散乱、灵活的化学理论知识面前轻松领略逻辑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对于课上例题及课后练习都按照题型进行精心的筛选,使学生在练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扎扎实实。
对教材的处理,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应首先明确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关键在于突出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的根本所在——有效碰撞理论。
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论仍是本节内容教授的核心本质。
2、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情况较复杂,关键是要分清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但在压强对速率影响的万变题型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基本不变原则:压强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压强的变化如果没有引起浓度变化,对速率则没有影响。
3、化学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同学门已经很熟悉的溶解结晶平衡的复习基础之上,类比于化学平衡,找出化学
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逆、定、变,为避免部分同学将达平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平衡后CO、H2O、CO2、H2浓度示例数据可稍做改动,以免误导。
4、化学平衡部分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平衡状态的判定、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定。
这三方面均为重难点。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应用时,应牢牢把握一个解题原则:万变不离其踪。①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准各种资料上总结的是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看正逆速率是否相等或浓度是否不变,②平衡计算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三种关系的规范应用,③等效平衡的判定可编设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练习先对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判定依据:恒温恒容看数值,体积不变看比例;恒温恒压看比例。
二、抽象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为将本章较多微观抽象的的理论具体化,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绘图和大量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实际、通俗易懂能体现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进行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化解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许多知识同出一辙,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本章课本内容已例举大量形象比喻,现把自己在教学中引用的一些实例列举一二:
1、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比喻事例:体育课上跳高,降低竿的高度,跳过的同学就多。
2、平衡的建立有多种途径。
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3、铁与硫酸反应加入醋酸钠速率减慢而氢气生成量不变。
这里可把醋酸根的作用比喻为银行,硫酸电离的氢离子是家中的大量现金,部分存入银行(醋酸根),需用时提取,减缓了花钱速率,但资金总额未变。
我个人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传给学生的是方法、兴趣、解决问题时处变不惊的态度和审视问题的穿透力。前几天听晓庄学院的在线继续教育让我感受颇多,其中钱志亮教授有句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他谈到教师与专家的区别是什么时说,教师是把一个原本复杂难懂的问题或事物用自己的理解,用最简单形象,容易理解的语言呈现给学生,这就是教师。让学生感到这门课学起来简单就是你的本事,这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教研上最该投入精力的一面,更是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为他们着想。提高教学质量要先从我们的业务本领做起,而不是变相转加在学生身上。
化学平衡教学教师反思范文三作为原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它的形成是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循环进行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的能力。
就我本人的这节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平衡常数的概念、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知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平衡常数角度分析温度为什么能影响化学平衡,归纳总结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然后让学生理性分析预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所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方案-----讨论评价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获得信息-----验证预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完整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与能力。最后本节课教师给学生点出外界条件改变引起的化学平衡的移动有两种情况,新的平衡状态一种是平衡常数改变,另一种是平衡常数不变的,这样为部分学生将来在研究有些题目中提到的等效平衡建立基础。最后通过学生解决问题来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
就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通过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本节课更加注重了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预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方案、获得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篇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的创新教学已势在必行,要求学生个性发展呼声愈高。现代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及时地反思,找到问题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新课标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以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我们可以回顾我们作为学生时的一些人物、事件、感受,就可以让我们从“别人”的角度来反观我们自己。回顾我们作为学生的一些感受,可以影响我们采取或避免某些教学行为。我们还可以站在现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学生的行为、思维状态、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期待都会反应出我们教学的状况。“学”反应了“教”,我们知道自己的教学对学生意味着什么,我们就能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从学生的眼里了解自己的教学,办法很多,如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写学习日记、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师生座谈会等。
2、以同伴的视角来反思
教师的自我角色是有意识地自主构建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在长期的自我经历中孕育形成的,教师的教学决策是经过周密思考而精心设计的,因此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观念、教学提出质疑、审视、判断和再设计是有一定困难的。若请同事观察自己的教学并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可以使我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合作学习。我们还可以对照榜样教师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里的“榜样”是一种宽泛的理解,它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你喜欢或不喜欢的教师,都可以成为我们模仿、学习或讨厌的榜样,或者说正是这些老师的教学影响形成了你潜在的教学理念。回顾这些经历,你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有更清醒的认识。
3、站在“超自我”的视角进行反思
所谓的“超自我”就是有意识地抛弃习惯和成见,以一种全新或另类的眼光看自己的过去。这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也可以称为教师自传的研究。它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教学的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的审视。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学日记、一段时间的教学回顾、角色模仿演练、教学录像等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尤其要抓住关键事件。关键事件就是教师生活中重要的事件,教师要据此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关键事件有的是突发事件,有的是平常教学中的事件。抓住这些事件引起反思,往往会使教师捕捉住自己发展的时机。
4、以专家的视角来反思
从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的转化,是国内外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仅仅靠本校教师同层次的横向支持,缺少纵向引领,没有高层次专业研究者的协助和带领,同伴互助常常会停留在同一水平的反复中。因此。与专家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引发对自我的深度思考,十分重要。分析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一个跳出自我经验提升专业层次的过程。这种提升,或者是学历进修或者是研修式培训,或者是教育课题研究。所以,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对话,阅读专家著作,是教师反思自我的又一视角。当然,由于受本校和本地区条件的限制,常用的引领方法还是阅读理论文献的居多。通过阅读专家的理论著作,也可以使我们对一些问题找到与自己不同的解释和见解,帮助我们接受新信息、新观点,帮助我们用新的方式研究自己。这是一种与专家不见面的“对话”。争取一切机会,与专家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反思自己。
5、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来反思
学生家长最为关心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如学习成绩如何,思想品德如何)和在校外以及家中的表现,家长都很关注。他们的一些观察、了解、思考,往往是我们教师所难以了解的。所以通过家长的眼睛来看学生的发展,倾听他们的意见也是教师反思教学的一个必要途径。不过要注意的是,家长有可能对教育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不慎了解,导致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这是教师听取家长意见时要细心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运用通电话、通信、E―mail、家访、家长调查表、学生家长沟通卡、家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
篇6
反馈信息;见解;补偿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60—01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很多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备课和课堂教学设计,却忽视了教学反思。而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课堂教学过程,则既要有课堂教学设计,又应有教学反思。那么,教师该如何写教学反思呢?
一、发现自身闪光点,总结成功经验
由于所教学科及学生能力水平等的不同,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教材的处理、教学难点的突破及学法的指导方面都有着自身的设想,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展现出一些闪光的地方,如,新颖的板书设计、巧妙的设问等,教师及时将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并总结成功的经验,经过长期的积累,则能够促进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查找不足之处,汲取失误教训
俗话说:“百密一疏。”教师不论自身的教龄有多长,教学经验有多丰富,教学设计有多严谨,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不足之处。如,语言上的失误、板书的错误、计算上的偏差、教材内容处理不当、学法指导欠缺、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即便是那些教师看起来非常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后仔细查找这些不足之处,并认真汲取失误教训,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进而将不足之处与实践所得记录下来,则能有效避免今后上课时再犯类似的错误。如,在讲授《大气的热状况》一节时,因课前准备不足,我并未给学生讲清地面辐射和地面反射的根本区别,导致学生出现概念混淆。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则及时将不足和失误之处记录下来,并向物理教师虚心求教,弄清了地面辐射和地面反射两者的根本区别:地面反射是指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反射本身对太阳辐射无吸收转化,波长仍同于太阳辐射波长,以短波为主。地面反射白天有,夜晚无,反射的太阳辐射一般很难被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是指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转化,其属红外线长波辐射。地面辐射白天有,夜晚也有,并能被大气吸收。这样做,有效弥补了不足,避免了再次犯错。
三、接收反馈信息,记录精彩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善于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可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以便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此外,学生有时会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往往也是教师教学反思的组成内容。如,在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一章教学中,我在讲完世界十三种气候的特点及地理分布后,向学生提出了下列问题:“‘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哪种气候条件下的人类活动?”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则让他们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在几位学生相继回答错误后,有一位女生站起来回答道:“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人类活动”。我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她说道:“该地的气温日较差大,早晚冷,中午热。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听到她这样的回答,我当即对其进行了表扬,并让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她予以鼓励。下课后,我则将该生的见解及时记录下来,以作为教学相长、拓宽教学思路的素材。
四、丰富反思内容,制定补偿措施
篇7
关键词:教学反思;现状;分析;研究
一、教学反思及其特点分析
教学是反思的基石,真知源于实践。任何反思“真经”的获得,都必定要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火炼过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理解和评价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新组织或建构,期望达到以下目的:对教学活动、对自身的文化环境以及关于教学的一些预先假设有新的理解。Sahin这样描述教学反思,教师不断地调控、指导、重塑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以达到调控教学行为、引导教学实践的目的。
二、典型教师反思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笔者通过对教学反思笔记以及教师访谈可以发现,教师教学反思中一般存在以下几类典型的问题:
(1)反思内容侧重“反”,缺少“思”。37.5%的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会发现学生学习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反思笔记中记录了如下内容:读时“项”字音出错,再有就是“yun”船,多音字出错;“稻”字和“旗”字学生容易写错。另一位老师这样写道:《如梦令》同学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对表达的情感体会不够,《渔歌子》这首词的“斜风细雨不须归”学生只理解字面意思。教师在反思中能发现学生学习存在什么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既然发现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更为重要。学生在读音方法容易出错,老师是否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补救;学生对情感的体会不够,怎样能提高学生的情感体会呢。这些才是教师真正应该思考的,发现问题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的环节。
(2)反思内容经验固化,缺少真“思”。28.8%的老师能发现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法。如老师在反思笔记中写道:讲课时要精细些,引导学生时应给学生设置情景,便于学生理解;朗读时学生兴趣不高,教师参与其中,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再遇到相似的问题,怎样解决效果会更好。但教师不论是提出的问题还是提出的解决方法,都是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并没有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教师提出的策略也并不没有理论依据。教师反思的内容只是经验的再现,缺少真正的思考。
(3)反思内容的部分缺失。李长吉和张雅君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一文中提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教学事物的反思,也是对教师自我的反思。教学反思有四个基本向度,即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杨爱君在《合理性:教学反思的内涵》中也提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进行再思考。王映学,赵兴奎在《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中提出教学反思就是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因此无论是按照哪种标准去划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是广泛的,多维度的。但通过教师的反思笔记,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反思的内容集中在教学方面,对于教育理論,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反思是缺失的
三、对提高教学反思质量的思考
(1)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觉反思的意识。很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年级偏大一些的教师,他们认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学生,自己有很丰富的经验,不需要进行反思,就可以应对出现的问题。反思只是一种形式,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在完成反思笔记的时候就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教师重新认识教学反思的含义、认真审视教师的反思行为、以教育理论作为关照,立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端正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是每个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活动,它应该和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一样,成为日常活动,而不是应付领导检查的任务。教学反思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自觉自愿的行动,为反思而反思反而造成负面影响。反思只有在自愿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另外,教学反思很大程度上只取决于教师自身从事工作的需要和自身的态度、认知水平等。所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对教师教学反思要求方面应充分考虑教师的真实感受,机制方面要有利于教师建立反思的心理意向。
(2)教师在教学反思行动中需要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部分教师能够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从中可以看出这部分教师对待教学反思是积极的。但之所以没有达到反思的效果,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批判性意识,他们不能发现也许自己坚持多年的教学存在问题。教师批判意识是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反省能力和建设性精神,它由批判性思维素质和批判性人格素质两部分组成。批判性人格是教师能独立自主、充满自信、既敢于否定错误,又敢追求真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通过教师的反思笔记,我们发现这是教师缺失的,教师只能够按照自己已有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批判性意识。
作者:王子利
参考文献:
[1] 秦洁茹.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山西省国培中学教师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14,6.
[2]何光峰.从教学反思笔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
[3]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
[4]李长吉,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
[5]安富海.教学反思:内涵、影响因素与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篇8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中学语文 教师
面对新课程,作为学生母语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思考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体察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明晰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及方式方法,精选语文教学适用的工具手段,唯有语文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精神,坚持不断反思,不断追求教学的改进与自身提高,才能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决定于教师能否告别传统角色,走向教育研究者的新角色,真正走进新课程。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学会教学反思,力争成长为反思型语文教师。
一、语文教学反思的定义
语文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以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即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进行的自我回顾、审视和分析,从而达到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的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反思是个体对自身语文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语文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总结”,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二、语文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学反思过程的实质,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既是一个思维过程,又是一个把思维付诸实践的行动过程。可见,教学反思的过程体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发现新问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而始终贯穿整个教学反思过程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行为。
1.发现问题
教师反思的起点是问题。发现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发现了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要发现问题必须做到“五用五看”:(1)用理想的眼光看现实的教学;(2)用发展的眼光看过去的情况;(3)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4)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5)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经验。
2.分析问题
问题明晰后,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广泛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尤其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在获得丰富信息的基础上,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深刻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
3.提出假设
在观察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出实施方案。这种探究是有目的、聚焦式、有针对性的。
4.验证假设
将解决问题的假设和行动方案付诸实践,分析实证结果与假设的合理性。并把在验证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作为下一轮反思的内容,循环往复,直至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假设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经解决,教师应总结成功之处,防止重蹈覆辙。
5.总结反思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课前计划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认真分析和总结自己教学成功之处与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总结自己教学反思的整个过程并加以梳理,供以后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参考与改进。
三、语文教学反思的策略
优秀语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是综合运用多种反思策略来实现的。我们这里所谈的反思策略,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反思教学观念和实践、获取有关信息的渠道和途径。科学的反思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我们认为,反思的常用策略包括:
1.自我反思总结法
自我反思总结法是指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
2.对话反思法
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解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由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的教学是狭隘、封闭的。对话反思法类似于小型专题研讨会,教师相互观摩围绕着研讨问题所上的课,并指出所观察到的情境,再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
3.课堂实录、观摩反思法
课堂实录反思法是指通过录象、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整个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观看课堂实录时,应注意比较哪些地方按原教学设计进行了,哪些地方进行了调整,哪些地方甚至失控走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或者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
4.教后记反思法
教后记反思法是指把教学中感受深刻的细节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案例评析的方法。教后记的内容包括:(1)对课堂里发生事情的个人感想;(2)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3)对教学活动有意义的方面所进行的描述;(4)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写教后记,挑剔教学中的问题,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通过教后记的撰写与分析,检查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触,以达到自我反省的境界。教后记反思法重在分析总结,不仅记录下教和学的成功与失败,而且还要有自己的分析、感想、体会、新的认识和改进意见,使其成为今后教学的有益借鉴。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即把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探索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它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可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行动与研究是一种螺旋式循环的研究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实践,它是一种行动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要求边实践边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观点,然后用这些观点来指导实践。
总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语文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的学科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反思方式,连续地、系统地进行反思,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特点,借助多种方式进行反思。通过不断教学反思,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124-129.151.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5][美]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14-117.
篇9
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使用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比较与运算的教师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角的比较与运算的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较、角的和差关系,角的平分线。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线段的大小比较和画相等的线段,线段的大小比较有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根据教材意图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迁移的能力,用类比的思想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的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我在上课时认真把握了以下几点:
1.首先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对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使学生能能角的知识有一个更深的记忆。
2.在角的形象比较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3.重叠法是一个难点,但此法比较适用于实际中的比较。
4.角平分线的知识是一个几何中的重要知识点,虽然在此不是重点,但在教学中,老师不能放松,而是要加强讲解。
角的比较与运算的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二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使用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静心思考,本节课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现对本节课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成功与不足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课题引入较自然
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长度的比较》方法,所以上课时我就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比较三边的大小,因为有了上节的基础,学生能很快的比较出三条线段的大小。紧接着我又提出:我还想知道三个角的大小关系,怎样比较这三个角的大小呢?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了本课课题。
2、多次运用类比思想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线段大小比较做铺垫,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学生理解得很好;由于对线段和差符号语言强调得很到位,学生 在真正明确了线段和差的意义的基础上,模仿来说角的和差语言,自然顺理成章,不成问题;联系线段中点定义,学生很好理解了角的平分线概念。然后,模仿线段中点的符号语言,得出角的平分线符号语言。
3、运用电化教学
教学设计中部分环节运用课件展示的益处很明显,学生一目了然。如:叠合法的操作过程;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两种办法;三角板拼画角等,都起到了教学设计中预期的效果。
4、懒教师,勤学生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懒”一些,学生应该“勤”一些。在讲如何画一个角的平分线时,由于课前已让学生各自准备了一张半透明的纸,让学生在上面任意画一个角,然后自己折叠,从而探索出折叠法。还有在探索用一副三角板可拼出多少度的角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前面讲解过细,导致一节课的四个目标只完成了三个。
(2)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放不开,导致探究活动作用降低。
“三角板拼图”,学生没有预想的那么积极,而且明显对小组合作比较陌生,,且时间有点仓促,学生探索与展示的都不是很充分,好在课件弥补了不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地总结出了规律。
结合这节课暴露出的问题,我会做如下的改进:
1、引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学落到实处,真正解决自己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2、教师先解释一下线段中点符号语言中各线段含义,再让学生得出角的平分线的一些符号语言。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会有收获和遗憾的。我要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提高自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以便尽快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
角的比较与运算的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三这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到有关角的运算问题,几何入门教学很关键,学生在答题时,往往延续小学一贯的作风,只有数据的运算过程,而对角的名称却忽略不写,只看重结果而对解题过程不考虑,于是,针对这些情况,我反复演示了典型例题的解题方法,有关角度计算题的书写格写,过后再让学生去做,学生却总也难以灵活的应用。这种情况,教师在解题教学中经常会遇到。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通过谈话,调查得知,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单纯的模仿,诵记为主获得的解题方法,因为缺少过程知识的支撑,难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这里的过程知识是指个体在自己的解题活动中获得的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在个性化的知识。其中既有成功的体会,也有失败的感受。由于这种过程知识融入了个体特定解题活动场景中的特定心理体验,对解题者本人而言是鲜活的,有生气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加引导和利用,帮助学生恰当表征过程知识,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启发学生将那些难以说清的过程知识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如概念图式、关系网、线路图等形象地表征出来,以丰富学生的解题“知识库”,如果对学生的过程知识给以足够的重视和鼓励,学生会自然生成一种成就感,满足感,也就容易意识到:
1.解题应该是自己的活动,自己发掘和利用智慧潜能,大胆地做出猜想,再创造,只要是自己付出的,就应当是有所收获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解题失败者。
2.自己形成的解题思路,就应当有与之相应的合理性解释,敢于承担起为之辩护的责任,成为一个有主见的解决问题者。
而不应人云我云或者等待老师讲解,摆脱对老师的信赖性。
3.解题同伴(包括老师)并无过人之处,大家不过是各自在自己所走的路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过程知识。
篇10
【关键词】教学反思 英语教师 成长
课堂教学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缺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收获,教师本人也不至于身心俱疲。当课堂教学陷入低谷时,不妨静下心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对症下药,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有效反思。
一、教学目标:是否因人而异,“跳一跳能摘到”
我们能否从一堂课获得幸福感,往往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以及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多数课堂里,优等生总能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积极性也较高。然而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其实是班级后半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当前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已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一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想中找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笔者今年新接了七年级一个班,一周的英语课下来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学生竟连26个英文字母也写不好。我总结了一下原因:一部分学生来自中心小学,一部分学生来自村小,村小里没有专职的英语教师,是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教,英语基础教育存在相对的不平衡性;其次有些学生语数学科本就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欠缺。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前备课时按知识能力的要求,设定出A、B、C三层次教学目标。在小组学习或课后时间,多将关注点放在基础薄弱的一部分学生身上,逐步缩小他们与优等生的差距,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参与课堂的乐趣。
心理学上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目标设定在他们现有水平和不久可以达到的水平范围之内,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教学过程中当我遇到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吻合时,就应适时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而且在不断地反思自己,有没有给每个学生都看到那个让他“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果实,让他享受到经过劳动获取成果的成就感。这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二、教学方法:是否多样高效,师生共同成长
英语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一个灵活、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过程中的心智情感活动。教师应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组织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就是好的教学方法。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探索和运用更新更好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走出摆脱因长期单一教学方法带来的审美疲劳感,让教师也能在教学业务上不断地成长。
反思英语教学方法,我们会发现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情境教学法可运用实物、图片、标本、模型、图表等教具或幻灯片、多媒体技术加以演示,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进行回答,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思维活跃地进入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活动教学法通过一个个活动,使课堂相对独立又自成一体,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有梯度,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法,使学生对每堂英语课都充满了期待。
当然,无论哪种教学方式,教师都要在课堂上自始至终保持饱满情绪,营造一个“激情课堂”氛围。告诉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像李阳老师一样,行走在“疯狂英语”的路上。学生才能由“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实现课堂的和谐高效。
三、教学环节:是否简约紧凑,行云流水润无声
一堂课由若干个环节组成: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传授新知、检测反馈、提升总结等。根据不同课堂学习内容,环节安排上会有不同,但保持环节的简约及环节间连接的紧凑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感到匆忙又有些茫然,教师就要反思是否是环节安排上过于冗杂,让多数学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抑或在环节转化之间,教师的指令不够明确、清楚,学生不清楚下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每堂课的教学环节不宜过多,实现“简简单单教英语”,但简单不代表随意。整个教学过程要充满变化,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引起他们不断期待。各环节之间层层相扣,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衔接,巧妙引渡,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做到这些了,何愁课堂不是精彩而高效的?
四、教学评价:是否多元激励,人人享受成功喜悦
我们教师每堂课都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评价都在进行之中。传统教学思想中往往用一份试卷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作出评价。这种定性的评价方式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使得众多的学(上接第46页)
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得不到合理的评价而丧失信心。所以课堂出现僵局时,我们也应反思自己无意识中的教学评价,甚至是否将自己的情感倾向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化评价,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激烈的状态下,掌握英语知识。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被别人肯定的渴望。我们一定要反思自己每节课的教学评价,是否呵护了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了学生的成就感。重视形成性评价,这是中学英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