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3 07:2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部控制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门急诊收费处作为窗口单位,在各医疗机构中有着双重身份,即收费窗口和服务窗口。每天要接待大量病人,接触大量现金、票据,对医院门急诊收费的监督管理已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其内控制度的建设对优化内控环境、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乃至推动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都具重要的意义。
对如何加强门急诊收费的内部控制管理,笔者有以下见解:
一、建立电子信息化收费系统控制制度
在收费系统程序设计中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对权限及密码口令加以控制,设置收入日报表、预交金报表、病人费用分户账等报表。在收费员缴款报表中应设置收费缴款汇总报表,用于监控每个收费员的缴款情况。财务人员根据每个收费员上交的个人缴款日报与缴款汇总报表相核对,如果当天有收费员没有上缴收入,应及时追查原因并作挂账处理。设置这种报表能有效地监控收费员的缴款情况,及时发现挪用现象。
二、建立严格的现金及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POS)结算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医院收费部门来说,现金收入所占的比重较大,收费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现金,所以对于加强和健全现金的内部控制的关键就是要强化业务流程及定额备用金的控制。
近年来,刷卡交易的病人群体不断壮大,POS交易数量在医院结算中快速增加,对于POS机使用的监管也成为财务监控的重点。
第一,收费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需在医院的收费系统生成当天个人收入日报表,并根据收入日报表的现金数目上解现金。对POS结算的银联单应统计是否与日报表上的刷卡金额相符,连同日报表一起交财务稽核。
第二,财务稽核应先以POS结算汇总单入手,POS结算汇总单能为每位收费员提供带有交易笔数、交易合计金额的结算汇总单,统计出每位收费员在该结算期间的POS交易金额,以此来确保现金缴款的准确性。
第三,财务稽核人员应不定期对收费岗位的现金进行盘查,确保实物、现金与财务账相符,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收费环节隐患。
三、加强和完善门急诊收费票据的使用与管理体系
收费票据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门急诊收费票据由各收费员从财务科领出,财务科根据各收费员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管理。在收费系统中设置票据号码,已使用的每个票据号码都能在收费系统中查到相关的收费记录。在缴费报表上设置收费起止号码、作废号码,财务科票据复核员根据缴款报表就能清晰地复核收费员使用票据的连续性。对收费员已使用完的票据要及时进行核销,要求收费员用完一箱领用一箱,不得积压。
四、建立严格收入退付管理制度
门急诊收费员办理病人退费时,应收回有经办医师(或经办科室、药房药师)注明退费原因及签名同意退费的原已缴费的收费票据、处方单据等资料,填写退休申请单,并由相关人员证明签名确认方可退款。如属半退费的重开票据,需在作废票据上注明重开号码并要证明人签名确认方可退费。退费收回的单据应在缴款报表上注明作废号码,并附在收费存根联上视同作废票据报账。
财务稽核人员复核退费资料是否手续齐全,并在收费系统核对作废记录是否与退费资料相符;核对POS结算发票的退费应遵循“卡里来卡里去”的原则,避免“银联卡、医保卡套现”现象的发生。
五、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对账制度。
财务科应建立定期对账制度。每月月底结账前一定要做到事先核对,包括收费系统的收入汇总表与财务总账收入核对,及时发现收费员有无按时上交收入报表,以确保当月收入的真实性;核对POS刷卡业务银行账与出纳日记账,及时发现收费员刷卡收入是否顺利到账,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冀东.试论医院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J].卫生经济研究,2012(2).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办学自也逐渐增加,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经费来源途径得到了扩展。但与此同时,高校内部资金收支形式开始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高校财务风险逐渐增加,必须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如今,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始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进而产生了一系列薄弱环节与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规范高校内部经济行为。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入手,探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淡薄。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创建了相应规范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因为财务控制管理意识淡薄,使得该项工作的实施流于形式,无法落实到位,且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作用也无法充分地发挥。在以往办学观念的阻碍与影响下,当前很多高校控制管理人员往往强调教学质量,单纯地加强科研与招生,没有意识到内部财务控管的重要性,针对实际问题,缺乏相应的执行力。
2.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高校内部财务核算,往往将预算执行率这一指标,当作主要的考核内容。但在具体的财务预算审计当中,往往不注重对其审计效果的关注,这样就可能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弱化的问题出现,高校部门人员不按要求列支预算处以及其他费用,甚至私设小金库,产生很恶劣的影响。
3.经费监管难度大。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央,以及高校各地区的专项资金、维修资金、基建资金和科研资金都在增长,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督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在当前的一些高校工作当中,还存在部分人私自挪用、冒领资金的问题,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导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旨在和权限模糊,无法充分挖掘出资金的应用价值。
4.财务控管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如今,我国高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法有稽核与审计两种。如果高校内部稽核机制不健全的话,可能会导致控制管理实效,进而出现高校财务信息不准确和不全面的问题。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当中,内部审计机制是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很多高校当中,还存在财务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审计机制不健全。具体如下:高校内部财务审计方法落后;高校内部财务审计范围不够广;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不具备独立性,往往是事后审计,无法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另外,当前很多高校都缺乏足够多的财务控制管理专业人才,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无法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1.不断地创新与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与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很重要。通过加强高校财务内部预算管理,不但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地表现出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情况,还能促使财务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确保每项资金得到充分地利用,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办学效益。具体来说,应当全面地了解校级收支情况,实现高校专项投资、院系财务活动、校级课题等收支情况的统一预算。在加强高校财务内部统一控制之后,进行内部资金的集中预算,撤销不同机构的分管权利,促使下属机构人员只具备资金使用权。另外,高校还要建立专门用来加强高校财务信息控管的多媒体网络平台与系统,反映出不同部门的财务核算实际情况,促使不同部分人员之间加强财务沟通。
2.优化收费控制管理程序。高校资金,不仅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还来自于学费收入。但高校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需要遵循成本分担要求,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应承担教育费用。但如今,很多高校学生,借着家庭困难等原因拖欠学费,阻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当前高校必须调整与优化高校学生收费控管程序。具体来说,首先,要想创新与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制度与体系,采取多种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的渠道,为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诚信档案,做好对大学生贷款的控管工作。其次,要促进高校不同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财务控管工作落实到个人,促使财务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落实好收费工作,主动与那些拖欠学费的学生及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惩治那些恶意拖欠学费的家庭,并建立健全欠费收缴机制。
3.关注科研经费的流动情况。高校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与相应经费的划拨密切相关,通过科学地使用科研经费,不但可以确保项目成功率,而且可以确保国家的总体科技发展水平。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科研的项目很多,高校必须完善内部管控系统,注意关注科研经费的流动变化,并实现科研项目课题组、管理机构、财务机构的有效交流,确保高校科研经费流动过程,可以通过明细账的方式反映出来,从根本上提升资金使用率。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以及相应不同的课题,要做好相应经费来源的科学分类工作,且财务部门人员要加强财务审核预算与经费核算,依靠审计职能,确保财务审计职能实质高于形式,从根本上控制好经费的最终流向。高校科研部门人员,要结合科研项目分析进度,做好相应经费的发放工作,并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结余清查工作。针对那部分经费结余,还应当通过物质奖励的模式,按照合理的比例给予科研者奖励,鼓励科研者积极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将经费结余合理地运用到新课题的开发与分析当中,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4.加强财会队伍专业建设,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实践研究表明,通过实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能促使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财务控制管理监督工作、控管秩序维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当代高校要落实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从根本上强化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维系好高校财务控管纪律,保证高校财务的安全与完整性,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财务控制与管理工作质量。具体来说,第一,高校各级领导,都要从根本上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作用与迫切性,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摆在核心位置上,不仅要加强财务控管制度建设,还要加强财务控管制度实施,以制度为支撑,使得各级人员落实好工作职责。第二,高校要加强财会专业队伍建设工作,加强专业财会计人员培训,将那些工作责任感足够强、业务水平足够高、事业心比较强烈的员工安排在核心岗位上。还要引导高校财会人员加强思想政治知识学习,使得他们具备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督促他们学习和拓展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高校要从不同的方面,加强对高校财务控制管理人员的法纪政纪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自身约束能力,促使财务控管人员自觉地依照法律法规工作,自觉地遵守财经纪律。另外,高校还要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继续教育,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工作自觉性,激发起他们财务控管工作的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属于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与工作。在高校财务体系不断变化的同时,高校必须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断地推陈出新,促使高校财务内部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作者:郁春兰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117-118.
[2]刘赫男,陈芳.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的途径[J].经济师,2016,(9):119-120.
[3]陈玮琳.对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构建问题探讨[J].经济视野,2014,(9):204-204.
[4]王磊.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规范[J].财经界,2014,(5):224.
[5]姚池.新财务规则视角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7):224-225.
篇3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013-02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施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2)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3)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领导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有些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部控制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3.内部审计控制薄弱。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有不少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内审机构的企业,领导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中国中小企业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资信度较差、经营能力低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迎接新经济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5.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履行。
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在设计内容上,必须突破会计控制的局限,结合治理层面和管理层面去构建内部控制,以确保信息使用者能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在设计对象上,内部控制应包括对人的约束和激励、各项业务活动的控制。在设计流程上,既应考虑各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又应考虑各控制要素、控制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在预定的轨道上进行。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还应关注制度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讲究控制实效,把握控制点,全面、准确地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作出有效的控制。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在构建内部控制时,应密切关注实施主体使命、具体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有针对性的设计内部控制,使风险降低到企业可以忍受的合理水平。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营运效率。相互牵制必须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的制约关系。从横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要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监督制约;从纵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如费用报销,由经办人填制有关单据,交由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再交由财务部门复核其发票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再交由企业领导审批签字,才予以报销。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对涉及的环境因素要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只有控制措施过程、机制及氛围与所处环境相适应,根据不同的控制类型灵活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一般来讲,要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而对那些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影响特定范围的一般控制点,其设立只要能起到监控作用即可,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控制。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只有明确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2.授权审批控制。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单位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程序;授权批准的责任。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算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意见。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投资决策信息。要建立健全凭证的取得审核制度、账账核对制度、账簿控制、报表控制等措施。同时,一个单位的会计机构实行会计记录控制,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
4.财产保护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1)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对于企业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遭受意外损失或损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2)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是指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了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3)限制接近。它是指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一般情况下,对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接触。
5.预算控制。预算管理是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以资金流量为纽带,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责任报告信息为基础,以经营、财务预算指标为依据,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执行。
6.营运分析控制。营运分析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通过对比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7.绩效考评控制。企业对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和辞退等的依据。
篇4
1企业未能足够重视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
工作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存在问题,首先是因为相关的领导未能足够重视该工作,导致企业的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领导未能透彻地认识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只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并不能够代替企业的其他管理制度。这样,在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中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也没有制定有效的制度进行完善,进而导致许多财务会计工作无法正常展开,限制企业的发展;其次,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认真贯彻这些制度,导致制定的制度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实用性,财务会计的工作无法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同时也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财务会计工作。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识,进而影响企业的工作进程。
2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保证
在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健全的控制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各项工作缺乏必要的执行力。一些企业在制定控制管理制度时,由于外在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制定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同时企业也没有对制度进行合理性和规范性的制约,导致财务会计工作不能有效地、科学地执行下去。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未能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未能贯彻实施这些制度,进而导致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差错,没有做到事前预防工作,也无法及时进行问题解决,进而导致企业的其他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一些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虽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长期贯彻实施制度,使财务会计管理控制工作缺乏一定的执行力。由于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所以就无法保证企业实际的工作实施,也无法有效地对实际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
二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1培养大量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人才
为了能够有效地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首先应该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术的知识性人才,这样能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财务会计管理控制工作更加完善,并对这些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和专家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并能够有效地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专业能力。
2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企业应该要改善原有的管理观念和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更加健全,进而有效地统一财务管理的权力分配,执行责任制,使员工能够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工作,同时可以将网络信息系统应用到实际的财务会计管理中,有效地进行财务信息管理,并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更好的反馈,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使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企业还应该要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监督机制,这样能够有效地监督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避免出现、盗取公共财产的现象发生,有效地将管理和监督工作统一起来,完善财务会计工作,使之能够更加顺利地运行。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做好预算和审计的工作,有效地为企业节省成本投入,避免资金浪费,同时有效地反馈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情况,促进企业更加合理的、完善的发展。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完善对策
目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必须要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维护资产安全,从而为现代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论述分析
(一)内涵分析
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性措施,维护自身资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行效率。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地位不可估量,发挥着高度的主导作用,可以规范和约束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是执行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分析
1.确保财务报告和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资料可以全面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报告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历程的实际情况,并且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投资人的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性依据。同时,财务报告是社会公共产品之一,可以有效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2.提升经营管理运行效率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运行效率是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增强内部控制与提高运行效率协调性与统一性,达到一致高度。如果不重视内部控制的经营管理,将会极大地引发安全风险的发生。企业必须要正确处理内部控制与提高效率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缺少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发挥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影响着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实。但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些企业管理者的专权现象仍然存在,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无法得以有效地发挥。同时,由于受到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影响,企业普遍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内部权力缺乏有效地制约与平衡。一些企业管理者仍然直接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财务监督形同虚设,进而阻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二)内部控制手段较为落后
现阶段,一些企业仍然采用手工来进行内部控制的计算,并没有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进而缺少高效的会计数据处理效率,很难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具体计算环节中出现了较多失误。
(三)风险评估机制较不规范、合理
在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动力下,现代企业的内外部遇到了诸多风险。根据现代企业风险评估系统发展状况来分析,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缺少高度的风险意识,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着较多问题,很难及时处理由于风险而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在组织层面上,企业缺少法律法规的建设,监督机制严重缺失,引发了、等现象。
(四)企业内部控制缺乏有效地监督
企业一旦缺失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就很难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现阶段,一些企业管理者在业务处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地监督与控制力度,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现象屡禁不止,普遍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此外,一些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在具体的监督管理中,比较分散、凌乱,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正常实施。
(五)信息交流与沟通较为缺乏
在企业业务活动、战略规划等工作的开展中,就需要信息来作为相应的参考依据,要想增强信息的融合度,就必须要提升信息水平。然而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信息处理系统,但是各个系统之间却严重缺乏较强的链接性。在企业召开的重大事项会议中,过于表面化、形式化,很难实现真正的沟通与配合。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完善对策研究
(一)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现阶段,企业缺少对于内部控制的构建,企业要制定科学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树立高度的权责意识,合理区分各种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环节,加快构建完善的制衡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企业董事机制,巩固董事会在企业管理中的强大地位,董事会要做出最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与引导作用。此外,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建立起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要保证其高度的独立行,避免在审计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在审计人员的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负责管理内部审计人员。适度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工作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要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要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凝聚力、向心力,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高效运转。
(二)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融入到会计实务中。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和计算所产生的失误,独立进行会计信息的统计、判断,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真实的参考依据。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消耗。
(三)构建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要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业务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和相关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且积极承担内部控制的责任与义务,真正落到实处。要将内部控制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具备内部控制观念和风险防范观念,对风险评估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更好地识别和预测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的相应策略。
(四)制定科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化过程,必须要将相关管理制度纳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因此,要想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与控制。制定规范合理的企业岗位责任制,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环节,明确岗位分工,做到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此外,在监控环节中,要有所重点,并且形成相应的文字资料,以便于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与配合
在企业信息搜索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的细化和分类,利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充分结合在一起,强化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定期进行调整,充分掌握市场变化的发展动态,更好地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势在必行,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经济利润,确保企业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已经成为了推动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必须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要做到相互监督,严格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实施价值;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积极为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做出贡献,进而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董潇潇.浅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6,(Z1):26-28.
[2]马云平,陈茜.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5):48-49.
[3]马云平,顾春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4):211.
篇6
(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往往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财务收支失衡、费用支出管控实效、发生违法乱纪现象,这些都导致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客观的体现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同时,所有财务相关的指标都无法起到有效的考核作用。以上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给予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力量薄弱,且没有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这样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发挥其应当具备的效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不断产生问题且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未做到与时俱进
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必须要根据市场来适当的调整企业的战略决策、内部架构等。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往往被忽视,没有随着公司业务、机构的变化进行调整补充,失去它应有的控制作用。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相关内容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效能,使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创造优异的成果。
(三)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关系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效益体现在两点: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带来的直接效益非常明显。例如,一些生产类型的企业通过加强对生产流程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一些辅助控制系统的作用,可以使得会计内部控制更加顺利的运行。例如,企业财务独立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准确的会计信息,有效的促进会计内控制度的不断改善。此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也影响着企业的成本。首先,增加内部控制环节会增加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其次,内部控制环节过多会造成企业业务处理进度减缓,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在建立和完善财务跨及内部控制体系时,必须要考量成本效益的关系。
二、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举措
(一)重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应当加强普及会计内部控制理念,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强化企业管理层、员工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需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内控监管,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化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合格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要从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为出发点,以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为目的,不违背法律法规,追求科学性和易运行性。并且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还要随着企业运营情况等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发挥相应效能。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这是建立和完善会计内控体系的第一步,只有这样企业财务管理才不会出现漏洞,企业才能正常运营,并且在市场中形成强劲的竞争力。
(二)重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架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需要突破传统的会计内控的狭隘理念,不断丰富会计内控的内涵,将局部的财务会计控制拓展到对企业资源和运营的整体管控。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财务会计信息的全新内容体现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涉及范围更广,管控的难度也相应增加。这同时也表明,企业在将重心放在运营的同时,还必须要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的相互监管、制约才能保证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长远发展。因此在新的背景条件下,重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和完善内控风险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核查,完善责任、奖惩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三)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要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成本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决定性的因素。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就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在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时,一定要把成本控制列入考量范围。在全新的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采取战略性的成本管控的手段,将成本管控融入企业的各个运营环节中,保证成本管控的顺利进行。企业通过构建成本管控系统,做好成本预算、制定成本指标等基础性工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摒弃传统的成本管控理念和模式,使用全新的技术和理念,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理念,通过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企业需要深入剖析运营流程,找到成本控制的要求,制定合理、系统的绩效考核标准,针对实际支出和成本预算不符合的情况要进行调查并找出原因,确保运营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出现成本浪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发挥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效用。
(四)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以身作则,在执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做一个模范先锋。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员工往往都向管理者看齐,他们的自我控制的思想和意识会受到管理者自控的影响。其次,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激励、奖惩等手段,来督促员工严格遵循和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只有这样,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有效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必须要严格执行制定的奖惩措施,划分职责以增强会计内控的执行力度。
(五)制定有效的评估体系,确保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合理有效
首先,企业构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及时有效的规避、发现和纠正企业运营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评估体系来衡量财务会计内控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发挥作用,其制度是否完善。其次,企业必须要成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负责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和具有权威性。第三,企业要制定明确的、合理的会计内控评价标准,为会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在企业实际运营中,普遍使用的评价方法有座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最后,针对评估结果,企业必须要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约束与激励机制,将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挂钩。
三、结束语
篇7
1 对内控的现实剖析
1.1 内部控制管理意识的模糊
现在有很多的企业管理层经常会用经济效益的提高来衡量企业发展的速度,他们会以开拓市场、吸引客户为企业运行的最高决策。对于内部控制管理这一概念完全没有意识,他们认为内部管理是对员工的管理与市场竞争力无关,属于内部矛盾,靠工资就可以化解。这种意识形态是对内部控制管理概念的模糊和错误认识,甚至有的中小型企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种企业虚设,当相关部门查访时能搪塞就搪塞,这导致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它原有的正常作用。在这样的企业监管理念下,不少企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内部控制管理系统中,对风险预测的管理机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市场经济大潮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一定要建立风险管理意识。虽然不能规避风险,但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减少风险的危害。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进行的,对于时时刻刻出现的国内外风险应该做到有准备的预测,将公司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但目前很多企业缺少内部控制管理系统,也就不存在风险管理的制度存在。这种风险意识薄弱、缺少风险管理在实际的企业运行中主要表现在不能在企业投资前对市场进行深入彻底的专项分析,或调研内容不准确,就会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还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企业生死命运的。
1.2 内控管理人员存在问题
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门学科,自从西方引进而来,它成为我国新兴的一门学科,在引进的早期被称之为“冷门”学科。当时选择这个学科或是迫于无奈或是在不知所谓的情况下投报了这个专业,即便进行了系统学习的专业人员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并不看好。如今有幸进入企业从事内控管理工作也会因为企业高层的不认可甚至是自我认知不够而浑浑噩噩的进行这项工作,所学的内控管理知识体系素养建立不够完善,并没有真正的把内控管理落到实处。更有甚者,企业的内控管理竟由办公人员、人事部门等人员兼任,他们没有切实的分析能力,无法正常从事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往往导致内控管理岗位人员做事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而是草草敷衍。
1.3 缺乏监督机制
由于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企业对内控的不重视,导致很多的企业内控管理岗位随意运行机制,没有真正的发挥该有的作用,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对内部控制管理岗位的返监督也很重要,但很多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是附属于某一部门下,按照其他的部门性质统一领导。这种形式依然会降低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独立性、监管性、权威性、协调性。等等如此都给企业发展造成看不到的经济隐患,长此以往终究会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看似千里之堤,实则溃于蚁穴。
2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2.1 深化内控管理意识
针对目前企业所存在的这些现状,有必要加强对企业内控管理的意识。无数优秀企业的案例表明,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除了开拓市场动因外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内控管理更是调节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管理手段,并且内控管理还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成长。内部控制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团结企业各部门的协和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到企业发展中,每一个环节都在内控的管理、监督下进行。各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要消除对内控管理层的偏见,看到内控管理制度在行驶管理业务范畴时的巨大作用。以科学的内控管理增强企业面对风险的能力,强化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市场道德意识,使企业不仅能扩大市场经营也能够以良心企业的姿态跻身经济潮流。
加强内控管理意识应从相关业务人员的意识形态着手,内控管理在岗者本身对所从事的工作应有清醒认识,只有自身管理者意识的加强才能对内部控制举措的效率有所凸显,只有从业人员本身真正重视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在岗位上做出切实的成绩,让更多的部门看到内控管理机制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的有力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加强企业整体对内控管理的清晰理解。
2.2 提升内控管理者的职业素养
内部控制管理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掌握企业命脉的系统化工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如何制定管理条例、如何有效开展这些管理条例,二者的顺序是完成一再实施二。只有制定条例才能有目的有针对的开展工作,只有成功的开展了这些管理条例,那么制定条例才显得有意义,二者是互为存在的关系。强化企业管理靠的是人才的智慧,靠的是在内控管理者的切实工作能力。当企业上上下下对内控管理有了明确的认识,内控管理从业人员就要从自身做起,全面监管企业运营。一个企业能够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在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有一个纽带在紧紧联系着他们,这个纽带正是内控管理。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员,对他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熟悉业务经营的进出程序、还要对财务、法律、统计、理论知识、人员管理、调配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复合型人才有着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理论才会对内控管理做明确的制定,才会对企业的运营方向有正确的指导。从企业各环节人员的引进、培训,到企业技术设备的研发、升级都要有合理的内控管理措施,否则就会出现人员思想保守落后,设备产品老化、未可升级。长此以往企业就落入一败涂地的漩涡。
2.3 全员参与协同合作
2.3.1 统筹全员
无论是企业的哪个部门,他们的工作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所有部门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如何才能调控各部门的参与,这需要内控管理的牵引,做好各部门的监督管理。说到底这些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对企业全员的规范,实际的行动受理者还是会切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各部门的相互协调是内控管理有效推进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建立更有效的内控监管机制。每一个部门的性质不同,所被内控管理的内容也不同,如人员定岗的内控管理是为了留住核心人才,从引进到提升人才素养都应该有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机制保证。又如市场营销部门,他的部门性质是为企业取得市场立足点,对这个环节的内控管理要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应该给与营销部门较为变通的管理措施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
2.3.2 监管反馈与再完善
任何举措都会有漏洞,做好制度的反馈工作也是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各部门所存在的缺陷、不足应该有合理的评价制度向内控管理部门真实反馈,并采取新的管理措施改进这种情况。各部门的自我评价、监督制度不是以惩罚为目的,而是为企业的发展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办法。独立的内审制度也是检验企业各部门是否真正按照内控管理的规章制度办事的一个检验办法。对内控的考核机制是监管企业运营的有力保障。
评估机制中包含两部分,硬控制和软控制。硬控制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由企业正常运行的实际部门组成,如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他们的评估标准是数字报告的反馈,通过数据的处理传递来评价在此部门所运用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否被真正落实、是否存在什么弊端;而软控制是属于精神层面管理控制,他不同于硬控制,可以有切实看得见的数字能够真实反映内控管理的合理性,他更多的是以企业管理高层的决策来表现。不能进行量化的评估反馈。但不代表这样的形式无法管理,只要是企业中的各部门环节,那么内部控制管理就会对他发生作用,只是鉴于软控制的特殊性,内控管理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最为有效的反馈机制调研是对决策过程中的失误率的评价,失误率越高说明对此部门的内控管理机制越缺失效果。这就需要从宏观角度上再次调整内控管理战略。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可靠,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会计在高级管理层面前陷于窘境,会计内部监督难以有效实施。同时,机制的问题也使内控考核缺乏力度。有的企业没有人去考核检查,有的即便进行考核,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致使内控执行效果很差。即使在已建立考核制度的企业中,大多数深度和广度不够。内部控制标准的缺位导致内部控制考核监督难于操作。(2)内部审计控制薄弱。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制,但是内部审计却难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不少企业匮乏内审工作的正确认识,对企业内部设立内审机构表现得不积极。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内审机构,但是内审机构的监控作用却未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有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缺乏对客户的信誉、资本、财务状况等的考察和分析,致使企业家底空虚,资不抵债,陷入困境,甚至濒临倒闭。(3)企业监督乏力,财务控制存在不足。匮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有时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因没有有力的监督,而落实效果也不尽人意。(4)风险意识差。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资信度较差、经营能力低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应达到的目标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内部控制制度产生和表现形式的根本,一项好的内部控制必须符合设计者要达到的控制目标,作为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有很多,但评估内部控制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是执行内部控制后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之一。但没有发生财产损失并不意味着内部控制制度就完善。财产的保管职能与记录职能必须分离则是实现基本目标的基本前提。在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时,评估人员应以职业怀疑的态度,假设各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对财产物资的安全造成的影响作出判断,如果认为各种情况的发生,在制度中都明确了保护措施,则可认为制度本身是完善的,否则应提醒制度设计者作适当补充。
(二)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内部控制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单位整个内部控制的核心子系统。反映会计基本职能之一,会计工作通过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形式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决策信息来实现其反映职能。评估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内容既包括对会计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与分工、核算原则、核算流程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也包括对具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审计结果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结果是正确评估会计信息准确有效做法。
(三)企业决策畅通有效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讲究效益和效率的。评价内部控制时,不仅要评估正在实施的决策活动,更要评估已经实施有结果的决策,看决策依据是否充份、真实、合法,决策程序是否过于繁杂,决策结果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实施结果是否满意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是长期性的、自觉性的。除了评估,企业还应建立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制度,通过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检查,来评价制度的落实情况。评估、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都需要人去执行,但不同的人可能执行的结果有差异,加强对控制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设计一套制度,而在于如何保证制度的执行。内部控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权和监督,所有人的权限都是在这个组织中被授予的,并要得到有效监督。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否则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对企业风险的防范毫无作用。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更有实效。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是强化领导层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要强化企业领导层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突出领导层在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二是要准确把握授权的“度”。当今社会大凡出现重大经济舞弊案件的企业,大多数都是授权不当引起的,且多为“授权过度”。为此,在具体设置权限时,要做大量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准确把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工作之需要、管理之需要、控制之需要进行设置,避免“超度授权”,同时也要避免管得过死。
三是要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程度。一要增强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和运行的科学性;二是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文化氛围。企业内控制度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修己安人”。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控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培育和发展经理人市场。从西方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为完善内控制度所必需,因为经理层是内控制度的执行者及有关情况的反馈者,他们在提高内控效力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第四,积极采纳外部中介机构的建议。特别要重视注册会计师在对单位内控制度测试后向管理当局所提出的管理建议书。
(二)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内控制度需要进行不断完善。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转型,部分内控流程要及时更新,开办新业务时,要做到制度先行,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使内控制度能够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永不停止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也不会停止。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一项制度或一个机械的规定,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
(三)构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一个企业中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或董事会,而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确立这种组织思想有利于将企业的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使其主动地维护及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而不是与管理阶层相互对立,被动地执行内部控制。构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应通过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该体系具体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首先在企业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其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墓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最后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四)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素质
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在强化内控制度建立的同时,必须注重人的道德品质、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内控的培训、宣传力度,只有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即便内控制度中有不完善的地方,管理中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隐患也会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控制。由于内部控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且需相互牵制和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增加管理环节和程序,因而有的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影响办事效率;甚至有的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因此有必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培训、指导,提高人员素质,使每个流程每一个关键管控点落到实处。科学的内控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督的制度,它是集投资、金融、管理、营销、法律、信息等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控制人员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保证,内控制度是不可能完全到位的。
(五)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加强风险评估,提高企业诊断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是企业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企业的风险评估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经营效果和效率。强化风险评估主要可以从几方面做起,首先培育风险管理环境。以管理层为首树立全员风险意识的管理理念,通过各式方式宣传贯彻到每个岗位,转变被动思维模式,主动积极防范各项风险。其次提高评估人员业务风险评估水平。加强公司评估人员的业务培训,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业务能力,了解公司的各项业务政策以及程序。最后是建立有效的评估方法。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结合内外部因素制定风险评估标准、管理制度和手段,设立风险评估模型,运用历史资料分析、环境分析等方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于评估出的风险按风险的影响程度、发生的概率、可接受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并设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管理的范围之内,确保公司的经营持续可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世贵.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监管[J].中国农业会计,2009(09).
[2] 李颖.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J].冶金财会,2008(10).
篇9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由此获得蓬勃发展,由此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形势。我国国有企业以往所采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形势发展需求,因此为更好的保障企业发展。必须加大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实施内部控制管理改革,采用科学管理方式,以此来应对新形势的发展,从而真正满足市场发展的新需求。
关键词:
新形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路径优化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国有企业参与到经济市场间的竞争开始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广泛,整个过程中,由于以往历史发展原因所致的内控隐患问题开始暴露而出,并且在市场环境影响之下不断被放大,严重阻碍和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及外在形象。因此做好内控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是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一条必由之路。国有企业要充分借鉴其他国际企业的内控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发展,从而由此开发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内控管理机制。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内控环境较差。内部控制环境属于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要素,通常对内控措施的实施和执行以及内控目标的实现造成直接的影响。企业内控环境相对复杂,具体包含强化、建议乃至削弱特定的政策、效率以及程序,还有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理念、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对于内控制度的适宜性也明显不足,其所设定的框架,通常都是按照其相应的内控规范而建立,因此本身携带某些呆板的成分在其中,因而出现大量条条框框和文字描述,让人目不暇接。而有的企业尽管充分引入了外来内控经验及制度,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当中,表现出严重的变通不足的情况,其并没有对实施的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忽视了企业本身发展的特点,对内控措施的有效实施造成严重的制约效果。
2.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不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其原因主要可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首先外因,是由于企业内控执行不力,内控措施难以有效实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结合内部情况制定相应内控制度时,没有真正理清企业开展和内部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导致相关内容不够合理,整体制度不够完善。从而致使指定的内控计划和企业业务、管理等方面产生明显的矛盾和偏差。同时,由于相关管理人员难以有效掌控企业内部控制程序的关键点,甚至其在对下级员工做出工作要求时,出现调错工作重点的情况,由此导致企业内控产生相应的偏差,管理起来也显得混乱不堪。而内因则是由于企业内部信息技术支持力度不足所致,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内控措施遭遇层层阻碍,而要想实现有效内控,就必须构建全面信息覆盖网络,将企业内部多个部门有效连接起来,这样才能保障内控效率水平。
3.内控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内控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主要是希望能够针对企业内多部门对内控措施执行的有效监测,从而更好的以此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效率及效果的评价考核。然而当前我国在内控监督工作上表现得并不严格,并且在实际工作当中,所设立的相关部门都没有严格按照内控考核制度来开展,即使是实施抽查工作也表现得非常随意,所以真正发挥出的监控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国有企业当,其内控和内控监督全部由一人兼任,形成一种自我监督的情况,这明显不利于企业内控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甚至此类情况将直接加剧企业内控风险的产生,形成一种企业内控潜在隐患。此外,多数国有企业都忽略了对内控管理效果的评价,无法由此实施查漏补缺策略,导致企业内控管理的水平难以获得显著提升。
二、新形势下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路径选择
1.强化建设内控环境,保障内控管理有效实施。应当将建设内控环境作为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优化的主要环节,首先需要针对企业内控理念的形成加以重视,要求国有企业在全面树立积极、主动内控思想的同时,将内控措施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开展相应的内控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当科学掌控内控的内涵,这样不但能够在制度当中构建出内控网络管理框架,同时也将由此全面的认识到内控和企业管理之间的有效联系,因为内控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由此可形成统筹化管理的内控层次。其次,可优化推进内控制度的建设过程,不但能够保障内控制度本身的完善性,同时促使内控制度更加合理化。不过,需要充分重视内控制度的实质内容,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一些理论制度方面的条条框框,这样才能切实增加相应的实质性内容指导规定,最终促使其操作性更为强烈。最后,需要注意应当适时的进行内控制度的更新改造,严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对相应的内控制度实施,进行深入的改善和分析,最终保障其内控制度和企业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2.规范内控制度,不断提升内控效率。为保证内控举措的有效实施,必须先保障内控举措的科学性和正确,这样企业才可集合内部管理实际情况和其业务流程情况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程度及各项内控制度等加以明确。同时也可直接通过内控的形式,来向执行人员征求相应的方案意见,通过这种全面吸收建议的形式,极大的提升其内控计划和内部执行环境的协调能力。同时需要保障其内控执行人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执行人员素质基础的形式来规范内控执行力[3]。要强化内控思想交流,明确指出内控管理工作所需执行的重点内容,从而真正促使其能够真正了解获取内控的效果,并且相关执行管理者还应当强化企业内控措施的掌控,这样才能将内部重点控制落实到位,由此加的缩小执行偏差的产生。最后需要强化内部信息交流体系的建设,由此真正为内控措施的执行,提供相应的必要条件。而企业方面则必须以信息平台作为其重要手段,并通过构建网络内部沟通体系,实现其各个阶层之间上下层信息的有效传输,最终极大的提升内控信息传输效率。
3.强化内控监督,完善管理评价。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对部门结构合理性的监督,严令禁止内部监督人员再次兼职企业内的其他部门职务,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预防监督失职情况的产生。同时,还应当不断强化对其内部所需履行的职责,严厉要求监督部门应当对本期所监控的工作,制定出完善的规划方案,并提交书面材料至上级审阅。并且针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也应当开展定期的检查,并统计结果后,进行书面形式上报,由此才能切实有效的促使其真正履行日常的监控职责。最后需要对企业内控管理评价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高度重视,要求企业必须持续改善其理念指导下的内控管理工作,在管理的后期阶段,需针对其内控执行的效率及效果来做出实时的评价,最终可结合绩效考评的形式进行总结。通过此类方式,能够帮助执行管理人员迅速找出内控管理当中所存在的漏洞,由此持续坚持真正有效的内控措施,在往后的实施当中采取查漏补缺的形式,促使内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市场发展新形势下,企业内控直接成为一个系统化、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并且随着当今经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此来适应企业新的发展需求。这就必须强化建设内控环境,保障内控管理有效实施、规范内控制度,不断提升内控效率以及强化内控监督,完善管理评价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作者:康淑芝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要点设计环节
引言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企业在信用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债权性资产。它能扩大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利润增长。但若管理不善,则会造成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呆账比例高,产生坏账风险。所以,在当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如何既能增加市场份额又能减少坏账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介绍、应收账款的成因及其影响、建立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设计应收账款内控制度主要环节等方面,浅议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容和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COSO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可见,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应收账款的成因及对企业的影响
1、应收账款的成因
商业竞争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迫使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在相同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售量将大于现金销售产品的销售量。由此形成的应收账款是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所带来的,是企业经营环境所决定的。
2、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使企业大多数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形成坏账,不但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问题。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来自四方面:
第一,高额的应收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企业采取赊销策略的本意是为了增加收益,但应收账款长期被无偿占用,不但会影响这部分资金的流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还会延长企业营业周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
第二,加速企业现金流出,削弱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企业通过赊销方式实现销售,一方面导致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另一方面,随着现金流量的减少,削弱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第三,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既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又提高了逾期应收账款的坏帐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盈利状况。
第四,对企业资信和诚信的影响:企业通过法律程序来催收应收账款,首先影响了企业间关系,同时,发生的诉讼费用也加大了企业负担。最终也许能够收回大部分账款,但这明显削弱了企业双方共同的资信和诚信度。
三、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应收账款的必要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全过程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问题,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二,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能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预防坏账的发生。
第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给应收账款的回收上了一道双保险。
四、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目标及主要控制环节
企业各项会计控制制度都应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主要实现下列目标:
1、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会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核算应收账款业务,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及时记录会计账簿,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
2、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因为赊销行为而产生。应收账款的出现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对方所占用。企业资金如若过多地占用在应收账款上,必然影响资金的周转,由此而降低企业的效益。因此,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就成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目标;
3、保证应收账款真实正确。及时清理,维护企业的合法应收账款,反映企业与外部有关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当真实地加以记录,防止非法挪用和个人预谋私利等情况的发生;
4、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企业应加强信用管理,加大催收力度,适时进行账龄分析,对超过账龄的应收账款及时反馈信息,重点管理,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对逾期未结清欠款的赊销客户,特别是对一些信誉较差、欠款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赊销客户,企业应责任到人加紧催收。
结合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程序,设置下列主要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基本策略与措施。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2、建立授权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对销售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各岗位审批人对销售业务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业务经办人员办理销售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格的授权控制既可防止,又可让经办人员在授权的范围内放手开展有关业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岗位审批人员应当根据销售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员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销售业务,主要包括:在销售前对销售合同的审批;销货部门对顾客订单,订购品种、数量、价格和销货通知单的审批;信用部门对顾客的资信情况和赊销限额的审批;仓库保管部门对出仓单的审批;财务部门对销售价格、销售发票、销售方式、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折让退回或坏账注销等业务的审核和控制。
4、明确职责分工。职责分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在执行分配的职责时所产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对于不相容的职责必须实行职责划分。
5、实行销售合同制。企业销售应采取签订合同的方式,根据合同规定的销售产品的名称、品种、规格在供货期发货,并根据合同规定的收款方式和时间及时收回货款。为保证公司赊销业务安全可靠,避免发生经济纠纷,销售合同由公司、客户和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字盖章。
6、调查信用,核准赊销。对购货单位能否采取赊销方式,应由企业有关部门对购货单位的信用进行调查,凡不符合赊销标准的购货单位,则应采用现销制,凡符合赊销条件的,严格按授权和审批程序进行办理核准赊销手续。
7、根据销货订单发货。经核准符合赊销条件,由成品库保管员按销货订单发货,以发货单或送货单作为产成品减少的原始凭证。
8、对销售货款及时记账。根据运输单据和销货发票应及时编制记账凭证,并计入应收账款账户的明细账,保证应收账款业务有据可查,保证应收账款业务账簿之间相互制约,及时提供准确的应收账款信息。
9、按期收取货款并做好账龄分析。会计部门应定期编制客户账龄分析表,及时催缴货款,按期收回。企业应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则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企业必须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10、建立坏账准备制度。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
11、坏账的审批与注销。当企业确认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时,应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能注销,防止不法人员利用坏账注销贪污应收账款。
12、建立内部审计的监督。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五、结束语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手段,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使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以达到对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规避财务风险,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目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陵,“论企业如何强化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现代审计》,2007年第3期
2、郑方松、王垒、李立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与对策”,《财务与会计》,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