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1 15:3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餐饮行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餐饮行业;新方向
1 “互联网+”的相关介绍
1.1 “互联网+”的涵义
在发改委的报告中,对“互联网+”是这样定义的:“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2 “互联网+”的典型特征
“互联网+”在结合传统行业时,会有以下特征:
①连接: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构成了“互联网+”的物理基础,一切的数据来源、控制系统都基于连接一切为物理基础;②融合: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方法,融合到传统行业的价值链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③重塑: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重塑传统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消费者深度参与、平台化思维整合社会闲置资源等等,在结合传统行业后,会产生企业新的盈利方式和商业模型;④体验:互联网是以消费者体验,口碑传播为基本立足点,对消费者的服务体验追求极致化,对消费者实现个性化服务,以消费者数据为基本参考,实现跟消费者充分互动;⑤开放:互联网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社会化分工更加明确,平台化、标准化的体系更加完善,对于个体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门槛要求更低。
2 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
餐饮业作为服务行业的支柱行业,对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安置就业、繁荣市场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和贡献。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食品安全等诸多因素影响,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也相应降低,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已出现明显放缓迹象。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首次出现同比增速提升。
图一 餐饮业年总零售额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1 餐饮业结构向大众化调整 近3年,高档餐厅表现下滑明显,2014年高档餐饮企业近九成营业额同比下降,平均幅度40-50%,较差的达到80%,人均消费大幅下降,利润率下滑明显。从上市公司财报可明显分析,2013年全聚德餐饮业务营收同比下降5.64%;湘鄂情全年营收同比下降41.19%,全年亏损5.64亿元。而大众餐饮市场则表现增长迅猛,企业平均营收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其中,味千拉面201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4.4%。杭州外婆家、绿茶、南京大排档、上海南小馆等大众化餐饮门店呈现天天排队、翻台率居高不下的繁荣景象,这都反映了大众餐饮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2.2 私人社交需求为主要目的 在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中国网《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中数字表明,在除工作餐外,“朋友聚餐”、“家庭聚会”占据77%以上的饮食消费目的需求,且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在目前的消费群体中,餐饮消费和社交需求之间的结合度会越来越明显。
图二 在外餐饮消费目的各项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2.3 信息传播依靠口碑 在对消费者首次消费的餐厅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依靠朋友口碑推荐和点评网站的内容占比已经高达74%,且点评网站的占比还在逐年提升的过程中,说明中国餐饮业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已经占据非常重要地位。
图三 选择就餐地点原因分析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2.4 预订方式仍然传统 在消费者预订过程中可以发现,电话预订这一传统的预订方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网络预订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占据31%的比例。且更可喜的是,网络预订跟点餐和支付的结合度非常之高,27%的人在网络预订后直接选择了点餐,其中21%的人会直接提前支付,这个对重塑消费者习惯和商家的供应链管理提供重大的参考价值。
图四 预订就餐地点方式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餐饮行业结构化在调整,互联网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消费者参与度正在逐年提升,未来进一步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潜力明显。
3 “互联网+”餐饮业的变革新方向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为0.98亿,相比2011年增长58.1%;2013年达到1.39亿。未来几年,餐饮O2O商务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这一规模将超过2亿。
图五 线上餐饮行业年用户规模图
(数据来源:品途国际《中国餐饮行业O2O发展报告》)
市场规模增长更加明显,2012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为386.6亿,比2011年增长87.1%;201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61.1%,达到622.8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左右。
图六 线上餐饮行业年市场规模图
(数据来源:品途国际《中国餐饮行业O2O发展报告》)
从业界形态来看,餐饮业跟移动互联网之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综合型餐饮平台主导 最早诞生的链接商家和用户的餐饮类互联网应用是团购业务,这种以线上信息传播、支付购买代金券、线下消费、评价来形成整个消费者闭环的应用方式,帮助消费者寻找更物美价廉的服务,帮忙商家获取更多消费人群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市场上,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累积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
图七 各团购网站月销售市场占比图
(数据来源:团800)
而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商家对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以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为核心能力的外卖业务平台发展更加迅速。目前来看,四大外卖平台巨头,已经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图八)
3.2 垂直细分领域的高度整合 除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标准化服务体验,满足基本饮食需求之外,市场上还诞生了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化更具价值感的服务体验的垂直领域应用:
3.2.1 餐饮品类外卖的垂直整合,以全流程和质量管控体系为内容的整合。如到家美食会,专注于为城市家庭用户提供知名特色餐厅的外卖服务。用户通过“到家美食会”的呼叫中心、网站或手机客户端,可以方便的从周边知名特色餐厅订餐,并由“到家美食会”的专业送餐团队配送到家。
专注与火锅配送的“挑食”,火锅不仅仅是将菜品送上门的服务而已,它的竞争力更在送上门后的服务上――配送人员到家后是否可以为用户进行很好地摆桌、摆盘、让用户在家里也能很有品质地吃上火锅。
专注于甜食下午茶配送的楼下100服务的客户有三类:第一类是85度C、宜芝多这类连锁品牌,电商化程度很低,处于线上线下夹缝中的观望状态;第二类是线下的烘焙精品店,产品味道不错,客单价高,但是喜爱它们的年轻白领大多是在周末慕名而来,工作日生意稀少,订单量极不平均;最后一种是廿一客、诺心这些电商原住民。以联系消费者为模式,以配送为核心竞争力。
3.2.2 以最后一公里生鲜市场配送为核心。爱鲜蜂用户提供一小时内的配送和零售服务,配送的物品包括食品和部分生活消费品,配送时间为早上9点到凌晨2点。其专注于社区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整合小区小卖部等资源,以众包微物流配送为核心模式,基于移动终端定位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O2O运营服务。
图九
3.2.3 专注交易环节的网站。除了垂直化做全流程交易的网站外,还有一类是专注于餐饮服务分某一环节类应用,对于餐饮来说,排号、预约、领号、支付等等都是消费者与商户之间发生联系的交易环节,现有的互联网公司更多的是从某一个环节切入整个的交易过程,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专注于给消费者提供提前点菜服务的优先点菜。商家通过优先点菜的客户端或网页版上传菜品照片,并且可以实时调整菜品价格。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优先点菜提前点菜、付款、到店报手机尾号用餐。其主要意义主要是:减少了等菜、等座时间;简化了点菜的决策过程;解决了很多大众餐厅菜单没有图片的困难。
3.3 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
3.3.1 上门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的一大特性就是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在未来,会利用大数据维度,给消费者从食材订购、厨具的配置、菜谱的设计等关于原料和用具的个性化服务,会从外出就餐到厨师上门服务,从提供原料到提供半成品待加工的配料,从线下购买到生鲜蔬菜均可有电商配置这样的变化。
3.3.2 食材供应链信息透明化。当前,食品安全为制衡餐饮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食材在培养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缺乏安全感。在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统一标签技术溯源,在培育、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供监管部门检查和消费者认知,消除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恐慌和价值欺诈。
3.3.3 结合大数据,深度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当前,还没有一个平台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饮食需求,只是单纯的满足比如说外卖、点餐等。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对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把握更明确,针对消费者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一定会出现,能够深刻了解用户,不管是外卖、工作餐、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出差商务用餐等等,都能针对用户的口味偏好、成本支出甚至健康情况等提供针对和建议,提升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面临新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量的企业面临转型和升级,也会有部分不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面临失败和淘汰,新的创业者在不断的涌入这个行业,未来的餐饮业发展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发改委.《政府工作报告》,2015.
[2]项立刚.“互联网+”不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简单相加[J].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5,04:26-27.
[3]辛嘉言.“互联网+”,加的不仅是技术[N].经济日报,2015-03-3001.
[4]周鸿t.“互联网+”是一场化学反应[J].中国中小企业,2015,05:16.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餐饮;信息化;互联网订餐
1“互联网+”的概念
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的信息来看,2014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营业额达到943.7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51.5%。其中O2O在线用户数量达到了1.89亿,超过中国网民总数的1/3。预计到2017年年底,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有可能会超过2000亿元。“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背景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信息社会创新2.0背景下互联网形态的又一次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信息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有效发展。因此,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2目前高校餐饮信息化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餐饮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在管理方面基本上处于一个粗放以及依靠经验管理的阶段。高校餐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给餐饮环节的各项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主要有以下几大问题:(1)学生食堂价格方面。学生食堂的饭菜价格是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之一,不能随便涨价。(2)高校食堂现在用的主要方式是师生员工刷校园一卡通支付餐费,其余一部分为人工操作。(3)成本核算方面。成本方面主要是人工登记核算,既容易出错,也不好控制,特别是成本内容太多,比如近年来由于政府对于水、电、气等物价上涨的调控因素以及员工工资及福利上调带来的成本压力等等。如果精确核算成本,有利于利润分析和后期控制成本。(4)库存管理方面。库存方面大多单位是采取少了则补的策略,不仅容易有失误,在的确有需要的时候没有库存;从而为部门相关操作人员及财务人员带来重复工作。(5)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方面。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致使各个独立核算单位之间信息无法共享,无法进行资源汇总与重组,并无法在此基础上再加工、再利用。(6)许多高校拥有多个校区及多个学生和教工餐厅,这些食堂的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很难实现统一的协调管理。为了解决高校餐饮工作各流程环节出现的相关问题,部分高校餐饮单位开始定制、升级符合本校的现代化餐饮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餐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餐饮的发展趋势
自古“民以食为天”,中国就更兼有“食不厌精”的饮食传统。2011年以来,高校餐饮工作随着高校学生人数飙升以及外卖行业冲击比较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具有客观必然性。高校餐饮也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和营销渠道。同时,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对传统的高校餐饮的渗透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线上互联网和线下高校餐饮单位相结合的餐饮行业O2O市场随之走热。从国际背景来看,0pentable,groupon和yelp等企业的顺利上市为国内同行树立了学习标杆;从国内背景来看,以百度,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三大巨头纷纷争夺餐饮O2O市场,直接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团购网站是目前餐饮在线销售的最为重要的渠道,在各大团购网站中,美团网、大众点评网和拉手网的餐饮销售排名前三,在移动端,各大餐饮O2O企业中大众点评网、美团网、糯米网占据优势。目前“互联网+高校餐饮”的发展趋势已成必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趋势:(1)智慧化工作。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工作,使得高校餐饮从原材料采购、入库、出库、收入、支出等各项工作不再填写繁琐的纸张单据,通过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上制单做业务,数据化单据不但节省了大量的纸张,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更节省了更多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从所有环节可以自动导入数据。数据无缝衔接不但减少了差错,制单容易,也大幅度降低了人员的工作强度,更深层次上说,形成了高校餐饮单位部门和岗位之间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信息系统帮助岗位人员步入现代化工作阶段,制单、审核都有足够的相关数据可以参考,降低工作强度;对单据和作业流水进行自动统计和分析,单据也能反馈给领导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追溯更方便。(2)标准化产品。产品标准化是中式餐饮的方向,也是未来规模化发展的唯一出路,高校餐饮单位通过互联网软件升级,产品研发可以不断推出符合师生员工需要并且成本合理的菜品和标准配料、配方。(3)业务漏洞少,成本全可控,效益有保障。过去高校餐饮工作主要靠人工,结算靠月底盘库,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售各个环节的漏洞多。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深入,这些问题因各高校实行“7S精益化管理”“6T管理”等先进管理机制和方法,而彻底解决。信息化食堂将采购价格和品质优化、用量优化、业务传递优化,产品成本优化、工作绩效优化,高校餐饮单位效益由此得到有力保障。(4)日常高校餐饮单位营业全流程被置于可计划的精细化管控状态。由生产计划按标准配方可以自动计算用料,并按标准配给各班组进行备料、领用、加工、烧制,高校食堂从此步入全面计划的良性经营状态。(5)餐厅售饭和后勤供应一体化。餐厅数字化售饭与高校餐饮单位收发存和收支、成本核算管理完整结合,涵盖食堂营业售饭和后勤供应全过程,管理更方便,评估更科学。高校师生员工可以通过网页、微信、APP等了解食堂每日食谱,还可查看个人消费记录。主动消费模式,将大幅度提高师生员工对饮食服务的满意度。(6)互联网订餐便捷迅速,开启校园订餐新模式。高校师生员工可以通过网页、微信、APP在线订餐,餐饮单位受理后产生准确的加工计划,按订单备料和加工,由此彻底改变厨房主导型的经营模式,扭转为师生员工为主导的良性餐饮服务模式。按订单备料和生产是餐饮行业的最佳营业模式。信息化餐厅将菜品销售情况被统计和分析后,更方便餐饮单位对计划和产品部门进行监督,可以大幅度提高餐饮单位营业计划的质量,由此将餐饮单位领进更高层次的经营阶段。目前,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总理提出“互联网+”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变革要从自身开始,首先是企业界思维模式的转变。餐饮业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积极推动产品升级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校餐饮未来将成为线上互联网连接线下的最大入口。但是当前高校餐饮信息化主要应用与校内分析阶段。而未来,当经营数据与更官方的跨行业数据融合,结合互联网思维等,其大数据营销价值将为线上线下高校餐饮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赵东 单位:常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易.“互联网+”中国步入互联网红利时代[M].成都: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美)索利斯.互联网思维:传统商业的终结与重塑[M].周雷,廖文俊,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王相军,喻莹.高校后勤餐饮信息化管理的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3(1):57-59.
篇3
面对不断进行“本土化”策略的西式快餐的冲击,中式快餐如何才能打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将西式快餐和中式快餐进行横向对比,并通过与本地市场情况相结合的方法为中式快餐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中式快餐;新出路;新模式
一、现代快餐的特点
快餐的出现,在许多人的眼里看来是西方的舶来品,然而最初在我国的唐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小吃,在清朝时期更是出现街边摊位“即吃即走”的情形。以至于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一直留存到现代社会,并多数为经营“早餐”和“夜宵”的摊位。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用餐需求。准确来说对于这类形式快餐形式而言,应当划归为传统快餐的范畴。
而现代快餐以工业化烹饪,规范化制作,现代化管理为特点。自1987年和1990年肯德基和麦当劳相继在中国市场登陆,西式工业化快餐在中国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了快餐行业的标杆,其干净卫生,方便快捷,服务热情等特点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再配以标志性的广告和人物等铺天盖地式的宣传,牢牢占据了快餐行业的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使其形象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标志和第一选择。
二、西式快餐的特点
中国餐饮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以肯德基为首的西式快餐行业又总能独立于潮头,这得益于肯德基,抑或可以说西方快餐行业有着世界一流的成熟的管理体系。西式快餐对客户满意度极为重视,这就要求餐厅在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卫生环境等方面做得滴水不漏,才能从日益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本文以肯德基为例,从西式快餐的特点着手分析肯德基为什么能引领中国市场。
1.服务概念:所有到过肯德基的中国消费者都能看到笑脸相迎的员工,得到亲切高效的服务,享受清洁卫生的环境,这些因素使得肯德基能给在数以万计的顾客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肯德基的服务理念是一种顾客至上的理念,这种理念使得每一位前来就餐的顾客,无论性别年龄,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团队分工与协作恰到好处保证了工作效率,即使到了用餐高峰期也能保证整体服务的迅速和有效。肯德基员工良好的分工与协作使得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其次,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是吸引和保持客户的关键。这种全面而细致的服务使得每一位到肯德基的顾客都能不被冷落,从细微处做提升品牌形象,保证了客户的源源不断。
2.食品安全:肯德基提出了相应的服务理念和口号,“面对激烈竞争的餐饮市场,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都能成为吸引消费者,提升企业形象的砝码,但一家餐饮企业想在餐饮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优质的食品品质才是关键。”,肯德基的产品在其质量,卫生状况,加工要求,包装,运输,存储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例如,在制作炸鸡的过程之中,每一种调料的多少都有详细的要求,其次放入自动压力锅中烹饪,时间,温度等都有电脑控制。这样才能保证炸鸡的独特风味。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每天的产品都是当天制作,并且必须在保存时间内售出,否则必须废弃。对于产品制作的统一标准和规格流程,体现了肯德基对于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3.环境卫生:在保证食品卫生的同时,肯德基坚定不移的为顾客提供干净清洁的用餐环境。以卫生间为例,肯德基大厅的卫生间里都挂着详细的清洁表,客流量少时每一小时打扫一次,客流量多时每半小时打扫一次,而且打扫完毕后需要员工确认签字。无论在何处的店面,肯德基都给顾客一样的感觉,永远干净的玻璃,清洁餐桌快速洁净,随时擦洗的地板,定时清洁的卫生间。这种舒适惬意的就餐环境对吸引顾客促进消费极为有效。
4.议价能力:对于传统的西式快餐行业而言,供应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供应商通过提高投入原材料价格以及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等手段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产品竞争能力。但是在中国市场,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被大大的削弱了,主要原因是肯德基供应商主要提供鸡肉,蔬菜等农产品,因此肯德基对于供商有很大的挑选余地,所以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很弱。另一方面。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也很弱。肯德基主要针对个体顾客,而这类消费者主要通过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手段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肯德基而言,所有餐厅都为明码标价,而且服务都有统一的管理要求,因而顾客的议价能力也被削弱。这两方面的削弱保证了肯德基在中国市场持续的盈利能力。
三、现代中式快餐的特点
我国关于快餐的定义主要源自于我国国内贸易部于1997年颁布的《中国快餐业发展纲要》中对快餐的定义是:“快餐”是为消费者提供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服务的大众化餐饮,具有一下特点:制售便捷、使用便利、质量标准、营养均衡、服务简便、价格低廉。快餐经营主要采取店堂加工销售和集中生产加工、现场出售或送餐服务等形式。快餐企业既包括以标准化、工厂化和连锁经营加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快餐企业,也包括以手工操作、现场加工和单店经营为主的传统式快餐企业。现阶段,我国传统快餐品种繁多,地方差异也比较大,如馄饨、大饼、包子、煎饼果子、白粥、豆腐脑等;价格方面也比较低,主要面向广大普通群众消费;制作手法以手工制作为主,制作工艺因人而变,口味因制作人的不同,时间不同而不同,难以统一;经营方式大多是“前店后厂”式夫妻店,兄弟店,家庭小店模式;现代营销方式较少,大多使用口碑的方式招徕顾客;由于经营方式及店面限制,传统快餐的就餐环境大多不理想,清洁度及舒适度均不高;服务态度完全取决于店主的管理思想和态度,更无论监督机制与客服机制。西式快餐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式快餐业的兴起。多种形式的连锁快餐企业如:福建沙县小吃、庆丰包子、马兰拉面、真功夫等。
四、中式快餐发展新出路
近年来“沙县小吃”成为了中式快餐品牌成长代表,除却具有了上述快餐的特点以外,“沙县小吃”开辟了中式传统快餐在发展当中的新途径;使得“沙县小吃”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这种新模式为:“政府指导+行业协会把关+个人投资”的新模式。其中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和提供政策支持以及行政手段监督等一些方式来实现解决劳动就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等问题。同时与行业协会进行配合对品牌形象、商标名称、店面规模、人员素质等进行把关,只有通过审核的个人投资者才能使用该品牌进行经营活动;行业定期采取评估审核的方式来把控整体品牌经营水平。与此同时,在如今“互联网+”的思想影响,政府也可以搭上“互联网”的东风,为整个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快餐行业中引入互联网的力量。在原材料供应的环节上,引入互联网使得小规模快餐经营业主直接与一级原材料供应商建立联系,省去中间环节,直接使食品、肉品实现“从田间到厨房”。政府在此环节上提高对原材料产品质量的监管将会极大的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而小规模快餐经营业主也减少了原材料成本、时间成本,提供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而在原材料城市配送的环节上需求,政府也可以借此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各方均为受益者,政府解决了社会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普通消费者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顾虑得以减少并提升了满意度。
最后,无论是中式快餐还是西式快餐都有值得相互借鉴学习的地方,只要形成良性竞争,受益的必将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自身。希望这种“+互联网”的模式能够为整个餐饮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4
尽管成为人力资源总监是许多年轻的HR从业者的梦想与追求,但是成为总监之后的道路怎么走呢?下面我们用很短的篇幅简单分析一下,中国HRD的性格特征,以及典型的成长路径,并基于以上两点来探讨中国HRD的职业发展路径。
有趣的发现——中国HRD的性格特征
New leaders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出一些非常令人吃惊的结果:就总体中国人口而言,无尾熊特性是主导特性,但在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的群体中,老虎特性占统治地位——超过50%的中国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被高度认为是具有老虎特性的。这也意味着一定存在特殊的因素影响中国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的工作环境。
New leaders询问了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是否被要求实行或执行不受欢迎的公司政策;如果是这样,他们是否感到情形在恶化或是在改善。大部分(55%)的回答者说到他们不得不实行不受欢迎的政策,并且那样的政策的频率和数量在过去的一年中增加了。另外35%则说,他们不得不实行的不受欢迎的政策的数量没有增加;相反却减少了。只有10%的人感到情形在改善。因此,调查中90%的人力资源专员感到他们必须实行或执行公司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在同事中是不受欢迎的;并且情形并没有改善,或甚至在恶化。
所以,在中国,老虎特性的人力资源专员趋于统治人力资源领域并不奇怪。他们通常最少考虑同事间的相互关系,而最关注任务的完成和个人机会。实际上,70%的回答者感到他们的公司是以利润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同样,他们公司的形势是有利于老虎特性的人的。
在此种情况下,正如先前提到的,就中国人口主题而言,无尾熊特性是占统治地位的。老虎特性趋于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文化可能赋予个人(那些老虎)机会,使其脱颖而出。实际上,New Leaders调查显示,虽然现今老虎特性主导中国人力资源专员,但也存在很强的趋向于无尾熊倾向的状况。65%具有老虎特性倾向的感到有很强的压力向无尾熊转变,但是仅仅只有5%完成了转变。总体来说,只有15%的人力资源专员天生是无尾熊特性的,大约有30%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在工作环境中适应了无尾熊特性倾向。
特殊的故事——中国HRD的成长历程
从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HRD有着很特殊的性格特点和从业背景。由于国内人力资源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现在活跃着的中年HRD,都并非科班出身,却在实践中成长,在不断学习中成熟。
他们的从业之路各有相似,也各有不同,对于现阶段的HRD,我们怎样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
经营人才,创造价值——阿尔卡特朗讯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徐劲松
徐劲松的职业生涯在无锡起步,大学毕业后,徐劲松加入了一家国有银行,从内勤到外勤岗位,花很多时间陪同客户应酬,需要日复一日办理各种业务手续等等。尽管在生活上可以享有相当优越的福利待遇,但这些并不是追求经营理念的徐劲松所期待的全部,他希望接触先进的经营管理,期待拥抱变革。在一种对未来憧憬的推动下,徐劲松放弃了国有银行优厚的待遇和稳当的饭碗,毅然辞职考入了同济大学,开始了他的MBA学习生涯。毕业后,徐劲松加入了正在重组的贝尔阿尔卡特公司。上海贝尔的公司报纸上记载了徐劲松他们那段披星戴月的项目经历,这篇项目时事报导这样写道:在历时一年的项目周期中,薪酬福利整合项目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到落地的全过程。在薪酬福利整合项目完成后,徐劲松加入了薪酬福利管理部门。在四年薪酬福利管理工作之后,徐劲松有机会先后全面负责两个业务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一工作带给徐劲松不一样的视野。HR成为业务部门管理层的一员,积极地影响着业务战略的制定,同时围绕业务战略开展工作。
行走在经营之路上,路的两边,一边是学习,一边是实践,徐劲松有着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实现价值创造。在学习这一边,为了不断为自己注入创新源泉,他目前还在攻读技术经济与管理的博士学位。在实践这一边,他专注于人力资源这一领域,俯首十年耕耘,探索人才管理。
做一个最懂IT的HR——渣打银行人力资源营运总监叶阿次
1997年,叶阿次从天津商学院计算机系毕业,当时他应聘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下面的卫星公司,但那时的面试官发现他很有潜质做与人沟通的工作,就把他安排到了人事岗位上。在这家研究机构工作一年多之后,正逢上海贝尔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要招聘一名网管,要求既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又有人事工作经验,叶阿次也就顺理成章地来到这家公司,掀开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在进入贝尔这样一个高科技企业后,学习型组织的氛围使他内心充满了继续学习深造提升自己的动力,他不仅用业余时间读完了MBA,而且在公司担任人力资源营运总监两年多后的2005年,又有了继续读博士的念头。
在读博士之后,叶阿次发现,不仅从专业书籍,更要从历史、哲学等书籍中汲取营养。之后他进入渣打银行工作,负责人力资源的运营工作,也了解到HR运营更强调标准的服务模式。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叶阿次更了解到,真正的领导力培养不是靠学习型组织来提升的,而是要通过教导型组织。从此,他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教导型组织上。
除了目前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外,他还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诸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职业导师、上海大学MBA中心人力资源导师、也先后获得过“中国先锋人力资源总监”、“中国企业教育杰出人物”等称号。
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拥有博襟与高尚品德的人,因其不断进取、宽厚待人、善于分享、乐于助人,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敬佩与支持,进而取得职业发展的成功。
化蛹成蝶——资深HR经理人李海燕
1994年,李海燕从西北林学院本科毕业,因得益于在学校担任过很多职务,如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会副主席、班长等,同时获得了很多荣誉,是各种活动中的佼佼者,可谓多才多艺,又恰好赶上国家分配制的尾巴,对口分配去了北京木材厂,成为当时她那一届唯一一个被分配到北京的女生。
后来经人介绍,她到了一家餐饮公司做管理运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这对她的锻炼却非常大,尤其是做餐饮需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当她做了近三年的餐饮行业之后,突然意识到这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个人的能力特长以及在学校所学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于是,她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1997年,李海燕进入方正集团,很快她发现自己不只是找到了一个成长的平台,同时公司的实力和规模、同事们的友善,以及亲和儒雅的文化氛围也让她找到了一份久违的安全感。
在方正,她从基础的工资表做起,当时的人事部长跟她说“你不要把你做的工资当成钱,只是当成是数字就好了”。因为对人事管理一无所知,在自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她很虚心地向大家请教,而且分内分外的工作都抢着去做。这种拼命工作的精神使她对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情况掌握得非常详细,到后来甚至比其他老同事还了解公司的人员状况。上帝是公平的,由于她踏实肯干,勤奋敬业,做了一年多就被提升到人事主管;到1999年,被任命为人事部的经理;而到2001年,就被任命为方正电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从专员到总监,她只用了四年。
从性格特征到职业发展
经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HRD无论从职业发展道路和性格特征上都有很鲜明的特征,那么中国的人力资源总监们,怎么继续职业生涯的发展,怎么开启后HRD时代的道路呢?
首先来看第一个方向,从人力资源总监到总经理,这是HR比较理想的职业归宿,不过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也略显艰难。通常即使在发展顺利的情况下,多数人也止步于企业的副总。通常成功转型的人力资源总监也都来源于跨专业转型或者由高管直接转型的人力资源总监。对一名合格的总经理来说,大局观、实践经验和领导才能是非常关键的特质。而大多数的人力资源总监在人力资源理论和知识的专业性上很强,但在工作中通常倾向于应用外部通行的人力资源工具,这就使人力资源总监局限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内,很难跳出专业的局限审视企业的运行。
不过大多数中国的人力资源总监并非科班出身,对于其他领域都有深刻的积累,在成长为人力资源总监的路上,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路径也大致相似。这使得中国的人力资源总监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同时,要想从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总监进化成为合格的总经理,更要注意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创造条件提升综合素质。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仅把自己当作人力资源管理者,更要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第二,成为专业的顾问是人力资源总监另一个较好的出路。由于大多数人力资源总监来源于人力资源专业,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是专业的顾问出身,再加上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实践,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拥有实际经验,使得人力资源总监在专业顾问这个角色上拥有了很大的优势。一部分人力资源总监凭借自己的专业性和实践经验进入人力资源咨询领域,进行如组织设计、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等专业咨询工作;另一部分人则发挥自己在沟通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成为专业的顾问,并不意味着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忽视对行业和企业知识的熟悉和了解。任何专业都离不开行业和企业的背景,学习和掌握专业技术容易,认识和利用行业规律更难。无论是从事咨询还是进行培训,理解行业和企业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在深刻了解企业运行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虎”性格的从业人员,在成为专业顾问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更多来自性格方面的缺陷,要想成为专业顾问就需要放弃“强主导、强地位”的性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