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看图写话范文

时间:2023-03-16 22:0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看图写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看图写话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看图写话 低年级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为高年级写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凭借。由此可见,看图写话在小学习作训练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教师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惟有在实践教学中自我摸索,自我总结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积累,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小学小学生语文看图写话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学生语文看图写话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学生懒于训练看图写话的能力

尽管义务教育一直在强调学生综合发展,一直在强调为小学生减负,但小学生的课业依然很繁重,小学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看图写话。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硬性要求的也只是随便拼凑或者抄袭,几乎没有学生原意花时间写一些练笔的文章。同时,由于看图写话技巧、看图写话素材的缺乏,对于语文语言的应用不太多等原因,大多数小学学生对语文看图写话有微弱的畏惧心理,总是害怕写不好。

(二)小学学生看图写话中犯一些低级错误

小学学生在语文看图写话中常常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这些低级错误可以分为具体以下几方面:第一,常识性错误,比如描写天气晴朗时,会用到“乌云”之类的字眼。又例如,在写到“春天”的图时,很多学生会有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等,但所提到的“人物”与“事件”往往有太多与文章核心季节“春天”不太贴近的部分。甚至出现“春天来了,开了”这样的错误。

第二,衔接能力弱,看图写话内容贫乏。不管是日常测试、阶段性测试,还是在一些期中期末大考中,从学生看图写话内容看,其存在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共同点即是“文章大体部分是多个句子简单拼凑在一起的”。许多学生对于写作顺序还是没有清楚的认识,东拉西扯,牵强附会。例如在写春景图时,很多学生不能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远到近的顺序来描绘春天景物,“跳跃性”太强,一会写地上的草,马上跳到空中的燕子,接着又写柳树。这样跳来跳去,很容易出现漏写图上内容和自己增添过多想象内容的偏差。

(三)小学学生语文看图写话找不到重点

由于练习缺乏,技巧缺乏,语言掌握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小学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常常会出东拼西凑东西,而且节外生枝的东西有太多,以至表达重点不突出,不切题意等问题的出现。例如,在写到春景图时,不少学生不是将重点放在描绘花草树木的焕然一新上,而是大花笔墨写自己和伙伴们怎么玩游戏的。

二、小学看图写话教学工具及其具体应用

(一)小学课本

小学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是课本。学生在看图写话中所运用到的绝大部分的词语、句型、看图写话思路、人物事迹等都是从课本中来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加强学生对基础的掌握,为学生看图写话工作做准备:第一,教师注重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讲解与对比,并且引导学生对其识记,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第二,教师注重经典句型的讲解与比较,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排比、比喻等;第三,教师注重每个词的每个意义的使用条件、用法及搭配关系,帮助学生避免看图写话中出现低级错误;第四,教师利用例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其用法及语义特点。教师通过以上几点做法,帮助学生形成在看图写话中需要运用的、形象的、具体的、适合文章主题和风格的词及句型,从而提高小学学生的看图写话水平。

(二)课外资料

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看图写话素材的重要来源。第一步,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多多的向学生推荐比较好的课外读物。例如,比较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十万个为什么》等,或者比较能扩展学生视野的《动物图谱》、《诗歌集》、《科技万花筒》等等。第二步,在看图写话课堂上,小学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课外阅读资料的阅读分享,学生可以把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或者自己认为好的习作片段朗诵给大家,也可以把自己感觉运用的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分享给大家。第三步,在看图写话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课外阅读总结,提炼经典句子以及应用广泛的经典词语。

(三)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自进入到教学领域后,一直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当然,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过程中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将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利用声音、图片等媒介向学生展示基本的“字、词、句”读写方式以及使用规则。改变传统的“字、词、句”的“板书式书写”和“教师人工阅读”。让学生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字词的标准写法以及词语、句子的标准用法,避免看图写话中的低级错误。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动”与“静”结合的形式,将教师教学的内容一一向学生展现出来。改变原来“由教师努力阅读,学生刻意幻想”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句子等的直观印象,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改掉以上所提到的,在看图写话中出现简单罗列句子凑看图写话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卢凤英 .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要略 [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刘志清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见 [J]. 新课程研究 ( 上旬刊 ),2009.

篇2

一、指导看图,学会观察

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所以需要借助图画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学生在看图写话之前,还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的类型,看看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幅图,重在引导观察图画的顺序,先主后次,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分析图画的方法。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让他们学会先观察整体后观察局部,要引导学生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有序的故事,语言通顺,再结合孩子们生活的积累,充实图中的形象,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看图分类,图画仿写

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校门,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心情”就行了。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写看图写话,还是有些吃力,所以在看图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会分类,不管图画内容是人物类的还是非人物类的,教好孩子要先给图中的事物取好名字,再结合图片感觉分类,他们大致都可以分为孝顺篇、游戏篇、动手篇……孝顺篇可结合《在家里》进行仿写,游戏篇可结合《操场上》仿写,动手篇可结合《平平搭积木》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久而久之,孩子的看图写话语言通顺、生动,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三、紧扣画面,展开想象

篇3

第一步,指导学生分想

分想指在看图说话、写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观察、了解图的整体内容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然后从图中找出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的过程就是分想。分想阶段可以分为四个小的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提出教学目标,完成第一个教学要求,完成第二个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下面,以“宁宁的针线包”(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基础训练五的说话)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导入新课的教学设计的。教师说:“今天我们继续练习说话,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次训练的要求。”学生读后,教师再问:“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分哪几步进行?”学生回答:“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分想;第二步,联想;第三步,串想。”

2.提出教学目标。教师边提问边展示这一步的教学目标:看图,了解图的内容,以及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按分想四要素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图中找出说话、写话的线索和内容。然后把这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两个教学要求:第一个教学要求,按分想四要素概括地说出图的意思;第二个要求,从图中找出需要联想的画面,也就是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

3.完成第二个教学要求。从图中找出需要联想的画面,也就是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想一想,图中哪些地方需要再详细说说。”

第二步,指导学生联想

在分想的基础上,根据看图说话、写话的教学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联想与想象把应该详说(或详写)的内容说(或写)得比较具体、形象、生动。小学低中年级看图说话、写话常犯的毛病是看图后说(或写)得干瘪、简短。从表面上看是学生语词少,实质是学生看图后储存在脑中的表象模糊、暗淡、零散。怎样才能使学生看图后储存在脑中的表象交得丰富、细腻呢?这就需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启动学生脑中的表象(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形象信息),使图在学生脑中的表象与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各种表象产生相互作用,即通过表象的深化、分解、组合等运动形式使图在学生脑中的表象丰富、细腻起来。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看图;写说话

其实看图写作在小学还不如叫看图写话更准确,看图写话是一项综合能力,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说、读、写等能力的根本所在。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生,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写话,一定要紧紧抓住观一观、说一说、写一写、改一改这四个环节,把看图写话写好。笔者就这四个环节简单谈一谈怎样指导小学生看图写话。

一、观一观

在这四个环节中,观一观是说一说和写一写的基础。只有观察仔细,才有可能说得出来,写得详细。笔者重点说一说怎样教小学生具体去观察。

1.按相应的顺序去观察

教师把图画展示后,一定先不要着急去提问问题,一定要先给小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聚精会神去仔细观察画面中每一个人物或者每一项内容,并认真思考图画中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教师适当提问一下上、中、下三个写作层面水平的学生,看他们观察图画的效果如何,如果基本达到了,教师认为可以进行下一步,就可指导小学生根据图画的大概意思,按相应的顺序进行观察。例如可以由近及远;由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从里到外(从外到里);从下到上(从上到下)等等。学生如果一旦掌握了上面的各种观察顺序,画面一出现,孩子的大脑就会通过一定的思考,按相应的一种或者两种顺序去观察。

2.对重点人或者内容要详细观察

一般情况下,近处的人物图像大的为主要人物,远处的人物图像小的是次要人物,学会抓住图画的重点进行详细的观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中所描写的事物时,一定要思索并找出主要事物或者主要人物,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是主要的,其他的事物或人物是为什么是次要的。要围绕主要事物或者人物去说。笔者就以第四册基础训练9看图写话《游泳》为例说一下:笔者在点拨并指导学生找出主要人物是老师后,并让学生思考作答了为什么。然后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情等等,可以想象一下图中主要人物当时可能想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这样学生想知道的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就想急于知道答案,孩子们肯定会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二、说一说

说一说图必须是在完成前面认真观察并理解图画的前提之下进行的。笔者通过精心设计好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在笔者分两步走的提问下,启发学生一句话两句话地把图画的意思说明白,说完整。第一是用自己心里想的话简单概括一下图画意思。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看图写话,都是以人物故事和活动为主。笔者可以这样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在什么地方,有哪一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学生可根据笔者的提问,用一两句话把图画的意思说一下。第二是引导小学生按相应的观察顺序,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次要人物为辅,展开适当的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主要内容说具体清楚。例如《游泳》一图示,笔者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在老师的附近有哪几位同学,他们有什么神态,在做什么?通过想象,说一下老师是怎样教同学们游泳的,同学们具体学得怎么样?可从他们的表情、动作中,联想想象一下,他们会说啥?在做啥?在老师的远处还有哪些同学,他们在干什么?

三、写一写

看图写一写说话是在观一观和说一说的完成得比较好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如果前两个环节做得比较好,特别是第二个环节一定要做好,写一写说话这个环节自然没有问题,因为能想出来,不一定能说出来,能说出来,不一定能写出来,对此也不能太草率。笔者必须要提出相应的方法:首先,按前边观察和说话的相应的顺序,想一想应先写啥,再写啥;其次,要抓住重点人物或者事物,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主要人物和内容先写具体;再次,孩子们嘴里怎么说的就怎么去写,尽量把图画的意思说清楚,句子比较通顺就行,对于可能用到一些不会写的字或者词,尽量用近义词来代替,如果实在找不出可以代替的话,可以用汉语拼音来代替,但过后一定要查字词典把不会的字词弄明白;最后,尽量不要老用逗号和句号,适当用一点其他的标点符号,字要工整。

四、改一改

就是修改一下看图所写的话,千万不要以为学生写完就万事大吉了,这一个环节不光学生忽略,老师也会忽略。学生先读自己写完的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笔者先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看图写话的重要性,再有计划地实施这一过程。笔者以三种修改类型为主:一是学生自己读,重点是内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没有错的标点符号;二是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指出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三是分小组修改,集中小组的智慧,可以一次对小组内一到两个写话进行修改,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全修改,根据时间而定。

篇5

教学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提出学习目的,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习惯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而他们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必须学会摆脱一切不相干事物的引诱,使之服从预定的教学目的。看图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看图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前,我总是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第二册《离群的小鸡》是看图说话、写话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课,我在揭题后提出了具体要求: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联系起来,完整地、有序地说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再给每一幅图写一句话,最后明确一个道理。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发展了他们有意注意的品质。

二、看图说话教学要遵循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原则

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是从无目的到有目的、从笼统到精细、由表面到内部的过程,所以,我开始教看图说话时,便从感知图的整体入手,步步深入。例如:在教《小白兔运南瓜》时,先让学生完整地观察图,理解图意。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差,掌握词语少,说话时往往辞不达意或没有明确的中心。对此,我就设计了步步深入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用词语或几句话完整、连贯地把几幅图的大意讲清楚,从而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

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着持续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不断加深教育内容,避免间断性和跳跃性。从这一教学理论出发,分图练讲是训练学生讲话能力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最好持续下去,让学生的讲话能力逐步提高。

在分图训练说话中,我利用学生记忆发展中的无意识占主要地位,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记住过渡性图画,承上启下发展故事的内容。比如,《离群的小鸡》中的第三幅图属过渡性图画,通过老师启发“妈妈听到孩子叫声是怎样的,结果怎样”而让学生独立说出图意,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故事的结局。

在分图说话训练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只能保持二十分钟左右,我就在每幅图中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听老师讲后,学生学讲、独立讲、指图讲、背图讲等,以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三、带着问题,训练写话

一年级学生只有七、八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观察事物只停留在印象和轮廓的层面上,加之识字有限,要把句子写通顺、连贯是不易的,所以可以先写一句话或几句话。此外,在写话中还要注意两个“序”:

1.看图的序。如:由远到近,由近及远;由左到右,由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外到内,由内到外。

2.写图的序。写图虽然只有几句话,但也要注意把事物写清楚、写连贯。如在教学《离群的小鸡》中,我要求学生给每一幅图写一句话,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空两格,标点占一格,图一写出时间、地点、谁在干什么,图二要写出谁想干什么,图三要写出谁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图四要写出谁回到哪,初步培养学生条理清晰地写人记事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注意字迹清楚、工整。

篇6

关键词:看图;说图;写话;讲评;展示

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是小学低年级训练的重点,尤其看图写话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写话的训练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形象性,其心理发展处于敏感阶段,这时,如果采取恰当的手段加以训练,则学生的写话能力会有显著提升。下面是我训练“看图写话”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1.指导看图

观察是看图写话的前提。首先指导学生对给出的图画进行准确而细致地观察,让学生明白图画的主要内容,即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等。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如: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中间到四周;从主要到次要等,使学生对画面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构思语言的一种心理能力。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必然会使图画的内容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玩雪》图(人教版第三册第53页),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的孩子们在完成杰作“堆雪人”后的成功与喜悦,“滚雪球”时的吃力与执著,“打雪仗”时你扔我闪的快乐,他们之间还互相说了什么,这些都可以去想象。

2.引导说图

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说图是训练写话的关键。首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图,五六人为一组,选一名当组长,负责做到人人发言;其次,选两名说得好的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接着,选两三名中等生在全班进行发言;最后,选几名学困生说说。当学生说话有误时,教师千万不要打断学生的话进行纠正,更不应训斥,尤其是那些说得不好的学生,因为当着全班发言他们已经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内心比较紧张,生怕说不好,如果老师中途打断他们说话,其内心会更加紧张,甚至出现语无伦次,下次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往往用笔快速记下问题之处,当他们说完后,让同学们找找他们说得好的地方加以鼓励,再指出我所记的不足之处加以纠正。这样既留住了学生的面子进行了鼓励,又解决了问题所在。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库存有限,他们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却不一定能有顺序地进行口述,为此,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提供一些相关词语,作好顺序提示,以帮助学生有顺序地表达。如《看猴子》图(人教版第三册第80页),可提示“假山,游客,猴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从而为学生按顺序说图降低了难度。

3.放手去写

在看图说图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话,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完成看图写话,只是提醒学生“怎样说的就怎样写,把字写规范”。写完要求学生读一读、改一改,做到恰当使用标点符号,无错字,句子通顺,用上好词等。

4.讲评并展示作品

教师批改完写话,一定要进行讲评,这是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因为这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乐趣、找到自信。对孩子们的写话,我采用“优”“良”进行评价。考虑到以鼓励、激发兴趣为主,我一般给“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比如:用到一两个好词、写出一句比较优美的句子)就给一个加号“优+”,整体效果再好一点为两个加号,特别优秀的给三个加号。每次写话本发下去,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得了几个加号,还互相说说、看看、比比,都很想了解谁得的加号多,谁有进步。那一刻,他们欢呼着、跳跃着、享受着成功带来的喜悦。

每到讲评写话时,孩子们会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期待着,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老师选中,读给大家听。我讲评时先表扬得加号多的孩子和有进步的孩子。一般都会选出好、中、差各三本作业。对于优秀的作品,我带领孩子们仔细阅读、欣赏;中等生将自己作品读给大家听,我指出在语言表达上的独到之处加以表扬;学困生将老师用红笔勾出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我会表扬他这句话写得通顺、这个词用得恰当等优点。通过认真阅读、欣赏别人的作品,孩子们扩展了思路,知道了别人的写话好在哪里,通过比较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该如何改进。总之,要想让学生喜欢表达,喜欢写话,老师就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进步。教师要努力做到讲评每个孩子的写话,不冷落任何一个孩子。

我通过看、说、写、评等形式,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也是我培养低年级孩子写话能力坚守的原则。今后,我还要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使孩子们开拓眼界,进一步促进写话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锡庆.轻松阅读 自由写意[J].新作文,2003(1).

篇7

看图写话是作文启蒙环节内一种锻炼,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提出了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相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 看图写话 教学研究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启发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力的关键点。小学生对事物的体验还比较单纯,就像一张纸,脑袋里充满了童趣。这个时期,如果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小学生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言过度的能力。看图写话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看图写话要从热情中激发

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汉字不多,在语言表达上虽然很强烈,但却对书面语言掌握不到位。看图写话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所见所闻中,用笔来写出来,来倾吐自己的想法。如何来点燃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热情,兴趣是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引导学生乐写、善写。比如在写话教学上,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对于写的激发,要开启学生的想"说"的口,只有将"说"打开,才能辅以"写".很多低年级学生,说话并非难事,但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则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害怕讲话,不愿意在老师、同学面前说话,甚至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给予格外的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突破说话的胆怯。怎样去激发,来打开说话的勇气。

一是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就是练习说话,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表达自我、说话的机会。在训练说话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情况,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的提升规律上,来渐进训练。比如在二年级下册有"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口语交际训练主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举出几种常见的水果,并以图片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从观察形状、颜色、品尝的味道等方面,给予提示。课堂上很多小朋友都乐于积极发言,都想表达喜好吃的水果。对于写话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先开口说话,再将自己说话内容写出来,再引导学生说一段话。由此,帮助学生从感性的写话实践中,渐渐能够写出完整的话。二是要让学生多写、多说、多练。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训练中,看懂图画是基础,但要如何将看到的问题说出了,再写出来就是难点。苏教版教材中的插图很多,画面生动,色彩艳丽,都是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有效材料。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写话教学时,教师要善于从语言的提示上,来渗透写作方向。如"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方向,让学生从观察中来表达。比如某插图中有一个日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历上写的是星期几,"妈妈与小朋友在干什么?旁边有一个池塘,你看到了什么?很多学生回答道"小鱼".很快,学生就明白了这个插图所代表的意思。

二、注重看图写话的日常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多了,写作的素材也就多了,对写话的难度也就自然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很好,也是积累词汇的关键期。不过,很多学生不注意积累,难以认识到平时阅读积累的价值。教师作为教学导向者,就应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课时,帮助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对于看图写话教学,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不愿意去表达,或者缺少表达的知识。为此,主要从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结合教材中的文章来积累。教材是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积累知识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读书,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理解和想象。比如抓住阅读机会,渗透阅读素材,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低年级学生在平时阅读积累中要记录"好词好句",要养成积累的习惯。什么是好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分辨,那些是优秀的句子,应该记录下来。比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中,对于文中的很多成语都是良好的写作素材。比如"习武练功", "腰酸背痛"等,还有"盛夏酷暑" "寒冬腊月" "起早贪黑"等形容沉香刻苦训练的成语。对于神通广大,心狠手辣等形容二郎神的凶残。这些成语本身就是平时看图写话教学中的最常用到的形容词,让学生从积累中来学习,并在日后的写话教学中来恰当的应用。(w w w . f w s i r . c o m)当然,对于苏教版教材中的读读背背这些内容,既有相关的成语故事,还有精美的插图,方便学生从阅读中来学习,积累的多了,在日后的写话中就慢慢懂得仿写与应用。课外阅读也是积累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拓宽学生阅读范围,有选择的导入不同阅读书籍,引导学生从绘本阅读、童话阅读、寓言阅读中,丰富语言知识。比如每天中午课前进行五分钟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故事进行演讲,来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乐趣。

三、注重看图写话评价方式的灵活运用

篇8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进入一年级后的首要学习内容,这部分教材画面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多与生活紧密联系,有字形图、情境图,有可爱的动植物、卡通形象等,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孩子们对此阶段的学习充满着新奇感和展示欲。借助这一特殊的心理兴奋期,引导孩子们在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实现拼音教学的增值――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一、学习观察,边看边说

观察能力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要素,养成观察的习惯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之一。一年级教材中,每个拼音字母都配上了一幅与之配套的彩图,分析这些彩图会发现:单韵母和声母的插图,多是以字母的形状和读音的结合展示的,而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又是以字母的意义和读音结合起来展示的。如此形象生动、蕴含丰富的图片,正是非常合适的观察素材!教师可以此内容作为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起步。比如学习第一个单韵母开始,笔者就有意识地先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交流过渡到字母的学习:

1.图上画了什么?(阿姨)由于初入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完整的表达意识,于是我引导用“图上画了一位……”的句子说说,初步感受如何说“完整”的句子,但不需要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以免给他们留下畏难的阴影。

2.一位什么样的阿姨?(一位漂亮的阿姨;一位年轻的阿姨……)

3.你看到阿姨的脸是什么形状?(圆圆的,像“”的样子)她正在干什么?(阿姨正在微笑,很温柔)

4.阿姨这么温柔,让我们大声地喊喊她。(兴趣盎然中记住了“”的读音)

这一教学片段中,1-3的教学融说话训练于自然的看图交谈之中,难度低、坡度小,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说”的话题,从而增强了学生“说”的自信,激发了“说”的欲望。学生在“看”“说”的过程中,图入目、意入心、声入耳,既轻轻松松地感悟到了“”的字形,又学会了字母“”的读音,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得到了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的锻炼。

除了借助教材插图进行观察说话训练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母本身的形状练习说话,比如“t”像伞把,“n”像门,“m”像桥洞,“h”像板凳等等,教学中和孩子们一边“分析”着字母的样子,一边寻找着记忆中相似的物品,不仅记忆字形变得简单清晰起来,而且也激发了他们想说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想象,边听边想

小学生对于“词汇”的感悟不是从会读、会写字之后才开始的,而是在他的生活中早已借助“生活发音”埋下了体会的种子。因此,在学习声、韵母和音节的四声时,许多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和自己记忆中的某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又由于汉语拼音没有固定汉字意义的约束,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正是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的时候,所以在这时候指导孩子们说词语、扩语句,最容易让他们找到成功感,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

比如学习声母p,可以指导思考:读了这个声母,你们能够想到哪些词语朋友呢?孩子们就会说出“山坡、泼水、泼辣”等好多词语。然后,选择和孩子们的生活最接近的词语,带着他们由词语继续延伸思考,根据想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比如说到“山坡”一词,笔者是这样引导的:读了这个词语,老师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画面:“山坡上有一群羊儿在吃草。”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就会说出许多自己想到的画面。长期这样练习,就会培养学生们使用词语的意识,锻炼他们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再比如在教学单韵母i的四声时,初读之后,老师稍作点拨:“ī,衣服,我有一件漂亮的衣服。”学生很快就喊起来:“í,阿姨,买东西的阿姨;ǐ,椅子,我坐椅子;ì,容易,学字母很容易。”学生模仿老师“由音、词到句”的形式回答,同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快速搜寻着记忆中相关的“音、意、事”,轻松地掌握了单韵母的四声,还经历了从音、词到句的说话锻炼。

在学生学习了声母之后,根据不同音节的四声可以随时进行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说不同的句子,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四声,还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三、运用拼音,边说边写

说是写的基础!用拼音写话是一年级学生写话的第一步。学生在学习韵母和声母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说话”“想象说话”等练习,由说到写的训练也就势在必行。在拼音学习结束之后,在原有练习的基础上,笔者开始尝试着引导学生把说变成写。

1.写想到的词语。首先是在学习字母时想象写词语。比如学习声母p,学生说出“山坡、泼水”等词语之后,老师就要求孩子们利用已有的能力在字母下面用拼音写下来,不会写的音节空下来,以后学会了再补上。其次是看图的时候,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事物,也要求用音节词语写下来。这个训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音节,二是培养学生在写词中自然而然地就抓住图中主要内容了。

2.写由词语“扩大而来”的句子。根据词语不同,随时给一些“句式”作为范例,扶着他们进入写的殿堂。如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yi”,学生说出了词语“衣服”,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导:说说你介绍的是谁的衣服?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 (谁) 有一件 色、 (哪儿)带有 (图案、装饰等)的衣服”的方法介绍一下。再比如学习“n、en、in、on”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看图,先是说说看到什么,再要求一个个写下来。而且还特意“帮助”了他们一把,借给了他们一个句式使用: (谁)和 (谁)一起在 (哪儿)放风筝。天上的风筝可多了,有 ,有 ,还有 !

篇9

一、吸收课文中的精华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6-8岁的儿童是智力、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期。处于这一最佳期的学龄儿童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低年级进行作文训练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低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如果不对他们加以指导,任其这样下去,那么他们的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但怎样才能让他们会说会写,并且说得好也写得好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教他们不像教高年级的学生那样,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写作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作文”这一概念。因此,必须先给他们找个参照物,树立榜样,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句子,怎样写才能写出好句子,这就要借助课文了。

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各有特色。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时,要抓住好句子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并让学生当堂模仿,教师给予及时纠正。

二、细心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儿童心理学指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要先教给学生观察的反复法,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

低年级学生的观察一般有两个弱点,一是观察无序;二是泛化和粗略。无序观察必然丢三落四,或只看到色彩、形状突出的事物,而忽略一般的事物;或只看到人物而忽略了环境。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按图中的方位或依事物间的主从关系有序地进行观察,不仅观察事物的整体和轮廓,而且要观察到事物的细节和状态。

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词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词汇少,往往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说又说不出来,就像一个礼品找不到合适、漂亮的包装纸一样。因此,学生习作需要语言的积累。如果分析课文是教给学生方法,那么积累词语就是给学生构建的材料。为此,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1.制作“阅读卡”。从低年级起,教师就应开始培养学生看到好词好句摘录的好习惯。即让学生将文章中好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摘抄,并且把这些词语所描写的事物用彩笔画下来,让他们物、词两对照。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识记词语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专题阅读。下雪了,让学生走出教室看看雪景,再收集一些描写雪景的词句进行阅读。这时,文字对学生来说不再抽象、虚无,而是具体、可感的,从而提高了阅读和作文的效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读的内容最好和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得会。

3.自由阅读。“勤于阅读,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通俗而又讲清了读中悟写的道理,因而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从课外阅读中汲取更为丰富的营养,广泛地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除了在家阅读外,教师也可选用班队会或自习课让学生在校阅读。当他们遇到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时,教师要及时讲解,以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在班上设立“图书角”,学生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

4.记背好词佳句。有的学生即使读了不少书,仍然不会写或写不好作文,关键在于读得不“勤”,读得不“熟”,书没有读“破”的缘故,因而让学生多背一些优秀文章、片段,日积月累,方能生悟。

四、耐心指导学生说话

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方法,拥有了词汇,观察了表达对象,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说”。

1.师生“说”。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将形象通俗的成语、词汇融入教学中。例如,学生举手发言,把“争先恐后”“迫不急待”教给他们;在学生认真听讲时,把“全神贯注”教给他们……教师应以美的语言去感染他们,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氛围。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有条理的话、说概括性的话、说生动形象的话。这实际上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话的过程。

2.看图“说”。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一幅幅生动又色彩鲜明的图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搜集一些浅显易懂的图画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练习说话。

3.创造“说”。教师或给出时间、地点、人物,由学生自己编说故事。或讲到一半时停止,让学生续编下半部分。这时候,学生便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多种离奇的故事从他们一张张小嘴讲出。

4.随时“说”。喜爱活动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学校运动会、班队会、联欢会、各式各样的比赛,还有家中的事、路上见闻、游戏中的感受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练“说”提供了大量机会,可以随时随地让学生练“说”,及时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五、用心指导学生写话

学生将口头语言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就形成了低年级学生最初的作文。

1.指导学生写好一句话。随着课程的进展,学生学的音节、音节词和短语越来越多,句子和句群也渐渐出现。这时可,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给学生讲什么叫句子,然后说几个简短句子,让学生动手用音节写出来。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意思,让人读了很清楚这句话讲的是什么。

2.指导学生用几个词语写一段话。教师可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个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对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理解,然后在这段话中找出几个重要的词语让学生画出来,使学生理解到这几个词语在这段话中的主要作用。教师还应结合这段话的意思,再讲怎样把词语运用恰当,然后举出几个词语告诉学生把它们运用在一个环境或一件事情中,完整地表达来,就是一段话。

学生刚开始练习写话时,自然有字不成词、词不成句、句不达意的情况,教师注意放宽尺度,要尊重学生的思路,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要睁大眼睛,寻找不同程度的学生写话中点滴的优点,予以充分肯定。这种欣赏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我觉得对低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的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学生把写作当作愁苦还是快乐,低年级的兴趣培养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欲望,进而慢慢过渡到“我要写”。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写话,则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它是根据一定的画面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画面内容,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和书面描写的一种作文训练。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二、明确提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而他们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必须学会摆脱一切不相干的事物引诱,使之服从预定的教学目的。看图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课堂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前,我总是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第二册《离群的小鸡》是看图说话写话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课。我在揭题后,提出具体要求: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有顺序地说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再给每一幅图写一句话,最后明确一个道理。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发展了他们有意注意的品质。

三、学会观察,授之以渔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些生活经验,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常识性的识图能力,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实物口语表达。但是缺乏观察的完整性、条理性,对于书写更是困难。此时,观察图画的习惯培养,识图能力的指导最为关键。观察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观察的有序性,从方向上区分,可以远近观察,上下观察,左右观察等;从观察的层次上区分,可以中心――四周、整体――局部来观察。选择怎么样的观察顺序,需要由具体图画来确定,但是必须有次序地来进行观察。对于一幅完整的图画,最重要的是明确图画主题。这需要平时积累一定的识图经验,才能使学生通过有序观察,短时间内清楚图画主题。比如:风景图画,可以从远及近、从上到下分层观察;事件图画,捉住核心人物,围绕事件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展开观察;事物图画,整体局部分层次观察,还需要捉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平时教学中,课文中主题图的观察、表述,课后作业中图画的观赏,各项练习中的识图练习,每一个识图的相关练习都是拓展学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加强指导,使得全体学生都参预到识图中来,逐步培养,早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够明确主题,表达出正确完整的图意。

四、启发思考,展开想象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这一环节。“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

五、带着问题,训练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