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范文

时间:2023-04-08 05:0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篇1

经过培训,广大教师对教育技术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同时在一线教学中,也能够正确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学理论。通过教师在培训平台中的反馈、与校方的访谈以及广大教师在市、区级比赛中的频繁获奖,可以看出广大教师是从内心感受到、从现实体验到教育技术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下面是两位青年教师经过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后的成长感悟。这两位年轻教师工作热情、积极思考、热衷实践,各方面一直比较努力,但是对教学也有很多困惑。通过对教育技术的学习,他们在教学设计的思路和理念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并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教学设计、讲课等方面的市区级一等奖。

海淀区羊坊店第五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傅龙

信息技术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广播教学、作业回收、展示作品都很方便快捷,学生对这门课的热情也很高。但一些学生的“热情”会渐渐转移到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等其他的事情上,部分学生在课堂作业中会照搬范例作品,造成作品雷同、缺乏新意。

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避免不假思索、机械地操作?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加便捷、有效的评价?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许久。经历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我找到了答案。

2007年11月,我在北京教育学院取得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讲教师的资格,对教学前期分析、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实施也有了理论的依据,并开始逐渐地运用这些理论、方法和策略改变我的课堂教学,通过实践验证学到的知识,并且产生了可喜的效果。通过学习者特征分析,我找出了导致学生上课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班里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因为学习风格的不同而不一样。当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我的教学风格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更好。

在培训期间,恰逢海淀区教师基本功比赛。在经过法律法规、教学设计编写、课件制作等层层筛选之后,2009年11月我有幸入围了北京市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在进行最终的参赛作品《交通小卫士――矩形和椭圆》一课的设计时,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教学前期分析”的方法,设计了在“画图”中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实际生活情境,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交通小卫士”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利用任务驱动策略,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矩形、椭圆的绘制方法,完成“安装交通设施”作品的制作、创作。在探究中,我不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任务的趣味性、层次性,还使用协作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思考和讨论,并启发诱导学生自己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最终解决问题,完成属于自己的意义建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进行评价设计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三种评价方式中的“过程性评价”理念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独立开发的“电子评价反馈系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组内相互协作等项目获取奖励性质的电子智慧星,进行随堂评价。

通过努力,我荣获了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等奖的好成绩,这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带给我的巨大收获。正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让我在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了科学而又具体的规划,使我的教学设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北京市育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钟建业

我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工作近10年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能够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课堂实效。但我也深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一直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何科学有效地书写和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教学评价?什么是教学模式,它与教学策略有什么关系?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困扰我已久的问题,在我参加“十一五”继续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逐一找到了答案。

经过为期一周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我的收获颇丰,对于过去比较模糊的理论和方法认识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理解。我明确了教学前期分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阐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另一个方面就是分析“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这么学”的依据。我理解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我充分了解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发展性评价的作用及其特点,能够使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常用的方法设计教学评价方案。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能够根据具体主题,设计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这次培训,让我学到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同时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反思自己教学的机会。而这样的反思相对于自己学到的先进的理论更有意义。它让我明白,不能只是埋头苦干,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篇2

1、 下面对学生学习动力因素的分析中,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是( )。 (1分)

为了做好小组长的工作,王艳同学积极咨询了几位高年级的学长

2、 张老师在外地听课的时候,吸取了大量的教学、学习经验,并将它们记录在电脑里面,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将这些珍贵的信息以e-mail的形式及时传递给异地的师生,请问,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数字教学资源的什么特性?( ) (1分)

处理数字化

3、 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应属于的层次是( )。 (1分)

理解

4、 在角色表演活动中,刘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去表演其中的角色,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请问,刘老师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 (1分)

抛锚式教学策略

5、 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分)

a.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

6、 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喜欢使用演示课件,下列观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李老师使用的课件可以完全呈现老师讲述的内容,可以代替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7、 下列哪个格式的文件不可以用windows media player打开?( ) (1分)

rm格式

8、 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构成。 (1分)

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9、 采用高级搜索方式比纯粹的关键字搜索更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想要的文件。现需要搜索《学会合理消费》一课的教学ppt,请问除了关键词之外,还需要限定( )。 (1分)

文档格式

10、 你认为将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入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维度( )。 (1分)

如何将教学评价围绕着教师开展,避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体现公正性

11、 学校让你去评价一位新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下列选项中哪个不需要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因素?( ) (1分)

课堂气氛的热烈程度

12、 王老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搜集评价学生的信息,以供期末综合测评时参考,下列评价方法使用不当的是( )。 (1分)

每个单元结束后,王老师经常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该单元的掌握情况

13、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伯利克里这个人物,下列促进小组讨论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1分)

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王老师可以采用复式教学,即在同一个教室里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

15、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迅速的从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必须善于反思。当您反思自己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过程设计这一部分时,您认为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 。 (1分)

是否使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好奇心

16、 教师经常会利用flash制作一些按不规则轨迹运动的动画,这就会用到flash中的引导层动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1分)

在动画播放时,引导层上的内容不可见,被引导层上的内容可见

17、 李老师计划在开始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环保、节能的宣传影片。请问,下列教学设备哪个可供李老师选择使用?( ) (1分)

dvd机+电视机

18、 在设计和开发课件时,图片是应用最多的素材之一,通过抓屏的方法获得图片的步骤是( )① 文件菜单 → 保存 ② 同时按住 ctrl + v 键 ③ 打开要截取的图片 → 按一下键盘上的prtsc(print screen)键 ④ 开始 → 程序 → 附件 → 画图 。 (1分)

③④②①

19、 王老师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了解美国人在时间上的问答方式和动作,他决定借助数字化资源来呈现其所要表达的教学信息。下列选项中哪些素材的组合是

最佳的方案?() (1分)

视频、音频

20、 下列属于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内容是( )。 (1分)

学习内容分析

二、多选题

1、 你认为将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入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维度()。 (2分)

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

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有效地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优势,使媒体技术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学

2、 在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哪几方面的特征? (2分) 起点水平

认知结构

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

学习风格

3、 李老师总结了一些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和方法,以下李老师总结出来的选项中不恰当的有哪些?() (2分)

在选择教学媒体之前只需要考虑教学目标

在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该教学媒体是不是够新颖、够先进,以免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 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变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储存于记录介质(磁盘、光盘)中的现代教案,由文字、图片、图像、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下面关于电子教案的功能特征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2分)

电子教案有利于教案的修订和保存

电子教案便于携带和学术交流

电子教案可实现超文本组织信息,利于非线性知识的安排

电子教案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5、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媒体,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听觉媒体的是()。 (2分)

录音机

收音机

cd机

6、 教师想将截取的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选用用下面的哪些软件?() (2分)

绘声绘影

豪杰影霸

premiere

7、 有关教学评价的功能,王老师有如下认识,正确的是()。 (2分)

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学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好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学改进是否产生影响主要看教师的自觉性

被评价者还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8、 评价离不开一定的价值观或指导思想,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也有所转变,下面有关对教师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转变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2分)

在教学目标上从强化应试转变为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依据上从以书本为本位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从重视教学信息的单项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项交流

9、 教研组让你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下列哪些方面不需要列入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2分)

教学设计后面是否有大量的练习题

教学设计过程是否使用了先进的媒体

10、 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王老师建议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就是否让学生评价教师,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表意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因为学生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

学生评教的过程也就是对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诊断过程,有助于教师本人了解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

开展学生评教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会更关心学生,学生也会更尊重教师

三、是非题

1、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展。 (1分)

2、 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平时作业。 (1分)

3、 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教育调查可分为普遍调查和个案调查。 (1分)

4、 设计和计划表现性评价有以下四个步骤:决定对什么进行测验,明确表现性任务,详细规定评分规则,具体规定测验要求。 (1分)

5、 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

(1分)

6、 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1分)

7、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1分)

8、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1分)

9、 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认知主义理论。 (1分)

篇3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组织;主讲教师;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84-04

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从“十五”开始,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目前,多数省市还在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初级培训,而少数发达地区已开始了中级培训。关于培训的实效性,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使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应该说,一路走来,这项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整合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开始形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规范,这为一线教师进行有技术含量的教学打下了基础。[1]

不管是初级还是中级培训,笔者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并于前段时间有幸跟随一些地区的中级培训项目管理组到各区县进行跟踪调研,与当地的项目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受训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培训成效和今后一线教师培训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问题表现

1.机构设置方面

从承担一线教师培训工作的各个区县的组织机构来看,主要是教育信息中心或教师培训机构,少数区县有教研部门的协助,这与以往的信息技术培训项目基本一致。因此,与我们反馈、交流的组织机构负责人多为主抓本区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这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似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教学研究部门关系不大。

2.培训教师筛选方面

作为贯彻落实培训精神和要求、担负培养广大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中坚力量——主讲教师,其观念、认识、能力、素养等因素将直接决定培训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表1为被调研地区591名主讲教师(占本项目绝大多数)的学科专业构成情况(单位:人)。

从表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和网管电教两类人员合计358人,占总数的60.58%,其余人员多为中小学一线教师,而且,这些教师都是临时抽调的。这说明:其一,在培训中,至少一半主讲教师可能仍会以信息技术操作为培训内容的侧重点;其二,主讲教师不分学科教学,受训教师不分专业学习,弱化了学科特征。那么如何能让培训走近学科教学、走近教师需求呢?

3.培训内容方面

在问受训教师“中级培训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几乎所有受训教师都说是多媒体素材处理和课件制作技术;问“中级培训与以往的类似培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时,许多教师说不上来。这或许是培训后时间太长造成淡忘的缘故,也或许说明:一是受训教师对纯技术操作内容感兴趣;二是在培训中主讲教师没有给受训教师带来观念的转变和认识上的提高,因而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目前,全国各地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何克抗教授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中级)》,共有9个主题,其中只有4个主题涉及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分别是主题2—教学前期分析(部分内容:知识可视化工具)、主题5—教学资源素材收集与加工、主题6—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主题8—对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部分内容:Excel在教学统计中的应用);[2]二是由祝智庭教授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中级)》,共有8个模块,其中涉及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主要是“模块5—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从培训的目标和教材内容篇幅看,侧重点一目了然。

4.培训后的应用方面

在问到“培训后对教学工作有什么促进作用”时,多数教师认为提高了课件制作技术,教学手段多样了。在笔者的提示下,一些教师说到了规范的教学设计。这说明培训中学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没有真正内化为促进教师有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能力。尽管座谈的只是各区县受训教师中的少数,但也能由此反映出培训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只有一个,那就是相关部门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本质和新课改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没有真正达成共识,以至于在操作环节出现了偏差。这在全国各地区的初级培训中普遍存在。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建国后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行业标准,这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发展的深入推进。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教育部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其核心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也就是在信息化社会里“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这是大、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因此,从本质上讲,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完全有别于信息技术培训的一种在信息化环境下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规划的教学设计能力培训。[3]而且,这一过程还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与具体学科特征、要求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能够真正胜任或适合这种培训的组织机构和教学人员应该是各级教学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如学科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等,他们才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力军。理由如下:

篇4

关键词:粗糙集理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1

1 背景和相关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购买或开发满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在线课程、网站或系统,成为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方法之一。面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系统日益增长的数据及高密度、多维度变量,如何从这些浩瀚的大数据中找出有用的知识成为目前教育数据挖掘的一个重点。约翰・布兰斯福特[1]等人认为技术在创建有效学习环境方面一种迎接挑战的途径: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来自软件导师的反馈,反思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接受循序渐进的指导,提高学习及推理水平。本文希望通过粗糙集理论在决策支持系统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对提升在线学习系统满意度、网站资源的利用和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粗糙集概述

粗糙集理论(Rough Sets Theory)是1982年波兰科学家Z.Pawlak提出的一种用于处理含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数据分析处理理论。该理论主要用于从不完整的数据集中发现模式和规律,是机器学习、知识获取、进行不确定信息形式推理的基础。目前已用于医疗诊断、过程控制、信息恢复、工业制造、卫星信号分类分析、商业经济等领域。从数学角度看,粗糙集是研究集合;从编程角度看,粗糙集是研究矩阵;从人工智能角度来看,粗糙集是研究决策表。

2.1 粗糙集基本定义

2.1.1 信息系统[2]

信息系统是粗糙集的研究对象。形式上,四元组S=(U,A,V,F)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中U:为论域,即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A:属性的非空有限集合,V:属性A的值域,F:是一个信息函数。

2.1.2 知识约简[2]

定义1信息系统S=(U,A,V,F)中,令a∈A,若ind(A-{a})=ind(A),则称属性a在A中是不必要的,将其删除,不会改变信息系统的分类能力。否则,称a为必要的。

定义2信息系统S=(U,A,V,F)中,如果每个属性a∈A都是必要的,则称属性集A是独立的。否则A是相依的。相依的属性集中有的属性是多余的,可以对其进行约简。

定义3信息系统S=(U,A,V,F)中,A中所有必要属性组成的集合称为属性集A的核,记作Core(A)。

2.2 粗糙集特征

粗糙集理论假定知识是一种对对象进行分类的能力,它不需要任何预备的或额外的有关数据信息,应用于数据约简,特征提取,特征抽取,决策规则,模式识别等。粗糙集相对于模糊集,有确定的数学公式描述,完全由数据决定。故本文采用粗糙集理论。

3 粗糙集理论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系统中的应用

从系统中抽取跟用户相关的若干表,进行关系运算后生成一张表。采用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约简对教育技术培训课程中581名教师信息进行分析论证。本文截取部分参数进行实例说明。

3.1 部分参数说明

对数据集实际结果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得出如下结果。分别用Media_Type、Age、Education、Department、Course代表媒体喜好、年龄、学历、学院、培训课程。具体参数如下。

Media_Type:用户信息中表现为对每一媒体表现形式的偏好,作为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个性特征参数。分4档,取值为1报纸刊物,2广播,3电视,4新媒体(互联网和移动网络)。

Education:分3档。取值为l研究生,2博士及以上,3本科及以下。

Course:分3档,1代表初级培训、2中级培训、3高级培训。

Department:根据本校教育技术培训系统中的教师所在学院实际分布情况,分20档。1文学院,2理学院,3管理学院,4商学院,5教育科学学院,6外国语学院,7化学化工学院,8生命科学学院,9机械工程学院,10电子信息学院,11电气工程学院,12计算机科学学院,13建筑工程学院,14纺织服装学院,15公共卫生学院,16护理学院,17体育科学学院,18地理科学学院,19医学院,20杏林学院。

Age:分3档。取值为l青年(30岁及以下),2中年(30岁至50岁),3老年(50岁及以上)。

3.2 实例说明

设信息系统为S=(U,R),以某一学院为例。其中U={1,2,3,4,5,6},R={R1,R2,R3,R4,R5},R1={媒体喜好},R2={学历},R3={培训课程},R4={学院},R5={年龄}。

通过等价关系,R是相依的,约简得到属性集{R1、R2、R3},核core(R)={R1、R2、R3}。运用同样方法进行其它变量的相关分析。高校教师通过教育技术培训系统的学习,得到影响本校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必要因素:教师的媒体喜好、学历、培训课程。

3.3 因素分析

3.3.1 媒体喜好

通过调查显示,7%教师媒体喜好表现为广播,14%教师媒体喜好表现为报纸,27%教师媒体喜好表现为电视,52%教师媒体喜好表现为新媒体,其中媒体喜好为新媒体的教师中85%选择中级培训课程或高级课程。数据表明媒体喜好与培训课程紧密联系,相互影响。选择新媒体的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课程的要求往往偏高于其它媒体喜好表现形式的群体,一方面说明这些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普遍较高。

3.3.2 学历及培训课程

通过调查显示,高校教师以研究生学历为主;大部分选择中高级培训课程。数据表明高校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希望通过培训课程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期望值较高;教师的学历不同直接影响最终培训课程的选择。一方面说明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说明教师目前只满足于现有状态,未选择有利于提高的更高级别培训课程。

4 结束语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粗糙集理论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系统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得到影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部分必要因素。由于数据样本的局限性及参数选择的主观性,结果不一定全面及精确,却反应出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某些问题,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确实有效。传统的培训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需求,需建立以新媒体为导向的学习资源;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人群进行分阶段、分模块培训;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形式的培训课程;不同级别的培训课程需要提供更高级别的培训内容引导及推送,从而满足不同媒体喜好,不同学历层的需求,为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保障,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提供支持,为高校教育信息化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约翰・布兰斯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2]曾黄麟.粗集理论及其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篇5

1教育技术展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要求人才要有高素质、要有创新能力,仅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教育技术教会了学生跨越课堂探索知识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博览到全球各大图书馆、资源库等找到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可见教育技术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这就无形中跨越了课堂扩展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和生存能力。

2教育技术改革了教学、培训方法

现代教学媒体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它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会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对话交互方式,而且可以有立即反馈的效果,就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先生作过两个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提供交互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开发的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多媒体系统中为使职工感受震撼而受教育,模拟出的事故现场非常逼真,使人身临其境,视觉、听觉感受强烈刺激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边听边看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效果将会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现代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模式与方式

信息化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之间并不完全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完成教学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主角的“一言堂”方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使得教师的讲变为了导,学生的听变为了学。教师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引导,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统的专家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即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同时学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有更大的主动性,才会有更大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运用学习的技能,独立从书本、教师、互联网、资源库等处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会更加深刻、巩固。

4现代教育技术更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篇6

(一)学校重视力度不够,教学缺少有效性

当前,在许多学校中,由于学校对于声乐教学中技术训练与素质培养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缺少对这方面教学工作的调研,这样就会使整个学校对二者的有效结合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开展教学实际活动的时候,学生只学习了怎样演唱歌曲,但是在真正演唱的时候,由于缺少相关的素质培养,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在缺少真实情感融入的基础上,学生演唱出来的歌曲也就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校缺少对相关教学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声乐教学很难保证教学有效性,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受限

在声乐教育中,进行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教师本身有效结合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的能力就不高,这样就会使教学难以高水平的开展,教师缺少指挥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认识不到怎么在声乐教学中有效结合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很少开展相关方面的锻炼,一味的注重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这样,即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整地进行演唱,那么也会缺少真正的歌曲韵味,从而影响演唱的质量和水平。

(三)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声乐教学中的技术训练和素质提高

由于学校对于相关方面的重视力度不足,同时加上教师的专业能力比较差,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声乐学习中的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最终影响学习的效率。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的音乐基础,同时加上自身整体能力的限制,所以学生很难同时在声乐学习中认识到技术训练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学习声乐演唱的技巧,从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只能够导致即使最后学生学会了演唱技巧,那么也会在缺少素养体现的情况下演唱水平受到影响,不能够真正打动听众的心。

二、加强声乐教育中的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于声乐教育中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的认识

通常在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会使用比较多的技术手段,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而保证声乐教学的水平。其实,在运用技术手段的同时,还可以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声乐技术训练的同时,其素质教育能够受到有效的培养。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合技术和素养,养成一种积极结合素质教育和技术训练的意识,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合计和巧妙的安排。例如,在讲解歌唱声音的方向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部分人会认为歌唱的方向是向前的,气息用力的方向是向后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实际的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面临风格迥异音乐作品,所以在歌唱的时候,就很难保证发出的声音是向前还是向后,因为在演唱的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同时,如果具有基本的音乐常识就应该知道,带有深厚情感的演唱的时候,声音就会适当向前,而演唱一些比较庄严的歌曲的时候,元音形成的位置就会相对靠后。并且在歌唱过程中,做到声情并茂使演唱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音乐演唱者追求的最终目标。声情并茂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首先就是声音,这个主要就是指演唱者的发声技术,而情指的就是演唱者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其内容深情地表达。所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重视学生的技术方法,而忽略其素质培养,那么就使表达出来的音乐只有声、没有情。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认识到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进行基本的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一样重要,只有很好地结合这二者,有效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声乐学习的效率,从而实现自身声乐能力的真正提高。

(二)深入了解声乐教育的内部规律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在做好技术训练工作的基础上,只有更好地了解声乐艺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才能够兼顾素质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应该重视对于之前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来找到提高教学的方法。由于在我国音乐教学过程中,向来都比较重视音乐教学经验的积累,为的就是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品,从而进行深情的演唱。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新的音乐作品是否有明确的认识,却很少有人思考这个问题。例如,在关于课前演练曲目属不属于新曲上,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没有把其当成是真正的曲来进行教授。因为如果教师把这个练声曲当成是一副新的作品来练习的话,就会受到更多的成效。因为把其当成是新曲来练习,就需要在考虑练习技巧的同时,还需要融入素质相关的因素。这样学生就既能够学习到音乐技巧,还能够掌握其中的情感运用。这一点在有经验的教师身上就体现的非常明显。如果比较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他们就会要求学生按照标准学习音乐的要求来学习练习曲。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习声乐的时候,除了需要下功夫进行学习之外,还需要靠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只有经常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使技术训练与素质培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练习演唱技巧,也就是表达音乐的方法。只有手下具备这个能力,在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演唱者能够把一首音乐完美地表达出来,除了需要其基本的音乐技巧之外,还需要其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只有保证其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同时加强高超的演唱技术,才能够使其在演唱音乐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再创造,创造出一种带有自己真实情感的音乐,从而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由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于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提高其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在声乐教育中,学生能够接收到科学的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起到很好的声乐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应该提高声乐教师的入门高度,使一些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能够教会学生演唱技巧,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教师进入声乐教学岗位,从而有效保证声乐教学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就是对于相关教学的调研工作,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注重结合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够有效提高演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多参加一些公开课,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教学经验。重视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的学习,购买一些书籍,专门学习有效结合声乐教学中的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从而使其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从而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科学结合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欢喜,从而使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学生可以接触到了更加宽阔的信息资源,由于学生拥有丰富的信息来源,学习的环境比较好,所以教师知道的一些知识学生也有所了解,这样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需要教师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有效的互动模式,营造一种良好的互相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就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充分利用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这样就能够直接影响声乐教学的效率。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更多的支持。因为演唱与人的大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精神得到激发的时候发声的器官也会变得更加积极性,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针对学习的音乐作品,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既保证了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技巧。同时还能够通过互动,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 职工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IT)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如果将教育信息化看作为一个过程,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颖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此,笔者针对现代教育技术特点和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发展作了简要分析讨论。并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职工培训作了介绍。

2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音像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不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也导致了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改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改变了过去单向授课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完满结合”为目的,以“教育具有发展与挑选两种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发展”为理论依据,以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媒介,通过多种媒体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等完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体系。

3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施职工培训中的作用

(1)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职工培训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建立职工现代教育平台。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书本,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加上数字化音像技术、交互网络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声像并茂,教学形式新颖活泼,教学手段多样化。同时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人机交互能力,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为学习过程创建了良好情境,使职工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成为认知的主体。

(2) 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因特网和单位局域网的资源,创设多元化软硬件教学环境。它根据职工培训特点,使专业课程不像学校基础课程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又涉及各种规范、规程、实例,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显得枯燥乏味;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为师生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同时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可以增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建立客观合理、科学和操作可行的管理机制。

(3)如图1是职工再教育教学模式。分别由互联网、单位域网的职工教育平台组成。职工教育平台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在实施职工培训中的各个项目,创建教与学系统、教与学资源库、教与学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共同构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职工再教育教学模式。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施职工培训中应用

(1) 多媒体是集图、文、声、像、视频、动画等信息表示形式,也是显示器、扬声器、电视机等信息的展示设备,传递信息的光纤、电缆、电磁波等中介媒质,还可以是存储信息的磁盘、光盘、磁带等存储实体。总之,多媒体是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多媒体在实施职工培训辅助教学中,根据职工培训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计算机为核心,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高效、开放、兼容、性能稳定、资源共享的教与学环境。在培训管理方面,体现了全面、客观、公开、公平的管理体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信息。

(2) 多媒体教学关键在于要打破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工具性、交互性,将线性和非线性手段和教学材料的呈现相结合,形成自主、开放、多元的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员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从而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有利于突出发现、协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不仅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海洋,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质疑,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3)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工具,教师对教学光盘和互联网中的各种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合理的取舍,适当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制作出生动有趣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主要包括各种PPT幻灯片、flas、流媒体课件、复合多媒体课件、网页式课件等。

(4)多媒体教室主要配备计算机、投影机、摄像机、中央控制系统、实物展台、电视机、DVD播放机、录像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其功能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媒体播放、数字录音及课件广播等功能。教师讲台通过双显示器的计算机一边可以监控整个学习室学生的状态,一边也可以监控通过教学广播播出的内容。并可根据学员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材料的难易程度和视频音频资料的播放次数,使学习环境更为真实、生动。

5 无线局职工教育培训平台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高度重视职工培训工作。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坚定的政治立场、宽广的战略眼光、广博的文化知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工作本领的人才队伍”,要求岗位培训工作要“着眼创新、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无线局教育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职工培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无线局教育管理系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了无线局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直属台(站)教学资源。以无线局专线为传输介质,建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信息交流,资源高度共享。在教学方面以无线局视频系统为支撑适时组织远程教学和讲座,实现了互动式、讨论式、协作式教学。无线局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培训动态、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在线考试、学历教育、模拟题库、网上学堂、师资库、电子档案、交流调查等。以下就主要教学方法作简要介绍:

网上学堂;它汇集了全局教学资源,具有各种设备、各种专业教材库,有图书资料、设备资料、技术维护经验、故障汇编、制度汇编等,为职工自主学习提供可靠保证。

交流调查;推广了“互动式、讨论式、协作式”教与学,教授者与学习者互动型模式,学习者对教育建议可通过网上与组织者进行交流达到认知与共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拓展职工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增强职工认知能力。

师资库;汇集中、高级各类专业人才信息,为教学、科研、技术改造充分发挥了教研资源共享作用。

管理系统、电子档案、新闻中心等为局、台管理者及职工构建了信息平台,使岗培工作计划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职工接受再教育也有章可循。

多媒体课件:丰富的素材,开阔了职工视野,新鲜的材料、激发了职工学习热情。

模拟题库:极大方便了台(站)职工学习互动和沟通。

学习型电台:介绍了典型台(站)培养复合型人才、精心营造学习氛围先进经验,台(站)创建“学习型电台”,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和自台评估提供了经验供借鉴。

6 无线局台(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1)无线局台(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实施职工培训中,以无线局的教育资源,加上专线高速传输为基础,使得信息快、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以及台(站)分别建设在全国各地等优势,创建台(站)职工教育系统既有规范统一标准,又具有各地风格、特点。形成了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职教系统。图3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基层台(站)职工教育管理系统。

(2) 台(站) 职工教育培训离不开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学习室。多媒体教室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创造性,经济型规模建设。主要配备计算机,主讲台上配置2台计算机(主要是对内、外网进行物理隔离),一台由无线局广域网连接无线局教育管理系统,一台与因特网相连,教师可以直接调用各种网络资源对课件进行演播。其它硬件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配置。构成了一个集开放型教学、智能化操作、远程控制、网络管理,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图4为典型的台站多媒体教室。

(3) 建立台(站)多媒体学习室,为职工提供宁静、舒适、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了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必须采取措施对因特网和台(站)局域网进行隔离。

7 现代教育技术在职教应用的几点建议

(1) 现代教育技术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8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现代科技成果为教育服务。纵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职工培训的实践过程,无论是教材、课件,还是教学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显示出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然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实施职工培训中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笔者认为职教系统应以建立强大教学网络资源中心,应用Blog工具,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教学改革。

(2)建立教学网络资源中心。将各专业、工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编制成册,制作成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件形成教材库,作为新职工岗前培训、上岗考核,老职工升级考核的量化标准。其次,将所属设备维护、运行,故障处理资料进行汇编,为教学和技术改造提供信息档案。其三,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职工培训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建立师资库,充分发挥各类教研人员和有关设备专家的作用,并有计划地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推荐应用BIog新型学习工具。在网络信息社会中,一个人发展多元认知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和学生如果基于已有的知识,并能够在思考的基础上构建和提高这些知识,还能够做出关键决策,就是成功的学习过程。BIog具备了这个成功学习过程的条件。师、生把BIog作为研究、备课、学习、记录和思考工具,并且借助BIog这个学习工具和个人知识管理工具,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自身能力不断趋于完善。

(4)将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和多种信息技术高度集成、综合应用,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如:新设备安装,设备维护、抢修、处理和排除故障等重大活动,用摄像机记录整个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课件,使学习者不但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还可直观领悟到整个过程,仿佛置身其中,有效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从而拓展职工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增强职工认知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篇8

关键词:教学课件,交通,职业教育,应用

 

1.交通职业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多媒体运用不合理

多媒体技术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具有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论文大全。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过程中多感官的联合运用,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实验证明,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比单一感官的学习记忆效果高出很多,学生长时记忆效果明显。而在当前实际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仍然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很少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多数教师只是用多媒体放投影片、板书,甚至就是呈现课本上的图片、例题和练习题,这样就把多媒体当作单媒体使用,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粉笔+黑板”的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严格来说,应该是对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1.2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

只有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根据自身的特点制作出课件才是真正的多媒体教学。而许多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大部分是从网上直接下载,少部分由教师自己制作。事实上,制作课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但是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却很难。一方面,教师普遍感觉教学资源库缺乏。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由于教材版本差异、教学设计意图差异和学生知识水平差异,下载的课件不一定能够适合本校的实际教学。论文大全。例如:有些课件重视教学的程序化设计,导致课堂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跨度大;有些课件不适合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吸引学生把注意力放到教学内容上来,由于过分追求声、色、文字等外在表现,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有位教师使用的幻灯片引入较多的图片、动画和声音,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分散在多媒体教学的新奇上,忽视了知识的学习,结果学生在下课后普遍反映这节课没听懂。另一方面,独立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熟练掌握多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大量的时间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储存和运用。

2.影响交通职业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因素分析

2.1学校因素

学校投入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更多的是考虑应付上级组织的达标、评估和检查。论文大全。由于学校多媒体硬件设施有限,尚未开通校园网络,结果使多媒体辅助教学至今仍停留在简单的演示,更高层次的交互式教学迟迟无法开展,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校导向出现偏差,导致教师陷入教学误区。学校为了激发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性,一度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但是学校在评价教师教学时,过多地关注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设备,忽视了多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教学是否实现了最优化,是否充分发挥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甚至曾经规定公开课必须使用多媒体。结果使得多数教师不得不抛弃传统教学手段,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导致教学华而不实。

2.2 教师因素

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教学内容的辅助工具,是教师用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和交流的教学手段,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和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有些教师过分看重多媒体技术,甚至迷信多媒体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当成教学的必要工具,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会高涨。然而,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要求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还有个别教师认识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育的作用,对科技快速发展对学科的影响认识不够,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3.对交通职业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的建议

3.1学校方面

学校应适当加大对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同时要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多媒体教学组织机构,统一协调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且确定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标准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保证教学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在制作课件方面,学校要建立合理的课件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多、快、好、省地制作多媒体课件。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是要求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集体收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并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便利条件,同时应开展广泛的校际交流,将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添加到本校的资源库中。这样不仅能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为实现资源共享打基础,还可以发挥学术群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研究氛围,从而节约大量节约备课时间,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备课负担。学校应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以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重点,研究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探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规律。此外,教师接受培训的内容差异较大,而且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差异较大,每天上网次数至少一次的教师明显比每月上网次数少于四次的教师更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因此学校还应该对一线教师进行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培训,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另外,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媒体教学价值判断的重点是教学效果,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对象。在建立评价体系时,要注重评价的多维度、多层次和方式的多样性,重视个别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关注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综合素质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确保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3.2教师方面

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媒体系统包括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各种媒体有自身的特点,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来确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适合于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哪些知识适合于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是否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多用少,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决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为偷懒而使用。在课件中运用多媒体形式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用,而不是滥用。只有把多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合理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实现多媒体的最优化组合。

4.结论

在教学学习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方式,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培养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还要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面对教师呈现在自己面前的知识世界时,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敢于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进行自主知识建构,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努力尝试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周晓. CAI堂件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03) .

[2] 冯凤. 网络版课件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

[3] 周锐. 浅谈多媒体课件开发中构件复用技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3) .

[4] 谢荣传. 超媒体CAI课件写作系统的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3) .

篇9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莫旗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了一次特别的中小学老师暑期继教培训,所有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无论是年长者还是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对本次活动赞不绝口,并且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研讨中,使得本次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暑期中小学数学继教培训心得体会我也从中受益匪浅。说到这里,您一定对我们的培训内容特别感兴趣吧,那就是新一轮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

本次培训分三期进行,每一期培训老师都设计了周密的安排;第一天上午:崔老师对“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进行讲座。然后利用下午和第二天的时间各个研修团队进行备课、交流,第三天由培训老师进行检查验收。可以说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的数学教研员崔老师非常的辛苦,她不仅要关注整体,还要深入各个小组进行指导,而且对每一个细节都指导得特别到位,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让我们每一个参加培训的老师都大有所获。

“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训练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与确定教学流程;教材处理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编制教学预案。可以说通过本次培训,我在这六大环节中都有很大的收获,下面我就教材处理深入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新课程倡导“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整合”,从而实现“现实生活资源于教材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我们不具备大城市那些优越的教学条件,也没有优越的校外课程资源。例如: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但我们老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有趣。说到这里,我不禁止想到自己在教学四年级《植树问题》的点滴经验,本节课最让学生难以理解的是“间隔”,如果用术语来解释学生会感到很抽象。教材中也没有具体介绍“间隔”一词的含义,而它还是解决植树问题的基础。这可怎么办呢?正在我苦思冥想之际,我注意到很多小学生都玩拍手的游戏,两个手指间的缝隙不就是间隔吗?于是我在教学时利用学生表演“幸福拍手歌”入手,表演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一只小手,问“你能发现什么数字?”生答:“5”。我说:“你们说的很对,我们一只手的确有五个手指。可老师除了发现你们说的5以外,还发现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指的是什么吗?”学生一时全用诧异的眼睛看着我,又看看自己的小手,很快有的同学发现了:“老师,我知道了,是手指间的缝隙。”我称赞地夸奖那个同学:“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于是我轻轻松松地引导学生理解了“间隔”这一词语,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就像新课程倡导的我们老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材仅是个例子。”而如何把握教材,利用教材是我们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教师要想成为智慧型的教师,就应该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篇10

【论文摘要】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文章从近几年笔者参加的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际出发,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以评价和培训过程监控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2005年4月教育部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里的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努力地研究和探索,围绕培训,已经形成了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模式、培训平台、培训评价方法、培训资源光盘、模拟考试系统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然而,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尚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亟待完善。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很多基本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正因为如此,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才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首先在于保证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其次是从机制上确保培训质量,促进培训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将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的完善做出重要的贡献,必将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1标准

标准规定了培训质量应该达到的程度或水平,它是培训工作的依据,是衡量培训效果的尺度,也是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的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四个能力素质维度进行了规定,一是意识与态度;二是知识与技能;三是应用与创新;四是社会责任。标准提供了一套包括“培训、考核和认证”在内的完整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机制,从而为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持。

2培训教师团队

培训教师团队是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培训方法对保证培训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信息素养高、专业能力突出、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因为培训内容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组织与实施培训教材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理解并运用;培训方法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探索与创新;培训管理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支持和参与。

培训团队教师的组建可能通过教师联聘的方法,精心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包括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队伍。成立培训教研室,教学主任1人,教学秘书1人,要明确主讲教师职责,助教职责,辅导老师职责。教学主任职责:全面负责教研室的培训工作:定期检查和督促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经常进行检查性听课,并收集学员意见,掌握每位主讲教师的教学效果:负责备课、试讲等教学活动;负责培训效果的分析和总结等。教学秘书职责:负责检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勤情况,定期检查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收集学员意见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主讲老师职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对分配的教学任务不得推诿,并按各项培训制度的规定认真完成;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员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

3培训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可以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更贴近中小学教师教学第一线。目前国内主要的培训机构是高等师范院校组织培训工作,部分培训方案不足调查研究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在制订培训方案前培训机构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培训调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前期调研对整个培训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4培训后管理

目前,由于缺失对受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支持、教学监督和教学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绩效。is]培训学员}}{现培训时“激动”、回家时“摇动”、返校后“不动”的现状。采用怎么的方式对参加培训后回到教学岗位的教师进行统一管理,以真正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话题。

5资金保障

教育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它涉及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高技术,高投入,费用很高。建市健全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拨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

二构建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标准GB6583对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QA)的定义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仃系统的全部活动”。

我校从2005年起对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充分认识该体系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培训质量控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培训质量形成伞过程相天素的系统思考,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了一套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该体系包含培训过程的三个子系统、一个质量评价系统、一个培训支持条件系统。这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形成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1培训前的H标和制度体系

培训前期调研作为一种体制要坚持下去,通过调研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是制订培训方案乖内容的重要依据。前期调研工作必须以培训内容及培训对象作为调研的主要内容,同时征求教师对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教师团队组成、培训方式及培训于段上的荩本要求。学员学习需要分析是培训前的莺要一作,因为培训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他们的学习风格及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制定的培训方案和内容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训目标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任务性,以问题为本,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培训内容,把现实问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指导引入理论培训中,实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学校可利用已何信息技术资源,通过能者为师、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远程教育等培训模式,采取师生互动、头脑风暴、小组活动、白。t活动、自我评价、课外延伸等活动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育技术和学校实际的最佳结合,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2培训过程质量保障系统

针对培训信息反馈相对滞后,问题反映出来后往往只能在下一轮培训中才能加以调整的培训现状,该体系要求实时全程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决策和处理。培训过程不再是仅由最终结果来控制,而是随时对培训过程进行控制,这样对培训问题响应和处理的周期能够大大缩短。如可以通过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改进培训方法等多种于段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指导委员会、教研室、教学主任通过和学员座谈的方式、查看教师撰写的培训曰志等方式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培训方案,以期达到培训的目标。

教师培训质量学员测评,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模拟试题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提高程度。培训期间的每个晚上安排有学员的自由上机练习或专题研讨,安排2-3个专门教师进行辅导或教授主持。对当天培训的内容进行强化,如发现多数学员对某个问题有疑问,培训目志进行记录并告诉第二天培训老师进行适当补救。案例分析、成果汇报等活动通过录像,微格教室等设备帮助学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提高教学水平。

3培训后质量保障系统

培训结束后,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支持系统给学员提供智力支持与咨询服务。主讲教师的E—mail、QQ号码等都告诉学员,学员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远程协助、电子邮件或QQ等方式取得学习团队的联系和帮助。

4培训质量评价系统

评价让更多的人成为评价的主体,建立学员、教师、管理者、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通过问卷、班级培训日志、学员座谈等形式监测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评价对象不断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它注重评价对象本身的发展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使评价对象在不断的自我发展中实现教学目标和自身价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员的全面发展,除了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还对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发展的评价。(2)关注学员的个体差异。(3)强调评价的过程性。(4)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从单向转向多向,建立学员之间、小组之间、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5)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考试成绩、小组作品、成果汇报、出勤情况等等。。。

5培训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