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0 01:1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新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学反思概念的提出
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教学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计划等进行不断的反思,以达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学思想,“反思”应贯穿于教学始终。它是以发现问题为基点,以提出解决方法为起点,以制订反思计划为中介,最终以形成反思性日记或论文为目的,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指导和完善新一轮的教学,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
1.是培养反思型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而这依赖于教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是反思型的教师,具备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以往,虽然已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反思的重要,但普遍看还是比较缺乏的,有的教师即使有此意识,也往往处于一种片面的、被动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状态。现在,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提出“反思”,要求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主动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借以提高教学效率。
2.是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主动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之所以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是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的素质有极大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当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只有不断学会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不断学会学习的学生。为了学会教学,教师不得不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 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三、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反思的实施,首先是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实施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已有的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2.反思教学策略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
3.反思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4.反思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不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
5.反思教学评价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取得显著性的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与时展的需求相适应,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与反思,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1.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1)忽略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情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这也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效地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性地重视学习者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相互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载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断地对学生情感进行启发。
但是,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我个人认为,对于小学学科而言,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承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一样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顾此失彼。
(2)教学案例分析
我曾经在实习期间听过一名一线教师的语文课,他讲授的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月光曲》,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功能,对《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情感意境进行呈现。其中,促使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之后,谈谈自身对月光曲的感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没有对课文中涉及的字、词、句等基本知识进行教授,课文内容的讲解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整个课堂教学中,单一地依靠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的放映,教师通过煽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对音乐欣赏过程中抒发自身的情感。
从上述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看出,本节课十分浓情,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需求完全不相符,课后我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进行简单的检验,发现一部分学生将课文中的“券”“恬”等生字的读音读错,诸多学生未能够真正理解在《月光曲》这篇课文中,贝多芬弹奏这首歌曲给兄妹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很一般。上述这些情况都是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需要全面掌握的,需要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正确的训练所培养的,但该教师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重视对课文情感的熏陶,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性全面地掌握,才能促使其在综合能力等方面良好地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
2.教学过程中缺乏理性的引导与客观性的评价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体验式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新课程改革对过去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式小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改进,全面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引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将教师理性的引导与客观性的评价全面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而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充分的理解,促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性地掌握与应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这也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总之,在我国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与反思。其中,基本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情感熏陶过于重视,严重忽视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2)将过多的注意力放置于学生互动环节,欠缺学生对进行理性引导与客观的评价。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性的反思与解决,这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有效推动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1 新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学反思概念的提出
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教学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计划等进行不断的反思,以达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学思想,“反思”应贯穿于教学始终。它是以发现问题为基点,以提出解决方法为起点,以制订反思计划为中介,最终以形成反思性日记或论文为目的,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指导和完善新一轮的教学,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
2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
2.1 是培养反思型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而这依赖于教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是反思型的教师,具备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以往,虽然已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反思的重要,但普遍看还是比较缺乏的,有的教师即使有此意识,也往往处于一种片面的、被动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状态。现在,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提出“反思”,要求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主动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借以提高教学效率。
2.2 是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主动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之所以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是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的素质有极大的提高。
2.3 教学反思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当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只有不断学会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不断学会学习的学生。为了学会教学,教师不得不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 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 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反思的实施,首先是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实施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反思教学态度、行为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已有的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3.2 反思教学策略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
3.3 反思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3.4 反思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不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
3.5 反思教学评价
篇4
一、新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学反思概念的提出
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教学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计划等进行不断的反思,以达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学思想,“反思”应贯穿于教学始终。它是以发现问题为基点,以提出解决方法为起点,以制订反思计划为中介,最终以形成反思性日记或论文为目的,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指导和完善新一轮的教学,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
1.是培养反思型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而这依赖于教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是反思型的教师,具备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以往,虽然已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反思的重要,但普遍看还是比较缺乏的,有的教师即使有此意识,也往往处于一种片面的、被动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状态。现在,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提出“反思”,要求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主动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借以提高教学效率。
2.是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主动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之所以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是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的素质有极大的提高。
3.教学反思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当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只有不断学会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不断学会学习的学生。为了学会教学,教师不得不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 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三、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反思的实施,首先是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实施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已有的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2.反思教学策略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
3.反思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4.反思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不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
篇5
【关键词】教学反思提高成长
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在教学中,我从"一张白纸"到渐渐勾画成了美妙的图画,当然这幅画还很逊色,还不绚丽多彩,不过就在我教学的这几年来,"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真的让我收益匪浅。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能力呢?
一、要善于自我提问,在质疑中解决难题
我们经常和学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有小进步,大疑则有大进步"。作为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你才能更有效的帮助你钻研教材、寻求到适合你本人特点的教学方法。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多问一问:"学生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我该怎样去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生可能会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要善于总结分析,在反思中完善教学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种感受,一个人同时执教同年级、同学科的两个班,无任课前怎样认真地备课,讲课时总感觉到每天第二堂课效果要好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每上完一节课后,不管有意无意大家都会总结课堂中的一些得失,从而在接下来的教学时进行调整,正是由于这些总结和调整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明白这一点之后,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都静下心来细细想想:对课堂上的精彩之处,不管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还是某个引起了学生浓厚兴趣的做法,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其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我都坚持较详细地记录下来,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同时加以完善,等待下次教学时拿来使用。而对于课堂上的疏漏、失误,我不但认真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而且还找其他老师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经常性的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让我的教学少走了许多弯路。
三、要善于深入研究,在探究中寻求方法
课堂是我们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要让课堂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因此,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反思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尤其重要。课后反思主要包括对教材的知识点落实如何?或对教材的再创造是否切合学生实际?课堂节奏感、密度大小适当吗?有没有让学生体验感悟?有否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反响如何?有关细节处理得当吗?有无改进提高之处?有没有对学生新的想法或观点质疑,充分鼓励并因势利导?对突发事件有没有机智应付?产生新的教学灵感没有?讲练结合得好吗?课堂小结如何?重点、难点突出、突破了吗?上课有没有激情?有否感召力?如我在执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他曾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老师问:"你们平时都看过《三国演义》我们现在不妨通过课文多其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到时,我们看谁评的精彩。"过一时段,有一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手,说:"我喜欢周瑜,因为他有着过人的智慧,是个很好的将军。"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你觉得周瑜好吗?他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四、要善于合作沟通,在交流中积累经验
"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想法。善于和别人交流、合作是自己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就象"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作为我们教师更要善于与别人讨论。我在每次上校、镇、区公开课时,我都会请很多老师到我的课堂上去听课,希望他们能给予我指导。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独到的见解,并且他们的每一个建议都有可能开拓我教学的思路,给予我反思的动力。并我会积极根据实际需要和大家的建议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心得。就这样,我自我觉得每一次的效果都有点出乎意料。我想,通过别人的帮助、自己的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对小语教师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要求小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中国一、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新课程下的语文应由过去重知识传授发展到现在注重学生内心灵性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我们应借课文这一载体,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和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人格。很多时候,教师们都很注意学生的情感培养和熏陶,课堂中师生互动,情感交流都比较好。但似乎又不约而同地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其实,语文知识的传承与情感态度的培养同等重要,在教学中万不能顾此失彼。如,五年级的《月光启蒙》中,有些老师的课堂内容是这样的:配合课件音乐讲解《月光启蒙》的情感意境;让学生欣赏音乐后畅谈感受;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课文中的字、词、句基本不讲,课文内容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结果整整两节课就在音乐声、放映录像、教师的煽情语言和学生的抒感的交谈和绘画中完成的。这课很浓情,可怎么看都不像语文课,倒像是音乐欣赏课。课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查,发现不少学生把“混沌”“筛”等字读错或写错,不少学生没能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如意,等等。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需要教师的传授和训练。然而,往往有时却过于注重了课文的情感熏陶,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缺失。很多老师往往矫枉过正,似乎凡与“训练”沾边的做法就是违背新课程。其实这种理解恰恰偏离了新课程的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能力、情感等方面健康地发展。
二、过于重视学生的互动体验,课堂缺乏理性引领和客观评价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为此,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一方面,过去那种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方式逐渐被教师们摒弃;另一方面,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师生交往的“互动”式课堂,越来越成了教师们的课堂追求。于是,小组活动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得很。学生有着前所未有的表达机会。可是,仔细观察这些课堂的时候,却觉得有些不大对劲:所谓“自主、探究、合作”,就是自由说话。教师东瞧瞧、西望望,成了旁观者。课堂活动缺乏严密的组织,更缺乏教师理性的引领和评价。热闹的一堂课下来,学生说得很尽兴,但实际上教师却没有真正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该融入教师的理性引领和客观评价。让学生交流,不等于教师不加引导地让其“乱说”,“互动”不等于天马行空不完成教学任务。“互动”是教与学的方式,是师生分享经验、拓宽视野的过程。
三、过于重视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缺乏教学智慧
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几点就是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搜寻信息,博览群书。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小学的课堂同样需要这样的语文素养的渗透和培养。
2.语文兼顾,训练驾驭。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四、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让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时候,甚至学生对阅读文本还很陌生,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问题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不去组织学生学习,而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例如,听一位教师教学《落花生》,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也糊里糊涂。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确实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活动的展开、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题小题必合作。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时;二是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总之,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必要、有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总之,小学语文教改的路程还很漫长,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今天的我们正在逐步地掀开新课改的“盖头”,总而言之,要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实施指南》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3]《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篇7
一、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的变革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文化科学知识,增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识;以"终生学习"的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重新构建自己的素质结构。要遵循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或任意扩展而偏离学生的实际,往往会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过去,教师的教学往往着眼于"精英"的培养,而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公民的意识不强,对教学内容常常喜欢面面俱到,一味地求深。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当讲到"在当今时代中,我们应该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时,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同学认为要做像落花生那样朴实无华而对别人却很有用的人;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摒弃以前那种传统思想,外表美有何不好,在当今社会没有吸引人的外表就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再也不能回到只有穿中山装的时代了。是啊,学生能争论是好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在现今时代,我们要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人们有用的人。在习惯以往教学中对课文价值固定甚至僵硬的把握之后,突然发现对课文原来还可以有否定有超越,而其形式是那么生动活泼,其结论又是那么辨证合理。我不禁为之心动,心想这应该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发挥师生双方创造精神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 体验的表现。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师基本上是采用问题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随机应变地补充一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满堂问"。经过反思,就会发现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满堂灌"是异体同质的。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生发出来的问题,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教师仍然享受着话语的"霸权",这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开始着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变教师问为学生问。 基本做法是:首先,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公开备课资料,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鼓励质疑权威,提倡师生、生生合作等。其次,提供对话空间。课前和课堂上要给学生阅读文本留足时间,课堂上要给学生提问搭建平台,课后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量进行反思。再次,运用多元化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深或浅、或难或易,教师都视提问者本身的情况而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对优秀学生尽可能客观评价,对后进学生则多采用肯定评价,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些做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反思一调整",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完善。
四、对"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 , 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 , 进行主动探究 , 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 ,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 , 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 , 提高教学实效的一 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这一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是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 ,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 "为核心 , 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 ,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 ,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 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 ,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实效。"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勤于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改进措施后的实际效果。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有效运用,还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由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教学活动丰富且复杂,加上其知识、观念、动机、情绪、情感等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反思能力也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
篇8
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生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1、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以教学《坐井观天》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2、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仍以教学《坐井观天》为例,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3、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还是以教学《坐井观天》为例,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当中教师自始至终不要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有让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反思 课后反思
著名教授林崇德曾说过: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一个能掌握好教学过程,又能善于积极反思的人。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以及结果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让教师和学生相处更融洽,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来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重点,它应该展现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学设计的反思还应该牢记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课堂设计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是否为学生今后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有效提高服务。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依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分析和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在上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山海关》时,文章中描绘了很多山海关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疆土、赞美山海关的情怀。但是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对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无法深刻,因此,作者在上课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强情境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山海关有关视频,设置情境提出“当同学们站在山海关面前时,心中想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合理,而且气氛活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学过程设计是否有层次性、整体性。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明确描述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为下一堂课做好了准备。这些都是设计一堂好的课必须考虑的内容。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是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不管教设计得多么完美,在课堂实际进展中有时候仍然会遇到困难,所以并不是说我把这节课上完了,我的工作就做完了,我们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实施有效,找到课堂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询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了,哪个地方你的印象最深,哪里你觉得还有难度,反思教师的课堂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是否生动地呈现了重点内容,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是否学生都积极参与,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三、对教师自身的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否真正地给学生做了好榜样,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否尊重学生,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受学生喜爱。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够理解学生,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学生的信服与喜爱。
四、对课后教学的反思
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会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学生对语文课的反馈信息,比如作业好坏程度、语言知识掌握情况等找到实际教学与教学设计上的差距,再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才能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会让我们在教学上进步越来越大,减少课堂失误,让上课得心应手,这样我们的教学会逐渐走向成熟。
五、总结
总而言之,学海无涯,教育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就会让自己教学越来越好,为成为优秀的教师做好准备,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翠美.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认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2]张玉文.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 新校园(下旬刊),2010(12)
[3]梁艳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洋思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黑河教育,2011(10)
[4]南新霞.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反思.文学教育(下), 2012(10)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反馈 有效性
课堂的有效性是课程的核心。何为有效?就是达到预期的目的。预期的目的不仅指完成教学目标,还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解决相应问题,在课堂上真正学习到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多少有用的知识?怎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这些都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着重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一、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展现老师的语言魅力
小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的现象,老师应当抓住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喜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讨论和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互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例如,讲解《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先让同学们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学生认为最令人感动和自豪的句子,并让同学们思考:“如果你此刻就在天安门广场,你就是三十万群众中的一员,你有什么感受呢?要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如果你见到了,你会对他说什么?”思考后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对同学们的言论都多加鼓励,并适当开拓他们的思维、总结他们的言论。这样的预设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出发,把学生的思维开拓到了更远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备课和批改作业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准备的重要阶段。备课强调的是独立钻研,不少老师把网络上的课件复制下来,不经过修改就直接使用,这种做法很不科学。教师应该深入研读课本,把握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堂质量也有不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预习方法,如背诵生字词、熟读课文等。学生提前熟悉了课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教学效果也会随之而提升。另外,批改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步骤,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另一种形式。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应该注意几点:第一,批改过程要严谨规范,不要出现误判对错的现象;第二,批改后适当加一些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第三,每次作业要标注好日期,注重细节,让学生感觉到信任;第四,批改完作业要及时发给学生,批改的过程注意字迹工整,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要把课程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结构是高质量课堂的必要保证。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人文素养。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反映在学生身上,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对于接受基础教育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最后,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愉快高效地进行,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良好的教学策略,课堂反馈也是教学的重要过程,能够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教学的时效性。收集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还能帮助老师对教案进行调整,掌握教学内容,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知识。及时的反馈可以保障学生的积极性和严谨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有人曾经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五年的教学反思就很可能成为名师。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过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反思才能促进教学的不断改进。反思能记录教学中的失误,总结教学的成功之处,作为以后教学的宝贵素材和案例,使日后的教学更加轻松、更加完善。除了记录教学的精彩和不足之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迸发的灵感和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也值得记录,独到的见解、语言、行为都是十分可贵的,若能记下来,既可以用于教学,又能激励学生,使教学过程新鲜有趣。除了独立记录,教师也应该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互相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的进步。通过一系列不同方式的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不管是小学语文还是其他学科,只有有效性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备课和批改作业试卷的严谨性,课后总结课堂上的优缺点,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只有脚踏实地地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总结改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升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