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0 22:1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管理

篇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034-02

【摘 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内容。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果 责任落实、规章制度健全,科室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管理

Talk About Nurse and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PENG Y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Autonom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Liangshan 615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Method Expound the importance of operating room.Result Fulfil the duty、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develop the division continuously.

【Keywords】Operating Room; Nurse ; Management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手术室护士是临床专科护士。临床专科护士指的是某一专业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因此,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从护士学校毕业后,除进行正常的岗前培训外,还要进行手术室的特殊训练,如手术无菌术、手术的摆放、麻醉配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专科培训、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方可上岗。护士长是手术室护士的带头人,如何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护理人才,全面提高手术配合质量,适应创新开放的医疗市场,我就26年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谈一些看法。

1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当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医疗改革不断创新,医学模式也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紧跟形势发展。我国口前100多万护理从业中,中专学历占90%以上,本科学历占1%以下,护理培训经验、能力、层次都比较低下[2]。首先,护士长必须从我做起,多年来,我带领全体护理人员一直坚持走自学成材之路,全科28名护士有25名取得了大专文凭,还有1名护士正在参加护理本科的学习。订阅各种护理杂志,浏览网络信息,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用新的理论武装、充实自己,对新知识、新没备、新技术认真学习,反复研究,直到掌握要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加压输血、手术患者的各种进行了改进,根据院感科的要求,对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无菌物品管理、手术人员手的消毒、术中无菌技术操作的监控都进行了严格规范,请麻醉医师为护士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培训,请临床手术医师为大家讲课,对各科手术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新开展及高难度手术的配合定期学习强化,提高手术室护士专科技术水平。其次,护士长在工作中,必须身体力行,勇挑重担,积极参加指导高难、急危手术,掌握第一手资料。另外,护士长还要是一个心理护理的能手,针对不同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每个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思想,安心接受手术治疗。护士长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很好的协调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总务后勤人员、本科护士之问的关系,做到严以律己、诚信待人、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使手术室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氛围。

2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科室同志的主观能动性

护士长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护士,护理人员在医院是最辛苦的群体,地位低、收入少、夜班频繁,手术室护士又在一个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环境工作,因此,如何做好她们的工作,使她们从思想上对护理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在工作中,动态的了解每个护士的工作能力、特长、家庭状况、处世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有文体特长的同志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安排工作细心认真的同志负责设备器械的保养,年轻的同志安排做器械护士,道德高尚、技术精湛、吃苦耐劳的同志则负责科室的新生带教、业务学习,并经常利用科室晨会和业务学习的时间,听取大家对科室工作的建设性意见,不论年龄、资历只要提的是合理化建议,就积极采纳并给予表扬,在科室形成一种和谐、文明、宽松、向上的良好氛围。

3 手术室护理管理建设

3.1 将护理学理论引入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的工作程序。护理管理者要学习、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因为管理不是只管物、管事,更重要的是管人,不了解人的心理,就很难发挥人的积极性,就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方式。

3.2 思想建设

3.2.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素质 护理部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录像,请专家讲课,增强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

3.2.2 强化法律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3]。医院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中与医疗、护理有关法律、法规。科室组织认真讨论,让每位护士知道,自己的工作责任与法律责任关系,违规者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树立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心。同时通过学习讨论,使每位护士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法律问题,并制订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3.3 业务建设

3.3.1 转变护理模式 即从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手术配合向围手术期扩展,做到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根据病人身心、社会需要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了病人的安全感,消除了紧张情绪,密切了护患关系[4],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3.3.2 培养手术室护士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地执行操作规程,树立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提高“慎独”修养。

4 强化管理、健全制度,使科室工作沿着规范化管理轨道发展

现代化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应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在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时,结合本科实际进行有效、灵活、合理的改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手术患者与日俱增,高、精、难手术越来越多,工作量的加大,护理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造成护理人员的相对不足,护士经常加班加点,甚至连轴转,根据我院急诊手术较多的特点,每日安排一名护士上副班,在家待命,择期手术较少时给部分同志放假休息,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自学考试、技术比武、医院业务学习等,并安排其他同志顶班,让她们安心学习,把新的知识带回来促进科室工作的提高。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和两名老护士担任,每月定期对科室人员的劳动纪律、业务学习、设备维护、无菌物品管理、值班护士职责、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工作质量、个人卫生区、卫生员工作等进行严格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确保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科室工作多年来沿着规范化管理轨道持续发展。

多年来的手术室管理实践证明,作为护士长必须率先垂范,做学习型人才,当好科室带头人,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各项制度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就能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满足日益发展的医疗市场需要,使科室工作沿着规范管理轨道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红.正确书写护理文书.中国护理,2002,8(8):8.

[2] 辜晓芳.浅谈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国医疗纠纷与对策2003,6(6):8.

篇2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科室,承担着救治患者的重要职责。为了保证医院手术室的治疗效果,临床应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而其中保证护理质量关键在于质量控制[1]。通过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护理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该次研究中,研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8±2.1)岁;将2013年6月—2014年7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人员100名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29±2.3)岁。两组一般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该院从2013年6月开始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具体内容为以下几点。1.2.1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挑选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长,选择组员后,明确手术室护理组员的具体职责,建立5个质控小组,每个小组共5名成员,护理人员自愿报名参与,并从中挑选1名组长。护士长负责全面进行质量控制,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各组质控小组负责对所属小组进行护理检查监督,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5个质控小组分别为教学组、五常法组、护理文书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消毒隔离组,每个小组成员必须熟悉了解该组质量控制内容、标准以及质控所考核内容,且定期汇报质控工作内容,组织所有人员每月1次质控管理模式会议。1.2.2各组质控内容。①教学组,其内容为制定并严格落实实习护理人员以及新护理人员的教学实习计划,并有计划安排护理人员接受再教育,提高该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而且应认真检查记录以及护理人员具体操作情况。②五常法组,其主要内容为检查手术室环境、区域划分是否合理,药品摆放是否整齐、标签是否清晰、手术记录以及不良事件的记录是否完整,准备充足的应急物品,了解一些品的供给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③护理文书组,检查填写的护理表格是否准确、详细、真实以及护理人员是否有严格按照规范书写。④管理质量检查组,参与医院的管理检测工作,负责监督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流程具体落实情况。⑤消毒隔离组,检查无菌设备以及操作技术、物品的具体摆放情况,规划好一次性物品的用量,并提供足量的无菌物品。1.2.3质控员工的工作职责。根据质控标准各科室的质控成员每周要对护理质量进行随时抽查、监督。消毒隔离质量控制组注意检查无菌药品使用情况,护理人员文书组质控人员要抽查病历,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质控人员实施检查记录情况,并将质控结果定时汇报给护士长以及组长,分析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之后每月要质控人员积极参与汇报,讨论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以及发生频率较高的护理问题,鼓励所有成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积极鼓励工作表现优异者。1.2.4质量控制措施。护士长组织成员共同学习质控标准,并制定符合各科室的评价标准,制定后给每位成员发放质控宣传手册,提高成员对质控内容的了解掌握,同时发现问题并标注,小组讨论后整改。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总结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该次统计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小组各质控组平均得分

观察组的教学组、五常法组、护理文书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消毒隔离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一个医院的存在之根本为护理质量,这也是医院的核心内容。手术室护理质量主要由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所决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较多,且工作时间比较集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单纯依靠护士长个人不能对手术室护理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控制[2-3]。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需要医院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有效护理模式,是将单一的护士长管理,改变为由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实施四级管理,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形成全过程无缝隙、全方位的有效控制管理[4-5]。该护理管理模式具有制度化、标准化等特点,其指定的质控标准内容更具有全面性,适应性更为合理。该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以管理者为主指定标准进行检查、实施者被动接受检查情况,实现人人参与共同进行管理的模式。质控成员定期对护士汇报工作,为每位护理工作人员提供交流以及讨论的机会,便于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通过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公正评价评分,体现质控管理公平客观。该次调查表明,实施质控管理模式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未实施质控管理模式组,教学组、五常法组、护理文书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消毒隔离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未实施质控管理模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完善护理实施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水平,将质控护理理念贯彻落实,让护理人员学到更多护理知识以及护理理念。同时该质控模式下形成规范、标准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实施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促进医院护理质量整体性提高。

作者:李家秀 单位:江安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姜晓惠,李景维,齐先超.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0,24(6):578-579.

[2]李蕾蕾.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2(10):167-168.

[3]罗颖.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58.

篇3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骨科手术患者4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含男234例,女228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9.7±5.4)岁;手术位置:265例为四肢,108例为脊柱,52例为盆骨,37例为颅骨;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231例)。其中观察组含男116例,女115例;年龄为21~71岁,平均年龄为(49.9±5.6)岁;手术位置:132例为四肢,55例为脊柱,25例为盆骨,19例为颅骨。对照组含男118例,女113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9.5±5.1)岁;手术位置:133例为四肢,53例为脊柱,27例为盆骨,18例为颅骨。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位置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统一安排术中个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及职责,以及讲解术中需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力度,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主要包括:

①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以及整体病情评估。仔细阅读患者病历,对其病史、家族史以及各脏器功能等进行全面了解,并为其做相关术前饮食指导,例如术前8h禁食,术前2h禁水等。

②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术前为患者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其危害性,叮嘱其注意个人卫生。并为患者做心理指导,帮助其正视疾病及手术,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③手术以及操作流程均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讲座及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增强规范意识,统一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规范流程,对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术中操作进行特别强调,工作中需注意避免。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并通过日常监督及定期考核等形式实施。

④严格指导医护人员保持手卫生,需按照七步洗手法对手部进行仔细清洁。避免手术室内大量人员频繁走动,并保持手术室卫生,术中产生垃圾及时清理,室内定时通风消毒,确保空气新鲜。

⑤对患者手术位置及方式实施安全管理。术前对切口部位皮肤进行仔细准备,术中所需器材以及耗材等需规范化消毒,并加强对手术切口护理工作管理。

⑥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手术室内危险因素,并对其特别关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

1.4感染标准:发热体温高于38℃;经血培养检查结果阳性数≥1,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患者可能合并有低血压或者寒颤等症状;引流管所引出液体呈脓性,术后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珋±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骨科手术具有复杂性及侵袭性等特点,患者术中手术切口较大,失血量较多,在术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相对较高,这将使患者自身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不利于术后恢复,并加重患者医疗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导致其死亡,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管控,特别是强化手术室中的护理管理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国内外AliuO等人在此方面的报道较少,需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骨科手术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深入思考。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实施的相关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更好地服务骨科手术患者,避免其发生医院感染。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符合国外Togh-erL等人的报道结果。表明使用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各类不规范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和如下因素有关:

①患者了解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会提升其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且使其在住院整个过程中,都有意识预防医院感染。患者个人卫生情况得到良好保持,会大大避免其因自身卫生因素导致的感染。同时,患者本身对疾病以及手术过程等进行详细了解,会减轻其心理恐惧、忧虑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及战胜疾病信心,利于术后恢复。

②加强医院感染危害等宣教,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确切认识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专业技能统一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各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自觉性及负责程度。

③医护人员手卫生于整个手术过程中十分重要,如其手部清洁不彻底,会直接将细菌等带入手术室,极有可能造成患者发生感染。通过对手术设施进行严格消毒,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外源型细菌感染。尽量控制手术中室内人员走动,可降低致病菌落入手术切口中的几率,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150名护理人员。其中护理人员150名;包括主任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59名。护师80名。1.2方法。首先建立考核小组: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护师构成。科室对绩效工作进行二次分配,绩效工资的分配要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等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的工作人员继续保持,并努力提升绩效。督促低绩效的部门和员工努力提升绩效。确定考核项目:首先以医院、护理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为考核基础内容,同时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殊性,参考小组成员的意见结果制定考核项目。组织部门成员集体培训,参考、讨论、结合大家的不同意见完善考核项目。具体为:①设立职称绩效系数:根据医院和护理部门拟定的职称系数执行。②考核工作量为每个月的手术次数,每个月的小时数。正常工作时间的手术正常记录,加班,晚班、休息日值班按照档数记录。同时考虑到手术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手术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配合情况来确定最后的实际台数。③根据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的工作质量来进行考核评价:依据医院对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的准则和手术室护理人员岗位要求,让小组成员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品质评价准则,具体准则包含两部分。其一:基础品质,包含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讲文明懂礼貌、团结一致、有组织有纪律,这部分记为30分。其二:包含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品质准则,分为协助护士、清洁护士、巡查护士,计为70分。④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包含手术医生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每到月初可以给大家发放满意调查表评价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统计出满意结果。⑤奖惩制度:对国家专利、科学研究、新课题的研发、论文的发表、学术报告的交流、被医生和患者表扬等对医院和患者有所帮助进行奖励。被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点名批评者、不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办事、违法乱纪者、对领导工作安排不服从命令者,隐瞒因为自己失误引发不良事故者,各项考核不及格者都要做出相应的处罚条例。⑥绩效分配:统计绩效结果应在每个月的月末,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质量、患者和医生的满意以及工作贡献进行计算,绩效工资的发放也是要按照绩效结果来决定。1.3评估方法。①护理人员的护理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工作完成度、满意程度:通过绩效管理前、后手术室15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工作完成度得分来比较;通过向护理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表,统计绩效管理前、后对绩效工资分配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②手术室医生和患者的满意程度:1个月1次对患者和医生作满意程度进行统计。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绩效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考试分数和满意度。实行绩效管理后理论、操作考试分数以及工作质量和满意度(94.83%)明显高于实行前(72.56%),实行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对比绩效管理实性前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实行绩效管理后的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实行前,实行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绩效管理可以有效的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更能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为日后评优可以提供重要依据。绩效管理在手术室护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医患满意度以及专业技能方面进行绩效考核,让相关人员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执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护理人员工作起来目标性更强,提高服务意识。护士长和各科室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化管理[2],真实记录日常考核情况。实施新的绩效管理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良性竞争,激发护理人员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自主学习,从而完善自身不足,实现自我价值。在考核成绩中加入医患满意度,就是要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而且医患满意度直接影响手术室的护理治疗,以患者为服务中心,患者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及时和医生、患者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配合好手术医师,不仅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预后。绩效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护理质量管理具有客观性、公平性等优势。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绩效管理的合理化,使护理质量趋于稳定,绩效考核运用正面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激励,绩效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绩效意识。同时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关注工作质量。通过护士长,护理人员自身针对每个手术室的各个岗位进行检查,监督,如果发现当中没有遵守规定的质量准则执行,要按照相应的规则扣分并记录[3]。必须做要保证真实性和透明性。护士长要运用职责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点问题及时进行现场的督促纠正[4]。该文研究表明:实行绩效管理后理论、操作考试分数以及工作质量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实行前,实行绩效管理后的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实行前。更加证明了绩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有效的提高医护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质量。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避免了平均分配的形式,合理地规避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消极工作的态度。体现了按劳分配,奖罚分明,绩效工资分配非常合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兴趣,更好地将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患者、医生、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越来越高,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管理能力也越来越高。

作者:刁逗 单位: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考核办

[参考文献]

[1]宋敏,侯淑肖.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4-6.

[2]温贤秀,蒋文春.护理质量成效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29-231.

篇5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89-01

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特殊科室,在完成常规手术任务之余,不断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有必要提入正常的议事日程。我们所面对的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科研人员、进修生、参观人员、实习生等等,为提高工作水准,就必须管理好一支护理队伍,使它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护士长的首要职责。手术室全体人员的素质状态,直接影响外科手术业务、科研、教育等的开展,如何向新的医疗市场挑战,是每位护士长所面临的、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加强无菌技术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是管理中最主要和关键的问题,无菌技术贯穿在手术室的一系列工作环节中,从手术室的设计,各部门的设置安排到器械、被服、敷料等物品的准备和消毒,以及每个手术人员的操作,手术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符合无菌要求。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应对各种灭菌方法有清楚的理论知识,并能正确操作。护士长对各种无菌技术制定出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无菌技术的正确运用,降低感染率。消毒无菌的严密程度:(1)严密的无菌观念;(2)有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3)清洁区与污染区有明确的分界,污染的物品有严格的消毒措施;(4)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参加手术者的手、消毒的器械包、一次性卫材等做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改进,严格把好消毒关等等。

2 制定各种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程序

手术护理安全尤为重要,为此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良好的工作秩序,如:(1)制定严格的清洁消毒制度;(2)手套、被服、敷料、器械的管理制度;(3)麻醉机、监护仪、腔镜气腹显示机等仪器的保管制度;(4)各级人员的参观制度、防火防盗的安全制度;(5)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工作制度;(6)器械物品查对制度;(7)接送患者制度;(8)手术部位查对制度;(9)病理管理制度等等;使大家在工作中既有标准又有要求,以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

3 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更新知识

3.1 在手术室内实行专科分组 改变了以往护士只是简单配合手术的工作,而是共同参与专科组的管理、建设与发展。除了不断完善各种基本技能,更是涉及到精密仪器的保养、维护,科研的开展,各级人员的进修培养,护生的实习带教,以及与病房护士协作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等个方面,她所掌握的技能也不在仅限于工作,而是贯穿并展示于整个生活,专业有了发展,自身的潜力也得到了发掘,社会地位也一定能因此而有所改变。

3.2 加强手术室护士业务学习 鼓励其参加成人自考、外出进修,这是一方面,进行其他人文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同样重要,增加科内学术氛围,优化人文环境,是每位护士长的职责之一。而对于已有高学历的护士,首先要强化其责任心,务其正业,给她最恰当的工作岗位,让她对所做的贡献做自我评价,使其更好的认识自己,也使管理者对她有了深入的了解,将其功用充分的发挥至工作中。

4 抓好信息管理,弥补工作不足

对手术室的领导者而言,信息尤为重要。手术室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需要护士有强烈的慎独精神,但是要管理好这样一个团队,仅依靠这点基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挥护士长的作用了。清楚全面的了解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每位护士的任务执行情况,相关科室人员的评价,她们的优势、她们的不足,她们彼此间的协作程度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护士长作出公证、合理、明智的决策。

5 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机构使命

5.1 手术室护士所面对的都是一些防御能力低、无绝对自主性的病人 以及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一身的病人家属。病人的健康关系到他本身及家庭,于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几乎整个社会我们都担当着不可推卸的、不可简化的责任。任何一丝马虎、一点闪失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甚至错误。我们必须善待生命。

5.2 对于医院而言,经济效益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相关因素 如何有效管理医疗物品、仪器设备,做到合理使用,达到最优的效价比,这在医院整个医疗事务及经济运作程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品牌效应”对医院同样适用,优质的服务,宾至如归的感觉,是每位患者及家属共同追求的,这同样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手术室护士长在医疗器械等物品的选择、收费的合理规范等方面的管理,也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

篇6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058-02

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和职能也有了新的扩展。所以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用心尽量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尽量满足护士的基本要求,实行人性化管理。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舒缓了护士工作的紧张情绪,增强了体质。增加手术室护士的晋升及深造机会,鼓励支持他们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还要培养护士正确对压力运用的防御机制,学会自我减压,避免和改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群体心理健康,保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高水准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1、合理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是选择按需设岗,按岗定人的用人最佳方案。使工作效率、潜能挖掘和个人满意度均达到最大值的管理过程,其目的是优化劳动力结构,讲究成本效益,在保证医护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改革后,手术室增设文员、技术工人等,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员增加技术工作。合理配置与使用手术室人力资源,实现了专业人员职业化,工作流程科学化,增加了护士的直接护理时间而减少间接护理时间,既能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2、手术室物力资源配置

2.1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添置与使用的“社会化管理”,由手术室进行仪器设备添置的可行性论证。

2.2 仪器购置后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使用方法、保养消毒等方面知识的培训,通过培养手术室护士,达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2.3 专业技术人员,应加强平日的专业保养及维修,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建立医护人员的个人收入与手术室成本的直接关系。

2.4 在保证医疗质量前提下,对科室手术成本的增加提出宏观控制机制。

2.5 消耗物品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可将耗材分为两类:一类为进口优质产品,价格高;另一类为国产优质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术中根据实际需要、经济情况选择不同产品,以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同时减少医院支出,严禁滥用进口高档产品。

2.6 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开展经济效益及成本核算的普及教育。

3、保护手术室护士健康心理状态,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手术室护士经常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独立性强,必须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手术室工作性质决定了手术室护士的良好心理素质。

器械护士配合高难度手术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独立性强,必须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手术室工作性质决室了手术室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器械护士配合高难度手术和危重病人的抢救,遇到手术抢台需要加班加点,不能正常进餐和休息,如此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必然导致疾病,因此尽量创造条件解决好护士的误餐和休息等问题,保持他们的健康水平。

4、全方位管理降低手术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

4.1 加强培训

对全体护士进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我院自定手术室护理记录填写标准的培训,做到全体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护理单的规范化书写。

4.2 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简便快捷的手术护理记录单,使其即符合《病历书写规范试行》的要求,又能如实反映手术护理过程,满足提高护理质量和举证的要求。

4.3 制订规范统一的书写标准

4.3.1 对术中所用的物品要求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原位清点及时记录。

4.3.2 手术护理记录单在护送病房后全部完成。

4.3.3 使用医学术语,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实进行填写,无论手术大小,时间长短,是否进入体腔,一律按要求填写。

4.3.4 手术护理记录单改正副页,下页随病历副页留手术室存档,正副页一致,达到及时、准确、完整、清晰。

4.4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4.4.1 随时查,手术结束时由洗手护士在交器械时连同护理记录单一同交接,由专人负责检查。

4.4.2 定时查,每天夜班进行全天手术总结时核对手术护理记录副页总数,并逐项检查,发现有误及时追查,核对无误交专人再次核对后存档。

4.4.3 周末查,质控组人员每周六上午逐项检查,本周所有手术记录单,发现缺陷限期由当事人补充修改。

5、发挥护士长管理艺术及强化现代化管理

手术室护士工作机动性大,突发性强,伤情复杂,加班多,工作量大等特点,如何调动每个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优质完成急诊抢救手术任务,是护士长履行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充分授权,采用个人负责制,将手术室的物质和常规工作大致分为若干项,每项物资和工作具体到人,使每个护士服从传统管理模式,护士由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经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实行个人负责制,充分授权和通过参与部分管理工作,激发每个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创造力是调动护士积极性,培养护士全局观念,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搞好科室建设高效有序完成急诊手术任务的有效措施。

5.1 具体做法及常规工作划分。我们分为器械类、药品类、精密仪器类,敷料类、总务修理、一次性物品、表格及提表消毒灭菌、手术室无菌技术监控、消耗性物品制作、图书管理及计量。

5.2 对护士的个人负责工作纳入工作质量考核内容,个人负责中出现的错误,根据其严重程度,适当扣除工作质量评分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底评选先进标准之一。

5.3 对护士工作资历及能力较强的护士分管器械、药品、精密仪器等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年资转浅的年轻护士负责技术要求较低,管理体制成分较轻的项目,如消耗品制作等,每人每项目管理一年,每年初轮换个人负责项目。

5.4 科学指导,护士长决对不能把工作分配下去就万事大吉,而要以有效的方式对护士进行指导,注意分配任务的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如针对精密仪器的使用及保养,根据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护士长每月个人负责,工作定期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向个人负责工作始终置于护士长控制指导。

手术室工作质量随着整体护理等强化管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水平,深化了整体护理内涵,增强护士的有效沟通及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病人极大信任,病人的心情舒畅,有利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7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4~49岁,平均33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9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6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3~48岁,平均32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8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8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措施

患者均于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根据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将安全管理应用于常规护理中,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分配工作,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其高度紧张的情绪。降低各种设备应用中的危害,如减少X线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出现被器械误伤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如迅速挤出足够多的血液后用流水冲洗,再应用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注射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率。(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3)认真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年轻的新进护士加强培训,同时由高年资护师领导、监督,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安全开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进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应用安全管理后的护理效果。

1.4满意度评定

本研究满意度调查问卷选用本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相关责任护士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在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项,赋予1~4分,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2例,护理差错率为3.6%;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8例,护理差错率为14.3%。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1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7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25例,满意者18例,基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4例,总满意度为92.9%;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者21例,不满意者12例,总满意度为78.6%。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9,P<0.05)。

2.4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8.1±2.0)分,对照组为(94.8±2.3)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P<0.05)。

3讨论

篇8

1.1接送患者时存在的护理缺陷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因麻醉用药未完全代谢,患者躁动易发生坠床、各种引流管的拔出及脱落。

1.2手术部位错误手术部位没有手术标示;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3个时间段未进行手术安全核查。

1.3手术物品、器械准备不全或性能不佳术前物品准备不充分,器械老化未及时更换。

1.4手术设备仪器使用不当术前未试机或临时故障,影响手术进行。

1.5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用药、输液、输血错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6手术安置不当术前未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时间超过2h,骨突处未使用垫,提高了压疮发生的可能性;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损伤。

1.7电灼伤电刀使用不当,患者身体接触金属,术中切口,周围敷单潮湿未及时加盖敷巾,一次性电刀笔未及时收回,放在器械台时术者误触引起电灼伤;腔镜手术冷光源使用不当引起灼伤。

1.8切口感染患者体质差;糖尿病;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不严;术中低体温。

1.9标本遗失及差错手术标本未贴标签、未及时登记;病理液未浸没标本。

2防范措施

2.1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接送患者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手术标识以免出现差错。《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要求是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患者去向等,确保了患者安全。

2.2保持每一张接送患者的平车性能完好手术结束将平车靠近手术床调整同等高度,踩好脚刹。麻醉师护患者头部,一人搬起患者身体一侧,另一人将过床易放于患者身体下至少1/2处,放平患者,轻推患者身体稳妥至平车。拉上床档,巡回护士推床头,患者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输血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采血日期、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输血袋包装是否完整、有无凝块、溶血等,无误后方可输入。双方在合血单签字。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存24h备查。

2.4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使用电刀时选择合适的功率,以能够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为目的的最小功率为宜。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将负极板粘贴在肌肉丰厚、无瘢痕、无疖肿、离手术区较近>30cm以上,位置正确,紧贴患者皮肤,接触面积不小于65cm2。患者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位,不佩戴金属饰品以免电灼伤。保持手术床单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需及时更换,避免电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酒精消毒待其干燥后方可使用电刀。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手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因此,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建议使用双极电凝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5防切口感染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遵守常规制度。手术室建筑流程合理,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器械包外有6项指示胶带,内有消毒指示卡,颜色变黑均匀一致才能使用。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超过4h切口周围要加盖治疗巾。

2.6正确管理病理标本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手术中切下的小病理标本,由巡回护士即刻留于病理袋内,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病理名称。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待手术结束后装入标本袋内倒取10%福尔马林固定液完全浸没标本,将标本袋口的密封条封闭严实。任何标本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丢弃,防止错送、漏送、贻误诊断现象。术中快速冰冻建立登记本,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及时送检病理科,电话通知的冰冻切片结果应由主管医生接听并签字确认等防止标本遗失或弄错。

3体会

篇9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感染;关系研究分析

作者单位:261041 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是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表现出临床症状的,但是不包括入院前已经感染,入院后表现出临床症状的感染[1]。手术室是医院内发生感染的高发科室,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明显控制感染的发生,现论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手术室共开展各类手术32000例,其中甲类手术患者12000例,乙类手术患者8000例,丙类手术患者4000例,丁类手术患者8000例,其中男19000例,女13000例,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45岁。

2 手术室感染的风险因素

21 首先是医疗设备因素 现在手术室一般都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械虽然简单方便且容易保存,但是如果保存不当,是导致手术室感染的主要的污染来源。

22 其次是环境因素 手术室是环境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以及伤口的愈合情况,也是导致手术室感染的关键因素所在,经常频繁的手术室人员流动以及手术台的频繁使用,导致手术室空气中的微粒增加,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如果消毒不及时,患者的血液及体液残留,是导致手术室感染的重要因素。

23 患者因素 在手术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无菌消毒工作,首先是手术部位的备皮,如果备皮不当或备皮不完全,可造成细菌的植入感染以及繁殖;再则,患者的清洁不当或营养状况不良,可以在成手术的二次感染[2]。

3 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措施

31 手术室控制感染的环境管理措施 手术室一定要保持洁净,建立达到一定级别的的空气洁净手术室,在过去的手术室管理中,虽然医疗设备及其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空气感染一直是手术室感染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环境感染的因素,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为英国医生Cliarn1ey10余年来在Wriglitingtoll应用单项流技术,使医院感染率从7%~9%降到1%[3]。在每次手术后,医护人员一定要清扫手术室墙面、地面以及手术台所有的物品。

32 器械管理 器械是手术室使用最多的设备,因此必须在术前术后进行有效的消毒管理。对于所有的手术包必须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手术包的包装,并对灭菌日期进行核实。对于一次用品的存放环境严格遵守其空气的无菌量小于200 cfu每立方米,同时对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保持在一定的标准值。

33 患者管理 分为术前护理管理、术中护理管理以及术后护理管理术前做好皮肤消毒工作,同时对患者进行清洁及其卫生处理,具体措施包括沐浴、理发、修剪指甲、更换衣服等,同时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合理的膳食能够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预防感染的发生。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做好静脉通道的建立,做好麻醉准备,调整手术的最佳位置;术中,因为手术患者的切口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很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进行无菌手术操作,降低感染的几率;术后,护理人员及时处理切口,用无菌薄膜贴封闭切口,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其中在术后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做好对患者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效果

本组32000例患者经过严格的护理管理,发生刀口感染的患者20例,其中化脓性阑尾炎穿孔的14例,胆囊癌切除感染的4例,化脓性胆管炎2例,占所有患者的00625%,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5 讨论

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护理人员显得极为重要,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医疗效果的保障,只有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才是降低护理感染是最大保证。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术过程中运用到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具体包括消毒液更新、消毒物品浸泡、细菌培养等,还要做好检验单备查工作,以确定采取的消毒措施是否有效。总之,手术室护理人员在预防手术室感染上的最有极为重要,只有严格护理管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篇10

关键词:专科分组管理;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满意度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护理中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手术室的护理配合是决定手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年来,随着手术向更复杂、更细微的方向发展,一些新仪器、新器械、新手术方法不断涌现,使得手术室护士对特殊器械的要求不熟悉,手术配合不精,严重影响了手术质量。加之一些护士对医师的习惯和性格不了解,导致配合协调,医生满意度不高。分组专科管理是结合专科分组实施的护理人员岗位管理,其按照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工作能力的差别来定岗、定责、定级培训,对于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改善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我院手术室自2016年实施专科分组管理以来,有效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1.1一般资料43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纳入标准为:①注册护士;②相关工作经验一年以上;③知情同意;④均为女性,身体健康;⑤无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理障碍。排除标准:①调查期间因请假、外出进修不在职的护士;②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毒物或酒精等依赖或滥用史;③进修护士及其他培训学员。本组年龄:≤25岁6例,26~35岁28例,36~45岁8例,>46岁1例;护龄:≤5年9例,6~10年12例,11~15年10例,≥16年12例;学历:中专1例,大专19例,本科及以上23例;职称:护士11名,护师20例,主管护师及以上12名。手术医生28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13名。1.2观察指标2016年实施专科分组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和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①护理配合质量:根据手术室护理服务规范制定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量表和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需要,制定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调查量表,内容包括准备手术物品、传递器械、器械/仪器的准备、器械/仪器的使用、掌握医生的习惯和要求、手术配合、仪器保管、医护沟通共8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制定相关条目,每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最后均转化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手术配合质量也高。Cronbach’sa系数为0.88。②满意度: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敬业精神、服务态度、专业知识、医护沟通、手术配合质量、突发事件的处理、手术配合质量共7个方面,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满意度5级分类法进行评定,1、2、3、4、5分别代表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较满意和很满意。Cronbach’sa系数为0.85。t检验比较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卡方检验比较满意度。1.3结果专科分组管理后,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调查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管理前,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满意度亦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分组管理

2.1成立专科护理小组按照手术室区域的不同,结合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年限、职称、工作责任心,将手术室的护士(护士长除外)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组长1名,护理人员6名。小组所管理的区域包括手术室和辅助用房,器械、仪器、设备、物品等。制定各区域管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将手术室空间分为6个功能区域,前4个小组管理相应的手术间,第5小组管理洗消、药材仪器间,无菌区域以外的走廊、医生办公室、值班室等,第6个小组管理辅料区、器械区、男女更衣室、无菌室前的缓冲区域。2.2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使用手术室的岗位设置为N0~N4级,分别为助理护士、轮组护士、专业护士、专科护士、专家护士。详细制定岗位职责[2]。护士长结合专科的特点采用循环固定的方式进行排班,轮组护士每个月轮转1个专科,专业护士3个月轮转一个专科,专科护士正常班组与值班轮组交替进行,6个月为一个周期。2.3分层培训根据层级护士的岗位需求,实施岗位分层培训。采取专科小组培训为主,全科集中学习为辅的培训方式,专科强化与基础轮转相结合。其中N0级护士的培训分为2个阶段:临床实践(10个月)和脱产集中培训(2个月)。临床实践期有专人带教。脱产集中培训期主要是学习工作流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护理操作培训等。N1级护士为低年资护士,重点进行基础知识、手术操作技能、个人素质的培养,学心脏外科的洗手配合,加强与其他护士、医生以及患者的沟通能力以及安全管理等。N2、N3均为高年资护士,是护理工作的业务骨干和护理专业的宝贵人力资源,邀请高校教师或主任指导讲课和护理论文书写,鼓励其积极,参与技术攻关、课题申请、文献整合等[3]。注重专科手术配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危重患者护理能力的培训,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其护理带教、质量缺陷分析的能力。N4级护士注重培训质量监控、护理管理、组织协调、科研及教学以及处理疑难问题等能力。2.4质量考核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绩效分配时结合护理岗位层级权重、劳动强度、岗位工作质量、医患满意度、手术时间、手术数量、手术分级、手术风险等。由1.2起平,每层系统递减0.1。对于带教老师责任人、小组组长等职务加系数0.1。由护士长和N4级护士对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卷面成绩、实际操作能力、医护的满意度等进行考核,对考核优异的护理人员加分,有质量缺陷的扣分。

3体会

随着手术室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多种外科的通科医护配合已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力全而不精、专科不熟练已经成为影响手术中医护配合质量,医生满意度低最突出的原因[4]。实施手术室分组岗位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自律性,更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更好地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服务[5]。本院实施的专科分组管理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确定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明确各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和方向,打破了以往管理中的包办制[6];专科分组管理中每一位护理人员实施定员管理,对于巩固护士的护理技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另外,专科护理小组成立后,医生与护士的搭配相对固定,利于了解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习惯与特殊要求,促进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默契度,使得配合更加顺畅[7];同时,专科小组长不仅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而且对本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手术配合流程,提高配合质量。结果显示,实施专科分组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准备手术物品、传递器械、手术配合、医护沟通等方面的手术配合质量评分及医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可见,专科分组管理可使护士有针对性、主动地学习新的护理知识,提高对新仪器、新技术、新服务观念的了解,熟练掌握专科手术的物品和技术需要和专科手术步骤,有效提手术室护理配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娟,谢月霞,招坤兰.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103-105.

[2]庄燕,杨晓伊.定能分级与绩效挂钩在提高高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上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2,31(24):149-150.

[3]余航.区域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493-1495.

[4]刘燕梅,李莲英.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1):53-54.

[5]丘英英.分阶段岗位管理反馈护士评价体系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110-111.

[6]邵亚莉,毛雅琴,李胜琴.区域化管理模式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3):1578-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