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办学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6 23:2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联合办学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界五次会议精神,围绕全会的主题,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做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校长,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依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各式各类的针对教职员工、学生、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分条理析,甄别筛选,本着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合乎现状的基本原则,本着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写出调研报告,核心性质的问题是三个方面,一是学以致用,一是精细管理,一是硬件建设。
眼下,我区的职业教育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暑假,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合并,唐山工贸中专与古冶职教中心合并,实现了强强联合,这在教育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情况会有新问题,我们更需要依据现实情况,调查研究,巩固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以往的职业教育,粗放型管理在职业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原因是教育管理方式不科学,专业变化大,教师配备变化大,很难做到管理上的精细化。管理上的粗放,直接导致学生所学技术不过细、不过硬。两校合并后,专业更多,教师类型更多,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打造职业名校,创办拳头专业,培养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我们曾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去考虑,去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我校确立了立校、强校的精细化管理方案,确立了总体管理思路,制定了“1、2、3、4工程”做为工作思路。“1、2、3、4工程”就是贯彻一个体系,突出两条主线,抓好三个重点,强调四个建设。
贯彻一个体系: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实现认证。
突出两条主线:一是招生就业工作;二是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抓好三个重点:其一是安全问题要常抓不懈;其二是迎接省教育评估督导以及省教育质量验收;其三是焊接实训楼的基建工程。
强调四个建设:一是队伍建设;二是专业建设;三是文化建设;四是功能建设。
随着这一管理思路的深入实施,必将逐步规范我校的管理,使工作深化、细化、科学化。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波澜不惊中得到升华。
学以致用的问题,也是长年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校所学技术知识,步入社会后无用武之地。学非所用,做为学校徒劳无功。做为社会技术人员匮乏。那么,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技术平台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一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校的繁荣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对我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考察调研,我们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并开辟途径、寻找渠道,开动脑经想办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大企业作为依托,努力实现定向培养,以名校作为依托,努力实现联合办学,自XX年与首钢技校联合办学以来,联办校已达5家。我们与山海关桥梁厂高级技工学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副区长王俊合同志曾亲自到会并讲话。我们主办了联办学校研讨会,使“联合办学互利双赢”更具规范化、长效化,为我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领域。
在教学上,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到南厂技校、机械技校和山海关桥梁厂高级技校进行参观、学习、交流。通过走出去使大家不仅找出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发觉了自身的优势。在吸收消化的同时努力做到扬长避短,逐步缩短与名校的差距。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支持鼓励老师进修学习,学校努力争取名额派老师外出学习、交流,先后有教师到石家庄、天津、辽宁、宁夏、江苏等地学习。我校王海棠老师09年9月到11月在德国进行为期6周的学习交流,成为我市职业学校教师赴德学习第一人。还聘请了20余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样,我校的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学活动与企业需求就更加贴近,逐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对于我校在学以致用方面所做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理想状态还有距离,我们必将扬长避短,将学以致用做为教学的主体要求力争达到完美境地。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校企合作”是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及组织模式研究两方面。校企合作是国家行为,这种行为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本质特征,而且明确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这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对校企合作进行相关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达成共识,还处于各抒己见的状态。国内多数文献大多介绍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将科研机构纳入其中,诞生了“产学研合作”新说法,在实际应用上与校企合作是一致的。
2.研究的主要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职业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传统办学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探索出一套内容全新的、代表时代特征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人士研究的主要话题。
在传统教学中,企业只是起辅助作用,这就导致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目标不一致,这就形成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的瓶颈(招生难、实习难、就业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应运而生,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这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选择。黑龙江职业学院通过近几年的高职教育发展和实践,顺应市场办教育,结合企业搞实训,积极摸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思路,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3.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虽然,现存的有关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这其中,基于理论框架阐述的很多,基于现实环境提出建议和对策的很少,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讨。笔者试图从我院的办学模式入手,从实际出发,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我院实施的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运行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深入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对策,并为我院更好地实施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二、研究内容
1.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创新型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模式是解决同类问题的一种方法,把实践中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上升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在产业和教育之间、实际生产过程和教育活动过程之间建立非常密切的联系,利用学院、产业、行业、企业等单位各自优势,把以间接知识(课堂传授)为主的环境和直接知识(现场实践)为主的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产学结合,是指在政府的协调和资助下,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学校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专业、制定计划、教学大纲和开发课程,为企业培养合乎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双方互聘教师,学校聘任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学生更加实用、技能的知识。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优先录用学校优秀毕业生,利用学校优良的教学环境、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项目、研究课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和技术攻关科研课题,真正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不但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熟练工人,而且积极开展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实践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并增强行业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性,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研究的价值
1)创新点 校企合作双方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基准,采取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1)订单式培养的校企结合;(2)专业方向设置与教学内容设计的校企结合;(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校企结合;(4)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的校企结合;(5)校内外实训条件不断完善的校企结合。
其最终能够达到校企合作推进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落实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促进订单培养的目的。
2)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己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对于身处于经济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转型期,且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之路,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选择。
3)应用价值 实施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3.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思路、框架:结合我国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问题,阐述我国高职院校为什么要落实并执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分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特征、意义等;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对我院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和研究,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类型;最后,找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4.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工作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
1)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调研,找到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制定完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报告做准备。
其中包括:
(1)现行的法律对于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规定处于盲点;(2)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校企联合办学发展;(3)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开展;(4)经济社会发展对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在拉力不足,还未真正体现市场的引导作用。
2)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后,逐条论证,形成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其中包括:
(1)完善政府的行政职能
①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作用,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的社会氛围;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顺畅发展;③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学生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2)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①协调和巩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利益;②培养“双师型”教师。
(3)挖掘校企双方的管理资源优势
①学校的管理资源优势;②企业的管理资源优势。
将以上的研究过程将被应用于我院相关专业,并通过与其他未实行的专业进行对比研究,以验证该方案的可执行性。并总结出一整套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方案。
5.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文献法:通过查阅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以各种形式(如:书信交往、电话联系、发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等方式)向合作企业进行封闭式或开放式调查,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市场调查、企业走访等方式,了解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情况,做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以便于进一步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3)分析比较法: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研究机构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关知识和有关管理经验,对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情况进一步进行分析,并利用文献法和调研法的成果,建立一套完整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方案。
最后,将此方案应用到试点计算机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通过比较来验证本课题的可行性。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现代化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亚洲地区也加快了贸易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广西,迅速成为中国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和境外贸易集团进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道,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重点课题进一步的开放开发与打造,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广西正在成为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中心之一。近年来,企业用人需求反馈急需大批既掌握东盟各国语言、又熟悉国际贸易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一些岗位如:收银员、导购人员、会展人员、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出现了不小的人才缺口。
目前广西中职学校推行的是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到相关企业去顶岗实习的“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这种“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东盟国家与我国交流日益深入的状况下,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东盟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既懂得东盟语言文化又通晓国际贸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我们借鉴国内诸多高等学校与国外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提出中职教育国际化课题的研究。
一、中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内的中职院校通过与国际上的教育机构、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逐步适应国家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1.中职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速中职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提高我国人才竞争力的要求,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我国中职教育未来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选择与淘汰,必须用国际标准要求自己。竞争速度的加快和竞争范围的扩大,也将为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内动力。
2.中职教育国际化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国际化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中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创造公平教育、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最佳途径,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职教育国际化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
与其它类别的教育院校相比,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部分受到冷落。学生读完中职后一般还要继续深造,进入高职、大专院校再进修几年,否则就业方向和前景不容乐观。如果能将就业、创业、升学和留学四条发展渠道全部疏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制约中职教育的发展瓶颈。推动中职教育的国际化,在培养学生掌握具体工作技能的同时,使之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拥有国际化视野,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完善和升级他们的知识结构。
二、中职教育国际化的局限
1.传统职业教育的束缚
传统的职业教育,还是从就业的角度来制定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掌握一门具体技能。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技能型人才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国外发达国家的中职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工作技能,更能突出地发展自我,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感。我国的中职教育应更多地培养跨文化、跨学科全面发展型人才,以期逐步纳入国际化轨道。
2.落后观念与机制的制约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未能与社会需求一致,现有教学体制对中职教育国际化还有相当大的限制。脱离社会实际情况的指令容易造成中职教育的形式化和不实用,加之分配机制的不完善、不合理,使技能型人才失去了应有的位置,致使中职教育受到冷落。
3.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冲击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国教育机构的冲击,相比之下,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理念更为社会所认可。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仍然较为保守,办学规模、管理方式、招生渠道和收费标准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的约束,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相比体现不出创新和差异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常常在同行业竞争中被边缘化。
三、推进我国中职教育国际化的举措
增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方法上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中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1.师资队伍国际化
要适应中职教育的这种国际化趋势,就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加快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支撑。中职学校只有不断吸纳优秀的外语人才,适时选派本校教师赴国外研修,才能逐步使学校的教学理念与国际接轨。通过国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国内外院校合作办学,不断开发出国实习与留学通道,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发展选择。
2.教学理念国际化
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为学生扩大国际生存空间,让学生毕业后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课程的开设应是适应国际市场通用课程,加快参与国际互联网上的职业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国际化教育活动增加机会;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强国外知识、语言和文化的含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熟悉相关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开展学生、教师互换交流和实习活动。
3.人才评价标准国际化
建立与国际接轨又体现自身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与国际教育机构学历互认和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积极引进国际各类职业技能考核体系,形成开放灵活的办学体系,实现人才规格设计的国际化。教育不再是封闭的、孤立的和终结性的,学校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统一在全球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中。
四、中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1.调研东盟国家和国内企业人才需求,形成调研报告
调研东盟国家及国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传统的“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东盟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形成调研报告.探索中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2.制定中职教育国际化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国际化职人才培养模式从东盟国家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分析、课程建设、
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采取学生两年国内学校学习东盟语言和专业知识,一年出国留学模式。学生经过考核合格后,第三年到东盟国家(越南、泰国)大学留学学习语言,深入学习东盟国家的文化习俗,安排学生在当地的企业进行实训。优秀的学生在东盟国家(越南、泰国)就业,拓宽中职学生的就业之路。
3.改革传统课程模式,编写东盟特色校本教材
调研东盟国家对中职学校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实施面向东盟国家的中职教育国际化。与东盟国家人才需求接轨,学校在商务越南语、泰语等东盟小语种专业课程开设基础上,以选修课的形式,增设《国际贸易基础》、《秘书基础》、《会计基础》等商务技能课程;国际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增设《泰语口语200句》《越南语200句口语》等东盟语言课程,让学生实现专业能力互补;同时编写《东盟十国风情》等校本教材,增加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十国人文、经济和社会等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国际化职业素养,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
4.与东盟合作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中职教育国际化长效合作机制
与越南、泰国等合作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探索面向中职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规范对学生国外留学的管理和跟踪,制定《广西华侨学校学生国外留学管理办法》、《广西华侨学校学生国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外学校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东盟文化教育,共同进行学生考评,助推学生全面成长。
5.总结交流
以论文的形式总结交流中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苏雄才,王素群.《拓展办学思路促进中职教育国际化》.世界教育信息,2012(10)
[2]王锋.《广西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广西大学,2012(6)
[3]魏慧敏.《中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5)
篇4
一、黑龙江省MPAcc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
(一)黑龙江省MPAcc培养模式的目标设计
目前黑龙江省具备MPAcc培养资格的高校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五所院校。其中东北农业大学也是刚刚在2012年才得到MPAcc培养资格,其他四所均是201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MPAcc学员。通过对这五所学校发放的MPAcc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发现,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成为构建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当前阶段,各培养单位对于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会计人才,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处于边学习、边研究,边培养,边校正,边优化的状态。尚未制定出符合学校定位、学生发展、市场需求的MPAcc培养模式。MPAcc的培养旨在为社会提供系统掌握高级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对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会计工作领导潜质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以满足市场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设立MPAcc培养模式时,立足市场需求、以学生的职业规划为导向;以实践指导理论,理论再反作用于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技能缺陷,有目的性的进行系统性理论知识学习;而后重新确立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充分融合,力求培养出“理论提升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黑龙江省MPAcc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
通过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当前的MPAcc培养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学术型会计硕士和专业型会计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而是大部分学校对于MPAcc的培养还延续着学术型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依旧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虽然也加入了一些案例教学,但案例的选择多是一些经典的国外案例,从时间和空间上与中国国情及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从师资队伍及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各学校的MPAcc指导教师90%以上从事学术研究的理论教师,同时负责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教学工作,对于实务的指导甚少,难以摆脱学术型的影子;对于学生实践教学这块,多采取放任式教学,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实践导师近乎形同虚设,没有很好的起到辅导督促的作用。而部分学校的两年制速成式培养,致使研一就必须完成30学分的课程,繁重的课程除了量的积累外,却很少有质的飞跃,研二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上,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导致理论、实践、研究断层,更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二、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年制MPAcc培养模式
为此,我们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年制MPAcc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学生的职业规划,突出实践指引教学,实践指导理论,理论反作用于实践,研究贯穿始终。“用中学,学会用”最终达到具备“理论提升、实践创新和综合研究”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该培养模式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录取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和课题研究阶段,如图1。
(一)录取阶段
针对全日制MPAcc的薄弱环节进行考核,以弥补在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缺陷。对于全日制MPAcc本专业考生,要在笔试结束至复试开始这段时间进行至少三个月的专业岗位实习,由实习单位出具可认证的实习证明,同时聘请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以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以检验实习的效果。对于总成绩(全国联考成绩和复试成绩之和)优异者,按排名次序,给予奖学金奖励,如第一名全额奖学金,第二名学费减半,第三名部分减免学费。
(二)理论学习阶段
根据MPAcc学员的实习工作岗位和就业意向确定培养方向。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及学员资质,将培养方向定位CPA(审计方向)、CFO(财务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核心课程依旧按照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中指定的政治课、外国语、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外,还要及时的将新理论、新法规,以及当前企业中发生的真实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确保知识的前沿性、实用性。而在方向课的设置上,则依照培养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针对CPA审计方向,增设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专题、IT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专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专题、财务舞弊与识别专题、IPO财务与审计专题、注册会计师应用文写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国税制与企业纳税筹划、管理沟通、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MPAcc学员加深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认知,具备注册会计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将各课程指导教师整合为一个CPA审计方向导师组,共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同时聘请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进行相应的实务专题讲座,定期将校内导师派到相关单位调研学习。针对CFO财务方向,采取相似的策略进行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员确立论文的研究方向。期末考核的形式多样化,强调全程式考核,除了试卷的形式外,还将课堂作业、课上讨论、案例分析、撰写专题报告等按一定的比例构成总成绩。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期末按学习成绩与导师组综合评定,评出2—3名学习标兵,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学金,以资鼓励。而对于默默付出的导师,由全体学员进行投票选举,按照教学态度、质量、对学生的帮助等方面评出优秀导师,树立教学模范。
(三)实践阶段
作为培养单位要积极与所在区域的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与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平台,搭建实习基地,同时国家也为提供实习的单位制定出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以鼓励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研二的上学期(9月—次年3月),将MPAcc学员派遣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CPA审计方向的学员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实习,CFO财务方向的学员则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实习。这时的校外实践导师将充分发挥作用,不但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如何做,更要全面的指出学员的技能弱点、综合能力的不足之处。实习结束,学员要整理出一份详实的实习报告,实践导师也应做出一份客观的实习评价。整个实习训练,学员不但在实务技能上得到提升,同时也为论文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素材。根据校外导师评价,对于在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员,评为实践之星;对于实习基地的大力支持,也可以给予奖励,建立优秀人才培养单位。研二下学期,则是一个将实践与理论重新整合的过程,对于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与校内的专业导师进行交流探讨,以研促学,定期举行师生论坛、汇报演讲。在探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术论文,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写作能力。最终以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与数量、汇报演讲的效果等来评定学员的学术能力,对于在学术上有突破的学员优先授予创新科研课题,根据教师对学生学术指导的成果来评选优秀导师,激发起积极向上的学术研究氛围,让老师和学生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之余更有成就感。
(四)课题研究阶段
篇5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高专;金融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况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趋势
金融业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该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也对金融工作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行业发展变化快,催生新的金融人才需求
金融行业发展变化快,新型金融业态出现、发展迅速。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时,我们除了
考虑传统金融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新型金融业态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分析文章指出,全球经济迎来消费经济时代,虚拟的金融服务非常适合在互联网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业务,消费金融也成为近两年来各路机构竞逐的领域,行业人才稀缺。
2.金融业综合化经营,需要综合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金融业态已发生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完全混业,经过分业经营,目前已经通过金融
控股公司和相互参股方式,以及局部业务和产品的交叉经营,实质上形成了和英美类似的综合经营,但程度上低于英美等国。我国金融机构除了在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监控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之外,还缺乏综合经营的人才。金融综合经营既需要复合型人才,更需要投资理财等专业能手,否则综合经营难现活力。目前我国金融业虽吸纳了大量专业人才,但还很难适应金融综合经营和监管的需要。实现金融综合经营应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经营和监管能力,为综合经营提供发展源泉。
3.金融体系国际化,要求金融人才“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就是懂得要多,要广,不仅仅是银行、金融、保险,还包括政治、经济等等,还要有国际的视野,以适应现在全球化以及同国际接轨的信息时代。金融业人才须具备渊博的经济、法律知识,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相关知识,也要求金融业人才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具有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
二、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产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在金融行业对中高端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高职高专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又该尽到哪些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与资格。”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对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三、明确自身定位,打好基础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金融人才属于熟悉金融业务基本流程、金融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懂英语、会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根据调研报告,企业更喜欢毕业生具备一些实际的操作技能。例如,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时代,金融人才不但要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应用,还要不断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应用。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由知名金融组织、机构举办的各类比赛。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比赛过程中加强对于金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院校学生的交流,还可以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发现人才,增加学生展示自我,获取就业岗位的机会。
四、关注企业需求,做好对接
产教融合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关注政府、行业、企业对于人才规格、层次、能力、素质的需求,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也就是要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机制,使人们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个体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育和培训。学生离校后,不一定就完全脱离和学校的关系,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继续获得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毕业后依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够帮助其向着中高级专业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发展。当然,这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关注国内发展,放眼国际
在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我们应当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和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要达到这个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与国外同层次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师生互换、夏令营、冬令营交流学习活动、学者互访、联合办学等。此外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现已开放的金融课程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外语传授的金融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金融行业知识最新的发展动态。
六、结语
教育界和产业界加深产教融合,在“共建、共赢、共荣”方面下功夫。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具备专业素养、具有良好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业务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尊重个体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规律,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高职教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17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China Made 2025" program, understand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market timely,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n Yangzhou are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related enterprises in the talent demand for research.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o find out the location of Higher Occupation College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summed up the enterprises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of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provide the basis and reliable guarantee for the subsequent training program specified.
Keywords China Made 2025;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ctr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合了多个学科和技术,专业口径较宽,适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灵活。为了明确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情况,找准定位,确定目标,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江苏扬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 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
《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定了走向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而人才培养是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求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应当坚持以企业、市场、社会乃至国家的需求为标杆。只有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准绳,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落实,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国家满意的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随着扬州市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共5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总投资80亿元产能为30万辆的上海大众汽车第三大生产基地落户扬州仪征,潍柴集团亚星客车有限公司、扬州江淮汽车公司、大洋造船等大型国企民企也纷纷抢滩扬州沿江区域。与此同时,扩大至整个江浙地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均为该两省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共十大领域,其中大部分领域均涉及到了各种电气类装备制造。由此可知,扬州地区乃至整个江浙地区的支柱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未来几十年内,在扬州乃至整个江浙地区,企业、市场和社会对电气类人才需求量将与日俱增且有增无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各类工矿企业,如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纺织、制药、食品、轻工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操作监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升级改造、故障抢修等工作,或从事工厂供配电设备管理、维护、操作等工作,或在技术服务型公司,从事技术合作项目的安装、调试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自动化产品营销等部门工作。
由此可见,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 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
我们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扬州新大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纵横苏天网络发展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同时,企业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3.1 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与行业的实际保持紧密联系,以及时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必须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实践动手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大力开展各类校企合作项目,推进联合办学,进一步与企业维持一种持久深入且具有系统性的共赢合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发现,仔细分析,准确解决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实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造福企业乃至社会。
3.2 专业课程设置有待改进
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高度融合和交叉,企业对具备以上综合知识技能的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设备制造与加工、机械与电力传动及的基础知识,并且尽可能多的介绍各类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以此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的目的。
3.3 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待加强
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拥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和经济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够及时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沟通协作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还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和实践措施
4.1 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机制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准绳,以实用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该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和专家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需求与知识、能力等其他素质方面要求的相关调研,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和相关基本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以此为依据培养出的学生符合行业要求和企业需求。
该专业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导学、导能和导业的作用,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一个专业背景的班级导师和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定期进课堂、办讲座,既传授了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企业实际需要的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从而为其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借此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师的传授和企业导师的指点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能够及时有效的根据企业的动态需求实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充分发挥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4.2 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
本专业以企业岗位素质要求为标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中心,以具体教学情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点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4.3 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
为了满足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该专业教师基于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来自相关合作企业的反馈和建议,与企业工程师合作,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案例为载体,以具体实践项目为依托,针对主干课程编写了相应的项目化教材。截至目前橹梗该专业教师已主编与参编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先进组态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检测与应用》、《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化教程》等共18部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的项目化教材。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紧密融合贯穿于每个具有实际背景的典型案例之中,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并锻炼其实践操作的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快的适应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锻炼培养了其利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4 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以创新为驱动,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就为该专业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明了方向,即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专业成立若干导师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并分组,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在专任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设计研发,制作专业创新作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创新发明专利。通过组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和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借此加强学生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敏感度和开发新市场的敏锐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开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新领域。
5 结论
在《中国制造2025》的社会背景下,根据企业与社会的要求,相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总结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后,应当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当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只有始终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积极采取应对的实践措施,才能培养出基本知识功底扎实,实践动手技能高超,同时具有卓越的科技创新思维和突出的职业能力素质,广受企业的好评并深受社会的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陶涛,花良浩,高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科教导刊,2015(12):55-56.
[2] 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60-64.
[3] 周奎,成建生,高文忠.“双主体” 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16-18.
[4] 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14-216.
篇7
计算机网络 中职学校 实训基地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2005年7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职教腾飞,实训先行”的建议。而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客观地说,要想办好职业教育,就要充分认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切实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现代企业中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计算机与网络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人才必备的技能,也是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大部分中职学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十分薄弱。其主要表现是:不会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未掌握,局域网络连接与组网络技术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实训的机会不多甚至有的学生连简单的网线都不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资金不足,对新开设专业的投入无能为力,有网络设备也是老型号且数量不足。其结果是:学生只会说、不会做。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工作不能迅速上手,这对于目前用人单位的“上岗即可用”的要求相差甚远,学生一旦进入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所以,这又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专业学生毕业时就业质量差或是找不到对口工作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分析与调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人才需调研报告;系统设计、制定计算机平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综合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岗位培训目标,以职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增加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使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更有针对性,提高毕业生从业上岗的适应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建设计算机网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即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生产、技术服务、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共享型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
1.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际操作的平台,使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技术要求,为成功就业提供保障。
2.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必提高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贴近计算机网络企业的需要。
3.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建立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竞争增添关键的砝码。
三、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有:交换机实验,其中包括两层交换和三层交换;路由器实验;服务器实验;无线局域网络实验;网络防火墙实验;国际互联网接入实验。
四、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硬件设备
校内网络实训基地建设需要的硬件设备有:设备管理控制器RG-RCMS-8、路由器RSR20-04、模块SIC-1HS线缆CAB-V.35DTE-V.35DCE/POS26-POS26/1m、交换机RG-S3760E-24、交换机RG-S2628G-I、防火墙RG-WALL1600-CC、无线APRG-AP220-SE、无线控制器RG-WS3302、无线网卡、适配器RG-E-130、交换机柜、实验台、控制台、投影机或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实验座椅。
五、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功能
校内网络实训基地既可以是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又可以是“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它的功能既可以确保学生就业上岗之前在校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又能为合作企业“生产产品”。学生不仅在实际操作水平上能实现质的飞跃,更能确保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练就一套过硬的本领,符合企业“上岗即可用”的用人要求,毕业能到企业顺利工作。这不仅能顺利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确保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今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而现有校内实训基地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实现校企双赢局面。聘请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参与实训室建设、参与计算机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创建由学校、企业、行业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校企联合制定《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校企联合办学共享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一:“项目引领,引企入校”。将企业引进学校,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创建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样就可以在校内实现“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是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企业工作环境。
可以采用“下企业顶岗实习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的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大致要采取如下三种:
第一,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始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两至三周,亲身体验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这已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实习后,学生回到学校,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第二,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顶岗实习,按学期或学季轮换。
第三,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工余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实现理实一体化学习。
总之,中职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这也是中职教育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实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的一个良好途径,也适应了企业“上岗即用”的用人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
篇8
Abstract: "Alternation of study and work"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student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re important issues, if it does not get a reasonable solution, it will influence the alternation of study and work. Based on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autho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management of student, enterprise, and school, and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工学交替;学生管理;问题;探讨
Key words: alternation of study and work;student management;issue;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06-02
0 引言
2005年11月7日,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1]
工学交替,就是把学校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1 “工学交替”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2-3]
笔者所在学院2006年开始先后与广东的多家企业签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周期,采用学期交替制的办法培养接近企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多批次的试点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并得到了企业方的充分肯定。然而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相当严峻,尤其是学生管理上的问题。
1.1 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①学生自身对顶岗实习主观认识不到位,顶岗实习目标不明确 根据调查,很多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属于随大流的情况,学校动员学生参加“工学交替”时,很多厌倦学校学习的学生报名参加,因此很多的学生对”工学交替”模式很不是了解,只是盲目的参加,没有自己的目的性,不能对自己顶岗实习进行很好的规划。②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很好的面对困难。现在高职学生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通过调查约有70%以上属于独生子,在家享受惯了父母所提供的优越物质生活条件,甚至在学校也几乎做到饭来伸口,衣来伸手的地步。一旦进入所实习的企业,环境随之发生了变化,突然之间什么事情都要他自己去做,很难适应;在工作过程中,如遇到企业组长或班长批评时,很难接受,导致一系列的不良事情发生,这也是造成“逃岗”原因。③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强,很难适应企业。出去“工学交替”的学生,大多都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的时间,因此很多的专业技能课程还未学习,直接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就造成学生企业技能上的空白,很难跟上企业的节奏,造成很难拿到所期望的薪资,产生很大的失落感,从而很难适应企业。
1.2 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①很多企业的重视不足,培训力度不足 很多参与“工学交替”的企业属于人情企业,和学校都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因此企业会认为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只是形式上的需要,不会真正的做些什么。②很多企业追求效益,忽略对学生的培养 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的企业往往把学生当作正式员工看待,从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身份,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从而造成学生身心疲惫,怨言四起,直接影响“工学交替”的真实效果。③企业和学校沟通较少,校企信息不通畅 在很多的时候,学校把学生往企业一放,认为学生在企业中应该是企业的事情,学生的一切事物都应该由企业来解决,学校的教学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而实习结束后,学生回到学校,企业也完全退出,完全处于学校的管理状态。这样的交替阶段,学校和企业分别处于管理的两个过程,互不联系,这样极其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成长。
1.3 学校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教学标准没有跟上”“工学交替”的模式。目前,很多高职学院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工学交替”班,但是很多学院没有进行很好的市场调研,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标准,往往很多的时候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生产任务紧时,需要增加人手时,学生企业实习,反之回学校读书,极其不利于学生的的培养。在学校学习时,辅导员老师会经常召开对学生思想、身心有益的主题班会,而外出实习时就很难进行主题班会的召开,极大的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2 “工学交替”模式学生管理问题的对策[4-5]
“工学交替”模式学生管理出现的问题是较多的,况且问题也是多样的,既有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有企业和学校两面的责任,因此问题的解决方法也要从这三者本身寻找措施。
2.1 参与“工学交替”的学校,首先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强调到企业工学交替实习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明确实习的目的,调整好心态,找准自我的定位;同时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好角色的转换,让其明确到企业后,应该迅速转换自己的身份,尽快适应实习的岗位工作。第二,要全面详细的介绍企业的情况、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实习协议、工学交替中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对工学交替实习的相关情况有全面的认识。第三,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与认识即将实习的行业的状况、企业发展动态、企业对员工及管理人员有哪些方面的素质要求、岗位需求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理性的面对实习工作,做好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准备。第四,为了实习更好的进行下去,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例如学生的企业成绩考核形式、企业日常管理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等各种制度措施。
2.2 要建立通畅的校企信息通道。“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开展需要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协作,因此要建立通畅的信息通道,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通过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让企业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来并从中获益,这样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才可能和相应的教学大纲相适应,企业才能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相反的学校才能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这样才能校企双方产生“双赢”。
2.3 对于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作为这种教学模式的主题,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教学培养模式,自身也要做好几件事情:第一、要摆正自己的实习动机。第二、要有足够的心理来承受环境的变化。第三、要提前分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工学交替的一个特征就是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工作。这是由于这个“提前”使学生认识到了社会,“提前”认识了企业,长时间的加班和较强的劳动强度让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失落感,这与学生所想象的美好社会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本身要认清这种差距,并且要能理解这种差距,避免出现“天上地下”的反差。
3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给职业教育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极大的促进了学生技能和就业的提高,虽然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学生的住宿问题、主题班会的举行以及党建问题等一系列的困难,但是我们只要采取合理的办法,探索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不断改革,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相信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会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晓东.职业院校“工学交替”现状的调研报告[J].考试周刊,2011(72):197-199.
[2]杨开勇.工学交替期间学生管理问题研究[J].世纪桥,2012(9):78-80.
[3]王春兰.高职院校加强实习期间学生管理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2(3):146-147.
篇9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要: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号召,及时了解并适应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扬州地区电气类相关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情况调研。通过调研,找准了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总结了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教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合了多个学科和技术,专业口径较宽,适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灵活。为了明确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情况,找准定位,确定目标,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江苏扬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
《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定了走向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而人才培养是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求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应当坚持以企业、市场、社会乃至国家的需求为标杆。只有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准绳,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落实,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国家满意的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随着扬州市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共5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总投资80亿元产能为30万辆的上海大众汽车第三大生产基地落户扬州仪征,潍柴集团亚星客车有限公司、扬州江淮汽车公司、大洋造船等大型国企民企也纷纷抢滩扬州沿江区域。与此同时,扩大至整个江浙地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均为该两省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共十大领域,其中大部分领域均涉及到了各种电气类装备制造。由此可知,扬州地区乃至整个江浙地区的支柱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未来几十年内,在扬州乃至整个江浙地区,企业、市场和社会对电气类人才需求量将与日俱增且有增无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各类工矿企业,如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纺织、制药、食品、轻工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操作监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升级改造、故障抢修等工作,或从事工厂供配电设备管理、维护、操作等工作,或在技术服务型公司,从事技术合作项目的安装、调试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自动化产品营销等部门工作。
由此可见,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
我们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扬州新大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纵横苏天网络发展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同时,企业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3.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与行业的实际保持紧密联系,以及时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必须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实践动手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大力开展各类校企合作项目,推进联合办学,进一步与企业维持一种持久深入且具有系统性的共赢合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发现,仔细分析,准确解决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实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造福企业乃至社会。
3.2专业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高度融合和交叉,企业对具备以上综合知识技能的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设备制造与加工、机械与电力传动及的基础知识,并且尽可能多的介绍各类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以此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的目的。
3.3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待加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拥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和经济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够及时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沟通协作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还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和实践措施
4.1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准绳,以实用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该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和专家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需求与知识、能力等其他素质方面要求的相关调研,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和相关基本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以此为依据培养出的学生符合行业要求和企业需求。
该专业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导学、导能和导业的作用,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一个专业背景的班级导师和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定期进课堂、办讲座,既传授了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企业实际需要的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从而为其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借此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师的传授和企业导师的指点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能够及时有效的根据企业的动态需求实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充分发挥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4.2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以企业岗位素质要求为标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中心,以具体教学情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点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4.3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为了满足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该专业教师基于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来自相关合作企业的反馈和建议,与企业工程师合作,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案例为载体,以具体实践项目为依托,针对主干课程编写了相应的项目化教材。截至目前为止,该专业教师已主编与参编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先进组态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检测与应用》、《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化教程》等共18部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的项目化教材。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紧密融合贯穿于每个具有实际背景的典型案例之中,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并锻炼其实践操作的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快的适应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锻炼培养了其利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4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以创新为驱动,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就为该专业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明了方向,即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专业成立若干导师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并分组,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在专任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设计研发,制作专业创新作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创新发明专利。通过组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和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借此加强学生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敏感度和开发新市场的敏锐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开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新领域。
5结论
在《中国制造2025》的社会背景下,根据企业与社会的要求,相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总结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后,应当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当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只有始终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积极采取应对的实践措施,才能培养出基本知识功底扎实,实践动手技能高超,同时具有卓越的科技创新思维和突出的职业能力素质,广受企业的好评并深受社会的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涛,花良浩,高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科教导刊,2015(12).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周奎,成建生,高文忠.“双主体”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4]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篇10
一、人才资源的基本情况
截止**年8月,皇明集团有员工4012人,人才队伍总量为2305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57.5%,其中女性722人,占人才总数的31.3%。在人才构成方面,经营管理人才144人,占人才总数的6.3%;专业技术人才284人,占人才总数的12.3%,技能型人才1877人,占人才总数的81.4%。
1、年龄结构。2305名人才中,35岁以下的988人,占人才总量的42.9%,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67人,占2.9%,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21人,占5.3%,技能型人才800人,占34.7%;36—45岁的994人,占43.1%,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54人,占2.3%,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02人,占4.5%,技能型人才838人,占36.4%;46—55岁的291人,占12.6%,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22人,占1%,在专业技术岗位的49人,占2%,技能型人才220人,占9.5%;56—60岁的30人,占1.3%,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1人,占0.04%;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2人,占0.5%,技能型人才17人,占0.7%;61岁以上的2人,占0.1%,全部为技能型人才。
2、学历结构。2305名人才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1人,占0.04%,在经营管理岗位工作;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9人,占0.4%,在经营管理岗位的3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6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240人,占10.4%,在经营管理岗位的85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55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350人,占15.2%,在经营管理岗位的31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08人,技能型人才211人;具有中专学历的862人,占37.4%,在经营管理岗位的22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5人,技能型人才825人;具有高中学历的499人,占21.6%,在经营管理岗位的2人,技能型人才497人;初中及以下学历有344人,全部为技能型人才,占14.9%。
3、专业结构。428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机械类235人,占人才总量的10.2%;电子类49人,占2.1%;化学类8人,占0.4%;能源类1人,占0.04%;财会类54人,占2.3%;建筑类4人,占0.2%;经济管理类46人,占2%;其他专业31人,占1.3%。
1877名技能型人才中,行政管理361人,占人才总量的15.7%;营销230人,占9.9%;制造775人,占33.6%;技术267人,占11.6%;会计统计113人,占4.9%;品质管理126人,占5.5%;采购5人,占0.2%。
4、职称结构。428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初级职称160人,占人才总数的6.9%;中级职称90人,占3.9%;副高级职称23人,占1%;正高级职称11人,占0.5%。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为1:3:5.3。现有1877名技能型人才中,具有初级职业资格人员650人,占人才总数的28.2%;中级职业资格860人,占37.3%;高级职业资格350人,占15.2%;技师16人,占0.7%;高级技师1人,占0.04%。
二、皇明集团人才资源的总体评价
(一)人才优势
1、人才总量多,高学历人才比重大。现有人才总量为2305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57.5%。现有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50人,占人才总量的10.8%,占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58.4%,其中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在我市企业中,无论是人才占有率、还是高学历人才绝对值,都名列前茅。
2、人才专业分布集中,太阳能及相关专业人才丰富。现有人才中,专业技术人员284人,占人才总量的12.3%,技能型人才1877人,占81.4%,93.7%的人才集中在科研、生产经营和销售服务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中,又大都集中在机械、财会、电子、经管四大类。其中机械类235人,占人才总量的10.2%,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4.9%;财会类54人,占人才总量的2.3%,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2.6%;电子类49人,占人才总量的2.1%,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1.4%;经济管理类46人,占人才总量的2%,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0.7%。技能型人才中,大都集中在制造、行政管理、技术和营销岗位。其中制造岗位775人,占人才总量的33.6%,占技能型人才的41.3%;行政管理岗位361人,占人才总量的15.7%,占技能型人才的19.2%;技术岗位267人,占人才总量的11.6%,占技能型人才的14.2%;营销岗位230人,占人才总量的9.9%,占技能型人才的12.3%。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皇明集团的快速发展、膨胀我市太阳能产业、创建中国太阳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支撑。
3、人才来源广泛,队伍成长迅速。现有人才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又有具有一技之长、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下岗人员;既有全国各地太阳能及相关领域的高、中级专门人才和国外专家,又有各类大中专院校、技校毕业生。人才队伍成长迅速,**年,引进人才65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4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人,具有本科学历的6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5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280人,其它92人;**年,引进人才7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5人,具有初级职称的6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9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2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320人,其它95人;**年,引进人才7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8人,具有初级职称的4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具有本科学历的9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5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280人,其它102人;**年1月至8月,引进人才72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5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8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8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260人,其它88人。
4、人才队伍年富力强,企业发展后劲足。现有人才中,35岁以下有988人,占42.9%,36—45岁有994人,占43.1%,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才占到人才总数的86%,形成了以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求知欲进取心强的青年人才为主体,以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掌握一定先进技术,充满生机和活力,出成绩、出成果的中年人才为中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5、科研经费投入大,成果多。**年至**年,科研经费投入分别为1000万元、12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截止目前,企业共获专利近200项,承担国家863项目4项,有些成果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在光电、温屏玻璃、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领域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二)优势原因分析
集团成立于**年,从一个十几人的小作坊,成长为中国太阳能行业第一品牌和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的迅速膨胀,主要得益于人才队伍的迅速壮大,得益于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开发、转化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坚持正确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视人才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凡适合企业需要的就是好人才”的用人观,推行“赛马机制”,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竞争模式,不唯学历、年龄和职称,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集团大区经理杨中兴,仅为高中学历,**年入厂后,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他从一名普通工人,被提拔为组长,后到班长、主任、科长、厂长,一步一个脚印,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年,他又从生产岗位转为营销岗位,被提拔为大区经理。在盘活本地人才的同时,还广泛延揽引进外地人才。毕业于山东轻工学院的范建厚,在外企工作五年,后被皇明集团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所吸引,到皇明担任真空管厂厂长。根据在外企掌握的管理经验,结合集团实际,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用人机制和设备、生产、现场管理体系,使真空管厂产值、利润月月翻新。现在他已成长为集团的常务副总,**年,他带领营销队伍建立5S店,进行全面招商,建立密集的营销网络。今年又推行三倍网络三个模式,新思路推动部门不断向前发展。
2、重视科技创新,不惜重金引人才。科技为先导是集团多年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多年来,集团坚持科技兴企方针,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均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2%以上。集团成立了皇明中央研究院,并与中科院及国内外多所大学联合建立科研机构,从事太阳能方面的研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都参加市里组织的人才招聘活动,**年至**年,引进人才数量分别为656人、730人、712人、720人。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年以前,企业还没有一名研究生学历人员,到目前,已拥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本科生240人。**年,聘请世界镀膜王章其初博士担任皇明首席科学家,并在科研经费投入、人才配备、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优惠待遇。近几年来,先后聘请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太阳能方面的专家6人次,来公司进行玻璃镀膜、光电转换等先进技术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皇明集团的技术水平。坚实的人才支撑,使皇明集团在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方面始终引领着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潮流。
3、拓宽培训渠道,校企联姻育人才。定向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优秀人才是集团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创业之初,企业就与德州电大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年,企业与德州学院联合开办大专班及本科班,为具备学习条件的员工提供深造的机会,储备了大量人才资源。**年,企业与华宇学院签订了定向培养人才协议,为企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同时,企业还在山东大学等高校建立科研机构,为科研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校企共同合作,实现了为企业培养人才的目的。**年,定向培养210人,**年,定向培养400人,**年,定向培养260人,业务培训2000多人次,职业资格培训140余人次,岗位培训和适应性培训3000人次。
4、建设企业文化,优化环境留人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集团的第二条生产线,是企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人才扎根企业、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皇明集团投巨资建立了现代化的视频工作室、电视台、文化中心、广播室、图书室和员工俱乐部。先后创办了《皇明人》、《绿领》、《皇明周报》、《皇明文艺》、《皇明商道》等刊物。每年开展千名皇明人绿色环保等活动,紧扣环保节能、“经济创新”牌,大力传播绿色环保文化。丰富多彩的皇明绿色企业文化传播着皇明品牌美誉,也使皇明人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塑造皇明品牌形象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缺乏系统的人才发展规划。没有与发展“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相匹配的人才发展规划;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够准确,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2、缺乏应用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目前,只有章其初等少数几位专家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生产,专业人才队伍中的研发人才严重不足。
3、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链。人才大都集中在科研、生产经营和销售服务一线,而公共关系、资本运营、建筑设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4、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年,人才流失145人,**年,人才流失191人,**年,人才流失180人,**年1至8月份人才流失127人,分别占当年人才引进的22%、
5、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管理队伍年纪轻、经验不足、稳定性差,与市直有关部门沟通少,人才信息不畅通。
三、围绕建设“中国太阳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中国太阳城”和“中国太阳谷”,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支撑这项工程的关键在人才,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已成为“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的活力源泉。打造世界一流的太阳城,就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为保证。
(一)建立人才工作机构,为建设“中国太阳城”提供良好的人才服务平台。在市“中国太阳城”推进委员会设立人才服务组,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民经委、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建设“中国太阳城”相关人才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搞好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等具体措施的实施,为太阳能产业的快速高水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制订“中国太阳城”人才规划,全力做好人才工作。根据德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结合“中国太阳城”建设的目标任务,制定“2006—2010年‘中国太阳城’人才开发规划”。在全面分析我市太阳能及相关专业现有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国太阳城”各个发展阶段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发展重点,制定实现任务目标的措施办法。在发展目标上,以提高人才素质、扩大人才总量、调整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环境为重点,根据建设中国太阳城的需要,提出人才总量、专业配置、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及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在主要措施上,突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人才智力及国外智力的引进,人才开发机制和体制的建立,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开发以及博士后建站方面工作。
(三)整合人才资源,建立“中国太阳城”人才资源储备库和专家群。根据建设中国太阳城的整体部署,充分调动全市现有人才的积极性,积极参与“中国太阳城”的创建工作。一是要尽快建立“中国太阳城”人才资源储备库。在我市人才队伍特别是公务员队伍中,有一批皇明集团所需的公共关系、资本运营、建筑设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由于公务员不得到企业兼职等方面的限制,现有人才很难直接为“中国太阳城”建设服务。可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将我市现有“中国太阳城”建设所需人才情况进行摸底,建立“中国太阳城”人才资源储备库,由市“中国太阳城”推进委员会人才服务组统一安排和调度,使其成为中国太阳城建设的主力军。二是要进一步做好“中国太阳城”专家群的建设工作。对我市太阳能行业中符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呈报到省人事厅参加评审,对符合我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条件的,及时提交专家评委会。广泛搜集国内外太阳能行业及相关专业的优秀专家学者,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沟通,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聘请他们为“中国太阳城”建设服务。三是建立德州专家协会太阳能行业分会。建议尽快成立德州专家协会,并同时设立太阳能行业分会。积极发挥德州专家协会和太阳能行业分会的作用,围绕“中国太阳城”建设方面的有关课题,通过举办各种高层次论坛、学术沙龙、专家会诊等活动,拓宽各类人才的视野,为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工作,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总量。要实现“中国太阳城”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人才保证是关键。为此,第一要抓紧建立紧缺急需人才信息库。将人才需求情况通过网络媒体对外公布,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同时,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质量。第二,要抓紧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德州籍大中专毕业生、全国各地应届毕业生、高新技术人才参加“中国太阳城”建设的优惠政策,在工资福利待遇、养老医疗保险、住房补助、家属子女就业上学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切实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第三,认真开展好人才的“软引进”工作。通过聘请、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全国各地太阳能及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到我市开展技术指导和智力服务。充分发掘国外专家资源,积极引进德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太阳能技术、光电技术专家,提高我市太阳能行业的研发能力。四是努力办好各类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根据“中国太阳城”建设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办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人才招聘活动,如设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中国太阳城”建设人才专场,组织好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组织企业走出去,到发达地区的著名高校和对口高校举办招聘活动等等,切实开展好人才引进工作。办好网上人才劳务市场,利用德州人才信息网,“中国太阳城”建设人才需求信息,开辟人才政策、信息、服务专栏,扩大人才供求信息量,架起人才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加快我市人才中介机构建设、规范、管理和提高,运用市场机制,开展专业服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 上一篇: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 下一篇: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